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2025-01-20

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通用4篇)

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篇1

0 引言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 就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指出:“城镇建设, 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 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与被同化, 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地域特征、传统文化的载体, 对其进行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一方面, 历史街区应注重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全面记录, 实现整体保护;另一方面, 历史街区在展开积极保护的同时, 又要注重其发展, 实现有机更新。本文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历史街区规划为例, 探讨当今城市化语境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问题。

1 概念辨析

1.1 历史街区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又称《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 (historic urban areas) 的概念。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 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 (设立) 的“历史性传统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因此, 历史街区从概念上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1.2 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 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 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 (居住院落) 和城市组织 (街区) 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1.3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关系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不可割裂、相得益彰。从二者的涵盖关系来看, 旧城区的界定和地理界限相对历史街区来说更为宽泛, 可以说, 历史街区是旧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历史保护“不是为了过去而过去, 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片面地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或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 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 都是不应该的。只有立足于城市整体, 辩证、系统地认识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而正的关系, 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2 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概况

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位于宁德市主城区西北部, 区内商业繁荣, 文化昌盛, 名胜古迹遍布全城, 河网纵横, 是宁德一千多年历史的发源地。宁德设县于公元933年, 早于此时, 宁德旧城的位置, 已有较为繁荣的街市。此后, 宁德城屡经兴废, 城区位置始终不变, 特别是核心区域内的街巷格局, 自1562年倭患后浴火重生以来, 基本未改观, 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成片集中的旧建筑群落 (见图1) 。

蕉城古民居建筑是公认的体现闽东区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闽东民居的特征主要有两点, 一是纵向组合的多进天井式布局, 二是极具美感的封火山墙。建筑风格一律为砖木结构。这种风格特点, 是揭示闽东地理气候环境、民众心理、经济状况及千百年来与外界文化往来状态的实物标本。旧城内主街较为平整, 次巷则多采用丁字街形式, 小巷更是曲折, 巷陌悠悠。

宁德市旧城区自古以来以商业见长, 但又有着浓郁的耕读传统。旧城区街巷组织形式是以“境”为代表的街区模式, 每个境都信奉自己的神—“社头公”。社头公是古时人们的信仰, 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 也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形成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城市发展有一些“境”已经不存在了, 留下来的除了保留其信奉职能外还承担了社区会所, 老人活动的职能, 形成了具有宁德特色的街巷文化。

3 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存在的问题

《宁德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提出了“紫色计划”—通过控制老城风貌、引导文化分区、引导城市游线和引导城市嗅觉感知, 传承和发扬宁德“人”“文”底蕴, 打造具有闽东城市风貌特色的“宁德文化”与“宁德生活”。但如何解决老城区的历史包袱, 如何具体控制管理, 编制城市人文脉络, 提升公共交往空间和当地居民的民俗风情, 仍需政府、民众、规划技术人员等共同谋划破解的难题。随着“六新大宁德”战役的逐步深入, 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地保护整治和有机更新, 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目前, 宁德旧城区核心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3.1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历史街区保护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 历史街区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 由政府出政策和场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保护”。在有的城市中, 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 从而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

3.2 历史街区建筑的大拆大建

由于决策者对城市现状与发展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盲目地开展规模大、内容单一的投资项目, 致使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3.3 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 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在保护规划方案中, 居民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侵害居民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出于保护要求, 必然需要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 减少那里的居住人口, 但考虑当地居民各种潜在的生活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4 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模式的探索

历史街区作为旧城的历史遗存, 是城市历史进程的产物, 它的保护与更新是对城市传统风貌最直接的保护和继承。针对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福州“三坊七巷”的改造与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有机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4.1 福州“三坊七巷”模式

三坊七巷的开发近24年历程, 经历了从房地产开发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保护, 继而打造社区博物馆的尝试。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前期主要是对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进行恢复, 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进行整治, 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保护与修复, 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 三坊七巷正在从单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提升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保护的阶段, 为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土壤, 使街区的保护有了质的飞跃。在博物馆经营中, 积极提倡“体验人文, 消费文化”的理念, 在博物馆的布局上, 按照“商街、文坊、俗巷、杂边”的布局对各种专题馆与展示点进行合理配置。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历史文化街区, 基本形成了以“地域+传统+记忆+居民”的组织模式和“一个中心展馆、各种类型展示馆、活动空间”并存的社区博物馆架构雏形。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完整、动态地保护和展示, 使其正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功能, 并探索一条社区博物馆发展之路。

4.2 上海“新天地”模式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 成为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 通过“街-弄-堂”的传统道路结构形式与建筑有机结合, 形成传统的围合空间格局。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 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 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 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新建建筑则有机地融入保护区的环境之中, 与保留建筑融合“共生”。

“新天地”成功地保护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历史街区风貌和历史文脉, 也表达了人们观念中天生保守和怀旧的情怀, 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物、休闲、过夜生活, 把这里变成为了人群高密集和环境高品质地区, 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5 对宁德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有机更新的建议

首先, 大力发展旅游业,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旧城的积极保护与开发, 为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第二, 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 力图保护旧城格局和历史环境, 通过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等手段展现历史街区、突出旧城特色;第三, 把文物古迹、遗址、遗迹以及各类历史文化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形成网络体系, 让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老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第四, 按照老城中历史街区和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状况, 设定风貌协调区, 高度控制区与边缘区, 并与水系、绿化等自然景观相结合, 同时构成保护结构意象, 明确提出各区域建设规定和控制指标;第五, 着力保护城市格局中依然遗存的老城轮廓、街巷、肌理与形态, 恢复水系与滨水绿地, 体现旧城格局的存在与延续;第六, 对于现存的33处文物古迹分为三级保护:一级保护对象为蔡宅、天后宫、朝天桥等三处, 保护措施为按文物要求给予绝对保护;二级保护对象为整体质量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 保护措施为采取保存之方式, 严格地保护原有的格局、结构和外观;三级保护对象为传统建筑相对集中成片的组群, 采取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特征, 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 配备厨卫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第七, 对于现存的古树古井、明确其保护范围, 并可以结合城市小品和社区广场建设, 成为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图2为宁德旧城核心历史街区规划示意图。

6 结语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 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 显得弥足珍贵。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 幸存下来的历史街区, 置身于快速化的城市发展浪潮之中, 需要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我们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 必须探索适合宁德历史街区和旧城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同时, 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关系, 如果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基础, 是对城市文化的尊重, 那么对旧城的合理更新就是保护的延伸, 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只有将旧城有机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摘要: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 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为例, 剖析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三坊七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 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旧城有机更新,“三坊七巷”模式,“新天地”模式

参考文献

[1]田继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及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北京规划建设, 2011, (04)

[2]宋忠泽, 于继盛.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理论学习, 2006, (9)

[3]宁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宁德市蕉城组团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3-2030) , 2013

[4]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历史文化保护中心.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07

[5]姜海玉.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山西建筑, 2010, 36 (24) :29, 2010, (08)

[6]连晨曦.三坊七巷开发保护历程考察, 黑龙江史志, 2013 (09) :261

[7]涂婷.基于保护与更新的历史街区空间营造——以上海新天地为例.中外建筑, 2011, (10)

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篇2

地域文化特征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逐渐被淡化, 很多城镇的传统建筑风格都没有被继承下来。百色历史悠久, 在我国范围内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是区分于其它地区的重要标志。由于文化特色具有抽象性, 必须依靠人们自觉传承才能流传下来, 成为后代的精神财富。在百色以往的旧城改造过程中, 缺乏对传统街区、人文风貌的保护, 原有的地方文化特色被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楼房建筑。以至于到现在, 只留下了少量保护得比较完整的古迹和古建筑。如何在旧城的更新改造中, 保护好原有的文化特色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做好旧城更改的科学规划

2.1 旧城改造的规划原则

(1) 利用现代化的规划方法和理论。目前, 人们的地方文化特色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在旧城改造中都积累下来了丰富的改造经验和技巧, 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同时, 也有一些不合理的改造案例, 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 吸取教训,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总之, 在规划改造方案时, 要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实行多层次、分类别的保护方案。

(2) 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进行改造规划时, 要建立起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 采取公示制, 给公民提供多种参与投票决策的渠道, 结合公民的投票结果以及专家的论证, 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法国巴黎在城市改造中, 就尊重公民建议, 妥当的处理了保护、更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形态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为城市后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3) 因地制宜。旧城的改造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 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 但也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建筑格局, 为城市的后期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方便人为活动的进行。尤其要注意在改造中不能盲目的为了保护而忽略了该区域的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

(4)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旧城的改造计划要和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体现一贯性、历史性和长远性、超前性等。避免规划过程中目光短浅, 导致后期出现频繁的设计变更, 增加改造成本。

2.2 改造更新和保护利用相结合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旧城的改造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矛盾的。因此旧城的很多建筑格局、道路设施等都会对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且很多老建筑虽然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 却不能再让人居住, 如不拆除就会占有宝贵的土地面积, 可如果拆除又会造成很大的文化资源流失。因此,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处理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找准旧城规划的核心。对于一些文化特色留存比较好的旧城, 要坚持“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的原则。

3 城镇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探索旧城更新改造新模式

在城镇的旧城改造过程中, 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并考虑到其经济性和整体性, 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 不能够盲目加大投资。在改造之前, 要对旧城区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研究, 对城区目前的土地使用率和建筑状况有详细的了解, 然后据此确定哪些建筑需要拆除和重建, 对于重点古建筑一定不能为了改造时的施工方便而大修大改, 需要工程专家通过认真讨论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大程度的保留建筑的完整性。对于道路交通、公共服务以及绿化空间等系统性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 保证其整体协调性, 格调要和整个旧城区相统一, 不能看起来过于现代化。

3.2 政府科学规划, 引导市民充分参与

通过旧城改造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并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设计百色旧城区的改造规划图, 确定具体的区域以及改造目标, 如图1所示。确定百色市旧城改造的主要任务:第一, 改造旧城区的地下管网, 包括供水、排水、热力、燃气和电气等;第二, 对现有的街巷道路进行改造, 对于比较窄的路段进行加宽处理, 并从整体上进行罩面翻新, 完善路灯和垃圾箱等设施;第三, 提高旧城区的绿化面积。为了促进百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必须增强城市整体的美观性, 重视观赏性强的草木花卉。要还要考虑到百色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 实现良好的衔接, 避免因为改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后期工程无法顺利开展。为了提高改造方案的民主性, 政府要鼓励市民积极提出改造建议, 对于合理的建议要积极采纳, 一些无法确定是否拆除的古建筑, 可以通过投票制来决定。

3.3 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在旧城改造中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改造效率, RS (遥感技术) 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的性质, 然后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 来对地面上的各种物体进行识别。通常被用于城市大气污染检测、水体污染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在旧城改造中, 利用RS技术能够绘制出城市当前的动态地形图, 这是进行改造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3.4 提高旧城区的文化品位

利用城镇的地方文化特色, 大力开发旅游业, 提高旧城区改造之后的文化品位。开展特色旅游, 将百色现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外界共享, 有利于提高外界对其保护的重视性。在一些建筑项目上融入当期的文化特色, 使其成为反映古镇历史、体现古镇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窗口。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百色地方文化特色是城镇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财富, 不能够为了发展而盲目拆除、改建, 需要加强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经济性和便利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旧城区的原有文化, 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钱林周.论特色小镇建设中特色建筑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2013, (2) :43.

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篇3

小店河古民居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祖居山西林虑的闫氏, 经过多次迁徙, 最终定居于卫辉市狮豹头山里, 在河边建一小店铺, 取名小店河。小店河清代建筑群为闫氏家族祖宅, 始建于约公元1724年, 后历经道光、同治、光绪等时期建设, 终于形成规模宏大的豫北地区代表性的清代古民居群。小店河建筑整体层次分明, 具有封建时代家族凝聚力, 是清代典型的官民结合的建筑群落, 具有很高的文物、名俗、艺术、学术价值。卫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代表了豫北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 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 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 小店河古建筑群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小店河古民居建筑群属于典型的乡土古建筑。乡土古建筑是指带有本土、自发、民间、传统等属性, 主要特征有自发性、朴素性。乡土古建筑是乡村里的、自然生成的的传统建筑。它们产生于乡土社会, 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包含住宅、祠堂、戏台、商铺、牌坊、小桥等一系列的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引起世人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使历史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历史街区。后来又通过了《关于乡土古建筑遗产的宪章》。它是对《威尼斯宪章》更进一步的补充, 该宪章建立了管理和保护乡土古建筑遗产的原则。

学者陈志华认为:“乡土古建筑是中国建筑遗产的大宗。不研究乡土古建筑.就没有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同样, 不研究乡土生活, 就没有完整的中国历史。”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 现代乡土古建筑已经十分脆弱, 随时可能就倒在挖掘机的铁蹄下了, 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灰飞烟灭。一方面由于人力、资金、文化观念等因素, 很多古建筑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被现代的人们大量遗弃, 或自然损毁、倒塌 (图2) 。2005年能代表、体现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名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五千多个, 到2012年只剩下不到三千个。

当前, 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带来农村面貌的大变化, 但一些地方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 对古建筑保护重视不够、有较随意拆除古建筑的趋向。尽管古民居的居住功能已不适应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建筑遗址尚存却被砖混结构的水泥建筑混杂和包围, 破坏了原生态及历史文化环境。因此, 古建筑及村落类型历史建筑群落的保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既面临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文物保护任务。为此小店河古民居的居民大部分都已经搬迁到新村居住, 以此减少对老建筑的人为的破坏。从建筑认识历史, 是相当深入具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实物见证。而历史文化名城、名村, 就更是一部历史的百科全书。

科学开发小店河古民居群, 必须坚持实施政府为主的策略, 增加政府前期投入。相关部门对卫辉市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进行了考察。在小店河考察中, 认真听取了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及保护现状, 实地查看了建筑群内历史遗迹并深入到村民家中了解当地村民生活习俗。相关部门作出了重要指示:一是卫辉市要加大对该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避免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文物破坏,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开发;二是要做好对历史文化的整理挖掘和抢救工作, 卫辉市政府要组织旅游、文化、文物、市志等部门对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进行充分的整理挖掘和抢救, 使优秀的历史文化能够很好传承和尽快发挥效益;三是要精心策划包装旅游招商项目, 卫辉市政府及旅游部门要尽快将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策划包装成旅游招商项目, 招徕有实力的专业旅游开发商进行保护性开发。

卫辉市可以整体推进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商业及综合性服务, 包括整体联系卫辉林氏家族后裔祭祖朝拜, 青少年教育基地, 历史文化特色旅游, 影视、文化书籍及纪念品购物, 摄影写生等。周边农户, 也可有组织地发展小店河当地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 为古建筑留下一席之地, 也是对小店河地域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和传承。

由于小店河古建筑群的研究属于小门类, 相关的研究资料还很少, 本文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 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决。

摘要:坐落在河南省卫辉市西北的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至今保存有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古建筑, 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是豫北地区古建筑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小店河建筑群的价值, 警醒当今的学人更加重视古建筑的保护。

关键词:小店河,古建筑,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陈志华.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篇4

古村落是在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农村聚居地,是一种古老、独特、完整、兼具脆弱性的文化资源,最早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原始文明时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我国的一些古老村镇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受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较小,因而保存较为完整,但是多数古村落目前处于经济落后、生活环境衰败的境况中。另有一部分先行开发的村落,由于缺乏保护经验,遭遇了无序开发,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着极大危机。

位于浙江省松阳县的界首村作为省级历史保护村落保留了民居、祠堂、庙宇、码头、古树、古道等多种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文化特色背景和秀丽的自然景观。对界首村的研究,重在探讨对古村落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方法和措施。

2.现状概述

2.1自然条件与交通

界首村(东经119°20′),北纬28°34′,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与遂昌县交界处,是松阳县的北大门。村落坐落在松荫溪畔、万寿山风景区旁,村庄东接赤寿乡赤溪源村,东南连赤寿乡狮子口、赤岸等村,南毗新兴乡大石村,西北与遂昌县上濂村、庄口村隔松阴溪相望。

多种交通线路通过或连结于界首村。村东的222省道旧道是松阳通往遂昌县的主要通道,S33龙丽高速位于界首村河对岸的朝岩山以西,一条规划中高铁也经过龙丽高速附近。界首村内部的交通以古驿道为主轴展开。呈鱼骨形穿插小径,连接西边的河滨路以及东边的222省道。村偏北部有一座桥横跨松阴溪通往茶田以及上坞源村。界首村的村口设置有货运码头,目前由于上游遂昌发电拦河蓄水工程的影响,松阴溪的水运功能近于丧失。

2.2人文风貌

由于历史上界首村得漕运与驿运之利,属于相对富裕的聚落,其经济连同被经济所带动发展的文化都一度十分繁荣。界首村在近千年的村落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衍生出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民俗活动,如蒸年糕、唱茶歌、正月期间以村为单位组织的舞龙狮、龙狮队在家家户户讨赏钱的习俗,甚至由禹王宫前被拆掉的大戏台还可知地方的戏曲文化也曾经在这里平常可见。

居民大部分以种茶为业,年收入在1万-10万左右不等,生活比较宽裕,同时村民的贫富差距也比较明显。由于茶产业种植的季节性显著,农忙时期集中在每年的3月至10月,因此在春秋季的部分时间以及整个冬季(即11月至次年2月),村民处于闲散的休息状态。

3.村落及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3.1空间格局及道路

位于屋后山、万寿山与松阴溪之间的界首村大致呈船形,它的村落空间格局是以古驿道为主轴线、呈鱼骨状展开的。整条古驿道起自张公祠,经过古客栈进入现存古建筑密集的保护区,至村尾曲折延伸,经张氏宗祠到达村落尽头、两条公路的交点截止。驿道经过2008年的翻修之后风貌较为整齐,中央铺有二尺宽的白色石板,其上方便通行电动车和自行车辆,其下敷设村落的排水道,驿道石板两侧的部分遍铺鹅卵石。这条陆路,即始成于南宋的古驿道,是界首村落形成的最初契机,它决定了村落中民居建筑的分布状态和朝向,使整个村落总平面呈现出特有的肌理。

3.2建筑形态、业态及价值

界首的建筑多垂直于河道的方向紧密排列布置,利于通风。同时,在布局上大量采用小尺度院落——天井来组织空间,规模稍大的民居常有两到三个天井,每个天井都有精心布置的假山、花草点缀。传统建筑多为两层,底层居住,二层作为储藏。

建筑的居住价值从村子的周边向靠近古驿道的村落中央递减,而建筑的文物保护价值则相反,从中央向两边递减。其分布规律大致与建筑的建成年代相符。农田主要分布在沿河一侧以及村尾禹王宫以南。界首现存多个时代的建筑,临驿道两侧的明清时代的建筑保护价值最高,有禹王庙、大礼堂、震东女子学堂、牌坊、水井岭头山唐宋时代窑址、码头等。其次是具有一般保护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多为位于明清时代建筑后面的民居,仍保留有比较完整清晰的穿斗式木构架,可以看出月梁、梭柱等做法,但是仅作为普通百姓的民居使用,规格与形制都不高,用材并非很讲究。建于晚清民国之间。再次是村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建的新居,历史短暂。

4.存在的问题

4.1产业薄弱

近代以来,界首村原有的支柱产业——漕运行业衰亡以后,界首村尝试发展过多种产业,包括农业、手工业、茶产业、旅游业等,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也没有一个有力的、稳定的支柱产业。

4.2人口流失及老龄化

界首存在明显的空心化现象,人口的迁出率在过去十年间急剧上升,因为更多的年轻人追求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渴望接触到更多信息和资源,为此不惜背井离乡,使界首村的人口流失现象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

4.3历史建筑缺乏保护

驿道周边的房屋乏人保护,逐渐破败,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虽然已由当地政府出资买下并挂牌保护,但保护资金和力度仍然不够到位。普通历史建筑情况更为糟糕。大部分保留有月梁、梭柱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古民居都经过几代人的分家而居,多个家庭合住一套房屋的情况十分普遍。而年代稍近的当地普通民居中,梁柱开裂、墙体倾斜现象更为常见。界首村的古民居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但是暂时没有出台详尽的发展与保护导则。为保护建筑的立面风格,政府采取过一些简单粗暴的保护方式,如整体刷白色涂料等。当地居民为改善生活,也在缺乏规范、自由度极大的情况下对古民居做了一些现代化的适应性改造,对古村落风貌偶有破坏。更有新建的一部分行列式建筑和乡村别墅建筑,与传统村落的风格大相径庭。新旧建筑风格差异明显,而地方既有的保护措施又过于风格化与表面化。

村落的道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在家族历代分家、改扩建和新建当中不顾既定的道路网络、不注意维持道路的连通性而进行了许多见缝插针的建设,不仅造成建筑与院落支离破碎的形态,也造成不少断头路和过于曲折迂回的道路,以致驿道以东的部分区域可达性较差,竟难以梳理出一条较为直接的通向村东的横向支路。

4.4基础设施缺乏

当地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比较落后。仅有设施并不齐全的一所幼儿园和由普通民房迁就而成的简易诊所,供村民使用的公共娱乐设施也十分缺乏,二十年来不仅没有新建,就连原有的大戏台和禹王宫也先后遭到拆除和焚毁。公共场所的缺失,不仅导致文化的传承失去了空间载体,也是造成村民娱乐活动单调的原因之一。

5.“介”与“守”——界首村更新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策略生成

5.1界首村更新保护的目标与导则

根据界首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借鉴可知,在为界首村具体指出产业发展方向时,有两个要点应当被把握:其一应该考虑界首村自身存在一些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界首村适宜种植茶叶并且村民有着近十年的小规模种茶经验,可以适当发展茶产业;其二界首村有着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地位,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村落的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文物遗迹门类齐全,并已初步形成每日稳定的小股客流量。这两项特点成为其结合旅游业发展茶产业的优势所在,可以藉此实现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策略,同时也不排除其他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最终实现多重产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5.2设计理论基础

5.2.1图底关系理论

在对界首村建筑及其空间的研究中,为了保持其空间特色,延续其空间格局,许多分析工作都是以图底关系理论为基础展开的,如对空间结构、道路网络、建筑形态、可利用空地的分析,都是在一张能够体现建筑肌理和图底关系的黑白图上做出来的。

5.2.2复杂性理论

宏观层面上,界首村及其周边村落被看作一个大的系统,其中各个村落的相互作用值得研究;在中观层面把两个产业和改善村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三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研究三部分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在微观层面把这三个部分各看作一个子系统,研究每个子系统之间每个要素,即各产业控制和指导下的各功能空间、区域和路径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5.2.3解构主义

这里指狭义的、以解构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建筑理论和思潮。此处借用解构主义建筑中打碎、叠加的手法,将前述我们所研究的界首村的各个系统进行重组与合并。如伯纳德·屈米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该设计将点、线、面三层网格叠加,寻找各层网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完成设计。

5.2.4村际网络

界首村相对于其他村落优势并不突出,比如,周边村落平卿村、山下阳村、吴弄村也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树和古民居,其他村落也各有特色,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与界首村形成竞争。另外在茶产业的设置方面,在整个丽水山区茶产业均有发展,界首村的规模小,只产茶,不制茶,其产品识别度并不突出。在与邻村的共同发展中,一方面界首村应突出“古驿道”特色,创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体现村落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扩大集群效应,充分利用村落交通及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的网络,与各村落共同发展。

6.分层设计及总图

6.1设计方法———三层网格的叠加

古村落的自然生长出的功能布局本质上没有明显的类似于城乡规划中的分区,却更接近于几层功能各不相同的网格之间叠加、渗透的产物。本次设计具体的方法是将前述发展茶产业、旅游业、改善居民生活的三个目的定位各自做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网络之间的点、线、面各元素对应着重要设计节点、路径、区域等空间要素,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使每层网络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然后把茶工厂网络、文化网络、生活网络三层叠加起来,通过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顺应其中所产生的契机,产生具体的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设计。

6.1.1茶工厂网络

茶工厂网络由茶叶的储藏、加工、销售和品茶的茶馆等几个功能空间类型构成,另外从为了便利地茶叶运输的角度考虑,还应设置方便运输车辆往来的道路与装卸货物的场地。

在茶工厂网络层面,具体设计的导则是沿驿道布置茶工厂并在邻里间点状布置茶馆,供居民休闲活动使用,并更多布置于驿道临松阴溪一侧。用于销售茶叶的商店布置于沿公路侧,储藏茶叶的冷库配套布置。在这层网络的设计中,尤其注意了在每一片被鱼骨状道路划分出的区域中,都含有小工厂、仓库、商店、茶馆这几个要素。使每个片区都拥有完整的微型产业链,可以相对独立地运营。

6.1.2生活网络

生活网络充分考虑了村民的居住问题。市政问题、教育医疗问题、并设置了村民户外活动和健身空间。各种构成要素涵盖了改善住房条件、增加无障碍设施、水电气管线敷设及垃圾处理定点、学校和社区诊所定点、村民活动中心和广场等种种项目类型。

生活网络的设计导则是:主要选择农田作为活动空间,尽量避免对正在使用的建筑造成影响;考虑到交通因素,便利店主要利用靠近公路的废弃建筑作为便利店;保留现有卫生站,利用靠近公路的废弃建筑新设一座小型医院;利用现状为停车场、位于新旧界首村的交界处的空地设置一座小广场,可以起到联结村内外的作用;利用桥头附近的废弃建筑设置村民活动中心,因为桥头正是目前村民活动最多的地方。这些地点都是我们通过对现状的思考并经过反复比较和分析选定的。

6.1.3文化网络

文化网络的构成要素包括重要历史建筑节点、需要改造的旧建筑、历史保护建筑、停车场及服务设施用地、现有可利用空地、车行道路和步行游览路径。设计导则是把历史建筑修整维护后开放作参观用途,将需要改造的旧建筑设计成为博物馆和民宿。把现有的停车场及服务设施用地作为参观旅游的停车场,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小饭店、商业定点,把现有可利用的空地作为公园景观和广场。

7.小结

按上述设想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同时,还需要回溯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是否给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守护文化、剔除“乱介入”改造项目,切实提高民生水平为检验该策略及其实践得失的标准。

发展以茶产业为主题的旅游业,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质量,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修缮村落的历史建筑、弘扬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可以使游客体验传统村落里的生活方式,参与农业实践,欣赏当地宜人的风景,学习历史文化,参与民俗活动。如此在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坏境带来一些改变的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不失为一种共赢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屏.《赤寿乡界首村传统村落档案》[B].松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4.

[2].王永球叶高兴.《中国传统村落之界首村》[E].松阳县博物馆.

[3].江毅李琳燕.《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浮梁茶文化旅游研究》[J].大众文艺,2014,(12):103-104.

[4].肖磊.《古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9.

[5].余秋珠陆春莲.《杭州茶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茶叶加工.2013,(1):5-9.

[6].程海帆李楠.《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初探-基于当前旅游发展背景之下》[J].村镇建设.2010,(12):100-103.

[7].王立锋王竹.《基于地域特色的浙中山地村落更新方法与实践》[J].建筑文化.2012,(1):165-168.

上一篇:子宫先天发育异常下一篇:馆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