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秩序

2024-12-01

法治秩序(精选6篇)

法治秩序 篇1

《法治秩序的构建》(增补版)(以下简称季著)一书是季卫东教授的论文集,几经再版与增补,迄止今日,载文二十五篇。皆为作者二十多年来撰写的有关法治秩序方面的论文或评介。纵观整本论文集,看似散乱不衔接,实则以“社会变革与法治秩序的建构”这个主题贯穿该论文集以及理论、制度、实践等不同的层面。作者在选取这二十五篇论文汇编成书时,将其分为三编。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指出了中国法制在程序上的缺失。

中国古代历朝之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为主”已为通说。至于程序的规定,虽不缺乏,但独立的、能够保障人权抑制公权力滥用的完备程序体系依然缺失,且程序法一直没有独立于实体法之外。完备的程序法体系在立法上的缺失与司法实践中轻视程序、认为程序繁琐以试图简化之、过分追求实体结果等观念与行为,导致司法官在侦查与审断案件中往往会恣意使用手中的权力、刑讯求口供,以求达到自己心中所认为的实体结果,不可不谓是造成古代冤狱的一大原因。如邓建鹏教授对《错斩崔宁》案之冤狱的分析,该案“府尹没有遵照法律检验现场,这是一个在当时法制环节中的‘程序不正义’问题。正是它,导向了冤案。”在本案中,若府尹遵守宋代“赴案发现场检验尸体”的程序规定,是不难发现凶手扯走的是被害人用床单包裹的十五贯钱,而崔宁装钱的则是“搭膊”。可见,若能重视程序并践行之,是能避免该冤案发生的。

但自清末变法修律以来,程序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了法律家的关注,作者引沈家本的论述,意在说明程序在保障良民不受懔难方面的重大意义。季著之用力便在程序。季著所谈法治程序或曰秩序,在今天看来,并无稀奇,因为整个法学界都有此共识,“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这样一个口号或曰意识存在于大多数法学学者的观念中。但在该文发表时(即1993年1月),改革开放刚刚进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在那时便提出程序正义这样的命题不可不谓创新。如其他学者所评价的那般“在中国,真正从抽象的哲学层面探讨程序问题,肇始于季卫东先生1993年发表的《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至于季氏关于程序方面的论述在学界的影响力度,从其成名作《法律程序的意义》所获得的高度评价以及居高不下的引用率可窥一斑。并且该书在论及程序正义的观念时,并非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列举了切蛋糕的人最后分蛋糕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以说明程序正义对结果正义的保障价值,以突出程序的重要价值。这一研究方法对当今法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的研究不可不谓一大启发。这点与笔者涉猎的法理学论著高度抽象,读之而不知其所云有明显区别。

本书在讲述法秩序时并非单纯的说理,而是旁征博引,涵盖古今中西。从其文献与正文中,可以看到其作为法理学者对《周礼》、《荀子》、《刑法志》等古籍文献娴熟的运用丝毫不逊于法制史学者,且其“认识过去主要涉及真伪问题,是非的价值取向则是第二位”的观点对法史研究过程中考据资料认识历史所应持的态度亦是提点。对西方学说,诸如“波斯纳的实证主义、德沃金的法律解释观及其《法律帝国》、昂格尔”等人学说的介绍与评价便可看出著者西学功底之深厚与广博。至于对日本法学理论的运用与评介,著者更是轻车熟路,这与著者负笈东瀛并于彼任教多年不无关系。这点给笔者的启示是:要想成一家之言,还得博通古今甚至学贯中西方可。当然著者运用或介绍这些学术理论并非炫耀其学识的渊博,其意还在说明程序的重要性。如其文中所述,程序对法律秩序在“过滤主张与选择可能性、疏导不满以避免激烈对抗、兼顾合理裁量与限制恣意、让失望者更容易接受决定、强化服从决定的义务感、化抽象规范为具体行为指示、通过合理选择以改组法律体系的结构、减轻决定者的责任风险与请示汇报的成本负担”八个方面有具体的、直接的作用。以笔者微不足道的生活经验察之,面对一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主张,选择的可能性也如同满天繁星般令人眼花缭乱,这时,运用程序思维分析之,合乎程序的主张纳入其轨道,不合者排除之,如此能减少思绪的紊乱。

当然季著中运用社会学知识分析“关系社会中的法制建设”以及对“促进法制发展外部动因的三种分析”、“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之利弊分析”,在笔者看来亦是季著的亮点。由于笔者主要选取“程序”为该书评的评论中心,所以对其他亮点不加赘述。

虽然季教授关于程序重要性的论述全面而精辟,但学术上的争鸣与质疑依然见诸笔端。尤其是其对调解程序、司法主观性、程序化控制的论述,在笔者看来未尽充分便以“总之”结语。可谓惜墨如金。由于这是一本论文集,发表年份有先后,论述的内容虽皆关于法但论点不一,前后矛盾、重复之处便在所难免。试各举一例以佐证,在探讨“应然、大调解、能动司法”时前后出现了重复。在探讨有关民意时,作者在前面“对众愚政治持否定态度”而在其后又倡导“首长的决定以民意为后盾”不可不谓矛盾。不过,出现重复与矛盾都是可以理解的,如笔者在前面所作的分析,该书为论文集,其中收录的论文发表年份不一,且有些发表年份相隔较远,这中间,作者的思想出现了转变或曰成长都是正常的现象,这一转变凝练于笔端,便是前后观点不一甚至矛盾。当然,这与近二十年来政治气候的转变也不无关系,毕竟《中国社会科学》不乏喊口号的法学论文。至于出现重复之处,就如穿衣吃饭说话会重复一样,在所难免了。

摘要:古代中国,关于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不鲜见于敕令格式律,但完备的程序法体系却未曾建立过。传统法文化对程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近代法律人对程序的重视。及至季卫东先生发表《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呼吁中国法律界重视程序,程序的重要性才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法律人的共识。该文收录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一书,该书对“法律程序”、“法律职业”、“法律解释”等问题的探讨给我们颇多启示,尤其是加深了我们对程序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法治,程序,冤案

参考文献

[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350.

[2]邓建鹏.也论冤案是如何产生的──对《错斩崔宁》、《窦娥冤》的再解析[J].法学评论,2010(5):154.

[3]于立深.程序的多重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75.

[4]郑春燕.程序的价值视角——对季卫东先生《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的质疑[J].法学,2002(3):20-25.

法治秩序 篇2

论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法律和社会伦理是社会工作组织及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两种行为准则.社会工作实践中,人们高度重视社会伦理,却忽视了社会工作法律.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工作法治秩序的建构不可忽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障碍,要从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法律信仰的建构、法律意识的重塑、社会工作法律资源的补给和法治秩序与社会伦理的`整合着手,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工作现实情况的现代法治秩序.

作 者:郭明霞 扶庆松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2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24(12)分类号:C916关键词:社会工作 法治秩序 社会伦理

法治秩序 篇3

关键词 信息网络 法制建设 网络社会 安全秩序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网络秩序混乱的危害主要包括网络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愈加猖獗和网络心理战破坏社会稳定等。维护网络社会的安全秩序需要国家和企业依法建网和依法管网,更要求人们依法用网。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意义,对加快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研究。

1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主权的地域性与信息网络超时空性矛盾的逐年增加,使得网络主权的概念愈加模糊。基于此点,某些国家便开始组建“网军”,以网络政治化的方式“巧妙”地向世界宣布了其网络主权,并大肆在网上渲染“国家主权过时论”。对此,我国必须提高警惕,做好应对措施。依法对网络行使主权管辖权,并维护国内网络空间的自主权迫切需要保障网络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依法建设信息网络并保证网络社会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是解决网络纠纷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2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法治理念落后

信息法治理念落后是我国信息网络法制建设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信息法治理念落后,我国并未形成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新型法理法则,且信息网络的法律仍然处于沿用物理世界法理逻辑的水平上,这使得网络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滋生了诸多网络问题。此外,将存在国界的现实法律套用在跨国界的虚拟网络中,必然会引发国际性的网络纠纷,在不利于信息网络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了较大威胁。

(2)信息网络的立法质量较低

当前,我国信息网络的立法特点主要为应急性、尾随性和局部性,由于立法缺乏总体规划,且部门规章冗杂、法律位阶低,加之各部门间的立法缺乏关联和相互支持,使得信息网络的立法无法解决网络秩序混乱等诸多网络社会问题。此外,由于立法的整体质量欠佳、内容滞后且大部分规定过于原则化,使得信息网络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在增加了网络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为国家和人们的用网安全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

(3)信息网络监管存在漏洞

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的监管主要是以防范管制作为主要方法的。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使得政府内部人员在行使网络职权时矛盾频发,大幅降低了信息网络的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监管大都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群众参与率较低,加之对网络秩序和网络案件的监管又大都以事前审批、重审轻批为主,这就导致了对相关网络案件的监管和审批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仅不利于网络社会公平的实现,而且也为部分不法分子提供了网络犯罪的可能,加大了网络安全威胁。

3加快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若干建议

(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法制理念的创新

首先,党和国家需要对网络社会秩序的维护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并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工作提升到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根据当前国内网络社会的现状,在结合现有网络法律的基础上,对网络法律进行重新规划,提高网络法律的精炼程度。其次,还需提高法律质量,通过分析现阶段频繁发生的信息网络问题,在对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网络法律的可操作性并加快我国的信息网络建设。

(2)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法制体系

一是严厉打击并整治网络犯罪活动。面对信息网络犯罪分子藏匿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实际,加大网络法律的执法力度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侦控能力,对网络犯罪分子予以最为严厉的打击。二是完善网络安全的责任制度。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对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的网络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要求其对所接入网站的安全性与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加强网站接入的身份认证,从网络安全威胁信息的传播源头上建立起信息网络的“防火墙”。另一方面,还需明确网络运营商、广告商以及网络用户的相关责任,确保其网络的相关行为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3)完善网络安全法治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控力度,通过对当前网络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网络用户的心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网络使用个体或群体展开监督和管理。此外,政府内部各个监管部门之间还需明确其自身职责,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通过加强管理的协调性与统一性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环境保证。

4结论

本文通过对网络社会秩序维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信息网络建设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法治理念创新、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法制体系以及完善网络安全法制机制等方面对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与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可见,未来加强对信息网络建设方法的研究力度,对于维护网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并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梦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2] 刘普.政治安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 程琳.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N].光明日报,2012-10-25014.

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构建探讨 篇4

1 国际贸易的法治

在历史条件与社会条件不断的变化中, 法治也被丰富了其含义与原则性, 在法治以正义、秩序、和平的权力制衡中, 其良法之治, 以及对权力和法治的公开化程序的确定性等方面, 均有符合于法治的含义与原则问题。法治的原则已成为在历史的进程中的根基, 因此, 在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进程中, 法治的秩序也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也自然成为了理性的诉求结果。在国际贸易的活动中, 规定了其法治, 而国际贸易法已经成为了在全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法治部分。它的历史不仅悠久, 并且为世界经济贸易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取得了尚未有的动力。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中, 其本质就要为解决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因其增加成本的问题, 维护各国间的贸易安全, 实现降低资本的资源配置。而当前的国际贸易法治, 它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国际运输货物的问题、国际货物运输的保险问题以及国际货物的买卖问题等因素, 都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例如, 在国际贸易中所制定的反垄断法, 它所指的就是在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和政策方面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问题, 通过协商安排签订了相关的协议, 再通过不正当的经济地位优势, 来控制和排挤其他人的正常经济运作活动, 然后在流通和生产的领域中限制和扰乱正当竞争的行为。当前, 在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中, 其秩序混乱的主要因素就是严重的垄断问题, 国际贸易间的不正当垄断行为, 它不仅扰乱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 同时也扰乱了国际贸易间的秩序。在国际贸易的多边法治中, 它主要包含了国内法、国际法以及公法与私法, 但是, 国际贸易的条约与惯例是最为重要的。在国际贸易的经济条约中也充分概括了其贸易买卖问题、贸易的技术问题、贸易的管理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的支付问题等等, 都在国际贸易的领域之内。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进程中, 这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创造出了一定的机会, 更加体现在外贸中间, 在国际的投资带动资本的流动, 但是, 在这同时, 也显现出了不少的缺陷, 在金融市场的开放中, 也增加了一定的隐形风险因素, 在把知识产权的资产领域进入这个市场当中, 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但给发展中的国家却形成了一种的负荷。所以, 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统一平等, 是适用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国际经济间的贸易法治秩序

法治的基石就是权利。在法治关系的内容里, 权利和义务是基本, 其法治的结构基点与核心力量就是权利。从法的本质出发, 在法治的秩序中, 权利创造出了义务, 但又牵动于义务, 限定于义务, 所以没有权利就不会产生相对的义务。所以法治的的出发点就是权利, 权利的本位就是法治, 在国际贸易中, 从法治形式特征观察, 它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义务来保护和规范权利的, 所以法的基石就是权利。在法治过程中, 只有权利才能反映其主体性, 也更能真实的反映出价值的属性。国际贸易的法治是为了维护其各国间的平等往来, 所以在法治的构建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 要正当合理, 享受其共同的利益, 其法治的权利能效是为了保障各国的自由贸易、自由组织以及自主决定的条件。但是, 所指的权利功能是在法治的角度阐述的, 因为它是法治的基础, 在其他的一般原则当中, 也适用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往来, 但在主体方面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WTO的贸易往来中, 一般是各国的政府或是企业, 而政府成员则是权利的统一体, 所以, 在它们之间只能形成权利的关系。在受到国际贸易的法治制约时, 这种权利也是会受到相应的制约, 所以法治秩序的根本目的是有助于保护贸易的往来, 其主要表现在:

(1) 要加强国际贸易程序决策的透明度。在国际贸易经济制定的规则中, 这是经济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要求, 在这其中国际贸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制定中, 它是由多边贸易的会谈建立的, 只有通过在全世界国家的贸易领域里同等权利的参与其中, 各国可以发表其看法, 从而才能保证法治秩序的合理有效性。

(2) 在国际贸易的法治中, 要逐步的加强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以及待遇。加强对已有的待遇优惠方面的有关规定, 其实施的情况要进行检查, 把有关的条款内容精细明确化, 加强力度, 把贸易间待遇落在点上。

(3)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 要平衡的维持好各国间的利益, 提倡公平、平等。所谓公平不仅是在形式上的平等机会, 而且在全球经济化发展中, 要促进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发展进程中, 不能抛弃发展中的国家, 在公平的分配进程之外, 所以, 对于国际贸易法治构成的作用要充分的认识, 在建立多边贸易的体制中, 首先要构建国际经济的法治秩序, 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共同发展。

所以, 在国际贸易的秩序中, 其主要的追求和保障就是贸易的有序往来, 而在WTO中, 它所建立的宗旨就是在正常的法治秩序中, 以一个完整、开放、持久以及健全的多边贸易管理体系, 从而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

3 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进程

(1) 在国际贸易法治有效规范的治理中, 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的规范为全球的发展治理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原则。如果没有形成国际贸易法治规范则国际的贸易合作往来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乃至无力的进行。所以, 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构建中, 这给全世界的贸易交往提供了透明度和确定性, 在各种行为的主体之间透视出了可靠的预期, 通过国际贸易的法治从而得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用构建的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提供出一个规范的领域平台, 改善其行为主体的主观认识, 从而提高了合作的态度。因此, 在国际贸易的法治秩序中, 加强规范了在国际社会领域中的责任感, 以及归属感。

(2) 在全世界的治理实践中, 它是有利于形成国际贸易法治秩序的有效规范。在国际贸易的法治形成规范中, 它是在全世界领域的各个国家中理性的选择以及互相博弈的结果中产生的, 也是在有效的运行主体接受的范围内。在伴随全世界的实践治理展开, 很多行为的主体在全世界的不同领域中经过了多次反复的运行, 从而开成了这种惯例, 同时, 在实践的惯例中也就形成了相关的国际贸易法治的秩序规范。在世界各个国家之外的其他主体方面, 都是根据自身的建议来提供对国际贸易法治秩序, 并且, 在世界的背景治理下, 在国际权威组织的强加下, 国际贸易的法律规范必将起到相关的作用。在全世界的治理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关系, 以确立共同认可的目标以及合作的方式, 进行管理。所以, 对于国际贸易的法治构建, 是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也是在国际贸易的体制中, 达成了共赢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贸易的主体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这也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繁荣。而同时, 国际贸易的大体形势也趋于严峻, 更加复杂化, 所以, 国际贸易法的构建对于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 国际贸易为了可以适应不断的形势发展, 在实现构建国际贸易法治秩序对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与威慑作用, 发挥出法治的能效。

摘要: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 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以及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为了保障各国之间贸易活动可以安全地进行, 推动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解决各国贸易间的冲突和矛盾, 有必要构建相应的贸易法治秩序, 以此来推动国际贸易间的有序健康发展, 本文针对国际贸易间法治秩序的构建问题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法治秩序,构建

参考文献

[1]郑玲丽.国际贸易关系的法治与全球治理[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7, (12) .

[2]朱淑娣, 袁勇.WTO体制下国际贸易法律救济制度争议[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6) .

[3]吴益民.试论WTO的环境政策与国际贸易[J].法治论丛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 .

[4]王振宇.WTO协定的现代法理观[J].求实, 2003, (4) .

法治秩序 篇5

一、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方面

社会冲突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因利益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它是人类交往的一个基本形式,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形态。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彻底地化解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短缺的矛盾。然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不能够消除所有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转型,各种资源通过市场重新配置,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渐崩溃,新的利益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涌现。

1. 土地纠纷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有增无减,一些地方的农地被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征用,不少农民和业主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加上强制法久未出台,不规范的强制拆迁行为屡见不鲜。这些都导致社会矛盾积聚,征地拆迁问题逐渐成为引发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就业问题是解决民生的根本。统计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种种因素使我国刚性的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

3. 城市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基础仍比较薄弱,城市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城市的风险日益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体制真空,为一些不法之徒非法致富造就了很多机会。现代社会流动性增强,有些人外出打拼,成为各大城市的过客,对谋生的城市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受到物欲的诱惑,缺乏道德约束就容易违法犯罪。

4. 腐败问题。

党和国家对官员腐败一直都是严惩不怠,但因为监督机制不完善,腐败现象还是中国社会凸显的一个问题,在个别地方已激化为社会矛盾与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5. 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没有突破性进展,普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和低效率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空前严重。“近来,被我们虐待了几个世纪的环境成为人类普遍遭受的不幸的重大来源。”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不少地方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很多城市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相当严重,生态恶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仍在发展,林地流失依然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这种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不断激化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的迫切要求与环境治理进展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冲突逐年增多。

二、现行社会冲突中的法律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全国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各方面的法律和相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国务院也制定了无数个行政法规,有关地方人大及常委会也制定了许多地方性法规。然而社会冲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犯罪峰值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同步创新高的走势。据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刑事犯罪将近450万起。刑事犯罪的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压力。且刑事犯罪的动态化、暴力化、智能化、组织化、职业化趋向越来越明显,杀人、抢劫、伤害、爆炸、绑架、投毒等刑事犯罪活动危害严重。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快速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各项秩序指标均处于逐年恶化的状态,看不出得到有效治理的前景,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现行法律和治理手段的缺失与乏力。无法形成相应的法治秩序,难以有效遏制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发生,这已经成为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特征。

1. 从立法的角度来看,立法不完善、立法不及时的问题较为普遍。

立法是解决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价值的良恶、权利与义务分配状态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立法过程中出现的公权力大于私权利、法的重叠、冲突、滞后、空白,甚至有些法律违背客观规律、违反宪法等现象,直接导致某些法律规范相互冲突、法律存在漏洞、法律偏私不公、法律虚置难以实施等现象。立法的不善非但难以解决现有的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容易诱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冲突。同时,立法不及时的现象也较明显,许多新兴经济社会领域的立法出现空白,一些重要法律欠缺现象较为严重。如在社会法方面,立法不够健全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比较欠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矛盾冲突,总让人觉得无法可依、无所适从。

2. 从执法的角度来看,法律“纸面化”现象日益突出。

法贵必行,不行之法弊祸之大往往甚于无法。但在当前我国社会,由于执法者素质、执法体制、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力和违法不究等现象,法的执行软弱无力,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信用。此外,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规避法律的现象,对矛盾与冲突习惯采取私了的方式解决。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宗族或村落维持的礼俗机制来解决处理矛盾纠纷,其作为传统社会的处理问题模式,具有手段简单、易行、有效、经济等特点,至今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的生活。因此法律与世俗机制的对接与相互校正就成了一个急需正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否则,法律“纸面化”现象始终难以真正解决。

3. 从法律主体的角度看,司法工作者的法律素养与能力还比较欠缺。

法律制度是由人设计并靠具体的人去推动和实施的。要推行法治,执法者自身的素质显然非常重要。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法官、检察官和警察虽然都换上了符合国际潮流的新制服,但其职业思维、工作程式、法律操作技术等却依然如故,司法独立进程也相对缓慢。各级政府官员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受官本位的观念影响较深,习惯于只按上级红头文件、会议纪要甚至是领导批示来办事,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弃法的现象还十分突出,难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许多民众碰到矛盾冲突不能采取正当合理渠道进行解决,特别是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这非但解决不了矛盾冲突,还可能激化矛盾冲突,造成严重后果。

三、构建法治秩序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冲突的客观存在,总体上是一种无序,必然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而对社会秩序的要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马斯洛指出,“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年者,一般都倾向于安全的、有序的、可预见的、合法和有组织的世界;这种世界是他所能依赖的,而且在他所倾向的这种世界里,出乎意料的、难以控制的、混乱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危险事情都不会发生。”人们向往的这种世界是有秩序的世界,而这种有序的世界就是法治秩序的社会。

1. 法治秩序的构建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根本途径。

经济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矛盾集中凸现期,各类社会矛盾、冲突纷繁复杂,突出多变。而良好的法治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冲突,推动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自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从言简意赅的社会主义法制“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再至1999年“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的治国方略已经毫无争议。法治秩序是建构社会秩序的一重要力量,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法律制度完善合理且能够得以有效实施,社会成员就会和睦相处,社会关系就会和谐顺畅且充满活力。反之,法律制度欠缺失当或不能有效实施,社会成员则必然冲突频发,社会必然扭曲动荡或僵化无力。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曾说:“如果没有这种规则性,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疯狂混乱的世界里,我们会被反复无常、完全失控的命运折腾得翻来覆去,似同木偶一般。”而法治秩序就在于能够通过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为人们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以此来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运行。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赖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总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治秩序的支持和保障,需要以法治秩序为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决社会冲突呼唤良性法治秩序的形成。这主要体现在:

(1) 法治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法治化的社会。因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控制社会和谐的对立面————社会冲突。冲突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控制社会冲突的原意并非能彻底消灭冲突,彻底消灭冲突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或幻想而已。“控制”含有支配、调节、管理、安排之意,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是指社会利用各种途径、力量和方法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系列的途径、力量和方法等相互联系就构成了社会控制机制。通过法律对社会冲突进行控制,是这一机制中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因此,通过构建法治秩序化解社会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法治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而这些基础的建立与巩固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的形成。法治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只有依照法律来治国理政,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法治秩序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提供行为规范,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条件,为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保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支持等等。

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需要充分表达,使各级政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情况。这就客观要求我们依法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

2. 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来构建法治秩序。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对社会冲突进行法律控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秩序和如何构建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构建必须通过法治的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来加以实现。

(1) 要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冲突、加快法治秩序建构,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在于加强立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相适应、相融合的法律制度。完善立法制度,改进立法工作。立法价值的善恶、状况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极大影响。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前提下,加强立法理论研究,更新立法观念,注重立法实效,提高立法质量。

(2)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的。同样,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预防和化解,法治秩序的建构,也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推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只有政府首先循法而治、依法行政,法治秩序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就是做到依法行政。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有效减少因政府行政行为带来的矛盾纠纷,才能正确应对和处理诸多社会问题、冲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以公平正义为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3) 司法是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闸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构建法治秩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司法运作的规范化。现实中,一些社会矛盾与冲突就是由于司法运作混乱、司法不公而引发的,同时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长期得不到司法渠道的合理解决,导致引发更大冲突和不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司法运作,加大司法解决社会冲突的力度,推动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及时有效化解。落实司法为民要求,维护司法公正。确立依法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进而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定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底线保障。

(4) 必须积极探索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运用有效的民主和法治手段减少矛盾、解决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通过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和完善社会矛盾与冲突解决机制。当前,我国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方式有民间调解、行政机关处理以及司法机关处理三种基本类型。相应的法律制度有人民调解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申诉、控告、检举、举报制度,仲裁制度 (包括民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人事仲裁等) ,行政机关调解处理民事纠纷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诉讼制度 (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各种法治机制,保护合法利益,随之构建有效的法治秩序。而法治机制作为国家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是控制社会冲突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化解冲突,稳定社会的主要作用。所以在国家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法治机制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功能。

四、结语

社会是在消除、克服、解决社会冲突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的社会。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构建良好秩序的首选。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冲突的解决,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维稳的成本越来越高,还是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化解社会冲突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加快法治秩序构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才能最终跨越经济与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瓶颈而进入现代社会文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5年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法治秩序 篇6

法治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但是,现代法治决不只是历史上的“法治”理念的逻辑展开,更不是传统“法治”在数量或规模上的扩大。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尽管可能同样使用了法治这个语词,但其社会实践的内容却有一个巨大的质的变化,而引出这一变化的则是现代化这个巨大的工程。同时,法治又是这一工程的一个构成部分。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形成,已构成了现代化工程的前沿部分之一,其实践性正在使传统法治发生着质的变化,相应的网络法观念就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对法治进程的意义

互联网的出现为更广泛的人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网络社会中传播的特点在于其资源共享性,也在于其互动性。它使许多法治思想得以持续、快速地发表,并且受众范围极广。同时网络也促进了法律的外部研究,即关注“影响法律制度形成和维持的各种非法律因素,以及法律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许多其他领域的职业学者也得以涉及法学,法学的壁垒不再那么森严,法学不仅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而且与其他学科形成良性互动。法学家们也涉猎其他领域研究法学,使法学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理解。美国大法官杰伊说:“将正义送到每个人的家门口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徒法不能以自行,即使有最好的法律,如果先进的法治观念不能得以传播,那么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的任务也就难以实现,而网络社会正为法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因此网络社会中法观念的传播对我国法治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2 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基础,决定网络社会法观念的现代性

首先就中国的传统法治而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其主要表现为乡土社会的乡土秩序。但相反的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在更大的、更为均质化的空间跨度中交流、交易和交往。正是在此基础上,网络社会得以形成。该社会里,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市场化(包括国内市场化、国际市场化)与知识化,使网络社会中的法观念与狭隘的“乡土秩序”毫无缘分,而与现代法治不可分割。

其次,网络社会中的法观念的现代性是网络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网络与身俱有的技术性与开放性,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既特殊又现代的陌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切交流与合作都可超越“熟人范围”而在世界范围的陌生人之间进行,这正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而在传统社会中,乡土社会的秩序往往基于儒家所指出的(而非其主张的)人类普遍存在的“爱有差等”的自然情感,这种秩序发生在因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紧密的小型的熟人社会,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也往往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即所谓的“胳膊肘向里拐”。它优先关注和满足内部人的利益,一旦内部人与外来的陌生人发生冲突和纠纷,往往会以牺牲外来者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社区的利益。而由于这一点,又往往加剧其封闭性。而开放与陌生的现代社会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秩序与规则,网络秩序与网络规则因此成为需求,进而网络社会的法观念就变得很重要。

另一方面,网络的技术性为陌生人的虚拟提供了可能,这使网络社会的现代化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这种虚拟性,给网络秩序的建立带来更大的困难,也使网络社会的法观念传播显得更重要。因为,现代性带来的秩序问题并不仅仅是词与物之分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流动空间不断增大,社会开始转向一个陌生化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们有更多的只是因为短期利益而进行的交往,由此形成的关系既是临时的,也是单维度的;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关系是非人身性的;而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博弈是一次性的。在这种环境中,机会主义的倾向更容易发展起来:即使规则为人们了解,人们也往往不守规则,如果不守规则可能带来个人的更大好处的话。如今,不仅“和尚”可以跑,跑得很快、很远;而且由于财产表现或存在方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庙”也可以跑了。熟人社会中曾有效的、每个个体都拥有的以“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手段保证遵守规则的方式往往失灵。不难理解,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将使上述情况发生的容易度成倍增加。因此,网络社会中法观念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难题,也是网络发展与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推动力

我国缺乏法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如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民主法制制度还不够健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缺乏法律文化和对法治的信仰。这样的环境造成了中国法治化不得不自上而下的发展,法治过程主要由国家推进。然而,“一个过分依赖国家强制力的法律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作用于社会的法没有根本上得到社会的认可”。法律的权威源于政府权威;但法治的本质却要求法律权威超越政府权威。这种权威不是源于写在纸上的宪法和法律,而是源于人们头脑中的公民意识。我国公民法观念落后、发展缓慢以及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对我国法治进程有巨大的阻碍作用。而网络社会中网民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自由性以及网络的无地域性恰恰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享有主权要求的公民共同体,进而构成了现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社会基础,为现实社会中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寓所。

3.1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立法民主

实现法治首先要有良法,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法律制度只有通过立法形式才能创立和确认下来,因此首先必须规范立法活动,使其制度化。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的成熟公民才能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使立法不留于形式,成为人民意愿的真实表达。要让人们理解法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们参与立法。只有首先在立法方面人人平等了,才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为立法权在所有的权力中是最重要的权力,在不代表甚至损害公民利益的法律面前,是不可能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的确立也需要立法过程的真正民主,因为对于制定过程中自己毫无参与的法律,人们是不会十分重视和服从的。每一项法规都关系到公民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立法,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当前网络社会中几乎我国所颁布的每项法律、法规在其起草阶段就会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并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参与意识,也即在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不仅表现为一般参政,而是更深层次的、对立法的参与。

3.2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司法公正

司法是法律实施的最终方式,对法律问题的解决具有最终性,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对建立法治社会尤为必要。只有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才能行使司法权。在司法领域,公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是司法在实际上取得民主性、公正性结果而不流于形式的重要环节。司法民主的重要表现,是在诉讼中实行陪审或者参审制度,允许民众直接参与司法审判,而这些机制的良性运作在当前我国的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却可以轻松实现,网民关心社会正义在司法领域内的实现,关心自己的自由权利,关心自己的自由权利同时还能推己及人地关心他人的自由权利在司法活动中的保障。因此,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对于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严格执法

法的执行,也叫做执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执法是法律实施的核心方式,法律的绝大多数是通过执法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法。我国的司法机关在依据法律、严格执法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在执法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为保护地方利益进行行政干预,以及面对金钱对执法的冲击。可以说,权利的干预和金钱的腐蚀已经构成当今严格执法的两大障碍。要抵御权力对法律的干预,就要首先搞清权大还是法大。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因其平等性故其内在价值包含了权利本位思想,通过法观念的传播在人们头脑中广泛形成一个权利本位的共识,使人们意识到法律是用来平衡权力与权利的,或者说是用来限制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和保护权利的工具,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赋予。在这种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人员才能自觉抵御金钱的诱惑。当执法人员在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影响下认识到权利对于公民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时,他们才不会滥用执法权利,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起到权威和表率作用。

3.4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法治的重要保障。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对立法活动的监督,即对立法机关立法有无法律依据、立法成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立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对法律实施活动的监督,即对执法、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的监督。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归根到底就是要用宪法来限制政府的行为,保障公民权利,而这一点是立法机关所制定的一般性的法律所不能完全实现的。通过网络社会法观念的传播使公民认识到在国家权力之上还有宪法权威的限制,使国家权力成为一种派生的权力,使国家权力的存在服务于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网民在网络上国家主人翁的身份监督政府的活动,还可以保证公民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各项行为,尤其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3.5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培养公民法律至上的信仰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与法律相冲突,任何社会权力机关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否认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法治建设除了制定完备的法制,还需要有公民对法的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法律要求获得普遍服从,法治要求每一位个体都守法。法律的权威,不是法治社会的专利,但法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却只能在法治社会里得到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法律必须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而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中国的最大障碍也正是法律的权威难以确立。从历史原因来看,中国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的人治传统,正如邓小平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不重视法律是中国封建政治传统的典型特征。不重视和不遵守国家法制现象,既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又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以前,被迫不能利用合法斗争;夺得全国政权以后,又彻底摧毁了旧的政权机关和旧的法统。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轻视法律的心理。所以,邓小平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网络社会作为一个陌生人社会,需要一种法律至上的信仰,通过在网络社会中法观念的传播公民可以进一步对自己在社会与国家中所处地位、自己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和认知,并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任、依赖以至于对法律至上的信仰。

摘要: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基础,决定网络社会法观念的现代性,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推动力。本文试论网络社会中法观念传播对现代法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法治秩序】推荐阅读:

交通秩序12-16

国际秩序07-18

秩序建构05-10

传播秩序08-08

法律秩序08-11

秩序管理08-16

规则秩序08-25

课堂秩序09-05

安全秩序09-07

自然秩序11-07

上一篇:拒绝方式下一篇:医疗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