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计划生育(精选12篇)
促进计划生育 篇1
我国在不容乐观的资源环境压力下,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未来几十年, 我国的人口仍将继续增长, 预计每年净增1000万人以上。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目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将成为制约国家发展和民族强盛的“瓶颈”。因此,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我国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必须要有良好的人口环境。而良好的人口环境, 又与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密不可分。
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 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此条文指出了国家和计生工作者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实行计划生育工作, 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与影响。这也是实现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时提出的“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生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社会、家庭和夫妻的利益, 育龄夫妻有计划地在适当年龄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 并养育健康的下一代, 以增进家庭幸福, 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全面实现计划生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只靠法律和计生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彻底实现计划生育是需要全体国人民的努力, 让计划生育真正进入每一个人的意识里、脑海中, 并付诸实践, 才会真正使计划生育工作落在实处。
实践告诉我们, 基层的基础管理, 是当前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也是上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对下级计划生育工作督查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可以说, 基层基础管理在基层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中地位占有半壁江山, 其作用举足轻重。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 通过全方面的人口文化宣传, 使群众被动执行计生为主动执行计生, 才能促进家庭幸福和谐。而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 就是加强和优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提升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责任感是促进计划生育管理的前提
开展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是根据我国最新的计生形式、任务和要求所规划的。其面向的对象向着全员人口过度, 为全员人口提供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全方位服务, 工作重心从社会逐渐向着家庭转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就是社会的基础, 而家庭文化是家庭的灵魂, 开展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要通过人口文化促进活动, 使新的婚育观念吹遍每一个家庭;使每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通过实施少生快富工程, 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使每一个家庭成员文明进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通过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新型家庭人口文化, 其价值取向很明显, 主要是使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 挖掘家庭的发展潜力, 注重于家庭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及制度规范, 以达到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的最终目的。
强化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主动性是促进计划生育管理的关键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人口文化, 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为核心, 关注人的生产、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文化力”。30多年来,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实践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必须解决好现实生活中有关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包括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问题。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 这与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继承发扬传统美德, 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陶冶人们的情操, 振奋民族精神, 提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家庭人口文化, 融会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包括改造人类自身所获得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家庭人口文化是家庭成员都应有一种健康、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 顶得住, 过得去, 懂得人世间不仅有成功与喜悦, 还有失败与苦恼, 处世不惊, 荣辱皆忘, 只有这样, 才能激励家庭每一个成员做好各人的事情。要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 必须从每一个家庭细胞入手, 努力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 改变过去封建守旧的传统生育观念, 形成面向家庭、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宣传格局。因此, 开展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强化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把握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科学性是促进计划生育管理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理念。人口是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实施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发展, 是体现“以人为本”, 以家庭为核心的人口理念, 对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优化人口结构比例,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先进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文明程度、艺术造诣, 以及精神面貌、道德风尚, 使其振奋精神、凝聚人心、陶冶情操、增进交流, 有助于倡导和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气、不乱议论他人, 注意口舌是非。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人口文化是家庭的营养, 只有文明高尚的文化才能滋润和维系健康文明的家庭。搞好家庭人口文化建设, 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因此, 必须为家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等方面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 搞好家庭人口文化的宣传和舆论导向, 使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再一方面, 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的文化含量, 使家庭人口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好的社会基础。
开展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根本是以家庭为平台, 转变每一个人对计划生育的思想认识, 提高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结论
家庭人口文化建设需要国家、社会各个方面认真研究和共同探索, 找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和家庭人口文化状况, 又便于具体操作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途径, 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 更需要那些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为之努力。
最近, 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相继提出和实施了“单独两孩”的政策, 这无疑又给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实现计划生育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不管怎样, 我们应坚信, 未来定会更好。
促进计划生育 篇2
以计划促进变革
本期编发了两组共三篇文章.张兆芹博士的《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理论和策略分析》对西方学者有关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研究历程、主要理论以及相关策略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我们洞开了一扇借鉴他山之石的窗口.本期的另两篇文章都是与学校发展规划(计划)有关的.
作 者:范国睿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刊 名:教育发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年,卷(期):24(11)分类号:关键词:
建立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 篇3
关键词:流行病;预防;大学生
在当前的各种流行病大面积肆虐的形势下,对于建立在校大学生的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研究是一项关系到千万大学生的大事。为了确保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能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工作之前,必须对所实施的计划进行缜密合理的设计,既要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更要体现计划的可行性。制定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要目标准确,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并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性。计划可根据国家教委、卫生部门对学校流行病预防内容评估的规定,以及本地区儿童青少年 实际健康需求和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考虑长远健康发展目标,制定出各校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1][2]
一、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内容
(一)根据《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领》及国家教委、卫生部门对学习校流行病预防内容评价的规定,以及省、市(县)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各校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并进行监督与评价。[3]
(二)制定实施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各项目标的保证措施,以及为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制定激励政策。[4]全员发动争创成为“流行病预防促进学校”通过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组织等众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闭路电视开展宣传报道。[5]
(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有可行性的,实现流行病预防促进各项目工作目标所需的政策。这是学校对该计划所作出的承诺,相当于学校健康促进的“宪章”。在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应让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和监督执行。
二、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评价内容: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次数、常見病筛检和治疗、身体缺陷的检查和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健康咨询和行为指导开展状况等。
(二)评价指标:反映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测的指标有:患病率、发病率、检出率、感染率、治愈率、再感染率等。
反映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指标最常用的有:等级评价方法、百分位数法等。反映学生因病缺课指标:人均病假日数,系指全校(或班级)在一学期中平均每人因病缺课的时数,月病假率等。[6]
(三)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目标应包括:
1.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2.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降低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设立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机构
实施学校流行病预防的单位,必须加强对决策层的开发,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疾病预防目的、意识的认识,树立信念。使决策者有决心把流行病预防情况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7]必须成立由校长或其他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它由校教务处、共青团、学生会和学校医务室等部门组成,还应吸纳社区领导及家长代表参加。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促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各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并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以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各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实行目标管理。[5]
四、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工作的实施
(一)制定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政策;
(二)创建学校流行病预防环境;
(三)设立学校卫生服务站;
(四)协调学校与社区医疗工作站的关系。
五、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工作的效果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1.流行病预防知识的评价
2.卫生健康信念的评价
3.健康行为的评价
4.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评价
(二)评价方法
1.问卷调查
2.行为观察
3.自我评估
4.个别交谈
六、讨论
学校流行病预防促进计划设计的模式及程序可参考美国健康教育专家格林教授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3]它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理论模式,根据它可制定全面的计划,常被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计划设计和评价的指南。[6]
参考文献
[1]田本淳.健康教育计划实施[J].中国健康教育,2007,(5).
[2]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2005,(5).
[3]杨庭忠.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凤云.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任务[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
[5]王俊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1).
[6]Karen Glanz, Frances Marcus Lewis, Barbara K. Rimer,Editor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California:Jossey-Bass Inc,1990.
[7]Mexico Ministerial.Statement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form Ideas to Action[Z].2000.
促进计划生育 篇4
一、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学习计划是根据学习目标而制订的, 而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确立的。因此,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不好, 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阅读能力不强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是词汇量不够还是语法和句法结构不清楚, 这都需要学生明白, 只有这样, 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测试、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填写调查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阅读能力。现以高二学生为例, 见表1。
学生通过填写调查表, 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整体的英语阅读能力, 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阅读的哪些方面比较强, 哪些方面比较弱, 从而为确立阅读目标奠定基础。同时, 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反馈, 使教与学都具有针对性。
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确立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或学期目标, 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现状后,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确立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或学期目标, 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有长期目标, 也有近期目标。长期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指导学习的方向, 但比较概括, 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完成长期的目标, 我们有必要将其进行分解, 设定短期的、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是“本学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这个目标很大, 没有可操作性。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分析自己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从问题着手, 看看要解决这一问题自己需要做什么, 然后依据学习需要设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阅读能力不强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是词汇量有限、语法知识欠缺、不能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 还是指读、回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只有找出其中的关键原因, 才能有针对性地设定学习目标。假如阅读中的主要问题在于词汇量有限, 就可以把目标定为“本学期通过对课本或报刊等广泛的阅读, 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以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这样的目标比“我这学期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要具体、明朗, 且有可操作性。
例如:
目标1: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学习计划:每天课外阅读量在150-200词之间。教师可帮助学生布置具体的课外阅读任务, 如阅读《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5课;学生也可以自己对图书、报刊等自选内容进行阅读。无论读什么, 学生都应该读后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作者的观点、语气以及自己读后的心得, 并且要把文章中遇到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摘录下来, 把所读过的文章及自己的笔记一起装入阅读档案袋, 进行定期的交流。
目标2: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近两个月的阅读目标)
学习计划:3-4个学生一组, 一天内读同一篇200词左右的文章, 概括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使用下面的句式:“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In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The writer intends to remind us of...”“What the writer wants us to know in this article is...”等等。之后, 组内学生相互传阅, 看看自己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与其他同学是否一致, 并进行讨论, 必要时请教师进行指导。阅读材料由组内同学轮流提供或者大家一起讨论确定。训练的主要阅读策略是快速浏览, 抓文章大意, 忽略文章中的生词和细节;根据英语文章的特点仔细阅读文章或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以找到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 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建立了学习者阅读合同 (learner contract of reading) (见表2) 和阅读学习计划 (reading plan) (见表3) 。
三、指导学生学会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 以保证计划的实现
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 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 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 都在主动参与。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在学习活动中能自我计划, 自我选择, 自我监控。
无论学习目标确定得多么好, 学习计划制订得多么周密, 如果不能实现, 只是一纸空文。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学习者档案、阅读学习档案袋、阅读学习日记和定期举办阅读学习交流会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监控阅读学习过程, 评价阅读学习结果, 以保证计划的实现。
例如, 我们在教学当中指导学生建立的学习者档案 (learner profile) 分为六个部分:说明 (introductions) 、需求分析 (needs and wants) 、阅读学习合同 (study contract of reading) 、阅读学习计划 (learning plan) 、阅读学习记录 (record of learning) 和反思 (reflection) 。 (详见表4) 说明部分从总体上陈述建立学习者档案的目的、学习者档案的内容、对内容的评价与增减及对档案的存放等;需求分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也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想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 以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地组织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签订的阅读学习合同对学生具有约束力, 学生通过明确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并以此来制订自己的阅读学习计划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阅读学习记录用来记录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使用以及学习中的得失等扬长避短, 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有了计划就有了目标, 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每天完成自己的计划, 不仅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还能让自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养成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3.
[2]吕良环.浅谈培养中学生设定外语学习目标的能力[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6) :49.
促进计划生育 篇5
同志们:
现在开会。
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县计划生育清理清查百日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X书记、政府X县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县直责任单位负责人;计生局班子成员。
今天的会议共有三项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人口计生局X局长通报全县清理清查百日整治活动进展情况。
………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政府副县长XXX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请XX、XX乡表态发言。先请大XXX发言。
…………
请XXX发言。
… … …
同志们,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刚才,X县长全面客观总结了去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当前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讲话既体现了上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又立足我县实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用心把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人口计生局X局长通报的全县清理清查百日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客观、全面,请大家认真领会。相关乡镇在会上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就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人口计生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夯基础,提水平“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人口计生政策,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 的新进展。为此,要树立三个意识:一要树立重中之重的意识。要从思想上和工作布局上,坚定不移地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努力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二要树立改革推动的意识。当前,人口计生事业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长期以来形成的生育观念虽有较大改变但仍未彻底改观,在新的形势下又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因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解决这些新旧问题,必须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突破束缚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形成造应新形式下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新格局。三要树立着力解决人口计生问题的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好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生育需求和权利。会后,各乡镇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村干部、育龄群众传达这次会议精神,把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措施准确传达到基层,切实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
做好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在推进过程中,一抓清查清理集中整治活动这个核心。各乡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全程参与,相关部门尽职尽责,人口计生部门全体干部全力以赴,确保整治活动取得了实 效。二抓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到位。彻底整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和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改变制度不健全、工作不经常、责任不明确、服务不上手、机制不完善、方式转变慢等严重制约我县人口工作的瓶颈问题,切实做到工作运行程序流畅,服务管理机制完善,生育秩序全面规范,促进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三抓节育措施全面落实。彻底消除历年来的各项节育措施欠账,真正做到各项节育措施及时一次落实到位,从根本上堵住计划外生育的源头,彻底改变计划外生育屡禁不绝的状况。严厉打击节育措施落实上的各种造假、制假,做假手术、开假证明,虚报补救措施、瞒报节育对象等现象,尤其要严厉打击假二女结扎户,彻底清除节育措施落实死角。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形成工作合力
在新的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加大组织力度,强化指导服务,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思想XX度重视,领导上加大力度,工作上抓好落实。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争创国优的要求,加大对人口计生的投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三要加大督查力度,形成督查合力。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和县计生局要联合对这次会议的贯彻情况、工作任务 分解落实情况和以后工作进度情况逐项进行督查。并及时公布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县政府将对工作行动迟缓、消极应付的单位和负责人,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努力开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促进计划生育 篇6
这项综合的一揽子教育福利计划覆盖面很广,设定了六大目标,拟实施54项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此,韩国教育科技部特意安排了高达17.2239万亿韩元(折合将近127亿美元,其中包括2008年已经拨付的2.9403万亿韩元)的预算,这笔资金将集中用于韩国在今后五年扩大教育福利的举措。
“教育福利促进计划”的六大目标分别是:确保教育支出不受财政状况影响;加强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质量;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改善教育福利体系。
在六大目标统领下,54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确保教育支出不受财政状况影响
1.增加中学生教育费用补贴
(1)扩大中学免费教育范围。2008年免除贫困中学生的学校管理附加费;2012年免除所有中学生的学校管理附加费(School Support Fees);到2012年,使更多中学生能够享受免费教育。
(2)为家庭困难的高中生提供学费补贴。2009年,免除贫困高中生的学费。
(3)为学校提供教育补助金。以一次付清的方式给学校提供教育补助金,帮助不符合现有困难补助规定但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4)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到2011年,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学生可以享受免费午餐;到2012年,农村、渔村的所有学生可以享受免费午餐。
2.加大对高校学生的贷款力度
(1)实施多样化的国家奖/助学金方案。2009年,为处于基本生活保障线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加大对“工学项目”(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学生贷款实行不同的利率政策。
(2)建立国家奖学金基金会(N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定制型奖学金服务;开发多样化的财政助学计划。
二、加强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缩小教育差距
1.夯实基础 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1)建立科学的国家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对所有学生的基本学业水平进行评估。
(2)保障学业水平欠佳学生的基本教育权利。根据学业表现欠佳的学生数量,提供专门的财政补贴。
(3)增加助教数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动员准教师、大学生和义工(社会公益工作者)等加入助教队伍。
2.缩小英语教育差距
(1)扩大“教与学在韩国”(Teach and Learn in Korea)项目。以政府奖学金吸引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到农村小学教英语。
(2)假期组织集中的英语训练营。为农村或城市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提供跟外教学习地道英语的机会。
(3)开发由外教主讲的在线英语课程。在农村地区推广通过远程教育学习英语的方式。
3.完善课后辅导计划(After-School Programs)
(1)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儿童保育服务。到2010年,学校里的儿童保育机构将增加到3100个,加强儿童保育机构的托管工作。
(2)为有需要的学生发放课后辅导券。到2012年,为50%贫困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券,实现课后辅导券的在线管理。
(3)帮助农村地区开展课后辅导计划。审核《地方教育财政补助法案》(Local Education Finance Subsidy Act),确保农村、岛屿地区获得稳定的财政支持;充分发挥义工(社会公益工作者)在课后辅导计划中的作用。
(4)推动“大学生做导师”项目的开展。号召师范院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做导师”计划;开发“大学生做导师”指南。
(5)课后辅导计划的系统化运作。为课后辅导计划的财政支持提供法律保障;将课后辅导计划的实施情况纳入各市、道教育厅的工作绩效考核;公开课后辅导计划的相关信息。
4.为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帮助
(1)帮助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提高学业水平和韩语的熟练程度。为学龄前孩子的基本能力发展提供资助,2009年,为提高学龄儿童的学业水平提供资助。
(2)帮助多元文化背景的家长提高自身素质。2009年,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家长提供韩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辅导,同时提供咨询及翻译服务。
(3)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打基础。在大学开设多元文化课程,培育文化融合的理念。
(4)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正确看待文化差异。主要是在学校加强多元文化教育。
5.为来自北韩家庭的学生提供帮助
(1)为北韩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使他们尽快融入南韩的生活。承认这些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2)提供足够的支持使这些学生能够进入正规学校学习。改进学历认定体系;为有特殊需要(适应性较差)的学生提供托管教育。
(3)争取私立教育机构的支持。按照接收的北韩学生人数、学校规模等拨付教育经费。
6.缩小信息鸿沟
(1)推进ICT在教育领域的整合。为家境不好的学生提供计算机和上网费;推动“网上家庭学习项目”(Cyber Home Schooling Program)的广泛应用。
(2)在农村地区实现“无所不在”(U-learning)的信息学习环境。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更新电子白板等基础设施。
(3)利用教育广播卫星提供教学服务。通过教育广播卫星为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大学预科学习资源。
(4)充分利用在线教育提高高中生的学业水平。针对高中课程开发在线学习资源,为高中生升入大学架设在线桥梁。
7.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1)选择部分学校开展关照学生计划。在教学期内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福利等方面的支持;在周末和假期资助学生开展与学习、文化和健康等方面有关的活动。
(2)资助150所公立高中。在农村、渔村选择150所高中进行重点资助。
(3)支持农村K-2学校(学前和小学1、2年级)的建设。为农村K-2学校提供支持;帮助解决偏远地区的通讯困难,确保教育网络安全。
8.加大对城市贫困家庭学生的支持力度
(1)增加教育福利优先区的数量。到2008年底,在100个教育福利优先区选择540所学校重点扶持;改进教育福利优先区的评选方式。
(2)完善扶持项目操作规程,提升项目质量。明确项目目标,加强绩效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支持个性化的扶持项目。开发专门的指导性手册。
(4)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占大多数的学校,研究新的财政资助方案。每年为符合条件的学校提供7.5亿韩元的财政支持(为期五年)。
三、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1.提高学生健康管理的技能
(1)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完善健康体检抽样调查机制,使体检趋于规范化、标准化。
(2)提供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建立专门网站负责提供与学生健康有关的信息。
(3)引入健康环境评估系统。明确影响学校环境和卫生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学校的环境条件进行分级。
2.向学生提供安全的高品质的食物
(1)改善学校的午餐供应设施和就餐环境。资助626所学校更新午餐供应设施;到2012年,学校食物中毒的事例减少50%。
(2)引入食品原产地标签追溯系统。国内所有学校都引入该系统;指导地方政府如何为学校提供安全的高品质食物。
3.向适应能力差或辍学的孩子提供帮助
(1)系统化运作有效预防学生辍学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采取三步战略:课堂上交朋友、生活中给予帮助、学校长期给予特别关照。
(2)创造机会帮助辍学的孩子返回学校。寻求法律支持并改善学校环境。
四、提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质量
1.确保学龄前儿童掌握基本技能
(1)保障学龄前儿童基本学习能力的获得。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教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体验。
(2)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逐步扩大5岁儿童免费教育的范围;到2010年,托幼机构提供日托服务的比例增至100%。
(3)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号召大学生做指导教师;建立在线指导网络;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幼儿学前教育的基础性研究。
2.为残疾人提供满足其人生不同阶段需求的教育支持
(1)为残疾幼儿提供帮助。加强早期诊断;残疾幼儿可以享受免费教育。
(2)为中小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帮助。帮助残疾学生进入正规学校学习;对残疾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提高教师水平;开发适合残疾学生的课后辅导项目和假期辅导项目。
(3)为高校的残疾学生提供帮助。在高校建立残疾学生帮扶中心;推动高校残疾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
(4)为残疾成年人提供帮助。为残疾成年人提供合适的终身教育项目和设施。
五、培育终身学习文化
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成人提供学习机会:
(1)建立成人中小学文凭认定的弹性机制。建立读写教育审查委员会;开展与读写教育有关的教师培训。
(2)采取灵活方式对非正式学习经验进行认定。通过学习账户系统累计学习经验,跟高等教育学历认定挂钩;引入评价体系对成人资格证书进行评定。
(3)为初中以下学历的成人提供读写教育机会。成立成人读写教育中心;开展培训项目,开发实用手册。
六、改善教育福利体系
加强教育福利基础性工作:
(1)完善国家教育福利体系。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设立单独的教育福利机构;对学校众多的教育福利预算项目进行统一。
(2)研发反映教育福利水平的指标体系,建立教育福利数据库。具体包含如下一些指标:地区社会经济背景、教育设施、师资状况、终身教育机构数量等。
(资料来源: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 2009-1-2)
促进计划生育 篇7
1“支教计划”是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的战略举措
当前, 重庆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失衡。一是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教师紧缺并存, 结构性矛盾突出。按师生比编制教师数量导致城市教师数量越来越多, 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因学生数量少而教师编制数量不足, 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没有解决相应的编制, 导致区域间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 语数等主要学科教师富余, 而短线学科教师明显不足;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短缺。据市教委有关调查表明, 在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 全校20个班没有一个音乐教师, 所有排在课表上的音乐课都没有真正上过;在潼南县的一个边远农村小学, 全校10多班没有一个专职音乐教师, 音乐课的上课教师都是语数教师的“搭课”;在有音乐专职教师的学校, 专职教师的数量也不够, 有的音乐教师周课时最高达到21节。三是年龄结构城乡差异大, 全市通过公招考试转正的近8000名代课教师大多数临近退休, 全部安置在农村, 而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的又相对较少, 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针对这些问题, 重庆市贯切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 在“三支计划”中推出了教师支教计划。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统筹部署, 要求城镇尤其是超编学校, 选派年富力强、具有3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的教师, 特别是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 到农村基层去, 到最缺教师的学校去, 缓解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压力, 解决了它们师资短缺的矛盾。这种以“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为取向的支教行动, 实现了城乡师资的合理调配,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2“支教计划”是加快城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教师支教计划不仅能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而且还能加快城镇支教教师成长步伐, 形成城乡教师互动共进的专业发展机制。一是教师支教计划更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城镇派往农村交流的教师顶班上课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帮助被支援的学校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恐怕比单纯上几节课更重要。支教教师通过上课、交流、研讨等方式,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办法、教学手段以及教研成果带到了农村学校, 促使农村学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成效、更新教学方法。二是教师支教计划为城镇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平台。“支人”与“支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实践过程。城镇教师教人时也在教己, 支援别人的同时也支援了自己, “作用”他人也“反作用”了自己。农村、农民的生活, 给支教教师带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将是影响他们终生的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广大农村教师苦教、苦学、苦抓的艰苦奋斗精神, 严谨的敬业精神, 严格的管理作风, 严明的纪律, 都有助于推动城镇学校教师教风、学风的根本转变。三是教师支教计划形成了城乡教师互动共进的专业发展机制。打破学校围墙, 打破城乡学校之间自我封闭的办学格局, 激励教师合作交流, 乃是构建相互沟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有力措施。城镇教师下乡“传经”, 农村教师虚心“学艺”, 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可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支教计划”是农村学校深化课改提升质量的战略举措
当前, 大面积农村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据潼南县教科所的保守估计, 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不到30%, 有40%的教师只知一些新课改的术语, 无法实践新课程理念, 有30%既不知新理念也不会新课改实践行为。市教委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提供了相关的佐证, 有48.50%的教师感到处理学生问题最欠缺的是思想观念、相关知识和技术, 还有21.00%的教师感到工作棘手的事情是专业知识缺乏和教学艺术欠缺。面对这种状况, 到农村学校交流的教师除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为所在乡村学校经常上示范课, 开展新课程专题辅导讲座, 培养青年教师, 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教学研究。他们普遍把新颖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带到了农村学校, 改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 使农村学生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享受到了平时无法享受到的教育快乐。农村教师通过切磋学习, 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实践操作, 掌握了许多新课堂教学辅助工具, 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 熟练地操作投影仪, 并能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打破了原来凭借“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上讲台的单一的原始课堂教法,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开放、灵活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这种城乡互动、行之有效的支教行动, 深化了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快速发展。
4“支教计划”是促进城乡学校差异化特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目前,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外在帮扶较多而内在联动较少的问题, 薄弱学校通常被看成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获得者, 而自身拥有的个性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尊重和有效开发。由此导致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无法有效激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由于资源输出的主动权通常在优质学校一方, 薄弱学校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优质学校提供的资源, 难以对此进行系统整合;二是以单向输出为特征的“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学校的个性化资源, 限制了“资源共享”帮扶机制绩效的充分发挥, 难以助推受援学校打造办学特色。因此, 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 应从注重“外在帮扶”向更加注重“内在联动”转变, 实现由“差距合作”向“差异合作”演进, 提升薄弱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品质。重庆实施的“支教计划”创新了城乡学校差异化特色发展机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支教行动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合作联动。合作的逻辑是学校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当这种个性化差异转变为城乡学校之间的公共资源时, 城乡联动、积极合作的利益基础就建立起来了。这种综合性的城乡联动帮扶行动, 有效地带动了“送师下乡”、“送课下乡”、“送培下乡”、“项目下乡”、“技术下乡”、“结队研修”、“进城留学”等多种形式的联动及合作, 促进了城乡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城乡学校的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 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骨干教师作为人力资源也在区域内“共享”;各校特色课程也由“校本课程”变为“学区课程”, 学校之间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科研合作, 做到资源共用、活动联合、业绩共享、捆绑发展。通过对个性化办学特色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发展水平上实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动态均衡提供了长效机制。
促进计划生育 篇8
一、引导“自主先学”,提高预习效率
在实施“学讲”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先学”的环节通常学习效率低下,好一点的学生无非是标记书上的黑体字,记住相关结论,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本课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学习本课的必要性等等。由于课前预习通常在课外完成,教师无法很好地引导。此时“微课”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他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引伸到课外,教师通过5-10分钟的视频对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问,精炼的讲解,使得学生的预习目标更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有条理性,也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落实“小结反思”,重温课堂教学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慢慢内化,尤其部分学生并不能在课上完全学会,有的学生学完就忘,“小结反思”对他们来讲只是形式,所以他们需要课后辅导。“微课”可以达到“一对一”的家教效果,强化课程重点,突破难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学生存在的问题常常在课外练习中暴露,此时教师往往不在现场,教师精简的“微课”是课程内容的浓缩,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问,而且可以节约学生课后复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个性“质疑拓展”,实现分层教学
“大锅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很多学生练习时存在的各种疑惑,教师无法针对性的答疑,多数老师采取第二天当堂点评的方式回答几个普遍问题,但存在的差异性无法兼顾。另外在教学中,我发现“质疑拓展”环节经常进行得不太顺利,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差异性导致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跟不上,教师也很难把握“质疑拓展”的难度系数。如果老师可以将课堂无法透彻解决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制作精致的习题型“微课”,不仅精讲一个题目,甚至可以适当拓展延伸,总结归纳一类题型,使学有余力的孩子有进一步探索的机会,也可培养他们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微课”的又一微妙之处在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微课”,尝试讲解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题目,这样更加丰富“讲出来”的形式,体现学生的互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更加有趣。在微课日趋成熟的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方式,使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帮助教师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短短几分钟的微课,就像一块高汤宝,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味道鲜美,这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又要预知学生的困难点,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结合信息技术将自己的思想更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微课”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注意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制作出解决方法并拓展延伸的微课,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课后辅导,使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更好的结合。
五、结束语
微课高效的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能让学生随时自由地选择学习的知识点。将“学讲”的教师引导作用延伸至课外。在信息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创新,才能更加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微课是教师精心制作的浓缩型教学资源,能辅助学生完成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对“学讲计划”的教学模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促进计划生育 篇9
日前笔者从内蒙古人社厅获悉, 为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拉动就业的作用, 内蒙古启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计划, 重点围绕自治区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业, 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扩大就业规模。
据了解, 内蒙古将重点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扶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拓宽农牧业产业就业渠道, 增强吸纳就业能力, 预计到2015年底, 实现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5万人, 力争达155万人以上;重点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拉动就业, 吸纳当地劳动者就近就业;加强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 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服务等就业岗位, 到2015年底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
促进计划生育 篇10
这种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与之相配套的多媒体资源,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评价的深度融合。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员, 北京商业学校是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题组长单位, 是物流专业与语文课程的课题副组长单位, 是会计电算化和动漫专业的课题共享单位。北京市商业学校校长侯光算了一笔账:假如学校自己开发会计专业的课程资源, 每门课的开发成本大约需要30万~50万元, 以开发8门计算, 需要240万~400万元的资金投入;如果参与该专业的共享使用只需要8万元, 就可以共享已经开发的所有资源。按此计算, 可以为学校节约成本至少242万元。
通过近两年建设,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使参与共建共享的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达成了共识, 优势互补、合力共建、协作创新、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共建共享文化正在形成。
共建共享计划使企业有机会深入了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企业成为共建共享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共建共享标准化、可视化、多途径应用的成果不仅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 还满足了企业培训的需求, 提高了培训质量, 增强了培训效果。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畅捷通的一些工程师, 开始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真正成为校企合作的使者, 而学校在专业建设, 产品研发, 课程研发等方面, 与企业联手, 根据用人的需求, 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校企成为一家人。
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耿洁介绍, 共建共享计划 (二期) 将增加新的举措, 如开通申报和管理系统, 及时统计, 动态跟踪;在建设任务中增加视频公开课程, 将推出一批名师名课;吸收更多生产性企业的加入, 与企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采取等前沿信息技术和先进教育策略, 虚拟现实、实物仿真、流程模拟和过程再造以动画、三维、思维导图等形式集中突破专业知识教学重点、岗位技能训练难点和职业能力形成要点;在管理上, 将成立专家组, 加大技术支持、教改辅导、课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全面推进二期项目建设, 提高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开发质量和水平等。
促进计划生育 篇11
【关键词】初高中 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学讲计划
众所周知,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所以,解决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诸多问题,尽快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和谐高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高一新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探索通过实施“学讲计划”让学生能更平稳,更有效的渡过这一阶段。
一、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英语教师,我们会频繁的听到学生对我们诉说:一上到高中,我连课堂上老师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节奏上我跟不上,内容我也记不住,也不能理解。课后面对如此多的内容,我无从下手。进入高中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大不相同于初中时的学习节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衔接,考试评估方向有别等诸多问题。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单凭兴趣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初中所学的教材趣味性较强。但到了高中之后,教材难度增大了,课文的篇幅增长了,每单元的生词量也增多了。他们感到词汇量严重不足或者是遗忘。有些同学不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进而对英语失去兴趣。其次,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仍然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式,教师说什么才做什么。而教师则认为,高中学生应该懂得自己读书学习了,因而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一些学生成绩下降。另外,很多学生初中时由于英语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常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学讲计划”的实施,能更好地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夯实学生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而学讲方式强调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学习过程的竞争与合作、学习成就的不断达成,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从现实来看、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英语学习,他们在多方面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的。从客观上来说,他们进入了一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同。同时,高中的课程设置与初中课程设置也存在着诸多有不同:课堂容量大了;课程多了;课后作业多了;难度也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考试模式不同了;测试方向不同了。等等这些方面有因素都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高中新教材的课文内容贴近现代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感,好多话题如名人、音乐、体育、友谊、幽默等都是同学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精心组织安排教学,碰到难题时及时加予引导,给他们以信心,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习模块一Unit2 Growing pains时,让学生课前挖掘相关主题的资料,然后在课堂进行展示。许多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获得了知识,同时也了解了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在课堂展示时得到了满足,收获了自信。一些原本成绩不好的学生也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英语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记忆,对学到的语言知识要不断地使用和练习,用来巩固这些知识。对于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学好英语可以提升自身的语言素质,助力自身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新课标也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讲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会遇到许多词汇方面和语法的疑问。因此,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和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问题时,学会自己查找求得答案,并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老师也要在口、笔头实践中多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查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难题再留待其它同学或老师解答。实践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讲方式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中,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没有“学进去”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就无法“讲出来”。所以,学讲方式对学生的预习不只是泛泛而提,而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现实知识基础的任务,提供有难度、有梯度、有情境的下、学习资源,对学生分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这样学生就慢慢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有的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通过了各级各类考试,但是要他与外国人进行谈话,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或是说出来的话人家根本就听不懂。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哑巴”英语或是“中国式“英语。而“学讲计划”要求学生不断地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他们就养成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也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写跟说一样,也是我们与人交流的一种表达方式。经常在黑板上板书,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上,在其他同学展示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听和思考,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好笔记这个重要的学习手段。课堂上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暗示或明示笔记,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课后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做好学生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的衔接。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不断分化重新组织,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据此,“学讲方式”强调关注学情,主张教学要以学定教,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自主同化、顺应、接纳新知识。因此,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弄清弄透教材体系,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我们不仅要领悟 高中英语教材及大纲的要求,还应该熟悉初中英语教材的框架结构和大纲的要求,了解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在高一教学中找到初高中英语知识衔接点与生长点,由浅入深,才能使大多数学生较好地习惯高中英语学习。例如:在学习定语从句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学案,让学生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进一步了解高中定语从句的知识,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对接。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相对较简单。学生只要跟紧老师,考的内容不会超出所学的太多。而高中英语和初中相比,课文内容、生词量、句子结构和信息量都加大了,学习是为了将来高考做就积累,多数题目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尤其阅读部分的题目,更是比课文内容上了一个台阶。所以要求高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广泛地学习。“学讲方式” 针对学生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以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合理搭配,组成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助。利用各种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泛在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学进去”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整合。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有效地把初高中英语知识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代文莉.探索学讲计划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J].校园英语,2014,(31).
促进计划生育 篇12
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 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在理论教学改革方面, 探索参与型、研究型、案例型和体验型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对专业知识结构的了解和掌握阶段, 理论与实际恰当结合。比如:在《数字通信基础》课程中, 围绕每次课程的主题, 教师设计一个实际问题, 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由浅入深地理解基本原理, 然后引出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的思路跟着问题走, 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主动研究习惯,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分析和解决, 让学生体验到解决科学问题的快乐, 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一个快乐研究科学问题的境界, 师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研究了一个可能枯燥严肃的科学问题, 长此以往, 教师将学生引导到一个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习惯中, 这将提高一个人的终生学习能力。
2.在实验课教学和改革方面, 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更新, 设计方法的更新, 逐步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发, 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与突破。实验教学除了基本验证实验以外,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实现基本原理基础上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在《数字通信基础》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设计一个手机延迟开关机电路, 按照提出的功能要求,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 自主选择器件, 搭建电路, 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和实现, 然后所有学生将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 既检验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开发和研制产品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
3.在实习方面, 引导学生经常或者集中地到本专业的企业和公司进行实地实习, 通过学生自我设计, 自我实现, 检验工程素质教育培养的成果, 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实践结果来修正以往的人生规划, 为今后能够更好地把自己锻炼成为新世纪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指引正确方向。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要和实际工作的员工一样, 接受管理, 分担任务, 遵守规定, 在实地演练过程中, 每个人的角色从一个学生立刻转变成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遇到的问题, 是书本上所不能事先列写的, 他们的解决办法也没有人预先给出答案, 一切都考学生前期在学校积累的理论基础和在实验室积累的实验基础, 遇到新问题, 找到新办法, 得到新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沟通管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于与外国技术人员的国际交流能力, 都会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4.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上, 采取双向选择, 双导师教学。教师提出课题, 学生按照自己的科学研究兴趣来确定导师和课题内容, 师生双方除了决定是否确立题目以外, 还要商讨题目的难度和深度, 可以说这是一种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 除此之外, 学生还可以根据实习和打算去工作的企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 与现场的专业指导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课题,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更有利将学生打造为未来企业工程师。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每年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被各种各样的学校打造出来, 工作单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在教学工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以往千篇一律的打造学生的方法已经落后和过时了, 按照社会需求,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教师不会是高高在上的了, 教师在能够成为学生的导师之前, 要有必要先成为学生的学生, 从年轻而朝气蓬勃的学生的视野里能够洞察未来专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与学生一起成长, 彼此互相扶持, 在企业导师和环境的帮助下, 真正地将书本上的理论落实到生产实际中去, 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是知识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5.在参与科学研究方面, 学生在学习好基础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又要学会探索研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将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教会学生探索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导师科学研究工作, 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 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探索科学研究的内涵, 通过科学研究实践, 挖掘自身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 从而完善自身的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对科学问题的研究, 生产生活中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 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前人的知识必然要回归到实际应用中去, 所以, 尽早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尽早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必会对未来的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的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学习期间, 学生很可能面对突然摆在他们面前的很多课程会感到茫然,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尽早做出合理的规划, 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常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让每个孩子都个性化的发展自己和充实自己, 让四年大学生活在充实中度过, 让每个孩子在现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下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从而为未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 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 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
为了适应未来世界的变化, 应该积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国际的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方法,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教师要首先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优秀引导者。
摘要: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讨论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几个主要方面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工程师必备的能力, 阐述了改变教育模式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卓越人才,教学实践,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是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注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21-29.
【促进计划生育】推荐阅读:
健康促进医院计划10-15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计划10-28
校园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计划06-17
工作场所促进项目目标和计划08-17
村2013年和谐幸福家庭促进工作计划06-30
大学生生学生会就业促进部工作计划10-03
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07-07
建设生育文明促进社会和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