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法关系

2024-08-07

国内法关系(共11篇)

国内法关系 篇1

政府间关系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 即不同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又称府际关系。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安德森首次提出“政府间关系”这一概念, 不过他是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角度来看待政府间关系的。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政府改革浪潮的兴起, 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和变迁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政府间关系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范围。

国外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便循着一条内容趋于系统化, 方法趋于多元化, 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的路径发展。而国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 事实上, 对其的重视只能追溯到近十几年。但近几年来, 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呈现出日渐繁华之貌,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间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笔者认为, 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梳理, 以总结国内对政府间关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能推动这一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国内学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表述:政府间关系和府际关系。林尚立使用的表述是“政府间关系”。他认为政府间关系主要指“各级政府间和各地区政府间的关系, 它包含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间关系和横向的各地区政府间关系”。同时他也认为, 政府间的横向关系虽然主要指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但由于我国传统的政府间关系模式是以条块关系为基础的, 所以横向关系有时也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一文中较早明确使用“府际关系”的概念, 他认为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林尚立不同, 谢庆奎认为政府部门是“府际关系”十分重要的主体, 因而将部门之间的关系直接纳入了研究的范围。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认为,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间关系, 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间关系。在他看来, “政府部门是构成各级政府的机构, 是次于‘政府’的行政主体, 当然不应该是‘政府间关系’的应有之义”。台湾学者江大树认为府际关系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府间的相互运作关系。狭义来说主要指各层级政府间之垂直互动关系。例如, 中央政府与直辖市政府、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的府际关系;广义而言更涵盖同级政府间的水平互动关系、特定政府机关内各部门间之协调管理以及政府机关与民间社会的公共关系等。

虽然在国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中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概念表述, 且研究过程中对其内涵的界定各有侧重, 但总体而言, 以下这一对政府间关系的内涵界定是可以得到公认的, 即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主要成果

2.1 1998年以前, 国内关于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为对中央与地方二元关系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中, 政府间关系尚未被作为一个正式的、有其特定含义界定和理论体系的独立课题提出来, 对其的研究散落在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权力流动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等方面。

其中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现状及其沿革进行研究的有:杨春堂等《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1989) 中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辛向阳的《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 (1996) 一书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中央与地方关系。郑永年, 吴国光:《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的一个轴心问题》 (1994) 文中从制度转型的层面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杨小云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1997) 一文总结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与之对应的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三个阶段。

对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进行分析的有:薄贵利, 金相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基本趋势》 (1997) 一文以市场经济发展为背景, 分析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划分的基本趋势。潘小娟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 (1997) 一文提出要正确合理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 坚持合理集权与适度分权的有机结合, 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和中央与地方的互利合作机制, 加强法制化建设。

1994年中国推行分税制改革前后, 学界出现了大量从财政关系角度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论著:吴俊培在《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1994) 一文中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并从现代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入手, 界定了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进而对政府的配置、稳定、分配等基本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合理划分作出了规范性分析。孙开的著作《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 (1994) 中从对公共产品层次性的分析入手, 把公共产品区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与地方性公共产品, 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行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政府间的税收分割以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问题。寇铁军所著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 (1996) 中考察了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历史沿革, 分析了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的基本依据, 提出了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中央政府是高度集权的, 地方政府之间处于相对阻隔的状态, 横向联系比较少, 所以国内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局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 而随着市场化的推进, 对中央地方权力结构调整方面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这其中包括事权与财权。总的来说, 这一阶段的研究对中央地方权力结构的调整有着推动作用, 也为政府间关系理论建构提供了研究基础。

2.2 20世纪末, 政府间关系开始作为独立课题进入行政学的视野, 对其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随着政府间关系实践的发展, 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构建系统化、研究角度多学科化、分析工具创新化的趋势

第一, 出现了对政府间关系理论体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的概念的提出始于林尚立 (1998) 所著的《国内政府间关系》, 该书是国内最早对政府间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一本专著。他不仅构建了政府间关系的一般理论基础, 考察了主要西方国家政府间关系的演变过程与发展的总体特征, 而且对中国政府间关系的历史选择、传统模式、改革实践与总体发展进行了详尽、系统的分析, 为国内政府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谢庆奎 (2000) 提出政府间关系的内涵首先应该是利益关系, 然后才是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公共行政关系。前者决定后三者, 后三者是前者的表现。四者并列, 以利益关系为先, 才是政府之间关系的真正内涵。张志红的《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 (2005) 一书则运用政府间纵向关系这一新颖的分析框架, 围绕着中央与地方关系, 从政府职责与政府层级结构、政府机构相结合的视角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杨宏山的《府际关系论》 (2005) 是近年这一领域又一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 该书详细分析了府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探讨了中国府际关系的制度创新, 总结了全球视野中的府际关系演进和变迁规律。

第二,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研究中, 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关注的重点, 形成了政府间关系研究中成果最丰富、视角最广泛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 可以将这部分的研究粗略地划分为:三种关系, 即经济关系、行政关系与法律关系;三种视角, 即静态的视角, 主要指对中央与地方形成的不同的关系模式的研究;动态的视角, 主要指中央与地方关系权力划分与流动以及国家结构形式变化的研究;专门化的视角, 主要指从财政、税收方面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其中对中央与地方所形成的关系模式的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杨小云 (2004) , 其从研究国家结构形式入手, 探讨了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的联系与区别。熊文钊的《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结构模式、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机制进行了宪政结构分析;研究中央与地方权力集中与下放及其与国家结构形式变化关系的代表作有: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以及相关论文, 从现代化进程探讨了集权分权的国家战略抉择。艾晓金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在思考——从国家权力看我国国家结构形式》 (2001) 一文中也是从国家结构形式来分析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研究多从经济学、财政学等专门化的视角来进行, 魏星河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认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仅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也是我国行政体制设置与合理划分行政权力的重要内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是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王绍光的《分权的底线》、胡书东的《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等, 在理论界和决策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三, 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央权力的下放, 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对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地方政府竞争关系研究。代表性的有:李军鹏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研究》一文主要介绍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区 (政府) 竞争理论, 包括其基本内容、竞争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等。冯兴元的《论辖区政府间的制度竞争》一文则具体分析了中国的行政区域政府间竞争现象。周业安等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 (2002) 一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基本特点和几种模式, 提出了构建地方政府良性竞争的政策建议。刘亚平博士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政府》一书从退出选择的视角对地方政府间竞争进行分析, 总结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三种形态, 区分出政治和市场两个纬度的地方政府间竞争, 等等。

二是地方政府合作关系研究。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 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问题。如张可云的《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 在对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紧紧围绕区域利益这一核心动力, 由区域经济竞争、区域经济联系到区域经济均衡, 进而到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 构建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关系与政府合作理论框架。张紧跟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协调》 (2007) 对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协调进行了规范分析, 对如何有效协调市场化竞争中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及如何提高治理绩效进行了探讨。此外, 陈剩勇 (2004) , 王健 (2004) 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进行富有启发的探讨, 等等。

三是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研究。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问题“区域化”和“无界化”的发展态势, 区域公共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陈瑞莲的《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缘起与发展》 (2003) 对区域公共管理和区域行政的内涵和分析框架的研究, 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动因、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金太军的《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 (2007) 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政府治理的博弈分析。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政府间关系研究的发展, 出现了对这一研究的反思类型的研究成果, 这些对政府间关系研究的反思形成了思想的碰撞, 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 代表作有:张紧跟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与反思》, 其在文中提出以往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探讨的两种主要视角, 即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这些研究文献在理论论证上是自洽的, 但却模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背后的逻辑。而且, 因为其讨论仅仅停留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治理制度层面, 也无法真正理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因此, 要理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 必须立足于变革制度环境、健全治理机制和规范行为主体三个层面的综合发展”。

严强在《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 (2008) 一文中提出以往的研究基本的分析视角局限于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行, 并未区分好政治视角下的府际关系与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府际关系。认为“只有把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运用,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中的政府间的竞争和合作, 政府相互间行为的法律调整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联系起来, 将府际关系中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元素聚焦到政府所立足的公共利益之上的责任、事权、财权的统一上, 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才能进入政府间行政的范围, 人们才能触摸到真正的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他认为当前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问题的焦点是围绕现阶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出现的政府间的过度竞争, 并在文中提出了调整途径。

3 评 论

3.1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中存在部分研究主题过于薄弱的情况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中主要关注在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中, 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框架、特征与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是笔者认为国内今后的政府间关系研究中有待加强关注的论域:

第一, 本土化的政府间关系理论的建构十分薄弱, 对政府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尤其欠缺。而缺乏理论的建构的实证分析, 笔者认为, 必然不能促进这一研究课题的长远发展。

第二, 研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 不能将所有中央政府以下的省、市、县、乡各层级政府作为一个统一的、抽象的“地方政府”来对待, 而事实上分税制改革以后, 省、市、县、乡各层级政府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其具有各自不同的职能、治理工具、管理体制等。地方政府纵向间的关系既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般特征,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权力配置模式直接决定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治理绩效。因此, 有必要对地方层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第三,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中国改革的重点, 因此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于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研究, 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中央与地方行政关系的研究。哪些事情和权利应该中央来承担, 哪些事情和权利应该下放地方, 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现在还比较少见。此外, 对中央与地方的基本框架与特征, 包括其历史的沿革和变迁的研究较多, 而对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的较少, 尤其是中央与地方法律关系的互动关系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更需要用法律规范府际关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求政府间的关系建立在法律规则之上, 政府间的冲突也要采用法律手段解决。

第四, 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 其中研究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的占据主要部分, 但其中关注地方政府间竞争秩序的又相对较少, 笔者认为对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中应在针对国内的特殊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如“府际治理”、“府际管理”的观念, 加强对政府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多元化的探讨。

3.2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中实证研究的合法性缺失问题

大部分学者采取对政府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 对中国权力下放改革前与后的情况对比、政府间关系的现状等进行了详尽论述。可是这些实证分析的资料来源大部分来自二手资料而缺乏一线的调查, 这样的研究 “缺乏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在这样一种研究氛围下, 没有检验的理论假设就被当成真理, 理论构建也只是概念之间的循环论证, 即停留在概念分析的层面”, 必然导致在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中实证研究难以取得其合法性。

3.3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学术的规范性

根据期刊网所收集的文献情况来看, 有部分学者在进行政府间关系研究时不进行文献评估, 不提出问题, 没有理论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 学术的规范性不仅是作为研究成果本身所具备的题中之意, 也能在研究时加强学术的规范性的同时帮助研究者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 找准研究的方向。“通过文献评估, 我们发现现有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然后, 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从而就可以推动知识的发展”。

摘要:随着政府管理实践的发展, 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 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 提出了国内目前对其研究的内容及其方法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间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

国内法关系 篇2

厚 谱 教 育:访问学者申请领跑者

访问学者在申 请美国签证的个时候,有一条大家记得 应该很清楚,即要求申请者提供表明在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具有牢固约束力的文件:证明申请者在完成美国的学业后会如期回国。

厚谱教育资深访学专家告诉大家,这一条要求看似简单,很多人做起来也很容易,但正是因为这条资料简单容易,也容易被很多 人忽略,以致于在申请签证 的时候被拒,所以说大家在对待签证公告里的这一条时,不要掉以轻心,而且必须慎重。

现在,就让厚谱教育杨美丽 老师为大家简单解析一下,如何才能满足这一条件,让大家轻松通过签证。

首先,明确自己的定位,你是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尤其不能展现出移民意向来。

首先明确这一条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证明自己和自己祖国的绝对约束力,也就是你学成归来,必须回国。

第一、经济。经济 对于 家庭以及个人来说都 是维系其社会生存的重要东西,只要你能够出具你的所以资本在国内,并不会割舍的意思或证明,陈述清楚,即可。

第二、社会。社会是一个 人生存的环境,申请访问学者的人,只要证明自己日后依旧会回到国家这个大的社会环境,单位、公司这种小的工作环境,并表明这种心态的坚定性,就可以了。因为社会对一个人的约束力有时候强过金钱对个人的约束力,因为社会环境影响的可能是申请者的综合方面。

第三、家庭。家庭是个人的生活 的最小集体单位,这里有很多人,很多割舍不下的东西,美国人 也很注重家庭,在这一方面,只要你表 现出浓厚的家庭情怀,表示因为家庭在美 国做完访问学者,必定回来,签证官一定会予以帮助的。

国内法关系 篇3

关键词:价格发现;多元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9802

1研究方法

1980年,Sims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很多方面改善了联立方程模型的缺陷。首先对VAR模型中的所有变量不再区分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可以全部看作内生变量来处理,从而减少了由于主观判断而增加的联立方程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其次就预测而言,VAR模型中方程右边的所有元素均为向量的滞后项。因此右边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历史数据,这样就不必在预测被解释变量时还要预测方程右边的解释变量,所以VAR模型在预测方面要比联立方程模型更加准确。N维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可以表示为:

Zt=∑ki=1∏iZt-i+εt=∏1Zt-1+∏2Zt-2+……+∏kZt-k+εt,其中Zt为一个N×1阶的列向量,其每个元素代表一个随机时间序列变量,Zt=(z1t,z2t,……znt)T,K为各内生变量的滞后阶数,其数值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滞后阶数VAR模型回归结果中的LR、AIC、SC统计量来决定,εt为随机误差向量,εt,Ω是N×N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对多个随机时间序列变量来说,虽然它们各自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如果它们之间存在协整性,那么它们之间的某种线形组合便可能是平稳序列。Engle与 Granger(1987)对变量的协整性作了如下定义:

(1)Zt=(z1t,z2t,……,znt)T,其中zit为I(d),i=1,2,……,n

(2)存在非零向量δ→,使得ω→=δ→ Zt为I(d-b),d≥b≥0, 则向量Zt被称为阶数为(d,b)的协整向量,记作Zt CI(d,b),特别当ω→为I(0)时,各分量之间的某种线形组合就成了平稳序列。

2实证分析

该研究所用的国内外铜期货价格数据分别来此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有色金属网,数据区间为2004年1月5日到2006年6月26日,去掉一些不匹配的数据后,总样本为574个。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从1月到12月共有12个期货和约,期货价格的选取方式是首先选择距现货价格最近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作为代表,在最近期期货合约进入交割月后,选取下一个最近期期货合约,这样就得到一个连续的期货合约序列,利用这些期货和约在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产生一个连续的期货价格数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的数据以转贴在上海有色金属网的三月期铜报价为标准。国内铜现货价格采用上海有色金属网当日铜现货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的平均价格,所有LME三月期铜价格均转化为人民币记价,转化汇率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1月5日到2006年6月26日的外汇报价,所有价格单位均为RMB/吨。从简单的时间序列图示可以看出从2006年1月份以来所有期货与现货价格与以前比起来都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为了减少数据本身存在的异方差,故采用各数据的自然对数为最终分析数据。用SC、FC、WF分别表示国内现货价格、国内期货价格、LME期货价格;用LNSC、LNFC、LNWF分别表示各个价格的对数值,原始数据基本统计信息及三个对数价格的时间序列走势分别由表(1)与图(1)所示:

2.1ADF检验

选择含常数项但不含趋势项的ADF检验模型对三个序列以及其一阶差分做平稳性检验,DLNFC、DLNSC、DLNWF分别表示三个序列的一阶差分。由表(2)可以看出,三个时间序列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平稳时间序列,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I(1)序列。

2.2VECM模型的建立

2.2.1滞后阶数k的确定

以变量LNFC、LNSC、LNWF滞后1期、2期、3期、4期、5期的VAR模型的LR、AIC、SC统计量见表(3)。由AIC统计量可以看出VAR(3)中其值最小,故以AIC统计量为标准, 选择滞后3期的VAR模型将拟和得更好,因为在VECM模型中的滞后期是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所以VECM模型的滞后期应为2。

统计量VAR(1)VAR(2)VAR(3)VAR(4)VAR(5)

LR统计量 5016.206 5045.434 5054.710 5052.964 5050.682

AIC统计量-17.46669-17.56795-17.59969-17.59286-17.58412

SC统计量-17.37557-17.40828-17.37128-17.29552-17.21768

2.2.2协整关系检验及VECM估计结果

在建立VECM模型前先用Johansen多元协整检验三个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利用滞后2期的VAR模型,选择含常数项而不含趋势项的情形得到表(4)。

表(4)第二行的原假设r≤0是三个序列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可以看出在5%与1%的临界值下原假设都被拒绝,说明三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三行的原假设r≤0是三个序列中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可以看出在5%与1%的临界值下原假设r≤1与r≤2都不能被拒绝,这说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由统计软件Eviews3输出的该协整关系为:

ECT=LNFC-0.789274*LNSC-0.221160*LNWF +0.085285

ECT的ADF检验与时间序列走势图见表(5)与图(2),从中可以看出ECT为一平稳时间序列,这进一步说明三个时间序列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正确性。ECT是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主要部分,因为它对变量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的偏离起到纠正调节作用。

从表(6)协整参数β所对应的T值可以看出,LNSC、LNWF均显著进入了协整关系表达式,并且两个变量所对应的β值都是负的,所以短期内ECT对总体的VECM模型具有良好的误差修正作用。另外调整参数α的T值也十分显著,这说明LNFC、LNSC、LNWF三个时间序列所形成的ECT在总的VECM模型中是显著成立的。

参考文献

[1]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8).

[2]夏天,程细玉.国内外期货价格与国产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研究:基于DCE和CBOT大豆期货市场与国产大豆市场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2).

[3]周爱民,徐辉,田翠杰等.金融计量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Helmuth,J. (1981): A Report in the Systematic Downward Bias in Live Cattle Futures Prices[J].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3 fall:347358.

[5]Leuthold, R. (1974): The Price Performance on the Futures Markets of nonstorable commodity: Live Beef Cattl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56:271279.

[6]Barry A. Goss (1981): The Forward Pricing Function of the London metal exchange[J]. Applied Economics,13:133150.

[7]William L.Silber (1983): Price Movement and Price discovery in Futures and Cash Market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5,No.2:289297.

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述评 篇4

1 医患关系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对医患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学术界成果颇多, 如: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 、托马斯·萨斯 (Thomas Szasz) 、马克·赫郎德 (Mark Hollender) 的医患社会角色理论;戴维·海斯、鲍蒂斯塔、埃里克·卡斯尔的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学家认为, 医患关系不单单是医生和病患两种人他们之间的事情, 还牵涉到病患和他们周围各种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 医患关系是整个社会结构的组成部门。

1.1 医患社会角色理论

美国社学会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他的《社会系统》 (1951) 一书中提出了“病人角色”的概念, 他在他的社会理论中加入了对医学的功能分析, 这促使他会考虑到病人与自己生活中社会系统的关系;导致了“病人角色”概念诞生, 这个概念是解释西方社会中病人行为特征最贴切的理论工具[1]。帕森斯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医生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健康问题这一基础之上;当医生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用于患者身上时, 医生处理统治的角色, 而患者处于服从地位, 即接受、拒绝或协商与医生提出的推荐治疗方案;但是, 在紧急情况下, 医生必须对患者做出迅速的决定时, 患者的拒绝或协商的选择也会变得无效。帕森斯“病人角色”概念具体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种: (1) 病人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 (2) 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不负责任; (3) 病人应该具有尝试祛病的愿望, 即有康复的义务; (4) 病人应该寻求技术上适当的帮助和与医生合作[1]。帕森斯医生角色具有4个特定的方面: (1) 技术上的专门性; (2) 感情上的中立性; (3) 医生对待病人的普遍性; (4) 职能的专门性[2]。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是从医患双方的社会橘色、社会态度和社会行懂的框架中看待医患关系。该理论规定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适用于患者本人和与患者互动的医务人员[3]。

1956年托马斯·萨斯 (Thomas Szasz) 、马克·赫郎德 (Mark Hollender) 发展了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他们认为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患互动的决定因素, 并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医患关系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主动-被动”模式, “指导-合作”模式, “相互参与”模式[4]。医患关系这三种模式的提出, 为医生的临床决策和行为扮演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医患关系的缓解具有意义[5]。

1.2 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医生的赞同时,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问题。着重研究了患者试图修正医生治疗方案的方式, 他们发现患者不是要医生相信治疗没有起作用, 就是用实际行为来抵触治疗, 比如患者故意减少应该服用的药量或增加药量;因此,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解决医患之间额沟通问题,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可以使得医生患者之间共同解决问题;所以, 戴维·海斯和鲍蒂斯塔认为, 医患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商, 而不是医生简单的下命令, 让患者机械地、没有疑问的遵从过程[6,7]。随后的研究者Clair (1993) , Rier (2000) , Waitzkin (2000) 等进一步的证实了医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并指出医患互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相互理解的能力, 并且认为医生与患者在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方面的差异会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1]。埃里克·卡斯尔 (1985) 指出, 信息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检验就可以成为医疗情境下重要的治疗工具: (1) 减少不确定性; (2) 提供行动的基础; (3) 加强医患关系[8]。威廉·马德森注意到文化因素对医患沟通交流的影响, 对于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患者来说, 与医生的互动会有困难, 并由此可能造成双方的误解, 因此产生冲突[9]。

1.3 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Sheman Folland等 (1993) 指出有证据表明, 患者和医生双方在某些程度上都存在信息不灵, 但是对比之下, 患者更处于劣势;Slephen Shmanske (1996) 也有同样的观点;还有Akira Kurimoto (2004) 指出, “患者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他们一般缺乏选择的机会和信息的渠道, 传统上医生的决定被看成是绝对的和最后的, 所以说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医患沟通效果[5,10]。

1.4 医疗保障制度

外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国模式是按社会经济制度、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医疗卫生状况不同而加以区分, 根据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型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型制度模式、储蓄保障型制度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别为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10]。不同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与医患关系的发展, 不同国家根据自己本国的国情而做出选择, 然后任何制度模式都存在利与弊两面性, 所以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对于这四个制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造成紧张的主要因素有:病人长期等待得不到及时的医疗照顾, 病人对医生的诊疗行为、技术的疑虑, 不合理的使用卫生资源, 造成资料浪费, 从挂号到见到医生需要等候时间长[5,10]。

2 国内医患关系研究现状

近年来, 由于国内的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 国内学者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医患关系的多重属性, 学者们大致从它的技术性、伦理性、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 多角度地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冲突的原因, 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等。下面是近10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研究的各类书籍。

2003年全国第一本统编教材《医患沟通学》出版发行, 2013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医患沟通》出版发行;社会书籍:姜雪林《病房警示录:医患沟通案例评析》 (2005) ;庄一强《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 (2007) ;赖其万《医人:关于医患关系的那些事》 (2008) ;古津贤、李大钦《多科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2009) , 王亚峰、霍修鲁《医生的困惑与反思:医患沟通与人性化服务》 (2009)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 (2010) ;张琪、朱俊生、李文中《医患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2011) , 屈英和《“关系就医”取向下医患关系互动关系研究》 (2011) ;李功迎、刘新民《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 (2012) 、胡汝为、刘恒《医患关系·责任政府下的法律规制研究》 (2012) ;陈一凡《医患关系法律分析》 (2013) , 简海燕《医患危机与媒体关系研究》 (2013) ;鲍勇《医患关系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信任及相关政策的思考》 (2014) , 柯杨《北大微讲堂·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2014) , 殷东风、王立波《社会转型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2014) 。

2.1 国内基于医患社会角色理论研究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吕宜灵等[11]根据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现象分析及不同时期, 将我国的医患关系定位为三总模式: (1) 计划经济体制及之前时期是“主动-被动型”; (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是“指导-合作型”; (3) 现阶段为“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张红等[12]认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社会角色理论和方法, 有利于体现医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医院行为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 使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满意度提高。贪宗梅等[13]对于医生角色概念给予新的诠释:医生角色与医生是两个不同概念, 医生只有处于诊疗过程中, 对患者承担特定的诊疗责任时才充当起医生角色;并且认为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野看, 医患关系角色集中的各个角色, 只有按照各自角色要求和规范, 自觉地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使医患关系走向和谐。张艳欣等[14]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医患关系中的应用中提出医患关系的双方即:病人与医生, 加强对自身角色领悟, 理解角色期待, 减少角色偏差。

2.2 国内基于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研究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称之为沟通, 而沟通的目的就是人们把自己想要表达出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识, 协调一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做为基础, 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的大前提。张淑清等[15]认为医患沟通的意义在于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和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 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的医患沟通, 首先需要医患双方有沟通的愿望, 然后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 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要也存在差异, 所以有效的医患沟通必须满足四个需求和一个期望即:“首先医务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并能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 其次受尊重的需求, 再则及时又有序服务的需求, 最后是感觉舒适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要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曾婉辉[16]指出良好有效的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南京医科大学专家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上海的30所医院进行“医患关系暨医德现状调研”, 各个医院随机选取30名病人和15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在医患间缺少沟通这一项的结果显示:21.29%的患者和27.46%的医护人员认为医患间缺少沟通, 患者觉得医护人员未能很好地履行告知照顾义务, 从而导致医患双方信任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医患间信任度失衡, 会使医患间不能再维系良好的交流互动[17]。吕宜灵等[11]调查结果显示, 江苏某医院2009年因医患沟通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构成比例为53.33%。张平[18]调查结果指出医方认为教育程度不同是造成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 而患者认为医患地位不同是造成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焦峰等[19]实地调查显示在医生是否主动征询患者诊疗意见的评价, 结果为很主动和比较主动的医方比率是12.5%和41.4%, 患方为20.6%和22.1%。

2.3 国内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成果很多, 概况起来研究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信息不对称的类型、信息不对称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解决或者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对策等。刘宝民[20]在论文中描述了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1) 普遍性; (2) 客观性; (3) 不可消除性; (4) 可缓解性。并根据医疗行业涉及到对象及单位如:医院、医生、患者、行政管理部门、药厂、医保等, 概括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类型: (1)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 医生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 医保机构和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赵佳[21]指出在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相互对应的医患个体之间, 彼此信息掌握的不均衡状态。秦其荣等[22]认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的逆向选择, 并会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 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陶月玉等给出了应对策略[23]: (1) 医患之间加强沟通。 (2) 加强医患双方教育, 医务人员讲医德、患者就医讲道德。 (3) 对全体医务人员有效激励在报酬、社会声望、人格尊严等方面。 (4) 完善保险: (1) 商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2) 医疗事故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对降低医生职业风险的作用。 (5) 建议“第三方”机构即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三方”机构独立于被评审医院和卫生行政部分的医疗免费咨询机构, 重要的是机构设置上的独立, 利益上的独立, 避免与医方或患方“共谋”和“庇护”, 真正发挥出信息沟通的作用。

2.4 国内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不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24], 医疗保障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 不仅在保障水平、覆盖面、费用分担等直接影响患方就医的经济负担, 而且在费用支付方式的选择等监督机制约束着医方的诊疗行为, 引导医疗资源的有效运转;因此, 医保制度不论在整体层面还是内部层面都对医患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25]。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及其他社保构成。到2013年底, 我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参保率、参合率分别稳定在90%和95%以上, 医疗保障人群基本上做到了全民覆盖[26]。

但是, 在分级诊疗制度上缺乏深刻的认识, 三大基本医保制度没有明确参保人员的基层首诊制度, 参保人员选择就诊医疗机构随意性很大, 往往首选就是大医院, 首先是增加了大医院的工作量, 浪费了医疗资源;其次是损失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医保基金的安全受到威胁;再者增加了参保个人的经济负担[27]。虽然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初步实现了全民覆盖, 但是在总体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尤其在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不能满足公众[27];在医药费用上仍然存在问题, 造成公众觉得“看病难, 看病贵”的现象还是存在。刘洁等[28]对太原市居民做了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其结果为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医疗体制 (33.9%) , 医务人员因素 (28.1%) , 院方因素 (19.6%) , 患者因素 (15.6%) ;其中在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中有79例与医生发生过争执, 而争执的原因中有认为医院收费不合理占24.6%[28]。

3 结论与思考

国内法关系 篇5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旅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或者说,一般将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道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

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铁路和有轨电车等类型。

(1)市郊铁路

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线铁路的技术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千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道

一般说来,地下铁道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这样理解,也许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内。对世界各国地下铁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地下铁道还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三种类型。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能最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能较大,通常采用高站台;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能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3)轻轨铁路

轻轨的涵义是指新车辆对轨道施加的荷载而言,轻轨车辆与市郊列车或地下铁道车辆比较相对较轻。早期的轻轨系统一般直接对旧式有轨电车系统改建而成。7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才开始修建全新的现代轻轨系统。现代轻轨系统与旧式有轨电车系统相比,具有行车速度快、乘坐舒适、噪声较低等优点。对世界各国轻轨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表明,轻轨也存在多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种技术标准并存发展的情况。高技术标准的轻轨接近于轻型地铁,而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则接近于有轨电车。

(4)独轨铁路

独轨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独轨的线路采用高架结构,车辆则大多采用橡胶轮胎。从构造形式上可分为跨骑式独轨与悬挂式独轨两种。跨骑式独轨是列车跨坐在轨道梁上运行的形式,而悬挂式独轨则是列车悬挂在轨道梁下运行的形式。

(5)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有时也有隔离的专用路基和轨道。隧道或高架区间仅在交通拥挤的地带才被采用。旧式的有轨电车由于其与公共汽车及行人共用街道路权,且平交道口多,因而其运行所受的干扰多,速度慢。现代有轨电车与性能较差的轻轨交通己很接近,只是车辆尺寸稍小些,运营速度大幅提升。

2、按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类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否专用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和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等类型。

(1)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

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类型系统的特点是线路专用,与其他城市交通线路没有平面交叉。由于路权专用及按信号指挥运行,行车速度高且行车安全性好。属于这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市郊铁路、地下铁道和高技术标准的轻轨等。

(2)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

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类型系统的特点是线路专用,与其他城市交通线路没有平面交叉,行车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无信号、按可视距离间隔运行,行车速度稍低。属于这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是中等技术标准的轻轨。

(3)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

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类型系统的特点是线路与其他运输车辆和行人共用,与其他城市交通线路有平面交叉。除在交叉口设置信号控制外,其余线路段按可视距离间隔运行,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稍差。属于这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是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和有轨电车。

二、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一、纽约地铁

纽约地铁诞生于1904年,是美国纽约市的快速大众交通系统,也是全球最错综复杂且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历史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纽约地铁24小时运行,整个地铁系统中有很多独特的艺术作品。1904年10月27日,纽约市的第一趟地铁列车缓缓驶出市政厅车站,地球上的城市地下铁道从此诞生了(第一条地铁是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当时参加纽约地铁建设的工人有3万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爱尔兰人或意大利移民以及成为成千上万人的工作场所,是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地方,是城市四通八达、奔流不息的大动脉,也是纽约市的一条地下艺术。

美国国会地铁(Congressional Subway)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连接美国国会大厦和美国众议院,美国参议院的地铁。仅限议员、议会相关人员与职员使用,是一个免费的电气化轻轨系统。整个系统有三条线路,分别是国会大厦和参议院之间的两条线路(国会大厦——罗素参议院办公大楼,国会大厦——狄克参议院办公大楼——哈特参议院办公大楼),国会大厦和众议院之间的线路(国会大厦——瑞本众议院办公大楼)。

二、巴黎地铁

巴黎地铁是法国巴黎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于1900年起开始运行。巴黎地铁总长度220公里,居世界第十二位,年客流量达15.06亿(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有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巴黎地铁被称为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巴黎人对他们的地铁系统是十分自豪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巴黎地铁无论从其覆盖的范围,管理的完善还是运行的效率来看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巴黎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艺术氛围,这可从普通老百姓的嗜书如命上可体现。无论在站台等车还是坐在车厢内,男女老少大多悄无声息地捧着本大块头的小说或诗集在研读,与香港地铁内人人看马经,翻充斥歌星、影星野史的报刊不同。我不知道在哪个城市的哪种交通工具上还看得到集体读小说的场景?

三、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莫斯科地铁各个地铁站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地铁站。

莫斯科地铁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2014年11月5日,莫斯科地铁开放俄罗斯经典文学虚拟图书馆。莫斯科地铁站免费向乘客提供100多部经典文学作品,乘客只需用智能手机或平板扫描编码,就可以浏览图书馆的虚拟书架。

四、东京地铁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东京地铁总里程达到世界第四位。作为拥有如此之多的人口的城市,东京地铁从根本上舒缓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此外快捷的地铁也有效控制了汽车的数量,使得东京也避免了在城市高速发展中遭受了像墨西哥城那样的环境污染,在东京,只有百万富翁和计程车公司才买车,大多数的人便是这样整日整夜地过着“线上”生活,而其中的一半时间,又在地下。地铁是东京最乱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但又是东京最活色生香的“梦华录上河图”东京地铁公司的前身为1941年依“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法”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又称为营团地下铁)。

五、伦敦地铁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总长超过400千米。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它长约7.6千米,隧道横断面高5.18米、宽米,为单拱形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地铁开放,第一天的乘客总数就达到了40000人次。按照当年7月的统计,地铁向公众开放的前六个月里,乘客数目达到477万人次,平均每天有26500人次乘坐。在非节非年的平常日子,伦敦地铁每天的客流量是200万人次。每年的客流量大约8亿5千万人次。而在上班高峰的时间里,牛津街地铁站入口处一个小时的客流量是2万2千5百人。而伦敦的人口其实只有700万多一点。可见它受人们的青睐。

伦敦地铁最初的一部分大都会铁,亦为世界上第一条市内载客地下铁路,该条铁路在帕丁顿(现在的帕丁顿站,Paddington)和临时的法灵顿街站(现在的法灵顿站西北)间运行。该线于1863年1月10日通车,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铁路线。

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

2014年末,全国22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173公里。其中,地铁2361公里,占74.4%;轻轨239公里,占7.5%;单轨89公里,占2.8%;现代有轨电车141公里,占4.4%;磁浮交通30公里,占0.9%;市域快轨308公里,占9.7%;APM4公里,占0.1%。

图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各制式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轨道交通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的统称。地铁建设正在掀起高潮。2014年3月28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计划于4月底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全面开工建设;长春地铁2号线5月全面开工;重庆2014年新开工轨道交通大学城——璧山段;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将于年底全线开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工在即;郑州市2014年开工的地铁项目最多,分别是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郑州地铁2、3号线一期工程和郑州地铁5号线工程。

当前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地铁,甚至把地铁定位成城市“名片”。但是按照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这让很多城市望而却步。上述这些正在推进的地铁项目基本上都是在审批权下放之前由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

2013年5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发布,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这激发了一些三线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积极性,以四川为例,审批权下放后,包括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城市都做了各自的轨道交通建设设想。另外,南通、唐山、洛阳、烟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也正积极准备上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地铁造价最高,从每公里造价来看,有轨电车是2000万元左右,轻轨成本是2亿元,地铁成本是5亿元,而有些城市的成本会更高,兰州平均每公里造价约7.46亿元,深圳三期地铁每公里造价达9亿元。高成本之下,对地铁的资金需求是巨量的,比如“十二五”期间,广州市的地铁建设资金需求量高达1551.5亿元;西安目前规划建设6条地铁线路,总投资额将达1058亿元,而西安市2013年财政总收入仅902.5亿元。修建地铁需巨额投资,运营时还要政府进行补贴,地方财政本就捉襟见肘,尤其要重视项目的融资风险,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是否必须上马地铁项目也需要认真考量。

四、城市轨道交通与经济的发展

在住宅、汽车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点后,轨道交通也必然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最具潜力的新增长点将是来自城市经济中的住宅、汽车和快速轨道交通。

(一)“住”“行”互动提升城市结构

中国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无法顺利实现的原因,既有体制上的问题,如住房制度改革、二级市场开放等,也有政策上的问题,如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等,但重要的是城市发展战略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城市化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是由不同规模的城市组成的城市圈,尤其是以特大型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圈。以日本为例,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城市圈集中了80%以上的人口。强调发展中小城市有其必要性,而大城市更应发展,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按照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拥挤、污染等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这中间的问题出在城市发展思路上。大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城市结构提升”的问题。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城市结构转向以市区轨道交通为主,居民居住逐步向郊区和卫星城转移(这样住房面积才可能扩大,价格才可能明显下降),并通过高速公路等与市区连接的格局过渡。其中当务之急是发展快捷、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地铁、高架和地面轨道运输)。大都市的市区交通不可能依赖私人轿车,传统的地面公交系统也难以胜任,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轨道交通。此举也是解决污染和拥挤问题的治本之策。

大都市市区交通必须以现代公交系统(轨道交通)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轿车不可以进入家庭。大都市的私人轿车可以向外走(与住房向郊区和卫星城转移相适应),也可以成为闲暇时间的重要代步工具。而在较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镇,私人轿车则可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国际上发达的大都市可以做到现代化的公交系统与普遍拥有私人轿车并行不悖,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样一个新的城市结构中,住宅、汽车、快速轨道交通就成为重点,并能够形成对中国现有的大多数产业的巨大带动力量。按经济增长8%计算,内需不足的缺口约为2-2.5个百分点,计1800-2200亿元。通过努力使住房需求增加700-800亿,轨道交通投资需求增加500亿,轿车需求增加200-300亿,加上其他方面的新增需求,以及上述需求的派生需求,内需不足的缺口是完全可以补上的。

就住宅而言,应当关注“住”和“行”之间的互动关系“行”的问题解决不好,郊区和卫星城的住宅将难以形成足够的购买力,这样居民想“住大房、住便宜房”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住宅产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行”既包括快速轨道交通,也包括私人汽车;前者需要政府投资和安排,后者也需要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低,先解决住的问题,不考虑行的问题的观点有很大片面性必须从“住”“行”互动、互补的角度加以理解;从更广泛的意义说,应当重视“行”,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对城市化、就业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就房地产业而言,由“行”而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强将大大提高已有土地资源,特别是以往交通不便地区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直接的效果就是这些地区的土地升值。

(二)突破政策瓶颈

调整城市发展思路,提升大城市、特大型城市结构,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面临的基本问题。

拓宽融资渠道,发展轨道交通。当前不能仅局限于政府财政资金,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直接或担保发行轨道交通建设专项债券,由此筹措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贴息。融资的主渠道应向国内非政府资金和外资开放,以政府财政贴息、收费、沿线部分项目开发权捆绑出让等方式吸引这些资金进入。不少外商对轨道交通项目感兴趣,轨道交通完全可能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领域。

轿车政策以鼓励为主。现行的有关政策基本上将轿车作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看待,以限制为主。各种收费达200余种,占轿车实际零售价的20%-50%。由此导致了车价居高难下,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一倍以上。在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面对如此之高的车价,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严重限制了消费和市场容量。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市场容量上不去,生产厂家达不到规模生产的水平,成本也难以下降。打破这种僵局的首要措施是调整政策,改限制为主为鼓励为主,清理并减免对轿车的限制性税费,争取使轿车购买费用下降20%左右,使销售量能有一个大的增长,几大轿车生产厂家逐步接近规模生产水平,促进成本显著下降,并展开价格和服务竞争,从而进入“价格下调,产销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价格进一步下调,产销量进一步扩大”的良性循环。这一战略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而必须采取的。与此同时,要相应发展汽车服务业,降低车辆使用费用。这方面的潜力不可小视。人们经常抱怨的“停车难”等问题,从另一种思路考虑,恰恰反映了汽车业成为新增长点的潜力。

在住宅方面,当前的重点是要已出台的一些措施付诸实施,加快二级市场的发展。在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从各地和各部门的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实施包括适度减免住房交易税费、住房收入货币化、存量与增量调整挂钩以化解分配不公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国内法关系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力;核心竞争力

从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来看,企业文化可以简称为“文化力”,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商品力、销售力、扩张力、文化力、管理力和形象力6种力量,其中唯有文化力是可以渗透到其它5种力量中的核心力量。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顾问、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斯·迪而曾经说过,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拥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在他的专著《Z理论》中给企业文化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企业文化就是:“传统和气氛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这堪称是企业文化的经典定义,正是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上升到了理论层面。

埃德加·沙因在其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中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他还在其另一专著《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中将企业文化体现的层次从非常显而易见到高度默认而又不易察觉分为表象、表达的价值和共同默认的假设三个层次。沙因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理论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也因此而成为了企业文化研究的权威。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长期经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研究背景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对美国和西欧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通过观察注意到日美经济发展速度差距的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在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人们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竞争力起着潜在的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2.研究现状

从2003年起雄居世界500强榜首的沃尔玛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山姆·沃尔顿透漏:“是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它是其所有战略得以实施的土壤,没有这些,沃尔玛的奇迹就不可能发生。”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齐认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即使哪天整个微软公司被大火烧掉了,只要人才在,文化在,仍然可以再造一个微软”。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营销大师约翰·科特曾经讲过:“只要你是成功者,你就会有一种企业文化,而没有文化的是那些长期以来不断失败的公司。”卡尔森·托玛斯在其专著《卓越》中指出: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这是世界大公司跨进世界前500强企业的源动力,也是500强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源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也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节约成本,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兴衰成败的作用,还常常表现在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的成败上。有关研究表明,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的;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

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其1997年所写的《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一书中,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并用一些著名公司的案例表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并明确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正如美国学者弗兰西斯所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 詹姆斯·赫斯克特还曾指出,无论是对付竞争对手、为顾客服务,还是处理企业对内对外相互关系,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竞争力,必然产生强有力的经营效果。

吉姆·柯林斯认为,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文化竞争力。正如管理学家埃德加·沙因所说:“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最难模仿的能力”。韦尔齐也指出:“文化是维持生产力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没有极限的动力束源”。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理论研究的深化,国内一些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气息的学者和管理者开始了对企业文化的探讨,发源于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随之传入我国。1988年,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任务。这是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写上“企业文化”四个字。但此时的研究仍然只局限于企业文化的内容、形式等表层的、粗浅的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涌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危及到了企业的生存。在此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人士开始关注世界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研究发现,世界500强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并保持其先进性。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由此,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

2.研究现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在追求树立长期竞争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何在呢?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黎群博士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核心竞争力通常可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指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难于模仿的、异质性的和有价值的能力。企业文化恰恰可以满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这些基本特征”。

贾春峰在谈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时,说过三句话:“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寿之道”。此外,他还说了四个“越来越”,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兴衰成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越来越突出。

方建中、刘春敏等在其所著的《现代企业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以人本管理为突出特征的现代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他们还进一步指出:“企业文化在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对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三、研究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意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研究意义

综上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持久竞争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缺乏企业文化或企业文化出现病态,也许不会影响企业一时的运转,但却一定会影响企业的长期经营,危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

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和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兴衰成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战略是可以模仿的,资本是可以跨越的,技术是可以复制的,惟有管理及其赖以生存的企业文化是不能模仿也无法复制的,它需要历史的积淀和长期的培育。因此可以说,21世纪企业的竞争,根本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国企业在面临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应对空前的竞争和挑战。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我国的启示

有资料显示,全球寿命最长的企业是瑞典的斯托拉公司,已有700多岁。《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是40多不到50岁。而我国中关村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5岁,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在WTO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规范、更加公平,在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特定的制度结构、技术支撑点和文化背景之上,并通过市场化的有效运作逐步形成企业特有的能力。如果说经济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创新,即必须有文化力支撑的话,那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也是如此,缺乏文化底蕴将一事无成。所以,中国企业在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文化储备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2][美]卡尔森·托马斯.《卓越》.哈尔滨出版社,2003.

[3][美]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贾春峰《贾春峰说企业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方建中,荚莺敏.刘春敏,耿弘等.《现代企业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6]李建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法律出版社,1998.

[7]黄金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管窥》.载《中国文化报》,2004,10,26.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国内研究综述 篇7

一、理论研究成果

(一) 高房价是地价上涨的原因

一部分学者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认为地价的高涨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旺盛需求造成的。朱道林、董玛力 (2005) 认为土地价格的变化只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 土地需求是房价的一种引致需求。刘润秋、蒋永穆 (2005) 认为需求拉动房价, 继而房价上涨又推动地价上涨。胥玲 (2009) 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房地产的市场需求, 继而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故旺盛的房地产需求是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

(二) 高地价是房价上涨的原因

另一部学者则主要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高晓慧 (2001) 从萨缪尔森的地租和产品价格关系出发, 引申到地价和房价关系, 认为地价是房价的基础, 房价是地价的表现, 房价对地价有反作用, 地价与房价呈正相关性。徐艳 (2002) 从房价具体构成因素出发, 发现土地费用过高是导致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包宗华 (2004) 认为地价的大幅上涨引起了房价的攀升, 只有降低地价才能有效抑制房价。

(三) 地价与房价两者相互影响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一定范围内房价与地价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刘琳、刘洪玉 (2003) 从需求的角度得出房价上涨导致了地价的提高, 同时从供给角度得出地价上涨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综合供需两个方面, 不难发现地价与房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曲波 (2005) 认为地价与房价是循环关联的。若前一阶段地价的上涨引起了房价的上涨, 那么在后一阶段是房价势必引起了地价的上涨。殷少美等 (2005) 认为房价与地价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上房价和地价是相互影响的。刘琪 (2006) 认为不能笼统地说由房价来决定地价, 或地价决定房价, 因为地价是由土地市场的供需决定的, 而房价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决定的。孙波 (2010) 从土地财政的角度出发, 认为地价与房价形成了一个互为条件的价格螺旋。

二、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验研究

近些年来, 我国学者越来越多的使用计量方法运用数据建立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的模型, 力争以“数据说话”。

(一) 高房价是地价上涨的原因

高波、毛丰付 (2003) 利用《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结果表明长期内房价走势决定地价走势、短期内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的结论, 地价因素影响接近房价整体价格的20%。袁申燚、蔡明超 (2006) 利用2001年-2004年上海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 对上海的房价和地价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房价对地价有显著影响, 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度较小的结论。温海珍等 (2010) 的研究从经济基本面出发, 利用2000年-2005年全国21个城市的样本资料, 运用两阶段回归法 (2SLS) 对模型进行估计, 发现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内生性关系, 相互影响的方向均为正向, 并且房价处于主导地位。况伟大 (2012) 采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3年-2008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年度数据, 具体考察了土地出让方式对地价和房价的影响。认为招拍挂制度并未导致地价的快速上涨, 高房价是”地王”出现的主因。

(二) 高地价是房价上涨的原因

鲁礼新 (2002) 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考察了成都市的中心城区, 调研结果表明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率, 如果房价不随着地价的上涨而上涨, 势必会牺牲房屋的建筑质量。故地价过高时, 会导致房价的升高。况伟大 (2005) 利用1999年-2005年的全国住宅消费价格指数和住宅用地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结果表明短期中国房价与地价相互影响, 长期地价影响房价, 但房价不影响地价。陈淮等 (2005) 指出现阶段土地供应成本的增加会导致区域性的房价上涨。曾向阳、张安录 (2006) 对2000年-2005年的武汉市住宅价格指数和土地价格指数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结果表明短期内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 其中地价对房价的影响更大。张占录等 (2010) 对北京市2008年1月-2009年6月的土地市场交易数据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发现土地的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明显。杜江等 (2011) 通过建立无约束模型, 对2000年-2008年4个直辖市和西部大中城市的住房和土地价格指数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地价与房价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显著。

(三) 地价与房价两者相互影响

周京奎 (2006) 通过构建双变量VAR模型和截面数据双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研究, 利用1999年-2005年间的季度数据, 揭示了地价与房价相互传导的路径。郑娟尔、吴次芳 (2006) 利用1998年-2005年全国23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进行分析, 得出房价与地价在长期和短期互为Granger因果, 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变动的影响更大的结论。严金海 (2006) 利用1999年-2004年全国和深圳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长期中地价与房价存在相互影响。杜新波等 (2007) 发现房价与地价各自拥有相互独立的定价机制, 但是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 而且房价对地价的影响要大于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宋勃、高波 (2007) 在误差修正VAR模型的框架下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地价与房价关系。在回归模型中, 若地价变量的系数具有显著性则表示地价是房价变动的短期Granger原因, 房价系数具有显著性表示房价变动是地价变动的短期格兰杰Granger原因。龙海明和郭薇 (2009) 在VAR模型基础上, 加入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1999-2008年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为长期中地价与房价存在互动机制, 且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大于地价对房价的影响。文彩霞、刘国华 (2010) 利用2002年-2009年山东省住宅销售价格和住宅用地价格的季度数据, 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得出房价对地价存在较大的影响, 地价对房价也存在影响的结论。

三、结语

国内法关系 篇8

一、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无关论

袁国良等 (1999) 对1996年和1997年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业绩与这些持股比例的相关性非常低。

魏刚 (2000) 对791家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 且也不存在区间效应。此外, “零报酬”现象严重,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

宋增基、张宗益 (2003) 对123家上市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这些上市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不影响公司业绩。

顾斌、周立烨 (2007) 对2002年以前实施股权激励的沪市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徐义群和石水平 (2010) 对华泰证券市场中的95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不显著的关系。

二、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论

1.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线性相关。

宋增基和蒲海泉 (2003) 选取1999年沪市的143家A股公司为样本, 釆用截面回归的方法对公司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

胡阳等 (2006) 对2002年至200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分别对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 结果表明, 股权激励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公司业绩。

金晓云 (2010) 以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利用样本公司自身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对比, 结果表明, 经营者股权激励对提升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玉灿、张琳华 (2012) 对2007—2010年沪深两市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 并且这种关系随年份的增加越来越显著。

张丽萍 (2014) 对实施股权激励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业绩都大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 进而证明了实施股权激励能改善公司的业绩。

2.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非线性相关。

吴淑琨 (2002) 选取在1997年以前上市的企业, 以1997—2002年之间的数据为样本, 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倒“U”字型相关关系。

韩亮亮等 (2006) 对2004年深交所上市的78家民营企业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当高管持股比例在8%~25%之间时,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当高管持股比例小于8%或大于25%时, 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孙堂港 (2009) 对2008年9月前在沪深两市上市并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的63个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介于4%和7%之间时, 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管理层持股比例介于0到4%和7%到10%时, 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章雁 (2010) 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曲线关系。当股权激励位于11.77%至60.05%这个区间时, 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在这个区间之外, 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文献述评

由于国内实施股权激励的时间不长, 股权激励发展还不完善, 股权激励实施的政策法规不太健全, 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还不规范。国内的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理论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而且国内外的研究存在一些差异。

1. 国内学者在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时, 使用的研究样本大多数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那些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 可能会对结论产生影响。

2. 大部分的学者在公司业绩方面选取了不同的指标, 有的选取一个业绩指标, 有的选取两个业绩指标。在实证方法方面也存在不同, 大部分的学者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而部分学者采用的是非线性分析方法或者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 这导致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参考文献

[1]张敦力, 阮爱萍.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与业绩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3 (1)

国内法关系 篇9

一、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银行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

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宣布不再对银行信贷的规模额度进行直接控制,这项规定有利于完善和发展银行信贷市场, 使银行信贷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从而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金融机构信贷余额并不是反映信贷行为最适合的变量,而新增信贷可以不计偿还信贷的对冲量,能够更为直观地表现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几乎都与当时的经济环境合拍,也可以说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自觉的顺应了宏观经济周期。

(二)银行信贷结构与经济增长

银行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在投放过程中,其总量资产在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客户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上的组合方式。其结构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更有社会经济、政策、市场、环境、投资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主导,既想要做好风险防范,更想要实现收益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结构还不尽合理,面临着信贷投放的产业结构倾斜,贷款期限结构不匹配,信贷地区结构性倾斜,信贷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信贷收支平衡和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源配置的时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的经济环境、政府的金融政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信贷资源配置只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实现最大的效益。如若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大量的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使用,大量闲置的资金,或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率较高,都不利于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的现状

(一)我国GDP增长的现状

一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可以用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来衡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可以得出我国1978~2012年间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单位:%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 322亿元,可见增幅之大。此外,通过对GDP增长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1994年达到36.4%,当然期间也发生了几个阶段的波动。在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及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201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8%。在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表示可以用“四个稳”、“四个新”来评价,其中即包含了经济增长的总体平稳。

(二)国内银行信贷的增长状况

贷款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在经济发展、投资扩张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可以用来反映截至某日以前银行已发放的贷款总和。如图所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1 89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2.99万亿元。这表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银行贷款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这两者之间的阶段性波动和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虽然在经济理论和经验检验方面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一直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但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另有相关分析指出,我国工业与商业贷款的平均增长率同第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长率趋于一致,但是信贷资金效率偏低的农业贷款增长率与第一产业平均增长率相比相差甚远。总之,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忽视的。虽然如此,我国银行信贷仍然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率,降低了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三、我国银行信贷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一)金融深化

政府对银行信贷分配的直接干预,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在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并不十分牢靠。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吸收国的地位,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动力。相比之下,银行部门的发展对于经济的贡献还不够显著。更多的原因在于更多的信贷分配给了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这意味着,非国有企业获得信贷增长总体上有助于经济增长,其获得的信贷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应该越显著。但事实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非国有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这种银行信贷配给的不合理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而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

(二)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及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2012年全年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企业贷款增速放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年末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减缓;“三农”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地产开发贷款增加;住户贷款增速回升。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房地产贷款与平台贷款被看作是未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两类贷款。房地产贷款增长加速,其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旦风险爆发,银行将面临着严重的不良贷款危险。

四、健全银行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调节信贷配给,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

在我国现阶段, 对非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还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非国有经济的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因此在信贷政策方面应适当向非国有企业倾向,做到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维持银行信贷规模,调整银行信贷结构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继续维持信贷的规模,防止信贷萎缩,使其稳步健康的增长,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同时通过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合理的资金配置会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做出相应转变。因此,为提高银行信贷的贡献率,银行信贷应该向高效益、高效率产业倾斜,对于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予以杜绝,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鼓励民间金融发展,进一步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仍然是大量地方性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需要有人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从现实来看,只有土生土长的民间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用最低的成本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最大程度的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一金融服务业的普遍缺陷。因此,作为整个银行信贷结构的补充,在做好监管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如非国有的投资公司、民营银行、保险公司、金融中介机构等等。

参考文献

[1]许伟, 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 (季刊) , 2009 (3) .

[2]张军.中国的信贷增长为什么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J].学术前沿, 2006 (7) .

[3]宋海林, 刘澄.中国货币信贷政策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国内法关系 篇10

光伏企业指的是与太阳能发电相关的新型能源企业的统称, 经营范围涵盖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太阳能并网发电等。截止到2008年, 在过去15年中, 全球光伏产业以25%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成长, 使得太阳能光伏行业成为了近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研究结果显示,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 将在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 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为此,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将发展光伏产业,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光伏企业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为迅速。如光伏电池产量2001年仅为3兆瓦, 到2009年就拥有8000兆瓦, 居世界第一, 平均每年增长300多倍。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在100%以上, 产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

然而, 我国光伏企业80-90%产品依赖出口, 这种依赖国际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 不但其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 而且还导致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缓慢。特别是在欧美“双反”调查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下, 光伏产业面临严峻的行业危机。2013年6月4日欧委会宣布, 自6月6日起, 欧盟将对中国光伏企业产品执行11.8%的临时税率, 8月6日后税率将涨至47.6%。因此, 我国光伏企业的出路在于转向国内市场的开发。我国光伏企业在要想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竞争压力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并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拥有足够数量且规模稳定的顾客群, 也就是市场竞争的重点由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顾客份额的竞争, 即要以顾客为中心, 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而光伏产品并非日用消费品, 它属于只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可替代品, 其技术含量高, 对售后服务的要求很高, 这就使得研究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光伏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简称CRM) , 是一种新型的营销策略, 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客户为服务中心, 以优越的管理模式使企业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 从而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利润和利益互惠互利, 达到双赢的目的。有效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一方面使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改善与客户关系有关的业务流程, 提高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 最终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光伏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落后

成功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协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起这样的经营理念, 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来展开, 突出表现在客户关系管理始终从企业角度的思维范式来进行光伏组件的设计、开发以及销售, 而基本不考虑购买者的需求和喜好;加之没有把客户当成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来对待, 既未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也未对客户采取任何方式的关怀, 不能及时提取客户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信息。光伏企业也不例外, 如果不能将“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贯穿于公司高层至每位员工的行动中去, 即使建立再先进的CRM系统, 也不会有成功的管理。

(二) 缺乏适应我国本土化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国外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是在其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产生的, 是国外特定国情下应用成熟理念的产物, 而我国从国外引入该管理软件, 忽视了我国光伏企业的本土特点, 完全移植注定是行不通的。

(三) 缺乏以客户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管理

我国光伏企业无论对新老客户、大小客户、以及为企业带来赢利的合作客户均平等对待。这种对客户采取“一视同仁”的服务模式, 老客户感受不到期许的关照, 新客户体会不到身为上帝的尊贵, 为企业带来赢利的合作客户还有合作风险的后顾之忧, 老客户不断地流失, 不停地开发新客户, 合作客户不能持久合作, 使光伏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四) 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

制约我国光伏企业推行CRM的主要障碍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光伏企业还没有完成以客户为标识的统一数据库建设, 客户信息是散乱而不连续的, 因而无法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如国内光伏企业巨头保利协鑫的官方网站, 其内容大多是公司以及产品的基本介绍, 尚未体现电子商务的功能;计算机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工作, 而对于信息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涉及较少。在这种落后的信息化条件下, 制约光伏企业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五) 业务和技术的运作关系不协调

据Gartner Group的调查显示, 一些企业只是购买CRM软件, 而根本就没有安装, 我国的光伏企业中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许多企业盲目跟风, 认为其他企业实施了CRM, 自己的企业也不能落下, 没能从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如何实施CRM。更有甚者, 一些企业在购买CRM软件项目时贪大求全, 要求软件功能多且复杂, 最后引起企业原本的组织结构跟不上, 强制企业必须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不切合企业实际调整后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原来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等, 使管理在相当一段时间处于不易掌控的无序状态。

(六) CRM运行成本高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需要很高的费用。除了在购买软件和咨询方面的巨额花费外, 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投资, 如使用CRM系统前的培训成本、企业对CRM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系统中数据扩充的成本、系统的不断升级的费用等。而我国企业对CRM的支付意愿或能力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 难以承受实施CRM所需的昂贵的投资费用, 这无疑给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实施带来困难。

(七) CRM运行风险大

尽管人们已经就客户关系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高收益的问题达成共识, 国内外也有很多行业纷纷实施了CRM,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的成功率比较低, 国内也没有很多成功实施的案例, 在光伏业更缺少可以借鉴的例子。而且CRM的实施周期相当长, 资金投入和管理改造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 光伏企业实施CRM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也是制约客户关系管理在光伏业中应用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提高我国光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效果的建议

(一) 树立以“客户为本之道与CRM管理之术”有机结合的理念

成功开辟国内市场, 有效拉动光伏产品的内需是我国光伏企业的振兴之路。面对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国人, 生搬国外的管理之术, 忽视民族优秀的传统管理之道, 是重术轻道的管理, 是违人本的没有生命力的管理, 是落后的管理。只有传统的、民族的、本土的管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管理, 才是客户为本之道的管理。而现代的、国外的、他方的管理是管理手段层面上术的管理, 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运用于光伏企业的客户管理, 才是有效的管理。因为道层面管理的本质是“仁、义、礼、智、信”, 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术层面管理的本质是的方法和手段的具体运用, 体现在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方面, 这样“以道导术”的管理合情合理, 客户关系有情的维系和理的防卫, 符合国人的文化。

(二) 借鉴国外先进的CRM管理软件, 研制适合我国光伏企业的本土CRM管理软件

国外先进的CRM管理软件在“流程管事”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然而客户关系管理不是难在管事方面, 而是难在管人方面。因此, 光伏企业借他山之石、结合客户需求以及绿色环保的行业特色、企业的经济实力研制开发适合自己的、实施风险小、性能价格比高、更加人性化、流程简洁、体现“以道导术”的CRM管理软件, 势在必行。这对于光伏企业将低碳的理念变成客户受益的实惠, 将“环境绿起来”变成客户的需求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是解决国外引进CRM产品运行成本高、风险大的有效途径, 这将对中国光伏企业能否成功实施在国内市场的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强化个性化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爱”的管理, 具体体现在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方面。为此, 首先要培育客户满意型文化, 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核心, 从客户的角度考虑调整光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文化。为此, 在定义光伏企业经营理念时, 就应从客户利益出发, 将客户当作企业稀缺的战略性资产来珍惜, 才能在实施CRM过程中,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有效发挥CRM系统的作用。其次, 针对国内消费者对光伏产品了解不多, 由于陌生阻碍了光伏产品走向个体家庭进程的现状,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展示产品外观图、内在构造图、演示使用方法、告知售后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优秀光伏产品宣传和展示区,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实在的感知和直观的评估, 帮助广大消费者认识、了解、熟悉、接纳、喜欢光伏产品, 再到明明白白、乐意购买的良性循环。再次, 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把研究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偏好作为工作的重点, 开发出供不同客户需求和喜爱的产品, 并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实施不同级别的管理。

(四) 与IT企业联手, 通过共赢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制约我国光伏企业推行CRM的主要障碍。靠光伏企业内部的力量来突破这一障碍, 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建议利用IT企业先天的优势来弥补光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劣势, 通过合作共赢既可拓展IT企业的服务领域, 又能快速修复制约光伏企业顺利实施CRM的一块短板。

(五) 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步骤, 促进业务和技术运作关系协调发展

CRM的购买与安装两张皮现象和不切实际地安装CRM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强行调整, 是造成光伏企业业务和技术运作不畅的主要原因。

本着大道至简至易的原则, 明确企业实施目标, 制定战略计划, 利用自主研发的CRM, 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步骤。

1. 制定科学、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客户管理制度, 在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方面下功夫。

2. 通过对目标进行量化, 提供评估CRM项目实施的

效果依据, 指导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避免由于受制于软件功能而无奈进行的组织机构变更。

3. 树立客户满意与忠诚要靠每一位员工精心培育的理念。

挖掘营销中每一个可能与客户达成双赢的细节, 力争让客户得到精神和经济上的实惠, 还可借助于电话拜访、谈话、QQ、飞信、在线沟通等多种形式, 及时获知顾客的需求, 针对需求设计和改进产品或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最终达到公司和顾客的双赢。

4. 树立客户参与的管理是有生命的管理之理念。

通过配合CRM系统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如设计简便的用户家庭使用光伏产品信息采集模块, 只需将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关键词的形式输入后, 再输入电器名称, 电子商务后台即可提供该产品不同型号的出整套解决方案, 并以最快捷的方式显示在下一个模块, 第一时间告知客户, 强化CRM运行过程中与客户的密切联系。

结论

综上所述, 解决我国光伏企业国内市场客户关系管理中面临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落后、缺乏适应我国本土化的CRM、以客户为本的个性化服务欠缺、信息化水平低、业务和技术的运作关系不协调、CRM运行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的建议是, 树立以“客户为本之道与CRM之术”有机结合的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CRM管理软件, 研制适合我国光伏企业的本土CRM管理软件;与IT企业联手, 通过共赢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CRM运行成本和风险;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强化个性化服务;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步骤, 畅通业务和技术运作关系。以上建议的实施对促进光伏企业发展生态链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是对光伏企业尽快建立良好的国内市场客户关系, 早日走出发展困境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广彬.立足长远发展光伏产业[J].中国科技财富, 2011, 11 (8) :75-78

[2]孙广彬.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竞争日趋激烈[N].国际商报, 2009-11-26

[3]李璐.光伏企业危中寻机[J].进出口经纪人, 2012, 2 (5) :44-45

[4]边丽娜.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4上) :96-98

[5]李艳.供电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CRM) 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业, 2013 (1) :140-142

[6]郭光.房地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2006:28-29

[7]吴建华.房地产客户关系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 2006, 5 (15) :60-61

[8]杨洪涛, 王要武.客户关系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6) :93-97

[9]周舟.离网式光伏发电个体家庭用户电子商务应用探讨[D].复旦大学, 2009

[10]王玮.航运企业客户满意度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 2010 (2) :40-41

国内法关系 篇11

我国自2008年来, 受世界大环境及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 经济发展势头出现了一定的减缓。如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 实现政府提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目标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城市化的形成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则是产业集聚。因此, 有必要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一) 产业集聚的内涵

对于产业集聚的定义, 学术界虽有不同的认知, 但无一例外的都将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二)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产业集聚的结果会导致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具有一定联系的若干产业在空间地域上聚集形成的产业群集, 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的产物和集中体现。不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聚就是产业集群, 二者并无差异。

笔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 认为产业集聚主要是动态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而产业集群强调静态产业分布的状态, 产业集聚的结果会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产业集聚意味着特定产业和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空间集中, 而城市化则表明农村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 造成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 城市人口在地区或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长期以来, 学者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和城市化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双向促进的关系日益明显。于是, 研究者们开始认真探讨两者固有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郁文凯 (2008) 从一、二、三产业的角度指出, 当经济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时, 基本不存在产业集聚。只有社会出现非农产业时, 即第二、第三产业时, 才意味着社会上出现了产业专门化。当非农产业聚集在一定的空间, 形成聚集效应, 将会对城市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他又指出在工业化初期, 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对城市化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吴丰林、方创琳等 (2010) 在曾芬玉 (2002) 、苏雪串 (2003) 、赵纬等 (2006) 、杨婉月 (2006) 的观点的基础上, 总结出产业集聚对城市发展有如下影响:1.为城市化要素集聚奠定基础;2.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化进程;3.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

另外, 张弘 (2001) 归纳出了产业集聚区带动下的几种典型城市化空间模式, 并提出了产业集聚区为先导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是当代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之一。张晓平 (2003) 等总结出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三种模式:双核式、连片带状、多极触角式, 并指出演进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外部作用力、城市与乡村的扩散力和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王战和 (2005) 、郑国 (2006) 认为经济空间结构通过集约发展等变化带来城市空间效益的提高。

总之,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和空间优化调整的重要动力。这种新的地理现象是新时期城市要素的重新组合、区位选择和集聚, 有利于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 有利于实现城市密度、布局、形态的优化。

(二) 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是与城市工业区位形成同时开始的。城市化的原因在于非农区位的点状聚集, 因此, 城市化是产业空间聚集必不可少的要素, 将不断促进和推动产业空间聚集。

郁文凯 (2008) 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推动。首先, 城市化通过拉动市场促进产业的空间集聚。其次,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可以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 使各项基础设施集中建设, 为产业的空间聚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吴丰林, 方创琳 (2010) 认为城市化进程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对产业集聚产生影响:1.城市化进程为产业集聚提供诸如支柱产业、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等资源要素;2.城市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其对外来企业和投资的吸引力;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通畅、快速的物流、信息流作为保障。城市化的进程使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通讯集中建设, 为产业的空间集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3.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企业网络, 其形成和发展都需要根植于当地的网络和制度环境中, 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城市的快速发展能为产业集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制度文化环境。总之, 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生产要素以及适宜的制度文化环境, 从而极大促进产业集聚的速度。

通过上述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 正如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所说: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 产业集聚决定城市的增长;反过来, 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功能的增强, 又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发展, 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测量

朱智文 (2006) 选取新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1990~2001年的相关数据, 运用城市化率和产业集聚指标来研究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并使用H-P滤波方法将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分分离出来, 最后使用Granger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赵昕 (2007) 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并以城市化水平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采用区位熵系数来作为产业集聚的测量指标, 计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区位商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分析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度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郁文凯、杨金鹏 (2008) 也采用此方法对浙江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进行了测量。

陆根尧等 (2012) 设立了两个计量模型, 一个计量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聚、产业结构、城市化成本、城市竞争力等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另一个则计量城市化通过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运用此模型, 他们对全国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2.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成本降低、城市竞争力提升等途径促进城市化发展, 其中要素集聚因素的促进作用为最强;3.城市化通过要素禀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环境营造、社会需求扩张等途径影响产业集聚, 其中社会需求因素的促进作用为最强;4.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会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先变大后变小, 但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下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强。

四、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的发展展望

在对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关系的研究上, 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来探讨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关系。这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去认识和理解两者的作用机理。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的产业集聚现象,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利用产业集聚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我们会发现, 多数学者都是从经验分析的层面研究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缺乏统计分析的数理基础, 对城市化与产业集聚间的关系不能准确的进行测度。因此, 在以后对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研究中应该更加侧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丰林, 方创琳, 赵雅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

[2]曾芬玉.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J].经济纵横, 2002 (10) .

[3]郁文凯, 杨金鹏.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研究—以浙江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08 (2) .

[4]张晓平, 刘卫东.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 2003, 2 (2) .

[5]陆根尧, 盛龙.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理论与实证[J].发展研究2012 (10) .

[6]杨哲, 饶宝红.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 2006年增刊.

[7]王君萍, 项桂英.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07 (16) .

[8]赵玮, 王韬, 李德功.论中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4) .

[9]朱智文.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J].开发研究, 2006 (6) .

【国内法关系】推荐阅读:

国内的05-25

国内借鉴05-28

国内监管05-29

国内销售06-11

国内城市07-04

国内应用07-08

国内背景07-09

国内要闻07-29

国内实际07-30

国内居民08-07

上一篇:部分比较法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