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咨询系统(共12篇)
旅游咨询系统 篇1
1 引言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广泛存在着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系统。旅游系统是各种旅游事象的集合体, 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实现旅游价值的整体功能。因此, 旅游系统论把旅游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来研究能够分析出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 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考虑问题的方式。
2 景区旅游系统
虽然景区的外在形态表现千差万别, 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李洪波提出了景区系统的概念, 构建了景区系统。他认为景区系统由居民、经营者、游客、吸引物和当地政府构成。但是这个系统没有明确指出景区系统的内部运行, 而且没有考虑环境对景区经营管理的影响, 忽略了外部支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田世政则认为景区系统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旅游服务等要素的有机构成。把在景区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土地、自然环境、原住居民、旅游资源称为原生要素, 把经过开发之后产生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者、景区经营管理与服务者称为再生要素。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并指出了景区与外部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在前人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景区旅游系统由旅游主体 (旅游者) 、旅游客体 (旅游对象) 、旅游介体 (旅游服务机构) 、旅游载体 (旅游环境) 4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 旅游主体指的是景区旅游者, 旅游介体指的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组织的总和, 包括旅行社和旅游交通部门, 涉及到的人员是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客体即旅游对象, 包括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旅游载体指的是保证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旅游环境, 包括旅游景区的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
从景区旅游系统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景区旅游危机的成因: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和不安全的旅游行为, 其中不安全的旅游环境包括景区内部环境、景区的运作环境和宏观的外部环境;不安全的旅游行为包括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旅游从业者的不安全行为和当地居民的不安全行为。
3 基于景区旅游系统的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构建
景区旅游系统涉及的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载体, 因此基于景区旅游系统角度思考的景区防控管理系统更注重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载体的考虑, 危机事件的发生即是旅游环境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旅游载体发生了改变, 在危机防控管理系统构建方面危机事件和旅游载体可以结合起来考虑, 因此可以把景区旅游危机防控管理系统的建构归结为3个子系统的建构:旅游主体子系统、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和旅游客体子系统。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 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根据三者存在的关系, 可以把防控管理系统建构如图2所示。
3.1 旅游主体子系统
旅游主体指的是旅游者, 但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旅游主体是3个系统中最活跃的, 同时对旅游管理过程而言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旅游主体子系统指的是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危机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控制。通过宣传教育, 强化旅游者的危机意识和保险意识,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的内容除了完成旅游服务之外, 还应包括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旅游安全救援知识和基本的救护知识, 并对旅游事故进行警示和演练, 不断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当地居民对环境比较熟悉, 在旅游危机救援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2 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
旅游危机事件对人 (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当地居民) 起着警示的作用, 同时对物 (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设备) 产生影响, 也是导致人和物造成实际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旅游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危机的处理过程, 将旅游危机事件分为3个阶段:危机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应对和危机后的恢复, 这3个环节都涉及到人和物, 需要“人”来执行, 并受到“物”的制约, 同时对两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2.1 预警系统
危机前的预警系统是预防的表现, 也是旅游危机事件子系统的起始步骤, 是贯彻“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原则的重要体现, 对景区旅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带来的危害后果。减小危机影响的最佳方法就是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危机预警系统对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景区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对景区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 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
3.2.2 应急救援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根据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制定的计划和应急措施, 充分的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 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 能够迅速的控制事态的发展, 尽可能的减弱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害, 将危机事件对旅游者和旅游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3 善后处理系统
善后处理指的是在应急救援处理完之后, 对事发现场的进一步处理, 使景区的旅游形象得到尽快的恢复, 恢复旅游者的旅游信心。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旅游者、旅游景区造成负面的影响, 而善后处理是减少危机事件负面影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3 旅游客体系统
旅游客体子系统的内容主要是旅游设施设备和旅游资源的安全管理, 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设施设备以及对旅游资源造成损害, 而它们的损失或损害也会导致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设备作为完成旅游活动所必须的基础条件, 对景区而言, 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防控管理。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很多旅游设施设备作为支撑才能顺利进行, 一方面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 并对这些设施设备引进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以及引进后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维修。另一方面是对检查小组成员的要求, 检查小组的成员应该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旅游设施设备负有安全责任。在设施设备引进时要严格的审查, 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也要给予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能够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
旅游资源安全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人类有使旅游资源免受不利因素危害, 免除危险状态, 并使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得到不断改善的责任, 同时这也是生态安全的要求。首先,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保证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严格的控制游客数量防止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的超负荷使用, 这也是保证资源安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 应通过媒体的正确宣传, 引导旅游者的选择, 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景区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有效的缓解景区旅游安全的保障压力, 并保护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其次, 应加强监督预防外来物种对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而引进的新物种以及越来越多游客的造访都会对相对封闭的景区带来许多潜在的威胁, 给景区发展带来问题。最后, 强化管理景区内的污染源, 保证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质量。随着旅游的发展, 景区内的污染源会增多, 加上景区内居民的生活垃圾, 加重了景区自身净化能力的负担, 因而加强景区污染源的管理是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不仅需要建立相关的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使用清洁器具等) , 还需要景区内的居民树立环保意识, 珍惜景区内的优美环境, 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田世政.基于系统分析的旅游景区管理研究框架构建-以公共资源型景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 2007 (11) .
[2]谢志华, 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 2008 (6) .
旅游咨询系统 篇2
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Where to play去哪裡
What to play玩什麼
How to plan怎麼去
How to play怎麼玩
人人都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旅行。人類的夢想素材飽含著愉悅的心情、溫暖的環境、甜蜜的親情甚至財富的滿足。而這一切可以因為旅行而改變、因為旅行而實現。旅行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在異地的暫時性的生活方式,具有享受性,業餘性等特點。旅行可以改變個人的觀點、增加能力的積累、豐富自身的知識……這些都為實現以上夢想奠定了主觀的基礎。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各種比較成熟旅行的動機理論,比如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但是什麼樣的信息能夠誘發旅行動機、如何將旅行動機誘導為行為、旅行行為在執行層面有哪些必須的要素?這些問題在學界一直都未能獲得公認並且滿意的答案。最關鍵的是,以前的旅行動機或者行為理論,往往都建立在傳統旅行行業和傳統信息傳播基礎上,並沒有引入當今數字化互聯網生活的新觀點。比如常見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行要素曾經一直被旅行業界奉為產業鏈的經典,但現在眾多湧現的旅行網絡SNS就已經跳出了原始的行業贏利框架。另一方面,信息同動機的密切關系,尤其是社會科學家Gregory • Bateson提出的『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也徹底刷新了旅行產業鏈對旅行動機要素的認識。信息刺激行為動機,人人皆有旅行需求。2W-2H(去哪裡、玩什麼、怎麼去、怎麼玩)在繼承傳統旅行動機的研究基礎上,融入當今傳播學、行為學、心理學、控制論,乃至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趨勢,為旅行行業提供了新的行為動機理論。
Where to play去哪裡
信息資訊刺激著普通自然人最本能的旅行渴望。比如在某個地方曾經發生的故事、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某處經典場景、比如一曲喚起你曾經夢想的背景音樂。我們向公眾傳播劉三姐的故事,帶動著桂林的旅游;我們向公眾展示明清兩代的皇室紛爭,帶動著故宮的游覽量;海明威、喬伊斯這些文學巨匠,帶動著人們對巴黎左岸的旅游衝動;一部《盜墓迷城(Mummy)》為埃及的旅游業創造了大量的意外收入……這些都構成了刺激旅行需求動機的信息。無論是從旅行社的產品售賣、景區景點的規劃設置、旅行媒體的宣傳推廣等等,都是在利用某種跟目標客戶相近的信息來刺激對方『去哪裡』。當人一旦被信息激發出『去哪裡』的遐想時,也就將一個普通自然人轉化成了一個有旅行需求動機的潛在消費者。
What to play玩什麼
去哪裡……玩什麼去哪裡……玩什麼
『去哪裡』和『玩什麼』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兩者幾乎是同時孕育而生的。『去哪裡』指明了一個空間的差異,使普通自然人產生出概念上的旅行心理。『玩什麼』則刺激著旅行動機的進一步深化。到桂林去聽聽劉三姐那樣清亮的民歌、去故宮感受皇室的雍容華貴、游巴黎左岸體驗語言大師的心境……不論旅行社還是旅行媒體,第一步都是在盡力向目標客戶描述『玩什麼』的情景,為潛在的旅行消費者繪制出一副虛擬的夢想場景。如今的網絡旅行SNS通過游記、風景照片、視頻、音樂等等來激發會員的旅行渴望,甚至還有專門技術打造的虛擬旅游網站,都是在滿足這一客觀需求。有人說旅行就是追夢,其實這也就是『去哪裡』和『玩什麼』從心裡動機上充分激發了旅行動機的緣故。思想就是動力,旅行改變人生。How to plan怎麼去
旅行動機被激發之後,制定旅行計劃就將是通往執行的必經之路。『怎麼去』是旅行者在大腦中模擬現場旅行的一個規劃步驟,目的地有多遠、交通食宿如何解決、線路怎樣合理……以上都建立在時間、安全、經費的基礎上。與之配套的是與普通自然人相關的一切衣食住行上的全部信息需求,包括天氣預報、醫療急救、服裝搭配,甚至現代旅行必備的數碼相機、MP3、防曬護膚品、速食品等等。運籌帷幄之中,方可決勝千裡之外。
由此可見,在傳統的旅行產業上,『怎麼去』產生了最大的利益價值。以『吃住行游購娛』為例,除了『游』和『娛』,其餘四個都來自『怎麼去』。而且『吃住行游購娛』之所以統治了旅行動機理論如此之久,恰好因為這六大要素都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現行的大量旅行產業正是滿足於這種利誘,忽略了『去哪裡』和『玩什麼』的存在,跳過了普通自然人的動機階段,直奔價值鏈主體而去。這種偏激的行業求利傾向,把大量可被誘導的普通自然人拒之門外,忽視了大量潛在的旅行消費動機,將旅行的大門只為『旅行者』敞開。其實,人人都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旅行。
How to play怎麼玩
動機促進的執行階段,並不是對規劃的機械復制,而是包含著根據客觀狀況而誘發的大量行為修訂,也包含多次的『去哪裡、玩什麼、怎麼去』的動機行為順序。旅行者在旅行過程中,總是在不斷求證自己動機中的渴望是否實現、規劃中的步驟是否可行,同時也會伴隨
產生更多的需求疑問。在貴州黔東南觀看苗族歌舞的游客,往往都想知道怎樣纔能加入舞蹈的隊伍、苗族的頭飾是不是純銀的、米酒如何釀造而成……還想知道周圍是不是還有更富民族特色的苗寨、能不能趕上一場姊妹節……
信息時代怎樣解決問題信息時代怎樣解決問題
世事難料。旅行者在旅行中湧現的無數新動機和新需求,往往都是先期無法預估的。如果當場得不到信息的補充和滿足,就會大大削弱旅行者的預期渴望值,甚至放棄原有的旅行計劃。通常情況下,旅行導游充當了這個信息即時補充者的角色。導游會盡可能的滿足游客隨機提出的需求、幫助游客處理突發事件、或者誘導游客追加旅行預算等等。
2W2H如何激發旅行的渴望2W2H如何激發旅行的渴望
另外,根據Gregory • Bateson『人類不能不傳播』的基本思想,旅行者在旅行中,還會隨時湧現出即時心情分享、信息分享的需求。比如給親人發短信告訴對方自己在哪裡、比如給朋友傳圖片讓對方知道自己多麼愉快、比如告訴更多的人『我居然登上了泰山』……可惜的是,在傳統旅行產業中,不僅導游無法解決這個『分享需求』,整個旅行產業鏈都做不到。就算是旅行媒體登載游記、照片之類的,那也只是『事後分享』的解決方案,而無法做到旅行者渴望的『即時分享』。
傳播媒體的技術革命和信息民主化進程,帶來了『即時分享』的解決機會。現在,當旅行者在跟少數民族一起載歌載舞時,就可以馬上拍下彩信發給好友;或者就近找一家網吧將相機裡的照片上傳到自己的博客空間;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將隨機寫好的短小游記上傳到SNS社區;甚至會有一部帶照片GPS信息的網絡相機將旅行者拍攝的照片當即通過無線傳輸到指定地圖網站。
旅游咨询系统 篇3
摘要: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旅游发展已经进入智慧旅游发展阶段,秦皇岛市在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进行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尝试和探索,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就如何构建秦皇岛市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出方案,从而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旅游 ; 秦皇岛市 ;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79-002
一、问题提出背景
2010年12月,秦皇岛市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启示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相关会议精神,认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很有必要搭建起一个秦皇岛市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加快全市旅游信息建设步伐,改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市旅游业从传统经营向数字化经营的过渡和转型,有效发挥媒体在旅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配置市场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制定了《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秦皇岛市旅游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秦皇岛市旅游网站信息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等文件,明确了 “旅游服务手段要信息化,要加强旅游网站、旅游数据库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打造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争取在五年内(2010年-2015年)实现“数字旅游”工程。
二、秦皇岛市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秦皇岛市旅游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从互联网上查询旅游信息,面对游客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另外一方面,以政务行政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对旅游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集旅游政务系统、旅游者服务系统、旅游企业服务系统、旅游监测预警系统、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于一体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1.提高旅游行政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的需要
旅游管理部门通过旅游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旅游信息整合和联网,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改变其原先的粗放式管理方法。旅游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通过对工商、交通、质检、卫生、公安等部门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助联动,结合旅游信息统计数据形成旅游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者安全。
2.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2013年,秦皇岛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9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6.3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9.6%。面对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的需求,成为了旅游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互联网发展为旅游信息提供了可能,旅游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旅游信息。
3.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需求
智慧旅游提出来以后,秦皇岛市进立了游客咨询服务中心、12301呼叫中心体系、旅游目的地资讯网站、游客集散中心体系等建设和探索,但这些体系在信息整合利用方面尚存在诸多弊端。而通过智慧化的旅游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整合旅游信息资源,通过顾客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很好地把信息传送给游客,也方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个性化的动态信息服务。从而优化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
4.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需要
2010年12月在《秦皇岛市“十二五”旅游规划》中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酒店、景区等原有的服务和管理流程以游客需求为核心,实现部门间的优化合作,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其生产和管理成本。信息技术本身作为生产力要素,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增值性,同时对构成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效能的发挥又起到“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三、秦皇岛市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
秦皇岛市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关键核心是通过云计算,宽带网络和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及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多元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搭建一个技术服务平台,又称云平台。这个云平台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使旅游智能化成为可能。云平台通过物联网信息服务终端,直接链接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子系统,并通过IT设备和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云应用组成,对所有数据进行集中、交换、存储、处理和挖掘,从而为旅游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咨询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游客定位、智能导航、电子门票、电子地图、电子导游、智能导购、电子支付、互动社交、智能卡、信息发布、数据统计、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监测预警 等其它服务。(如下图所示)。
为了能够保障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实施和运营,需要建立三大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营体系。三大体系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1.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是旅游信息化系统构建的第一要务。应从管理、运营技术、系统维护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系统运营的安全等级。采取“全面防御、主动防范”的安全保护策略,建立运营环境安全、网络通信安全、终端接入安全多重防御体系,建立安全的通信网络、安全的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实现对系统建设的层层防控。
2.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是确保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实现相互融通、统一操作、规范管理的技术支撑,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建设规划、运营管理、系统维护、绩效评估的管理规范。标准化规范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业务操作标准、技术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认证标准等。
3.运营管理体系 旅游信息系统构建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上一个信息化IT项目,更不是选择一个管理软件的问题。而是如何构筑全方位运行管理体系,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该管理体系的运转,实现系统运营平台的变革。如果在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片面重视技术问题,而忽视管理体系,就会导致系统建设项目成功率不高。旅游信息系统的“公共服务性”决定了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的战略发展管理模式,积极发挥政府统筹、领导和协调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工作顺利开展。
随着旅游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智慧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建立一个能够共享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已经成为旅游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是秦皇岛市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秦皇岛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云鹏, 沈话玉. 智慧旅游[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01):59
[2]唐晓云. 信息技术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J]商业时代(产业观察),2010(25):122-123
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的开发 篇4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过程中都要通过人机交互来使用计算机, 通常的人机交互方式是以键盘、鼠标、屏幕为主。为了使人机交互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界面更加美观、友好, 语音识别合成技术、三维建模与动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泰山旅游资源, 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三维动画合成、多通道交互以及知识库等相关技术, 设计开发了一款“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目标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向人们介绍泰山的旅游信息, 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泰山和泰山的文化, 为用户服务,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系统开发的3D虚拟人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能够通过文本、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 同时可以给出一些相关景区、路线的展示。以实现旅游景点无人值守的友好的智能旅游咨询服务, 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问答服务, 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本景区, 知道来到本景区可以玩什么, 怎么去玩, 怎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享受本景区给您带来的最大乐趣。
1 系统设计
系统的开发环境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开发语言使用C#,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8, 三维建模使用3DS MAX 2010。
系统主要实现了语音模块、3D虚拟人模块、知识库模块,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语音模块实现了语音输入、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文本阅读功能。3D虚拟人能够随着用户输入的问题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 同时做出不同的动作手势, 回答问题时能够保持口型和语言的一致。知识库存储大量的景区旅游信息, 能够根据用户提问实现智能搜索, 进行景点介绍, 景区路线导航, 同时提供酒店信息和天气预报服务。
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用户操作界面中包括3D虚拟人的显示与控制, 文本输入输出, 语言操作控制、景点与景区路线展示、酒店信息和天气预报等;
2) 智能咨询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用户和虚拟人之间的交流, 用户可以用文本或语音的方式提问, 虚拟人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后, 到知识库中智能搜索出相应的答案, 然后以语音或文本的形式进行回答;
3) 3D虚拟人承担了旅游咨询员的职责, 通过三维建模构造的虚拟人, 实现了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控制, 如挥手、摆手、点头、微笑、烦恼等。动作表情与回答问题的内容相匹配, 口型与语言相一致;
4) 知识库中存储着泰山的旅游信息, 例如景点介绍、景区路线、宾馆餐饮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方便于智能问答, 易于知识扩展。
2 系统实现
2.1 语音模块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计算机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输入的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过程, 也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类的语音。语音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语音识别 (speech recognition) , 一个是文本转换语音 (Text to speech) 。微软提供的Speech SDK提供了关于语音技术处理的一套应用程序接口 (API) , 系统通过调用这些应用程序接口能够实现相关的语音功能, 包括语音识别和文本阅读。
语音问答模块是建立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基础上, 把通过麦克风输入的音频通过语音识别引擎转换成文字。虚拟人根据用户用语音输入的相应指令, 完成不同的动作, 例如对整个软件的操作、对泰山旅游相关信息的了解。本模块中主要使用的是:Speech Lib, 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两个接口。首先, 引入Speech Lib命名空间, 然后实例化一个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对象。在方法中构造一个语法器, 语法器中附加一个事件处理程序, 以便接收语法器发送的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事件, 将语法器加载到识别器中。之后识别器开始监听符合该语法规则的语音。当识别出符合语法的语句时, 调用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事件处理程序。
2.2 虚拟人模块
3D虚拟人的建模采用3DS MAX 2010的Poly多边形建模制作完成, 包括人物的头部, 躯干, 衣服。人物骨骼使用Biped系统实现, 蒙皮使用Physique修改器实现了骨骼动画。表情动画采用Morpher变形器控制实现了眨眼、口型、微笑、皱眉等表情变化。应用程序中导入虚拟人模型使用了XNA技术, XNA是微软公司基于Direct X的游戏开发环境。在窗口中显示3D虚拟人模型需要通过XNA的pipeline来实现的, XNA拥有两种3D模型的导入方式, 可以分别处理.FBX文件和.x文件, 其中.x文件主要应用在Direct X 3D的程序中, 而.FBX文件主要应用在3DS MAX的模型导出中, 本文采用.FBX文件作为3D模型的载体。首先创建一个模型对象, 在Load Content方法中实例化该对象, 之后在Draw方法中调用Draw Model来完成3D模型的显示。
3D虚拟人承担了系统中旅游咨询员的职责, 虚拟人可以通过文本、语音、动作和表情灯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 能够用语音或文本的方式回答问题。同时实现了虚拟人挥手、点头、微笑、皱眉等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控制, 并且动作表情能够与回答问题的内容相一致, 口型与语言相匹配。
2.3 知识库模块
系统的知识库中包含大量的旅游资源数据, 包括关于泰山景区的旅游小知识, 泰山的历史文化知识, 景区附近的宾馆, 酒店等旅游知识, 可以让游客更好体验旅游。用户可以根据路线查询功能, 查找两个城市的最佳路线, 查找泰山中两个景点之间的路线, 查看泰山中景点的图片, 根据地区、价格、级别查找酒店, 查看泰安以及其他城市的天气情况。
该模块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对知识库进行操作或管理。管理员可以执行对知识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一般用户只能浏览知识库提供的信息。
3 系统功能测试
通过语音识别, 要能正确识别文字, 并且可以从知识库中提取正确答案。语音朗读能正常运行, 朗读设置正常。3D虚拟人动作要与语音相互配合, 完美结合, 使智能交互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3D虚拟人动作、功能、语音三者之间要配合的天衣无缝, 使其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天气查询能够准确查出泰山和其他城市当天的天气, 并可获得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路线查询能够准确查找每两个城市的最佳路线以及路线的详细情况, 而且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查询。酒店查询能够通过地区、价格、级别准确查找出酒店, 并且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朗读和选择。泰山地区的地图查询能够查询出两个景点之间的路线, 而且还可以查看相关景点的图片, 并且可以进行语音交互。能够通过对语音设置进行调速, 调声等操作。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的基本实现过程, 系统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三维动画合成、多通道交互以及知识库等技术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3D虚拟人, 用户通过语音和文本等方式能够与虚拟人进行全方位的交流。系统实现的TTS朗读器和3D虚拟人, 加强了文本, 声音与图像的处理, 提高人机交互的能力和操作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肃, 杜军平, 高田.多媒体旅游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南大学学报, 2009, 40:335-340.
旅游咨询系统 篇5
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成因多样,牵涉面广,保护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仅仅依靠约束开发商和经营商的`行为或者从加强游客管理入手,很难全面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目标.查明旅游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明确资源环境保护的主体,并在旅游地系统运行的框架内,调整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善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保障旅游地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行,是最终实现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作 者:王嘉学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3 35(4) 分类号:F590.1 关键词:旅游 环境 保护 对策★ 浅议安徽生态旅游
★ 生态公益林及其环境保护对策的分析
★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问题及我国对策探讨
★ 80后营销人怎么学营销杂论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发展对策探讨
★ 对家电企业营销对策综述论文
★ 从徐克《七剑》,论营销传播
★ 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 司法程序改革论析中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质量评价 篇6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最重要的地域单元,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现代都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现代的建筑风貌、优越的购物环境、先进的娱乐设施等条件,对各层次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市旅游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内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全部要素的总称。城市旅游资源既包括传统意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也包括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影响、文化特色、环境状况、科技与信息的发达程度、娱乐设施保障等多种吸引要素。这些旅游吸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
2.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状况。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状况,而且取决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系统结构)和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输出条件(系统环境)。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和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这个层面上,表现为特定的结构,同时需要与其开发利用的条件相协同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统计表明,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据全国旅游总量的90%以上,而且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开始摆脱了以桂林、西安为代表的旅游城市和为风景名胜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两种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环境,依赖于城市旅游整体功能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依赖于在多种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必须摆脱单一的旅游资源要素评价的弊端,深入研究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多种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有效发挥其功能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优化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所作的分析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全部吸引要素进行详尽地分析,把握其固有特征,以揭示其个性旅游价值;其次要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结构特征,以揭示其整体旅游价值;最后还要对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分析,把握其环境特征,以揭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3.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3.1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及其个性旅游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或称旅游城市的吸引要素)所构成。这些旅游吸引要素内容相当宽泛,它们在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子系统的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受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环境特征的制约与支配;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旅游资源要素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不论旅游资源要素怎样组合,也不论其所处的环境和开发条件的优劣,这种独立性都不会改变。
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要素自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假定排除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旅游者需求这个层面上去研究各项资源的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其它旅游价值。城市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要从对其资源属性、状态、形成、演化的分析入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得出各自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是形成城市整体旅游特征的基础,多数旅游资源要素都是在自然界的长期作用与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深刻认识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质属性,注意挖掘和弥补其有用成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并结合对开发条件的认识,按照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原则,实现旅游功能的最大化。
3.2 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整体价值
城市内各项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不仅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身特征和价值,而且还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组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属性和整体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价值的评价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特征及其价值影响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因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旅游资源组合特征又可称之为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范围内全部旅游资源要素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等。类型组合是指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内(或包含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并形成体系,资源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上相互补充,则可称之为城市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体功能更强。如我国最著名的深圳华侨城旅游区,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功能互补、服务内容各异、巧妙配置组合,加上华侨城优美、舒适的周边环境,形成极佳的旅游效果,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照抄深圳人造景观的建设经验,缺乏合理规划,大兴人造景观热,相互雷同的旅游项目和设施近距离重复建设,教训则十分惨痛。
地域组合是指城市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如各旅游资源要素的空间集中性、分散性和同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表明: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分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组合价值更高;而内容与形式大体雷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各种现代人造景观)则宜在详尽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分散布局;同样条件下,靠近交通主干线或枢纽地带的各旅游资源要素具有相对空间配置优势。
级别配置关系是指城市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不同等级和消费档次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有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同作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特别是高等级、高消费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如世界遗产项目)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旅游形象,并以此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综合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各等级旅游资源要素联结成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城市整体旅游功能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对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的优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研究各细分市场的等级消费需要,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挖掘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实现功能最大化。
3.3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条件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与其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的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对其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在于系统本身的状况,也在于系统所依存的环境特征。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应该是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特征、旅游资源组合特征、旅游资源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所构成的体系。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价值评价是指对存在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以外的,制约和影响对其开发利用的全部要素的分析过程。作为整体的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同其环境间有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等联系;作为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系统环境。因此,在城市旅游资源评价中不能缺少对其开发环境影响的评价。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环境条件极其复杂,这些条件主要有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讯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投资与施工条件、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等。
城市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是制约对其开发利用的首要条件,旅游资源区位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概念。对此我国不少学者曾有过较深入的研究,如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作用模式出发,将旅游区位划分为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认知区位。客源区位也可称为市场区位,是指城市距旅游资源的主要消费地的远近;资源区位可以看作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在更广阔范围内所具有的相对优势;交通区位指客源地到旅游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式及其便捷程度;认知区位表现为客源地居民对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的认知程度。良好的区位条件成为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或先导,我国众多城市现代人造景观建设失败,其重要原因就是不顾市场区位条件,旅游开发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教训极其深刻。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其它环境条件也从不同侧面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形成影响,特别是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成深刻影响。发达的经济地域不仅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市场条件,而且旅游投资能力强,旅游消费品供应充足,并且能够支持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篇7
1.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旅游吸引物 (可以是城市整体或城市景观) 招徕游客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实质是对都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一般来讲,城市文明的程度越高、越有特色,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旅游也就越有发展的潜力。可以认为,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城市建成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城市郊区的旅游活动[1]。
城市景观实质上是城市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的综合体,也是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这些特殊旅游景观与城市旅游发展关系密切,使城市旅游不局限在游览市容、市貌及进行商务、业务、购物等活动上,不仅仅是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场所的各种娱乐活动等,还可在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少数民族村落、郊区休闲农园,乡村生态农业区等地拓展城市旅游的活动范围。
随着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土壤破坏、生物物种的迁徙、生态环境容量等问题,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也因城市旅游系统的介入而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包含着大大小小各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ecosystem) 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 (1871~1955) 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更基本的概念……是整个系统 (具有物理学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称为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而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时,强调了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了生态系统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在功能上的统一,把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当作一个统一的自然实体,这个自然实体——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学上的功能单位。马世骏等在探讨人类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该模型反映当代许多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真实情况。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以及特点外,由于有旅游者参与,并以城市旅游活动为目的,使得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城市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学最基本的命题“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所组成具有一定格局,借助于功能流 (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而形成的稳态系统。”这样一个基本点出发,可认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动植物和城市(包括城市郊区)生态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借助于旅游客流(人口流)、物种流、能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而形成稳态的生态系统,其中旅游客流异地高流动性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
(二)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1. 旅游城市人群(旅游者、当地居民)
城市旅游活动是以旅游者为主体,没有旅游者便没有城市旅游活动,旅游者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当地居民则为居住在城市规划区域建成区内的一切人口以及城市郊区人口,包括在城市生态系统内从事各种工作、享受着城市公共设施的城镇居民。
2. 旅游城市生态环境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环境要素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并与城市人文环境一起,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有较大区别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4]。
(1)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生物环境是由城市植被、城市动物、城市微生物组成。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溉、绿篱、花坛、草地、树林、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4]。作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的第一性生产者作用属于次要地位,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旅游城市绿化实体与城市其他自然条件、城市街道和建筑群体配合,可以增添景色,美化街道、市容,给城市带来活泼生机,并能把城市的地方特色与风格体现出来,构成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城市植被的功能之二是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和杀菌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城市植被空间大小及其生态效能等也是旅游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并在旅游城市发展规划中加以利用。
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大都是原地区残存下的野生动物,或是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或是通过人工驯养和引进的动物,一般称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为城市动物,而把与人类共同 (常年或季节) 在城市环境中而不依赖人类喂养,能够自己觅食的动物称为城市野生动物,含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和从外部迁移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4]。城市动物在城市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的生活中起着调节作用:清晨的鸣禽歌唱,夏夜的阵阵蛙鸣,春天的燕子飞翔,公园里的松鼠跳跃,可使旅游者与城市居民暂时忘掉城市生活的紧张压力而感到心情愉快,心旷神怡。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既是许多疾病的病源,又是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废弃物变为资源加以利用。
(2)非生物环境
旅游城市非生物环境即指城市生态系统中除生物组分以外的一切组成要素的总称[4]。主要有城市大气环境与气候、城市水文、城市土壤、城市地貌、城市噪声等组成,也包括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大气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圈。由于城市的形成,城市化、工业化进展的加快,在城市或城市群中由于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大,人口密集,其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其他地域有较大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大气环境,城市大气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大气污染严重。城市气候是指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深入了解城市气候的特点,了解城市的温度、风、降水、湿度、雾、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的时间分布规律,对于合理进行旅游城市规划布局,避免和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体水资源,其中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居民、旅游者关系最密切的是具有一定质量和足够数量的淡水资源。此外,城市水环境可构成旅游城市的旅游景观如杭州西湖、昆明滇池,武汉长江、兰州黄河、广州珠江和桂林漓江等。
城市土壤是在地带性土壤背景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城市化、工业化对城市地表所覆盖土壤的改造,不但破坏了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改变了原来的微生物区系,同时还使一些人工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因土壤的污染引起农作物受害和减产。
噪声从广义意义上来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就城市噪声而言,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此外,旅游城市人工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也属于非生物环境的一部分,即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交通道路、生产设施、生活设施、技术设施、环境净化设施、资金、加工业产品、生产生活废弃物等。
(3)人文环境
城市人文环境即为人工环境中的非物质环境,是指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休,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城市社会环境。城市人文环境是使整个城市活跃起来的灵魂,城市人文环境中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体,城市文明在现代文化中的纽带作用,不仅表现在城市内部的多元化文化交汇和交流,也表现在城市与周围区域、城市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在现代全球文明网络系统中成为一个个结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绎。在旅游城市中保留的许多古建筑如北京故宫、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旅游城市绚丽多姿的人文环境与人文景观。
由此可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是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旅游城市中都具有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所组成的、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的特殊旅游景观,如以其城市近郊的名山及其相应的林木花草等构成的旅游景观:北京市 (香山) 、泰安市 (泰山) 、黄山市 (黄山) 、九江市 (庐山) 、青岛市 (捞山) 、福州市 (鼓山) 、南京市 (钟山) 等,由市内外特殊地形地貌构成的旅游景观:如昆明市远郊的路南石林、黑龙江五大连池、桂林山水等。
(三)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流
1.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客流。旅游客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功能流之一,其具有从客源地到旅游城市双向流动的特点,由于旅游城市的客源来自于四面八方,旅游客流的方向是全方位的;而且旅游者消费水平、旅游目的、文化素质、年龄、民族、职业差别很大,因此,旅游客流又是多层次、多需求的;此外,旅游客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流量大,不仅是其他功能流的载体和驱动力,也会干扰、加速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流。
2.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属于人工物流,如食物流、旅游商品流,因此,在旅游城市中,有较大一部份物流是从旅游城市到旅游者的单项流动。人工物流可以参与或叠加到自然物流之中,如旅游城市一定时间内废弃物的排出量可以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而废弃物质流能否通过人工技术或依靠自然环境本身对其净化与吸收,能否得到控制、降解或转移,与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几乎所有的旅游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都超出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
3.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一样,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可分为自然能流和人工能流。自然能流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热能、水利能、重力势能、风能以及各种养分物质所储藏的化学能。人工能流包括旅游城市服务行业生产过程的能流,如电能、机械能、人畜能以及各种无机化学能等,以及随着旅游者的食物消费以及畜牧业的饲料消耗而携带的有机能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能量是在非生物之间变化和流转,反映在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之中,并且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受到污染。
4.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物种流。物种流是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扩大和加强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种流包括有规律的迁移和无规律的生物入侵。在旅游城市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迁移是物种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旅游客流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国流动可将一个地区的物种带入到另一个区域,引起生物入侵和病虫害、病原微生物等传播问题。
5.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资金流。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资金流通常伴随着旅游客流的旅游消费,伴随着能流和物流而形成的,是劳动价值的形成、增值、转换和实现过程。足够的资金流动,有助于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布局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城市废弃物和城市噪音治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命脉,只有增强资金流及其利用效率,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旅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才会由足够的资金保障。
6.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信息流是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建立密切联系的纽带,信息流分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流两大类。自然信息流即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如地貌信息、生态群落信息、景观信息等。自然信息流主要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游客与自然环境之间。人工信息流即人类文化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流,包括历史资源信息,艺术、科技、人居环境与景观等文化信息,风俗、礼仪等生活信息,促销、旅游指南,交通食宿等经济信息。人工信息流发生在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旅游服务者、游客与当地居民等之间。人工信息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更好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优化旅游城市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对旅游客流、能流、物流、资金流进行调控,信息流在旅游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旅游系统的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结构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不独立的生态系统,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随着旅游城市的发展,能量、物质供应地区越来越大,从城市的郊区、城市的邻近地区、到整个国家,直到世界各地。为了体现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可用圈层式结构表示,由旅游人口、当地居民组成圈中的核心、城市的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内圈,城市郊区生态环境在内圈之外,最外圈为外部环境即区域环境。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圈层式结构中,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功能流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并将其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五)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和还原三种基本功能,可利用城市内外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生产产品的能力,可进行生物生产与非生物生产。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的有形产品与服务构成旅游城市居民生活、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生活以及开展城市旅游活动的支持体系。而非物质生产的产品如哈尔滨的大型冰雕、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歌舞剧《印象-刘三姐》等,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高级精神文化享受,拉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距离,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教育以及精神上的愉悦。
此外,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与旅游服务功能的相互关系密切,见表1。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在人工的调控下,通过生物初级生产的农田系统、森林、草地系统在城市空间所占的比例不大,但仍能发挥旅游生活服务功能与旅游生态服务功能。利用城市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建设“天然森林氧吧”,利用城市植被开发旅游观赏景观等,都是对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并转化为旅游服务功能,使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不断升值,旅游活动的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六)小结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参与和调控的, 以旅游客流异地移动性为重要特征的生态系统, 也是高度人工化、高度开放、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而脆弱的非自律性生态系统。对旅游城市以及郊区, 乃至区域自然资源 (包括旅游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 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对旅游客流的调控等, 均有利于维持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此外, 旅游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动力是系统内外连续的、强大的、高效率的旅游客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功能流运动, 这些功能流也是影响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任何环节的失控状态, 都会引起系统的失调, 使系统成为无序状态;系统完全的开放状态可保证正常的功能流输入、输出;系统内部组成要素质量的不断提高, 系统结构合理的组建、系统功能高效有序地发挥, 可促使旅游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有序、协调, 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有利于发挥旅游城市生态系统的旅游服务功能, 提高旅游城市生态化水平, 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旅游城市, 以实现旅游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马世骏, 王如松.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笔谈会[J].城市规划, 1991 (1) :5-6.
[4]扬小波, 吴庆书, 等.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旅游咨询系统 篇8
古村落是结合了中国传统聚落文化、农业文化和田园文化的综合景观,直接体现地域及群体的血缘宗族、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等,是活着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高品质旅游资源。而由于古村落文化信息量巨大,游客要在古村落旅游活动中深刻解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产生满意的体验化效果,就需要合理设计古村落的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的体验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完善合理的解说系统不但能突出旅游景区的特色,增强游客对观赏对象的理解和体会,同时还具有宣传教育、管理控制等作用。然而,我国古村落旅游解说的规划设计普遍显得较单调、薄弱,存在解说形式单一,解说内容不规范,解说主题不明确等问题,致使游客难以解读景观符号,不易感受和理解村落文化内涵,甚至对古村落产生误读。因此,构建合理的旅游解说系统已经成为古村落景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的构思框架
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古村落的特征和内涵,确立解说的中心和主题。同时,要调查分析游客特征和行为规律,掌握游客对解说系统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解说内容,注重其科学性、大众性,同时选择合适的解说媒体来传达解说信息,提供解说产品,形成解说服务,实现旅游解说系统的服务、教育、管理等功能。(图1)
三、旅游解说系统构建
(一)确定解说主题
我国古村落众多,因为环境、建筑、历史文脉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征,解说必须把握特色,才可以凸显地方文脉,将内涵价值外化为特征明确、可体验解读的文化基因。在设计具体的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时,首先要对村落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价,了解其成因、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能代表村落特色,诠释村落底蕴的主题,并将其融入到解说系统中,成为整个解说系统的指导思想。如浙江楠溪江的古村落因理学盛行,修身养性成为时尚,成为“耕读社会”的理想境地。这一带古村落素木蛮石、粉壁青砖,空间格局透露着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之趣,体现着古代知识阶层陶情冶性的生活方式。在旅游解说系统构建中,“耕读结合、诗礼传家”的文化内涵就应成为始终遵从的主题,凝固在标识设计中,贯穿在导游讲解中,从而突出耕读文化的外显特征,提高游客对其审美解读能力。
(二)明确解说需求
古村落具有小空间,大社会的特点,包含着历史、地理、建筑、景观、环境、艺术、民俗等多领域的内容。与一般的旅游行为相比,古村落旅游是一种综合性强、层次高的文化旅游行为,这个特点同时也限制了其客源的特定性,即在游客构成上,以专业层旅游群体居多。因此,在编制解说时应对客源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将解说内容通过加工和提炼,形成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解说资料,选择合理的解说媒介,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游客。
(三)选择解说媒介
按旅游者利用解说系统的方式和信息体验有效性的角度,笔者将古村落旅游解说媒介分为自导式和向导式两大类。这两种方式各具特点,在实践中可以单独采用,也可综合运用。
1、自导式解说
自导式解说是运用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语音导游等设施设备向旅游者提供的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目前最常用的自导式解说是利用各类标识来进行解说(表1)。标示牌解说方式由于受篇幅、容量限制,提供的信息量有一定限度,但其解说内容一般都经过了精心地挑选和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向导式解说
向导式解说是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的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递表达方式,通过解说者的服务与技能帮助旅游者实现旅游体验的愉悦性。目前古村落旅游导游解说员无论是委派导游还是定点导游,由于受到导游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向导解说的质量往往不稳定,对古村落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空间审美等深层次知识掌握不足,无法起到激活村落传统文化,凸显村落文脉的作用。
(四)组织解说子系统
在分析古村落资源和游客解说需求的基础上,对旅游解说内容的组织可以分为若干子系统来进行(图2),这些子系统相互影响、功能互补,为旅游者的体验有效性提供多维支持。
1、影响性解说
影响性解说是指将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传递、接收、反馈的一个行为过程,目的是让旅游者形成现行体验,激发其旅游动机。影响性解说常常利用各种媒介如海报广告、广电媒体、微信微博等手段进行宣传和介绍。从时间维度上先于旅游活动进行,在更多时候也被认为是一种旅游广告营销手段。实际上,影响性解说是一种相对隐蔽和模糊的解说方式,也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重要渠道。
2、交通引导解说
旅游交通解说是指利用交通指示信息,引导游客准确、快捷、安全的到达村落景区。古村落在地理位置往往位于交通网络的末端,具有交通格局的终端性。这个特点使古村落受到的各种干扰较少,得以保留形态原始的古建筑和生活方式,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游客难以获得准确顺畅的交通引导,尤其在散客旅游迅速发展,自驾车旅游盛行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更显得突出。在具体的旅游交通解说规划中,可以在古村落的上一级旅游依托点(乡、镇)开始,设置交通导向指示、标志性景观形象等。不但使游客得到交通引导信息,更可以传播景区形象,使游客对目的地产生进一步的印象。
3、游览线路解说
游览路线结合了观赏方式、观赏密度、观赏角度、观赏距离等要素,不同的游览路线,旅游景观的呈现和主体的感受都会不同。我国的古村落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建筑营造模式等的影响,形态不拘一格,只有通过游览路线解说这种空间解说方式,才能带给游客丰富的空间变化感受。进行古村落游览线路解说的设计时,首先要研究村落布局空间特点、确定能凸显村落文化内涵的空间形象。例如,位于浙江温州的苍坡古村,建造理念源于文房四宝,村右有笔架山,村中石板街为笔,莲池为墨,池边的石条为砚,整个村落为纸,以体现“兴文运,出人才”之意。村中的主要游览路线即可围绕“笔墨纸砚”来设计:先看入村溪水,寻砚池;漫步笔街,可仰视笔架山;至莲池边,则可见石砚;再到池边环视砌成方形的村墙,则可体会“纸”之奇妙。如此引导游览,则可使游客清晰地体会村落布局的独具匠心和深远寓意。除此之外,还要调查分析旅游者在古村落游览的时空规律,按旅游者最有可能游览各个景点的时空顺序安排解说媒介,使其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景点游览。
4、主题景观解说
古村落既有中国传统聚落的共性,也因为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这些差异性的特质外化表现在一些标志性的景观上,即成为了古村落的主题性景观。例如,风雨桥和鼓楼是湘、桂、黔一带的侗族村寨最醒目的建筑,是民族聚落的焦点;徽州地区古村落的进村水口地带一般都建有“水口园林”,形成“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景观效果,是村落中醒目的景观标志;而在以宗族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古村落中,宗祠无论在位置或建筑形势上,都是村落中的重要标志物。
古村落中的主题景观一般都有突出的视觉效果,位置显要,公共性强,游客分布比较集中,停留时间比较长,对旅游者来说是方位的参照物和对村落记忆的象征,是最具体验效果的核心景观。对古村落中主题景观进行解说设计,首先要发掘主题景观在村落中的象征意义,并贯穿到解说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标识类解说应遵循清晰、醒目、明确和简洁等原则,内容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要考虑能为广大游客所理解和接受,外观设计方面的造型、材料、颜色的选择则要充分考虑到村落的历史、建筑和环境景观;导游人员进行解说则要充分准备解说内容,注重讲解技巧,切忌空洞无物或言过其实。在讲解方式上可采取专题式解说,即围绕主题景观,将一系列的事件和知识联系起来,用一点带多面的方式来体现主体景观的主旨内涵。如果单纯从历史或故事传说的角度进行讲解,则很难形成解说受众的文化认同性。
5、生活文化解说
与传统景区相比,古村落既是旅游景区,又是当地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空间。古村落的居民及其生活和社会活动可以说是村落历史延续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也是构成村落景观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村民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节庆活动、民间工艺构成一种独特的、鲜活的传统聚落生活状态,是文化古村落的魅力之源,也是无可替代的旅游吸引物。
由于古村落的生活文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抽象性,很容易在旅游解说设计中被忽视。自导式解说由于在位置上和解说内容的相对固定,表达生活文化时传递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解说效果。而导游人员作为审美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第三者,既可把握主体的心理变化,又可通过语言在对象和主体间铺路搭桥,是解说古村落生活文化类吸引物的理想方式。导游人员应该根据时间、对象的不同,利用所见景物制造意境的方式来讲解,帮助游客了解和体验古村落特有的生活文化。同时,在引导游客参与体验村落生活时,导游还要引导和控制游客参与体验的时机、程度和方式,以免破坏当地有序的生活结构及其审美价值。
四、结语
在体验经济时代,要使游客在古村落旅游的体验达到理想效果,需要科学设计解说系统,在定位古村落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分析游客行为特征,组织解说内容的子系统,并借助合理的解说媒体来实现解说服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起到传递文化内涵,实现多重体验价值的效果。
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 篇9
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又称为物质式解说系统, 是一种常见的旅游解说系统, 它由文字图片、书面材料、标准图形符号、语音设施与设备等组成, 为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 它包括解说牌示、游客中心、可携式出版物和多媒体解说系统等, 它们是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路线指引、知识传播、危险警示、审美辅助、环境行为引导、环境道德教育等基本功能。
1.1导向功能
自导式解说系统具有导向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安全顺利完成景区旅游行程, 同时对景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解释说明。在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帮助下, 旅游者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景区资源的状况、特征、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等, 最终清楚其蕴涵的价值。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 结合自己的游览需求, 合理安排旅游线路、调整旅游活动时间, 轻松愉快地完成旅游活动, 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
1.2 教育功能
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其中就有“求知”的需求, 自导式解说系统通过对景区相关知识的详细说明, 如资源状况、历史文化、美丽传说、景区特点等, 向游客提供多种形式的解说服务, 使游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 以及在当今生活中的经济价值, 了解景区的现实意义。游客通过旅游了解景区的风土人情, 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 体验浓厚的文化气息来丰富自身的见闻, 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1.3 体验功能
旅游本质上是体验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 旅游服务就是为游客创造体验的全过程。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了进行完整旅游体验的必要前提, 为游客提供了主客体互动的平台, 以便于游客更深入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通过体验获得“求新”的需求。
1.4 管理功能
自导式解说系统通过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采用各种媒体形式, 如旅游线路标示、厕所标志、危险标志等, 达到对游客的分流、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管理功能。促进游客和景区的沟通、交流, 更好的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和谐统一。
1.5 保护功能
大部分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为达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自导式解说系统中通过一些警示牌的设置, 积极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行为,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保护景区的资源, 保持环境的卫生与整洁。使旅游者在尽情享受景区美丽风景的同时, 也能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
2 目前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景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经过不断研发和应用, 在加强景区的保护与管理, 帮助游客了解旅游资源历史文化, 维护游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 减少游客对资源、环境和设施的破坏, 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我国大部分景区的解说系统来看, 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不足。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解说的有效性, 制约着景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
2.1 解说内容单一
一是过多介绍景区的资源, 而较少关注游客的学习或观赏需求;二是主题不突出, 没有突出景区独特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内涵;三是内容不全, 往往只有一个大概介绍, 而对于一些景点就没有详细地解说设施。
2.2 解说形式单一
目前景区解说服务主要是由导游承担的, 解说形式单一, 难于满足自助游客和散客的游览体验。
2.3 系统结构单一
在系统结构上:一是单调的牌示解说多, 而其他丰富直观的解说形式少 (如宣传册、录像、多媒体等) ;二是牌示解说种类较少, 结构单一, 主要表现在指示性牌示多, 而管理性牌示相对较少, 这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利的。
2.4 技术形式仍需改善
一是解说语言平淡、乏味或枯燥, 缺乏生动性和创造性或语言过于专业而不便于阅读;二是外语类解说的语言翻译水平不高, 错误多, 有些翻译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三是单向的信息传播多, 而双向或互动式的对话少, 难以促进游客与资源的交流。
3 改善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原则与对策
3.1 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人性化原则。
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人性化原则是指在保持系统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 充分考虑游客生理和心理的感受, 创造舒适而愉快的旅游体验。如为残疾人和儿童设置更多的便利设施;在景点设置供游人休息饮水的小卖部或多设几处干净卫生的免费厕所, 并一律绘入景区地图中, 方便游客寻找及使用。
(2)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解说系统内容要真实反应景点情况, 同时要求各种解说物安放的位置以及数量多少的合理性, 内容要能准确表达信息, 在不影响景观审美效果的同时, 应有最大的能见度, 使人们能迅速、容易地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 做到鲜明突出。
(3) 可持续性原则。
随着旅游的发展, 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景区整体环境的保护和设计。景区解说物的设计要与环境相协调, 体现对景观的重视, 对景观环境的保护和尊重, 同时也是为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对景观的理解融入解说物的设计中, 呈现出景区的独特个性, 使游客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简洁明确性原则。
解说物要能准确清楚的传达景区信息, 设计时语言要简洁明快, 易于理解和记忆, 文字应使用人们最常用、最熟悉的字体, 用词要准确。便于旅游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景区信息, 而不必伤筋费神地进行理解。
(5) 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原则。
旅游解说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真实反应景区的情况, 不弄虚作假, 夸大其词, 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解说内容的设计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突出文化地域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和习俗特色, 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容, 增强景区文化的厚重感。
3.2 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议
(1) 加强资源和游客分析。
从景区资源和游客两个方面出发对景区的自导式环境解说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在对景区的资源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游客需求, 即综合分析游客的兴趣爱好、游览方式以及对现有解说系统的满意程度和质量要求等, 确定解说系统的空间布局以及解说的主题、层次、内容和形式, 为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提供第一手资料。
(2) 健全游览道路引导设备。
在景区规划中, 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适当减少地点名称标示, 着重注明前往主要景点的道路及走向, 避免出现过多的文字标注, 而降低地图的清晰度, 力求使解说系统内容清晰、醒目、简洁、明确, 使游客能方便地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任何旅游点或旅游服务设施。
(3) 规范接待设施标示。
接待设施涵盖了游客的吃、住、行、购等各个方面。景区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交通设施和购物设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整体旅游感受。为方便游客顺利游览, 提高旅游质量, 旅游设施要根据我国旅游行业标准规定, 统一采用规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旅游宣传品要配备多国语言, 以便向不同国家的游客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体现科学性的原则, 使信息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播, 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增加景区的宣传性。
(4) 增加旅游解说物的类型。
目前我国的旅游解说系统已有一定基础, 但总体层次不高, 有些景区解说系统解说能力很差, 甚至起不到解说作用, 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提高解说系统的实用性。一是在解说物的设置上要与环境相协调, 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在牌示解说中, 既要设置指示性牌示, 还要设置管理性牌示, 以强化对游客的人文关怀, 提醒游客在危险地段注意安全。三是注重对游客进行公共环境道德教育, 设置具有保护环境, 避免干扰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等的内容警示牌。
参考文献
[1]武子宁, 路紫.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引导——以泥河湾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 :90-94.
[2]詹彤, 詹锐.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47-49.
[3]唐伽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 2003, (3) :14-17.
[4]张静, 颜磊, 杨娟.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8) :78-80.
农技咨询系统的研究设计 篇10
1 总体设计
1.1 功能要求
农技咨询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以网络和计算机为载体, 利用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 帮助农户快捷而又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农技知识, 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 该系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农技问题的时候, 会把问题反馈给相关领域的专家, 在专家做出解答后存入数据库, 扩充新的知识。
1.2 系统结构设计
该系统采用三层结构设计, 用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 以Web形式发布[2]。
用户界面是系统中负责直接与用户交互, 把需要查找的信息传达给逻辑层。它的设计主要是以作物品种为中心, 围绕品种的品系特征与农药、病害防治、栽培技术等相互关联, 并对每种作物和相关技术辅以图片讲解, 用户咨询的方式是“选择题”模式结合直接提问, 既做到简易直观, 又能够让用户把问题表述清楚, 以利于用户做出选择判断。
逻辑层是该系统的中间层, 也是核心层, 它把用户界面的需求转化为程序逻辑语言, 最后转化为sql (结构查询语言) 语句, 对数据层进行检索, 同时也把检索的结果按照程序逻辑整理归类, 经过树形判断, 再输出到用户界面。例如, 黄瓜的病害可以根据外观特征来判断, 黄瓜在数据库中的叶特征、茎特征、果实特征都会被分开为单独的字段, 那么黄瓜的x病害, 在叶上有b特征, 在茎上有c特征, 在果实上有d特征, 那么, 在用户的界面中, 用户只要依次点开植物病害, 黄瓜, 叶, 选择b特征, 即可查阅到该病害的资料, 以及防治措施,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 就是两种病害有相似的叶特征, 那么, 系统还会进一步询问茎部特征, 即按照树形的查询结构, 定位到叶子节点, 直到病害被确定。
数据层响应逻辑层的各种查询, 也接受逻辑层的各种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在该系统中主要是指数据库系统, 它是由专家根据经验总结的案例汇总, 这里包括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土壤检测技术、病虫害检测及防治技术等等, 每个知识点都被分类成不同的特征条目, 以利于检索。数据层的知识是动态的, 不仅来源于原有数据库, 也可以由专家直接做出解答。三层结构的具体流程见图1。
2 步骤设计
2.1 数据管理和逻辑表达
该系统的数据管理依照实体、行为、关系和业务规则进行设计, 这里的实体就是用户、农作物、农药、气象、土地等;行为就是指种植、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等;关系指的是实体之间发生的关系, 即用户与作物之间的关系, 土地与作物之间的关系等;业务规则就是具体的条件限制, 如什么时期适合播种什么样的作物, 什么样的土地适合哪种作物生长。
在逻辑表达方面采用树形判断, 由根节点出发, 根据输入的条件, 找到逻辑树的叶子结点, 逻辑语义表达为:
Get 结果;
Attach 绑定分类; (因为查询出的结果是包含所有符合查询特征的条目, 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这一步要根据第一步的查询目标来确定结果部分内容的取舍)
Output 用户 (输出到终端用户) ;
2.2 模块的逻辑划分
系统由农技咨询和系统管理两大部分组成, 农技咨询是实现主要功能的核心, 它按照该数据管理设计划分为实体模块、关系模块、行为模块, 求助模块, 这几个模块的具体逻辑关系见图2。
实体模块负责把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重要生产资料和气象资料等以其名称作为主键, 分类存入数据库中。每个实体都有其自身的属性, 如作物实体的属性:名称、积温带、生长期、适宜播种的时间、常见病害、是否抗旱;病害实体的属性:名称、易发生在什么作物上、易发生于什么气温条件下、叶子特征、茎特征、果实特征等。一般最简单的农技咨询就是咨询实体模块这部分的信息, 如某种作物的特性, 或者某种病害的特性, 即满足用户的单一查询功能[3]。
关系模块就是要在实体之间建立关系, 在作物与气象、作物与土地、病害与气象、农药与土地之间等。农业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本身构成了农技知识, 实体与关系的组合超越了单独实体的信息量, 并且会演绎推理出更细化的知识。
行为模块是实体间的行为, 它为了实体间有益的关系而行动, 或者为了阻止实体间有害的关系而行动, 种植、防治虫害、施肥等行为都是作用在实体之间的有益行为, 业务规则会对行为进行修正, 来适应更大范围的查询, 比如, 某农民咨询的问题是“地区a是否能种植作物x”, 从数据库中得知地区a的地理条件只适合种植抗旱作物, 又从数据库中得知作物x不具备抗旱特性, 那么得出结论“地区a不适合种植作物x”。
求助模块是农技咨询系统的应急机制和知识扩充手段, 当所有查询特征都无法表示用户查询内容的时候, 用户可以选择“补充特征功能”, 并上传照片供专家判断, 专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解答, 再由系统的管理员按照实体、关系、行为的分类将解答进行归纳整理存入知识库, 最后反馈给用户。
系统管理部分包括用户管理和知识库管理, 用户管理是对该系统的用户进行划分, 有咨询用户、专家用户和管理员, 咨询用户只能够进行农技咨询, 专家用户可以对知识库进行扩充, 可以回答农技相关问题, 管理员用户则可以对知识库修改和删除, 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操作。
知识库管理包括的操作有知识的入库、修改、删除, 并且在查询不到信息的时候根据判断条件直接跳转到专家求助, 这样, 专家在登录系统后, 就可以查阅到问题信息, 可以随时解答, 知识库也会把专家的答案存储入库, 完成学习过程。
3 咨询系统的开发环境和相关技术
考虑到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普及率, 该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系统, 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 客户端可采用windows2000以后的产品, 服务器端开发语言为asp, 数据库为Microsoft sql server, 搭建成如今较为流行的b/s结构, 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在用户端再安装独立的客户端, 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就可以对服务器资源进行访问。
该系统通过asp (active server pages) 脚本来实现程序的逻辑, asp语言结构简单, 技术成熟, 应用较为广泛;用html和JavaScript来构建用户端的界面, Sql Server数据库来进行农技知识的存储与管理。在选择数据库时考虑到农技知识的量很大, 使用小型数据库将会造成查询效率的下降, 故考虑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系统的发布主要利用windows2003自带的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互联网信息服务) , 既能够满足易用性, 又能够保证程序兼容性。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中的模糊查询是系统中应用最多的功能, 它能够根据关键词来进行查询, 结合数据表间的外键, 能够把知识库中所有的相关知识汇总整理到一起, 再以html的形式输出给用户。
农技咨询系统采用树形判断结构, 依据上文中提到的实体、关系、行为模块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推理判断, 排除无关的信息, 找到正确的叶子节点, 得到答案。
4 结论
农技咨询系统能够代替专家对一些常见农技问题做出解答, 对语义复杂度不高的问题解决效率很高。系统在设计上没有结合目前流行的人工智能算法, 如BP神经算法, 而是采用把系统无法回答的问题交给专家的方式, 这种方式回避了复杂的算法, 虽然需要有专家参与, 但可有效地减少了专家的工作量, 提高了农技咨询的服务质量。
摘要:农技咨询系统基于三层结构设计, 集中农业专家的智慧, 以软件代替专家的部分工作, 从实体、关系、行为三方面对农技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专家的指导, 同步扩充数据库, 对问题做出推理解答。
关键词:农技咨询系统,设计,三层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汉明, 黄其振.国际农业咨询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 2007 (6) :8-10.
[2]成必成.无公害油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构建[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5.
高校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的系统设计 篇11
关键词 在线心理咨询;校园网;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97-02
Systematic Design of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ang Junye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design of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lso provides a certain value of the reference for the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
Key words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mpus network; function modules
Author’s addres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China 266100; Yishui Campus, Linyi University, Yishui, Shandong, China 276400
1 前言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大学校园内,网络聊天、BBS、E-mail、QQ空间、Blog等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如学习生活的压力、角色转换、交际困难、情感困惑、就业压力等。对于这些压力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大学校园内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案例也呈明显上涨趋势。每一起案件都会引发新闻媒体、网络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各高校领导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出台应对策略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快捷方便的优势,弥补传统心理咨询方式的不足,开发一个高校在线心理咨询系统,不但实时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在学生隐私的保护和自尊心的维护方面也很有意义,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的积极性,在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踏入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比传统的心理咨询,网络咨询不会受到各种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来访者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在网上随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咨询教师、继续咨询或退出。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快捷方便的上网方式,使得网络心理咨询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通过进行在线心理咨询,能够及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把潜在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在线心理咨询模式,也彻底解决了心理辅导教师过去受时间、地点约束的问题,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辅导,师生之间可以利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在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下,案例的保存和查询工作非常繁琐,而网络咨询在这一点上优势非常明显,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辅导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广泛地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前台界面设置构想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界面主要由10个板块构成。1)在线新闻:提供最新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2)网站公告:发布与心理咨询有关的最新通知,如学术报告、心理讲座等。3)在线课堂: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开设讲座,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4)心理测评: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心理测试的平台,及时发现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尽早加以解决。5)在线咨询: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6)案例查询:存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心理案例,供学生查阅和参考。7)心理论坛:给学生提供发表言论、相互探讨交流的平台。8)微博文章: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发布相关心理文章,供学生阅读。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9)在线预约:学生可自由选择咨询师,并提前预约。10)给我留言:学生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留言。
3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在线测评、在线查询、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和心理课堂5个部分(图1)。
1)在线测评模块。通过该模块进行自我心理测评,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在线测评模块,通过后台试题库自动抽题组卷,供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给出相应的结论和指导意见。
2)在线查询模块。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查询学生的心理咨询记录,分析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教师通过长期的跟踪,查看每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过程信息,并对这些记录进行筛选和汇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能够尽早发现和预防学生较为普遍的各种心理问题。
3)在线预约模块。学生通过在线预约模块,和心理辅导教师提前预约,在约定的时间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辅导教师资源有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作用,实现心理辅导预约机制,只有得到预约的学生才能在约定的时间进行咨询,也便于辅导教师有选择地优先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辅导。
4)在线咨询模块。学生在线自愿选择辅导教师并加入相应的咨询室,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和咨询。充分利用网络的先进特性,发挥网络资源的独特优势,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在线咨询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5)心理课堂模块。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开设讲座,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网络已经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并且往往封闭使用。本心理咨询系统的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面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韧.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6-288.
[2]陈文干,王小飞.网络专家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1):46-48.
[3]邵波,刘伟.基于WEB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2):196-199.
旅游城市标识导向系统现状分析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休闲时间的增多, 旅游已变成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适应这一需求, 我国各地不断进行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国家旅游局在本世纪初提出,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 国内旅游城市的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视觉导向系统作为一个城市形象、文化、特征的综合和浓缩,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建设力度。但由于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有效的指导, 其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有的甚至适得其反, 这些都必将严重阻碍旅游城市的良性发展。
二、国内旅游城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 旅游城市导向标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到达这里的人都可以在城市导向标识系统的引导下顺畅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虽然目前国内各旅游城市在城市的重要主要交通设施上都设置了导向标志,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化设计思想的指导, 各个导向系统之间往往是孤立的, 导向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多种多样, 使得各个导向系统之间没有一种统一的沟通语言, 导致导向标志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一套完整清晰的标识系统既利于外来游客, 可以提高旅游城市效率, 也是美化旅游城市形象的一个手段。
目前国内的大多旅游城市的导向标识系统都存在着一些通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旅游标识严重缺失
这是最普遍严重的问题, 目前标识导向系统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旅游城市仅在交通导向上有所作为,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道路交通和景区的建设上, 而城市中的许多旅游景点及公众活动场所需要设置标识的地方却没有设置, 这给旅游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也丧失了凸显现代旅游城市特色的大好机会。
2. 整体性不强
首先是标识本体的整体性。标识本体主要指内容的设计的整体性, 包括了文字, 图形符号及色彩等之间的关系处理, 同时也指标识构造上的整体性, 如大多标识仅注意正面的整体性, 而对于边缘、背面及立柱的整体感觉视而不见, 色彩、材料等之间的不协调, 结构上的粗制滥造等都构成了一种视觉污染。
其次是标识与环境构成的整体性。这也是旅游城市存在的较然发作时, 可采取休息、保护、冷敷、加压包扎和抬升来缓解疼痛和防止出血。在慢性发作情况下, 几乎不会发炎, 但通常会产生病变。这种情况下, 练习是一个关键的治疗方法, 有时候会用绷带支撑, 或是采用电疗、超声、穿刺治疗。
3.3肩胛上神经损伤
产生机理:最常见的是牵引神经病变。第二种原因是神经节囊肿, 常位于肩胛下凹槽或附近区域。
症状及其诊断:肩胛上神经受损的网球运动员都会感到肩胛骨后部疼痛。疼痛在1~2个星期后才会消退, 而且网球运动员会感到肩部乏力, 并出现冈上肌萎缩。
功能恢复:在急性发作时, 如果已经采用手术, 建议增强旋转韧带的力量。如果出现神经节囊肿, 肩部必须进行关节内窥镜检查, 以察看关节盂唇的情况。
4.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
为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运动前坚持适宜有效的拉伸活动, 以减少身体各部分肌肉的粘滞性。当自己处于不良心理或生理状态时, 会发生动作变形、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适度参加运动。总而言为严重的问题, 公共标识是旅游城市视觉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我国旅游城市发展与设计发展关系来看, 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设计行业的薄弱以及此类法制不健全也形成明显的对比, 如今标识的设计者多是从事平面设计行业, 很少能从整个外部环境考虑, 使标识牌显的突兀, 和环境不相协调。即使很多导入城市CI的旅游城市, 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时, 将主要精力也投入到城市的建筑、道路等规划, 常常忽略了标识这一块的统一协调规划, 等过后发现时, 又临时决定标牌的位置、材质、大小等等, 再加上可能会前后由不同的公司进行设计, 使得旅游城市的设置标识随意性很大。这种整体性的缺陷主要是由城市管理的决策层所导致的。
3. 应用不规范
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图形符号和色彩的标准应用。在我国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的标准, 但在许多地方的一些公共标示中, 颜色却经常遭到乱用。其次, 英文标识缺乏或错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外国游客和商务人士越来越多, 这对于旅游城市的导向标识信息内容的表达也是一个挑战, 有些环境中导向标识以更多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来取代文字语言, 有些环境中的导向标识则以多种语言来表示, 如我国杭州就要求在公共环境导向标识中使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在张家界, 由于前些年韩国游客成为入境游的主流, 在许多公共标识上出现了应用韩文的现象。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接轨的步伐, 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和运营的水平。
4. 同质化现象严重
优秀旅游城市的评选标准的实施, 使得许多城市的建设中直接套用, 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模式;再者, 有的旅游城市为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向具有成功经验的地区学习, 这也促使了这种雷同现象的产生。
三、结语
旅游城市的标识设施在城市拥挤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中, 承担着传递信息和实现游人与城市对话交流的功能, 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及旅游景点, 给人们的行为进行指导或给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我们的标识不够规范和标准, 难于理解的话, 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 恐怕就很麻烦了。
因此, 建立完善的旅游城市导向系统, 是加速对外开放的力度, 促进旅游城市经济建设,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要保障。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旅游城市标识导向系统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的一环, 因其在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方面的巨大作用而备受关注。笔者通过对旅游城市导向系统的现状分析,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士的重视, 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标识导向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旅游城市,标识,导向系统,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章莉莉, 城市导向设计.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2]赵云川、陈望, 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3]周锐、黄英杰, 城市标识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