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

2024-12-17

基本理论(共12篇)

基本理论 篇1

一、基本药物制度:概念和框架

WHO基本药物目录诞生30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WHO 193个成员国中,已经有156个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有些国家还建立了省级或州级的基本药物目录[1]。许多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都采纳了基本药物的理念,国际红十字和新月联盟、英国药学会、国际制药联盟等专业组织也根据WHO的基本药物目录来提供药品[2]。基本药物目录在药品采购和供应、医疗保险报销、药品捐赠和生产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1. 基本药物理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某些药品比其他药品更为重要,并且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药品是没有用处的,同时有许多人无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药品。因此,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有限的药品目录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政府应该努力提高人们对目录内的药品的可及性[2]。1977年,WHO根据这个理念遴选出了第一个《基本药物示范目录》(Model List of Essential Drugs),共包含205个药品[2]。

2. 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30年来,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没有变化,然而对基本药物的概念则进行了多次修正,使得这个概念更加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见信息框1。

信息框1: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1977年,基本药物的定义是“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们所必需”的药品[3]。

●1985年,WHO在内罗毕会议上发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不仅应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卫生保健需要,而且国家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

●1999年,WHO基本药物专家组提出的基本药物的概念是“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4]。显然,这个概念比原先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基本药物的选择是健康需要、社会供应能力、价格、社会经济能力等各个方面权衡的结果。

●2002年基本药物的概念有了一个巨大发展。基本药物是“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健康需要,根据公共卫生的现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成本-效果比较的证据所遴选的药品。其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这个概念强调了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循证的原则,使得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具有科学性。同时,WHO为了更精确地表述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s改成essential medicines。

3. 关于基本药物理念的争议

1977年,WHO第一次颁布基本药物目录,即被指责企图限制医生的处方权[5],其主要争议来自制药产业。1987年,国际制药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s,IFPMA)从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基本药物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基本药物政策将导致“次优的医疗服务,可能降低健康水平”[6]。产业界尤其反对在发达国家和私立部门引入这种限制性的基本药物目录。1982年,美国一位代表制药组织的发言人指出“产业界认为WHO和国家的基本药物措施不应该干预目前私立部门的运作方式”。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提出30年,产业界一直坚持基本药物政策应该只限于不发达国家的公立部门。直到最近,IFPMA还是认为,如果把限制药品的政策扩展到工业化国家,将严重威胁到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威胁到药品研发的投入[6]。

尽管产业界反对把基本药物政策引入到私立部门和发达国家,但是它们还是支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国家的行动,例如配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药品采购、在贫困国家实行低价政策、向政府医疗救助计划捐助药品等。

面对来自产业界的质疑,WHO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对基本药物的遴选依据和程序做了重大调整。例如以实证为基础遴选基本药物目录,允许产业界向WHO的基本药物专家委员会派观察员,使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化等。这种科学、公正的态度最终得到了产业界的欢迎。

过去30年中,WHO基本药物目录发生的巨大变化印证了基本药物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界的创新力。在1977年的第1版WHO目录中只有205个条目(186种药品);在2007年的第14版目录中,有541个条目(313种药品),目录的条目增长了1倍多。有文献[2]把2003年的第12版目录与第1版做比较:在第12版中增加了195个药品,删除了86个,只有89个药品(占第12版目录的27.4%,占第1版目录的43.4%)在过去的12个版本中一直没有变化。这说明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划分是相对的,基本药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研发的进步。这也提示了来自产业界的担忧有一定的合理性:基本药物政策的实行不应该以损害制药产业的创新力为代价。

(二)基本药物制度

1.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根据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可以归纳出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一是提高贫困人群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是促进合理用药。前一个目标对于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后一个目标则通过提高药品使用的效率来促进社会福利。此处的健康公平是指处于社会经济不同阶层的人群都能获得维持其健康所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其中的关键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而要实现此目标则需要促进卫生资源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公平分配。而药品使用的效率是指药品的使用成本与其所带来的疗效之间的对比关系,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是要确保消费者在药品使用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基本药物制度实质上体现的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两大目标在执行上的优先性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医疗保险覆盖面很广,药物的可获得性不成问题时,合理用药就可能被关注。在最不发达国家,医疗和药品的花费可能是自费的,人们可能支付不起最基本的药品,基本药物的生产也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焦点将会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上[4]。

有些文献也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三个目标: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国家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政府应该保证所有药品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制度的一个部分。当然,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广,有助于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这主要是从合理用药(安全使用)的角度来看的,并非基本药物制度的直接目标

2. 遴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原则

基本药物是指那些能满足人们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物,这些药物是根据公共卫生的相关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相对的经济性等证据原则筛选出来的。根据WHO的建议,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标准包括[7]:

●首先,应考虑地方疾病和各国的具体条件,特别是疾病谱的情况;

●应选择在各种医疗单位常规使用中或在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可靠的药物;

●应保证选出的每一种药物都能以一定的方式获得,并保证药物质量及在一定条件下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果两种或者更多种药物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很相似,则应对它们之间的相对疗效、安全性、质量、价格、可获得性等进行仔细评价,再作出选择;

●药物之间的价格比较不仅要考虑其单价,更应当考虑整个疗程的费用;

●基本药物应由单一成分组成,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复方制剂在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等方面的确比分别使用单组分药物有优势时,应该考虑选择复方制剂。

以上遴选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药品自身所固有的属性,如疗效、安全性、稳定性、使用方便等;第二是短期内不可控的社会条件,如人群疾病谱、生产和储存能力、临床使用能力等;第三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政策可调控的因素,如产量、供应量、价格等。

第一个标准说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基本药物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二个标准则说明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进一步说明,即使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卫生制度和医药政策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也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为优化基本药物政策指出了方向。正因为基本药物遴选标准具有以上特性,所以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存在很大差异(见信息框2)。

信息框2:各国基本药物目录情况

在发达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基本统一,而且目录的覆盖面较广,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临床常用药。

●澳大利亚公立医疗保险部门制定的药品报销目录(PBS),包含了现有的80%的药品[8]

●美国退休军人事务部、各州政府,以及医疗保险公司推出的《药品处方集》(drug formulary),其中州的目录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9]。

●瑞典的医疗保险目录中,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被目录剔除的药品约占现有药品的10%[10]。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保险覆盖面比较狭窄,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目录没有统一,政府往往参照WHO的示范目录制定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种类见表1。

3.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卫生制度的关系

基本卫生制度是国家通过干预卫生服务的筹资、生产、提供等各个环节保障人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的一套制度。从功能上看,国家基本卫生制度的框架(如图1)包括筹资制度和服务提供体系两个方面。筹资制度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属于公共筹资,是基本卫生制度主要的筹资方式;服务提供体系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其中物质的投入包括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土地、建筑等。价格和支付机制是联系筹资和服务提供的关键环节,毫无疑问也包括在国家基本卫生制度之中。

基本药物制度是镶嵌在基本卫生制度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基本药物制度的筹资也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是重点。在服务体系中,基本药物制度关注药物的投入,以及医师和药师的人力资本投入。另外,基本药物的价格和支付也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在许多卫生保健制度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往往没有独立的基本药物制度,而是把基本药物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分散在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服务提供,以及药品生产、流通、报销等相关政策之中。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两大目标仍然是清晰的,即提高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促进合理用药。在贫困的国家,绝大多数医疗卫生服务由个人直接支付,国家为了提高人们对非常有限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可能针对基本药物专门制定一套采购、流通、使用以及价格控制的政策。

4. 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仅是出台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国家基本药物口录》。为了达到基本药物政策的两大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协调的高效率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镶嵌在国家卫生制度之中。这一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1]:

●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制定和定期更新

●国家处方集和标准治疗指南的配套政策

●市场准入和质量控制政策

●流通和采购政策

●基本药物的宣传、培训、教育及信息传播

●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政策

●基本药物的价格政策

●筹资与财税政策

●费用补偿与支付政策

二、基本药物再认识:经济学视角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基本药物的特征经常存有这样一个印象:安全、有效、廉价。然而这个印象本身存在矛盾:为什么安全、有效的药品还会廉价?进一步说,如果基本药物确实具有以上的良好特征,那么它一定会把非基本药物淘汰,然而为什么在实际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基本药物“使用不足”和“供应不足”的现象?

在本章,我们就带着以上两个问题来探讨基本药物的经济特性,以加深对基本药物的认识,为制定良好的基本药物政策打下基础。这里我们只分析有同类替代药品的基本药物,因为只有这类基本药物才存在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这类药物在WHO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占绝大多数。

(一)基本药物的经济学特征

1. 药物效用函数的特殊性

人们经常从三个维度来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即安全性、疗效和费用。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安全性和疗效合并成一个维度,即药品的效用。药品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就是它的效用函数不具备一般商品所具有的数量-效用关系。一般商品的效用随数量递增,而对于药品来说,在数量达到规定剂量之前效用增加缓慢,而达到规定剂量的时候效用最高;剂量继续增加,由于副作用增大,实际效用反而减少(如果可以无成本地处置这些药品,那么效用将保持不变)(见图2)。例如,按规定剂量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后,预防流感的有效率为70%(具有一定的效用);剂量不足时,可能有效率接近为0(效用接近0);而剂量超过规定量时,不但有效率无法提高,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正是因为药品具有以上效用函数的特征,消费者无法通过增加药品的消费量来获得更高的效用,而必须寻找在规定剂量下具有更高效用的药品,这使得新药的研发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见图3)。

2. 成本-效用关系

一般来说效用较高(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的药品可以得到较高的定价,亦即使用该药品的成本较高。但是成本-效用关系经常不是直线,而是边际递减的,这种关系符合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把成本作为横坐标,推荐剂量下的效用作为纵坐标,那么成本-效用的关系见图4。

假设现在有三种治疗流感的药物A (板蓝根)、B (对症治疗的常规疗法,如新康泰克)和C (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它们都是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效性和安全性标准的上市药物。三种药物治疗的总成本(包括挂号费、治疗费、药费和检查费等)分别为280元、570元和780元[12];其效果(与安慰剂相比)分别是缓解感冒症状3天、5天和6天[13]。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假设了A治疗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数据。

假设每缓解感冒症状1天就代表了给患者带来1个单位的效用,则药品B的效果(效用)约是药品A的1.7倍,但是成本约是A的2.0倍;药品C的效果(效用)是药品B的1.2倍,但是成本约是B的1.4倍。

药物经济学上常用成本-效用比(CostUtility Ratio)的概念(即单位价格的效用)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那么药品A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即(280/3=93.3,570/5=1 14,780/6=130),

如果根据安全、有效、廉价的标准来遴选基本药物,那么药品A应该入选为基本药物,因为在同类药品中平均每一单位的成本能获得最高的效用(包括疗效和安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药品A的缺陷:绝对效用(效果)较低(只能缓解3天流感症状,病人平均需要经历的感冒症状时间长于其他组)。因为绝对效用较低,基本药物在市场上只能获得较低的定价。

根据以上分析,明确了基本药物的一个重要经济特性:较低的绝对效用,而较好的成本-效用,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绝对效用和成本-效用的权衡”。

(二)基本药物市场的特征

1.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或支付方)在决定“该药品是否值得购买?”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药品的成本-效用比,而是“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即假定相对于成本较低而效果也较差的药物,成本更高而效果更好的药物多获得一单位效果病人需要多支付多少成本?例如,病人采用B药物治疗,则相对于采用A药物治疗需要多花费290 (570—280)元,而多获得2 (5-3)天的感冒症状缓解时间,则增量成本效果比就是145元/天,即B药物治疗比A药物治疗每多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多支付了14 5元。此时,病人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用145元缓解1天感冒症状是否值得,如果认为值得,则会选择成本较高效果较好的B药物;反之,则会选择A药物。同样道理,当病人选择C药物治疗时,相对于B药物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

当病人在B药物和C药物之间进行选择时,也需要考虑类似于上面的问题,即如果认为用多花费210元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值得,则会选择C药物;否则,选择B药物。显然,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可能选择绝对效用较高,成本也较高,但是成本-效用较差的药品(非基本药物)。

图5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表明了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选择药品的情况。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当消费者的收入为ml时,他将消费ql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A;当收入为m2时,他将消费q2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B;以此类推,当收入为m3时,他将消费q3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C。但是,极低收入的消费者(收入小于ml)则无法承担这三种药品中的任何一种。

以上分析说明,从效率的角度(福利最大化)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应该选择不同档次的药品。如果强制(或诱导)所有的消费者使用基本药物,将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另外,从公平的角度看,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措施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药物,因为基本药物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并且其成本最低,是社会所能承受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也说明了基本药物的选择与社会经济水平有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大于m2),药品A将被淘汰,而药品B成为基本药物。这说明基本药物具有相对性。

2.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当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大于m2时,还有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甚至达不到m1。这时候由于低收入消费者(收入大于m1小于m2)的需求较少,那么生产药品A的厂商将无利可图,药品A也会被淘汰,这些原本可以支付得起基本药物(药品A)的人群面临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时候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障药品A的供应。因此,较低的绝对效用可能导致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造成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自身往往没有选择药品的能力,而是委托给医生帮助做出选择。如果医生能够从药品的销售中获得利益,那么他可能向病人推荐费用较高的药品,这种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加速了低费用的基本药物的淘汰,使得低收入人群面临基本药物供给不足的困境。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衬托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摘要: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系四大支柱之一,在这一轮医改中具有重要地位。基本药物制度发展的方向事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事关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事关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药学会“基本药物制度研究”课题组,最近发布了《基本药物制度:理论和实践》报告,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为我们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些依据。限于篇幅,本刊将分两期刊出该报告,并对报告的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

基本理论 篇2

世界在瞬息万变中把我们带人了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次课程改革不再是简单地更换一套教材,而是我们与新课程的共同构建。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换课程理念,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实现了课程理念的转换、提升,我们才能更好的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一)从强调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

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方面强调统一性、计划性。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素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课程的严格统一,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划一的,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单独个体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丧失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设想用四到五年的时间编写四种类型的教材,以改变过分强调共性的课程状况。于是,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八套半”教材,丰富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与此同时,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环境课程等课程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着力于贴近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有些课程经过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差异是教育的资源。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不是课程实施的障碍,而是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更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个性的社会公民。这是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统一。有人说,个性与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就要通过这次课程改革,把这张“通行证”交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还特别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极大提升,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体现了对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人的极大尊重。

(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生硬地把它分为各系统的知识门类,肢解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致使课堂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新的场所,学生在其中无法领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失却了生命活力。在这种“教育围城”中长大的学生,自然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缺乏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已转化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何共同生存,社会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课程也应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人的价值、意义,让学生体验生命、体验世界的丰富。

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多是间接经验,正是这些经验使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但以间接经验为主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相悖的,学生获得知识既不是从生活和生产中来,也不在完成后回到实践中去,他们的认识因缺乏真正的体验往往就成了无本之木。

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我们的课程要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与世界对话,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得到完善的发展。

课程向生活回归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课程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建构,是赋予课程更深刻的内涵。进入课程的生活不是琐碎零散、毫无意义的,而是经过提炼和加工,有着特定意义的课程化了的生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

(三)从分析向综合发展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两种墓本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认识方式引发了课程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分化与综合。我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现代的学科课程也主要是一种分科课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分科课程也是主流。学科分化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但许多年来,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知识被搞得支离破碎,各学科间缺少了应有的横向联系,形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孤军奋战的局面。

课程需要有“门类”和“系统”,但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综合。随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知识的综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学科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决非一门学科所能应付。更何况,人类的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的知识能与别的课程知识截然分开。

世界各国在综合课程实施方面的做法不一。韩国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我们是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把国语和社会综合为正确生活,自然与一些非自然的内容综合为智力生活,音、体、美综合为愉快生活,强调课程内容实质性的综合,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把握。澳大利亚则将课程分为八大学习领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使相关知识技能形成“块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调相关学科教师间的联系与合作,实施“问题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促进学生深入认识事物。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的国家课程,这预示着我国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在初步的实践中,一些学校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活动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此认识不够,把综合实践活动看做几门课程的简单拼加,使之成了一盘“大杂烩”。我们要避免这种倾向,要着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对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而非形式上的.、僵化机械的综合。

四、从固守“知识本位”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明确表达了将课程看做知识的倾向。夸美纽斯更是以泛智主义的思想编制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以期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发展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课程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固守“知识本位”的倾向。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因此,教师固守课程即学科的观念,无限夸大知识的价值,致使知识教育过度,课堂教学出现了“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突出的表现就是“双基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程就取得了成功。总的说来,我国的课程较为关注课程的静态结果,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学生自身对课程的主动建构。

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果死记硬背,恐怕穷极一生都无法完成对所有知识的记忆。因此,新的课程观更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通过主动构建理解课程,以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索人生意义。

现代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参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而作出的决策,是一种继续学习、终身受用的能力。这就要求主动学习成为核心,以使课程适应社会变化。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培养能力。为此,要大力破除“教师中心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实现主动成长。教师要当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成长。

五、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考试与评价联系起来,看到的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考试固然可以为我们提供量化的信息,但它不能涵盖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据此作出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这种以选拔与甄别为目的的评价,其实是在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其最终结果是鉴定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

现代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评价重视定性与定量评价、外部与内部评价、绝对与相对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一些国家教育评价的重大变革也启示我们,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评价中去,由传统的“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

(一)评价要公平,公正、面向全体

教师要了解、分析每个学生,肯定其主流,发现其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获得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要通过评价形成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通过评价对课程产生更大的调控作用,为学生提供发展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条件。

(二)评价耍关怀学生的成长

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通过积极评价,提升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

(三)评价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多少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都对老师的赏识、宽容心存感激,称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确实,评价有着巨大的潜能,它能开拓出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内动力。

(四)要实施全方位的评价

书本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评价不应仅对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进行检验,而应把大量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的获得纳入评价的范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评价还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防止学生畸形发展。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改变我国学生习惯于“纸上谈兵”的弊端。

六、从传统内敛走向国际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向我们走来,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发展,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人类社会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其中一员。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人正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成功加入了WTO,将与世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对话,探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南北差异、人口问题等,学会国际尊重,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成为我国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和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通过的《宣言》及《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其本质就是国际性和民主性的内在统一。这―理念已在许多国家的课程中体现。如韩国提出要塑造面向21世纪的“新韩国人形象”,在基础教育课程上,安排了世界历史、世界

[1][2]下一页

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国际观念。再如日本,在原社会科学目标“培养民主和平国家和民主和平社会的成员所必备的公民基本素质”中,加入了“生存于国际社会中”作为“成员”的定语。

我国的课程同样要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展开,要积极鼓励国际合作,使课程成为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我们把多元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学生在与课程的共同生成中走向世界,放眼全球。但共同发展与走向全球并不是对民族性的舍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是国际性的基础,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教育资源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走向国际理解还需对外国文化进行积极的批判和筛选、加工,吸收其精华,赋予其新的文化意蕴。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篇3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后2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即主张“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动功等等。秦始皇、汉武帝等迷恋长生不老,导致当时社会上方士盛行,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等养生方术,风行于世,也对后世的“养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养生专论、专著,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成书于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提倡以药物养生,共载中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被认为是补养之品,如丹沙、朴硝、曾青、滑石、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计120种,既反映了当时养生学家对丹石的推崇,也开后世药饵养生之先河。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中,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等。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也常被用作养生保健。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应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养身论》亦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120岁。养生的主要目的,即为“尽享天年”。近几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得到广泛重视,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既是养生的手段,也是养生的重要目的。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天人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二)形神合一

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养生耍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动静互涵

我国古代养生学派,可以动静来划分,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宁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

(四)正气为本

基本理论 篇4

1.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

B.SO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C.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

D.食醋中含少量乙酸, 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2. 通过复习总结,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并伴有能量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也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D.次氯酸的结构式:ClHO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B.16 O与18 O互为同位素;H216 O、D216 O、H218 O、D218 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6. 已知:

(1) 在发烟硫酸 (H2SO4·SO3) 中, I2和I2O5生成I2 (SO4) 3。 (2) I2 (SO4) 3溶于水生成I2和I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烟硫酸的摩尔质量为178

B.反应 (1)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 (2)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 (2) 中若消耗2molI2 (SO4) 3则有电子转移3mol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 (1) 和 (3) 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 (2) 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8.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 (1) 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D.表中 (3) 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0.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1 1. 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

Na+、NH4+、Fe3+、Ba2+、Al 3+、SO42-、HCO3-、I-, 在设计检验方案前的初步分析中, 可确定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4种B.5种

C.6种D.7种

1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11.2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 NA

C.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D.常温下, 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共含有氧原子2 NA

1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 3+为2 NA

B.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A

C.常温下5.6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 NA

D.27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3 NA

1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是金属元素, 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 5.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同周期且相邻,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甲有刺激性气味) 。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 稳定性最强的是XM, 沸点X2Z>XM

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

D.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16.新一代无污染、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燃料改肼 (N2H4) 、H2O2为煤油、液氧。下列有关肼、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性质稳定, 无毒、无污染, 是火箭最理想的推进剂

C.煤油作为新型火箭发动机燃料, 原因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无污染, 且煤油价格便宜

D.煤油可以由石油蒸馏得到, 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放电时, 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 左槽电解液pH升高

D.充电时, 每转移1mol电子, n (H+) 的变化量为1mol

19.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浓度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溶液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电电解, 若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关于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20.T℃时, 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Ⅰ) 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在T1、T2两种温度下, 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 (Ⅱ)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Ⅱ) 中T1>T2,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min时, 保持压强不变, 通入稀有气体,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 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1 X、0.4mol·L-1 Y、0.2mol·L-1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高温度, K>400

B.平衡时, c (CH3OCH3) =1.6mol·L-1

C.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D.平衡时, 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 微热后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再测量某未知溶液的pH, 若pH=1, 说明该溶液中c (H+) =0.1mol·L-1

C.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离子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酸性:HA>HB

23.常温下, 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 (OH-) -c (HA) =10-9 mol/L

C.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 (Na+) >c (A-)

24.常温时,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 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酸中c (H+) 等于碱中c (OH-)

B.在A点, c (Na+) >c (X-) >c (HX) >c (H+) >c (OH-)

C.在B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在C点, c (X-) +c (HX) =0.05mol/L

25.常温下, 0.1mol·L-1的HA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Na+) >c (A-) >c (OH-) >c (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则c (OH-) -c (H+) <c (HA) -c (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OH-) +c (A-) =c (H+) +c (Na+)

26.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B.由水电离的c (H+) 为10-3 mol·L-1的溶液中, 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 KAl (SO4) 2的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 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o1·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 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已知298K时, MgCO3的Ksp=6.82×10-6, 溶液中c (Mg2+) =0.0001mol·L-1, c (CO32-) =0.0001mol·L-1, 此时Mg2+和CO32-不能共存

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9.锌锰电池是使用历史最久,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 生产这种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锰、锌和铵盐 (如氯化铵、硫酸铵等) 。电池污染成为目前人们头痛的事情, 而对电池进行合理化回收利用, 则既可以防止电池污染, 又可以回收某些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铵盐溶液作为电解质的锌锰电池为酸性电池, 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

(4) 已知某含Zn2+的溶液中含有Fe3+、Fe2+等离子, 下面的实验可以除去杂质, 纯化Zn2+离子:

(1) 在试管中取少量上述含有Zn2+的溶液, 加入过量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将溶液pH调到, 溶液中的Fe3+可以沉淀完全。

已知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30.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 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 其原因是。

ΔH=kJ·mol-1

(3) 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Cu2O, 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 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 (N2H4) 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3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 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1) 该温度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已知反应:2CO (g) +O2 (g) 2CO2 (g) ΔH<0, 根据原电池原理该反应能否设计成燃料电池。若能, 请写出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负极反应式 (若不能, 该空可不作答) :。

32.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 (各离子不重复) :

阳离子:H+、Na+、Al 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 (1) 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3) 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与D的化学式:A, D。

(2) 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若25℃时, 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 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 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溶液的pH。

(6) 向 (5) 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

3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 已知: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 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 则c (NH4+) c (Cl-) (填“>”、“<”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3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水显弱碱性, 若用水稀释0.1mol·L-1的氨水,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

(3) c (H+) 和c (OH-) 的乘积 (4) c (H+)

(2) 室温下, 将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用具体离子的浓度表达式回答) 。

(3) 已知:25℃时, Ksp (AgCl) =1.8×10-10 (mol·L-1) 2, Ksp (AgI) =1.0×10-16 (mol·L-1) 2。在25℃条件下, 向0.1L0.002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L0.002mol·L-1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 在25℃条件下, 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25℃条件下所得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mol·L-1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NaHCO3的NaCl溶液, 假设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阳极反应式为, 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35.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 乙为0.1mol·L-1的盐酸, 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甲溶液的pH=。

(2) 丙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

(1) 实验前, 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 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还需 (填写仪器名称) 。

(2) 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

(3)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 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6.天然气 (以甲烷计) 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在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中的应用

(1) 甲烷蒸汽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 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CO变换反应的汽气比 (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 与CO平衡变换率 (已转化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一氧化碳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析图可知

汽气比与CO平衡变换率的关系:

(1) 相同温度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汽气比的关系是。

(2) 汽气比相同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3) 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 (B) 的平衡压强 (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Kp) , 则CO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p=。随温度的降低,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Ⅱ.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 天然气经内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

(1) 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由流向 (填字母) 。

(2) 空气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以此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 当电路有0.6mol e-转移, 有g精铜析出。

参考答案:

1.D【解析】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纯天然物质, 很多是人工合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A项错误;SO2有毒, 不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B项错误;加碘食盐不可过多摄取, 加铁酱油也一样, C项错误;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项正确。

2.A【解析】B项, NaCl不是含氧化合物;C项, 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以形成不同的氧化物, 如NO2和N2O4;D项, 有些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也有能量变化, 如固体氯化钠熔化, 有离子键断裂并吸收能量。

3.B【解析】A项, 盐酸是混合物;C项,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 石灰石是混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 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5.C【解析】NaCl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B中H216 O、D216 O、H218 O、D218 O是氢、氧的同位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因其是化合物;D216 O质子数之和为10, 质量数之和为20, 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C项正确;D项中CO2-3水解应分两步进行。

10.B【解析】A项中Al (OH) 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评价错;C项中产物应是HCO-3, 评价错;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 评价错。

11.B【解析】由溶液有色知一定含有Fe3+, 因Fe3+能氧化I-也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溶液中无I-、HCO-3;由电中性原理知此溶液中一定有SO2-4, 无Ba2+;其他离子间彼此不发生反应, 故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12.D【解析】标准状况下, CH3CH2OH为液态, A项错误;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 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 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项错误;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项正确。

13.D【解析】因为Al 3+能发生水解, 故A项错;因为没有溶液的体积, 故B项错;因为常温下铁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故C项错;Al不论与盐酸反应还是NaOH溶液反应, 都生成+3价Al, 故D项正确。

14.C【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确定X为钠元素,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 即W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 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 工业上制取镁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 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 3+核外均为10个电子, 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B项正确;由于Al 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 C项错误;NaOH、Al (OH) 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D项正确。

15.D【解析】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故X为氢;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而甲有刺激性气味, 应为SO2, 则Z为氧;又Y、Z、M同周期且相邻, 故Y为氮、M为氟;结合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应为硅。原子半径:W>Y>Z>M>X, A项正确;因它们之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故氟化氢最稳定, 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沸点H2O>HF, B项正确;氧与硅两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C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 D项错误。

16.C【解析】A选项错误, 肼有毒、有污染;B选项错误, 燃烧是放热反应, 焓变为负;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煤油是有机物, 含碳量高, 燃烧火焰不是蓝色。

17.C【解析】A选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并不能完全转化, B项错误;1mol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kJ, 0.5mol应放出28.7kJ热量, C项正确;从S (s) 到S (g) 是一个吸热过程, 则ΔH1<ΔH2, D项错误。

19.A【解析】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 a=4, B项错;从电解后溶液的电子守恒的角度知, n (H+) =1mol, 故溶液pH=0, A项正确;

上述电解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1.B【解析】因为ΔH<0, 正向放热, 升温平衡左移, K值减小, 故A项错;

可以求出CH3OH的起始浓度为3.28mol·L-1。

根据K在某温度下

可算出c (CH3OCH3) =1.6mol·L-1, B项正确;根据B的结果,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3.2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算转化3.2mol甲醇放出40kJ热量, C项错;由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 再加入与起始量相等的CH3OH, 转化率不变, 故D项错。

22.A【解析】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2-3离子水解得到OH-, 加热促进水解, 红色加深;B选项中用水稀释pH试纸将导致待测液被稀释, 测量结果不准;C选项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Fe2+;D选项中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HA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 但是两者pH相同, 说明HA酸性更弱才对。

23.B【解析】由乙组实验知HA是弱酸, 而甲、乙两组实验中, 酸碱均恰好反应完, 因甲中生成的c (A-) 比乙组中的小, 故7<a<9, A项错, 由质子守恒原理知B项对;当HA与碱恰好反应完, 溶液应该呈碱性, 当溶液呈中性时, 表明酸略微地过量, 即c1略大于0.2mol/L, C项错;由电荷守恒原理知D项错。

24.D【解析】由图像可知, 当加入25.00mL (C点) NaOH溶液时, 一元酸HX与NaOH完全反应, 溶液显碱性, 故该酸为弱酸, A项错;B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是C点恰好完全反应而非B点;根据X元素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

25.D【解析】在0.1mol·L-1的HA溶液中, 因c (OH-) /c (H+) =1×10-8, 结合水的离子积c (OH-) ×c (H+) =1×10-14, 得出c (H+) =1×10-3, c (OH-) =1×10-11, 故HA为弱酸。因不同浓度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故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mol·L-1, A项错误;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A酸过量, 故所得溶液中c (A-) >c (Na+) >c (H+) >c (OH-) , B项错误;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显酸性, 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故c (Na+) >c (HA) , 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得c (OH-) +c (A-) >c (H+) +c (HA) , 即c (OH-) -c (H+) >c (HA) -c (A-) , C项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D项正确。

(2) MnO 4000mol

(3) H2O、CO2↑

【解析】 (1) 锌为电池负极, 锌被氧化生成二价锌;二氧化锰为正极, 其中的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被还原为+3价。

(2) 该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MnO;142kg的MnO的物质的量为2000mol, MnO2~MnO转移2个电子, 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00mol。

(3) 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事实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所缺的物质是H2O、CO2。

(4)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氧化Fe2+为Fe3+;pH>3.7时, Fe3+完全沉淀出来, 而pH<8.6时, Mn2+不会沉淀。

30. (1) 反应不易控制, 易还原产生Cu

(2) +34.5

【解析】 (1) 方法Ⅰ中反应条件高温不易达到, 反应可能产生铜单质造成产物不纯。

(2) (1) 100L·mol-1 (2) BD (3) 正向不变

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但温度不变, 故平衡常数不变。

32. (1) Na2CO3 AgNO3

(4) 106∶1不变

(5) 不变减小

(6) 0.21

【解析】先判断出各离子间可组成的物质为:Na2CO3、AgNO3和Ba (OH) 2, 再结合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则说明E为Al2 (SO4) 3, B为Ba (OH) 2, 又 (1) A、B两溶液呈碱性, 故A为碳酸钠;再根据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则D为AgNO3, C为盐酸。

(1) A的化学式为Na2CO3, D的化学式为AgNO3。

(4) pH=4的盐酸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c (OH-) 水=10-10, pH=4的Al2 (SO4) 3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10-4, 所以E、C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4∶10-10=106∶1;把pH=4的HCl和醋酸混合, 由于两者的pH相同, 故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变。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AgNO3与0.1mol·L-1 HCl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即电解HNO3溶液, 也就是相当于电解水, 故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不变,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减小。

33. (1) -247kJ·mol-1 K21·K2·K3

(2) ac

(3) =K=10-7 y/ (x-y) mol·L-1

【解析】 (1) 依据盖斯定律, 由 (1) ×2+ (2) + (3) 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得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K21·K2·K3。

(2)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 因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 当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a项正确;因反应前后均为气体, 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b项不正确;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项正确;CO和CO2的系数不等, 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反应逆向移动, 没有达到平衡, d项不正确。

34. (1) (2) (4)

(2) 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2) “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生成等浓度的 (NH4) 2SO4和Na2SO4,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 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

(3)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浓度商大于该物质的Ksp;沉淀的转化是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 (s) +I- (aq) AgI (s) +Cl- (aq) 。

35. (1) 13

(3) 甲=乙<丙

(4)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 b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 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等浓度的c (H+) 和c (OH-) 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而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故甲=乙<丙。

(4) 还缺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 (1)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 (2) 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Ⅱ. (1) 由A流向B

(3) 19.2

【解析】 (1) 将第1个反应颠倒与第2个反应相加即得:

(2) 由图像可得,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3)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将浓度换为平衡压强即可;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Ⅱ. (1) 由图可知,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故电子流动方向由A流向B。

(3) 当电路有0.6mole-转移, 有0.3molCu生成, 质量为19.2g。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 篇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浅析情谊行为的基本理论 篇6

关键词:情谊行为;意思表示;法律后果

一、情谊行为的基本概念

情谊行为,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互相关爱、为了增加感情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行为。比如约请朋友一起喝酒吃饭、在火车上叫醒同乘的伙伴、答应朋友搭便车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情谊行为,一般不受法律规范的范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量的情谊行为,它们使我们加深交往中的感情信赖,成为连接我们亲情、友情、爱情等的情感纽带。德国通用教科书对情谊行为下了一个简要定义,也为后来认可和沿用:第一,情谊行为是社交领域的生活事实;第二,情谊行为的当事人不具有受法律拘束的意思,不能产生相应的合同上的给付义务;第三,情谊行为的施惠者不能因为对自己的承诺不履行而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情谊行为属于法律层面之外的日常生活事实。

对于情谊行为的法律性质,德国学者梅迪库斯认为,情谊行为发生在法律层面之外,不能依法产生后果。通说认为,情谊行为属于“社会层面上的行为”,其存在于“法律层面之外”。笔者认为,情谊行为不能成为法律行为,但情谊行为有可能转化为法律上的侵权行为,比如说,邀请他人一起喝酒,喝酒过程中劝酒致他人过度饮酒死亡或者明知他人醉酒后驾车返回而未及时劝阻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这样就发生了情谊侵权行为。可见,对于情谊行为的定性不能一概而论,它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法律后果,要视个案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情谊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区分

(一)情谊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梅迪库斯认为:法律行为,是指“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从概念上来讲,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标的、意思表示这三个方面。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成立的核心要素,通说认为,意思表示有三要件:效果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效果意思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效果意思隐含在意思表示中,法律行为是以发生一定法律上的效果为目的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必须要自主的作出意思表示,而且这种意思表示能够依法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拘束力。但与法律行为相比,情谊行为没有意思表示中的效果意思,它不以追求发生私法上的效果为目的,仅仅是好意施惠。它追求的只是在道德层面上发生的效果,是社会交往中联系增进感情的一种行为。王泽鉴先生认为,日常生活上常见下列的约定:搭便车到某地;火车到某站时,请叫醒下车;代为投寄信件;参加友人郊游或宴会等这些都是情谊行为,当事人都不具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是以建立维持或者增进与他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为目的,不能产生私法上的法律效果。

(二)情谊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主观上并不存在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依民法的规定能够引起这种法律效果的行为。王泽鉴先生认为:事实行为毋庸表现内心的意思内容,只要事实上有此行为,就会产生法律上效果,对行为人有无取得此种法律效果的意思在所不问,如占有的取得、无主物之先占、埋藏物之发现、添附等。以上可知,事实行为不需要有意思表示表达出来,只要当事人的行为符合了事实行为的构成要件,就可以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同的是,情谊行为和事实行为都不需要意思表示,但情谊行为是否就属于事实行为呢?笔者认为,情谊行为和事实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事实行为中虽然意思表示不是其构成要件,但是当事人还是有意思表示的,只不过这个意思表示不对事实行为的成立产生影响。法律已经规定了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只是当事人不必将意思表示表达出来而已。然而在情谊行为中,当事人根本没有效果意思表示,而且情谊行为中也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更没有产生法律上的效果,法律更没有规定情谊行为。所以情谊行为只是在道德层面上产生效果,并不是一种事实行为。

(三)情谊行为与无偿合同的区别

大家通常把情谊行为与无偿合同相类比,情谊行为也是无偿的,所以认为情谊行为就是无偿合同的一种。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无偿合同需要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通常有赠与合同、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缔约的合意,能产生法律上的效果。而情谊行为并没有产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为了增进感情、加强交往的“一拍即合”。

三、情谊行为的案例分析

对于情谊行为的认定,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因为道德与法律的界线本身就具有着模糊性,同时情谊行为本身的定义也为其行为的认定留有了很大的空间。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法官结合实际进行认定。

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处理王风波与王瑞珍、苏瑞鱼、王山方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中,基本案情:2015年2月5日下午,原告王风波与被告王瑞珍电话联系后,先后到被告苏瑞鱼在安溪龙凤都城的租房内吃饭、喝酒。在场的还有被告苏瑞鱼的朋友,即本案的被告王山方。四人一起喝到19时左右,原告离开被告苏瑞鱼租房,被告王瑞珍紧随其后离开。不久,听到被告王瑞珍呼叫,被告王山方、苏瑞鱼走出租房,看到原告王风波半躺在被告苏瑞鱼租房处的二楼楼梯口。三被告以为原告只是酒醉,就一起将原告抬到被告苏瑞鱼的301号租房休息。随后,三被告先后离开被告苏瑞鱼的租房,并于当晚继续到KTV喝酒唱歌。2月6日上午8、9时,被告苏瑞鱼发现原告仍在睡觉,就电话告知被告王瑞珍。当天12时许,被告王瑞珍到被告苏瑞鱼租房后,发现原告眼角有淤青,并告知被告苏瑞鱼。被告苏瑞鱼称不清楚,让被告王瑞珍继续在其租房照顾原告,并与被告王山方离开租房。对原告的眼角瘀伤,三被告未加以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措施。2月7日,原告王风波被送往安溪县医院治疗,因病情严重,又被转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共支付医疗费人民币113927.94元。

法院判决认为:众所周知,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宴请聚会本属一種情谊行为,每个饮酒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都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对其他饮酒者不能恶意劝酒,更要有善意提醒、劝诫甚至照顾的义务。当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是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本案中,与原告王风波共同饮酒的三被告,虽无证据证明他们三人存在恶意劝酒行为,但作为共饮者在原告饮酒且醉酒后,理应尽到互相扶助、注意、提醒的义务。虽然三被告在原告酒后摔倒时,将其抬到被告苏瑞鱼租房休息,但此后就任其一直睡觉,甚至在第二天发现原告眼角有瘀伤,人仍未完全清醒的情形下,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此,三被告对原告因喝酒所造成的伤害,理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原告的损害后果承担30%的赔偿责任,原告应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承担70%的主要责任。

综上可知,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裁判要旨是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情谊行为的过程中,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从而导致其他民事主体人身或财产利益重大损害的,应对他人所受损害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情谊行为之后如果有过错,未尽到必要的谨慎和注意义务从而产生的侵权行为是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

四、结语

情谊行为是道德层面上的日常社会交往行为,它与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在法律意义上都有着显著区别,情谊行为虽然其本身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有时可以引发对相对人信赖的保护以及适用侵权责任减轻的法律后果。对于情谊行为的基本理念的认知,能够更好在现实生活中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区分,理解这两种对人们生活不同的调整方式。(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 王泽鉴:《民法总则》(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事项会计基本理论初探 篇7

一、事项会计内涵与目标

(一) 事项会计的内涵

事项是指可以观察到的, 亦可用会计数据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事件和行为。事项会计是以事项为基础, 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全面、完整地反映事项各方面的特征, 多维地揭示事项的价值和非价值方面的信息, 从而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原始的经济业务事项信息的信息系统。事项会计理论就是构筑于“事项”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 以“事项”为起点并贯穿始终。

(二) 事项会计的目标

事项法认为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不可知的,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存在不同的信息需求, 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人员可能对决策者如何使用信息一无所知,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用于信息使用者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的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 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 且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信息要求。因此, 事项会计提出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 较少地汇总信息是合适的, 即要尽量提供与经济活动相一致的原始信息。会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对相关原始信息进行汇总处理来获取与其决策模型和效应函数相一致的信息输入值。如何将事项信息运用于决策, 完全由会计信息用户自己处理, 与事项会计活动无关, 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 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适用的事项。

在价值法下, 会计信息系统对所有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地提供同样的会计信息,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同样的会计信息, 这本身就有悖于“决策有用观”。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强调货币计量和报表揭示, 导致许多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难以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因此, 现行财务会计系统只能履行受托责任。与价值法不同, 事项会计是由会计信息使用者“各取所需”, 符合会计的“决策有用观”。首先, 事项法把会计信息系统的对外报告从财务报告扩展到企业报告, 对外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功能。其次, 事项会计尽管以事项为核心, 但是有些事项依然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来描述。这部分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构成了价值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 它服务于企业的“受托责任观”目标。因此, 事项会计包含了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 实现了“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统一。

二、事项会计假设

(一) 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可预知性假设

在价值法下现行财务会计是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可预知的”为假设的, 这将导致财务报告数据的高度综合性, 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只能接受通用财务报告模式, 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得到个性化的财务报告。而事项法财务会计认为, 每个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决策模型也是不同的。因此会计人员的工作应该是提供与各种可能经济决策模型相关的没有加工处理过的经济事项, 而让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决策来选择相应的事项信息。事项法否定了价值法的“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可预知性和同一性”假设, 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二) 强式资本市场假设

根据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 法玛将资本市场划分为弱式资本市场、次强式资本市场和强式资本市场。在弱式有效市场上, 存在着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只有极少数人控制着内幕信息, 大部分人只能获得公开信息, 因此, 在弱式资本市场上得到的信息必然具有滞后性。在半强式资本市场上, 所有参加交易的投资者所占有的公开信息都是一样的, 该市场体现了全部现时可公开的数据, 信息使用者得到的信息必然是不完整的。在强式资本市场上, 参加交易的投资者掌握了所有信息, 无论其公开与否。所有投资者, 无论是否特权群体, 所占有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信息的产生、公开、处理和反馈几乎是同时的。事项会计将信息处理权交给信息使用者, 这就要求信息使用者能够充分获取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使用者对数据的充分获取必然伴随着组织对业务数据进行充分的披露。因此, 只有在强式资本市场上, 信息使用者才会获得全部的数据, 其得到的信息才会及时完整, 才有利于事项会计目标的实现。也只有在强式资本市场假设前提下, 事项会计才能得以实施。

(三) 专业知识能力假设

事项会计向使用者提供的是“原汁原味”的会计信息, 需要由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工, 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事项会计把会计信息的处理权交给信息使用者, 因此要求信息使用者具有更好的会计及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专业知识能力假设应成为事项会计的前提条件之一。

(四) 动态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传统会计一般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如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 经过由“凭证——账簿——报表”的处理过程, 按期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显然, 传统会计采用的是静态会计分期。当今社会, 企业生产周期缩短, 而且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企业目标,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可能要求获得不同时点的信息。如当企业发生亏损时, 债权人可能希望立刻得到通知, 而不是等到会计期末。而投资者可能更关心企业期末计算出来的利润数额。对于事项会计来说, 要真正实现“决策有用”与“实时报告”的目标, 采用静态会计分期是无法达到的, 必须采用动态会计分期, 即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任一时刻的财务状况、任一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样, 企业就需要在经济事项发生的同时, 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原始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通过网络系统直接收集有关数据信息, 从而可以消除会计信息与业务活动的时间差。这样, 每位信息使用者均可在任何时点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动态会计分期所产生的“过程性信息”可以真正实现“决策有用观”和“实时报告”的目标。

三、事项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传统的财务会计为了进行汇总反映, 将会计报表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而事项会计的反映要素即是事项本身。事项会计的核心就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 在日常核算中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用户根据各自的需要, 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 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用户决策模型的各种会计信息。如果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事项会计, 就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事项”确认标准, 来规范经济事项信息的收集。事项的确认标准, 也就是应将哪些事项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由于事项会计认为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不可知, 所以在制定事项的确认标准前, 应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 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纳入事项会计核算体系的事项。

(一) 事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事项会计采用多种计量方式和属性, 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价和货币计量的缺陷。事项法将所有的事项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交易活动与环境变动等, 不同类型的事项具有不同的特征, 对不同信息用户的意义也不相同, 这就需要扩大会计计量属性的范围, 对不同的事项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存货以历史成本计量, 反映的是存货的取得和使用;以重置成本计量, 则反映了环境事项的变化。不同事项的属性可以分别用不同的计量尺度 (货币金额、实物数量等) 来计量, 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数字、文字、图表等) 来进行描述。事项会计可以采用多维计量方式和多重计量属性。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 在事项会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真实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事项会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将客户满意程度、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兼收并蓄反映这一客观需要应运而生的。因此, 事项法对经济事项的计量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其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性、完整性, 能较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 事项会计的报告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 财务报表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核算原则加总计算的结果, 在费用的分摊、递延等方面过多地融入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而会计信息难以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在事项法下财务报告中所展示的数据, 详细数据较多而合计数据较少。这样, 便于信息使用者从详细的数据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计。事项会计资产负债表将成为已发生的各种事项的综合体, 不再像传统报表那样直接进行价值汇总反映, 而是将企业自创建以来的所有有关会计事项, 在各种账户中汇总反映;而且将提供的所有事项, 按一定结构排列, 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可自行加工得到。如对固定资产项目, 可能不反映其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却反映该固定资产的用途、性能、维修保养等情况, 因为信息使用者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随时查询到该类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信息;应收项目也可以分解为企业创建以来的所有应收项目的发生额、期末余额、信用政策、坏账损失等情况。事项会计的损益表 (也称经营事项表) 应反映企业某一期间发生的经营事项 (主要是重要事项) , 要求对每一关键性事项进行报告, 而无需报告净利润。按最有利于信息用户预测未来同样事项发生的形式加以列示。事项会计的现金流量表只需报告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事项即可, 不再侧重于反映营运资本的变动, 而是侧重于揭示与筹资、投资和分配决策相关的事项。因此,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策需要和对风险的态度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模式,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关注某些特殊事项。同时, 信息使用者还可以自主选择会计政策, 自主分类、汇总并生成实时事项会计报告。

四、事项会计发展前景

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已经超出了传统会计学所界定的范围, 也远远超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事项法便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改进当前会计信息系统的首选。建立在事项会计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将提供及时、实时、不同计量属性的事项信息, 能极大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 全面反映业务活动的事项信息也可被其他业务系统所调用, 可以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事项法把会计信息系统的对外报告从财务报告扩展到企业报告, 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要求构建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今天, 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由于事项会计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以及提供以事项为主的信息留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的余地与目前主流的价值法会计的思想不符, 而且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传递分散信息的难度很大, 这导致事项会计在提出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引起响应和得到发展。但随着衍生工具的发展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事项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事项会计: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统一》,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3期。

[2]宋献中、谭小平:《关于事项会计的探讨》, 《当代财经》2003年第10期。

[3]李松青:《事项会计假设的探讨》,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2月。

[4]陈平平:《事项法必将取代价值法——西方两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年第2期。

[5]储娇、邓畅:《事项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分析》, 《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第6期。

[6]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思考》, 《财经论丛》2003年第6期。

[7]张永雄:《事项法会计应用探讨》, 《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2005年第7期。

品牌基本理论研究 篇8

品牌的概念基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述, 本文针对品牌营销进行研究从营销学角度进行定义。“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研究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阐述了品牌的6层意思:第一属性, 即一个品牌固有的外在印象;二是利益, 即使用该品牌带来的满足;三是价值, 即该品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感;四是文化, 即附加和象征该品牌的文化;五是个性, 即品牌可以给人带来浮想和心理定势的特点;六是使用者, 即品牌还体现了购买或使用这种产品的是哪一类消费者。一个品牌如果能具备所有6层含义, 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而其核心是品牌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它们确定着品牌的基础。总结以上6层含义, 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的定义阐述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2]

二、品牌特征

品牌是带有各种特征的产品, 有了这些特征使得其在竞争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第一, 品牌是产品的高级阶段

品牌是一种特殊产品, 是产品升华到高级阶段的体现。有些品牌依靠其产品的突出表现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如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制造的每一种产品是他们自己也希望拥有的, 产品操作简单且易于学习, 苹果使得选择变得简单, 选择苹果手机只有iphone, 苹果的客户服务和商店代表了高科技产品销售和支持的黄金标准, 苹果通常不会去发明一种产品而是在现存产品基础上的再创造, 而以上苹果的这些制胜法宝使之成为史上市值最高的企业。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产品能成就一个品牌, 也能毁掉一个品牌, 二者密切相关。

第二, 品牌是产品个性的标识

品牌能使产品冲破其品类的共性获得竞争优势, 同样的产品在品牌力的影响下就会呈现不同的档次, 如LV的包在其品牌影响力下, 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包, LV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它是一种奢侈品。虽然其产品本身也只是具有像其他品牌包一样的功能, 但是因其品牌文化、品牌营销、品牌服务构成了其强大的品牌实力冲破了普通品牌包的范畴, 成就了LV的成功。

第三, 品牌是一把双刃剑

拥有优质形象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 但是一旦品牌中的一种产品出现问题, 就可能使整个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短期的但也有可能是致命的。如近期肯德基在华因“速成鸡”滥用抗生素事件而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 其母公司市值两日蒸发近13亿元。早在2005年肯德基餐饮中的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就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 当时由于肯德基的主动认错和积极承担相关责任, 赢来了媒体和消费者的一致“掌声”将危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肯德基品牌依旧保持强势。而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因在奶粉中掺含三聚氰胺蛋白粉最终走向了破产。

三、品牌意义

品牌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不惜重金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在市场中会对品牌的东西产生更大的购买欲。

第一, 品牌对企业的意义

品牌是企业财富的象征, 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的品牌资产。优质品牌激发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而消费者的忠诚度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通过广告宣传、高质量、高品质的保证, 塑造企业的优质品牌, 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优质品牌还可以通过品牌授权获得额外的利益。优质的品牌能够稳定产品价格, 减少价格弹性, 保持产品的地位, 保证企业的利润。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 新产品投入市场的风险是极大的, 成本也相当高, 但是当一个优质品牌推出新产品时, 在其原有的品牌号召力下能够快速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 最终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后就会引来许多的模仿者, 产品可以模仿但是品牌不可以模仿, 消费者基于对品牌的忠诚度会更倾向于选择原有品牌。品牌也可以通过注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抵御竞争者的攻击。当遇到市场疲软, 消费不景气的时候, 消费者还是会优先选择优质品牌, 这使得优质品牌受市场消极影响小于其他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 优质品牌能获得更好的合作机会, 一定程度上减少宣传成本, 获得更多的延伸利润。

第二, 品牌对消费者的意义

选择品牌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一方面使消费者省去考虑各种相关问题的时间和精力, 消费者有时对选购的产品并不十分了解, 比如高科技或是比较专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费者寻找产品的时间和金钱。选择品牌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做优质品牌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同时标注品牌也表明了企业愿意承担责任, 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品牌仿佛成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契约, 品牌代表着企业对其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的承诺, 而消费者选择品牌是对品牌付出了信任。消费者选择品牌也是选择了一种身份和地位, 选择捷豹汽车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绅士贵族的生活方式, 选择DIOR就是选择了一种精致优雅的生活气息。选择品牌产品使得消费者获得了身心的满足, 也能向社会大众彰显其身份和地位。

摘要:“品牌”一词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randr”, 意思是“打上烙印”。品牌意识的出现距今不少于5000年的历史, 品牌化的初衷是手工匠人用来标识自己的劳动成果, 以便顾客能够轻而易举地辨认它们。21世纪是品牌的天下, 因此对品牌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牌,概念,特征,意义

参考文献

[1]、KevinLaneKeller.品牌战略管理[M].李乃和,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5.

人生中心教育基本理论概要 篇9

人生中心教育的基本命题

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必然与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联结。很显然, 与教育有关联的因素无限, 教育必是而且只是与这些因素的关联中展开。通过证明, 在教育所有的一切关联中, 教育与人生关系是最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关系。从教育的重要又最本源的根本关系出发, 抓住了教育研究的主要矛盾, 避免了历史上某些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基本问题是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能够派生和决定其他问题的问题。基本问题是学科研究的总出发点, 能解释学科全部研究内容的本质联系, 可以导出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人生中心教育同意并尊重一般教育关于基本问题的提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映射到人生中心教育中, 基本问题应该是:准备什么人生、怎样准备人生。人生中心教育的全部内容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人生中心教育的目的是教人会做人、教人会做事、教人会生活。人生中心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即实现美好人生。

18岁被世界规定为“成人”的年龄, 表明生理、心理成熟了。进入了18岁则进入了“成人初期”, 身体和心理都能承担压力, 被要求承担许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18岁是人生中心教育最为关注的人生分水岭。18岁以前的教育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是学习人生、准备人生和享受人生的阶段。人生中心教育最感兴趣的是从出生到18岁的未成年段, 可称为人生中心基础教育。

人生中心教育的公理、原理及推论

教育属于社会科学, 不能脱离实践, “做出来”是其最好的证明。但教育作为社会存在物在周而复始地发生着、进行着、发展着, 虽不具备形式科学那样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 但同样会表现出它自身的规律性。因此,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体系尝试着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构建甚或是局部构建, 以使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系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严谨性, 即成为一个有“很好质量”的体系, 显出“一点科学性”及更多的可信度。

公理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检验、不需证明的客观规律。在数学上, 如果能以公理建立体系的话, 这个体系是严谨的、科学的。因此, 我们尝试着借助公理这一体系来进行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构建或是局部的构建。人生中心教育有无类似于数学中的“公理”呢?人生中心教育核心概念的成功提出和有效运用就强有力证明了人生中心教育理论体系中是可以有公理的加入。人生公理 (基本公理1) 、教育公理 (基本公理2) 、整体公理、连续公理、性向公理和渐进公理构成了人生中心教育的6个公理。

除去公理之外, 还有一些由对教育有奠基作用的科学理论已经揭示或证明的事实或规律, 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 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实践生成、构建和实施的出发点, 我们称之为人生中心教育的原理, 包括基本关系原理、人生向度原理、差异原理、空间原理、社会原理、“结构—功能”原理、“心智—学制”原理、系统性原理、开放性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人生中心教育全部理论体系的建立, 除去公理和原理外, 必然产生可由公理及原理导出的命题, 称为人生中心教育的基本推论。这28个基本推论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具有直接意义。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多学科的, 其中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是人生中心教育的三大理论基石, 因为这些是关于人的最基础理论。

哲学是构建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石。人或人生都离不开哲学。哲学的对象是人生, 它的使命是赋予人生以意义。哲学指导人生, 人生中心教育影响人生, 二者关系紧密;同样, 人或者人生也不能没有教育, 教育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人生准备。因哲学属于上位科学, 所以人生中心教育必须得到哲学的支持;人生中心教育作为和谐时代、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背景与渴求下的教育, 它更应得到关于人的哲学的支持,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支持;人生中心教育作为当今时代的教育, 它也必须得到当今时代哲学——整体论、人本论、和谐论、创新论的支持。

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重点又是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成果将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的生成、构建和深入研究的基础。心理学或它的重要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作为中心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 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的功能和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 最关键的是促进人的心理发展, 人生中心教育也不例外。所以, 离开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 人生中心教育的生成和研究将都失去基础成为茫然。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为教育、特别为人生中心教育提供了可以作为前提的基础理论。

人生中心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师生也是社会人;人生中心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又是包含在社会活动中, 所以, 社会的规律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 社会学也就成了教育学的基础, 也就成为人生中心教育的构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同时, 在人生中心教育命题体系内, 不证自明的公理也可以从人生中心教育据为立命基础的科学理论中找到证明, 这样, 我们不仅立论更严谨, 而且也证明了这些提供证明的理论真正是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将证明心理空间的存在、心理发展可被影响, 并提供整体公理、连续公理、渐进公理的证明;社会学提供人生公理、教育公理、性向公理的证明;而哲学则对“人生”“教育”“教育与人生”等最基本概念、命题提供解析, 并从价值上、认识上、方法上为人生中心教育提供全面的分析和指导。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心脏。如果存在教育“再造”, 课程也需要“再造”。人生中心教育是完全有别于以往教育的新教育“再造”, 因此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具有新的“再造”课程的意义。

人生中心教育对课程概念做了一个新定义:社会成人 (含教师) 为使儿童实现美好人生而设计和生成的一切必要且充分的积极影响和过程, 并在过程中充满了儿童的参与性和课程的生成性。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逻辑构建

根据人生向度原理:确定任何具体人生, 需要而且只需要三个向度——空间向度、内容向度、时间向度。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构建需要而且只需要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指人存在的实然空间及非实然空间 (心理空间) ;内容维度指人和人生内容一一对应, 即人不同, 人生内容不同;反之, 人生内容不同, 是不同人的人生, 所以, 由内容区别不同的人;时间维度指时间延续, 说明生命存在, 人生继续。由此可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有而且仅有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时间维度。

根据人生公理:任何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三项内容——做人、做事、生活。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从内容 (功能) 向度分, 功能课程有且仅有三种:做人课程、做事课程和生活课程。根据空间原理, 学生生活在四类空间——学校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就存在空间向度划分, 即空间课程:学校空间课程、自然空间课程、社会空间课程、心理空间课程。

根据基础教育的年段划分, 或12年, 或15年, 得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时间维度。

以上分析得出:内容 (功能) 、空间和年段是决定人生中心教育课程的三个要素, 这实际是决定人生的三个要素, 即人生内容、人生空间、人生过程在课程建构时的反映。形成了功能课程及空间课程, 所以, 人生中心教育课程是全面人生课程、是教育的全功能课程。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与教学

人生中心教育认为在空间中发生课程活动时才成为课堂。这里的“空间”系指“课程活动”空间, 即“课程空间”, 所指为两类——实然空间 (又可分为学校空间、自然空间、社会空间) 与心理空间 (虚拟空间) ;这里的“课程活动”是在课程空间中师生、生生、学生的自我与客我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师生共同、生生共同或学生个体所进行的对课程空间中的课程要素所进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

在学校“教室”空间中“教学活动”时, “课程活动”的内容和结构都会简化。这时, 只要进行着有师生参加并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时, 学校内的“教学课堂”就出现了。教学课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物理因素是教室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的条件因素。人生中心教育力图创造适合于课程实施的优质空间环境:教室向多功能转变, 成为学习室、教授室、信息室、图书室、讨论室、交流室、生活室;教室向智能教室转变, 高速互联网连接, 互动电子白板, 学习资源的上网本、摄像头、多屏幕和投影系统……让教室成为没有围墙的教室;教室向弹性化、可组合空间转变;教室充满生活气息……

以上因素都是“静态的”, 课堂的社会因素及师生的活动, 是“动态的”。师生的活动是决定课程活动的质量, 才能使物理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课程活动, 师生、生生或学生自我与客我之间所进行的社会互动才是课堂中的核心要素。

人生中心教育主张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更是师生共同参与实现课程育人功效的活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共同的对话、交流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表现。人生中心教育课堂认为师生在思考、讨论、交流、对话……是平等身份, 但又承认师生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 教师因知识、经验、责任……又处在为师、领导的位置。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 除具备一般课堂必需的条件之外, 具有自由、民主、主体、活力、思考、智慧、生长、哲理8个特征。由此看出,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有着远高于一般课堂的规定性, 这是更高的育人要求, 因此它有更强、更优的育人功能。通过这样的课堂培育的人, 会更适应现代时代, 他们的人生会成为现代人生。这样的课堂怎样实现?很显然, 仅教学内容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借助于“过程”才能“合作”实现。

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从读开始, 看 (听) 、思、辨、研、做、写……课程活动不是课程在活动, 不是读本在活动, 而是师生主体性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过程才能实现, 所以, 过程也是课程。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 而且是生成的, 是在过程即活动中生成, 是动态生成的课程, 师生都是课程生成的参与者, 特别是学生, 他们既可以生成课程, 又可以设计和创造课程。优秀的人生中心教育课程不是完全预设的, 而是在课程活动中不断被生成的。

摘要:人生中心教育是当代最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其全部内容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活。这一理念体系的构建, 借助了数学思想、方法和公理体系, 还有对构建和实施人生中心教育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理论、事实或规律。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构建需要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和时间维度。人生中心教育的课堂, 具有自由、民主、主体、活力、思考、智慧、生长、哲理8个特征。探索人生中心教育基本理论, 对开展人生中心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探析 篇10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的控制, 目的主要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控制主体可能来自不同的利益关系人, 但从企业内部看则是管理层及会计人员;这一层控制主要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另一层含义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控制, 其目的是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 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会计控制的这两方面内容在实践中都非常重要, 并且是相互联系的。其中, 前者是基础、是关键, 因为没有对会计工作和质量的控制, 就不可能产生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使会计控制成为无源之水, 失去了控制的依据, 从而使控制目标无法实现。即没有“对会计的控制”, 就无所谓“会计控制”, 因此,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根本上讲, 这两层意义的会计控制有着共同的基本目标, 即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因为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了有利于管理者进行正确经营决策之外, 还有利于所有者通过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并通过分析掌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及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而对经营者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干预。通过以上分析, 站在现代企业的立场看, 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以及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程序。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从上面对内部会计控制内涵的分析可知, 内部会计控制有“对会计的控制”和“会计控制”两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不同利益关系主体对会计控制提出的要求。会计控制的目标因企业不同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权力和经济利益要求, 及其所承担责任的不同而不同。我国财政部新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目标:第一, 规范单位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第二,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 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 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这些目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体现了不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要求, 也是理想化的目标。但现阶段, 研究会计控制的目标仅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是不完整的, 还要研究会计控制的根本目标。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信息提供者的重要角色, 成为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一个重要工具。但由于存在着“内部人控制”, 会计信息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由管理层把持, 他们就有可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编造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所有者, 从而影响其决策。因此,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 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责就是要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和矛盾, 找到两者共处的平衡点。尽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 但会计控制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既是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目标, 也是经营者切实履行受托经营责任的目标。在现代公司治理环境下, 按照这一根本目标构建的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控制, 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各个管理组织中, 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紧密, 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企事业单位不仅具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 而且成为了独立的经济实体, 即使在企事业单位内部, 也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关系。因此, 会计工作能否规范, 会计能否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真实的反映、监督和管理, 仅仅依靠外部监督已远远不够, 内部会计控制的机制建设显得极为重要。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 严重地削弱了内部会计控制职能。因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运行的基本措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保证;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协调相关利益主体。

四、内部会计控制建立的基本思路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 公司作为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消亡的经济组织, 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内部控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 二者之间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 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法人主体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而在我国, 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在公司治理机制框架中, 内部控制的辐射面如图1所示。

通过对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可知, 单纯的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必须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成为联系内部公司治理和狭义的内部控制的一座桥梁, 并且对其原来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必要的修正, 这对于新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也是一个补充。《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然明确了内部会计控制是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 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 但从其内容的制定上来看, 多局限于具体业务的控制, 因此本文在借鉴了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的基础上, 从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 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如图2所示) 。

控制的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从制度和程序等方面禁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以及一旦发现“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 使得经营者能够在得失之间进行理智的权衡, 引导其放弃“非分之想”, 稳定地获得“满意”的报酬。而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具有一切控制特性的系统, 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 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于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使各项控制措施在制度上、程序上得到保证, 避免出现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 难收成效。

第一层次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 主要体现在企业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实行纵向授权制, 股东大会给董事会授权, 董事会给总经理授权, 形成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 明确划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等各级管理机构间的职责权限。

第二层次是所有者对于具体业务的监控。这主要通过实行企业内部财务总监委派制来实现。其次通过主持定期及非定期的企业内外审计, 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和会计方面己经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个层次是以企业会计部门为主的并且面向业务组织系统所实施的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这一控制层次上应该注意不能将会计控制同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混为一谈。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经理并不能成为会计人员不去履行会计控制责任的合理借口, 不能负责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完善而且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

五、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方法

一是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兼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按照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职责权限, 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兼容职务是指若由一个部门或人员担任, 既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 又可能掩盖其错误或舞弊行为的职务。一般而言, 授权批准职务、执行业务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监督审核职务为不兼容职务。不兼容职务分离的核心就是“内部牵制”, 因此, 管理人员在设计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流程时, 应先确定哪些职务为不兼容职务, 然后明确规定各职务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各部门或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错误和舞弊, 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但应当注意采用不兼容职务控制有可能会因为担任不兼容职务的职工互相串通勾结而失效。

二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 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控制可以明确企业各级员工的权责范围, 使其权利与义务相匹配, 权责分明。在其处理范围内, 可以不需报告直接处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授权批准控制也规定了各级员工的权限范围, 超过其权限范围, 就需请示上级, 避免权利过于集中, 风险过大。因此, 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授权批准体系, 应做到:保证经营管理活动在授权审批之内;确保授权审批的层次性;确保各项业务都有审批程序;追究责任人的违规行为。

三是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因此, 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对企业所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 对其进行分析、报告、监督、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的内容应包括: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规范业务办理;会计凭证的控制;采用复式记账;会计资料的保管。

四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 明确预算项目, 建立预算标准, 规范预算的编制、审计、下达和执行程序, 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 采取改进措施, 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控制的作用为:确定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制定为完成这一目标, 企业各部门应完成的目标, 包括为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顺利完成提出明确的计划, 并及时将实际情况和计划相比较, 考核、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及时纠正偏差, 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和经营效率,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划分权责, 使企业高层管理当局保持集中控制, 同时又不会减弱企业各级中层管理人员的权责。此外, 较常用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还包括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参考文献

[1]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 《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

[2]李萍、包强:《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李凤鸣:《内部控制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柳絮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乡土体育基本理论的认知探究 篇1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在探讨乡土概念认知的基础上,凝练乡土体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比分析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从不同的分类视角对乡土体育进行逻辑性分类,着重对乡土体育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揭示乡土体育的特征属性,以期为乡土体育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民俗;民间;地域;乡土;乡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44-04

Abstract: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gnition of rural sport, this paper extracted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ural sports and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sports and folk customs, folk, ethnics, and traditional sports.Logical classifications are made on rural sport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ports and reveals the attributes of rural sport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ural sports.

Key words: folk custom; folk; regional; rural; rural sports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乡土体育课程大家越来越耳熟能详,而“乡土体育”究竟是什么,大家却很难说清楚。只有弄明白什么是“乡土体育”,什么是“乡土体育课程资源”,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挖掘、开发和利用乡土体育,才能更最大化地传承乡土体育文化这个独特的文化种类。因此,有必要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及其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的比较、分类方法、特性等问题进行研究。

1乡土体育的概念认知

1.1乡土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乡”字的解释有4种:城市以外的区域,多指农村:~间。~村。世代所居住的地方或原籍:家~。离~。老~。回~。处所,地方:水~(多水的地方)。鱼米之~。政府组织的基层单位,属县、市或区领导。对“土”字的解释有9种:其中故乡,本地的:~籍。~话。乡~。年老思~。~生~长。以及民间生产的,出自民间的:~产。~布。~专家。这两种解释比较适合“乡土”一词的释义。近代学者王伯昂认为“乡土是属于吾人所居住之本乡本地的一切自然和人为的环境[1]。”朱典馨认为“本土本乡,乃是指学校所在地区,针对学生的家乡而言[2]。”吴明清教授就曾这样概括“乡土”的定义:“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3]。”吴教授关于“乡土”定义的解释,从目前可查的文献来看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本质上说乡土是对应于城市或发达地域的一种表述,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变化,乡土已逐渐演化成为城镇和城市。因此,乡土在某种意义上早已变成了一种带有精神寄托的社会文化。

1.2乡土体育的概念

综合思考乡土的代表性定义,结合体育广义概念的内涵,将乡土体育这个复合词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这个复合词中的“乡土”既包括儿时的故乡,同时又包括后来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居住的地域、社区或城市……。这就决定了乡土体育严格意义上说既包括浓郁乡土特色的体育,也还应涵盖现代社会中某个地域或地区长期形成的稳定的、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体育。当然,乡土体育内涵更多描述的是非现代体育成分,但并不排斥现代体育部分。从乡土体育定义的内涵来看,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活动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乡土特征,这里的地域、民俗、民间、情感等是有别于其他体育的原味特性。

1.3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关系

民俗体育是民间、民族体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与百姓民生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节庆日、家乡民俗、宗教、祭祀等生活中,是民生生活传承的民俗活动文化形态,具有非个体性、延续性和规模性等特性。民间、民俗体育不是简单地等同,也不是相互代替。两者隶属上下级关系,不能简单地并列。“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重叠交叉更多[4]。”乡土体育则更多地来源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从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的隶属关系来看,乡土体育多半来源于民间体育,也有一定比例的乡土体育独立于其他几种形式的体育分类。乡土体育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这几种分类的体育总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有彼此隶属关系、并列关系,又有独立和不交集的关系。真正把这几个概念排个清晰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从目前的研究文献和实际来看很难做到。

2乡土体育的分类认知

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乡土体育的类别进行逻辑分类,可以对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有透彻的认识,分类的视角不同其内容也呈现出异样的类别归属,当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具体的分类过程中也会出现相互交集等现象。

2.1从乡土体育外延的角度分类

2.1.1民俗体育类

中国幅员辽阔,民俗活动多彩多姿,在各种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祭祀活动等民俗活动中体育元素与传统体育项目拥有一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民俗体育中的乡土体育活动逐渐占据了各类民俗外在表现的主导地位。

2.1.2民间体育类

通俗地说民间体育是指来自于老百姓生活、劳动的实践中间,更多地来自偏远、闭塞的山区等落后地域,民间体育是乡土体育的根,乡土体育是民间体育魂。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资源的重要土壤。民间体育项目来源于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动作有劳动和生活的印记,难度一般不高,趣味性浓厚,老百姓乐于参与其中,它具有极丰富的地方色彩和区域特征。近年来,民间体育活动频繁,民间体育分类中的竞技健身类、嬉戏娱乐类和节庆习俗类中均含有丰富的乡土体育。

2.1.3民族体育类

民族体育简言之是指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通过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极具民俗和乡土特质的特殊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主要有强身、健身、娱乐等表现形式。从其特点和表现形式来看,民族体育极具乡土体育的特质,与乡土体育存在着隶属、并列、交集的多种关系,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体育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1.4传统体育类

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具有各民族独有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的根基同样是乡土体育,只是民族体育经过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已逐步脱离了乡土体育的原本含义,其体育文化的色彩更加浓重,但仍有部分特色不太鲜明的民族体育与乡土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娱乐活动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很难与乡土体育割舍。因此,从乡土体育宏观分类的角度,仍然将其作为分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从乡土体育项目属性角度分类

2.2.1民俗游戏类

民俗游戏是老百姓在余暇时间内玩耍、消遣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娱乐事项,是构成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类别上看,主要包括智能、体能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游戏等。

智能游戏主要是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智能为目的的民俗游戏活动,表现为规模不大,适合在人数数量较小的集会人群中开展,玩耍操作简便、灵活,且趣味性浓厚,以口头语言表达和表述为主,以游戏者在玩耍的过程中共同裁定游戏的成败,共同对失败者进行“惩罚”,从中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和愉悦心灵。

体能游戏以培养和发展未成年人的综合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通常在室外开阔地带进行,以身体行为为主要特征,有一定的危险性,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强烈身体反应,深受参与者的喜爱。

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游戏兼备两者的优势,参与者乐此不疲,口头和身体语言同时或依次进行,具有身体练习和智力练习的双重属性,这也是该类游戏在现代体育当中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所在。

2.2.2民俗竞技类

民俗竞技是以各种激烈的民俗活动为主要竞赛内容,以争夺胜负结果为目的的乡土游戏活动,主要特点是伴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表现形式看,包括身体素质型、技巧技艺型。

身体素质型是以比拼身体素质为主的竞赛类游戏活动习俗,有个人竞技和集体竞技两大类。

技巧技艺型是以娴熟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决高低为最终结果的游戏活动。

2.2.3非遗类

非遗类是指各地、各级别、各类别的立项项目中内含音乐和舞蹈的成分,而这些项目某种角度看其同样具备乡土体育的特性。因此,在划分时将其单独归为一类,丰富和弥补了乡土体育的内涵,同样是乡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2.3从乡土体育存在的形式角度分类

乡土体育与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之间的交错关系,造就了乡土体育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大致有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等。

2.3.1庙会活动类

各地庙会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举行的以寺庙为物质依托,以某一圣神祭祀对象为载体的精神崇拜活动。如滁州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农历正月初九既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同时也是碧霞仙姑的生日。千百年来,滁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一直以琅琊山内的道教庙观和佛教寺院作为精神祭坛,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期间的表演多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鼓等乡土体育活动。

2.3.2节俗活动类

节俗是指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约定俗成的每年一度、有特定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如妈祖诞辰和“升天”纪念日、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晒龙袍、重阳登高、端午龙舟等等,在这些节俗期间均要举办一些以体育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表演,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特有或共有的乡土体育文化底蕴。

2.3.3民间艺术活动类

我国地域辽阔,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尤其以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艺术最具乡土体育特征,诸如龙舞、狮舞、麒麟舞、竹马舞、打春牛、打铁舞、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秧歌舞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乡土体育的丰富文化特色。

3乡土体育的特征认知

3.1乡土性

[JP2]从乡土体育的定义看,其首要特征即是乡土性。这一类体育多数是原汁原味的,来自城市或城镇以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非正式的体育游戏或竞赛项目。乡土性表达更多的是来自乡野、群众自发组织和开展、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别有韵味的原生态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内容,其特点是原汁、原味、原色,很多项目难以改造和创新,有的项目依赖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的依托于社会环境,在其他地域传承和推广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乡土体育显著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鲜明特性。

3.2地域性

每一类文化均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这就是地域性。乡土体育也是如此,各地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地域、习惯、传统、习俗等各不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孕育出来的活动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生产劳动与创造过程中,人民的活动烙下了明显的地域痕迹。地域性体现在活动的项目、内容、形式、规范、变换方式等,这一类项目在特定的地域和人们心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体现在特定的时间或时间段内,人们根据生活、劳动、休闲的需要开展的浓厚地域特色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他地域即使有类似的活动,其形式、内容、内涵也不尽相同。

3.3娱乐性

人类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生产、生活、娱乐这三大主题,娱乐是从生产和生活中逐步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乡土体育从出现的一开始就具备了娱乐性的特质。乡土体育的娱乐性是其另一特质,人们通过乡土体育活动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在辛苦的劳动之余给自己和别人,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无穷的乐趣,一方面可以缓解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

3.4文化性

伴随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出现,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劳动的加工和再创造,人类社会创造和构建丰富的文化体系,体育文化就是自始至终陪伴人类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是乡土体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无论是哪一类乡土体育项目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3.5传承性

传承的前提和条件是事物的吸引力,而乡土体育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极具魅力的文化大餐,每逢节俗、庙会等重大的祭祀与庆典活动,乡土体育都如影随形。乡土体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项目经过发展,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大量吸收现代元素,变得更加适合表演,也更具观赏性。乡土体育及文化的传承是对传统的一种认可和接受,是对其特有文化价值的判定与肯定,在继承的基础上,人们经过挖掘、收集、整理、恢复、改造、创新等环节的不懈努力,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改造,使得传统的乡土体育和乡土体育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4小结

4.1乡土体育可以定义为:儿时的故乡或长时间居住地域内的一切体育元素、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总称。某种意义上说乡土体育同样涵盖现代体育的成分,只是它更多地体现的是非现代体育部分。同时也决定了乡土体育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民间性、情感性等特征。

4.2乡土体育与民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相互交集,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

4.3从乡土体育外延、项目属性、存在的形式等不同的视角出发乡土体育的分类相对应有不同的内涵种类,在实际分类时出现了部分交集的现象。其特性主要包括乡土性、地域性、娱乐性、文化性及传承性等。对乡土体育的概念、分类和特性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乡土体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M].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8.

[2]吴明清.学校生活与乡土教育[EB/OL].http://163.20.86.22/articles/data/051.doc.2008-04-30.

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篇12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包括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文在此借鉴付晓东、胡铁成 (2004) 对投资环境的分类方式总结如下: (1) 按构成投资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2) 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这三类投资环境表示的空间尺度及包含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投资环境预示着投资的整体趋势, 微观投资环境则指具体某一地点或企业的投资, 中观投资环境介乎两者之间。 (3) 按组成因素的物理性投资环境分成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又称环境硬件或有形环境, 指诸如基础设施之类的有形要素的总和;后者又称无形环境, 指诸如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政策法律之类的无形要素。 (4) 此外, 按投资环境因素或条件所具备的优势高低可分为高势环境和低势环境。按不同时期投资环境有长期、短期之分。按产业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第三产业投资环境。按地域范围或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国家环境、地带性环境、地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开发区投资环境、特区投资环境、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内地山区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等。

二、投资环境的特征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投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 付晓东、胡铁成 (2004) 认为具有下述特征: (1) 划定性。指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或特定的目的性。前者如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后者如某一产业的投资环境。 (2) 指示性。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价值度量功能, 可作为衡量某一地域开放性、重要性的指标。 (3) 动态性。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甚至相邻地区的开发而变化。 (4) 系统性。投资环境本身包含多种要素, 这些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5) 主体性。投资环境通常受国家或政府控制, 因为它们可以出台政策或提供相关要素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价值。 (6) 效益性和不确定性。前者指投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投资环境的拥有者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后者指投资环境可以为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强弱、国家政策、相邻相关环境一直处在变动当中。 (7) 可改造性。由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动态, 当中的一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 (8) 投资环境的外部性。主要指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如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引起的旅游景观的变化。

三、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

1.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贸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来源。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 (地域分工学说) 、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李斯特的动态比较利益学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并提供了评价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方法。投资环境理论正是研究投资在区际、国际间的复杂流动过程。

2.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投资环境研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促使投资环境的研究由单一地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为也从引资者角度进行。

3. 区位理论。

形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经典理论来源。韦伯的工业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概括出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涵盖工资、聚集、运费、市场区等区位因子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因素。该理论所蕴含的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则是投资环境研究的出发点。

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环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 冷热国对比法。

冷热对比法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于196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 选定诸投资环境因素, 据此目标对国家逐一进行评估并将由“热”至“冷”依次排列, 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 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 温则表示一般。这些因素分别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及其成熟程度;文化一体化程度;法律阻碍;实质阻碍;地理与文化差异。以上七个因素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子因素, 对每个子因素也可以进行冷热分析。冷热对比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虽然在因素 (指标) 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 但是却为后人的工作奠定了分析框架。冷热国对比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察, 而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 这是它的主要缺陷。

2. 等级尺度法。

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该方法从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 提出评价投资环境的八个要素, 即:资本抽回自由;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每个方面又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根据每个方面的重要程度, 定出从最差到最好的各种情况的分类标准。评估投资环境时, 先按各种情况打分, 然后将各种情况的分值相加, 得出投资环境的总分为8~100分, 分值越高, 投资环境越好。等级尺度法缺点在于:一是打分的主观性太强, 评分标准难以把握;二是所考虑的因素有限, 缺乏产业投资和企业投资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

3. 道氏评估法。

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根据其在国外多年的投资经验与1985年提出的。道氏公司将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正常风险”即“竞争风险”;二是“环境风险”。然后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要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分为这两类, 对有利条件和假定条件进行汇总, 得出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提出四套方案。这种方法是个别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方法, 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方法是完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而对于引资者的利益则关注不够。

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法。

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学者闵建蜀于1987年提出。他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十一类, 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具体评估东道国投资环境时, 首先选取上述全部因素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部分, 甚至增加某些投资者更关心的因素;确定了所要考虑的因素后, 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分制评估, 给出每个因素的权童;最后, 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投资环境的总分Q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Q———投资环境总得分, n———考虑因素的总个数, Wi———第i个因素的权重, Ai、Bi、Ci、Di、Ei———第个因素的评估比重, 且Ai+Bi+Ci+Di+Ei=1。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 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因此, 闵建蜀教授又提出了一种与此相配套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法, 即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 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 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 依据这些因素, 对投资环境作出评价。

5.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6. 其他方法。

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如赵玉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陈健飞用综合评价法、卢武强等用功效系数法、程连生用嫡值法、邱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曹广忠用多元回归法、文余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从投资环境的分类、特征及理论基础切入, 旨在呈现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关键词: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金德环.投资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2]郭信昌.投资环境分析.评价.优化[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3:19-21.

[3]黄东兵, 刘尔成, 王书林.投资环境的评价与改善[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82.

[4]戴园晨.投资环境及其评价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 1994, (1) :39-46.

[5]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6]陈康幼.投资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199-209.

[7]付晓东, 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55-354.

上一篇:血站采供血管理系统下一篇:传统道德文化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