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语文教学(通用12篇)
学校语文教学 篇1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作为教育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基础能力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但是, 现在职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普遍不容乐观, 存在问题较多, 突出表现为:语文基础差, 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写;厌学情绪明显, 上课时思想不够集中, 甚至逃课。究其原因, 职校学生和普高学生虽然都属于高中教育体系, 但两者之间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而我们教师在这许多情况下, 不能足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使用简单机械的方法, 例如不理解就直接告诉答案、记不住就反复地背诵等, 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 这就要求职校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职校学生的学习方法, 能够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有所成, 掌握就业必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成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的学生, 相对于高中生而言多为弱势群体, 基础薄弱, 知识储存量不大, 对学习存在一定的厌烦心理, 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薄弱, 知识残缺。很多学生连初中的基本概念、最简单的计算和基本知识都一问三不知, 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对学习怎么还能有浓厚的兴趣呢?二是学习动机模糊, 学习习惯散漫。很多学生不把学习当回事。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 初中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 迟到旷课、上课说笑、睡觉等散漫习惯, 到了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则日趋严重。三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一些专业课的学习还有点兴趣, 对文化课则不屑一顾。对他们来说, 学习文化课是最无聊、最难受的事, 有的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痛, 一上英语课就昏昏欲睡, 不想学语文, 不愿学政治, 只求混天熬日弄个文凭。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措施
上述情况的存在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困难重重, 要解决这些困难, 就需要我们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教学之道。
(一) 采用愉快教学, 活跃学习气氛。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教师应理解到位并加以贯彻执行。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校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 师生才能‘自由地呼吸’”,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 学生的左右脑才能协调工作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中, 学生没有厌烦情绪, 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自由地呼吸”。如何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呢?笔者认为只要摆脱循规蹈矩的教育约束,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选取适当方法, 达到课堂的轻松愉快是不难的。首先语文教学内容本身是生动形象的, 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 生动形象是其基本特征。丰富的语文知识融会在生动形象的语文课文之中, 就为学生右脑活动创造了条件。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变归纳为推导, 很自然地可使轻松愉快成为语文课的基调。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 使语文课更加轻松活泼。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实物演示法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可根据课文线索, 重现具体场景等。辨析文中插图, 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绘图等方法, 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 还可以采用话剧、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 课本剧表演等体验课文思想, 例如《雷雨》中, 各个人物色彩, 通过话剧或者是分角色朗读的形式, 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可以突出矛盾冲突, 理解人物角色。
(二) 参与认识过程, 体验成功快乐。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中, 我们的教师“教”的太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简单地, 直接地把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这种注入式教学中, 由于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讲授来完成, 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本的内容, 那么虽然他有努力去记忆材料, 而材料却很容易地引入并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语文, 不仅可以愉快地学会语文知识, 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 而且还可使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多方面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 实事求是, 因材施教。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去向, 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大幅度滑坡和参差不齐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 选择逃避当然无济于事, 唯有因材施教方为上策。中职学校由于语文课时有限, 想在短时间内弥补学生以往语文学习的差距不太现实,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强化应用文教学、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问引导思维, 保持最佳状态是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有效形式。学生的认识过程, 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意识地生疑、质疑、解疑, 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然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水平有限, 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都很恰当, 对关键问题可能忽略过去, 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巧妙地针对不同的学生特质引导学生生疑, 恰当地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
(四) 将语文教学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为人处世、交流沟通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各学科文化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而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 往往忽略了文化课, 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 巧妙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 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五) 加强校内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立足专业需要, 探索出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育人新路子:整合教材, 加强知识的实用性、简易型和新颖性。各科老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学生实际和就业需要, 自觉整合教材, 选学与专业密切的内容, 数量少一点, 内容集中一点, 教授难度低一点, 讲解知识简易一点, 让学生真正收获一点。要从最新的报刊杂志中添加点贴近学生内心、工作实际、真实生活的新内容, 使学生学习与时俱进。要结合各课程特点和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程度, 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真正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要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 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就必须改革目前这种终极式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考试模式, 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 突出过程评价, 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六) 充分采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并茂的优势。这样, 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简练直观,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将语文古诗词与动画或漫画相结合, 通过可视化模拟软件动态的演示, 使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逐步分析, 学生不但能理解原意, 而且能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
在中职学生教育阶段, 语文课既是对以前基础学习的总结整理, 也是对专业学科的基础奠定, 整个学习过程就好像是大海行舟, 在漫长的旅途中有许多未知的惊涛骇浪, 如何使学生脱离迷雾, 远离惊涛骇浪, 很好地驾驭语文这艘大船, 语文老师就不可推卸的肩负着引领船只冲破迷雾, 抵达彼岸的重任, 而重视中职语文教学,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普遍不容乐观, 存在问题较多, 但是在中职学生教育阶段, 语文课作为教育课程的一门基础学科, 既是对以前基础学习的总结整理, 也是对专业学科的基础奠定, 因此进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因材施教,提问引导,参与认识,愉快教学
参考文献
[1].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张应强.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及其相关问题评论[J].教育研究, 1997
[3].钟启泉, 张华.21世纪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旷课、上课说笑、睡觉等散漫习惯, 到了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则日趋严重。三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一些专业课的学习还有点兴趣, 对文化课则不屑一顾。对他们来说, 学习文化课是最无聊、最难受的事, 有的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痛, 一上英语课就昏昏欲睡, 不想学语文, 不愿学政治, 只求混天熬日弄个文凭。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措施上述情况的存在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困难重重, 要解决这些困难, 就需要我们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教学之道。 (一) 采用愉快教学, 活跃学习气氛。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教师应理解到位并加以贯彻执行。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校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 师生才能‘自由地呼吸’”,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 学生的左右脑才能协调工作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中, 学生没有厌烦情绪, 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自由地呼吸”。如何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呢?笔者认为只要摆脱循规蹈矩的教育约束,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选取适当方法, 达到课堂的轻松愉快是不难的。首先语文教学内容本身是生动形象的, 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 生动形象是其基本特征。丰富的语文知识融会在生动形象的语文课文之中, 就为学生右脑活动创造了条件。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变归纳为推导, 很自然地可使轻松愉快成为语文课的基调。教师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 使语文课更加轻松活泼。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实物演示法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可根据课文线索, 重现具体场景等。辨析文中插图, 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绘图等方法, 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 还可以采用话剧、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 课本剧表演等体验课文思想, 例如《雷雨》中, 各个人物色彩, 通过话剧或者是分角色朗读的形式, 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可以突出矛盾冲突, 理解人物角色。 (二) 参与认识过程, 体验成功快乐。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中, 我们的教师“教”的太多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简单地, 直接地把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这种注入式教学中, 由于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讲授来完成, 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本的内容, 那么虽然他有努力去记忆材料, 而材料却很容易地引入并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语文, 不仅可以愉快地学会语文知识, 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 而且还可使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多方面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 实事求是, 因材施教。中等职业学校现行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去向, 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大幅度滑坡和参差不齐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 选择逃避当然无济于事, 唯有因材施教方为上策。中职学校由于语文课时有限, 想在短时间内弥补学生以往语文学习的差距不太现实,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强化应用文教学、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问引导思维, 保持最佳状态是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有效形式。学生的认识过程, 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意识地生疑、质疑、解疑, 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然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水平有限, 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都很恰当, 对关键问题可能忽略过去, 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巧妙地针对不同的学生特质引导学生生疑, 恰当地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 (四) 将语文教学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为人处世、交流沟通的需要, 也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各学科文化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而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 往往忽略了文化课, 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 巧妙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 要挖掘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五) 加强校内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立足专业需要, 探索出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育人新路子:整合教材, 加强知识的实用性、简易型和新颖性。各科老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学生实际和就业需要, 自觉整合教材, 选学与专业密切的内容, 数量少一点, 内容集中一点, 教授难度低一点, 讲解知识简易一点, 让学生真正收获一点。要从最新的报刊杂志中添加点贴近学生内心、工作实际、真实生活的新内容, 使学生学习与时俱进。要结合各课程特点和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程度, 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真正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要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 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就必须改革目前这种终极式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一刀切式的考试模式, 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 突出过程评价, 注重兴趣培养及能力训练,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 (六) 充分采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并茂的优势。这样, 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简练直观,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将语文古诗词与动画或漫画相结合, 通过可视化模拟软件动态的演示, 使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逐步分析, 学生不但能理解原意, 而且能够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在中职学生教育阶段, 语文课既是对以前基础学习的总结整理, 也是对专业学科的基础奠定, 整个学习过程就好像是大海行舟, 在漫长的旅途中有许多未知的惊涛骇浪, 如何使学生脱离迷雾, 远离惊涛骇浪, 很好地驾驭语文这艘大船, 语文老师就不可推卸的肩负着引领船只冲破迷雾, 抵达彼岸的重任, 而重视中职语文教学,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
学校语文教学 篇2
原文:
我爱我的学校,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大家一起学习,亲亲热热。
我爱我的学校,学校里有教室,有操场,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
字词:
学校、老师、同学、学习、亲热、教室、操场、游戏、快乐
句子:
大家一起学习,亲亲热热。
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等九个字,会写“习、有、同”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自然段。体会学校是乐园。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学校是乐园。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设计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你喜欢自己的学校吗?说说为什么?
二、揭题,读题,释题:“乐园”指什么?(快乐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会读的字先读上面的拼音,或用笔画出来,问问老师或同学。
2、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字。
3、个别读,示范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
2、认识自然段。
3、指导朗读体会每一个自然段。
4、联系学校实际说说:学校里有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反思
一转眼,学生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一个多月了,课文的学习为习惯了拼音学习的孩子们带来了一阵清新风,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汉字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正好赶上一篇与“学校”有关的课文,于是这节课,我打算以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照片为引子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果然,学生们一上课情绪就很高涨和激动,“兴趣是的老师。”教学过程很顺畅。以下是我对于这节课的一些小心得:
1、注意随机识字,如在出示题目后随即引导学生认识“学、校”两个字。
2、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对照拼音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找拼音朋友帮帮你,把它读准。找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用圆圈圈出来,边圈边读。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方法。
3、创设游戏情景,让生字反复出现,让学生在游戏中求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疲劳点穿插音乐,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趣中不知不觉地识字,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把识字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欢声笑语中学,从而充分体味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在这节课上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读、悟,以读代讲。
4、让学生说代替教师教。在这篇这么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通过第一课时基础学习后,我特意在第二课时空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自己说说他们感受到、接触到的学校生活,并让学生们感受爱和温暖,喜欢自己的学校。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54-01
语文教学虽说在中职学校比数学、英语教学情况可能会好些,毕竟学生从开始学说话就在接触学习语文,但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是否真的可以好到让我们满意呢?那我们不妨去看一看:在中职语文教学课上,我们常见老师在慷慨激昂的讲解着、朗诵着,而学生却在那里睡眼惺惺,甚至有时趴倒下去一大片,这种缺乏了学生参与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也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语文教师,每每这种时候,大有一种“众人皆醉唯吾独醒”的莫名凄凉。因为升入职校的学生,大多就是因为语数英成绩不好,对语文也有很深的厌学情绪,不愿意看书,不愿意发言,不愿意写作,只想听听好笑的故事,看看喜剧的电影,而这就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这种教学现状如不想办法加以改变,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非正常教学,语文教学为专业专业服务也会成为一句空话。面对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革。
一是要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在教师,语文教学改革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语文教师,因而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很多是从普通中学转过来的,自然普通中学的一些理念也跟随之而来,并生根发芽,这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在普通中学很适合,但放在职业学校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上,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更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比如在普通中学很流行的一些教育理念“你不愿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教师是课堂的权威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应是“听话者”“服从者”,于是“满堂灌”不足为奇, “一言堂”司空见惯,学生是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这在普通中学可以行得通,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强制”可以推动自觉性不够的学生去学习。但这种“强制”如放在职业学校,只会适得其反,“满堂灌”的结果就是学生趴倒一大片,“一言堂”的结果就是教师自己孤零零的唱独角戏。
又比如,大多普通中学脱胎出来的语文教师都主张题海战术,认为“做总比不做好,多做总比少做好”,认为做作业是“多多益善”。在这种指导下,势必把学生引入“多做”“死做”的误区,在这种引导和高压下,这些作业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成了学生的苦差事,并让这种厌学情绪不断的高涨,学生越学越乏味,越乏味就越不想学,导致学生更加“厌学”,甚至“弃学”。
这些滞后的教学理念与“以生为本”等先进教学理念格格不入,这严重的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成为了学生语文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此转变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就显得迫在眉睫,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科组会、专题学习研讨会、学习分享会等来转变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水平,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我们的语文教师,并以此来指导好自己的语文教学。
二是要让语文教学与专业紧密结合
中职学校区别与普通中学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是以学知识为主,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以学技能为主,这也就决定了基础文化科目的定位——为专业教学服务,也只有把语文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在中职教学中的真正作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学校,语文是一种文化基础课,语文的地位也就是类似初中的地理生物课之类,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的学习,认为学习语文没什么用,因而有不少学生在语文课上做着专业课的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加之我们大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是就语文讲语文,认为这样才是自己的正道,忽视了语文课在中职学校中的另一重要功能——为专业教学服务。在中职学校,要想把语文课上得好,让学生有兴趣,与专业结合来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要想和专业紧密结合,校本语文教材要先行。我们现行用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外研社版的《语文》,还是高教社版的《语文》,都不可能与学校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因而要想有好的语文教材来实现与学校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话,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校本语文教材。我们的校本语文教材不必像现行的语文教材一样高、大、全,我们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只需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内容上力求与专业学习息息相关就就可,这样一本活生生的校本语文教材就出炉了,让语文课实现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这样的《语文》学生才会用心学,有兴趣学,也才能学得好。
三是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在与中职语文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教师认为造成现在这种教学现状的主因在于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底子太差,有的普通话不会说,有的作文不会写,有的作业不交,有的课堂睡觉,这样的学生,你叫我如何去教好他们?就是换作再厉害的老师也还是这样,学生语文学不好,自然责任就不在于我們语文教师。这种理由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又不合理,这是一种找理由的借口,而不是找办法的态度。
学生的底子差是客观事实,但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因为这就说教不好那都是学生的原因,与我无关。其实,造成学生厌学,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因,应该在教师身上,很多语文教师还在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为主,以灌为主,生怕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会耽误时间,乱了课堂,因此就算偶尔有提问,也是教师自己争着自己抢答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又哪能体验到课堂的快乐?因此,我们要把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以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活跃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愿学、乐学、会学。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篇4
目前,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是很理想,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一篇课文并为大自然的壮丽奇观而吸引陶醉时, 学生却怎么都领会不到其中的美;当教师为祖国的辉煌历史而感到骄傲自豪时, 大多数学生却没有任何感慨。因此, 增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事不宜迟, 教师要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改善审美教育学实施模式, 将审美教育渗透进语文的教学当中, 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中职教学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中职学生有这样几个缺点:一是没有形成好的做事习惯, 存在惰性, 语言行为不讲文明。二是没能很好地认识价值观, 在中考的打击下, 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严重挫伤, 严重的还造成了心理叛逆和人格扭曲, 没有追求。三是缺乏责任心。现在社会、家庭等因素造成他们中的有些人自我放纵, 不懂得宽容, 自私, 弘扬传统美德仅仅流于形式, 而没能解决本质问题。四是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 网络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些学生以某些社会负面人物作为偶像, 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中职学生身上的这些问题提醒着我们, 审美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方法
1.享受朗诵阅读过程的美
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是语文中的精华, 通过学生的不断阅读朗诵, 将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读课文的同时不仅享受文学的魅力色彩, 更能让自己身临其境, 将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变为一幅幅映入眼帘的美画, 使人心旷神怡, 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2.提高审美能力的策略
如今的语文课本中, 有着不少形象的例子, 它们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些形象的课文图例正是通过对文学美的鉴赏辨析来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3.加强写作训练, 从内心产生美、感受美
中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内心美的创造和培养。学生每个人都有创造美的能力, 而中职教学的审美教育在于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写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就好比实践、创造, 将以前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 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文学创造的世界中, 真实地感受语文审美观所带来的不一样的魅力。
四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操
语文的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对学生文学素养方面的提高, 更在于对学生人格、情操、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个人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人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 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色彩, 指导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必须要求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健全自身的人格情操, 这亦是中职语文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挖掘深处的美
审美观的培养不能仅拘泥于文学表面的色彩, 更应挖掘文学最深处的美, 这才是作者最终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思想和文学的魅力。好比文言文的文学审美在于对每一个字的刨根问底、知其所然, 这样, 通过对文学作品深处含义的挖掘, 领悟作品本身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社会色彩。
3.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放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首位。通过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和加强, 更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工作体系。
摘要: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且实用性非常强的基础课程, 也是培养中职学生情操和修养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是中职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改革后的语文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审美教育,主观认同
参考文献
[1]张艳丽.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2]吴东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欣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学校教学教学总结 篇5
一、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读训是体校得以生存的两根支柱。就象当今社会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样,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前途。从体育的功能和效用来说,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生理学家指出,人的智力发展尽管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发展人体智力器官机能却有依赖于体育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提高大脑皮质的工作效率,促进智力发展。一个智力发达的学生参加专业运动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技巧,成才率也就更高。所以,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之间本来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使两者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的原因
1.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关注不够。运动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加上有些教练员文化素质不高,为了自身利益一味追求运动成绩,极少督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一长,功课落下一大截,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2.外出集训影响了文化课教学。运动员外出比赛,长时间外出集训,教学中断,一段时间内使文化课学习处于一种荒废状态。
3.运动员自身要求不严。造成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成绩不好的客观因素虽然很多,但关键问题还是运动员对自己要求不严,对文化学习不重视,懒散、学习不刻苦,主观不够努力。
三、解决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的方法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体校是承担读训双重任务的基地,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场所,因此,体校教师要正确认识文化课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课教师与教练员统一认识,相互配合,妥善解决文化教学和训练之间的矛盾,认清体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形成训练与文化学习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共识。
2.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提高体校学生对学好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体育训练同样以知识、文化为支撑。从短期看,文化水平低的人难以领会教练的意图,在掌握技术、技能、战术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没有文化的体育人才,就不能成为一流的体育人才。当学生认识到这些后,就会产生积极学习文化课的动力。
3.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运动员能否成为合格的运动人才,是否学有所得,主要依靠运动员本身的努力与拼搏。此外,家长、教师有目的的塑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刻苦训练、勤奋学习的思想意识,真正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4.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教练员要经常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要与文化课教师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共同抓好学生的文化课学习。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多讲一些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把多数科目的理论知识与运动员的运动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教师也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文化基础进行分层教学。
6.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严格执行。
7.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为了避免比赛与文化课冲突的矛盾,教师可采取灵活的方式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如平时教学相对固定,比赛淡季和训练休整期增加上课时数,比赛结束后为参赛队员开设晚间补课班等,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
8.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考试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但在具体安排上要灵活机动,尽量不与集训和竞赛相冲突,也不一定非安排在期末。可试行单科结业、逐步累计的办法。
中职学校语文情境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 情境教学 认识与实践
职业化社会的到来给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中职教育的教学工作要体现劳动者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需求,并赋予职业持有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技能和能力、态度和行为。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也必须体现职业化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让学生去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形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认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情境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教学,它可以合理地解决教学内部的关系,使认知和情感两厢默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情境,有助于教学有效地进行。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把单调的文字知识变为饱含着浓烈情感的场景,以形象或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地进行,并且富于形象性和诱惑力,便于学生领会和接受,有效降低了教学梯度和难度,
从学科特点角度看,情境教学离不开形象。而语文教材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天然造化的自然美,倾心追求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乐观向上的时代美,自然景观,社会风貌,人生百态,风土人情,其古今中外人事物景,都与情境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语文学科特点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上看,情境教学中,因为情与境互为因果、两相依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制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教得投入,学生学得轻松,有助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
创设情境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前提。语文科知识丰富,内容繁杂,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设情置境方法的多样性。
1.教师依据文章情,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或氛围,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里,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创造。语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大屏幕画面,运用配音朗读,这样的情境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精力集中,情感专注,比教师的讲解更有情趣,课堂效果更理想。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中职语文课本有大量的插图,有说明文的实物示意图,有散文或诗歌的意境图,有小说戏剧的生活原形图,有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珍贵照片。充分利用其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深刻地领悟课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3)组织场景体验。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我们结合这一要求,可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学生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比如讲授应用文写作时,指导学生到会场、公证处、法庭、中介事务所,亲身感受体验文体的客观反映对象,形成牢固的感性认识。
2.以教师情引发学生情,由情感到境地。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有知识的,也有情感的,教师要将自身的情感溶于教学中,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起其情感的涟漪,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情感中,从而受到感染,唤起内心相应的情感。
3.借助教学情境与教材情境在意向上的相似性,在相似中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
(1)课本剧表演。课本剧表演可以逼真地再现作品中的情境,使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性格鲜明。例如讲小说《项链》,抓住马蒂尔德“借、失、赔、识”项链的四个情节,让学生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认识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摆平学生面对抽象的语言符号欲说不能、欲罢难休的心理,使他们心悦诚服,而且还可以还他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2)有表情朗读。即在读中使“我情我景”与文章的“彼情彼景”逐步达到合而为一。唯有情,才能进入角色,理解文章的语脉和精神实质;唯有情,才能沿作者的感情脉络读下去,体会其中的韵味;唯有情,才能入境,才能与文章亲近,才能最终呈现学生情与文章情的“两情相许”。
三、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应转变教学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们定位于让学生了解红楼梦、走进红楼梦,努力使学生产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的历史建筑图片、人物图片和电视剧片断,帮助学生理清了人物关系、贾府布局,了解了明清时代的一些生活常识和风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而然地引入对人物性格的初步认识上,展开了热烈的课堂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广泛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如讲授《老人与海》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电影版的《老人与海》片段,使学生感受当时的场景,然后再对比文章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感触作品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正体会老人的内心感受,这样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加强课外活动拓展。语文教学应当结合职业特点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有针对地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其他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比如,为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可以经常性地组织模拟面试、会议、采访、朗诵、公文撰寫等活动,还可举办各类演讲、辩论、写作竞赛。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其授课过程中必须要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变更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并相应地改变教学方法,着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垫石铺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雅娟.试论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及其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5
[2]唐淑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尝试[J].教育界,2011.7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篇7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 受“普高热”的影响, 中职学校生源数量逐年递减, 学生综合素质更是每况愈下, 这已是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严峻形势。中职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为基础的, 也是职教相比普教的优势, 中职教育为抓住这个优势, 因此有意侧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 而忽略了学生的文化基础教育, 一再压缩语文课时总量。此外, 进入中职的学生, 大都是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无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有些学生来学校就读, 还包含着很多的家庭客观因素, 再则文化分数太低, 实在挤不进普高的大门。这些问题都增加了语文教学难度。
因此, 在中等职业语文教育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 中职语文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1. 从生活出发, 贴近生活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使学习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 这生活, 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 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 脱离了生活, 语文教学就会变得呆板枯燥。”职校语文也首先要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 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2. 群体划分, 因材施教
目前,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当前和长远发展都是必需的, 所以, 老师和学生都应十分重视这门课程, 学生更应切实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各项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入学以后应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根据摸底结果合理安排教学班级, 实行“人以群分”策略。其次, 教学时对不同的学习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布置不同的作业, 使学生可以实现各有所需, 各有所得。
3. 灵活掌握教学尺度
职校语文必须坚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为就业服务, 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要求, 确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职校语文既然要体现“学以致用”, 就必须在教学上做到有所侧重和创新。职校语文应立足于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敏捷、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中职学生提高“说”和“写”的能力, 与训练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中职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其实就是一种专业能力。
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处理好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
随着职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 越来越被中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逐步开展两者高效结合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是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 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因此, 只有突出专业特色, 语文教学才能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地位的改变可以扫除许多制约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因素, 进一步推动中职语文教学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2. 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较差, 考虑其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 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以礼仪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 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 对学生加强训练, 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 由简短到成篇, 由照读到脱稿, 由有备到即兴, 由对话到辩论。
此外, 还应注重应用文教学, 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 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 加强应用文教学, 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
3. 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进行创新
在内容上, 以文本为中心, 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 通过对名家名篇的阅读与欣赏, 分析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人文内涵等, 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发挥与拓展, 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合, 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审美趣味, 培养高尚情操。
在评价考核上, 教师应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 全方位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使考核方式不仅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科学标尺, 更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动力。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共同探讨、深入挖掘的地方。以上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些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将继续努力, 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浅析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特点 篇8
一、突出语文基础知识, 强调其工具性
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 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每人具备一本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基本工具书, 养成经常查阅字、词典的习惯。在进行范文教学和作文批改时, 除注意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外, 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方面还要多花些精力。
中职生往往重视专业课, 而忽视文化基础学科的学习, 意识不到“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有意识地利用专业课素材来设计迁移练习。如在进行句意概括练习之后, 从专业课的教材中选择一些句子让学生做概括练习。利用工具书查专业课的生字难词, 编写专业课的内容提纲, 背诵专业课的内容要点, 撰写专业课的读书笔记。通过迁移联系, 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 确实是“基础工具”,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强调导读式、互动式教学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语文教学应突出实用性。教学中既要突出实用文体的教学, 如产品说明书、广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记录等, 也要在语文能力的训练中突出训练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
导读式教学切合中职生语文基础知识差、自学能力弱、课前预习少的实际, 效果较好。教学中, 应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 有计划、有步骤地施“导”, 多引导、多辅导、多疏导、多督导。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善于概括、质疑、联系、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使“读”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最终达到学懂、学会、会学的目的。教师要针对中职生好动的特点, 通过互动式教学,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三、突出精讲精练, 强调能力培养
职业学校语文在教材、课时方面, 存在“一多一少” (篇幅多, 课时少) 的矛盾。解决的最佳方法, 就是在教学中突出精讲精练。精讲不是少讲,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 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要抓住重点、难点, 尽可能讲得精要, 讲到点子上。精练不等于少练, 学生必须在掌握教师所传授知识、方法的基础上去练, 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目的。
能力培养是职业学校各学科教学的中心, 要以基础知识为本, 以能力训练为主, 浅化理论, 强化训练,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针对高考, 多偏重阅读与写作, 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各种能力, 既要有输入信息的听、读能力, 又要有输出信息的说、写能力, 缺一不可。传授知识的同时, 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岗位。
四、突出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 强调“传道”“育人”
中职生没有升学压力, 缺少紧张感, 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较差。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手段、情境手段、对话手段、音像手段、字画手段、练习手段来突出灵活多样,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接收信息。当然, 也要考虑高中生的年龄特点, 不能在短时间内太频繁地更换手段, 以免影响培养学生稳定持久的注意力。
针对中职生基础差、底子薄、自卑感强, 且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实际情况,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在“授业”“教书”的同时, 要强调“传道”“育人”。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还要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针对实际, 把握其思想脉搏, 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决不能脱离教材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另外, 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要训斥学生, 以免引起学生逆反心理。
让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篇9
一、语文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生活,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在这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材料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内容对他们生活的实用价值确实很大。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喜欢学,而且越学越觉得有意义。比如,我在教学“怎样写请假条”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请假条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平时学生因为生病不能来学校上课、因为生病要请假回家休息、因为腿痛不能参加晨跑、因为脚受伤了不能穿运动鞋等等都需要写请假条。学生懂得了请假条对于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之后,学习兴趣空前浓厚,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写请假条。学完这一内容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请假要写请假条。像这一类的材料不正是极佳的语文教材吗?总之一句话,特教学校语文教学材料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完完整整,身临其境地学。
二、教师用形体语言营造情感氛围
《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坚持口语教学”。这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培养耳聋学生的有声语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看话是学生感受口语的特殊方式,是培养学生有声语言的有效方法,它是用视觉来感受说话时语言器官的可见运动。学生看话能力越强,语言水平就越高。看话是为了理解语言的内容,必须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看,视觉很容易疲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思想清晰明确,把讲课的内容和方法熟记于心,根据学生习语特点和语言接受水平,围绕主题,组织和推敲语言,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激情饱满地展开讲述,或示范朗读。必要时放慢说话速度或及时重现口形,并灵活恰当地使用手势语做辅助。如:在执教《群鸟学艺》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迎来了观摩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在表演中,学生了解了麻雀、乌鸦、猫头鹰、老鹰、小燕子都向凤凰学习搭窝本领,结果仍旧不会搭窝,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是因为只有小燕子学习搭窝时最耐心。他们还学着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学会了从语感中体会形象,同时懂得了与人交往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去领悟生活。
三、特教学校语文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促进回归主流“人是社会的人”,聋人亦是如此,作为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能把学生束缚在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回归主流”的思想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许多特教学校都还未走出传统的圈子,特教学校语文教学应充当教学改革的先锋,使学生在尽量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还应走出校园,与普通学校多打交道,让学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学习上的结对子、开展语文技能方面的兴趣小组、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等。学生在与正常儿童的交流过程,深感学好语文对自身的重要性,达到自我促进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在同正常儿童交流时的自卑心理也就会慢慢消除,随之,他们逐步树立的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刍议 篇10
“语文”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 “语文”在每一名中职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些我都已清醒地认识到了, 然而更令我发自内心感慨万分的是: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 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
我个人认为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 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 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体现中职生的特点, 增强其“适应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 然而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 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 循序渐进, 切忌好高骛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 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 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我们中职生的要求。
二、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 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 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外,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
在语文课程中, 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
1. 注重语言表达教学,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走上社会, 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 “说”比“写”更重要、更难, 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将口头表达课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 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 从而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语文课成为流觞曲。
2. 注重应用文教学, 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 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 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 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我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 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非常受欢迎。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中职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陈旧, 不适应学生兴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以为要使中职语文课充满生机, 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要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 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往往带来的是教学方法的陈旧。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 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 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应大力推广。
2. 要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 讨论式。
“讨论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其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精心设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 否则就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启发式。
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 学生“启而不发”, 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 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通过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 通过举一反三, 变抽象为具体, 变深奥为浅易。
(3) 情景式。
创设情景, 学生参与表演,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 我在教《雷雨》时, 指导学生演出代替讲解分析, 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活泼, 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 自主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让位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式”教学法综合运用上述三种 (或更多种) 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 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 从而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课外阅读的教学上效果甚佳。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 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同时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增强其“适应性”, 从而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好、技能强的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 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堪忧。笔者认为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 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 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 体现中职生的特点, 增强其“适应性”。
浅谈高职学校语文教学原则 篇11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取得了许多具有理性意义的宝贵经验。在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我想就高职语文教学原则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学一直是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之一,作为母语基础学科一直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也决定了语文对学生个体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职学校,更要从实践能力、服务就业等方面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为就业服务。由此,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配合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以完善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为目的,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文学知识,高职语文同样也不应偏离这一轨道。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即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欣赏教学法、复习法等,如讲授法介绍相关作品背景、作家常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思想、作者情感;讨论法、提问法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活力互动共同探讨作品丰富内涵和美学意义;欣赏教学法通过介绍文学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等。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更应从高职教学目标出发,纳入语文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想象、联想、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见、实习中布置相关的作业,来强化语文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总之,高职校中的语文教学应将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它的实用功效。
二、注重基础与服务专业相统一的原则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稿)》中对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是这样阐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高职语文课的开设对学生开阔眼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注重自身基础性的同时,更加要适合专业需要、为专业服务,将语文教学纳入整个专业教学的体系中去,以符合高职“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原则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下,学校教育不可能将学生一辈子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终身教育的理念早已被普遍认可。高职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阶段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终身教育做好必要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接受教育的能力,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上,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美学思想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教育穿插于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不论是对将来的工作还是为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协调的原则
语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人格完善的自觉性,并使学生建立道德责任感和人生价值观。高职语文也应注重发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他们接收的信息量大,视野开阔,心智发展超前,但同时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已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同时,高职语文教学还应兼顾科学性。尊重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语文教学实践性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
突破。
五、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属于基础学科教学,它既不像专业课一样受学生重视,也不能和热门的英语学科相提并论,很难仅靠着几节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教学其实是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母语教学,语文有着特有的优势。学生从各种渠道接触的大量阅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生活的积累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在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去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潜移默化中强化语文学习能力与素质。比如和学生专业学习挂钩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在学生见、实习任务中布置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作业等都值得我们探索,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本着“文化基础课为理论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并协同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职教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也是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能力的铺垫。把握好语文学科教学原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语文的有效教学浅析 篇12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
中职语文的特色在于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 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因此中职教学必然要让学生在对语文知识掌握的前提下, 遵循语文教学“共性”的同时, 又要彰显中职学校教育的“个性”, 做到与专业技能相互衔接,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相应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1. 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
语文不仅是交际的工具, 同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 并且学科的属性也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绝对优势。语文教科书往往由文质兼美的课文组成, 所选用的文章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 在里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容, 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此, 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人文教育高度重视, 为提升学生的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必须本着“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
中职语文教学突出就业导向性是由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所谓的以“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和较薄弱的语文能力基础上, 根据职业化导向多方面有侧重地培养语文能力, 在语文和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努力寻找一个恰当的交汇点, 实现学生的学用一体, 以便于将来学生走出校门在实际工作中, 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
1. 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笔者在任教中职语文这么长的时间里不得不承认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堪忧, 很多学生连字都不会写, 他们看的课外书也就是《盗墓笔记》之类的小说, 对于常见的文学作品根本说不出主要内容。在作文写作中, 很多学生不能当堂完成, 布置一篇课下作文, 零零落落需要一个月才能交齐, 学生既不愿动脑、动手, 也不会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写出来, 其现状让每一个教师都心急如焚。
2. 忽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为了能让基础不好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教师过分重视语文技能的意义和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学习语文的其他目标, 用生硬而权威的面目来对待阅读教材文本, 多以“事实”式的文化知识加以阐述, 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 但是教师所教授的一切, 学生所学习的一切, 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考试, 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3. 能力评价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 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 但是目前中职语文课的考核仍然沿用以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传统方式, 成绩衡量一切, 也不管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的。由于他们受到的表扬少、批评多, 贬低多、鼓励少, 要求多、理解少, 所以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 不求上进。
三、实现中职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1. 根据专业特点, 补充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必须符合专业特点, 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培养的针对性, 所以教师一定要找到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交汇点”, 学生才有可能重新审视语文课的意义, 教师才可以注重在这方面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例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应用写作内容的训练, 可以在语文课上加强书法训练以及公关礼仪语言方面的培训。
2. 从课本中提取人文因素, 让学生感受到爱
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很多文章都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积极地汲取人文教育因素, 并且从中提炼出精华, 因课制宜、因势利导,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易于理解人文性的氛围,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学生会受到鼓舞, 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
3. 完善评价过程, 不要以考试为唯一的指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可以采用互评、学生自评、谈话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由于必须要经过考试, 我们可以在学生考试成绩下来之后分别去找学生谈话, 用口头的方式对学生评价, 肯定学生的长处, 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这样学生受到感动, 由此会奋发向上。
4. 重视课外阅读
每个学生都喜欢课外读物, 这是他们的天性, 如果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偷看课外书, 进行严厉的批评, 这样就会适得其反, 让学生更加讨厌语文阅读。如果教师因势利导, 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鼓励学生看对他们思维拓展有益的课外读本, 并且会向他们推荐, 但是也有的学生非网络小说不看, 我也不做强制要求, 只是要求他们将自己的感受认认真真地写下来。由于网络小说大多是一些奇幻的, 因势利导, 学生写的感受也很好, 我又趁机鼓励他们去杂志社投稿, 锻炼自己,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尽管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努力探求提高中职语文有效教学质量的方法, 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刚.评价中职学生从改变观念开始[N].中国教育报, 2012-5-6.
【学校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学校语文课程10-01
职业学校语文11-02
树人学校暑假语文作业07-13
凤凰学校语文教研计划11-22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状况10-14
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05-12
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11-28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大纲08-21
学校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11-09
中职学校语文学科建设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