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精选9篇)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 数码相机的快速普及, 让全民摄影的时代到来, 让人人皆为记者成为可能。同时, 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而在传统媒体市场, 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他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 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 在新媒体时代的形势下, 摄影记者该如何调整自身的定位, 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呢?
新媒体时代的图片传播现状
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传播优势,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记者。信息发布者遍布世界各地, 其数量远非传统媒体可以企及。在上世纪末, 各省市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强调视觉成为报纸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各大都市报相继推出《视觉周刊》、《影像》、《镜像》等摄影报道栏目。然而好景不长, 进入新世纪后, 数码技术的普及速度令人瞠目, 短短几年, 人手一机已不是神话。首先, 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 往往由于专职摄影记者的缺席, 拍到现场第一张照片的是使用小型相机或手机的市民, 紧接着专门的拍客应运而生。例如《都市快报》开辟了“快拍快拍”摄影专栏, 专门刊发读者来稿;《新快报》视觉新闻形成了“城市快镜”与“手机部落”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手机部落”栏目的设立, 追求“人人做记者, 拍摄身边事儿”, 结合编辑思路、虚假图片控制、话费奖励政策等综合手段, 让百姓参与新闻监督、行使话语权, 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民主, 实现了新闻图片的时效与报网互动。在新媒体时代, 摄影记者在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广泛性方面的优势已越来越少。对于预先计划好的活动事件 (如“神七”发射、国庆阅兵等) , 摄影记者固然可大显身手, 但对于突发事件则显得力不从心———从事件的发生到媒体做出安排, 再到摄影记者赶往现场, 其间必定耗费一定时间, 而事件现场却可能拥有几乎无处不在的信息发布者、目击者, 他们在事故现场用相机、拍照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如2005年7月的伦敦地铁爆炸案, 事后在电视上播出的爆炸场面多为事故现场目击者手机拍摄的视频。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在信息的清晰度及质量等方面也许还难以与专职摄影记者匹敌, 但单从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效性而言已经完超摄影记者, 这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颇有魅力。
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中, 并不意味着摄影记者将被淘汰。以新闻的时效性为例,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新媒体, 时效性的渐进印证了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相对的, ‘新’相对‘旧’而言……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 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 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既然电视、广播以及网络都未曾取代报纸, 那么依附于新媒体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也完全取代不了摄影记者。
摄影记者的不可替代性
探寻摄影记者的不可替代性, 就要先明确其与新媒体时代手持相机的普通拍客的身份差异。笔者以为, 较之后者, 专职摄影记者最大的优势是其独家的报道立场与更深入的新闻调查、最大程度的画面视觉冲击力。
与摄影记者深入、全面的采访调查和专业的画面呈现不同, 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的信息呈现出短平快、轻型化、碎片化的特点, 其内容多为新闻事件的“点”而非“面”。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催生出庞大且廉价的信息发布群体, 但这样的群体很难系统地、深入地、理性地调查。像深度报道这类大制作的摄影专题, 需要依靠专业的团队和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支持, 普通人往往难以担当。既然如此, 摄影记者便要在新闻深度上求生, 努力将新闻打造为“深闻”。此外, 摄影记者还可对新媒体来源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 做出更专业的新闻判断, 为自己深入采访做准备。
2010年10月25日, 杭州《青年时报》以“高铁基石”为封面, 分节奏、力量、日子、归途等6个章节, 用8个版的篇幅, 给高铁劳动者制作了一份时报图片特刊, 并通过网站互动进行了连续报道。这幅组照从高铁建设之初到通车, 从迎来送往的一批批建设者的劳动场面到他们的简陋生活, 用宏大的场面、凝重的影调表现底层劳动者的劳动、生活和感情, 从内容到表达形式, 摄影作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和水准。在内容上, 照片以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情绪为焦点, 很好地展现了高铁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形式上, 照片把劳动者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张力, 把肢体语言演绎成美的韵律。构图的精巧、主题的展示、背景的渲染、光线的运用, 摄影记者王芯克都做得非常到位。据了解, 这组照片是摄影记者长达半年之久跟踪采访的结果。最终, 这组以摄影方式呈现的深度报道在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华赛奖中连续获奖, 可谓实至名归。而反观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高铁的影像碎片, 大多是一些“手机拍照控”或摄影发烧友偶然碰到高铁建设场面而随便抓拍的镜头, 在题材的深度和内容的广度上与专职摄影记者王芯克相去甚远。
在新闻摄影语言的表达上, 摄影记者显然更精英化, 这是手持相机的拍客所欠缺的。摄影记者在传播信息的及时性方面已无多大优势。在互联网上, 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极大的共享和开放。在今天, “‘说’已经不完全构成新闻资讯的核心竞争力, 而凸显媒体独家意识的‘怎么说’受到青睐”。摄影记者应强调其精英化的传播技术优势, 从传播信息转向传播观点。当然, 传播应该抛弃立场上的偏见, 在对新闻事件保持理性精神和客观态度下传播更为多元化的声音。
第七届华赛获奖作品刚出炉时, 来自新京报的摄影记者李强的作品《赵作海》荣获银奖, 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赞誉。阴沉的画面中, 一隙微光将错误关押十多年刚被释放的河南农民赵作海的一张脸勾勒出来。这是一张最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脸。赵作海凝视着镜头, 眼中含着一池混浊的泪水, 赵作海的眼神深陷淹没在眼眶的黑暗之中。这是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既看不到他被冤屈关押了漫长岁月的愤怒, 也看不到他忽然重获自由的喜悦, 留下的只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绝无任何欲望。我们惊异见到这张近乎于没有表情的脸, 这是违背我们常识的脸。我们更惊叹的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能够将一个饱受折磨的鲜活的生命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摄影语言的力量, 是摄影记者李强独家的观看角度带来的震撼。
在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短时期内, 公众的反应是非理性的, 媒体的报道也是不全面的。在摄影记者反应的敏捷性已经被现场的“公民拍客”超越的今天, 摄影记者不妨以时间的积淀尽可能地过滤掉非理性的信息碎片, 以精英化的视点对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比如现今的民生新闻刻意追求戏剧化的叙事, 聚焦于当事人及事件中吸引眼球的噱头, 但对于事件背后的实质缺乏深入的呈现。这样的信息, 不过是给了观众一个消遣娱乐或泄愤的机会, 与网络媒体上纷繁的八卦逸事或喧嚣炒作并无二致。而严肃的报纸呈献给读者的民生新闻应当是理性的, 唯有如此才能与网络杂谈区别开来, 确立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摄影记者的另一大优势是拥有更为专业的摄影装备和技术, 在摄录采编等方面都拥有更高的水准。比如同样是拍摄, 训练有素的摄影记者能最大程度地摆脱现场束缚, 有选择地拍摄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内容, 捕捉最有意味的细节, 赋予新闻更为人格化的色彩, 对读者构成强大的吸引力。
就像摄影术的发明取代不了绘画, 电视的发明取代不了广播, 眼下, 摄影记者这门职业同样不会消亡, 专业的摄影记者作为现代传媒业的主力军, 担负着向公众传播信息、对社会进行舆论监督的重任, 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多屏时代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篇2
2013年,河南卫视以频道“重塑再造”工作为中心,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坚持“文化中国 文化卫视”的品牌定位,着力打造贴近大众的文化栏目。其中,7月11日开播的国内首档汉字文化季播节目《汉字英雄》收视一路攀升,7月19日第四期收视率达到0.6186%(CSM媒介研究全国71城市数据),排名省级卫视同时段第7,创河南卫视今年以来节目收视的最好成绩。
记者:在暑期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汉字英雄》的收视仍然排到了卫视同时段全国第7,你觉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徐涛:今年暑期晚间周五档,在《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同时播出的情况下,《汉字英雄》这样一档纯粹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收视仍然能排到第七,说明市场对偏文化的节目是有需求的,汉字本身非常美,我们在引导大家慢慢接受。
在节目娱乐化、大片化趋势下,通常大家都会找蛋糕最大的内容,比如综艺节目、强情节的电视剧,这使得各卫视的调性看起来差不多。但未来要想占领市场一定要有区隔性,跟风做娱乐不是河南卫视的强项,我们的优势在于文化,近年来河南卫视围绕文化定位,不断强化节目的文化质感,形成了以《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为代表的一批品牌栏目,《汉字英雄》是河南卫视文化积淀结出的又一硕果。
记者:《汉字英雄》与爱奇艺的合作模式是什么?这种合作给台网联动带来哪些新思路?
徐涛:这次与爱奇艺的合作,是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研发、共同营销、共同外宣、共同发行,是全链条的深入合作。爱奇艺母公司是百度,百度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而我们是事业单位,为此,我们做了非常复杂的财务对接系统,要保证双方基本公平。我们与新媒体合作不是做标签,而是要获取切实利益,正因为《汉字英雄》的合作过程复杂,反倒可以为今后的对外合作提供借鉴。河南卫视是个开放的全国性平台,只要买卖好,无论新旧媒体,我们都欢迎合作,努力把市场做到最大。
记者:河南卫视为什么以“文化”为定位,频道做文化的优势有哪些?
徐涛:现在观众大量碎片化,三网融合之后,观众的分众化需求会越发明显,电视做成综合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河南台不是一个大台,河南卫视的全国排名在十三位左右,我们必须找到差异化的生存路径,进行更精准的受众分析,比如别人唱歌,我们唱戏,别人跳水,我们写字,别人跳舞,我们打拳,总之就是希望能独树一帜。河南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强有力的根基。现在我们推出的节目大多都与文化有关,今年《大驾光临》《命运60秒》等一批节目下线后,频道变得更加纯粹。当然,我们也会有短平快的节目,比如周一的军事节目《最前线》,周二讲述好人好事的节目《中国感动》,电视媒体要有责任感,我们希望不要太闹,太迎合,要传递一些正能量的内容。
记者:电视文化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徐涛: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已经做到19年了,这个节目一大半是豫剧,以前以为受众群很小,但它的广告销售永远不低于7折。通常大家认为覆盖人群越广越好,其实只要收视基础足够大(河南卫视有8.2亿的观众覆盖量),哪怕只有几千万人收看,也一样有生存空间。河南是功夫的故乡,已有10年历程的《武林风》现在是一个完全外向型的节目,《武林风》的比赛规则已成为世界自由搏击界的通行规则。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反映收藏文化的《华豫之门》依托这一资源,目前仍然保持不错的态势。全国姓氏70%出自河南,反映姓氏文化的《知根知底》以“名人”解读“人名”,为传承中华姓氏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微观窗口??文化的内涵很丰富,用不同的样态“装”不同类别的文化节目,是我们的发展思路。
记者:对于容易引起话题的综艺娱乐类大型活动,河南卫视怎样考虑?
徐涛:河南卫视的节目研发不盲目追求大投入、高产出,不跟风上马大型歌唱类等娱乐节目,而是重点开发有品质的文化节目,这与频道的定位一致。目前河南卫视的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频道是良性运转的,我们希望稳健发展,无意加入全国的卫视竞争中去,甘苦自知,我们只做适合自己的事。
记者:河南卫视近两年广告创收情况怎样?
徐涛:广告收入,2011年是6.5亿,2012年10亿,2012同比2011有78%的增长,这样的增幅在全国是罕见的,且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4A公司只贡献了三四百万。去年增长快主要是回归卫视本应有的价值,河南人口总量大,经济总量排全国第五,购买力超强,而且我们的观众群接近电视消费群体,电视不是卖奔驰宝马的,是卖9块9的洗发水的。另外,河南地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现在正在做航空港建设,具有非常强的辐射能力,所以这是个容易卖东西的市场。之所以在2012年飞速增长,也与频道新架构的搭建有关,廣告团队调整后,2012年河南卫视新增广告品牌100多个,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抗市场风险大大提高。今年河南卫视的广告目标是12亿,广告销售现在国内大多集中在时段销售,我们希望做品牌销售,产生更多溢价空间。
记者:2013的电视竞争具有哪些特点?如何看待下半年卫视竞争格局?
徐涛:今年应该是电视发展的一个临界点,技术的发展可以让传播格局迅速调整,现在传播手段和传播业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如果不改变,没路可走。卫视的竞争接下来将是血拼,不是一档两档栏目战术的竞争,将来会拼管理、拼理念、拼你的系统是否完整。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反过来向制造业学习,这个系统能支持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现代电视生产的方向一定是工业化。
记者:担任河南卫视总监已近两年,任期内的目标是什么?
徐涛:三网融合、多屏出现之后,电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我们希望能扛得住时下的趋势,或许渠道变化会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我的目标是把河南卫视改造成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化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未来五年是一大关。河南卫视不是整建制划拨,大部分员工是各个部门的精英,所以卫视的底子是不错的,希望在科学、现代的制度支持下,河南卫视的收视排名逐步提到前十。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 篇3
1 全民摄影对摄影记者的挑战
1.1 读者提供大量新闻
目前, 几乎每个人身边、手上都有摄影器材, 遇到突发新闻状况的时候, 就很自然地拿出手机或相机, 捕捉新闻题材。人们在现场, 记者是收到消息才出发, 不可能瞬间到达新闻发生的地方, 两者速度上明显不一样, 那样捕捉时间的及时性就不及现场的人们, 而且当新闻事件发生在人群聚集地时, 媒体就有更加丰富更多视角的选择。传统纸媒体也渐渐接受草根的摄影, 也有很多很好的草根照片出现在杂志、报纸上。网络媒体更加鼓吹每个人都是记者, 分享身边的事件, 传播速度可以达到拍完后立刻上传到网络。
1.2 草根摄影水平不断提高
全民摄影时代的来临, 就有了更多摄影机会, 人们不仅仅只要求记录, 对照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如何构图和摄影知识的运用也在不断进步中。其中为了拍好照片有的人到处游览名胜, 上山下海都带着相机, 还出国拍摄;有的人专研人像, 不但找亲友做练手, 还会找模特拍摄。在网络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人教你玩摄影, 将全民摄影的浪潮进一步推高。
2 摄影记者要树立正确的思想
当受到冲击的时候, 摄影记者首先是要把思想摆正, 不要畏惧、不要轻视。面对市民记者、网络图库的竞争和威胁, 摄影记者要积极求变, 不断学习, 不断进修, 提高自身优势。同时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 通过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和积极利用身边人脉, 寻找新的新闻点, 通过独特的视角优势, 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题材, 看透事物真相,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最重要的是, 作为摄影记者, 职责是报道事实的真相,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虽然现代图片处理技术十分先进, 对图片处理也是必须的, 但是不要利用图片处理, 来制造出假新闻, 这就违背了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 数字技术不是最终目的, 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而已。
3 充分了解自身优势
3.1 更专业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对自身的摄影技术都是十分肯定的, 在同一时间, 拍摄的新闻图片, 摄影记者的作品会被各类型媒体第一时间选中, 因为面对市民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无论在光圈快门的控制、器材熟悉度和拍摄的专业性等方面都是你的武器。独特的拍摄视角, 对同行业的了解, 成为普通市民记者和摄影爱好者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纸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图片都要经过仔细审批, 最后出现的都是最有新闻性的照片, 更有新闻触觉的摄影记者的优势体现其中。网络媒体虽然有海量的新闻图片, 但是往往传播最广的、更加专业、更加能引起共鸣的图片, 还得靠摄影记者去捕捉, 速度是优势, 但是质量才是关键, 加上摄影记者有媒体作为后盾, 发出的照片, 比一般市民的照片传播范围更广, 传播力更深。
3.2 更深入
摄影记者最大的优势是深入的新闻调查和独家报道。深入的新闻调查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财力、物力的支持, 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而深入的新闻调查令新闻内容不再是“点”而是“面”。摄影记者就要在新闻的深度上作出探索, 要不断利用资源上的整合, 做出更专业的判断, 致力于把新闻打造成“深闻”。在独家报道上, 有了普通市民不能拥有的优势, 可以发挥摄影记者所长, 运用专业技能令每一次独家报道更加吸引人, 引起更多关注和回响。
4 总结
的确, 现在摄影记者比以往任何时间受到的挑战都大, 每个人手上都有着更便利、更好的摄影器材, 令摄影记者在速度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互联网上, 传播的速度和规模十分快速, 不过在深度、广度、专业性方面的劣势依然明显, 摄影记者的精英化, 是一般拍客所欠缺的, 所以提升自我专业素质, 发挥长处, 就是最有效迎接挑战的手段。有选择地拍摄反应事物本质的内容, 敏锐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最能吸引读者, 引起最大的吸引力和回响, 才是现今摄影记者的生存之道。■
摘要:科技的前行, 令全民摄影形势出现, 摄影记者面对史无前例的挑战, 面对挑战, 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寻找自身特点, 应对当今局面。文章通过综合的比较, 为摄影记者寻找出差异化生存的道路。
关键词:全民摄影,摄影记者,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文.手机带来新闻摄影新格局[J].中国摄影, 2007, (2) :18-19.[1]黄文.手机带来新闻摄影新格局[J].中国摄影, 2007, (2) :18-19.
[2]朱玉东.网络时代对摄影记者的新要求[J].青年记者, 2007, (20) :68.[2]朱玉东.网络时代对摄影记者的新要求[J].青年记者, 2007, (20) :68.
图像时代诗画差异论 篇4
诗画关系一直是批评家们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18世纪之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一直是诗画同一说。18世纪后半叶之后,诗画差异论逐渐走向前台,占据主导地位。
实事求是地说,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诗画同一说侧重的是诗画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是由二者的形象性决定的。两者都追求形象地反映世界,以建构成功的形象作为终极的目标,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苏轼的这一论述是诗画同一说的典型看法之一。王维对自然的观察十分细致,感受十分敏锐,他的诗歌善于在动态中捕捉客观事物的光和色,然后以恰当的构图、明丽的色彩表现出来。如他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以广阔的荒漠与垂直的狼烟,悠长的黄河与西下的夕阳构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文字的描写构成两幅雄浑的畫面,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眼前。而且,大漠是黄色,狼烟是黑色,落日是红色,诗句虽未用表颜色的词,却暗含着色彩的对比。这就是所谓诗中有画。而画中有诗则意指画中有诗的意境。王维的画作笔墨清新、格调高雅,关于运用留白,表达出一种诗的意境。而这又与中国画对于神似、意境的追求是一致的。
诗画同一说盛行在十八世纪之前,与这一时期诗画的分化还不彻底是有一定关系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形象,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诗画均是如此。但诗画的形象是不同的,其所表现的生活与思想感情也有区别。但早期的诗人画家和文艺批评家注意的主要不是它们的不同,而是它们的共同之处。这是诗画同一说能够成立的基础。其积极作用是使诗画相互靠拢,各取对方所长,完善自己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段。但是,诗画同一说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诗画的进一步分化,遮蔽了两者的差异,使诗画不能各自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形成各自的范围和领域,这自然会影响到诗画各自的发展。因此,随着社会的进展,诗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诗画之间的差异便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最早系统地提出诗画差异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当数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莱辛。莱辛生活在18世纪中期的德国。朱光潜认为,“莱辛之所以要严格辨清诗和画的差异,是和他所进行的启蒙运动分不开的。”当时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新古典主义强调诗和画的共同点而忽略它们的不同点。而“就当时宫廷文艺实践来说,诗歌中仿古牧歌诗体和田园诗体的作品颇流行,侧重自然景物的描绘;绘画中侧重宣扬封建社会英雄理想的历史题材以及宣扬封建道德理想的寓言体裁。这种诗和画都受封建文艺信条的束缚,呆板无生气,为着革新诗和画,就必须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界限。”②莱辛是启蒙主义者,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他要求文艺表现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要求,塑造资产阶级人物,表现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就不能依靠只能表现静态的生活画面的绘画或雕塑,而必须依靠能够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行动,表现历史的发展过程的诗也即文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诗作为语言艺术所具有的长处和特点。这样,就必须将诗画之间的界限,把诗也即文学从诗画一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由此可见,诗画差异说的兴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艺术发展必然。
二
莱辛探讨诗画差异的主要著作是《拉奥孔》。在这部著作中莱辛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诗画之间的差异。
其一,是媒介的角度。莱辛认为,“绘画用来摹仿的媒介符号和诗所用的”媒介符号是完全不同的,“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而“符号无可争辩地应该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互相协调”。“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③绘画用线条与颜色为媒介,这些媒介符号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因此它们也只适合表现在空间中展开的事物也即真实或想象中存在的物体。而诗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是一个个连续的字符(声音),是成直线排列,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因此它只适合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
其二,是题材的角度。在莱辛看来,诗和画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因此现实世界也就是它们的题材。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有静止的,也有运动的。画的媒介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因此画的题材主要是以并列的方式在空间中存在的静止的事物。而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因此诗的题材主要是以动态的方式在时间中存在的运动的事物,而且其侧重的也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的运动。当然,“绘画也能摹仿动作,但是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摹仿动作。”“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解释。”④ 所谓“最富于孕育性”,是指绘画表现的那一顷刻,既表现了现在,也包涵了过去,又暗示了未来。比如拉奥孔父子三人被两条大蛇缠绕的故事。维吉尔的诗描写他们是张开嘴大声地哀号。而在拉奥孔群雕中,他们的嘴则处于将张而未张的时刻。这个时刻就是最富于孕育性的时刻。因为嘴将张而未张一方面包含了他们被蛇缠绕而感到痛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他们即将开口哀号的情景。而就诗来说,“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 “诗在它的持续性的摹仿里,也只能运用物体的某一个属性,而所选择的就应该是,从诗要运用它那个观点去看,能够引起该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那个属性。” 这个属性一般地说就是动作,诗应该在动作中来描写事物。如“荷马要让我们看阿迦门农的装束,他就让这位国王当着我们面前把全套服装一件一件地穿上:从绵软的内衣到披风,漂亮的短筒靴,一直到佩刀。” ⑤ 扣住这一穿衣的动作,阿迦门农的装束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如果只是对装束作静态地铺陈,在莱辛看来是不对的,因为那是在拿诗的短处与画的长处竞争,注定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如《红楼梦》中宝黛初次相见时对宝玉装束的描写:“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⑥ 整段文字只是静态地铺陈贾宝玉的装束,就很难生动。读者只是看到一大堆名词和描写,对于宝玉的具体装束还是不甚了了。⑦
其三,是观众接受的角度。观众接受诗与画,所用的感官是不同的。观众对画的接受主要靠眼睛,对诗的接受主要靠耳朵。莱辛指出:“颜色并不是声音,而耳朵也并不是眼睛。”“在绘画里一切都是可以眼见的,而且都是以同一方式成为可以眼见的。”⑧ 所谓以同一方式成为可以眼见,是指出现在画面中的任何物体都是以空间的形式为观众的视觉所感知。神与凡人,如果不通过空间形式如大小、形状、颜色、或身穿的服饰、特殊的标志等区别开来,在接受者眼中是没有区别的。如欧洲古典画中的许许多多的维纳斯,就外形来说,也就是人间的一个美妇人而已。而诗的媒介则是“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接受声音的感官自然只能是耳朵。对于耳朵来说,“听过的那些部分如果没有记住,就一去无踪了。如果要把它们记住,要把它们所留下来的许多印象,完全按照它们原來出现的次第,在脑里重新温习一遍,要它们显得像是活的一样,而且还要以合适的速度把它们串连起来回想,以便终于达到对整体的理解,这一切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啊。”而“对于眼睛来说,看到的各个部分总是经常留在眼前,可以反复再看。”“因此,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⑨换句话说,诗适合描写时间承续中的事物或事物的运动,画适合描写空间静止的事物。⑩
其四,是艺术理想的角度。画的目标是美,而诗的目标则是表情与个性。因为画的对象是空间中静止的物体。而“物体美源于杂多部分的和谐效果,而这些部分是可以一眼就看遍的。所以物体美要求这些部分同时并列;各部分并列的事物既然是绘画所特有的题材,所以绘画,而且只有绘画,才能摹仿物体美。”既然只有绘画才能摹仿物体美,那么绘画就应把物体的美或者简单点说把美作为自己的目标。虽然作为摹仿的技能,画也能描写丑。但“作为美的艺术,绘画却把自己局限于能引起快感的那一类可以眼见的事物。”“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它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11}诗则不同。“诗人既然只能把物体美的各因素先后承续地展出,所以他就完全不去为美而描写物体美。”莱辛认为,物体美只有同时呈现出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诗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诗不把物体美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荷马故意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凡是不能按照组成部分去描绘的对象,荷马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12}或者化美为媚,描写动态中的美。而这就是表情与个性。表情是动态的,而个性也只有在情节中,在事件的发展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二者都是一种动态的美。
三
莱辛的《拉奥孔》写在语言艺术取代视觉艺术成为艺术的主要形式的时候,他的扬诗抑画的主张符合当时艺术的发展趋势,而且扣住了诗画各自的特点,深入系统,因此他的诗画差异论很快得到普遍的认同,并且至今仍是批评界主流的看法。
但是,莱辛的探讨也存在一定局限。
首先,是范围的局限。莱辛《拉奥孔》的副标题是《论画与诗的界限》,但实际上,莱辛讨论的对象不限于画与诗。在《拉奥孔》中,诗实际上等于文学,而画则等于艺术。在《拉奥孔》中,莱辛经常将画与艺术并举,他讨论的主要对象之一“拉奥孔雕像群”也不是绘画而是雕塑。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谈的艺术并不包括音乐,也不包括舞蹈等人体活动艺术,他讨论的艺术实际上主要限于绘画和雕塑,也就是他所说的造型艺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视觉艺术或图像中的静止的二维和三维形象。但是,视觉艺术或者说图像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绘画和雕塑。它至少包括如下几种类型:1、二维平面上的静止形象如绘画、图片;2、二维平面上的活动图像,又可分为纯活动图像如无声电影,没有声音的录像、哑剧片等,配有其他因素的活动图像如电影、电视、有声录像等;3、三维立体形象,静止的如雕塑、建筑,活动的如全息摄影、木偶剧等;4、现实中的活的形象如舞蹈、戏剧、人体艺术等。《拉奥孔》探讨的艺术的范围明显过于狭窄。
其次,是时代的局限。《拉奥孔》发表于1766年,距今已250年。200多年过去,人类社会、科技文化、文学艺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媒介时代的今天,诗与画或者说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与纸质时代的诗与画或者说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就视觉艺术而言,首先,艺术产品不再是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静止、单个的形象,也包含了运动、连续的形象。其次,电子媒介使视觉形象的制作、复制、传播、保存、欣赏变得极其容易,使其大规模的展开成为可能。再次,电子媒介时代,诗与画的融合的方式远比纸质媒介时代多样,融合的程度也远远超过纸质媒介的时代。而电子媒介时代的语言艺术与纸质媒介时代的语言艺术相比,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网络文学中的超文本、手机文学、摄影文学等。这些都是莱辛生活的时代不可想象的。此外,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莱辛生活的时代,欧洲文学还处于启蒙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还未成熟,作为流派的浪漫主义文学还处于萌芽时期,而现代派文学连产生的社会条件都还未具备。就艺术看,18世纪的德国乃至欧洲艺术还处于古典时期,巴洛克、罗可可风格盛行,视觉艺术以绘画、雕塑为主,戏剧还未纳入到视觉艺术或图像的范围考察。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正在形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还未产生。时代的局限自然要对莱辛的观点产生重大的影响。
再次,莱辛探讨诗画界限的出发点也存在问题。朱光潜认为,“《拉奥孔》是从文艺摹仿自然一个基本信条出发的。莱辛就‘自然这个笼统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有静态与动态之分,由于所用媒介不同,诗只宜于写动态而画则宜于写静态。摹仿自然就要服从自然的规律;诗与画的这种界限就是一条自然规律。”{13}文学艺术是否摹仿自然,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本文不准备涉及。本文想指出的是,诗与画在摹仿自然方面的确是有不同,但这种不同本身不是诗画差异的根源,更深层的根源在于它们表现与建构世界媒介与手段不同。由于这些不同,才造成了它们在摹仿自然时的种种不同。莱辛不从诗画媒介本身去探讨诗画之间的差异,而从它们摹仿自然的角度去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没有抓到诗画差异的本质。
由于上述局限,莱辛对于诗画差异的探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特别是他对于艺术的看法,存在的问题更多。因为在他探讨的范围内,当时的艺术或者说视觉艺术与现在的视觉艺术之间的差距更大。如他认为诗适合于表现运动中的物体,画适合于表现静止中的物体。现代艺术实践特别是影视艺术实践已然证明,视觉艺术同样可以表现运动中的物体或者说物体的运动。而且影视既在空间,也在时间中展开,其连续画面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运动中的物体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如事件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形成、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等等。而诗也即文学在表现静止中的事物时虽然没有画或者视觉艺术那样的明晰具体性,但也不好说它不适合表现静止的事物。因为文字具有描绘的功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文学甚至要大量地描写静止的事物而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中國古代的赋、巴尔扎克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等。再如,莱辛认为画的目标是美,而诗的目标则是表情与个性。这一点也早已为现代艺术所打破。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油画《内战的预兆》、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的罐头作品《艺术家之屎》、法国艺术家杜尚的实物作品《泉》,这些现代艺术的目标很难说是美,而是丑、是惊世骇俗、是异想天开。而现代文学也早已超出古典文学的范围,打破古典文学的范例。很多现代文学作品如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的诗歌,也很少描写人物表情,塑造人物性格,而把重点放在了对人物心理、物体(如汽车、机器等)的描写之上。
四
如上所述,莱辛对诗画差异的看法,如果局限于狭义的诗画范畴,从摹仿自然的角度看,仍然有它的合理性,仍然能够给我们以丰富的启迪,但是,由于莱辛的探讨本身存在着较多的局限,因此他的探讨与其结论自然也就存在较多的局限。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电子、图像时代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对诗画之间的界限进行探讨。这种探讨不应放在次要的、再生性的差异上面,而应着眼于主要的、原生性的差异上面,因为次要的、再生性的差异是由主要的、原生性的差异决定的,也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释。
笔者以为,诗画之间的界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画或者说视觉艺术(图像)使用的媒介具有自然性,诗或者说文学所使用的媒介是人为的。视觉艺术所使用的媒介或者是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如雕塑所用的石头、粘土、木材、金属等,或者是自然事物的感性存在形式(表象)如摄影、电影、电视中的形象,或者是自然事物某些属性的提取物。如绘画中的线条、色彩。线条是自然事物轮廓的提取物,色彩是自然事物颜色的提取物。因此,视觉艺术的媒介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诗或者文学所使用的媒介是语言,由声音与文字构成的符号,它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武断的、约定俗成的,与自然没有天然的联系。花,如果用图像表示,古今中外的人都能认知,而用语言表现出来,就只有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能够认知。因此,视觉艺术或者说图像的物质存在形式与世界的“感性存在”是一致的,观众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主要是眼睛直接把握到它所表现的世界。而文学则没有这种物质性,没有与世界的“感性存在”的一致性。读者无法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把握到它所表现的世界,而只能先把握符号,通过心灵的转换之后才能把握文学所表现的世界。
其二,画或者说视觉艺术用能指表现与建构世界,诗或者说文学用所指表现与建构世界。图像的媒介是人们能够用感官把握的线条、色彩、体积和影像,它们与自然的“感性存在”是一致的,由它们构建的艺术作品,其能指与自然的表象有着同构性与一致性。一张人物照片,无论是将它放大还是缩小,是着色还是黑白,甚至进行适度的变形,人们都能把握照片中的图像,甚至能够认出这张照片的主人是谁,假如他认识这个人的话。一张山水画,即使画家追求的是神似,画中的自然山水有一定的变形,但仍不影响观众对画面的视觉把握,不影响观众根据自然对画面进行评判。如果按照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二分法,将图像分为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那么,图像与客观事物产生直接联系的是它的能指,所指则是图像的能指所表征的意义。而文学则不同。文学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言的能指是有规则的声音和线条{14},所指是表征客观事物的概念。语言符号是人为的,它们与自然的“感性存在”没有一致性,由文字(语言)构建出的文学作品,其能指与自然的感性存在没有一致性与同构性。文字(语言)的能指不直接与客观事物产生联系,它只能通过所指与客观事物产生联系。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一定的文字构建了阿Q的形象,但读者无法直接通过感官从文字中把握到阿Q的形象,它必须通过这些文字的能指把握到它的所指,再通过心灵的转换,把握到所指所建构的阿Q的形象。而严顺开扮演的阿Q,观众凭感官(眼睛)就可以直接把握。另一方面,诗或文学用语言的所指构建世界,所指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是思想形成的基础。这决定了诗或文学更容易表征世界的概念、属性、规律等抽象的方面,更容易表达思想,而要表征世界的表象、表现世界的感性存在则要困难一些。图像用能指表征世界,能指是其所表征的世界表象的精确或近似的反映。这决定了图像更容易表征世界的表象,在表达思想,表征世界的概念、属性、规律等方面则要困难一些{15}。美国批评家波特曼认为,图像容易使人肤浅,文字容易使人深刻。这实际上也是因为在接受图像时,人们可以只把握它的能指,而在接受文字(语言)时,人们必须把握它的所指。长此以往,自然就会造成可肤浅或深刻的情况。
笔者以为,诗画之间或者说视觉艺术与文学之间的界限主要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当然,诗画之间的界限可能不止这两点,如果深入思考,还可以找出很多。如就图像而言,人们用感官把握到的形式与其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的形式是一致的;而就文字而言,人们用感官把握到的形式与其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的形式是不一致的。再如,相对于文字,图像更容易把握与消费,更能给观众带来感官的刺激与感性的愉悦。而文字则更能在知解力与想象力的运作与和谐中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16}但这些区别,都是从上述两个主要差异中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的关系。
自然,图像在表现与建构世界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虚假表象和拟象等问题,图像表现的世界与客观世界不对应甚至完全相反。而文字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也可能存在模糊、意义不明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图像与文字歌者说画与诗的差别的探讨与界定,它们属于另外一个问题。
当然,诗画或者说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之间界限总是变动的,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永恒不变的界限,但在一定的时期之内二者之间的界限又是相对固定的,探讨这种界限有利于我们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把握与运用。
注释:
①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②{1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頁、第314页。
③④⑤⑧⑨{11}{12}[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第83页、第85页、第69页、第82页、第92页、第97页、第111页、第135页、第14页、第111页、第120页。
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⑦这里只是从莱辛诗画界限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这段引言进行的分析,并没有贬低《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意思。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红楼梦》正是通过这种铺陈,来渲染一种富贵、英俊的氛围,来塑造贾宝玉的形象。这样的描写,在《红楼梦》中还有很多。
⑩应该指出的是,莱辛关于诗的语言的观点是语音中心主义的。实际上,现在文学的语言更多地印在纸面上供读者阅读而不是聆听的。而阅读主要也是靠的视觉。参看赵炎秋:《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文艺研究》2012年第1期。
{14}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与文字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这种观点在语言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很有影响。笔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文字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语言符号能指的两种表征方式之一,研究语言和文学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参见赵炎秋:《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重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5}赵炎秋:《实指与虚指:再论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兼与赵宪章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 篇5
1 关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广义上,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生产与实践过程中对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 如艺术、宗教、文学等等。狭义上, 文化则指的是人们在长期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生活观念以及对待事物的思考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等。而翻译是一项跨文化和地域的活动, 这不仅涉及到翻译技巧、学识水平等等, 还牵扯到很多文化因素, 因此翻译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难很多。特别是我国与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可见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因此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的转换, 还要透过语言的表层, 了解其文化内涵。所以作为翻译者不仅要精通各种翻译技巧,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 才能准确地做好翻译工作。
2 文化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1) 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而这些风俗习惯会影响人们的谈话方式、思维方式等等。例如, 在中国人们打招呼通常会以“你吃了吗?”作为开场白, 而在西方, 由于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会将天气作为正式谈话的开场, 通常会以一句Lovely weather, isn’t it?为开场白。如果将中国的“你吃了吗?”用到西方英语国家, 会被认为是一种正式的问题, 而不像中国那样会认为是一种关心或打招呼。例如, 在英国当人们面对面, 突然一句Have you eaten?很可能让对方感到吃惊和意外, 就需要真正思考一下再作回答了。由此可见, 不同风俗习惯会对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 需要翻译者在了解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准确地进行翻译工作。
(2) 宗教传统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 以一种特殊的形式积淀于深层文化结构中。它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哲学及艺术, 而且对语言习惯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 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等等。但主要以佛教、道教为主。而在西方社会中则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正是这种宗教信仰的不同, 一些带有宗教信仰背景的谚语、成语及词语等在翻译时也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 在中国常会出现带“佛”字和体现佛家思想的成语和谚语, 如佛性禅心、临时抱佛脚、佛口圣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等等, 而西方则认为人类为上帝所创造, 因此在语言中常出现God, 如God be with you.或God bless you.等等。
(3) 地域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人在不同环境下根据自然条件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其它地域有所区别的文化。其表现在, 不同地域的人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面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时而采用不同言语来表达。例如, 在中国文化中, 常以牛作为忠诚、勤劳的象征, 用“任劳任怨”来形容牛对于我国这个农耕大国的贡献。而在英国却因为长期都用马来耕地, 因此马一直以来都作为吃苦耐劳的形象出现。这种由地域对语言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会直接影响翻译效果。例如, 在中国成语“力大如牛”翻译成英语时则需要将“牛”换成horse, 应译为as strong as horse。
(4) 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是其在长期社会文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累而来, 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体现。例如, 在西方以个人自由作为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而中国则更注重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心。这种价值观的不同便会影响审美情趣上的差异。例如, 在中国关于狗的成语和谚语通常都是贬义的, 如“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狗急跳墙”等等, 而在西方, 人们将狗看作是人类忠诚的伙伴, 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词语也多为褒义, 如“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用英语表示则为:Love me, love my dog。
由此可见, 作为翻译工作者在面对翻译时, 不能生搬硬套地直译, 而应该在了解对方文化、地域特征以及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翻译, 最终完成跨地域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3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语言正确、有效而又流畅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而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翻译工作者能在翻译过程中自然地通过语言进行文化转换, 以此来处理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差异。具体方法如下: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但直译并非是让翻译者不假思索地照搬原文的语言形式, 而是用那些听者或读者能够接受或理解且最能体现国外文化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 让这种跨文化语言能流畅且不显生硬和牵强地自然流露。因此, 在进行跨文化语言转换时, 翻译者应注意尽量保持异国风情与情调, 同时还要不着痕迹, 保持原文的精髓与味道, 使得翻译出来的语言既生动形象, 又能传播文化的差异性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鲜明语言特征。例如在形容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时可以翻译成as gentle as a lamb, 在形容得到好消息时的欣喜、欢呼雀跃则可以翻译成as gay as two peas, 这样一来, 既可以让翻译语言变得生动形象, 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又可以增添翻译过程的异国风情, 一举两得。
(2) 直译加注释
如前所述, 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会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特别是那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常会出现在各自的语言当中, 赋予各自民族以独特的民族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因此有时即便翻译成了地道的英语, 英语国家的读者也似懂非懂, 这时就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帮助对方理解和领悟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及精神风貌。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可以翻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the mastermind in Chinese history。
(3) 意译法
翻译的过程是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但由于国家和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 如果只按字面意思直译, 有时意思会含糊不清, 事与愿违, 不能够确切表达原文的信息和文化内涵, 甚至还可能引起曲解。因此翻译者在面对某些带有明显文化色彩的语句, 例如成语、诗词、谚语等的翻译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意译法进行词语形象转换。例如“塞翁失马, 焉知
非福”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一个故事, 但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所以需要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这种意译法是在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文化差异及语言形式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以帮助译者准确表达原意, 帮助对方理解与接受这种跨文化语言的意思。
4 结语
翻译是各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贸易往来的沟通桥梁, 其能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而翻译之难在于文化不通, 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就无法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因此对于一个翻译者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要比翻译本身更为重要, 只有在了解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前提下, 才能做到准确翻译。所以翻译工作者必须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来看, 大量阅读历史、文化等相关书籍,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正确理解和翻译。
摘要: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 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相互交流的过程, 且与各国的历史文化相关联。因此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等都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往来, 进一步促进了翻译工作的长足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并指出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的具体翻译方法, 以期翻译工作者能尽量避免翻译过程中的词语歧义, 有效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继而真正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汉翻译,重要性,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高晓静.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山东省枣庄学院学报, 2009.
[2]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孙敬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肖辉.英汉语用差异视域下习语文化可译性探究[J].上海科技翻译, 2004.
视频监控进入差异化竞争时代 篇6
用户需求分化
用户需求的分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杨崑表示,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管理复杂程度不一,将直接对本地区视频监控部署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对所采用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功能产生影响。同时当前视频监控应用正向各个行业拓展:在金融、交通、政府等传统安防领域,应用相对完善;教育、采矿、农业、工业生产等新兴领域增长较快。不同行业由于生产环境、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图像清晰度、存储等各类技术指标存在差异,这都直接体现在对各类视频监控硬件设备的要求上。并且随着不同领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视频监控开始从一个独立系统转化为一项信息化系统中的功能,这对视频监控软件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需求的分化使得服务提供商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监控能力,还需要根据用户的环境特点,量身打造专业的服务或产品。而用户也不仅需要看到信息,还需通过系统把采集的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融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并根据不同环节的工作需要提供不同的信息。
“今后的视频监控要逐步建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新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通过采集信息与管理要求的联动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杨崑表示。
向服务销售转变
差异化的视频监控方案发展已成为行业趋势,但在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环节独立完成的方案开发,势必造成资金和时间成本的增加,这使得实现视频监控模块的标准化将成为必然。杨崑介绍,这包括主要模块功能和接口的标准化、管理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统计和分析等核心功能的标准化。
随着视频监控方案多样化的发展,视频监控将越来越多地与行业信息化相结合,但由于其复杂性,杨崑认为单独的产品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大客户对视频监控的深度需求。在此问题的研究上,苹果公司从一个以产品销售为主导的公司成功转型到以服务销售为主的经营模式,对于视频监控服务提供商提出了参考,即向服务销售转变。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 篇7
关键词:《时代》,《瞭望新闻周刊》,封面报道,差异,对策
《时代》周刊于1923年5月创办, 是美国的三大新闻周刊之一, 对国际间的舆论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瞭望》于1981年4月20日问世, 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时事性新闻周刊。“封面报道”简单地说就是标题印在杂志封面、最突出的新闻报道。封面报道是每一期《时代》《瞭望新闻周刊》和的重心之所在。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取2004~2013共10年的《时代》周刊和《瞭望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 每月各抽取一份样本, 并对获得的240份样本进行研究, 以期发现《时代》周刊《瞭望新闻周刊》封面报道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对尚未形成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瞭望新闻周刊》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
一、《时代》和《瞭望》差异分析
(1) 《时代》负面报道多, 《瞭望》正面报道多。正面报道一般是指代表正义的、真善美的新闻信息, 而负面报道则指的是与社会发展相违背的事实。例如, 各种贪污腐败、违背公共道德的事情。客观报道则是指倾向性不明显的报道。通过对样本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 《瞭望新闻周刊》的正面报道远远多于《时代》的正面报道。从2004到2013年, 《瞭望新闻周刊》正面赞扬的文章数量在总体中的比例约为25%。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 这一年正面赞扬的文章数量占到了总数的50%, 而《时代》周刊正面赞扬的文章数量最多的年份也不过占总数的8.3%。其次, 《时代》的批评性报道多于《瞭望新闻周刊》。时代的批评性文章每年都有。例如, 《It’s the votors, stupid》《Our supersized kids》等, 约占每年样本总量的16%。而《瞭望新闻周刊》负面报道数量约占每年样本总量的8%。
(2) 《时代》封面设计精美, 《瞭望》尚未形成特色。封面设计和图片作为新闻周刊的重要卖点, 影响着读者的购买行为和阅读行为。《时代》自1927年起, 几乎每期封面都会加上一个红色的边框, 这已成为它的一个标志。印刷体刊名“TIME”大气、严谨, 导读内容的字体也以印刷体为主, 与刊名协调统一。在色彩的使用上强调协调, 也很重视色彩的对比关系。最爱使用的黑、红、白、蓝几种颜色, 使整个封面显得优雅大方、生机盎然。《时代》周刊最突出的是封面人物。自从1927年《时代》推出封面人物评选以来, 在全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今, 它已成为《时代》的品牌。反观《瞭望新闻周刊》, 从总体上讲, 大多数的图片使用还是比较得当的,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有的《瞭望》的封面图片主题不够明确, 有的与封面故事的关联度不大, 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新闻图片的作用。另外, 封面报道的标题、字体、颜色、大小、位置等总是变化多端, 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有时甚至需要仔细分辨才能确定哪个标题是封面故事, 这样就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 《时代》栏目划分详细, 《瞭望》栏目划分粗糙。《时代》的封面报道不完全按照原有的栏目进行划分, 有40%左右的报道都是根据文章的主题重新形成一个栏目, 充分显示了封面报道的重要地位。其余的封面文章仍划归周刊的固定栏目如world、nation、society、science、religion等。而《瞭望》的封面报道, 总体来说分布在专题报道、特别报道、热点观察、高层决策背景、特稿、瞭望论坛等几个固有栏目, 其他按照文章主题临时划分的栏目数量很少。
(4) 《时代》人物和宗教报道多, 《瞭望》人物和宗教报道少。《时代》的人物题材较多, 占第三位。这些人可以是巨贾、政要, 如《What Hillary believes?》《Sure, He looks like a president》, 也可以是普通百姓, 如《Would you buy a new car from this man?》《Our super sized kids》。而人物类的题材尤其是某一个人物的故事却很少出现在《瞭望》里, 即使出现了, 表现单个人物、讲述人物故事也并不是文章的目的, 个体人物的故事只是为总体上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服务的。另外, 从抽取的样本中可以看出, 虽然中国是一个宗教大国, 但是《瞭望新闻周刊》封面报道涉及宗教题材的很少, 这个现象应引起注意。而《时代》封面报道在宗教方面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而且保持相对稳定的比重, 这种情况与美国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1996年美国盖洛普组织公布了一个调查结果:96%的美国人相信有上帝或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
(5) 《瞭望》关注“三农”和反腐, 内容独特。“三农”问题和反腐方面的题材是《瞭望》有而《时代》无的。《瞭望》关于“三农”方面文章几乎每年都有, 且数量比较稳定。例如, 《粮安天下》《造福人民的创举》《从阳光土地起步》等, 这些文章探讨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分不开的:“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领导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 我国是农业大国, 加上传统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土地、对粮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和关心。另外, 《瞭望》反腐方面的文章数量也不少。例如, 《铁腕反腐新里程》《彻查不正当利益》等, 这与当前的社会实际是分不开的, 目前党中央正坚决打击一部分危害社会的现象和人员。这方面的题材能成为封面故事报道的内容, 表明了党和政府对腐败等危害社会的现象的重视以及反腐的决心。
二、《瞭望》的发展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瞭望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距离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媒体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要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批评性报道。首先, 这类报道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其次, 批评性报道是媒介的监督能力的一个体现。当然, 我们在进行此类报道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绝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眼球经济”而进行大量的、过度的负面报道, 这必然会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2) 适度进行正面报道。《瞭望新闻周刊》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它需要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后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 这就必然会带有相当多的“宣传”气息。过多的宣传容易使读者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情绪, 用得不好, 可能会成为期刊发展的阻力。
(3) 优化封面设计, 形成品牌效应。封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 它对于一份期刊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因此, 我们要注重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优化封面设计, 在做到赏心悦目、表达主题的基础上, 争取形成影响力。
(4) 详细划分栏目。《瞭望》的栏目划分比较粗糙, 这一点可以向《时代》借鉴经验。《时代》栏目划分细致, 除了政治、经济等传统内容外, 还包括了音乐、书摘、宗教、行为、健康等多个方面。固定栏目的名称比较详细、具体, 通过栏目名称可以推断出文章的题材。
(5) 重视人物报道, 增加宗教报道。某些人物本身极富魅力, 又容易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作为封面报道容易获得成功。但是《瞭望》的人物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人物报道数量少、人物脸谱化等, 这些问题亟待改进。另外, 宗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 在现实中也有着一些积极意义, 在选题方面可以适当涉及此类内容。
(6) 结合国情实际, 打造独特内容。《时代》虽然是世界一流的新闻周刊, 但是报道某些问题如“三农”、反腐等, 《瞭望》更有优势。从这一点上来讲, 《瞭望》还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敏芝.新闻周刊病相报告[J].出版发行研究, 2007 (11) .
[3]李琳, 蒋晓娜.时代与环球封面比较[J].青年记者, 2003 (4) .
[4]小尘.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J].大学出版, 2003 (2) .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 篇8
省级卫视的发展困境自上星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探讨, 其困境与中国电视市场分割的现状是分不开的:其一,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电视频道只有央视一套, 其它省级上星频道, 包括央视的其余频道在内, 尚无法完全有效到达二、三线城市。在这个意义上, 央视处于一家独大、垄断的地位。其二, 紧紧依附政权建设形成的电视事业格局, 以及数量众多、分散经营的“小而全”综合性频道, 形成了缺乏系统粘合力的布局状况。目前省级卫视一面在覆盖面上具有不完全的全国性, 另一面又由于行政分割因素的影响, 无法形成省级卫视群的资源共享, 因此频道定位仍只能表现为“小综合”的特点。这导致的结果是:省级卫视无法与已经将15个频道专业化的中央电视台竞争, 某种程度上来说, 省级卫视争夺的只是中央电视台剩余的市场;而相对于城市级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 省级卫视由于要照顾全国观众, 在本地性上又有了差距。
对于湖南卫视而言, 如何在央视、地方电视台、其它省级卫视与新媒体的夹击下实现持续竞争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在当前中国电视市场地方分割的情况下, 持续竞争的实现集中到了资源整合问题上, 而产业价值链则是资源整合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通过上下游联合开发衍生产品和配套内容, 达成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其中内容和渠道是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二、内容差异化战略的困境
不少省级卫视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在内容上实行了差异化战略, 避免与其他卫视正面冲突。它们在节目资源上进行布控与封锁, 即采用了纵向整合的方式, 独享资源优势。一方面, 如果竞争者想获得一样的内容优势, 就必须对上游产业 (内容开发) 进行整合, 大量的资金需求量就成为了准入壁垒之一[1];另一方面, 对于自身来说, 由于实现了规模经济, 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 从而获得了成本优势。
湖南卫视在从超女时代开始, 就力图实现对内容的控制权, 2005年湖南卫视大热的独播剧《大长今》就是其中的例子。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 首播剧可以由三家省级卫视同时播出, 且不禁止“二次版权”的出售, 重播率的存在就必然导致收视率的分流与下降。而独播剧恰恰体现的是电视台对内容资源的“垄断”, 弥补了“首播剧”无法掌握的二轮播出权所带来的资金回报的流失[2], 并且以此提升了电视剧剧场广告时间的价值。从2008年开始,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电视剧同质化以及因精品剧供需不平衡而导致的高价竞争, 以《丑女无敌》为标志, 湖南卫视又掀起了自制剧的高潮。自制剧属于省级卫视自主占有, 无需分享电视版权, 又可与电视台受众需求和自身定位更好的吻合[3],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节目资源的独享性。
除了电视剧资源, 湖南卫视立足的娱乐节目, 也具有较强的独创性与先发优势。除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系列, 由《玫瑰之约》发展而来的相亲交友类节目《我们约会吧》市场份额也占到了同时段的4.0%[4]。
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仍然没有止住整体下滑趋势, 究其原因, 除了新媒体对电视观众的分流作用外, 还有如下原因:
第一, 内容差异化定位在市场竞争中的效用有限性, 它实际上过度强调了“内容为王”的原则,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功能差异化本身的限度;二是功能定位或节目风格就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5]。后者在湖南卫视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湖南卫视节目创新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创新, 即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以改造创新来打造节目。如源于《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购买英国Fremantle Media《take me out》版权的《我们约会吧》等。虽然和原创相比, 模仿创新投入产出效益高, 研发难度和试验成本都能大大降低。但模仿创新很容易随波逐流, 失去自己风格, 同时它自身的特点使创办类似的节目内容对于任何一个电视台来说其难度都不大, 也因此导致“同质化竞争”, 互相挤占市场份额局面的出现[6]。这在超女后时代时期得到了印证, 虽然湖南卫视坚持“快乐中国”的独特品牌定位, 但《我们约会吧》与《为爱向前冲》《非诚勿扰》 (平均市场份额达到6.0%[7]) 的互相模仿与相似性, 严重分流了市场注意力资源, 降低了电视台收益。
第二, 则是在内容差异化战略上执行的不足。首先湖南卫视在模仿创新中没有充分融入本地化特色与自己的原创风格, 极易被其它电视台模仿。另一方面是湖南卫视人才外流严重:由于学习曲线的存在, 当学习效应发挥的时候, 平均成本将会下降, 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因此人才机制是降低进入壁垒的强有力决定因素。人才资源的外流无疑为其它卫视提供了本台的节目生产经验, 降低了风险成本, 同时通过对湖南卫视成功节目的改造和特色化, 创办了出优于原创的节目来抢占市场。一手打造《超级女声》前身《明星学院》的选秀教母龙丹妮出走东方卫视就是很好的例子, 她以超女的经验帮助东方卫视打造了《加油, 好男儿》, 根据索福瑞17个监测城市数据显示, 《好男儿》2006年总决赛平均收视率3.29%, 直接收益超过8.205亿元。《好男儿》创办第一年就对《超级女声》形成巨大威胁。
三、电视播放渠道:有效的内容呈现力
2005年《超级女声》获得成功不仅仅是模仿创新所带来的内容差异化的结果。当年的湖南卫视率先采取了全国性扩张的思路:在全国设立多个分赛区, 各地观众对本地选手倾注大量的热情和支持;获得两个全国性媒体平台的支持:互联网和手机。在前者上, 湖南卫视同各个地面赛区的城市电视台合作, 播放地方海选及各赛区决赛情况, 如成都电视台。而后者则使双向意义沟通渠道形成, 特别是靠手机短信投票和铃音下载获得了近3000万的利润。2005年后, 以真人秀节目为代表的省级卫视资源配置的全国性取向重新获得了因行政分割消解掉的电视市场规模优势, 湖南卫视作为卫视频道率先提出了“全国收视、全国覆盖、全国品牌、全国市场”“四全强势大平台”的推广概念。可以说《超级女声》在2005年的火爆, 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先发优势聚集了娱乐资源播放平台效应的结果。
电视节目和一般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必须靠内容制作和渠道播出二者结合才真正实现其价值, 即产业价值链价值的产生必须依靠上下游的协同作用, 内容生产最终还是要通过渠道抵达受众, 并且还应以最合理最迅速的方式。差异化战略的实现, 只有通过创新内容与市场扩散通路高度合作, 而市场扩散通路能力也是传媒集团的核心能力之一。
“那些不能在技术标准上有所建树或放弃与渠道供应商签订协议的组织将被排除在当前市场之外。”[8]价值链只有深入终端, 将省级卫视-节目供应商-渠道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链完整建立起来, 让渠道终端发挥应有的领导作用, 才能把省级卫视战略上的市场导向与操作执行上的终端导向糅合在一起。[9]对内容的掌控核心且必要, 然而对于省级卫视的市场扩张, 突破更在于“渠道”。
但再深挖来看, 如今并非一个渠道稀缺的时代, “渠道为王”的观念早已遭到消解。在喻国明教授看来, 未来的媒体核心竞争力之争在于渠道整合 (即获取环节) 与内容呈现力 (有针对性的组织与呈现环节) , “呈现的背后是生产、获取、组织环节, 呈现是最终环节, 若呈现环节出了问题, 整个链条的价值将受到极大消解”。[10]这一观点用在电视节目的播放渠道上, 我认为是:只有对多样化的渠道进行挑选与整合, 利用联动效应获得受众覆盖的最大化, 并且以传输渠道聚集来实现有效的内容控制, 使特定的节目精确传递至特定的目标受众, 获得足够的注意力资源, 节目内容与价值才能实现最大的扩散传播。
(一) 湖南卫视频道联盟的弊端分析
当然诚如一开始分析的, 省级卫视如今用用单个的综合性频道和其他对象多个专业化频道竞争, [11]在观众逐渐细分化的当前, 湖南卫视播放渠道的受众投放精确性, 本身存在着缺陷。
前面提到的“超女”时期的全国化传输渠道策略, 在后来的湖南卫视是被延续使用的。电视信号传输通常有四种渠道:卫星、地面无线、有线电视网、电信 (互联网、IPTV专网等) 或移动运营网络。在网络传输渠道尚未成熟之时, 前三者仍然是省级卫视节目进入用户终端的主要通道。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以“扩充平台、整合资源”为旗号的结盟便是例子之一。对于湖南卫视来说, 这次联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了湖南卫视自身电视节目饱和无法播放的困境和避免人才因为展现平台的缺乏而流失。欧阳常林也曾介绍称:“与湖南卫视偏重青年人定位不同, 青海卫视将更关注有消费能力的中年人群, 主打情感牌, 映照社会现实, 引导观众在娱乐中思考。”[12]湖南卫视希望以此为突破口, 捕获更广泛层面的受众, 避免两方电视台受众的重叠, 在互补中扩大市场份额。
但是, 湖南卫视至少在现今是将青海卫视做成了自己的同质化版本, 《背后的故事》、《天下女人》、《越策越开心》等一些已经在湖南卫视播出过的节目在青海卫视播放, 湖南台已经反复播放的电视剧目如《丑女无敌》等也陆续在青海卫视播出, 就连选秀节目《花儿朵朵》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仿造品。如果说湖南卫视对于其终端受众的定位还算比较清晰, 即80后以及年轻白领阶层的话, 将青海卫视打造成“克隆台”, 则是完全没有考虑其落地城市及预定目标受众的特征, 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同质输出平台, “借壳”传播, 这实际上造成了受众的重复覆盖, 并没有达到联盟的预期目的。这仅仅还停留在初期“渠道为王”的错误观念上。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 (CTR) 的标准, 卫星频道在一个全国的入户率需要达到70%, 收视份额超过1%, 才能称为是“全国性频道”, 并且有了与地方电视台竞争的物理条件。根据2006年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全天24小时全国收视率省级卫视排行中, 青海卫视仅以0.13的市场份额以及0.014的收视率名列第30位。同时, 青海卫视的落地率也非常低, 除省会城市外, 在与湖南卫视结盟之初, 全国337个地市级单位中只有12个能接收到青海卫视, [13]甚至远不如湖南地面频道。即使要推广落地的话, 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前面也提到, 省级卫视主要由地方政府开办, 为了保护省内市场份额以及政治因素考虑, 卫星的落地限制极强。仅仅只有几百万人口的青海的收视市场吸引力是很小的, 作为交换资源来换取青海卫视的落地困难很大。
单以湖南卫视在青海卫视播放“快女”改造版选秀节目《花儿朵朵》来看, 其诞生是为了呼应“快乐男声”, 两卫视实行捆绑, 形成男女搭配的格局, 推出“买通”模式, 在金鹰网上推出男女选手互相拉票的概念。为进一步提升《花儿朵朵》的影响力, 还会将“花儿”选手推上“快乐男声”总决赛的舞台[14]。可见湖南卫视目的就是为了垄断2010年的内地选秀市场, 使原本集中于单个选秀节目上的注意力资源能共享到另一个节目上。但2010年《花儿朵朵》总决赛仅为收视率0.10%, 市场份额只占到了0.32%, 还不及去年“快乐女声”的20分之1。[15]利用其它省级卫视平台拉动收视率策略的失败, 在很大程度上与青海卫视这个播出渠道的劣势有关。
在频道联播上, 美国的“联播网-加盟台”模式对于湖南卫视是很好的借鉴。其联播网由直属台 (直接控股的地面电视台) 和加盟台 (签订转播协议的市场限于某个地方区域的地面电视台) 组成, 构造了一张触角伸至全美各地的电视节目连锁销售网络———电视节目同步播映网络, [16]另外联播网也可以将照顾各地方不同口味的任务交给“加盟台”。湖南卫视如果选择与地方级专业化电视台合作, 输出生产过剩节目 (如2005年“超女”地方赛区赛况放送上湖南卫视与成都电视台的合作, 就是先依靠地方电视台的高入户率和本地性吸引足够的注意力资源, 为后来超女全国决赛阶段比赛收视埋下伏笔) , 或是签约同步播放聚焦地方级电视台受众注意力, 借此拥有全国播放平台与地方播放平台, 有利于卫视扩大覆盖面, 并实现精确传输以缩小与城市级电视台的竞争。这也许比同一个全国落地率低、各地入户率不高的省级综合卫视合作更有效。
(二) “三网融合”下湖南卫视现状
在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大趋势下, 电视的受众被电信网和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分流, 至2009年,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2.4亿, 使用率为总网民的62.6%[17], 这其中又有3936万用户只在网上看视频, 56.7%的网络视频用户认同对互联网的依赖要超过电视[18]。我们看到, 被分流的群体仍然有收看电视的需求, 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毕竟有限, 即便是在网络和电信业务中, 视频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信息形态。[19]因此, 各大卫视及中央电视台开始向网络视频领域渗透, 整合渠道乃至终端资源, 抢占制高点。如今渠道要求的是有效的内容呈现力, 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渠道对于在电视网体制中受到限制的省级卫视来说, 可以对其它两“网”的受众群进行复用, 获得更多可选择的、专业的传输平台, 实现有针对性互动性的节目内容呈现力。
湖南卫视从2009年开始, 推动了一系列的跨媒体变革。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湖南卫视在2010年将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剥离单独运营, 一方面, 卫视可以采用同步直播的方式, 以延伸电视传播, 扩宽传输通道。另一方面, 可将拥有版权的视频节目免费在线播放, 这等于是把电视播出的节目平移到网上播出, 实现“台网捆绑”。
另外, 2010年“花儿朵朵”在报名、播出、互动环节的设置上就有独家网络唱区合作伙伴腾讯网与3G通信唯一指定合作伙伴中国联通“精彩在沃”的全程加盟, 同时还与土豆网合作开辟了活动专区。这几个强势渠道的加入, 实现了对目标人群的精确信息传递, 广告投放精度提高。例如土豆网“花儿朵朵”活动专区上碧生源的冠名, 就是看中了其网络收视群体的年龄层与其目标消费群的契合度。这也是为何在《花儿朵朵》青海卫视收视率不及0.1%的情况下, 广告收入也有5000万元左右[20]的原因之一。2010年《超级男声》拥有11家网络赛区, 并在芒果网上进行了同步直播, 同样在收视率暴跌情况下, 其广告收入也达到了1亿左右。湖南卫视通过形成线上线下的合围, 对网络、手机使用者进行全国性覆盖, 聚集了大量电视台无法获得的注意力资源。毕竟收视率并非评价节目价值的唯一指标, 新媒体的操作对于节目的作用还是在于吸引非电视频道渠道上的其它注意力资源, 以在产业链的下游赢得更多的价值利润。
四、总结
延续湖南卫视超女时期的全国化扩张策略, 如何突破“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的理念, 面对多样化的媒介渠道资源, 对其进行挑选和整合, 通过联动效应扩大受众覆盖面, 精确传输, 从而实现有效的内容呈现力, 并于新渠道中扩散节目价值、获得利润, 将成为“后超女时代”省级卫视发展可考虑的新方向。
摘要:省级卫视的发展长期局限于行政分割下的中国电视市场, 因此资源的整合成为了各大卫视实现持续竞争的源泉。但长期以来, 各省级卫视都将资源聚集到了节目的开发环节, 然而内容差异化战略本身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突破“内容为王”的理念势在必行。面对如今多样化的媒介渠道资源, 如何对其进行挑选和整合, 通过联动效应扩大受众覆盖面, 实现有效的内容呈现力, 并于新渠道中扩散节目价值、获得利润, 是省级卫视应考虑的。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例, 通过分析其内容差异化战略目前面临的困境, 以及渠道整合现状, 望能给处于“超女后时代”的省级卫视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浅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异 篇9
在三四个世纪以前, 英国移民把英语带到新殖民地, 受新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形式。美国英语起源于英国英语。1607年以来无数批殖民者移民到北美洲, 这些殖民者把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带到了新殖民地, 这一时期的英语成为了美国英语的起点。英国英语自17世纪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因为大洋的阻隔并没有传到美洲。这些美洲移民仍然保持着英语的传统, 比伦敦英语更接近于莎士比亚的语言。英国的英语发生了变化, 而海外的英语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这是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不同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几百年以来, 欧洲、非洲、亚洲各国的移民来到美洲, 再加上当地的印第安人, 美国社会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相互渗透, 相互交融, 语言也相互影响, 英语受到美洲这个新环境的影响, 发生了变化。这是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不同的原因之二。
2 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词汇、拼写和语法方面的差异
2.1 发音的差异
总体而言,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发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元音的差异。|C|和|a|, 例如在英国英语中not的发音为|n Ct|, 而在美国英语中not的发音为|nat|。|e|和|i:|例如在英国英语中premier的发音为|premi[|, 而在美国英语中其发音为|pri:mi[|。|a:|和|A|例如在英国英语中ask的发音为|a:sk|, 而在美国英语中其发音为|Ask|。
(2) 双元音的差异。|[r|和|r|例如在英国英语中hero的发音为|hi[rou|, 而在美国英语中其发音为|hi:rou|。|Qr|和|[r|例如在英国英语中current的发音为|k Qr[nt|, 而在美国英语中其发音为|k[:r[nt|。
(3) 辅音的差异。|t|和|d|例如在英国英语中matter的发音为|m At[|, 而在美国英语中其发音为|m Ad[|
2.2 词汇的差异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仅限于个别单词。当然,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都是以英语的基本词汇为核心的。但是, 这两个国家在很多领域方面的差异肯定要通过词汇的差异表现出来。
美国英语所特有的词汇和短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国人创造的新词, 如movie (电影) 、bootlegger (贩私酒人) 等;第二类是有些词虽然在英国英语中仍旧使用, 但美国人给予新的涵义, 如homely这词, 英国英语意为“家庭的”, 但美国英语则有“不漂亮”的意思;又如bug这词英国英语“臭虫”, 美国英语则“昆虫”;第三类为有些词在英国已失去原来的某种意义, 但在美国还保留下来, 如fall这词, 美国英语中有“秋季”的意思, 但在英国早已没有这个意义。
2.3 拼写的差异
在拼写形式上,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美国英语中, 单词最后的-l在非重读音节中通常不双写, 而在英国英语要双写, 如traveler, traveler;rebel, rebelled等。
(2) 美国英语的一些以-ter结尾的词, 在英国英语中拼写为tre。例如, theater, theatre;center, centre等。
2.4 语法的差异
2.4.1 动词用法的差异
(1) 过去分词
在美国英语中, 有的动词存在两种形式的过去分词, 而在英国英语中这些单词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过去分词。
(2) “have, need, dare”, “used to”and“need to”在用法上的差异
2.4.2 冠词的用法差异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都存在冠词的省略现象, 但是总体而言, 美国英语中的冠词省略现象要多于英国英语。
简单地阐述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一些差异, 当然, 我们在了解这两种英语的差异的同时, 不要过分夸大这两种英语之间的差异。尽管这两种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所不同, 但它们并不是两种语言, 而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变体。总之, 通过对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比较和分析, 可以了解这两种英语的特点, 丰富关于英语语言的知识, 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摘要: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是英语两种最重要的语言变体, 这两种语言变体享有相同的语言结构以及许多相似点, 相互之间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和补充作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展中受到各自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这两种语言变体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相对来讲, 美式英语更保守一些;然而受其外来文化的影响, 美式英语也更擅于吸收和创造。作为英语的一种区域方言, 美式英语有其鲜明的特点。如今的美式英语无论在发音、词汇, 还是在拼写、语法上都与留居英国本土的人所使用的英语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 认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异, 掌握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将对这些差异和规律进行讨论。
关键词:美式英语,英式英语,语言变体,差异
参考文献
[1]Cooper, R&B.Spelsky (eds.) Influence of Language on Culture and Thought[M].Berlin:Mouton de Gruyte, 1993.
【英语培训的差异时代论文】推荐阅读:
英语教学差异论文10-26
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10-14
少儿英语培训论文06-27
英语写作中的文化差异06-13
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差异07-06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09-26
民办英语培训学校教师论文08-29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差异性教学10-28
大数据时代的英语教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