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分析

2024-07-12

就业分析(共12篇)

就业分析 篇1

就业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就业结构是指影响就业结构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或形式。合理的就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键, 它不仅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且影响就业水平和质量。

一、就业产业部门比例

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就业比例, 是指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北京市2009年就业人口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依次为5.9%, 23%和71.1%。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全国水平相比低将近35%, 第二产业与全国水平相当,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将近40%。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可比性的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相比, 北京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和上海相似, 都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也属于较低水平,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全国和其他城市相比则高出许多。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根据年鉴计算得出。

二、城乡就业比例

按城乡划分的就业比例, 是指城镇就业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口在就业人口中总量中所占的比重, 能够体现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口不同与差距。北京市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为71.8%, 高于全国水平30多个百分点, 但与上海相比低3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口比重为28.2%, 全国水平为61.9%, 低33.7%, 比上海高3.2%。北京与上海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大城市, 大量土地被用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农村被逐步城市化, 失地农民也成为城镇就业人口, 所以城镇就业人口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全国水平。

单位:万人

三、行业就业比例

按行业划分的就业比例可以体现各个行业就业人口的变动情况和趋势。随着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劳动力总是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间不断地变化。北京市在19个行业中就业人口比重较大的是制造业2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 批发和零售业7.2%, 教育7.1%等, 比重较小的是采矿业0.42%, 农林牧渔业0.5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2%, 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制造业所需的就业人口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尤其是像金融和电子等高新行业, 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 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的冲击最大, 所以在金融危机中保证就业状况的重点在于稳定制造业的发展。此外北京市的第三产业较其他城市发达, 所以商业、教育和交通运输业的就业人口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四、就业职业比例

按职业划分的就业人口比例主要分析七类职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一职业中, 北京市的就业人口比重为5.68%, 远远高于全国水平1.67%, 也高于上海2个百分点还多, 这主要由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是政治中心, 所以这一职业的就业人口比重高于其他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就业人口比重, 北京为17.29%, 是全国水平的3倍, 高于上海4个百分点, 这类职业就业人口比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就业人口比重北京是10.75%, 是全国的3倍。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就业人口比重北京是24.01%, 高于全国的9.18%和上海的22.44%。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就业人口比重北京与上海相似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就业人口比重北京低于上海将近9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上海地处沿海, 海运比北京发达。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就业人口比重北京是0.01%。

单位:人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根据年鉴计算得出。

五、登记注册类型结业比例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就业比例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经济类型单位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国有单位、有限公司和外资投资单位的就业人口占全部类型的大部分比例。北京市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口比重是36.06%, 低于全国水平。但有限责任公司就业人口比重是32.28%, 接近全国水平的2倍。外资单位是12.57%, 大约是上海的50%, 由于上海重点在于经济发展, 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地理优势, 所以更能吸引外资。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根据年鉴计算得出。

通过对北京市就业结构特征的分析可知, 北京市就业人口的就业结构日益高级化,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行业结构都有高度的关联性, 北京市就业结构从动态上看已经发展为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全球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中国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形势非常严峻, 所以通过现实和客观的数据分析了解北京市的就业现状, 对于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安全渡过金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就业是劳动力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就业状况指标也是中国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就业结构指标, 运用相关数据对北京市就业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希望可以为金融危机环境下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结构,就业人口,比重

参考文献

[1]边文霞.对北京市就业形势与就业结构的分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7, (3) .

[2]周斌.北京就业结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3) .

[3]韩景华.北京市就业结构演变及特征[J].城市问题, 2008, (9) .

[4]边文霞.北京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互动关系的解析[J].人口与经济, 2008, (4) .

[5]市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J].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9, (4) .

[6]王阳.北京地区就业增长及结构变动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0) .

[7]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韩永江.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创业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 2009, (3) .

[8]陈大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 2007, (4) .

就业分析 篇2

--浅析个人毕业就业前景

时光荏苒,看似漫长,经历起来却又稍纵即逝的四年大学就快要收尾了```

再次站在大学门口,让我突然有种追悔莫及的冲动.感慨很多事情为何如今才开始顿悟.虽然听起来似乎很懊悔,但终究已改变不了什么:毕业的终究要离开,就业的终究要步入社会。

偶尔几次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免多出很多不快与恐慌。

不曾充分享受大学美好生活却要被迫“离校”;未经事故就要面临就业责难。如果我们的知识犹如钢枪利剑,我们的成熟度足以“采摘”,自然不会出现如此心虚的表态。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⑻⑷⑸⑸⑼⑺⑺⑺⑷然而很显然,刚刚初出茅庐的我们脑子里填满地还是学校里的“游戏规则”,胸腔里充满地依旧是对报效祖国的“高压血”。根本无法短时期与社会接轨,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不得不考虑的“扰民”因素,列举如下:

其一,近年来国际经济趋缓,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岗位数量虽多,但是待遇较高的还是少数。每一年校方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校园招聘会,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这让多数同学感觉到就业如同在 1

风雨中行走一样,曲折而又艰险。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⑻⑷⑸⑸⑼⑺⑺⑺⑷另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大学生就业的起薪水平也随之在大幅度的下降,一般本科大学生的起薪已由往年的 2000 元/ 月下降至 1000 元/月;研究生的月薪已降至 2000 元/月。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为了尽快就业,采取“零起薪就业”的办法。随着本专科毕业生一年接着一年不断增多,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各大高校不但没有减少就读学生人数,反而打着提高全民素质的幌子,年年扩招。由此可见, 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容乐观,而且当前,一方面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另一方面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以往热门的法学毕业生现今六成难就业;因这些原由我们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了严重的“脱轨”现象。这样所谓的客观因素让我们喘不过气,就算试试运气,却又就业无门···

外因终究制约不了事物的发展。其二,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有些飘高。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⑻⑷⑸⑸⑼⑺⑺⑺⑷不论是谁包括我自己也是觉得既然上了大学,有了本科文凭,凭什么不能要求有份儿体面的工作。说白了就算是体面的工作如果酬金不高,我们也是不会动心的。换位思考一下,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我们暂时怎么可能有那么强的能力。进公司入政府就去领导别人,我们觉得都不可能,被我们领导的人岂不更是不服。在网上的调查中还发现,我们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发展机会、假期要求和福利等方面。这些方面公务员队伍做得最好,可是近些年的形势,让我们趋之若鹜,却又心有余悸。西部虽然如今实行大开发,人才急缺,但是我们还是很少将其内部的就业岗位考虑在内。真是宁愿受东部的“挤”,也不愿受西部的“苦”。总而言之,由于社会及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各种原因, 大学生就业被一座座的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我的同窗很多希望可以在沿海经济发展繁荣的城市找份工作好好生活,我曾经考虑过,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⑺⑼⑵⑼⑷⑷⑻⑶⑼事后我分析过,虽然不少人对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前景较乐观,但是不可否认,那里的就业形势同样越来越严峻,随着企业对复合型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才的高需求,作为即将毕业大学生的我们,如今应该尽量完善自己,而并不是自身不变而去时时抱怨社会、企业和政府。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清醒认识自己,并且尽量完善自己。其一: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毕业要实现尽快就业,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必须提升整体素质。真正成为一位复合型的人:如果你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会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 ,那么你还会天天发愁找不到工作吗?总之未来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其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动态。就业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可以进跨国公司、个私企业,也可以自主创业、合作兴业,还可以通过继续深造、志愿服务等

等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不应该目光短浅,认为必须去国企才能有前途,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大放光彩的。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⑺⑼⑵⑼⑷⑷⑻⑶⑼其三: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依靠良好的政策导向,引导学校、大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价值。我们应该自主择业、就业、创业;考虑到西部偏远、不发达的地区去,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看好东南部地区;考虑到农村基层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其四:了解求职渠道。现场招聘、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一些学校内设置的现场招聘,一些专门的就业网站,以及报纸都是不错的选择。

谈了这么多,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然而文中我也列举了一些短期内完善自己的良策妙方。四六级考研助考⑴⑻⑷⑸⑸⑼⑺⑺⑺⑷相信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会很有帮助。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我们不能灰心,人无完人,关键在于认清自己,尽力完善,而绝非抱怨。相信和我一样的即将毕业的有志青年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努力充实自己,会有那么一天,等成功来敲门。

就业分析 篇3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就业分析 篇4

(一) 过剩的热门专业人才

随着前些年几个热门专业的出现, 如法学、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 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报考, 现在来说还是热门专业, 虽然就业市场需求量大, 但这些专业毕业的人更多, 就业市场已经超过饱和,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供应大于需求现象。

(二) 收入与希望值不符

很多本科毕业生, 特别是名校的毕业生,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 天真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没有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希望自己的薪水高一些, 从而不屑于相对较低薪水的一些企业。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往往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 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三) 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明知大学生是公司将来的栋梁和骨干, 离开大学生的企业没有发展。但是, 由于应届大学生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大学生, 如何获得工作经验, 这是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目前, 大学生的素质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自己的专业课并不熟练;二是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 这样沟通合作的能力就有问题;三是择业期望值偏高。期望值偏高是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够完全认识自己, 他们的实际能力又偏低, 这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同时, 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渴望“孔雀东南飞”, 希望到收入多的沿海城市淘金, 却缺乏到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 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 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3%;对月薪的要求上, 选择2000-4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 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二) 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有很大问题, 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高考指南”或是网络上都标明了“高考热门专业”。其中就包括了法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而按照相关专家的统计预测, 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律师人才等。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在慢慢向市场需求靠拢, 甚至像社会工作这样的专业也已开始超前设置, 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不能保证每个专业都与社会需求相符。

(三) 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应过于需求”, 用人单位也逐步提高了就业的标准。与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同时, 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国立院校的毕业生, 这让不少毕业于二级学院的毕业生吃了苦头。一位叫杨吉华的博士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说, “他虽然凭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因为没有显赫的第一学历, 不是重点大学出身, 求职时处处碰壁”。在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本科生数量急增的严峻形势下, 研究生也在扩招。不少用人单位招募员工动不动就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这使更多的本科生不得不投身于考研的洪流中。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策略探索

大学生就业之“坚冰”待破, 而“莫道今年春将尽, 明年春色倍还人”“取火莫若取燧, 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3月13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 温家宝总理三次引用古诗文, 向处于金融危机阴霾中的中国释放融融暖意, 为高校毕业生点燃了新的希望。

(一) 深化体制改革,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就业

目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 急需大量的人才, 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很好渠道。另外, 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创造条件,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为毕业生到基层单位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 建立和完善求职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 实现双方供需的资源共享。在毕业生就业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应抓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统一的需求信息库, 提高毕业生的信息化利用率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 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 合理置换冗员

1. 要根据需要引进大学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 按需择人。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是高层次的人才, 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是中低层次的毕业生。只有恰当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做到量才适用, 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 要加强人才储备, 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阵地, 虽然许多企业面临着冗员的问题, 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 没有高层次人才,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强, 竞争力就低下。因此, 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培养大学毕业生, 加强人才储备, 调整人才结构, 同时合理置换不能适应岗位的冗员, 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 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 深化教学改革, 使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

高校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地预测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大力发展有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

2. 加强就业指导,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座谈等多种形式, 加强毕业生求职的择业指导, 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择业的合理目标。同时, 要广开渠道, 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做到既了解学生, 又熟悉用人单位, 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 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 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 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姚玉舟代表认为, 政府要构建好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比如制定出台更为优惠的人才政策,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和基层就业;让免费创业培训走进高校;推行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建立院地合作机制等等。民盟中央一份提案指出, 大学生“就业难”有一个深层原因, 即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 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必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增长和教育改革。只有经济增长了, 才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更加“适销对路”, 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自身素质

1. 注重综合技能的锻炼, 提高整体素质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毕业生要想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 必须主动地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 自主创业, 建立大学生创业载体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 也可与企业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在创业的锻炼中,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总之, 就是让学生深入市场, 深入现场, 深入实际地去办实业、搞经营, 感受当代企业的创业氛围, 增强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 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在今年两会上, 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极大, 经济水平还不高,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 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就比较突出。再加上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 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在高校毕业生“市场导向、政府控制、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下, 无论是大学生择业, 还是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由市场主导就业的事实实际上已经确立, 这种机制也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更需要大学生调整观念, 找准就业定位。充分认识自我, 做好就业决策。努力学以致用, 在尽可能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注意培养自己的形象、气质、性格、表达能力等非专业特点。

就业观念必须转变, 只要大学生从专业、薪金、地域等一些无形的框框中解放出来, 就会发现大学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就业要着眼国家需求,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向企业索取什么, 而是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

学生就业观念分析及就业指导 篇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引起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挫折和困惑.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对当前学生就业观做了分析,并对学生在择业中注意的问题做了指导,以期能对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作 者:李建庆 LI Jian-qing  作者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刊 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3) 分类号:B525.5 关键词:就业观念   择业定位   就业指导  

就业分析 篇6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就业却没有取得了同步增长,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还不断恶化,因此,不少人对我国产业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将从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角度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初步探讨。

一、回归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各个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就业的能力是不同的。以下我们要进行一个回归分析,来分析各个产业创造就业能力的差异。

我们知道,一个产业的就业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只考虑了各个产业的产值因素,为了消除回归中的共线性,本文采用多个单元方程来分别反映。

设某产业的就业人数为Li,产值为Yi,构造对数函数:

㏑ Li=A+B㏑Yi+u

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是劳动力人数和各个年份GDP总量以及各次产业的产值,前者可以在《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找到,后者则可以查阅《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将以上数据经过指数平滑消除时间序列相关,然后以上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出结果。

1.第二和第三產业就业弹性分析

首先进行各次产业的本身的就业弹性分析。

回归的结果为方程式1.1和1.2,各个方程的拟合度很好,并且都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因而是可信的。方程中㏑Y2和㏑Y3的系数分别表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可以看到,第二产业的弹性值较低而第三产业的弹性值较高,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拉动就业增长0.25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能拉动0.3879个百分点,验证了第三产业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这一观点。

2.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交叉弹性分析

接下来对各次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进行分析。回归结构为方程式2.1和2.2,同样,回归结果通过了检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第二产业的交叉弹性较高而第三产业的交叉弹性较低,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帮助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增加0.41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只能带动第二产业就业增加0.24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的扩散效应明显,对于就业来讲,它具有“外部性”,即使它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却能拉动其他产业吸收就业;而第三产业这种能力就弱的多。

二、结论

总表面上看,我国在第二产业产值结构不断提升过程中,没能带动就业同步增长,形成高增长、低就业的状况,是由于作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够。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

但是,正如上面回归分析的那样,虽然第二产业本身并不能带动多少就业,但是作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离不开它的支持。

三、对策建议

1.第二产业仍然是发展的重点,

首先,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可以吸收一定的就业。

其次,我国还处在经济发展的中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工业化是必经之路,没有工业化,就失去了根本,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空心化。

最后,第二产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在东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应当尽快完成升级,建立新产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传统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是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有研究表明,在各个产业中相同数量的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带动的就业是最大的。

其次,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要注重与第二产业的联系。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信息、咨询和金融等服务的配套建设。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在拉动就业的同时,能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这才是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再次,发展第三产业要注意层次性。我们既要注重高技术的产业发展,也要注意贴近人民生活的服务产业。

3.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中要有所作为

第一,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础教育的投入,既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又可以增大知识产业的就业机会。

第二,政府要出台有效的政策和法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不仅在吸收就业上相对大企业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还起着繁荣市场、促进竞争氛围的作用。

第三,政府应当引导社会资金,进行自主创业。例如设立创业基金,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带动社会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且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刘秀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林汉川:等: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5).

[4]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

[5]郑京海胡鞍刚: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J].经济学,2005,1.第4卷,第2期

就业分析 篇7

2013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达到699万人的规模,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突出。2014年6月, 727万大学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 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跟踪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应届毕业生在刚毕业后的就业率较低, 而半年之后的就业率就会明显上升。

1.1 不同类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差异

研究型大学 (211、985高校) 应届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88%,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4%。非研究型大学 (非211、985普通高校) 的毕业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59%,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0%, , 即约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半年内实现就业。高职和专科院校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43%, 而半年后就业率达到84%, 大约一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找到工作。

1.2 不同地域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而中西部大学的毕业人数最多, 不对称的资源提供不了当地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 所以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在其大学所在省就业的比例较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所以该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是北京、上海、广东。

1.3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差别很大

通过观察几个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可以发现他们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很强, 很难接纳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或者专业的就业领域是我国发展较快的行业, 如建筑业、医学行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而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

2.1 自身方面原因

大学生从学校刚刚毕业, 他们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心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与当前的就业环境与需求存在一定的断层, 这种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成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 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薪酬的期望值较高, 没有与市场形势相吻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企业所给的薪资标准根据市场环境, 正比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而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择业观的偏差和通货膨胀造成了应届毕业生生的薪酬期望值较高, 这种薪资期望值与实际薪资的落差也导致了就业难的局面。

2.2 学校方面原因

首先,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与毕业生就业直接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次, 学校往往只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校外实践活动, 造成了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再次,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在发布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和达成就业协议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2.3 社会方面原因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预计2014年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727万。目前, 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供过于求, 毕业人数超出社会所需就业岗位数量许多, 而且这个差距还在增大, 这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另外, 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 接收了50%以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 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难以与当地毕业生人数对称, 造成了毕业生在这些地区的就业难。同时, 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求职, 这也加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3.1 大学生方面

第一, 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既然无法改变市场, 就要试着顺应市场。大学生要注重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 要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 并且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第二, 改变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应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切忌眼高手低, 从基础做起, 可以先在就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和适应社会, 不断塑造自己的职业素质,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 尽早确立目标, 了解就业形势, 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 加强实践锻炼, 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要利用周末和寒暑假,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第四, 把握就业机会。毕业生要善于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 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主动大胆地推销自己, 把握就业机会。

3.2 学校方面

第一,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当应该社会岗位需求的反馈信息, 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 合理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能力和素质结构, 打破专业间的界限, 扩展专业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第二,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高校要在学校日常的教育中, 聘请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另外, 高校要借助相关部门 (如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等) , 全面对大学生进行性格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相关职业。

第三,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要建立职业规划测评系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水平。另外, 要建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和职业教育网站, 提供求职、择业信息以便于学生咨询和交流, 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就业需要。

3.3 社会方面

第一,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企业应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 利用各种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 例如减轻企业的税款压力, 鼓励聘用大学生,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 保证经济发展。国家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 由经济增长来带动社会产业的发展,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 完善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制建设, 规范就业市场, 保障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 鼓励大学生创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降低自主创业的门槛, 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摘要:从上世界90年代末以来, 我国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当前也已经成为值得深思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就业分析 篇8

一、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

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引发运动员安置的新问题, 再就业困难成为很多退役运动员面临的残酷事实。

(一) 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 由统一安置变为自主就业

在计划经济时期, 被运动队招用的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指令性安置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 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制度随之发生变化。最初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2003年之后, 除了重大赛事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安排工作之外, 其他多数运动员都需要自主择业, 地方政府会给予推荐。现在的退役运动运动员享受一次性经济补偿之后, 解除同体育系统的人事关系。退役运动员自己进入社会, 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再就业。

(二) 竞技运动员更新速度快, 退役运动员人数众多

据统计, 截至2009年7月, 全国累计已停训待安置退役运动员4343人, 2010年预计新增退役人数2193名。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省、市的机构、人员饱和, 缺少安置经费。据南京日报的数据, 2011年全国在训运动员33294名, 正式在编的仅17444名, 而以试训、集训等名义在训的队员达15850人。

(三) 退役运动员多数底层就业

邓亚萍成为奥运形象大使来自于国家力量的推手, 蔡振华、刘国梁成为体育教练, 这些少之又少的幸运者无法掩盖多数退役运动员的惨淡生活。在澡堂做搓澡工人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为生计变卖金牌的艾冬梅, 街头卖艺的体操运动员张尚武。更多的退役运动员没有专业技能、文化水平低, 多数就业在社会底层, 从事出卖体力的工作。

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的成因

(一) 运动员训练体制造成适应障碍

儿童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是人认知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人格关键时期。建国以来, 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实行举国体制, 运动员自小进行封闭式的训练。狭小的生活圈子, 造成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障碍。他们对社会缺乏真正了解。长期运动员生涯, 他们已经习惯了集体生活, 退役后无法适应个人生活状态, 无法适应社会工作。

(二) 原有的就业安置制度造成陈旧的就业观念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训练、退役和安置全由国家包办。运动员安置制度改革后, 很多运动员并未从思想上发生改变, 认为国家一定会给自己做一个安排。习惯了计划退役的时代的“等安置”和“靠政府”。他们认为自己为国家体育做出了贡献, 那么政府和国家就应该给自己安排工作, 正是这些落后的观念导致很多运动员失去就业机会。

(三) 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职业技能, 就业竞争力低下

我国运动队多数是专业运动员, 文化知识学习相对较少, 对安排的文化课, 多数运动员也不认真对待。他们没有机会获得运动项目之外的职业技能。运动员普遍缺乏对自己的个性的了解, 从未对退役后的生活做过打算。他们不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也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应用越来越科学和理性, 追求利润的需要使得企业并不愿意接纳不符合要求的退役运动员。现在仅有一少部分的事业单位迫于压力, 会接收部分优秀退役运动员。

(四) 退役运动员的伤病也是影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一个障碍

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超负荷的训练, 或多或少存在伤病。伤病有长期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运动员退役后身体条件无法够适应工作的强度, 即使有合适的工作, 身体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就业困难。

很多拿到安置费用的退役人员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打算。很多时候安置费都用来治疗伤病。等到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 只好被迫就业,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成为底层的劳动者。

结语

近年来, 很多退役运动员底层就业, 生活无保障,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们需要正视其成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 消除影响退役运动员在就业的障碍, 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运动员是我国建设事业的特殊群体, 他们为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铺开, 运动员安置也由计划安置改革为经济补偿后自主就业。目前, 退役运动员人数众多, 多数退役后无法实现正常就业, 多数从事底层劳动, 极大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训练体制造就的适应障碍, 传统的安置制度形成的陈旧的就业观念, 以及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欠缺造成缺乏就业力。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成因

参考文献

[1]谭苗青.论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体育文化导刊, 2012 (12) .

[2]范道芝等.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研究.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1) .

[3]赵俊杰.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探析, 运动, 2012 (6) .

[4]李爱国.我国运动员运动生涯规划探索.湖北体育科技, 2011 (5) .

就业分析 篇9

1.1 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

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 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土地劳作中转移出来;由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 在农村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 某些老工业基地却出现走向后工业化的征兆, 传统产业开始衰落, 大量产业工人下岗;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国有企业不得不进行大幅度的人员精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己经超过300000亿元人民币, 基数的加大和对粗放扩张战略的放弃可能会使今后很难再达到10%以上的增长率, 一就业机会的增加会变得更加困难;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都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加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某些行业的劳动就业将会受到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挤压;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 面临着就业困难。总的来说, 中国前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1.2 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特征

1.2.1 就业歧视日益严重。

由于高校毕业升就业市场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加之目前中国反歧视就业的法律不健全, 就业歧视得以出现。目前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由于出现了种种歧视, 部分毕业生失去了很多机会, 对高校毕业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1.2.2 考研热的出现。

随着连续十多年的扩招, 高校的考研率也在迅速增长, 惨淡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增加求职的祛码, 很多人从一入学就树立了考研的目标。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数据, 2002年到2007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62万、80万、94万、117万、127万、128万, 虽然有放缓的趋势, 但在一段时间内, 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

1.2.3 毕业生平均薪酬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和期望收入连续几年都呈下降态势。中华英才网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对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做过调查, 结果发现, 2003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多数在2000元至3000元, 占总人数的28%左右。其次, 期望能拿到1000元至2000元的约占21%, 期望3000元至4000元的约占15%, 4000元至5000.元占到10%。而薪金要求在1000元以下的人数仅占1%。但2004年的数据有了明显变化, 薪金期望值在1000元至2000元的毕业生成为主流, 比例高达35%, 比去年高出14个百分点, 而薪金期望值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已经占到总人数的62%, 远远高于去年的49%。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央视《东方时空》栏目2006年一期题为《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特别节目做了两项调查: (1) 雇主最重视面试者的什么素质?调查结果如下:实践能力26%, 专业知识24%, 谈吐表达22%, 个性特征16%, 形象气质12%。 (2) 在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哪些能力?调查结果如下:学习能力51%, 团队合作能力42%, 执行能力36%, 创新精神24%。调查表明, 毕业生的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 (动手执行能力) 、专业能力 (核心能力) 等最受企业重视。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 却恰恰体现在这集中能力上面。

2.1 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要错位。

2.1.1 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人才供求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 并且在一定的区域内, 已经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 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 直至“供过于求”, 有些毕业生却摆脱不掉传统观念的束缚, 体现为“一步到位”和“白领意识”;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期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 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行业就业;狭隘的行业观念等等。

2.1.2 择业功利化。

许多同学择业过程中, 有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如在选择岗位时过分看中薪水和待遇等短期利益, 对于在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考虑不足。

2.1.3 就业过程中显出极大的依赖、消极与被动。

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由于成长的人际环境相对狭小和封闭, 家庭对其抱有较高的期望, 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等诸多因素, 导致他们的心理相对孤僻和敏感, 盲从依赖, 缺乏独立性。有很多独生子女认为, 自己的择业和就业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 找关系是找工作的关键, 希望依靠父母的力量, 动用他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找就业单位。甚至前往用人单位联系、面试时都需要父母的陪同前往, 显示出一定的消极、被动与依赖性。

2.2 大学生核心能力缺乏。

2.2.1 缺乏自主能力。

缺乏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指学习和了解超过教科书和课堂讲授的内容, 其实质是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 其关键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 另一种是创造学习, 后者作用在于通过学习, 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以迎战和处理未来社会中日新月异的变化。

2.2.2 缺乏互动能力。

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都很优秀, 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 特别是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很欠缺。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 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 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 有的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知识和礼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原因

3.1 就业观的培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局限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生源统计、档案整理核查、户口和档案派遣等工作, 对于就业形势、尤其是行业前景等专业性指导不够, 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不正确, 存在好高鹜远、短期行为和功利化倾向。

3.1.1 缺乏对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新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核心能力的体验式、实战式训练。

3.1.2 只限于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责, 缺乏与相关部门的协助。

所有相关部门难以形成“合力”, 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教学、学工、科研、招生等部门有效紧密合作, 孤军奋战, 最终达不到理想效果。对学生就业力的全程塑造, 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3.1.3 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教育部专项发文要求加大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 但不少高校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就业指导人员、设备和场地等经费不足, 机构不完整, 设施不健全, 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全面、高质的就业服务。

3.2 大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力缺失。

从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就业问题时所进行的职业方向和价值观选择、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缺乏理性的自我认知和有效准备, 是大学生就业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3.2.1 职业方向不明确, 职业价值观模糊。

主要表现在: (1)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分不清轻重缓急, 在重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意气用事; (2) 自己的期望和社会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 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 (3) 总是在问自己要什么, 而没问自己能够做什么, 能够付出什么;容易通过攀比来定位, 而不通过自身的实力来定位。

3.2.2 就业期望值过高, 就业观念落后。

从2005年民营企业需求量增长迅猛来看, 其已经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而且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 其需求岗位必将进一步增加, 并且其收入水平已接近外资企业, 这要求广大毕业生,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大公司、大企业上。大学生要适应形势要求, 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4 大学生培养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4.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4.1.1 全方位择业的观念。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求大批相关人才。还有就是农业, 大学生应该改变到大城市的传统观念, 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地区第一线去发展。

4.1.2 先就业再发展的观念。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特征, 应当把先就业作为在工作中提高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开始, 而不是就业的终止, 要在实践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最佳工作岗位。

4.1.3 自主创业的观念。

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政府对开办企业的条件降低, 使部分有能力与胆识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而且这种趋势逐渐加强。这既可以让部分同学充分展现自我, 又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4.1.4 面向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的意识。

当前, 大学生多数毕业后希望留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 就业和体现自己的价值是统一的, 应该自觉降低就业要求标准。另外, 我国基层、落后地区、艰苦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尤其是西部大开发, 国家在西部投资加大, 工程增加, 这就意味着西部的建设需要人才。

4.2 培养各种能力做好求职准备。

4.2.1 加强专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业务能力从总体上体现为科研能力和业务动手能力。业务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其毕业生能力考察的重点。因此,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拓展专业基础, 加深专业知识。其次, 加强科学研究。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强化各种专业技能。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 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科研活动如每年全国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等进行科研, 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自行研究。业务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强化的过程, “熟能生巧”, 除一定的天赋和兴趣外, 更多的是要有钻研的精神和意志。

4.2.2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要做到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 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读死书, 做书呆子, 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多掌握一些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样, 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仅对交给的工作能得心应手, 而且有发展潜力, 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单位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 大学生应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素养和心里健康新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谢维和.从分配到择业[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程良越.以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职业导师, 2007, 2.

[4]盖勇.职业生涯管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5]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5.

[6]刘文浩.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11.

[7]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4.

影响我国就业因素分析 篇10

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经受了历史罕见的考验, GDP依然保持9%以上平稳较快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009年我国就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复苏;二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三是国内消费需求乏力;四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预期不确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 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参考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 利用近年我国统计数据结合一年多来国民经济的运行数据, 对我国就业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寻找影响失业的主因。

2 变量假设

Y:全国城镇年末就业人数

X1:全国年底总人口数 (万人)

X2:国家财政决算支出

X3: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美元)

3 模型建立与分析

因为是从影响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 本文从中经统计数据网上选取1989年至2008年的年度数据, 包括城镇年末从业人员数、年底总人口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对这些指标数据, 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变量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相关系数表1。

在系数矩阵中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509, 其他线性相关系数都接近于1, 即与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相关性比较大, 从而客观得到影响我国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因素为:年底总人口数、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 (现价) 、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进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选用逐步回归方法, 经过几次的变量剔除和回归后得到系数矩阵, 如表2和图1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Scatterplot

表2中t的值大于2或小于-2, 因此所选变量对方程有重要程度, 具有较好预测效果。Sig.为偏回归系数为0 (和常数项为0) 的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值, 均小于0.05, 则拒绝系数为0的假设, 即此因素系数有效。对于Collinearity Statistic, 其Tolerance都不接近于0, 且VIF值均小于14, 所以可拒绝它们之间的共线性假设。且从残差散点图可看出大部分观测值随机地落在垂直围绕2和-2的范围内, 预测值与残差值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所以回归方程满足线性与方差齐性的假设且拟合效果较好。从而得出影响失业人数的主要指标为:年底总人口数、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且回归方程为:

Y=-0.607X1+0.12X2-4.890X3-53304.632

其中Y为城镇年末就业人数, X1为年底总人口数 (万人) , X2为国家财政决算支出, X3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亿美元) 。

4 结论

结合表1、表2及图1, 可看出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主要指标是:年底总人口数、国家财政决算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年底总人数是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尤其对于中国青年, 由于教育容量有限, 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另一方面, 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 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 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对我国城镇年末从业率的影响也较大,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劳动要素充裕而资本要素稀缺, 导致劳动力剩余现象严重。如果外商投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有业务互补关系, 则有利于东道国扩大就业。外商直接投资以新建和扩建企业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 一般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由于各方面原因, 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还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

国家财政决算支出也是影响城镇年末从业人数关键因素, 这是国家进出口与宏观政策等对就业的影响, 另外,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对城镇登记人数的影响也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 对提高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提出以下建议:

(1) 控制国家总人口;

(2) 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内外资关系。进一步引进外资, 在扩大外商投资规模的同时, 考察其对经济产出、资源环境的影响, 兼顾其就业创造效应, 以及对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做大做强内资企业。限制外资进入市场己饱和、或与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竞争关系的行业。鼓励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空白领域, 开发出更大的消费市场;

(3) 合理运用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的决算支出, 正确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摘要:从影响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 收集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 最终得到影响就业人员数的主要指标, 并建立了就业人数与上述指标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 对提高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人数,相关性,回归

参考文献

[1]FORRESTERJ W, Industrial Dynamics[M].New York:The M.I.T.Press, 1961.

[2]ROBERTS E B.Managerial Applicationsof SystemDynamics[M].Cambridge, Mass:Productive Press, 1978.

[4]李杨.西方经济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8) .

城乡就业格局的区域分析 篇11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2年连续四个季度对全国79个地级以上,包括东部36个、中部27个、西部16个城市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追踪监测显示,当前东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明显好于中、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形势最严峻;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相应的区域特点。在79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其他人员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到求职人员的25.2%、13.2%和19.1%,各区域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同。

监测表明,东部和西部城市劳动报酬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劳动力市场服务比较规范统一,从而吸引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和西部流动。东部是农村劳动力的净输入地区;西部既有输出,又有输入;而中部地区的吸纳能力最低,需要向其他地区输出。在东部地区,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已被打破,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其他人员;在中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在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可为当地失业人员和外来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去年四个季度的追踪监测显示,虽然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占有较大比重,但其他人员也占有较大比重。也就是说,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外来劳动力可有较多就业机会。合理调控区域劳动力市场

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就业的不同区域特征,应及早制订出台相关政策:

中部地区城市可实施产业工人转移战略——中部城市传统产业工人队伍庞大,高素质人才流失,劳动者技能结构老化。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由于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增长相对乏力,缺乏投资机会和创业机会,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加大中部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吸引多方面投资,促进经济搞活,从而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鼓励中部地区劳动力向东、西部转移,以缓解中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西部地区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当务之急——面对西部地区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西部就业机会很多,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但可以大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更多需求,还可以加快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步伐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就业分析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计算机,专业,方向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甚至叫人胆寒, 2013届大学生就业情况比2012届还要严峻。据统计, 2013届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预计是710万人次, 加上2012届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在2013年大学生就业年度, 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逾千万人次。多么可怕的数字是如此真实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很可能引发国家秩序的动乱和人心所向等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1、国际因素

前几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行业就业。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目前大学生供大于求的局面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并且, 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 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 各大高校校园招聘企业呈减少姿态, 比往年来得少来得慢, 有的专业甚至无人问津, 毕业生即使是想降低身价, 也很无奈, 因为毕竟可雇用的岗位太少。

2、国家因素

(1)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2) 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 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与此同时, 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 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

(3) 产业结构失衡。中国经济的“粗笨化”导致不需要过多的大学生, 反而需要更多地技工式的蓝领工人。中国服务业不发达, 偏重制造业, 对中国的称呼“世界车间”或者“世界工厂”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 都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擅长制造, 模仿, 而自主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的产品很少。可这样的后果是使可以从事服务业的大学生数量减少, 而技术工人增多。

3、自身因素

(1) 毕业人数增多, 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如果说大学生算是高层次人才, 那么他们现在也是供过于求。近些年由于不少民办学校的涌出, 各大中专院校出现抢生源的现象, 导致大学生逐年增多。由此带来的好现象是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不利之处是供大于求, 导致失业待业人数增多,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心酸。

(2) 作为求职者不应有的心态, 有的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有工作岗位不想去干, 对工作拈轻怕重, 对自己太矫情, 而对工作薪酬要求苛刻, 导致工作机会的错失。有的学生则不在乎自己自身技能技术修养的提高, 而专注于技巧小把戏的研究。这样的话, 即使得到了机会, 也是不长久的。

二、走出就业困境的措施

不管怎样, 机会其实还是有的, 只是或早或晚罢了。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个体, 怎么走出目前的就业困境呢?

首先, 我们应该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 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或许引用一句古话比较合适:“天助自助者”。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大学生只有以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敢冲敢拼的勇士状态, 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成为就业队伍中的佼佼者。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一个用人单位招聘一百人的话, 你没能力, 可能连垫底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你有能力, 就是招聘一人, 那岗位也可能属于你。

其次, 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包括工作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规划也相当重要。应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分析判断定位, 这样才能加快自身技能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学习提升。

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为例, 其就业方向其实很广泛。既可以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也可以从事其它行业的工作。包括:

1、企业计算方向。

主要是指企业信息系统, 如ERP软件、CRM软件、SCM软件、银行证券软件、财务软件、电子商务/政务 (包括各种网站) 、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务智能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2、嵌入式系统方向。

嵌入式系统无疑是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 像我们平常常见到的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 Player、数字相机 (DC) 、数字摄像机 (DV) 、U-Disk、机顶盒 (Set Top Box) 、高清电视 (HDTV) 、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

3、其它非专业方向。

例如:各大企事业单位文职类、销售类、物流管理类、金融类等等。当然以上只是理论上说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就业的方向, 而实际情况则在于自己的选择。所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只要我们的大学生足够自信, 抱有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热情, 在哪里工作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都能在岗位上做出贡献, “是金子, 总会发光”!

参考文献

[1]刘晖, 马良, 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C].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上一篇:做好急诊护理下一篇: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