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三要素

2024-09-16

语文课堂三要素(共10篇)

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1

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共同构成的生命空间。学生、教师借助教材这一载体, 产生思维碰撞, 点燃智慧火花, 形成教学共振, 凝聚教学合力, 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 教师增长教学才干, 教材得以丰实完善。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过程, 一个不断预设、动态生成的过程, 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灵活、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我在学、我爱学、我能学”的积极状态之中, 并学有所得、学有长进, 实现教学相长呢?我觉得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让文本活起来, 共同焕发生命的活力, 彰显出生命的和谐,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灵动而高效。

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细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课堂上, 还儿童以“天真”, 还儿童以“活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才能“活”起来, 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硬道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 引领孩子画画、贴贴、唱唱、跳跳、演演等多种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识字教学活动中, 把学生日常喜爱的猜谜活动引入课堂, 既激发了孩子的识字兴趣, 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 丹顶鹤的颜色美、姿态美, 画面感极强。在学了课文后, 让学生用图画把自己喜爱的丹顶鹤表现出来。大家兴趣盎然, 在画画中既回顾了课文的内容, 又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创作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后, 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掌握知识的热情, 学生乐在其中, 兴趣盎然, 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例如, 学习《小露珠》一课, 针对课文内容特点, 启发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表演。孩子们借助想象调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语言积累, 活化了文中的人、事、物。那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将语言文字的教学通过角色表演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探索天地, 通过互动中的学习碰撞, 让所有的学习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让教学的主导——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就应该既要有目的、有指导地放, 又要适时、合理地收。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深度和灵活的把握度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 教师进入课堂之前应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要根据学情, 准确取舍教学内容: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不讲;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暂不讲;重难点内容具体讲;难以记忆的内容多形式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 而是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也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心中熟悉教案, 眼中有学生, 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教与学才能变得更加精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设计的问题有时不一定适合学生, 这时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及时调整学习的“坡度”。特别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诊断, 适时引导, 巧妙追问, 释疑解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向深入, 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实效。

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的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语段。为了使学生更贴切地理解词语, 比如“气极了、得意”, 我充分借助课文形象的插图, 挖掘课文的留白空间,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比如看插图, 说说北风生气的样子;北风看不到小鱼了, 心里想些什么啊?小鱼在河里还可能做什么呢?这样的想象说话, 使这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可爱地走进孩子的心里,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似乎自己也就是童话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很好地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此外, 在理解“鹅毛大雪”这个词语的过程中, 我避免直接灌输词语的意思, 而是创造语境, 将学生带入“雪景”, 引导孩子尝试以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从而对词语有一个画面般的感知。灵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态,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让教学的载体——教材更加厚实盈润

教材是教学活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它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的编排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思想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教材是一个固定的文本,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 呈现给学生赋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目标的文本, 努力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知识习得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创新。《第一次抱母亲》通过记叙了儿子第一次抱母亲的经过,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儿子对母爱的真切回报。为了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学完课文之后, 我引领学生再读《游子吟》, 加深对母爱的感受。继而拓展阅读《一碗馄饨》等课外读物, 结合课文的理解来阅读, 使学生们更加深了对“回报”的理解:要珍爱亲情, 还要学会感恩……从而将“爱与回报”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故事比较多, 学生对此情趣最浓, 兴趣最高。一篇课文已经学完了, 学生仍关心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 他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如学完《小松鼠找花生果》, 孩子们余兴未了, 教师启发孩子续编故事:“听了蚯蚓的话, 小松鼠连忙对它说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搭上想象的列车, 在轻松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发展了想象力, 又提高了说写能力。

对孩子们来说, 教科书是沉睡的巨人, 要使教材中的知识充盈着鲜活的气息走近孩子,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理念, 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 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 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 活用教材, 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挖掘。那么, 语文课堂将更加充满人文气息, 富有挑战与激情;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学生的思维就像那五彩斑斓的风筝;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

论和谐课堂三要素 篇2

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是多因素组成的教育活动场。从“课堂社会”的视角可以把课堂分为三大关键要素:师生关系、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通过这三大要素的动态和谐才能生成课堂的和谐。

关键词

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 课堂管理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久经纷繁复杂的教育改革考验而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一种教育系统来说,无论其被要求承担的职能多么‘重要,所构建的制度多么‘合理,所确立的目标多么‘和谐,所编制的课程多么‘科学,最终都必须过课堂教学这一关”[1]。也正因为如此,“和谐”课堂是教育者们一直以来的理想追求。

“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没有关系就谈不到和谐。但和谐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理想的关系、善的关系,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2]对于“课堂”,吴康宁教授提出了课堂社会说,认为课堂“本身也确实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权威的教师与有着不同家庭及群体背景的学生;特殊的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际交往;特定的社会规范——课堂规章制度”[1]。“课堂社会”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课堂提供了系统的视角,即完整的课堂是作为一个包含若干要素的系统而存在的。具体而言,课堂中至少存在三个要素: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各种课堂规章制度即课堂管理,以及教育交际活动即教学活动。这些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这些构成要素的和谐互动才能生成和谐课堂。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这些过程的实现需要师生之间产生特定的关系网。依据师生在关系网中的地位差异,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独白型师生关系”和“对话型师生关系”[3],或者“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线性关系”和“封闭性关系”等[4]。无论何种分类,其实质都是批判传统的“为师独尊”观点:即教师“把自己的生存看成是最完美无缺的生存、把自己的思想看成是终极真理”[5],完全依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要求学生,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人的事实。

“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来了”,“教师作为社会文化制度要求的体现者,在教育行为中总要体现社会文化制度的意识和价值标准”[5],这两点似乎给教师作为权威提供了证据和依靠。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学生能“‘突破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身的主动性,把运动导向未知的目标”[6],这说明学生作为人不是单纯被规定、被驯服的对象,而是具有自我生成意识的主体。这就要求师生在相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摒弃驯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控制理性;另一方面,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而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陷入“学生强势的弱性师生关系”的泥沼。笔者认为,实际课堂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课堂中共同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实现情感相亲

情感相亲是师生在心理、情感上的需要,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但师生间情感的相亲不是教师和学生勉强的、虚伪的感情,而“是一种师生间的自然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心灵冲动”[7]。

情感相亲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心为彼此考虑,真情付出,而不能“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8],这种情形是难言和谐师生关系的。

2.摆脱制度、规则的控制理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对话

当前,师生关系是被规定好了的,以学校制度和课堂规则为标准,师生间缺乏真正意义的对话。对话不是把确定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个体,而是个体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对话意味着个体生命的陶冶和升华,也就是说个体是以完整的生命投入到对话中,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并发展之。就像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教师学生或学生教师产生了”[9]。要实现真正的对话,以下两点是关键。

首先,尊重教师自由。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和家长的希望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可以说教师活在“人们的期待”中。这种“期待”之命抑制和铲除了教师的自由、生命价值等。教师只能服从制度和规范,难言与学生“打成一片”。所以,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剔除制度和社会对教师的制约,还教师教育自由。

其次,理解学生。由于升学和标准化考试的评价体制,教师不得不对学生采取权威态势,致使学生的基本需要都得不到理解和满足。要完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是必须的。对于学生的基本需要,布伦德罗等人做了探讨,表1是他们的观点。

表1 学生的基本需要[10]

从这张需要表可以看出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对学习的需要,有积极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有自我效能的需要等。尊重学生,关键是理解和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

3.正视学生差异,实现“有教无类”

据研究,教师与学生互动存在对象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很少与那些成就较低的学生交流,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得到教师更多的交流机会。智力正常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对待这部分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课堂教学支持条件(如资源、交流等)缺乏,教师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期望低是产生落后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单独起作用,也可能交互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考定优劣”,“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在学生表现下滑起始阶段就采取正确的指导扭转学困趋势。只有与落后生的关系融洽了,才能从总体上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形成和谐课堂管理

对于教学与管理的关系,美国教育学者多伊尔(WalterDoyle)有精彩的论述,“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靠忽视管理或在课堂里安排更复杂的学习活动来解决……一个更适合的解决办法是,实行更加巧妙明智的管理,使教师腾出充裕的教学时间,专门用来解决学习问题”[10]。其实,课堂管理是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是教师使用适当的组织与集体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做出恰如其分的干预以使学生审视和矫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课堂管理应关注以下三点。

1.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对于学习自由,石中英教授指出:“学习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精神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是一种在教师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主的学习状态或权利”[11]。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自愿和自由的过程,任何外在的强迫和灌输都无助于启动和保持这一过程。学生学习自由的获得有助于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获得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为此,课堂管理中,下放权利,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公平对待学生,给予学生学习自由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并实施课堂行为规则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12]。可见学习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教师须制定课堂行为规则。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规则效能”的理解,“制定规则不是为了抓学生的错误,对他们进行惩罚;相反,就规则在学生和其他人身上所发生的作用来考虑,规则为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参照”[10]。可见,规则不是教师用来规训学生的工具,而是指导学生反思的依据。

其次,在制定规则时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制定并遵守课堂规则;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行为规则;规则应该表述得清楚明确,并且尽量用正向引导性的话语等。

另外,课堂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控,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规则。而且教师应该发挥榜样作用,带头遵守课堂规则,而不能用权威去压制和处罚学生,强迫学生顺从。

3.用教育机智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

即使学生承诺遵守课堂规则,遵守纪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绝对的自我控制力,难免行为过激,违背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教育机智”妥善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认为,“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13]。这种教学机智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不脱离“教育学意义关系”的基础上,保持克制、耐心的态度。

其次,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尽量采取开放、体谅的态度,克服惩罚惯性。学习始终是一种个人意愿与行为,学生“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13]。在跨过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和激情,做出有违规则的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获得成功。

再次,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创造积极的言语气氛和眼神交流机会。“一个机智的老师明白语调细小变化的微妙效果。它所传达出来的一种遗憾、失望、劝告、伤心感,或者相反,它所传达出来的那种惊讶、满意或快乐感能引起共鸣。”[13]同样,善于用眼神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教师在转化学生不良行为方面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为“机智的眨眼、温柔的目光、请求的目光能够让愤怒的瞪眼缴械、融解无精打采的目光、改变批评的蹙眉”[13]。

教学是一门艺术,管理更需技巧。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教师在教育上正确的言行就是不断地感知并自信机智地对待这些不和谐声音。

三、实现和谐课堂教学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流传下来的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但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教学被看成是一种“知识授受”,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纯粹传递知识的流程。而日本学者佐藤学从“因应困境”的教育实践概念出发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实践,认为教与学的实践是由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第一范畴,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之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范畴,构筑介于教与学的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第三范畴,是该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内关系中构成的”[14]。所谓的教与学是“师生有意识无意识地牵涉这三个范畴的实践”[14]。基于这种深度分析,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都应发生深刻转变,而这种转变对实现教学和谐起统领性、关键性、实质性的作用。

1.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从“技术性实践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技术理性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指导,同时吸收了要素主义的思想。在教育领域,技术理性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既定内容全面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是教学理论、心理学原理与教学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者。这就抹杀了教师的主体性,把教师当成控制教学的“技术工”。实际上,教师是通过教学来达成自身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同时提升自身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

“反思性实践”的教师教学观,要求教师在面临复杂的、开放的、独特的和充斥着价值冲突的教学情境时,“能够投身于更复杂的语脉,同儿童构筑起现实的平等的关系,寻求文化涵义的建构与拥有高度价值之经验的创造;敢于同儿童、家长、同事合作,推进实践。能够发现和反思情境中学习的意义与价值……”[14]。“反思性教师”不仅把文字和图表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探究和理解,展开建构性地组织学习过程的文化性实践:准备教材、激发儿童的兴趣与活动,使之相互交流多元的理解”[14]。通过这些实践,教师就实现与学生共同参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和理解,促进自身成长,获得自我的“存在性体验”。

2.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

传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像的过程。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且认为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过程就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15]。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佐藤学提出的教与学实践的三个范畴观点是一致的,对重识学习本质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建构自身与知识、未知世界与自身经验关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意义理解关系,并能凭借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改造,将其同化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是符合“学习”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的。

其次,学生的建构过程需要构造有效的学习情境作为支持。为此,在课堂中,就要求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与不同学习者的交流互动表达和传递彼此的观点,形成积极互动的人际关系。这也就实现了构建“学习”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的实践过程。

再次,学生的建构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消除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权利的“真空带”。拥有学习自由的学生不再一直围着教师和内容转,不再体验知识的枯燥乏味,而是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不断面对自己的“无知”,通过建构不断充实自己,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与“学习”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要求是一致的。

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从“机械学习”到“主动建构学习”的转变真正意义上体现了课堂的“主体间性”,对课堂教学的意义是革命性的。教和学再也不是外在的任务,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生活的实在,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实现自身价值,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和谐的。

综上所述,构成和谐课堂有三个要素,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和谐课堂的核心表现,课堂管理是和谐课堂的保障。师生在课堂中地位平等一方面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另外也有利于课堂和谐的生成。管理与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共同促进课堂和谐。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与之相应的管理,弱性或过分的管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不能促进和谐课堂的生成。正是三者相互支持、协同作用,组成稳定的结构关系,才能动态生成和谐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韩东屏.追求和谐[J].道德与文明,2005(1).

[3] 罗繁荣.对话与心声:师生关系的应然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5(15).

[4] 曾龙,邓志伟.复杂性思维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6(21).

[5] 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6] 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7] 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8] 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 VernonF.Jones&LouiseS.Jones.多面课堂管理[M].方彤,罗曼丁,刘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1] 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12]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3]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 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作者:马勇军(1969-),男,山东滨州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高效课堂提问的三要素 篇3

一、把握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不是盲目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提问的时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 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 严格把握提问时机, 做到及时提问。

以《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为例, 在带领学生翻译“遥看瀑布挂前川”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 我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透过‘遥看’二字, 可以发现作者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瀑布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度观察?”由此, 让学生明白“遥看”是指距离瀑布很远, 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这样一来, 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便可以更好地把握诗句细节。可见, 把握提问时机, 在适当的时间点导入合理的问题, 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选择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 即如此提问是为了达到何种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和价值。因此, 在提问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精心选择提问内容, 尽量避免一些无用的提问内容, 并从启发的角度入手鼓励学生思考。

例如, 在教学《第八次》一课时,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布鲁斯王子在看到蜘蛛第八次织网后, 下定决心再来第八次, 这体现了布鲁斯的什么性格和品质?”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觉得布鲁斯王子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 但是透过这个问题, 以及思考问题时对原文的重新阅读, 可以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布鲁斯王子, 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长期进行这样的提问, 不但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而且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联系全文解决相关问题, 丰富他们的解答思路。

三、设计提问梯度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考, 如果问题太难, 不但不利于学生思考, 甚至还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 围绕学情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 可以满足不同学情学生的需求。

以教学《绝句》一课为例,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绝句? (2) 初读古诗, 思考这首《绝句》主要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了对“绝句”的认知。

在具体翻译诗句时, 我又向学生提出问题: (1) 古诗中的一些生词标记了注释,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2) 结合注解, 尝试翻译古诗。 (3) 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主要表达了哪些意境?这三个问题难度各不相同, 第一个问题基础性强, 适合全体学生完成, 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难度上逐渐提高, 更适合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由此, 不但实现了课堂提问的兼顾性要求, 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浅谈搞好课堂教学三要素 篇4

學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让“爱”充满课堂,没有“爱”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三、 以数学教学内在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中学数学思维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艺术因素,如化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特殊化法、逆向思维是数学奇异美的表现,如命题中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等价转化是数学对称美的体现一般化、数形结合、方法的多样性是数学统一美、和谐美的要求和体现。以数学的美学艺术去组织教学,审视数学知识,并渗入到知识和解题之中,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信心,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精巧构思,它们都是在追求结论的深刻性、普通性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事物间深层的联系,并揭示这样的联系所发现的形式。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在数学的艺术氛围中去熏陶成长。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愈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打造魅力课堂的三要素 篇5

一、实

一是教学目标要实。要科学、严密, 易操作、易测评, 切忌大而空, 更忌“信天游”。要优化目标设计, 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二是课堂训练要实。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 要重学法指导, 重习惯培养, 重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 不仅要有集体的活动, 更要有个体的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 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品质。

三是教学效果要实。一节课下来, 不仅要经得起评, 还要经得起考, 使学生的各种素质不仅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量”的提高,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有“质”的突破, 甚至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终身受益的作用。

四是教学基本功要实。教师的“三字一话”要扎实过关, 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要不断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要能熟练运用, 要能全方位地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条件。

二、活

一是教材处理要活。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分解和突破、经典习题的选择、切入点的确定等都要在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灵活掌握, 不要一味地重复书本、重复别人、重复自己。

二是教学设计要活。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过渡衔接、双边活动的安排以及课堂节奏的转换、体态语的使用等都要根据课堂实际、学生实际随时加以调整。出现意外情况, 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随机应变, 见机行事。

三是课堂气氛要活。要力图通过多种形式来调动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 满足他们的成功欲, 努力做到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美

一要注意体态美。教师的表情首先要美, 要善于用丰富的表情去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活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体态语在强化记忆方面的手段并不局限于“面部表情”, 其他手段 (如手势、姿态等) 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动作, 一举手一投足等, 都可能给学生留下美的享受。

二要注意语言美。在课堂教学中, 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课堂语言首先要注意学科和科学性, 要能够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工具、载体的特点。其次要讲究教育性和针对性, 要能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同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再者要具有简明性和启发性, 切入语应简洁明快, 煽情语应火而不爆, 随机语应风趣幽默, 忌刻意追求而沦为表演。

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6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小学阶段应使学生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 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并在学习中乐于参与, 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从上述的目标阐述分析, 诸如“喜欢”“乐于”“积极”“主动”等要求的提出均基于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即让学生与英语课堂之间充满吸引力, 并让这种力量吸引学生不断地向学习目标前进。小学英语“吸引力课堂”理念的形成对今后的课堂评价及教师评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 本文将从探索基于构建“吸引力课堂”理念的教学特征出发, 分析优秀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应具有的教学要素, 为完善课堂评价及教师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一、“吸引力课堂”与教学要素

“吸引力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习过程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学生能主动要求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具备以下要素:首先, 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 绝不能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教师的这种投入隐含的是教学激情 (PASSION) , 这种激情也会影响学生的激情 (即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以及师生的互动。其次, 教师要充分创造情境、利用情境, 搭建更好的鹰架 (scaffold) , 以促进学生的个人知识及情感的建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具有创新性 (INNOVATION) , 从而使整个课堂具有创造性。最后, 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不可能脱离师生实力 (CAPABILITY) 的展示, 对教师而言, 实力既包括教师的人格、能力等稳定因素, 也包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引向高效率教学的动态实力, 如课堂的调控、教学机会的把握等;对学生而言, 实力则是其自身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个性特点、才艺特长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的体现。

因此, 本文将“吸引力课堂”教学要素概括为激情、创新和实力三者, 吸引力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不断地产生灵感和创意, 在较大程度上展现自我、提高自我, 使教学过程显得和谐而有序, 自然而有效, 生动而不虚浮。以下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论述与探讨。

二、“吸引力课堂”教学三要素的实践

(一) 激情:“情”与“意”的要素

对于“吸引力课堂”, 无论是个体的建构还是社会性建构都需要学生及教师的激情参与, 其中教师作为组织者, 更是需要以激情的投入来引导学生参与。这可以从下列三方面来表现:

1.教师自身的投入

教师是学生情绪的主导者,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 对上课充满信心, 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 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多看学生优点,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能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喜爱。在学生不能准确进行回答的时候仍然用微笑来鼓励学生, 对

学生的言行时不时地加以表扬。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 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 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 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铺设良好的氛围条件。教师的教学要耐心、细致。

2.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

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和配合教学, 教室里的每个学生全神贯注于教学,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被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所吸引。能在老师的带领下乐于完成教学过程, 并有所创造。就在他们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中, 语言知识已潜移默化地印入了他们的脑海。

3.师生的积极配合和互动

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游戏, 让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 通过教学与学生形成默契, 随着这种默契的形成, 有的学生甚至乐于模仿老师的言行。这都显示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的功能。教师在重视语言知识、能力的同时, 要强调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教学中要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参与语言实践, 使他们从思想、情感和行为上都真正溶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能带领学生大胆地模仿语音、音调、表情、动作及学习方法, 并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游戏、猜谜、绕口令、唱歌等活动和激励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 和学生一起唱, 一起跳, 一起来体验教与学的乐趣。

(二) 创新:“知”的要素

1.创新的教学表现在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的灵活性和环节设计的新颖度上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需要突破原有的编排框架, 有计划地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提前或延后, 可以将几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 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舍弃课本中的教学内容, 进行其他相关材料的补充和扩展。

在进行某一课时的设计时, 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的整体性, 重视教学线索的设计, 通过线索将教学串成整体, 而不是将各个环节机械割裂。如通过游园会的形式复习所学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或图片的形式呈现游园会的场景, 在各个场景中设置不同的练习内容,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师设计的线索, 学生被不知不觉地引入知识的海洋、愉悦的天堂, 在一种自然而令人陶醉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感受了获得知识的快乐。教学设计同时还应体现艺术性, 具有流畅之美。别具匠心的设计又往往能给学生一份欣喜和期待, 他们会在上课前就想象着老师将带给他们的惊喜。

2.创新的教学表现在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拓展程度上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做到从每一项日常教学活动入手。首先要使课堂少一些“教学味”, 多一点“交际感”, 即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英语交流引发他们对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逻辑思考, 而不是一味机械重复。其次, 在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 教师能有意识地增加他们的信息量, 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得到更多的实际锻炼。最后, 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样, 不照本宣科, 采取多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如在教学单词时注重把单词教学融入情景中, 融入不同句子中进行;教学感叹词时, 让整堂课都渗透着“Wow!Great!Super!Cool!”教学, 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感叹词并不只能用在课本中设置的情景, 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也就是说, 我们应在“情景”中教学, 也应实现“去情景化”的应用。

如此,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学生的想象空间不断地得到拓展, 这将对他们今后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知识的灵活运用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 实力:“行”的要素

“吸引力课堂”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展示自己实力与特长的舞台。

1.教师的实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本身的情商和人格魅力

耐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特质, 尊重是师生交流的前提。教师应当循循善诱, 善于理解学生, 能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 客观评价教学的成败。

(2) 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唱演、玩、乐以至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必定是多才多艺, 充满智慧的。

(3) 教师语言的修养上

作为英语教师应有纯正的语音语调, 能准确地运用课堂用语, 能正确选择适应学生听说水平的教学用语。能在表扬时让学生看到与更优者的差距, 在批评时还能让学生保持充分的信心。

(4)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上

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是动静结合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热热闹闹的玩玩乐乐环节, 也会有安安静静的倾听笔练时候。教师应当具有把握教学节奏的能力, 对整个过程应做到收放自如, 调控得法。

课堂绝不仅仅是教师展现自己的舞台, 更应是学生才能体现的空间。小学生的表现欲往往很强, 他们会因为想得老师的表扬而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

2.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1) 给学生展现知识积累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途径已呈多元化的趋势。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接受到新的知识, 而课堂是分享这些知识的优选场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知识水平的机会, 构建以学生对主体的课堂生活方式。

(2) 给学生展现个性的机会

我国目前的班级组成模式还是以四五十人的大课堂模式为主。面对济济一堂的几十个学生, 为了方便管理, 教师往往会提出统一的规定, 并习惯于以一种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上课坐姿要端正, 脚要放得正, 手要放得平, 说话声音要响亮, 上课发言要积极。这样一来, 学生的表现是规范了, 课堂是容易掌控了, 但是学生的个性也可能就因此而被抹杀了。事实上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竭力控制自己做到教师要求的规范而无法专心地倾听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支持他们主动地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7

一、鼓励学生畅想未来的职业

职业学校的学生从中学毕业踏入职校, 两三年之后便将踏入社会, 那么从进校起, 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职业理想, 开始了解社会上的一些职业, 让他们在学校就可以获得一些和职业有关的知识。 比如, 在新教材的第三册第一、 二两个单元就涉及一些未来职业理想的内容。 比如第一单元, 主题的“It’s my first day”, 这个第一天不是上学的第一天, 而是上班的第一天。 在这个单元的英语教学中, 便可以鼓励学生以结合自身的专业, 或者爱好, 畅想自己的未来职业。 学生如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那么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公司的秘书、文员、计算机程序员等等。 如果学生的专业是服务类的, 那么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售货员、餐厅服务员、空姐等等。 而如果学生爱好运动, 就完全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健身教练。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脱离学生的这一身份, 把自己融入进这些职业中, 来开展教材内容的学习。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上班的第一天所穿的服装, 需要用到的介绍自己和问候他人的语言, 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在第二单元中, 讲述的“My duties”, 就可以结合第一单元的内容, 让学生阐述自己未来职业的职责, 并且相互交换观点。 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规范, 和职业道德, 既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 又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新教材中这些教学内容的开展, 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所服务,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完成一份职业规划, 与教师进行探讨, 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方面的知识, 方便今后顺利就业。

二、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

学生有了职业目标, 但是往往还是难以摆脱课堂上学生的身份。 那么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 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与单纯的教学课堂相比, 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学生更容易投入进去。 比如在新教材的第三册第三单元, 主题是“May I help you?”, 这个主题的内容就是在一些服务类场所展开的。所以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在听说部分, 利用课桌、多媒体等设备, 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宾馆, 把学生分成了两组, 一组是宾馆的前台, 一组是来宾馆入住的客人, 把学生的书包变成了行李箱。 不仅是教室变成了宾馆, 对学生的服装也进行了要求, 前台需要穿白衬衣和小西装, 客人也需要携带一些外出旅行的物件。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场景的真实, 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 在 “宾馆”里, 前台与客人展开一系列的对话, 对话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询问客人的个人信息, 另一个部分是询问客人的入住要求。 在这样的场景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了进去, 在轮番的对话交流中也变得越来越专业。 第二个场景是在阅读部分,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商店的场景,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各种物品变成了商品, 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 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 为了让这个场景变得更真实, 学生根据商店的布置设计了很多细节。 比如, 商店的名字由学生来定, 商店里需要的收款机, 营业执照等道具由学生来模拟制作。 当学生亲身参与进这个真实场景的设计中, 他们在这个场景的表演也更为真实。 学生通过买卖商品的活动, 自发讨论哪些售货员是成功的, 哪些又是失败的, 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从而引入课文主题——在服务行业中的服务人员这一职业的重要性。 在新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设计成真实的职业场景, 比如点餐的餐厅、找工作的面试场景等等。 这些场景的设计, 大大帮助学生了解了一些职业的特性, 让他们有更深的职业体会感, 更能激发他们对职业追求,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

三、提高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化的趋势, 满足学生将来求职的需求, 提升职场英语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场应用能力, 在新教材中就涉及很多这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来达到提高学生职场应用的能力。 比如, 在听说部分, 教会学生较好地运用对话策略, 在职场活动中能基本完成交际任务。 如在职场中表达问候与道别、引荐与介绍、赞同与反对等等。 教师在教授这些对话内容时, 需要把它们与职场相结合, 让学生在互相的对话中运用这些基本的语言, 把自己设想成职场中的一员, 大胆的进行交流。 在阅读部分, 教会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技巧, 读懂职场活动中常见的书面材料, 掌握中心意思, 理解主要内容和相关细节, 按要求完成工作。 如读懂日程安排, 组织与制定工作计划;读懂菜单, 介绍常见的菜式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在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 安排给学生实际的任务, 组织相关的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职业需求, 逐渐提升职场应用能力。 在写作部分, 教会学生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完成职场应用文写作任务。 如求职信、介绍信、感谢信、邀请信等等, 练习这些应用文的写作,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筹码。

一切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作为职校的英语教学, 更是应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新教材的使用, 恰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 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能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更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以及在职场中交流、沟通, 和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英语.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 (第一册—第五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构建语文“理想课堂”的六个要素 篇8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民主、平等、愉悦、和谐应是它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语文“理想课堂”呢?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提高教师素质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前提

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上好课的基础。语文课是欣赏课,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它所反映的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慷慨激昂,引吭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凭着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像泉水般源源不断地滋润每一个学生。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帮助。

二、潜心课前准备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基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创建高效课堂,必须下足课前准备的功夫。备课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应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精心设计过程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是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因此,教师要改变语文教学中习惯教学字词句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统的形式,打破常规,由文章的内容、特点决定教学的策略和步骤。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挤出有效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想,拓展思维,大胆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改之路,从而走出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困境。

四、灵活选择教法是构建理想课堂的保障

教师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通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考方法”的事实。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听、说、读、写、背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生成。

五、自主探究学习是构建理想课堂的途径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应把学生的自主实践放在首位,让学生尝试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享受探索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

六、课后教学反思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延伸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情境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种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基础上自发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将课后反思变成自身的需要,并形成一种习惯,在上完课后静下心来思考,这堂课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生成的新目标是否达成,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情景创设是否得当,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解读是否到位等等。课后若能及时反思,取长补短,及时撰写二度教学预设,定能精益求精。

音乐课堂律动教学应把握的三要素 篇9

【关键词】律动教学 小学低段 有效性

在小学低段音乐课教学中,律动教学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律动教学对组织教学、歌曲教学、欣赏教学、音乐知识、技能落实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在小学低段音乐课中有效地展开律动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策略。

一、律动教学要充分体现音乐性

律动教学应围绕音乐教学而展开,突出音乐教学为主线。

(一)律动动作的设计要符合音乐性

律动动作的设计应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进行。轻快活泼的舞曲,其动作的设计必然要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该突出舒展……民族音乐则应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和风格来设计,借助民间的舞蹈语言来使律动渗透民族特色。因此,律动动作的设计要围绕音乐展开,各个身体的动作要根据音乐的特性展开。在学唱歌曲《哈里罗》这一课时,教师采用了走步和拍手的律动形式,这就很符合这首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学生在律动中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且能在歌唱中把歌曲表演得很出色;在学唱歌曲《柳树姑娘》这一课中教师采用的是跟着节奏摇身体,能很好地表现歌曲柔和优美的情绪,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

(二)明晰律动与舞蹈的区别

达尔克罗兹在谈到体态律动与健美操、舞蹈的区别时强调指出: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是模仿动作,它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形式,而是要将再现音乐所必须的要素“融化”于我们的身心,要发展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通感,要达到能用我们的官能反映我们的情感。也就是说,舞蹈强调的是肢体动作与线条的美感,是以动作为主,音乐只是辅助作用。而律动是以音乐为主线的,是为感受音乐服务的,律动强调的是音乐,律动是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学生通过用走路的快慢来表现音乐速度的快慢变化,用身体或者手位的高低变化来表现音乐高低的不同,也可以用“跺脚”“捻指”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节奏,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音乐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律动。总之,在律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要求学生动作的精准、柔美,更应关注的是律动的形式是否符合本堂课所学的歌(乐)曲,是否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律动教学是为音乐教学所服务的,应充分体现音乐性,同时律动教学又有别于舞蹈教学。

二、律动教学要充分感受音乐各要素

音乐教学有别于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之处就是:音乐要在“动”中学。在视唱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重视身体动作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律动教学要求我们体验先于理性,通过律动的方式落实学生对音乐各要素的感受。

(一)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

一般而言,活泼、奔放、热烈的乐曲速度比较快。如《跳绳》,我们可以通过快速摇晃手表现跳绳;抒情、优美的乐曲速度一般为中速,如《小步舞曲》,我们可以通过正常行走的速度表现乐曲。在低段音乐课中慢速的主要是以摇篮曲的体裁形式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妈妈轻柔地哼着摇篮曲,摇着摇篮哄宝宝睡觉的动作来表现乐曲。《木偶步态舞》是一首有快有慢、快慢相间的乐曲,如果只是让学生坐在位置上欣赏,大部分学生都会走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走一走,让学生学习木偶的样子,跟着音乐的速度走一走,可以创编木偶的不同动作,但是一定要能跟上音乐的速度,学生在初步适应后,很快就能感受到乐曲速度变换了。在律动时,速度越快,身体幅度越小,速度越慢,身体幅度越大。

(二)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节拍和节奏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用划拍来感受音乐的节拍,但是这样的方法很机械,学生划着拍子很容易走神,唱出来的歌曲很僵化,音乐没有流畅感,没有生命力。为了避免机械地表现音乐,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感受歌(乐)曲的节拍,如感受三拍子时,我们可以把强拍用拍手、拍击身体其他部位,或者是拍击身边物体、小乐器等来表现,弱拍可以使用身体或者是身体某一部位来表现。教材中也会出现变拍子的歌(乐)曲,如《早上好》是一首二拍子和三拍子变换的歌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舞步,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歌曲的重难点——变拍子,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变化舞步的基础上创编出各种符合音乐的动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感觉中去。

(三)在律动中感受音乐音高的变化

音乐技能训练教学不能脱离音乐本身,技术训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力是视唱练耳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感受音高变化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坐在位置上,一味反复仔细听,看似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但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律动游戏来引导学生感受音高变化,让学生用身体或者手来表示音高变化,当音变高时,学生可以站起来,变得更高时,学生可以把脚踮起来,当音变低时,学生可以坐下,当变得更低的时候,学生还可以蹲下,在游戏中,教师始终能够引导学生用听觉感受音高,不知不觉间就感受到了音高的变化。

(四)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

有些歌(乐)的曲式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情绪变化明显。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段落,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变化作出不同的身体反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如《糖果仙人舞曲》选自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它是三段曲式,音乐情绪根据曲式的变换很明显:神秘、优美—恐怖—神秘、优美。教师在设计动作的时候就要按照音乐情绪的变化设计符合音乐形象的动作,当音乐优美的时候动作可以是优美舒展的,当音乐恐怖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把手捏成小老鼠的形象表现老鼠的恐惧,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掌握了乐曲的曲式结构。

总之,律动教学中应充分渗透音乐各要素的感受,引导学生在律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情绪、速度、节拍、节奏、音高变化以及曲式结构等要素。

三、律动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律动教学亦要遵循这一原则。

(一)律动动作创编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教师在进行律动教学时,对于动作的创编设计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把动作简单化、趣味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行律动,如在教授《动物说话》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中感受重难点节奏。模仿自然现象,如在学习《云》这首歌曲时,学生通过模仿云漂浮的感觉感受歌曲柔和优美的情绪以及稍慢的速度。模仿劳动的动作,如在学习《大家来劳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劳动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等。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有节奏地念歌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创编动作,如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发芽。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教师绘声绘色地表演下,学生融入其中,创编出各种与音乐内容相吻合的动作。

(二)律动教学应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注重学生音乐自主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律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去感受、想象和创造音乐。如在学唱歌曲《打花巴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做各种各样的拍手游戏,学生与学生一起拍,学生与教师一起拍,接着合上音乐的节奏拍手,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拍手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在这里教师没有限制学生拍手的方式和种类,这些拍手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玩耍中积累的或者是自创的。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过程中,教师用钢琴演奏音乐的同时,可以请学生用身体对所听到的音乐作出反应,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方法对音乐作出反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强弱规律表现出来,学生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表现,为了表现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有的学生用拍手表现强拍,有的拍身体,有的拍腿,有的拍凳子,等等。在律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要求统一,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是模仿教师的动作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律动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趣味化的律动形式,同时注重学生律动创造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音乐。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小学音乐课堂而言,合理采用律动教学这一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更能有效地理解音乐,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达成其创造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洁铃,梁云裳.谈小学音乐课上的“律动”安排[J].音乐天地,2003(12).

[2]蔡觉民.运动觉与体态律动教学过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1).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资华筠,刘青.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10

1. 精心设计导语,调动情感因素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了情与景的统一,但是如果单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述,学生很难体味,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渗透情感因素,将学生带入到课本的情境中,实现感情的升华。在新课改背景下,导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情感教学策略的基础所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导语,能够将学生直接带入到情境中,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进入作品情境。例如,在学习课文《狼》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过去我们一提到狼,就觉得是凶狠、贪婪的动物。我们回忆一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狼非常狡猾、善变。但是在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笔下,将狼描述得更加形象,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聊斋志异》中的狼,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的狼是如何阴险、如何贪婪?通过这样的导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都想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找到答案,自然进入到作品情境中。

2. 创设有效情境,酝酿情感因素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能力以外,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良好的课堂氛围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在课文中融入自身情感,才能在课堂上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起到组织、引导作用,也要充当演员的角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情境中。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了放学,教师此时应该声情并茂地讲解,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对敌人的愤怒。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情感的音调等,挖掘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有机融合,达到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效果。

3. 组织角色表演,体会情感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仍不能完全脱离情感,尚未形成完整、固定的认知结构,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共鸣,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形象。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文章以描述、对比的方式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地位变化,尤其刻画了范进的疯癫状态、周围人的趋炎附势等,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在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状况,对胡屠夫的描写采用了一些诙谐的语言,令人捧腹大笑。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胡屠夫的嘴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亲自表演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体验,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运用多媒体手段,烘托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展现了生动的景象或者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思想形态等。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应将逼真的画面展现出来,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带领学生进入到课本氛围中,激发情感要素。例如,在学习《黄河颂》时,诗歌中饱含浓郁的情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烘托氛围,创设文字情境。播放与黄河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同时,教师也可以播放《黄河颂》的朗读录音、《黄河大合唱》的歌曲等,学生从中体味黄河的大气、风韵。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同时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上一篇:肉鸡肠毒综合症的诊疗下一篇:饥饿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