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制度

2024-09-11

质问制度(精选6篇)

质问制度 篇1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人大质询制度是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制度,也是最早建立的人大监督制度。回顾历史,“五四宪法”确立了人大质问制度,“七五宪法”删去了有关质问的规定,“七八宪法”以来改称“质询”,并发展与完善了质询制度。[1]因此,分析“五四宪法”中的质问制度,对于充分认识当今我国人大质询制度、增进制度自觉与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主要运用规范实证分析法和比较法的方法,首先探究质问制度的内涵,然后基于“五四宪法”制宪过程考察“质问”的由来,最后在比较法的视野中理解质问制度,并总结“五四宪法”中的质问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一、质问制度的内涵

“五四宪法”第36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2]

一九五四年通过的两部组织法对质问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的质问,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受质问的机关。受质问的机关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答复。”[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向本级人民委员会或者本级人民委员会所属各工作部门提出的质问,经过主席团提交受质问的机关。受质问的机关必须在会议中负责答复。”[4]

可见,“五四宪法”确立了质问制度,但对质问的程序作具体规定的是两部组织法。“五四宪法”中质问制度的内涵即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与被质问对象的工作相关并由其负责答复,质问的目的是保障代表的知情权、便于代表提出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实质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一种方式。

二、基于“五四宪法”制宪过程考察“质问”的由来

第一,“五四宪法”在制宪过程中参考过中国宪法史上的所有宪法,因而首先需要考察“质问”一词在旧中国宪法中的使用,以判断参考借鉴的可能性。作为宪法草案初稿主要起草人的毛泽东说过“这个宪法草案也总结了从清朝末年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经验,从清末的“十九信条”起,到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北洋军阀政府的几个宪法和宪法草案,到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一直到蒋介石的伪宪法。”[5]

那么“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是否借鉴了上述几部宪法中的质问制度呢?考察这些宪法文本可以发现,首次出现“质问”的宪法是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参考法国内阁制模式而制定的宪法在第十九条中规定了参议院的职权之一即“得提出质问书于国务院,并要求其出席答复。”[6]其后,民国二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3年建立了较完备的责任内阁制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有类似关于“质问”的规定,即都要求议会书面提出质问书,由行政机关予以答复。[7]194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是在权力分立制衡的原则下制定的,首次出现了“质询”的字眼,规定了立法委员的质询权。第57条规定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负责的方式之一是“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针及施政报告之责。立法委员在开会时,有向行政院及各部会首长质询之权。”[8]

由此可见,在旧中国宪法中,“质问”比“质询”更常用,但二者意思相近,在政治制度层面,“质问”和“质询”都是指议会拥有向行政机关提出问题的权力并应当得到答复。从旧中国宪法的制宪者借鉴西方宪法和政体的背景来看,这两个词汇也是西方议会监督制度中对应词汇的翻译;从法律程序和后果来看,“质问”和“质询”并无不同。由此可知,二者的区分只在于中文语境中的情感强度不同,“质问”在措辞上比“质询”更具情感强度。“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在用词上选择了“质问”,应该有借鉴旧中国宪法的因素。

第二,“五四宪法”在制宪过程中几易其稿,每一稿都涉及质问制度,因此回顾制宪过程中的这几个重要文献,有助于理清质问制度的形成过程。

在1954年3月23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中,第3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所属各机关提出质问和询问,受质问和询问的机关必须答复。”[9]这里把质问和询问并列,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所属各机关提出的问题,且受质问和询问的机关必须答复。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宪法草案》,第36条对“质问”作出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10]与初稿相比,删去了询问,仅保留质问;把提出质问的主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受质问的机关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所属各机关”细化为“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并增加了“负责”一词,强调受质问的机关要对答复代表提出的质问负责任。最终,“五四宪法”在对质问制度的规定中把提出质问的主体确定为全国人大代表,定稿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11]质问制度就这样形成了。

三、比较法视野中的质问制度

在比较法的视野中,西方国家议会监督的理论与实践源远流长,其中的质询制度就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法视野中,一般把西方国家的议员对政府提出问题并由政府负责答复的制度统称为质询制度。这与我国“五四宪法”所称的质问制度的实质是一样的。因此,从比较法的视野考察“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能够加深对其的理解。

第一,“五四宪法”在质问制度方面对西方的借鉴有限。“五四宪法”“是本国经验和国际经验的结合。我们的宪法是属于社会主义宪法类型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也参考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宪法中好的东西。”[12]从毛泽东的这番话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主要借鉴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而质询制度源于英国,且西方实行议会制的国家在质询制度上多以英国为摹本,相较之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此项制度都是不完备的———在宪法条文中语焉不详,在实践中缺乏经验积累。制定“五四宪法”期间参考过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法国1946年宪法,但由于这部宪法实行的是多党制下的议会共和制政体,其严厉的质询权可以引发倒阁权,因而并不适合我国借鉴。实际上,由于二战等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议会质询在法律规范和实践中比较成功的西方国家很少,借鉴英国几乎是最好的选择,但英国宪法是内容庞杂的不成文宪法,关于议会质询的规定散见于宪法性法律文件中,也包含在没有书面成文法律规定的宪法性惯例中。在我国制定“五四宪法”的迫切性、通过宪法确立重大原则问题的必需性都很强的形势下,不适合仅仅为了借鉴质问制度而研究复杂的英国宪法。所以,“五四宪法”对西方议会质询制度的借鉴不足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较之西方有其特点。在西方实行议会制的国家中,质询即议员针对政府行政方面的事项向政府首脑或部门负责人进行质疑并要求答复,它是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之一。“议会行使此权,其表面目的在向政府探寻某一事件的内容,在实际上则往往具有监察行政的作用。”[13]西方议会制度较为细致地区分了三个方面。

把质询分作询问和质问,是依据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的不同。“依照法国议会制度,质询的种类有二:一为询问(question),又一为质问(interpellation)。询问为发问的议员与被问的国务员间之事,以问答相终始,不能成为辩论的出发点;但质问必附有辩论,辩论终毕,议院对于内阁全体或某某特别国务员,往往可有信任与不信任的表示。所以询问的性质不严重,亦不会引起政潮;而质问则往往可以引起政潮。英制仅有询问而无质问,欧洲大陆各国议会制则大都类似法制,兼有询问及质问。论者因谓大陆各国内阁之不能安定,质问制的存在为重要原因之一。”[14]把质询分为口头质询和书面质询,是依据提问与答复方式的不同。在质询制度历史最悠久的英国,最早实行的是口头质询,1918年后由于口头质询的数量增多而不能在固定时间内答复完毕,因此书面质询即书面提问并书面答复的质询作为补充而出现。把质询分为质询首相和质询大臣,是依据答复对象的不同。以往,英国议员的质询都只针对相应的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派出国务大臣或第一大臣负责答复。而在1961年7月专门设置首相答复质询的机制之后,质询对象包括了首相和大臣。[15]

我国质问制度没有作如此细致的区分,也没有相应的严密复杂的程序,但其保障代表知情权与发言权、人大监督权的立法原意是非常鲜明的,简便易行的程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对今后我国质询制度的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为完善质询制度提供了规范与经验。

摘要:当今我国人大质询制度是由“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发展而来的。“五四宪法”确立的质问制度在制宪过程中不断斟酌,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旧中国宪法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在本土性与国际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其保障代表知情权与发言权、人大监督权的立法原意非常鲜明,程序上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此后质询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规范与经验。

关键词:“五四宪法”,质问制度,监督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

[2][3][4][5][11][12]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6][7][8]张晋藩.中国宪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10]韩大元.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13][14]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唐晓著.议会监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感受质问题前史 篇2

一“理智的心”与“感觉”

追溯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对经验感受质的认识, 最应当注意的就是当时哲学家为探询世界的本源、追求真理, 普遍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识——“感觉”和“理智”。前者把握的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可感事物, 而后者把握的是具有普遍性、可共享的、具有确定性的知识。对感觉经验的主观性、相对性的认识, 主要来源于他们对“感觉”的认识,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等这样的命题。然而, 必须看到, 这个时期主观性虽然为哲学家们所认识, 但是并没有成为当时哲学家们主要关注的议题, 更不表明就是对感受质问题的讨论。感觉现象与追求知识、追求确定性这个主题是相悖的, 感觉相对主义也被大多数哲学家所批判 (正如苏格拉底对“知识就是感觉”的反对) 。因为感觉是私人的, 这些经验就是内在的, 而内在的意义就是他们不能接受外在的共有标准的评判, 在本性上不能与他人共享, 所以, 或许感觉才没有引起当时的哲学家如柏拉图等人的兴趣 (也许柏拉图认为这应该是诗学和艺术而不是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或许对柏拉图或其他古希腊哲学家来说, 涉及宇宙理智结构的抽象思想比物质对象更真实。而且, 正如麦克道威尔在对《泰阿泰德篇》评论中指出的, 柏拉图在对话中讨论的可感性质的私人性应该以特别的方式来理解。例如, 这些可感的性质不是在心灵之中而是一个物理过程的一部分, 是从对象到眼睛最后止于对眼睛的因果影响的一个过程。[2]69早期的原子论者如德谟克里特就是用影像和感官的物理性质来解释感觉的成因, 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 (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 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 。“影像是一种空气状态, 眼睛处于潮湿状态;当眼睛接近可视对象时, 两者之间的空气被压缩, 影像朝向眼睛运动, 并进入眼睛的潮湿状态之中, 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印象。”[3]51另外, 对苏格拉底来说, 主体意识到的也不是什么非常特殊的心灵对象, 而是由对象引起的物理的变化。[4]

所以, 古希腊哲学家对感觉私人性、不可交流性、对自己感觉权威性的认识并不表示他们就有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心”的概念。古希腊人并不缺乏一种心的概念, 我们研究哲学史不难发现, 他们甚至不缺乏一种可与身体相分离的心 (灵魂) 的概念。但是, 它们的“心”的概念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现今意义上完全或仅仅是“物理”或纯粹是“心灵”的概念。“在以上柏拉图的对话中当问到一阵风对某个人来说是否感觉是冷的, 古希腊人用的是动词‘rigō’, 这个词既有‘冷得发抖’ (外在的可见的物理现象) , 也有感觉上的冷 (某种内在的、对其他在相同天气下不觉得冷的人不可能获得的) 。古希腊的概念不会给某个仅仅是心灵的实体或因为其特殊的感受性方面而被视为是重要的东西留下位置, 也不会将冷的感觉还原为它的物理的表达, 即人的身体的颤抖。”[2]72由此可见, 他们讨论感觉的现象性与现今感受质问题的区别。而且, 通常我们说, 现代心灵哲学始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 古希腊时期对感觉和理智以及身体和灵魂的二分并不同于现代心灵哲学对心与身的区分。“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 心身分界线如果划出了的话, 其方式是感性知觉过程被划在身体一边。”[5]101麦特森 (Wallace Matson) 认为这是希腊人没有心身问题的一个理由。“……注意到柏拉图是如何频繁、连续地将肉体性、变化 (或变化的倾向) 与不可言说性关联起来也许就足够了。正是感觉必然 (部分) 是身体的, 解释了经验中存在的‘不可测量的’或‘不可交流的’部分。虽然柏拉图承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争议的权威性, 但是, 这种‘权威性’在认识论和伦理上是不值得考虑, 或许甚至是无意义的。”[6]37所以我们可以说, 相比于现代的“心”是“一种意识的心” (罗蒂用语) , 关注的是大脑、身体感觉等问题;古希腊的“心”是“一种理智的心” (罗蒂用语) , 关注的是知识、人的理智特性、灵魂 (主观性不是“灵魂”的一个特性, “灵魂”的特点也不在于我们感觉的私人性) 等问题, 他们虽然认识到了主观性, 但并不看重人的这个特点。

二“认识的心”与“第二性的质”

德谟克里特说:“甜是约定的, 苦是约定的, 热是约定的, 冷是约定的, 颜色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3]1约定的意思就是不是自然的, 是人为的, 并非依事物本性生成。这种在物体自身内在具有的属性和由我们的感觉归于这物体的属性之间的划分对近代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17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事物两种质即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划分得到自然哲学家更广泛地接受。这种划分因为洛克的工作更加哲学化, 也使之成为近代哲学一个意义深远的论题。洛克认为, 第一性的质是物体不可分的性质, 像大小、形状、位置、运动、静止等;第二性的质是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在我们心中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例如颜色、声音、滋味等。[3]54第二性的质和我们所讨论的主题即感觉的感受质更相关, 问题是, 洛克第二性的质如何理解?它是否就是存在于心灵之中的一个特性?

洛克对第二性的质的一个基本看法是, 它不是物体本身所拥有的, 不在物体之中。但是“不在物体之中”是否就意味着是在心灵之中, 是心灵的一个性质呢?对此, 哲学家们存在着争议。如果认为第二性的质和第一性的质一样是物体的性质, 那么这就会和洛克关于第二性的质“不在物体之中”的论断相矛盾;如果将第二性的质理解为是心灵的性质, 存在于心灵之中, 那么这就又会和洛克关于“性质”的论断相矛盾。洛克对“性质”是这样解释的:“心灵在自身中知觉到的东西, 或知觉、思想、理智的直接对象, 我称之为观念;那么在我们心中产生任何观念的能力, 我称之为具有这种能力的主体的性质。例如, 一个雪球就有在我们心中产生白、冷、圆的观念的能力, 这种在我们心中产生这些观念的能力, 作为在雪球中的东西, 我称之为性质;作为我们理智中的感觉或知觉, 我就称之为观念;这些观念, 如果我有时把它们说得好像是在事物本身里面, 那我的意思就是指物体里面那些在我们心中产生这些观念的性质。”[3]453若按此理解的话, “质”就是指向物体的, 而“观念”是指向心灵的。由此, 第二性的质作为质就是物体的, 而不是心灵的, 因而不是存在于心灵之中的。但是也有争议指出洛克对“性质”的这种解释仅仅是一个“失误” (slip) 。[7]103班尼特 (Jonathan Bennett) 认为洛克是倾向于将第二性的质理解为在“心灵之中的”, 因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洛克有时候暗示第二性的质就是第二性的质的观念。[8]110如果是这样理解, 那么第二性的质就是心灵的一个特性。但是, 它不是今天说的心灵的或意识的特性, 而更像是关系性的。这种关系性体现在第二性的质与我们心灵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颜色、声音等不同的观念。同时, 第二性的质作为能产生一些颜色、声音等各种不同观念的能力, 它也是倾向性的 (dispositional) 。说x有让我产生感官s的能力, 就是说, 如果x和我以特定的方式相关联, 那么s就会出现。[8]94因为它依赖于其他的一些条件, 那么它就只是偶然性的展现自身, 而不像第一性的质总是无条件的存在。其倾向性特点也说明第二性的质是关系性的。如果将第二性的质理解为关系性的, 那它就不纯粹指向经验的感受质方面, 它本身就暗含了外界对象的作用, 对感觉经验的关注就更多是因果性的。

如果说, 在古希腊是因为古希腊哲学家的“心”是“理智的心”, 感觉也因此被划在了身体一边, 不是理智认识的对象, 不属于知识的范围而不被重视的话;那么, 近代对此问题的不重视则可以归之于近代哲学家的“心”是一种“认识的心”。这个时期探讨的主要是我们与外界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们如何认识外界的物体, 如何有关于外界物体的物理知识, 大脑的神经系统及第二性的质都不在他们的解释框架之内。洛克对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物体, 即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物体。显然, 只有那些具有第一性的质的才称得上是“物体”, 某些性质因为是一物成为“物体”必须有的条件, 才称得上是“第一性”的。总的来说, 近代的研究“一般只满足于一种形而上的因果论证, 即把物理状态看成是感觉的原因, 或从直觉和常识上承认感觉性质与物理状态的同一性, 并没有深入探讨感受质本身如何还原为物理状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 近代思想家把认识论看成是哲学的主题, 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而不是如何用物理状态说明感觉现象, 用洛克的话说, 这后一项任务是与他的研究计划“相反”的。[9]26也就是说, 洛克和当时其他经验论者 (如霍布斯) 的共同点在于都只达到了将物理状态视为感觉原因这一层面, 并没有关心其他更多的方面。

但同时也要注意, 洛克同时也区分了感觉的原因和感觉本身。因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 因而不能借由前者来解释后者。对第一性质的观念的把握和研究 (如感觉产生的物理原因) 并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第二性质的观念 (如感觉自身) 。“我们无法从物体的原因推演出我们心中所拥有的可感的第二性质的观念, 也无法发现第二性质的观念与在我们心中产生出这些观念的第一性质之间有任何沟通或联系。”[10]他在“简单感觉的名字”这一节中指出感觉是不能以下定义的文字说明方式来知道的, 即使我们很精确地知道了产生感觉的一切物理原因和机制, 也不能使我们产生这个观念, 不能说明感觉本身。他分别以对光的知觉和凤梨的滋味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我们精确地获得了光的原因的观念, 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光本身的观念, 因为光是我们心中非常特殊的知觉, 就如同一把锋利刀片的形状和运动的观念, 不会给我们带来他所能引起的疼痛的观念一样。因为任何一个感觉的原因和这个感觉本身是两个观念, 而且这两个观念是如此互不相同、互相远隔, 是任何两个观念无法与之相比的。……简单的观念只能得之于物象经过各自的通路后在人心上所产生的印象。如果它们不是这样进入人心的, 虽然人们用尽全世界的文字来解释、来定义任何名称, 也不能使我们生起那个名称所表示的那个观念。如果有人不同意, 那么他可以试试, 看是否能有任何文字可以使他知道凤梨的滋味, 使他得到关于那种精美果实的味道的正确的观念。”[10]莱布尼兹也说, “我们必须承认, 不能机械地解释知觉和依赖于它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能用数字和运动来解释它。假设有一个机器的结构适合于产生思想、情感和知觉, 而且我们设想它的在体积被增大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比例, 这样一来, 我们可以像进入一个工厂那样进入它里面。那么在进入它之后, 我们将发现一些相互作用的零件, 却不能发现任何可以用来解释一个感觉的东西。”[11]80这些认识就有点接近现今心灵哲学中的感受质问题了。因为现代感受质问题探讨的问题之一即是对感受质的物理说明如何可能?那么在洛克和莱布尼兹那里, 虽然有因果原因, 但是这个原因并不是感觉本身, 所以感受质的物理说明是不可能的。

三“意识”的感受质与知识直觉

研究感受质问题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感受质”这个概念的研究。现今对“感受质”概念的溯源一般追溯至刘易斯 (C.I.Lewis) , 认为哲学意义上使用的“感受质”由他所引入。然而我们实际上更应该注重皮尔士 (C.S.Peirce) 对该词的使用。“可以说是美国哲学发明了感受质。第一个现代意义上使用‘感受质’的哲学家是皮尔士。”[12]183更重要的是, 此前著作中对该词的使用都没有特别地和意识现象关联起来, 而皮尔士对“感受质”使用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将这个词与意识经验关联起来了。

皮尔士区分感受质意识 (quale-consciousness) 和由注意而加强的那种意识即生动性意识 (vividness或liveliness) 。他说, “感受质意识并不局限于简单的感觉。我们对紫色有种特别的感受质, 但它却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我们对每种感官的组合都有特殊的感受质, 而它实际上是综合的——每一个艺术作品有特别的感受质———这个时刻对我来说也有特别的感受质——每一天每个星期也有特别的感受质——我整个的个人意识也有特别的感受质。”[13]86这说明, 皮尔士对“感受质”的使用与较广的、更一般的意识经验联系起来, 并不局限于简单感觉, 它同样也指向更加复杂的感觉, 甚至一些非感官的经验, 如我们也许会觉得星期一的感受质不同于星期五的。同时, 皮尔士也指出“感受质”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即每一个感受质自身就是它本身, 不指称任何其他, 因此, 我们不能比较感受质是否相似于彼此, 虽然我们通常会比较意识的不同, 但是这并不是在比较感受质本身。[13]86感受质本身是不可言说的, 这种不可说性, 也被后来的刘易斯所继承和发扬, 又如丹尼特 (Daniel Dennett) 也认为它是感受质的一个基本的特点。而且, 与近代哲学家类似, 相比于对意识经验的认识, 皮尔士更注重对心灵或意识的意向性问题的研究, 这从其符号学理论就可以看出。

而将“感受质”正式引入心灵哲学的是哲学家费格尔 (Herbert Feigl) 。费格尔的最大特点是心身问题, 在心灵哲学的背景下使用了“感受质”一词。特别是费格尔认为心身问题的中心是心灵的特征 (特别是原感觉的现象性的特征即感受质) , 与物理的特征 (特别是神经生理的特征) 之间的关系。费格尔也指出虽然感受质 (原感觉) 与行为和神经生理过程是相关的, 但却不能还原为或不能用纯物理的概念来定义;并且认为它们的出现也不能在物理定律和物理描述的基础上得到预测或解释。[14]7这里, 费格尔实质上就清楚地提出了“知识直觉”问题 (认识到知识直觉并不会得出物理主义是错误的结论, 如费格尔就是这样) 。“知识直觉是在这个意义上被合适地称为直觉:它呈现给我们一个初步的模态真理, 一个关于什么是可能的真理。它所说的是, 这样的情况是可能的:例如某个人知道闻一朵玫瑰的所有的物理真理, 但是却不知道闻到一朵玫瑰会是什么样的。问题不是任何人确实知道什么;或许没有人会知道关于闻玫瑰花的所有的物理真理。并且, 问题也不是是否知道所有的这类物理真理在心理上是可能的;或许这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问题而是逻辑性的:这类物理的知识对现象类的知识并不是逻辑上充分的。”[15]3

当然, 并不只是到了费格尔才认识到知识直觉问题, 前面提及的洛克以及莱布尼兹的话已经有了知识直觉所表达的部分意思。布若德 (C.D.Broad) 在其1925年的著作《心灵及其在自然中的处所》中, 介绍了一个在逻辑上无所不知并知道各种化合物物理真理的“数学天使”。布若德说, 如果机械理论是正确的, 那么这个天使就可以从他关于原子的微观结构的知识推导出所有的事实。他会精确地知道氨气的微观结构, 但是他却完全不能预测当这个结构进入人的鼻子的时候, 闻起来是氨气的那种东西。他所能知道的仅仅是发生在鼻子粘液膜上发生的特定变化, 但是他不可能知道这些变化伴随着一种气味。布若德由此来否定机械主义 (mechanism) 是错误的。[16]可以发现, 这非常类似现今心灵哲学中和感受质问题相关的著名反物理主义论证——知识论证:由知识直觉的前提推出物理主义是错误的论证。

四小结

河蟹养殖中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3

河蟹属名贵淡水产品,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而河蟹关键在养水,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 要管理好河蟹养殖用水, 要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 要能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现象和水质检测结果, 对水质的问题提出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河蟹对水质的要求

河蟹对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 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 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且肉味鲜美。一般来说, 养蟹的池水PH值应保持在7-9, 最合适的值是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 低于5MG/L则会影响生长, 在2MG/L以下便会出现河蟹死亡。

3常见池塘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

要想养殖河蟹, 首先必须了解养殖需要的水质标准, 以便通过实时监测及时把水质调整到最佳状态。池塘养殖中常用水质指标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在这里, 就实际养殖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加以总结论述。

3.1 PH值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3.1.1产生的危害

p H值过低即PH值低于6.5时, 可使河蟹体内的血液PH值下降, 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河蟹浮头。由于耗氧降低, 引起新陈代谢急剧下降, 尽管食物丰富, 但河蟹仍处于饥饿状态。PH过高的水, 腐蚀其鳃组织, 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对水质的影响。

3.1.2解决措施

(1) 水体p H值过高时的改良措施。 (1) 加注新水。对于PH值过高的水体, 要经常加注新水, 以降低水体的PH值。 (2) 水质检测。要经常对水体PH值进行检测, 发现p H值异常升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2) 水体p H值过低时的解决措施。 (1) 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对于水体呈酸性的鱼池, 为提高水体PH值要定期泼洒生石灰, 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20公斤。 (2) 水质检测。对于PH值过低的水体要定期用PH试纸或PH值测试仪进行水质检测。如发现PH值过低,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氨氮引起的水质问题

3.2.1氨氮来源及危害

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等。水体中的氨氮偏高会使河蟹中毒, 急性中毒时可发生肌肉痉挛、眼球出现回转反射障碍, 甚至出现异常旋转游泳等症状, 严重时窒息死亡。

3.2.2解决措施

(1) 使用氧化剂。使用次氯酸钠进行全池泼洒, 使池水浓度达到0.3毫克/升—0.5毫克/升;或用5%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 使池水浓度达到5毫克/升—10/升。 (2) 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间开增氧机1—2小时, 以便池水上下交流, 将上层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 并可散逸分子氨和有毒气体到大气中, 或者使用增氧剂。 (3) 泼洒沸石或活性炭。一般每亩使用沸石15—20公斤或活性炭2—3公斤, 可吸附部分分子氨。 (4) 使用用微生态制剂, 全池泼洒, 使池水浓度为1ppm, 每隔7-10天左右泼洒一次, 效果更佳且持续长久。 (5) 对于较大面积池塘 (50亩以上) 可种植水生植物, 如水葫芦, 水花生等, 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种植面积可占全池面积的。

3.3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

3.3.1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主要以下4点原因:

(1) 气温高。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在一个大气压下, 水温由10℃上升到35℃时, 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由11.27mg/L降至6.93mg/L, 高温会引起溶氧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在高温时新陈代谢旺盛, 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 养殖密度过大。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 生物耗氧量也增大。 (3) 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有机物越多, 细菌就越活跃, 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氧才能进行, 因此容易造成缺氧。 (4) 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 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当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时, 轻度缺氧时, 河蟹出现烦躁, 水面明显看出河蟹游动的波浪, 个别河蟹头部浮于水面, 呼吸加快;重度缺氧时, 大量浮头, 甚至死亡。实际养殖中发现中国对虾在溶氧为0.4mg/L时, 停止摄食, 长时间会窒息死亡。长期处于1.0-1.5mg/L的溶氧条件, 河蟹会停止生长。

3.3.2解决措施

(1) 放养密度不宜过高, 避免引起的长期缺氧; (2) 每年冬季及时清除池底淤泥, 保证河水的清洁; (3) 水体溶氧过饱和时, 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散过饱和的氧气; (4) 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 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有机耗氧量; (5) 采用氧化降解型水质改良剂, 间接增加水体溶氧;

3.4气候环境多变, 河蟹应激问题

3.4.1产生的原因

进入夏季的时候, 气候是多变的, 其经常出现的有低气压、雷雨或阵雨、热带强风暴、水质和底质变化都易引发河蟹应激反应, 而应激是其病发之源。

3.4.2解决措施

(1) 应当保证池中的溶氧量, 多开一些增氧机, 以及多投放一些有关增氧方面的制剂, 使使池中的氧气充足; (2) 夏季高温应当经常换水, 但是每次换水的时候所添加的新水不超过水面10cm, 应当遵循少量多次; (3) 要全面加强河蟹的整体营养, 增强抵抗力, 平衡其生理机能。

总结。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论述, 在河蟹养殖中要注重水质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PH值异常、氨氮过高、溶氧不足、水质混浊等常见问题加注新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河蟹水质问题重在预防, 以防为主, 在养殖前期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后期加强检测, 只要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 河蟹养殖的水质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 从而培育出优良水质, 搞好河蟹池塘养殖, 取得良好效。

摘要:在河蟹养殖过程中, 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好坏。文章就河蟹养殖中河蟹对水质的要求, 常见的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与论述。

关键词:河蟹,养殖,水质,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洪, 邵强等.淡水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和管理.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 2005.8.

质问制度 篇4

关键词:地质危害,地下工程与隧道,处理方法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在越来越拥挤的大城市中, 人们的居住环境、交通便利性等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地下空间的扩建被给予了重要的期望, 能有效缓解地面生存空间的拥挤压力, 但地下工程与隧道项目的工程建设中常常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 这是一大施工难题, 因此, 如何防治工程地质危害对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施工影响, 是目前相关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不容忽视。

1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概述

相较于市政工程与房屋工程, 人们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了解并不多, 因此, 在进行其施工建设之前, 相关企业和人员有必要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概念和施工内容做到知晓和熟悉。所谓隧道及地下工程, 主要是指从事研究及建造各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 其过程阶段包括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养护, 隶属于土木工程下的一个分支,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勘测和设计两个部分, 前者主要负责隧道位置的选择, 进而根据地形、地质环境来选择最合理、经济的路线走向, 为后期的施工打好基础;而后者则是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把纸上的构造框架落实实施, 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使隧道及地下工程得以顺利进展。

2 工程地质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密切联系

由于隧道及地下工程一般是在岩体及土层中修建的通道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 这就难免要涉及地质条件的影响, 如果把隧道及地下工程比作一棵大树, 那么工程地质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 只有根基深厚可靠, 才能稳定保护整个大树健康成长, 屹立不倒, 所以工程地质的条件是否适宜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质量好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其施工建设中不可忽略影响因素, 因此,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项目施工之前, 一定要对所处地质环境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找出不利条件, 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来进行解决, 做到因地制宜, 结合实地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一些特殊地质条件, 对于软土地层, 在施工建设中就应该变换有效的措施方案, 采用符合地层要求的顶管、沉管和盾构;而对于长隧道需要采用水平钻井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3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特点及容易产生的地质危害

(1)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特点。任何一个工程的建设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有着自身的工程特点, 首先,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 环境条件复杂, 施工难度较大, 作业面范围较为狭窄, 这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使施工进程进行的十分艰难;其次,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多端, 使得工程中的外界影响因素猛然增多, 时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意外的情况, 这都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以应对不同的工程状况, 对工程的协调组织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一般都需要投入较大资金, 所以保证其施工的有序进行, 减少或避免地质危害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最后, 隧道及地下工程会使城市的交通运作更加流畅, 合理分担了城市拥挤的巨大压力, 同时其建设的结构都具有强大的地震和爆炸承载能力, 对于国防等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容易产生的地质危害。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很容易受到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 使得本来就不容易的施工工作变得更加举步维艰。比如:塌方的影响, 在地下隧道开挖后, 由于使用爆破的方式, 会使围岩在经受土质松动以及变形压迫的情况之后, 变得更脆弱, 极易形成塌方, 同时其与隧道开挖面的结构面非常容易产生土块变形塌落的隐患, 最后由局部慢慢扩散形成整体塌方的趋势。与此同时, 滑坡的产生也是影响隧道及地下工程进度质量的重要原因, 很多滑坡的形成都在山区发生, 多数源于地质活动引发的, 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 滑坡的现象常常出现在进出口、偏压以及浅埋等地段, 一旦发生, 后果不堪设想, 势必造成生命财产上的重大损失。

4 隧道及地下工程对于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严格做好地质勘测工作。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工作中, 地质勘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在施工开始之前, 一定要对施工所处地点的地质条件有所了解, 进行分析和研究, 它是工程设计的重要资料, 为以后的施工过程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否则, 在还没摸清地质环境的情况下去进行施工工作, 无疑会冒着很大风险, 给整个工程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 开工之前的地质勘测调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 加强技术提高和责任监督。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施工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工艺涌现出来, 很多以前的老旧的施工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为了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 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建设当中, 已采用了很多新式的是施工方法或方案, 比如:利用逆作法施工, 坑内降水坑外注水等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其稳定性;另外, 可以借助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数据的分析, 工程技术参数的计算。与此同时, 大力加强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建设的监督力度, 以现场为重点, 全面细致地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控, 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疑点, 进而及时发现并解决,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利润。

(3) 反复论证审核施工方案, 减少地质问题发生。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案是指导工人正确合理施工的重要根据, 因此它的实施必须经过反复的推敲研究之后, 确保没有问题之后, 方可实行, 否则无法做到在工程的复杂多变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失误和安全危险。比如:降水设计方案的选取, 就要预先通过论证、分析、找出其可行的地方与缺少的不足点, 进而补充进去, 使方案更全面、完整、实用, 以此选择出最优的降水设计方案, 让工程施工变得更有把握。由此可见, 对于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与审核是施工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只有提前对实际施工容易出现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总结, 才能更好地避免地质危害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影响。

5 总结

总之,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地质危害给工程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关乎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经济问题, 不容忽视, 只有提高自身技术施工水平, 不断在实际工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才能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 能给予广大地质工程建设者参考和启迪, 进而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积新.地下工程与环境[J].世界隧道, 1997, 02∶58-63.

[2]陈成宗.隧道及地下工程工程地质研究的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9, 04∶32-35.

榆林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研究 篇5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地处北纬36°57′-39°34′, 东经107°28′-111°15′之间, 东以黄河与山西相望, 北邻内蒙古自治区, 西联宁夏回族自治区, 南接陕西省延安地区。地处内陆, 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市年平均气温9℃左右。

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40种, 列入陕西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l5种。矿产地790处, 已列入陕西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1 5种, 其中大型50处、中型31处、小型369处, 小矿340个。小型以上矿床占56.96%。其中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3种;金属矿产有铝土矿l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固、液体盐矿 (岩盐、湖盐) 、镁盐和芒硝3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高岭土、膨润土、泥炭、水泥配料黄土等6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和地下水。榆林市的优势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岩盐, 查明资源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l00%。其中已开发利用矿产l5种, 分别是煤、石油、天然气、岩盐、铝土矿、水泥用石灰岩、石英砂岩、高岭土、膨润土、砖瓦用粘土等。榆林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除铝土矿、膨润土尚未开发利用外, 其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 其中能源矿产开发力度最大, 已初步形成全市支柱性产业。

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引发和加剧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有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三大类型, 矿山地质问题类型划分见表1。

2 榆林市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

2.1 地质灾害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 人类矿业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愈来愈达, 高强度、大规模机械化的采矿活动作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的强度远远超过了自然地质作用, 强烈地改变和破坏了矿区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系统, 使得地应力在重新调整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次生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尾矿库溃坝等。矿区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危害性集中的特点。尤以突发性地质灾害危害性最大, 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社会影响巨大[1]。

2.2 水土流失

榆林地区是陕西境内河流含沙量最高、输沙量及输沙量模数最大的区域, 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地域组成表现出南大北小及东大西小趋势, 长城沿线以北的风沙区侵蚀模数小, 输沙量和含沙量均低;长城沿线以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河网密度大, 植被缺乏, 水蚀和重力剥蚀活跃, 河流输沙量和含沙量均高, 榆林地区90%以上的泥沙来自这里, 是黄河河流泥沙最主要的源地之一。长城沿线以北, 除定~靖盐碱滩地湖盆区河流稀少, 水蚀轻微, 年悬移质输沙量模数为200~500t/km2外, 一般均在1500~10000 t/km2左右。白于山北坡的黄土梁地, 受红柳河、芦河及八里河的强烈切割, 年输沙量模数达15000t/km2。长城沿线以南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年输沙量模数超过长城以北。各河中游一般15000~20000 t/km2, 下游20000~30000 t/km2, 是陕西河流年输沙量模数最大的区域, 也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势最破碎的部分。这种千沟万壑的黄土梁峁丘陵地貌的出现, 反映着当地河流年输沙量模数大的特征, 而高数值的年输沙量模数又表征着与当地黄土梁峁丘陵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河流的含沙量多在180~300kg/m3之间, 在地域组成上, 与年输沙模数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

2.3 土地沙化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 沙化面积达2.44×104km2, 有6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 412个村庄受风沙的侵袭压埋, 100年间, 已吞没农田、牧场14×104hm2, 自建国以来通过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榆林地区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有力的遏制, 从2004年末第三次监测数据变化看, 与1999年第二次荒漠化监测对比, 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固定沙地面积增加;流动沙地减少127.3万亩, 减少幅度51.1%;半固定沙地共减少286.3万亩, 减少幅度56.7%;固定沙地面积增加35.5万亩, 增幅25.7%。现在, 榆林固定沙地占到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1.2%, 流动沙地只占到全市沙化土地的5.7%。

3 矿产开发引起的资源浪费

榆林市因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总计1449.47km2, 其中破坏耕地75.94km2, 林地14.95km2, 草地870.16 km2, 矿业开发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42处, 地裂逢5处, 崩塌3处, 共计50处, 直接经济损失3246.6万元, 死亡人数14人。采空区塌陷引发的灾害, 全市采空区面积2925.64km2, 塌陷面积361.93 km2, 地面塌陷42处, 直接经济损失2628万元, 死亡人数2人。到2007年底, 榆林市境内因采煤形成的塌陷面积共63.9km2, 其中仅神木县塌陷面积就有56.16km2。神东公司所属煤矿采空区塌陷面积为52.32km2, 地方煤矿采空区塌陷面积为11.58km2, 直接威胁群众98户, 405人受灾, 损毁房屋64间, 破坏耕地75亩, 林草地5633亩;使1830户, 6394人不同程度受灾, 影响房屋3481间, 严重影响2310间 (孔) , 损毁水浇地3112亩, 旱地l9678亩, 林草地55290亩, 损坏地方道路永~杨路段一千多米, 省道包~府路一千多米[1]。

针对以上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榆林市采取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矿井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均衡系统的破坏, 地表水水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面积经一步加大;水土流失加剧;煤矿开采外排的矿井水、洗 (选) 煤水以及煤矸石淋滤水引起的水土环境污染;地表植被质量下降, 生态功能减弱;局部地区沙漠化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2]。

4 矿产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矿产开采会引起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采矿粉尘、煤矿排放的瓦斯、煤层自燃及煤矸石自燃的有害气体、矿石冶炼烟尘废气、废渣中重金属以及酸性废岩等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污染物质有重金属汞、铅、砷、铬、镉等以及氰化物、石油类、粉尘、二氧化硫及酸性废水, 未达标排放, 或直排、偷排等都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被、谷物、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污染[3,4]。

5 结语

榆林市又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是国内罕见、世界少有的能源矿产富集地。同时榆林地区又属于我国干旱、生态脆弱,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已成为矿区最活跃、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应力, 成为加剧矿区地质环境变化的“催化剂”。而且榆林市是在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脆弱的地区, 所以矿山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在矿山开发时间、空间上的重叠性、穿插性在榆林地区表现十分明显, 多种环境问题交织叠加, 相互影响将会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因此对矿产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的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 同时还应该注重地质灾害的监测和人工预防干预、矿山废弃物净化治理、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友宁等.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M].地质出版社, 2006.4.

[2]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 2008, 27 (8) :1235-1244.

[3]姬艳梅.陕北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对策措施研究[D].西北大学, 2012.

质问制度 篇6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地热资源丰富,现有地热井30眼,井口温度53-89℃,利用地热供暖已有12个住宅小区,供暖面积已达60万平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地热资源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为人们创造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对周围空气、水土等地质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东营市地热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开始进入快速开发阶段。至2007年初,全市已有地热井30眼其中馆陶组热水地热井15眼,东营组热水地热井8眼,两热储混合水地热井5眼,沙河街组热水地热井1眼,奥陶系马家沟组热水地热井1眼。地热开发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少数用于理疗、温水养殖。年内地热水开采量随季节变化而不同,供暖期开采量占全年用水量的90%以上。受楼房开盘时间、房屋销售情况等影响,个别小区入住率低,需要供暖面积少,所施工地热井并没有全部投入生产,2006年地热水开采量约550.1万立方米。

东营区城区附近地热井主要开采馆陶组和东营组热水,现有地热井15眼,井深一般1400-1750m,出水量60-80m3/h,井口水温52-74℃,目前已利用的地热井13眼(胜东热1和建4已停用),地热水主要用于供暖、洗浴,白云饭店和东营宾馆还用于理疗。年开采量276.6万立方米,热弃水排放主要进入雨水管道,排放温度30-40℃。

河口区城区地热井主要开采馆陶组热水,现有地热井3眼,井深一般1800-1970m,出水量70-80m3/h,井口水温69-73℃,现已利用的仅有河热1地热井,地热水主要用于供暖,年开采量21.0万立方米,热弃水排放进入城市雨水管道,排放温度40℃。

河口区仙河镇地热井开采馆陶组热水,现有地热井6眼,井深一般1800-2050m,出水量80-120m3/h,井口水温78-89℃,现已利用的有5眼地热井,地热水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年开采量153.3万立方米,热弃水排放进入神仙沟,排放温度43-48℃。

河口区孤岛镇地热井主要开采馆陶组热水,其次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热水。现有地热井5眼,井深一般1600-1770m,出水量60-90m3/h,井口水温75-82℃,现4眼地热井均已投入使用,地热水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年开采量99.2万立方米,热弃水排放天然河沟,再进入新卫东河(神仙沟一支流),排放温度43-49℃。

目前,东营市地热开发30眼地热井中绝大多数用于供暖、部分进行居民洗浴,仅东营宾馆、白云饭店和孤岛疗养院等少数几家用于休养、理疗。孤岛镇芙蓉小区一家利用供热弃水进行虾、鱼类养殖。鉴于地热开发模式单调,地热水供暖后,温度一般35-45℃,个别井达49℃,再无下一级利用,直接排放,造成大量地热资源浪费。

2 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地热资源作为一种低污染新型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在缓解能源紧张、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土及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有可能诱发地面沉降环境地质问题。

2.1 地热开发对环境影响分析

(1)地热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1) 热弃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地热开发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地热弃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使其水质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其原有功能。由东营市地热水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标准值对比分析,东营市地热水除氨氮(NH4-N)城区和河口区馆陶组热水大部分达Ⅳ标准,城区东营组和孤岛、仙河镇热水超过Ⅴ标准外,均达地表水Ⅳ标准。因此东营市热弃水排放总体上不会改变地表水体原有功能。

(2)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地热弃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弃水垂直或水平入渗直接对排放沟渠附近地下水质量产生影响,其次是地热水汇入地表水后间接对地下水影响。从前面地热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看,污染小或影响轻微,间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就更加微弱。热弃水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仅是盐分增加,重金属及酚、氰等对其产生污染小,盐分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排水沟渠附近两侧约10 m范围内。

(3) 热弃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分析

地热弃水作为城市排放水的一部分,由于其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殊性,其排放途径及能否排入城市下水道,是地热开发过程的焦点之一。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96)规定,与东营市地热井水质对比。东营市地热水第一类污染物除胜东热1井(已停用)总镉及东热13井总β超过标准外,其余各地热井热水所含部分重金属和放射性活性等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地热井热水中第二类污染物除部分地热井水中总锰超过三级标准外,其组分都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对比地热水质测试资料与《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东营市热弃水部分地热井排放温度过高,溶解性总固体超过标准,个别井水总锰和氨氮超过标准,其它项目均达标。

(2)地热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热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化度稍高的热弃水排放露天沟渠后,通过垂向及水平入渗,使土壤含盐量增加,以及热弃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经过水质测试,东营市地热水中As、Hg、Cr6+、Pb、Cd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较低,而供暖前期与后期土壤中含量变化范围:Pb0.07-0.15mg/L, Cd 0.001-0.07mg/L, Cr6+0.04-0.13mg/L, As 0.01-0.13mg/L, Hg0.00004-0.00011mg/L。有增有减,没有明显增加趋势,分析为个体样品检测差异引起,热弃水排放对土壤环境没有污染。

(3)地热开发对环境热污染分析

东营市冬季气温一般-6-10℃。地热弃水排放温度一般30-45℃,个别地热井达49℃,高于《污水排放城市下水管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规定的最高排放温度35℃。排放温度较高的热弃水排放,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热量,在排放口及排放渠道附近冷凝成雾,对周围及沿线居民生活和行人造成影响,同时有碍于市容市貌。

(4)地热开发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在构造活动、土体固结、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地面一直处于沉降状态。

东营市地热主要为馆陶组和东营组,地热井取水段一般在1300m以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降低热储含水层水头压力,在上覆地层重力作用下,热储层释水使固体颗粒介质间隙被压密,引起地面下沉。但根据已有资料可知,东营市地面沉降量大小具呈面状、条带状分布特征,而东营市地热生产井具点状分布性。目前,东营市地热水开采总量较小,约550.1万m3/a,对地面沉降影响不明显,危害不大;但随着东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热资源开采规模和开采强度不断增大,热储水头压力大幅度降低,由地热水开采所引起的地面下沉会逐渐明显。

3 地热开发环境地质影响评价

地热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主要是地热弃水对水土环境污染、热污染和地面沉降。由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城区及县乡城镇人口或工矿企业相对密集区。相对于整个东营市而言,具有点状分布的特征。

(1)分区评价原则

a地热开发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价,以现状评价为基础,结合预测评价成果进行。

b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轻微区:水土环境或热污染影响现状评价轻微区;地面沉降现状评价小区,且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小区。

c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小区:地面沉降、水土环境或热污染影响现状评价或预测评价为小区。

d地热开发:地面沉降预测评价极小区,且预测评价水土环境、热污染无影响区。

(2)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价

依据上述原则,将东营市分为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轻微区(Ⅰ)3个,小区(Ⅱ)9个,极小区(Ⅲ)1个(表1)。

4 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预防及治理对策

有地热开发,就会有环境地质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造福人们的同时,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所容许的限度内。基于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评价及预测评价结果,考虑其产生机理和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和对策。

4.1 地热资源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实现地热效益最大化。

(1)、因地制宜,丰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东营区城区,为东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该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房地产开发活跃,周围天鹅湖、清风湖等风景名胜众多,且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有野、奇、特、新的黄河口景观、森林景观、湿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沿海滩涂景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区内地热水为锶·溴型热矿水,锂、锰、偏硅酸、偏硼酸等达到矿水浓度,可采用浴疗、冲洗、热敷等方式进行医疗。因此,东营区城区地热开发适于发展以供暖为主,洗浴、疗养、宾馆、餐饮、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相结合的综合性地热开发模式。

河口区城区,为河口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实力强,但人口较少,地热水主要为偏硅酸型或锶·偏硅酸型热矿水,溴、偏硼酸等达到矿水浓度,可用于医疗保健。地热开发适于发展以供暖为主,洗浴、宾馆相辅的地热开发模式。

河口区仙河镇和孤岛镇,有较强经济实力,地广人稀,地热水主要为锂·锶·溴或锂·锶·溴·偏硅酸型热矿水,可用于医疗保健。地热开发适于发展以供暖为主,洗浴、养殖相辅的地热开发模式。

(2)、改变地热单一利用模式,加强综合利用

梯级开发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地热开发项目对水温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利用方式及先进的技术工艺,多级次从热水中提取热能,提高热利用率,降低地热尾水排放温度,使地热资源开发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转化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终最大限度的利用地热能,保护环境。

不同地热开发利用项目对水温、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根据国外和我国近年来地热开发利用经验,各领域适宜利用的温度见表3-1。目前东营市利用地热温度一般53-89℃,适宜空间采暖。

地热尾水排放温度越低,利用温差越大,其利用率就越高。梯级开发可有效降低地热尾水排放温度。梯级开发模式多种多样,具体到东营市,重点发展地热供暖、疗养、保健、娱乐、休闲度假、地热旅游等项目。

地热综合利用和梯级开发,使地热能利用率得到提高,减少地热开采量,节约能源,同时也减少尾水排放量,同时降低其排放温度,是解决和防治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措施。

4.2 根据不同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特性,有针对性进行防治

4.2.1 地面沉降问题

地热水的开采势必会引起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产生的危害主要由于沉降造成地面不均匀下移,危害地面建筑及设施。在开发地热资源前提条件下,避免或杜绝由此产生的地面沉降是不现实的。但可通过减轻或避免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把它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1)合理科学布设地热井。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地热开发规划中确定的井间距审批地热井,根据当地热储层类型分布的实际情况,不同层位热储地热井交替排列,尽量做到平面上同层热储井位均匀分布。

(2)严格地热井开采量。地热井实际生产量不得超过批准的允许开采量。通过对超过规定取水量的部分征收高额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方式,控制超量开采。

(3)条件允许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热开发企业进行地热回灌,提高热储层水头压力,减缓由地热开发造成的地面沉降的速率。

(4)在东营城区、河口区城区及仙河、孤岛镇地热水集中开采区,加强地面沉降监测,了解地面沉降变化趋势。

4.2.2 热污染问题

热污染问题主要产生于地热弃水的露天排放,在排放口附近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在措施得力情况下,此问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

(1)热弃水排放路途全程密封,严禁热弃水露天排放。

(2)提高地热水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梯级开发利用,或利用热泵技术,降低热弃水排放温度,争取排放温度控制在35℃以下。

4.2.3 水土污染问题

水土污染问题是地热开发所面临的最至关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它产生的根本是地热弃水的排放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降低地热尾水盐分(矿化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迎刃而解。根据目前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为近期措施和远期措施。

5 近期措施远期措施

(1)近期措施

(1) 全部为密封专用管道(接入溢洪河前段),向东直通溢洪河后,热弃水再由溢洪河天然河道入海。

(2) 城区或城市规划区铺设专用管道,向外局部地段利用原有河道。

(3) 利用雨水管道排放。雨水管道用于汛期城市雨水排放。而地热水的开采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中旬至来年3月中旬,此期间,正值平水期,降水少,雨水管道闲置,可充分利用雨水管道进行热弃水排放。

(4) 严禁向有碍于市容市貌的休闲观光区段河道内露天排放热弃水。

(5) 利用原有通海的小型沟渠,在其基础上进行开挖修善,专门用于热弃水排放,在城区地段,对沟渠全部蓬盖。

(2)远期措施

(1) 铺设专门热弃水排放管道,热弃水直接排入渤海。

(2) 地热尾水淡化

地热尾水为咸水,对其进行淡化的过程实际是脱盐的过程,利用咸水淡化设备处理地热尾水,一方面可解决其排放问题,另一方面可增加淡水供给。

(3) 加强地热回灌研究,条件允许时,利用热弃水作为水源进行回灌。使地热开发真正做到“只用其热,不用其水”。

6 结论与建议

1、东营市目前有地热井30眼,利用的有25眼,2006年地热水开采量约550.1万立方米。地热水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少数用于理疗、温水养殖。热弃水排放温度一般35-45℃,主要排入城镇雨水管道,少量排入神仙沟及其它露天沟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热开发模式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低和热弃水排放环境地质问题。

2、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分为轻微区、小区和极小区。轻微区主要分布在东营区广利河东方银座花园下游至海边段,河口区仙河镇神仙沟和孤岛镇新卫东河至海边段。小区主要分布在东营区东西城区、河口区城区和孤岛、仙河镇附近,以及义和镇、汀罗镇、陈庄镇、大王镇驻地、利津县城区和广饶县城区。其它地带为无地热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区。

3、合理科学布设地热井,根据当地热储层类型分布的实际情况,不同层位热储地热井交替排列,尽量做到平面上同层热储井位均匀分布。严格地热井开采量,地热井实际生产量不得超过批准的允许开采量,宏观控制地热水取水量的平面分配,尽量避免不同地段地热水开采量长期悬殊过大。条件允许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热开发企业进行地热回灌,减缓由地热开发造成的地面沉降的速率。

4、严禁热弃水露天排放;热弃水排放路途全程密封;提高地热水综合利用水平,加强梯级开发利用,或利用热泵技术,降低热弃水排放温度,排放温度控制在35℃以下。

5、局部铺设密封专用管道,局部利用原有河流;利用雨水管道排放;严禁向有碍于市容市貌的休闲观光区段河道内露天排放热弃水;利用原有通海的小型沟渠,在其基础上进行开挖修善,专门用于热弃水排放;地热尾水淡化;加强地热回灌研究,条件允许时,利用热弃水作为水源进行回灌。

摘要:本文对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评价, 并提出了预防及治理措施, 对本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石油科技咨询中心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R]1998

[2]山东省八0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东营市东城区附近地热资源调查报告[R]2002

[3]山东省八0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黄河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调查报告[R]2001

上一篇:政府引导下一篇: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