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绩效

2024-07-22

高校财务绩效(精选12篇)

高校财务绩效 篇1

一、高校实行财务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20世纪80年代,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在西方许多国家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他们通过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数量化的测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对高等院校的运作和管理水平提供一个量化的、可操作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正确地、合理地评价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情况,提高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管理和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就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强化财务管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推进高校事业健康地发展。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一个多目标的管理系统,它必须体现以效益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按照层次分析理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应以动态的管理为对象,将目标层目标定为财务运行绩效和财务发展潜力,建立以绩效和风险评价为核心,以财务综合实力为辅助的考核评价系统,全面揭示高校的财务运行状况。具体包括财务运行绩效、财务发展潜力和财务综合实力。

(一)财务运行绩效。

所谓财务运行绩效,就是按照投入与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理,对高校财务运行效能、效益、成绩等多种产出形式进行综合性评价,以全面反映高校全部运营资金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趋势性概况。其具体分析指标如下:

1. 学校自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

学校自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学校自筹收入/学校总收入×100%

2. 学校自筹收入年增长率。

学校自筹收入年增长率=(本年学校自筹收入-上年学校自筹收入)/上年学校自筹收入×100%

3. 教学服务收入年增长率。

教学服务收入年增长率=(本年教学服务收入-上年教学服务收入)/上年教学服务收入×100%

4. 科研服务收入年增长率。

科研服务收入年增长率=(本年科研服务收入-上年科研服务收入)/上年科研服务收入×100%

5. 教职工人均获取经费收入。

教职工人均获取经费收入=学校总收入/教职工年平均数

上述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校筹措资金的能力及努力程度,指标值越大,说明学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越强,横向比较,可以反映学校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

6. 生均事业支出。

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折合后的各类学生平均人数合计

生均事业支出也即生均培养成本,在同类学校具有可比的基础上,该指标值越小,反映学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状况越好。

7. 学校融资收入占学校银行存款年平均余额的比重。

学校融资收入占学校银行存款年平均余额的比重=融资收入/银行存款年平均余额×100%

融资收入是指学校财务部门年度全部金融资产所获取的利息和投资收益等全部收入,银行存款年平均余额是银行存款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数。这个指标反映学校盘活资金存量,合理理财,积极组织融资活动的成果。

8. 基建投资竣工率。

基建投资竣工率=当年基建新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00%

基建投资竣工率反映基本建设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一,般地说,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学校基本建设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越高。

9. 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增长率。

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增长率=(本年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上年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上年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100%

校办产业上交学校收入增长率反映学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学校事业的支持程度,是评价学校产业发展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

1 0.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本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上年末固定资产总额×100%

1 1. 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本年末所有者权益/上年末所有者权益×100%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固定资产年增长率、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学校资产增长速度,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财务支出结构较优,国有资产管理效果较好。

1 2. 师生比。

师生比=折合后的各类学生平均数/教师年平均数

师生比说明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效益。在教学质量稳定可比的前提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学校办学效益好,管理水平高。

(二)财务发展潜力。

所谓财务发展潜力,是从负面效益的角度,反映高校负债状况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其具体分析指标如下: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主要是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从学校性质来看,学校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2. 学校负债总额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

学校负债总额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学校负债总额/学校总收入×100%

学校负债总额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反映学校承受财务风险的程度,该指标值过高,则财务风险增大,将对学校的事业发展形成威胁。

3. 应收及暂付款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

应收及暂付款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本年度资产合计-固定资产等)×100%

应收及暂付款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反映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学校的财务风险越大。

4. 学校年度收支比。

学校年度收支比=本年度实际总支出/本年度总收入

学校年度收支比是评价学校年度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小于1,说明学校的财务运转正常;若大于1,说明该年度出现负债和赤字,已动用了历年财务结余,数额越大,说明学校财务运转困难。

5. 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

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校办产业负债总额/校办产业资产总额

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反映校办产业长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值越高,企业的风险越大,给学校带来的连带风险也增大。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校办产业的经营和发展。

(三)财务综合实力。

所谓财务综合实力,是指高校通力自身的努力,从政府拨款和自筹经费等渠道获取经费的能力。其具体分析指标如下:

1. 学校总收入。

学校总收入是学校在一年内所获全部收入的总和,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学校自筹收入。学校总收入反映了学校筹集资金的规模,体现了学校的综合经济实力。

2. 教学服务收入。

教学服务收入是学校自筹收入中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收入水平直接反映学校教学活动的创收能力和办学活力,体现了学校教学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 科研服务收入。

科研服务收入反映学校科研水平和能力,体现了学校综合科技实力。

4. 学校年末资产总额。

学校年末资产总额是指学校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年末价值总额,它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

高校财务绩效 篇2

引用

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一、被考核人员

各区域公司财务部经理、会计人员

二、考核责任人:

财务部经理的考核人为财务总监、财务部负责人

财务部会计人员的考核人为会计、出纳

三、考核方法:

上级评价:采用级别评价法,即直接领导初评打分、上级主管领导打分的方法。

四、考核时间:

1.季度考核:

2、考核:所有在职员工应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个人全年工作述职报告及下个人工作计划交直接上级,直接上级及上级主管领导于12月30日前完成上级评价并交人事行政部汇总,经总经理审核后,报财务部。

3、在试用期间的管理人员不参加考核。

注:由人力资源部将考核资料整理归入员工个人档案。

五、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以考核表的形式计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岗位职责考核(考核的重点):权重:70%

2、能力考核:

指对具体职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以及经验性能力进行测评。基本要素包括担当职务所需要的理解力、创造力、指导和监督能力等经验性能力以及从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方法等。

3、品德考核:

指对达成工作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作责任感、工作勤惰、协作精神以及个人修养等

构成。

4、组织纪律考核:

指对达成工作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纪律性以及其他工作要求等进行测评。基本要素包括遵纪守律、仪表仪容、环境卫生以及接听电话语言规范等。

说明:2—4项考核占总考核分数的30%

六、考核等级:

1、A级(优秀级)95—100分 工作成绩优异,有创新性成果。

2、B级(良好级)80—94分工作成果达到目标任务要求标准,且成绩突出。

3、C级(合格级)65—79分工作成果均达到目标任务要求标准。

4、D级(较差级)60—64分工作成果未完全达到目标任务要求标准,但经努力可以达到。

5、E级(极差级)59分以下工作成果均未达到目标任务要求标准,经督导而未改善的。

八、考核纪律:

1、上级考核必须公正、公平、认真、负责,不可对亲自培训或招聘的部属予以过高评价;上级领导不负责任或利用职务之便考核不公正者,一经发现将给予降职或扣分。

2、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慎重打分。凡在考核中消极应付、敷衍了事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扣分或免去全月奖金。

3、考核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管理人员次月1日之前未按时交总结及计划者扣除考核总分的10%;每月5日不按时报送考核表的部门,扣其考核总分的15%。

4、扣分必须要有依据,做到认真、客观、公正。

5、弄虚作假者,一律按总分的50%记分。

财务部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

一、具体工作职能:

1、按照国家财务、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行业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制定统一、健全统一、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

2、依据公司经营计划,负责拟定相应的资金需求量计划和各种财务预算计划,并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地分配调度资金。

3、遵照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实行会计监督。做好各种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和账务处理,债权、债务发生的核算,经营收支、费用成本的核算等项工作。

4、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支付现金,控制库存现金额。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各种有价证券、财务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按照银行有关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款项的收付。

5、负责公司的经济统计工作,及时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按规定完成税金的申报、测算、缴纳、减免工作。

6、计算和发放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及保险等款项。负责固定资定的添置、调拨、清产核资、折旧、报损等项管理。

7、参与主要经济合同的洽谈、审核,做好合同登记、立卷归档工作,并负责组织检查、督促经济合同的履行。

8、妥善保管会计档案资料,对各种会计帐册、凭证、报表进行立卷、归档、调阅等作业管理。

9、定期进行会计资料汇总、整理、统计,分析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搞好经济活动分析,提示企业运作存在的问题,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10、收集研究和分析国家有关的财经税收方针、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提出合理的财务动作方案。

11、协助总经理审核、确定各子公司财务预算和经营目标,制定子公司的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并实施过程监督。

12、按照国家审计法规、公司财务审计制度的规定,公司领导的具体指令,负责做好公司内部的各项审计工作。

13、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工作考核标准(主要项目)

1、能够坚决执行总经理下达的各项工作指令,并且圆满地完成。

2、建立了统一、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合理地组织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促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3、能够协助总经理通过财会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经营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4、按照公司整体经营计划要求,能认真过细地策划财务运作方案,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计划,并且积极为公司筹措资金和合理地调度使用资金,为公司的经营活动正常运行,起到了资金保障作用。

5、通过对经营过程中各款项收支的核算,财物收发、增减的核算,债权与债务发生的核算,各种费用成本的核算,对经营活动实行了全面监督和控制,发挥了财务工作为公司理财当家的作用。

6、审计工作能够坚持按法规制度的要求完成领导指派的任务。工作原则性强,业务精明,为公司领导把好了经济审核监督关。

7、对直属下级部门工作要求严谨,各职能岗位的日常工作均能按程序和规范的运作要求进行,并且做到了工作质量到位,工作效率较高。

8、与其他职能部门在工作上能较好地沟通和协作配保合。

另:集团公司经过多年来对分公司的各项考核与管理工作,使分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比如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保证了总公司货币资金的安全和货款回笼的及时性;通过费用预决算的控制和对“费用账户”的管理,控制了分公司亏损的发生;通过对超期应收款的全程跟踪管理,控制了应收款坏账的发生;通过对存货的月度实物盘点,保证了实物账、电脑账、手工账三账一致等等。目前集团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永续发展之路。那么,究竟靠什么去管理好分公司的资产呢?

首先,在体制上根据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原则,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采取了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架构。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可以使经营者对其经营成果负责,也可以使所有者能有效地对其资产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与控制。

其次,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制订了《分(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共17项管理制度。这是总公司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精髓,也是分公司财务总监行使管理职能的行动纲领性文件。

最后,由总公司职能部门——销售财务部负责对分公司财务总监进行日常管理与考核,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根据经验,前四部分在执行中的权重比例各为12%,后两部分的权重比例各为26%)。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下面我们就这两个方面重点介绍。

绩效考核

1.对分公司财务管理实行“财务总监负责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财务总

监负责制”,即由财务总监代表总公司行使对分公司的资产管理权,而总公司主要对财务总监直接进行考核与管理;财务总监下属人员(包括主管会计、出纳等)由财务总监负责管理与考核。

2.根据集团公司制订的《分(子)公司/办事处部门职责及岗位责任制》以及分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财务总监考核评分标准》、《主办会计考核评分标准》、《仓库主管考核评分标准》、《电脑管理员考核评分标准》、《出纳员考核评分标准》等一系列考核评分标准与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财务总监的考核评分标准。

财务总监的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管理与制度执行”,总分值为60分;第二部分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总分值为40分。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作为一个管理者最主要抓的工作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在“财务管理与制度执行”考核中的内容有发货控制、仓库管理、费用预决算、收支两条线、超期应收款管理、稽查与审计、各科目清理等考核大类,而后再根据考核大类制订考核细则。

3.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需要,每月通过及时调整考核内容和考核分值来加强对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对财务总监的管理。例如,可以对“财务管理与制度执行”中的“仓库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调整,如增加“库龄分析”的内容,并将“仓库管理”考核细则中的其他考核内容的分值进行调整。同时,也可将“仓库管理”的考核分值从原来的5分增加到10分,并将其他类别次要考核分值减少。这样,不断通过月度考核使公司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4.对分公司财务总监月工资实行“月考核扣分制度”,即财务总监月考核满分为100分,每月实际得分=100-每月实际扣分;月工资=每月实际得分/100×月基本工资。通过将财务总监的工资与考核扣分挂钩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鞭策了分公司财务总监严格按照总公司的各项管理要求去做。

浅谈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财务绩效;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63-02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各项财务制度改革的相继实施,针对高校财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多样化,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现了。要求通过准确、高质量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使学校抓住机遇、归避风险、正确决策、发挥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是指在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反映高校教育资金投入和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

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是一种先进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不仅能及时、准确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更能综合评价高校财务的绩效,能为高校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更为进一步改进高校的绩效管理和制定财务计划奠定基础,能起到正确的决策性导向作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将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认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院校对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认识不足,认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学校财务状况的一个依据,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财务人员来开展,未提高学校管理对此的重视。在工作中,单一追求教学规模的扩大、科研资金的投入、财政拨款等,但却轻产出、轻监管,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配置不合理和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项目较多,评价范围比较单一,过分依赖高校的财务数据,过于追求指标评价的量化,对与高校相关的信息评价比较欠缺,如何进一步运用指标进行绩效的整体评价,以及如何判定各个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三)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与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与合理性。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评价体系一般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高校财务评价的教育成本、科研成果等各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定义各个指标对评价的影响程度,评价标准的设定仍然缺乏科学性。二是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侧重高校财务指标的使用,但对于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却比较缺乏,非财务指标如何列入评价方法,在评价中发挥多大的作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监管机制未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部分高校出现教育资金错位、严重冗员、无形资产流失等现象,致使我国各地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失衡,致使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失衡,使高等教育实现有效与公平配置成为空谈。要杜绝出现浪费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等现象,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实效,必须完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监管机制。

三、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既要考虑财务管理的共性,又要考虑到各个学校的现实情况,故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的原则:1、整体化原则;2、导向性原则;3、通用性原則;4、可行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动态完善原则;7、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途径

1、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认识的提升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以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要很好地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高校领导必须提升认识、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保证。

2、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教学绩效评价指标模块

(2)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模块

(3)经费筹集能力评价模块

(4)资金运用评价指标模块

(5)产业效益评价指标

3、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系统

完整、科学的高校会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收集、分析、查阅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资料,及时反馈评估结果,而且可以为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在高校会计系统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思想,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增加绩效评价内容,促进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4、形成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众说周知,许多高校成本意识不强,办学效益不高,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因此,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机制必须以绩效为中心,增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政府有效地约束高校管理者。通过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正确引导和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调动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创造良好绩效的积极性,真正形成激励先进、约束弊制的财务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作者简介:周浩(1984— ),女,湖南益阳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经管类教学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谢军占.高等学校财务管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詹儒章.论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J].教育财会研究.2008.

[3]许李洁.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J].时代经贸.2006.

[4]谢潜.“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2).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析 篇4

一、高校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尽管高等教育经费一年比一年有所增加, 效率低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使用经费上普遍存在的状况, 对未来的发展需求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经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 能够梳理出哪些应该投入, 哪些不应该投入, 哪些投入是高效的, 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发生, 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高校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 降低成本,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 有利于增强高校自我发展协调意识

正因为校内各项事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状况, 对财务提出的需求水平也不尽相同, 如果对财务总体规定不熟悉, 了解不全面, 轻者会拉大不平衡程度, 严重的会导致资金使用结构的改变, 给高校形成了潜在的资金压力, 乃至引发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隐患。高校的发展能力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资产利用率、结构和效益等方面。这就需要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重点在于构建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这些指标不单单是高校绩效的评价指标而且也反映出高校在运转中存在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 高校针对这些战略规划实施过程和状态做出及时的调整, 甚至是改变。

(三) 有利于高校人才考核和奖惩机制

绩效考核还可以帮助学校的组织、人事职能部门, 把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融入到评价指标里, 对高校责任人的考核管理, 执行任人唯贤的人事管理路线, 通过财务评价考核, 依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标准, 进而制定突出能力、奖励绩效的用人制度, 同时, 唤起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同、关心和支持, 实现社会监督管理透明化。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中的问题

(一) 法律环境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因为工作起步不久, 尚处在试点摸索阶段, 整个高校绩效评价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落实、协调措施以及相符合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亦是一片空白, 财政支出要讲效益缺少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同时, 财务绩效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导致高等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高校冗员繁多、昂贵设施搁置一边等“隐性消耗”和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各大高校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失衡形成的矛盾。

(二) 缺乏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知识面广、要求严格、技术含量高, 若要科学开展这项工作, 务必建立扎实有效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现阶段, 我国推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缺陷: (1) 管理机构不明确。我国高校一般情况下未设立独立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组织机构, 来承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的主体; (2) 指标体系不可合理有效地表达绩效。目前的财务评价指标尽管能包含高校财务评价的每个环节, 但在现实工作中如何落到实处, 各个指标对评价的作用水平依旧不曾有结论; (3) 不曾考虑非财务指标因素。高校经费的投入产出, 不仅有经济条件因素, 还有社会及观念的效果, 非财务指标怎样参与评价体系的领域, 在评价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功效, 亦是如今指标评价中有待继续完善的问题。

(三) 评价体系与组织目标脱节

组织目标是评价组织绩效好坏的重要标准。绩效考核理应是将高校的组织目标和考核对象的工作计划及任务落实情况, 通过比较和科学的评估, 进一步确保高校各部门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总体战略的科学、高效的实施, 同时尽量筹措较多的财务资源为社会服务实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包括教学、科研战略方面的目标, 和学校软件 (教学管理, 师资力量, 教学环境等) 、硬件 (教室, 寝室, 体育设备等) 设施建设发展方面的目标, 各责任部门对于拟定绩效考评标准, 优先顾忌自己部门的利益, 结果导致背离了绩效考核的最初的想法。

(四) 评价标准及指标较难确定

评价标准作为衡量评价目标从事分析最终评判和考核的凭据之一, 和评价指标一并组成了全部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现实生活中, 绩效标准的不稳定性和不可度量性成了高等学校绩效评价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我国现阶段的评价工作中, 高校财务绩效指标基础数据不全面, 评价标准值的确定过于单一。 (1) 部分评价标准的确定, 凭借的是评价人员的阅历和职业判断, 所以具备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 高等学校在规模、大小、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差异上两极分化趋势对比严重, 统一的指标并不能一概而论的来衡量。

三、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履行监督职能, 建立绩效评价的有效机制

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积极出台引入外部审计制度, 确保民主、群众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 要引致主管部门 (单位) 对财政、财政对人大的绩效预决算报告制度, 贯彻全面绩效预算管理思想;我国首先进一步推进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对《预算法》、《审计法》等法规中参杂绩效管理的要求, 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约束力, 为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夯实的法律依据;高校可参照国家的财经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制定一套符合学校特点的定额标准, 全过程中贯穿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 建立预防为主的监事前监控体系。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机制必须围绕绩效展开, 全面推进激励和约束机制, 正确引导, 依法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 确保高校的和谐稳定。

(二) 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高校要实行财务绩效评价, 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每个院 (系) 采取目标管理。依管理职能来看, 学校方面的紧要责任是追踪院 (系) 制定目标管理任务, 检查和考核院 (系) 目标管理内容落实情况。院 (系) 考虑年度工作计划、自身建设与发展计划和目标管理任务的组成要求, 制定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书, 详细记录目标任务。院 (系) 要依据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在遵守学校教育资源统筹合理调配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内在活力与最终动力的基础上, 在目标管理任务的范围内运用管理权利, 还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 建立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组织真实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全部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方法, 是深化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枢纽, 它能保障财务绩效评价的工作和组织顺利进行。构建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为高校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规避财务风险。因此, 必须建立一整套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制度、办法及财务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需要什么, 使不一样指标数值全部改变成能相互合成的指标, 有利于我们评价有选择性地顺利执行下去。在高校会计系统管理中积极加入绩效管理观念, 提升财政资金规划, 补充绩效评价内容。

综上所述, 与目前高校办学成效综合评价和发展水平评价相比,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在高校的设置还不成熟, 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 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不断修订和完善, 高等学校财务绩效评价只是高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其中一部分, 涉及元素量大面广, 而且许多问题尚无定论,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 既是教育问题, 又是社会问题, 不但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承载着民族的希望, 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进步。

所以, 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 把握其实质的要素, 把高校财务综合评价工作推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发展的进程。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 同时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绩效评价,财务管理体系,指标

参考文献

[1]唐小惠.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10) .

财务定量绩效评价计分 篇5

1. 如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20分

(1)权数20/100=20%

档数:1)优秀(A):系数1.0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2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20*1.0=20分

2)良好(B): 系数0.8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15%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20*0.8=16分

3)平均(C): 系数0.6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1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20*0.6=12分

4)较低(D): 系数0.4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5%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20*0.4=8分

5)较差(E): 系数0.2 指标标准值

5%>净资产收益率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20*0.2=4分

实际值: 净资产收益率 13% 1)档次:平均 系数 0.6 权数 20

上档: 良好

系数0.8 基础分=20*0.8=16分

基础分=20*0.6=12分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13%-10%)/(15%-10%)=60%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60%*(16-12)=2.4分

净资产收益率=13% 得分:基础分+调整分=12+2.4=14.4分 2. 如盈利能力指标:总资产报酬率

14分

档数:1)优秀(A):系数1.0 指标标准值

总资产报酬率≥15%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4*1.0=14分

2)良好(B): 系数0.8 指标标准值

总资产报酬率≥1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4*0.8=11.2分

3)平均(C): 系数0.6 指标标准值

总资产报酬率≥5%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4*0.6=8.4分

4)较低(D): 系数0.4 指标标准值

总资产报酬率≥1%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4*0.4=5.6分

5)较差(E): 系数0.2 指标标准值

1%>总资产报酬率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4*0.2=2.8分

实际值: 总资产报酬率 8% 2)档次:平均 系数 0.6 权数 14

上档: 良好

系数0.8 基础分=14*0.8=11.2分

基础分=14*0.6=8.4分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8%-5%)/(10%-5%)=60%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60%*(11.2-8.4)=1.68分

总资产报酬率=8% 得分:基础分+调整分=8.4+1.68=10.08分 注: 基本指标实际值系数=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0.6+0.2*60%=0.72

基本指标得分:=指标权数*基本指标实际系系数=14*0.72=10.08分

盈利能力基本指标总得分=净资产收益率得分+总资产报酬率得分=14.4+10.08=24.48分 3.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24.48/(20+14)=72% 4.修正指标: 销售(营业)利润率

10分

档数:1)优秀(A):系数1.0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10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0*1.0=10分

2)良好(B): 系数0.8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5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0*0.8=8分

3)平均(C): 系数0.6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3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0*0.6=6分

4)较低(D): 系数0.4 指标标准值

净资产收益率≥10%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0*0.4=4分

5)较差(E): 系数0.2 指标标准值

10%>净资产收益率

基础分=指标权数*标准系数=10*0.2=2分

实际值 24% 档次 较低

系数 0.4

基础分=10*0.4=4分

功效系数=(24%-10%)/(30%-10%)=70%

销售(营业)利润率 指标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1.0+(0.4+70%*0.2)-72% =28%+0.54= 82%

注:修正指标实际值系数= 本档标准系系数+功效系数*0.2

销售(营业)利润率 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修正系数=(10/34)*82%=24.12%

做题思路:(1)先求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2)再求单项基本指标得分之和

(3)再求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系数

(4)再求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系数之和

(5)最后求某部分指标修正后得分=单项基本指标得分之和*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系数之和

绩效管理在高校财务系统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绩效管理;高校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将要实现的目标,层层分化到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人,进而以动态的,可考核的阶段指标,来对每一位执行人进行目标与当前状态的对比分析,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由此可见,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考核,运行方式是动态,达到目标是有效管理,进而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利润最大化。

故而,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相对先进管理理念,也被应用于高校的管理之中。

高校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与工作能力,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便于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教师队伍状况,为教师的薪酬管理和聘任制的逐步实行提供科学依据。

而财务部门不仅是高校的服务窗口,更是高校的管理窗口。财务部门自身管理的优劣,不仅体现本部门的管理水平,在某种层面上,更体现一个高校的管理水平。本文就将从财务系统的视觉来分析,绩效管理在高校的应用。以期达到探索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高校财务系统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和定性

相较于教学人员,以课程教学和科研数量等为指标的考核,财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实在难以界定。以每天可做凭证数为例,A审核人员面对多人但每人发票相对较少的情况,则可以做较多数量的凭证,而B审核人员面对少人但发票相对较多的情况,则只可能做较少数量的凭证。然而在实际工作量上,A和B是差不多的,这就造成考核的混乱。

2.绩效管理缺乏公正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少相对独立的考核手段,有些财务部门只有借助于内部的和外部的评分机制,来弥补考核指标的缺失。然而评分机制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平,其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内部人的评分难免囿于利益的纠剖,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互相结合。而外部人的评分,由于被评分人所找评分人,都是关系相熟人员,无论从哪个角度,相信为了切身利益,也不敢贸然评分。导致的结局是,所有人员得分的相近或一致。

3.绩效管理缺乏应有的系统性

考核手段的单一,致使绩效管理流于一年一次的表面化考核,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系统性的管理,而绩效管理的核心之处,就在于其动态的管理和过程控制,没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和动态控制,这样的绩效考核只能流形形式。

4.绩效管理局限于本部门

财务部门做为管理高校的资金流通和运转的部门,当然不能只局限于本部门的绩效考核。而应该着眼于资金流通的各个环节,从大局上对高校使用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从而实现对高校的有效积极管理。

二、高校财务系统绩效管理的对策

只有了解了高校财务系统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才便于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解决办法。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和辩证的统一。高校财务系统当然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笔者将从财务系统的对内和对外绩效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内绩效管理

对内绩效管理,也即对财务系统内部的绩效考核与管理,这是对财务系统内部人员的管理。

(1)考核指标实现多样性。作为考核指标,应具有多元特点,单一的考核手段,往往以偏概全,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全貌,造成一叶障目。多元特点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每一天,每一月,作废的凭证数量,可以考核个人的节约性。每位报销人员往返多少次才能完整报销自己的票据,可以考核工作人员耐心和周全解释,体现出服务态度的好坏。每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微笑的次数,同样可反映出服务意识的优劣。

(2)考核方式的科学化。绩效考核,只有不流于形式,才能实现真正的考核。要不流于形式,就要科学化,引入第三方进行考核。比如,与其让外部人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抽象评分,不如将微笑次数做为考核,因为微笑其实更能反映个人对工作的投入。

(3)考核的系统性。绩效管理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考核从制定到实施,制度化系统化,每月哪天固定考核,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不应该只是到了年终才进行一次最终考核。

(4)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应该只用来挂钩年终奖金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让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考核的结果,也可以使管理人员,明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管理,优化绩效考核。

2.对外绩效管理

对外绩效管理,顾名思义,是将财务系统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身份,从高校整体的角度,以资金管理为切入点,对高校的运营,以及人财物实行绩效管理,使高校的资源达到更高的使用。它突出的是财务系统的管理职能。

(1)建立资金到账的高效沟通机制。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研人员的不断增加,各种科研经费不断到账。但由于沟通不畅,很多资金到账后,没有被及时使用,造成了资源的一定的浪费。因此要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以最快的时间通知到相关人员,达到资金及时有效使用。

(2)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绩效考核的建立,离不开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的建立。对考核目标,进行量化管理与评价,才能实现真正的绩效管理。例如,为了加强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有必要对后勤水电费进行控制,可以制定一个考核指标来绩效管理,如比去年节省5%水电费为指标,达到则奖励来促进绩效管理。

(3)健全预算机制。财务系统对高校的绩效管理,是通过各个预算单位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来进行管理的。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通过对执行完成程度和考核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来实施动态控制。

三、结论和意义

浅谈高校财务绩效评价 篇7

1、有利于高校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对高校开展财务绩效评价, 才有可能使高校的规划科学合理, 有轻有重, 有缓有急, 从而积极稳妥地实现既定目标, 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和挑战。

2、有利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工资发放、国库集中收付等方案的执行, 学校资金使用的自由度大大减少, 客观要求我们务必尽快改变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正确评价高校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 可以帮助高校总结经验, 找准不足, 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3、有利于增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 能够引导高校科学制订事业规划, 促进高校发展能力的增强。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1、整体化原则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复杂系统, 是由一系列反映高校教育资金投入而产生的效果、效率、效益等等的财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 要建立一套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就必须要突出有限的目标, 并强调各项指标的相互独立性, 进而, 从整体上来反映高校财务的管理效益, 以免失衡, 失去评价的重点。

2、通用性原则

高校的评价指标设计中要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通用性和可比性, 即要求指标建立在统一的核算范围之内和相同的可比基点之上, 同时又要注意几种评价指标的兼容和统一, 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尽可能地设计出一套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指标体系, 使指标具有充分扩展、无限延伸、分解组合的功能, 以保证指标评价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3、可行性原则

设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既要从理论上考虑其完整性与科学性, 又要考虑其现实可行性与适用性。所以在设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可由现行的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来提供, 这样,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另一方面, 也可以增强可操作性。

三、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 不少高校领导认为财务绩效评价是上级主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工作, 是上级主管单位了解和检查学校财务状况的一个依据, 不是学校管理所必需的。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重改革, 轻管理”、“重投入, 轻产出”、“重教研, 轻管理”、“重使用, 轻跟踪”、“重分配, 轻监督”等现象, 造成绩效管理和评价的缺失。

2、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目前, 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这个复杂工程的制度环境和法制建设仍处于空白状态。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的相关部门、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措施以及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这极大影响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开展。

3、财务绩效评价系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目前,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方法还过分依赖于财务会计数据,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与高校相关的信息重视不足, 因而很难对高校财务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四、优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途径

1、学校领导应重视财务绩效评价工作:

从目前的高校情况来看, 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涉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绩效评价工作, 还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有很多的会计资料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提供。因此, 高校领导必须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树立绩效至上的管理理念, 只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才是做好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保证。

2、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绩效管理的核心和重要手段, 是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关键, 是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组织保证。因此, 必须建立一整套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制度、办法及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明确财务绩效评价的标准、范围、对象和内容。

3、构建基于财务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

要保证教育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管理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考察部门预算的合理性以及执行效果, 政府采购成本的公允性和资金使用事实的有效性都需要相应的会计信息作支撑。因此, 以财务绩效为导向, 构建高校会计系统是合理安排财政经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

4、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

完整、科学的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不仅有利于收集、分析、查阅、规范评估资料, 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而且可以为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 评估标准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取决于数据信息的动态积累过程。其次,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也要求建立财务绩效评价信息数据库, 实现网上数据查询, 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谢军占:《高等学校财务管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

[2]詹儒章:《论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 《教育财会研究》, 2008 (2) 。

[3]刘国永:《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理、方法及运用》, 《教育与经济》, 2007 (3) 。

[4]彭海颖:《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考》, 《统计与决策》, 2005 (11)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浅谈 篇8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立的高校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注重对财务效率和效益的考核,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实际的实施中也反映出了诸多问题, 比如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当前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 具体概括如下。

(一) 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影响其发展

我国对高校财务绩效的评价一般都以规模而非以效益或成果作为基本目标。高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 公立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的侧重点在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政府总预算的比例的多少, 而未能对资金运行进行有效追踪, 没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来进行规范操作等问题。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都是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 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能, 这跟传统的计划经济财务管理有关。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只履行财务拨款记账、核算以及报表编制等职责, 缺乏现代经营的理念和办学成本意识。这些认识不足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法律的全面支撑和监督机制

当前, 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是高校绩效监督普遍存在的缺陷。对于财务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财权的划分, 而学校行政化严重造成资金分配不合理, 如资金的流向未经过科学的论证, 主管职能部门官员的喜好便能决定资金流向, 滋生了高校腐败, 类似的状况造成学科结构失衡, 所获取的资源不公平。另外, 高校存在“一言堂”等现象,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督, 造成绩效管理和评价缺失, 更重要的是致使教育资源浪费, 而资源的不合理调配更严重, 有效利用率低, 教育效益和投入没有形成正比。

(三) 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相关配套措施滞后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三要素。我国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现在执行的财务评价指标虽可以覆盖高校财务评价的方方面面, 但在实际工作发现, 各个指标对评价的影响程度仍然没有准确的结论。部分评价指标定量性的数据过于简单, 未能进行定性评估, 致使目标实现不明显。另外, 评价指标未能考虑到各个高校的差异性, 未能有针对性地配置指标。评价指标相关配套措施滞后, 未能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过分依赖财务会计的数据, 对信息的搜索以及利用信息化进行分析的能力不够。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为了使选取的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化, 使评价的结果能满足目标的设定, 首先必须明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 这样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和主观干扰等评估行为, 使每一指标都具有实际意义。

2.整体化原则。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完善有机整体, 指标体系既要相互联系, 也要各有侧重。

3.科学合理性原则。设计指标时, 要经过严格的论证, 考虑评价研究的内容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最后设计的指标也有代表性, 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只有通过全方位科学合理评价, 最后的评价结果才可以更加准确, 而使评价真正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4.可行性原则。评估体系要把握尺度, 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繁琐, 否则都会让评估流于形式, 达不到评价的目的。所有评价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指标设计时力求规范、通俗易懂, 便于获取数据和测算, 还要注意指标含义的清晰度及数据的可靠性, 避免产生歧义。要避免重复, 指标的数据容易采集, 计算公式科学合理, 利于掌握和操作。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估时, 应尽可能采用数学方式表达, 最大程度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以定量指标为主, 要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分析方法, 尽量加强其精确性。

三、改进和提高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 完善规章制度, 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个层面, 也牵涉到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做好财务绩效评价工作, 必须依靠各个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方可。因此, 学校必须树立绩效至上的管理理念, 认识到财务绩效评价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要先健全规范管理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实施有章可循, 有章可依, 应建立可行的财务监督制度, 能堵塞漏洞、纠错查弊, 保证财务的正常流转, 维护高校的良性运作。另外须按照上述原则, 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这样才可以有效揭示财务运行的状况, 预示财务风险, 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为学校的财务支出提供有力保证, 也使评价结果成为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的重要依据。

(二) 要构建卓有成效的高校会计系统

目前, 我国现行的会计系统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财务收支活动和财务状况, 无法满足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要求。对高校的办学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对高校持续健康运行和发展带来隐患, 因此在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刻不容缓, 要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 改革现有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制度, 并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 优化预算资金配置, 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执行预算控制, 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制度, 增加绩效评价内容, 促进财政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 循序渐进实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

应该考虑到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 而与此相对应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 我国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国内办学环境, 循序渐进开展, 不可操之过急。例如在绩效评价的组织开展实施时, 可先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试点单位, 经过试验并实际应用较为完善后再过渡到其它高校。

(四) 做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

首先, 应建立高校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数据库, 加快信息化建设, 构建一个便于统一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数据库平台, 从预算、支出的各项财务都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 做出评估, 反馈评价结果。其次, 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对高校财务预算和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此外, 要加强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培训工作, 不仅针对财务管理人员, 也要在全校各个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中开展, 形成开展绩效工作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和生等.高校财务绩效考核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 (12) .

[2]詹儒章.论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2) .

[3]李红民.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6) .

高校财务绩效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篇9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20多所高校《年度院系分析》、《财务决算报表》以及财务处、资产管理处、校办、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资料, 同时约请了一些同类高校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高校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研讨, 一些财务绩效数据经专家组反复论证后最终确定。由于各评价指标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的数值, 数据大小不一, 越大越好的指标为正指标, 越小越好的指标称为逆指标, 在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时, 必须将不同质、不同量的指标的实际值全部转化为无量纲的正向评价值, 然后才能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 各种指标均需统一折算,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综合和合成。本文选择功效系数分数转换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既有正向指标, 也有逆向指标, 功效系数转换公式如下:

式中X为各评价指标的原始, Xi为各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值, XMIN为各评价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各评价指标的最大值。

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高校财务绩效指标层体系最高层一般是评价的目标层, 是要解决问题的根本。下一层是准则层, 是对总体评价目标多维度衡量的次指标层, 以总体的评价目标为基础来进行比较具体的分解, 达到从多个维度来全面衡量评价目标的目的。最后一层是具体指标层, 是对准则层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的指标体系。

5大项18小项具体指标中, 目标层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 (D) , 准则层包括教学绩效 (C1) 、科研绩效 (C2) 、经费自筹能力 (C3) 、资产绩效 (C4) 、产业绩效 (C5) 五项内容。其中教学绩效 (C1) 由师生比 (B1) 、生均事业支出 (B2) 、生均设备费 (B3) 、教职工人均获取经费额 (B4) 、教学活动收入年增长率 (B5) 、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 (B6) 来反映;科研绩效 (C2) 由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B7) 、科研成果收益率 (B8) 、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 (B9) 来反映;经费自筹能力 (C3) 由学校自筹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B10) 、学校自筹经费年增长率 (B11) 、自筹基建经费占基建经费的比重 (B12) 来反映;资产绩效 (C4) 由固定资产年增长率 (B13) 、学校融资收入占银行存款平均余额的比重 (B14) 、学校其他投资收益率 (B15) 来反映;产业绩效 (C5) 由校办产业投资收益率 (B16) 、校办产业资本金利用率 (B17) 、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B18) 来反映。

三、建立判断矩阵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多指标的权重系数, 首先要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 由若干管理专家进行判定。指标评价中直接赋予比较大小的重要性系数, 对专家来说困难较大, 因为社会经济系统变量间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度, 只能具有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因此, 在确定社会经济变量的相对重要程度时, 引入了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其信息基础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个元素的相互重要性给出的判断。两个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可引入九分位的比较标度, 使任何两两指标间通过专家意见, 形成一个判断值。全部指标经两两判定后, 形成一个判断矩阵B, 见表1。

矩阵B各元素bij表示横向指标ci对于各列指标cj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bij用常数:1、2、3、4、5、6、7、8、9或其倒数表示, 其含义如下:

1表示ci比cj两者一样重要;3表示ci比cj稍重要;5表示ci比cj明显重要;7表示ci比cj强烈重要;9表示ci比cj极端重要;2、4、6、8取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1~9各数字的倒数与上述数字意义相反, 如1/5表示cj比ci明显重要, cj比ci明显不重要;1/9表示cj比ci极端重要, ci比cj极端不重要等。

通过问卷调查, 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和高校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就层次分析中各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 并按标度赋值。得出如下判断矩阵, 见表2至表7。

由矩阵理论可知, 对判断矩阵求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 可通过求解BW=λmaxW获得排序值, 其中λmax是矩阵的最大正特征根, W为排序矢量。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 得出权重系数的计算结果, 见表8。

四、确定评分方法

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 在权重值确定后, 还需要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对财务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排序。即:财务系统综合评价=Xi×W, 式中, Xi为财务系统评价的指标转换值, W为专家咨询得出的各指标评价的权重值。

财务系统的综合评价的指标转换值, 是将量纲不同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以便于综合和合成。在实际测算中, 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无量纲化处理的结果, 即把大小不一、方向不同、量纲不等的各个指标值转化为0~1之间的、以相对位置的比率为数据的数值, 因为该数据在0~1之间变动, 不符合人们评价事物的习惯, 所以在这个比值确定后乘以一个常量, 使其符合人们所习惯的分数值, 计算后分数值在0和常量之间变动, 即高校评价值最高分为设置的常量值, 最低分为0分, 而0分对高校的评价是显然是不真实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加上第二个常量, 使高校评价的最低值等于第二个常量, 而人们习惯60分为及格, 100分为满分, 所以本研究选择分数值中最低值为50分, 最高值为100分, 即设置时乘以一个变量50再加上另一个变量50, 这样计算出来的各项评价指标就在50~100分之间变动, 被评为100分的说明绩效效果好, 被评为50分的说明已经处于最恶劣的状况了, 当然这是针对正指标的处理而言, 逆向指标正好相反, 该指标为越小越好, 本文中只有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是一个逆指标。在应用中, 可以根据数值分数的分布状况以及对评价结果离散性的要求作出调整, 在10~100分之间变动。乘以50倍后再加上的50都是可调系数, 也可以用40、50、60、70。

在实际中采用这一方法, 根据高校财务数值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分布特征, 采用功效系数值的无量纲化转化, 在不影响总体评价结果的基础上, 使转化值的信息损失尽量最低, 同时可用度量性、可加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五、确定评价标准

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通过分数的高低可以直观地反映高校财务绩效发展的趋势性事实。绩效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高校为发展水平高的学校, 绩效得分在70~90分之间的高校为发展水平中等的高校, 绩效得分50~70分之间的高校为发展水平低的高校, 这样可以直接比较分析各高校的财务绩效状况, 并加以对比, 使绩效得分高的学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不断进步;绩效得分中等与绩效得分低的高校, 积极查找自身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向绩效得分高的学校学习, 促进高校水平不断提高。

六、实例分析

本文以20所高校作为样本,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从教学绩效、科研绩效、经费自筹能力、资产绩效、产业绩效5个方面共18个具体指标进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并对黑龙江省某高校2006~2008年财务绩效的纵向分析, 找出该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某高校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是三所院校共同合并组成的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该校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 加强了与地方共建、联合、合并的步伐, 有力地获取了地方政府的财务支持, 多渠道筹资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学校在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在开源节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学校的财务状况也在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学校在组织财源、开拓创新渠道、增收节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财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财务运行的效益和效率普遍提高, 学校的财务负担和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学校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理财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有限财力资源的约束下, 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笔者利用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高校进行财务绩效评价, 从教学绩效、科研绩效、经费自筹能力、资产绩效、产业绩效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 该高校2006~2008年财务绩效评价。通过对该高校2006~2008年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评价该校近三年来财务绩效。见表10。

利用高校财务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可以看出该高校办学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总分为56.36分, 2007总分为66.22分, 2008年为72.07分, 各项指标值稳中有升, 符合该校的实际状况。

教学绩效的分数逐年提高, 教学绩效整体水平较好。师生比2007年比2006年提高, 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 但幅度不大, 这与2007年学校为评估引入大量的教师有很大关系;生均事业支出不断提高, 这与该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 实力不断增强有很大关系;生均设备费各年略有下降, 这与该校学生人数增长幅度超过设备的增长幅度有很大关系;教学活动收入年增长率呈增长趋势, 这与学校教学活动的创收有关, 说明学校在自筹资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各年增加, 这一指标说明人员支出的比重高, 学校的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 学校的管理水平较低。人员支出的比重高, 用于公用支出的经费就越少, 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可见, 该校在这方面还有待于加强管理, 提高效率。

科研绩效水平发展较快, 反映该校获得横向科研经费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程度越来越大。该高校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虽然连续保持增长, 但与其他高校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经费自筹能力不断增强, 该高校自筹经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以及自筹经费年增长率提高很快, 说明高校自主办学、提高自筹经费的能力在提高, 扩大了自身的办学力量。这与学校从各种方式, 如学费收入、捐赠收入、教育基金、利研收入、教育贷款等方面筹集资金有很大关系, 但整体筹资能力还比较弱。

资产绩效方面,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分别为2006年15.6%, 2007年35.9%.2008年46.6%, 每年保持高增长, 说明教学、科研、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财务支出结构较优。融资收入总体略有下降, 说明学校财务部门在盘活金融资金存量上有些工作不到位。学校其他投资收益率2007年有所下降, 2008年又较高, 说明学校经济管理工作中对外投资工作总体绩效较好, 投资收益较高。

产业绩效方面, 校办产业投资收益率各年都为0, 说明各年校办产业的投资均未取得收益, 该校校办产业投资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应加以重视, 重点分析投资失败的原因。校办资本金利用率各年虽然有所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很小, 说明校办产业资本金利用率低。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均在1以上, 说明校办企业在国有资产的保值方面做得较好, 但在资本金增值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积极发展校办产业, 取得较多的收益, 提高资本金利用率, 实现资本的增值。

总体上, 该高校产业绩效各年均有所增长, 但增长幅度不大, 仍需在校办产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使校办产业得到长足的进步。

(2) 提高高校财务绩效的建议。

第一, 寻找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改善办学条件。与其他四所高校相比, 虽然该高校经费自筹能力强, 但相对而言, 学校自筹经费年增长率偏低, 这说明自筹经费的数量虽然在增长, 但仍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幅度较少, 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除继续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外, 还应切实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 如与企业联合办学, 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优势, 面向社会人群和企业, 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培训提供机会;充分利用校舍和场地等资源, 为社会提供服务;利用税收减免、学费收入、捐赠收入、教育基金、利研收入、教育贷款、利息收入等渠道筹集资金, 使学校适应多变的环境, 减少资金稀缺的压力, 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 学校还要努力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 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水平,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高校对外投资一直未能有效开展, 说明该校积极盘活金融资金、组织投资活动的努力程度还很差。主要原因是该校的资金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除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和评建工作之外, 难有额外的资金作为投资的资本, 同时由于该校是经过三所院校合并而成, 合并后支出迅速增长, 资金缺口很大, 财务风险普遍提高, 因此该校要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水平,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

第三, 将以节流性为主的理财行为转向以开源为主, 树立开源与节流并重的理财观念。该高校由于合校等原因, 大量购置设备和改建校舍, 花费巨大, 近年来, 在理财上主要以节流为主, 但仅仅靠资源效率的发挥不能很好地促进学校发展, 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 将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因此, 该高校要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在整体性学校资源开发的基础上, 以开放式思路进行理财, 在为社会服务中求得学校的发展资金, 在为社会贡献的过程中求合作和联合。同时, 要有效利用校内的财务杠杆, 充分发挥员工的激励作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各种资源, 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第四, 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建设, 强化科研经费管理。该校人均科研经费较低, 但科研成果收益率较好, 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较高, 科研绩效整体水平一般, 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 有关部门要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 建立审批制度, 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制度。对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应注重国家政策性和规范性要求,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 监督和控制不合理的开支;对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 立足于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 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创收能力的效能, 使科研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资源,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篇10

所谓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就是指高校通过预算对校内的各项经济、学术、管理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 高校的各项财务活动以此为依托, 贯穿整个高校财务管理全过程。就目前来看, 我国各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 尤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相比之下高校尚未健全各种财务绩效评价机制, 使得财务绩效评价不能与教育改革和财政革新相匹配, 尤其是对非税收收入、财政资金的效益缺乏监督、考核、评价。

1. 思想误区。

从我国高校长期的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来看, 相关人员的绩效评价观念淡薄, 对绩效评价工作往往存在着重视使用、投入、分配而忽略了效益、产出、监督的思想误区, 由此高校的日常活动经常会出现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分配不科学、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 评价体系不完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纵向标准, 如历史标准、计划标准, 缺乏同类高校中的横向比较。借鉴国外高校的财务评价实例,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评价客体、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三个方面, 而这方面正是我国众多高校在财务预算绩效方面所欠缺的, 具体表现如下: (1) 高校现存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客体只是简单、笼统地把学校作为一个评价客体, 没有进一步细化, 界限比较模糊, 指标不明确。 (2)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缺乏一定的目的性, 评价主体界限不明确, 绩效评价缺乏激励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3)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在方法上仍停留在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几种上, 缺乏一个方法体系,

3. 绩效评价体系配套不完善。

我国众多高校并未在制度的层次高度上对财务预算评价作出明确的规定, 缺乏文件支持。与此同时, 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校绩效进行监督规划方面, 缺乏政策性指导。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应以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为指导、以动态管理要求为根本对象, 以财务为角度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建立一个适当的高校评价财务绩效评价系统, 以此来衡量高校资金的运作情况和效率。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在预算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合理性: (1) 预算执行方面。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方面制度尚不健全, 有关支出缺乏合规性限制, 这样难免导致高校财务预算支出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2) 预算编制方面。第一, 预算编制方法仍采用“基数+增长”模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但是不够透明化, 缺乏公平、规范, 很容易致使高校财务资金供给紧张、效益不高;第二, 预算编制程序采用集权式的统一管理、集中领导的编制程序, 并且经费按人数核定, 很难作出恰当合理的支出管理决策。 (3) 预算考评方面。高校预算考评缺乏激励奖惩制度, 不利于高校整体财务绩效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员工个人价值的提升。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 选择评价指标。

笔者参考了《英国高校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国内外绩效指标的相关研究成果, 并且结合了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具体目标, 运用平衡计分卡分别从四个维度上划分出若干具体指标。笔者在指标的选择上考虑了我国高校目前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学校职能、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部逻辑关系但功能有不重叠 (表1给出了适应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具体的绩效指标) 。

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笔者确定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后, 由评价人员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或计算模型按照某一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目前学术界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指标的做法主要包括指转换数值、定值转换分数、定值转换功效系数、转换函数值指标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分数定值转换方法, 公式如下:

指标正向处理公式:

指标逆向处理公式:

其中, x———指标转换前的评价值;xi———即指标转换后的评价值;xmax———指标的最高值;xmin———指标的最低值。

三、实证分析

笔者以2010年教育部某直属大学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为基准, 与另外14所同类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对比, 然后将结果进行排序, 从而分析排序结果结合大学战略发展目标提出改进意见。

1. 选择数据。

表2显示了包括在内的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0年度的有关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来源于各个学校的真实数据, 笔者按照平衡计分法的原理分别在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业务层面和学习与创新层面这四个维度上将数据进行处理。

2. 无量纲处理。

笔者在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工作上采用的是分数定值转换法, 其中表示教育经费占总收入的比例, 表示采用指标逆向对公式师生比例的处理, 而其他数据都是经过指标正向公式处理的。

3. 计算指标权重。

(1) 构造判断矩阵。笔者根据上述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高校领导、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征求有关意见, 以此来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本文两两比较层次分析中的相关因素, 并按标度赋值。 (2) 一致性检验。笔者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一个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程序, 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均小于0.1, 因此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 其结果是可以被接受的。

4. 评价和排序。

笔者对各项指标进行合成, 求得最终的综合评价值, 同时进行比较和排序, 结果见表4。

笔者选取的15所高等院校都是来自“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的大学, 根据本文对这15所高校2010年的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综合评价来看, 学校在整个排名中并不占优势, 名次相对比较靠后, 因此在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四、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1. 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建设。

不同于传统的预算管理和预算评价, 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主要衡量的是高校各项活动耗费的资源经费等是否符合预算目标。因而, 各高等院校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 要明确其成本核算及其计量的标准, 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管理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评价考核体系, 实施便于绩效成本核算和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信息的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 明确奖惩制度。客观地来讲, 适当的奖惩制度首先可以调动高校内部财务预算相关人员提高绩效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可以使财务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化, 提高了绩效评价的正规性, 使之更加严肃、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具体来说,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从学校整体角度来讲, 每个高校都有一定的长期规划, 学校规划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学校发展重点的过程, 并使学校能更好地应付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因而财务预算编制作为高校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必须与高校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目标相切合, 不仅包括学术项目计划, 还包括市场计划和战略计划等。 (2) 高校的预算支出主要包括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学术交流支出、宣传支出、党务支出等, 鉴于高校不同类别的预算支出各有特点, 本文认为高等院校预算中的绩效评价应该分类进行, 并且以支出效率为评价标准。比如, 科研支出要根据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标准进行绩效评价, 行政突发事件支出应该按照行政效率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价, 社会服务支出等应该按照经济效率的标准进行绩效评价。 (3) 高校在整体绩效考核工作中要把财务预算执行考核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明确预算执行考核的内容和指标, 调动高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完善预算考核制度, 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高校预算管理工作, 促进财务预算评价工作效益和水平的提高。

由上述可知, 在高校提倡部门预算的大背景之下, 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财务预算监督机制对发挥高校预算管理的指导、监督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以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为基础, 与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结合在一起, 分别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个不同的角度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2. 建立信息传递机制。

从本质上来讲, 高等院校预算的执行过程是一个内部各级之间、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关系协调的过程。高校财会部门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 应建立一个能够上下联动的预算执行信息传递反馈系统, 该系统以高校财会部门为核心, 贯穿决策层和下属各单位, 充分发挥其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职能。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财务预算执行信息传递反馈系统对整个部门预算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观察, 严格把握资金流向。同时还可以将每个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和情况建立内部共享网络, 确保决策者和各责任单位时刻了解财务预算近况, 以便作出合理的决定, 保证预算计划顺利完成。

3. 加强预算管理监督。

(1) 高校内部的经济决策和财经制度是具体到各个单位和层次的。首先, 高校各层级的经济决策和财经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同时也要做到统一协调。其次, 各层级出台的经济决策和财经制度必须与高校整体战略规划、经济决策和财经制度相一致。再次, 高校应该明确各单位、各层级经济决策和财经制度的责任人制度。 (2) 高校划拨下放给各项目、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一旦确定下来, 这部分预算经费就是各项目、各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标尺, 应该细分至各个不同的管理层次, 将财务预算收支的权力义务明确到岗位, 甚至个人。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相关岗位、层次的有关人员的责任必须追究, 并及时解决问题, 并且上一级岗位、层次的负责人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确立日常预算收支经济责任制。 (3) 在新的内外部教育环境之下, 高校整体财务预算中主要包括两类支出:日常性支出和较大金额项目支出。本文建议高校应该针对较大金额的项目支出安排与之相关的专项责任制度, 以创新性理财观念并通过项目法人组织体系的机制建立大金额项目责任制, 根据项目涉及金额的大小由相应的决策人签字负责。尤其是基建项目必须首先明确项目总体责任人以及各分工的责任人, 严格遵守国家基建程序的有关规定, 根据工程进度划拨工程款项, 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 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近年来, 我国高校资金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进行预算管理, 各高校可以建立并完善专门的决策预算编制体系, 主要包括长期投入预算、研究与开发费的预算及责任预算体系。 (1) 长期投入预算体系。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些基建项目, 然而目前高校对这些基建项目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体系, 本文认为长期投入预算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入方针的决策, 可供选择的投入方案, 分析评价各投入方案, 方案筛选, 投资资金的调配和运用, 投资方案实施细则, 监督实施状况、评定实施结果。 (2) 科研预算体系。高校是我国科研部门的一部分, 其研究与开发决策和研究开发费的金额一般是高校最高管理者制定出来的。一旦研究开发费总额确定之后, 相关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科研人员在综合规划内对每个科研题目的费用预算及各时期的科研成就都应加以确定。 (3) 建立责任预算体系。传统的预算控制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要求, 各高校必须革新财务预算管理方法, 在原有传统集权式预算控制的基础上适当地将权力下放, 让每一个部门都负有一定的管理权责, 创新内部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各个部门的资源都是严格按照预算资源分配的, 至于部门内部具体的再分配支出则是由部门视情况而定。部门被赋予广泛的自主权, 这种做法有助于改进预算过程的配置效率。责任预算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高等院校的财务预算, 它是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预算管理的重点大多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上, 缺乏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笔者将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与平衡计分卡的结合应用, 提出了与我国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合的,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以此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从而实现了绩效评价与财务目标的结合。

摘要:鉴于目前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教育改革深化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有关高校不得不优化其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以确保教育事业和谐、稳定发展。而高校绩效评价为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的投入与产出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对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也为国家进行财政拨款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此, 文章从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现状入手, 构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并进行实例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财务预算,评价体系,对策

参考文献

[1] .吴勋, 张晓岚.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J].财会通讯, 2010 (8)

[2] .陈雪珍.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6)

[3] .赵方亮, 赵晓萌.浅议新时期高校全面预算管理[J].经济师, 2010 (06)

[4] .张文利.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财会研究, 2009 (23)

[5] .王秦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创新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01)

[6] .瞿凡.控制论视域下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分析与策略优化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08)

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篇11

关键词:公司财务绩效灰色关联

1 概述

公司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公司财务是指公司资金运动和由资金运动所引发的公司与各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即财务关系。而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司绩效评价,主要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根据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企业在一个阶段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统计资料数据等,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财务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通过财务绩效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财务活动规律,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展现公司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 公司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是对公司财务指标的一种横向比较方法。将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值相比较,以此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它能够比较客观地为投资者判断企业财务状况,能够揭示其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和成长空间。

绩效评价能够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明确公司的行为准则。绩效评价能够将公司战略转化成可衡量、可控制的要素,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寻找企业的绩效改进点。其中,绩效评估可以对员工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并给予合理的报酬。绩效评价能使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监控能力和计划能力等基本管理技能;提高上下级的沟通能力,以此建立沟通、反馈平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便于内部信息交流。要想提升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就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通过绩效评价的推进,以此加强组织内部的基础管理,建立起更加规划的基础管理平台。

3 指标的选取

任何评价都要运用一定的指标来进行,评价指标是实施绩效评价的基础,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公司的绩效,因而实施绩效评价必须构建反映经营绩效各方面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获得准确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的前提条件。

财务指标主要是分析财务内容,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的成功,在财务指标选取的时候要符合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指标应尽可能的符合各种比较。不同地区和企业间要根据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行改进。在指标选取还要遵循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外部众多主体的需要。因此财务信息的公开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市场日趋竞争的时代,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重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每个方面之下选取几个关键比率指标,形成一个多级的财务绩效指标体系:[1]

表1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资产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资产负债率

股东权益比率

发展能力

净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所有者权利能力。评价企业在这三方面的获利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以及总资产报酬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等四个指标表示。一般来说,这几个指标利率越高,企业获利能力就会越强。

资产营运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一般而言,周转率越高越好。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的财富能力和经营绩效,既是企业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主要资金的来源和保证。

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指的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分为长期和短期偿还两种。评价企业短期偿还债务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三种。企业确定流动比率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速动比率是扣除存货后的比率,这个比率更好的体现了资产的流动性。现金比率则解决了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不足,分子分母有一定可比性。所以企业的现金比率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发展能力指标: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的增长,因此,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中最困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发展能力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4 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针对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2]。通常,主成分分析能将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提取出来作为主因子,以主因子来考核企业的绩效水平[3]。但主成分分析法未能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财务信息,因此,评价结果不能保证其可靠性。灰色关联方法既能处理具体的数据指标,也能对模糊语言集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并且对数据要求较低,方便现有应用[4]。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对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能利用现有的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5]。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就是根据因素之间相似或相异程度进行衡量,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我们需要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有关的数据关系进行比较。还可以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既可以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找出其不足之处,又可以综合评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发展状况[6]。

5 结论

通过公司的财务绩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公司财务执行计划情况,以此诊断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管理人员提供经营决策依据,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绩效的分析得知财务活动运行轨迹和结果,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而且财务绩效分析可以为债权人提供融资依据;为税务部门提供征税参考,确保税收的完整性;为政府部门提供宏观决策依据[7]。

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综合评价公司绩效的基础。通过绩效评价,便于将公司中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推动管理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8]。通过公司财务绩效分析可以使公司总结经验、预测决策、促使其挖掘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对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全面、科学地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不仅管理者了解公司运营和盈利情况、进行管理决策的要求,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长新.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8.

[2]郑恒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

[3]李庆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6,3.

[4]王生凤,唐晋,盛卫超.灰色分析法在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1):26-28.

[5]赵顺娣.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J]. 财会与通讯,2007,3.

[6]张兵,张政正.灰色关联分析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姚文英.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新疆上市公司财务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8,10.

[8]徐华.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及思考[J].商业会计, 2012,12.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篇12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出席一场新闻发布会时曾算过一笔账:“2012 年用人民币计价的GDP可以超过50 万亿,也就是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过2 万亿。2012 年的财政总收入,虽然还没有到年底,但是,我估计会超过11 万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拿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到教育方面。”

教育部长袁贵仁亦坦承,现在教育部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能把钱用到刀刃上”。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对各省教育经费拨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同时国家将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监管中心,以便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监督制度化。从上述政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的预算绩效评价属于支出管理范围,目的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提高使用效率的手段正是绩效评价。

一、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近几年财政对教育大力投入,其中大量资金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去,高校成本信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经费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高校预算编制采用从以前的基数加发展方式向生均定额拨款加专项补助的方式改变;资金分配顺序是先确定人员经费,再根据学院资金计划的轻重确定各个专项经费;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定额拨款虽然每年在增加,但和本科院校相比还是差距很大,远远不能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渠道只有靠学费收入,国家的专项拨款较少。我院近几年新区建设投入较大,每年的财务预算资金安排分为人员经费、部门日常经费、学院专项经费、基建经费等四部分组成。在编制预算时人员经费根据财政金财网的人员基础信息中的数据形成预算资金;部门日常经费按照基数加人数* 定额形成预算数据;学院专项分为人员经费、基础常规专项、发展专项。每年的常规专项顾名思义就是日常基础的专项,这类专项一般比较稳定,往往以上年执行数作为编制依据。发展专项是根据学院每年发展重点的不同来安排资金;基建经费是学院在满足前三项资金的前提下,挤出一小部分来进行基建建设,所以新区建设大部分还是靠贷款资金来完成。

目前,财政在高校的财务预算中对绩效考评要求越来越高,预算作为财务管理与宏观计划调控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院正常工作的运转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预算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概念还很模糊,以至于认为预算工作还是预计加统计的大有人在。这就形成了预算粗燥,各部门上报的预算数据水分很大,导致了财务人员掌握的数据就不尽精准,那么预算调整频繁,执行进度缓慢、执行结果差距大就不足为奇了。

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创造创新与制度建设,改进财务管理环境

我们所理解一般的绩效考评主要针对个人而言,比如说年终考评、聘期考评等等,对于各部门、系部的考核相对薄弱,学院财务应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参与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三个支出环节整合成制度化管理,这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质量。目前学院财务人员只是对项目的预算数据有所掌握,但是具体到项目的操作、完成进度、作用意义、以及最终达到的社会效应等等难以收集和分析预算信息,从而不知道该如何编写绩效评价,有些专项实施部门为了达到绩效考评合格率而出现突击花钱的现象。

规范预算管理系统,让学院管理层对绩效评价有所了解、重视,其次要向学院各个部门普及财务规章制度,解读最新的政策法规,将预算意识和方法渗入到各部门中去,让他们对预算绩效评价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最终达到支持、配合财务预算工作的目的。我们相信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进都能提高绩效考评的效果。

现在高校预算中的专项拨款就基本做到了与项目绩效相结合。只要是有专项拨款的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就会要求高校按一定时间段上报资金的进度、使用范围、达到的社会效应等等,这就达到了专项的跟踪管理,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了资金。

2.建立跟踪监督落实机构

加强财务参与、管理的同时由学院财务、监审牵头,教务、科研等部门配合组成预算绩效执行检查小组,确定项目领导组组长,考评小组的人员安排:专项涉及到几个部门,就安排几个部门参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对系、部、个人的年度考核的依据。一个考评组的存在与工作目标不仅仅是预算资金是否用完,而是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年终按照人数计算的日常经费可以结转下年,其他的按照当年预算当年执行,当年经费当年使用的原则进行处理。

三、绩效评价的目的性

项目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开展项目管理活动去保证满足或超过项目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项目目标、指标和达到项目潜在需求,有利于项目本身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通过绩效评价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四、项目绩效评价的对策

1.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可以用投入、产出两者对比指标来进行评价。投入可分为资金投入、教学设备投入、房屋设施投入等等;产出分为科研产出和教学产出。高校绩效评价的核心因素包括投入、效率、成果,潜力。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项目激励不能少,许多人认为这是工作,本来就是份内的事该做的,不需要什么激励。作者不认同这个观点,强调考评必须有激励来刺激。考评组需以正激励为主,小项目有小激励,大项目有大激励,谨慎使用负激励。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因为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多目标难以量化,所以不同类别、规模的学校可将绩效考评的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最后与个人挂钩。学校可安排绩效考评专项资金,对完成得好的部门、个人进行奖励;还可以与绩效工资挂钩;强制性的做法是可以把部门、个人年终考核与,与部门、个人的利益相关了,大家才能对绩效考评工作重视。勤于沟通、敢于沟通,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需要的。首先是对上,一定要与考评组组长做好沟通,多汇报工作。项目进入正常轨道后,沟通不能少,必须让领导及时知道项目进度,他们心中有底。对下的沟通就是要平时多多联系,有时聚聚餐,有时可以搞联谊活动等形式来联络感情。

从目前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是财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教育部在评价学院的办学能力时不单单只看学院的收入、生源等还要结合学院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发展、偿债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管理者的能力、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管理机制、制度的执行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摘要:预算绩效评价属于支出管理范围,目的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提高使用效率的手段正是绩效考评。项目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开展项目管理活动去保证满足或超过项目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项目目标、指标和达到项目潜在需求。有利于项目本身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上一篇:企业操作下一篇:国际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