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教育体系

2024-09-30

多维教育体系(精选12篇)

多维教育体系 篇1

创业教育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的概念是在1989年11月底12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报告中阐述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即创业能力护照的问题, 要求把创业能力教育护照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在高等教育领域, 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基础上融入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上, 增强自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确立创业意识, 形成创业初步能力, 掌握创业基本技能。然而,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思维的建立、创业能力的提升是渐进性的, 同时不同的学生群体, 从课堂中获取的知识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创业教育需要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应该根据目标定位进行设置。

1 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

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它影响着课程、学生和教育的过程。确定教育目标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课题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现代社会生活以及教育专家对创业教育目标建议的研究, 结合对创业内涵、创业教育及其特征的分析, 从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对创业教育目标进行了筛选。得出结论,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从基础性目标、普及性目标以及提高性目标三个层面上加以定位。

1.1 基础型目标

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拥有在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自岗位上开拓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设定的教育目标, 它对创业人员的意识、态度以及行为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该目标的具体要求包括: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 通过创业成功人物的经历, 去激发和促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要向学生传授一种追求创新的做事精神, 要使他们敢于在已有的社会秩序、规范、条件和关系下创造新的秩序、规范、条件和关系,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形成竞争意识和不畏艰难的意识, 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自信、果断、勤奋、踏实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基础型目标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1.2 普及型目标

创业教育的普及性目标是指学生对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这是在知识层面对大学生实际创业的指导。具体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所需要的所有专业知识, 包括市场营销类、管理类、金融类、财务类、法律类、保险类等;要学会常用的创业实务, 如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优惠服务等。创业教育的普及型目标旨在夯实创业者的知识基础, 辅助创业者能够在创业道路上起步更稳, 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1.3 提高型目标

创业教育的提高性目标是指在实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目标的同时, 需要让那些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具有以创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能力的教育目标。该目标主要以研究创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创业实践为主,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如:预判和识别商机的能力, 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团队成员管理、资源整合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分工协调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及综合应用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等。

2 基于多维创业目标的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多维创业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创业教育要解决的是一个系统问题, 简单的理论课程难以解决多层次的需求, 需要辅之以活动课程、实训课程以及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简单来说, 活动课程是满足基础性需要, 主要目的是唤醒和激发广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理论课程是满足普及型目标, 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创业相关理论进行提升;实训课程, 主要目的帮助有创业打算的学生提升实战能力, 应对创业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创业教育的参与对象, 不仅要有学校、学院的参与, 还要有社会的介入, 以符合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标准的要求。

2.1 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的设置-匹配基础型目标

创新、创业活动课程一般在第二课堂进行, 并以活动为载体, 主要设置“创新”“创业”等专题, 全面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知识, 在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创新专题活动课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教师的研究室 (所) , 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活动;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申报资助制度, 让学生带着项目、课题走进开放实验室, 完成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可以邀请专家、教授为学生作科技创新讲座;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专题活动课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企业家以及校友走进校园, 为学生作创业知识讲座, 传授创业经验, 讲述他们的创业成功故事;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或“创业者联盟”, 组织成员定期交流实践体会;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考察、访问等, 让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见闻, 丰富体验, 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

2.2 创新、创业学科课程的设置-匹配普及型目标

创新、创业学科课程主要以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理念为主, 并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结合学校已经有的学科专业, 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概论”“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科技创新概论”系统介绍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在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系统传授有关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要做好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指与专业学科课程教的融合与渗透, 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的创新、创业理念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的一种形式。专业课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不仅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保障, 也是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发挥专业课育人功能的全新举措。该类课程主要以提供“创业学”“创造学”“创业心理学”“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律与税收”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3 创业实训课程的设置-匹配提高型目标

创业实训课程则是为那些接受了基础性创业教育以后, 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安排的课程, 它以研究创业问题、开展创业实践为主, 是培养学生创业实战技能的重要途径。该课程包括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沙盘训练、网络实战训练、创业实战训练、创业孵化等多个项目。创业计划大赛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具体的创业问题, 培养他们的识别商机、整合资源、创建团队、制订创业方案等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模拟沙盘训练、网络实战训练是借用多媒体的形式, 开展虚拟创业实习、研究企业的运作模式、体验创业的艰辛、学习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验、是锻炼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以创业计划大赛中的成熟作品或在创新活动中研发的成熟产品为依据, 鼓励并支持学生组建“大学生创业中心”或注册创办实体公司, 或者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为学生搭建创业实战平台,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中心或实体公司应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 并实行自负盈亏, 学校可以建设创业孵化园, 在经营场地、聘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和技术顾问甚至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这是最高层次的创业教育形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 构建基于多维教育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培养不同需求的创业学生群体更具有指向性, 也更有实效性。创业教育, 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大课题, 同样也是一个新课题, 结合三个不同的目标, 提供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是完善并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新的且有益的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创业环境越来越宽松,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越来越细化, 增进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及能力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因此创业教育的课程发展是当前重要的课题。各院校也开始相继开设创业相关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但是, 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创业”这一时代命题时, 又呈现出不同的目的。有些学生通过课堂及相关教育是为了激发创新意识;有些学生是为了形成创新思维;有些学生是为了获得创业技能;有些学生是为了了解熟悉各级政府的政策。基于此, 系统构建具有融合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可扩展性的围绕多维教育目标服务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多维目标,创业教育,构建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8-9.

[2]陈艳, 等.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 高教探索, 2006. (4) :128.

[3]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 :77-79.

[4]杨益彬, 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高校多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10 (6) :38-40.

多维教育体系 篇2

[摘要]基于初中语文课程设置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整合,构建以“专题阅读”“名著阅读”“互联网+”为内容的多维阅读体系,丰厚学生阅读积累,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整合;专题阅读;名著阅读课程化;“互联网+阅读”

一、研究缘起

语文课程、教、学三个方面构成了富有律动的语文生态场。在这个生态场中,课程是其中的土壤,教是园艺技能,学是充满生机的植株。

三者只有和谐发展,这个生态场才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从语文学科发展现状看,这个生态场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现存的课程内容以单篇、主题阅读为主,内容过于碎片化、片段化,缺乏大部头的深度阅读;

其次,从课程内容实施上看,阅读与写作发展极不均衡,普遍存在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

最后,从语文教学方面看,在阅读教学中,重单篇教学,轻群文与整本书教学现象突出。

这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格局视野。在写作教学中,重叙事抒情轻批判说理现象、假大空的文章也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加深语文阅读的广度深度、重视语文实践、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我们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知识的传播途径上看,阅读是从客观世界到个体知识的输入过程。基于这种价值认识,我们要丰厚现有语文课程内容,多元开放,推进名著阅读课程化,加大整部书的阅读力度,广开源头活水,要打碎阅读的功利性枷锁。

只有让阅读者自由轻松地进入文本,阅读个体才能展开一次心灵旅行,走向语文愉悦阅读实践,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写作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的价值判断。从知识的传播途径上看,写作是个体将认知投射于客观世界的输出过程。基于这种价值认识,理性思辨是写作的核心要素。

当前,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肤浅苍白的现象极为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源头阅读量偏少。其次,在写作教学中,过分重注叙事抒情、轻视批判说理的现象较为常见。可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

鉴于以上认识与思考,我们决定进行课程整合,构建“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体系。

二、“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的内涵

“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体系是以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取向,以课程再造、名著阅读、“互联网+”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有根)、独立人格(有种),心怀天下(有爱)的未来公民为育人目标的一种立体化、多维度的语文课程体系。“陆”即为课程再造,以专题阅读为主,通过开放性、实践性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愉悦阅读、深度阅读;“海”就是海量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通过推进名著阅读课程化,将名著阅读与理性写作结合起来;“空”就是拓展阅读时空,推进“互联网+阅读”,打造师生、亲子、生生共读的阅读场。本课程的目标如下:第一,构建完整阅读体系。将由原来的单篇阅读延伸至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海量阅读场。第二,促进阅读与写作比翼齐飞。在阅读中,通过问题设计与活动助推引导学生理性深入思考,使阅读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第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在阅读问题设计与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

三、“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架构

(一)课程内容及实施。

1.陆:专题阅读。陆就是专题阅读,其载体是我们的校本化课程《悦读》。《悦读》以专题阅读为主,每一册含有四个专题阅读单元,分别是“爱我家乡”“当代名家”“风流人物”“中国意象”。在六册《悦读》书中,“爱我家乡”选取了青岛和泰山专题;“当代名家”“风流人物”选取了文学史上16位有影响力的地标性人物及作品;“中国意象”选取了“梅、兰、竹、菊、月、柳”六个意象,对其进行专题文化阐释。本单元选取了六位名家写青岛的作品。在单元结尾,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调查青岛名人故居现状,并就保护青岛文化名人故居提出可行性建议,完成调查报告。”为了完成这一实践问题,学生需要经历以下学习过程:

(1)阅读本单元文章,了解青岛的风土人情;

(2)实地考察走访名人故居,了解名人故居现状;

(3)提出自己的假设建议;

(4)上网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5)分析假设建议的优缺点;

(6)改进建议;

(7)写出调查报告;

(8)展示交流。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预先设计企划,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探究完成。通过这样实际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遵循科学方法的意识,提高其科学思辨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海:名著阅读。如何“走进”名著呢?将名著阅读课程化是走进名著的必经之路。

于是,我们制定实施了《名著阅读课程化纲要》。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确定我校推荐书目;

其次,制定推荐书目的梯度阅读计划,将作品按照情节阅读、情感阅读、情理阅读,细分出七年级、八年级、九三个年级阅读书目;

再次,制定阅读实施路径:群体化阅读、立体化阅读、读写结合;最后,制定评价体系,将读与不读、读多与读少、读深与读浅区分开来。对于每一册的推荐书目,我们又分为精读、自读、网读三部分。自读名著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完成,网读部分则是周末在读书群的交流。对于精读篇目,我们将其纳入课上阅读,每周安排两节名著阅读课。其阅读形式依托《名著阅读与写作》一书。

该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担着写作教学任务,设计了如下板块:走近作者、主要内容、创作背景、世说新语、悦读之旅、人生密码、百家争鸣、锋芒毕露。其中“悦读之旅”主要针对名著情节、人物形象设计相关问题。“人生密码”是探讨和作品有关的人生话题,以此将学生引入思维的纵深处。

“百家争鸣”是向学生推荐和作品有关的评论性文章。“锋芒毕露”栏目是学生在前面阅读基础之上,书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在实践中,我们又针对以上四个栏目总结了五种阅读课型:思读课、助读课、引读课、延读课、读写课。

通过名著阅读的五种课型,引导学生从文本开始,到与同伴、教师、世界对话,直至表达自我独特感悟结束。在这样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厚对作品的理解,用批判性的眼光理性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实现真思考、真写作。

3.空:《史记》读书群为了打破阅读的时空限制,营造师生、亲子、生生共读整本书的读书氛围。我校开展了《史记》微信读书群陪读活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专题阅读与名著阅读侧重于白话文阅读,《史记》则承担着文言文阅读。

对于《史记》的选读,首先由导师在读书群上传阅读篇目,导读问题。同学们线下阅读,将阅读感悟上传读书群。在读书群里,导师、同学、家长进行在线交流分享,导师会作相关的点评总结。《史记》阅读同样采用专题阅读形式。

共设计六个专题,分别为:楚汉战争、汉初三杰、汉武帝三大名将、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大名将、战国纵横家。如在《史记》“楚汉战争”专题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刘邦、项羽之争,你愿意支持哪一方呢?请申明自己的理由。”

这样的探究性问题,需要学生不仅要阅读《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而且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两个人,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里涉及语文、历史与个人生涯规划,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课程评价。对于“陆海空”多维语文,我们采取以下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搜集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阅读档案袋、读书笔记、《史记》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报告、创意性阅读与写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数量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量化考核。

2.表现性评价。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项目制学习或任务型学习。如“爱我家乡”的专题阅读是“五岳之尊,四海皆安”的泰山。我们设计的任务型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完成关于泰山申报世界地质文化公园的申报书。学生需运用专题阅读获得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新问题,以考查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果性评价利用学期末或单元检测,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最终评价。如北京高考微写“三选一”中的第三题: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

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这样的试题评价,就将名著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读与不读,读多与读少,读深与读浅,就会明显区分开来,是我们结果性评价的极致追求。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效果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校初三学生已阅读名著20余部,人均完成读书笔记四到五万字。学生自己创办《长春藤》读书报;名著阅读成果集《名著中的人生密码》已集结成册,共计15万余字。《史记》论文也已集结印刷成《青岛三十四中学生这样读<史记>》,共约13余万字。

(一)多彩阅读,愉悦自由。在我们“陆海空”阅读的世界里,阅读不受时空限制;在这里,阅读不关乎分数,只与心情有关;

在这里,学生每一次心动的阅读体验都可以变成一首歌、一幅画、一首诗、一篇小随笔、一次有意义的实践调查……在这里,学生的每一次阅读体验都会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并得到回应、传播。如阅读《狼图腾》,同学们将电影与原著比较研究;

读《苏东坡传》,绘画出苏轼的流浪人生轨迹图;读《红岩》,办《挺进报》,为江姐写颁奖词;读《边城》,学生涂鸦茶峒碧溪图;

读《老人与海》,设计主题书签,为情节配插图……同学们自由地驰骋在阅读的世界里,激发的是兴趣,丰富的是视野,提升的是素养。

(二)写作表达,深刻理性。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我们看到了大量观点明确、说理透彻、条理清晰的佳作。只有传承良好风气才能“富过三代”,“富过三代”是受良好风气熏陶的结果,尤其是良好的家风对家族兴旺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只有从小给孩子灌输为目标而拼搏的精神,让他们在苦难中磨炼自己,在挫折中战胜自己,不断拼搏,才会不负父母的希望,不负自己的目标。

同学们对于名著阅读没有仅仅停留在情节、形象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作品内核及外延,客观理性地思考,勇于表达见解,条理清晰地证明观点。这必将为培养其独立人格、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写作与表达基础。

(三)批判质疑,素养提高。在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时,笔者讲到烽火时拓展到了狼烟内容。这时,一男同学说班里正在看《狼图腾》,书中说狼粪点燃不是冒浓烟的。

他对笔者援引例证的典籍提出了质疑,笔者对此大加赞赏,并鼓励他通过实验验证。课后,这个同学主动去动物园收集狼粪,并与全班同学一起烧狼粪。

实验的结果是狼烟并未出现,同学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战胜了老师,战胜了权威经典。这一事件涉及文学与科学,涉及课内与课外,涉及现实与历史。这是传统语文学科所无法承载与容纳的。同学们通过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科学申明、跨学科整合,在兴趣盎然中学会知识,提高科学思辨力。

五、对“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体系的思考

在“陆海空”多维语文课程体系下,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增多,大胆质疑的兴趣被激发,多元理解被尊重。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有以下三方面问题需完善解决:

(一)导读问题不够精练。在名著阅读课程化实施中,我们虽重视了梯度阅读,但对于精读作品中的问题引导设计还不够精细,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下一阶段,我们将深入地细读名著作品,并根据名著作品具体章节,设计更具体、更开放的导引问题,将阅读与能力提升有效结合起来。

(二)考试机制不够灵活。评价机制中的考试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现阶段的考试评价机制还有些生硬,对于能力(隐性指标)的考查还缺乏科学性。对此,我们决定从研究北京2017高考微写作三道题目入手,筛选学习优质的中高考相关试题,把考试评价上升到课题研究高度,以期提升命题水平与能力。

(三)思辨读写缺乏梯度。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虽重视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但这种能力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教学中缺乏梯度设计。在下一阶段实践中,我们将参照国外的思辨能力训练,结合我校的学情,力求将这种能力培养梯度化、系统化、具体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徐玉根.初中名著阅读课程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1).

以社团建设构筑多维育人体系 篇3

根据学生社团的不同特点,学校拟定中长期培养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有:1.指导老师定期指导;2.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训练;3.社团成员互相比赛、切磋;4.主题活动;5.与兄弟学校、相关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6.其他培训活动。

一、创新思维,凝练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放开搞活”的学生社团指导思想。“鼓励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的保证;“积极引导”即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严格管理”与“放开搞活”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充分尊重社团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搞活。

二、高度重视,让学生社团成为提高学生“三自”的平台

首先,从学生自身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确定组织何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其次,注重在学生社团建设中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指导老师退回幕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舞台。

第三,鼓励学生将社团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使学生社团成为服务他人、提高自己的途径,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让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我校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三、加强管理,促进社团工作良性循环

(一)打造“三型”社团干部

某种程度上,社团有无发展潜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社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团委严格社团干部的选拔使用,并通过干部培训、经验交流、集中指导、个人自学等方式培养“敢想、能说、会做、善写”的独当一面的社团干部。另开通绿色通道,采取“老师、学生、自我”三位一体的监督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的模式,用活动、事实和成绩说话,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社团干部。

(二)制定学生社团“三化”方针

即发展走“精品化”、社团定位走“社会化”、社团宣传走“网络化”方针,以此加强社团自身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使社团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一面旗帜。

(三)举办“两大”活动,展示社团风采

我校学生社团分别在每年5月和10月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社团大型活动。5月以社团巡礼为主,通过举办社团技能PK赛、社团风采展示等活动展现学生在社团中学到的能力、提高的素质;10月以新生入学和国庆为节点进行社团成果展示,让更多的师生关注社团、参与社团,为社团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我校先后制定了《南工校学生社团工作手册》《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学生社团“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优秀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并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评优挂钩。学生社团人才培养计划经费纳入学校学生活动经费预算中。每学年都评选各类“社团之星”,并将社团评优纳入“五四”评优表彰体系,以此增强师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以上举措有效保障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多维环境会计框架体系构建探讨 篇4

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议题和活动为对象进行衡量的会计体系, 它运用会计方法, 为决策者提供信息, 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 近年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出现了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会计。但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处在较低级的水平, 不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现实状况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 环境会计目标不明确, 定位模糊

关于会计的目标, 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使命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而决策有用观关心的是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很难说两种观点孰优孰劣, 笔者认为分析环境问题, 这两种观点都各有不足:受托责任观强调责任履行情况, 但社会作为资源提供者角色担当不强, 使企业和其他环境利用者将应有责任推卸。而决策有用观强调为经济决策服务, 忽视了环境资源的非经济价值, 使环境会计提供信息偏重经济利益考量。因此, 环境会计缺少一个站在社会和生态角度的目标定位。

(二) 环境会计准则缺乏, 制度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法》基本未涉及环境会计方面内容,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尚未建立, 在一个制度不全的环境下, 相关监督与管理机构缺少实施依据,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钻漏洞的机会。因此, 只有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才能使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重视环境问题。

(三) 企业环保参与度低, 信息披露质量差

企业将应承担的环保义务推卸于社会, 免费资源消费观念深入。出于自身利益, 企业都不愿意过多考虑环境保护, 发生的环境支出也都是迫于政府压力, 致使参与环境会计积极性不高, 只有少数上市公司愿意披露环境信息, 且对可能存在的负面信息披露很少, 这使得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为缩水, 政府及公众难以了解到企业环境的真实情况。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效益分析

通常企业考虑到投资决策中的环境成本主要是一些可以货币化的显性成本, 如企业污染处理成本、环保管理成本、污染检测成本等, 这些成本可以当期量化, 但还有一些环境成本是隐性的, 如或有环境负债 (法律上可能会负担的罚金) 、企业形象损失成本、生态资源的恢复费用、环境风险对策费用、企业推进绿化而承担的社会费用等。这些成本的投入可能会提高企业的生产节能、社会形象、环保效率等综合效益, 但其之间的因果联系不明显, 企业并不明确究竟哪些隐性环境成本因子对企业发挥的效益最大, 因此, 可引入模糊综合评判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 确定企业成本因素集根据环境成本特性, 可确定企业的成本因素集U={U1, U2, U3, U4, U5}。

(二) 确定经济效益评语集确定经济效益评语集, 即以上各环境隐性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V={V1, V2, V3, V4}= (弱、较弱、较强、强)

假设通过抽样, 在沪市选取200家上市公司, 进行模糊矩阵分析:

(三) 对成本因素进行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综合评判, 对U1, …, U5的权重进行赋值, 得到

(四) 归一化处理C=B*R= (C1, C2, C3, C4, C5) , 并对C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对C中每个数除以

从C*中可以得到权重最大的项, 与Ui相对应, 从而可以找到制约企业经济绩效的诸多环境成本隐性因子中, 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大 (假设得到C2所占比重最大, 则对应的是企业形象损失U2这个环境成本因子) , 那么企业就应重点改善外部形象, 通过环保措施, 加大企业自身环保宣传的作用。

通过模糊分析, 就可以明确环境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模糊关系, 使企业在节约环境成本方面更有目标, 有利于企业优化环境收益。不同类型企业可以针对本企业环境存在问题和想要优化的方向分解环境因子, 代入模糊矩阵, 从而明确制约和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成本因子。

三、多维环境会计框架体系构建

通过对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效益的综合评判分析, 笔者建议基于以下方面建立多维环境会计框架体系。

(一) 加快制度规范, 制定有关环境会计准则

我国已制定和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保护法》等环保法律, 但《会计法》仍欠缺环保内容, 这使得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 面对这种情况, 国家应发挥其宏观规范职能, 加快推进会计法规制定, 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纳入会计法, 以强制力形式约束企业环境会计行为, 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同时, 完善会计准则, 将涉及的环境问题引入准则, 使企业环境会计工作有章可循。

(二) 加大制造者责任, 将循环经济思想引入企业内部

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主要针对企业生产中的直接产品成本, 对于废弃物回收及污染治理等的环境开支, 被认为是“外部不经济费用”, 未将其归属于产品成本, 而是转嫁于社会承担。但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环境外部费用内部化”的政策必须通过法律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承担, 使企业自觉树立“环境资源有价”的消费观念。此外, 改变末端治理为全面治理, 在企业发展中引入循环经济思想, 使企业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社会资源。同时, 政府还应出台财税政策, 以税收为手段, 鼓励企业自觉保护环境, 也迫使经济主体放弃高污染的行为。

(三) 落实环境会计实施, 确立独立环境会计职能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企业应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确立独立环境会计职能, 大型企业可独立一人担当, 中小企业可以由财会人员兼任。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同时政府应针对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 (上市公司、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进行试点, 使环境会计真正落到实处。

(四) 建立环境审计, 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当前, 我国的环境审计应以独立第三方——国家审计为主导, 由国家审计机关对制造者责任和绩效进行审查和评价。同时, 还应联合环境保护机构, 聘请环境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审计工作。此外, 还应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 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真实性。对于能够货币化的环境费用应在财务报表中单独立项, 例如:不能将排污费、环境污染治理费等统一在管理费用项目下反映。同时还应建立能够体现企业环境绩效的非货币化信息披露机制, 使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兴华、王维平:《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 《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多维教育体系 篇5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 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28.

[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4]吴亮奎.寻找失落的基础:基础教育“基础”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7):1-4.

关于高职学生多维评价体系的探索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评价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质量、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不少学校在形成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在迅速的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勤劳、踏实不怕吃苦,深受企业单位的欢迎。然而现阶段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存在“教育软件”落后的问题,主要是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落后。一种新的能够获得更加综合、系统和客观信息的,更科学的,多维度的学生评价系统正在需求中孕育萌发。

一、高职学院现在的学生评价体系及其不足之处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学生评价由教师代表学院作为评价主体,评价阶段为每学期一次,即期末考试。课程笔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的考核方法单一,评价指标片面。出勤情况作为查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这些评价机制看似运转良好,事实上,没有真正让学生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激发出学生内部驱动力,更没有为学生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评价主体单一

在现有评价机制中,学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任课教师,通过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和操作能力的检测作出的。没有用人单位、班主任(或辅导员)以及学生加盟参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或不能全部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反映出来。由于评价主体的单一,其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准确性将大打折扣。

2、评价指标简单化

很多职业学校仍沿用传统的评价指标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技能专长的学生。以理论课程为评价内容的学生评价可以让学习刻苦、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突显出来,但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专长的学生,仅用理论或基础性文化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等)成绩评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然是不合理的。

3、评价反馈缺乏指导

学生拿到的评价结果往往是数量化的成绩,没有附加改进意见。这种没有指导的反馈只给学生传达了学习结果的结论,没有涉及学生的学习存在什么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及怎样改进、为了学习新的知识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等等。

二、多维评价体系的理论构想

多维评价体系是在改革现有学生评价体系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人性化、多元化、发展性和服务性为宗旨。为高职学生评价搭建特色平台,将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就业和成长提供支持服务。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原有的评价主体基础上,增加企业评价、班主任辅导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各个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企业评价是按照行业协会根据职业标准进行统一规划要求,这更加符合职业规范,其评价结果更有助于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价可以以评语的形式,也可以座谈交流完成,一般为开放性问题,不计算量化成绩.评价目的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耐心帮助其不断完善。学生本人最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可以起到镜子的作用,因此,自评和互评在评价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2、评价内容的多面化

学生评价结果对学生具有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综合的、细化的,评价内容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评价应该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指标确定后,由学院教务处、用人单位和学生代表采用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各个评价条目的权重。各种类型的评价具有不同的评价周期,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基本原则,注重评价过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原理和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记忆和巩固,因此,适当缩短评价周期是科学的、合理的。技能性评价周期应较短,根据教学计划和授课情况进行,原则上每学期评价五次;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相对周期应较长,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编辑《学生素质综合手册》,为学生自评、互评、用人单位评价和班主任(辅导员)评价提供指导。

弹性学分制为高职学院学生成绩测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与固定学分制不同,弹性学分制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学分范围,学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课程或教学环节中多获取学分,而在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中少获取学分,最终学分累计达到一定标准也可享受奖学金待遇。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集中发展自己的专长。但是,在成绩解释上,学生管理工作者有必要让学生以发展的视角看待自身的不足,让家长、老师和学生一起决定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取舍。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本着参与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具有导向功能、监督检查功能、激励功能、筛选择优功能和诊断改进功能。对学生的评价用语中,要描述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向,禁止使用否定词,使人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目的是为了推动,改进,教育和发展。评价是为了诊断评价对象的现状,以便发现問题,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这个评价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但是我相信,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总的评价的价值观下面,我们对学生的过程发展的多维描述,会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推动了学习方法的变革。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参考文献:

[1]黎敏菲.在专业实习中进行多元化学生评价[J].教育现代化,2006,(7).

[2]牛润玲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和评教的几点看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多维视角下高校信仰教育路径探究 篇7

相关学者研究表示当前我国居民普通缺乏信仰,因而在当前信仰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信仰的含义

所谓“信仰”顾名思义,从汉语动词的角度来看信即相信、信任,仰则可以理解为敬仰,“信仰”可以解释为信任敬仰,因而名词角度可以将“信仰”看成是出于对某种主张信任与敬仰而将其作为自己的榜样和行动指南。关于信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版称,信仰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 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信仰显然是一种由内省产生的现象,它或者是一种智力的判断,或者如18世纪苏格兰不可知论者休谟所主张的,是有别于怀疑感觉的一种特殊感觉。

(二)信仰教育的现实意义

信仰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意义深远和重大。 从国家的角度讲,它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抵制西方国家“西化”、 “分化”图谋的重要手段,是抵制和反对各种非科学信仰的必要条件;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讲,只有加强信仰教育,才能塑造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健康完美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完成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1]。

二、高校信仰教育现状及挑战

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和国家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战略意识,高校党员的思想及信仰教育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多元化现象在社会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愈来愈明显,也极大冲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效果,使得当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信仰危机。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端正政治思想,强化信仰,自我提高党性修养成为目前当务之急。

(一)来自宗教传播的挑战

我国高校信仰教育的主体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无神论教育,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德育体系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正逐步失去其灵活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 来自西方的宗教文化在其影视作品中产生的新鲜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载体的宗教,对于要学习西方世界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高校大学生而言是必要的,而且近年来多角度介绍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书籍大量出版发行,加强了高校大学生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但是由于对于西方宗教无普遍引导,加之校园传教的出现,宗教传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除校园传教的影响外,宗教社会化导致了目前许多家庭为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信仰宗教, 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信仰[2]。

(二)来自社会环境的挑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外来价值观的入侵, 一度在中国大陆绝迹的不良习气,如落后的文化与腐朽文化等死灰复燃并且“蔚然成风”,许多一度令人引以为豪的词语成为了历史并且遭人嘲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尤其是党员的信仰的纯洁性。保持高校党员信仰的纯洁性非一日之功,但毁在旦夕之间。当前的严峻的反腐斗争形势对于党员队伍纯洁性的危害很大[3],对于尚未形成成熟世界观的高校学生党员而言更有着剧烈的信仰动摇。

(三)来自教育环境的挑战

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非常明显,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追求超过了对于其思想道德的要求。从小开始学生就缺乏对于信仰的教育,进入大学以后其信仰教育构建的难度不言而喻。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淡化了学生的信仰,而过多地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对今天的信仰教育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我国当前的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这些给学生党员的信仰构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三、知行合一:信仰教育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精华之一,自王阳明正式提出以来,历来为世人熟知借鉴。作为哲学难题之一的知行问题,中国哲学家至今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加之由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界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思想,中国古典的宋明理学中的精华一度被忽视,因而至今人们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仍然知之甚少且不甚重视。

(一)知行合一思想体系概述

知,是指科学的理论知识;行,是指人的积极的理论实践。强调知行合一,既不是知在前,行在后,知吞并行, 也不是行重于知,轻知重行。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认识道理与掌握运用道理是同样重要而且应当在二者同步的情况下才可达到最佳状态。

(二)知行实践现状

中国思想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非源于行的缺失,而在于知与行的不同步。依照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言,中学阶段为典型的知先于行,行大步落后于知, 进入大学后,行的落后所导致的弊端正逐步显现,并进一步影响到知的形成,大学的后半期知基本没有,行的盲目与随从性特征越加明显,从而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现实的残酷性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导致步入社会的青年们失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

(三)知行合一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对于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而言,笔者认为身兼言传身教的教师们应当肩负起更多的身教的责任。在高校校园中,不仅仅是任课教师,校园的所有教师的行为、 品格与人格魅力等等无不影响学生的思想形成与日常行为。除了自身外,高校教师还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品格与思想觉悟能力的培养,而并非目前所执行的侧重于专业成绩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课程内容与形式也应当大幅度改革从而平衡知与行的地位与关系。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创业创新教育的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创新中实现知行合一。

总之,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应该融入知行合一的思想,让学生们不仅要深刻认识思想道德规范, 同时要真正地身体力行,只要做到了所说的规范,才说明做到了真正的认知,不仅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4]。

四、多维视角下高校信仰教育的路径

上文我们已经论述过了,信仰教育本身是个综合体系,它的全面长久地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 当前若想做好高校信仰教育的工作,本文认为仅仅凭借高校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综合发挥各方的力量,如社会和国家等。

(一)个体层面:主观配合

首先,当前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对主流价值观主动认同与接受,而不应该是消极被动地对待。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思想境界上不断提高,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坚持定期阅读马列主义作品,多接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文字作品。其次,对于信仰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知的层面就是前面提到的大学生需要主动认同主流价值观,认识到它的存在和坚持信仰。而行的层面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就是需要大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认识到信仰更将信仰转化为行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按照主流价值观行事。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在社区充当志愿者奉献爱心,聆听道德模范的巡讲会等。

(二)学校教育:不断强化

第一,高校应该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与信仰相关的课程设计。这就是学校努力将信仰理论以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广大的高校学生,引导和督促他们树立信仰、按照信仰从事。

第二,实行多元化的信仰教育方式。只有课程的设置而缺乏其他方式难以做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文化史潜移默化得,因而高校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信仰。比如,可以开展有关大学生信仰的演讲比赛,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定期开展信仰新的活动,让大家在相互竞争、合作、交流与学习中领略信仰的伟大力量和共产主义伟大信念的美好。第三, 综合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往往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于学生思想方面尤其是信仰的考察,在这种评价的影响下一定程度地导致了高校学子们自身对于信仰教育的忽视,学校一定程度对于信仰的不重视导致难以发挥信仰在学生中的引导作用。

(三)社会:坚持主流信仰诉求

有了学生个体与学校的努力要想将信仰教育做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的深层次参与。首先社会上应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信仰有所诉求,坚持主流的价值观而不能说虚无主义。这样就为实现信仰教育提供了可能的社会土壤。其次,社会舆论也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觉与党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弘扬主流的价值观,自觉与邪教等各种错误的价值观、信仰做斗争,积极主动传播健康文化。

(四)国家政策:支持引导

高校的信仰教育还需要国家的努力,国家应该出台适当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帮助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的开展,在高校的信仰教育体系构建中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职能。

首先,应该加强信仰教育的立法工作,将信仰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措施, 将对高校信仰教育课程的安排用法律等形式固定化,从国家层面严格要求各校的相关课程,避免有关单位畏难而不开展相关课程的做法出现。

其次,在国家的层面提供一个高校信仰课程的交流平台,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某一个高校的信仰教育取得巨大成功不是我们的成功之处, 重要的是将先进的教学经验推广,推动全国高校的信仰教育课程的开展。如国家定期组织相关论坛,使得各个高校能够相聚一堂共同为我国的高校信仰教育建设出谋划策。

最后,国家应设立相关资金,为有关高校的信仰教育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国家有必要增加教育的资金投入,比如可以为各个高校的信仰教育提供资金用于购买教材与相关教学设备;为开展优秀信仰教育的学校以及个人信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提供奖金以资鼓励;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在财政上大力扶持坚持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流文化等的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摘要:文章从信仰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高校信仰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知行合一的信仰教育思想,并提出了多维视角下高校信仰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信仰教育,知行合一,高校

参考文献

[1]傅开梅,路来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J].滨州师专学报,2002,(3).

[2]尤建国.论高校信仰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3]熊项斌.社会多元化视域下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问题研究[J].领导科学,2013,(11).

多维教育体系 篇8

关键词:吉林大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2002年4月,教育部选取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教育部于2010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以教育部高教司、科技司、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四大司局的联动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2012年教育部又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明确规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组织以及“创业基础”大纲。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各地区、各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这些纲领性政策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轨道,对我国高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以创新激发发展动力。创新驱动已是世界大势所趋、国家发展所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党和国家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创新驱动实际上就是人才驱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理应肩负起时代重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突破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但总体看来,我们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培养机制等还有些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优化教育改革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就业问题是关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革的大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青年是创新的黄金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质量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因此,不论从世情看,还是从国情、教情看,都要求我们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奋斗方向,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提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仍然处于“创业期”。1997年,清华大学主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率先开设“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随后,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以此为依托,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竞赛(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并开始在教育政策中予以表现,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初露萌芽,但由于当时缺乏理论指导,发展速度缓慢、实践形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自说自话”,未能融入学校中心工作。2002年,教育部确定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试点,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青年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随后,教育部发布数项政策文件,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同时“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地方政府扎实推进、高等学校主动作为,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并开始与国际高水平接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自发探索到自觉行动,再到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型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总体来看,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局良好,改革的动力活力明显增强,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门数也比去年增加了14%;设立的创新创业资金达到10.2亿元,吸引校外资金达到12.8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近20%,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次达到了300多万。成绩令人瞩目,增效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在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和文化培育、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吉林大学一直把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校区分类构建了完备的创新创业组织、教育、指导、实训、孵化和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教育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在2013年,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发[2013]101号),进一步明确了吉林大学“健全体系、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努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工作思路。

(一)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协同推进,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切实实施“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高层领导推动作用。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负责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成立了由主管教学和就业工作的两位校领导任主任的“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全校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党委书记杨振斌和校长李元元多次亲临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视察指导工作;2013年至今,校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学校就业创业工作4次。

2.创新体制机制,融入国际创新基因,充分发挥学校高水平的理论支撑作用。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名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增设创业科;充分发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研究的引领功能,依托管理、经济、商学院等优质教学资源,成立了以吉大党委常务副书记蔡莉教授为院长的“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负责全校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培养、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及教学实训等;成立了“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以蔡莉教授科研团队为主要依托,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共建“吉大-林田远达创客学院”;中国、以色列、荷兰三方专家共同管理,吉林大学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和吉林省科技厅等单位共同建设,合作成立了“吉林大学中以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学校建立了教务、科研、就业创业、研究生院、学工、团委、科技园、招生、资产经营公司等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在领导小组、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有效开展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协同作战的良好工作局面。

3.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激发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热情。学校先后制定印发了《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实施办法》(校发〔2011〕65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发〔2013〕101号),作为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了《吉林大学选拔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创新人才推免生工作办法》(校发〔2004〕129),对于在读期间获得一定的学术、科技等成果的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特殊培养价值的优秀人才,可以选拔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吉林大学关于创新创业改革的实施方案》(校字〔2015〕426),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施“系统化本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计划”;发布《关于通过特别渠道聘任教授、副教授职务的通知》(校发〔2016〕3号),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教师设立特别渠道聘任教授(目前已聘任3人)。

4.树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指引下,培育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生力军的教育理念。重点在“三个三”上下功夫,即努力实现“三创”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做到“三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推动全体教师参与;努力促成“三个转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一盘棋”转变,由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精神和能力培育转变,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涵式发展。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和完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吉大积极推动在传授专业知识点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本科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25%,并将此成绩纳入学分评价体系。

1.实施“金字塔”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面向一年级全体本科学生开设通识能力教育的《创业基础》必修课;在大二、三年级对有创业意愿学生开设核心能力教育的选修课;探索开展“四阶段创业团队提升”特色创业训练营活动,计划通过创业基础课程、商业模式策划课程、技术创业和商业模式指导以及导师制和企业外训四阶段提升创业团队能力;遴选有浓厚创业兴趣和创业潜力的学生,进行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管理技能系统训练,探索开设创业管理学位教育;通过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服务网开展网上实训,利用吉林省慕课平台(吉林大学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在线课程教学,记入学分。学校依托经济学院教学团队编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创业基础》教材(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2.深化培养方式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吉林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了跨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班计划,建设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设理科试验班、文史试验班、信息科学试验班、医学长学制试验班和地球物理学试验班,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了若干本研(硕博)相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鼓励和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科研潜质的学生直接攻读学校硕(博)研究生;健全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进完善研究生“双导师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和校际交流,拓宽学生视野,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2016年3月,吉林大学唐敖庆班物理方向何崇崇同学在在学校资助下到佐治亚理工学院交换学习期间,在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题为《来自伴有凹形吸积盘的中子星的X射线爆发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 of X-Ray Bursts from Neutron Stars with Concave Accretion Disks)的研究论文。

3.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低年级本科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2013-2015年,学校共有47%的本科生参与该计划,工科学生参与度更高,如仪器工程与电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参与该计划比例达到100%,校级立项3445项,国家级1336项,公开发表论文712篇,研究成果获得专利130项;学校创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期刊,记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全过程,展示学生科研成果,推进全校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4.组织青年师生开展学科交叉课题立项。申报项目须跨两个及两个以上一级学科,项目组每个学科必须至少有1名本科生,参与学生数不得少于3人,并对结项提出较高标准和要求,学校共申请立项370个,批准立项71项,有近2000名学生参加。

(三)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开放共享的创业生态环境

1.充分发挥校内现有资源优势。学校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等学术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依托各学部学科优势,发挥研究生导师和专业课教师指导作用,在校内建立了17个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依托商科学院,建立了3个实训模拟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仿真模拟、创业实践和与企业家交流的平台;依托资产经营公司建设校园“在地化”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及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平台,已有15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2.创建了吉林省高校首个创客空间i.Flame JLU。为大学生创客们搭建融合、交流、协作、设计、制造、实践的平台。学校不同校区创建了结合专业需要的、不同特色的创业苗圃(如“创客文苑”、“地球空间”)共有5处。

3.建设校内学生创业园。依托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中心校区附近建设了占地860㎡学生创业园区;在净月校区建设了占地13000㎡的“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和学生创新创业园,目前有35家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双高的学生及校友创业企业入园免费孵化。

4.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共享的创业实践及孵化基地。与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大连沙河口区产业园等省内外20余家创新创业孵化器,广泛开展与投资公司、商会、行业协会、校友会的联系,拓宽学生创业路径。

(四)深化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助力不同学生群体创意、创新、创造、创业

1.学校教务、团委、就业创业中心分别组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十二五”以来,参加四级赛事学生总人数达5000余人;学校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大赛中金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一;吉大承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全面推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2.定期举办国际会议。自2005年开始,学校依托管理学院每两年举办一次创新与创业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交流,创刊了《Journal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杂志;依托经济学院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将军、诺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教授等来校研讨交流,培育了浓厚的创新创业学术氛围。

3.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活动。依托“青年文化书院”、“青科协”建立青年教师创业导师团,引领学生思想创新和科技创新;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新大讲堂、创业论坛等精品活动,增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沙龙活动得到李克强总理的关注,吉林省委书记、长春市委书记等领导专门视察创业沙龙活动并作出重要指示。

4.创建吉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网。学校搭建“我是创客”、“我是投资人”网络交流平台,力争实现集创业资讯、教育实训、指导咨询、项目对接、企业孵化、交流合作六位一体。该平台已经作为吉林省工信厅重点支持项目,正在试运营。

5.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学生创业园为学生企业提供分阶段、分类别的工商税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等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五)加大投入力度,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保驾护航

1.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有编制18人,设创业科,各校区综合办公室下设的学生办公室主任兼任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组建了多元化创业导师库,由校内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160人,管理、商学、经济学院具有商科背景专业教师35人以及创业校友、企业家160人,分别作为学生创业活动指导教师、创业实践导师和校外导师;现有用于创新创业的办公场地16160m2;获得吉林省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1750万元,学校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师资水平。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教师实际,对不同类别创业教师有针对性培训。针对专业教师,教务处组织校内教学工作坊,参加国家、部委、省市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活动20余次;就业创业中心组织培训累计355人次,其中针对《创业基础》教师,邀请校内创业专家、国内知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机构来校开展系统化培训,针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顶层设计的管理者及专业教师,到创新能力强的苏州、深圳、北京、香港、台湾等区域开展创新创业专题培训。

3.加强创新创业研究,提升工作质量。2015年,吉大有57项课题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获得吉林省教育厅就业创业专项课题立项11项;校级课题立项31项。

近三年,吉林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年终就业率均达95%以上,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就业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每年有1%左右毕业生选择狭义“创业”,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逐年增加。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对吉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代表吉大在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作经验交流;校长李元元代表学校在2015年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吉大被评为“最佳组织奖”;2013年,吉林大学被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授予“全国最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奖”;2015年7月,吉林大学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吉林大学积极巩固首届“互联网+”大赛成果,将建立“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云平台,建设创业案例库,并与吉林省教育厅共建“高校创业联盟”,资源共享,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努力培育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李克敏.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研究[G].南京: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论坛论文汇编,2010.

[2]曹胜利,雷家骕.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01-13.

[3]马章.美国、日本、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32):92-95.

多维度践行邵阳烟草精益物流体系 篇9

近年来,烟草行业内各企业按照国家局“精益管理做除法”的战略部署,以“精益十佳”标兵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广泛开展了“围绕精益生产、精益研发、精益营销、精益物流等核心业务,实现精益目标”的工作。邵阳市烟草公司按照“精化流程、精确核算、精准运营、精到服务、精细管理”的工作要求,每年制定年度精益物流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体系,确定精益物流相关的一系列课题,深入开展了精益物流管理工作。

2. 物流基本情况

从2007年开始,邵阳市烟草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租赁社会仓库作为中心库,统一进行全市卷烟的仓储和分拣,卷烟年分拣配送量约24万箱。物流配送中心现有员工80余名,由40余台物流配送车辆负责邵阳市卷烟配送任务,每年配送车辆的油耗总金额需要100万元以上。同时,物流配送中心耗材品种多,总费用也较大,但单品种金额小,采购次数频繁,属于典型的零散小项目,从传统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不仅价格高,而且采购时间长,不利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其中,为了实现卷烟配送过程中,送货员与零售户在货物交接现场有凭证进行卷烟数量和品规清点,物流配送中心每天为九县三区40多个车组的每个零售户打印两联的送货小票,每年采购的小票纸张的费用近10万元。另外,邵阳烟草每年采购卷烟物流包装物(含热缩膜、缠绕膜、塑料袋、封胶带、纸箱打包带等)的费用总额也需要100万以上……这些费用是卷烟物流生产必需的,邵阳烟草从精益管理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压缩费用开支,积累了多年的运行经验。

3. 物流精益体系

为推动企业精益管理工作,邵阳烟草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精益物流体系。一是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包括实施“三位一体”的油料监控体系精准控制车辆油耗;执行“强制维护、计划大修”制度,采用维保单位约时定点上门服务方式,定期进行车辆维修保养,节省保养费用的同时,确保车辆性能稳定;确定各物流配送车辆合理的维修定额标准,强化对车辆维修配件的精细化管理。二是严控费用支出。包括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进精益化预算管理,提升预算准确率和执行率;控制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等支出,杜绝不必要开支等。三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包括推行电商采购,联合网上知名电商搭建企业定点采购平台,降低物流配送作业的耗材费用,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卷烟配送电子签收模式,节约送货小票用纸量等。四是严格管控投资项目,对物流投资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及预警,做到严控投资浪费,严控项目规模,严控项目标准,严控项目投资总额。五是减少业务外包费用。包括在全市全面推行配送车组送货员负责卷烟装车卸货制度,减少装卸工数量,降低配送环节业务外包费用等。六是减少资源性消耗。包括加强对物流环节的办公、分拣、仓储场所各种能耗设备的管理,对物流各环节用电用水情况进行监控等等。

4. 重点精益物流课题

4.1 塑封缠绕托盘集合运输卷烟

为解决烟草商业企业中心库至各中转站的干线车辆(一级配送车辆)中转运输模式中,卷烟装卸作业强度高,作业效率低,人工费用高,且运输途中卷烟缺少保护,极易损坏卷烟等问题,邵阳烟草在行业内首创采用“塑封缠绕托盘集合运输”模式,将按客户订单完成分拣后的卷烟塑封包,堆放在九脚平面托盘上,整托盘卷烟四个角均采用可循环利用的专用纸质护角加固和保护,然后采用缠绕包装机对整托盘卷烟进行缠绕加固,再利用叉车和干线车辆尾部可升降尾板,将卷烟整托盘装卸于车辆货箱中,实现了降本增效目的。

4.2 降低物流配送车辆油耗

由于油耗占物流配送车辆运行费用一半以上,油耗的管理水平极大的关系到单位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了想方设法的将油耗控制在合理水平,邵阳烟草通过对配送车辆实行定点定车定油品刷卡加注燃油,配置专人集中管理车辆油卡等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同时采取给配送车辆安装GPS系统确定行驶轨迹和里程,并安装油耗流量计装置监控车辆实际使用油量等办法,大幅降低了物流配送车辆油耗。

5. 创新精益物流思路

5.1 开源式精益物流探索

邵阳烟草采用半自动分拣设备按照零售户订单进行分拣,分拣后的条烟采用热缩包装机进行塑封包装,并以“塑封包”为单元配送至全市两万多个零售户店内。我们拥有庞大而完善的零售户网点,实际上我们周期性的送至两万多个零售户的卷烟塑封包薄膜表层,完全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承担广告载体的作用,即我们可以将卷烟塑封薄膜包的六个面中的至少三个面,出租给有广告发布需求的广告主(广告主在这三个面的塑封包外表层薄膜上粘贴合法的纸质商业广告),这种模式的广告受众在零售业极具针对性,同时,网点遍布城乡,每个零售户收到卷烟塑封包后都会撕开塑封薄膜拿出条烟,因而看到广告纸却不受广告纸影响,其广告的到达效果、认知效果、心理变化效果和行动效果都非常好,烟草公司获取的这些广告利润,可用于支付卷烟塑封包装物的采购,从而提升精益物流水平。

5.2 节流式的精益物流规划

邵阳烟草拥有40多台配送车辆,其油耗和维修费用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占物流总成本比例很大,而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与车辆行驶里程相关联。虽然邵阳烟草在油耗控制上深入开展了精细化管理,但各车辆匹配相对固定的配送区域,不论卷烟当日销量多或少,只要本区域有配送任务,车辆就需要出动,装载率没有保证,难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车辆里程,因此邵阳烟草应借助湖南烟草试点推广GIS/GPS公共服务平台的机会,积极实施线路优化系统,打破车辆固定配送区域模式,每天根据卷烟实际销量,合理调配最经济的配送车辆出车数和送货线路,使卷烟配送业务低成本、高效率运行,最大限度节约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6. 综述

邵阳烟草物流管理中,将降低设备运行和物资采购成本、严控投资管理和费用支出、减少业务外包费用和其他资源性消耗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开展精益物流重点课题,建立较完善的精益管理体系,同时,我们应创新思路,从开源和节流等多个维度践行精益管理体系,把精益物流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寻求精益改善和降本增效的突破口,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伟.邵阳烟草精益物流课题[C].资料汇编,2014年6月.

[2]胡彬.邵阳烟草精益管理工作方案[R].工作报告,2016年11月.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等教育多维评价 篇10

关键词:评价,教育过程,教师角色,教师素质

引言

教育过程涉及“教学—学习—考核”的整个流程, 包括“设计—实践—评估”三大环节。为了检测教学效果, 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评估, 然后才能获得教学结果的合理评价, 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措施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 探索如何对教育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 是教学评价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之一。

所谓评价通常是指对事物价值高低的判断, 包括对事物的质、量的描述,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状态和价值做出相应的判断。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的, 运用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 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 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做出的价值判断, 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措施或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其实质是价值判断或优劣的判断。

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恰当的评价一直是广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研究领域,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1,2,3,4,5,6]。研究热点集中于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角度, 基于学生视角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较为鲜见[7,8]。从教师角度出发, 以教师的视野来观察评估教育过程, 这样做非常容易忽略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 其结果天然地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合理的教育过程评估中, 作为教育过程主体的学生, 其感受与意见均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而不应该忽视、轻视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否则就无法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结果。

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 以学生的观点来评价教育过程, 其目的在于为教育过程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所得到的结果, 与从教师角度出发的结果相对比, 有利于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 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于学生视角多维评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各项教学活动中, 应该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对于教学评价, 也应该从学生视角出发, 这才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作法。基于学生视角, 就是说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教学做评价。为了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教师角色、教师素质、考核效率、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绩效的方式、个体学习时间这六个方面, 作为评价的维度, 进行多维评价。

与传统的从教师角度出发进行评价不同, 基于学生视角的评价, 能够真实反映受教育者的感受和体验, 直接反馈来自教育对象的信息, 没有中间环节的转换, 避免了评价信息的失误与遗漏。同时, 本文是从多个富有特色的维度进行评价, 而不是采用像目前高校流行的学生对板书、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业等若干简单项目进行打分的方式, 避免了评价因素的单调和评价维度的单一。

基于学生视角的多维评价, 这种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设计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试卷, 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 得到合理的结论, 从而最终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的工作, 即是为了在这方面做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多维评价问卷及抽样调查数据

基于上述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介绍学生对于高等教育中教育过程的观点。就这一点而言, 本文以作者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承担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为例,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选择了作者承担教学任务的37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了抽样统计调查。

本文设计的问卷包括:教师角色、教师素质、考核效率、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绩效的方式、个体学习时间等六个方面, 具体如下:

1. 按照你自己的观点, 高等教育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A 榜样, B 专家, C教练, D引导者

2. 你评价一个教师考虑哪些品质? (多选)

A 公正, B 责任感, C善良, D职业责任, E乐观, F沟通能力, G幽默感

3. 你怎样评价你与你老师的关系?

A很好, B好, C满意, D不满意

4. 按照你的观点,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A互动式, B探究式, C灌输式

5. 你觉得什么方法最适于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

A综合评价, B小论文, C口试, D笔试

6. 你觉得每天应该投入多少时间用于自学?

A 1小时, B超过1小时, C小于1小时, D完全不用

所得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抽样数据的多维评价结果分析

为了更形象地分析表1中的结果, 我们将学生对问题1~6的答案作了一个图形展示, 如图1所示。

由图1的结果, 可见, 评价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时, 从学生视角出发, 我们可以得到一下主要结论: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应该是榜样和专家;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职业态度和技巧。因此, 评价教师, 不但要考虑知识储备等智力因素, 也要考虑社交情绪等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主要采用“互动式”与“探究式”教学,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在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的考核与测评, 应该采用综合评定方式, 改变传统的“一试定终身”模式, 引进撰写小论文、口试等方式, 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是教师应该考虑并可以实施的;

合理的时间分配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每天至少应该花1小时的时间用于自学。

四、结论

随着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 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培养, 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 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

在高等教育过程评价中, 在重视教师观点的基础上, 应该对学生的视角给予同样的甚至更高的重视, 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公平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原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吴虹雁, 王丽娟.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借鉴[J].中国农业教育, 2010 (01) :36-40.

[3]李鑫.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及启示[J].网络财富, 2010 (03) :24-26.

[4]胡芳.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121-124.

[5]陈静.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6 (12) :43-44.

[6]曾庆洋, 李波, 刘彬.关注学习过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及启示[J].文教资料, 2012 (24) :99-100.

[7]吴仁艳, 李旭升.基于学生视角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2 (6) :1-3.

多维教育体系 篇11

关键词:多维思想;医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G641

开展医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时需要灵活变通,有时要求讲究原则,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有时可以按照一定的固有方法行事,也需要多方面考虑相关的知识问题,同时结合合理的方法开展工作,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法律角度

开展医专的思想政治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展现对医专学生的精神关怀,然而其内容必须将法律作为优先考虑原则。随着国家法治化的逐步建设,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给学校对学生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学校必须将法律放在第一位,将法律至上这一原则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就涉及到医专学校传统思想工作理念向新型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简而言之,所有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学校作为一个传播思想造就人才的地方,必须将法治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向学生引导与传播,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人格角度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便是培育学生应当有的健全品格。好的品质人格是健全人格的基础,而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结构便是造就优良品质人格的关键。懂得洞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结构,了解其变化规律与形成历程,会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容易不少。同时要考虑到学生身上的诸多因素,如自制力、情感、责任心、好胜心以及自身是否自信等。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础的工作职责,而这就要求要关注学生诸多方面的特性,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就是在建设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提高学生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优良的品格素质。着手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个人习惯以及文化修养,学校应展开针对性工作或活动对其进行培养与完善,其目标就是培育出自强自信、注重集体、遵守规则纪律、诚信的当代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其品质人格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学习风气、文化素质氛围以及教学是否能得到外界的认可。所以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培养,就是在为医专学校所有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医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绝不能敷衍应付了事,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对其进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

三、心理角度

首先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治疗或预防,其次对于心理正常健康的同学,使其在内心最大程度发展自己,促进自我身心的健康。这是着眼于心理视角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目标。而学校中进行心理思想教育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正常学生,所以医专学校的主要心理思想工作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并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日益增多,学校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分化归类,疏通指导”的策略。首先一定要确保问题早发现,防止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在学生之间扩散传播,以免引起更大的问题。其次针对个别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要进行仔细的沟通交流与疏导。就目前而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面临的事物不同,其心理环境也会存在变化与差异。

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可能因无法承受学习的负担而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或是对学习无法提起兴趣,有厌学情绪,也可能学习方法错误,导致学业难有长进等。同时还应考虑学生与外界的种种关系,如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等,这些可能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自身方面问题,也可能是影响其心理的重大干扰因素,如学生的自制力、自信程度、自我性格等因素也都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可能影响着其人生的走向,作为教育者有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责任。而保证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

学校教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令人欣喜的希望与机遇,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多角度看待,由内而外理解并处理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朝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品德优良、心理生理素质兼优的出色人才,是医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这不仅仅体现着一个医专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同时关系到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发展走向。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创新方法,相信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的医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战胜困难,走向更大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范杨.新时期军队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導刊,2015,07:134-136.

多维度视角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 篇12

1 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及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及服务体系[1]。而这一切必须在高等教育中完成。

1.1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而国外的创业教育实践表明,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树立起既要就业也可以创业的目标,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

1.2 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首先,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变成“引导”作用,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启发式、实践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强实践锻炼。学校应提供时间和实习场所来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教师可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实习锻炼或利用到企业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积累创业经验,同时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1.3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课题小组的调查结果得知,16.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56.1%认为两者之间有关系但是不太大,所以,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借鉴包括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部分院校已开设的如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等创业教育课程,大都以选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居多,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少连接,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也尚未建立。一是应把注重知识,学生勤奋、踏实、谦虚,与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广、视野宽、敢冒险结合起来;二是把强调知识的严谨、系统与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三是把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强调学生独立与开拓结合起来;四是把强调求实的作风与追求浪漫的风格结合起来。

1.4 营造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文环境

大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大学人文环境的品位极大地影响着毕业生的品位。人文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

2 政府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强有力的保障

2.1 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优化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为青年大学生创业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国家各有关部门要为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有效服务和政策支持。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地方特色的创业政策,使得政策的落实更实际更优惠一些。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联动机制,有效推动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照规定给予职业补贴等。

2.2 是搭建创业平台

一是建设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培训基地和新技术孵化基地;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外聘专家开展创业意识和创办企业培训,组织创业实地考察,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培训基地;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在创业用地、税收、财政贴息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对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鼓励采取个体式、联合式、股份式、挂靠式等多种方式创业;四是建立帮扶机制。成立创业服务团,建立创业指导员和创业辅导员帮扶机制,引导企业、成功创业典型与新创业人员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3 文化是大学生创业的助推剂

3.1 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把创业教育寓于社会的文化建设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并能有效地诱发受教育者的某些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一是建立校友创业资料库,利用身边创业成功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二是利用学校广播、报纸、网络、校刊等多种宣传工具,开辟专栏专刊,使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三是通过第二课堂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举办针对全体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将创业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及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

3.2 发挥区域文化优势

在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的取向上,注重汲取地域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以作者所在的山西为例,其本土的文化内涵与“晋商精神”是一脉相乘,这一精神资源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是独特的。正是这种地域文化的熏陶、办学传统的感召、晋商精神的激励,使得很多学生发现、捕捉市场机会的意识非常强,特别敢“创”。如果各地区注重对这种意识和热情的挖掘和引导,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因势利导,这样,无论是在创业教育的目标上,还是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引导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4 企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池

4.1 发挥创业成功的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本课题小组的调查结果得知,周围环境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中,创业成功者的影响最大,其百分比占到了44.8%。这表明周围成功的创业范例,尤其是自己耳熟能详的学长的创业成功,往往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潜力。因此,建立校友创业库,学校和社团经常邀请校有组成创业指导智囊团。通过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提供咨询,解答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可以邀请他们教授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运用他们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创办公司的知识,为大学创业提供外援。

4.2 校企联合,营造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

高校和企业共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培训和支持系统,为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大学生建立起社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包括创新创业培训、服务、扶持平台,弥补高校教育力量和资金的不足。二是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与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扶持和培育一批优秀的项目和企业。

5 家庭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后盾

通过本课题小组的调查结果得知,家庭经济条件对被调查者的创业意向影响最大为33.6%,父母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为31%,家庭教育为21.1%,家庭的社会地位为10.6%,父母职业为3.7%。可以得出,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对创业的态度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从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来看,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所束缚的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家长不肯让孩子受苦,费尽心思给孩子寻找一个固定和安逸的工作。学生端着“天之骄子”的架子不肯放下。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家长和学生必须要认清形势,改变传统的择业就业观,把自主创业看成是选择就业和出国之外的第三大出路。如果给于学生创业之初的资金支持和创业过程中的精神支持,想必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去。

摘要:跳出“大学”来审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构建一个UGCBF(Universitie、Government、Culture、Business、Family)的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的浪潮中。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郭万牛.五位一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2011,(2):100-102.

上一篇:动作形态下一篇:永磁同步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