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语文

2024-06-01

真味语文(共11篇)

真味语文 篇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描述, 阅读教学“教什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挖掘文本承载的各种信息、观点、思想、情感等;第二, 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 从文本显性的外部形式, 如字、词、句、段、篇等, 到文本隐性的组合手段, 如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 都要研究;第三, 理解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 分析和品味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据此, 阅读教学教出语文的“真味”, 就是指以文本为中心, 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反映的内容, 更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炼字品味等语感实践, 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 从而掌握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阅读教学在语文的“真味”上作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但是部分课还是在“繁”字上徘徊, 步入“伪”阅读误区, 使阅读教学变了“味”、走了“调”。

一、阅读教学“繁”在哪里

1. 片面理解教学内容的开放与创新, 远离文本主旨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材不再是封闭的视界, 不唯课本、不唯教参、不唯权威, 创造性处理教材内容, 加强“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适当开放创新教学内容, 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但实践中, 有些语文课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职责。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不是课文的学习目标, 更不是语文学科要解决的问题。

如下面这一课例:

某教师在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时,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熟识的人, 面对老王遗像, 对照杨绛先生的善心善举, 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

师 (示范) :老王, 你眼睛不好使, 我从来不坐你的三轮车, 还背后叫你“田螺眼”, 我对你的关照实在太少了。假如现在你还活着, 我会动员身边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轮车, 让你的生活好起来。

生:老王, 你那天送冰到我家, 虽然你的冰块比别人的大一倍, 我还是砍了你的价。对不起。假如你还活着, 我一定请你到我家喝一杯热茶。

……

师:老王能有你们这样一群热心人关心, 实在难得。我替老王感谢你们。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师: (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别吝啬自己的热情, 别吝啬自己的善心。

阅读教学以选文的文本为中心, 不是微言大义, 也不是旁征博引, 更不是旁逸斜出。如果将文本作为影子随意延伸、拓展、开放, 就会偏离教学的基本内容;或将课文文本看作是一则可有可无的材料, 不对它进行分析解读, 就会脱离教学目标, 泛化教学内容。文本受到冷落, 教学活动必然失去有效的认知支撑。所以拓展应是针对文本的拓展, 必须直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它是在研读文本之后的自然延伸, 绝不能另起炉灶。

作者夫妇和老王, 是两个文化阶层的人, 在“文革”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相遇了。老王没有因为作者夫妇当时政治处境恶劣疏远他们, 反而给予更多的关心, 这种付出是社会底层百姓的纯朴善良。作者一家没有因为老王残疾贫弱歧视他, 也是给予他更多的关照, 这种付出是知识分子特有的悲悯情怀。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是同病相怜, 是善良的人在恶的年代的相濡以沫、相互取暖。只是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在情感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所以作者深感“愧怍”:“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经历了文革的批斗, 被剪阴阳头、扫厕所等, 相对老王, 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 她说自己“多吃多占”, 这种近乎刻薄的自责, 灵魂的拷问, 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苦难的宽容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姑且不论“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等讨论是否符合文本主旨, 单说把老王和“我”的相互帮助归结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一层面上, 这样的教学内容与《老王》的主旨相差甚远。对于杨绛先生复杂的情感, 仅用“爱的奉献”是不能诠释的。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这种“创造性”必须要以对作者原意的重合建构为前提。不恰当的开放教学内容, 淡化文本, 对文本缺乏整体把握, 脱离文本的主旨, 势必会误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2. 过分热衷人文话题的思考与讨论, 淡化语言品味

不同文体、不同作家的作品, 有着不同的语言特色。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是斟词酌句, 从文本整体的语言环境出发,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用联系的思维去把握具体语言情境中语言的味道, 来领悟全文的真谛。但是, 有的阅读教学忽视了这一点。

如某教师教《绝版的周庄》, 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文本感情基调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上, 而是讨论以下问题:

师:“绝版的周庄”中的“绝版”是什么意思?它表现了作者对周庄怎样的思考?

生1:我是这样认为的, 周庄的民居建筑可以仿造, 周庄的花草树木可以移植, 但是周庄所固有的江南古镇的韵味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无法复制的。

生2:作者是在思考周庄的出路。他想告诉人们, 如果不保护周庄、不改善目前的状况, 周庄也许就会步苏州的后尘, 用不了多久就消失了她原有的韵味。

师:因为独一无二, 作者才深深眷念;因为无法复制, 作者才心情沉重。爱之深, 忧之也深, 难怪作者对周庄充满着期待。

师: (在优雅的古筝声中为学生展播江南古镇的图片) 那么要不要保留这些古镇?怎样处理保护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从这个课例中,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关于《绝版的周庄》教学内容的建构, 主要有三个着眼点:一是把握“绝版”的“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的意义;二是理解作者对于周庄“绝版的”所带来现实困境的担忧和思考;三是拓展讨论对于古镇的保留和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从文体上看《绝版的周庄》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对周庄的渴慕与珍爱之情由来已久, “我真的不知道, 你在那里等我, 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 我来晚了”。见到周庄后, 作者内心的渴慕之情, 化成一股相见恨晚的低声诉说, 融入周庄的一景一物。“绝版, 是觉得再不会出现这样一个保存完好的地方。题目也是在一闪念中写出来的”。[1]绝版是因为作者第一次见到保存这么完好的江南水乡的缘故, 而不是周庄会不会步苏州后尘, 会不会被现代都市气息给同化掉。

如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笔下的一景一物的特点入手, 从“清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挂在腰间”等具体的语句用词、修辞手法中, 感悟周庄的特点与渗透在这些特点中关于“绝版”的意义, 体会作者对周庄内心的渴慕与珍爱之情, 不应该重点去理解作者对于周庄担忧和思考, 更不应该再去扩展讨论对古镇的保留和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只有把具体的语句放回到整篇课文的链条上去理解, 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主旨所在。

二、教出语文“真味”, 阅读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 需要创新。但必须化繁为简, 去伪存真, 以教文本为主, 突出文本的本身价值, 处理好从语言到内容、从内容到语言的辩证关系。其原则有三。

1. 合乎于“道”:切合文本内容与主旨

所谓“道”, 就是课文文本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主旨。以人文主题 (话题) 或以生活内容编排的方式是当前语文教材单元编辑的主要方式。选文大都是典范性的文本, 作者总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想法等灌注到文本中。教材编者也总是试图通过助读系统, 如选文的单元专题名称、单元指导语、思考与练习、单元学习活动等, 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于语文阅读, 教师不可能是绝对自由地开发教学内容。从阅读教学角度来讲, 确定教学内容必须切合课文和教材的“原生意义”。

选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成为选文能否被选入教材的第一要著。课程标准在描述课文阅读的课程内容与要求时, 都是将“文章内容”或者作者的“见解”、“感情倾向”和“基本思想”放在首位, 强调要“整体感悟 (知) ”, 对课文要点进行宏观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整体感知, 就是要求“能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和比较、质疑等方法”, 一是不能出现错误, 即所谓的“知识硬伤”, 二是不能随意地用教师个人的观点来替换或是更改教材内容、教学参考资料的分析。

上述两个课例把这种“创造性”理解为可以弱化文本的思想主旨, 不顾作品的基本意义随心所欲地进行建构, 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过度建构”。如果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整体感知出现了错误, 不管其教学内容如何创新, 那也属于“伪教学内容”。

2. 落脚于“文”:突出语言理解与运用

虽然整体感知思想内涵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著, 但落脚点还是在语言上。落脚于文, 关键要处理“因文悟道”与“因道悟文”的关系。因文悟道, 是从文本的语言文字领悟其思想内涵;因道悟文, 是根据思想内容, 领悟文本的语言文字是如何将内在的“道”传达出来的。语言文字教学是教学内容的核心, 其侧重点是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与运用上。

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 老舍先生用一个“想”传达了自己对北平的那种“说不出的爱”。人类丰富多元的情感, 说不出如何写得出呢?不愧是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借用各种手段, 从各个角度, 选取北平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雨后什刹海的蜻蜓”“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墙上的牵牛, 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韭菜叶”等普通琐细又平凡的事物, 将自己这份由说不出的“爱”、“思念”转化而来的各种内心感受 (如害怕、与心灵黏合、安适、自由、享受、忧虑) 、各种行为表现 (如说不出、想落泪、微笑、排他) , 以及各种情感体验 (如喜爱、感恩、骄傲、忧愁等) 细致准确又幽默风趣、京味十足地刻画出来, 不仅传神地表达了平民化北平的特有形象与气质, 字里行间还自然地融入了作者浓浓的乡情。教师如果不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作者在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面向着积水潭, 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 心中完全安适, 无所求也无可怕, 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的那种惬意舒适之情, 学生怎能体会得出呢?

读一篇课文要从炼字的角度去品味作品的语言, 通过语感实践, 明白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以及怎样表达的;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等, 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文字的所以然, 更好地掌握这些渗透着作者浓郁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教师如能精心地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学生必能触摸到作品的思想脉络, 领悟出行文布局的匠心, 认识到作品中自然和社会的奥秘。这样, 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必然增强, “什么时候见了‘春雨’不只解作春天的雨, 见了‘新绿’, 能感受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 见了‘落叶’, 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 ‘传染语感于学生’ (夏丏尊语) ”, 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可以无愧为语文教师了。

3. 聚焦于“情”:注重审美体验与感悟

文学作品, 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力作, 无不是作者“情感”喷涌的结晶。这种情感不是纯粹个人化的情感, 往往折射出某个时代、某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某种普遍的精神和文化心理。文学作品被作者赋予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 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 让他们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升人生境界。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还得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似选择的是“日日走过的荷塘”, 描摹的是满月的夜晚清华园的荷塘, 但作者要让这满月的晚上“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笔下的“小煤屑路”是“幽僻的”, 荷塘上“田田的”荷叶间是“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杨柳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树缝里的灯光也好似“渴睡人的眼”等等。实则因作者“这几日心里颇不宁静”, 所以荷塘上的月光是“淡淡的”, 月光下的荷花、荷叶等是淡雅的、疏朗的、朦胧的。清华园荷塘一切的景物都笼罩上作者的情思。学生如果不进入文本, 沉浸其中, 反复诵读与品味, 怎能知作者的匠心就在这“颇不宁静”上?教师不深入剖析作品, 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动机, 学生心没有动, 没有“体验”和没有“感悟”, 怎能沉浸其中, 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刚才例举的《想北平》一文, 师生不在老舍先生动态的语言文字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体验去朗读、去比较、去品味, 怎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

阅读有个深浅的问题, 高层次的阅读, 不仅要探寻和领悟文本的主题思想、解释文本的结构, 或是解析文本的技巧, 而且要切入文本的深层感情领域和内层境界里, 走进作者心灵, 与作者展开生命律动的对话, 以达到心灵的默契。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融入”, 师生沉浸文本之中, 充分“移情”作者创设的情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也会“邂逅”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样, 经验与经验的碰撞必然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果能够长期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训练与积累, 学生必然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并逐步上升到一定的审美高度。所以阅读教学, 不能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理性分析, 没有感性的审美体验,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空的。

所以, 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中体验、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 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诵读和品味, 及时点拨和指导, 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的境界, 品味作品的情怀, 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把静态的分析训练, 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的情境教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 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参考文献

[1]王剑冰.第一次的感觉——我写《绝版的周庄》[J].语文学习, 2005 (11) .

真味语文 篇2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被誉为全国的“四大园林”之一,该园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闻名。它的奇石灵木,香花翠竹,建筑艺术以及书条石文化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漫步于园中,感觉园内平淡疏朗,幽静秀美,所到之处,山、水、亭、台,简洁而富有深邃曲折之趣,真像一首“无声的山水诗”。看惯了大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我们来到这小家碧玉的园林,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情,顿时神清气爽起来……

园中有一副楹联让我印象深刻,玩味不已。上联是“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书》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下联是“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意思是各种书籍都有其可取之处,精华所在,会读书的人取其精粹,读书的`时光便会过得有滋有味;各种花卉也都各有其品性与情致,会赏花的人自得其趣,逍遥花丛而乐在其中。但万事万物都能体悟出其中真实的意味,何其难得!

由此,我联想到日常交友,我们周围的朋友性格禀性也各有其不同,人都有所长短,会交友的人用欣赏的眼光取其长,克其短,便能轻松地拥有友爱与关怀,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阳光。

我们也可以把它引伸到现实生活中,生活中有挫折、有失败,会生活的人把这些当作是一项考验,一笔财富,它们是在磨砺、充实自己。这样,心情便会纾解许多,豁达许多。

离开留园前,我走进一个幽静的庭院。在院子回廊的石阶上,我坐下来休息,沐浴着初春的温暖阳光,沐浴着腊梅的淡淡花香,我静静地思考……

人生的真味是什么?有酸有甜,有喜有泪。体会出真味,在困难中坚持到底不后退,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松懈;体会出真味,在风雨中无怨无悔,在辉煌时清醒面对。

旧书有真味 篇3

淘旧书摊需要一种无欲无求的散淡情致,买不买不打紧,翻翻捡捡本身就是乐趣,但真要有所收获,寻求那种概率极低的“意外”,还真得不断地淘。不指望,而又不能一点都不指望,这个分寸非久淘书者难揣个中奥妙。久淘必有所得,这是可以肯定的。笔者喜藏旧帖,每每摩挲那一摞长短不齐、色泽不一的旧帖,不免心中感慨。它们当初得来时,差不多都在不经意间。且举两本为例:一本为《康有为戊戌书稿后跋》,斗方册,24页,康体行书,为南海先生晚年所书,苍古奇崛,精气弥漫,是难得的康书佳构。书后有江天鐸详述此跋曲折有缘的来由,亦为读书人喜闻的逸事。全册50元,赏玩之趣却是无尽的。另一为袁寒云闲居瀛台时聚友题画吟诗的小集,八开本,尽为民国时一些风雅人士的墨痕,书画俱佳。袁寒云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的儿子,其人在艺术上几乎无所不通。像以上这样的旧物都不易得。

淘旧书,有意外之得,当然也会有遗憾。曾在旧书堆里翻出过一部完整的《祝枝山狂草碑帖》,尤为难得的是这碑帖为原拓本,字口整齐,全册无损,要价45元。我是20年前遇到的,当时觉得价格略高,便放了手。一念之差,令我后悔至今。淘旧书常有失之交臂的时候。有一次在路边小摊看到大汉奸金壁辉传记的上部,心想要是下一部就好了,我家恰恰有上部。等回家一看,家里的那本竟是下部!

真味语文 篇4

探寻学习科学视域下“真味”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就是基于儿童研究寻求科学的语文教学,同时寻觅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的应有价值,致力达成可应用于语文学科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策略,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科学参照下,让学生快乐、主动、真实而系统化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终身成就者。

一、把学习变成快乐的“旅行”

儿童是我们“熟悉的陌生者”,我们要从儿童的世界入手在他们现实、理想、虚拟化的世界里,发现并认识他们,从而准确把握真实的儿童。学习科学的研究有助于对儿童学习发生过程的理解和对学习环境的创设。“真味”语文教学以游戏、环境设计与元认知学习达成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

1.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游戏精神的本质就是儿童精神,探究、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综合性”“非正式”和“趣味性”等特点都让游戏有效持久地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者对学科或某领域的爱好转化为令人吃惊的学习意愿。例如,汉语拼音本身是抽象、枯燥的,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短时间内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利用拼音的拼读规则设计“拼音童话”,小伙伴之间玩“拼音打牌游戏”,或学生自己设计新游戏,轻松愉快中记住拼音,熟练拼读。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用游戏的形式去建构知识,与伙伴进行高效的学习,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场景。

2.在情境中体验情趣

学习科学认为人类的学习具有情境性,学习科学辩证地阐述要使以学习者、知识、评价、共同体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一致起来,相互支持,互相联合,不可分割。阅读教学中,可以生活显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角色扮演体会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启发丰富想象,获得情绪体验。儿童天生就是一个演员,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有效借助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声音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要比工具书和教师讲解生动得多。

3.在项目合作中体验成功

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才能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创设学习项目,小组成员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能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统一项目中的组成部分,分配给小组的项目应该要求彼此互相协作,而不是简单地把任务分解成更小的任务,让个体单独去完成。“真味”语文教学运用“自主学习方案”,目的就是通过开放式的自主学习项目,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灵活多样的活动项目开展活动式习作。在活动中,学生学习从行到知,习作教学激发学生在活动体验后写作。

在反思中体验成长。心理学家比格斯用“元学习”表示个体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的意识。[2]元认知对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习科学也反复表明,反思在以达成深刻理解为目的的学习中非常重要,许多课堂设计的目的就是促进反思,或侧重于学生对探究过程的整体性反思,或侧重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延伸研究。由此,教学过程中或课堂最后几分钟尝试通过冥想、反思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思考总结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元认知其本质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反思。“元认知”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及监控达成目标的过程来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让学习“真”的发生

真实学习指向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强调理解性学习。深度学习的基础在于理解知识的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知识学生经常无法理解和运用。实际上未能达到迁移性理解,就意味着没有真正地学会。语文教学中,读书能力的训练其实也是思维训练,每一种读书练习都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思维方法。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体验”,应关注多方面融合,即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同伴体验、教师体验以及参考书籍上的体验。理解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性以及理解的多元性。

1.合理运用协作学习

从本质上说,所有学习和教学都是在社会性的活动系统中展开的。为学习者创建一种促进社会协作、互动参与和知识建构的新型学习环境,成为革新传统教学的努力方向。[2]互动协作的学习环境设计是教学设计和学习研究的关键。利用实践共同体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解认知和学习的分析工具,能够促进学生共同实践、协作学习。阅读教学中,围绕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生生合作、交流,以及班级学习共同体合作的相互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孩子在团队中“真”的学习。

2.巧妙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以直观的图像建立起各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强大的图形技术,这种技术为打开大脑潜能提供了一种通用工具,全方位激起大脑皮层。[3]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学习一篇课文的收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孩子们用词语、图形、符号、线条、数字、逻辑、颜色等表达自己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习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思维导图的系统化呈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等特征,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清晰学习任务和目标,为出声思维搭建了很好的支架,为组员讨论营造了一个崭新、平等、轻松有趣的协商交流的学习氛围。

3.积极搭建“脚手架”

在维果茨基提出脚手架的理念后,更多的研究者进一步明确了脚手架为学习者提供协助的支撑本质,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如提供辅导训练、建构任务或指导,让学生可以投入到真实的练习中。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重头戏,识字教学要让学生根据汉字特点弄清音、形、义,积极搭建“脚手架”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4.关照个性化学习

研究学习风格的科学家发现,采用不同的工作和联想方式,学习效率会不同。那么,制定统一的纪律,强迫儿童按特定的方式行动,可能会引起压力,从而造成学习障碍,导致不良的学习效果。[4]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课程标准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事实上,儿童具有创新的天赋,出于写作“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最擅长的文体。基于这种认识,推荐给学生的写作文体可以是书信、日记、故事、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类型。倡导开放习作文体,目的是让小学生不局限于常用文体———记叙文,让他们挣脱束缚,使用和创造更多新文体。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或者让学生听教师如何阅读,牵着学生按指定的线路走,诱导学生给出教师许可的结论,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缺少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学生就无法投入真正的学习。语文教学应从“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5]当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时,他们能牢牢地记住所学内容,这是有效的学习,即以良好的个人学习方式扩展课堂教学。同时,儿童要能认识自己,总结自己,平时用什么学习方式最有效而且最熟悉。在求教中,纠正自己不当的学习方式,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为学习架构“系统”

1.单元整体教学

利用苏教版教材单元设计的特点可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学生立足于整体单元来思考,有利于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提出更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从主题、表达、语言特色等多个角度求同求异,得道悟法。特别在阅读学习方法上突出了迁移性———应用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还可围绕课文的某一方面或单元的某一方面拓展延伸阅读。主题阅读把散落书海的文章、书籍按主题或作家进行串联,为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后呈现又一道精神大餐。

多感官参与学习。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具体的个体在实时的环境中产生,储存在记忆里的认知信息并非抽象的符号,是具体、生动的,同身体的特殊感觉通道相联系,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认知。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释放”学生的身体,注重教学的交互性,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创设出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对话、体验、表演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2.带着“新问题”上路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有价值的问题走出课堂”已经成为儿童课堂学习的新方式。语文课堂上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发现式学习,学生从“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力。

3.由课内走向课外

内隐学习无处不在。布兰斯福德等在《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指出,重视成功理解和推进人类学习需要的同时也应强调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人类在各种场合中的内隐学习。根据汉斯切尔的观点,70%~90%的学习都是非正式的,主要是个人反思和社会交互的结合。学生仅有14%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生活处处有语文”,架构起课内外学习的桥梁,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探寻“真味”语文教学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人”道。“真味”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践价值。“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幸福就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斯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6.

[2]杨南昌,刘晓艳.学习活动系统中的互动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7-32.

[3][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10.

[4][新西兰]克里斯蒂·沃德,等.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M].王斌,等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61.

生活的真味散文 篇5

人的一生,大约每十年划分为一段落。每一段落的为人处世不同,心境不同,执着追寻的目标与憧憬也不同。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总是有欢乐也有忧愁宁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宁静淡泊是内心超脱尘事的豁达。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淡泊者须有云水气度松柏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繁华所诱,从从容容,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空调。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地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

有得就有失,要得必须失。既然选择了内心的宁静,就要有箪瓢屡空而不改其志的坚守,就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的污垢,让心智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与宁静又有何不好呢?世间有太多的才子佳人歌舞升平,但同时也有许多防不胜防的的尔虞。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并非欢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淡淡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真味。淡淡的幸福,给我们留下了真诚和美丽,淡淡的亲情友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面对生活,我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而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当被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

人的欲望永远无止无休,或许只有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一生竟都有的各种不同的欲望,短暂的一生竟来不及细细享受阳光,品味细雨,感受自然。当无奈的惆怅涌来,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拒绝外来的诱惑,记住自己是凡人,心会宁,情会静,生活会安宁。即使需要钱,也不能没尊严,穷要穷的刚骨,苦要苦的磊落。总不能弯下腰,低下头,乞求几分钱。即使没有权,也不能丢颜面。奴颜自己的灵魂,卑微自己的体形,就算得到几分权,又是为哪般。

咀嚼生活的真味 篇6

在老家小巷的那个拐角,有一位老人在那里摆了个面摊。店不大,三个人在里面,转身都有点难。但这个小摊的生意却异常好,忙的时候,都有好多顾客在那排着队。

老人姓王,看上去年过花甲了。衣着干净朴素,没有皱褶,洗得发白。头发半白半黑,前额的那一撮碎发,用一只带有古典韵味的发卡别着。她总是笑盈盈的,眼睛眯成一道曲线,一副慈祥的模样。

那天,妈妈叫我去买些水面回来晒晒,我便径直往王奶奶的面摊走去。

正是饭前,各家都忙着烧饭呢。面摊不忙,一个人都没有,老人正在洗刷面盆、擀面杖等。我上前问道:“王奶奶,还有水面吗?”她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着点点头:“有呢。丫头,你要多少?”我竖起一只手:“五斤。”她应了一声,便去称面给我。

她的动作不快,却很娴熟,有条不紊。也就在这当儿,我和她搭讪起来。

她说,她的老伴十年前死于车祸,让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总不能依赖政府的救济金,于是就出来摆个面摊,希望能补贴家用……

称好后,我发现老人店里的水面已经所剩无几,老人也转身回到案板,开始揉面。她一遍又一遍地搓揉,碾压,不厌其烦。我很好奇,怎么要费那么多工夫。老人笑了:“傻孩子,这样做出来的面才有嚼劲啊。”

看着案板上的面团,白白的,还泛着点乳黄,阳光下,似乎就是一件等着雕琢的工艺品。我恍然大悟:生活不就是那块面团吗?只有反复地揉,不停地擀,不断地碾压,才能让它劲道,才能让它回味无穷,才能让它接近完美啊。

带着这样的遐思,我缓缓离开面摊,往家走去……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九(2)班

点 评:

习作娓娓道来一则买水面的短小故事,情节自然感人,语言清新朴素,却流淌着对老人的敬意和对生活的顿悟。老人的和善、坚忍和自强不息,让细心观察和注重思考的习作者,咀嚼出了生活的真味:不必害怕困难,不要厌烦锤炼。生活的压力,有时能演变成前进的动力。

指导教师:唐应淦

真味语文 篇7

一、触摸寻常词语,品味语言真意

言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小学语文教材各文本中,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及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笔者认为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语都不是个呆板的符号,而是蕴含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所以,对于执教者来说,在教学当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或介绍课文的背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读这些词语,从而使它们更加深刻、鲜活,使其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例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去理解“浅水洼”与“蒸干”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表述“小男孩”的感受、“小鱼”的感受,然后,再结合个人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都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来完成。教师还要开展一些知识检测性活动,即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或小黑板等,展示几个题目,如字词填空、拼音标注,或针对文章展开的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以检验小学生对一篇课文学习与掌握的情况。

再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发现学生对古诗中的比喻、双关等写作手法,以及其中一些事物如“茱萸”的象征性意义,难以准确或快速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使用逆向刺激法,推动他们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不仅要保留原诗的意境,还要保证对诗歌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实现“词能达意”的学习提高过程。

二、聚焦关键句子,欣赏语言深意

在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如果你能用心去挖掘,会发现许多关键句子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有些重点词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理解了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抓这些语句来解读。

聆听完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精彩教学后,让我对聚焦关键句子、欣赏语言深意有了更近一些的了解。如她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第一句话:“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教师犀利地抓住这一极为普通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冷”、“雪”、“黑”这三个关键字,从而体会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天气,等等。接着引导学生体会更深层次的意义,即把这三个字叠放在一起,让学生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这样的引导让学生非常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当时冷的程度,营造了一种冷酷的氛围。在教学最后一段中“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中冻死了。”一句时,窦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当中的逗号和句号背后的信息,并有意删掉,问学生: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有了前面深厚的情感铺垫,学生纷纷发表见解:生1:大年夜却没有得到亲人的疼爱,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我感到很不理解,也非常痛恨那个黑暗的社会,所以我会给这里加上两个感叹号。生2:我会给这句话加上逗号和省略号。读到这句话时,我内心很难受,难道一个小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吗?内心的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这样教学,让学生真正懂得,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是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都会产生独特的见解,得到深刻的启迪。

三、潜入篇章段落,妙解文章内容

“文眼”是聚集一篇文章构思的焦点。文章围绕这个焦点,把零散的材料有序组织起来,使文本形成一篇整体精彩的篇章。语文教学关键是要找到“文眼”,它是文本的情感密码,如能找准这个切入点,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则能开启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匆匆》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发现文中问句特别多,假如把所有的问句组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都在追问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该怎么办?而其它部分则是作者在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领学生发现这一点,可以把内容相同部分整合起来教,这样,作者巧妙的构思就能被孩子们悦纳。

咬文嚼字让语言真味芳香四溢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本研习,语言魅力

课程革新和课堂改革重点是突出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但前提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而学生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必须建立在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否则, 舍本逐末, 像语言文字游戏课、自由表达活动课除了热闹之外, 并不能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涵泳、品鉴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重新思考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人和人文性的相统一的学科, 我们不能忽视语文借助经典篇章的阅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本色,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花样繁多的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尝试之后, 我们发现传统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传统教学中重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子, 在咬文嚼字中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虽方法陈旧落后, 但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而在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互动教学中, 大多围绕文本中体现的人文素养进行分析挖掘, 而对不太在意或是不重视语言表达的艺术和特色值得商榷。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教学中, 有的老师让学生复述课文, 着重对文中的“狼”和“小羊”进行分析:“狼是好人还是坏人, 它想吃羊, 找了哪些理由呢? ”“小羊的争辩有用吗, 我们如果是小羊怎么做呢? ”“我们大家想想狼是多么可恶啊, 我们能不能给加上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结尾呢? ”如此肤浅而无法深入的分析是热热闹闹的, 但文本的语言光彩黯淡无光, 使得学生语言能力处在技术的层面, 无法深刻。

可见, 语文工具性不能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特别是主要的阅读教学中, 重视经典范文的语言品味环节, 引导组织和调动学生学会品味、感受和享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如此他们的人文性提高、素养能力提高才会有根、会有源头。

二、突出品读方法指导

语文教育教学要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语文, 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在提高语感能力中发展思维, 增强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 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咬文嚼字, 让他们自主品味语言的魅力非常必要。

1.注重 朗 读 指 导 , 强化 品 味 意 识 。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 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需要学生有一定量的诵读, 从而让他们在节奏感的把握中读出语感, 读出情感, 读出思想和自己的感悟。如教学《但愿人长久》时, 可以先安排学生流利地朗读,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指导。“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变得这么圆, 这么亮呢? ”我们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自由朗读, 引导学生得出:苏轼想念家人而埋怨月亮, 之后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感悟苏轼的中秋佳节想念却无法见到家人的无奈之情, 让学生自由读之后, 说说哪些地方要重视, 并说说理解;学生大多能找出“圆圆的”、“这么圆”、“这么亮”等词语,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和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这样学生将在品读和语言的把握中实现对苏轼情感的把握。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加 强语 境 探 讨 , 突 出 品 读 质 量 。

语文学习需要语境, 语言的理解要注意“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章”地理解才能准确, 才能品味出语言的深意和思想感情。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读读说说自己不清楚、搞不懂的地方, 然后引导他们品读语言, 并提出这样的问题:“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 还没有镢头那么高。”那么, 为什么要加上“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这句话呢? 学生相互讨论, 结合文章的内容得出这句话是为了表现高尔基的儿子的个子矮, 却能想着帮“父亲”, 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个孩子生出敬佩之情, 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且升华自己孝敬父母、愿意给予父母力所能及的帮助的情感。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需要结合语境, 联系生活品味咀嚼, 如此我们才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领会语意内涵和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语言运用。

3.运 用 比 较 阅 读 , 发 展 品 味 能力 。

朱光潜先生说过: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都必须一字不放松。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 因为有比较才有优劣。我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可以通过改换词语、调整语句的词语和句子的顺序让学生在揣摩品味中获得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如《推敲》这篇课文中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贾岛骑着毛驴, 一边吟哦, 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我们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内容, 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有学生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我首先肯定这个学生的精准概括, 然后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和比较, 让他们说说哪个句子好, 为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贾岛当时为了比较用“推”还是用“敲”思考如痴如醉的状态, 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如此学生在比较中获得了语感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总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载体,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有所偏废, 只要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感能力的增强, 形成一定的阅读思考、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云芳.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J].语文世界 (教师之窗) , 2012 (11) .

[2]施良良.如何使语文课上出“语文味”[J].小学语文教学, 2013 (35) .

真味语文 篇9

一、过程撷英

片段1:学习有法先得法

师:从第二小节中领略了烟台的海冬季的魅力,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生1:凝重。

师:凝重是冬季的海给我们的感受,你还想用哪个词?

生2:气势磅礴。

生3:壮观。

师:非常好,概括特点可以用书中的词语,也可以用我们从心里流淌出的词语,那是我们对文字的直接感受。这一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

生4:还写了烟台的人很勇敢,不畏严寒,拿海做背景拍照留念。

生5:不仅烟台本地人勇敢,这种精神也感染了来这里的游客。游客也和他们一样勇敢了。

师:说得真好,文章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无畏,与冬季的海相得益彰。人与海融为一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起来感受这片海,敬佩这里的人。(学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同学们读得很用心,把感受通过声音传递了出来。刚才我们是按什么步骤学习这一部分的?

生1:我们先默读这一小节,找出写海的部分,整体感受海的特点。

生2:再读写人的部分,感知人的特点以及人与海的关系,最后整体朗读。

师:第一,整体默读,概括海的特点。第二,细细品读,感受海的特点。第三,感受人的特点,再整体朗读。请用这样的学法自学其他三个季节并进行批注。

【设计意图】本文构段方式有共同点,每个季节都是先写海后写人。教师递给学生一根“拐杖”,鼓励他们放胆前进,并在“例段”的教学中肯定学生的感受,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课堂的后半部分完全让出来给学生,学生学得独立,说得才能精彩。语文的课堂不需要生产线上的思想,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应当得到尊重,也应当有展示的平台。

片段2:似曾相识未必识

师:在冬季的海中看过这个“扑”字,春季的海又写了“扑”字。习作尽量不重复用词,这里你怎么看?

生1:有点儿重复了。

生2:我觉得不太一样。

师:你表达很严谨。哪儿一样,又哪儿不一样?(出示两个句子)

生3:我认为动作一样,但力度不一样。前一个“扑”有力量,威猛气势表现出冬季海力量之大,速度之快。后一个“扑”轻柔缓慢,像小孩子,有逗着人玩的意思。

师:真会读书。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有时意思相同,程度或情感却又有细微差别。这真是“汉字真奇妙,细品出味道”呀。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中将这两个“扑”的句子放在一起,想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感知含义的不同。比较的过程是甄别的过程,任何失误都是允许的,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视角分成了相同与不同两个分支。学生觉得有意思,也就愿意去细细地琢磨。将练习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让教学重点更突出,学生理解更精准,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片段3: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春季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生1:很柔美,是绿莹莹的。

师:多美的词啊,嚼一嚼,有什么感觉?

生2:绿得透明,真好看。

生3:海水都是这样的,绿汪汪的,放眼望不到边,看着很舒服。

师:你们说得也很美。以前的教材这里用的是“绿盈盈”。修订时,作者改成了“绿莹莹”。作为读者,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各抒己见,两个词语都有人喜欢。能自圆其说,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盈”的意思是?

生1:充满。

师:对呀,你瞧,下面的皿字底可不就告诉我们绿色都装满了嘛,海水绿得浓啊。谁也来从字形上给我们说说“莹”?

生2:“莹”字草头,“草色入帘青”,绿得也漂亮。而且,它下面是个“玉”,不仅颜色美,还有玉石的光泽呢。

师:说得真好,一字传神,我猜作者修改时可能就是爱上了这个字丰富的表现力。汉字意美形也美,真是“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妙呀。

【设计意图】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承载的不仅是学习内容,更是民族文化。热爱祖国文化,先要热爱祖国的文字。热爱祖国的文字,先要会欣赏它的美。虽说是六年级,但字音之美、字形之美、字义之美仍值得花时间让学生领略。学语文的趣味也正在此处,发现美、欣赏美,心之所向才愿意亲近。这样美好的阅读感受是作者深思熟虑后修改得到的,这也是对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真实注释,是对学生习作方法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慢酌细品

1. 与学生相遇

关于教学,耳熟能详的说法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这样的说法指向教学双方的活动,认识到参与教学的主体。相较之下,我更喜欢这样的教学观: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内在需要等得到关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本教学观。我们的所有教学,最终都是指向人的发展。这里的人,很大程度上是指学生。同样一篇文章,每次教学面对的对象不同,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重新准备。与学生相遇,是一场未知的魔术,没有一次的情形会完全相同,教什么与怎样教都需要我们审慎地选择。教学,应为不同的学生“私人订制”。

2. 与文本相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费尽脑汁要把方法传递给学生,传递什么,教师有权选择,学生也有权选择,只有二者不谋而合时,课堂才能迸发光芒耀眼的智慧火花。基础弱的孩子扶着走,一段教不好,再教一段,慢慢放手;能力强一些的孩子,给根“拐杖”自己走,走不好,牵一牵再走。文本是封闭的,但又是开放的,内容多少任君选择。这节课的学习,我只选取了冬季和春季两个部分学习,一扶一放,边品边赏,相得益彰。与文本相遇,是一顿豪华的“自助餐”,只要消化得了,取多少请君自便。

3. 与作者相遇

教学是师生的情感交流,也是和作者的情感传递。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文字,期待师生与其心意相通。我们尊重读者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前提是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随意解读不是读者思维的开放,恰恰说明读者的思维偏向。在学习中,我们感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精妙,体悟到斟词酌句的必要性。本文却偏偏反复用词,但不同语境下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汉语的精妙。还有本文段落相同的结构,整体上给人回环往复的结构美感,这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良机。作者在着笔时是怎样想的,他想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为什么用这个而不是那个?与作者相遇,多数是与智者相遇,敞开心扉聆听作者的心声,教师和学生都能受益良多。

4. 与编者相遇

文章浩如烟海,教材的可选内容很多。经过了编者的千挑万选,才有了我们手中的文本。为什么这几篇文章放在一个单元?相同主题下不同文本的训练点在哪里?教材内容的修订为何要修订此处?书后的练习这样设计的意图何在?每一个问题曾经都在编者的脑海里回旋,也被一部分教师深思着。教什么远比怎样教更有意义,教学内容的选取不能不考虑编者的意图。任何一次成功的教学,都是多方智慧的综合,编者是教者的向导之一。昨天我看“绿盈盈”,今天我看“绿莹莹”,万紫千红总是春,都美。但我知道编者修改的目的,学会鉴赏的孩子才是最有智慧的。

真味语文 篇10

一、溯本求源,上出“语”味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课应姓“语”,这是由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如何把握语文课的“主航道”,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来,这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善施幽默,上出“趣”味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矿藏,其中的语言或简练准确,或活泼多姿,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于永正老师就是一位“幽默大师”,在教学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学生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这位学生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一个个幽默的小插曲,使出错的学生会心一笑,使疲劳的学生精神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德国的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厉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使课堂摆脱“闷气”和“匠气”,从而充满“生气”和“灵气”。

三、巧妙熏陶,上出“情”味

语文课要有情味,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事实上,任何一篇传世之作,无不是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富有“情味”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新课时,教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一惊的教学氛围,就能激励学生“我要学”的浓烈的学习情趣。

2. 要有情意盎然的过程。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运思路向,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在想象中的一致或大体一致,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3. 要有情味袅袅的收尾。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结尾,让学生似品香茗、如咀甘果,课结束,情犹存。《爱如茉莉》是一篇情韵兼美的文章,在指导学生品味真爱、抒写真爱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语:真是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情啊!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并懂得付出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抒写真情”整理在读书笔记上,延续真爱。

四、适时布白,上出“韵”味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千里出清泉”,目的是留给观赏者遐想的空间,写文章也是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么含而不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课堂教学的艺术与写文作画颇有相通之处,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去创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给课堂教学留一点“空白”,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开题时“布白”,让文题“说话”。

如《黄山奇松》一文,语言隽永、形象生动、文质兼美。板书课题时,我特意将“黄山奇松”的“奇”字用红笔大大的写出,然后设问:“当‘黄山奇松’这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些什么问题?什么样的画面?”在充分思考后,有的学生说“黄山上的松树奇在哪里?”;有的学生说“‘奇松’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有的学生说“黄山上的松树为什么是奇松?”;还有的学生说“我想那肯定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松树很特别”……一个红红的“奇”字,一个简单的问题,由课题生发开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在课的起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这样,不仅诱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能使教者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 精读中“布白”,感悟语言魅力。

文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课堂上,学生以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基础,调动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教学中创设情境,巧妙“布白”,情动辞发,积极“写读”,往往能闪出无法预约的精彩,显现智慧的火花。“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张扬个性。

3.“结课”前“布白”,拓宽语文学习领域。

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好的结尾往往是“言虽尽而意无穷”,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结课”前“布白”,给课文留下一个“逗号”、“问号”或“省略号”,能起到“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功用。

五、完善自我,上出“个”味

语文课的个味,一般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多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久或暂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无个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其教学效果不可能是理想的。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具有并富有“个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1. 在备课时要坚持“自学自得”的原则,要尽量从

自己直接钻研教材中获得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然后用这“烙上自我印记”的“真才实学”去上课,去启发、引导、激励,指点学生学,而不是“抄”全国统一的《教参》、“搬”全国著名教师的《教案》,去“以贩代教”、“以抄搬代创造”。对《教参》与《教案》的利用,应重其“神”而轻其“形”。

2. 扬长避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避去自己的短处,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课堂里显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个味”。例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情溢意涌,那么,在施教中,就应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情密意中得到陶冶,受到情感和美感的教育。再如,有的教师沉静稳健,敏思善辩,那么在施教中,就应用自己的智慧的雕刀,对色彩斑斓的课文内容,沉着地进行解剖。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长于启发诱导,那么就应在施教中,热情点拨,启迪学生探微索幽,发现真谛,洞悉心灵奥府。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在施教中,就应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的开放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思路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味”,每位教师都要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特长和优势。善画的要发挥“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发挥范读的优势,长于板书的要发挥板书辅教助学的优势,善俏言幽语的要发挥以俏言幽语引趣的优势,如此等等,各人都自觉地“潜进”、“溶入”自我,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得之功,那语文课能没有“个味”?

细嚼品真味 篇11

一、裸读捕捉第一感觉

不借助任何资料,能独立、准确地理解文本内涵,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杨绛一家人和忠厚善良的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不幸者的同情和敬重。

从教师的视角来阅读,本文都是平常的生活叙述,内容并不深奥。通览全篇后,只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积累,即使不看教参和各种资料,也能读懂文本大意。懂了,只是文本解读的底线,如何教这篇散文,还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富有想象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设计教学方案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再次阅读文本时,我清空了先入之见,以初读的心态走进文本,寻找教学的切口。文章结尾一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快进入了我的教学设计视野。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幸运”“不幸”“愧怍”,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文本的内涵。以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把文本中有价值的素材挖掘出来,串联成教学步骤和学习过程,应该是教学《老王》的重点。

二、复读把握教学难点

教师读了课文,有了真体验,可以梳理出牵动全篇的线索。如果再花时间、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解读就更有深度。

文眼“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表意非常明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者?学生很快就能对号入座。问题是,这样对号入座准确吗?老王的不幸,引导学生从外貌特征、身体状况、职业和家庭状况分析,一目了然,但杨绛是个“幸运的人”吗?课文第6段写道,“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还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那么,钱先生是什么原因“腿走不得路了”,杨绛又为何不敢乘三轮了?细细品读,在段首找到了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原来,在文革期间,钱钟书、杨绛均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揪出”,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钱钟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腿走不得路了”;同样境地,作为“资本家”的知识分子,谁还敢坐劳苦大众的车呢?文中接下来写,老王把默存拉到了医院,“我”一定要给他钱,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文中还提到,“老先生自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这些事实表明,那时候的杨绛一家,并不是真正“幸运的人”,只是相比较而言,作者认为比“老王”幸运一些而已。

至于“愧怍”一词,更值得咀嚼。一个社会总有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幸运者关爱不幸者,是一种责任。从“我”一直关照老王的生意,女儿送大瓶鱼肝油给老王治夜盲症,平时也总是询问老王的生活状况等来看,杨绛一家对老王这个社会底层的车夫如此关心,已经很让人敬佩了,可作者为什么还觉得“愧怍”呢?是因为老王的不幸,抑或是因无法改变老王的不幸而自责?再读文本,感觉如此解读太过肤浅。如果看看老王给杨绛一家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再瞧瞧在作者看来是如此吝啬的回报,就能弄清“我”愧怍的真因了。杨绛的愧怍,是自我解剖,更是自我批判,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让人敬佩。

三、研读关注精彩细节

文学作品的魅力有时隐藏在细节里面。在深入研读文本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处看似随意却耐人寻味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深思。

这一细节出现在第3段,作者描述老王身体上的残疾——“瞎眼”时,用了近一段笔墨。对一向用笔俭省的杨绛来说,这实属难得。其中有一句“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初读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营养不良而导致视力失明和得了恶病而失明,在本质上没有不同呀,都能昭示出老王的不幸。作者为什么偏要说,得了恶病是更深的不幸呢?仔细研读,发现在这句话前面,有一句看似随意的交代:“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这句交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因为所有的根据都来自恶意的臆测:“大约”——乱猜疑,“什么恶病”——瞎估计,“老光棍”——断言“年轻时不老实”。这如同鲁迅《孔乙己》中的看客把孔乙己脸上的伤疤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嘲笑的把柄一样。老王除了要忍受身体残疾的不幸之外,还要忍受“更深的不幸”——起码的做人尊严被欺侮、被凌辱、被践踏!所以,杨绛认为,同是不幸,得了恶病反而是更深的不幸。

四、回读拓展作品主题

文学作品往往有留白之处,一味地对文本进行“耙地式”解读,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体味到文本更深的内涵。如果从文本中跳出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现实,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老王一样的弱者和不幸者,就会拓展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老王》是一篇卒章显志的文章,“愧怍”是文章之“志”。追问一句,在那个真情缺失的时代,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环境里,谁最应该有愧?是那些昧着良心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大判“葫芦案”的人啊。这些人如果不“愧怍”,不反思,文革的历史就有可能重演。或者说,文化大革命过后,应该“愧怍”的不仅仅是杨绛一个小“我”,每一个比老王相对幸运的人都应该“愧怍”。回读文本,我们不难明白,作者是在借反思自己来反思知识分子,批判文革的忏悔健忘者,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呼唤社会的共同反省。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本色,也是读者应该从作者身上学习的可贵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面对文本,教师如果从多个角度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就会越嚼越有味。这样,课也一定能上得精彩。

责任编辑 姜楚华

上一篇:开源下一篇: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