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秩序

2024-11-13

教育秩序(精选12篇)

教育秩序 篇1

1 问题的提出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其组织运行过程是否和谐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注入现代教学传媒的新课堂, 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协调、融洽, 不仅反映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还反映出师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生存状态, 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 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 “生态”一词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 (Waller.W) 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具体而言, 课堂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师生彼此互为参照构成教师生态群体和学生生态群体, 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塑造, 形成有机的联系。所以站在生态学的角度透视教育教学, 将诸如“相互依存”、“协同合作”、“灵活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生态观念贯彻于教学过程, 将教学超载、关系失衡、无视人性、缺少和谐的课堂作一番彻底的改造, 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技术能力和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一种教育层次, 因而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必然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特点。然而从现实来看,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确实存在较多的问题, 如果用生态观的观点来衡量, 这些问题足以引起人们的警醒。

首先, 课堂生态主体的角色严重错位, 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特色造成了现在的“教师失趣”和“学生失序”的不和谐的局面。

我国很多职业学校仍然沿袭中学的教学方式。一项面向中职生的测试显示,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令人担忧, 他们的数学和英语为能达到小学毕业和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教师当发现学生学不进去时, 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和通过提出明确的、硬性的要求和作出评价, 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多数学生上课表现为从众和退缩、批判性较差, 喜欢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懒于思考。

其次, 课堂生态环境过于封闭, 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自然生态环境时时刻刻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发展。然而很多职业教育却无视课堂生态规律。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结论, 不要求洞察结论产生的过程。但是不能回避的是, 很多中职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学生如果不能亲自动手是很难领会运用的,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们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纵观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和谐的音符, 在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越发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 我们的课堂改革是否也应该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课堂,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求得自身的更加良性的发展。

3 创建和谐生态课堂的思考

创建和谐生态课堂不是“知识课堂”、“能力课堂”和“智慧课堂”的对立, 不是要颠覆和重建现有课堂, 而是对新课堂理念的具体体现, 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过程, 这就决定了创建和谐的生态课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一, 学校要做好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学校教育是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的: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 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 不但要建立学生相应的知识体系, 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里笔者要专门提出的是, 中职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实践课程以外要注意做好的工作: (1) 职业教育应把学习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职业教育要把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 我们应该正视中职生学习能力低下的现实, 对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实施补偿教育, 使他们达到专业教学的起点要求。 (2) 把人文素养教育摆上重要地位,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 人文科学对提高人的心智和实际能力特别重要, 它可以支撑人的价值追求、涵养人的精神、塑造完整的人格。所以中职学校全面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传统的观念往往将教师视为“真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 而现代知识观认为:“文本没有原意”, 这种观点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结论或知识可以进行批判反驳, 使对知识的认识成为师生双方交流、对话、合作以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善于演活自己的新角色: (1) 做学习型的教师。向书本学、向学生学、向网络学、向社会学, 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要学会不断地“充电”, 与时俱进。 (2) 做科学评价学生、赏识学生的教师。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业的同时, 也要关注和赏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自信, 不断进步。 (3) 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既要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做一个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第三, 要实行课堂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传统的课堂学习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今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向以关注学生体验为核心。中等职业学校应实行新的“探—研—练”课堂教学模式, 它以教学任务为核心, 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自学自悟、多向思维、注重实践和应用为特征, 知识学习过程由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探、研、练”有机结合。师生关系要建立对话式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对教材的处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面向实际的应用, 在“学”的方面, 要大力引进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要切实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 要突出作业的多元化和创新化, 要从单纯的掌握知识变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并重。

4 结语

课堂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建立和谐生态课堂正是从生态的视角所实施的对人整体生命发展的关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 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种符合人文精神的和谐生态课堂, 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10.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8.

[3]钱爱萍.遵循生态规律构建生态课堂[M].江苏教育, 2008 (8) .

教育秩序 篇2

一、公假。

1、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教职工,出席会议、培训学习、参加教研活动等公事外出时间为公假。

2、教师外出参加晋升学历的函授学习、晋升职称培训,出具有效证明文件并完备履行请假手续的,亦确认为公假。

3、公假期间教师原定薪酬标准不变。

二、病、事假。

1、请病、事假分别按天计算。

2、事假每天扣50元,一个月内按实际请假天数计算,满二个月全部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事假天数的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请假理由不充分或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可不予准假或暂缓准假或缩短假程。

3、住院病假的,应提供本人医院疾病证明书、正规医疗发票并且每日的费

用需在50元以上的,不扣任何费用。特殊病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和上级文件执行。

三、法定假。

1、婚假。

(1)婚假原则上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上课期间有教师结婚的,按学校实情给予请假,最多不超过3天。

(2)婚假的时间计算不含节假日和休息日。婚假期间,不影响教师原定薪酬标准。

2、产假。

(1)已婚女教师生育时(已取得生育指标)产前、产后累计计算产假,顺产产假90天。24周岁(含)以上的女教职工第一次生育,增加产假30天;难产(包括剖腹产)有医生证明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胎生育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但累计产假不得超过4个月。若正值寒暑假期间,产假不顺延。

(2)女职工计划内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休息不超过五天的,学校一次性奖励100元。

(3)产假(含流产假)时间计算包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假间工资照发。丧假:

(1)直系亲属(父母、配偶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由学校领导批准,给予5个工作日的丧假(路途除外)。

(2)旁系亲属(兄弟姐妹)死亡时,由学校领导批准,给予3个工作日的丧假(路途除外)。

(3)丧假的时间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丧假期间,丧假期间,基本工

资、岗位工资、奖励照发。

4、送子女读书,校领导批准,给予5个工作日的假程(路途除外)。

四、代课管理

1、每位教师一月内允许一次因特殊事(含病)调课,调课在当天内进行,报行政值班备案,不记假。

2、经过审批或同意后的短期请假,由值班领导安排代课,原则上安排有该班任课的老师代课。无故不带课,扣代课教师30元每节;行政值班没有安排。造成无人代课的,扣行政值班领导30元每节;安排后,代课教师失误,造成无人代课的,扣代课教师30元每节。

3、经过审批或同意后的长期代课,由学校统一协调安排代课,此代课作为该代课教师的工作量进行,如该教师在代课期间请假,不记考勤,只扣钱。

五、请假管理。

1、请假流程:

(1)教师按相关要求写请假条报校长,并由审批领导签字。

(2)到值班领导处协助安排课务及有关工作。

(3)审批后的请假条由审批领导送教导处存档。

2、因突发事件或急病未及先行请假者,应利用电话迅速向校长或副校长报告,并于收假上班后一个工作日内补办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职处理。

3、每周校内公示教师请假和代课情况。

4、请假三天以上一月以内的由中心校批准;请假一月以上的由中心校报教科局批准。教师请假理由要真实充分,准假部门负责人要合理使用准假权限,不准越权准假。学校校长请假三天以上的要报中心校批准,并安排学校部门负责人代为处理学校工作;学校部门负责人请假要报校长批准。

5、上课铃声第二遍响后3分钟教师未到岗为迟到;升旗仪式结束后(国旗升至旗杆顶部)教师未到操场集合为升旗迟到;开会点名过后5分钟未到会场为迟到;所有迟到均扣15元每次。升旗仪式讲话结束解散后未到,为旷升旗;会议一直未到,为旷会,每次均扣30元。请假的不累计扣。

6、教师不办理请假手续或超假不办理续假手续而擅自不到校的的视为旷工,旷工1节扣100元,旷工1天扣200元,旷工2天报县教科局纪检监察室。

7、公私假代课均为15元一节。

8、教师的病、事假,作为考勤内容,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

9、签到按上学期制度执行。

10、制度未尽事项视具体情况参照本制度执行;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教代会

透视日本社会秩序与公众教育特征 篇3

一、井然有序的管理文化与公众的精神文明特征

作为占地面积377 880平方千米(只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口1.2776亿的日本来说,其井然有序的管理文化,折射出公众高度的精神文明特征。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摆放着各种充满诱惑力的自动售货机,但从未见过有人为了得到里面的东西而将其损坏。由于各处安装有完备的与警局相连的远红外线电子安全监控设施,所以基本不用担心有人会做出损坏售货机的行为。

在日本,上下班高峰期,交通要道常常能看见这样的情景:很少有交通严重堵塞现象;没有人因开快车、乱停车和不遵守交通规则而被警察罚款;没有路人为闯红灯而随意跨越或翻越栏杆的行为;十字路口红绿灯下等待过往的人群如潮水般汹涌,而那些拥挤的人群只会短暂停留在斑马线和人行横道线上。

在日本地铁站的售票处,乘客们购票借助无人售票机。这种方式的管理结果:一是大大降低了人工售票的管理成本,二是解决了乘客因排队购票可能导致的拥挤以及找零换币的时间耗费。偶尔也能在地铁站内看见乘客不小心丢失的几张车票,但从未见过有人贪图便宜会去捡来使用。

在日本的地铁站里,在“人满为患”的上下班高峰期,那些车厢外等候上车的人群,总是整齐而安静的排着队候车,并与列车站台保持着安全的距离。进入车厢内的人群,通常很少大声说话,似乎在以一种“沉默寡言”的方式预示着对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和谐。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地铁车厢内的设施,既有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不耽误乘车时间和准时上下班而专门设置的可以根据人群高峰与非高峰期能升能降的乘客座椅,也有为方便盲人乘车而专门在车厢扶手上刻制的盲文,还有乘客座椅功能的区分,如有可以使用手机的绿色区域;有残疾人专用席位的红色区域;有女性、儿童的车厢等,使其人性化管理的文化氛围达到了精细化。地铁进站与出站口的电梯上,乘客总是靠右边通道一侧有序地站立:一来是为了避免通道的拥挤和混乱,二来是为了让赶时间的人能快速从左边通道通行。

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新干线和部分地铁停运,日本NHK新闻播放市民们步行回家的镜头;无家可归的人群有序地坐在楼梯的两侧,自觉让出安全通道的镜头;在“不囤积粮食,不抢购物品”理念下,一个日本学生反思家人囤积物品的自私行为,到超市退掉家人买回超出家用物品的镜头……日本公众的所有这些行为不得不使人感叹: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日本公众多年养成的素养,造就了日本灾难后处变不惊的社会精神文明氛围,其公众高度精神文明的背后,又恰恰反映了其社会井然有序的管理文化氛围。

二、约定俗成的环境保护和公众自觉的环保意识

凡是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其公共场所、公园、大街小巷等,通常都很干净,地面看不见落叶,看不见垃圾。尤其是到了秋天,街道两旁的树枝都会被环卫工人精心修剪过。

在日本,随处可见的还有当乘客进出地铁站台时,自动验票机检票与收票,既简便、快速,又有利于卫生、环保和废票纸张的回收。由于日本还实行地铁和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对乘客的月票或通票等废票的负责回收和处理制度,使得地铁周边的卫生和环境干净整洁。

日本号称是世界上“不产生废料垃圾的国家”。日本仅垃圾分类就有数十种,如生活垃圾、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等。日本对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在程度上做到了极致。其垃圾的回收不仅科技含量很高,废品的再生利用很先进。为使孩子从小体会和珍惜环境,日本人把垃圾处理厂建得犹如科技馆和公园一样美观,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或者市民来参观,在垃圾处理厂内,垃圾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干净、不杂乱、无恶臭,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透明可视。日本大阪就有一家著名的舞洲垃圾处理厂,该厂每天可以燃烧处理普通垃圾900吨和大型垃圾100吨,各种城市垃圾在该厂经过焚烧、分解和除臭等高科技工序处理后,体积能变小、重量能变轻;焚烧过后的垃圾所排放出的气体和废水经过无公害处理后,再通过特殊工艺的处理后能变成各种安全的再生品;日本对废弃物品的处理,可通过回收用新的工艺流程加工后制成再生品。如日本对一次性饭盒的再生利用,不是简单的将其洗净、经高温消毒后再拿来供消费者使用,而是将饭盒回收后,经过特殊工艺和新材料合成为新饭盒再投入市场。其他方面如废塑料瓶能制成围裙;牛奶空纸盒再制成纸张或纸箱;将废旧的电子产品分离出铜、铝、锌等金属材料再卖出好价钱。既变废为宝,又能增加就业岗位,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日本对废品的再生与利用,形成了消费者、生产商、环境保护教育和环境保护自觉行为之间的良性循环;日本人爱护环境绝非空谈,勤俭节约,不愿浪费的教育理念,成为日本绝大多数人自觉的责任和义务;环保设施的循环使用,公民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的良好养成,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公众的社会安全意识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的多发国家,长期对地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使日本在地震预防与救治上研发了大量的技术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日本政府1961年颁布《灾害对策基本法》,并将每年的9月1日确定为全国的“防灾日”,将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5日定为全国的“防灾周”。至此,防灾教育成了日本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日本社会的各个机构有关安全教育、避难知识和急救常识的宣传,也有多年的历史。日本灾害教育的活动形式很充分,通常有社区举办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展览活动、讲演会、灾害模拟演习、媒体宣传等。在日本的各大、中、小学校,定期要组织学生参加减灾部门工作,到博物馆参观和了解国家及城市经历灾难的历史,经常参与政府、社区举行的应对主要灾害的演习等已成为教育传统。

1987年6月,日本成立了装备一流、人员技术能力过硬的专业救援队,通过多年培训与培养,日本专业救援队员具备了极强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救灾能力,并能对政府各机构在灾害第一时间的要求做出有效反应。如今,日本各地都设置有专门的地震监测中心,该监测中心能保证地震一旦发生,能立刻将震级、震源、震中等基本情况传递给相关部门。日本新闻媒体如NHK新闻频道,能做到一旦地震发生时,在几分钟内将地震的信息迅速告知全国民众,使日本所有市民都能从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中获得准确地震信息,从而消除紧张和恐慌。日本的紧急救援与防灾体系的有效性,高科技的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和民众到位的安全防范意识,能极大减少人员的伤亡,从而使世界看到日本正努力将灾害降到最低。

10年前,即日本平成十三年6月8日,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遭遇了有史以来震惊全日本的最惨痛事件:一个日本男人为报复社会,混进学校,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凶残地砍向那些花季般的孩子。在这次事件中,有8名学生被害身亡,13名学生和2名教师受伤。事后,为了给予被害者家人和所有学生精神支援以及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的实践研究,更是基于日本全社会安全管理的实践,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成了日本社会管理的新课题。2009年,大阪教育大学学校危机中心向文部省申请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日本中小学并获批准后,开始了一系列有关安全教育课程和教材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实践探索。2010年3月,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获得了国际安全协会“国际安全学校”的认证。在举行了隆重的国际安全学校认证仪式后,学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是如何从危机事件的反思中成为一所真正安全的学校。

日本浓郁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与有效的安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民众对社会安全与管理的高要求,促进了日本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造就了日本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民众危机意识的自觉行动。

四、日本良好社会秩序与公众教育特征的启示

第一,培养公众对国家的自信。日本民众在遭遇了强烈地震和海啸后,选择的是坚守而不是逃离,这种良好社会秩序与公众教育特征的背后,至少反映出日本民众对国家较强的信心。相反,我们自己的一些做法需要反思,比如我们在遇到中日摩擦时,会表现出很爱国,很有民族的情绪;可一旦积累了财富,还是更愿意把资产转移到国外。我国在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GDP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秀外的同时,还必须慧中,要多一些社会秩序的讲究。在提高经济实力的同时,要研究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高度的精神文明,并将精神文明建设等“软实力”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第二,以有效的方式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日本很善于用有效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实力,因而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可见,如何运用我们自己的实力很关键。今后,我们的对外交流要充分发挥老百姓的智慧,要研究真正能调动全民智慧的做法,才能使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的治理中,对社会起共同维护的作用,成为和谐社会的真正受益者。以环境保护、环保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为例,一定要从孩子抓起,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环境的美好,从而懂得如何珍惜环境;爱护环境,就要营造干净、整洁和安全的环境,使孩子的心灵从小得到净化,从而热爱自己的家园和对社会环境的自觉维护。

第三,在乎民众和“以人为本”。在遭遇了“3·11”地震后,日本最大的保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全社发表了及时声明:放弃免责条款,全额支付意外死亡保险金并简化理赔手续。这一举措,将日本政府与民众共进退的精神得到彰显,这种日本管理制度设计合理性的背后,折射出日本政府对老百姓感受的认真考虑以及真正为民众福利、前途着想的理念,同时也为日本政府赢得了民众的很多掌声。如今,我国在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十分重视的基础上,社会管理的能力也需要提升,在民众对良好社会秩序建立的强烈愿望下,如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如何改变我国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无知”、“无能”和“无为”状况,怎样走出民众“防不胜防”和“力不从心”的窘境。日本危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至少告诉我们,除了要组织落实好安全建设、安全教育等方面外,有关急救常识、应急知识与能力提高、民众的避难场所、防灾演习、地震保险等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更为重要。

(作者张晓霞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小山樱嘉系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学校危机中心博士、教授)

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篇4

一、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基础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 秩序是反映对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以及运动过程的规则性和连续性的一个范畴。作为社会哲学范畴之一的社会秩序, 是对社会生活有序状态的理论概括, 同时也是人类所追求的最为基本的价值之一。任何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存在, 都需要通过社会权威力量, 依照社会规则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以实现社会生活的秩序状态, 并以此构成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在人类任何社会中, 经济、政治、文化都是社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也是人们活动的三个主要领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结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 即一定数量的物质生活资料、一定程度的社会秩序和一定水平的生活意义。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便是分别满足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活动, 它们构成了人类活动亦即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1]在人类社会中, 经济、政治、文化不但是社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还是人类活动的三个主要领域, 也是社会秩序的三大重要系统。社会秩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社会进步的条件, 是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前提。

首先, 社会秩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不但是自然的存在物还是社会的存在物。人们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必然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了防止和抑制这种矛盾和冲突, 就需要社会用一种手段来进行调控, 而社会秩序具有永恒的和基本的价值。只有社会秩序的永恒存在, 人们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 才能实现民主、公正、平等、人道、自由的社会理想。

其次, 社会秩序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人类社会历史证明, 缺乏一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系统由于失去社会进步的依赖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导致长期停滞。在文革十年期间, 中国社会失控、失序、失范情况随处可见, 社会如果在长期混乱状态下, 社会改革的进步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一直坚持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稳定的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指出: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也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 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2]因此, 在发展变革中, 必须坚持发展变革的稳定基础, 实现社会运动的可调性、可控性和社会的秩序性。在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上求进步、求发展;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上求社会秩序的稳定。

最后, 社会秩序是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前提。在世界的不同系统中, 其秩序状态不同。在自然界和植物界中, 秩序的生成完全是物质无意识运动的结果, 秩序的改变同样也是物质无意识运动的结果。在动物界中, 秩序的形成是动物相互之间凭借强力弱肉强食的动物本性造成的结果, 从而构成相互关系秩序和生存秩序。而对于社会的存在而言, 人类的社会秩序是凭借社会规划并由社会权威的作用而形成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各种规章制度等。这些社会规则主要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媒体使每个社会成员认识并付诸实践, 自觉遵守。

二、道德教育是调控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方式

顾名思义, 道德教育是以道德为主的教育。广义的道德包括法律, 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主体存在的获利方式, 法律也是如此。道德是社会调控 (社会控制) 的一种特殊方式, 法律也是如此。狭义的社会调控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对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各种限制措施和限制过程。广义的社会调控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通过各种社会力量, 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 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和过程。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就承担了社会调控这一重要任务。因为道德和法律的实施过程, 本身是对社会每个成员的道德教育过程;对每个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 本身也是道德和法律的实施过程。道德教育与道德和法律的实施就好像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二者是全息统一的。

道德教育所讲的社会调控是在其广义上使用的, 它既包括整个社会、阶级或群体对其成员的指导、约束和制裁 (社会舆论谴责) , 也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激励、监督和批评。它是以人的行为为直接对象的, 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以调节个人目标同社会、阶级或群体目标的差距, 使之与一定的社会规范一致起来, 从而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

首先, 道德教育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不只是对破坏社会秩序、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的制裁 (社会舆论谴责) , 还应该包括对广大社会成员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引导和教育。正是通过社会化引导和教育, 社会规范才能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里, 成为他们行为的准则, 社会秩序才会趋于稳定, 对少数人的越轨行为的控制也才会强而有力。道德教育应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积极疏导和预防越轨行为的产生。

其次, 道德教育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不只是对社会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监督, 还应该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仿效他人的行为, 同时又总希望自己的言行得到他人的认同、赞誉和效法。这样, 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人的言行总是经常地受到他人的关注和监督, 同时, 人们又经常地关注和监督他人的言行。社会成员间的这种互调互控对建立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最后, 道德教育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不只是对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护, 同时也应该包括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这样, 道德教育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不只是保守现代的社会秩序, 还要创建适合新经济制度的新社会秩序。在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不但要保持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的优秀文化遗产, 同时, 还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新秩序。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新秩序的建立、不断优化社会的有序结合和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的特征和实质

社会秩序调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道德教育是社会秩序调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有四个特点:

首先,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 特别是个人对待他人、社会整体利益的态度的角度, 去调节人的各种行为活动的关系。凡是涉及现实利益关系, 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在阶级社会里, 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 道德教育只调控那些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处于非激化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对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处于激化状态的矛盾, 道德教育只能作为政治、法律调控的辅助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非对抗性矛盾或对抗性矛盾处于非激化状态的情形是更经常、更广泛的, 因此,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与政治、法律等调控方式相比, 具有恒常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其次,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以道德准则为尺度。它以“应该不应该”的方式评价人们的行为活动。它不像法律调控那样, 以“准不准”的方式去评价人的行为活动。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是对于各种不同社会身份、地位和觉悟水平的人们, 它不仅要讲其行为是否“合道德”、是善还是恶, 并把“合道德”分为小善、中善、大善 (至善) , 把“不合道德”分为小恶、中恶、大恶 (至恶) , 鼓励人们行好习善, 反对为非作恶。

再次,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法律调控社会秩序偏重于确认和维护当事人所应当享受的权利, 并且依靠一整套有组织的强力机构和程序来实施。而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侧重于引导当事人承认、尊重和维护其行为客体 (他人或社会群体) 应有的权利, 因此, 它主要不是依靠强制手段, 而是靠人们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的, 它是以唤起当事人的义务感和良心来发挥作用的。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具有正面性、自觉性的特征。

最后, 道德教育调整社会秩序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在原始社会, 人们还不知政治、法律为何物, 那时道德就产生了。道德的系统性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道德和道德教育成为原始社会调控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将来实现了世界大同, 到了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政治、法律等社会调控方式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和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仍然存在, 并将成为调节人们行为活动和关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因此,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与人类社会具有共存性和恒久性的特征。

总而言之,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是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一样, 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其实质在于价值选择和价值导向的提倡和宣示。它通过协调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 把个体的言行举止导入一定的行为模式之中来表达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所认可、倡导的“应该怎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传递其对个体的价值期待和要求的信息。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 一方面体现本阶级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为本阶级的成员所认同, 并在“个人的意识中把它们设想为使命”[3], 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调整本阶级的内部关系, 使之团结起来, 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实现本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秩序而斗争;另一方面, 对对立阶级成员施加影响, 进行控制, 力图把对立阶级的行为活动和关系纳入自己阶级所需要的秩序轨道, 从而为自己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利益服务。因此, 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教育调控社会秩序是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的特殊方式, 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个体道德行为起规范作用、对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起制约作用、对个体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起塑造作用。

摘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生产发展的前提, 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道德教育是调控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传承方式, 因此,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对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道德教育,社会秩序,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6.

[2]邓小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84, 313.

教育秩序 篇5

一、反暴力 讲法治 讲秩序

一是反暴力。暴力犯罪是反人类、反社会的严重犯罪,是损害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严重犯罪。纵观世界任何国家,暴力犯罪活动都会受到严惩。“8•19”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它伤害的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案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我们同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严肃政治斗争,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事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我们要坚决同暴力犯罪活动作斗争,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

二是讲法治。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论什么人、什么民族、出于什么动机,都必须遵纪守法,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对于一切暴力犯罪,将依法打击、坚决惩处、决不手软,哪里有犯罪分子就打击到哪里,谁是犯罪分子就打击谁。要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人民,切实维护法律尊严,确保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三是讲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祥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工作之必需。当前自治区稳定形势总体可控、向好,经济社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各族人民谋发展、思稳定、盼和谐,对未来充满信心。各地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和重大历史机遇,引导各族群众讲政治、讲大局,以合理合法方式表达诉求,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人人有责的局面。

二、新疆是祖国圣神不可分割的领土

距今几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型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并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以及回鹘西迁,是这一时期西域历史上的两件大事。

元朝建立后,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统辖管理进一步加强,各项政策日臻完善。为便于管理经济事宜,元朝政府在今吉木萨尔、吐鲁番等地先后设立了各种政府机构和军事机构。

明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清代,将西域改称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

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将迪化直隶州升为府,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到乌鲁木齐。

清朝对新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模和范围皆远胜从前历代,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

1、屯田戍边,农垦事业规模空前。

2、移民及人口增长。

3、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4、商业贸易有一定发展。

5、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

1941年新疆省沦入国民党统治。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49年9月,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

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大量的史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汇集各民族的智慧,使各民族拧成一股绳,形 2 成坚不可摧的民族之墙。

三、7.18和田事件,7.30和7.31喀什事件

就在我们这个快乐的暑假,西方反华势力与国内外疆独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绝人寰的暴力恐怖事件,和田7.18事件

7月18日12时许,18名暴徒突然袭击了税务所,造成两名税务所干部受伤。暴徒又趁着派出所民警接警和巡逻警力空虚之际,突袭纳尔巴格派出所,手持斧头、砍刀、匕首、汽油燃烧瓶和爆炸装置等,疯狂进行打、砸、烧、杀,杀害一名联防队员和两名办事群众,劫持六名人质,焚烧警车,在派出所楼顶悬挂极端宗教旗帜,纵火焚烧派出所。事件发生后,公安、武警击毙凶犯和负隅顽抗的暴徒14人,抓获4人,成功解救6名人质。喀什7.30事件

7月30日23时45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现场造成六名无辜群众死亡,28名群众受伤。周围群众奋力抓捕,搏斗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喀什7.31事件

7月31日16时许,喀什市香榭大街新区大盘鸡店爆炸起火,当公安民警、消防官兵赶到现场进行救援时,从着火的房间冲出5名犯罪嫌疑人持刀砍杀群众,我公安民警依法果断开枪,当场击毙嫌犯4人、击伤嫌犯1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处置过程中,三名民警受伤。据统计,此起暴力案件共造成6名无辜群众死亡、12名群众受伤。

2011年9月13日,和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依法对“7·18”、“7·30”两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一审公开宣判,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故意杀人罪、放火罪,数罪并罚分别判处4名暴徒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一人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这次发生在和田、喀什的恐怖袭击不论从手法、工具还是袭击目标、表现形式上,都和国际上典型的恐怖主义事件如出一辙。而不是民族问题。

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 3 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喀什、和田的暴力恐怖事件只是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的恶毒行径,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和睦相处,喀什市、和田市会在各族人民的团结、努力下,一定会不断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四、恐怖袭击的防护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爆炸。

(2)枪击。

(3)劫持。

(4)纵火。

非常规手段:

(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2)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4)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

(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7)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如何从租住房屋人员中发现嫌疑人?

(1)昼伏夜出,作息时间反常;(2)房屋内有异常声响、气味;(3)常出现非生活垃圾;(4)交往复杂、异常(5)常携带异常物品出入。如何识别可疑车辆?

(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厢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2)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3)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

(1)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及时撤离。(2)善选通道,不要使用电梯;(3)迅速撤离,不要贪恋财物,重返危险境地;(4)防护自身,注意避险,如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避免被推倒在地;(5)紧抓固物,溜边前行。拥挤时,如有可能,要抓住牢靠的东西如楼梯,暂时躲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如何规避七种危险:爆炸

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

(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2)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3)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

(6)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

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不要触动;

(2)及时报警;

(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互相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伤亡;

(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机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娱乐场所发生爆炸怎么办?

(1)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就近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

(2)寻找、观察安全出口;

(3)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4)服从工作人员和专门人员的指挥;

(5)迅速有序撤离现场,避免出现踩踏等事件;

(6)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

(7)迅速报警,客观详细地向警方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

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1)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但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提供隐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过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4)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1)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

(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高层建筑物中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

(1)沉着冷静。不能自乱方,乱跑乱撞;

(2)开门前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应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

(3)不要轻易乘电梯。电梯往往因断电而造成“卡壳”,电梯门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人电梯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4)不可乱钻、乱躲。高层建筑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躲避火焰或烟 雾,这些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又不易被发觉,难以获得及时营救;

(5)利用建筑内部设施,利用普通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利用阳台、通廊、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6)根据火场广播逃生:当某一楼层或某—部位火势已经蔓延时,不可盲目行动,要注意听火场消防人员广播和救援疏导信号,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和方法。

遇到核与辐射恐怖袭击怎么办?

(1)不要惊慌,进一步判明情况;

(2)尽快有序撤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远离辐射源;

(3)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遮掩口鼻,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灰尘的吸入;

(4)及时报警,请求救助;

(5)听从相关人员的指挥;

(6)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遇到生物恐怖袭击该怎么办?

(1)不要惊慌,尽量保持镇静、判明情况,(2)利用环境设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遮掩身体和口鼻,避免或减少病原体的侵袭和吸人;

(3)尽快寻找出口,迅速有序地离开污染源或污染区域;

(4)及时报警,请求救助,可拨打110、119、120报警;

(5)听从相关人员的指挥;

(6)不要回家或到人员多的地方,以避免扩大病源污染;

(7)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坚定立场,态度明确,坚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加强团结协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来之不易的大好发展,并且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的布署上来,决不能让“三股势力”干扰、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以及干扰破坏各族人民群众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还要学习国家安全法的有关内容,养成一个良好的意识和树立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正确态度,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力量、规则与秩序 篇6

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炮火成为后冷战时代终结的标志。伊拉克战争之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它涉及国际体系所依赖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力量、规则和秩序。

力量的失衡

美伊战争所揭示的关于当今世界力量的基本事实是: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缺乏对美国超强力量的有效制约;美国决意滥用自己的力量,而且更糟糕的是,这种滥用还或多或少地加强了人们对美国力量优势的印象。

冷战终结后美国的力量优势是逐渐体现出来的。这种优势不仅指客观的力量对比,而且也涉及其主观方面,即使用力量的意愿。在过去10年中,美国领导人对于使用力量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老布什总统在海湾战争中显示了美国的力量,但他是在获得联合国的授权的情况下这么做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而且老布什也试图避免滥用武力。科索沃战争中,克林顿政府大规模地使用美国的力量。不过,这次战争是以北约的名义进行的,克林顿政府则是在欧洲盟友的强烈敦促下发动这场战争的。此外,正像“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口号所揭橥的那样,华盛顿的动机更多地出于对“人道主义灾难”的关切(尽管有关科索沃人道主义灾难的报道明显夸大了事实),而不是为显示力量而战。小布什政府则不然。它不仅意识到美国在今日世界上的力量优势,而且也渴望利用这一优势的力量来谋求美国的利益。布什政府中的鹰派相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能够打赢它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威望和权力只有通过现实力量才能得到恢复。如果说老布什政府经历了冷战的疲倦,不愿意过多地消耗美国的力量,而克林顿政府怀着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希望更多地以经济手段、价值观和国际机制来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话,小布什政府则在新保守主义思维的驱动下,经过9.11的刺激,表现出充分使用美国力量的亢奋。布什政府所制订的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先发制人”,而“先发制人”战略的重要前提就是具有优势的力量。伊拉克战争是该战略的第一次实践,它标志着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态势从克林顿时期的“预防性防御”过渡到“预防性进攻”。

一个国家强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迷恋并滥用这种力量。今日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军事能力,而小布什政府又渴望并决心充分利用这一力量优势。美国还会走多远?世界将为之付出多大的代价?如何才能制约一味蛮干的美国?谁来制约美国?这些问题是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改写游戏规则

围绕伊拉克问题所进行的国际外交努力及最终的失败,揭示了当前国际游戏规则的一系列特点。首先,我们看到美国在主导着国际社会的日程。9.11事件导致反恐斗争成为国际政治的中心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倒萨”则完全是华盛顿在反恐斗争进入第二阶段后单方面炒作的议题。尽管如此,随着这一议题的出笼,国际社会也不得不“随之起舞”,于是我们听到了联合国讲坛上一次又一次的辩论,目睹了联合国核查人员在伊拉克数月的奔波,也耳闻了法德俄中等大国与美国之间的折冲樽俎。

其次,美国对外行为中的单边主义倾向挑战国际游戏规则。布什政府上台后即显示出独行其是的作风,这一作风并未因9.11而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所加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布什政府深信现实主义的这一逻辑:力量决定行为,不受制约的力量意味着不受制约的行为。伊拉克战争的炮声宣告了调停美伊冲突的国际努力的破产,希望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多边外交无法克制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冲动。它留给国际社会的教训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单边主义将是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常态。

第三,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正当性标准被抛弃。二次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及有关游戏规则的制订给国际政治中武力的使用施加了一定的限制。联合国与地区组织授权、防卫性、抵抗侵略等是动用武力的正当性标准。然而,冷战后美国力量优势的凸显和新保守主义思维对小布什政府的影响,削弱了对使用武力的正当性的诉求。无论温和派如鲍威尔为争取联合国的支持作出了多大的努力,布什政府早已下定了以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决心。也就是说,先有“倒萨”之决定,而后才有争取联合国支持的努力,在此情况下,联合国充其量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而强硬派甚至连这块遮羞布也懒得要了。当然,借口还是要的,布什政府见无法将萨达姆与本·拉登扯在一起,便吹起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调子。但是战争结束数月了,所谓“大规模杀伤武器”连影子也没找到。在这场战争游戏中,华盛顿不仅表现了对联合国的蔑视,而且也愚弄了世界舆论。

有序、失序还是无序

那么,上述发展对当前和今后的国际秩序意味着什么呢﹖冷战后关于世界秩序的争论主要在单极阵营和多极阵营间进行。单极的鼓吹者(主要在美国)认为,从力量的结构看,冷战后的世界无疑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但这个单极世界并不可怕,因为美国本质上是一个“良性霸权”,它不会像历史上那些“邪恶霸权”那样滥用自己的力量,却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公共物品,如稳定的世界秩序,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等等。多极化的捍卫者则认为,单极体系是不稳定的、不民主的,也是不合理的。他们质问,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世界上,谁能保证美国不会滥用自己的力量,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多数国家的利益呢?

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所产生的分歧还表明,今后关于国际秩序的纷争还是观念上的。美国与欧洲盟国法德之间的争吵就说明了这一点。法德经过40年来欧洲一体化的实践,开始形成超越传统的主权观与民族国家观的新理念。该理念主张调整和约束单个国家的利益,以发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机制、维护国际秩序。而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理念则相信,国际条约也好,国际机制也好,都是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如果它们不能服务于这个目的,那么美国将毫不犹豫地废弃这些条约,退出这些机制。新保守主义者对国家利益至上观的膜拜使他们成为国际现状的挑战者。他们同联合国、国际机制和国际条约的捍卫者之间的分歧不仅是外交政策上的,更是哲学上的。

浅谈未成年人的秩序感与规则教育 篇7

一、秩序感与规则教育

秩序就是整齐与有和谐感的生活。而有序的习惯和美感就是秩序感。在培养未成年人秩序感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规则教育。规则教育是从属于社会教育的, 是社会教育中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合作习惯、初步的责任感和帮助未成年人 (婴幼儿、少年儿童)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方面的教育。不过, 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合作意识、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只是规则教育的部分目标, 而非全部。对未成年人进行规则教育主要是让他们掌握适应性规则, 即指在某一具体时段内适合相应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规则, 主要涉及公德、安全、惜物、个人卫生、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规则能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充分指导他们积极探索世界, 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立人格。

二、未成年人的“危险期”

青少年处于矛盾时期, 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 思想简单, 情绪不稳定, 逆反心理强, 既渴望摆脱束缚, 但又受到能力限制。未成年的独生子女既想得到同伴认可接纳, 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又太强;既想张扬个性, 但又比较偏激。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好胜心强, 易感情用事, 但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 加上娇生惯养、溺爱庇护、打骂训斥、家庭暴力、父母离婚等因素, 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冷漠、叛逆的性格, 促使未成年人缺少独立性和安全感。

如果大家认为未成年人有许多优点或不足让你欢喜或担忧, 那么我们认为孩子的优点是集家长、教师的优点于一身的展现, 孩子的缺点便是家长自身不足的体现。因此, 家庭、学校、社会应统一战线, 从现在开始与未成年人一起生活游戏、一同学习成长, 相互尊重, 以理解、平等、宽容的态度促使孩子不断进取。

三、实施规则教育的策略

有些规则是为了顺利地实现某一短期目标而制定的临时规则。规则教育需要我们在制定规则时应坚持合理性、灵活性和坚持性的原则, 并依据参与者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我们对未成年人实施规则教育的策略如下:

(1) 规则教育是把“双刃剑”。教育孩子时, 应从认知上、方法上和心理上给孩子指导和引导,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晓知以理, 动之以情, 将严格与自由相融合。

(2) 重视孩子权益, 尊重孩子的人格。尽力与孩子共住、共处、共学, 减少家庭的变迁与生活的动荡, 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游戏的教育环境。

(3) 不要以牺牲未成年人的自主性和快乐为代价。避免未成年人的“从众行为”, 要对未成年人因材施教, 鼓励他们勇敢直前、奋发向上。

(4) 正确对待未成年人的“反抗行为”, 理解未成年人的“无理行为”, 充分准备, 合理回应, 让未成年人顺利度过“心理反抗期”, 使使其勤奋学习、坚强勇敢向前冲。

(5) 规则是不可改变的, 但要不断修订与完善临时规则。成年人要注意未成年人规则意识的培养, 但不要混淆了规则的类型及其教育方式。

(6) 正确处理成年人的要求与未成年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未成年人的活动安排应有愉快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 要把握教育的自由度, 使严格与自由和谐统一。让未成年人学会明辨是非、扬长补短、开拓创新、全面发展。

(7) 未成年人处在自我中心阶段, 常常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看待事物, 对成人的强行限制表现出烦躁甚至反抗的情绪, 他们又不具备理解与接受别人要求的能力。因此, 成年人要理解他们反抗行为:一方面鼓励未成年人表达自我, 另一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 与未成年人快乐交流。

教育秩序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协调管理,良性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 四川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为各地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鉴于其基础薄弱、发展道路曲折, 必须针对它在发展中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 通过完善机制、创新模式, 推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对当前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制约因素的基本估价

(一) 发展迅猛, 功能归位缺失

近年来, 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快速增长, 《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到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5.2∶4.8左右 (1) , 这一目标已于2009年提前实现 (2) 。同年,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52万人, 比上年增加56.41万人, 在校生2 195.16万人, 比上年增加108.07万人 (3) , 这说明职教攻坚取得了极大成效。

然而, 从管理和运作层面看, “普高热、职教冷”其植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管理思维和运作机制中, 把举办中等职业教育仍作为一种“副业”, 特别是初三学生就地“分流”现象, 助推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偏颇认识;从就业对比看, 初中与中职毕业后获得的工作岗位、待遇几乎完全相同, 使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就业率显得含金量不足, 社会认同度较低, 则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成长性不高的重要外因。《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客观地分析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同时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质量、规模、结构、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见, 中等职业教育无法如愿归位有其内在原因。

(二) 分割布局, 内涵建设淡化

四川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经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重新洗牌后, 现存的已不多, 且多分布于各个地市州一级。而各地 (尤其是县及其以下所属) 的新生力量职业高中, 其布局以地域为主体特征, 一般一个县至少拥有一个职教中心或职业高中, 不难看出, 这是一种突出地域性、分割布局的模式。在社会认同度不高、学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生源数量逐年减少等背景下, 上述布局模式直接带来教育资源相对分散、专业设置重复、校均生源减少等问题, 迫使各校加入争夺生源的混战之中, 学校内涵建设有逐步被淡化的趋势。

(三) 效率缺失, 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

近年来政府逐年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仅以四川省为例,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7年比2008年增长了29.24%, 2009年比2008年又增长了8.97% (4) 。但是庞大、分散的布局, 使政府的投入仍是杯水车薪。据统计, 四川省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 326.84元, 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人员经费,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892.39元, 占总经费的30%, 低于全国平均的1 164.43元 (5) , 再从全国看, 到2011年, 整个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已欠账18年。办学经费已然严重短缺, 但同时存在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1. 资源不足与利用分散

职业教育是“花本钱的教育”, 《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规定:校内实训设备总值不低于1 500万元 (生均5 000元) , 这是高标准配置。同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 000元, 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 500元, 这应该是最低配置了。本来公用经费投入不足就已经使办学设施、设备捉襟见肘, 而分散布局、小而全的资金投放方式, 则使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由于公用经费比例明显偏低, 硬件上不去, 致使学校规模普遍偏小, 从而摊薄了投入的回报率。

2.“铺摊子”与资源闲置

近几年来, 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作法, 其中“铺摊子”和利益分化现象比较突出。

(1) 招生数量增加与办学能力提高不同步。招生数量的增加和扩大办学规模不是同等的概念。在经济学中, 将规模变化定义为所有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化, 也就是说, 规模的扩大是以所需生产要素相应扩大为前提;规模过大可能产生信息传递速度慢且造成信息失真、管理失效等弊端, 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据此, 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各校办学软硬件悬殊明显、部分学校不达标等限制下, 采取争相扩大招生数量的作法, 走的是一条小型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子, 也会使本来就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拮据, 长此下去, 还会对有限教育资源造成掠夺和破坏。

(2) 利益分化使教育资源利用不均衡。四川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类属关系复杂, 办学中的利益本位现象, 使整体利益被逐渐分化, 存量教育资源却被部分闲置, 还滋生了新的教育不公平。这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在传统管理上, 中等职业学校是由各行业举办并监管, 其后, 因数轮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和刺激, 先后走了升格、合并和撤销的路子, 分属教育和劳动部门管理, 而各地的职业高中与普教又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由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职业高中依托主管部门, 建立了生源输送的直通车, 坐拥大量生源而迅速得到强势发展;而处于同一地域内的其他学校, 有的尽管是国家、省级重点中专, 却因为“身份”和“血缘”问题, 在招生中处于明显劣势, 情况严重时几至濒临生源“断奶”的边缘, 致使这部分学校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常处于闲置、浪费的状态。

(四) 宏观协调缺失, 运行秩序亟待规范治理

1. 恶性竞争凸现, 公平与效率渐失

公平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软肋。围绕生源爆发的恶性竞争, 正有许多另类的形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逐渐蔓延开来, 并导致一系列不良现象出现。

竞争无序:违规支付大额招生介绍费乃至买卖招生指标时有发生;全员招生:教职工分配招生指标, 并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壁垒森严:初三学生就地分流, 甚至被直接圈入当地职教中心, 不允许外地学校介入;主业荒废:每年3-10月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招生, 无暇顾及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急功近利:部分学校违规缩短办学周期, 有的甚至仅在校学习2-3个月, 在交齐3年学费后便安排到外地打工, 有劳务输出之嫌;此外, 一大批社会无资质人员被聘用为专职招生员, 穿梭于各校和生源地, 吃了此校吃彼校, 产生了一批暴发户……

上述现象, 不仅扰乱了教育秩序, 又使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难以获得对等的生源匹配, 对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是一种误导。

2. 准入资格缺失, 重复建设严重

国家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相继出台和实施了许多鼓励和优惠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这块大蛋糕变得更加诱人。四川省2011年公布具有中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共654所, 其中高职院校 (含普通专科) 占4.13%、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占16.97%、职业高中占27.83%、民办校占35.63%, 技工校占15.44%。虽然表明多元化办学的杠杆作用已生效, 但也不能不看到办学准入“闸门”难以固化的隐忧。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 审批权限多头化。在多元化办学的格局下, 各类分属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有的学校还同时划归行业主管部门, 接受双重管理) , 而这些部门又同时兼有审批的权限, 由此导致调控的缺位, 办学资格认证有必要统一规范。 (2) 办学达标任重道远。硬件需要以投入为支撑, 而软件建设则要靠长期的培育和积淀。对照201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目前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师资 (含“双师型”教师) 不达标、无固定校舍 (不达标) 、缺乏教学设备、无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现象, 近年来全国被警告、叫停的学校不是少数。 (3) 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合理。各校在专业开办上失控现象较为突出, 不少学校都有10个左右的专业。出于招生的需要, 热门专业有无条件都要开办, 且专业设置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类的专业几乎绝迹。致使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生源竞争加剧。从长期看,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或将受阻。

二、整合有限教育资源是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 掌控宏观布局, 注重内涵式发展

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追求数量的发展模式, 有可能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泡沫化的催化剂之一。经济学原理指出:避免“过热”现象最根本的方式, 是必须以真实的成长来化解泡沫。办学数量上去了, 现在是到了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上档次的关键时期了。

1. 优化学校布局

从管理调控来讲, 必须在“泡沫”尚未形成危险规模之前, 以适当的干预机制来防范可能出现的失控;从发展模式来讲, 职业教育的“增长点”要不惟数量, 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处处开花”的布局方式, 按照“整合”、“优化”、“提升”的原则, 对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从整合原则来讲, 鉴于现存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和分布不均、招生“市场”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等现实状况, 应以整合存量教育资源为重点, 并遵循“抓大合小”、“效率优先”和“质量优先”的原则。

2. 转变发展方式

多元化投资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 迫切要求实现发展和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一是从单纯依靠教育资源使用数量的增加, 转变到在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基础上提升办学内涵;二是从分散布局重数量, 转变到以整合资源、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中等职业教育如何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 《行动计划》已为此立题,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予以实施。

(二) 整合利益关系, 注重资源利用的“拳头效应”

1. 实现利益格局全局化

任何发展中的利益纷争, 只会削弱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必须以利益整合为基础, 通过利益整合才能为资源整合净化环境和提供机制保障。在企业改革中, 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 已经为我国不同利益主体的企业找到了做大做强的思路, 要理顺中等职业教育的责权利关系,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谁来担负实施利益整合的重任。显然不是多个部门可以共担的, 必须依靠一元化的领导。

2. 推行效率优先增进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 效率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效率, 但资源要达到有效配置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公平是强调合理的竞争和平等的机会, 中等职业教育中“公平”的意义就在于:克服因地方保护和被排斥而丧失参与教育服务或享有优质教育的资格。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优先配置, 教育资源不足也可以通过整合来得到优化和质的提升;公平竞争和平等机会则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 但两者都必须以承受打破原有利益制度的阵痛为前提。

3. 维护两个主体资格

生源的恶性竞争, 既间接剥夺了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学校参与教育服务的资格, 又直接扼杀了受教育者自主择校和选择专业的权利, 从而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当前, 只有通过净化办学的外部环境, 建立公平办学的机制, 才能保护那些办学条件合格, 但却在生源无序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校的办学资格, 才能维护受教育者自由择教的合法权益。

4. 集中配置有限资源

探索“集约办学、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 既可以有效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降低生均培养成本、获得规模效应, 又可以避免有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 要在统筹办学资源和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敢于尝试打破行业与地方、行业与行业、地方与地方之间的限制, 淡化隶属关系, 试行在市级行政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的统筹布局, 推行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的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模式。

三、强化宏观协调和管理是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支撑, 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参与性、培养目标技能性和就业性的特点十分突出, 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必须予以准确定位。

(一) 以利益整合弱化政府“内部性”

通常宏观管理“失灵”与政府“内部性”现象关联密切。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把政府“内部性”描述为:政府部门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可见, 政府“内部性”的核心是利益问题。当前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以地方为主, 分级、分工管理的体制。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是两个并列的管理机构, 再加上有关行业及协会参与管理, 实际构成了教育、劳动、行业等多部门并存的管理系统。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大多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 但其毕竟只是在不同利益背景下, 所派生出来的一种松散型的临时机制, 尚缺乏一个独立行使管理职能的实体性专门机构, 也急需建立一个可以统筹和协调全局、整合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规范运行行为的宏观协调新机制。就此,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范本。

(二) 以管理职责的定位带动运行模式的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 从这个意义讲, 抓职业教育也就是抓经济发展。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对象已不仅仅包含“教育”这一基本元素, 还要更多地融合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在当前阶段, 尤其要将布局和调整结构, 以及通过创新机制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的紧密对接, 作为政府及职教管理机构的两项重要职责。

1. 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协作的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是落实《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四川省当前而言, 要建立与产业协作的机制, 一靠体制, 二靠制度。一方面要改革职教管理体制, 理顺职教管理的职责, 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统筹的作用, 调整并完善学校布局, 集中使用优势教育资源, 结合当地产业布局经营好示范和特色学校及其拳头、精品专业, 提升办学实力, 以调动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要尽快出台相关的地方法规和制度, 为职教管理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

2. 建立职教管理部门与行业协调的机制

要尽力促成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荣辱与共”的依存关系, 两者必须相互融合。要以利益共享为纽带, 既使职业教育主动为行业及企业服务, 又使行业及企业的活动积极向职业教育延伸。为此, 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挂帅, 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 建立起各行业所属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考评机制, 通过完善企业进驻学校 (实训工厂、车间) 、学校走进企业 (顶岗实习) 的教育模式, 逐步探索紧密合作与协作的新机制。

3. 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培养制度

在“以产业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的原则下, 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我国的职教体制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割得比较彻底, 自成体系, 不利于“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已日渐高涨, 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职教较发达的地区已积极着手实践, 北京市将在今年推行“职业教育分级制”, 打破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概念, 实行职业教育6级“直通车”;上海市拟将职业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提出将中、高等职业学校、职教本科及职教培训统一起来, 再办一批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质量本科院校, 打造职业教育的“清华”、“北大”的构想。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 其发展空间和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当前, 必须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行动计划》为指引, 坚决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滨,张大伟,吴介军,薛惠锋.基于DEA模型的高校办学效率评价及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9(10).

[2]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4).

[3]李重庵.职业教育如何取得突破性发展[N].光明日报,2010-04-07(11).

[4]吴晓川.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J].教育与职业,2008(35).

教育秩序 篇9

本文拟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这个角度来对网络论坛的特性进行研究, 将具体研究网络论坛的传播秩序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以及与政府引导行为的关系。

一、自生自发秩序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中认为:“所谓‘秩序’, 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意指这样一种事态, 其间, 无数且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我们对整体中的某个空间部分或某个时间部分所做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作出正确的预期, 或者至少是学会作出颇有希望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2]这个定义表明了秩序是来源于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 代表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观。哈耶克认为社会中存在两种秩序:人造的秩序和增长的秩序。“我们把‘人造的秩序’称之为一种源于外部的秩序和安排, 这种人造的秩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建构或一种人为的秩序, ……, 另一方面, 我们把‘增长的秩序’称之为一种自我生成的或源于内部的秩序, 这种秩序最为合适的英语称谓则是自生自发秩序”。[3]这两种秩序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不同的起源方式, 人为的秩序是人类理性审慎思考之设计的产物, 而自生自发秩序则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4]在此, “自生自发秩序”并非经由人的智慧而预先设计的产物, 而是许多遵循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人的各自行动的必然结果。

哈耶克从本体论上批判对世界进行的“自然”与“人为”的二分法, 建构社会秩序规则的二元观, 即作为“人之设计之结果”的人为的秩序和作为“人之行动非人之设计之结果”的自生自发秩序。同时, 哈耶克从知识观上反对那种行动者对相关事实拥有完全知识的完全理性, 承认人对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人的行动能在处于对事物无知的状态下取得成功, 是因为遵循了非人之设计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并非行动者所能了解, 但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这样一些规则的调整, “这些规则是在他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中经由一种选择过程而演化出来的”。[5]这种选择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那些能使遵循它们的群体得到更大优势的规则, 才能为人们所选择, 因为它们使选择它们的群体更具竞争力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看出, 这些规则是通过人们的选择而演化的结果, 并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因此, 这种“在人们社会交往的行动过程中经由‘试错过程’和‘赢者生存’的实践以及‘积累性发展’的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秩序就是‘自发秩序’。”[6]

二、作为自生自发秩序的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一) 什么是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中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7]秩序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代名词, 是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述, 但这种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并不是说有秩序的事态是静止不变, 按博登海默的概念, 秩序是指变动中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这种变动是有规律的和具有可理解的模式。

根据前文哈耶克关于秩序的定义, 再参照博登海默的概念, 本文中认为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指网络论坛中存在这样一种事态, 即在网络论坛参与者围绕话题进行意见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这个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来源于网络论坛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网络论坛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发帖者、回帖者和话题。秩序就产生于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其二, 哈耶克认为对处于一种秩序状态下的整体, 部分的了解会对其余部分做出正确的预期, 这说明秩序状态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稳定性, 只有稳定才能使一种预测成为现实。这种稳定性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哈耶克认为秩序是“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看到, 也不可能经由直觉而认知到这种颇具意义的行动构成的秩序, 而只能够经由对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探索而从心智上对它加以重构。”[8]按照哈耶克的说法,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秩序”, 它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不是对某一次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的概括, 而是对网络论坛整个运行状态在心智上的一种抽象和重构。

(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自生自发性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中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一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都是复杂的, 但是与刻意的人为的安排不同, 它们却有可能达致任何一种复杂程度;二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是抽象的秩序, 然而它们常常是由那些只能根据抽象特征加以界定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构成;三是自生自发秩序不是由一个外在的能动者所创造的, 也就不可能具有目的。”[9]以这三种鉴别性特征观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包含这三种特性:

第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人能所审视和把握的那种程度。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者人数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虚拟交往空间, 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 因此, 网络论坛参与者的数量时刻都在变化;二是话题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中的话题是不能预先确定和安排的, 它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动而变动, 但现实社会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也是难以预料的;三是参与者意见的不确定性, 虽然参与者对具体某一话题的意见是确定的, 但他们对不同话题的意见是不确定的, 话题不同, 意见也会不同。如果将人数、话题和意见三者相乘, 得到的结果那将是一种人所不能审视和把握的复杂状况。

第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某种程度的抽象秩序。哈耶克在论述自生自发秩序的抽象性特征时指出, “秩序的抽象特征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 乃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尽管这种秩序所包含的所有特定要素乃至这些要素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它们仍然会存续下去。”[10]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这样一种抽象的秩序, 在网络论坛中, 尽管参与者是变化的, 话题是变化的, 意见也是变化的, 但共意达成的秩序依然存在。

第三,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并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前文已经说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在网络论坛内部运行过程中

2012年第6期 (总第94期)

产生的, 它是网络论坛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的结果, 因此也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

虽然网络论坛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 但还不能在完整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因为构成自生自发秩序的关键条件是这种来源是“人之设计的结果”还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下面将要说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

哈耶克认为, “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乃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11]同时, 这些被遵循的规则也是自生自发的, 它们是在人们的选择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它们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遵循它们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 自生自发秩序的产生是其要素遵循了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只有具备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才能被视为自生自发的秩序。在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中也存在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那就是网络论坛中的共意达成机制。共意是指在网络论坛中论坛成员围绕某一话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论坛成员发表意见和讨论的社会交往虚拟空间在其内部运行中必能发挥某种功效。功效在这里是一种连续体, 它的最低限度是论坛成员能自由平等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高限度就是共意的达成。其中, 论坛成员自由平等的发表意见是共意达成的基础, 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网络论坛内部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功效就是共意的达成。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写道:“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互相冲突地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 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是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 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12]就如康德所言, 网络论坛的参与者也是持有自己的意见来参加讨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 甚至有些意见是相互冲突的, 但往往也会朝着一个不知道的“自然目标”发展, 这个“自然目标”就是达成共意。为什么在网络论坛中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会达成共意?这是因为他们遵循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是一种自生自发规则, 在于共意达成机制包含在“坛内环境”中实现的共意的产生、形成和转化三个阶段。

1. 构建共意达成的“网络论坛环境”

维系网络论坛的纽带是话题, 论坛的每个参与者都在提供各种话题, 将现实世界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论坛中进行“报道”, 一个话题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描绘, 就像拼图的一个板块, 众多的话题被“贴进”论坛, 拼凑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环境的“坛内环境”。网络论坛营造的“网络论坛环境”与客观现实环境的不同在于, “网络论坛环境”是对客观现实环境的一种“凸显”, 只有那些被论坛参与者认为重要的, 值得一发的事实才能进入论坛, 不是对客观现实环境比例性的缩小, 而是过滤性的“凸显”。同样地, “网络论坛环境”与李普曼所说的“虚拟环境”也存在差别。其中最关键的差别是两种环境的构建者的不同。“虚拟环境”是大众媒介对客观环境的报道而形成的, 大众媒介是“虚拟环境”的建构主体。而在“网络论坛环境”的形成中, 在大众传播中的处于“受众”地位的一般网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营造出一个“坛内环境”。

2. 共意在“话题焦点化”中的产生

共意的产生阶段在网络论坛中表现为:在众多的话题中, 某一个话题被焦点化, 在论坛中出现大量围绕该话题的帖子。“网络论坛环境”中关于某个话题的意见和情绪的积累和酝酿, 为这个话题的焦点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而话题焦点化的动力来自于作为“导火线”的某个社会大事件或大问题的刺激, 使人们已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以大量的发贴和回帖的形式表达出来。

3. 共意在“意见整合”中的形成

共意的形成阶段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意见在激烈的摩擦、交锋和碰撞中产生一个共同的意见。共意的达成需要在网络论坛的意见传播过程有一种“意见整合”的机制。在网络论坛的“意见市场”中, 各种意见的陈列与分布, 形成诺曼所说的“意见气候”。网络论坛的信息具有保存性和共享性, 对所有关于该话题的发贴与回帖的查看, 可以感受到这个的“意见气候”的分布状况。意见的性质与立场、意见的强度与方向以及某种意见支持或反对的人数的多寡, 都会影响“意见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对意见气候的感知, 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一个重大影响源, 同时也对意见的整合产生重大作用。

在意见整合过程中, 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的意见代表了意见整合的方向, 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同一“类”人的共同看法, 将这“类”人想要表达的意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具有权威性, 因此, 公众将参照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而修正自己的意见, 以达到整合。

4. 共意的消退与转化

当某一共意所关注的事件逐渐淡化或问题等到解决时, 这种共意就处于消退阶段, 但也会出现共意的转化, 一种新的共意代替老的共意, 实现共意的更替。网络论坛能出现“共意转换”, 在于话题的非连续性和多样性。非连续性是指话题的多变, 网络论坛联系的纽带是话题,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新的话题将取而代之, 以维持这个论坛的存在。人们在网络论坛上结成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 他们依靠兴趣和话题而聚集在一起,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会不断的补充新的话题, 从而出现新老共意的更换。

综上所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能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是因为它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所必须具备的三种鉴别性特征, 更为重要的是, 从起源上来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形成是其要素遵循了共意达成机制这种自生自发规则所产生的结果。

三、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信息引导

哈耶克认为, “在任何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中, 人们之间的合作都始终是以自生自发的秩序和刻意建构的组织为基础的。”[13]在一个大社会中, 存在各种组织, 而政府在这些组织中占据极为特殊的位置。虽然自生自发秩序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也存在, 但哈耶克认为在大多数场合, 政府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政府具有两种分立的功能, “一是‘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 二是‘提供自生自发秩序所不能充分提供的其他服务’。”[14]本文要重点讨论的是政府的这第一种功能, 即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保证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实施也就是在促使自生自发秩序的正常运行, 但对强制的方式, 哈耶克认为“所凭靠的并不是操纵或控制社会成员的方法, 而只是一种间接的方式, 亦即对那些有助益于型构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15]本文认为政府对网路论坛传播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是信息引导。

杜俊伟在其博士论文《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中认为, “舆论引导的根本性手段应该是基于信息的———通过扩充信息的总量来促使公众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通过完善信息的结构来消除公众对事物形成的片面性认识。”[16]这里强调了信息对于公众对事物认知的重要作用, 但尤为关键的是公众是根据对事物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意见。Wryer和Sully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表明, “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17]如果公众一开始对事件的认知是片面的或错误的话, 往往会导致最后形成错误的意见。

网络论坛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参与者对话题中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或问题的认知, 会影响其发表的意见的正确或错误, 所以能否获得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至关重要。因此, 政府的信息引导行为就是要为论坛参与者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及时, 是时间维度, 快速的提供信息, 可以防止公众无谓的猜测和谣言的产生;准确, 是要如实的客观的提供信息, 形成正确的判断基础;全面, 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 防止意见的偏差。政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也就是在促使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的良好运行, 从而使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整个社会秩序相和谐。

参考文献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54.

[2][3][4][5][8][9][10][11][13][14][15]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M].邓正来, 张守东, 李静冰,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54, 55, 63, 7, 57, 57-58, 58, 63, 67, 69, 73.

[6]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36.

[7]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27-228.

[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

[16]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7.

从混沌走向秩序 篇10

谨以此文, 献给战斗在物业管理最前线的变革者们!

圈地

圈地运动如火如荼。

彩生活集团与上海银湾物业合作的消息, 这几天被朋友圈刷屏了。而仅仅就在2个多月前, 花样年20亿收购万达物业的重磅消息所带来的余震波似乎还没有消退。作为国内物业收并购运动的始作俑者, 彩生活集团一直在用不断刷新的管理规模展示自己的霸气, 而后来者亦大有人在。

成立仅2年的中民物业, 凭借雄厚的资本一举收购了包括上海明华、上房、科瑞等多家一级物业企业, 日前宣布其管理规模将达到3.5亿平方。而万科物业在前海注册的誉鹰物业则悄无声息地收购了数千万平方的物业, 连同近2年外拓的物业以及万科自身开发的物业, 其管理规模或已接近3亿平方。另外, 金地、君华、碧桂园等多家物业公司, 都在四处出击, 伺机并购。

除此之外, 众多的行业联盟也不甘示弱, 纷纷加入中小企业的争夺战。一应云联盟在其9月份召开的一应云智慧平台2.0发布会上, 宣布联盟成员已超过270家, 管理规模超过7亿平方;银钥匙联盟日前则宣布加盟企业超过500家, 联合管理规模超过3亿平方;而10月底刚刚才成立的中小物业发展联盟, 在深圳成立大会上携手14家发起单位喊出了“共同抵制门口的野蛮人”的口号。

这些似乎都在昭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难以独善其身,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资本

这一年, 行业追逐资本的热情有增无减。

尽管新三板交易惨淡、港股PE值持续走低、A股面临IPO瓶颈, 但这些似乎都无法阻挡物业服务企业上市的决心。

嘉宝股份、远洋亿家、美易家、智善生活、荣超物业、天骄股份、第一物业、乐生活……一长串的物业服务企业, 出现在2016年度新三板的市场上。截至目前, 在新三板挂牌的物业服务企业已达34家之多。

绿城物业、祈福新村则分别成为了国内第四、第五家在港交所敲钟的物业服务企业。其中, 绿城物业还因为出色的股市表现成为了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成份股。同时, 碧桂园集团也于9月份发布公告, 碧桂园物业在分拆后已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IPO的申请, 正式加入A股排队等待审核的大军。

运用资本的力量, 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并规范发展, 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审视大部分上市物业企业的战略路径, 却发现他们有着异常相似的逻辑:引入资本、跑马圈地、建设平台、开展社区020、包装品牌、用故事吸引新一轮的投资者、继续跑马圈地……再细究这些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 会发现绝大部分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依然体现在基础的物业服务业务上, 在社区增值服务方面实现盈利的寥寥无几。进入2016, 社区020已经风光不再, 大手笔的烧钱并没有烧出一个未来。但为何这些企业都走在了同一条路上?难道真的是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这些问题, 或许要留给时间来作答:

物业服务企业做大了, 是否就一定会变强?如何才能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物业规模增加了, 是否就意味着移动端的用户量一定增加?物业企业是否已经找到了清晰的商业模式从而对规模进行变现?

大量并购的企业如何能在短期内实现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彼此的资源互补?

技术

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摩尔定律似乎一直在互联网时代默默发挥着作用:新技术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技术的应用成本则大幅度下降。

2016年, 物业管理行业的科技含量骤然升高。室内定位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RFID) 、视频分析技术、手掌静脉识别、微机电系统 (MEMS)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无人机、智能机器人、AR、VR、MR……层出不穷的黑科技, 让人叹为观止, 正可谓“微微一笑很倾城”啊。曾经感觉如此陌生的新技术, 已然从实验室扎堆地走进了社区。

一夜之间, 我们就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走进了物联网时代。物业管理行业的先行者们已经在社区里开始尝试各类新技术与设备了:智能停车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楼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安保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物业管理行业俨然是这一波技术潮中的受益者。随着社区内各类传感器部署的数量的增多, 我们已经开始在讨论“云、管、端”, 我们开始探讨物业管理的大数据, 我们开始建立用户标签、客户画像……这一切来得如此迅猛而又悄无声息, 以至于很多后知后觉的企业感觉就像是作秀。

就在不久之前的乌镇峰会上, 互联网大佬们就“互联网VS物联网VS人工智能”的话题开展了激烈的辩论。抛开那些“狂拽酷炫吊炸天”的争论不表, 有一点你必须认识到:技术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物业管理行业终将成为过去。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模式

2016年, 行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略显乏力。

科技快速发展, 商业模式模糊, 这种情况就如同王朔笔下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社区020的试验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时间, 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可以称之为典范的成功案例。而2015年一夜之间涌现出来的许多社区平台正在陷入平庸, 这种平庸包括了用户的滞长, 运营的瓶颈, 也包括了盈利模式的匮乏。打开应用商店中大部分的社区APP, 你几乎看到的是一样的内容:“管家、邻里、商城、发现……”而一些以科技领先自居的物业企业, 有很大一部分的盈利还是来自于基础的物业服务, 以及简单粗暴地擭取社区公共资源 (例如广告) 等。

我们是做“资产保值增值的捍卫者”, 还是做“科技为本的互联网公司”?我们是做平台的运营者, 还是做服务的提供者?我们是渐进式改良, 还是颠覆式变革?在不同的价值观下, 我们正在渐行渐远。这注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注定了未来不同企业 (或平台) 的发展轨迹。

痛点

顾客痛点依然坚挺。

新旧物业交接大打出手、老物业状告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成立暗箱操作等新闻依然充斥报端。有物业的地方, 似乎就有江湖。

这些年来, 众多的社区平台、产品经理们都在努力挖掘着业主的“痛点”, 试图用移动互联网持续提升顾客的体验。投诉、报修、缴费、查询、电商、社交、理财、开门、停车……越来越多的在线功能确实在悄悄改变着业主的消费行为。然而, 这些功能都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 并未从根本上触及行业的核心。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 行业诸多纠纷与问题的存在, 其实都与“社区科学治理”是无法分开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如何建立科学的社区治理机构与治理机制?如何增强业主的公民意识以及社区参与度?如何确保社区服务的公开、透明?如何赚取阳光下的利润?……这些, 或许才是社区顾客当下最大的痛点, 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 越来越多的业主组织、第三方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 并积极投入了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讨以及工作实践中。与此同时, 一些行业的先行者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突破:一应云智慧平台携手扬州房管局, 借助PMS系统协助专项维修资金的审批管理;万科睿服务推出“友邻市集”和“阳光社区”;深圳住建局依托腾讯推出“物业管理”微信公众账号……这些, 无疑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仍然远远不够。

为顾客创造价值的道路, 任重而道远。

2016, 是纠结的一年。

我们迷恋技术, 却仍然未能将技术转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追逐资本, 却仍然难以变现快速增长的规模;我们挖掘顾客痛点, 却仍然无法有效实现顾客价值……行业正处在混沌当中。然而, 大浪淘沙、铅华洗尽, 我们也越发逼近行业的本质。顺着重重迷雾中透露的光, 我们惟有奋力前行, 这将是一条通往新秩序的道路。

最后, 让我们用汪国真先生的一首诗, 作为2016年行业的记忆:

年 (jing) 龄 (zheng) , 总是如期而来;忧 (chuang) 愁 (xin) , 总是不请自来;

不 (bian) 幸 (ge) , 总是突如其来;而 (dian) 你 (fu) , 为何总也不来?

遵守心灵的秩序 篇11

秩序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交通秩序,一种是心灵的,比如为人处世的原则、底线。而世间最大的秩序是良心,卢梭说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

要想很好地遵守心灵的秩序,就不要为任何身外之物所打动。唐代大臣崔群被选为翰林学士后,唐宪宗下诏规定,今后凡翰林学士奏事,都必须有他的署名才能报上来。得到皇帝如此信任,他却连忙对皇上说:“翰林院的做法,往往会成为一种规矩,如果照此办事,将来万一有阿谀奉承的人担任了翰林院长官,那么官阶低的人直言进谏就无法上达了,所以请陛下收回这个成命吧!”宪宗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没有执行“连署”的旨意。幸好他淡泊名利,否则,他就会以职务之便窃得名花利果,进而会丢掉自己的原则性。

要想使自己不为身外之物所打动,就必须有一定的信仰、修养。当年,韩愈到京城参加会考,主考官陆贽要求考生文章用骈体写,可他没有这样做,因此落榜。三年后,他再次参加会试,这次的主考官还是陆贽,很多人就劝他说:“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考官,你把文风改一改吧,否则还会再次落第!”他听后表示:“就是一辈子考不中,我也不去模仿那腐朽的文风。”进考场后,他发现考题竟还是原来的题目,而他写的也还是原来的内容。陆贽看完后发现,他仍然没有按要求写骈体,但文章内容相当出彩,而且,陆贽也为他的坚持所打动,便录取他为进士。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仰和修养,那么他就会曲意逢迎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个性、品格乃至前途。

拥有一定的信仰和修养的确很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还原出最真实的自己。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天,列宁到理发馆去理发。一进门,等着理发的人一眼都认出了他,知道他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每一分钟都极其宝贵。于是大家急着对他说:“请您先理吧。”他回答说:“谢谢诸位同志们。不过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按班次、守秩序。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他不肯先理发,列宁没有因为自己的高位、成就而迷失自己。而一个迷失了自己的人,他将变得一无所有,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要还原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境界。英国作家巴威尔·利顿,曾经过艰辛努力创作出来的《杂草与野花》和《福克兰》两部作品,都是失败之作,因此他遭到了人们恶毒的批评和攻击。但是他依然努力写作。后来,他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伯尔哈姆》,一下引起了读者的好评,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他开始了长达30年的文学生涯,其间写出了一系列轰动性的成功作品。要知道,生活如海,难免起风浪。要是没有一定的境界,小风小浪也会要了你的命;有一定的境界保驾护航,再大的风浪也奈何不了你。

罗曼·罗兰说:“所谓的秩序就是想做不让做,不想做的偏让做。”这话告诉我们:做事、做人的标准不是自己的好恶、爱憎,而是真、善、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遵守心灵的秩序,进而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美好,而不是让人伤心的意外。

(编辑/杨逸 图选自张丽华漫画)

罚款难解马路混乱秩序 篇12

据《深圳过马路闯红灯今天开罚, 1000名交警上路严查》一文报道, 5月23日起, 深圳正式对行人闯红灯罚款。不止深圳, 在“凑够人了就走, 无视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持续在各媒体发酵的同时, 各地对行人闯红灯的声讨也是浪潮一个接一个, 无论是北上广深, 还是三四线小城。

处罚措施也是五花八门, 有深圳这般“分类处罚, 执勤相抵”, 也有不痛不痒如“罚款十元”, 又有专门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前三名”。尤其是厦门, 其处罚条例一出立刻引发哗然:行人闯红灯不但将面临10元罚款, 违法行为还将纳入“诚信信息共享平台”。这就意味着在厦门闯红灯被逮, 会留下“诚信污点”, 将来就业、贷款、考驾照、办保险等都会受影响。

先不说这样的处罚条例有没有上位法支撑, 也不说“乱象得用重典”是否有理, 要想依靠这样声势浩大的罚款“运动”来制止“中国式”过马路, 多少有点儿痴人说梦。

“闯红灯罚钱”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但多年来马路乱象屡禁不止, 很大程度上在于执法难度大, 以至于最终难以为继。执法人员遇上行人闯红灯, 首先得“逮住人”, 但即使“逮住了人”, 行人推说“没零钱”、“没带钱”, 处罚就落了空。碰上大批人员集体闯红灯, 又或者是违法人员恶意抗法, 处罚的难度就更大。因此, 尽管各地针对行人违法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但要想真正取得实效, 还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否则“响两枪就熄火”落得功亏一篑。

不过要想真正维护道路秩序, 单靠重罚还远远不能奏效。机动车与行人间的出行矛盾由来已久。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10月,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2.56亿人。而在2012年1至10月份, 全国因闯红灯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227起, 造成798人死亡。机动车呈爆炸式增长的另一面, 是驾驶员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

诚然, 新交规中明确规定, 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行为, 一次记6分, 这提升了驾驶员闯红灯的成本。但要想减少闯红灯的行为, 板子打在机动车和行人身上仍显不够。

不少学者曾针对闯红灯做过调查研究, 得出行人在路边等待过街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秒, 在中间安全岛的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仅为50秒。而国内众多城市行人过街红灯时间设置偏长, 并且以机动车需求为导向, 大概是惯例。

还有一些惯例。如主干道上斑马线设置能少则少;红灯亮时, 允许机动车右转, 甚至部分地方还允许机动车左转, 行人行至路中, 难免与车辆擦身而过;而随着城市马路越修越宽, 人行道绿灯时间却未必跟着延长, 行动不便者往往容易困在马路中央, 诸多难办。

各类马路乱象背后, 是行人与机动车路权分配的不合理。要根治“中国式”过马路, 治理马路乱象, 不仅在制定科学规则, 强化教育引导、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素养, 更应改进城市管理, 充分保障行人路权。

[微观点]

上一篇:破解国际物流之瓶颈下一篇:网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