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旅游基地(精选7篇)
休闲旅游基地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越来越崇尚休闲的运动方式。通过对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总结出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能促进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推进两者的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休闲,旅游景点,体育公园,建造,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崇尚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的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能让人们在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同时又能亲身参与或观看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在游山玩水之余领略体育健身的无穷魅力。可见,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不但能促使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两者的发展,还可以使旅游者寓健身于游乐之中,在旅游中强健体魄,在健身中陶冶情操。
1 体育公园的定义和特点
体育公园的定义为:以突出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划船、球类、体操等为主的公园,并且具有较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及符合技术标准的设施。该类公园应保证绿地与体育场地的平衡发展[1]。如北京龙潭湖体育公园,地处北京崇文区,包括龙潭公园、北京游乐园和龙潭西湖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公园以体育为特色,集健身、休闲、娱乐、观赏、旅游、餐饮等为一体,可以开展极限运动、健步走、游泳、球类等几十个健身项目。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求与园内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开阔的草坪、宽广的湖面与河流,四周密林环抱。通过激光水幕电影、奥林匹克演艺舞台、体育沙龙、体育精英蜡像馆、体育纪念品展示馆、体育文化雕塑园、大型体育主题餐厅等不间断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构成公园的整体脉络,成为市民自然休闲、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的综合性场所。体育公园是一种新形态、综合性的旅游产品,作为区域或城市园林中的绿色运动空间,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十分完善的公共性公园,本着服务于大众的原则,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有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完善的运动恢复保健体系,成为为消除紧张的城市生活而提供的康体休闲运动场所[2]。
2 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的优势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推算出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的6大行业之中,与旅游业的关联度指数最高,达到0.21,与服务业的关联度指数达到了0.13,排在第2位[3]。由此看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比服务业还高,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效果也更为明显。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的产业门类,均为改革开放后20多年间发展起来的,其中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优于体育产业。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瓶颈”部门有了明显改善,旅游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由于消费者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产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一直持续,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合作前景广阔。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的体育公园,把两大产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向客源市场提供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服务产品,从而推动两大产业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2.1 充分利用已有的旅游资源
2.1.1 舒适宜人的环境
环境和气象医学认为,优美的自然景观、适宜的气候和适量的气流变化、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高浓度负离子空气对人的身心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如一般休闲旅游景点的树林下、湖畔、江边、海旁、丛林都是健身的好去处。那里空气清新,氧气充足,负氧离子浓度高,无噪音、无污染,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使人在心理上有种特殊的快慰。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可以结合景点的山水特色,将公园建在山边、江边、河边或海边。利用旅游景点多山的条件可以开展定向竞技、自行车越野、攀岩、登山、速降、野营等运动;如果休闲旅游景点处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利用那里广阔的水面,开展皮划艇、漂流、水上跳伞、热气球等运动,而这些运动现在都是最时尚的体育休闲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1.2 完善的服务设施
休闲旅游景点往往具备了完善的接待服务设施、文化游览设施。因此,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接待服务资源,提高住宿、餐饮等设施的利用率,在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现象发生的同时,还可以带动休闲旅游景点“食、住、娱、购”等各个行业的发展。
2.1.3 成熟便利的交通网络
一般休闲旅游景点都有成熟而便利的交通网络,如烟台体育公园,地处烟台市新区莱山区境内,莱山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黄海之滨,北部、东部与大连及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区中心距烟台港、火车站均在8公里以内,国际空港烟台机场坐落在其境内,再加上环境优美,烟台体育公园因此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集体育竞技与旅游、健身、娱乐、商贸为一体,具有体育旅游特点的景区。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的体育公园,将因为迷人的风景和便利的交通而吸引人们前往的脚步。
2.2 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2.2.1 提供正规的体育锻炼场地
我国各大、中城市里高水平的体育场虽然较多,但这类运动场馆是以专业比赛为目的而修建的,并不是真正适合于大众活动的体育公园。而有些公园中放置有简单的健身器械、开辟有少许的活动场地,这些只是适合少数人临时活动的园林空间,根本不能叫做体育公园。体育公园有优美的环境,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是公共性公园,本着服务于大众的原则,能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我国大约有70.6%的城乡居民还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地、单位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4]。在现代城市中居民往往缺少适合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场所,室内场馆常常因其较高的价格和有限的空间而将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拒之门外。而体育公园这一特殊的公共场所恰恰填补了空白,为人们提供了体育锻炼的机会,特别是为老人和小孩这样的群体提供了清新的锻炼环境和轻量运动型的体育设施。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开辟了更加适合大众运动的场所,便于开展积极健康的体育项目,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2.2 提供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
体育公园里配备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旅游者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享受先进的体育设施和服务。如为旅游者提供合理的膳食、起居及锻炼保健养生等各方面知识的咨询,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体育公园除利用体育设施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外,主要是为民众健身服务,可举办各类群众喜爱的体育培训班。如结合推拿、针灸等民间疗法,开设体育保健咨询、运动健身咨询、健康状况测试等服务,从而开发出相应的体育健康服务旅游产品,使广大民众在游玩中得到正确健身的指引,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从这个角度看,以休闲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对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
2.3 加快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当今中国已进入了城市化时代,体育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大型体育设施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体育设施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文明的缩影,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准之一。健康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积极的体育锻炼,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能给居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体育公园正适合了现代大都市的需求。它超越了一般公园的功能,有机结合了绿地与运动,从而起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作用,同时也为大家提供通过体育活动而增进交流的机会,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充电器”。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传统的初级产品形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者的休闲需求,旅游产品急需升级换代。体育公园作为一种集休闲、体育、健康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不失为丰富城市旅游产品的新型选择。可见,以休闲旅游景点建造体育公园,还能丰富城市旅游产品内容。
2.4 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以休闲旅游景点建设体育公园,将景观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相对有限的城市用地中,使公园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整体优化景观系统功能。在创造出优美而内涵充实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建造了体育健身场地,节约了城市用地,可谓一举两得。
2.5 促进体育公园与休闲旅游景点的良性互动
体育公园属于旅游产品,它的良性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扩大旅游者消费支出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休闲旅游景点周围区域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住宿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改善旅游景点居民的经济结构,而且也凭借其独特的主题增强了餐饮、购物等商业活动的特色,带动旅游景点各项事业发展,调整景点旅游产业结构,大大增加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休闲旅游景点吸引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休闲旅游景点旅游业的兴旺。
为满足不同体育项目迷的需要,体育公园可以利用各国际体育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及各地方体育局的资源,获得承办各种赛事的机会,并吸引旅游者前往比赛现场观看比赛并游览当地名胜。在休闲旅游景点建造的体育公园里举行的赛事,由于其时尚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如2006年12月,中国拳王争霸赛暨中美拳王对抗赛“瘦西湖”之战在扬州体育公园体育馆上演。参加此次比赛的中美拳王包括多哈亚运会冠军邹市明,全美奥林匹克青年拳击锦标赛冠军布鲁诺·艾斯卡兰特等运动员。比赛活动受公众瞩目,被舆论关注,对赛事的报道,实际上也为休闲旅游景点“瘦西湖”的旅游业做了免费的广告,提升了休闲旅游景点形象。
众所周知,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够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开发体育公园的各种功能,还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尊重、友谊与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3 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3.1 主观条件相近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希望通过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1999年9月我国实行了新的节假日办法,延长了“五一”、“十一”、“春节”的放假时间,城市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五天工作制”的实行,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迫切想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参与一些与日常生活、工作不同的活动,如到休闲景点旅游,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以释放和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增强自己的体质,以达到康体健身、修身养性、增长见识等目的。而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就可以让人们旅游健身两不误。
3.2 客观条件相同
体育和旅游活动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活动之一,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如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一定精力等。旅游活动是健体强身的有效途径,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时,需要走或长或短的路,爬或高或矮的坡,流或多或少的汗,这本身就是一种体育锻炼。因为旅游和体育一样,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有目的地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因此我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旅游活动中都挖掘到体育的本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到休闲旅游景点旅游的消费者中必定有一定的体育爱好者,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能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
3.3 活动内容兼容
作为日常休闲活动的构成部分,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内容在很大范围内是兼容的。在不少休闲旅游景点,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存在。例如,不少到海边旅游的游客会去参加潜水运动;而不少到体育公园观看体育比赛的人也会到公园所在的旅游景点进行休闲活动。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人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人们已从静态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大多数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活动,而是趋向于各种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其中体育活动就是选择之一。如在体育公园举办的体育赛事就可以激发部分旅游爱好者参与的动力,体育界的盛事也将同时是旅游者的盛会。因此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可以适应旅客的多种需要与选择,能扩充彼此的客源,对双方都有利。
4 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的合理化建议
4.1 环境绿色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强大吸引力。大自然的美,是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树木能净化空气,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体育公园之所以在全球得以发展,是因为它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绿色空间。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应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点,在开发规划中不能搞建设性的破坏,而应保护和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不断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趋和谐。从“回归大自然”的标准来衡量,花巨资投入到某项大型人工景点建设,往往远不如投资环境工程,建设一座“绿色海洋”更吸引游客。因为,只有环境美,只有环境绿色化,才具有旅游价值。
4.2 设施人性化
作为运动场所的体育公园,相对于一般公园来说,安全性尤为重要。首先,医疗设施要全面,体育指导员和医护人员要专业,以备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其次,运动设施要经常维护,不能再使用的一定要及时更换,暂时不能更换的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再次,考虑儿童、老人以及残疾人使用的设施要按合理尺度进行专门设计,但又不能独立设置,而是要与正常使用者相融,做到人性化设计。因此,体育公园旅游产品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以人作为出发点,“人性化”地管理,并开发设计出“人性化”的体育旅游景点内容[5]。只有这样,前去体育公园消费与锻炼的人才会络绎不绝。
4.3 规划合理化
体育公园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成长型的产业,目前正处于探索、萌芽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规划是体育公园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的集中体现,也是规范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建设,指导景点布局和项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工作的总依据和总抓手[6]。以休闲旅游景点建造体育公园,要比一般建筑项目和工业产品难度大得多,因此在策划和建设上,要求也很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因此,体育公园除了有体育部门的设计单位外,还应该让旅游设计部门、园林设计部门等多方面学科部门参与进来,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得到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让体育公园的旅游开发做得更好。体育公园是专业性公园,应突出以体育活动为主,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还应该根据公园的地域特点、发展方向等做好公园的规划设计,对整个公园的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定性分析,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游览线路、景点设计、服务设施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4.4 服务优质化
作为旅游产品的体育公园,只有向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使自己得到持续发展。因此,体育公园里要有规格齐全的体育运动器材,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配备有专业的旅游和体育复合型人才,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
4.5 项目特色化
由于我国纬度跨度大,各地在地貌、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几乎适合开展所有类型的体育健身活动。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的体育公园,应该注意项目的特色化建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体验。如东北可以开展雪上运动,东、南部江滨海地区可以开展水上运动,如划船、滑水、游泳、垂钓、潜水、帆板、冲浪、漂流、跳水等。内蒙大草原可以开展滑草、拔河、摔跤、球类、武术、射击等运动项目。新疆等地可开展沙漠探险运动,而为数众多的名山则可开展攀岩运动。同时,我国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利用各地的休闲旅游景点建造体育公园,将能使各地区的体育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使体育公园因此而更具地方特色,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5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已成为必然结果。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可以充分利用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和服务接待资源,可以给全民健身提供锻炼的场地,可以带来体育公园与休闲旅游景点的良性互动。体育公园以其特色服务促进景点旅游业的兴旺,并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景点旅游业的兴旺也能促进体育公园客源的增加,促使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以休闲旅游景点为基地建造体育公园是可行而有优势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建司.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马俊,孟祥彬.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J].中国园林,2005,35(4):38
[3]张同宽.我国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3):45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5]李梅娟,邓逢明.21世纪体育公园“四化”建设新理念[J].邵阳学院学报,2006,3(1):96
[6]叶建华,邓逢明.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11
休闲旅游基地 篇2
(一) 主要概况
梧州市的旅游主要包括宗教、历史、民俗文化、岭南城市特色建筑、自然山水和珍稀动植物等。近年来, 梧州市重点培育龙母庙、西江明珠塔、骑楼城、白云山、四恩寺等景区景点, 先后引进2亿多元扩建龙母庙景区, 修建108米高的西江明珠塔, 开发云山海泰商业旅游项目等, 并使骑楼城-龙母庙景区一跃成为国家4A级景区, 全力打造“珠三角旅游休闲后花园”, 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5.46万人次。其中, 国内游客411.65万人次;境外游客6.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4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1.21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04亿元。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梧州市的旅游休闲经济主要以旅游业为主, 现代休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研究和开发建设。
(二) 存在问题
梧州市的旅游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 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旅游总体指标与拥有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 与建设岭南山水文化名城的要求还有差距, 旅游产业还处在低水平成长阶段。二是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旅游景区景点的活力和魅力不够, 旅游客源较单一。三是融入“泛珠旅游”和“桂林旅游”的合作力度不够大, 对外推介梧州特色文化旅游的手段还不够活。四是旅游企业的“小、散、弱、差”问题比较突出,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现代休闲产业发展存在产业定位还不够明确、尚未形成特色化休闲产品和休闲空间等问题。
二、梧州市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有利因素及制约瓶颈
(一) 有利因素
1.我国旅游休闲经济方兴未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传统的工作和生活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2007年12月, 国家调整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时间, 将五一“黄金周”分化为四个“长周末”, 并且通过改革“黄金周”再次强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使中国的法定节假日每年达到110多天, 城市居民一年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假。经济的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休闲”观念的变化共同推动了我国休闲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逐渐成为国民生活的新时尚, 全国各地旅游休闲经济方兴未艾, 这是梧州市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外部有利因素。
2.梧州具有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
梧州是一座具有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的城市。首先, 梧州的饮食休闲文化源远流长, 有“食在梧州”的美誉。“茶楼文化”是梧州最典型的饮食休闲习俗与形式, 闲暇时间人们热衷于邀请亲朋好友或带上家庭老少到饭店酒楼“饮茶”, 亲人或朋友之间一边品尝美味佳肴, 一边轻松愉快地谈天说地, 充分享受饮食休闲的乐趣。梧州人崇尚“民以食为天”的生活理念, 通过“茶楼文化”将岭南饮食休闲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次是娱乐休闲, 唱粤曲是梧州最流行的大众娱乐方式。在梧州的大街小巷、社区公园经常聚集一批批粤曲爱好者, 他们自发组织、自弹自唱、陶醉其中。梧州粤剧团多次组织到粤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演出, 使梧州的粤曲名扬中外。此外, 梧州市在开展游泳、赛龙舟、武术、舞狮等体育娱乐活动方面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积淀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体现了梧州人的休闲个性, 是发展现代休闲经济的内在动力。
(二) 制约瓶颈
1.缺乏创新的旅游休闲新亮点
近几年来, 尽管梧州市加大了旅游建设力度, 先后上马了一系列旅游项目, 使梧州的旅游业门类更为丰富, 但是旅游景点散、精品品牌不多, 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尤其缺乏大胆运用现代创意技术建设的旅游休闲新景点新亮点, 成为制约梧州市旅游休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投入不足
据统计, 从2004--2007年, 梧州市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总体投入明显不足, 成为制约梧州市旅游休闲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3.旅游休闲景点缺乏营销策划技巧
旅游休闲景点能否开发成功, 景点的建设水平是基础, 即“硬件”;除了有好的“硬件”之外, 还要有先进的“软件”来驱动, 旅游休闲景点开发成功的关键在营销策划。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 营销策划显得更为重要。谁拥有高超的策划技巧, 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使景点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就能快速占领市场。目前, 梧州市在旅游休闲景点的营销策划方面尚缺乏“高人一筹”的策划技巧, 成为制约梧州市旅游休闲经济发展的“智力”因素。
4.没有形成完善的休闲设施和特色化休闲产品
休闲城市一定要有完善的休闲设施和特色化休闲产品。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山地、滨水、温泉、乡村度假资源和完善的设施与服务, 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 形成城市休闲产业结构和完善的空间布局。随着我国小长假和带薪年假制度的实施, 人们的休闲活动不再局限于旅游观光, 而是逐渐形成观光类、城郊类、度假类、商务类、运动类以及文化类等休闲方式, 对休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目前, 梧州市尚未形成特色化的休闲产品和完善的休闲设施, 制约了梧州市旅游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梧州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对策
(一) 科学定位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休闲产业首先要有休闲需求, 休闲需求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就会产生休闲需求, 人均GDP越高, 休闲需求越大。通过分析比较近年来梧州市与广东省以及全国的人均GDP来了解梧州市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 科学定位发展方向。
单位:美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6年广东省的人均GDP为1063美元 (>1000美元) , 具备了发展休闲产业的经济基础;到2003年, 全国的人均GDP达到1090.95美元 (>1000美元) ;到2006年, 梧州市的人均GDP为1125.47美元 (>1000美元) , 当年全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040.13美元, 约是梧州的2倍;而广东省当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574.36美元, 约是梧州的3.5倍。也就是说, 当梧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能产生休闲需求的时候, 广东省已经超过梧州的几倍。由于梧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本地的旅游休闲需求不大, 发展旅游休闲经济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粤港澳地区经济发达、旅游休闲需求大。二是梧州紧邻粤港澳, 交通十分便利, 梧州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与粤港澳相近, 容易交流。三是梧州与桂林邻近, 处在桂林至广州的中段。因此, 梧州市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须把经济发达、地域靠近的粤港澳地区确定为主要的目标客源市场, 并根据该地区的旅游休闲需求特点来开发相应的项目;其次是联结桂林旅游圈, 借助桂林山水的知名度, 想方设法开发与桂林旅游区成互补性的旅游休闲项目, 并尽力做好桂林至广州旅游交通路线的有效对接, 想方设法借助桂林旅游圈的影响力来扩大客源, 带动梧州的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二) 重视发展旅游休闲经济的外部性
梧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战略不能只停留在旅游休闲经济本身,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休闲吸引更多的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精英经常来梧州聚集, 形成旅游休闲经济的“正外部性”。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资本是人带来的, 资本聚集的前提是企业家的聚集。如何通过建设旅游休闲基地来吸引经济精英在梧州的聚集, 是发展旅游休闲经济背后的大经济。梧州市必须高度关注旅游休闲经济巨大的外部性, 要与经济精英的聚集密切结合起来, 在发展旅游休闲经济的同时, 带动资金、人才的聚集, 为梧州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 提高旅游休闲产业的运营策划水平
旅游休闲产业的运营策划是市场竞争制胜的秘诀, 运营策划要强调“营”的理念, “营”是谋划和部署, 是前提和关键。根据策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旅游休闲产业的“畅销”。因此, 开发旅游休闲项目要把“策划”放在首位, 通过“引智”等多种方法来提高“策划”水平。在项目投放市场之前, 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挖掘各种潜力, 形成独特的“卖点”, 产生宣传轰动效应和巨大的吸引力, 创造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确保旅游休闲项目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 重点打造体育、文化和现代生态园旅游休闲新亮点
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既要综合分析目标客源市场的特点, 也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 还要比较周边城市的休闲产业发展状况, 才能确定既有自己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休闲项目。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先行地区, 经过30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小康生活。经济领域的精英人士不仅关注事业的发展, 而且更加重视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位。现代体育休闲、高雅的文化休闲和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娱乐休闲成为他们的时尚追求。因此, 梧州市重点发展体育休闲、文化休闲和现代生态园休闲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1.体育休闲。
体育休闲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 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建设多种层次的体育公园是发展体育休闲的好办法。体育公园建设的目的是将体育活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创造美丽的运动风景线。梧州市可以利用美丽的自然山水和国家足球冬训基地的优势来发展高尔夫球、水上运动、赛车运动等现代体育休闲项目, 以体育休闲为出发点, 经常组织、邀请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球队前来训练、比赛, 让企业家们进一步加深对梧州的了解, 增强他们在梧州投资置业的兴趣, 于无形中展开旅游休闲的招商, 既发挥梧州市旅游休闲基地的内部规模经济, 又带动外部经济效应以及乘数效应。
2.文化休闲。
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拥有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宝石文化、山水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舜帝文化、舞狮技艺文化和粤剧歌舞演艺文化等“八大城市文化”。梧州的龙母文化源远流长, 在桂东南、粤港澳以至东南亚有众多的崇拜者, 是梧州地方文化的瑰宝;梧州的骑楼无论在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还是商贸文化上都独具一格, 是梧州宝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梧州是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生产、加工、集散与交易中心, 宝石文化推动了梧州的商贸和旅游业发展;梧州的山水生态文化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示了“鸳江秀水世无双”的南国山城水都风貌和西江人家水上文化;梧州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 底蕴深厚而有待挖掘和整合;梧州是舜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新的世纪, 舜帝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开发的无形资源;舞狮习武在梧州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 藤县禤州岛狮队有“东方狮王”美誉, 是很有潜力的文化品牌;梧州粤剧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底, 在两广和港澳地区颇有名气, 显示了梧州与粤港澳地区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源。总之, 梧州的“八大城市文化”是梧州的名片, 是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宝贵财富。通过弘扬梧州的“八大城市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来梧州旅游休闲。
3.现代生态园旅游休闲。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使城市人在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后, 向往暂时远离都市的喧闹, 走进一种与城市风光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蓝天绿地、青山秀水中过一段悠然自得的生活, 调节身心。于是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向自然清新的田园乐趣, 既可参与园垦种养、品尝风味美食, 又可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感受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的惬意。每逢节假日, 不少家庭邀请亲朋好友自驾车到外地寻找一块“绿洲”或一个“世外桃源”修心养性成为时尚生活追求。因此, 开发建设现代生态园正好满足了都市人的旅游休闲需求。
现代生态园建设是综合运用生态学、农学、环境美学、建筑学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 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 融合地方旅游休闲文化的新型创意农业。它突破了传统的旅游开发观念和农业生产经营观念, 创新旅游业和农业的交叉渗透, 使“农游”合一, 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休闲农业。梧州市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园旅游休闲的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势。梧州是一座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是粤港澳旅游圈与广西旅游圈的结合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使梧州成为粤港澳自驾车旅游者的首选地之一。二是自然资源优势。梧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天然条件, 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三是现有的农业基础优势。经过多年发展, 梧州的农业资源得到了优化培育, 拥有一批亚热带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经济林产、名优畜禽水产等特色农林畜牧水产品基地, 为建设“农游”结合的现代生态园旅游休闲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梧州市建设集田园风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科普教育、高级商务接待和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旅游区, 将成为梧州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新亮点。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梧州市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概况, 分析了梧州市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有利因素及制约瓶颈, 提出了科学定位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重视发展旅游休闲经济的外部性;提高旅游休闲产业的营销策划水平;重点打造体育、文化和现代生态园旅游休闲新亮点等对策, 以促进梧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梧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基地,对策
参考文献
[1]《梧州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梧州市《1996-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3]广东省《1996-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旅游、休闲 篇3
克罗地亚旅游部长达米尔·巴伊斯近日在萨格勒布宣布,克罗地亚政府决定,持有效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在今年旅游季节期间可以团体免签证进入克罗地亚旅游。根据该项决定,在今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持有效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可以赴克旅游,但前提是必须参加旅游团组。克罗地亚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景色秀丽,旅游业发达,是闻名欧洲的旅游胜地。
北京今年有望实施“7日过境免签”政策
北京今年有望实施“7日过境免签”政策,预计将因此新增入境游客450万人,目前该项工作已启动。
北京市旅游局表示,已联合首都机场提出申请。今年有望实施“北京7日过境免签”政策,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按照统计数据,“7日过境免签”预计将使北京今年新增450万入境游客。按照每名外籍旅客创造1000美元的收入计算,201 0年北京将新增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今年,北京市旅游局还将尝试设立境外办事机构,计划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等主要客源地,开设境外办事处,开发入境旅游。
我国公民4月12日起可赴朝鲜旅游须整团出入境
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4月12日起,我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新增朝鲜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个目的国,但必须是整团出入境。其中前往朝鲜旅游应在出境前事先办理好团体签证,前往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则是在整团到达该国后凭团员有效护照、返程机票及酒店预订确认函办理落地签证。
西藏将重点开发两条旅游轴带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了解到,在未来几年内,西藏将以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为依托,建设贯穿南北和东西的两条旅游发展轴带,以推进西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其中,唐蕃古道以历史为文脉,以青藏铁路、公路为支撑,建设贯穿南北、联通区外的南北旅游发展轴带;以茶马古道、阿里“朝山转湖”为历史文脉,以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为支撑,建设贯穿东西,联通区外的东西旅游发展轴带。这两条旅游发展轴带涵盖了西藏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其中包括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阿里神山圣湖和盐井等。
第二届中国旅游产业节今年在津举行
从近日举行的2010年天津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以“旅游产业的盛会,合作共赢的舞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旅游产业节将于9月26日至29日在该市举办。期间,将包含旅游产业欢迎晚会、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旅游服装大赛、旅游制造业发展峰会等主要活动。其中,旅游产业博览会的展位规模将是首届产业节的两倍。
浙江省推出首条低碳旅游线
3月6日起,杭州国际旅行社将推出以西溪赏梅为主题的低碳旅游线路。这也是该省推出的首条低碳旅游线路。从武林广场水运码头乘坐漕舫船前往西溪,每人30元,包括门票、船票等。全程有导游陪同游览观光。
七星湖成为国家沙漠旅游试验基地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七星湖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沙漠旅游试验基地”称号。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国家沙漠旅游试验基地。七星湖旅游区是由亿利资源集团投资兴建的一个以沙漠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沙漠资源和沙湖为依托、以沙漠生态旅游为亮点的度假型沙漠旅游区。目前,七星湖景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星湖旅游区以生态保护为第一位,目前只对伊克道图湖进行了重点开发,其余六个湖泊仍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状态。现已建成沙漠生态观赏区、沙漠观赏区、沙漠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滨湖湿地观赏区、水上娱乐区、生态疗养区等七个区域。
黄山风景区推出《春暖花开黄山有约》三大春游主题活动
近日,黄山风景区推出了《春暖花开黄山有约》三大主题活动,这将成为今年春天黄山旅游的三大亮点:
亮点一:惠及相关旅行社的“春暖花开——生态黄山健康游”活动,在3月26日-28日期间,组织千辆大巴,举办“千辆大巴——生态黄山健康旅游直通车”活动;亮点二:惠及自驾车俱乐部的“《阿凡达》灵感之源——万辆自驾踏青探秘黄山行”活动;亮点三:惠及全体中外游客的“迎世博——黄山旅游大酬宾”活动:为表达黄山人对世博的支持,彰显黄山作为“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的诚意,黄山风景区将4月18日确定为黄山旅游世博酬宾日,凡是当天来黄山风景区旅游的境内外游客均享受黄山门票半价优惠。
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开幕
“2010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于3月28日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开幕,这片国内最大原生杜鹃花林与多条生态旅游线路搭配,将使旅游“锦上添花”。
据介绍,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毕节地区的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其中,杜鹃密林3821公顷、杜鹃疏林和散生林4537公顷,其品种占世界杜鹃花种属5个亚属中的4个,素有“杜鹃王国”、“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等美誉。境内还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内的鸟类104种、兽类31种,以及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等。湖南旅游出台四项地方标准
近日,湖南省质监局、湖南省旅游局共同发布4个旅游地方标准并已开始实施,包括《乡村旅游服务经营基本条件》、《乡村旅游服务星级评定准则》、《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和《旅游家庭旅馆基本条件与评定》。
这四个标准都是以规范旅游企业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为目标,都将安全保障条件作为必备条件放在首位,以确保广大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家庭旅馆、农家乐还是旅行社,通过评定后均将在其门楣上悬挂统一制作标志牌,预计最早的一批标志牌将于今年4月与广大游客见面。
福州绍兴实现旅游对接
自从温福高铁开通以来,福州市民坐动车出游的热情高涨。近日绍兴市旅委以“体验2500年的魅力——醉享绍兴”为主题,与福州旅游界实现旅游对接。即日起,福州、绍兴两地旅游界将联合推出两条“散客动车团”线路。一条是“宁波绍兴诸暨双动三日游”,可游览溪口古镇、鲁迅故里、绍兴黄酒城、沈园之夜、兰亭景区、诸暨西施故里等景点;另外一条是“绍兴诸暨双动二日游”,与上述线路相比,少了溪口古镇景区。
漯河市7个村入选河南省旅游特色村
近日,在河南省刚刚启动的“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中,省旅游局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通过对全省18个市上报的近600个候选村镇,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评审,确定了128个旅游特色村镇。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源汇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源汇区干河陈乡小村铺村、临颍县杜曲镇北徐村、舞阳县保和乡冯河村、召陵区姬石乡罗庄村7个村入选河南省旅游特色村行列。这也将大大促进漯河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010中国贵阳避暑季”5月开幕
由国家旅游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贵阳避暑季”开幕式暨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5月5日在贵阳举行。
休闲体育旅游探析 篇4
1 休闲体育旅游的分类
1.1 以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为主的“名胜古迹游”、“山水风光游”、“民风民俗游”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疆域广阔, 民族融合。既有比方地貌的粗矿, 又有江南水乡的婉约, 丰富的地理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无尽的传说故事, 游客或寻迹、或赏景, 通过旅游这一载体, 通过徒步的形式, 既锻炼了身体, 又陶冶了情操。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 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孕育出特定的社会风情和民族遗风, 它们是在各自生活环境、发展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合成体。
1.2 以现代体育资源为主的场馆游、比赛观赏游, 体育表演游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奥运场馆成了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 目的就是重温运动健儿的飒爽英姿。北京的球迷会不远千里随队去另一个城市为球队呐喊助威, 支持自己城市的球队, 体现了一种热爱, 一种精神。上海赛车场轰鸣的马达声吸引了国内众多的赛车爱好者, 更有甚者, 为了一睹球星的风采, 会专门跑到国外去看篮球赛、网球赛…。这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1.3 以“探险”“刺激”为主的体验游
年轻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冒险、刺激的娱乐活动。户外拓展、野外生存、海钓、滑翔伞等项目应时而生, 并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浙江地处南方, 却在临安建造了滑雪场, 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这正是迎合了都市人的冒险体验, 项目本身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双赢的作用。
1.4 以娱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 人们的工作压力大, 人们渴望利用节假日远离都市, 去周边度假旅游, 各种专门为都市人打造的休闲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 并换发勃勃生机。各种以度假为特色的度假酒店、度假农庄应运而生。在节假日, 家人出游, 或者三五好友聚会, 爬山、品茶、采摘、踏青、垂钓等, 抛弃工作中的压力, 亲近大自然, 放松心情, 所以深受广大都市人的喜爱。
2 城市发展进程中体育旅游的特征分析
2.1 体育休闲旅游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现代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五天工作日的实施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入的不断增加, 使人们的休闲行为有了物质保障。新鲜事物的不断涌入, 使人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 传统的以单位、社区为锻炼场所, 以散步、球类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被越来越丰富的运动项目所取代, 在进行传统的体育休闲行为的同时, 人们更愿意尝试新鲜的运动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体育旅游包含了风光、探险、度假、健身、休闲等诸多因素, 所以体育休闲旅游的形式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很多新兴事物不断涌现, 传统的旅游和休闲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开发符合新潮流需要的旅游项目势在必行, 其中主要是适合青年人的新的体育旅游项目”[2]。
2.2 体育旅游的需求、目的由原始走向高端
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由于工作节奏加快和生活习惯方式改变的, 现代文明病也随之产生。体育休闲旅游的目的也随之改变, 由原来的“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到现在的放松休闲寻求刺激和娱乐。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内涵[1]。人们对体育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 体育旅游的目的也正在逐步改变, 由原来原始的健身娱乐需要正逐步向参与、文化、冒险、刺激等多元需求转变。这正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 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更多的注重精神层面, 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体育旅游以其自身的休闲、娱乐、健身的特点, 以及低碳、环保的绿色概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体育休闲旅游也将推动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1:4-6.[1]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1:4-6.
休闲旅游与旅游景点的关系探析 篇5
休闲旅游是休闲与旅游的结合, 它使传统旅游从内涵到外延得到了延展和提升。从内涵上, 旅游者不再只为了观光、求知等目的, 而更多的是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从外延上, 旅游活动的范围扩大了, 不再全依赖于旅游景点。冯秀梅 (2008) 认为当前存在一种对旅游景点依赖性不强的旅游活动, 并定义这种活动为“无景点旅游”。笔者认为“无景点旅游”就是不依赖于旅游景点的休闲旅游活动, 从休闲旅游与旅游景点的关系上看, 休闲旅游是可以不依赖于旅游景点的。因为旅游景点在休闲活动过程中所起作用并不大, 休闲旅游者注重的是旅游的过程和体验, 而不是景点。比起旅游活动来, 休闲旅游更是一种高品质的体验、深度旅游。
2.“无景点旅游”出现原因分析
在传统的旅游活动中, 旅游景点或者是旅游区, 是旅游活动的基础, 而“无景点旅游”是可以脱离旅游景点的, 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能快速发展有着客观的原因。
1) 从旅游供给者上看, 旅行社和其他旅游企业所提供的随团出游活动大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景点, 被形容为“上车睡觉, 下车拍照, 在景区门口排着长队购票”。旅游结束后对景点的印象十分模糊, 可以说旅游景点在旅游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实用的效果。况且这样的旅游活动会使得旅游者感到身心疲惫, 往往达不到旅游目的。再加上许多旅游景点门票在旺季时大幅度涨价, 让游客觉得花更多的钱走马观花地参观景点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2) 从旅游者上看, 人们的旅游目的已从过去简单的观光, 转变为观光和休闲并存甚至是休闲为主的目的上, 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得到感官上的快感, 还需追求精神上深度的体验和感悟, 将目光放在自身的体验上。“无景点旅游”的兴起, 说明旅游消费心理更成熟、更趋理性。
3) 从旅游时间上看, 带薪假期制度在我国还未真正实现, 游客可以选择的出游时间一般只集中在周末、清明、五一劳动节等假日上。而这些假期只有2—3天, 旅游者根本不可能去远距离的景点景区旅游, 他们多愿选择离工作较近的地方 (如城市郊区) 进行适当的休闲旅游, 尽管这些地方可能没有景点。
3.“无景点旅游”的利弊分析
作为一项新兴的休闲旅游方式, “无景点旅游”出现和发展速度及规模都令许多业内人士惊讶。分析发展“无景点旅游”的利弊, 可以扬长避短, 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1 利端分析
首先, “无景点旅游”满足人们对休闲的需要, 它的出现反映了旅游者的心理文化素质达到了新的高度, 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是成正比关系的, 大力发展“无景点旅游”, 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构建社会和谐。其次, 发展“无景点旅游”可适当解决目前旅游市场体制下的种种弊端, 如缓解知名景区人满为患的状况, 迫使旅行社、正规景点合理收费等, 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再次, 较低的门槛能使更多中低收入者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使旅游真正的成为一项全民活动。
3.2 弊端分析
“无景点旅游”多半采取自助式和半自助式, 这两种旅游方式多少都脱离了包括旅行社在内的旅游企业的参与, 冲击了传统的旅游市场和经营方式、经营理念。随着无景点旅游的发展, 旅行社在收益方面将有所下降, 在旅游者的消费观念转变中受到严重考验。另外, 由于带有很强的自主性, 旅游者在选择无景点旅游时安全得不到保障;旅游地点也有随意性, 有些地点更无人管理, 这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4. 个案研究———洛带古镇的旅游方式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北10公里处, 是最近几年四川省正在崛起的几处古镇之一。凭借其浓厚的客家文化 (包括客家聚居群、三大会馆、古街老巷、火龙节、客家菜等) , 洛带具有一定的人文旅游价值。但洛带的旅游方式除了是文化观光旅游外, 更多的是不依赖于客家文化的休闲旅游。
首先, 从目的地旅游资源来看, 洛带是一个近来修复的古镇, 旅游资源虽有特色, 但级别不高, 文化内涵挖掘不强, 其客家文化仅对少数中老年人的吸引力比较大, 青少年游洛带大多是抱着休闲目的, 客家文化对他们而言, 吸引力甚微。其次, 从地理位置和空间环境而言, 洛带属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 交通便利、娱乐设施丰富, 很适合发展休闲旅游。再次, 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目前洛带的一级目标市场即成都市客源市场的主要旅游需求是休闲度假, 游览观光可能会退居次要地位。这就造成了到洛带旅游的多为休闲游客, 文化观光游客只占少数。
洛带古镇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 但不依赖于其旅游资源的休闲旅游仍然占主流, 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 这就充分体现出休闲旅游对旅游资源并不存在依赖性。传统的依赖于旅游资源的旅游行为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 而“无景点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摘要:旅游景点是传统的旅游活动的基础, 而新兴的休闲旅游可能并不依赖于旅游景点。本文引入“无景点旅游”的概念, 分析了“无景点旅游”的休闲性质、出现的原因及发展的利弊, 并以洛带古镇为例, 简要说明休闲旅游对旅游景点并不存在依赖性。
关键词:休闲旅游,旅游景点,洛带古镇
参考文献
[1]冯秀梅, 崔晶.浅析休闲旅游新视角——“无景点”旅游[J].科学论坛, 2008, (2) .
休闲旅游基地 篇6
近年来旅游业飞速发展,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旅游业中结合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目标的乡村旅游, 更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老年人口的增长也使得老年人的相关需求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候鸟式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的产生, 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的同时也为相关养老地的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改良现有的候鸟式养老方式, 并合理地在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 将是未来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
二、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口的持续上涨引起老年休闲度假种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候鸟式养老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种基于旅游背景的新兴养老方式, 逐渐为人们所悉知。又因其自身的独特性为多数老年人所向往。从旅游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在异地观光休闲的同时进行疗养, 增加了停留的时间, 减少了行游比。不同于其他观光旅游的密集行程给老年人带来的身心上的负担, 候鸟式养老可根据老年这一特殊的群体安排舒缓的观光游览计划。能使老年养老旅游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旅游感知。从养老产业的发展来看, 候鸟式养老相较于一般的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服务与硬件设施较优, 能够提供一种优质的养老选择, 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
总结近年来有关候鸟式养老相关的文献, 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我们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
1. 医疗基础设施不够完备, 医疗水平一般
医疗是否完善是候鸟式养老被问及时提到受到最多关注的一点, 而现在国内的候鸟式养老基地定位偏重于游览休闲, 医疗水平一般。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老年出游的最大阻力之一。在出游的人群中, 老年人群体对医疗设施设备是否配套的要求最高。作为以观光为主、游憩修养为辅的“候鸟式”养老基地, 老年人逗留的时间相对于普通的旅游观光较长。
2. 普遍环境相对城市较好, 但尚未达老年康体对环境的要求
近年来的环境污染使得老年疾病的比重往环境诱发的因素上倾斜, 老年群体普遍身体状况欠佳。养老地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养老质量的根本因素之一。老年人在候鸟式养老的选择上, 对环境好的地方有较大倾向。在众多养老选项中择异地候鸟式养老, 环境的好坏则是产生行为的主要诱因。
3. 现有候鸟式养老基地养老特色不明显
纵览现在全国的候鸟式养老基地, 不难观测出具有明显养老特质的候鸟式养老场所并不多。现运营的候鸟式养老基地70%为普通宾馆, 并未拥有合适老年人居住的改良。养老基地特色不明显, 仅仅只是作为日常起居的住所居多。
4. 提供的服务质量一般
现有的候鸟式养老基地多数服务项目与衡量标准由以往的社会养老福利院衍生而来, 仅仅只为老年人提供较为基础的服务, 更有的只是粗略地以招待所的服务流程对老人进行服务。不能给老年人带来较好的感知。
三、建设建议
1.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明显化特征整体
可充分利用安吉的旅游资源, 以深度开发充分利用来代替将新的地区开发成景点。安吉的主打旅游资源以自然为主, 如:“江南大竹海”、“安吉百草园”, 对现有的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使得候鸟式养老基地拥有较好的前期条件, 也可使得安吉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运用。从而避免了新的区域的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在候鸟式养老基地的构建上, 结合当地的特色为基地进行风格化的打造, 综合老年特征的同时突出生态疗养之类的主题。
2. 对周边环境进行优化治理, 引进循环经济理念
将环境好的这一既有的优势发挥并保持, 期以作为日后不可替代竞争点。治理选址地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使自然环境的优势更为突出。在注重环境的保护的同时尽可能将先进的、有利于环境改善设施设备策略等引入养老基地, 并以此作为候鸟式养老基地一个突出的特点。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对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的引入, 促进小区域的物质资源内循环, 使当地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净化。争取在以后“候鸟式”养老度假人数上升之后, 环境不至于走向明显失衡。
3. 在基地建设上利用已有的植物资源, 建筑引进绿色建筑概念
在整体基地的规划设计上, 注意植物的合理配搭, 利用安吉当地能够起到疗养作用的植物绿化整个养老基地。也可建设主题绿化区域, 如竹生态氧吧。在基地的建筑上充分引入近年来新兴的绿色建筑理念, 改良老年人的居所建筑结构, 对建筑做细化的改良。在布置上可充分利用植物, 使植物更好地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如植物覆盖外墙等。在保障舒适度的同时, 使老年人能够更加贴近自然。
4. 在完善医疗设施设备的基础上, 辅助疗养医学建设
老年人群由于其身体素质的特殊性, 相对其他人群对医疗的要求较高。“候鸟式”养老基地医疗配备方面, 需要针对老年人的特性做出改良。在医疗的构建上:做好配套的医疗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在医疗的建设上结合西医主打做好中医。以中医为主, 调理养生;西医为辅, 用于紧急情况应急。辅以康复养生方面的专业人员作为基地的工作人员, 对老年人进行自身疗养的诱导, 使前来“候鸟式”养老的老年人在赏玩之余能够通过在养老基地的科学合理调养缓解慢性疾病、增强体质。
5. 引进度假旅游企业管理理念对候鸟式养老基地进行管理
候鸟式养老基地在运营的过程中, 可以参照比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度假型酒店的管理运营方式。度假型旅游相关的理念与候鸟式养老之间有共通, 后者是前者在老年养老度假方面的专有化。如要在国内较好地推行候鸟式养老, 较快地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我们借鉴国外现有的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和度假旅游的案例及观点会相对便捷。
四、结论
老年人口的攀升对于当代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个值得关注问题。本文最终得出的发展策略, 在立足现实状况下, 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现有的候鸟式养老旅游中存在问题的方案设想, 为候鸟式养老基地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参考。就地域范围而言, 该项目虽以湖州安吉县为例, 但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养老基地建设, 其中的方法可以广泛地在乡村旅游关于候鸟式养老基地中进行运用。
摘要:伴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逐步增加, 候鸟式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候鸟式养老旅游更是成为近年来养老旅游市场的新宠。为了给当下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好度过老年生活的选项。本文将当下较新的管理、生态理念引进建设策略研究的内容, 以浙江安吉为例, 就如何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候鸟式养老基地, 以及如何将现有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进行针对候鸟式养老旅游的改良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
关键词:候鸟式养老,养老基地,浙江安吉,养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黎莉, 陈棠, 王珏.佛罗里达经验对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 2014, 02:29-33.
[2]李馨.关于海南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S1:94-97.
[3]赵薇, 徐吉辉.疗养院开展“候鸟式”养老游有偿疗养服务初探[J].中国疗养医学, 2010, 02:101-102.
论体育休闲旅游 篇7
1 体育休闲旅游概述
休闲体育是最近几年新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的,就是指人们在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趣,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向上的身体活动方式。休闲体育按参赛者在活动中的身体状态可分为3类:观赏性活动,如体育竞赛和相关的表演;相对安静状态的活动,主要指棋牌类;运动性活动,根据活动的场所的不同休闲体育又可分为室内、野外两种。室内休闲体育运动又可分为:徒手类,如健美操、气功、武术等;器械类,如保龄球、乒乓球、飞镖、健身舞桌球等。野外休闲体育运动如滑翔、跳伞、热气球、登山、滑雪、划船、冲浪、游泳、帆板等。现代旅游业不断发展,更多的休闲体育元素,尤其是观赏性活动和室外休闲体育活动也融入旅游活动中,并形成了新的旅游形式:体育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是旅游者以观赏和参与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休闲体育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体育休闲旅游作为国际体育的潮流,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体育人口迅速增长。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北欧、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达70%以上。由于体育旅游既具有旅游活动的娱乐休闲性,又具有体育活动的参与健身性,因而受到旅游消费者广泛欢迎。据世界旅游组织( W T O)统计,全世界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康体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体育休闲旅游为社会体育开辟了条谋求经济效益,发挥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所以,旅游界与体育界都会越来越关注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大有可为。国际国内休闲体育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以体育健身、娱乐、康体、探险、观赏和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普及。这无疑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据有关估测,在准备奥运会的几年当中,去北京的游客将每年增加20%,而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入境游客可以增加60万以上,同时国内人们的体育参与意识也会更加增强。这就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如能抓住这个机会,加紧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完善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就可能吸引众多的体育旅游者前来访问。
2 休闲体育与旅游融合的社会学价值
体育与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休闲方式。体育话动和旅游活动都是现代社会人类的主要体闲方式之一,是与当代社会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话方式相一致的。大众体育行为和大众旅游行为一般都发生在闲暇时间内,是一种闲暇行为。旅游休闲娱乐是一种时尚,体育休闲娱乐也是一种时尚。体育休闲娱乐热和旅游休闲娱乐热已在世界小少国家和地区进入高潮,其普及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影响的程度已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体育和旅游的传统认识。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为这一热潮提供了充裕的闲暇时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多地选择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来充实闲暇时间.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1 体育休闲旅游是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最优化利用,体育休闲旅游充分发挥了两种资源的优势,体育活动丰富着旅游人文资源。体育旅游不仅是对旅游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又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人文资源。从资源开发角度看,许多体育项目经旅游业开发后能产生出经济效益,具备构成旅游资源的一切属性。体育活动以其健身性、娱乐性、参与性、新颖性和刺激性等特征,能满足大众健身、娱乐林闲和冒险等多样化消费需求,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外出旅游消费的动机。将身体运动融入到高山、冰川、草原、江河、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之中所形成的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骑马、漂流、冲浪、划船、游泳、垂钓等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也是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体现。
2.2 体育休闲旅游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两种休闲产业的结合
休闲产业兴起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势头十分强劲,尤其这些年来对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体育和旅游是休闲的重要方式,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当然也是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休闲权威人士杰弗瑞·戈比预测,2015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人们将有50%的时间和金钱用于休闲。还有研究表明:旅游、娱乐、体育健身和文化传播是休闲经济的四个主要方面。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国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体闲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如北欧国家瑞士仅滑雪一项,每年,就接待外国旅游者达1500万人次,创汇达70亿美元.以足球、斗牛、海滨游泳闻名于世的西班牙,每年接待的体育旅游者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60%。我国1995年国内旅游总人数6. 39亿人次,其中以休闲、娱乐、健身、康复为日的的旅游人数占48.7%。1997年我国旅游创汇110多亿美元,其中体育、休闲、娱乐创汇占近40亿美元。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中国竞技体育近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不并理想,从休闲体育入手,与旅游经济挂钩,增强应有的拉动力和支持力,来动体育需求,从而带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赢发展。
2.3 体育休闲旅游是体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结合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人指出:旅游是“人性的一大进步”,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旅游企业经营的是文化,销售的也是文化,客人购买旅游商品实际上是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扩大了旅游文化的外延。同时体育文化也因和旅游结合而更有色彩.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所创造的体育运动不仅仅局限于动物性质纯粹的肢体运动,而是一种为人所创造的文化形式,它通过身体运动这一手段,改善身心机能,促进人的全而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旅游活动在整体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即透过本国、本地文化的视界去审视异国、异地、异质文化的新奇性价值,从而充分享受旅游观光的乐趣。吸引游客的旅游地一般有两大景观,即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体育与旅游融合而成的体育旅游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3 体育休闲旅游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多个气候带,拥有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现代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拥有众多开展体育旅游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旅游活动在我国逐渐开展起来。除登山、滑雪、游泳、漂流、武术等休闲体育旅游项活动发展较好外,其它如攀岩、滑草、溜索、滑冰、越野、冲浪、潜水、伞翼滑翔、网球等体育旅游项目也逐渐发展起来。近此年,由于各种体育赛事火爆开展,围绕体育赛事的旅游活动,如CBA等国内国际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联赛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马、摔跤、抢炮、跳火把、顶扁担、鼓刀跳独木舟、秋千、爬花杆、抢石、东巴跳、去花包、跳竹竿、藤球、溜索等所开展的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受人们的普遍欢迎。体育休闲旅游在我国之所以能够以良好的态势发展,除了游客对体育旅游对人身心所起的良好作用有深刻认识外,和国家及地区以科学的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3.1 生产力的发展为体育休闲旅游提供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
休闲活动的实现依赖于有钱、有闲、有兴趣这三个基本条件。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美元,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经济保障,满足了休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即“有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人们的劳动时间越来越短,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工薪阶层依法享有每周的双休日,“五一”,“十一”,和春节3个长假,总计114天的休息日。这满足了休闲活动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即“有闲”。
3.2 体育休闲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成为人们的消费新取向
人们在追求高品位生活质量时,也不断追求高档次的体育生活方式。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们对体育休闲旅游越来越 “有兴趣”,人众参与的广泛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因为休闲体育与旅游相结合,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健身与娱乐的需求,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所以能吸引国内外旅游者花钱买休闲,花钱买享受,花钱买健康。的确,有史以来,人们无时不在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本身健康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国家大力支持及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党和政府支持开发民族体育项目和区域体育项目,推出“黄金周”旅游项目,颁布系列有利于大众的旅游政策,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旅游的积极性。随着体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种体育旅游设施也加快了投资步伐,丰富了体育旅游市场。1984年,我国仅有广东省中山市一家高尔夫球场,到1997年,在北京和沿海地区已建起50多家高尔夫球场,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有高尔夫球场。一些城市近郊的户外运动项目如蹦极、攀岩、登山、漂流等新兴项目,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五一”节期间,仅北京市到郊区旅游的就有100万人,而其中80%选择的地点是有体育设施的。
3.4 特色项目促进了体育旅游经济与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强劲发展
我国各地在开展体育休闲旅游时,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体育设施情况,力争形成自己的特点。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已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市为龙头的多个滑雪经营格局;全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大连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推出夏季旅游“3S”(Sun阳光、Sand沙滩、Sea海水)和冬季旅游以温泉(Spring)、运动(Sport)和购物(Shopping),很有创意很有特色,吸引了人量游客。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的不断推出,使体育旅游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呈强劲发展态势。
摘要:体育休闲旅游是一种健康,科学,积极的休闲方式,是在休闲体育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逐渐壮大起来的。本文着重从资源、产业、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休闲体育与旅游结合的社会学价值。最后从休闲的基本条件“有钱”、“有闲”、“有兴趣”等方面分析我国体育休闲旅游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前景。
关键词:体育,休闲,旅游
参考文献
[1]彭万臣.体育旅游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28-29.
[2]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86.
[3]武亚敏.体育旅游其发展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22):225.
[4]柳伯力.休闲中体育与旅游的结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