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体系

2024-10-22

栽培体系(精选9篇)

栽培体系 篇1

当今我国与世界大豆生产强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相比, 大豆生产主要差距是产量低、品质 (脂肪含量低) 差、斤粮成本高等。

黑龙江省大豆与世界大豆相比, 品质和成本都不是差距, 主要差距在于产量。这些年通过农业部“大豆振兴计划”和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的实施, 黑龙江省目前种植的大豆60%以上是高油大豆 (脂肪含量≥21.5%) , 2006年黑龙江省高油大豆种植面积超过200万hm2。黑龙江省商品大豆在品质上并不比进口转基因大豆差多少。在黑龙江省大部分耕地为农村农民所有, 由于国家减免农业税, 农村种地以廉价体力劳动为主, 机械化程度低, 所以农民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即使国营农场地租有上升趋势,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成本平均水平也与美国相差不大。差距最大的还是产量。世界大豆平均产量2 250 kg·hm-2, 2005年美国为2 907 kg·hm-2, 而我国大豆单产平均为1 800 kg·hm-2, 黑龙江省大豆平均单产为1 950 kg·hm-2,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大豆单产平均为2 562 kg·hm-2, 远远低于美国。所以, 现在提高大豆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大豆的产量, 合理运用科学技术, 使良种良法配套, 进行高产、超高产优质栽培。

合丰42大豆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利用美国矮秆基因育成的半矮秆、早熟、高油、高产大豆品种, 通过这些年的院内小区试验、示范与大面积示范推广, 合丰42现在已经达到良种良法配套, 并形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 现加以介绍, 为大豆现代化高产、超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小区栽培方式试验

2003年利用行距30 cm平作窄行密植、行距70 cm穴播、行距70 cm三垄栽培三种方式对合丰42进行栽培方式研究[1]。试验设在佳木斯分院内十号地南端, 土壤为草甸黑土, 肥力中等。春整地, 春施肥, 施磷酸二铵150, 尿素50, 硫酸钾30 kg·hm-2。每种栽培方式四个水平, 平作窄行密植密度分别为40、45、50、55株·m-2;穴播密度分别为20.4、23.8、28.6、35.7株·m-2;三垄栽培密度分别为25、30、35、40株·m-2。12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春季机械起垄, 5月7日播种, 出苗后间苗, 秋季测产。

1.2 小区栽培密度试验

2004年根据黑龙江省的大豆生态特点, 在生产上大豆栽培多采用垄作, 又根据2003年栽培方式试验结果, 合丰42适宜窄行密植, 所以试验采用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方式。2003年秋季起垄, 施磷酸二铵150, 尿素75, 硫酸钾60 kg·hm-2。试验设5个处理, 即A1、A2、A3、、A4、A5分别为35、40、45、50、55株·m-2, 一个对照为行距70 cm三垄栽培。试验每小区5行, 行长10 m, 3次重复。5月10日播种, 5月21日出苗后间苗。播后苗前化学药剂封闭灭草, 秋季成熟后小区测产。

1.3 大面积示范

1.3.1 整地

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的麦茬地。耕整地采取以深松为主, 深松25~30 cm, 耙深度12~15 cm。使耕层无大土块和暗坷垃, 使耕层内直径大于5 cm的土块少于5个·m-2。

1.3.2 施肥

种肥与追肥结合, 氮磷钾肥配施。种肥分层施, 深施底肥、种肥, 看苗追肥。化肥作种肥, 实行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 施磷酸二铵160, 硫酸钾114, 尿素31 kg·hm-2。化肥分层深施于种下7 cm和14 cm处。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 在大豆初花期施用尿素5 kg·hm-2+磷酸二氢钾1.5 kg·hm-2, 兑水500 kg·hm-2叶喷。

1.3.3 种子清选

种子播前要用大豆选种机, 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种子质量达到纯度98%以上, 净度达到98%以上, 发芽率90%以上。

1.3.4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以防治孢囊线虫、根腐病、根蛆等地下病虫害。

1.3.5 播种时间与方式

地温稳定通过7~8℃开始播种, 播种镇压后播深达到3~5 cm。采用行距45 cm小垄栽培。

1.3.6 田间管理

在大豆播后苗前3~5 d内进行土壤封闭灭草, 用乙草胺 (90%) 2 kg·hm-2+广灭灵0.7 kg·hm-2+2, 4D-丁酯1 kg·hm-2, 加适量水喷雾。后期人工拔大草2次。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一犁, 后期不要趟地, 以防伤根, 造成大豆倒伏减产。7月20日~8月5日进行蚜虫、红蜘蛛、食心虫防治3次。

1.3.7 收获

9月下旬叶片全部落净, 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栽培方式试验

结果得出:合丰42在行距30 cm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方式下产量和脂肪含量均最高, 平均产量达4 272 kg·hm-2, 脂肪含量22.4%, 最佳密度为50~55株·m-2 , 而三垄栽培次之, 穴播栽培产量和脂肪含量均最低, 不适宜用于高油大豆合丰42栽培。

2.2 小区栽培密度试验

小垄密植较CK均增产190.5~523.5 kg·hm-2, 增产9.1%~25.0%, 且A4与CK差异显著, 其它各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A1~A4随密度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A5产量最低。可见, 合丰42大豆适宜小垄密植, 产量较三垄栽培显著提高, 适宜密度为45~50株·m-2。

2.3 大面积示范

经张敬涛研究, 2002~2006年在全省不同生态区5年13点次, 每点示范面积最小为8 hm2, 最大面积为200 hm2, 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合丰42平均可达3 323.2 kg·hm-2, 比常规三垄栽培平均增产18.7%, 平均增收大豆523.5 kg·hm-2。合丰42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的产量水平达到并超过大豆生产强国的平均水平。

3结论与讨论

3.1通过小区试验与大面积示范, 建立合丰42大豆高产优质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2002~2006年5年13点均较三垄栽培增产。可见, 合丰42是含有美国矮秆基因适宜窄行密植的半矮秆、早熟、高油、高产大豆品种。

3.2合丰42大豆高产优质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是在三垄栽培的基础上缩行增密的一种栽培方法, 是多种单项栽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而成, 实施要求机械化程度高, 栽培管理科技含量高, 应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让生产者熟练掌握技术规程。

3.3合丰42大豆高产优质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在小区研究与大面积示范中存在着不同, 小区试验是在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 而生产中土壤的肥力条件有很大差异, 这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指标。如:在中等肥力条件下, 合丰42密度为45~50株·m-2, 在肥沃的土壤条件下, 一般密度为40株·m-2;化肥的施用量在肥沃的土壤条件下也应发生变化, 适当减少尿素的量, 增施钾肥。

3.4合丰42大豆高产优质45 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的各项技术环节中, 播种和病虫草害防治是关键技术。窄行密植增产的重要原理之一是个体均匀分布, 行成一个合理利用光能和充分利用土壤养分的群体结构[2]。这就要求播种质量要高, 机械作业质量要高, 达到良好的播种状态;另外, 窄行密植栽培群体密度大, 后期田间机械无法作业, 病虫草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 所以应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喜平.合丰42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 2005, 24 (1) :48-51.

[2]何志鸿, 杨庆凯, 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2.

栽培体系 篇2

一、理论教学(理论考试,占总成绩50%)

(一)教师课堂教学

1、第一章 绪论

2、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栽培类型与特性

3、第三章 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4、第四章园林树木的栽植(包括大树移栽)

5、第五章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包括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6、第六章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二)学生自学

1、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2、园林树木选择与生态配置。

3、特殊立地环境的树木栽植。

4、园林树木的垂直绿化栽植。

二、拓展性教学(占总成绩25%)

1、专题讲座(不考试):安排2个专题讲座。

2、专题学习与讨论(25%)

根据目前园林绿化、树木栽培与养护实际面临的热点问题和难点设计题目,分组,每个小组就指定的题目进行资料搜集、分析和PPT制作,最后集中汇报交流,小组之间互相提问,老师现场点评指导。考核和评分的依据包括:内容、PPT形式、现场讲解和提问与回答情况。

三、实践教学(占总成绩15%)

1、校内(10%)

内容:(1)园林树木扦插育苗

(2)园林树木观赏特性观察与比较

(3)观叶树种枝芽特性调查

(4)观花树种开花物候期观测

2、校外(5%)

现代花木企业与市场考察,每组结束后完成总结。

四、其它环节(占总成绩10%)

栽培体系 篇3

食药用菌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食药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跃居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种植业。为满足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增设食药用菌栽培学等课程,旨在培养具专业人才,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创新思维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食药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必须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改革传统的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1 教学计划与内容

食药用菌栽培学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食药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食药用菌母种、菌种制作与培养,菌丝分离和转管,各种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和接种以及菌丝体发菌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管理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制种技术,包括菌种分离、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各种食药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学过程中根据食药用菌基地的生产情况,利用有限的课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1.1 制种技术

主要包括培养基制备、灭菌、消毒、分离、选育、扩大、培养及菌种保存等一系列技术性关键措施。为了确保菌种制备的成功, 必须有基本的实验室装备和进行无菌操作, 这是进行菌种制备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掌握实验室组建技术, 它包括准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等的建立和设备配置技术; 要按照食药用菌制种基本原理, 深入了解各种真菌生长繁殖的特点, 掌握三级常用培养基的配置方法、灭菌消毒技术以及菌种接种、扩大与培养关键性技术, 菌种保存等一般性技术。

1.2 栽培管理技术

根据食药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分解纤维能力以及对各种微生物抵抗能力的强弱,可将食药用菌栽培分为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的食药用菌其培养基不经过常压灭菌,而经过巴斯德灭菌或一定预处理就能进行栽培,如草菇、双孢蘑菇、凤尾菇及平菇等。熟料栽培就是将原料配置好之后,装入塑料袋经过常压灭菌、接种培养,采用适当管理措施获得子实体。目前绝大部分菌类( 香菇、黑木耳、金针菇、银耳、猴头、灵芝等) 都是以熟料栽培,目前技术比较成熟,较适用于生产应用,应为高职学生掌握的主要技术。但无论栽培哪种菌类,培养基一定要灭菌彻底,这是熟料栽培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技术。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2.1 启发式教学

基于创业教育的食药用菌栽培课程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例如在制种项目中提出筹建一个菌种厂的基本设备和程序是什么,投资大约需多少资金;在栽培技术项目中提出某季节适宜种植哪些品种,根据现有的原料、设施等条件可以发展什么品种,该品种栽培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在食药用菌保鲜加工项目中提出某品种适合哪种形式的加工,怎样判定食药用菌产品及相关产品的购销市场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2.2 创建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

在每个教学项目结束后开展丰富的食药用菌创业活动,如在《食药用菌菌种制作与保藏》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从食药用菌菌种厂设计和建造、菌种生产设施设备、菌种生产过程到菌种保藏过程中存在哪些能创业的项目,需要哪些技能,采用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各自家乡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生产季节、原料、生产工艺、加工、销售、成本核算等从家乡的气候条件、生产季节安排、品种选择、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流程、保鲜加工、销售市场、成本核算等一整套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设计一个年产100 万菌袋的菇场,作为一个乡镇发展食药用菌生产的可行性分析方案或某种珍稀菇类栽培的可行性报告,并从中选出优秀的项目鼓励学生参加省、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使学生勇于创业,并形成正确、清晰的创业理念。

2.3 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

该课程除课堂教学实践以外,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有关食药用菌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由于这些活动是研究性、探索性的,已不再是课堂上的示范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因此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价值。

2.4 多种形式积累学生的创业经验

利用专业综合实习的时间让学生参加菇农的实际生产,让学生参加科技下乡等活动,帮助菇农解决实际技术难题,同时转变观念,体验社会生活,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为将来创业积累经验。

2.5 建设校园创业信息服务网络

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更多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增加大学生与外界食药用菌生产者、销售者等的交流机会。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公司运作,提升其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3 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食药用菌栽培的考核范围划分3个方面,即基础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考核。基础能力考核是指考核学生在校内的各项实验实训的考核,包括基本仪器的操作等。专业技能考核主要是食药用菌菌种的制作、栽培管理技术及食药用菌保鲜加工等方面的考核,其中包括一些比较专业的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等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是指校内外的生产性实训考核,即在教师或是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创业行为考核。

4 小结

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研究概述 篇4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 调解“密与茂”“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充分利用光照、地力, 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了以稀植为中心的“良种、壮秧、早插、稀植、施肥配比”等一系列水稻优化栽培体系的研究, 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1 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子对比法, 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插期、不同密度、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氮量等系列化试验, 确定各项因子对水稻稀植的影响。采用复因子对比法, 进行2项插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五因子栽培摸索, 认定各因子相互作用下对水稻稀植影响的顺序。并收集大量的试验示范数据, 通过综合分析, 确定出水稻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2 结果与分析

在正常年份, 中晚熟水稻品种, 秧苗素质好, 干物质含量高, 壮秧的前提下, 中等地力, 可适时早插, 合理稀植, 中等氮量, 合理配比的分期施肥“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其中, 各因子对水稻栽培的影响如下:品种>栽培方式>密度>氮肥配比>氮肥量>插期[2]。

总的来说, “优级、壮、早、稀、稳”水稻优化栽培体系, 具体栽培模式如下:选用沈农9816、盐丰47等优良品种;采用培育壮苗开闭式早育苗方式;适宜提早移栽5月20—31日;合理扩大穴距30.0 cm×16.5 cm、30.0 cm×19.8 cm;合理施肥配比8∶2;中上等氮肥施用量60~65 kg/667 m2硫铵[3]。

“优、壮、早、稀、稳”栽培模式有效地发挥了自然的投入, 提高了投入产出比,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益。据87个点数据调查分析, 增产幅度在27.5~91.9 kg, 平均667 m2增产65.7 kg;增产率5.0%~16.9%, 平均11.4%;平均提高667 m2产值36.59元, 增加产值11.9%;667 m2降低育苗、插秧费用21.86元, 是总费用的20.7%。合计增加667 m2效益58.44元, 增效率19.1%, 提高投入产出比1.2[4]。

3 技术效应

(1) 良种良法系列化栽培, 创造了全生育期良好的生长环境, 缓解了“弱、晚、密、猛”的自相矛盾; (2) 挖掘了干物质含量高、壮秧适应性强的内在增产潜力, 为抢农时, 适时早插, 早分蘖, 低位分蘖争取了主动; (3) 充分发挥了优良品种分蘖力强的优势, 减少了无效分蘖, 提高了有效分蘖率; (4) 有效地利用了光能资源, 由层面受光变为主体受光, 增加了受光的空间。扩大了植株本身的功能叶面积, 协调了群体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 达到绿而不茂、壮而不旺、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的目的, 从而构成了理想的株型和合理的经济产量系数[5]。

参考文献

[1]曾伟.水稻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实践[J].南方农业, 2016 (21) .

[2]尹圆圆, 周垠, 张兴明, 等.中国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35-40.

[3]黄安密.简析当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农技服务, 2016 (9) :75.

[4]张步枝, 马士胜, 朱礼科, 等.水稻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影响与经济效益比较[J].农技服务, 2016 (13) .

栽培体系 篇5

1 水稻栽培的基础知识

1.1 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广, 从南部的海南岛一直到北部的黑龙江, 从东部平原到西部高原都有水稻的种植。由于我国地少人多,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 我国的农业技术部门做了大量的研究, 根据地域不同、土壤肥沃不同、土地水分不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研究出最适合当地种植水稻的系统技术, 并经农业科技部门进行逐步的推广。

1.2 病虫防治及农药推广

水稻3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他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种植的不合理造成病害发生、积压的病菌反复、有部分新的病菌产生。

水稻的2大虫害主要是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形成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一是套种作物吸引害虫导致水稻“遭殃”, 再就是天气变暖适宜害虫的生产繁殖环境。

对虫害的防治我们应采取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农业防治具体措施是:大力推广旋耕、深耕, 压缩麦套稻、稻套麦;适当调整水稻品种布局;对一些容易产生虫害的品种进行淘汰, 选取使用新的抗虫抗病比较强的品种, 对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 尤其是容易产生害虫的杂草, 必须彻底清除;秧田选择远离虫源田, 建立无毒秧田。适度推迟水稻播期, 推广抛秧、机插秧等栽培方式。对出现虫害后的秧田要采取“狠、准”的原则进行治理。

1.2.1 防治对象要明确

在进行农药防治前, 一定要确定秧田的病虫害种类, 并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用药, 在使用农药时, 对农药种类以及农药的使用量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1.2.2 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

盲目加大药剂用量, 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 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 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在夏秋季节, 由于降雨比较频繁, 农药在使用后容易被雨水冲刷, 降低农药的功效, 可以请教农业技术员, 在农药调配的时候适当地添加一些助剂, 可以使药效更快地得到实现, 并起到防止药效失效的作用。

1.3 农作物栽培的技术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耕地资源, 各地根据本地的情况, 研究出很多与水稻栽培有关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比如黑龙江地区就研究出了水稻与玉米的套种技术, 辽宁地区研究出了水稻与小麦的套种技术, 安徽地区就出现了莲藕套种水稻无公害技术。就是在水稻收割后, 还可以再种植青菜、马铃薯、大白菜等。

2 水稻栽培理论的发展过程

2.1 水稻发育特征理论 (20世纪60年代)

提出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生态室、丁颖

内容:明确了我国早、中、晚各熟制水稻品种的“三性” (感光性、感温性和短日高温营养生长期) , 为水稻的品种引进、育种以及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和制定高产栽培等提供了依据。

2.2“小、状、高”栽培途径 (20世纪70年代)

提出者:凌启鸿等

内容:提出“小群体、状个体、高积累”的水稻高产栽培途径。

2.3 水稻叶龄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者:凌启鸿等

内容:在继承陈永康等人的有关水稻器官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 创立了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的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 对我国水稻水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4 水稻品种源库栽培理论与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

提出者:曹显祖等

内容:运用作物产量源库理论, 依据各品种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 将长江中下游现用水稻品种划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 并提出相应的栽培对策, 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因种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2.5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 (20世纪90年代)

是由“水稻叶龄模式”发展起来的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

2.6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2009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技术, 指用较少的作业次数, 精确的作业时间和物化投入量, 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和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

2.7 水稻实地养分技术 (21世纪初)

这个技术是从国际水稻所引进的,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的创新, 使它具有了符合我国水稻栽培现状的一种技术, 就是将实地内水稻所需的各样养分按需分配, 在高产的同时不产生养分的浪费。

2.8 节水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是各地的农业部门自行研制的,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这个技术的使用, 使水稻高产与水资源节省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3 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

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主要分为3个, 分别是:

3.1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

在殷宏章、陈永康、丁颖等人的引导下, 通过了陈永康的高产栽培理论总结研究, 初步形成了水稻在环境和调控下可以出现高产群体的理论, 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水稻栽培新技术体系。

3.2 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

关于水稻的新理论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很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水稻叶龄模式的建立以及水稻群体质量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 使得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开始有了比较定量的模式与指标, 在这个期间, 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 使得栽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规范, 是具有中国特色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又一创新发展。

3.3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形成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可以通过水稻高产群体生长发展过程中, 诊断指标的定量化、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 (主要是技术定量的原理和参数求取的方法) , 设计高产栽培方案, 使水稻群体按预定的设计目标发展, 高产频频重演, 并不断创造新的高产记录。

4 水稻栽培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水稻栽培科学的下一步发展, 应该是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去发展,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却没有减少, 水稻高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耕地面积再进一步的缩小, 而人口还在增长, 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去提高单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耕地的作用。

利用好现有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并不断地去完善与改进, 也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增加水稻产量的一种途径和发展趋势。

5 结语

作为全世界人类的重要粮食作物, 水稻的栽培技术每进步一个阶段, 产量每提升一点, 都是对人类生存的有力保障, 尤其是在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加剧、环境不断污染的今天, 能在有限的耕地上收获最多的粮食, 已成了各国农业科技研究的共识,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任重而道远。

摘要: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以前,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但在现代栽培的科学研究方面, 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60多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目前的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 这些年的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也对世界水稻栽培技术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60多年间对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具有影响的8个栽培理论和3个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单的介绍, 最后, 笔者对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下一步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做一下讨论。

关键词:水稻,栽培理论,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凌启鸿.中国特色水稻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纪念陈永康诞辰一百周年[J].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2) .

[2]付景, 杨建昌.中国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作物杂志, 2010年05期.

[3]王友芬, 随国民, 王一凡, 侯守贵, 于广星, 陈盈.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北方水稻, 2008 (03)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 篇6

1 现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问题

自古以来, 我国历朝历代均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创新。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且多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 比较有名的“农业技术专家大院”模式。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与限制作用下, 现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存在大量的问题:政府行为多是单向的服务方式与被动性服务方式, 从而导致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技术转化成农业生产力的能力较低;现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辐射能量较弱, 从而使得其覆盖与传播的范畴较弱;从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农业研究的高等院校与科研组织、科研单位研究能力相对较弱, 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力联系较为薄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服务的主体与技术、设备等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弱, 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不能达到最有效果。现有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因此提出创新性的有效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势在必行。

2 现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玉米生长施肥技术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施3种肥料, 即氮肥、磷肥、钾肥。

2.2.1 氮肥施肥

幼苗期严重缺氮, 但此时期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2.1%。出穗期对氮肥的要求甚为严格, 如果施氮肥量不能到达要求, 会影响玉米出穗, 此时期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51.2%。生长后期氮肥数量达不到要求会引起玉米的减产, 此时期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46.7%。

2.2.2 磷肥施肥

玉米对磷肥的需求量小于氮肥。幼苗期, 对磷肥需求量最少, 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1.1%, 但此时期不能给予玉米充足的磷肥量会使玉米生长缓慢。出穗期对磷肥需求量最多, 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63.9%。生长后期需要施氮肥量占整个生长期的35%, 生长后期氮肥数量达不到要求会引起玉米的减产。

2.2.3 钾肥施肥

相对于氮肥和磷肥来说, 玉米需要钾肥的时间较早, 从幼苗期便开始大量的需要与吸收钾肥, 出穗期需要钾肥数量持续增加并达到高峰期, 生长后期需要钾肥持续减少。

2.2玉米生长灌溉技术

相对玉米来说, 玉米的需水量较多, 在其生长期一般降水量需达到350mm以上, 最佳雨量应该为550~650mm。一般在干旱年地面灌1900~2300m3/hm2;管输灌1400~1700m3/hm2;喷灌1000~1200m3/hm2。一般在普通年份地面灌1600~2100m3/hm2;管输灌1100~1500m3/hm2;喷灌800~1000m3/hm2;一般在湿润年:地面灌1300~1600m3/hm2;管输灌900~1100m3/hm2;喷灌650~800m3/hm2。

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3.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架构创新

现有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架构由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各等级农业院校、各类协会、各类学会、农业技术信息部门、咨询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拼凑而成, 各部分间联系与互动较少, 综合效应较差。作者认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其架构包括以下5个主要方面:

3.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机构组织

主要是所有的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院校。

3.1.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公益主体

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3.1.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产业化主体

主要是各类别各等级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加工企业、农业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与工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信息的中介机构等。

3.1.4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援助主体

主要是与之相关的企业、民众、社会团体等。

3.1.5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信息化综合平台

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各类别各等级信息服务机构。

通过机构组织、公益主体、产业化主体、援助主体、信息化综合平台5个主要方面构成创新性的有效的推广体系, 可在发挥各部分作用的前提下, 更好的发挥整体作用, 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促进玉米科研成果与玉米技术快速的转化成农业生产力, 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3.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功能创新

现有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功能一般为法律法规授权、纯公益、中介、经营性服务。在实践中, 其功能具体到某地区、某单位、某部门, 不能明确地划分, 所以预先设定的功能往往不能真正的实现。作者认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其功能与功能及界定应是:

3.2.1 法律法规授权功能

法律法规授功能权划到政府的行政职能。

3.2.2 公益性服务功能

公益性服务功能划到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3.2.3 中介性的服务功能

中介性的服务功能划到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个人。

3.2.4 经营性服务功能

经营性服务功能脱离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控制, 完全由符合一定资质的企业负责, 实现企业化的经营。

3.3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机制创新

现有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机制一般是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 科研组织或公益组织等进行推广, 以“社会公益事业”的形式存在。但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 这种机制的弊端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明显的显现出来。作者认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其机制建设应从以下3方面入手:建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制度平台、建设专业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信息服机构和农业技术中介机构、选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王振.加快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对策[J].科技创业家, 2012 (16) .

栽培体系 篇7

1 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基本情况

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泰兴市张桥镇、黄桥镇、珊瑚镇、分界镇、河失镇等16 个乡镇得到广泛应用,涉及农户总数31 500 户,种植面积为:2013 年1.2 万hm2,2014 年2.2 万hm2,2015 年2.8 万hm2。种植品种小麦为宁麦13,水稻为武运粳24。3 年来项目实施建立了13 个区域试验点和23 个生产示范点,试验区域和示范片情况如下。

1.1 区域试验

1.1.1 粳稻产量。2013 年3 个点次平均产量10 080 kg/hm2,比对照增产795 kg/hm2;2014 年5 个点次平均产量10 177.5kg/hm2,比对照增产877.5 kg/hm2;2015 年5 个点次平均产量10 222.5 kg/hm2, 比对照增产855 kg/hm2。 加权平均后, 比对照稻谷增产850.5 kg/hm2,增幅9.1%(表1)。

1.1.2 小麦产量。2013 年3 个点次平均产量6 720 kg/hm2,比对照增产630 kg/hm2;2014 年5 个点次平均产量6 780kg/hm2,比对照增产630 kg/hm2;2015 年5 个点次平均产量7 005 kg/hm2,比对照增产840 kg/hm2。加权平均后,比对照小麦增产718.5 kg/hm2,增幅11.7%。

1.2 生产示范

根据近3 年在泰兴市的张桥镇、分界镇、黄桥镇、珊瑚镇等乡镇23 个生产示范点统计,水稻加权平均产量为10120.5kg/hm2, 比对照增产780 kg/hm2, 增幅8.4% ; 小麦加权平均产量为6 751.5 kg/hm2,比对照增622.5 kg/hm2,增幅10.2%(表2)。

1.3 加权平均增产量

据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产量加权平均结果,粳稻平均产量10 138.5 kg/hm2,比对照增产804 kg/hm2,增幅8.6%;小麦平均产量6 789 kg/hm2,比对照增产658.5 kg/hm2,增幅10.7%(表3)。

2 推广粳稻 — 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产量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013 年经省农委组织验收泰兴市分界镇沿界村、分界村宁麦13 产量达到7 689 kg/hm2,水稻武运粳24 实测单产达到11 080.5 kg/hm2,粳稻 — 小麦周年实产达到18 769.5 kg/hm2。2014 年经泰州市农委组织专家验收,张桥镇镇西村水稻实测产量达到11 074.5 kg/hm2,珊瑚镇二河村实测水稻产量达到10 974 kg/hm2。2015 年泰兴市农委组织专家验收小麦实产达到7 780.5 kg/hm2,水稻实产达到11 139 kg/hm2。3 年来,通过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应用,泰兴市粳稻—小麦周年产量为16 927.5 kg/hm2,增加9.51%,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泰兴市粮食生产水平。

2.2 籽粒品质得到了保证

针对宁麦13 品种和武运粳24 的生产特性,技术应用指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实施技术培训,开展专业化服务,技术推广区域积极推广平衡施肥调优栽培、秸秆全量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群体质量栽培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一些列技术,使项目区在高产的情况下稻麦品质提高也得到了保证。

2.3 种粮效益得到了提升

该技术推广在单位面积投入方面没有增加,通过推广应用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实现了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该技术体系在不增加种子、化肥、农药、灌溉等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明显提高,促进了粳稻、小麦协调增产,其副产品稻麦秸秆基本以全量还田方式进行利用。平均省工6.15 个/hm2,节约成本307.5 元/hm2,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节约农本705元/hm2, 增加纯效益4 935.9 元/hm2。3 年增加新增纯收益30 891.5 万元、总经济效益19 407.3 万元。

2.4 产业化水平得到了加强

由于推广区域实施了各项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在产量提高的同时,籽粒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很受粮食收购和加工企业的欢迎。另外,为了方便农户出售小麦,推广区域实施镇的涉农部门配合三零面粉集团在项目区专门设立小麦收购点,收购价比其他非项目区高0.05 元/kg。水稻品质也有所提高,收购价提高0.04 元/kg。

2.5 农户种植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了这项技术的顺利实施,提高科技贡献率,通过竖立技术展示标牌、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户典型带动、样板田块的展示等一些措施,引导广大农户科学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带动周边村组农户科学生产。

2.6 专业化服务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了提高推广区域技术措施的到位率, 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达到高产增效的目的。在项目实施中,整合高产创建项目、科技入户项目等,利用项目资金补贴、物化补助激发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性,在小麦的播种阶段、水稻栽插、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期,开展相应的专业化服务,提高了播种质量,降低了病虫草害的危害。纹枯病、赤霉病发生率远低于非示范片,农业专业化服务作用得到了农户的广泛认同。

3 粳稻 — 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主要栽培技术

3.1 核心技术

3.1.1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的机械化轻简种植模式。以机械化轻简种植方式、品种、接茬、密度、肥水运筹等优化为重点,以“迟熟中粳与早熟晚粳钵苗机插、毯苗机插—春性中弱筋小麦少耕机条播或带状机摆播”为主体的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1]。

3.1.2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主体种植模式适用稻麦品种。 通过品种生产力比较与筛选,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4、南粳49等,小麦品种为扬麦16、宁麦13 等。

3.1.3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主体种植模式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高产高效和适时腾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手段,重点应用水稻钵苗机插与有序抛摆栽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旱育化控壮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少耕半精量机条播或带状机摆播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3]。

3.2 配套技术

3.2.1 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配套技术。通过机械收获时,开动机械切碎与分散装置,做到秸秆切碎(5~8 cm),全田均匀分散,并用较大功率拖拉机旋耕埋没秸秆[4,5,6]。

3.2.2 测土配方与精确施肥技术。 以土定肥, 科学确定N、P、K及微肥合理比例;以产定肥,精确确定肥料用量与前后使用比例。统筹稻麦2 季肥料使用[7,8,9]。

3.2.3 病虫草绿色防治技术。根据稻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开展无公害综合防治,并实行统防统治,有效控制危害。

参考文献

[1]王龙俊,蒋小忠,吴中华,等.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3(5):1-6.

[2]杜永.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群体特征与调控技术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3]龚金龙,张洪程,常勇,等.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J].中国水稻科学,2011(6):629-638.

[4]杨建昌,杜永,刘辉.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08(6):1611-1621.

[5]周国勤,宋世枝,祁玉良,等.豫南粳稻/小麦两季高产机理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5(5):1035-1037.

[6]陈兵,李文博.江苏开创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N].农民日报,2014-05-24(001).

[7]郭九信,冯绪猛,胡香玉,等.氮肥用量及钾肥施用对稻麦周年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12):2262-2271.

[8]尹睿,张华勇,黄锦法,等.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57-62.

栽培体系 篇8

1 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

1.1 植物种类选择的环境特点

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环境有其特殊的特点。第一, 面积比较小, 形状不规则, 都是竖向立面。第二, 种植土必须人工配制, 要求土层薄、质量轻、持水量大、通气排水性好、养分含量适中、性状稳定、环保等。第三, 植物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 光照强度变化大、温差大、风力大, 种植槽的承载力小。

高层建筑外立面特殊的绿化环境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和相对长的光照时间, 大大地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积累。但风力大、温差变化大, 对植物生长不利, 植物易受干旱、冻害和日灼。因此,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 要考虑植物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1.2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 抗逆强、观赏价值高。根据建筑外立面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人们居住在室内的舒适性, 对植物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恢复能力强、抗风、以能攀援生长、维护简单、令人赏心悦目的多年生藤本植物为主。同时考虑建筑外立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植物种类的选择兼顾种类的相对丰富性, 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色彩。2) 地域性、方向性。不同地域需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地域性植物, 将有可能达到一个更为持久的景观绿化效果, 同时也能降低绿化的经济成本。由于朝南和朝东的墙面光照较充足, 而朝北和朝西的光照较少;故宜在东、西、北3个朝向种植常绿树种, 而在南向墙面种植落叶绿树种, 在冬季以利于南向墙面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热。3) 选择指标。在干旱2 d~5 d的条件下不死, 7 d~10 d能恢复生长;叶片较小、在风力3级~5级时能正常生长, 被大风吹掉的叶片和枝条能快速萌发生长;植物茎及藤捆绑在建筑支撑上能向上或向下攀爬生长;叶片、茎、藤观赏性较好, 能开花、结果的种类更好, 病虫害少, 维护简单。南方适用的常见植物主要有:大花老鸭嘴、使君子、珊瑚藤、炮仗花、白花油麻藤、美丽桢桐、紫藤、辟荔、金银花、蒜香藤等。北方适用的常见植物主要有:迎春、凌霄、紫藤、常春藤、扶芳藤、藤本月季、山荞麦、金银花、络石、木香、葡萄、猕猴桃、五味子等。

2 栽培基质的配制

2.1 栽栽培培基基质质的的研研究究现现状状

目前, 国外关于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栽培基质的研究较多, 应用于外立面绿化栽培基质通常分为三类, 即自然土壤、改良土壤和栽培基质。应用比较多和方便的是栽培基质, 多为混合基质。这是由于单一的无土栽培基质大都无法达到理想化条件的要求, 故在园艺栽培中, 通常将几种栽培基质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基质。绿化实践中也都是以混配基质为主。日本的人工轻量土栽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应用较多的无土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陶粒、煤渣、泥炭、椰糠、锯木屑、稻壳灰、松鳞片、园林废弃物等。德国采用腐殖质、泥炭、泡沫木屑和有机肥料配合成混合基质, 按不同的配比容重为700 kg/m3~1 500 kg/m3。国内市场上用于绿化植物生长的介质材料中, 自然土壤和改良土较为常见, 但两类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无土栽培基质。无土栽培基质具有质轻环保、营养丰富、排水透气性佳等优点。其中, 田园土混合珍珠岩、蛭石、泥炭等组成的混合材料, 应用较多, 生产研究也表明混配基质栽培效果更好。目前已形成了自然土壤法、人工轻量法和薄层人工轻量法等几种绿化模式。

2.2 栽培基质配制的环境特点

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基质在固定植物的同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水肥等营养物质, 高层建筑外立面种植槽受安全、承重、排水、防水等条件的限制, 种植槽深度和宽度较小, 内存的种植土量少, 栽培基质需满足质轻、持水量大、养分含量适中、通气排水性好、性状稳定、环保等要求。

2.3 栽培基质的配制原则

根据以上建筑外立面的生态环境特点, 在保证绿化植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 减轻附加荷载, 必须配置具有高营养成分且轻质的基质土。因此基质土配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基质较轻, 腐殖质含量高, 植物所需元素丰富, 基质物理结构较好, 基质干重不超过0.8 t, 基质的保水性好, 通气性较好。理想的基质应考虑基质容重、电导率 (EC) 、p H值、排水性和持水性。理想的基质容重应该在0.1 g/cm3~1.0 g/cm3, 最佳容重为0.6 g/cm3。为达到排水畅通的要求, 要协调好基质的排水性和持水性。而由于基质的排水性和持水性与基质的粒径大小、大小孔隙度比有很大的关联, 故基质粒径不能过小, 否则由于雨水和浇水的冲洗细小颗粒会阻塞排水层, 影响排水。根据实践应用大小孔隙比在1∶ (1.5~4) , 或有30%~50%的持水孔隙和15%~20%的通气孔隙, 植物生长良好。不同植物所需要的基质的最佳p H值不同, 故基质的p H值要根据所栽培的植物的习性进行调整, 一般p H值在5.5~7.0能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因为高的阳离子交换量 (CEC) 和缓冲性能, 基质的保肥性好, 利于植物生长。故电导率 (EC) 不能过高, 一般不能超过3.5 ms/cm, 同时建筑外立面绿化还要供人观赏, 基质不能有令人难闻的气味污染环境, 不易招诱昆虫和鸟, 色彩要美观。根据上述研究, 我们选择如下几种配制方式供参考:1) 泥炭土∶煤渣∶珍珠岩∶有机肥配比1∶1∶1∶0.5;2) 泥炭土∶煤渣∶珍珠岩配比2∶1∶1;3) 泥炭土∶园土∶珍珠岩∶有机肥配比2∶1∶2∶0.5。其中, 泥炭土可以用椰糠、蘑菇渣、中药渣、绿色废弃物代替, 有机肥包括腐熟的鸡粪、猪粪、牛粪、马粪, 蚯蚓粪等代替。

3 工程示范

3.1 工程概况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大楼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21号, 是一栋综合办公楼, 地上12层, 为了增加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 经研究, 在办公楼的南面及西面外墙处各划出部分墙面约412 m2进行立面绿化试验。立面从2层地面标高5.6 m开始, 至12层顶46.0 m为止, 宽5.3 m。

3.2 植物的选取

广州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高湿, 台风较多, 冬季则干旱, 对植物的抗旱、耐热性和抗风是极大的考验。为了提高楼面绿化的观赏性, 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 综合考虑了植物的花期、叶色等因素, 保证一年四季有花、部分叶色随季节变化。经过多方比选, 本大楼两边种植槽 (从大楼3层开始, 每2层安装一排种植槽) 由下而上, 第一层种植使君子, 第二层种植首冠藤, 第三层种植金银花, 第四层种植炮仗花, 每排花槽种植15株~20株。依此类推, 每层种植槽种植的植物相互交替, 从而达到理想的景观观赏效果。

3.3 栽培基质

针对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光照强、温差大、风速高、水分散失快的特点, 根据种植槽的承载力、植物生长特点等实际情况, 选择如下配制方式:蘑菇渣∶园土∶珍珠岩∶有机肥配比2∶1∶2∶0.5。

3.4 绿化效果

以两年期看, 效果明显, 绿化覆盖率在80%以上。既可以遮挡太阳辐射, 又可以通过外墙和窗洞吸收热量, 降低了室内外温度, 减少空调能耗。

4 结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栽培基质的配制等研究, 形成了高层建筑外立面植物选取和栽培技术的绿化模式。其示范工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善了高层建筑物的生态环境, 降低了高层建筑物的节能损耗, 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 提高了人的舒适度。该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模式具有造价低廉、植物维护保养容易、观赏性好等优势。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在高层建筑外立面绿化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DB 440100/T 106—2006, 园林种植土[S].

[2]DBJ/T 13—124—2010,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S].

[3]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4]蔡丽敏, 孙大明, 王有为.浅议建筑垂直绿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22 (2) :17.

[5]王中华, 高山, 李彬.石家庄市木本攀援植物及其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 2009, 24 (1) :100-101.

[6]DBJ 08—75—98, 垂直绿化技术规范[S].

栽培体系 篇9

2010年12月12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的岗位专家及其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和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张德咏研究员应邀出席了会议,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彭定祥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熊和平对功能室的“十一·五”工作给予肯定,并针对功能室的“十二·五”工作提出了增加麻类种质资源快繁技术研究内容的要求。会上,与会专家详细讨论了“十二·五”期间功能室研究的重点任务和前瞻性研究内容,讨论通过了功能研究室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对功能室和各相关岗位专家2011年年度工作计划、专著和教材出版以及成果转化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做了部署。

上一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下一篇:固定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