语法教学新模式

2024-07-12

语法教学新模式(共12篇)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1

摘要:在俄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即从形式到意义的消极语法,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语法在言语发展中的功能,不利于实践运用。而随着语言实用性的发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教学原则逐渐凸显出自身的教学优势和良好的实用价值。文章从传统语法的教学手段优缺点入手,提出新模式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模式、方法原则,并通过具体情景教学展示新模式语法教学的优点。具体教学案例为形容词长短尾的用法及俄语反身动词的用法。

关键词:俄语语法,教学,新模式

一、传统语法教学

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以来,传统俄语语法教学受其影响,是以“刺激—反应”为理论基础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语言知识的刺激者,是语言操纵的指挥者和监督者,而学生是对知识的反应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对象。这种传统的俄语语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解和课后练习,通常大多使用演绎法,而归纳法和演绎—归纳结合法较少使用(主要是操作费时,难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原则是从形式、形态的角度讲解语法规则;学生的状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手段的弊端是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及创造力的发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学生更容易用汉语思维习惯组词造句,表达思想,形成“汉语式”俄语。这种教学方式的理念是用语言规则在引导他们说话,学生难以进入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输出状态,因为它忽视了情景教学,交际语言输出受限。这就直接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受限。但是在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也不无优点,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是控制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法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短期内书面成绩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新模式语法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习观。该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四大要素是“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们所提倡的新模式语法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方法也是紧密相关的。任务型教学方法由教师提供任务,学生按任务和教学目的主动发现并归纳、掌握和内化教学任务,提倡的是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这样,任务型教学方法恰好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四大要素。可以看出,这种新模式语法教学提倡的是“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而传统的语法教学则“以教为中心”,强调教师是授课行为的主体,这是传统语法教学和我们要论述的新模式语法教学最大的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具有目的明确、结构稳定、实践性强等特征的、反映教学客观规律的教学框架”(沈彩芬等,2008:24)。“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林立娟,2010)。针对此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下达任务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布置教学任务,学生预习语法规则和内容,并作笔记进行归纳总结。此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教师讲授环节:教师根据所布置语法内容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能够积极地归纳总结教师所讲内容。此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实践交流环节:这一环节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新模式语法教学的重要环节,即情景教学环节,在学生掌握了语法规则的前提下,组织学生阅读语篇并找出相关语法知识点,同时让学生讨论相关联的小对话,最好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从而将语法知识点内化,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提高合作和创新能力。(4)布置课后作业,即提高巩固环节:该环节与以往留课后作业的不同之处是布置写作和阅读作业,写作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检验学生语法知识运用的最高要求。而阅读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将相应语法知识点深刻理解并在转述的过程中间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在新模式语法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1. 案例一:形容词长短尾的用法

(1)向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预习《俄语实用语法》(周春祥编著)第45—48页形容词长短尾的用法,并能根据书上的知识点对比学习,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根据每种用法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例子。

(2)教师讲解语法规则,但是这种讲解是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总结知识所存在的问题有侧重的讲解,而不是直接采用演绎法讲解,借此机会让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讲解,发现学生对形容词长短尾意义的区别掌握得还可以,主要应重点强调短尾形式有支配间接格式的能力,而长尾形式,用第一格作谓语时,一般不具备这种能力。如Он способен к музыке.该句子中的способен不能用способный进行替换。

(3)给学生提供语篇进行阅读理解,加深对形容词长短尾的认识,要求利用3分钟时间阅读整篇文章,然后选择正确的形容词形式。学生作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根据学生作出的选择给予评价,对选择正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不正确的教师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强调学生在理解知识点上的偏差,正确引导,直至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例文如下:

师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根据每个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进行转述。完成语篇内容后,让每两个学生一组利用该节课的语法知识点( 如,根据 живой ижив,красивый и красив,короткий икороток,здоро-вый и здоров,интересный и интересен и т.д.) 编小对话,锻炼口语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将语法知识内化,在一定的语境中输出正确的言语内容。教师对学生表达错误的句式给予正。

(4)阅读《东方大学俄语》第三册第262页的练习题,并根据小对话给出解释并转述。同时以“富人和穷人”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2. 案例二:俄语反身代词的用法

(1)要求学生预习《俄语实用语法》(周春祥编著)第152—153页反身动词的用法,并能根据书上内容,准备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反身代词有几种类型?具有相互意义的反身动词在使用时与其他反身动词的区别?具有被动意义的反身动词完成体为什么不经常使用,被什么形式所取代?表示主体本身的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有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整理笔记时列出相应的俄文例子。

(2)教师讲解语法规则。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求把每一类具有反身意义的动词翻译成汉语,并理解为什么按照书上这么分类。通过学生对教室布置作业的回答,发现学生对具有相互意义反身动词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尤其是对具有被动意义的动词理解还缺少深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使用课件图片展示反身动词与及物动词区别的示例带领学生详细分析,在学生彻底理解该知识点后能够组建自己的例句,本环节才算达到目的。

(3)给学生提供语篇进行阅读理解,强调学生在阅读全文时,重点理解语篇中出现反身动词的句子,并对每个反身动词进行翻译和归类。例文如下:

(4)阅读《东方大学俄语》第三册第67页的练习题,并根据小对话给出解释并转述。同时以“好久不见”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模式语法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知识建构,口语表述和总结归纳能力,促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俄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霞.试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3).

[2]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8,(5).

[3]魏芳.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4]林丽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俄语语法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10,(4).

[5]周巍,郭君.俄罗斯对外俄语本科阶段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5,(5).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2

高一英语组

本次研究我们高一英语组所选择的是语法教学的研究,结合人教版教材,采用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教学模式。具体的研究载体是名词性从句的讲解与练习。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出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 语法项目的发现方面

根据这一教学模式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向学生呈现这一语法项目,但是由于名词性从句这一语法项目稍微有些难度,且初中语法项目教学中不涉及语法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位置,也就使学生辨不清从句中的成分,所以对于关联词的选择很迷茫。二. 在语法项目的归纳方面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有一些抵触情绪,更没有信心去总结,习惯了“老师来讲学生来记”,一下子要总结起来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此“名词性从句”这一语法又和上一学期所讲的“定语从句”有很多的相似性学生在分析总结时非常容易混淆。三. 在实践和活用的过程方面

由于高一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方面的欠缺。做的练习题量有限,具体语法

项目知识掌握不准,所以造成了实践过程中把握不准确,区分不开相近的语法。老师一点就透,离开了老师就不知从何下手。而且在语法学习上,程度好的学生会从选择题中选出答案。但在写作和阅读中则很难用的正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高一英语组经过深入探讨认为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1.从基础知识入手。在课前先把单词,词组,句子结构等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相类似的语法项目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新的语法项目的学习。

2.练习题的设置如上,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类练习,分层实践。老师给予做题方法的指导。

3.多鼓励,多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抵触的心理,消极的情节。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语法和普通知识点比较起来,学生总结起来更困难,所以分成学习小组,每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层次构成,使他们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调查研究与成果

高一英语组 2013年5月

中学英语课教学语法是必要的。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语法教学能够迅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但是语法教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服务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能把英语语法课搞成“满堂灌”、“一言堂”,决不可做过多的讲解,给学生造成语法 “繁”“杂”“难”的印象,从而挫伤学生学习语法乃至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我们所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中,一个单元基本只介绍一个语法点。所以我们

高一英语组结合新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把我们语法课授课的模式设定为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模式。充分利用教材,课本中的语法项目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出现的。首先,通过教材上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呈现给学生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再让学生自己发现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并要帮助他们归纳出语法结构和形式及语法功能。当然,他们的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归纳,这属于正常现象。然后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纠正,Workbook中的Using Structure 部分用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结构。

语法的讲授与练习要有层次性。首先进行的是课本上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及Workbook中的Using Structure 部分的练习,然后备课组会出本个语法项目的专题训练,实现学生所学语法知识的活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只有转变互动角色,不断完善、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做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尤其是体现在我们语法教学模式的归纳-实践-活用的环节上。通过学生的归纳与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名词性从句的讲解也是这样。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广泛地推广和实施,要把这个语法项目生动有趣地展示

给学生,让其真正掌握,我们觉得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和探究,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所以,我们采用“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模式进行语法教学。一.呈现---发现

首先,我们通过教材上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呈现给学生本单元的语法项目,让学生观察此部分中句子的再让学生自己发现本单元的语法项目,首先明白这是包含有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并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表语及同位语,而且是整个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作用就像名词一样。所以就叫做名词性从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学生语法项目的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动脑思考,通过自己发现结合教师的呈现对语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发现和认识的语法项目,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前面已经分析过这个步骤的不足,所以在进行这个步骤的时候要注意避开。例如学生对句子成分不会分析、对语法分析缺乏兴趣等。教师可以在开始之前做好铺垫,对于这个语法,可以再次向学生呈现,为名词性从句的发现与呈现做好准备就可以避免这一不足。二. 归纳---实践

这个环节尤为关键,是学生是否掌握语法项目的关键。通过Workbook中的Using Structure 部分的练习用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结构。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找到强烈的成就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采用让学生利用教室的黑板,让学生对这个语法的理解呈现到到黑板上。

首先,在黑板上呈现自己所知道的、所读过的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学生的句子呈现到黑板上,有的是正确的,有的“缺胳膊少腿”。对于分析学生们自己写的句子,内容五花八门很有意思,比老师的思路开阔多了,学生们很有兴趣。通过分析让学生找出漂亮的、正确的句子。不恰当的句子有什么样的缺点,怎么样让这些句子完美化。

通过这样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可以归纳出名词性从句的考点:连接词、时态、语序。这样,考点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分析自己的句子而实践和归纳的考点是印象最深刻的。然后进一步分析常考考点what/ that 和 what /which这样的关联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有什么作用。四. 活用

在活用这个环节,我们所采用的是编写专题训练。由教师出名词性从句的专项练习题让学生做。教师通过语法的考点的回顾,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对学

生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讨论与总结,实现对名词性从句的活用。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3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模式;语法法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33-1

引言

高中英语教学早已突破了小学的单词层面的教学模式,而更注重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就需要把语法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从过去到现在,英语任课教师们对于如何在课堂上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各执己见。其中,有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那么怎样突破常规,优化语法教学,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接下来将要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优化高中语法教学的手段。

一、强化语法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学生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掌握知识才能扎实,不至于学到的语法点在下次应用的时候就忘在脑后。学习语法也是如此,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而不能一味地死学,不讲究方法。举例来说明下,英语教学中,任课教师强调颇多的知识点可能就有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名词在句子中充当的不同成分。大多数学生就会这样来学习和记忆:分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定语、表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句子成分;动词的“ing”形式可以充当主语、表语、定语、宾语等成分。这样记忆很容易出现错误。事实上,分词和形容词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句子中,分词和形容词所做的成分相同;动词的“ing”形式和名词一样,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完全相同。通过这种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它们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还可以理解其他相关问题。此外,学生的求知欲都很强,碰到不懂的问题总要探究出个所以然来,否则绝不罢休。这种求知精神适用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学习,而对于英语这门课程而言,“似懂非懂”则是学生们要达到的境界。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来就是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的,有时候很难探究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做好知识点归纳,掌握语法法则

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课程,单凭借教师课上对其的教导是完全不能实现的。只有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的前提下,课下勤思考,多归纳,巧总结,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这种自己总结出来的语法知识,才能记忆牢固,印象深刻,应用自如。

此外,在学生买的一些参考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太简单甚至不正确的语法讲解。例如,在一些书中会这样写,以字母“o”结尾的单词通常在后面加“s”,而有些则加“es”。学生们只记住了这些,当遇到以“o”结尾的单词时脑海中只有那一句,而毫不知晓到底是加什么,为什么加这个。如实地说,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后面的讲解中会谈到这个规律。

三、正视错误,错误中掌握知识

在学生中,存在着一种这样的情况,即不正视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会使理解记忆语法知识点更牢靠。错误时时刻刻伴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正视错误,才是明智的选择,语法学习更是如此。〖HJ4.9p〗有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及时纠正。平时老师批改的作业和做模拟试卷上面的错误,学生要及时记录到错题本上,并认真理解消化,真正地掌握语法知识。在平时的口语练习中,学生不能受语法的禁锢,更不要怕出错而不敢放声讲英语,这种怯懦是学好英语的大忌。

四、合理引导,摆脱语法专有名词的禁锢

语法专有名词一般很抽象,很难被学生所理解。所以,语法专有名词成了学生语法学习的绊脚石。语法专有名词变体很多,在不同的参考书和不同任课教师的笔下会有不同的表达,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语法很吃力。研究表明,参考书中涉及的语法专有名词难于理解,因为它们大多经过了高层次的归纳并涉及较其他资料更多的内容。学生如果在对语法专有名词理解上出现问题,应该跟英语任课教师请教,只有专业的教师们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例如,在一些参考书中常常提到“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等专有名词,这些名词学生们理解起来就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事实上,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构成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补语从句等构成了形容词性从句。学生要是能够理解主语从句、宾语从句,那么名词性从句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将会迎刃而解。还有很多其他学生难以理解的专有名词,在这里不一一举例。大体来说,为入门学生提供的参考书中不会涉及太多难于理解的语法专有名词。

五、深化语法教学,引导学生牢记语法

在阅读语篇时,学生在读的同时会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这就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习惯。其实,语法只是我们理解句子的手段,学好语法,以便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和语篇服务,而并非真正要学习它。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求我们理解句子,而对语法不做任何要求。尤其在学生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等题型时,对于一眼就能明白大意的句子,大可不必花费时间去分析它的语法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最好策略就是创新教学模式[1]。语法的学习和其他英语模块的学习是一样的,都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任课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不断尝试和总结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进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到的五种创新教学模式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期待更多更好教学方式的出现,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综合英语语法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探析 篇4

语法是英语的组织规则, 实质是通过程式化、形式化方式来组织语用、语义的信息。语法知识可以让英语使用者更好地输入语言材料, 协助学生有效地切分英语语言信号。高中英语语法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得到极大扩展, 在学生的英语生涯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它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本文将尝试通过交际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运用能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2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 过度重视语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因为采取了翻译教学法来讲解高中英语课程内容, 教师可能会过于侧重语法教学, 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词汇、训练句型、阅读、翻译以及写作等, 都要以学生掌握语法为最终目的。学生只能花费相当多时间记忆和背诵英语语法规则。

(2) 轻视语法教学。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新教材不注重语法”, 所以削弱或者放弃了英语语法教学, 这完全曲解了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语言结构在交际功能的框架内逐步地反映出来, 它“将语法体系当作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在安排语法体系的过程中类似于顺着阶梯逐级上升。从这个阶梯的外围来看, 是语言的语境以及功能意义, 它们表现出了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语法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因为不重视语法教学, 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不少单词, 然而却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写出了不少“汉语式”的英语句子。从实践来看, 单纯地使用传统形式的语法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 而探究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意义上的语法教学的不足。

对广大高中英语教师而言, 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灵活地结合语言功能及语言形式, 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到有意义的英语语言交际活动中,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探究如何习得英语语法。所以, 在开展语法教学的过程中, 高中英语教师迫切地需要构建以交际法和探究式教学密切集合的语法教学方法。

3理论依据

交际法注重发挥情境以及语境的重大作用, 注重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 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交际法的焦点就是信息, 语言承担着社会交际的重要功能, 成功交际的主要标志是说话人的语言输出以及听话者的语言反馈之间的契合。Brumfit按照交际法原理, 提出了交际法语法教学模式, 即“交际——呈现语言点——句型操练——再交际”。Spada以及Light Brown于1990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语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知识, 掌握相关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点, 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运用交际法讲解What are you doing? 的具体用法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时态, 这样一来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 展示一组图片或做出各种肢体动作, 让学生练习相关时态和句型, 在师生、生生间操练相关语法。这样不但是一种交际教学, 而且还是典型的探究式教学。

如:T:What are you doing?T:I’m writing words and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T:What is Tom doing?S:He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到富有意义的多种语言交际活动中, 在使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掌握和习得语法。这样看来, 交际法和探究法都能够运用在语法教学中, 它能够巧妙地利用、有机地融化语法教学的内容。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达到语言的本质意义, 不但能够提升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也比传统的翻译教学法更优越、更先进。

4交际法和探究法密切结合的高中语法教学模式

(1) 创设教学情景, 展示语法项目

①充分地运用教室四周的环境, 创设语法情景。比如在讲解现在分词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本举起来, 走到讲台上, 在黑板上板书, 让学生猜猜应该怎么描述这些动作, 会用到什么样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试着讲出下面的英语句子:

T: Tom came into this room, holding an English text book above his head. T: How did Tom come into this classroom?

Ss: Tom came into this classroom, holding an English text book above his head.

②运用各种图片或者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在讲解过去进行时态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开展富有成效的师生问答交际活动。这里面不仅有交互式教学的影子, 而且包含了学生探究语法的一些尝试, 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交际能力。

③通过游戏活动或者竞赛, 创设教学情景。比如在讲不定式的具体用法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四组, 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填写代表将来愿望的不定式短语。填写错误最少、速度最快的小组成为优胜组。教师做出示范。

④利用英语歌曲创设语法教学情景。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 在练习The more…the more … 句型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很好地掌握了语法知识, 而且还知道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愿望。

(2) 模拟教学情景, 复习语法内容。例如, 上课时, 让两个学生走到讲台上摸拟相关情景, 分角色表演各种对话, 开展相应的交际活动, 复习学到的相关语法项目。比如看病、打电话、介绍、问路、购物、道谦以及商讨假期的旅行活动等。表演者可以借助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活动, 就近运用各种直观教具 (多媒体素材、图片或者实物) , 强化对话情景的精彩程度。在这个过程中, 既能够探究不同的表达方式, 运用到各种语法知识, 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水平,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 书面表达, 应用语法项目

①可以让学生描述经常碰到的生活案例:教师可以设定a topic: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aduate from senior middle school?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指定具体的语法知识点和各种短语, 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语法知识点以及短语, 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练习学生掌握相关语法知识的能力。②看图作文。比如, 可以让学生看图写英文日记, 或者是给亲朋好友过生日时的精彩情景, 或叙述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5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 交际功能既是教学手段, 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以及交际教学法讲授英语语法的过程中, 创设参与学生乐于交流和沟通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训练活动, 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所以,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交际性原则以及探究教学的理念, 尽可能地打造出学生乐于学习英语语法的良好环境, 创设情景化、探究性强的语法教学氛围, 课题语言的英语化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舒畅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性、兴趣性、积极性、交际性以及发展性。

参考文献

浅谈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篇5

余金萍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中小学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这里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英语教学改革更是加大了力度,在教师、学生及社会中产生很大反响。

一、新课改下的英语教材的编写以交际为主线,突出了交际功能,淡化语法教学。淡化语法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疑问。

1、既然语法不是重点,那么语法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为好呢?新课改下的语法教学会不会影响或违背新课改下的要求呢?在七年级上册英语课本中过早出现了涉及到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实语丛句的有关句子,结果让教师不知怎么处理为好。如果在不讲解的情况下学生分组练习,说白了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提昌探究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会很骄傲的提出许多有关语法的问题材,教师不讲,学生不明白;简单提一提,学生还是不明白,抓住问题不放,讲得过细,课本没有相关的练习来实践,显得枯燥无味,效果不好,学生还是不明白。这样做又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尤其是在听课时,会被批评得体无完肤。

2、新课改提昌改变教材烦、难、偏、旧的现状,但新课标下的教材明显的增加了词汇量,是否与新课标不符?可以说,学生装的单词量多,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不是说学生的单词输入量大,输出的信息量多。在教材中最多的一节课单词达二十个,无论教师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很难让大多数学生会读。知道全部单词的汉语意思。学生在能够认知的情况下怎样去操练?学习的效果怎会好呢?与其给学生介绍十个单词掌握四个,还不如给学生介绍六个单词掌握五个效果好。因此在新课改下应先降低难度,使广大师生有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在真正适应的情况下再适当地增加难度。

3、新教材突出了交际功能,那么如何应对考试?新课程改革下,普遍反映英语课程内容较多,教师教起来非常的累,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学生反映单词量太大,学起来费劲,始终感觉很糊涂,语法不是很明白。家长说辅导孩子时有此单词以前他们都没学过,孩子不会做题了。

二、基于以上疑惑以及通过教学实践与思索,在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中不能淡化语法的教学。

1、缺少语言学习的环境。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呀学语时,并没有特意去教孩子就能够说得很流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孩子学说话时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孩子周围的人们都说汉语,日常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时时刻刻都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渐渐的形成了语感,有些错误自然而然就会改掉。机时中国学生英语很少有机会与英美人交流,偶尔的交流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加之爱汉语的影响学起来会很吃力。

2、评价机制的“瓶颈”效应。所以说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是好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了,但是到做题时就很费力了,有很多的问题不明白,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法知识不过关。

合作模式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51

长期以来,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单调的语法规则,学生机械地在下面做笔记,操练。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框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将语法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语境中。同时,由于缺乏交流而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对语法甚至这门语言逐渐丧失了兴趣和信心。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想改变现状,教师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互相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中期取得重大的发展。并已经形成有效的、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90年代初,合作学习被引入我国,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成为课改的闪光点。

一、合作学习的类型

根据合作学习的实践,其活动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师生互动型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师师互动型

针对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而提出来的学习类型。提倡教师之间合作进行教学设计,相互帮扶,共同研讨。这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3.生生互动型

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现代教学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即通过对学生分组、定组员角色、分工、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步骤

(一)创建学习小组

明确任务和要求之前,根据英语教学特点,综合考虑成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性格和爱好等的差异性及互补性,采用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愿相结合的方法,成立每组6-8人的学习小组。为了推动成员的积极性,组内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如:组长、计时员、记录员,他们的职责分别是负责组内活动,协调组内关系;记录活动所用时间;记录小组讨论的成果等。要求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团结协作,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明确任务

学生在参与合作讨论时,往往不清楚该做些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标准。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之间有明确分工,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准备学习的内容,从而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三)合作学习的实践步骤

下面以定语从句教学为例,应用和探讨合作学习。

Ⅰ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most of students know littl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2)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study in high school.

ⅡTeaching objectives

(1)Distinguish and find out the 3 elements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2)Solve relative problems by analyzing an attributive clause.

Ⅲ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To find out the roles that the relatives(关系词) play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Lead in: Play a guessing game.

(Using some pictures.)

(1)T: It is a handsome boy who is taking a camera. Who is it?

Ss: It is Luo Zhixiang.

(2)T: He is a boy that is standing by the wall. Who is it?

Ss:He is our classmate.

(3)T: It is a machine which is used for washing clothes. What is it?

Ss:It is a washing machine.

(4)T:It is a stadium whose shape is just like a nest for birds. What is it?

Ss: It is the Bird Nest.

(5)T: He is a popular singer in Taiwan whom we are very familiar with and he is famous for rap music.

Ss:He is Jay.

(Draw th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make them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In the game the teacher give some sentences that includ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by using different relative pronouns and prepare the students for further learning.)

Step II Presentation:

(1)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T: Who is Luo Zhixiang?

Ss: He is a handsome boy who is taking a camera.

②T: Who is our classmate?

Ss: He is a boy that is standing by the wall.

③T: What is a washing machine?

Ss: It is a machine which is used for washing clothes.

④T: What is the Bird Nest?

Ss: It is a stadium whose shape is just like a nest for birds.

(Shown on the screen.)

(2)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Make th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t sentences that can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especially their structures. Help them mas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Step III Discussing and fin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some sentences that includ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hich appear in the text. In the meanwhile, ask them to point out the relatives and antecedents.

(Group work.)

Attributive Clause by reviewing some of the sentences which appear in the text.

(2)Then Ss are asked to fill in the chart by using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bove.

关系词所指先行词在从句中所担的成分

关系代词

that 物,人;主语,表语,宾语

which 物,人;主语,表语,宾语

who 人;主语,表语,宾语

whom 人;表语,宾语

whose 物,人;定语

as 物,人;主语,表语,宾语

(Check if the students can distinguish the Attributive Clause. Make the students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ecedents and the relative pronouns. In this way the students can be trained to develop their own learning strategies.)

Step IV Summary:

Let the students sum up the usage of the relative pronouns.

(Group work.)

“Who, whom, whose, and that”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a person. “Which, that, and whos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a thing. They are used as the subject, object and attribute.

(Train the students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by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Help the students find out and master the Attributive Clause, especially some difficult points about it.)

Step VI Application Race: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6 groups. It is required that each group make Attributive Clause sentences as many as possible in given time, any group who make the most will be the winner.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by using it. In this class the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ep VII Conclusion:

Teacher will summarize the students progress and point out that Attributive Claus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English grammar, which require students to use and master it in constant communication.

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掌握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促进了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还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如果合作学习长期进行,就会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优良品质,培养他们较强的社交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虽然在这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潜心钻研,积极改善,采用更合理的合作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周之筑.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中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7

传统语法教学主要以输出式的练习为主,更加重视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形式。通常会安排各种句型转换练习、替换练习、完成句子,甚至是翻译等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从直观上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法的习惯,并且忽视了“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9]。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研究高职英语专业语法的教学模式。

2.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2.1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概念

系统功能语法的发起人韩礼德从伦敦学派创始人Firth那里继承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语言环境’(context of situation),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学说,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语言,提出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第二是‘系统’(system)概念,但他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3]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a form o“doing”),而不是“知识”方式(a form of“knowing”)。韩礼德认为:所谓,“语言”就是讲话人“能做”什么,所谓“言语”就是讲话人“实际做了”什么。[4]

语言只有在涉及交际活动话题和范围的语场,表明交际双方关系、交际意图的语旨及表明交际渠道的语式,这三个要素组成的特定语境帮助下才会被理解,进而内化为使用者的知识或经验。

2.2 系统功能语法与教学的关系

我们会因为对语言学理论的深入了解而对这门语言的描述更加准确。韩礼德的“系统”概念并不认为语言是合乎语法的句子集合或组合关系,而是有意义、有规则的“意义潜势”网络,可以用聚合关系定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教学理念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发展其“意义潜势”,根据不同的语境在“潜势”中选择适合某个语境的语言。所以无论在教学内容上或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既注重学生对语音、写作、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注重学生用语言表达意义和用语言做事的交际能力的提高。[2]

3. 高职英语专业英语语法教学情况分析

3.1 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法作为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学生学好英语,把英语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

研究英语教育方面的学者一致肯定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例如,曹旭根据美国社会学家Hymes关于交际能力的观点,即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性、可行性、适宜性和现实性,指出交际能力必须以语法性,即语法能力为基础。[1]

3.2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语法现状

结合几年教授英语专业语法的经验,笔者发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高职生在入校前一般已学过6年或更长时间的英语,具有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且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要求不是研究性的而是以实用性为主,所以语法在难度和深度上相比大学专业英语语法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学时期,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以前不知道的语法,很有成就感,但现在进入高职,发现仍然是学习这些见过的知识点,感觉英语语法学习进入了倒退阶段,这样可能使高职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不重视,并且学习兴趣可能不高。

其次,大部分学生在老师上课时提到语法点时,能很快回想起这个语法的概念,而到自己使用时却缺少语法的敏感度,这说明以前的语法知识并不牢固。

最后,有些在做练习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好像只局限于完成语法练习,在实际生活、工作场景中却经常犯低级错误,也就是对语法只停留在形式而非实用角度。

3.3 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语法教学方法(presentation-based approach)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6]这种教学法主要以语言形式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很多教师一般按照教材讲解语法点、例句分析、学生做题的顺序教授,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而且例句比较孤立,没有上下文,与学生目前的生活及今后的工作联系不大,对学生没有太大吸引力。忽视语法教学的现象也时有出现,这可能是对交际法教学和《高职高专英语基本要求》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的误解所致。

4. 高职专业英语独立语法教学模式的探讨

考虑到高职高专英语语法学习及教学的问题,结合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概念,笔者认为在教授语法时,特别在高职阶段,不能简单地复习语法结构,对于高职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法结构固然重要,但用正确的语言交流更加重要。正如系统功能语法所关注的“语言”不是“知识”,而是讲话人能“做”什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特定的场合运用英语正确的表达,成功地达到交际目的才是最重要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既不同于中学时期注重语言形式,又不同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法要求深入研究语法现象,而应该注重实践,强调与专业特定情境相联系,既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以前的语法形式,又注意意义的统一。所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高职英语专业独立语法教学的建议。

4.1 语料的选择

只有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真正地培养一种语法意识,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语法学习方法,在交际使用语言中理解、掌握语法知识,从而使英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所以教材中最好能提供给学生大量而真实的语篇,不仅要体现相关语法规则,还要通过语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如果教材中没有编排,就可以安排学生课外从其他的英语书中找到今天所学的相关语法,特别是从与他们的专业有关的英语书中学习。这不仅能巩固所学语法,而且能使学生觉得语法与他们的生活、专业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这种通过上下文教授语法的方法将比孤立地对语法进行讲解和操练更加有用。心理学家Ausubel曾经将“意义化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与“死记硬背”(rote learning)作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理解性学习在语言课堂学习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8]所以当语法出现在相应的富有意义的语篇中时,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2 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是显性的语法教学模式,所谓显性的语法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语法结构以显性的方式有意识地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了“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但为什么我们教了几十英语后还是摆脱不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它的可取性,特别是在学习的初期,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结构,通过教师对某种语言结构的提示、解释及以掌握某种形式为目的的操练,起到了一个唤起意识(consciousness raising)[10]、引发注意(attention)的作用[2],而“在学习理论中,注意阶段被视为学习的第一阶段”[10],此外,学生接触到清晰、系统的语法知识,将有助于理解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所以真正完全不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全用,也就是教学方法不能单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描述方法及有关原理在运用到外语教学与实践中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语篇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文化教学法等。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力求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交流的目的下,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并逐渐使其系统化,学习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当的词汇、连句成篇,最终有效地交流。这也符合《语言学词典》对语法的定义:对语言的一般描述,主要是对其组织原则的理论描述,包括音位学、句法学、词汇学和语义学。[5]

4.3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要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就要实现学习者大脑的“语法内化”(internalization)。所谓语法内化,是指获取“操母语者所具有的对何为符和语法,何为不符合语法的一种直觉”[11];指“获取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在交际场合自发而恰当地回答问题,能够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12]

在口语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符合高职学生专业的活动,如口头交际任务、演示一段工作流程等方式,使语法教学与学生专业相联系;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听课外材料学习语法,当他们记录听力内容时会发现,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灵活地出现在了各种语料里,不同的语境包括:语音、语调、词义及句子结构等都会造成不同的语义;在阅读中学习语法也是提高语法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完一个章节的语法后,要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所学语法点,在第二次课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还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采用集体讨论和老师讲解的方式解决问题;写作中更能够有效训练语法,写作能使人精确,也包括语法使用上的精确。只有一篇形式和意义完美结合的习作才称得上好的作品。写作对语言的要求严谨,使其成为对语法学习最直接的检验。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在语篇中学习语法,在交际中使用语法,让那些显性的语法知识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内化。

参考文献

[1]曹旭.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8 (18) :146.

[2]戴炜栋.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599.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29.

[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30.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10.

[6]王晓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43.

[7]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Ausubel, D.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 on, 1978.

[9]Halliday.MAK, McIntosh A, Strevens P.The Linguistic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 1964.

[10]Jack C.Richards.Longman Dict 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J].Longman, 1998.

[11]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 anguage Acquisiti 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 篇8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中针对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以及改革的持续进行,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中可以说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我国大学中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同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 因此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而对于学生的英语的读写能力则相对忽视, 而语法教学作为英语读写能力的重要基础, 自然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受到“冷落”和忽视, 可以说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留给语法教学的空间非常狭窄, 可以说, 当前对于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功能等还没有科学清晰的定位和认识, 这也直接导致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

扎实的语法知识是英文读写能力的重要基础, 也是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支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 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 只有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基础, 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为进行更深水平的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因此针对英语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地位要有科学的认识和定位, 在此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有模式, 从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传统模式基本上依然延续以往的旧有的英语语法教学的固有套路, 表现在以演绎思维为指导, 教师讲解语法, 学生通过做题来进行练习和巩固某一种语法知识点, 这种方法简洁方便, 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差, 学生通过练习会看似掌握了莫一种语法知识, 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以及交际等环节上依然无法正确使用, 语法本身和其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完全分离, 同时这种方法相对枯燥, 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要抛弃这种传统的语法教学的旧有模式, 将语法教学本身和实际英语交际情境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际的英语情境中联系和掌握语法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之一。

(一) 情境式教学模式。

将情境式教学法应用到英语语法教学中来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的英语交际情境中感受语法本身, 了解语法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是如何使用的,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法本身并非是那么枯燥, 相反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英语交际中的, 如讲授虚拟语气这一知识点, 教师在讲授完知识点后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先找一两名语法较好的同学进行情境演示, 进行实际的交流来向同学展示某一知识点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 然后由同学分组来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来练习语法, 教师分组进行纠正和指导,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并针对同学在具体的语法使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全班性的指导, 可以辅助一定量的习题练习来加强巩固。

(二) 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被普遍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 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 就是以教师布置具体的任务作为目标由学生来完成, 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会获得较大的动力, 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 掌握了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中去, 教师在利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时候应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首先在任务开始前向同学介绍具体的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等, 任务开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教师进行必要的辅助, 任务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以及个人指导。例如讲解“一般现在时态表将来时”的用法, 教师可以在任务开始前交代具体目标, 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一知识点进行两人一组的对话演示, 一个学生说一句将来时的句子, 另外一人将该句换成现在时并进行展示, 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这一语法点的使用情况, 增进了理解。

如:“Here comes the bus.=The bus is coming.

There goes the bell.=The bell is ringing.”

(三) 网络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特征之一, 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大学语法教学中去可以说同样值得我们去尝试, 利用网络技术以及相关软件, 学生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语法应用环境, 增强对相关语法的了解, 改变传统课堂中语法教学枯燥乏味, 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缺陷, 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之,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 应首先加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 科学认识大学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及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将语法教学和学生实际英语交际活动联系起来, 如此才能真正推动语法教学发展, 为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语法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针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新时期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革新使之不断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从而不断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去思考。

关键词:语法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善江.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7, 02:23-27.

[2]左婷婷.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6:131-133.

[3]李欣.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海外英语, 2013, 06:103-105+107.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新探 篇9

近年, 涌现出大量的语法论著这些论著观点不同、体系各异。这些语法论著观点不同、体系各异。从而使语法教学中出现了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也是现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误区:一是副词、叹词、拟声词的不同定位;二是短语的分类;三是单句成分的切分。

一、副词、叹词、拟声词的定位

副词、叹词、拟声词界定为虚词, 是不够妥当的。这种界定, 既没有理论基础, 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颜迈编著的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现代汉语》 (上册) 这样认为:“既然是语法分类, 还是采用语法功能做标准比较好:能够充当语法成分, 或独立成句的词是实词, 不能充当语法成分, 不能独立成句的词是虚词。”于是, 该教材分别在第21页和第30页给实词和虚词下了定义和归类, 能够充当语法成分或独立成句的词称为实词,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虚词是不能充当语法成分, 不能单独成句的词,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 把副词、叹词、拟声词界定为实词, 颜迈编著《现代汉语》的界定是最恰当不过的。这一界定, 不仅有自己的理论基础, 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众多实践中, 也引证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语法教学中, 如采用这一定位, 对于教学来说, 无疑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二、关于短语的分类

短语是不止一词而又不成一句的语法单位。一般的语法论著都从两个角度划分短语的类型, 一是短语的结构, 二是短语的功能。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 , 共把短语分成7种类型, 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致使语法教学中的短语教学出现了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表现为:

1. 教材中, 把短语分成这七种类型, 并没有指明是从什么

角度, 按什么标准, 这种作法, 对于中学教材来说, 是极不严肃的;

2. 仅七种短语类型, 很难满足整个语法教学的需要。

其中没有提出复指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等几种常见的短语类型。如:教学中, 遇到“科学家竺可桢” (复指短语) 、“请大家发言” (兼语短语) 、“报名参加” (连谓短语) 等短语时, 学生肯定会感到疑惑, 教师也会变得被动, 这一划分, 对于整个教学无疑是一个缺憾;

3. 羞答答地将主谓宾短语界定为主谓短语, 使主谓宾短语和主谓短语混为一体。

在这教学中, 容易把学生弄糊涂, 因为学生学习不怕难, 只怕乱。关于这点, 在此不作过多的论述, 颜迈《现代汉语》 (下册) 第49页到第50页已有详细论述。

短语的划分, 颜迈主编的《现代汉语》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把短语按结构角度分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主谓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联合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和其他短语。这一划分, 不仅解决了上述语法论著中的不足之处, 而且还具有以下特点:

1.分出的短语类型, 可以满足整个短语教学的需要;

2.主谓短语和主谓宾短语区别开, 不仅解决了把其混为一体的做法, 而且避免了那种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矛盾的不明之举, 更为重要的是为以后的单句分析的三分法奠定了基础;

3.将特殊的短语列为其他短语这个收容所, 解决了用僵死的语法理论对待灵活发展的语言的这一大难题。

三、单句成分的切分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 这样表述“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颜迈的《现代汉语》 (下册) 第83页说:“在各种语法论著中, 有句子、单句、复句三个概念。”因此, 中学语文教材也好, 其他语法论著也好, 把“单句成分”与“句子成分”等同起来, 不仅是一个称法的不准确, 问题的关键源于他们对句子定义和分类的矛盾与混乱。颜迈《现代汉语》第101页中, 把句子成分称为“单据成分”是最恰当不过的。

单句的切分, 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几乎全是采用二分法的方法分析, 不仅中学语文教材如此, 很多语法论著也是采用二分法这种分析方法, 就按这个方法分析单句:

伟大的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业绩。

这种二分法, 从理论方面讲, 有其合理的因素, 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主语“伟大的人民”与谓语“创造了”是句子的主干, 他们之间是用双竖线分开, 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创造了”和“伟大的业绩”与“伟大的人民”同是句子主干, 它们之间为何不同竖线分开呢?难道有这样的规定, 谓语和宾语不分开吗?这种操作只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主干只是主语和谓语, 宾语不是句子的主干;二是认为主语和谓语宾语在句子中, 虽均是主干, 但地位不同, 有主次之分。颜迈《现代汉语》第101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即“三分法”, 简而言之就是用“‖”分开主语和谓语, 用“︱”分开谓语和宾语, 再逐渐对这三部分进行分析。现将这种三分法与二分法对比看看, 就不难发现它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小红‖死了爸爸。 (二分法)

小红‖死了︱爸爸。 (三分法)

按三分法, 第一次切分得到主语 (小红) 和谓语 (死了) , 第二次切分得到宾语 (爸爸) , 三者之间分别用“‖”和“︱”分开, 主干很显然就是“小红死了爸爸”, 即主、谓、宾, 这样一来, 句子的主干一目了然, 并且不会产生歧义, 这三分法不仅是有客观基础, 符合实际, 而且它也有着自己的理论支持。

诚然, 学术问题允许“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但作为教学语法, 与其他学术问题有别, 它更需要的是规范性和统一性。本文力求从不同的语法体系中, 寻求有利于教学语法的语法观, 从而求得以上问题的解决, 使整个语法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纲领, 从而完善整个语法教学, 达到整个语言文字教学的目的。

摘要:现行中学语言文字教学中, 最为薄弱、最为混乱、争论最多的环节就是语法教学部分。但遗憾的是, 今天的整个语文教学, 由于长期淡化语法, 对语法问题躲躲闪闪, 导致不少学生分不清词性, 看不出句子结构, 学了10余年的语文, 汉语水平居然相当低。新课标中强调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知如何是好?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10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 Model”) , 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 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习惯于先讲课, 之后学生做家庭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巩固。而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先于老师之前进行学习, 随之在课堂上老师解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 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 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在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下获取知识,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正是“翻转课堂”课堂活动展开的理论依据。在建构主义中,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有力支持者。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伙伴或合作者, 这正是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建构主义对翻转课堂的理论支持, 把它引入课堂的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2 如何在高职英语专业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主要是语法翻译法。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 墨守成规地要背诵语法规则, 背诵词汇, 应用语法规则, 做翻译练习等, 教师通过这些操练, 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法教学课本的辅助下, 教师以语法教学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 把母语当作释义、讲解、练习和检查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法难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也体现不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 照本宣科, 教师“满堂灌”成为语法课堂常见现象, 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这样的课堂教学现象需要即刻得到改善。翻转课堂的引入正好可以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那么, 如何在高职英语专业语法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呢?这正是本文要和读者们一起探讨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毫无生气的课堂氛围, 对英语语法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要将翻转课堂引入到语法课堂之中, 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准备在翻转课堂上用到的教学视频, 吸引学生自我学习, 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视频来源很多, 教师们既可以在因特网上搜集整理有用的课程资源, 也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 突出课程中要学习的知识点, 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进行深层思考, 从而在课堂中师生进行交流与探讨, 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虚拟语气这一章节中, 笔者就通过互联网平台大量搜集了虚拟语气的教学视频, 其中一个幽默的小故事, 让学生在娱乐过后, 对过去与将来时间的虚拟语气的表示方法有了深刻印象, 把原本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变得生动具体, 达到了帮助理解运用的目的, 此外, 一系列搭配的习题, 最终翻转式教学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时态问题, 也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在确定好教学内容和课型设计后, 笔者搜集大量素材, 包括情境素材、视频资料以及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内容确定的相应练习。以时间轴的形式, 区分开各种时态, 将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做成Power Point课件, Power Point生动的色彩和动态都让学生耳目一新。再利用Camtasia Studio 6这个软件将Power Point课件内容录屏, 生成视频课件。通过教学视频, 浅显易懂的时间轴表现形式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时态的含义。加上视频后的练习和课堂上的小组讨论,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时态。

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实践中, 学生受益最大。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0%学生认可、接受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状态, 提前安排自己的学习, 也有利于教师的分层次教学, 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这更有利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状态, 全班同学齐头并进。对于英语语法课堂, 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丰厚的学习信息, 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3 翻转课堂给高职英语专业语法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在课后观看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 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与同学们在一起解答疑惑, 这避免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讲, 学生记, 老师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习题这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 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拥有了师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有序、互利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状态, 翻转课堂给高职英语专业语法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效地调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指导者和主要推动者。当学生在观看视频遇到问题时, 需要教师为他们排疑解惑。同时, 学生不再是传统学习当中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需要完成学习任务来构建新的知识, 在教师教学策略的影响下, 学生按照学习步骤, 明白自己的学习情况, 及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调整, 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完成学习目的。学生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角, 他们会在教师的帮助下构建深度知识。翻转课堂增强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语法课堂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理解语法概念, 还有利于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语法课堂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在形式上突破传统, 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形式, 拉近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心灵的距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进程的顺利发展, 从而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视频和情境素材把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有声有色, 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哪怕是一个人在家中学习, 其教学内容也会吸引其认真学习。学生还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自控式地深度学习, 同时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他们可以自己掌握观看视频的节奏, 知识点掌握好的同学可以快进跳过, 存有疑问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 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 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翻转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了语法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树立起语法学习自信心。

3) 积极地改善了家校关系。学生们在家中观看学习视频, 让家长近一步走进学生, 了解到学生是否在学习, 学习的情况如何。当学生学习结束后, 视频后紧跟的问题可以测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通过与教师沟通学生们在家的学习动态, 又能够进一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 真正实现了家校有效联系。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为核心, 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基础, 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学实践证明, 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对英语语法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在现有教学环境下, 不断学习摸索和实践, 让新的教学模式带动我们的英语教学。

摘要:该文通过结合高职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教学中优化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语法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继禄, 陈珍国.翻转课堂对教学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物理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4 (10) :48-50.

[2]李敬川, 王中林, 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3) .

[3]张跃国, 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3) .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11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在“30-10”模式下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法,而不是被动“填鸭”式的学习。

关键词任务引领型“30-10模式”能力本位英语语法

英语语法是英语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是语言的框架,如果将语言学习形象地比喻成一幢建筑物,语法就是支撑这幢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可见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习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学生只好眼睛死盯着课本读、写。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往往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练习记忆的过程。将“30-10”模式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教学时间让步于学生,减少了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识记的压力,但笔者认为这种让步是不到位的,所以有必要对“30-10”课堂进行深一步的改革。

一、何为“30-10”模式

“30-10”模式,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教师讲授30分钟,学生课堂理解消化10分钟。笔者认为是一种机械的让步,教师仍然在课堂上占据了主体地位,教学双边的关系并没有转换;但是“30-10”模式的提出反映出教学改革的必然,“30-10”模式只是改革初期的过渡。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体制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制。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学目标在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某项能力,并且在课后能够运用该项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以能力本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作为教学关系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教师扮演引导员的角色,在教学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

教学相长,“30-10”模式可能演变为“10-30”模式;或者“30-10”模式的内涵产生了本质的变化,成为新的“30-10”模式,即教师短时间讲授作为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自主学习。

在“30-10”模式下的时间划分,并不是机械按部就班地以10分钟、30分钟为限制,时间划分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讲授者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课堂上,可能出现教师不用讲授的情况也就是“0-40”的情形。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任务引领型教学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多元化。

1、教师是任务的发起者,也是任务的执行者之一,教师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上,扮演着“导演”和“演员”的角色。

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布置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授课的内容和重点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做什么, 怎么做, 占用多长时间, 必须考虑周到。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又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既要完成教学重点的讲授, 又要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活动。不同的教师对相同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不同, 起到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2、语言基本知识与文化的传授者。

任务型教学不等于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作为,教师根据任务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知识讲授和文化背景资料讲解。教师是学生执行任务的引导员,资料提供的后勤保障员。

3、学生内在非语言因素的激发者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很多方面来自于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情绪,学习动机等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激励者,鼓励和引导学生排除消极的非智力因素,激发积极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进行。

4、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促进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强烈需求, 大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方法, 即获得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

5、学生执行任务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测试对于教学的反拨效应,恰当利用积极的反拨效应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反拨效应对于教学改革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是采取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重要依据,建立适合任务引领型教学的公正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必要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评价者的角色。

三、任务引领型教学方法的语法课示例

语法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任务引领型教学的课堂,将学生置于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任务的同时发现语法的规律;在任务引领型教学中,教师不仅仅使用语法翻译的教学法讲解语法知识,而是通过提供各种资料,示例让学生在练习中归纳出语法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里会有一种越学越糊涂的感觉,这是由于几种有相似点的语法有点混淆。给予恰当资料让学生对比可以使学生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意识地避免干扰。

教师应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其中包括利用实物、真实的语境、状态语言、非语言手段及多媒体手段,使语法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可利用图片实现语法情景化。通过情景活动,可把抽象的语法知识具体化,降低了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 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1991.

[2]张庆宗. 论高校英语口教师的角色定位 . 大连: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 8) : 58- 60.

语法教学新模式 篇12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 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其中最具系统性、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语法。如果把词汇比作砖瓦, 那么英语语法就是钢筋水泥。砌房子不一定需要钢筋水泥, 但不用钢筋水泥是盖不出高楼大厦的。实践性强的语法知识, 能激发学生深层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能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轻松。如果为了快速教会学生用语言做事而将语法知识删减或淡化, 则会欲速而不达, 且难以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可见, 语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对中国学生来说, 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外语语言规律。

(二) 语法教学的现状

不知缘起何时, 淡化语法教学的声音此起彼伏, 甚至有人提出在教学中要彻底摒弃语法。这种论调认为, 外语学习是“习惯形成”的过程, 英语语法可以自然习得, 无须教授, 正如我们习得母语一般———人们通过日常行为接触语言, 在无意识中逐步掌握其规律。这些思想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 思想上难以统一。

(三) 兴趣、情境和建构主义

关于学习和兴趣的关系,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则用“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来高度概括。语言学习重在记忆和实践。记忆离不开兴趣, 兴趣是强化记忆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兴趣应是英语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没有兴趣, 大部分学生就不可能拿出干劲来学外语, 能够引起兴趣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2]而决定学习者兴趣的是学习者的情绪, 当学习主体的情绪消极时, 学习效能就低。而学习者情绪往往又受情境左右, 情境的变化会导致学习者态度的改变。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情境体验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自行构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3]教学情境与话题、语篇和语境密不可分:有时互相包容, 有时同为一体, 都属于情境的范畴。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都离不开语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脱离语境的语言学习。

(四) 多媒体技术

如何将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内化为语用能力,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法教学是否具备趣味性、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多元化。而趣味性和多元化则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构建语法课堂教学新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须和关键。

二、“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

“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 (如下页图1) 的提出是建立在建构主义、交际法、教学过程最优化论等教学理论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基础上的,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该模式注重话题、结构和功能相结合, 其设计着重于导入和输出环节, 主要依赖计算机技术和话题。

根据该模式, 每节课由三个步骤组成:导入、呈现规则和输出。

(一) 导入。

导入实际起Warming-up的作用, 在信息加工模型中属于短时记忆的刺激材料, 目的是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准备。因此, 无论以何种多媒体形式呈现, 导入环节一定要有能抓住学生兴奋点的画面或情景, 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力, 让学生在高度兴奋中进入语法学习。由于导入环节的画面或情景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语法规则及其运用的回忆与再现起桥梁作用, 担负着引起联想的任务, 故而显得尤为重要。

(二) 呈现规则或规则讲解和归纳。

呈现规则或规则讲解和归纳是属于长时记忆的内容。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提供学习指导。教师通过由导入环节引出的例句, 结合言语陈述来演示规则, 最后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语法规则。这一环节的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 属于高级思维活动, 务必要求学生做好笔录, 所呈现的语法规则也因此力求简约易懂。

(三) 输出/练习环节。

输出/练习环节是强化语法规则、学以致用的环节, 内容包含控制性练习与拓展性练习, 前者是指以准确性为主的机械练习, 后者是指模拟生活实际、用语法规则去解决问题的话题练习, 应尽可能选用有上下文或以篇章为基础的练习。

三、“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人们的思想交流和信息获取都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 没有语境就没有言语交际活动。因此, 语言的最高层次不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句子, 而是语篇, 因为词句的确切含义都能从具体的语篇中探求到。意义连贯的语篇能给我们提供语言学习所需要的语境。对于有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 用逻辑上相关联的段落传递教学是极为有效的。在语法课堂上, 包含语篇在内的情境设置主要依托话题、问题、对话、动画和音频来完成。

(一) 话题类

传统教法之所以枯燥, 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例句多是孤立的, 句子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借助话题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1:定语从句的导入、机械练习和拓展性练习话题1:Proverbs&Sayings (谚语) 问题: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se sentences?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笑到最后才是最好。) 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不到长城非好汉。) (徐永霞供稿) 话题2:Places (猜地点) 问题:What is a zoo/a kitchen/a classroom?话题3:Days&Festivals (节日) 问题:What is Christmas Day/Mid-autumn Day/the Spring Festival?话题4:Words (猜词) 问题:What is the machine that flies in the sky to carry passengers?What is the biggest animal that lives on land?话题5:People (猜人物) 问题:Who is he/she?

前4个话题练习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第5个话题练习是猜人物, 分两步走:第一步由教师提供一些名人的信息, 要求学生竞猜;第二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即一人用含定语从句的句式描述班上某同学, 小组其他成员猜出他/她是谁。

教师提供的信息有:

He is the greatest farmer in China that produces the super hybrid rice. (袁隆平) He is a great Chinese basket player who plays for Houston Rocket in NBA. (姚明) He is a famous director who made the movie E.T. (Steven Spielberg)

案例2:被动语态的练习

话题:Planting trees (植树) 问题:What do we do on March12/Trees Planting Day?要求学生围绕话题“种树”进行翻译练习, 归纳出各种基本时态的被动语态。We plant trees every year.→Trees are planted every year.We have planted many trees.→Many trees have been planted.We will plant more trees next year.→More trees will be planted next year.

案例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导入话题:Talking about the Film (谈论电影) 问题:What did she say/ask?首先, 使用电影画面引出对话:Have you ever seen this film?When did you see it?Is it interesting? (If you haven’t seen it, ) Buy a VCD and watch it.其次, 由问题What did she say/ask?引出间接引语的四种句式:She said that the film was very interesting.She asked if/whether he had ever seen it.She asked when he saw it.She asked/told/ordered him to buy a VCD and watch it.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结构:

案例4:倒装句练习话题:New Year’s Eve Activities (除夕通宵活动) 任务:Rewri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using inverted sentences.We have never had so many foreign friends in our school before.They won’t arrive at our school until New Year’s Eve.They will not only visit our beautiful school, but also they will attend the great celebration to be held on the New Year’s Eve.They can hardly understand Chinese.I come to learn how important English is only at this time.If I should have a chance to keep them company, I would introduce our school and Chinese culture to them. (徐永霞供稿)

案例5:虚拟语气的拓展性练习话题1:Bill Gates任务:Rewrite the resume using the Subjunctive Mood.先呈现一段从互联网下载的有关比尔·盖茨的简介 (见下文) , 然后要求学生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和讨论并推断:假若比尔·盖茨出生在另一个家庭, 或父母不把他送往决定他命运前途的Lakeside学校, 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On October 28, 1955, Bill Gates was born into a rich family.Early in life, Bill Gates was ambitious, intelligent andcompetitive.In his elementary school he did better than others in nearly all the subjects.Later his parents sent him to Lakeside, a private school where he met Paul Allen and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computers.He entered Harvard University in1973.In 1975, he began Microsoft with Paul Allen.In the same year Bill Gates decided to leave Harvard in order to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Microsoft.

由于这个文本中几乎每个句子都可用if...hadn’t done, ...he would not have done改写, 使得练习既有明确的导向, 又能变乏味的机械练习为有趣、有意义的主题练习, 从而较好地掌握虚拟语气的用法。

话题2:Suggestions about Teaching (教学建议) 问题:How would you teach if you were an English teacher?

要求学生以“If I were an English teacher”为题进行口、笔头 (作文) 练习,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建议。这一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实际, 不仅满足了语法教学的一般要求 (认知) , 而且满足了交际的要求 (做事) , 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教师既可以从中检测“教”与“学”的情况, 又可对照学生理想中的教师模型来改进教学。

(二) 动画类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情境设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案例1:情态动词表猜测的练习话题:Guessing games问题:Who/What is it?通过猜谜游戏引导学生领悟must, may, might和can表猜测时的用法和区别。

案例2: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练习话题:Theft (入室盗窃) 问题:What has been done by the thief?先在屏幕上展示图2-1, 让学生观察15秒, 快速记忆, 然后关闭屏幕, 接着打开图2-2, 让学生运用含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的句子, 围绕话题进行抢答。

(张颖供稿)

案例3: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讲解话题: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作状语) 的区别问题:How did Mr.Wrong come into the classroom?通过这两幅画面 (图3-1, 图3-2) 和问题, 形象地引出Following a dog, he came into the room.和Followed by a dog, he came into the room.这两个例句, 阐明现在分词表主动, 过去分词表被动的概念。

案例4:定语从句练习话题:Listen&draw a picture (听对话录音作画)

问题:Where is the dog?对话录音如下:A:Where is the dog?B:Which dog?A:The dog that is running after the cat.B:Which cat?A:The cat that is running after the rat.B:Which rat?A:The rat that is running with the cheese in its mouth.I’m asking about the dog that is running after the cat that is running after the rat that is running with the cheese in its mouth.B:Oh, I see.Although I haven’t seen it.在学生展示各自的图画后, 用动画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答案。

案例5:倒装句的导入话题:Look&say (看图说话) 问题:Can you tell a story according to the video?

引导学生按照动画画面的提示说出童谣“从前有座山, 山顶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mountain.On top of the mountain was a temple, inside which stood an old monk telling a story.) ”, 指出这些句子均为倒装句, 然后进入倒装句的教学。

用风趣幽默的动画图片作视觉刺激, 常常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能极为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结构、情境 (图片、语篇) 和交际的有机结合, 高效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音频类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 其选材是否地道、合理, 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现实意义。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影和音乐是中外文化交流最直接的渠道。它们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和娱乐形式, 是了解英美社会与文化, 接触鲜活地道英语的最佳渠道。外语教学中大量输入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如何挖掘这些内容为教学所用, 应该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案例1:定语从句的练习情境:歌曲That’s Why (You Go Away) 任务:听歌并画出定语从句That’s Why (You Go Away) Baby, won’t you tell me why there is sadness in your eyes I don’t wanna say goodbye to you Love is one big illusion I should try to forgetbut there is something left in my head You’re the one who set it up

案例2:虚拟语气的导入情境:外国民歌El Condor Pasa (《山鹰之歌》) 任务:听歌并回答问题先领读屏幕上的歌曲关键词sparrow/snail, hammer/nail, forest/tree, 提出问题What does the man (in the song) want to be?然后播放歌曲: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Yes I would.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欣赏完歌曲后, 检查问题答案 (He wants to be a sparrow/hammer/forest) , 接着问Can he be a sparrow/hammer/forest?Is it possible?得到答复后引出虚拟语气话题。

在这个导入环节中, 通过听歌、看歌、唱歌 (第一小节) 、拍歌 (拍手掌打拍子) 和问歌 (就歌词内容提问) , 调动学生所有学习器官, 令学生耳、眼、口、手、脑“五到”、兴趣倍增, 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并对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这个设计不仅有利于该语法教学目标的达成, 而且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3: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练习情境:广播《美国之音》任务:将画线部分改成虚拟语气句放一段美国之音的教学对话, 然后将对话内容展在屏幕上。要求学生仿照例句将画线部分改成带if的虚语气句。E.g.We don’t have a big house.They cannot live with→If we had a big house, they could live with us. (What would you do for your grandparents?) G:How I miss grandpa and grandma.I wish I could se them.B:Well, they don’t live close.We cannot see them ofte G:We don’t have a big house.They cannot live with u B:I wish I were with them, too.Let’s go to visit them G:All the way to Florida?We go to school.We canno see them every day.B:We are not there.We cannot take care of them.

案例4: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练习情境:电影《辛德勒名单》任务:找出屏幕上的虚拟语气句并解释其含义在简单介绍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故事背景后, 让学生欣赏主人翁Oscar与犹太人告别的片断, 找出屏幕上的虚拟语气句并解释其含义。 (以下是电影屏幕上的部分字幕, 画线部分为虚拟语句) Oscar:This car.Goeth would’ve bought this car.Whydid I keep the car?Ten people right there.Ten people.Ten more people.This pin.Two people.This is gold.Two more people.He would have given me two for it, at least one.He would have given me one, one more.One more person.Aperson, Stern.For this. (sobbing) I could have gotten—One more person and I didn’t.And I—I didn’t! (loud sobbing) 利用录音和电影、以抢答形式进行间接引语的操练也是行之有效的策略。有关这方面的选材不要无的放矢, 应选择语法现象相对集中的段落或素材。地道的语言材料最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跨文化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兴趣, 进一步领悟语法含义及其不同的情感表达, 强化对所学语法的记忆和运用。

四、结语

笔者认为, “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该模式流程简洁明了, 易于模仿运用, 可操作性强。

2.该模式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是以创设语言学习和运用情境为基础, 将多媒体技术和话题引入语法教学中, 重视学习内容的故事性和叙事性。坚持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分析式与体验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相结合的原则, 并且综合运用了语法翻译法、情景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及任务法。

3.致力于由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让语法教学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 由接受性学习转向发现性学习, 由枯燥乏味复杂的语法学习转向易懂易操作的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构建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动”起来,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变求知为乐事, 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下, 在情境、协作、会话、讨论等学习环境和动耳、动口、动眼、动手、动脑学习方法的交互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语法知识, 进行意义建构, 让语法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建构的过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的教育理念。

摘要:“多媒体—情境—语法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习过程, 旨在通过话题和多媒体创设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改变英语语法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使“寓教于乐”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法课堂,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解析语法教学的困惑[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4, (12) :5—8.

[2]刘道义.刘道义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美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下一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