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秩序(精选6篇)
城市秩序 篇1
色彩点亮了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与色彩密不可分。色彩既是城市美的组成部分,又可以向人们传递特有的文化、历史、情感、价值观等信息。
色彩积淀着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历史展示的重要载体。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城市所呈现出的色彩关系是城市所根植地域的自然、文化、宗教乃至政治的反映,也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
色彩反映城市功能属性,是现代文明的体现。由于色彩本身就代表某种信息,不同的色彩体现了城市的不同职能。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城市色彩变得丰富起来,尤其是现代传媒和交通的便捷,使得此类新发明得到迅速普及。科技的进步为人们营造了便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导致城市色彩出现了危机。
1. 我国今天城市色彩存在问题
提及色彩,就会认为它是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城市人民希望用最美的颜色装扮自己的城市。然而今天我国的城市普遍出现了色彩混乱的问题,许多城市都开始着手进行城市色彩研究或色彩规划。色彩本身没有“美”与“丑”,城市色彩的“美”在于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城市色彩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是城市内所有能被感知的色彩共同形成相对综合的、群体的色彩面貌。我国城市色彩混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色彩多元化导致主体色彩不突出
当今世界,自由民主,每个人都有基于自我审美情趣及价值观下对美追求的权力,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使城市色彩更加多样化,每栋建筑都为彰显个性而追求不同的色彩感觉,导致城市色彩缺乏组织,主体色彩日趋模糊。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城市空间的构成元素也变得丰富起来。建筑装饰、广告标识、雕塑小品、铺地绿化等成为城市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城市元素使原本多样的城市色彩变得更加复杂。
1.2. 城市色彩选择缺乏依据
1.2.1. 城市色彩没有与自然地域特征相结合
色彩起源于自然颜色,城市的人工色必须与城市的自然色相统一。
当建筑材料突破因地取材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全球一致性的新材料时,城市中建筑的色彩就渐渐地与城市自然色失去联系了,由此导致每个城市逐渐失去特色。
常言道,“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每个季节都会呈现出独特的景致,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或者是最美的。而目前有些城市色彩的选择却越来越远离自然,导致城市色彩显得突兀而不和谐。
1.2.2. 城市色彩没有延续历史文脉
城市所遗留下来的色彩是不同时代的精神火花,它们传承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志等,这些色彩记忆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是城市历史的伟大成果。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追求速度、效率而忽视了品质,也忽略了各城市具有的历史文脉,色彩的选择,追求自身的完美而破坏了传统的基调,比如新区色彩与老区不和谐、色彩选择随意等,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破坏。
总而言之,今天产生诸多城市色彩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可供选择的城市色彩越来越多,而色彩选择缺乏依据、随意性强,与此同时,色彩组织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组织原则。
2. 经典城市色彩的回顾
2.1. 欧洲中世纪的美丽城邦
2.1.1. 城市色彩构成
·博洛尼亚——中世纪的记忆
意大利北部城市,整个城市以赭石色为主色调,主色调统一,重点建筑施以白色、灰色,普通建筑与主色调采用类似色相协调原则,色相、明度、彩度略有变化,畅行于博洛尼亚处处都能感知到中世纪的记忆(图1)。
·布鲁日——童话般美丽的色彩
比利时西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的主色调有白、红、蓝三种,重点建筑以白+蓝为主,普通建筑不做具体要求,但保持色彩统一的红屋顶。布鲁日的城市色彩塑造了完美的城市景观:墨绿色的河流穿过,白色的桥梁点缀其间,蓝顶白墙的教堂格外耀眼,矗立在红色的背景中,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色彩基调,宛若童话世界般美妙。(图2)
·锡耶纳——油画中的城市
锡耶纳位于意大利中部南托斯卡纳地区,城市的主色调为暖红和赭黄色,重点建筑为白色。值得一提的是,锡耶纳的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搭配得很协调:湛蓝天空下,绿色山地,周边围绕的是金黄色的麦浪和紫色葡萄园,近处白色的尖顶教堂和远处朴实的石头房子映衬在红色的建筑群中,城市景观仿佛一张张油画般优美(图3)。
欧洲中世纪总体城市色彩的特征为:市民居住建筑色彩统一,以其构成城市基础色调,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宗教和公共建筑色彩鲜明,成为城市色彩中的亮点。
2.1.2. 欧洲城市色彩的成因——自然与社会共同建立的秩序
(1)自然环境背景
欧洲古代城市建设因地取材,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都以石材为主,建筑的色彩来自材料本身色,使城市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融为一体。由于各个城邦国家相对独立,加之所处的地域不同,建筑材料也会略有区别,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色彩风格。比如,意大利城市色彩以暖红、土黄为主,而北部的比利时盛产白色石材,城市色彩中白就偏多一些。
(2)政治文化背景
欧洲中世纪是被人文主义者称为“黑暗的时期”,这个阶段,教皇垄断了政治,也垄断了人民的精神文化。强势的宗教文化与高压政策,使教堂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在区位上,宗教建筑处于城市中心位置,宗教建筑大多以昂贵的大理石为主要材料,色彩呈白色,与周边区域世俗建筑的乡土色调形成反差。
在那个时代,生活是充满苦难和不安定的,导致了人民对宗教的依赖,信仰促使了他们怀揣着敬仰、虔诚和梦想来营建宗教建筑,所以建筑的材料、色彩选择搭配都堪称为精品。
(3)市民文化的兴起
中世纪后期,许多城市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获得了自治,逐步繁荣的商业经济大大提升了市民生活的质量,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市民文化的兴起促使每个市民拥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富于激情和创意来营造城市,尤其对于市政厅和广场这一类公共建筑建造做法考究、用料上乘,建筑的色彩自然于普通建筑形成了差别,成为除教堂外的又一个城市视觉中心。
综上所述,源于自然的材料和特定的政治、宗教等社会特征共同决定着每个城市的色彩秩序,孕育出欧洲中世纪和谐优美的城市色彩。
2.2. 礼制思想统治下我国古代城市
2.2.1. 城市色彩构成
我国古代城市所呈现出的色彩关系是大背景统一下局部出现变化的格局(主要针对建筑色彩而言)。统一的民居建筑色彩:百姓居住的民宅色调统一,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如北方:土墙灰瓦;南方:黛瓦粉(白)墙(图4)。
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宏伟的皇家宫殿与民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金色的琉璃瓦屋面、朱红色的柱身、精美的枋梁彩绘以及白色的汉白玉围护(图5)。
丰富的宗教建筑群:我国古代宗教大多由国外传入,宗教建筑大多非土生土长,不同国家的特征都反映在建筑中。在宗教建筑中,不同等级间也存在着色彩的差异。同时,宗教建筑自身不同的建造材料形成了自身丰富的色彩关系。(图6)
2.2.2. 古代城市色彩形成的缘由——礼制秩序引导城市建设
(1)礼制思想下的色彩观念
封建社会的礼制思想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异”,所谓“爵位不同,礼亦异数”,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2。我国古代城市的色彩关系是“礼制”秩序下的产物——严格的等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皇家建筑在形制(尤其是屋顶)、规模、色彩选择上要明显区别于民宅,这一类还包括皇帝出游的行宫(如避暑山庄);大臣或贵族对家宅建设有一定的权力,所以色彩选择相对自由一些,可供选择的色彩丰富些(比如私家园林);庶民房舍没有权利选择建筑的规模、形式和色彩。
包括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都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房舍不准绘彩画,就绘制彩画本身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用于外朝、内廷的主要殿堂;旋子彩画是图案化彩画,常用于次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最后一种是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对于宗教类建筑,一般由国家、地方政府筹建,自身就存在一种由上至下的等级关系,如金顶、灰顶等,加之宗教文化源于境外,所以在色彩关系上差别较大。
(2)礼制思想下的色彩选择
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皇家用色,作为皇家建设的主要色彩,这个颜色是普通百姓的禁忌色,而皇家用色的选择来自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用五德的转移来解释历史,它是变化的,又是有规律的——“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皇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皇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故其色尚青……。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故其色尚白……。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故其色上赤……。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盛……故其色尚黑……数备,将徙于土。”3。朝代的更替是遵循五行相生4的顺序,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皇家色彩。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城市所呈现出的“大统一小变化”的色彩关系源自封建制度下严格的礼制思想,正是由于这些统一的背景色彩才突显出富于变化的皇家建筑与宗教建筑的灿烂辉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杰作。
从东西方古代城市色彩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优美的城市色彩取决于色彩组织的“秩序”,色彩秩序来源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地域自然特征等。当今城市色彩日趋混乱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城市色彩秩序的缺失。
3. 城市色彩秩序的重构
城市色彩是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构建色彩秩序对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间有重要作用,是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3.1. 社会生活秩序主导城市色彩秩序
新社会追求人人平等,不可能再以旧时的封建等级制度控制城市色彩,步入全球化使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迅速而便捷,由此带来全球的文化交融,地域性在逐步暗淡,曾经作为城市色彩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自然地域特征的影响也在逐步降低作用,人们生活多姿多彩,组成城市的元素趋于多元化……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来主导城市的色彩秩序呢?
“公众生活”或许可以成为当前城市色彩秩序的决定因素。城市承载着城市人民的各种活动,并根据这些活动的特征(类型、规模等)提供不同的城市空间。可以认为,城市空间的秩序决定于城市生活所展开各种活动,其中,越高等级的公共活动在空间结构中扮演越重要的角色。城市色彩秩序是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其秩序也应结合城市公共生活的层级,以公众活动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城市色彩秩序的构建应更好的满足公众利益需求——城市色彩秩序的建立同城市规划一样,都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
3.2. 统一与变化:来自古代城市的启示
中外优秀古代城市给我们带来的色彩启示是“统一中求变化”。统一是首要的,城市统一于一个主色调;变化是次要的却又是必要的,依靠对重点建筑有别于主色调的色彩选择来实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变化,并形成视觉的焦点。
当我们以城市公众生活的等级作为城市色彩秩序的决定因素时,可以理解为:公众生活等级较低的区域形成“统一”的城市主色调,比如居住、工业类建筑集中的区域,它们的色彩构成城市的背景色;公众生活等级较高的区域形成“变化”的色调,其色彩选择要突出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成为重点色,这些区域包括承载了重要公众生活的行政办公区、商业区、文体中心区及展示城市形象的门户区、景观走廊等;公园、绿地等以其自然的色彩实现人工建设区向城市外围自然环境的色彩沟通。
3.3. 实现城市色彩秩序建构的规划策略
3.3.1. 宏观层面——控制城市主色调
城市主色调是不是一种单一的色彩,而是城市中几种主要色彩共同形成的一种色彩感觉和视觉印象。对于城市主色调选择应该从城市及其所处区域的宏观层面加以把握,从地域文化脉络、自然环境特征出发进行综合的色彩选择。主色调作为城市的背景色,应使城市有机融入其所处的环境,并能展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同时又不失时代精神。
3.3.2. 中观层面——城市色彩分区
色彩分区是“统一中求变化”的操作环节,目的是打破过于统一的主色调可能导致的城市色彩单调,形成不同城市片区之间城市色彩的“微变化”。分区划分应结合城市各片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自然环境特征及所承载的城市生活类型的不同来进行。各分区的色彩控制要注意与城市整体色彩效果的关系处理,延续城市主色调,结合分区特色选择辅色调,明确提出禁用色,重点把握秩序调和5原则,使相邻区域的色彩过度自然,最终使各分区相协调。
3.3.3. 微观层面——点、线控制
“点控制”的目的是明确城市重要节点空间的重点色。城市重要节点空间往往承载着城市最高等级的公众生活,或是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点,在色彩选择时要与主色调形成一定的反差,与周边环境进行色彩调和时遵从对比调和的原则6,塑造形象与视觉的中心,使其成为城市色彩秩序中点睛环节。
“线控制”主要针对城市街道、边界等线形空间进行控制。由于线形空间往往穿越不同的色彩分区,连接若干个色彩节点,要注重整体协调性的控制,可以通过同一调和或类似调和7来实现。对于一些集中展示城市形象的线形空间,比如景观走廊、形象大道等,除自身注重整体协调之外,还要同周边区域进行色彩协调,为突显其在周边环境中的核心地位,可通过对比协调原则进行色彩协调。
4. 结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回顾过去那些令人神往的中外古代城市,其色彩建设是有章可循的,特定的社会秩序决定着城市色彩的秩序。今天我国诸多城市出现色彩危机正是无章可循的结果。所以,色彩秩序的建立迫在眉睫。本文尝试以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特征为出发点,以城市公众生活的等级划分来建构城市色彩秩序,以实现对城市色彩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控制,并对色彩规划操作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原则,但总体来说,也只是浅尝辄止。城市色彩规划及实施在当前依然是困扰规划界的一个难题,本文的观点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觉和思路,还有待于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来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杨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城市.2004年第1期
城市秩序 篇2
一、整治的范围
在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客运经营的中巴车和微型机动车,包括公交线路车辆和客运出租汽车。
二、整治的内容
1、对全市客运出租汽车实行总量控制。凡属从事客运经营的出租汽车,统一完善客运出租经营手续,配备客运出租标志。
2、对全市各公交线路的客运车辆统一进行资质审验,包括经营资格审查和安全技术性能检查。
3、严厉打击各类非法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公交线路车辆和出租汽车,取缔“黑车”“危车”。
4、整治营运秩序和清理车容车貌,规范服务行为。
三、整治时间安排
本次集中整治从2005年3月8日开始,2005年4月22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2005年3月8日---3月17日为调查摸底阶段。对全市各类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车辆进行调查登记。
2、2005年3月18日---2005年4月18日为集中整顿阶段。打击非法客运出租活动,规范客运出租经营秩序和服务行为。
3、2005年4月19日——2005年4月22日为总结巩固阶段。总结经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四、整治措施
1、对各种类型的客运出租汽车分类登记,建立档案。此项工作由资质检验组负责。
2、对公交线路车辆和客运出租汽车的驾驶员统一进行一次资格审查和职业教育培训。此项工作由资质检验组负责。
3、对擅自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车辆依法予以查处。此项工作由稽查管理组负责。
4、对安全性能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公交线路车辆和客运出租汽车,予以停止营运并限期整修。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整修或整修不合格的,不得上路营运。此项工作由稽查管理组负责。
5、对已到报废年限的、外地户籍牌照的、无牌无证等非法从事客运出租经营的各类汽车,一律予以取缔。此项工作由稽查管理组负责。
6、对车容不整、随意停放、服务态度粗野等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容市貌、损害乘客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此项工作由稽查管理组负责。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集中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城市客运秩序集中整治领导组。组长由客运办主任担任;领导组下设两个工作组,即资质检验工作组和稽查管理工作组,分别由市客运办主任助理、市客运办稽查队队长负责,全体客运管理工作人员参加。
城市秩序 篇3
一、城市秩序环境概述
(一)城市秩序环境的内涵
城市秩序环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行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其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多元的主体。秩序环境主体既可以是在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二是主体的行为。它是秩序环境的发生源,如果环境主体没有行为发生,环境秩序便无从谈起。三是评判的标准。秩序环境的好与坏,不是凭个别人的主观喜好确定,而是以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性规定、约定为准绳。四是客观的后果。环境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城市秩序环境包含的内容
1.“五大秩序”提出的背景
2005年底,为筹办奥运会,北京成立了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08办”)。08办围绕当时城市环境建设中比较突出的“四乱”问题,即黑车、小广告、无照经营和沿街乞讨问题,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秩序整治工作。到2007年,考虑到奥运期间将有大量外国旅游者来京,在整治“四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整治“非法一日游”的内容。
随着秩序整治工作的逐渐深入,治理领域也在不断扩展。08办对各种突出的环境秩序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梳理和分类,从具体的四乱、五乱专项整治扩展为对五大秩序的整治,即整治无照经营扩展为整治市场秩序,整治小广告、流浪乞讨扩展为整治市容秩序,整治黑车扩展为整治治安秩序,整治“非法一日游”扩展为整治旅游秩序,再加上整治交通秩序。这“五大秩序”概括起来就是环境秩序。
2.城市秩序环境的分类
“五大秩序”的提法延续至今。2011年3月颁布的《“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四大环境,即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和秩序环境。其中秩序环境包括市容秩序、市场秩序、旅游秩序、交通秩序、治安秩序。这五大秩序是从秩序环境主管部门职能分工的角度进行的分类,其优点是便于在实际中开展工作,明确部门职责;缺点则是缺乏逻辑性,“五大秩序”在内容上存在交叉。
为科学界定秩序环境,可从秩序涉及的核心要素——环境主体的行为入手,对秩序环境进行重新分类。人的行为可划分为公共文明行为和经营行为、生态行为,再结合市容环境、设施环境、生态环境,可把环境秩序分为公共空间文明秩序、公共空间经营秩序、生态秩序。公共空间文明秩序,主要指与自然人或法人在公共空间的文明行为相关的秩序问题,如随地吐痰、乱涂乱画、乱倒垃圾、乱停车等。公共空间经营秩序,主要指与自然人或法人在公共空间的经营行为相关的秩序问题,如店外经营、无证无照经营、机动车售货、马车售货、非法运营,等。生态秩序主要指社会单位、个人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所引起的秩序问题,如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大货车遗撒、建筑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超标等。
3.城市秩序环境包含内容的调整
“五大秩序”是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特殊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浓厚的阶段性特点。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依据“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为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对秩序环境包含的内容进行适度调整。
一是对市场秩序的内涵进行调整。市场秩序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大到市场经济秩序,小到某个市场的秩序。筹办奥运时期,市场秩序包括大型市场的经营秩序、食品卫生、市场经营商品的商标保护、涉奥产品的商标保护等内容。把市场秩序放在环境建设这个框架下,应该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经营行为所引起的秩序。
二是增加生态秩序的内容。北京作为首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科学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形象。而2012年底前后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北京备受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取决于生态环境建设自身,同时也需要规范人的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需要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公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三)城市秩序环境的特点
1.公共性:城市秩序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安全、整洁、美观、和谐、有序的公共环境。这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城市秩序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
2.综合性:城市秩序环境涉及面广,涵盖内容丰富,所涉及的行为主体多样,管理部门繁多,同时与其他环境建设内容交织。
3.动态性:人的行为时时变化,决定了秩序环境突出的动态性特征。
4.社会性:与其他环境建设内容相比,城市秩序环境本身就是各类城市主体行为的结果,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特征。
5.衍生性:城市秩序环境问题往往不是内生的,而是城市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不配套、市民文明素质不高等诸多原因在秩序环境上的集中体现。
二、北京秩序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秩序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首都环境建设情况调查、首都环境建设热线、城管热线三组数据来看,秩序环境是居民反映问题最多的方面,主要包括无照经营、停车秩序差、食品安全、施工扰民、店外经营、宠物粪便等。根据调研分析,目前首都秩序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照经营问题;停车秩序问题;露天烧烤、夜市排档季节性高发问题;非法小广告治理难问题;违法建设问题;超标电动车非法上路日趋增多问题;非法运营扰乱交通秩序问题;非法“一日游”长期扰乱市场问题;生态秩序环境问题。
(二)秩序环境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nlc202309051321
1.秩序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亟待加强。一般城市管理工作的问题是重建设轻管理,但秩序环境工作却是重整治、重执法,轻规划、轻建设。目前,秩序环境管理单纯强调末端执法,不仅容易激发抗法事件,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秩序环境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不足。治理一个屡禁不止的秩序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的工作。在调研走访中,各部门反映最强烈的是缺少权威的统筹协调机构,同级部门之间协调起来非常困难。
3.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法规严重滞后,相互矛盾,不具有操作性等问题,直接导致相关行政执法难以实施,这是环境秩序顽疾难以整治的又一深层原因,已成为当前阻碍秩序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另外,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对部分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过轻,违法成本低,导致环境秩序顽疾屡禁不止。
4.秩序环境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管理环节、管理流程不清晰,部门联动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形成,行政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在日常管理和执法中,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有审批权力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小。
5.公众参与秩序环境治理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从调查看,近四成的居民认为其在首都环境建设管理中享有的参与和监督权利水平低。目前,城市环境秩序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多停留在志愿活动的层面上,群众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社会单位环境责任缺失,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不大。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处置城市环境秩序问题的实质性政策和可操作途径还有很大空间。
三、提高北京城市秩序环境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首都秩序环境工作体制,强化统筹协调力度
奥运会及建国90周年大庆结束后,顺应首都环境建设大协调、大整合、大联动的实际需要,2010年5月,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首环办)成立,由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市属各部门及北京各区县共71家组成。
首环办作为高规格议事协调机构的执行单位,工作重心应放在秩序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协同推进、督促检查、经验宣介上;应充分借助市城管执法局职能调整的契机,发挥城管“发现问题最直接、接触群众最紧密、联系部门最广泛”的一线执法优势,定期由其提出需协调解决的环境秩序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梳理问题,形成解决思路;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要求他们制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政策上的障碍;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方案,检查其工作进度和质量。
(二)整合行政资源,构建责任清晰、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对秩序环境中的重点问题,由首环办牵头,明确秩序环境建设属地责任,并整合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执法方面的行政资源,落实各自职责。
市城管执法局要负担起城市秩序环境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承担对全市秩序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督促检查职责,并负责向市、区县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反映问题、通报情况,建立督查督办机制,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管理执法责任。要协调治安、交管、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参与重大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形成执法合力。在工作中,可借鉴北京市东城区搭建城市秩序综合管理平台,组成综合执法组的做法。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目前相关法规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靠单个职能部门很难有所突破。首环办应将健全法规政策工作加紧提上议事日程。
1.协调市法制办、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城市综合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议推动《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对“纵到底、横到边,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加以规范,明确城管、规划、建设、交通、水务、房管、工商、环保、公安、园林、民政、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20多个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邮政、通信、公共交通、物业服务等社会服务单位的职责;明确市、区、街(乡镇)、居(村)委会的职责;明确违法建设、开墙打洞、占道经营、非法营运、违法停车、渣土遗撒、工地扬尘等行为如何查处和谁负责查处;建立并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2.逐步完善重点秩序环境问题的法规体系。首环办牵头开展重点秩序问题的立法需求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整理、归纳、分析立法需求,并做出分类处理:各方意见一致、立法需求明确、属于北京市地方立法权限内的问题,可以通过北京市地方立法加以解决的,积极促进市人大、市法制办进入立法程序;虽有立法需求,但任务涉及中央事权的,建议由北京市政府向国务院提出立法建议;由市政府制发规范性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协调制定文件;按现行法规就可以解决的,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如,针对非法“一日游”,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北京市“一日游”管理办法》,对“一日游”的定义、管理职能、发展规划、审核条件、经营许可、服务规范、违规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使“一日游”治理工作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3.完善秩序环境建设标准体系。精细化城市管理离不开精细的标准,秩序环境建设标准体系包括工作标准、财政投入标准、人员投入标准。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督促检查
1.扩大考核范围。首环办不仅要考核区县,还要考核职能部门。对因管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出现的各类问题,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及时告知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或单位,限期解决。对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部门或单位,要对工作完成情况予以通报;对不能按期解决问题的,要予以曝光,情节严重的,报市委、市政府,并移交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追究责任。
2.完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精细,体现分类管理。继承奥运经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划分城市不同地区管理标准。全市可分为建成区、加速城市化区域和农村区域,在各区域内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严控、控制和一般区域,制定秩序环境管控和考核细则及分类标准。在市级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各区县环境办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
nlc202309051321
3.加强督导检查。按照建设规划、工作方案、考核标准,督促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强化首环办的督查作用,促进各部门协调统一,联合整治秩序环境问题。
4.推进考核主体多元化。作为城市秩序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市民对环境秩序建设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理应成为考核责任部门的主体之一。应在秩序环境考核中增加群众投诉立结案率的内容和权重,将年度首都环境建设情况调查所收集的市民反馈纳入各区县及相关部门考核内容。
5.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首环办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把环境建设的考评体系与行政效能监察、首都综治考核、政府绩效考评等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奖惩。
(五)构建秩序环境建设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机制
1.在环境长期脏乱差、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地区推广环境秩序社区自治。目前,北京已有成熟经验。如,丰台街道永善劝导队、卢沟桥街道春园社区环境秩序自治管理委员会、马家堡街道马家堡西里三社区自治拆除违章建筑等,其成功经验主要有四点:一是找到了政府和居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二是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了社区居委会和自治组织的作用。四是街道办事处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群众自我管理秩序环境具有突出的优势:一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避免执法部门与执法相对人的直接冲突;二是居民自我约束,并且感染身边更多人自觉维护秩序环境;三是为社区居民搭建了参与公益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2.探索在秩序环境领域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调查发现,这些自治组织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极大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首环办选取丰台、西城、朝阳等具有一定基础的城区,开展秩序环境领域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创新秩序环境整治资金的使用模式,就年度秩序环境整治重点购买社区自治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引导社区自下而上协同政府做好秩序环境建设。扶持永善市民劝导队等自治组织发展成为环境秩序社会组织孵化器,为其他社区建立环境秩序自治组织提供咨询、指导,加强环境秩序自治组织能力建设。
3.开展整洁有序门前环境评选,调动社会单位履行环境建设责任的积极性。可按照单位类型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公寓、餐饮娱乐、商场超市、宾馆写字楼等行业内评选;也可借鉴朝阳区小关街道“门前三包”自管会经验,组织一条街区或一个商圈的沿街商户和单位成立自管会,在政府指导下自行设定评选标准,公布红、黑榜,政府对违法者加大执法力度,对优秀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嘉奖。
(六)加强秩序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秩序意识
1.发挥首环办经验宣介的职能,及时总结经验、搭建交流平台。组织首环委的专家顾问团成员深入实际调查、论证,在全市各区县、街乡及相关职能部门推广好经验和好典型。
2.通过各类媒体,在全市开展环境秩序重点问题公共讨论。讨论能带来理解,交流能产生交融。尤其是屡禁不止的秩序问题,通过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能达到积聚智慧、凝聚共识、教育市民的目的。如,2013年年初媒体开展的少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春节期间北京烟花爆竹累计销售量同比减少近40%。针对秩序问题出现的季节规律,还可配合全市秩序整治行动,提前开展公共讨论。
3.针对市民、外来人口和社会单位加强宣传教育。环境秩序政策法规宣传首先要面向广大市民,提高市民对秩序环境政策法规的知晓率、遵守度,强调市民在秩序环境建设与维护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责任,提高市民自觉参与秩序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另一重点宣传对象是外来人口。应当组织市教委、市农委等首环委委员单位开展针对外来人口的新市民教育,也可通过招标购买专门从事外来人口服务的社会组织承担秩序环境教育培训服务项目,提高新市民对城市秩序环境规则的知晓率和遵守率。加大宣传社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环境评比、知识问答、公共讨论、表彰奖励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单位自觉维护环境秩序的意识。
(责任编辑:赵静)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篇4
秩序是指有条理的状态[1], 如我们的心跳、呼吸等。视觉秩序是由可视形象同感觉它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场所体验, 其强调的主体是人。城市景观所体现的视觉秩序美除了其本身要符合美学规律外, 还与人在特定时间对景观的体验相关。本文所理解的视觉秩序是不仅要符合点线面、空间中前后、主次等关系的审美规律, 更主要的是倡导人与景观的互动。
一、视觉秩序的提出以及产生的历史
“视觉秩序”这一概念是奥地利建筑师和景观规划师卡米罗·西特 (Camillo Sitte, 1843—1903年) 在1889年著的《城市艺术》 (The Art of Building Cites) 一书中提出的。1960年, 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1918-1984年) 在《城市意象》 (The image of City) 一书中提出将城市景观同人们在城市中的体验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几乎同一时间, 英国的戈登·卡伦 (Gordon Cullen) 在1961年出版的《城镇景观》 (Townscape) 一书中, 从视觉、心理以及设计内涵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其中, 卡伦强调的视觉秩序是秩序的整体连续性, 是人对秩序的动态感受[2]。因而城市景观的创造必须和人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 否则就成了只有表象特征的景观形式。
二、“外在”——结构空间中的视觉秩序
城市景观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 其秩序性是构建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发展正是因为秩序而有序地进行着。城市景观设计体系包含自然结构、物质结构和人文结构三部分。自然结构本身蕴含的秩序是秩序的开始, 所以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通过人们对美学的认知设计出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心理需求、文化需求的城市景观。
(一) 丰富的视点和视线
随着科技发展, 城市景观的发展也从“横向”走向了“纵向”——楼层增高、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我们的视野也更加广阔, 人们拥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视角来审视和观赏城市中的景观。人们在任何一个视角观赏城市景观时, 其心理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活动的, 不断地捕捉一个个连续的画面, 从而对景观对象形成一个整体认知。如我们仰视可以看到林立高楼的伟岸;俯视我们可以把风光尽收眼底等。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 (Clive Bell, 1881—1964年) 在《艺术论》一书中, 进一步把诸形式组合成一个有意味的整体活动, 称之为构图, 他认为这样的价值远比诸形式因素简单相加的价值大得多[3]。更具体的说是与时间和人相关的空间, 不同的时刻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因此我们将视觉秩序归于其中, 不管我们站在何处都是一幅画, 正如中国古典园林一样, 一步一景, 让我们的城市景观更美好。
城市因为秩序而变得丰富多彩, 但这对城市景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 就是要站在大众的角度, 用美学法则对城市景观进行整治, 而不应该再大拆大建, 或者是用贴瓷砖、刷油漆等手段进行简单局部的修补而达到视觉的统一。如社旗古镇将古街道两边原有的建筑重新进行了整修, 街道上没有往日流动的商贩, 没有了所谓的“乱七八糟”的宣传的“旗帜”式的招牌, 所有的房屋穿上了“城市美化的制服”, 形式变得整齐统一。这一系列的整治确实使城市景观从形式上得到了统一, 但却失去了古街道的味道和活灵魂。这种视觉秩序就变成了对人精神的束缚。
(二) 空间的相互融合
根据城市景观自身的结构特点,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太极中的阴和阳, 即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 在建设中景观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不可忽略的。城市景观的丰富元素使各个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特别是近些年, 人们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将人与环境联系起来的基础上, 设计师运用“场所感”对城市景观中的视觉元素的数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如杭州市江阳畈生态公园在设计过程中保持原有湿地结构的同时, 也把人的需求很好地融入在实际的场景中, 营造了一个既能保护湿地又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现在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如图一) 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三、“内在”——思想和文化的渗透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 而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综合社会场所。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约翰·O·西蒙兹 (John O.Simonds 1913-2005年) 说过:“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场所, 不是空间, 也不是某个东西, 而是一种体验。”[4]正如美国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的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多样化”, 即对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 以达到空间中人的活动多样化, 从而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如台北大剧院, 其原址是流动商贩从商的夜市。所以在大剧场设计时, 在下层设计了很多格子作为商贩位置, 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保留原有场地味道和文化内涵。因此, 我们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 充分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审美情趣以及该场所原有的气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做到真正地续写历史, 为未来的城市留下一幅完整的合影。
(一) 从形式到功能
视觉秩序, 并不是简单的形式的重复和统一, 那样将会变得无趣;内容的丰富, 也不是凌乱的丰富, 而是有秩序的丰富。所谓有秩序不仅仅局限于高低错落、大小对比、均衡等形式美感, 而是更注重景观给人们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感受, 也是隐藏在形式和结构背后的“意”, 即设计出符合当地人生活习惯的使用形式, 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发挥其功能。如果把使用功能看成一种秩序, 那么我们身边的景观也就会变得更加适合于人的使用且更加生动活泼。从宏观上讲, 就是提倡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景观;从微观上讲就是单体的功能复合。其秩序性实际上蕴含在人对其的使用过程中——在符合美学规律的前提下, 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 提高了使用频率, 发挥了设计集约化效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形式体现内容, 而内容决定形式。使用功能所蕴含的秩序就像化学中的分子结构, 结构的稍微变动就会使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街道在视觉形式上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味道;在公共设施设计时, 将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美化功能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反映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如路灯与花卉的结合、植物绿化与坐凳的结合等, 在满足其使用功能时, 也满足了人对形式美的需求。
(二) 由显性的结构到隐性的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的秩序性也是发展的、动态的, 它不仅维持某种的已有平衡和某种既存的稳定及有序结构, 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断地经历着“无序——有序——新的无序——新的有序”的结构深化过程。卡伦在《城镇景观》中, 把视线延伸到了各个细微的层次——从显性到隐性。把隐藏在形式美秩序背后的社会生活表现得更加生动, 使城市景观能够鼓舞并升华人的灵魂。吉伯德认为:“我们必须强调, 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 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 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 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5]如古根海姆博物馆 (图二) 两次进行增建, 1969年增加的一座长方形的三层辅助性建筑, 1990年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 在增建过程中, 设计师并没有使新增的建筑掩盖住原有建筑的光芒。相反, 新增的建筑是对原有建筑的一种尊重, 就像人一样, 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因此我们在设计时, 应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衡量旧有建筑的价值, 并注重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四、“隐蕴”——人与景观互动的体验
从人的生物特性来讲,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视觉是对秩序感知的根源。人们通过视觉对景观给以综合印象评价, 正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的那样, 视觉也不是对视觉对象各种元素的机械记录, 而是对有意义的结构样式的整体把握。如果景观设计只是简单的重组, 没有新鲜感和独特之处, 人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空间变得狭小甚至会产生挤压感, 便会厌倦甚至遗忘。正如美国简·雅各布斯 (Jacobs Jane, 1916-2006年)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Randon House Trade Publishing) 中提出的保证规划中的“多样化”, 即对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 以达到空间中人的活动多样化, 从而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人们只有在充满活力、相互联系和具有错综复杂用途的环境中才会感受到一种愉悦的心理情绪, 从而对其恋恋不舍, 身心得到放松。我们来打一个比方, 一个城市的景观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风骨、有血肉、有性情的人, 看上一眼, 我们就会印象深刻。正如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1918-1984年) 在《城市的形象》中提到的城市的某些地方从人们的头脑里“消失了”的现象[6]。这也就说明, 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 而是内容对人的感染所形成的场所感。
在物质丰腴的今天, 城市景观只有把“大众”放在设计的中心才可能成为有感染的场所。如果强调的是新潮、是概念, 或者追求的是设计所含的科学技术成分, 那么就偏离了设计最初为人民大众设计的目的, 或者根本就忽略人这一角色在景观中的重要性, 这样的设计也就成了见物不见人的设计。所以, 只有在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确立秩序的概念, 才是使我们的设计不断更新的基础。
五、结语
总之, 城市景观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自然结构和人文气息相对于人来说也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 公众是景观中的主要角色。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 视觉秩序不仅是能满足平面中点线面的美学关系, 空间感上前后、主次等关系的“如画式”秩序, 而且是能倡导人与景观互动的“生态式”秩序。即将景观秩序的活跃性、参与性、体验性等融入到我们设计中, 使设计从人与景观对话的生态体验角度出发, 设计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人工景观。
参考文献
[1][奥]卡米诺·西特.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
[2]梁雪, 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3][加]艾伦·泰特.城市公园设计[M].周玉鹏, 肖季川, 朱清模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篇5
周鸽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城市景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的方式,是一种可以看到、感觉到的物质形态,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的体现。本文从城市景观设计视觉秩序的所出现的误解的现象、原因、视觉秩序的重要性及解决的办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视觉秩序。
关键字:城市景观;视觉秩序;
Key words:City landscape;Visual order;
一、引言
针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运动,城市景观的变化也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和品味的提升。在文明和美化的名义下,城市的整治的工作在全国不同的城市陆续展开——灌注的是视觉上的“文明与美”的理解。在展开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把视觉秩序理解为视觉感受的统一性。因此本文提出“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视觉秩序所隐藏的文化价值”等来解读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
二、视觉秩序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1.视觉秩序的提出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视觉秩序”这一概念的是奥地利建筑师和景观规划师卡米罗·西特(Camillo Sitte ,1843—1903年)在1889年著的《城市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es)一书中提出的。在工业革命之后,因为设计师们过分的强实用功能和生硬的规划,造成七拼八凑的物质面貌城市景观设计,而对传统城市的极大冲击以及当时建筑师和规划师日渐分离,西特提出:“建筑师的责任是使规划与建筑协调一致,城镇设计除了技术问题,还有艺术问题。”他反对以“现代化”的名义搞大拆大建,或从图纸美学出发追求刻板的网格式的规划,主张建筑师应重视外部空间的研究,城市规划中应分清交通干道与步行街的不同作用。
1960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City)》中。已经开始将城市景观同人们在城市中的体验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几乎同一时间,英国的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在1961年出版的《城镇景观(Townscape)》中,卡伦从视觉、心理以及设计内涵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其中,卡伦强调的视觉秩序是秩序的整体连续性,是人对秩序的动态感受。
③
②
① 秩序是指有条理的状态。如我们的心跳、呼吸、作息、思维反应速度等等。视觉秩序是由可视形象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景观中的视觉秩序与其本身的艺术形式是相联系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它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所具有的艺术形式是综合的。换句话说,城市景观设计是一种集体艺术。在本文中,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不仅要满足平面中点线面的美学关系,画面空间感上前后、主次等关系,同时也要满足其功能性和文化内涵。城市景观中的视觉秩序是人对景观的感受,又是与时间相关的一种秩序。
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城市景观是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建构的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因而城市景观的创造必须和人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否则就成了只有表象特征的景观形式。
三、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及原因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视觉秩序”整治在许多地方开展。如大型的基础性的就由大拆大建、高楼聚集、成片开发,新区平地而起等组成,而无法拆建的地带除了贴瓷砖、刷油漆,就是对街道或者公园进行景观硬质景观统一等手段进行修补美化。这些修补也许改变这个场所原有气质,破坏了原有的审美情趣,力求所达到的是视觉上的统一。离我生活最近的社旗古镇,为了达到视觉的统一,将原有古街道两边的建筑重新进行了整修,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虽然说建筑的形式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它却失去了原有街道的味道。街道变得整齐划一,街道上没有往日流动的商贩,没有了所谓的“乱七八糟”的宣传的“旗帜”式的招牌。这一系列的整治确实从形式上得到了统一,但是却失去古街道的活灵魂。
物质结构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体现,但相对于人这一因素来说也是相对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是景观中的主要角色,没了人的活动,景观设计的意义也就消弱了。在景观设计中,如果 ① 梁雪 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英)戈登·卡伦.王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9-01-01②
③ 姚宁.美的视觉秩序【J】.教学相长.2006-06
强调的是新潮、是概念,或者追求的是设计所含的科学技术的成分,这就偏离了设计最初为人设计的目的,或者根本就忽略人这一角色在景观中重要性,这样的设计也就成了见物不见人的设计。这种无视人的设计是造成视觉秩序误区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景观进行二次整修的背后发生了城市景观装饰运动。城市装饰运动直接地化为视觉的美化,而视觉的美化被简单地化为形式上的统一。所有的房屋必须被穿上“城市美化”的制服,人对城市景观的审美和趣好被忽略和统一;很多的城市不许流动经商,这也许就会让最有活力的本源失去了秩序的最初味道。这种视觉秩序就从简单视觉性的变成了对人精神的束缚。也许这才是现在视觉秩序误区又一原因。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身边的景观的质量也提出的了新的要求。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将增加,居住区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住宅楼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由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即形成高视点景观。我认为规划中“自上的而下”的决策方式较多,设计的决策权的掌握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而“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和城市景观自发性成长机制受关注程度还不够。
四、视觉秩序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视觉秩序的基础性
城市景观设计的体系中包含着自然结构、物质结构和人文结构三部分。自然结构是一定的,人文气息也不是一时间可以改变的。在视觉层面上讲,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秩序的开始。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在尊重自然秩序的情况下,也需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如杭州市江阳畈生态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破坏原有的湿地结构,即在保持在人秩序的同时,把人的需求也考虑的很周全。现在江洋畈生态公园(图二)成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所以,视觉的特性与视觉心理.是美感视觉秩序的研究对象。在以人为中心.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确立秩序的概念,是使我们的设计不断更新的基础。
2.视觉秩序的是人的体验
城市景观是一个与人相关的四维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与时间相关的设计。城市景观所给不仅仅是一个的空间而是有人活动构成的综合的社会场所。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约翰 O·西蒙兹(John O.Simonds 1913-2005年)说过:“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也不是某个东西,而是人的体验”。正如美国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提出的保证规划中的“多样化”,即对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以达到空间中人的活动多样化,从而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间。(1)对人生理的影响
从人的生物特性来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视觉是对秩序感知的根源。无论是人体的结构、形态还是运动状态均体现着秩序。心跳、呼吸、兴奋与休眠的都市有秩序的交替着。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的形态正是因为秩序而让人激动和兴奋。(2)对人心理的影响
人对景观景观的认识首先是通过感官来体验的。如果景观的设计只是简单的重复以至于没有新鲜感和独特之处,人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空间变的狭小甚至会挤压感产生,从而便会厌倦甚至遗忘,也就验证了凯文·林奇的“消失了”的原因。人们只有在充满活力和相互联系和错综复杂的用途才能会给人们一种愉悦的心理情绪,从而让人恋恋不舍,人才会因为景观而是自己的身心真正的放松。
①① 在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001460.htm 搜索到 3.视觉秩序是城市的特征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打一个比方,一个城市的景观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有风骨,有血肉,有性情的人,看上一眼,我们的印象就会深刻;如果毫无个性特征、千篇一律,当然是转身即忘。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年)在《城市的形象》中提到了城市的某些地方从人们的头脑里“消失了”的现象,他发现发现他采访的一些人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或者是整个儿就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除非受到提醒,尽管这些地方的状况还不至于此。这也就说明了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内容对人的感染。
①
五、视觉秩序背后的内在的逻辑
城市景观所存在的秩序性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结构,它不仅维持某种的已有平衡和某种既存的稳定及有序结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地经历着“无序一有序一新的无序一新的有序”的结构深化的过程。由此而不断改善自身的功能,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化发展。一定的结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一定的功能,所以城市景观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1.由形式到功能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视觉秩序也许仅仅只是局限于景观设计中的形式。实际上蕴含在其中的是 ①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 ] 简·雅各布斯 译林出版社 2005年5月
使用功能也很有秩序性。我们把使用功能看成一种秩序,也许我们身边的景观也就会变的更加适合于人的使用且更加的生动活泼。就像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结构的稍微变动就会使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如现在街道的设计在南方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街道在视觉形式上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需要,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味道,也许你看到这些就可以了解一些这里的文化气息。但是从功能上来讲,如果将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美化功能等结合在一起也许就会更加的完美。如路灯与花卉的结合、植物绿化与坐凳设计在一起等这写在满足形式的情况下,也满足了功能的需求。2.由显性的结构到隐形的文化内涵
从哲学的思想来说,形式体现内容,而内容决定形式。视觉秩序,并不是简单的结构,更不是简单重复,那样将会变的无趣,会让人觉得厌烦。内容的丰富,也不是凌乱的丰富,而是有秩序的丰富。所谓的有秩序,不单单是形式和结构秩序,而是秩序背后的一种文化秩序。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一)两次进行增建,1969年增加的一座长方形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在增建的过程中,设计师并没有将新增的建筑去掩盖住原有建筑的光芒。相反,新增的建筑是对原有建筑的一种尊重。就像人一样,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
六、景观设计中视觉秩序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们视点的增高
随着楼层的增高,人们的视点也随之增高。这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由以前点的设计到面的设计。具体的说,就是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尽少 的采用点和线,更多地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如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水面的设计时,注重水体的全貌或水池的优美造型。2.城市景观设计中尺度的概念不够强
目前国内常常提出几十乃至上百、几百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对象,而且还要全部提出具体的三维形象设计方案,这就远远超出了人们能够感知的尺度。因此我们在设计应该有合适的尺度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我们所需要的视觉秩序,从而设计出适合人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的设计。3.现代景观设计对旧有建筑及空间的态度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在利益化的驱使下,忽视旧有建筑的存在。在设计时,不能很好的尊重它们甚至与之冲突。西特对于历史的敬仰和珍惜的做法绝对值得我们思索,正如他所说,“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城市,其历史恰似一本纪录在这座城市中所作的宗教的、精神的和艺术的投资的分类帐。这种投资用它崇高的影响的方式对人类赋予永恒的投资。”因此我们设计中应最终原有的构筑物,以体现其历史性和文化性。
小结
总之,城市景观设计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把视觉秩序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这样景观设计才会真正的从人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大众的景观设计。使之人与自然更加的协调,城市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2】卡米诺·西特.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3】梁雪、肖连旺.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10 【4】艾伦.泰特著.周玉鹏 肖季川译.城市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姚宁.美的视觉秩序[J].教学相长 2006-06
在哲学意义上,人与环境构成了基本的结构关系,人对场所和环境的意义的体验构成了人作为存在的立足点,场所因人而有了“精神”,建筑是这种场所精神的视觉化表象。场所的结构形式可以变化,但场所的精神却可能继续存在。不过,舒尔茨所描述的这种场所精神存在的前提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应予以保护,这也是城市保护的重要基本点,值得保护的不是徒有其表的物质形态,而是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城市景观能够鼓舞并升华人的灵魂,成为一个城市永恒不变的城市象征的原因。就像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大阶梯那样(图2),成为游客和市民共同心驰神往的场所,因为它融进了城市的现代生活。
所有的经验,包括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都和一定的结构有关。应该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视觉对象进行整体的把握。而由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中所创用的视觉思维,即视知觉的概念,更强调视知觉的感知过程,就是一种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书中,以艺术家的眼光,从视觉、心理以及内涵等方面关注了城市景观的细节及组成,比较系统的论述了视觉秩序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和古典主义的静态的视觉秩序相比,卡伦更强调视觉的整体连续性,是动态的感受。如果说林奇的《城市意向》是系统的论述了城市景观的要素的话,卡伦的《城镇景观》则把视线延伸到了各个细微的层次(图12)。
对城市美好形态的关注重新回到对生活本身的关注上来,从西特(Camillo Sitte)到 后来的卡伦(Gordon Cullen),林奇(Kevin Lynch)以及克里尔(Rob Krier)等,这些大师们不断的用他们专业的眼光关注并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不过城市形象的塑造其实更多地来自于城市中的各种人群。1991年,考斯托夫(Spiro Kostof)在他的总结性的书《The city shaped》中写道,“这些人群包括军事工程师,官方行政人员,也包括乡巴佬(开拓殖民地的领导人),他们创造了伟大的西西里希腊城镇,大量的中世纪欧洲贵族的新城镇,还有设计纽约的摩西斯(Robert Moses)以及设计费城的培根(Edmund Bacon)”39我们的城市有很多并没有设计者去设计,而是来自于对每日生活的自我适应,城市每天都受到来自真实生活的洗礼。
吉伯德就这样认为:“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40(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p.70)亚历山大对于城市建设也有一条最基本的法则:“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41(C.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p.19)在这里,他们都强调了要素之间的连续、完整的结构关系,看到了要素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思想并非强加给社会的理性抽象形式,而是引发出一种 潜藏于物种中间组织秩序4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18)正如克莱夫·贝尔45(克莱夫·贝尔,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认为的那样,视觉艺术作品中能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这也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共有的一种性质46(张德兴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世纪初的新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p.463)。城市景观的这种意义与形式的关系构成了城市景观的本质特征
现象学美学主要理论家莫里茨·盖格尔曾经讨论过艺术形式的价值,他认为这种艺术作品形 式的节奏韵律、和谐律动的协调性所具有的价值,不仅可以辅助审美对象的内容价值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中去,而且也能对审美主体的深层自我构成影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50(司有仑,《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p.444)而如果将对城市景观的审美看作是城市生活的人的基本欲望和需求的转化,那么这种欲望和需求的不断实现的过程,既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城市景观实践能力的提高过程。
市场秩序是自生自发的秩序 篇6
市场可作为一种秩序被讨论, 这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至今为止对于市场的讨论, 一般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秩序作为既定的, 讨论在市场这一秩序下经济的运行;一种是把市场秩序与政治、法律制度合在一起, 讨论整个制度体系的演变。第一种讨论发展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第二种讨论则包容着众多的学派, 运用新古典范式对于制度进行讨论的新制度经济学, 与坚持斯密传统讨论制度问题的经济学一起, 都把市场秩序与政治法律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这样的研究下, 政治、法律的研究与经济的研究成为可分开的。这种两分的研究, 使得市场的功能被理解为单一的, 就是人们在其中进行交换、配置资源的场所, 而至于市场秩序本身的调整, 则属于政治法律层面的事情。哈耶克对于自生自发秩序的讨论, 并没有在具体的经济活动层面展开, 很大程度是在政治法律层面展开的。
古希腊的先哲们只认识两种形式的秩序, 一种是自然的, 另一种是人为的。前者是“自然的”, 是指那种由自然引发的秩序, 而后者则为“外部规则”和“内部规则”, 特指因为人类作用而生成的秩序。那些根据人们之间约定俗成而形成的规则称为nomoi, 而thesei则指那些实现经过深思熟虑、而后制定的准则规范。在哈耶克看来, 物物交换以及由此生成的市场秩序是大社会的最本质的标志, 他称这种市场秩序为“Katallaxie” (自由自发的市场秩序) 。哈耶克对于这一术语的偏爱是因为, 在希腊文中“Katallaxie”不仅代表交换, 还代表着“将陌生人变为朋友”。
哈耶克对“自发秩序”的论述, 是出于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以及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反对。他认为, 人类社会演进是“自发秩序”, “人类在历史上所获得的一些最伟大的成就都源于下述事实, 即人类始终无法控制社会生活。人类持续发展, 完全有可能依赖于其有意地避免实施其于当下已然获致的手段。在过去, 种种自生自发的发展力量, 无论受到多大的限制, 通常仍能表明其强大无比, 足以抵抗国家所具有的那种有组织的强制措施。”在哈耶克看来, “自发秩序”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类似于生物进化的自然竞争的演进过程。由于人类知识或信息的分散性, 同一代人之间不能充分交流彼此掌握的知识, 更不具备判断彼此间谁的知识更优的能力, 唯有使各个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机会在社会中平等竞争, 通过“优胜劣汰”, 保证正确的知识得以发展和传播;另一方面前人习得的知识也无法完全传授给后人, 某些无法或未能诉诸语言、文字的知识, 特别是一些经验, 只能以制度或习俗的方式, 融入到后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去, 以这种方式使那些经由无数人竞争得来的知识继续发挥其作用。在“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下, 最优的知识能够脱颖而出, 最好的制度得以扩展;第二, 正是这种社会演进的自生自发性质, 要求坚持演进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建构主义, 尽可能少的使用任何强制力量。“正是因为每个个人知之甚少, 而且也因为我们甚少知道我们当中何者知道得最多, 我们才相信, 众多人士经由独立的和竞争的努力, 能促使那些我们见到便会需要的东西的出现。”人们必须尊重传统, “一个自由社会之所以能够发挥其有助益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由社会发展起来的种种制度的存在”, 这并不是“认为那些创造了种种制度的古人要比今人更智慧。反而立基于这样一种洞见之上, 即历经数代人的实践和尝试而达成的成就, 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显然,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 本质上就是市场机制, “正是由于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市场那非人的力量, 才使得一个文明可能实现她以往的进步, 否则这个进步就是不可能的。”而这种“自发秩序”的基础就是个人主义、个人自由。“我无须多言, 真正的个人主义坚信那些小型社区、人群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所形成的价值。它坚信地方自治以及自发自愿的结合体, 并认为个人主义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得以实现自身, 认为通过这些形式得以把许多原本由强制性的政府干的事情做得更好。”
以上是分别对哈耶克市场和秩序的解读, 而关注哈耶克的市场秩序理论, 不得不关注哈耶克对于自由、竞争与法治的论述。
一、自由——市场秩序的首要原则
在哈耶克的著作中, 他所阐述的每一个观点, 都无不回到关于自由的讨论上来。自由是哈耶克全部思想的哲学基础。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种状态, 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他认为这种状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希望获得但很难实现的理想状态, 因此任何人之间要界定私欲, 以便保证个人追求自由的行为互不妨害。私欲的界定靠的是强制, 而这种强制不能由个人进行, 最终这种强制的权力赋予了国家。但是, 个人只受来自国家的一般规则提供的强制, 该强制又是以增进自由为前提的。
第一, 市场秩序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经济扩展秩序。在哈耶克看来, 市场秩序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是经过长期的选择和试错之后进化出来的经济秩序。哈耶克认为, “经济学历来研究的就是, 一个大大超出我们的视野或设计能力的甄别和选择的变异过程, 如何产生了人类交往的扩展秩序”。人类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中经由传统、教育等积累了各种代代相传的知识。这些知识抑或称之为经验分散于个人的头脑中, 而这些经验规则使人类突破了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本能的阻碍, 形成了不断扩展的市场秩序。他认为“这种秩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 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它是无意之间在遵守某些传统的、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做法中产生的, 其中许多这种做法人们并不喜欢, 他们通常不理解它的含义, 也不能证明它的正确, 但是恰好遵循了这些做法的群体中的一个进化选择过程——人口和财富的相对增加——它们相当迅速地传播开来。”
第二, 在哈耶克看来, 经济自由意味着自发秩序的概念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经济自由的意思就是行为的自由, 是其他自由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行为自由的经济自由既包括生产自由, 也包括消费自由。哈耶克认为理性是有限的, 经济决策所需要的知识分散于独立的个人所掌握, 这些知识从未以集中或者完整的形式存在, 在自由的经济中, 个人可以利用分散的知识进行分散的决策, 最后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市场自动会出现均衡。一个国家如果为了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目标而干涉经济自由, 就危害了整个古典的个人自由权力, 经济自由被哈耶克理解为反对国家万能的“对抗力量”, 没有经济自由, 就有通向奴役之路的危险。哈耶克将经济自由限制国家权力的作用放在很高的地位上。
二、竞争——作为发现的过程
竞争是哈耶克整个社会学与自由、一般性规则并行的三大支柱之一。竞争更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概念, 竞争对于资源配置的正向作用也是提倡市场经济的主要理由。
1968年哈耶克在德国继而经济研究所做了题为《作为发现过程的竞争》报告。哈耶克把竞争系统地看作一个发现某些事实的过程, 如果不存在竞争的话, 这些事实就要么仍然不为人所知, 要么至少不被利用。在微观经济学中, 人们假设了一种现象“完全竞争”, 他们把竞争作为一个在其中行为主体竞相积极尝试超过其他竞争者的过程的设想。而福利经济学利用了这一思路和方法, 提出进一步的经济政策建议。如果竞争没有带来“完美”的结果, 那么政治界的任务就是通过政治替代行动医治“市场失灵”。哈耶克同样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是他认为, 一个增进福利的市场秩序必须是由那些各自拥有知识优势的人做出分散的决策。
在这里, 哈耶克认为市场秩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争过程来实现的:竞争使得攻击面向需求, 使得价格趋向于边际成本是市场中的组织消散最小化。但是, 竞争也可能导致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在这种意义上, 需要建立一种竞争秩序来维护竞争过程的正常活动。竞争秩序属于一种立宪层面的规则框架。立宪层面的规则框架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既要在有所建构, 又会有所演化。这种秩序将会是哈耶克所倡导的自发秩序。它是人类行为的产物, 但不是认为设计的产物。在这个秩序形成的过程中, 人们充分利用了各种知识, 包括大量分散的知识, 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全知全能”的产物。虽然存在建构的成分, 但是以正式规则为特征的建构秩序总是在受到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影响, 也就是说, 总是存在“自生自发的有序化力量”使得实际秩序介于自然和人为秩序之间。最后在立宪层面达到的竞争秩序, 必然是一种体现效率和福利的秩序。
三、法治——市场秩序的保障
没有不负责任的自由, 自由和责任是不能彼此分离的。责任是对自由的校正, 一个为自由提供最大空间的自由社会的存在和维系。社会施加于个人身上的赞扬和职责, 也会有合法的作用。在哈耶克看来, 责任不仅是一个道德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法律概念。
哈耶克的法治理论是基于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国家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 在何种程度上行使自己的权力, 才能不危及个人自由。在哈耶克看来, 自由的、实质的法治国家与把法律定义为普遍的法律规范一致。首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原则。法律规则是普适性的, 抽象的规定组成的, 特殊对待时不允许的。这种平等必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得以体现。同时, 哈耶克也指出, 法律应该主要由禁令组成, 这些禁令是用来确定所有个人的私人空间的界限, 而不是行为的内容;其次, 哈耶克的法律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当行为的普遍准则的体系不是在所有方面都确定不变的, 他需要继续发展, 不断地完善, 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普遍的法律规则能够限制政府的权力, 在规定的空间内,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目的行事, 使得市场秩序自由竞争并有效率。
法律原则必须保证自由, 自由本身是法律原则的体现, 没有法治的自由是空洞的。法治的社会能够保证自由, 而人治的社会只会破坏自由。世界上的坏事不一定都是坏人干出来的, 而往往是一些好心肠的理想主义者干的, 但他们的好心肠并不能避免他们干蠢事。即使把国家的大权交给那些善良的人去管理, 自由不一定会有保障。哈耶克认为, 法治就是按自由的原则制定法律, 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这种体现自由精神的法律的约束。法治的关键是法律要体现自由的精神, 如果用人治代替法治, 人治的独裁者就可能会侵害个人的自由。
四、总结与启示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无疑为我们当今对市场秩序的讨论指出了一条方向。正如秋风所说, 我们应该通过市场学习规则, 市场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沟通交流渠道, 是人类最丰富的知识宝库, 它能够在陌生人相互学习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较优的做事的方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自由是市场秩序最本质的原则, 竞争是市场秩序发现的过程, 法治是保障。对于当今处于转型阶段的市场经济, 市场秩序的建构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本着自由精神, 又要允许其在一定空间内的自发演化, 保障市场主体的自由权利, 规范竞争, 重视竞争, 并且提供一个法治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 才能建构一个适宜我们发展的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书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