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财务(共11篇)
高校基建财务 篇1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力发展, 这对从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从传统会计角色向管理型会计角色转型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财务工作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本人多年基建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构建健全的财务合同管理体制的方法, 以期更好地满足基建财务核算的要求。
一、高校基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基本建设合同主要由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土建合同、设备材料供货合同等构成。基建财务的合同管理是控制基建项目投资、保证学校基建项目实施的工作之一, 也是基建财务部门深入介入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有效的合同管理与控制有助于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义务, 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完善合同管理体制对当前高校的基建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二、监督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是基建财务工作的重要部分
高校基建财务的主要职责是面向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财务工作, 包括参与基建项目的预算、合同签订、审核、付款、决算、制定相关的基建财务制度、监督基建工程按合同方案执行。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的项目资金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使用, 基建财务部门必须严格依据年度基建计划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签订的各项合同严格把关控制, 对不符合规范或超越计划的合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更正。基建财务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办事, 按合同约定条款支付各类工程款项, 以防止各类合同纠纷情况的发生。由于基建施工过程情况多变, 有时会出现超出合同条款以外的施工, 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增补合同, 这给日后施工单位随意违约创造了条件, 也给基建财务执行合同及付款控制带来极大不便。如前几年我们建设一栋教学综合楼, 在钢结构安装项目上, 增加了超出合同以外的钢结构工程, 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增补合同, 以致后面和施工单位的谈判很艰难。如果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能严格按照所签订的合同条款办事, 如付工程进度款时不能超过招标合同的中标额和工程进度款的80%, 对基建项目实际投资超过合同中标价的, 基建财务人员应及时地要求签订增补合同, 对超过合同价又没有签订增补合同的, 可不予付款。如果基建财务人员在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中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这类纠纷就会减少发生。
三、基建财务的合同管理经验分享——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 基建财务部门可以无须再为大量的工程合同付款、统计、查询等工作而烦恼, 无须担心合同付款超支, 提高工作效率。我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使用的是复旦天翼财务软件, 在该财务软件中设置合同付款条件, 超限自动提示, 可以提供按工程项目代码、往来单位、序号统计的合同执行情况。这种方式便于按基建项目与业务单位建立合同关系, 按合同进行各类统计查询。具体来看, 我单位在基建合同管理上的经验做法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前期工作
由于各种合同最终都要由财务人员执行, 所以基建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整个基建合同签订的全过程。我单位的基建财务人员甚至参与招标书的制作、询标、议标、评标的全过程, 以便对合同的各个条款有更透彻的了解。对于结算办法以及与财务有关的条款, 要求财务人员能从财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帮助学校把好合同审核关。
(二) 项目编码
基建财务人员根据基建合同原件设置财务项目核销代码。高校基建财务项目编码有:项目代码、往来单位代码、核销代码三种。一是项目代码:在我校基本建设的账务处理中, 项目代码代表需要具体归集成本费用的建设对象, 比如一栋学生公寓、一座图书馆等。为了便于分类统计管理, 我们用1至9共九个数字中来设置项目代码, 每个字段表示项目的不同属性。一至二字段表示该项目所处学校的校区和项目所属类别, 三至四字段表示在一至二字段属性下的项目顺序编号, 如仙林校区理科科技楼建设项目:仙林校区项目所属类别00, 理科科技楼在仙林校区基建项目的项目顺序编号82, 因此, 理科科技楼建设项目代码为0082。二是往来单位代码:基本建设的账务往来单位主要是和基建项目往来相关的单位, 如工程项目承建方、工程项目设备供应方等, 我们用1至9共九个数字来设置三个字段的往来单位代码, 如南通四建单位在我校基建财务的往来单位代码为705。三是核销代码:核销代码是为方便往来业务的归集和统计而设置的。由于需要核销的每笔往来业务均可归于某一特定的项目或合同, 所以把项目代码和往来单位作为核销代码来使用将非常方便。同样如理科科技楼建设土建安装经济业务, 该业务的核销代码为00827051, 第八位“1”为南通四建单位在仙林校区理科科技楼项目的顺序编号。
(三) 合同财务管理
对于合同档案, 做到随时可查。我们在第一次付款时, 要求业务单位提供合同的原件, 并且作为附件装订到会计凭证中。以后每次支付进度款时, 需要业务单位提供合同的复印件和工程进度表, 并作为附件装订到会计凭证中, 方便随时可查。对于合同执行, 凭证录入方面, 能够做到超额付款及时提醒。在基建会计科目设置上, 我们增设了合同管理类两个一级科目, 分别为“应结算合同”, 科目属性为项目核算, “应结算合同”下设两个二级科目, 分别为“原始合同”“变更合同”;另一个一级科目为“合同金额”, 科目属性为项目核算及往来核算。与其他高校不同, 这两个科目是我校为在财务方面进行合同财务管理而设置的, 也是我校基建财务管理独特之处。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由若干个不同的经济业务组成, 而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执行必不可少地要签订合同来加以约束。基建财务人员在支付基建项目经济业务第一笔工程进度款时, 所用会计分录如下——借:“预付工程款”,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应结算合同”, 贷:“合同金额”。预付工程款、合同金额的科目属性皆为项目核算及往来核算。复旦天翼财务系统里往来核算需填制辅助账核算信息, 辅助账核算信息里需填制核算代码与往来单位代码。在以后支付的工程进度款时, 借:“预付工程款”, 贷:“银行存款”。这样, 在工程款的支付、付款总额统计、项目清理与结转等环节, 如需要对已支付的款项进行查询和统计, 可以运用财务项目核销代码为关键词在系统往来账本中查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如果合同业务尚未决算审计, 查询的借方金额为已付款金额, 贷方为合同金额数, 贷余为按合同金额减已支付金额的余款。这样就使得该建设项目的合同台账可以一目了然。此项经济业务结束时, 凭决算审计报告和合同内容, 财务人员记账所用科目,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贷方要冲减前期支付的经济业务进度款, 即贷:“预付工程款”, 根据合同, 留下质保金;贷:“其他应付款”, 差额支付余款, 贷“银行存款”, 同时冲销合同管理类“应结算合同”“合同金额”。系统中往来账本查询功能中以核销代码作为查询关键字查询该项业务时, 在系统中将查询功能选择为“包括已对冲项”, 得出的查询结果为该项业务合同工程款的历年支付情况, 通过对各个年度的相应数据的比较分析, 可得出每个年度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这样对于合同执行的进度, 就可以一表呈现。若在系统中将查询功能不选择“包括已对冲项”, 得出的只有该项业务的应付往来单位的质保金。
四、结束语
笔者结合一线的基建财务部门工作经验, 就如何改进和强化高校财务系统的管理与建设, 推动基础建设中的合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期提高高校基建财务的工作效率。随着高校基本建设的发展,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不断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 保证学校基本建设资金安全使用, 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准确的财务数据, 充分发挥基建财务人员在项目决策中的控制作用。
摘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基建财务项目的合同管理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 从高校基建财务视角提出基建合同管理在高校基建财务工作中的运用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编码,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志良.财会通讯[J].综合 (上) , 2009, (09) .
[2]寇立梅.学术探讨[J].2011, (02) .
[3]郭宵鹏.现代经济信息[J].2012, (18) .
高校基建财务 篇2
1、严格遵守《会计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审计、监察人员做好工程开工前审计、建设过程中项目核算和资金额度审计、竣工决算和竣工审计工作。
3、对于大楼基建款项(包括工程款、材料设备款),由经办人填写用款申请单,并须现场人员、监理人员、基建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处、监察室会审,报局领导同意,由基建会计按照合同形象进度,或完成工作量付款,不得提前或超付,工程款或进度款付至80%时停止付款。
4、基建工作中的业务费、招待费、办公费等,5000元(含)以内,由经办人、基建会计、基建办副主任、基建办主任签字方可报销;5000元以上,基建办主任签字后,报分管局领导审定后方可报销。
5、基建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对不符合规定的款项,基建会计有权监督与拒付。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篇3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1、项目概预算风险
目前,高校存在建设项目的“三超”现象,即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有的建设项目不是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开展设计工作,编制设计概算,甚至有的设计部门为能多收设计费人为抬高设计概算,使编制的概算一开始就超计划。有的建设项目开始申报时为能申报争取上项目,或为减轻税费负担,人为压缩概算、预算,一旦项目批下来,又把摊子铺大。工程的概预算审核不严,或是审而不调,对有的建设项目概预算应做调整的不及时调整或不调整,使实际施工决算价远远超出原定的概预算。
2、偿债风险
受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学费的增长在短期内不能满足高校急需的大量资金,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机遇以及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各高校都需急剧扩大办学规模,因此,谋求与银行合作并争取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发展的选择,现阶段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科研经费沉淀、校办产业收益、资产置换收益等,学校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日常运转,基建投入以贷款为主的高校除每年需支付大量利息外,还需偿还一定数额的本金,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学校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这就使高校在资金结构中出现亏空的局面,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链,对高校将来的运转形成了潜在的资金压力。新征土地、新建校舍、新添设备、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使高校没有时间做好规划,也会导致专项经费挪用、现金净流量骤减等财务风险的出现,并容易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不良资产大量生成等资源的不良配置。
3、内部控制风险
许多高校当政者或分管基建领导纷纷落马。基建各职能部门权柄一方,工作中不能相互监督,与施工单位打交道过程中,存在卡、扣、拿现象,有些对工程量重复计算、偷工减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利益分赃。最终形成投资无计划,开发无控制,效益无人抓,工程质量不达标,工期无保证,经常返修的现象。某些高校工程款的审批和复核工作不健全或比较薄弱,财务人员未能主动核实工程进度和工作量,因而存在虚列、虚报工程款导致的超付款现象,建设项目竣工后未能严格审计和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在每一次付款的申请单上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已履行签字手续,但相应承担的审批责任未予以明确。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1、积极合理使用基建资金,做到用财有效
近年来高校财政拨款、自筹经费以及捐赠资金等保持持续增长,经费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这就更需要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合理使用资金,做到用财有效。高校在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理性定位办学目标后,资金的运作必须保证学科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划拨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教学改革,集中力量提升内涵竞争力,必须处理好学校基础设施投入与提升教学质量投入的资金比例问题。
2、完善基建资金安全保障制度,落实教育部门制定的资金安全措施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防范基建资金风险,确保基建资金安全。落实教育部严禁高校进行风险性投资的规定,对大额资金流动,学校应对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查,建立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3、控制高校贷款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针对高校银行贷款规模过大所存在的财务风险,教育部与财政部对高校贷款的原则、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制定了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通过一系列指标测算,对贷款规模过大的高校给予风险警示,以防范财务风险,确保经济活动和资金活动的安全。
4、加强基建财务检查和内、外部审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高校基建资金的监管,对高校基建资金往来、资金管理情况应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加大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并将基建资金安全管理作为评价财务管理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为加强基建工程、修缮工程项目的审计,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基建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会计控制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监督会计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降低贷款高校财务风险。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越来越大,涉及单位和部门越来越多,经手人员也越来越复杂、要明确工程进度报表报送程序,工程款审批制度及权限,大额资金的支付除提供合同和工程进度报表外还应提供各监督部门、各有关负责人签批的会审表,进度款的支付要提供有施工管理人员、预决算人员、监理人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工程进度会签表,其他费用支出按规定实行定额控制,严格审批手续,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同时,要完善工程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校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或改进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部门对完工后的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结算的监督。工程项目完工后,财务部门应及时核对、审查工程款项的支付情况如有问题,找出原因,应及时与基建、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严格执行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强化过程控制管理。基本建设过程中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将基础工程项目细化,具体成本责任到人,严格控制超概算、超预算支出。结合基础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项目概算数字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分类,将预算数落实到每—个具体明细工程项目。特别是对于那些工程施工中的种种原因造成预算外的情况出现时,实施弹性预算控制,对超支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明细核算及时了解每项工程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的项目核算全过程,反映了从工程施工合同的首次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到工程决算的各阶段情况。明细核算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基础工程明细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保证了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的顺利执行。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应按时向校领导报送各类基建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并每年不少于两次在校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执行情况。
5、建立健全负债风险控制机制
高校领导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控制银行贷款额度,科学理性的举债,并依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努力降低基建贷款成本,确保不因还贷产生财务风险而影响发展。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经费投资计划、财务预算、资金支出情况等核定分段用款数,确定优化长短期贷款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加强存量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贷款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控制目前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是高等学校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高校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应对财务风险,切实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持久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兰.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9,(12):68-69.
[2]李军.试析高校基本建设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2008,(12):78-79.
[3]田园.高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财会通讯,2009,(5):121-122.
[4]刘亮.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7,(12).
[5]周建华,薛晓敏.论高校瓤建财务管理的作用及基本特征[J].事业财会,2001,(1).
[6]刘玮敏.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途径[J].财会研究,2007,(7).□
高校基建财务 篇4
一、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分析
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就已经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规定高校基建投资的会计核算有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然而受我国要客观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一直处于分离的状态。前者遵循《国家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主要负责高校内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业务;而后者遵循《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主要负责高校科研等高校职责所属的诸多业务。高校基础建设财务和事业财务的单独核算有利于加强高校内部的资金专项管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的力度不断的加大,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不断加大,这就使得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破,高校为了保证基础建设资金流转,转而投向银行贷款。筹资渠道被扩大,经济环境的改变了会计环境,高校财务管理遭遇巨大冲击。
二、高校财务合并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首先,财政合并是我国施行财政改革的需要。为了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系进行了变革,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以及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将逐步出台,接下来的财政管理的要求将会是“大收入,大支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编制的高校部门预算也已经开始囊括基础建设内容,但是由于基础建设财务与事业财务处于分离的状态,因此,资金预算管理就无法准确的显示出基建支出的具体情况。其次,对于任何一个事企业单位来说,都只能拥有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然而我国高校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国家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却将会计主体一分为二,明显违背了我国法律规定的“一个会计主体”原则。最后,分离的会计报表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的要求,信息的分散使得有效信息零散化,在使用会计报表的时候使用者需要将两份核算的内容及核算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会计资料整理总结,不仅给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加大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如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障,那么高校的真实的财务状况也就无法展示,更不能为高校领导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帮助。基于以上,施行财务合并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校财务合并核算在政策上具备可行性。虽然现阶段的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相分离,两者核算的内容及核算的方法完全不同,但是分属会计财务管理体系之下,两者在某些方面必然也存在相通或者是相似的地方。这也就为两者的合并核算创造了条件。其次,从宏观环境分析,高校财务合并核算具备可行性。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其中包含的收支制度与高校现行的制度差距较大。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相互渗透,不再如之前那样易于区分。另外,债务支出被细化,这更确定了高校基建支出进入高校会计账进行核算的发展趋势。再次,高校财务合并核算在时势上具备可行性。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变成一个独立的预算单位,其资金财务问题需要向政府财政部门编报预算,拨款也由国家财政直接负责。最后,高校财务合并核算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21世纪,计算机网络深入各个领域的各行各业,并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已经在高校内部得以普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效率也在逐步加大。
三、高校财务合并核算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改革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毋庸置疑,任何情况下,财务管理都必须严格的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置身于良性发展的氛围之中更好的发展,也更好的服务于高校财务管理。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核算范围过窄,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形式以及环境,更不利于高校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及时的防范。因此,应该充分的考虑现阶段的社会现状,改革现有的政策、制度,拓宽会计制度核算范围,使之真正的成为高校财务核算体系中的一部分。
(二)把握高校特点,重置会计科目
细化《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改变高校自筹基建经费以及以拨代支的现行财管管理状况。例如,收到政府、上级部门给予的基建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本建设拨款”;收到银行或是其他部门转来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基本建设借款”。在落实资金预付活动时,借记“基本建设工程暂付款”,贷记“银行存款”;而遭遇应付未付工程款业务时,借记“基本建设工程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将结付已完项目时,借记“结转自筹基建支出”,贷记“基本建设支出”;将项目使用前的基建借款利息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等。
(三)优化会计报表设计
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运营状况可以通过一定时期内高校的会计财务状况体现。而显示高校会计财务状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料就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高校财务状况、财务收支等的总结,是帮助高校领导以及国家政府了解高校预算、政策等的重要资料,更是财务预算的基础。因此,想要快速、有效的提升高校的会计管理质量就必须提升高校会计报表质量。建立完善的报表体系以及会计报告制度,为提高会计报表质量夯实基础。因为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在优化、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应注重如下两点:第一,应囊括全部的资产、负债、收益,以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主,增设“预付基建工程款”、“基本建设借款”、“应付基本建设工程款”、“基本建设拨款”、“基本建设支出”、“基建结余”等项目,确保全面的反应高校的资产情况。2第0二16,建年立第能够6及期时下、准旬确刊反映高校经济收支情况的《事业费时支出明代细(表总》、《第收6入28支出期表)》以及《基本建设支出明细表》。严格按T照i《m高e等s学校会计制度》编制《收入支出表》,并在其中添设“基本建设经费拨款”、增加“基本建设支出”的同时去掉支出项目中的“结转自筹基建”。另外,《事业费支出明细表》应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支出明细表》相匹配,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冲突。
(四)基建会计科目合并入高校的具体操作分析
基建会计科目合并入高校也就是依照新的制度、规定将高校原本的账目转移到新的账目当中。账目转移的内容应该合理的囊括资产、账目的信息以及财务报表的科学转化。在进行资产转入的时候,原账目中与“对校办产业投资”相关的剩余资金应被移交至新账目下的“长期投资”科目;而原账中与“其他对外投资”科目相关的剩余资金应被合理分析,依据取得、持有时间将之分为短期投资科目以及长期投资科目。以一年时间(包含一年时间)为界限划分短期投资科目、长期投资科目。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方面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制度要求落实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有意识的、主动的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人单位会计的总账目之中,换句话说,也就是严格按照新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目。我国的新制度下增设了“在建工程”科目,因此,高校方面也应在自身的“在建工程”科目之下,设置对应的“基建工程”明细科目,并将会计核算的结果并入高校的在建工程成本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被合并,既要匹配财务管理又要适应财政体系改革。高校需要从改革现有制度、重设会计科目、优化报表设计等方面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合并高校财务管理。只有科学的结合现阶段的高校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完整的反映高校的财务,也才会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促使高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源.浅谈高校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的合并处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5).
[2]周永芳.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问题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供电企业基建财务探索 篇5
[摘要]企业要建立一个知名的品牌,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体系。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电力企业加强日常的资金管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股东权益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在基建财务管理之中,这种体系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基础设施;财务管理;供电企业
1.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基建财务管理的任务
第一,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第二,对供电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实行从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第三,依法、合理、及时筹集建设资金,用好筹资的自主权;第四,将管理的目标定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1.2基建财务管理的关系首先是需要规定哪些活动必须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应包括项目概算、标底造价和竣工财务决算等:其次是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向财政部门提交文件资料和财政部门认为需要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这样规定,不仅所有的建设单位都明确哪些活动应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也为财政部门加强基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当前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电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的一般采取的是集中管理方式,每个部门相互合作分工。策划部负责项目的策划出台与整理,工程项目负责对项目的设计与研究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对于资金的安排管理,并进行会计的核算与监督,保证基建工程的顺利完成。在这种协同配合的模式下,其作用过于分散,没有很好的集中管理,可能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不利于将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1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现行制度不能满足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可操作性很差。一些制度明显落后于基础设施发展的要求,但之前没有引入新的制度,旧的制度不适合的情况下,现行各业务口子管理制度齐全,但相关部门业务管理目标不同导致制度执行侧重点不同,且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未按照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造成管理的缺位,最终导致基建财务管理的弱化。
2.2基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问题
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全和增值,不仅包括资本的有形保全和增值,也包括了资本的无形增值。如今基建财务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内部信息对称和激励与约束等。基建财务管理应与其目标和所需解决的问题紧密联系,其体系应充分体现作为基建所关注的问题,由此,基建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和内外部审计管理等。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归纳为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权衡负债的风险与收益,维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等重大问题。在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基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以及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必须改革。
2.3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供电企业是一般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受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创新,管理的观念极其落后,很多老的观念与制度严重影响了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造成管理的混乱,会计的核算与监督并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加上供电企业的员工没有即使的更新与学习,在思维上很难与时代一致,就会造成落伍
3.提高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以上,文章对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下面,将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改变供电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认识决定行为,由于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对于基建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很落后,我们首先必须要转变企业,包括管理者和员工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要创造条件,使员工们都感受到自己是企业主人,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这样才能改变财务管理被动的局面。同时,财务人员既要收集好信息也要整理好工作,全面把握财务管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切实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关注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发展,本着“拿来主义”态度,积极地、努力学习、借鉴,当条件成熟时立刻为我所用。供电企业要弄清“ERP软件”与“ERP系统”的区别。不要只追赶潮流,一味的购买新软件。ERP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做好业务流程改造、业务行为规范、信息产品支持、人力资源和组织、选择合作伙伴的工作。
3.2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
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条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预算过程中,供电企业要在编制预算时做好各部门关系的协调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利益冲突。预算实施过程中,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加强监管。
3.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供电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要熟识统计学、法学、计算机的知识。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也要依靠复合型人才,因此,掌握多门知识的人才才是企业进步的根本。而且,财务管理人员要能从多角度分析财务问题并制定相匹配的理财战略。其次,财务人员必须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的精神,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并能够及时掌握新的信息,对企业的理财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对企业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依据新的国际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资本运作特点,运用新的融资技术进行财务管理。
3.4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系统承载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不可逆转的潮流,这里所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指传统的软件,而是在建立的全面的预算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业务和资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新系统。
3.5加强企业各部门的配合
传统上的财务管理是指由作为管理主体的财务部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程序,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其它部门要照章办事。但是,从企业发展全局来看,财务管理是与企业的经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各个部门配合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其它部门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其它部门的配合,财务管理也无法实施,而没有财务部门的指导,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是没有方向的。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配合,这样既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其它部门的执行力,又能共同提高企業的经营效率、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4.结束语
高校基建财务 篇6
1.“一个高校、两种报表”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个高校内部形成两个会计主体, 一个核算教学科研经费, 另一个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 按有关规定执行, 不执行本制度。这项规定使得一个高校内部形成两个会计主体成为可能, 而任何一个会计主体都只能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某一个方面, 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目前, 高校对两种生产活动的核算执行两种财务会计制度、分开建账, 两套财务报表平衡关系不同, 财务报表格式不一致, 使得高校整体经济活动的记录被人为分割成两部分, 任何一种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都不够完整, 因此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高校整体经济活动的需求。
2. 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因“基建专户不专”难以区分。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前, 财政拨付基建款时, 直接拨给基建部门, 或先拨给其主管部门, 再由其主管部门下达给基建部门, 专款专用, 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清晰。2001年施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规定, 基本建设资金主要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基建零星小额支出实行授权支付, 不再为单位开设新的基本建设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 基建会计只将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科目的资金与财政部门核对, 而国库收付系统由事业会计操作, 如果事业会计不及时与基建会计沟通, 基建会计就无法获得其他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的相关信息。比如, 国库网上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科目以外的拆迁专项用来支付拆迁补偿费, 而基建会计无法获得拆迁专项资金来源信息, 导致专项核算不专。
3. 制度未明确规定基建项目贷款的相关核算。
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主, 基建支出通过“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反映,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获得事业财务的财务报表, 贷款纳入事业财务核算, 这些制度都十分明确。然而, 基本建设中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分摊的利息如何核算还有待研究。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转为“交付使用资产”, 必须用财政拨款或自筹资金拨款才能冲销, 如果银行贷款不能用事业基金弥补, 将导致固定资产实际已投入使用却迟迟不能入账, 从而出现账实不符。高校债务如何偿还, 贷款形成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这些问题当前都还没有明文规定。
4. 制度未明确规定无国家计划的基建项目是否统一核算。
高校基建项目必须列入国家计划, 把用于基建的资金转存在建设银行开户的财政基建专户存取, 由当地财政部门监督使用。对于未列入国家计划的小型更新改造项目或附属项目, 资金来源由原来单一的财政拨款转为利用预算外收入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对于这部分资金来源和运用没有统一的核算要求, 这造成了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两条腿”走路的现象。
5. 财政性资金基本建设项目决算报表中资金来源口径不一致。
基本建设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 主要有财政拨款、自筹资金、捐赠、社会力量参与、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等, 将以上资金来源笼统归结为财政性资金是不妥当的。目前, 财政部门要求将职工集资建房资金分别从资金来源类与占用类科目中剔除上报, 但并无文件依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要求每个项目单独建账, 同一项目不考虑资金来源性质, 必须在同一账户核算。显然, 剔除部分数据上报的要求违背了建设项目核算的完整性要求。
二、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分开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高校财务会计体系设计不完整是造成高校财务信息内容模糊的主要原因。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都要求高校基建投资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即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设置、单独核算, 客观上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对独立。《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作为高等教育行业会计制度, 注重的是高校教育经费如何进行收支管理, 如何促进其教育事业的发展, 没有考虑日益扩招的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基本建设的迫切需要, 更没有考虑如何满足多元化高校投资主体诸如银行、社会捐赠人士等对高校整体财务信息的使用要求, 致使会计报表体系、会计科目设置中基建财务方面的信息模糊不清, 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高校资产、负债和财务收支以及基本建设的基本情况。
2. 高校没有完整、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造成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监管不力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 高校领导主要关注的是基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一般不太重视基建财务队伍的建设和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财务部门级别低、队伍不稳定、独立性差, 或从属于基建部门, 或由高校财务部门代为管理, 削弱了基建财务人员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基建财务单独设置、单独核算, 高校基建财务就成了高校内部信息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特殊小环境, 不但难以吸收高校在事业会计上成熟的财务管理经验和制度 (如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等多方面) , 而且高校财务“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也被割裂, 大量的建设资金暂时脱离了高校财务、政府财政的直接监督, 这都为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三、高校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合并核算的必要性
1. 实行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合并核算, 有利于高校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财政部于2005年在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高校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规范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强化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 但也给基建拨款支付与核算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教育事业拨款与基本建设拨款两个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拨款只能放在同一个零余额账户管理, 人为地增加了财政和银行有关账户的核算难度。此外, 2007年开始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将教育事业拨款和基本建设拨款归到同一科目进行核算, 也增加了“高校教育经费”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的核算难度。
2. 实行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合并核算, 有利于多方信息使用者获取财务信息。
随着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新机制的形成, 高校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范围越来越广, 从原来的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层扩大到高校的债权人、捐款人和投资者等, 而高校存在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两个会计主体, 产生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两套账表, 每一套账表都只是高校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貌, 不能反映高校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真实完整的财务状况。财政部会计报表系统的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相应增加了基本建设类收支的表页, 也一度编制汇总资产负债简表, 但都无法完整、精确地反映高校法人的资产绩效和财务状况, 这既不利于多方信息使用者利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 也不利于高校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规避财务风险。
四、高校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合并核算的方法建议
1. 财务管理体制调整。
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规模较大的高校也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因此, 应撤销基建管理部门下设的基建财务科, 将其职能合并到高校财务处集中核算, 为基建财务人员认真、大胆履行职责扫除体制和制度上的障碍。财务主管直接对基建业务核算质量负责, 重视基建财务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配备业务水平高、原则性强的会计人员。
2. 会计制度修订。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将企业的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合而为一,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合并核算也具备了可能性, 因此, 笔者建议取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中关于国家对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的规定。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中增加《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基建项目的基础工作、资金筹措、收入、支出、竣工决算等相关基建业务核算方面的内容。
3. 合并会计科目设置。
合并会计科目设置思路是在保持现行事业会计科目的基础上, 根据基建财务管理的现实要求, 增删有关核算基本建设活动的会计科目。具体方法如下:收入类增设“基本建设拨款”科目, 用以核算和监督财政拨给高校的基本建设专项资金,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按基本建设项目设置二级科目。支出类增设“基本建设支出”科目, 用以核算和监督高校列入基建计划, 用国家基建资金和单位自筹基建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所发生的各项实际支出, 包含归还专用于基建的借入资金和资本化利息费用, 删除“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资产类增设“在建工程”科目, 用以核算和监督高校的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成本, 包括需要安装设备的价值, 该科目可依据现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设置“建筑安装工程”、“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等二级科目。负债类增设“应付工程款”科目。净资产类增设“基建结余”科目。
4. 财务报表合并。
目前, 高校财务报表的内容反映不够全面、项目设置不够科学、体系设计不够完整、附表及补充报表过于简化, 成为制约高校财务信息披露规范化的瓶颈。财务报表合并的思路如下:以合并会计科目为基础, 调整高校财务报表的编制项目, 编制反映整体经济活动内容的高校财务报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一是增加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二是参考现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有关基建投资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 增加基建投资情况表和基建借款情况表作为补充报表, 以便更好地规范高校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信息。
参考文献
高校基建财务 篇7
一、现行规定
《制度》规定: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即长期以来, 受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和国家财政预算编制的需要, 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一部分的基建财务与高校事业财务分开核算, 高校事业财务执行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基建财务执行财政部下发的 (财建[2002]394号)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二、存在问题
(一) 两套核算体系相互独立, 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 在高校这一会计主体中, 实际运行着两套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 即事业财务核算体系和基建财务核算体系。这两套体系可以说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它们从不同的渠道取得拨款, 各自完成不同的资金运行, 又各自对不同的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告。二者毫无联系, 各自为政。这在当时的经济运行模式下是可行的, 而且也是必然的。然而, 改革发展到今天, 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遵循“大收入, 大支出”、“收支两条线”的原则,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经济主体, 其一切经济活动均应在一套会计核算体系中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出来, 而目前这两套核算体系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全部的经济活动, 这就要求把两套核算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当前的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决算报表体系中也可以看出对于这方面的核算要求, 从2004年度开始, 部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把基本建设收入和支出纳入了收入和支出的范畴, 并对其重复填报的虚增部分进行了剔除, 应该说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情况, 与“大收大支”的预算编制原则是相符的, 体现了一种进步。然而, 在这套决算报表中所反映的与基本建设有关的内容也仅仅是“结转自筹基建”科目的当年发生额, 并没有反映出高校基本建设的全部情况, 如高校利用财政部门直接拨入基建财务账户的基建资金拨款、收到的银行贷款等所完成的投资。
(二) 资金结构改变, 贷款管理与核算方法各异, 缺乏统一指导,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扩招后, 各高校纷纷投入巨资搞新校区建设,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自由资金有限, 高校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的, 财政资金所占份额非常小, 资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 截止2008年底, 陕西省所属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拨借款合计130.64亿元, 其中中央及地方财政拨款3.16亿元, 单位自筹资金48.54亿元, 基建借款76.35亿元, 其他资金2.59亿元。资金结构的多元化对高校财务核算提出了新的问题, 也对高校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满足不同出资人的需求。当前, 大多数高校将银行贷款反映在基建财务的“基建投资借款”科目下, 事业财务报表中并没有借款信息, 这很容易造成银行贷款几个亿, 而事业基金却有结余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学校事业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整体的负债及风险情况, 不利于对高校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必然会高估偿债能力, 低估偿债风险;也有些学校将银行贷款放在事业财务中核算管理, 但是这样的管理与核算方法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也显示出了很多问题。首先, 使用贷款时需要从事业财务账户转入基建财务账户, 这时候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在《制度》中没有明确, 通常有两种做法, 一是列“借出款”, 基建财务在收到后列“基建投资借款”。这样做造成同一笔贷款在两套账务系统中被重复核算, 并且学校在这样做的同时, 往往把贷款利息也在事业财务中进行核算, 这也不符合基本建设项目成本归集的要求, 导致基建项目成本核算不实;二是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拨入基建财务账户, 这样做虚增了单位自筹资金, 也同样存在贷款利息核算途径的问题, 而且这样做势必会加大当年支出总额, 造成收支逆差过大, 出现巨额赤字, 同时也不利于银行对高校财务状况与信用等级的评定, 使以后的资金筹集工作陷入困境。
(三) 综合财务预算的编制问题。
根据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 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管理上, 实行“大收大支”预算管理。而“负债经营”机制的引入, 使高校一贯坚持的“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 高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并不包括除自筹基建支出外的其他基建经费收支, 这明显不符合综合预算的要求, 违背了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初衷。
三、改革思路
(一) 调整现行《制度》, 取消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必须实时对等的规定, 以利于竣工项目及时移交。
因为对于利用财政拨款或学校自有资金投资完成的建设项目, 在转作固定资产时, 可以同时相应增加固定基金;而利用银行贷款资金投资完成的基建项目, 从根本上说, 在贷款尚未偿还或尚未偿还完毕的时候, 这部分资产并不能形成学校的净资产, 通俗地说, 就是这些资产还不完全属于学校, 学校只有管理使用权, 只有在贷款全部偿还完毕以后, 这些资产才真正属于学校, 才能形成学校的净资产。因此, 在固定资产转入之初, 不能同时增加固定基金, 只有随着学校利用自有资金或财政拨款分期偿还贷款而逐步增加固定基金, 直至最终偿还完毕, 这时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才又重新对等。这一点与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有些类似。
(二) 编制综合财务预算, 将基本建设收支纳入事业单位预算。
在现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的基础上, 按照学校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建设进度计划, 以各单体项目工程预算为基础编制基建财务收入及支出预算, 并纳入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统一管理。
(三) 调整会计科目, 将基建财务核算融入事业财务核算。
一是资产类科目。增设“在建工程”总账科目, 本科目参照现行基建财务会计科目设置“建安投资”、“待摊投资”、“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四个二级科目, “待摊投资”科目参照现行基建财务会计科目设置“建设单位管理费 (或基建管理费) ”等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在建工程”各明细科目均应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发生工程支出时按工程项目借记本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程款”等科目;基建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记“结转自筹基建”, 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表示在建项目投资完成额;在“材料”总账科目下增设“工程物资”明细科目, 用以核算基建工程购入和领用材料物资。本科目应按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购入工程物资时借记本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发生工程项目领用时按项目借记“在建工程”各明细科目, 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表示在库工程物资;增设“预付工程款”总账科目, 并按照对应单位 (或个人) 进行明细核算;发生工程预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冲销工程预付款时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冲销的工程预付款。二是负债类科目。在“借入款项”总账科目下增设“基建投资借款”明细科目, 并按贷款投放银行进行明细核算;增设“应付工程款”总账科目, 并按照对应单位 (或个人) 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核算各类应付而未付的基建工程款以及预留的工程项目质保金等;三是收入类科目。增设“基本建设拨款”总账科目, 并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年末将已完工交付使用项目所对应的拨款余额转入“基建结余”科目贷方;四是净资产科目。增设“基建结余”总账科目, 用以归集完工基建项目的收入和支出, 应按工程项目设置明细账。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基建借款本息尚未全部归还的已完工项目资金赤字数, 需要以后年度安排事业结余资金偿还基建借款来弥补, 年末转入“固定基金”科目借方, 冲减多计入的固定基金, 贷款偿还时再以同等数额事业基金转增固定基金, 借记“事业基金”, 贷记“固定基金”, 直至借款偿还完毕;贷方余额表示已完工且基建借款已归还的基建项目资金结余, 年末转入“事业基金”科目贷方, 若属于特殊渠道资金来源, 则按相关规定处理 (如拨入的国债资金) 。
参考文献
〔1〕彭昌喜.试论高校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分离引发的会计问题〔J〕.经济师, 2003 (10) .
〔2〕孟胜银.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7 (14) .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探析 篇8
(一) 高校基建项目业务财务处理流程
第一步, 通过各种渠道来源 (高校自筹或上级基建经费拨款、银行借款、其他借款等) 筹集基建资金;第二步, 建设项目施工;第三步,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为资产的交付使用和事业财务固定资产的增加做好财务数据上的准备;第四步, 资产交付使用。
(二) 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流程图示
从图1可以看出,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资金筹集环节, 项目概预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并进一步影响项目竣工决算、借款利息摊销;项目施工环节, 承建商的信用、实际承建能力、合同履行情况、工程结算情况等;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环节, 基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热情, 审计工作等。另外, 高校主管领导对基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基建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将影响基建工作的全过程。
二、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一) 高校主管领导的重视度
目前, 很多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只是照章付款, 没有起到财务监督、控制的作用, 归根到底是没有给予基建财务足够的重视。在很多高校领导的眼里, 事业财务关系到财政拨款的多少, 关系到高校的生死存亡, 基建财务只是一项临时性工作, 无足轻重。孰不知, 对一所普通高校, 固定基金 (即固定资产) 的金额占到全校全部净资产的百分之九十还多, 而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准确、完整是固定基金准确的基础和依据。高校主管领导要给予基建财务及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以重视。首先, 要从思想上重视, 充分认识基建财务决算对高校整体报表的重要影响及对基建财务人员工作态度、热情的影响;其次, 要赋予基建财务人员一定的职权, 使财务人员对不合理不合规的业务和支出有权说不;最后, 加强组织领导,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基建、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之间积极协作, 相互配合, 领导的重视将给各部门积极协作的动力。
(二) 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劣
(1)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现在的高校基建工程所涉及的金额都很大, 涉及到的具体合同很多, 而一个小合同所出现的纠纷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财务决算, 防范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出现和纠纷出现后的正确应对同等重要。首先, 选择信誉良好的承建商。其次, 确定承建商后, 在与对方签定合同时, 对较易产生经济纠纷的事项在合同中事先明确, 比如基建工程量的计量, 工程定额的选用, 材料差价的补差, 设计变更问题等, 另外, 签订的合同条款需经法律顾问审核, 减少合同中的纰漏。最后, 在工程完工后, 工程中的确存在质量缺陷的, 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措施及期限, 基建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和协调施工单位的后补事项, 及时做好工程竣工决算的各项准备工作。 (2)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时间选择。按照图1所示的基建流程, 工程竣工验收的及时与否决定了财务决算是否及时, 进而影响资产的交付。根据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复杂程度, 建设工程可分为单位、单项及全部工程,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指施工图纸, 施工过程、建设性质相对独立的工程;单项工程由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建设性质类似的群体工程;全部工程通常指统一规划、设计的群体工程。某高校建设新校区一处, 包括教学区、宿舍区、操场等功能区域, 其中教学区包括机械楼、美术楼、计算机楼等, 这里的机械楼、教学区、新校区可以分别看作单位、单项及全部工程。新校区或某功能区由于建设周期长、管理复杂, 可以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或经协商同意, 项目竣工后按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全部工程进行分别验收。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一般是在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 只需注意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3) 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 把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 以合理、完善并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基建业务正常进行的保障, 使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有据可依, 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 数字与内容的完整性程度
(1) 高校基建一般按单项建设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基建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概预算和《基建财务管理规定》确定核算内容并设置账务, 做到核算范围完整、口径一致、方法正确且前后期相一致, 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奠定良好的基础。待摊投资支出是财务核算的重点, 其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和借款利息是核算的难点。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在高校基建财务核算实践中, 借款利息一般有三种核算方法: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全部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项目建设竣工后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按照项目支出金额和借款利率计算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差额及项目建设竣工后的计入学校财务费用。 (2) 加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前的账务清理工作。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对项目建设所有成本费用的汇总和统计, 要对涉及到该项目的所有财产、物资、账务进行彻底的清理。首先, 项目施工现场和高校建材仓库中各种甲供设备、工具、器具、建设材料的清理;其次, 涉及到竣工项目的所有债权债务的清理;再次, 竣工项目相关的批准文件、施工合同、财务会计资料的整理;最后, 所有需清理事项的账务处理工作。 (3) 加强项目竣工财务结算及决算的审计工作。工程审计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 一般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概预算审计主要是明确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是否恰当、合理, 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的目标;跟踪审计是对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 关注工程变更设计, 在现场对工程建设有一个感官的认识, 可以让审核人员分析出可能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工程结算审计主要关注施工用料、隐蔽工程的记录与确认、用工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及合同管理中较容易忽略且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工程变更、工程暂停及复工、工程延期与延误、费用索赔、合同争议调解、违约等各种敏感情况的处理。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的复核和规整, 是前三个阶段的汇总, 方法主要是根据会计账簿资料和前三项审计内容的同步性, 评价是否已对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四) 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效果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是由高校基建财务人员来完成的, 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否准确和完整。对基建财务人员的有效培训是提高其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1) 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基建和工程造价知识。基建财务人员大多由事业财务人员兼任, 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也缺乏必要的后续培训, 加之《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不是针对高校基建财务的专门会计制度且已制定多年, 这些都造成了基建账务处理随意、模糊的特点, 给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带来不便。 (2) 基建账务处理工作的兼职属性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不重要的心理预期, 直接导致其工作热情不够、时间不够。很多基建财务人员被排斥于基建的全过程之外, 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参与到具体的建设环节之中, 导致基建工作与财务的衔接不够。
目前, 我国高校实行一体 (高校) 两账 (事业、基建) 的会计核算制度。在此制度下, 如果高校没有足够的事业结余来接收基建工程的竣工项目, 将直接导致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的延滞。根据对部分江苏省属高校的调查, 针对学校事业账面无力接收已竣工建设项目的情况, 通行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基建账面“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科目挂账, 待有足够的基建拨款后予以冲销;二是在基建账面“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长期挂账, 待有足够的基建拨款后予以冲销, 这是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方法;三是在资产交付使用时, 直接把“基建拨款”科目余额冲成负数, 表示事业账应该拨付的金额, 目前只有个别单位在用。根据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 (财会便[2009]62号) 文件的修订精神, 笔者建议基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 借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 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次年初, 借记“基建拨款”, 不足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贷记“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以后年度有基建拨款后再冲销“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这样处理, 既考虑到现有核算制度的要求, 又充分体现新制度的设计精神。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基建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苏财建[2004]61号。
[2]胡邦发:《重视和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市场周刊》2008年第10期。
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探讨 篇9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
1 基础工作管理
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要将制度、机构、人员的素质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好。高校需要建立起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基建负责机构, 机构成员由财务、基建、审计这些部门的成员参与。机构要明确的规定好机构的负责内容以及工作职责, 可以考虑按照财务制度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基建项目特点的《基建资金报销程序及审批权限管理办法》, 对报销的工作程序以及能够签字报销负责人的职务、签字报销的权限作出详尽的规定。对于那些大额资金的提供与支付还需要有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人员与校领导的的签字批准, 建筑工程的进度款则需要有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方的工作人员、工程的预算员和相关的部门负责人都有签字的工程进度表。其他的费用全部需要施行定额控制, 减少不必要、不需要、不合理的花费。
高校可以考虑在财务部门下单独设立出一个基建财务科, 同时对科室内部的职位以及工作流程作出能够互相制约的设计, 对于资金的申请、支付、财务凭证的审核, 账本的记录、印章的保存与管理以及有关票据的管理需要建立起能够相互制约的内控制度。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来设立账薄与财务核算, 对于机构组成人员需要加强其在职培训, 并保持机构人员的稳定性。在基建管理方面可以多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满足管理的要求。
2 项目管理
出于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以及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基建财务的有关人员需要参与项目管理, 并从财务的角度来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 在立项、招标、投标以及合同管理期间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建项目是按照高校的发展计划提出, 依照流程提出项目建议书、提供可行性报告, 批准后有关的技术设计。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不能超越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数额、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基建财务要知晓项目的概算以及报告中的数据等信息, 掌握这些信息后依照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核算管理体系, 同时也可以制定好年度的投资方案。
基建财务对于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施工所需的建筑材料的采购需要全程参与与监管。项目的招标期间, 校方需要成立负责招标的专门机构, 由主管基建的领导来担任负责人, 成员由财务、基建、审计这些职能部门的人员所组成, 主要的职责是处理有关基建项目的具体招标工作、确定招标的细则、考察与确定投标或者邀标的单位、审核评标的结论。校方在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 合同的内容不可以与招标文件的内容相抵触。基建财务在看到合同文本后第一件事是确定该项目进行了招标且已经有单位中标;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合同的规定是否清晰;对于工程的质量标准、付款所需要的条件与要求以及违约的责任。第二是需要设立专门的登记程序, 对有关的合同文件进行标号, 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好有关的档案, 这些都是今后支付账款与项目决算的重要依据。
3 资金的有效管理与运用
基建项目动工需要有足额的资金来支付, 我们需要确定资金可以按照需要及时足额的到位, 要做到专款专用, 不可以截留工程款。对于来源较多的项目, 要能够保证配套资金也能够按时足额的到位。高校贷款来从事基建项目是为了高校的今后的发展, 但我们也要依据学校的实际经济能力来确定所能够借款的数额, 这就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与推算, 同时也要做好有关的偿还贷款的计划, 这样方能有效的防止出现拖欠银行贷款现象的发生, 保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的从容有序的开展。
工程款只有按时且足额的支付方可以让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基建财务会计依照工程进度来支付工程进度款, 基建财务的工作人员需要不定期的前往施工地点查看项目的实际情况, 所支付的款项要能够与工程的施工进度相吻合。学校负责基建的部门需要根据监理方提供的进度来核查报告与工程进度决算报告。当项目的主体的支付金额已经到达总额的一半以上, 就可以停止支付。
4 项目完工后的决算管理
学校需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与职能部门的成员来共同参与工程完工的财务决算。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多读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在正式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基建财务人员就需要做好清理工作, 主要的清理内容是档案资料的收集规整, 账务与物资的盘点和债权债务的偿还与追讨, 需要做到账本与账本, 账本与财务凭证, 账本与财务报表都能够一一对应。各种材料、设备、施工工具、机械器具这些需要实地清查, 一一列表, 好好保管, 也可以依据国家的规定处理。
5 监督管理
为确保学校内部基建财务会计制度切实执行, 财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 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纠, 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基建项目管理的需要, 学校可提请内审机构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查基建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 并根据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实际情况, 对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 内容主要包括概预算复审、施工合同协议审查、工程设计变更审查、年度财务审查等。
另外,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投资评审专职机构, 专门负责基建投资审计和分析评价工作。帮助学校设立相关会计核算模式和财务管理制度等, 使高校不断注重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不断提高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剑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06, (32) .
高校基建财务 篇10
【摘 要】从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源头,对基建财务管理过程的控制,对工程竣工后的控制方面入手,分析了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财务预算;基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基建财务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虽然目前基建财务管理的控制的方法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财务预算仍对基建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财务预算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项目工程施工的资源分配都是以财务预算为基准来实现的。所以财务预算是基建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财务预算与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预算是经过将企业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的结合,以实现持续经营、循环发展为目标,按照最为经济的方式,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远望性的管理手段。而财务预算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通过资金的组织运用、业务的预测评价等方式,深入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有价值管理环节,既以超前的视角观察企业的未来,又全面结合当前的经营形式,既是科学系统策划企业经营方向的“方向盘”,还是避免整个预算体系断链的“钢索”。
基建财务的管理对象是各种资本性建设项目,包括基础建设、改建迁建、恢复性建设、技术性改造等资本性投入工程。其是按照项目法人制、项目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依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以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对上述各类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财务管理。
二、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控制
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全程具有控制作用,即对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增资后评价分析的整个建造过程进行的全链条式控制,包括规划和可研、设计和招标、资本性预算及现金预算、工程成本会计核算、工程物资财务核算、工程结算决算、在建工程增资以及建成后评价等所有阶段。
其具体控制工作包括:参与项目储备库建立及项目选型以取得预算基础、审核项目可研报告及概算确定预算源头、组织工程资金预算及期间现金预算编制、开展工程预算监督及会计处理、组织实施工程竣工结算及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工程转增资产价值与预算的比较、项目结束后对投资预算效益的分析。
三、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控制的源头
在对财务管理源头的控制上,财务预算极为重要,做好财务管理的源头是后续工作进行的基础,在项目的启动阶段,财务预算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选址选材、选线的工作中去,从财务的角度为工程项目的选址提出自己的意见,财务管理人员也要深入工程内部,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规模,调查工程原材料的价格,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设备物资选材等信息,利用资金报酬率PVI、内含报酬率IRR、投资回收期PP等评价指标,估计项目实施的环境、技术、盈利等各种可行性,及时向规划人员提供财务预算控制建议,保证项目选定过程能充分参考预算人员意见。
选型完成后项目即进入正式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预算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实施的方案中来,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规划为基础,充分考虑好资金的流向问题,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合理预计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耗用,准确把握各阶段资金筹集到位、大型物资设备款支付,工程大额费用支出、完工结余资金处置等各个节点,保证在设计之初就向未来每一建设阶段赋予有力的预算控制,避免项目执行弹性过大对企业资金管理甚至生产经营带来不利。
四、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
基建项目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工期长,资金周转和收支频繁,这都给基建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企业应该注重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弄清基建的财务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收益和亏损,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财务预算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工程的每一笔支出都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来执行,如果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的情况,则应该在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再决定是否修改预算方案。由于预算毕竟是对工程进展的一个大体估计,而实际情况可能与想象的有出入,所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工程预算的弹性,对与实际不符的预算进行修改,杜绝没有缘由的提升工程标准和无故的夸大项目的建设范围,应将财务预算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此外还要注意调剂各项资金的分配,按照需要资金的紧迫程度来分配资金,提高利用率,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五、财务预算对基建项目完工后的控制
财务预算既是对工程的整体评估也为同型项目的事实提供依据,对基建项目竣工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工程竣工后,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整理统计工程的设计图纸,工程的竣工图纸,原材料的消耗及剩余,设备移交情况、雇佣工人的花费等等。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书面资料交给财务人员审核评定,财务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核对工作,财务人员要对基建项目产生资产的数量,价格等信息进行审核,核验惟一的对比标准就是财务预算,与预算进行对比是有效评定项目工程的标准,检验工程施工每一阶段的资源利用和分配是都合理以及实际与原定计划的差异性,这样这些都可以成为项目投产后效益的准备资料,为以后同种项目的预算提供了借鉴。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建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
信息化的手段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领悟,对于预算来讲,更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指企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系统的管理和设计,知道企业的决策者和生产经营者做出决策,ERP是一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手段,之所以应该广泛应用于基建财务预算,是因为信息系统具有准确性、透明性、严肃性等优点,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更全面的掌控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的预算,提升了基建财务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把原来的高彈性管理变为刚性管理,有效防止了管理上的疏漏,完善了管理基础,优化了管理战略,使预算的中心不再是财务,而是升级为对基建预算的全面控制,随着基建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增强,基建工程也会随之发展。
综上所述,财务预算是对基建财务管理的各个过程进行控制,财务预算可以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向,可以为企业节约资金获取盈利,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顺序及其质量。现如今,财务预算也开始引入了信息化的内容,可见,以后财务预算对于基建财务管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对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11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基建团队管理思想素质、职业水平有待提升
1、高校行政领导思想不坚定
2013年4月底至5月末,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校长邹世凌、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因涉嫌严重违纪,先后被纪检部门调查。除这三位校长外,这些学校亦有数量不等的中层干部,被一并调查。这些违纪干部均与学校新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思想意识不坚定易受金钱诱惑,其中曾黄麟利用工作之便在学院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为承建单位和个人提供帮助,先后收受单位或个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00余万元。
正因为权力缺乏监管,领导思想素质不高,当行政领导可以直接干涉工程全过程时,高校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频繁暴露,“潜规则”充斥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招投标环节、发包分包环节、施工环节、验收环节、 预决算环节和工程进度款预付环节等等,造成行贿成本列入工程预算。因此,保持廉洁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强化基建财务内部控制和自身责任意识的首要条件。
2、基建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客观上讲,高校财务人员对于基建项目的财务分析及预测缺乏深层次的参与,大多数高校会计缺乏建筑行业的会计知识,因而也不甚了解工程项目从决策、招标、概算、预算到竣工、决算控制和监督的流程, 对违规违纪挪用资金等不合理的现象没有施以有效的监督。
(二)基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不规范
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独立的基建项目投资账簿,或者核算不按规范进行,把支付给承建方的款项混和计入高校的基本会计账务中,造成有出现资金重复支付的可能。同时相关的制度建设也不够科学完整,在执行中也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
2、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高校的多数基建项目属于非经营类别,因而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主要领导对投资效益重视不够,主管部门也缺乏科学量化的指标来考核基建工作效益。此外,学校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配合,致使诸如基建管理部门身兼采购和监督两职,完工后又负责办理竣工结算,使得报销的材料费用很大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有些项目的应酬费用或其他维护费用也摊入工程成本,从而虚增了工程造价。
(三)债务融资风险认识匮乏
一些高校在基建过程中,对于高校本身的债务风险认识不够,对基建项目的财务风险估计不足。如在近年来较多高校的新校区建设中, 对贷款风险认知不到位,债务融资规模超出学校自身承受能力,导致资金运行成本过大,对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前些年甚至一度产生了“高校破产”的传言。此外,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去保障基建资金安全,没有相关的财务监督也是认识不足的隐患。
二、提升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基建工程的监管,自上而下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挤压权力空间,预防高校基建领域的行贿腐败,降低工程成本
首先,高校内部加强对行政官员权力的监督与制衡,积极推行校务政务公开,保持一定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其次,调整和完善各项基建工作的程序,防范权力滥用的漏洞,特别注意涉及重大环节的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外部纪检监察和内部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确保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后,高校相关行政领导要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好不相容制度相分离,让财务人员资金管理覆盖到各个项目环节。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组织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工程预决算等各个重要环节。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机制,推行廉洁准入制度,对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提供外部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2、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从高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来说,要强化思想素质,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使一切不规范的行为都无路可循。要把高校基建项目作为高校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的主要战场之一,强化各级管理和监督。其次,对于基建管理人员而言,在具体业务过程中,要深入实际,对于具体基建项目有所了解,特殊工程项目、工序、工艺要深化认识,切实做到费省效宏。再次,对于高校财务人员来说,要强化多领域的财务专业知识,尤其是关于建筑行业,尽量掌握基建方面国家现行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尽快走出传统的记账式会计管理和单纯性经费管理模式,更多地参与项目管理,应对新的挑战。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完善基建核算体系
1、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
要完善高校基建投资财务管理,必须将高校基建财务并入校级财务,分设项目明细账管理,并结合建筑行业设立满足会计核算需要的明细科目,即一级对应总账科目,二级对应工程项目名称,三级对应项目的承建单位名称。同时,还应增加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2、规范工程成本计量
只有及时地办理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手续和成本归集,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控制。这样,财务部门可以将竣工的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使得基建投资与其形成的资产在时间上形成配比,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工程成本。同时,不能随意把应酬费用等摊入工程成本,对于旧建筑的残值计价及处理应按相关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国家资产的整体性和工程成本的计量无误。
3、建立全岗责任制
将基建财务内控思路贯穿整个建设项目,并配置专人负责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相关事宜。基建财务人员在项目决策之初,要结合项目申报书给出书面的可靠性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及时反馈信息;在项目概预算环节,财务人员应熟悉并审核项目工程量、定额选取、费用及加总计算的准备性和合理性,若有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询问调整;在项目招投标环节,基建财务人员更应投入其中了解整个项目实施过程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工期情况,用专业的角度审视与财务相关的结算等条款,防止出现漏洞给单位造成损失; 施工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对资金流进流出、施工管理费用、工程进度控制及领导应酬费用有明晰的监管过程,禁止公私混用,把握控制好成本;对竣工验收和决算,财务人员应严格审核分析概算、预算与执行情况的差异,适当做好成本分析。此外,基建财务人员要时常进入工地, 了解工程进度情况,了解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若出现资金不足等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具体缺失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建设资金。
(三)建立科学理财观,降低财务融资风险
1、明确资金有效使用
高校基础建设领导及财务人员应与投资方统一思想意识,对于资金使用不讲收益,只追求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其中因行贿成本而增加的工程预算。高校应在长期规划中合理运作资金,保证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优化,配比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教学质量提升投资的资金。
2、制定资金安全保障制度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财务人员应对大额资金的动向把握动态,对资金支付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学校应对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资金损失追究相应的责任。
3、控制高校融资规模
高校首先对资金的来源要有一个总体规划,不能因项目规模或学校其他管理而盲目融资,应遵守教育部与财政部下发的相关规定,将债务融资控制在一定安全系数内,对于高校贷款银行也需时时监控,银行要与高校基建财务人员有定期往来,对融资规模过大者予以警示。
4、提高财务审查力度
制定高校基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管理骨干在职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资金财务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作为领导绩效考核之一,进一步防范受贿的违纪行为。针对相应的工程特点,应进行跟踪审计监督, 对整个项目过程的建设及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减少资金的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是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规范运行,廉洁办学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自身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素质提升,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基建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升高校基建资金的运行效率,是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敏.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7
【高校基建财务】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些思考09-06
高校基建借款08-25
高校基建工作12-03
高校基建投资12-23
高校基建工程07-29
高校基建档案工作刍议08-04
高校基建档案归档管理11-05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12-04
高校基建管理必须加强12-26
高校基建工程流程管理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