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学方案

2024-09-21

审计教学方案(精选8篇)

审计教学方案 篇1

摘要:为适应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审计课程。由于该课程交叉多个学科,涵盖内容丰富,学者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完全一致,导致当前各高校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比国内外主流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选择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比较分析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运用导致审计作业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各界认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该课程,该课程交叉财务会计、审计、数据库、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还需要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支持,对教师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教学难度较大。 从饶艳超等2008进行的调研结果来看,计算机审计教学水平不高[1]。 近几年,审计教育工作者和审计实务人士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审计教学的探索研究, 切合中国实践水平的计算机审计教材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例如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法[2]。 在参考书方面,有关持续审计、联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前沿性书籍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计算机审计教学内容。 但要看到,计算机审计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学者对计算机审计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导致教学方案存大较大差异。 本文就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进行比较, 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计算机审计教学动态,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方案。

1国内外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介绍

计算机审计涵盖内容较多, 按照审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面向信息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和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 前者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程序或系统, 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更高;后者主要用于电子数据的直接测试,目前在审计实务界已经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 我国一般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审计也主要是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 相比之下,国外计算机审计教学起步较早,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形成以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理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比较丰富。 因此,本文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对理论与实务的侧重,将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分为以计算机审计理论为主导的教学方案和以计算机审计实务为主的教学方案两大类。

1.1以计算机审计理论为主导的教学方案

该教学方案在国外主流高校占据重要地位。 国外计算机审计的起源较早,美国会计协会(AAA)早在1974年就提出本科生阶段的审计课程中应该包括有关电子数据审计的相关内容,包括审计人员对相关电子数据审计技术的熟练性要求; 计算机环境中的内部控制评价;不使用计算机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利用计算机对信息系统生成的记录进行实质性测试; 审计数据过程记录[3]。 AAA于2003年对11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计算机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鉴证服务、计算机辅助工具等,而且电子商务审计、 连续审计等与现代IT发展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教学方案中。

作者有幸拿到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和教材,整个教学方案包含4个部分:计算机审计基础概念,应用审计技术实务,信息安全技术安全实务和电脑审计进阶管理[5]。 在基础概念部分, 主要介绍计算机审计相关准则、COSO内部控制准则和COBIT(信息科技的管理、控制和审计准则),着重介绍美国SOX法案,以及该法案与IT、公司治理、COBIT的关系。 在第二部分,以国际流行软件ACL为主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技术,使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整体认识,并从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循环控制两大循环,辅以案例加以介绍。 在第三部分,涉及信息安全审计知识,包括信息安全管理、软件、资料、资产的控制与审计,通信及电子商务的控制与审计,信息系统运行与软件安全的控制与审计。 在第四部分,对企业持续经营与灾难恢复、持续性审计、计算机审计道德准则、计算机审计实务管理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对于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以第一、 第二部分为主,第三、第四部分作为选修内容;而对于中高层次的研究生和审计实务人员,重点介绍第三、第四部分。

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的教学方案代表了国际主流的计算机审计教学设计理念,以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理论为主,把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作为重点,在介绍应用技术时辅以销售和采购循环的控制来分析, 并配以国际流行的ACL审计软件和计算机审计的最新发展趋势。 对于ACL审计软件的讲解, 则专门配套ACL实用手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软件。 该教学方案切合计算机审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在理论与实务方面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2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案

与国际上流行的计算机审计教学方案设计思路差异较大的, 是国内以计算机审计实务为主的教学方案。 当前,支持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具有多种, 常见的有数据库、Excel以及审计软件等。 按照所介绍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又可以分为多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教学方案和以审计软件为主的教学方案。

1.2.1多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教学方案

该设计方案认为掌握数据库知识是现代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和了解审计软件的基础,因此该方案除了讲解基础计算机审计理论外,将教学重点放在以数据库为主的多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实现上。 首先,对于数据库的学习,以主流财务软件的数据库表结构为主,重点关注凭证表、总账表、科目表、辅助核算等数据表的结构和相互关系;运用ODBC、数据库导入导出等多种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数据采集; 运用标准SQL语言对这些表进行转换与验证、查询和分析。 其次,对于审计软件的学习,在掌握数据库审计方法后,学习审计软件会容易很多,可以重点学习审计软件采集数据后的多样化审计分析和查询,并结合项目管理、 疑点管理、底稿管理等功能,让学生了解审计软件所带来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最后,Excel为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工具之一,该教学方案会有专门一章来介绍与审计相关的Excel操作。 通过多种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学习, 学生可以比较多种辅助审计技术的优缺点,以更好了解计算机审计原理。 但不足在于因涵盖多种实务操作,理论部分内容比较分散,如果课时有限,容易导致学生对多种审计技术工具的掌握不够透彻, 支持该教学方案的教材有陈福军编著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教程》[6]。

1.2.2以审计软件为主的教学方案

该教学方案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 以一种或多种审计软件实务技术为主线进行讲解。 以陈伟提出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案为例[7],紧扣我国开展的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和特点,介绍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理论和原理,配合审计软件操作实务和实例,从审计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验证、审计分析等多个步骤全面展开,其中对于审计分析的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包括:数据查询、账表分析、审计抽样、统计分析、数值分析等,并设计多个上机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 该教学方案不强调数据库知识的学习, 而是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理论和审计软件操作相结合, 弥补了多种审计工具教学方案中理论部分比较分散的不足。 但实验部分没有以会计专业学生熟悉的总账、 明细账为主,而是认为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都应该统一对待。 支持该方案的教材有陈伟编著的 《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 作者所介绍的审计软件工具包括国外知名审计软件IDEA和我国政府审计软件AO,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审计软件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但不足之处是附录实验中没有附带软件安装,对于想学习这些软件的学生带来一定不便。 因此,审计软件的选择对于该方案而言比较重要,否则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案对比分析

无论是以理论为主导的设计方案, 还是以实务为主导的设计方案,都强调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但是国际主流的教学方案重点强调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认为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学习要以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思想; 我国以计算机审计实务为主的方案则强调计算机审计步骤的学习, 这几个教学方案各具优缺点,本文用表1进行归纳。

3教学方案选择建议

从上述比较来看,国外教学方案设计以理论为主,国内教学方案侧重审计技术的学习,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案时,应考虑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多个因素。

(1)从教学对象来看。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我国高校本科生教育向来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弊端,特别是在面临信息化环境时,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结合我国当前审计界的现实情况,在有限的课时内,本文建议以计算机审计实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案设计。 至于是以多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为主还是以审计软件为主,则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时间和实验室条件。 如果面向中高层的审计实务人员, 以及具备计算机审计基础的研究生等学生,则应该更加侧重计算机审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学习, 这样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审计的实务水平。 但在目前,面向中高层的计算机审计教材仍较少,教学内容可以多参考国外主流大学的计算机审计教案。

(2)从教学条件来看,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案必须配备合适的案例。 在国外计算机审计的相关论文中,不论是内部控制教学还是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学习, 案例教学十分普遍。 例如Gelinas等运用普华永道的Alchemy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要求学生完成4份作业来达到教学目的[8];Gelinas et al.基于某一公司的详细背景资料和数据,运用ACL软件以3份作业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软件的学习[9]。因此,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案不能照本宣科,必须配备充分的教学案例,这也是我国当前计算机审计教学比较薄弱之处。以实务为主的教学方案,对实验室软硬件有较高要求。在审计软件配备方面,国际知名的ACL、IDEA等软件虽然设计理念先进,具有较高声誉,但安装价格比较昂贵,资金支持不够的学校难以承受;国内审计软件面向国内财务软件,除AO审计软件由政府审计部门买单外,大多审计软件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对教学实验的支持度比较差,因此缺乏完善的教学实验数据支持。陈波认为审计软件教学的数据要有至少3年的完整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才能有利于学生体验比较全面的检查、分析程序等;另外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错报环节,使得学生体验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疑点查找[10]。但从国内现已出版教材和书籍来看,满足这样条件的实验数据仍比较少,这也是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3)从对教师的要求来看,无论是以理论为主,还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都对教师有较高要求。 笔者认为,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老师比以实务为主的教师要求会更高一些。 原因在于,计算机审计的实务学习会相对容易,而只有在实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才能深刻理解计算机审计理论精华,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否则,单纯枯燥地讲解计算机审计理论知识,易导致呆板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我国计算机审计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方案会更容易实现,不仅有助于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的学生,也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审计理论和实践水平。

总之,计算机审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计算机审计教学内容、 教学案例和实验等多个方面还存在各种的问题和困难,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审计界精英关注该领域,结合不同教学方案的优缺点,调整计算机审计专业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审计人才。

审计教学方案 篇2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简称SAP)是由德国SAP公司开发并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企业管理实施方案软件,是比较优秀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之一。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 其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块主要表现在: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实施流程再造,设计管理“工厂”,按级别授予权限。按部门实施流程管理。对物资采购、利润及成本分析、资产控制,销售及订单管理、库存状况、产品质量控制等实施全方面综合监控。

目前,SAP管理方案理念已经被国内很多知名企业接受并广泛使用。钢铁行业的首钢、沙钢、河北钢铁、安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也陆续采用这一先进管理方案,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如何充分利用SAP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开展更加深入的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成为内审人员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

1. 内部审计对系统软要求与SAP系统设计“短板”

而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与监督。内部审计需要通过共享SAP系统资源,能够实现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参预、事中监督,事后评价职能转变,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服务职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内部审计工作必需能够充分利用SAP系统相关资源,从SAP系统中调取审计所需数据及相关资料,并对以财务核算模块为核心的其他相关资源加工模块实施监督。即SAP管理系统应赋予内部审计“超权限”职能。

要实现内部审计“超权限”职能,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获得:(1)将内部审计设计SAP系统中一个子模块,赋予该模块“一定”的超权限,可以实施在线监督其他相关模块业务处理,或调取业务数据,但无权修改相关业务数据;(2)设立审计独立端口,后续开发相关审计软件,实现审计软件过审计端口进入SAP系统,实现在线监督。

2. 利用SAP系统实现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全过程“参与”

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参预,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发展。利用SAP系统资源优势,能够事半功倍地实现对企业经营业务全过程审计,把一些原先只能事后审计事项提前布局,提高审计效率。

2.1利用SAP资源现实财务资金安全的监控

财务核算模块是SAP系统的“中枢神经”,其主要职能可分为会计记账和财务决策。通过与物资采购部门、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和其他集团(或公司)单位通力合作,实现企业“资金—实物—资金(增值)”过程。因此,防范资金风险成为企业比较关注的事情。尤其是2006年以来,证券市场部分上市公司资金失控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资金风险成为企业能否关注的一个课题。

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职能就是对企业资金运作进行监督,保障资金安全。通过SAP系统,审计部门可以直接调阅财务部门的资金计划,与各单位资金需求及资金收支情况核对。针对大额支出项目,可以并编制《大额资金支付表》,根据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审核资金申请、审批、复核及支付全过程监督,核对相关业务真实性、付款依据等支付凭证。对不符合资金管理规定的资金支付项目,及时向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2.2利用SAP资源现实物资采购环节审计

SAP系统对物资采购实施订单管理。在SAP系统管理中,生产工厂根据需要,按物资编码生成请购订单。采购单位经综合平衡后,形成采购订单,并生成采购合同。必需正确输出合同,相关单价与规格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资到厂后,必需经验收人员按合同验收后,才能由仓库保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审计部门必需从采购计划、合格供应商管理、招标情况等进行源头参预。在SAP系统管理中,采购单位必需正确输出合同,相关单价与规格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资到厂后,必需经验收人员按合同验收后,才能由仓库保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审计部门只需核对计划、合同、入库物资和中标结果就能明确相关物资采购程序手续是否规范地否履行完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因监督滞后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2.3利用SAP资源实现对库存管理效益性审计

SAP系统的一个重点特点,就是能够得到各“工厂”库存材料及产品收发存情况和实时库存状况。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审计需要,对各“工厂”库存情况实施监督。以确定某项采购计划是否继续执行。并可针对“个别”金额较大,长期积压库存实施重点审计,找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薄弱控制点

2.4利用SAP系统对销售环节实施审核

安钢销售政策遵循“不来款不发货”。要求货款回收率100%,除个别市政工程用铸管外,严禁欠款发货。根据这些特点,SAP系统设计为开出提单时,客户账面余额大于或等于本批应发钢材金额。并根据安钢需求,陆续实现了公司本部与驻外销售公司数据对接。便于公司本部与驻外公司核对产品收发存情况,便于公司本部监督驻外公司货款回笼情况及销售价格执行情况。

3. SAP系统步完善,必将促进内审工作新飞跃

SAP系统做为现代企业优秀的管理平台,将企业内外部资源根据需要进行统一调控,把企业经营情况汇集成管理所需数据,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共享的特征给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目标前进成为可能。

3.1首先,降低审计工作强度,提高审计效率。在SAP系统建立以前,企业内部审计多以“企业内部单位”为审计对象。针对每个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制定相应审计方案。对每个单位的管理审计都必需对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等管理环节进行审计,对某些重点审计项目甚至要做“专项”审计,内审工作劳动强度很大。很多审计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审计效果很差。采用SAP系统以后,各单位管理制度和经营数据能够从SAP系统中调出。审计人员可以在不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前提下实施审计项目,除抽查项目外,其他审计工作基本可以在办公室完成。

3.2其次,实现对“大集团”供销行为统一监控。SAP系统建立以前,集团公司所属子(分)公司基本上各自经营本单位的采购与销售业务,在对分子公司审计时会发现以下“奇怪”现象:采购环节审计时,各分子公司采购供货商的同一种商品对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合同价格不一致,有些备件价格相差100多元。銷售方面,个别分(子)公司对同一资源销售价格与集团公司销售部门销售价格相差很大,导致个别客户大量从分子公司采购,给整个集团利益造成损失。随着SAP系统的普及,审计部门可以建议建立统一供应商及销售商管理模式,并对其信用进行评定。建议利用集团采购和销售,并对相关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进行监控。

3.3协助企业相关部门,实现对“投资”效果进行评价。企业投资主要包括对金融资产投资、生产项目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利用闲置资金对金融资产投次,为增加效益或降低成本对生产项目投资或改造,为谋取长期利益或取得控股权而对其他单位投资。投资主要考虑风险和效益,并要考虑投资所处的经营、法律和金融环境。对投资风险和效益进行评价是未来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审计发展历史上的一堂必修课。

审计教学方案 篇3

一、改革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MOOC学习方式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将课堂时间的运用发挥到极致。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校专业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 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弥补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资力量较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采用单一MOOC学习方式存在考核方式不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尚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多方面的不足。审计学课程作为众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拥有扎实的建设基础, 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平台。而本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将为审计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有助于审计学课程顺利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复查工作。

二、改革的目标、主要步骤与改革重点

(一) 改革的目标。

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至今尚面临师资力量较弱的现实;而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位于第二、三批次录取的地方应用型高校, 其录取的考生成绩相对较低, 自主学习能力较前一批次录取的考生尚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 单一的MOOC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期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又要求学生在课下有一定的学习资源。因此, 本次改革将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实际, 充分利用MOOC这种优质的教学资源,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尚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 以审计学课程为改革对象, 实施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二) 改革的主要步骤。

一是系统梳理国内外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现状, 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二是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 以审计学课程为改革对象, 对审计学课程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分析, 深入剖析其内容特点, 进行相关知识点分类与特征归纳, 评估各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适用性, 即研究各知识点到底是适用于MOOC的教学模式, 还是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三是针对适用于采用MOOC方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方式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方案设计, 构建审计学课程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四是选择相应的专业学生, 将第三部分构建的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际, 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对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三) 改革重点。

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创建一门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具体课程, 并应用于教学实际, 对教学效果、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法。

三、结语

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组多年致力于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其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二元结构教学模式的广泛采用使审计学课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众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以福斯特为代表的实践教学模拟软件为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目前, 全国有近百所地方高校先后加入全国地方高校UOOC (优客) 联盟, 享有丰富的MOOC在线课程, 为其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奠定了基础。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紧密结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吉林省政府第二次高教强省会议相关精神, 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摘要: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 ……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有效提高理论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将以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斐, 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7

[2]王毓珣, 王颖, 王海莹, 肖庆顺.慕课的远期与特性考释[J].当代教育科学, 2015, 14

[3] (美) 萨尔曼·可汗;刘婧译.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4] (美) 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 宋伟译.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块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10) , 2012

本地打印审计实现方案分析 篇4

在一些终端内控系统的实现中有时需要对终端用户的打印行为做审计, 其中对打印内容的审计成为一个重点。下面就来分析一个打印内容审计的方案。这里所讨论的打印内容审计方案只针对微软Windows 2000及之后系统。微软Windows 2000及之后系统对打印体系结构制定一个标准流程, 下面介绍打印体系结构, 打印流程和两个可做打印内容审计的监视点。

2 Windows打印体系

2.1 打印体系结构

Windows 2000及之后的系统中打印体系结构包含了打印假脱机服务和一系列的打印驱动组件。应用程序通过调用独立于设备的Win32和GDI打印函数, 可以创建打印作业并将它们发送到各种设备, 如激光打印机、矢量绘图仪、光栅打印机和传真机。打印驱动需要提供用户接口组件;允许用户控制、配置打印机可选项。一个应用程序调用Win32 GDI函数, 传递到GDI图形引擎, GDI图形引擎可以自己生成假脱机结构EMF文件, 也可以与打印驱动协作生成可被打印的图像, 并递交给打印假脱机服务。如果GDI图形引擎生成的是假脱机结构的EMF文件则打印假脱机组件将会解析EMF文件, 同时向数据流中插入页布局信息和作业控制指令。然后再由假脱机服务发送数据流到串口、并口、或者连接着目的打印机I/O端口的网络端口驱动。所有的假脱机组件和驱动组件被设计成可替换的, 所以硬件厂商能够很容易地为新的硬件设备提供支持。

2.2 假脱机服务组件

假脱机服务组件包括客户端接口 (Winspool.drv) 、打印提供者、打印处理器、打印监视器。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客户端接口来开展打印工作;客户端接口通过RPC方式把请求转发给假脱机服务 (Spoolsv.exe) ;Spoolss.dll提供一个到打印提供者 (Localspl.dll, Win32spl.dll) 的路由功能;打印提供者提供一个到打印监视器的路由功能;打印监视器的一个实例对应一个物理打印机, 请求最终由监视器提交给打印机。下面是WDK帮助文档中关于打印相关组件协作流程, 如图1所示。

2.3 打印流程实例

上面的两个小节简述了Windows 2000及之后系统的打印体系结构和假脱机相关的组件及协作流程。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能详述其全部内容, 要更详细地了解打印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 可以阅读WDK帮助文档中关于打印驱动的相关内容。下面这个WDK帮助文档中的图例完整说明了一个本地打印的流程 (如图2所示) 。以下的小节会详细说明这个过程。

2.3.1本地打印流程

应用程序直接调用打印客户端口或通过GDI将请求转发到假脱机服务。假脱机服务会路由来决定交给本地打印提供都还是远程打印提供者。接下来看看本地打印提供者处理的情况。当有数据到来时假脱机服务会检查数据的类型, 并根据这个类型来调用相关的打印处理器。下面是一个具体打印过程中打印处理器的函数栈:

在这个栈中PrintDocumentOnPrintProcessor是打印处理器中最重要的一个接口, 它负责打印数据的格式转换, WinPrint.Dll是Win7系统中微软自带的一个通用打印处理器, 支持EMF, RAW, TXT这几种格的转换。大家注意一下05f3e188这个数字, 这是负责本次打印的打印机的句柄。后面根据这个来跟踪这次打印的过程。

本地打印提供者导出了一个函数SplWriterPrinter, 它负责向打印机监视器传递打印机能识别的RAW数据流。下面对它下个断点跟踪它的调用。本地打印处理器的SplWriterPrinter函数调用的栈信息如下:

根据打印机句柄知道是在打印处理器的PrintDocumentOPrintProcessor函数中看到那个打印任务。而且还可以从栈信息中到这个函数PrintDocumentOnPrintProcessor的调用。再来看看SplWriterPrinter函数的原型, 它是打印提供者必须提供的一个接口 (关于打印处理器、打印提供者、打印监视器所在提供什么接口请参考WDK帮助文档) :

根据上面对参数的介绍, 第二个参数里存储的就是要传递给打印监视器的数据流。把第二个参数DUMP出来, 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打印控制语言写成数据流, 应该属于PCL类的, PCL是HP发明的由于它不收费所以应用的比较多一些, 但其版本比较多。这个数据流会传递给打印监视器由它来传给打印机。WritePrinter一次调用如果传递不完全连续调用几次直到传递数据流的所有内容。数据流传递结束后会调用本地打印提供的SplEndDocPrinter函数。下面是展示了这个函数的调用栈信息, 还可以看到一直跟踪的那个句柄值。综合前两次的栈信息可以看出打印过程是在打印处理器的PrintDocument OnPrintProcessor中完成的:

3 内容审计方案

通过第二节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在本地打印中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监视点。一个是可以在打印处理器的PrintDocumentOn PrintProcessor接口中截获EMF等格式的数据流, 另一个是在本地打印提供者的SplWriterPrinter接口中截获PCL等格式的数据流。前者称为打印处理器方案, 后者称为打印提供者方案。

3.1 打印处理器方案

打印处理器可以有多个, 与具体的打印机相关。如果打印机接收的打印控制语言微软提供的通用打印处理器无法转译时就需要厂商自己开发一个。因此在这个方案中第一步要实现一个打印处理器枚举的功能;第二步就是解决截获数据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解决多个打印处理器枚举的问题, 所有打印处理器的信息都在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 rrentControlSetControlPrintEnvironmentsWindows NT x86Print Processors下面。只要对这个地方子键进行枚举即可。得到所有的打印处理器名称和DLL名后分别针对HOOK处理即可。

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截获数据流是问题。打印处理器必须提供一组接口, 它们分别是:ControlPrintProcessor、EnumPrint ProcessorDatatypes、GetPrintProcessorCapabilities、Cl osePrintPr ocessor、OpenPrintProcessor、PrintDocumentOnPrintProcessor。它们一共6个这是一个打印处理器必须导出的。但是有用的只有ClosePrintProcessor、OpenPrintProcessor、PrintDocumentOnPrint Processor这3个函数。因此只要HOOK这3个函数就可以了, 同时因为打印处理器是被假脱机服务调用LoadLibrary函数加载的, 所以要用INLINEHOOK才有用,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才是采用INLINEHOOK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面会说明。在Open PrintProcessor调用时新建一个审计上下文块用于保存打印任务相关的信息, 在PrintDocumentOnPrintProcessor调用时把数据另存一份, 比如可以写到一个临时文件中, ClosePrintProcessor调用时表明这次打印结束, 可以提交审计内容, 同时释放本次打印审计上下文块。

因为可能存在多个打印处理器, 每一个打印处理都导出的是相同的函数。这样的话就需要为每一个打印处理器写一份处理代码。因为目标机器上的打印处理器个数又不是固定的, 所以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但是解决方法还是有的, 可以准备一段特殊的SHALLCODE模板。用它来做跳板调用审计功能代码, 审计功能返回后再跳回处理器原来的接口。对每一个打印处理器进HOOK时先申请一块内存, 再把SHALLCODE代码填充上让函数执行时跳到这块内存上。这里提供一种SHALLCODE的简单布局方案。如图4所示。

一般情况在这里截获到的SPL格式的文件要从中剥离出来EMF文件来对打印内容审计才有用。如果打印的是多个页面则, 每一个页面对应一个EMF文件, 但是它们都被连在一个SPL文件流中, 因此如果打印的是多个页面, 那剥离时则要存成多个EMF文件。如果打印的内容是文本还可以在EMF文件中解析出打印的文本内容。如果是图片就要麻烦一些了。

3.2 打印提供者方案

打印提供者在系统中也是多个的, 但因为针对的是本地打印审计, 而本地打印提供者只有一个, 那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打印提供者要提供的接口是比较多的。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了, 但只要关注两个就可以了。打印提供者需要对假脱机服务提供一组接口, 这组接口是通过InitializePrintProvidor函数导出的。函数参数提供一个PRINTPROVIDOR结构。它的成员一组函数指针包括打印提供者必须要导出的函数, 要通过这个InitializePrintProvidor函数来得到WriterPrinter和EndDocPrinter地址, 再对其进行INLINE HOOK。

审计功能的实现是在WriterPrinter中把向打印机写的数据流转储到一个文件中, 当EndDocPrinter调用时说明本次打印结束, 把转储的数据做为审计数据保存起来。在这里截获的数据都的RAW数据。大部分打印采用的HP的PCL中的一种。因此需要程序提供PCL的解析能力, 把相应的PCL文件转成位图或文本。这样就能实现打印审计了。

3.3 方案对比

两种方案在实现的功能的效果上差距不大, 差距主要体现在实现成本上。打印处理器方案主要的难点在INLINE HOOK的实现上, 因为要对其多个打印处理器同时HOOK, 因此需要一段特殊的SHALLCODE来完成, 而且64位与32位需要区别对待其稳定性的控制上要难一些。在打印提供者方案中的难点是对多种RAW格式的文件进行解析。因为PCL格式版本众多而没有功能全且免费的解析库, 所以要麻烦很多。然而有些非PCL版本文件格式本身就是收费的。相对来说EMF的解析就简单多了而且格式是开放的。

4 结语

审计教学方案 篇5

关键词:审计,方案,质量

一、内部审计方案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方案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一个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方案,对全面指导审计工作、规范实施程序、提高审计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表现在:

(一)内部审计方案指导内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标。

内部审计方案中确定了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内容,对每个审计重点内容都有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内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方案的步骤开展审计工作,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内部审计方案中有分工和审计起始时间,内审人员能按照内部审计方案合理安排审计时间,知道已经完成的和尚需集中精力完成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使整个现场审计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审计现场负责人或者审计机关管理者也能够把握内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方案完成的审计任务和审计进度。

(二)内部审计方案是对现场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依据。

通过将实际工作与内部审计方案进行比较,就可以分析发现哪些工作内容尚未完成或完成得不够理想、需要在剩余时间里及时予以补救和改进。另外,审计组织对审计底稿进行复核,内部审计方案作为评价审计项目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可以据此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如果发现内部审计方案中内容未完成,审计目标未达到,可以增加审计程序,以此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三)有效促进审计风险防范。

内部审计方案依据重要性水平进行了风险评估,提出了审计步骤和方法,内审人员根据内部审计方案开展工作,就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方案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必要措施。

实施良好的内部审计方案可以使内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复杂的信息迷宫里摆脱出来,避免在大量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风险较大或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领域,强化对之检查和评价的深度和力度;内审人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审计时间,保证工作质量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

(五)合理有效分配人力资源,发挥每位内审人员的优势。

内部审计资源都很有限,编制好的内部审计方案,根据审计资源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和人员安排,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审计效果,审计效率也最高,内部审计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内部审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方案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很关键,但是从目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编制的内部审计方案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审前调查不充分。

作为内部审计来说,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比较清楚,内审人员认为不需要做审前调查也能知道被审计单位的主要风险,很多项目都未进行审前调查或者审前调查比较匆忙,只是了解了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未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战略计划、重大投融资、重大诉讼担保等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无法发现重大审计线索。

(二)未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不能体现项目特点。

经过对多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项目方案进行比较发现,对同一类型的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基本一致,内部审计方案中只有总体审计目标,比如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都为:通过对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审计,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被审计对象任期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很多内控审计项目都以此作为审计目标,不能体现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也不能反映被审计单位的主要风险点。对于服务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审计目标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只有总体审计目标的话,不能体现这种区别。

(三)审计重点未与审计实际情况结合。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分析确定审计重点,每个项目的审计重点肯定存在区别,但是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方案进行分析来看,审计重点基本为财务、预算、资金、采办、投资等,未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确定重大风险点,以此确定审计重点。如某个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包括:会计信息、经营绩效、资产质量、重大经营活动及经营决策、内部控制情况、分子公司的管理和其他事项。国资委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是在对企业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产质量、重大经营和决策活动以及经营合法合规等方面进行审计。两者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内部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与国资委的要求基本一致,而国资委的要求是对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都适用的,内部审计方案未能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细化审计重点内容,导致有限的审计力量不能用于风险大的内容进行审计。

(四)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完整,不能完全指导内审人员。

确定了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内容后,应该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以达到审计目标,但是现有的内部审计方案中的审计程序不完整或者缺失,导致内审人员不能按照内部审计方案进行审计,只能按照每个内审人员的理解去完成审计内容,这样可能达不到审计目标,而且对于不是很熟悉审计业务的内审人员来说,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完整可能不能完成审计任务。

(五)执行与内部审计方案脱节,审计工作随意性强。

在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往往不按照内部审计方案执行,完全凭自己经验去执行内部审计方案,导致内部审计方案未发挥作用,审计随意性较大。

三、如何发挥内部审计方案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一)做好充分的审前调查。

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和时间等资源非常有限,做一个审计项目时很难进行全面审计,只能根据风险分析后确定几个审计重点,确定的审计重点能保证是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风险领域,必须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所以细致周密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内部审计方案的基础工作,是内部审计方案具备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的重要保证。审前调查应注意几个方面:

1. 要分析比较相关数据,并能敏锐抓住问题线索。

审前调查主要通过查阅会议纪要、请示报签、工作报告、合同清单、财务资料等资料,在大量的资料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情况,而且要对资料中提及的事项有很强的敏感性,能敏锐地抓住资料中提及的事项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审计线索,最后将所有线索进行汇总分析确定重点内容。

2. 重大的或者复杂的项目能有时间进行现场调查。

内部审计项目如果对被审计单位不了解,而且审计项目比较重大或者复杂,最好能有时间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能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并能够对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依据风险确定审计重点。

3. 最好能访谈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

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对被审计单位比较了解,清楚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对确定审计重点有很大帮助。

4. 关注外界披露或者内部披露重大事项。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媒体或者被审计单位会将重大事项对外披露,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发生的重大安全、环境、对外合同等事件会有报道,另外,公司内部也会通报重大事项。内审人员应多关注这些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分析确定审计重点。

(二)编制详细可行的内部审计方案。

一个好的内部审计方案要让人能看懂,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要具备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这些也是对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可以从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序及方法和人员安排方面着手,提高内部审计方案的编制水平。

1. 可行的具体目标。

审计目标不能光有总体审计目标,要根据领导的要求和审前调查风险分析将总体审计目标具体化,这样总体审计目标才能得到落实,审计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审计目标要根据有关领导对审计项目的要求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如一项集团公司并购活动中,国资委委托审计监察部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公司领导层要求要摸清家底,揭示风险,再结合审前调查的情况,在总体审计目标的基础上确定的具体审计目标包括:(1)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测试,对被审计单位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资产使用情况、不良资产变动情况,以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质量状况和财务状况;(2)对被审计单位业务进行分析,了解被审计单位各业务盈利状况和重大风险情况;(3)对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单位下属单位改制及股权变动进行审计,了解在改制或股权变动中合规情况;(4)对审计单位的所有诉讼和担保进行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潜在风险。在明确具体审计目标后,审计重点也相应确定。

2. 确定审计重点。

充分进行审计调查,分析审前调查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明确下一阶段审计工作重点,实现审计目标。审计重点的确定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只有制定符合被审计单位风险情况的审计重点,才能揭示审计单位的关键风险点,内部审计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 详细完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每个内审人员对审计内容的理解和程序存在差异,对于重点审计内容,内部审计方案中要有详细完整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然内审人员按照自己的习惯执行审计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遗漏某些审计程序。比如在审计银行账户时,有些内审人员会认为审计对账单不是特别重要,会在审计过程中忘了检查银行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但是有时可能就会发现重大资金不符,从中发现线索。详细完成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使审计重点内容得到审计保证,实现审计目标,同时也能全面指导内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帮助内审人员提高审计水平,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4. 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

每个内审人员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编制内部审计方案时必须根据审计组成员的能力合理安排审计任务,才能保证审计目标实现。另外,要根据人力资源状况和审计内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要是时间太紧,可能审计内容无法完成,或者完成质量不高。

(三)严格按照内部审计方案执行审计。

内部审计方案制定再全面,如果在审计过程中不认真执行,那也是毫无意义,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内部审计方案确定的目标、重点内容、程序和方法、人员安排和时间安排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发挥内部审计方案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为了能让内部审计方案得到严格执行,需要以下一些措施:

1. 事前重视内部审计方案。

内部审计方案编写完成后应得到业务处负责人审核,经过部门审核同意后实行,这保证了内部审计方案的严肃性,让内审人员提高认识,能更加重视内部审计方案。

2. 加强审计底稿的复核。

审计现场负责人必须对审计组其他成员编制的审计底稿进行全面复核,审计现场负责人编制的底稿应由其他人员完成全面复核,检查内审人员是否按照内部审计方案执行审计,检查中发现有遗漏的审计内容或程序应要求内审人员补充审计。另外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对内部审计方案的执行进行检查,发现内部审计方案未得到严格执行,审计目标未能实现的,应要求审计组补充审计。

3. 事后进行复核检查。

审计现场结束后,业务处负责人应对内部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核,发现重大审计程序或者内容未进行审计,应要求内审人员补充审计,另外,审计机构也应加强事后检查,检查内部审计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另外,可将内部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作为内审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能够得到很好执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评价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之刍论 篇6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前提条件是进行调查了解。审计组在进行调查了解时,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自身环境,宏观环境应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被审计单位是如何受其影响的;自身环境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隶属关系、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对宏观环境的调查了解可以通过互联网及媒体进行了解,主要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地位、相关政策情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对自身环境的调查了解主要是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相关制度和会议纪要(记录)等文件、了解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查看以前年度审计档案等。审计组在进行调查了解时要对调查时间合理统筹,使用正确方法,保证调查了解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使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依据行之有效。

二、合理确定审计目标

审计的总体目标要以提高审计质量为前提,在确定审计总体目标时要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就审计本身而言,确定审计的具体目标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虑:宏观层面要考虑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对审计的影响;微观层面要考虑审计资源状况和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就被审计单位而言,具体的审计目标需要根据审计范围制订,着重于对某项业务活动设定,在具体设定中要考虑审什么,能否审,审的目的是什么。假如要审计“根据供货者的情况购货”,审计目标就是明确是否为供货者的选择制定了恰如其分的标准;明确采购部门是否按期取得了相关部门提供的供货者情况的完整信息;是否对未达到既定选择标准的供货者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三、全面确定审计范围

审计范围指归属于审计单位会计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涉及的其他审计事项。审计范围与审计目标具有牢不可分的关系,审计项目所包涵的会计期间和涉及的审计事项由审计目标所决定。如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范围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期间涵盖的财政财务收支,则将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设定为审计目标,该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范围。如将被审计对象的审计目标设定为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则该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有关事项即是审计范围。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还要考虑是否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在确定审计范围时主要应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考虑是否进行延伸审计。

四、正确确定审计重点内容

一般地,审计内容包括重点实施的审计事项和将要实现的具体审计目标。通常被审计单位审计范围内的所有事项都应当包括在审计事项中,但重复的审计事项在审计过程中要予以避免;具体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查明的具体事项,以实现审计总目标为目的,是对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

对重点审计内容、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对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主要做法是收集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并结合被审计单位对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实际执行情况,予以分析判断,初步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注重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可以综合采用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的资料与其他渠道搜集的相关资料和同行业资料、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估计的数据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重点审计内容、步骤和方法。三是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主要做法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要素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进一步调查测试,从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中找到重点问题线索,在审计重点内容中列入重点问题线索的调查测试分析情况。四是重点关注会计科目及重要经济活动。如审查往来账,检查是否存在“转移费用”“隐匿、截留收入”“以物抵债”“虚列资产”等行为。

五、合理确定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在实施方案中要确定是采用详查法还是抽查法的审计方法,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若运用抽查法,还应对抽查的规模予以明确。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人员按照具体审计目标,在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审查是采用检查、监盘、观察、函证、重新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中的其中一种或是将上述几种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如对于存货真实性的审查,监盘法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收支合法性的审查,检查法较为常用;对于某项支出效益性的审查,通常运用分析比较法等。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有适当的审计方法保证实现各项具体审计目标,应当有专门的审计方法确保实现重要的具体审计目标,可以将一般的具体审计目标结合其他具体审计目标,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进行审查。

六、落实人员分工

一是对每个项目具体审计内容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预测,明确某一审计组成员负责对某一具体审计内容的完成时间。二是进行分工时应依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通过审计组成员的分工编制工作底稿,考虑审计组成员的专业特长、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和工作量的均衡要求,确保在审计过程中“人尽其用”,落实人员分工,以发挥审计人员的专长,尽最大可能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完成审计任务。

七、规范审批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长编制后,交予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审计实施方案应仔细研读,与调查了解材料进行比对,主要审核审计目标是否可行、审计风险评估是否合理、审计范围是否全面、审计内容是否完整、审计重点是否准确、审计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人员分工是否恰当、审计步骤是否合理等。对于实施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签署修改意见交予审计组修改。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应对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的实施方案审核批准。审计机关应通过审计业务会议,集体讨论审定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

摘要:审计实施方案是用来具体指导审计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审计分工,依照确定的审计部骤、方法和工作进度安排,对被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审计实施方案的要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方法、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等。

审计教学方案 篇7

1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陈旧, 市场意识不强

营销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工作, 营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营销效益。然而, 部分供电企业在实际的营销管理中仍沿用陈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市场意识不强, 营销管理体制和管理决策没有很好地与电力市场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 造成营销管理策略的执行效率不高, 影响了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和计划需要拥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来实施, 这要求营销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然而, 部分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不仅自身的管理技能和营销管理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较差, 同时, 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没有深入调查市场的发展变化和用户的真实需求。这造成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策略和计划缺乏高度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而且还引发了各种营销管理风险。这不仅不利于供电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还会影响到电网运行的效益和电网电能的质量。

1.3 营销管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 某些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缺乏强有力的营销管理监控系统, 在抄表过程中容易出现控制不到位、抄表例日不固定等现象, 造成对用户电气设备的电能消耗、电量计算出现偏差等问题, 导致营销系统中实际电量与电网线损情况不一致。这极大地影响了电网运行的效率, 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电网供电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因而, 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创新, 完善营销管理体制, 加强对营销管理的监管。

2 营销管理审计方案的改革措施

2.1 完善营销管理设计体制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 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和供电企业, 应该更新营销管理内容和理念, 建立“以市场发展需要、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电量营销管理理念, 建立健全对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审计、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审计、市场营销管理战略审计和市场营销组织审计体制, 从而完善供电企业内部的市场营销管理审计体制, 便于审计人员开展各方面的审计工作, 及时发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问题,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提升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水平。

2.2 建立在线营销管理审计监督系统

随着我国供电企业对营销SJ-186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也增加了供电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我国“三集五大”电网运行管理发展战略的实施, 审计人员在实际的营销管理审计中应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和系统, 建立在线营销管理监控系统, 采用全方位的审计方式, 对营销业务中抄表、核算和电量收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在线监控。这样一种事前、事中营销管理模式审计在线监督方法, 可以有效预防营销管理问题的出现, 便于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营销管理审计工作的效率, 确保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计划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促进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优化审计方法

现阶段, 市场营销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 而加强营销管理工作的力度是确保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战略和管理策略科学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营销管理审计的工作效率, 需要审计人员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优化审计方法。可以采用关键指标数值评价法, 即通过对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各项内容的关键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分析, 评价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关键指标数值的确定, 应该结合不同的营销管理审计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 还可以采用问题清单评价法, 一方面, 设计人员可以针对资料分散、缺失等现象, 制订一份开放式的问题清单, 然后对清单上的问题进行分析, 综合评价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营销管理审计是企业内部新型的审计类型, 是企业审计业务的发展。在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中, 审计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有利于企业制订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营销管理战略, 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审计教学方案 篇8

通过采取适时监控、现场重点检查、协同监督和后续督促整改等方法, 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流程方面进行剖析, 查找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 分析其对公司经营目标的影响及存在的风险, 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面规范化发展。

1 营销管理的问题

营销管理是供电公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公司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梳理工作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控制风险因素和强化考核机制等方法, 提高了营销基础管理水平,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继续提高完善。营销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抄表环节内部控制不到位, 存在信息失真的管理风险;抄表例日不固定, 电量、线损等指标计算依据不充分;营销系统售电量与线损报表不一致;预收电费未全部纳入营销系统并对应到户;低压台区界限不清, 低压线损管理不到位;营销自动化系统客户资料维护不完善, 营销系统与业务管理衔接不够完善等。

2 营销管理审计改革方案

2.1 在线实时监控

随着营销SJ-186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应用, 营销业务抄、核、收全部实现在线实时操作。为了适应新的营销管理核算模式, 改变事后监督的做法, 利用系统的查询权限进行在线审计监督。这种做法实现了事中监督, 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将每日或每月在线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风险因素提示卡”的形式, 下达给相关营销业务管理单位。“风险因素提示卡”包括的内容有: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分析、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等5项内容。

2.2 开展营销专项审计调查

开展营销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 发现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意见或建议进行积极的整改, 为规范营销基础管理和工作流程起到促进作用。

“业扩报装管理审计调查”重点对客户服务中心及两个郊县供电公司等三个营销单位的业扩报装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面达37.5%。

“营销基础管理审计调查”重点对公司电费中心、客服中心两个郊县供电公司的营销基础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审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电日常营业抄、核、收工作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

2.3 领导分课题制

结合国网公司开展的依法治企专项活动, 实行领导分课题制度, 对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审计整改。

公司领导及分管营销经理分别牵头负责“营销基础管理”和“电费收缴风险”等方面课题的整改规范工作,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方案, 相关部门积极提出整改措施, 要求责任到人。公司按照《山西省电力公司营业电费工作标准》和《业务扩充工作标准》的相关规定, 对营销管理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梳理。针对资料存放分散、资料缺失的情况,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带队的资料整改团队, 并从班组抽调人员专门负责, 基础资料规范管理成效明显。针对农村电费收缴中存在的风险, 采取积极的措施, 利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渠道收取电费, 尽量减少现金流和现金存放时间, 较好地解决了电费收缴中存在的风险。

2.4 审计人力资源保障

针对营销业务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的特点, 营销审计监督过程中充分利用公司的营销专业人员, 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公司在审计部设有营销审计专职岗位, 全面负责营销管理审计工作;建立了兼职审计人员和协同监督人员队伍, 协助开展营销审计项目;业扩管理、电费核算、线损管理等营销专业人员参与具体项目的实施, 不仅提供了专业知识支撑, 还能作为公司常规审计项目、创新示范项目和审计课题研究的合作伙伴。

此外, 强化对营销审计人员的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求营销审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让学员掌握营销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流程。二是以审代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 尤其是向营销专业人员学习。三是在全公司营销管理人员范围内开展营销案例培训。为提高专业人员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的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2.5 规范项目实施流程

为确保营销审计项目实施的质量, 通过采取多种方法规范工作流程。一是制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明确审计重点和审计组成员的职责;二是进点前的业务培训, 学习营销自动化系统和业扩流程各节点的业务处理流程;三是控制过程质量, 保证审计记录和审计底稿编制的完整严谨, 严格执行主审人员复合制度;四是审计报告和意见书及时下达, 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执行性、操作性要强。通过有效的手段, 能够控制审计质量。

3 结语

通过公司营销管理审计工作改革, 提升了营销基础管理水平、完善了规章制度、促进了资源共享、将审计工作实践提升为理论成果。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营销作为电力公司的主营业务, 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近年来营销信息系统以及远方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把电力营销推向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前沿。营销管理作为公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对象。内部审计要围绕公司重点工作, 以增加公司价值为目标, 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控制度审计转变, 进而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变。营销管理审计的重点不再局限于电费回收、账务管理, 而是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为出发点, 向营销管理体系纵深发展。本文探讨了电力公司营销管理审计目标, 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摸索研究。

关键词:营销管理,审计,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晓辉, 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9) .

[2]梁锦英.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4.

上一篇:网络安全与黑客攻防下一篇:误差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