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作用(共12篇)
促进作用 篇1
a) 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b) 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 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c) 有效提高能源输送和使用效率, 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d) 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促进装备制造和信息通信等行业的技术升级, 扩大就业,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e) 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 革新电力服务的传统模式, 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促进作用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祖国的生日和传统的中秋佳节,非常感谢县委和统战部领导给我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心里话。
我们在**,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尊重和关怀,尤其是统战部和民宗局领导经常到文殊院来和我们谈心,帮助我们
解决各种困难,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相互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我想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佛陀曾经教导我们要报四恩。报国土恩,就是要爱祖国;报众生恩,就是要爱人民;报父母恩,就是要尊敬老人;报佛恩,就是要依教奉行,要为人类作出贡献来,达到爱教的目的。
要报恩就要修好供养。我们佛教很着重园林供,我们要很好地爱护森林与流水,以及能维护生态平衡的野生动物,以此来促进我们的祖[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国在快速发展中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要做到以美好的园林和爱护生命来为祖国为众生作贡献的思想。
佛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主张要和合,佛教的六和生活就是缓和和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和合团结,就离不开我们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思想和慈悲的胸怀。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秋佳节,使我想起中国诗人写过的一句话:“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最明亮的时候,就是十五圆满的月亮,我们在中秋佳节欣赏明月的时候,应该希望我们自己和每一个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岗位上要为祖国为人民做好每一件该做的工作,以圆满的成绩来使我们的祖国发挥出更美好更明亮的光辉。
明亮的光辉来自我们每个人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作风正派、光明正大的人。这样一定会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美满幸福、一片光明。
在佛法里,月表示悲心,佛陀教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慈悲的胸怀。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做到把我们自己的快乐贡献给广大人民,同时我们更能做到尽一切努力去解除人世间的一切苦难,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在追求人生价值上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出贡献。
这就是我在这次茶话会上想到的话,祝愿祖国昌盛,祝大家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发挥材料作用促进幼儿发展 篇3
一、材料可以使幼儿轻松获取数学经验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主要是借助物质材料进行学习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物质材料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让他们在对物质材料的感知中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这样直观的玩具材料就能在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使幼儿轻松、愉快的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在幼儿学习按数量进行分类时,让幼儿将数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分类完成后,选派10名幼儿代表,带领其他幼儿组成10个检查小组,分别检查10个小篮中的卡片是否都放对了。如果发现没有放对的卡片及时纠正过来,并说明错的原因。既培养了幼儿按要求正确操作的良好习惯,又发展了幼儿观察判断能力。
二、利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物质材料,都可以作为幼儿语言表述的凭借物。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可操作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颜色、形状和特点。如利用材料做道具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根据表演情景讲述出恰当的、符合情景的故事。利用小图片可摆弄、可操作的特点,让孩子给图片排顺序,然后编出情节合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物质材料,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摆弄物体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为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我们借助物质材料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增进交往,促进合作。如在玩插塑玩具时,让幼儿进行竞赛,根据颜色、大小、形状不同进行插接,看谁插的种类多。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孩子手中的材料就会不够用,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与别人交换或合作来达到目的。还可以利用玩具材料开展角色游戏,提供机会让幼儿去了解其他孩子的特点,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激发学习中的共同兴趣,建立友谊。如利用材料玩《开商店》游戏,“顾客”要与“服务员”、“收款员”相互合作,缺少哪一个角色都不利于游戏的开展,使幼儿之间交往的对象、情景、目的、内容多样化。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让幼儿自己管理玩具材料,为大家分物品,整理玩具材料,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操作玩具等,还发起玩具清洁日,与孩子约定时间,一起为能够清洁的玩具洗澡,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遇到困难时如何请求别人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别人。为发展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利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我园教师为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物质材料。如木箱、轮胎、纸板、木头、绳、积木、玻璃珠、玩偶、颜料、笔、纸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溜溜球、满天星、大礼包等等,并利用这些材料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和手工制作活动等。如教师提供少于本班人数的绳子、满天星、溜溜球、沙包等,让幼儿自己想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并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在游戏中体验快乐与成功。开展“小巧手”活动,让幼儿利用纸、笔、橡皮泥、废奶瓶、废饮料盒等开展小制作活动,以此来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发展。
重视试卷讲评的促进作用 篇4
一.找错例, 析错因, 做到讲评有的放矢
有一种说法叫“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 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讲评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发现学生错误的工作, 要广泛地收集错题, 找出错误的病根, 这样讲评才能有的放矢。每次试卷阅卷后、讲评前, 笔者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 分析各题的错误率, 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 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 看试卷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失分, 还是因为审题不清失分, 或者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然后针对不同病症, 对症下药, 在讲评时精讲, 细讲;讲深, 讲透;加深讲评的印象, 提高讲评的效果。
二.突重点, 破难点, 做到讲评有针对性
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应是考题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基础题到综合题的逐步延伸, 因此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而应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 做到讲评的针对性。在试卷讲评中, 笔者一般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 重点讲评一两个知识点。例如, 在高考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中, 会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 即由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的语病。如果这份试卷中语病辨析出现了这种考查现象, 就把它作为一个讲评重点, 讲清并列短语在病句辨析中有几种考查方式, 它的易病部位在哪里。下次试卷中若再出现这种考查现象, 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的敏感点, 快速地揭示出此句有没有语病, 使学生达到讲一题, 会一串, 做一题, 懂一片的效果。
三.讲思路, 觅规律, 授以答题技巧
高三进入总复习, 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固然重要, 但答题的方法、做题的规律等应试技能的培养也同等重要。高三复习试题的综合程度和难度的普遍加大, 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同时, 也要帮助学生探寻一些解题规律, 找寻一些解题技巧。例如:高考散文的阅读是学生感觉最棘手的, 因为它在考试中高难度, 低得分。而要做好现代文阅读考题的题目, 首要的是要快速读懂文本, 即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领会了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 清楚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才能正确解答题目。怎样才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读懂文本呢?通过研究历年高考散文试题, 总结出抓五段 (领起段、中心段、过渡段、归旨段、结语段) 看五句 (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照应句) 盯五词 (时间词、空间词、情感词、标志词、反复使用的同义词) 的阅读方法, 使学生对高考散文的阅读不再望而生畏。
四.看变化, 讲发散, 做到讲评举一反三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 而试题不同, 命题人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 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 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此在试卷讲评中, 还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 把试题进行变化,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 例如在复习古诗意境型试题时, 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笔者就对它作发散提问“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让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去探索、去发现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达到了对此类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教为引, 学为主, 切忌讲评一言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 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 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东西, 才能成为自己的都东西, 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在试卷讲评中,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要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笔者在试卷讲评中经常让学生做老师, 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任务, 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是主观题的比重越来越大, 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备考能力, 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先与后的艺术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篇5
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人口等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首先承担培养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一、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
虽然现代政治为现代教育奠定了社会基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并不是消极的,它同样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和功能。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功能,还有它自身的很多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的。
(一)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
无论那个时代或阶段,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造就合格的公民和政治统治人才,从而使受教育者具备阶段或时代所希望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其中有一部分要进入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组织管理国家各项事务。这部分人才对社会政治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如我国古代的教育向学生传授的大都是“修己治人之道”,目的是要他们能够“致君泽民”。古代学校实际上就是培养官吏的场所。封建时代则需要驯服的、听天命的臣民,这就决定了封建统治者再教育上实施愚民政策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出于本阶级的需要,教育要既能培养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利润,又不打扰统治者安宁的人。社会主义教育既要培养当家做主的公民,培养关心国家政务,参加国家管理的人才。
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除了全体人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外,还需要一批专门的政治人才。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我国古代学校典型的“养士”教育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功能。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功能增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一次提出既培养管理人才又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的双重目的,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的功能依然存在,尤其某些著名学校和某些专门类型的学校如党校、司法学校、军事院校等,在这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任务。英国的“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英国最高层的政治人才。而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日趋复杂,科技向领导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国家在政治人才选拔标准上趋向于高学历,对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此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就愈显得重要。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场所,具有活跃思想的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文化理性层次较高,对社会现实总带有文化理性的思考,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青年学生一方面努力吸纳知识、探求真理,一方面积极传播知识和真理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力量。所以,学校必定是研究、探讨、传播各种思想,形成各种思潮的地方,也是对社会最敏感的地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在这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会在这里找到反应。这种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明朝的东林书院,现代的“五四”青年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都对当时的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作用往往有两个方面,即巩固或动摇一定社会的政治秩序,关键是看这种思潮、舆论与社会认可的政治意识是否方向一致。因此,要重视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直接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播有利社会政治巩固和发展的思想与舆论,避免消极影响。当我们看到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应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应的是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和促进作用,对对立的阶级起破坏作用。因此,要正确的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民主教育与之相配。民主教育,即实现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制化,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同时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条件。现代教育具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例如,现代教育具有提高人们政治素质的作用。因为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所接收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为正相关,即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政治素质越高,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现代教育有加工、选择、再生产民主政治的作用。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床罩民主政治的机制与作用,可以说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民主与法制嘻嘻相关,民主政治只有在法制轨道上才能更好实现,因此现代教育通过对社会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包括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遵纪守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从而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诸因素的一种,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发展功能。下面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教育趋近社会的发展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在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劳动力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但人的劳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是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的。教育一方面能使前者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而劳动者一旦经过接受教育而提高了劳动素质,就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给社会带来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及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的再生产首先需要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而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一方面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一方面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进行在教育,这就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为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教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也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由于学校人才集中,科研设备较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有利于各门学科的协作,开展综合性课题和边缘科学的研究,以及可以从学生和研究生中不断补充后备力量,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因此.不仅可以直接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一技术一个生产体系的逐步形成,还可以创造出许多新技术、新工具、新工艺。例如,我国国务院发明奖励条例颁布后,近年被批准的全部发明项目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有相当的比例(约三分之一左右)。可见,教育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为物质的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科学技术一生产能力,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手段。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国民经济体系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工矿业生产总指数只是战前1935年至1937年平均数的13%,农业生产也降到了最低水平,1945水稻产量只有四千多万石,这是明治时期以来最低的数字。加之战后447万军人和流民被遣返回日本,日本人口聚增至7647万,1946年日本又爆发经济危机,这一切致使日本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根据日本国情,把贸易立国主义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然而贸易立国主义能否在实践中行得通,关键在于日本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高质量的劳动力,否则它就难以在世界性的经济和贸易竞争中获胜。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劳动力,日本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颁布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法律和条例。就这样,日本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用一年的时间,中小学教育就达到普及程度,入学率达99.27%,并且达到高中普及。教育的普及,及时为日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从1949年起,日本经济开始逐渐恢复,1955年日本工矿生产指数上升到180.7;超过投降前1944年最高水平178.9,并进入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及时认识到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1957年,日本政府在公布的《新长期经济计划》中,在战后首次把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编入“国民经济计划”。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财政规模的扩大,日本政府采取了投巨资以教育的政策。在1959年~1969年间,国民收入增长2.3倍,但总教育经费却增长3倍。在这一期间,日本的中、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日本高中升学率1958年为53.7%,60年代中期超出70%,70年代达到了80%。日本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由1958年的16%,上升到1965年的25.4%。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经济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1956~1972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三次高速增长的高潮。1967年,日本经济超过了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跃居第二。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传存文化,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教育是文化的有效遗传机制。在学校教育没有出现以前,文化的遗传是自然发生的。自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文化的遗传就变的自觉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学校教育以其高度浓缩、简捷、系统、目的性强等特点成为文化传存的主要渠道和实现文化时代延续的主要方式。古代社会如此,近代社会亦然。在当代社会,虽然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方式都日益多样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但无论那一种渠道和方式都不仅没有取代学校之于文化的作用,反而更加要求学校担当起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地传递文化的责任。同时,教育通过提供文化价值导向使教育者和学习者按其导向选择有正确价值的东西加以传授和学习并使之发扬光大。教育总是选用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的头脑,通过选择知识、开发课程、编辑教材、师生授受、评价调控、指导运用等机制,筛选、整理、运用、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在教育情境中,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文化传播的各种符号、方式和手段,进而利用它们在不同文化间开展交往活动,传递知识经验,交流思想感情,从而克服和消除了封闭、孤立、疏远、误解和分歧,达到理解、融合的目的,使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合作、亲近和密切。
(二)教育筛选文化,实现文化的良性发展。
文化不完全是纯净的,良性与恶性并存,精华与糟粕同在。为了保障文化的良性发展,保护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对文化进行筛选,调控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社会的文化筛选和调控机制有多种)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产生之前,文化发展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文化发展就进入了一个自觉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阶段)社会设置多种机制对文化发展加以选择和控制,“剔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便使文化朝着有利于阶级统治、社会发展和年轻一代成长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选择与控制机制。在古代社会,无论中国孔子的“不问稼穑”“不语怪力乱神”,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至儒家的“六艺”、“课程”、“五经”“四书”教材,还是古希腊教育的“七艺”课程,都是教育的文化选择、控制功能的表现。除此之外,教育还通过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辨识能力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选择、辨识能力,来对文化发展加以选择和控制。当代社会,信息骤增,知识爆炸,文化现象错综复杂,更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选择与调控功能。一方面,应当按照促进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双重原则,拓宽教育内容边界,尽快尽量地将文化发展的最新成
就纳入教育内容即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扩大课程范围。另一方面,比选找保障文化良性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的双重原则,将文化中那些有碍文化良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的内容坚决排斥在课程内容之外,保持课程内容的真善美性质。
(三)教育整合文化。
教育对文化的整合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学进行的,学校课程将各民族文化,亦即人类总体文化中的精华纳入其中并加以重新组合成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进而通过师生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一综合文化素质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整合。这一文化转化、整合过程为: 从各民族文化精华到学校课程内容到师生教学活动再到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文化整合。最后,创新文化,实现文化的生产,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育的文化生产和创新功能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造性加工。教师在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不是像搬运工那样简单机械地将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泗洪县要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再主动外显为教育信息!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第二是教师的创造性科学研究,进行知识生产,创造出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从而丰富、发展和更新文化,并将其充实、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第三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以便使他们日后进行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生产和更新来说,教师不仅生产精神产品创新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生产和更新文化的能力去推动文化的生产与更新。学生(尤其大学生)不仅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了文化知识的生产与更新,而且应当通过接受教育形成了能力和素质成为日后知识生产的主体,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为文化知识的生产和更新培养提供了大批具备了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进入社会后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经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力图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把文化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提升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教育不仅是在生产现实文化的主要途径,更是生产未来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地调节人口数量上。
人口的增长应当同物质资料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过快或过慢都是不好的。目前,世界人口为53忆,并且正以1.82%的年增长率发展,到本世界末预计将达到64忆。这个数字,专家们认为将接近地球人口承载力的临界状态。我国的人口问题也极为严峻。据统计,1970-1987年17年间,净增人口约为2.3忆,相当于同期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三大洲增加人口数的一倍多。因此,研究人口的调节在当前显的十分重要。近年的研究表明,在诸多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中,教育的调节重要十分明显,总是呈现教育水平与人口增长的负相关,即教育水平越高,生育率降低,教育水平越低,生产率越高。1988年6月的一个报告说明在印度海德拉巴未受过教育或者只受过小学教育的母亲通常有6个以上的孩子,受过中等教育的母亲有5个,大学肄业的一般有4个,大学毕业的一般都有2个。据1982年的统计,我国不同教育程度的妇女已生育的子女数分别为:“文盲4.74人、小学3.81人、初中3.08人、高中2、41人、大学1.94人。”因此,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已成为人口调节控制的重要环节。教育之所以对人口控制产生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程度高,客观上在校学习时间延长,毕业后就业要求迫切,机会也较多,使初婚年龄推迟,育龄期相对缩短;主观上由于有文化,易于接受正确的生育观,有可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节指导自身的生育行为;文化教育程度高的人,在精神生活上相对地有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能相对子女的价值作出比较正确的估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传统观念较少。
教育除了对人口再生产的速度、规模产生影响外,还可通过教育传播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医学卫生学科知识,减少或防止遗传疾病的产生,增进人民健康水平,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延长平均寿命,降低死亡率。国内国外的有关材料都证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婴幼儿的死亡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年轻一代,提高社会总人口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水平,发展智力、增强体质,从质量上对人口进行调节,使人口素质能不断地由低向高地发展。
参考文献:
黄济主编《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版 杨建华等主编《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3版
张人杰等主编《大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董泽芳编著:《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工会;和谐发展;合法权益
工会是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对保障员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至关重要,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对企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提高员工凝聚力,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企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工会基层组织作用
工会工作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服务企业生产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工会联系群众、联系基层的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工会组织的本职要务,它在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经济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工会要多种形式地开展工会工作,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手段、途径可以有多种形式,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主要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认真履行工会工作职责,工会会员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工会组织就必须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这也是工会的职责之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融入到大局中来,帮助企业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组织协调能力,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新措施;建立共商薪酬制度,积极搭建职工与企业协商沟通的制度平台,落实职代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积极宣传和教育员工健康成长,注重实效,服务群众,为企业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贡献工会的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群众
工会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建设中来,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塑造员工的良好行为,要广泛征求员工意见,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逐渐实现员工行为的改变,最主要的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员工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矛盾,使员工更好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力倡导建设“知识型企业、学习型员工”,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建立职工档案、困难职工档案、女职工档案等,通过对员工的生活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适时分析,为员工排忧解难,坚持半年一次员工思想分析,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开展“学习型班组”建设,搞好劳动竞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是工会的优良传统。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大胆创新。一是要抓住“三个层面”,即劳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三个层面。竞赛的主体是劳动者,要积极启发劳动者的觉悟,抓住劳动者最关心而企业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竞赛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管理者要把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引进竞赛,把劳动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企业、搞活企业上来。监督者要通过监督机制来确保竞赛活动的公平、公开、公正。二要把握“三个结合”,即劳动竞赛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心工作、职工素质有机结合,使竞赛成果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中心和提高职工学习知识、运用技术、改革创新的能力上来。三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企业由弱变强、职工素质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激励机制由以精神激励为主向精神和物质奖励并重转变。通过岗位练兵、业务培训、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能,积极引导员工成为技术骨干、岗位能手、先进生产工作者,真正让员工体会到工会就在员工身边。
三、关心员工、服务员工
工会要把服务和关心员工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得到实惠。工会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坚持把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事情放在首位。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实工会维权职能.职工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即在任何情况下,把实现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利益作为第一考虑。认真履行好工会的四项职能,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使工会的维权贯穿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的全过程,为企业分忧,为职工解难,使广大职工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工会经常组织各类活动。企业工会组织是“职工的娘家、沟通的桥梁、维权的后盾、和谐的港湾”,建设好职工之家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开放职工之家,完善设施设备,为员工活动室配置了健身器材、乒乓球、象棋、篮球等各种文体用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员工群众性读书活动.
工会工作的开展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要注重结合,广泛联系。在情感上进行沟通。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注重经常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理顺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尊重和发挥员工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女工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服务群体,工会要及时维护女工的权益,注重教育和培养,积极开展巾帼创建活动,加强女工队伍建设,体现女工风貌。
四、实行企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推进企业业务公开,力求做到“三求”“四规范”,即求共识、求公正、求突破;内容上、形式上、时间上、程序上规范。对职工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关心“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认真对待和热心帮助解决。开辟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如设立经理信箱、定期召开恳谈会、面对面谈心谈话以及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实现与员工的广泛沟通与交流。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推进职工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务公开制度。开好职代会,引导职工代表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员工提交的涉及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宜,确保职工提案及时回复、妥当处理、有效落实,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工会工作的落脚点要放在班组建设上.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职工在企业转型发展与跨越经营的进程中,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利用媒体宣传、表彰等,营造浓厚氛围,扩大宣传的覆盖面,让学习典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使广大员工积极为企业转型发展与跨越经营作贡献。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养成习惯
阅读者需要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对阅读对象要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爱不释手的热情。如此, 阅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显得积极主动, 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没有了压力和苦恼, 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名作。让学生知道:大浪淘沙, 现在留下来的一些名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写作技巧上都值得我们借鉴。阅读名著可以让学生长见识, 陶冶情操, 对我们的一辈子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们都爱毕淑敏的作品, 但很少有学生知道, 毕淑敏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读《白蛇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这时, 要适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作品。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等, 与此同时, 教师要和学生一样, 一遍一遍阅读。同时, 教师可以适时开设“欣赏与讨论课”, 以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精品, 而且做到读、思、评结合,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重视阅读成果
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和理解感悟能力各不相同, 那么“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当学生读了某篇文章后,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精髓, 并让学生写出所感所悟, 而不应该用枯燥的简单的点评代替。如:学习《想和做》, 可让学生进行辩论演讲, 明确真理。学习《再别康桥》《雨巷》, 可以举行朗诵比赛, 在举办比赛过程中去领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学习《项链》, 让学生展开联想续写结尾。学习《雷雨》, 可以同时播放话剧, 让学生在视听综合技术的教学中感受文本的情感。
三、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的关系犹如手和脑的关系, 脑的思考促成手动, 只有手勤, 脑也才不会迟钝。许多学生阅读了大量课外作品, 对其中的情节、主人公也很熟悉, 可以说阅读面很广,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不喜欢动笔, 阅读后没和写作相结合, 造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一致, 形成眼高手低的局面。鲁迅说:“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强调了读书要灵活运用于实际。如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 许多学生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作文《诚信》。有的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能随便丢弃;有的认为讲诚信, 可以让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他也值得所有人尊敬。这样, 从阅读到感悟, 由感悟到写作, 整个学习过程水到渠成。只有不断阅读, 不断积累,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 篇8
一、目前我国就业形势
现如今, 国有企业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 新兴技术层出不穷, 产业结构面临升级, 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机械, 城乡差距急剧缩小, 这导致我国的失业率迅速上升,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也影响我国的安定和谐。
1.供求矛盾突出
我国就业难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突出, 供大于求导致大量劳动力闲置, 很多人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 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先分析供给, 供给激增, 压力剧增。一方面, 不断有人失业, 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人口增长率久高不降, 产生大量劳动力, 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增长异常迅速。除此之外, 高校毕业生增长也很迅猛。再分析需求, 社会提供岗位非常匮乏。现如今, 我国如银行等很多产业趋于成熟阶段, 岗位增长幅度不大, 与日益增长的就业供给格格不入。据统计, 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将在近几年增加1500 多万人, 与原有900 万的失业者以及由于一系列因素而新失业的人相加, 我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将会超过2400 万。尤其是发展前景不好的中西部地区以及能源匮乏的地方, 就业问题更加尖锐。
2.就业结构失衡
在就业供求矛盾尖锐的同时, 就业结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人才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 发现虽然我国劳动力总量供不应求, 但专业技术人才却供不应求。就第一产业而言, 农业科技人才需求量很大, 但供给十分有限。就第二产业而言, 尽管工科类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很多领域仍然需要大量技术性人才。就第三产业而言, 高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与之类似, 内地农民工“就业难”与沿海城市“招工难”形成鲜明对比, 就业结构严重失衡。
二、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
实践表明, 微型企业贯穿当代提倡的创新创业精神,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对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微型企业可以很好的促进贫困、失业问题的解决, 促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除此之外, 微型企业还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微型企业作为一种平民经济, 与平民关系密切, 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即可创业, 而且它具有充足的就业弹性空间, 效益立竿见影。
1.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微型企业作为小微企业的一种, 规模很小, 但胜在量多, 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纵观欧洲, 微型企业数量比较多, 就业面很广, 提供了超过一亿的就业岗位;美国作为经济强国, 微型企业更是十分多, 大大解放了劳动力, 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 微型企业也相应的解放了劳动力,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微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微型企业在吸收各方面的经验,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的部门, 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 规模从小到大, 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欧洲拥有的中小企业在2000 万户以上, 其中微型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印度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其中微型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为在发展过程中, 小型微型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国内也有一些城市在微型企业方面做的比较好, 比如说重庆, 2011 年重庆的市场主体增长速度是全国第一。与此同时, 微型企业一般都是创新型企业, 发展前景非常好, 像微软、苹果公司等大型企业都是从微型企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3.帮助失业者实现就业, 维护社会稳定
现在失业和贫困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失业者一些单薄的救济金根本不足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境, 只是杯水车薪, 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生活。想要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让他们就业。所以说, 通过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不仅可以创造巨额效益,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还可以解决一系列由失业导致的社会问题。
4.弥补企业和社会服务缺位和失位
微型企业劳动较密集, 经营方式多样化, 不固定, 经营内容新颖又不失传统, 是一种过渡性企业形式, 亦传统亦现代, 亦工亦农, 它可以充分开发、利用那些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 一方面, 可以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高品质服务, 另一方面, 可以补充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5.鼓励全民创业
一般越贫困的地区, 人们就越没有创业意识, 中西部地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所以, 微型企业就很好的给了贫困地区人们创业的契机, 微型企业可以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创业的重要作用, 然后通过扶持微型企业, 鼓励人们创业, 这样既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贫困问题, 又可以给他们打开新的一扇门, 创造财富, 帮助他们步入小康生活。
6.微型企业就业机会多, 新增就业人数增加
上面已经提到, 微型企业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就业岗位, 说的是总量, 其实更多的促进作用是体现在增量方面。根据相关数据发现, 在河南省所有就业机会的提供者中, 微型企业独占鳌头。微型企业吸收的城镇新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人数从2000 年的0.46 万到2006 年的76.61 万, 占比从2000 年的1.37%到2006年的66.58%, 增长倍数高达166。从真实数据可以看出, 现如今河南省的微型企业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其它大中型企业, 新创造的就业岗位数远比大中型企业提供的多。这还只是统计到的微型企业, 其实还有大量微型企业没有在统计的范围内, 如果加上这些, 微型企业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了。由此可见, 微型企业有很强的吸收就业的能力, 对新增就业有不容忽视的贡献, 而且微型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在未来, 微型企业做出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对经济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首先从供求矛盾和就业结构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然后从多个角度, 因地制宜的说明了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 最后以河南省为例, 通过具体数据, 阐述了微型企业对河南省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微型企业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符合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微型企业在改善我国民生、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微型企业也是促进我国就业的重要力量, 在目前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 微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可以好好的解决我国就业严峻的问题, 提高我国的就业率,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波.微型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J].商业研究, 2009 (10) :155-158.
[2]佟钢.加大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 2011 (12) :1-5.
[3]周娟.南宁市微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1) :14-17.
[4]陈昌国.微型企业发展的路径探析——以重庆永川区为例[J].时代贸易, 2012 (06) :62-63.
发挥农机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篇9
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 到2010年12月18日, 建平县拖拉机保有量6584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12台, 小型拖拉机22572台, 配套农机具10178台;农机总动力达到51.14万千瓦, 农机总资产达4.35亿元, 机具配套比达1∶1.55。农业机械总值达到3.97亿元, 农业机械净值达到2.67亿元.
二、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
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 把购机补贴资金向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所需的机具倾斜, 使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玉米生产主要环节的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以及高性能的复式作业机械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 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持快速增长, 玉米收获机械推广有新的突破, 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 共争取补贴资金1154万元, 拉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投入资金2655.5万元。增加拖拉机623台, 配套农机具1294台套。增加玉米联合收割机20台。
三、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机耕面积达到133.1万亩, 机耕水平超过61%;机械播种68.2万亩, 机械播种水平达到31%;机械化收获面积14.01万亩, 其中2.11万亩, 玉米机收水平达到1.75%, 机械收获水平非常低;机械植保面积12.44万亩, 机电排灌面积3125万亩, 农副产品加工量60.24万吨, 农村机械运输量3778.9万吨公里。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林业、畜牧、设施农业机械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四、农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
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不继涌现, 农机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 农机销售、维修市场日益兴旺。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39亿元, 实现经营纯收入0.72多亿元, 农机经营服务对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五、项目实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农机化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 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明显加快, 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所占用的劳动力,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保障。调查表明, 机械化水平提高,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双抢”的, 比前几年降低了20%以上, 务工人员由此节省的开支和增加的务工收入非常可观。农民机手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就业和致富。农机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以玉米收割为例, 目前全县收割机作业比雇用人工收割的价格低20~60元╱亩, 全县机收面积2.11万亩, 可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40多万元;
二是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 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 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或保留高根茬秸秆30%以上和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功效,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现全县实施保护性耕作8.1万亩, 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640多万元;
三是为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生产效率, 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推广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要求, 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 不仅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改善劳动条件, 有效争抢农时, 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 还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 提高玉米产量, 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实践证明, 机械精少量播种可以省种1.5千克/亩左右, 增产15%~20%, 机收可减少损失3%~5%。机械播种和收获和人工作业相比, 生产效率提高60~80倍, 每亩节省成本15~40元。因此, 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加强玉米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六、建议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10
西藏, 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相对闭塞的交通环境、恶劣的高原气候, 都制约着高原教育事业的发展。山高路险, 贫穷困苦, 很多农牧民看不到教育的实际效益, 对教育事业存在着漠视, 甚至是反对心理。在他们千百年的传统意识中, 存在着自给自足的思想。他们虽过着艰难而困苦的生活, 但却满足于现状, 不愿走出大山, 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为此, 国家针对“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方针, 对西藏实行大规模的援建, 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而实际的措施, 如针对所有农牧民子弟, 实行“三包”政策, 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用农牧区百姓的话来说, 就是“有了‘三包’政策, 小孩到学校上学, 家里没有一点负担”, 这就解除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在师资力量方面, 从2001年开始, 大规模从内地高校招聘品学兼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西藏的教育工作, 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些, 在西藏的教育发展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包百包家解在。的高育穷育在在陲, 原。的的作用。
虽然国家重视, 但由于西藏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从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嗎。由頂于实验仪器的缺乏, 学生从未走出大山, 对外面世界的无知, 使得教学工作很难取得进展, 很多事例, 光靠磨嘴皮难以解释清楚, 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难以得到质的飞跃。随着西藏建设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 学校信息化建设也日渐完善, 这为西藏的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也为我们这些老师们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
其实, 西藏教育, 第一是要留得住学生。这里由于贫穷、闭塞, 很多父母亲都不愿意甚至抵触学校教育, 不愿把孩子交给学校, 以致我们学生宿舍的墙上, 至今还留着一句标语:挽救一个流失生, 就是挽救一个希望;保住一个在校生, 就是保住一个未来。确实, 孩子就是我们学校的希望, 就是我们国家的希望, 留住他们, 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要务。
生活在山区的农牧民, 生活贫乏, 条件简陋, 很多还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因此他们对子女的知识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而孩子们在自由而宽广高原牧场上成长, 来到学校后, 在学校接受教育时依旧自由散漫, 很难将精神集中于课堂的学习中, 甚至是厌倦学校的生活。学校每周都设置流动电影, 每周放映一次, 但这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也不可能每部电影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 这些措施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育局给每个教室都配备有大屏幕液晶电视, 这样学生在课余可以看新闻, 或者老师用U盘给他们放映经典的电影。这样, 给予了他们充实的课外生活, 给予他们留下来学习的愿望, 从而也达到了留住学生的目的。由于交通、信息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 学生们在掌握信息等方面是相当的匮乏。因此, 我们教师利用多媒体, 在教学的空闲, 给学生放映一些纪录片, 或者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些视频, 让他们对外面世界增加了解, 活跃孩子们空余的时间, 激励学生了解世界、走出西藏的愿望,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目的。
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火车, 也不知道大米从何处生产得来, 生活阅历、经验都非常贫瘠。我们西藏的老师可以利用教室的电视让学生欣赏海洋生物、热带雨林风情、南极冰原, 增长他们的见识, 让他们了解地球是丰富多彩的, 培养他们走出西藏、走向世界的渴望。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航海、航天之类的纪录片, 了解当今世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为将来建设新西藏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基。
信息化的教育主要还是应用于教学上,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都涉及一些演示实验, 利用学校实验室的仪器, 有时现象会不明显, 如物理学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 由于西藏光照强, 在教室内做演示, 就达不到实验要求;有的实验现象一闪即逝, 如化学中的磷的燃烧, 短短两秒钟, 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看清, 实验已经完毕;这些都不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因此,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实验过程在电视录像中展现出来, 一则会节省课堂的时间, 二则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 在重点的实验环节, 可以暂停播放, 或者慢放, 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功课, 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方面一片空白, 如有关核能的物理知识或者是从来没有感受过, 对这些东西表现茫然, 如汉语课文中的安塞腰鼓。因此, 教师仅仅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还是无法将内容嚼碎揉烂;学生绞尽脑汁, 发挥想象, 还是无法将其融入自己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利用多媒体, 教师制作课件教学, 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西藏, 利用课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情绪, 从而诱发其学习的兴趣。课件逐渐普及后,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加上有声有色的课件, 能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 也促使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而无味, 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 如果借助课件教学, 则能使古板的教学变得生动, 抽象的思维变得形象, 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 沉闷的课堂变得愉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在西藏, 采用课件教学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西藏教育的发展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的。
西藏海拔高, 很多地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 高寒缺氧, 且很多地方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三分之二,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对高原的工作者来说, 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工作在一线的教师, 也深刻体会着高原的恶劣气候。其实, 在西藏考验我们的, 远不止这些自然的环境, 还有信息的不流通, 无法跟内地教育方式接轨, 无法关注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早些年连电话都没有, 更别说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了。而今, 计算机的普及, 也让平时生活单调的教师们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我们可以在电脑上下载电影, 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在自己观看的同时, 也可将一些好题材的电影作为教学资源在课余时间利用教室中的电视机给学生欣赏。其实, 在我们对网络上的资源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同时, 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
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篇11
关键词:宣传工作;企业生产;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取得进一步发展,不仅仅要重视企业的技术、人才、营销,也要重视企业的宣传工作。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益处,特别是对企业生产更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企业,如煤矿企业等,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使生产做好零事故,既保证了一线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可以使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当然,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只有这一点,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作用,例如: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虽然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具有如此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认识不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了。因此,加强对企业宣传工作的研究,帮助我国企业找到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促进作用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宣传工作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要想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首先就必须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但是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到底重要不重要,还要不要,在部分管理者和员工中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尤其是在一些民营企业中,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利润,因此,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可以不需要宣传工作,也不需要宣传部门。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使得我国很多的企业都极为不重视宣传工作,认为其就是“虚”工作。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首先就应该要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具体而言:一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视,尤其是企业领导对宣传 工作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宣传工作也是企业生产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要极为重视,将其视为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二是形成一种人人关注宣传,参与宣传的格局,使宣传工作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常态,更成为企业所有员工支持与参与的一种活动,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三是加强对宣传工作的支持力度。重视宣传工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切切实实体现在行动上,将其落实到实处。这样宣传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和影响。
二、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宣传工作能否促进企业生产,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企业宣传是否具有效果。只有宣传工作具有效果,才能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使其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因此,为了可以提升企业宣传工作的效果,就必须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具体而言:一是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黑板报、专栏、标语等舆论阵地,这些传统宣传手段虽然技术含量有限,但是仍然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只要企业利用得当,其仍然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企业宣传工作在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例如:创办企业宣传网站、进行网上企业技术能手海选等;二是宣传方向应该要兼顾企业内外。在企业宣传工作中,不仅要面向企业内部,还要面向外部,不能面向内部或者只面向外部,这些都是错误的,必须要兼顾企业内外部;三是创新宣传工作角度。宣传工作,尤其事关基层员工的宣传工作,切忌大而空,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这就需要要创新宣传工作的角度,在宣传角度的选择上,要选择最能打动心灵的宣传角度和感同身受的事实,原汁原味的将事情呈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自己去感受、去领悟。
三、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宣传工作不重视,进而也导致了企业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由于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员素质有限,宣传的效果与质量就大打折扣,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为了可以进一步发挥宣传工作对企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企业应该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保证有足够数量的人员从事宣传工作,使得各项宣传工作可以按时按量完成;二是提高企业宣传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企业宣传工作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保证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企业宣传工作队伍中来;三是优化企业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大胆启用年轻人。一方面是优化企业年龄结构,可以稳定企业人才队伍,防止人才青黄不接现象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宣传工作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员工都是90后、80后,在宣传工作中大量启用年轻人,不仅使企业员工更容易参与企业宣传工作,保证宣传工作质量,也可以更好的适应企业员工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宋晓伟.关于国有企业做好宣传工作的思路浅析[J].新经济,2014(02).
[2]王福亭.论宣传工作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1).
声乐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篇12
1 声乐演唱能促进生理健康
1.1 声乐演唱能提高大脑工作能力
声乐演唱是促进人脑健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声乐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它同时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唱歌时不仅要具备识谱能力、读谱能力和对歌词的理解能力,还要能够恢复并重现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和场景,大脑在这个时候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在歌声的触动下,大脑的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大脑神经元的活力旺盛,脑细胞活力也得到了加强,脑神经胶质细胞突触数目也迅速增加。长此以往,会大大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应变能力。据专家测试,人在唱歌时,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像“吗啡”一样使人兴奋的激素,这会促使抗压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增长,使人感觉神清气爽,从而改进人的心理状态,使抑郁情绪得到很好的疏泄。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它们都有各自操控的范围,左半球控制右边肢体,右半球控制左边肢体。通常人们习惯用右肢,也因此人们的左脑较为发达。美国艺术基金会前主席约翰先生曾说过,“音乐使用右脑,而语言则使用左脑,两者之间的神经通路是很强的”。被称为“音乐脑”的右脑却被“闲置”了。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还多。声乐对右脑的刺激不光是通过声波,还有演唱歌曲时头腔共鸣的“震荡”等形式对右脑的全面开发。从而来促进右脑的神经,开展右脑的使用,扩大整个大脑的容量,使人的智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基于这种功能,歌曲演唱也被广泛应用到儿童脑瘫,老年抑郁和痴呆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和保健上,以便开发他们的智力和脑神经,缓解病情。
1.2 声乐演唱能提高心肺功能
由于声乐对人的大脑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它对人的心脏和血液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人的五脏六腑都与大脑相通,心脏排出的血液有1/5都供给了大脑使用。大脑要比其他器官更依赖心脏,反之,心脏受大脑的控制程度也比其他器官要大。常常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对我们来说,对心脑血管健康来讲也很更重要,恰巧声乐演唱就有这样的作用,它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调节人的负面情绪。最重要的是,声乐演唱时全身机体的运动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机能。
声乐演唱时一般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比平时吸气要深,人平常每一次的呼吸平均为500毫升,而歌唱时每次的呼吸可升至数千毫升并能提高呼气与吸气的频率。人们平时也就是正常呼吸会用到肺部机能,对肺部的锻炼很少,但是在声乐演唱的时候,肺部的运动量很大,这可以扩大和增强肺部机能。唱歌时采用的“丹田发声”方法与气功锻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唱完几首歌曲,肺部的力量就像练过气功一样。根据研究表明,人类的呼吸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吸入肺部新鲜的空气,吐出来废弃物质,会感觉很难做到,但在声乐中我们会运用自然。歌唱呼吸可以使人们的呼吸吐纳和气息控制等人体呼吸肌得到收缩舒张的协调运动,采用腹部深呼吸的方法唱歌时,我们会在吸入新鲜空气后,以很快的速度排出肺部的浊气,不仅可以强健心肺功能,又可以增加血液的氧含量,放松身体肌肉,进而增强肺部机能,改善呼吸系统。
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出现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心肺功能的下降。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的学生,在声乐演唱过后,情绪都会变得更加稳定。肺气肿的患者在接受声乐训练之后,呼吸也有所改善。
1.3 声乐演唱有助于提高消化功能
声乐如何对人体消化系统产生积极作用的呢?当人在精神状态情绪压抑时,从属于中枢神经并受其调控的植物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失衡,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导致内分泌紊乱,胃肠消化酶减少,胃肠蠕动缓慢。人就会吃不下饭,食欲下降,肠胃功能就会下降。声乐演唱可以说是有节奏的肠胃按摩运动,这种身体内部的运动是任何其他体育运动都替代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用不上横膈膜,而在声乐演唱时我们的横膈膜会不断的上下运动。这种横膈膜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当人们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时,美妙的歌声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很快产生出消化酶,可以增加肠胃运动并快速消化食物,使各个器官正常运行。
消化系统的增强还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食欲和睡眠。《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五音对五脏,六律对六腑,十二律对六阴六阳,均合乎诸助静脉,均可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1.4 声乐演唱能刺激抗体产生
压力会影响人们的免疫力,声乐演唱会刺激抗体的产生,这样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御外界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的能力。确保我们的呼吸系统畅通无阻,以免受到感染和破坏。使它们的氧气养分增多,促进各个系统的循环,将人们的身体改善成营养均衡、活力四射的积极状态。美国加州大学的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教堂唱诗班的演唱成员排练后,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了150%而且在大型演出后,体内免疫球蛋白增加到了240%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表示,我们不能肯定的说声乐演唱会防止感冒发生。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声乐确实能够增强人的免疫系统,提高人的免疫功能。
受到这类研究项目的启发,又进行了一项研究实验,来测试一些从来没有受过声乐专业训练的老年人,能否通过唱歌得到益处。工作人员把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并且参加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分成甲乙两组做了比对。其中甲组的老年人不仅经常参加社交活动,而且每周都参加老年合唱团专业的声乐训练,在专业的指挥下进行声乐演唱。乙组老年人只是平常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但不参加合唱团。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调查发现,甲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指数比乙组老年人要高,而且坚持参加合唱团的老年人往返医院的次数少了,吃药的数量也少了,也不容易发生摔倒事件了。
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人们在演唱时,大脑中会释放出一种激素,叫“催产素”。“催产素”属现代词,指的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可以在大脑下视丘“室旁核”与“视上核”神经元所自然分泌。它不是女人的专利,男女都会分泌。刚产下宝宝的妈妈给孩子哺乳时、一对恋人含情脉脉地凝望对方时,大脑都会释放出“催产素”。这种激素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此外,它还能减少人体内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压。研究人员还发现,人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催产素”,也可能是源于这个因素,大多数人们对自己在青春期所听过的或者是唱过的歌曲印象深刻,很难忘记,会是一生的回忆。“催产素”的释放也能够说明为什么一些音乐爱好者会组建乐队、合唱团等音乐组织。美国的一所音乐大学的研究专家曾说过:当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时候,大家的情感是同步的。
由此可以看出声乐演唱在医学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会从各个方面来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进行声乐专业训练时我们会运用腹式深呼吸法练习气息,这样就可以顺便锻炼腹肌收缩,改善腰酸背痛的毛病。经常唱歌的人会注意发声方法和共鸣器官的运用,这就大大加强了面部肌肉的运动,尤其是口腔部分肌肉的运动,这样就有助于美容养颜,减缓面部衰老。唱音域偏低的歌曲时,有助于我们安定血压,唱拉长音的歌曲时,有助于我们减轻压力,舒缓神经。人体大脑的神经系统被歌声有益的刺激后,身体内部的各个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等器官的功能就有显著提高。
2 结论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对人的身心健康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声乐在今后的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市场上会有广阔的前景。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声乐这门艺术,积极的参与进来,保持身心健康。歌唱,可以让我们的脸上多一些笑容,少一些忧伤;让我们的心理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怨恨;让我们的工作多一些动力,少一些压力;让我们的身体多一些健康,少一些疾病。
【促进作用】推荐阅读:
引导促进作用11-25
发挥促进作用12-24
户外游戏的促进作用07-16
就业创业促进作用11-14
阅读写作的促进作用07-01
实验对科技的促进作用07-02
工会发挥作用,促进节能减排12-16
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08-10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促进干部素质提高11-14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改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