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方法

2024-09-17

审计监督方法(共12篇)

审计监督方法 篇1

摘要: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切实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审计监督全覆盖含义的基础上,从更新审计观念、营造审计气氛、了解审计需求、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方式、强化审计整改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方法路径选择。

关键词:审计监督,审计观念,审计资源,全覆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2014 年国务院颁发的48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简称《加强审计工作意见》)指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生改善、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职能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含义

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核心词是“全”。顾名思义,“全”就是“全面”的意思,其包含“无遗漏”、“ 不留死角”的实质意义。审计监督全覆盖就是指对各项审计监督工作必须毫无遗漏地覆盖每一个应审尽审的地方。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基于审计客体而言的,它包含审计监督对象全覆盖和审计监督内容全覆盖两个层面。

审计监督对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部门、单位及个人必须接受审计监督。依据《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监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家事业组织;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

审计监督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部门、单位及个人的哪些事项必须接受审计监督。依据《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监督的事项包括: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据《加强审计工作意见》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监督的事项还包括: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审计监督对象全覆盖就是将全部审计监督对象纳入审计范围之中,不留死角;审计监督内容全覆盖就是将全部审计监督内容纳入审计视野之中,不留盲点。不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不论是单位组织,还是个人,只要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只要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只要涉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就必须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不得设置障碍,真正实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二、更新审计观念,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精神引领

思想决定思路,观念影响行动。审计监督作为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其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整个审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要求下,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积极转变审计观念,切实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不断创新审计监督思维,创造性开展审计工作,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形势的要求。

1.树立审计大局观念。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几乎各个方面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寄予厚望和重托,审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审计工作中应始终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为中心,紧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服务改革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审计监督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关全局的、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领域和事项上,切实推进审计工作。

2.树立法治观念。

法治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权力制约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管理机制。审计应适应民主法治的要求,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积极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公正透明的审计法律体系。

一要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深入研究和掌握被审计事项涉及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审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在审计工作中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公开审计计划、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渠道,推动国家治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二要坚持执法必严。要通过对政府部门财政情况的审计,深入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揭露和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和民主法治建设。

三要完善审计法律。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能发挥有效作用的专门法规制度,从法律上确定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保障国家审计人员行使正当的监督职能。要按照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深入分析现行审计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注重揭示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衔接、不配套、不适应等问题,对现有的审计立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3.树立服务群众的观念。

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审计工作的成果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和认可。因此,审计机关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密切关注民生领域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紧密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切实加强对医疗、社保、教育、农业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的监督,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行为,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审计工作中应树立服务群众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营造审计气氛,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治理环境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全覆盖,而审计氛围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仅靠审计机关的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正如审计学者杨肃昌所说:“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不在于审计机关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审计需要得到党政部门支持,形成良好的审计范围和氛围。”

审计调查取证难、获取数据难,在中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被审计单位和个人,依法接受审计意识欠缺,拒绝提供审计必需的资料,存在阻挠、干扰和不配合审计工作,甚至威胁、恐吓、报复审计人员的行为。有些协查单位保密意识不强,存在泄密现象。营造良好审计氛围,减少权力和利益部门对审计阻碍和不当干预,有助于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在质和量上的进一步提升。

1.加强审计宣传工作。

审计机关在狠抓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多向被审计单位做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并将审计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审计机关要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主动性,要求“审计工作开展到哪里,审计宣传就跟进到那里”。

要建立和完善审计宣传目标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体系;要从多方位、多渠道加大审计宣传力度,提升审计社会形象。比如,审计机关可通过悬挂横幅、布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提问、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展示和宣讲审计的相关知识,使人民群众对审计有充分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度和关注度,最终形成“自觉接受审计光荣,拒绝配合审计可耻”的和谐审计氛围。

2.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归根到底靠的是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审计队伍,因此,提高队伍素质是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以下三个“必须”:

(1)审计人员必须坚持“依法、责任、忠诚、清廉、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无私无畏。

(2)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克服涣散松弛现象;严格遵守廉政纪律,打造纪律严明的审计铁军;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提高审计管理水平;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3)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总结实践检验,勇于开拓进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之路。

审计机关应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四、了解审计需求,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统筹安排

对于各级审计机关而言,本地区纳入监督视野的全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即“审什么”,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当社会经济形势和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不仅要让审计人员广泛参与其中,还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这样制定出的计划才能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点。因此,审计机关了解审计需求,有助于规划审计工作,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加强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联系。

从基层审计机关来讲,审计监督全覆盖既要全面把握区域内总体情况,更要明确审计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还要立足基层审计资源实际,坚持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因此,审计机关应积极联系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取得相关资料,从源头上摸清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

对于主管部门较多的各类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要多方调查,确保从源头上实现总体把握,如从财政税务部门取得本地区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全部预算执行单位和纳税企业名单等信息,从发改委等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取得本地区项目建设规划和在建项目等情况。各级审计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量编制滚动项目计划,规定在一定周期内必须将待审项目轮审一遍。

2.建立被审计单位审计信息数据库。

根据被审计单位类型和资金性质等要素,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大众的审计需求,建立被审计单位动态信息数据库。各级审计机关应对监管范围内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查研究,将审计监督对象根据使用财政资金的预算级次列出单位明细清单。

根据审计工作实际需要,可以分别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信息数据库、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数据库、项目投资审计信息数据库等,加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实现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推进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构建审计数据系统,加大数据集中度和综合利用力度。

五、整合审计资源,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组织保障

在要求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背景下,审计任务繁重和审计资源有限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审计监督的对象众多、面广量大、审计业务复杂,审计机关审计力量有限,难以做到每年对所有监督对象都进行普审,而且审计人才缺乏,审计队伍总体技术力量还显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整合审计资源,推动形成审计工作整体合力,优化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组织管理,确保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成效。

1.审计机关内部力量的整合。

在当前审计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的背景下,应树立全国审计“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审计资源的“层级合力”和协同作战优势,形成审计机关的整体合力,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

首先,要充分发挥上级审计机关和下级审计机关的合力。根据审计机关领导体制,下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在开展重大同步审计项目中,上下级审计机关应将审计项目计划有机地衔接起来。省级审计机关可以充分依托下级的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力量,有效扩大审计覆盖范围,延伸审计工作链,拓展审计深度。下级审计机关独立开展审计项目的同时,结合上级审计机关的项目计划开展相关审计项目,这样可以做到项目的互补,同时能够避免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因审计项目之间的交叉、重复所导致的审计资源浪费,形成上下级审计机关整体合力,提高审计效益。

审计署特派办、派出局与地方审计机关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一方面,在项目安排和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免行业、地域、时间上的重复交叉,地方审计机关侧重于微观审计“跟进”,特派办、派出局侧重于宏观审计监督;另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可作为特派办、派出局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的重点,同时特派办、派出局审计发现的问题也可作为地方审计机关关注的核心。

其次,要充分发挥本级审计机关各处室之间的合力,如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投资、财税、环境、国土、企业、农业等多种审计专业人才。依靠单一职能处室的力量已无法满足大型审计项目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审计机关内部打破专业处室的界限,整合不同专业的审计力量,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扩大审计成果。

2.审计机关与外部力量的整合。

在最大限度整合国家审计资源的基础上,为突破审计监督力量不足的瓶颈,应建立协同审计监督机制大格局,即审计机关审计力量、内部审计力量及社会审计力量共同参与,审计系统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功能互补,并辅之以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避免政府审计机构孤军奋战,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在审计监督全覆盖中的重要作用。

在财政投资审计领域,可以利用社会审计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审计项目“外卖”,采取公开招标,择优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扩大审计监督工作的覆盖面。在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可借助内部审计力量,通过对系统内审人员的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摸清被审计单位乃至某一具体部门的家底。

六、创新审计方式,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有力抓手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广泛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核算模式正在由传统的会计核算、经营管理系统转向高效复杂的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原始资料是具有关联性、模糊性、高度概括性的海量电子数据。审计机关若不善于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审计全覆盖。

推广数字化审计方式,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平台,是审计监督全覆盖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审计,注重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功能,扩大联网审计范围,全面深化办公自动化,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借助政府信息平台,实现远程审计,使审计人员能够随时访问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经常性监督,实现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的目的,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系统筛选、分析数据,从关联数据中发现所蕴含的规律和特点,挖掘出审计线索,使审计资源效能最大化,为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打下坚实基础。

七、强化审计整改,为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成果转化

审计的要义不是“为审而审”,而是“预防、发现、纠偏”。审计整改就是“纠偏”,它是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审计整改不尽如人意,还存在有关部门对已审出问题的追究不严格、整改结果不彻底、整改方式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大审计整改力度,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深化全覆盖的审计成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整改不到位,是对审计成果的最大浪费,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机制,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抓好审计整改工作。不管是经济责任审计还其他专项审计,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于审计机关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对于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整改建议要切实抓好落实;对于整改结果要向审计机关、同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告知,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要加快探索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相关问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可采取人大质询评议、政府督办问责、审计跟踪落实等办法,最大限度地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

“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明确时限,不折不扣,坚决整改”,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地区、部门、单位及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依法依纪做出处理。对无故拖延、推诿甚至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审计反映的广泛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完善制度规定。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的,要严格追责问责,避免“屡审屡犯、屡犯屡审”,最终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尹雪梅.浅谈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方法[J].审计月刊,2014(5).

刘国常,郭葆春,赵兴楣.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目标与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2010(24).

审计监督方法 篇2

审计监督是人大监督财政预决算的重要工具

(一)监督法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监督法第三章十五至二十一条中专门规定了“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并从三个方面予以严格规定:一是规定了决算草案审查和批准的时间;二是规定了决算草案科目编制要求;三是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从而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着力点放在经济监督上,为审计工作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审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监督法为审计工作确定了重点内容。各级人大其及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预算收支平衡情况;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政府基金情况;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等,这些为预算执行审计确定了重点内容。按照这些要求,2008年我们在抓2007年县级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除对县财政局、地税局具体组织的县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外,还延伸审计了县民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国土局等21个单位,通过深入审计,我们发现一些单位还存在管理不规范和政策执行不到位、财政收入上缴不实、税费征收成本大等问题。实践证明,审计工作只有人大监督工作相统一,才能达到审计工作报告为人大决策服务效果。

(三)监督法为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人大其及常委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人民政府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二是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决议,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三是县人民政府进行通报和向社会公布。这些规定与审计法相衔接,充分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而审计机关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从而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范文网】

审计监督在人大监督之下不断完善发展

近几年来,我局在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中,积极主动邀请县人大其及常委会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使审计工作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审计结论落实率逐年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提升。可以说,正因为有县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有人大监督这一有力武器,我县的审计监督才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其一,扩大监督范围,充实监督内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大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仅仅只限于听取财政预决算审计情况报告,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代表们的意见也不能很好的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我局主动上门,要求县人大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即审计实施过程中,主动汇报实施方案及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人大财经委的意见,并按程序及时修订审计方案。审计工作报告形成后,再次上门征求委员们的意见,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也便于委员们在每年的人大会上向人大代表们做出宣传和解释。这一做法已持续多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审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过去审计机关向人大报告审计工作时心里没底、甚至难以通过的被动局面;二是增强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扩大了社会影响;三是为人大代表支持审计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密切了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其二,扩大监督影响,提高监督层次。对于人大监督审计工作,以前社会上都有这样的认识:人大只监督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没有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县人大进一步提高监督层次,明确要求审计部门对当前社会反映强 4万元,提出审计合理化建议368条,移送案件3件,审计结论落实率达到100%。

实现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有机对接任重道远

《地方组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这种双重管理体制,既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有效地行使审计监督权,也不能确保审计机关主动地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审查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评议监督干部等工作过程中及时地提供有关具体资料,从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质量。可以预见,随着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逐年加大,审计监督也将越来越重要,审计监督必须实现与人大监督的有机结合,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应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建议全国人大修订《地方组织法》或作出决定,将现属政府的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直接向人大常委会负责。在管理体制没有到位前,可以考虑在人大常委会增设审计监督工作委员会,组织或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以此强化和提升审计监督。

(二)切实落实人大监督权。一是建议人大成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集中一批精通预算和审计的专家学者,加强调查研究,直接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把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和审批落到实处。二是在制度上构建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的问责监督机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人大对一把手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质询和信任评议表决,对其过错、过失实施追究。定期质询由常委会负责,以构成对一把手的经常性监督;信任表决由人大代表对政府进行一年一度的评议并进行信任表决,一旦产生不信任表决,“一把手”应当立即辞职。只有这样,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其他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问责、评议和信任表决。

审计监督方法 篇3

(一)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缺乏统筹整合。审计计划安排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审计机关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前,往往只是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科室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这就容易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由于尚未统筹整合经济责任审计资源,领导干部的密集调整,只能被动地实行“突击式审计”,必然导致无法确保全覆盖审计质量。同时,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中主要是对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进行审计,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审计安排相对较少,也制约了全覆盖审计的进程。

(二)全覆盖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审计效率低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审计的审计范围日益扩大,审计的深度不断深入,审计对象日趋复杂、审计环境也不断变化。目前,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云计算、大数据、联网审计和一些专业性强的高技术领域对一些市、县地方审计机关来说十分陌生,很难在现有条件下完成审计全覆盖的艰巨任务。此外,目前审计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相互之间未做到协调配合,尤其是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没有和国家审计机关形成合力和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三)全覆盖审计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审计监督全覆盖必然带来审计任务和工作量的加大,而当前榆林市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普遍面临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的矛盾,很多一线审计人员劳动强度很大,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推行审计监督全覆盖,也难免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同时队伍年龄结构偏老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高尖专及复合型人才不多等现状使得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还达不到审计全覆盖提出的要求。

(四)被审计对象协助和配合审计方面不够。审计全覆盖不是简单的数量覆盖,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全覆盖,也不是强化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初衷。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肃昌说:“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不在于审计机关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审计需要得到党政部门支持,形成良好的审计范围和氛围。”一些被审计对象依法接受审计意识欠缺,对审计工作抵触,拒绝提供审计必需的资料,有的协查单位保密意识也不足,而且加强审计全覆盖肯定会涉及一些权力和利益部门,如何迈出第一步对审计人员也是挑战。

二、地方审计机关实现全覆盖审计的对策

(一)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一是要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摸清哪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领域还存在审计监督的监管盲区,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审计对象数据库,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实行ABC分类管理,处理好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对重点部门与单位、重点资金与项目、重点领域与重大政策措施等实现监督常态化,对其他非重点资金、非重点领域、非重点单位安排5年轮审一遍,既突出年度审计重点,又保证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全覆盖;二是在审计项目重点确定上要继续深化财政审计,加强对税收收入、非税收支及政府债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审计,推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和跟踪审计,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必审制;要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将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提高审计效率;三是加大对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结合年初审计计划,积极探索“1+N”等审计方式,以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力争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成果共享,形成“一个审计通知书、一次进点、多项审计、多份报告、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格局。

(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全覆盖审计效率。各级审计机关要从创新方式方法入手,建立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成果共用、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在审计实施中,要建立审计机关之间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审计成果,在协助外调有关资料等方面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同时,对一些常规内容和特殊业务领域的审计,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在建立有效监督、核查机制的前提下,还可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单位,寻求外部审计力量支持,在一定时间内或某些审计事项中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二是在技术手段上,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运用计算机创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整合“大财政”资源、搭建“大数据”平台、完善“大整改”机制,以数据联网审计实现对地税、财政、住房公积金、社保等部门的数据联网,以联网实时审计实现对所有预算部门的财政审计全覆盖;三是注重对优秀审计项目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和交流,对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审计经验和方法技巧,要分门别类进行总结和提炼,积极推广应用。

(三)统筹整合审计资源,为审计全覆盖提供力量保障。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科学统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一是立足内部挖潜,提高现有人员的审计效率。主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培训学习、以审代训等方式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复合型“审计铁军”;二是整合各层级审计资源,创新组织方式。采取“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就地审”与“送达审”等模式推进涉及全局的重点资金、重大项目全面审计,统一组织、整体作战;对行业性、区域性的审计项目,要加强各专业、跨区域联合审计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在审计项目的人员安排上,可以采取打破层级及科室界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考虑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进一步增强审计力量,以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完成有效全面覆盖的艰巨任务。

(四)强化审计整改监督检查力度,扩大审计全覆盖效果。审计全覆盖的目的是更加充分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机关只有在揭露问题之后促进问题的整改,才能彰显审计的意义,因此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经济责任审计回访,督促被审计单位负责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计划,实行对账销号,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建立健全案件线索移交,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成果共享制度,将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追责问责力度,实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和强化审计的威慑力,更能够形成对财政资金多渠道、多部门全方位监督,让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图片新闻

耀州区审计局全体干部日前深入坳底村实地走访贫困户。填写了统一制作的《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脱贫攻坚“连心卡”》,帮扶干部对贫困户进行脱贫攻坚政策法规解读,现场与贫困户签订《干部包户(人)脱贫攻坚责任书》。

审计监督方法 篇4

企业内部审计应突出以内部控制评审为特征。内审部门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措施不断实施评价, 指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提出改进措施, 有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职能作用。

要做好企业内部审计, 应用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至关重要。审计方法是在审计工作中达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一直以来, 企业内部审计, 根据被审计企业审计项目和内容的不同, 传统常用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有顺查法、逆查法、交叉法、复核法、审阅法、询查法等等, 不一而足。

当前,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依然大量存在和使用。无论使用何种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 都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 使企业内部审计还无法完全从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 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 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事后监督的阶段上, 而没有与时俱进, 顺应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变化, 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并及时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管理建议, 审计的对象依然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 其主要工作仍然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应该要及早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向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进行转变,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企业内部审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财务领域, 应该将其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开展管理审计, 摆脱传统守旧、效率低下的监督型审计模式。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普遍实现了高速发展、跨越发展, 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收益不断增加。然而, 纷杂庞大的公司系统也为企业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难题。各企业在制定公司制度的同时如何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推陈出新, 已是企业规避风险、创造高效益的重要内容。这就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必须要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创新才有生命力。

基于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笔者结合本公司一直以来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 对本公司提出的几种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创新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效果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以期达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更加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

多年以来, 本公司审计部始终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与年度工作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创新的姿态, 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内部审计新模式, 即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 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 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以“板块式审计”为主, 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 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 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一、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 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多年来, 本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创新的姿态, 不断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 并逐步向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工作拓展, 大力推行效益内部审计。

一是注重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常性地组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专业业务培训以及与航空业相关的管理知识等的培训, 扩大企业内审人员的视野, 为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强调要求审计人员消除“局外人”意识, 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并在具体的活动中行使监督和相应的管理职能, 进而让审计理念得到升华, 改变为审计而审计的观念。

三是切实掌握企业内部效益审计的实质, 即被审计企业内部单位是否进行有效的管理, 资源是否被最合理利用, 相关项目资金应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在这个基础上, 再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对于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情况, 提出建议方案, 帮助企业减少损失, 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切实有效的助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采取内部控制评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将企业内部审计定性为管理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 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 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进而让管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让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将重点放在生产运行审计, 侧重管理评审, 同时兼顾财务收支审计及下属企业审计, 以促进公司内部控制不断规范和优化, 建立长效机制, 防范经营风险。

二、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 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 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 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因此, 为从“经济监督”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 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企业内部审计要真正做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 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离不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也离不开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提高对企业内审工作的认识, 各部门还要积极配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尤其是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 同时各业务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咨询业务, 以及时堵塞漏洞, 防范经营风险。

审计部得到了公司管理者和各个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得以参加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基建例会、营销分析会等各项企业决策业务会议, 及时掌握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 为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监控的审计工作模式提供了可能, 同时, 能够促进审计部门能够根据企业业务工作情况, 及早完善审计工作计划, 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为做好对采购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审计部采取企业内部审计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对重大项目进行事前监督, 从采购文件编写到开标会议全过程都积极及时的参与。针对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文件及评审标准提出改进和修订建议, 及时制止不合规定的采购会议。为实现最有效的成本决策, 审计部积极与采购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就采购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较好地提升了成本管理质量。

三、以“板块式审计”为主, 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 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为了减少重复交叉审计及对被审计单位的干扰, 审计部创新审计组织形式, 根据企业内部审计所涉业务的系统、领域、性质划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采用“板块式”审计方式, 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企业内部审计从业务管理控制到会计控制, 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评审, 形成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审计成果, 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针对涉及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特殊审计项目, 审计部采取创新的“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 有效地改变了被审计单位对企业内部审计“敬而远之”的心态。通过邀请业务部门参与审计项目, 增进了各部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各方的沟通效果。“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 即审计方案开始实施前就召开审前会议, 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方案, 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沟通审计发现, 促进落实审计建议。

参与式审计优化了审计队伍专业结构, 弥补了内部审计人员部分专业知识的不足, 增强了审计建议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更好地提升了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效果, 同时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自我学习培训和提高水平的机会。如邀请计财部进行销售业务管理、基建投资管理评审等, 弥补审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

四、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 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到客观、公开、公正, 不仅重视问题查找, 重视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根源, 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提出客观、合理、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帮助被审计单位实实在在的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促进企业内部业务质量的改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为此, 审计部创新性的建立了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 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较好地实现了审计目的。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及审计结果的充分落实,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遵照PDCA闭环管理原则, 从最初的审计计划的制定, 到审计实施的全过程, 再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实行全过程监控管理。审计部除了原有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外, 增加“审计意见期中交换书” (下转173页) (上接138页) 和“审计退出会议意见交换书”, 召开审计沟通会等措施, 以中立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检查相关工作程序流程,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落实整改阶段, 本公司审计部联合计财部、被审计单位, 通过“审计报告整改监控”电子审批流程, 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落实。即通过由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方案, 审计部审核, 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审计部进行复核, 计财部进行绩效考核等措施, 确保整改到位。此外, 对重大的审计项目, 审计还进行后续跟踪审计, 提升整改效果。

通过审计分析、评价和建议提升被审计单位管理质量。2010—2011年的审计建议接受率高达98%以上, 得到了被审计单位广泛认可, 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内部审计为公司管理服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免疫系统”, 以第三只眼为企业经营发展体检把脉, 必须定位于服务, 立足于监督, 着力于规范, 内部审计成效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我国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 企业的发展也在提速, 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急剧提升, 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始终在面临新的挑战, 企业内部审计要始终把反思作为内部审计创新工作的切入点, 学习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 总结企业内部审计的经验, 宣传推广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 营造由“人本”向“能本”转化的观念,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力和潜能, 不断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 积极拓展企业新的审计领域, 同时, 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鼓励机制, 鼓励创新。只有这样, 企业内部审计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 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对我国当前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同时,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审计工作, 提出了一些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创新做法

参考文献

[1]焦志伟.内部审计创新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 2006, (3) :23.

[2]何薇.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机制中的创新做法[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5) .

[3]沈翠玲.论内部审计创新的可行性[J].中外企业家, 2012, (7) .

[4]李中华.论审计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12) .

[5]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辽宁经济, 2011, (9) .

人大监督“剑指”审计整改 篇5

人大监督如何有效对接审计监督,一直是人大工作者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前者是“财政的管家”,后者是“经济的卫士”,一脉相承。人大借审计延伸监督,可以弥补人大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缺陷,也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近些年来,人大与审计报告的“亲密接触”随着“审计风暴”的式微略显审美疲劳。每年审计查出问题中“屡审屡犯”“涛声依旧”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部委甚至成了连年上榜的“老面孔”,损害了审计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也让人们对人大监督的力度产生疑虑。

2015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辣味”十足的追问审计整改的示范下,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在地方人大的权力殿堂中不断“亮相”。审计指出问题,人大盯紧不放,对问题整改情况再次“三堂会审”“对症下药”,杜绝一审了之,督促整改落地。

对23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去年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7个工作组进行现场督促检查,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狠抓督促整改,23个污水处理厂现已全部投入运行。” 此次审计整改报告也印证了浙江省人大跟踪监督的成效。

全国和各地人大陆续开启审计整改情况的监督,无疑开了个好头。但要真正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部门的专业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发生化合反应,产生“1+1大于2”的效应,人大除了要盯牢问题、持续监督外,更需要建立审计成果运用的对接机制,做到“从审计风暴中来,到监督制度中去”。

审计和问题整改报告,晒的是数字,揭的是问题。人大在充分了解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将审计意见落实不力或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确定为专项工作审议监督的对象,促进被审计单位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防止整改“落空”。同时,进一步激活人大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更具刚性色彩的监督手段进行问责,构建有效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问责机制。

“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审计披露的某些问题之所以重复“打脸”,制度因素不容忽视。人大要从加强财政管理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制度层面来整合审计成果。不可否认,审计突出的问题往往比较重大,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可能涉及体制障碍或者机制上的重大缺陷。因此,人大监督的视野不能只停留于“就事论事”上,而应努力挖掘个案背后的共性问题和制度缺陷,从“管牢部门预算决算”“盯紧财政专项资金”“把好重大投资项目”等层面破题,铲除滋生问题的土壤,放大监督成效。

加强审计监督 服务改革发展 篇6

当好财政资金“监督员“,促进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李克强总理指出,审计机关要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发挥好“守护者”和“安全员”的作用,推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资金,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审计机关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大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尽可能减少盲区和死角,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审计监督的全覆盖。要审深审透每个项目,把审计对象的底数摸清楚,把每笔资金、每个疑点搞明白。抓好每个项目的每个细节,做到审计过程精细化、组织程序规范化、人员分工科学化、审计责任明确化。

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审计监督要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扶贫、救灾等方面高度关注,紧盯民生资金的投向,拓宽领域,找准项目,连年安排,全程跟踪,持续推进,确保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老百姓身上。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坚持把政府所有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针对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有关要求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要重点组织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和楼堂馆所清理情况的专项审计,促进降低行政成本,从根本上铲除“四风”问题滋生的土壤。

当好经济发展“安全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深化改革中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时刻提防。审计机关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促进发展。

促进重大政策落实。把促进重大政策落实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加大对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对重大政策执行过程的全过程审计跟踪,及时纠正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关注政策执行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得政策效益得到更大的发挥。

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审计机关要不断增强敏感性和预见性,全方位、多角度监控经济运行全过程,不仅要揭示问题,而且还要分析、研究、处理问题和完善政策;要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运行、财政、金融、政府债务中的各类风险隐患,促进风险防范和化解,发挥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

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是经济运行的感知器,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把脉,就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从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的角度揭示和反映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站在更高层面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努力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当好反腐败的“利剑”,促进正确使用权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强化执纪监督,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的审查和处置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底线思维方式,从自身做起、带头正风肃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审慎对待和正确使用权力,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审计监督要敢于碰硬。要忠实于宪法和法律,珍惜和用好审计监督权力;要依法审计,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勇于担当;要服务于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切实为党委、政府正确、科学决策提供服务,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重点关注权力行使与责任落实,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腐败多发领域以及落实“八项规定”情况的审计监督;前移审计关口,坚持任中审计为主,推行党政领导同步审计;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可用、好用和管用水平,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大案件线索查处力度。注重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对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要坚决查深、查透、查实,对任何一个疑点问题都不放过,查不出原因不罢休;加强与纪检、司法部门的配合协调,对顶风“闯红线”的,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老虎、苍蝇一起打,共同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

当好深化改革“催化剂”,促进改革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围绕“六位一体”的改革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完善新政策、新措施,结合各地实际确定了具体的改革任务。审计机关要发挥好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审计监督,切实担负起新时期国家赋予的新使命。

确保改革政策的落实。围绕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审计机关要不等不靠、积极适应、紧密跟进,从反腐、改革、发展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加大审计监督,推进简政放权,推行权力清理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影响改革进行的问题,提高宏观把握和统筹分析的能力,积极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改革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着力解决屡审屡犯的问题。屡审屡犯的问题是审计面临的一个顽疾,也是影响改革的一道障碍。审计机关要对屡审屡犯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找准解决的对策,着力在纠正突出问题、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在构建长效机制上见成效,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

审计监督方法 篇7

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强审计监督

气候变化,一方面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人类的活动有关,尤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敏感。由于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使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可以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比。能源的低消耗和高效利用是低碳经济的实质所在。开发新能源和实现绿色GDP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低碳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这种经济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通过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使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以便减缓气候的变化,使人类能够实施可持续发展。

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2月16日,1997年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了法律依据。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标志着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将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在全球发展。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表示,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岛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尚需要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十分清晰,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审计监督的漏洞需要补充和完善。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节能可能不减排、减排可能不节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误导。如果把不利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于企业发展中,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这方面的审计监督还没能及时跟进,审计监督的方法需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探索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审计监督新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审计监督方法创新

低碳经济审计的目的应该是督促被审计单位把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目标落在实处。所以,在实施低碳经济审计时,应该以“低碳”为核心,根据审计对象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审计。

(一)建设低碳审计制度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是审计信息的重要特征。审计信息的这种特征对于补充市场缺陷,找出并纠正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审计关系中有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审计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力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低碳审计制度,可以规范审计主体的行为,有利于审计动机的转化,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可以成为低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了对低碳消费成本和效益进行客观评价,需要建立信用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这样还可以加快低碳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建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低碳审计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低碳消费审计监督方面,没有完善的标准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的正确判断和决定,使低碳审计没有足够的依据可循,审计风险也会由此而生。在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时,应该关注低碳消费的某些特殊性。鉴于低碳消费在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使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现实性。在不同行业,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审计中也应有所区别。总之,企业只有做好结构低碳、基底低碳、方式低碳,才能满足低碳消费要求,企业应该发挥高新技术、低碳技术的作用,对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更新改造;通过运用新能源使低碳消费得到实施;把低碳消费方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以此作为建设低碳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

(二)强化企业低碳审计

建设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在短期内的付出将会大于收益。为了促使企业自觉开展低碳消费,需要强有力的监管,需要对企业实施低碳审计。企业低碳审计(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审计),是依据低碳审计标准,委托低碳审计主体,运用低碳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所承担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从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方面进行鉴证。经过企业的低碳审计,可以找出低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使企业实行低碳消费模式。

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变化有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相关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定(低碳经济审计)并应用其审计结果,调整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低碳经济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作为审计主体进行低碳经济审计。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它们将会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嫁给社会或他人。这一外部性仅仅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办法彻底消除。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权威性,组织税务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环保部门等单位进行联合审计,这样便于监督企业低碳消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在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如果低碳消费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或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产生影响,那么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对相关部门低碳消费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力保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优势。

为了提高低碳审计效率,需要明确低碳审计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要目标明确。企业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出低碳消费的合理目标;明确低碳消费的社会责任,坚持节约与高效并存;明确企业低碳消费的管理目标,给出经营活动的预期效果;明确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高效率实施低碳消费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把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使用的全过程。

在企业的低碳审计方面,考察一个真正的低碳产业,一方面要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碳量;另一方面要考察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为低能耗和低碳量,考察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链条上的碳排放量。对于一个产品的低碳性质,一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直接排放量;二是要考察该产品碳的间接排放量,包括与该产品有关的配套设备、生产该产品时所消耗的能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该产品在不同环节中的增加的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在低碳行业中的企业未必就是低碳公司,在新能源行业中的企业也未必就是低碳公司。同样,某产品具有节能和减碳的效果,但其未必就是节能或低碳的产品。例如,广泛使用的太阳能能源,它的应用是非常环保的。但如果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的是单晶硅或多晶硅时,那么它仍属于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把这些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叠加起来,所形成的碳排放量就会非常大。而当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非晶硅时,所形成的产业则是低污染和低能耗。因此,企业可以借鉴经济效益审计方法进行低碳审计。在低碳审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或事后审计的方式,发现的问题及时追究。企业的低碳审计,既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审计,也可以由事务所进行审计。

(三)发挥财政低碳审计作用

财政低碳审计应重点关注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过程、追加预算的审批和拨付等环节、材料采购、设备购置以及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审计人员还应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对企业和社会实行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激励政策的情况,应该检查监督补贴资金的拨付情况。

对于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审计,审计人员需要检查监督这些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在资金的使用上是否符合预算安排及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选择的交通运输设备、照明设备、材料等,是否符合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能减排要求。在绩效审计方面,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节电、节油、节水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力,成效是否明显,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是否发挥了国家机关应有的表率作用。

(四)做好低碳审计宣传

为了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应该做好低碳审计的宣传工作。采用正面宣传、从严处罚和公开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体进行宣传。宣传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并以审计机关的影响力,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对那些管理混乱、浪费严重、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不力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坚决给予从严惩处并曝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倡导自觉节能减排,逐步建设成节约型社会。

(五)其他方面的低碳审计

1. 关于政府推行的低碳经济制度实施效果的审

计,一是要把握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二是要为低碳经济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服务工作。

2. 关于对低碳经济资金方面所进行的绩效审

计。主要对资金预算方面、资金筹措方面、资金管理方面、资金使用方面、资金投资方面等进行审计,对其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做出评价。

3. 关于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

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项目计划是否科学、目标执行是否有效等所做的评价。

低碳经济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出现,低碳审计的方法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更新和完善,使审计监督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摘要:建设低碳经济,需要充分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低碳经济发展刚刚起步,低碳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可通过建立低碳审计制度、强化企业低碳审计、发挥财政低碳审计作用、做好低碳审计宣传等审计监督方法,规范和助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审计,低碳经济,审计监督方法

参考文献

[1]叶祖达.碳审计在总体规划中的角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2]李兆东.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

审计监督方法 篇8

从现实来讲, 审计风暴刮向审计部门的必要性, 至少存在着两方面客观因素。

首先, 财权受制于地方。目前中国有18个省区市审计厅 (局) , 及所属的89个地市、307个县区审计局实行了审计外勤经费自理办法。换言之, 仅有不到六成地方审计部门做到了“审计外勤经费自理”。不少地方审计部门仍拿着地方政府俸禄, 但审计对象却往往都“不好惹”, 不是地方政府部门、机构, 就是一些被地方政府宠爱的纳税大户以及大型垄断企业等等,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地方审计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权力“出轨”, 难免出现权力滥用现象。

其次, 乏力的同体监督。廉政建设是审计事业的生命线。尽管近年来审计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制度, 譬如, “八不准”、审前承诺制、审后回访制、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制度和年终评比一票否决制, 以及许多地方建立了审计机关“一把手”离任审计制度等等, 但这些监督制度, 大都属于“内部监督”, 这种监督方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各国的经验也已经证明, 外部监督总是比内部监督更有效。审计署再独立, 毕竟仍隶属行政系统, 不能完全排除内部监督可能带来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 在已经建立国家审计制度的160多个国家中, 大多数国家的审计机关都完全独立于政府, 直接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历史上早有哲人把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医生与患者”。笔者看到2006年《求是》杂志上刊登的一则历史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 哪个医术最好?扁鹊答:大哥最好, 二哥次之, 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何你最出名?扁鹊说:大哥治病, 治病于未发之前, 一般人不知其能事前铲除病因, 故名气难以传出。二哥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只知其能治轻微小病, 故名气只传乡里。而我治病, 多在病情成危重之时, 众人以为我医术高明, 故此名气响遍全国。看到这里, 笔者又想起上初中时熟读的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两个历史故事寓意颇多,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将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看, 起码给我们两方面启示。

启示一, 监督者如同治病救人, 把脉听诊, 查病寻因, 既要治表, 又要固本。监督工作不但要在惩处腐败上花力气, 更应在预防上下功夫。达到治灾于未发之前铲除病因, 治患于未成之时拔掉祸根的效果。中国自古就有“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箴言。更讲“良医者, 长治无病之病, 故无病。圣人者, 长治无患之患, 故无患”的哲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实践告诉我们了一个规律, 若是监督工作只注重惩治而轻视预防, 腐败现象就会像割韭菜一样, 割了一茬又一茬, 惩处了腐败分子, 马上就会出现新的腐败分子, 使我们查不胜查, 防不胜防。因此, 监督工作在继续对腐败惩处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 还必须要和教育, 制度结合起来,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加强教育, 发扬民主, 创新体制, 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 努力消灭和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启示二, 被监督者如同寻医问药, 怯病强身, 心诚者则灵。接受监督要有高度的自觉性。我们党成为执政党, 是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时代的要求, 人民的要求。《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就告诉我们, 处于权利核心地位的主要领导是重点被监督者。他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利必然会导致腐败。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能否自觉接受监督, 不仅是态度问题, 而且是政治立场和理论修养问题。作为领导干部, 绝不能先像齐桓公那样, 面对监督而称“寡人无疾”, 既不应, 又不悦, 更不接受;也不能把监督当成别人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对同志的好心诚意加以怀疑;更不能把监督看成跟自己过不去, 讳疾忌医而反对监督。

历史和实践都反复证明, 监督和被监督本是监督工作的两个方面, 缺失了哪一方面都不行。若失去正确的监督, 公共权力就必然会寻租公共利益, 必然要产生腐败;在任何领导体制下,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处在权利核心地位, 特别在当前, 全党以经济建设工作为中心,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处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前线, 既要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 又要抓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这样的形势下, 怎样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保证他们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 是摆在监督者面前要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而如何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监督, 保证自己能正确行使权利, 在工作中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率, 则是被监督者自身必须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建立起正常和谐的互动关系, 即积极承担责任, 又积极尽到义务, 监督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惩处和预防腐败的作用。

3 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首先, 监督与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监督就是服务, 而且是深层次的服务。服务也是监督, 而且是全面细致的监督。监督和服务不可分割。服务是监督的目的, 监督是服务的手段, 就是要通过监督来达到服务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其次, 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原则, 真抓实干。要依法行政, 强化监督。加强后处理的力度, 并要帮助有关单位揭问题、查漏洞、找原因、定措施、抓整改。要找准服务的切入点, 把职能到位作为第一目标。

具体来说, 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监督与管理的关系, 寓监督于管理之中, 以监督促进管理;二是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寓监督与服务之中, 在服务中强化监督, 帮助建章立制, 规范工作行为, 使其健康发展。

摘要:近年来, 一次又一次的“审计风暴, ”使人们对审计部门产生了“铁面无私“的印象。迄今为止, 尽管还没有曝出审计部门的惊天大案, 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部门就是世外桃园、一块圣土。《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报道, 河北省盐山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 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受到电力部门的热情宴请, 致使审计组一名成员因饮酒过度猝死在酒店门前, 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李金华本人也说过, “审计机关自身不是没有问题, 所了解有的审计机关也出现挤占、挪用的问题, 现行办法是对审计局长进行离任审计。但内部审计往往不完全具有客观性, 如果缺乏外部监督可能形成‘灯下黑’”。所以, 社会人士关于“谁来审计审计部门”的建议, 是非常理性的, 也是十分有建设性的。我们应该像审计署审计国家其他单位那样, 把审计风暴矛头剑指审计部门, 这不仅为了保护好国家财产, 还能还审计工作人员一个清白。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 篇9

关键词: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审计监督与党内、人大、民主、行政、司法、社会、舆论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八大监督制度,审计监督承担着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按照要求,做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审计全覆盖提出的背景

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大力度,实现审计全覆盖。2013年12月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不断加强审计的力度,创新审计的方式,提升审计的效率,对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情况开展审计,做到审计监督全覆盖,从而促进国家现代化治理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二、审计全覆盖的内容

刘家义审计长在《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讲话中讲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管理使用、国有资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情况开展全面审计,力争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以及重点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每年开展审计,对重点地区(或部门、单位等)及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至少开展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其他审计对象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审计。并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要求审计机关积极研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途径和方法,要力争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改善审计方式,进一步提高审计水平和质量。

三、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被审计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势,逐渐复杂起来,审计监督的范围更广,对象变多,审计项目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需求也就跟着变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等开展审计,还明确提出要发现政策落实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违纪线索,促进廉政建设,维护财经法纪。但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有限,难以做到每年对所有监督对象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力量薄弱的现象就使得目前的审计监督难以实现全覆盖。

(二)审计人才的匮乏。审计是个特别的行业,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高,无论在审计业务技能方面,还是综合素质方面,要求知识水平都较高,除了基础的财会、审计知识外,还对法律、管理、计算机等业务水平要求也较高。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普遍较重,审计人员往往忙于具体工作却较少系统学习,开展新项目时临时补学相关知识,缺乏学习的动力,自身的理论难以成体系,导致综合业务能力也就大打折扣,项目结束后没有进一步分析、研究,难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经验,造成审计项目总结提炼不够。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结构比较单一,具有复合型审计技能的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难题。

(三)财务数据格式众多。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被审计单位的核算模式和财务管理正由以往的会计核算、经营管理系统的构成转向复杂、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方面,对于无法导入审计软件的数据需要加以处理,处理数据需要熟练懂得并且运用SQL数据库以及ORCALE数据库等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资料无法做到完整性,一些不准确或重复的数据信息往往使部分审计查证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甚至只得放弃一些审计分析工作。目前财务的数据都有很多差异,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整合耗费审计实施的时间,针对某些数据无法完整清晰的反映审计对象的全貌,使得审计遇到难题。

(四)审计监管以及被审计对象整改力度不够。一些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整改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的表面,治标不治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开展深入分析,不愿从源头整改。比如涉及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一般采取修订或制定制度、重申有关规定或承诺往后加强管理等方式来整改,对已发生的问题却不采取有效措。还有的被审计单位拖延整改或不整改,对审计发现处理的问题屡查屡犯。

(五)现行体制带来的约束。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全覆盖应具备一定的深度,不能走马观花,仅仅追求数量,必须要把所有单位过一遍,还要对每个项目深入审计,确保工作的全面落实。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财政审计是主导,一方面,审计部门是由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审财政就是在审政府。因此,一些地区的财政审计工作难免存在地方政府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使财政审计难以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审计经费暂未独立和垂直,还是同级财政部门拨付和安排,对财政开展审计同时在经费上受制于财政部门,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了财政审计的执法力度。

四、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

(一)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审计计划。为力争做到审计全覆盖,审计部门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应科学谋划,合理安排。财政审计应以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为审计重点,还应对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政府债务情况进行审计。一方面要避免留下审计盲区,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同级审每年都应审计,其他非重点单位也应5年内一次审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审计法关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部门为主的规定,对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如在地方审计机关进行同级预算执行审计时,部署其配合审计署完成一些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使上下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

(二)尝试审计业务外包,创新国家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到:“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应该在最大限度对国家审计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尝试考虑创新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如目前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由于审计力量不够,普遍都已实施业务“发包”,审计项目进行“外卖”。即在建设有效核查机制的基础上,把部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得到外部力量支持,扩张有限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而且,对一些常规内容及非特殊业务行业的审计,也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成果,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三)建设数据分析平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审计模式的改进,要求审计部门探索创新,将计算机审计方式充分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去,积极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的计算机审计方式,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基层审计机关可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将全部对审计对象的电子数据分门别类纳入库中,数据归集要全,要推动有关单位定期报送电子数据,多行业、多部门分类归集,可分类建立财政审计数据库、项目投资审计数据库、经济责任数据库等,并重视对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

(四)强化审计整改监督检查力度。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中发现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促进政策制度的完善,被审计单位也应认真研究和及时整改,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整改结果的同时,还要向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汇报,必要时向社会公告。同时,应加大对审计整改监督检查的力度,各单位要把审计结果整改情况作为奖惩、考核的重要依据,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应依法依纪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职责。对审计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应及时探讨,改进制度规定。整改仍不到位的,要约谈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肃问责追责。

(五)重视审计现场管理。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基础上,严谨科学制定审计方案,把审计目标具体化,体现被审计单位的特点,明确每一项审计事项。其次要强化审计实施方案执行管理,要对照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施加措施保证实施方案落实有效。重视进度管理,严格控制审计进度,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定期召开审计组业务会议,汇报工作情况,交流经验以及解决困难。审计取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程序,逐项核实。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增强工作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2014.10.9

[2]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13-14.

[4]康媛媛,《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J]财经界,2014,17:255

[5]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4-6

审计监督方法 篇10

审计部门作为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 主要是对同级或下属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建设审计、管理审计和专项审计等经常性业务监督, 管控违规行为的发生;纪检监察作为党群政工部门, 主要是对同级和下属单位党的组织、党员、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对违反党纪政纪的党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如通报批评、处分等。

目前, 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多为独立办公, 一是这两种监督方式未能在体制上充分协调互动, 在流程上也缺乏相互衔接, 无法有效利用各自所获得的资源和信息, 造成资源浪费, 效率低下。二是审计监督在查出问题时采取的处理手段缺乏刚性, 无法构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而纪检监察监督在查处有关部门和人员违规违纪问题时, 虽有一定处理职权, 但不可能经常深入到具体的业务中去。三是审计监督对个人监督的多, 对组织监督的少, 太多关注具体的人和事, 而忽视了对全局的决策监督和大政方针的监督, 导致在监督主体资源有限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监督的深度和力度明显不足。

二、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融合的必要性

审计在发挥监督职能时可以随时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利用审计工作的优势, 将纪检监察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腐败滋生的源头, 从而使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可以从源头治理开始, 向纵深发展。一方面, 实现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 使审计成为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的重要环节。

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实现有效融合, 可以共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一般性质的违规, 找准其存在问题的源头和薄弱环节。一方面, 由审计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规范其业务行为;另一方面, 由纪检监察部门对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使其警醒和认真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变事后查案为事前教育, 防患于未然。

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实现有效融合, 单位可以建立一个更综合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这有利于制约权力的失衡和滥用, 规范运行程序, 有利于健全单位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 有利于健全重要岗位的制约制度, 更好地发挥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保障作用, 从而为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融合的方式

(一) 监督主体相融合

从实施监督的主体来看, 审计部门是单位的职能部门。从广义上讲, 纪检监察部门同属于单位中的职能部门, 只不过是二者监督的职能和侧重点不同。通过合署办公, 审计人员与纪检监察人员可相互沟通情况, 讨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并且共同研究制定审计计划, 不但能够规范、完善、深化审计工作, 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 而且还延伸了纪检监察的监督触角, 更好地发挥了内部监督的作用。

(二) 监督内容相融合

审计与纪检监察在监督内容上相融合, 不但可以对干部的考核、监督内容更加科学、完整, 对干部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公正, 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与纠正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 起到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作用。

(三) 监督对象相融合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查事而评价人, 具有“人格化”的监督特征, 其监督对象是党政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虽然纪检监察的监督对象范围比审计大, 但审计监督的对象是纪检监察监督的重点对象。审计与纪检监察相融合解决了监督重点对象的问题。一般来说, 党政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在政治表现、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 往往在经济方面也存在问题。在审计中发现党政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个人存在经济问题的, 在其政治表现等方面也会有所反映。因此, 纪检监察监督的重点也是审计监督的重点。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在监督对象上相融合, 能够使监督的重点更加突出。

(四) 监督手段相融合

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的职能不同, 其监督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在对党政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中, 由于监督手段的限制, 纪检监察部门在其政治表现、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发挥的监督作用较大, 而审计部门在其经济方面发挥的监督作用较大。审计与纪检监察监督在监督手段上相融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审计丰富了纪检监察的监督手段, 强化了纪检监察的监督力度, 为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大要案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而纪检监察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等监督手段, 又为审计查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提供了线索。

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融合的具体方法

(一)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开展信息交流

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定期召开干部监督联席会议, 相互交流信息, 共同制定年度合作计划, 商讨监督工作实施方案, 确定审计对象、范围和方法, 提高对干部监督的有效性。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都有可能首先发现问题, 这就要求两个部门及时进行协调与沟通。在干部监督联席会议上, 纪检监察部门要将平时掌握的群众举报信息反馈给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可以此作为制定年度审计重点的参考;审计部门应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 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 从而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利用审计经常性的监督优势, 抓住案件线索, 严查大案要案。

(二) 加强联合, 定期组织对容易产生问题的单位和部门进行检查

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应联合定期对容易产生问题的单位和部门进行检查, 认真细致地查找各项业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及时预警管理部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和效能监察, 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三) 密切配合, 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审计部门要切实加强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前, 要向纪检监察部门了解其掌握的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情况, 以及是否有群众举报材料等。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要把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取得实效, 作为对领导干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特对对违规违纪的干部是否进行了处理、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充分重视、采取哪些措施等。在离任审计工作中还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的作用, 建立健全制度, 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为联席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融合并不是重新构建一个监督体系, 而是在现行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监督合力, 分享工作成果, 加强监督的深度和力度, 形成一个覆盖全过程和各环节的网络, 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防止出现监督的缺项和漏项。除了具体的方法外, 在以后的工作中, 一是应该加强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在进行监督和接受监督时的意识, 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二是建立监督评优奖惩机制。利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融合的优势, 加大对基层单位的考核, 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优和奖惩。

参考文献

[1]段周生.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间关系的研究, 科技信息, 2007.

[2]陈涛.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结合,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3]刘玉, 杨慧, 李永文.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互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2011.

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 篇11

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财务违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滞留经费、延缓拨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财政拨付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将资金滞留在主管部门。

(二)挤占经费、挪作它用。一些主管部门利用手中权力,左右经费分配,并从中谋利。

(三)预算失控、决算失真。对预算编制的重视不够,编制随意性较大;使用过程中擅自扩大支出范围、超预算支出,挤占、转移或挪用;决算信息严重失真,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

(四)虚设课题、转移资金。与基层科研机构相互串通、虚设课题,转移资金。

(五)未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大额财政经费用于人员开支。

(六)监管不力。主管部门只重视资金分配,忽视监管,未及时组织验收,没认真执行项目追踪反馈制度。

二、科研经费审计内容

科研经费审计以科研经费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为核心,目的是保证科研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促进被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科研经费制度。具体审计工作包括:

(一)经费落实情况审计。审查是否按项目合同和预算及时足额到账,并找出未按进度到款的原因。

(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查是否严格按预算规定的内容及额度开支;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及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项规定。

(三)验收结题审计。审查结余经费的收支情况,是否存在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情况。

(四)内控执行情况审计。内控制度是否建立,是否在依托单位的账目中进行独立核算经费支出的程序、内容和额度是否严格按单位内部的制度执行;经费使用是否有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

(五)经费使用绩效审计。科研经费审计不可能只停留在查错防弊的简单层次上,开展科研经费的绩效审计是审计的必然选择。

三、科研经费审计方法

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询问、审阅法。首先询问被审单位科研经费的预算等,了解来源与投向,经费管理内部有关制度。取得被审单位与科研经费有关的会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账册、凭证以及安排科研经费的项目计划文件、有关合同等,对这些资料应认真加以审核。

(二)现场察看法。抽查部分项目实施实地观察可以了解项目完成的进度情况,又可以证实项目的真实性,特别是能有效地揭露套取科研经费而采取虚立项目的问题。

(三)跟踪追查法。 经费拨付是经过财政、主管部门、使用单位的顺序进行, 因此审计人员也要按照资金的走向进行跟踪。

(四)逆查法。就是按照科研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从结题查到起点的审计方法。 从大处着手,审计面较宽,审查的重点和目的比较明确,易于查清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审计效率较高。

论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 篇12

1 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述

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事业单位更加规范地完成财务方面的工作,其主要监督和控制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财务监督是运用一系列的财务指标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行为进行判断和观察,以此督促事业单位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财务行为,并且让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在一起,符合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监督也对事业单位在财务行为当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现象或者弊端进行监督和揭露,以此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帮助事业单位更合理地调配自身的财务类资源,以此促进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正常化和有序化。

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状况、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际管理状况等进行监督。审计机关主要对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监督,以此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鼓励事业单位的资产进一步增值或者保值。

2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应该将监督的关口前移,然后对症下药。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应该要清晰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中哪些具体的部分需要进行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要针对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分配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资源。

从财务监督的实际运作上看,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而且也缺乏有力的财务监督。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但是真正落实到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中的并不多,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都形同虚设。此外,事业单位的外部财务监督也不得力,没有针对财务收入和支出行为进行实际有力的监督,缺乏成熟的监督手段,群众、社会及舆论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也没有发挥出作用。从审计监督的实际状况上看也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出现违规与违纪等问题时,通过财务审计的有关规定进行惩处,实际上不能及时发现和挽回事业单位所造成的损失。

针对当前这一类的状况,财务监督不应该被弱化,而审计监督应该是前置,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要及时进行监督。比如:把审计监督前置在事中监督或者事前监督,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解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

3 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路径的策略

3.1 形成合力,共同监督

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作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虽然都有一定的区别,可是也有一定的联系。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应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以此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第一,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重要管理价值。伴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监督的工作范畴逐渐扩大,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工作有着更多的防护和促进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审计监督应该作为一项独立工作来开展,还要提升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以审计工作推动财务工作的高效率发展。

第二,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应该互相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各自的工作。财务监督实际上是审计监督的前置工作,审计监督需要根据财务监督工作的成果来开展,高效率的财务监督工作也是高效率的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自我监督时,要主动配合审计监督工作人员,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财务监督是内部监督的重要一环,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进行财务监督,还应该运用审计监督的思维,处理好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应提升财务与审计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人员作为事业单位当中监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自身的业务素质,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人员都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坚持对事业单位当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比如:事业单位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进行专项监督。此外,事业单位的专项工作支出要细化监督流程,对资金收支的依据要仔细核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3.2 强化领导监督职能,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监督

首先,加强领导在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上的作用。事业单位当中的领导或者法人代表,要以全局领导者的角度,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发挥出主导监督作用。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都以真实的会计信息作为目标,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下,坚持对财务工作和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率先以内部自我监督的方式,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以及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领导层和管理者,要主动学习会计法律法规,了解财务上可能出现的违纪违法现象,从而主动作为,避免会计业务出现此类现象。要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顺利进行,不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还要提升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素质。

其次,要形成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第一,要对部门的预算进行内部监督管理。这种内部监督管理要充分结合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两种监督方式的优势,应强调事业单位所有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性,进而真正形成详细的财务审计报告。事业单位中的部门,都应该有计划地使用资金,不能够出现违规审批、没有经过领导和财务部门验核的计划外支出。第二,要将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纳入集体的决策工作中,特别是针对各种消费如差旅费用、接待费用等明确标准,在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查好、查实,出现违背标准和违背程序的费用状况,要及时摸查,对于违纪违法现象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第三,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方面,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都要严格把关,真正落实好专门科室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监督和审批监督过程中,要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包括估值、报批、购置签批及年度清查等台账资料进行查核,要求依照标准和程序落实好。第四,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分岗设立,对于出纳和财务等岗位,不能够一人多岗、一人双岗,要明确专人负责支出,另外专人负责收入,要明确收支两条线的互相监督。

4 结语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围绕事业单位方面的预算管理、国库管理及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针对当前事业单位经济行为和财务管理行为的问题,笔者提出需要从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以此帮助事业单位逐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逐渐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摘要: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是财务管理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监督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经济行为和财务管理行为的问题,提出了着重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建议,以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周小林.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6(4).

[2]陈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5(11).

上一篇:做好综合办公室工作下一篇:加强军队财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