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咨询中心

2024-08-28

旅游咨询中心(精选12篇)

旅游咨询中心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下, 旅游咨询中心作为现场接待、媒体载入、信息展示、休息服务、投诉受理、专项接待服务、自助服务为一体的平台, 已经逐渐受到重视。由于我国许多地区旅游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旅游咨询中心发展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南昌为例, 力求通过调查找出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存在的问题, 以便合理的提出南昌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背景

(一) 南昌城市旅游咨询中心的概况

目前南昌城市旅游咨询中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南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南京西路) , 它是依托市政公用集团的自身资源优势, 承办各类会议及商务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 并开展工业游、自驾游、野营游、蜜月游等特色旅游, 其经营模式是按照“规范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经营”。另外一个是南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会展路) , 主要为游客提供自己意愿的个性化旅游线路和旅游方式, 并且代理飞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景区景点门票、旅游专线车等服务。

(二) 调查步骤和方法

本文在滕王阁、八一广场、秋水广场等地进行了有控制的发放游客问卷调查, 以确保被访者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共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问卷117份, 回收率为97.5%, 其中有效问卷116份, 有效率为96.67%。互联网上发放100份, 共回收95份, 总共获得有效问卷211份, 以期获得更为详实的资料。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 城市旅游咨询中心选址分布不合理, 游客认知度低

调查显示, 在机场、火车站能找到南昌旅游咨询中心的旅游者有34.6%, 在南昌旅游集散中心找到旅游咨询中心的旅游者有42.65%, 在繁华路段找到旅游咨询中心的旅游者有16.59%, 在旅游景区找到旅游咨询中心的旅游者有33.18%。旅游者找到旅游咨询中心的比例较低, 许多游客甚至不知道南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所在地。

(二) 旅游咨询中心免费信息供给不充分

在旅游咨询中心能找到提供的综合旅游指南有53.55%的市民, 能找到旅游线路产品信息有54.03%的市民, 能找到提供的旅游地图有48.82%的市民, 能找到提供的旅游景区专项旅游信息只有20.85%的市民。咨询中心主要由政府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发放的一些免费信息, 与旅游景区相关的详细信息比较稀少。

(三) 城市旅游咨询中心服务能力、素质不高

通过对旅游咨询中心咨询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业务能力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62.09%的市民认为咨询员的服务态度一般, 咨询员的效率以及外语能力各占28.44%、8.53%。进入旅游咨询中心游客一般感受不到服务人员的主动热情招待, 大部分的服务人员都在埋头于自己的事情。咨询过程中, 三两句就结束, 全过程无笑容, 有的回答问题时还做着自己的事情, 专业的业务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 城市旅游咨询中心设施设备不完善

调查问卷数据中显示, 旅游者在南昌市旅游咨询中心中会应用到电子自助查询占48.82%, 使用到多媒体触摸屏占48.34%, 使用到静态资料展示占31.28%, 而其他的设施设备只占11.37%。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 旅游咨询中心相对忽略了对这些的建设。第二, 旅游者根本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宣传不到位。其他设备主要是咨询台外安置的游客休息椅, 电话、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四、南昌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的对策

(一) 合理布局, 提高公众认知程度

在游客最需要信息的场所考虑建设便利的旅游咨询中心, 包括在各大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交通主要区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城市旅游咨询中心还需积极进行自我宣传, 例如悬挂户外广告牌、横幅、海报等内容在交通主干道和人流量大的地方;与通信公司合作给每位外来游客发送手机短信, 告知当地旅游咨询中心的地址、联系方式、提供的服务以及是否收费等相关信息;在各种相关旅游宣传资料上刊登当地旅游咨询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城市中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指示牌, 让游客更方便地找到咨询中心, 提高公众认知程度。

(二) 丰富免费宣传资料

旅游咨询中心提供的免费信息, 应该把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发布的信息相结合。首先应该有由政府旅游部门提供的综合旅游指南、当地旅游地图信息、周边景点景区旅游图、旅游政策与服务指南、专题旅游指南等。其次还应该有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线路产品信息、当地主要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宣传资料。并保证所有资料能做到及时更新, 以方便供游客免费取阅。

(三) 加大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加大对咨询中心人员的工作业务培训, 尤其是现场接待和电话接待服务培训。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出, 旅游者认为咨询中心的服务时间应该延长占51.19%。目前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营业时间多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因此, 旅游咨询中心在旺季应适当延长上班时间, 在周末和节假日也能提供较长的面对面人工服务时间, 从而提升旅游咨询中心服务质量水平。

(四)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志愿者机制

咨询中心的建设, 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志愿者机制。积极主动与各志愿者机构联联系, 招揽兼职人员。如各大高校学生, 对公益活动有较高热情, 学习能力强, 在外语方面有较大优势。老年退休者, 熟悉当地情况, 有充足时间, 生活阅历丰富, 热情周到, 还能获得个人乐趣。将志愿者作为咨询中心的辅助人员, 不仅节约运营成本, 还能提升城市居民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 促进南昌城市旅游的发展。

(五) 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

建立专门的旅游咨询网站。将旅游景区景点、各式交通工具和各大旅行社都分类, 让游客能更加方便集中地查询有关各式旅游信息。通过旅游咨询网络平台为游客处理旅游项目各类预订业务, 提供自动预定导游服务, 提供为游客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设计, 提供旅游紧急信息自动预报, 提供旅游投诉咨询及时的服务, 以及对旅游投诉受理并作出反馈功能等。同时也可为旅游企业发放网络广告, 起到旅游宣传作用。配备多媒体电脑、电子触摸屏、热线电话等多种服务设施。做好旅游热线来电工作, 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产品。

五、结束语

近年来, 南昌旅游咨询中心发展迅速。其服务范围广, 是为公众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但在实际调查中, 南昌旅游咨询中心存在旅游咨询中心软硬件不完善, 认知度低、服务质量水平较低等问题, 为此提出加大合理布局, 提高公众认知程度、加大建立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加强培训机制、扩大旅游咨询工作队伍等建议。在对旅游咨询中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由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所限, 文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对旅游咨询中心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对问题的实质把握不够, 希望在今后对旅游咨询中心存在问题能有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韩玉灵, 徐鸿珂, 杨育敏.北京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 2007, (3) .

[2]邓运员, 刘沛林.近十年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汪侠, 顾朝林, 梅虎.旅游景区顾客的满意度指数模型[J].地理学报, 2005, [5].

[4]吴必虎.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J].旅游学刊, 2012, [3].

[5]李瑛.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及影响因子分析_以西安地区国内市场为例[J].旅游学刊, 2008, [4].

[6]林涛.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其免费信息调查研究:游客视角[J].旅游学刊, 2007, [4].

旅游咨询中心 篇2

旅游中心服务管理简历模板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最高学历: 中专 毕业日期: 2007-07-01
所学专业一: 商务英语、旅游英语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5-09 -07 天秀小学 小学 毕业证  
2001-09 -07 天津市豪贤中学 初中 毕业证  
2004-09 2007-07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英语 毕业证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5-09 -07 天秀小学 小学 毕业证  
2001-09 -07 天津市豪贤中学 初中 毕业证  
2004-09 2007-07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英语 毕业证  

旅游咨询中心 篇3

自1999年底回归以来,这已是澳门常见的一景。2011年,澳门入境游客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是本地常住人口的50倍,而回归之前仅为700多万。

如今,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头堡,澳门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她吹响了新的号角: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走过400多年风雨的澳门,踏上了新的征程。

探索转型

长期以来,澳门一直主打博彩旅游业,这是澳门的独有优势,然而亦是澳门的瓶颈所在。如何维持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澳门的旅游优势,成为澳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旅游是澳门的支柱产业。回归以来,澳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澳门旅游业正在向以休闲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回归以来,澳门也创造了微型经济体的发展奇迹,至2010年底,名义GDP增长超过3.7倍,人均GDP稳居亚洲第二,备受关注。

然而,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有学者认为,澳门可观的经济成效大多并不是源于本地的劳动与知识创造,而是基于外部地区的财富和收入转移。且继新加坡之后,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考虑将赌场合法化,澳门博彩业将面临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竞争。

分析人士表示,旅游休闲是增强澳门社会上升力的必然选择。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应是在博彩业的基础上,开拓关联性旅游休闲业,依托博彩延伸和丰富休闲产业要素,丰富和提升澳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政策“东风”

澳门的转型得力于政策“东风”。2008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澳门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10年1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澳门期间,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今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的发展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此外,《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也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这些政策的出台,顺应了世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趋势,也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对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从“世界博彩中心”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之变,可谓质变。单从定位上看来,后者的含义已远超前者,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保健、美食、购物、演艺、世界遗产、会展、娱乐等元素在内的旅游休闲。这些因素无疑将升华澳门的境界,提升澳门的形象,今后人们提起澳门,第一印象将不仅仅是博彩业,而会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一个观光娱乐的自在天堂。

建设之路

澳门要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并非一朝之功。这个宏大的课题,需要多方的努力及纷繁复杂的工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2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指出,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形成一套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配套设施。国家也长期支持澳门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更大力支持澳门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础上,打造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将致力结合澳门独有的南欧文化风格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塑造澳门旅游休闲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将休闲融入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质。

崔世安说,为了配合“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澳门将巩固现有的客源,拓展国际客源市场;鼓励兴建经济型的酒店,积极推广优质旅游、会议展览活动与综合性旅游;透过区域合作,发展“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8月11—13日,《澳门月刊》及澳门新闻通讯社组织的“推广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峰论坛”在澳召开。此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副局长文绮华在接受《中国对外贸易》专访时表示,“这不仅是旅游业的事情,更是整个澳门的总体发展方向,需要文化、环保、交通等各方面一起协作,大家都将此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据她介绍,对于这个课题,澳门已经启动了短中长期规划,对此课题的研究也已经广泛展开,旅游局组织了学术界、旅游界的人士集思广益。6月19日,澳门旅游局举行澳门专题研究报告发布会,公布由亚太旅游协会专家组撰写关于“迈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首先建议澳门制订全面的旅游发展总规划,内容亦就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商务活动及会议展览、多元旅游产品、市场推广及打造澳门品牌、人力资源配搭、创造及输送持续旅游成果以及建立统筹管理机构等,提出具体建议,以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多元发展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也要直视一些问题。景点集中度高、过关时间长、游客黏着度低、服务水平待提高等都是突出问题。

游客大量涌入议事亭前地、大三巴、妈阁庙等主要景点,使得这些地方拥挤不堪,难堪重负,游客的体验也失色不少。

“从旅游部门来说,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多元化发展:使旅游产品多元,旅客来源多元。”文绮华对本刊记者说。“以前提到澳门,大家就想到博彩娱乐,印象太单一。其实,澳门的文化内涵非常深远。澳门有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留下来很多标志性建筑,‘澳门历史城区’已经是中国第31处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历史城区见证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与对话,以及中西两种相异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难能可贵的是,直至今天,她依然保存原有面貌和延续原有功能,不仅是澳门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澳门为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留存的一份珍贵遗产。

然而游客似乎并未抵达这座城区的每一处。“我们想让他们不仅去欣赏热门的景点,也去人迹罕至的小巷街道,那里同样有独特的文化。”文绮华告诉记者。

目前,进入澳门的游客数量内地、香港特区、中国台湾分列一、二、三位,韩国和日本分列四、五位。除了大中华区,回归前澳门的国际游客人数年均仅有50万,去年已经达到300万,仅10多年就有了6倍的增长。

“我们计划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比如东亚、东南亚、‘金砖国家’的印度、俄罗斯等。今年,澳门已经和俄罗斯商定了双方相互免签政策。”文绮华说。

澳门的口岸建设也将加快。当前,从珠海人关到澳门,游客多反映等候时间较长。据悉,澳门将新建专供行人使用的粤澳通道,澳门机场旁边的新码头,也将在2014年澳门回归15周年之际投入运营,以减缓通关压力,同时吸引更多游客。

另外,澳门民航业的一系列组合拳,包括特区政府公布机场扩建规划、澳门机场管理公司(ADA)顺利过渡、打造国际机场的绿色及文化机场形象等,也显示出澳门为迎接更多的国际游客做好了准备。

澳门也在其他设施的建设上不遗余力,多个休闲娱乐设施已渐露雏形。此外,澳门也在加强区域合作,深化粤澳合作,全面参与到横琴的大开发中,借以推动澳门旅游的多元发展,辐射整个珠三角的旅游市场。

各方努力下,澳门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澳门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旅客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珠海拱北海关去年的出入境旅客数字超越深圳海关,成为全国第一大出入境口岸,也说明了澳门作为旅游休闲中心的魅力日增。

澳门,正向世界旅游中心发展 篇4

澳门, 优越的城市旅游资源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澳门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澳门回归祖国的十年间,其发展速度更是令人鼓舞。特区政府明确制定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发展综合旅游政策,致力将澳门建设成为优质多元旅游之都和亚洲区独特的休闲、娱乐和会展目的地。

旅游资源

澳门400多年悠久灿烂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对旅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比如澳门三大古刹中最古老的妈阁庙,大三巴牌坊、圣母雪地殿教堂、圣安多尼堂、圣奥斯定等教堂;普济禅院(观音堂)和莲峰庙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庙宇……, 此外,澳门市内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还有:位于炮台山上收藏了展现澳门历史的澳门博物馆,多所专题博物馆,例如大赛车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海事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再加上位于新口岸海区旁的观音像、矗立于路环最高点的汉白玉妈祖像、南湾湖的音乐喷泉,向旅客展现了澳门多姿多彩的不同面貌。

酒店及旅行社

酒店数量、质量及价格向来是旅客关心的事项。一直以来,澳门拥有不同星级酒店和公寓供旅客选择,满足旅客的需求。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的统计资料,至2010年7月底,澳门共有59家二星级至五星级酒店,31家公寓,共可提供19759间客房。酒店住客由1999年的220多万人次,增加至2009年的670多万人次。今年前两季的入境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8%。1—6月的酒店住客超过3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2.4%。

至2008年年底,澳门有132家持有效准照的旅行社,全澳共有1288人持有旅游局发出的导游工作证,这些导游人员分别能以粤语、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泰语、法语、福建话及潮州话接待旅客。

美食和盛事

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传统在饮食文化中得以充分体现。近年来,特区政府还重新包装了多项传统大型活动,通过不同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地区、社群及不同喜好的旅客前来旅游。随着多项娱乐设施、主题酒店、会展场地、国际级运动场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相继落成启用,在拥有足够的硬件资源后,更多的演唱会、艺术表演、体育比赛及国际级会议展览活动等盛事相继登陆澳门,为澳门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新气象。

政府助推澳门旅游发展

1999年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庆祝酒会上,前行政长官何厚铧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澳门特别行政区经历了发展进步的十年。

中央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澳门的发展,无论是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规划》,还是2009年年初宣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至2020) 》,都有助于澳门发展旅游业和会议展览。对此,澳门特区政府非常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至2020) 》的出台,为了促进这一纲要的落实,2009年2月,香港、广东和澳门携手举行了粤港澳共同推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联络协调会议,进一步讨论实施纲要的事宜。

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发言人称,澳门与香港、珠江三角洲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将共同打造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此举将加强澳门与其他邻近地区如香港、台湾等地之间的交流。

今年1月,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2010中期市场会议”上,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支持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澳门特区政府将向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目标进发,拓展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产品,培育会展业成长,积极参与区域会展发展。同时,发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以配合旅游业的发展。他指出,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将按照特区政府的施政方向,利用更高更广的视野推动多元化旅游,调整市场宣传推广策略,与业界合作,致力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素质,使澳门旅游业向健康和适度多元化发展,并惠及相关行业,从而让本地区经济受惠。

澳门,正向世界旅游中心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历史城区”一直是澳门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交流的文化精髓,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自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特区政府即系统地以此为卖点打造“世遗游”,积极向全世界宣传推荐澳门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开拓澳门旅游的多元性。

2009年6月,澳门大三巴牌坊被列为“葡萄牙人建造的新七大奇观”建筑物之一。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安栋樑表示,这一殊荣定能有助于澳门在葡萄牙及葡语系国家的推广。

今年3月,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发表题为《“协调发展、和谐共进”2010财政年度的施政报告》时表示,在旅游领域中,政府从加大推广旅游元素、完善交通配套、加强区域合作、调控博彩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会展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促进澳门整体经济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此外,特区将全力推进轻轨建设,完善旅游景点交通规划,改善公交接驳等交通配套。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尤其是粤澳和珠澳的合作。不断推进已有一定基础的旅游、经贸等服务业的合作,确保澳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他还说,“我们将加大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整合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除了凸显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还有各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这些都有利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塑造世界休闲旅游城市的形象。”

据资料显示,1999年回归前,澳门的入境人次只有740多万。而2009年全年入境旅客人数己达2175多万人次。2009年访澳的内地旅客人数达1099万人次,其次为香港及台湾旅客,分别有673万人次及129万人次。据统计,澳门前10位客源市场主要是亚洲国家及地区。而国际旅客的比重亦稳步上扬,占总体旅客10%以上。

10年来,澳门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部门展开了一系列市场推广和宣传工作,兼顾内地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在继续吸引内地居民赴澳旅游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把澳门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也为促进澳门旅游业的多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相信将来澳门会接待更多及不同国家的旅客。

旅游风景区访客中心 篇5

访客中心是景区对外管理的主窗口,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已入园游客散客、预入园游客散客、社会团队游客、旅行社团队游客及旅行社人员、其它旅游中间商等。

访客中心具体服务内容根据各景区的实际而有所差异,一般景区访客中心包括如下职能:散客接待、团队接待;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旅游商品销售;失物招领;物品寄存;以及医疗服务、邮政服务、残疾人设施提供等。

访客中心布局大都在风景旅游区的入口处,或景区内的重要节点部位,游人中心本身有合理的级配结构,这种结构,能适应社会组合的多种要求,同依托城镇的级别相协调。游人中心的具体选址和设计,应依据旅游区的性质、结构布局和具体条件进行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而又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布局,宜因地因时制宜,并与周围环境建立有机联系,提高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游人中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①正确处理各级游人中心的配置与风景区规划结构层次的关系;②解决各级游人中心的特征、作用、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③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级游人中心能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④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⑤游人中心的规模、功能、面积要与其规划级别匹配。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访客中心作为对外形象展示的主要窗口,作为旅游、交通集散地,在功能上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及时进行扩充,要突显当地特色,突出旅游区的特点,充分展示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和设计理念。

旅游咨询中心 篇6

公交调价事件来龙去脉

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脉络。

2012年6月29日,特区政府交通事务局发布消息,透露了一个重要新闻:“特区政府今年4月已收到三间巴士公司提出调整巴士服务单价之申请,并已按照合同规定作出审批,目前正进行最后行政程序,及后将刊登《政府公报》正式向外公布”。此消息在阐述“随着外围经济环境转变,各项主要经营指数不断上涨”的观点之后明确表示,“经综合分析相关资料及计算合同所订定的指数,政府同意按合同相关调整机制,调升各类服务之单价约23%。”随即又作了补充说明:“目前正进行相关行政程序,随后将刊登《政府公报》向外公布”。明眼人一看便知:经政府同意,澳门巴士票价即将调升。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或许是为了做出解释,交通事务局于7月2日进一步发布消息:政府正按照有关合同的规定,将审批三间巴士公司提出的调价申请(请注意,此时交通事务局的说法与三天前有所改变,从“政府同意调升”后退到“将审批……调价申请”)。会上还道出了事情的由来:2010年特区政府与经过公开竞投而获得集体客运公共服务合同的本澳三家巴士公司签署了为期7年的服务合同,合同中包含了价格调整、处罚及解除合同的机制等内容。考虑到合同期限较长,故规定各营运公司可与每年6月30日前最多一次向政府提出调整车资单价的申请。鉴于该合同采用的各类服务单价均基于2009年9月的数据,至今已超过2年9个月,物价指数已经明显上升,所以营运公司可以在本年度提出调价申请云云。

交通事务局继续积极跟进巴士公司调价申请的解释工作。7月5日,该局举行讲解会,向交通咨询委员会介绍了巴士服务费调整机制及“交通信息站”流动设备应用程序(Apps)的相关情况。该局负责人表示,“在调整服务费的同时,交通事务局更为重视巴士服务质素的提升,已责成巴士公司从优化班次、提升行车安全、设备及加强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好巴士服务,响应市民对巴士服务的诉求”。但是,委员们在会上表达了许多意见,包括“政府在是次调整巴士服务价格的审批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市民对巴士服务的满意度低,令社会难以接受”;“三间巴士公司提出的优化方案并未完全符合市民期望”等等。

必定是此事确实与民生休戚相关,面对着巴士调价的趋势与政府的态度,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应接踵而来。先是有团体从7月7日开始接连四日在水坑尾巴士站、下环街市、高士德等地发动街头签名运动,“不论男女老幼经过时均签名支持,市民普遍不满现时的巴士服务”。数日后,数十民众走上街头游行表达诉求,打出了“改善服务质量”、“还我道路安全”和“追究监管不力”等醒目的标语,还在交通事务局大楼前静坐请愿。事后交通局长汪云等会见了游行者代表,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或许正是透过交咨委委员和广大市民的反应多少体察到了民情民意,交通事务局的态度随之改变,事态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7月11日,交通局发布消息,公告“特区政府暂缓巴士调整服务费的行政程序,并严正要求三间巴士公司切实提升服务,响应社会大众之诉求,直至符合相关的要求时,才会继续相关行政程序”。与此同时,交通局方面还表示,“争取尽快启动公众参与部份”,“同时会检讨现时讯息发放机制,以提升工作的透明度”。该局还召见维澳莲运公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等高层人士,“严正要求该公司提交切实可行的改善计划,提升安全和服务质量”。

7月15日交通事务局消息称,“特区政府高度关注和理解社会大众对提升巴士服务之诉求,并尊重市民游行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会积极跟进及严厉督促各巴士公司落实执行改善巴士服务的方案、加快完成巴士服务评鉴机制,以切实响应市民大众的出行需要”。接着,澳门市民也看到了交通事务局用心良苦的一系列措施:招募“巴士之友”会友,与关注巴士服务的市民会面等等。至此,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的2012澳门公共交通调价事件悄然平息。

公交调价事件检验施政水平

公共交通调价事件虽然告一段落,却给我们留下诸多启示,首先是对特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施政水平做出了又一次检验。

回顾历届特区政府历年的施政报告,提高施政水平从来都是一个重要主题。尽管报告中再三强调,各级官员也都表示理解并赞同,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难免有所偏差,而且似乎有积重难返的趋势。说到底还是两个问题:一是为民施政;二是科学施政。

考察本次公交调价事件始末,特区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和不少官员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弱点再一次暴露无遗。先看为民施政。这里的关键是换位思考的问题。假如官员们能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上,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出发,在处理巴士公司提价诉求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先考虑是否合法,是否能照顾到经营者的利益;而会先充分体察民情,征集民意,切实了解民众的感受与诉求。在决策之前,也会充分考虑政府的这一决定或措施会给民众带来多大的影响,造成多大的负担。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交通事务局设身处地为巴士公司着想,在几次消息发布和会议通报中,不厌其烦地强调“按照澳门道路集体客运公共服务合同规定”、“依据主要影响巴士公司营运成本的若干客观指数”,表明巴士公司提价申请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还列举“雇员薪酬指数升幅最大,达至33%”等数据作为批准巴士公司服务单价提升23%的重要依据。这一数字是2012年3月底本澳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幅度的2.36倍,难怪广大民众对此如此敏感,相形之下,一些官员的麻木不仁便显现出来了。执政究竟为不为民,光听嘴里怎么说不算数,要看行动中怎么做。

再看科学施政。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应当体现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最终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然而,本次公交调价事件的前期进程却颠倒过来了。政府受理巴士公司申请的时候,先闭门处理,自以为走完程序后便打算公布(祇等《政府公报》正式发表了)。等到消息透露后引起社会反响,他们才意识到工作环节有所疏漏,才想起应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于是召开特别讲解会向交通咨询委员会通报情况,与有关的市民座谈,招募“巴士之友”,建立“巴士服务评鉴制度”等等。知错就改的态度固然值得肯定,但是从程序上来讲仍然反映了一部份政府官员头脑中科学施政观念的淡薄,也暴露了科学施政能力的欠缺。联想到本半年度本澳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制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也是先由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任务,然后才采取种种措施走法律程序的做法,我们意识到特区政府和许多官员在科学施政的道路上还有相当长的路需要努力探索。

nlc202309040229

世界旅游中心建设的硬件

强化与软件优化

本次澳门公共交通调价不是一个祇关系到某个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孤立事件,如果摆到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还可以引申出一些更深刻的话题。

众所周知,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能闭门造车。换言之,澳门要想建设好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首先必须认清区内外、国内外的形势,力求跟随时代的步伐同步前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排名已经从2006年世界第62位跃居2010年的第39位。国内旅游休闲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经济形势大好、GDP和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正如上述《报告》所指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旅游休闲业突飞猛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澳门为了顺应这一形势,应当从强化硬件(基础设施)与优化软件(管理)两方面入手。

硬件——基础设施的齐备与完善是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休闲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在旅行游览和休闲活动中的需要而配备的各种物质设备的总称。一般来讲,包括旅游饭店(宾馆)、旅游交通、文化、娱乐、休憩、体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物质设备。如果进一步细分,旅游饭店宾馆设施包括客房、膳食(餐饮)和商品销售三个方面;旅游交通设施包括陆路(铁路、公路)车站、水路(海、河)港口码头、空路机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博物馆、影剧院、游乐中心、歌舞厅、体育馆、网球场、健身房、游泳池等。由此可见,旅游休闲业需要的基础设施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旅游休闲业对于基础设施有较强的要求,发展旅游休闲业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较大的投入。国家旅游局和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发布的《休闲绿皮书》中透露,2010年间我国为改善基础设施共投资4万亿元,其中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建设和电网改造等方面的就有1.5万亿元。这些数字印证了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旅游休闲业至关重要。

仅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表现出及强大的运输能力和旅客服务能力。日本东京地区(以东京都为原点、半径65公里左右的地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需要通勤的人口数达到2100万人。东京地区的公交系统由城市电气铁道、地铁、单轨与导向轨道交通、路面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组成。该系统全年可运送旅客158.5亿人次,相当于该地区人口总数(3200万人)的495倍强。其中单是公共汽车就可运送19.7亿人次,是人口总数的61.6倍。相形之下,目前祇拥有新福利、澳巴和维澳莲运三家巴士公司、800多辆公共汽车、年运送旅客量祇有1亿数千万人次的澳门公共交通系统,面对着56万常住人口与近3000万来访旅客,其运输能力就显得十分弱小了。

针对这一弱势,澳门不仅应当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等其他市内交通先进形式,而且更应当加大投入,更换车型、修建道路、完善车站设施等,切实强化澳门城市公共交通的硬件水平。在广大澳门民众和游客脱离了狭小车厢的拥挤、上车下车的不便和烈日苦雨下长期候车的焦虑之后,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方能基本合格。

与硬件相比,更重要的是软件,即管理水平。联系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实际情况来看,服务理念、管理制度、方针政策、员工素质、应急措施等,都属于此列。软件优化的意义有时更甚于硬件的强化。

服务理念是决定公共交通管理水平的关键。开办城市公共交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何让接受公共交通的消费者受到最满意的服务?对于承办公共交通的企业而言,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他们的目的是赚钱。善良的老板会在尽量让顾客满意的情况下赚钱,素质差一点的老板会在应付好顾客的前提下赚钱,质量更差的老板则会在尽量少投入、少支出,甚至不惜影响消费者利益的条件下多赚钱。这里就涉及政府的责任了。公共交通属于公共事业,即使你不亲自承担(而是让企业来承担),也不能推卸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应当通过合法的、科学的监管,敦促相关企业履行好为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交通服务的责任。政府要有严谨的规章制度和得力的措施来监督和管理企业涉及公共服务的行为。在澳门街头,候车的普通市民几乎人人都经受过公交车溜站不停、车辆在站外停车下客、停站而不开车门、司机对即将赶到的顾客视而不见等现象,在口头不满之余也祇能无奈地接受既成事实。即使备有“澳门通”卡、偶尔也乘坐一下公交车“体察”一下民情的政府官员们能够感同身受吗?不解决好为什么开办公共交通的服务理念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另一方面,科学管理也是优化软件的重要环节。澳门公共汽车的路线设置和名称之混乱真是不可多得。除了以数字表示公交线路以外,还屡有在数字后面添加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的情况,不仅极容易混淆,而且给民众带来极大的麻烦。试问,有几个旅客能够很快地分清楚28A、28B、28BX、28C公交线路的相同与差别呢?就连澳门居民,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来。在1863年就开通地铁的伦敦,在建设了20条地下轨道交通的巴黎,在五、六种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同时提供服务的东京,在许许多多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交通线路都是密如蛛网,四通八达,更难能可贵的是标志清晰,换乘方便,售票处还提供详尽的地图供你参考,乘客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在日本的地铁站出口一般还备有“精算机”,不管你从哪个车站出发、随便买多少钱的车票,出站时一精算就一清二楚:该退则退,该补则补,不会有半点差错。而乘客在接受高科技、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会体验到做“上帝”的优越感,感受到优质服务的关怀与体贴。

澳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瞩目,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也大有进展。但是,倘若用“世界级”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澳门的差距还十分明显,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还有很多。2012年7月发生的公共交通调价事件就像生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很快就难见身影;也像在浅池塘中丢进一块小石头,并没有掀起轩然大波;但是,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我们还须防微杜渐,因势利导,努力将以后的事情做得更好。

(作者是澳门城市大学教授)

转型思路: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篇7

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不断深入, 游客逐年增多, 特别是散客团、自由团等增加突显。但由于建省时间不长, 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久, 很多配套的旅游基础薄弱, 一直没有像上海北京等城市, 专门为游客建立一个集旅游租车、购物、餐饮、订房及衔接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功能类型

一般的, 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局 (旅游委) 设立, 由当地相关旅行社负责具体运营, 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以及满足市民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1.从创立机构来看, 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有政府投资型、企业投资型

上海和杭州是政府投资型的典型案例。长期以来, 旅游企业散、小、弱、差, 政府立项项目一般都是大手笔。上海利用了上体, 杭州利用了黄龙体育中心, 其环境、空间和设施均不是一般的交通换乘站所能比拟的。上海政府在其集散中心发展的前三年更是慷慨埋单, 最终使其找到了合理的盈利模式。杭州在黄金周期间, 为了避免核心景区拥堵, 规定外地牌照私家车一律停在黄龙体育中心, 这种对旅游集散中心的扶持力度是一般企业不能达到的。因此, 政府扶持型的旅游集散中心规模大、设施好、在市场营销中占据优势, 并可配套旅游咨询服务功能, 有利于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投资旅游集散中心的企业, 主要涉及旅行社集团与交通集团, 大多是几个企业的合作与联合。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更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 利用现有的交通港站设施, 投入少、见效快, 但单纯的企业行为决定了旅游集散中心停留在“便捷式旅行社”或“旅游公交车”的层面上。在城市旅游发展整体格局中, 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2.从空间区位特征来看, 旅游集散中心可分为市中心模式、景区点模式、交通港站模式

将旅游集散中心设置在市中心, 主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周边出游。如北京设在积水潭和前门的郊区旅游巴士。

将旅游集散中心设置在主要景区点周边, 可以方便外地游客换乘, 疏导核心景区交通。最典型的例子是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正位于西湖风景区的北缘, 外地自驾车游客可将私家车停在集散中心换乘旅游巴士, 也可购买到郊区的套票。杭州市民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这里购买到郊游的线路。

将旅游集散中心设置在交通港站, 其目标客源市场主要是外地游客, 可以方便游客在到达目的地城市之后最便捷地换乘以到达目的地景区。青岛设在西郊的旅游集散中心关闭之后, 新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则安排在汽车北站, 方便游客出行。

3.从业务对象特征来看, 可分为“外地游客市内游”、“外地游客周边游”、“本地游客郊区游”和“本地游客远途游”

根据资料来看, “外地游客市内游”一般很难盈利, 例如杭州开通的“Y (游) ”线多数已经沦落成为普通的公交线路。仅留有两条线路配备有导游。虽然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总体上是盈利的, 但其市内游部分至今仍然亏损。发展“外地游客市内游”对交通集散、宣传营销起到积极作用, 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外地游客周边游”主要是“经典一日游”线路。例如北京的“八达岭—十三陵一日游”, 其盈利也有限。

“本地游客郊区游”和“本地游客远途游”属于旅行社的核心业务, 以吸引散客为主。相对于旅行社, 集散中心较为灵活, 例如,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以京郊一日游为主,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上海一日”线路独具特色, 但它主要的业务还在于市民的周边游郊区游、深圳旅游集散中心的特色是香港游 (香港设有其子公司) 。

意义非凡

1.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对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支撑意义。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四年来, 来琼散客游占比逐步上升且增长迅速, 与此同时, 自驾游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

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320.37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0.6%。其中, 接待国内旅游者3238.80万人次, 增长10.9%;接待入境旅游者81.57万人次, 增长0.1%。全年旅游总收入379.12亿元, 比上年增长17.0%。其中, 国内旅游收入356.79亿元, 增长19.1%;入境旅游收入3.48亿美元, 下降8.0%。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海南省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 海南接待过夜游客中自助游游客比重逐年增长。2010年, 来琼旅游的国内游客中仅26.2%选择自助游, 2011年为33.6%, 2013年比重高达44.5%。

自助游游客比重不断增加主要有四个推动因素:一是近几年相继开通了成都、长沙、西安、哈尔滨等地到海口的列车, 给国内西部、中部、北部等省份来琼出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二是随着家庭汽车的增多及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 自驾来琼游客日益增多;三是海南东环铁路的开通, 使得省内交通更为便捷高效;四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百姓更多倾向于个性化、家庭化的出游方式, 旅行社千篇一律的旅游线路安排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游客的要求, 自助游成了新的选择。

2.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对于提升海南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整体质量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海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 由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及相关旅游企业共同打造一个新型企业联合体, 它以资源为纽带, 可以实现了旅游和交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这一新的尝试, 能够使旅游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形式和方式更加多元化, 积极推进海南旅游做大做强的进程。

3.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对于清理整顿非法“一日游”、优化海南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 黑车、黑导坑蒙拐骗来琼游客, 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给海南旅游形象抹黑。筹建海南旅游集散中心可发挥“疏堵结合、打建结合”的效应, 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价位和良好的信誉树立海南散客旅游市场品牌, 必将成为解决非法“一日游”问题的有效途径。

北京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建设 篇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信息技术与Internet飞速发展的时代, 旅游信息化将会极大的影响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是旅游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支柱, 也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基础。所有的旅游企业都是信息化管理的使用者, 也是受益者。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旅游行业包含的企业存在多样化, 同一类企业中IT需求也不尽相同, 再加之企业间信息化规模和进程不统一, 这就造成了旅游行业IT系统异构情况非常严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类型企业间IT系统不能通用, 甚至不容易互相借鉴;不同类型企业间IT系统数据很难进行交换, 使整个产业链中的数据缺乏相关性, 这限制了整个行业中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众多参与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IT厂商没有明确的方向, 将精力更多的分散到具体某个企业的IT需求, 而不能融入整个旅游行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IT系统开发。旅游行业数据中心的建立恰恰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数据中心将所有数据以规范格式进行存储, 对各种IT业务都可进行整合, 可以为旅游行业将来的信息化建设做出方向性的指导, 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在旅游行业各IT系统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

三、功能目标和定位

(一) 理顺资源管理标准

通过信息资源规划理顺旅游行业的信息资源,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对行业结构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元标准、数据交换标准以及指标体系等标准规范进行有效管理。

(二) 打破孤岛实现共享

建立行业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满足应用系统数据共享需要, 满足与行业内、行业外的数据交换需要。

(三) 多层数据统一存储

将中心采集库数据结合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经过不同层次的加工处理, 形成全局细节数据库、部门主题库、专项分析库、展现库和发布库等不同层次的稳定的数据存储, 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数据统一存入中心数据库, 进行稳定的长期存储, 便于对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四) 深度挖掘支持决策

结合现有系统, 根据现有指标体系, 建立统一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分主题、部门个性化展示分析结果, 满足各层次的数据分析需要, 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

(五) 安全保障运行可靠

构建以安全策略为核心, 以管理、技术和运行维护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实现对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全方位综合性的防护, 达到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建设以信息资源规划成果为基础, 按照中国旅游行业整体发展的总体要求, 结合旅游行业自身决策管理的实际要求,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全面建设旅游行业的数据中心体系系统, 包括“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数据交换服务体系”、“数据加工存储体系”、“数据分析应用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结合现有的分析应用系统的分析指标体系, 从旅游行业整体管理和业务需求出发, 立足全局, 建立统一的指标分析体系, 扩展数据分析应用, 挖掘领导层关注的重点内容, 弥补业务层和领导层的鸿沟。

四、项目技术架构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可划分为5个子系统, 分别为数据获取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安全系统、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系统、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一) 数据获取系统

从其它应用系统中获取数据中心所需的数据。这是数据中心的基本功能, 也是数据中心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此系统借助接口软件和一些工具软件将旅游行业其他系统中的数据导入数据中心。

1. 使用接口软件将各旅游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导

入到数据中心中。如使用接口软件将Opera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导入数据中心。

2. 使用电子化识别录入系统将未电子化的信息导入

到数据中心, 如可以使用电子化识别录入系统将《中国旅游年鉴》电子化后导入数据中心。

(二) 数据存储系统

存放数据中心所有数据, 并将数据格式进行规范。

数据存储系统是整个数据中心的核心, 所有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将保存在存储系统中。存储系统为具体业务提供规范化数据, 是其它各子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 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对结构化信息分类与编码、指标体系成果、数据元成果、非结构化信息分类标准及部门采集发布职责规范等标准规范进行管理。通过两级部署的企业服务总线方式, 提供统一的企业服务集成平台, 解决行业内数据交换多样、接口多样的问题, 并且为企业与外部数据交换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

2. 建设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 实现分散在各种业务系统、其它数据源中的行业知识的统一分类、编目、统一检索, 并通过相应的信息采集、发布流程制度, 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 数据存储系统采用动态存储池技术。动态存储池技术, 可以根据未来的存储需求容量, 给各台应用服务器分配虚拟的磁盘容量, 这个虚拟的磁盘容量不需要考虑存储池物理容量的真实大小, 当物理存储容量到达预先设定的警界线, 系统会给出报警提示, 将新磁盘设备加入存储池, 即可自动扩容。

(三) 数据安全系统

保护数据中心不受病毒、黑客破坏。

构建以安全策略为核心, 以管理、技术和运行维护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实现对旅游行业数据中心全方位综合性的防护, 达到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

该系统提供先进的威胁防御能力, 能够保护端点免遭目标性攻击以及之前没有发现的未知攻击侵扰。它包括即刻可用的主动防护技术以及管理控制功能;主动防护技术能够自动分析应用程序行为和网络通信, 以检测并阻止可疑活动, 而管理控制功能能够拒绝对企业来说被视为高风险的特定设备和应用程序活动, 甚至可以根据用户位置阻止特定操作。

(四) 灾难恢复系统及业务连续性保障系统

提高数据中心整体可用性, 并对外提供容灾服务。建立旅游行业数据容灾中心, 对外提供旅游企业信息系统容灾服务。建立集中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和数据发布展现系统, 提供统一管理的发布和展现数据出口, 将业界信息系统中现有的分析应用系统纳入其中, 服务旅游行业的管理决策层, 全面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容灾中心方案结构图如图2所示。

针对不同应用提供由检入繁的三种容灾方式, 基本容灾备份方式如下所示。

1. 本地容灾备份方案。

传统的容灾备份体系直接建设在各个应用服务器上, 对各个应用服务器分别安装备份软件、分别设置容灾策略, 直接远程备份到容灾中心;在业务系统对应用服务器性能要求不高, 网络压力不大的时候, 传统容灾备份体系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但是随着业务系统的扩建、用户终端的并发访问增加, 应用系统的管理压力、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压力、网络压力也就随之增长, 这时候再使用传统的分散式容灾备份体系就会严重影响到应用服务器性能及网络性能了。

本方案采用一体化容灾恢复系统, 该平台在传统的容灾备份体系上增加了一层性能及安全保障, 也就是添加了本地数据备份及容灾体系, 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及安全。

2. 同城容灾备份方案。

在同城容灾站点添加一台同城容灾服务器, 通过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软件将本地备份容灾服务器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同城容灾服务器中, 这一过程是在本地容灾服务器以及同城容灾中心服务器之间进行, 不影响正在运行的业务系统。通过建立同城容灾站点的备用应用体系, 可以在本地生产中心灾难后接替生产中心进行业务服务, 尽量避免灾难损失, 使业务体系尽可能连续运行, 从而实现了应用级容灾。在本地生产中心灾难过后, 可以通过网络将同城容灾中心数据复制回来, 从而恢复本地生产中心的业务体系, 复制过程中容灾中心业务不会中断。

3. 异地容灾备份方案。

在异地备份中心添加一台异地备份服务器, 通过数据远程容灾备份软件将本地备份容灾服务器中的数据异步复制到异地备份服务器中, 这一过程是在本地容灾服务器以及异地备份服务器之间进行, 不影响正在运行的业务系统。在本地生产中心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时, 可以通过网络将异地备份中心数据复制回来, 从而恢复本地生产中心的生产数据。

为了提升异地备份数据安全性, 异地备份体系同样建设有CDP (持续数据保护) 快照, 数据历史版本备份。

CDP (持续数据保护) 快照数据可以随时在不干扰业务系统运行、不影响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提供数据分析、验证等服务。

异地数据备份采用异步方式, 备份数据现存放在本地, 在网络空闲时才进行远程备份, 减少网络压力。

(五) 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

将数据中心的规范数据进行提取和再利用。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积累的数据量急剧增长, 动辄以TB计, 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当务之急。数据挖掘就是为顺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技术, 是知识发现 (Knowledge Discoveryin Database) 的关键步骤。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功能是对用户的各种指定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建立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的中心数据库, 依据信息资源规划所梳理出的基础指标库的内容, 从行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中抽取、转换、加载, 到数据中心的规范数据库中。

五、技术关键点

(一)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管理平台

我们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全局角度全面梳理了旅游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建立了一系列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规范, 统一了统计分析基础指标和相关业务指标及其统计口径。数据中心项目的实施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有成果, 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二) 采用轮辐式ESB拓扑两级部署企业服务总线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是采用轮辐式ESB拓扑两级部署企业服务总线的思路建设, 行业级企业服务总线主要解决行业内大系统间及行业与外部系统间的数据和服务交换, 而企业级企业服务总线主要解决大系统自身模块间 (如OPERA酒店计算机信息系统内模块间) 或者企业级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和服务交换。这种方式层次分明, 有利于管理维护, 符合行业化管理两级行政管理架构, 并且与业务结合紧密, 在实现松耦合的同时实现行业和企业系统的有机结合。

(三) 指标驱动统一标准, 多层数据集中存储

信息资源规划的指标体系作为数据内容的核心业务定义, 与采集、主题和发布展现等各个层次的数据相对应, 以基础指标体系为核心分别形成采集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布指标。同时, 将中心采集库数据结合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经过不同层次的加工处理, 形成全局细节数据库、部门主题库、专项分析库、展现库和指标发布库等不同层次的稳定的数据存储, 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数据统一存入中心数据库, 便于对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六、结论

数据中心建设是旅游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行业实现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充分共享、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和挖掘信息资源价值的必须手段;是提高决策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 创新管理、不断提高决策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工具。因此, 旅游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 既是时代的要求、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周昕薇, 宫辉力.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 2006 (5) :53-56

[2]朱虹.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对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7 (5) :58-59

[3]李京颐, 陈文力, 宁华.北京地区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J].旅游学刊, 2007 (5)

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的开发 篇9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过程中都要通过人机交互来使用计算机, 通常的人机交互方式是以键盘、鼠标、屏幕为主。为了使人机交互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界面更加美观、友好, 语音识别合成技术、三维建模与动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泰山旅游资源, 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三维动画合成、多通道交互以及知识库等相关技术, 设计开发了一款“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目标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向人们介绍泰山的旅游信息, 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泰山和泰山的文化, 为用户服务,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系统开发的3D虚拟人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能够通过文本、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 同时可以给出一些相关景区、路线的展示。以实现旅游景点无人值守的友好的智能旅游咨询服务, 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问答服务, 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本景区, 知道来到本景区可以玩什么, 怎么去玩, 怎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享受本景区给您带来的最大乐趣。

1 系统设计

系统的开发环境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开发语言使用C#,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8, 三维建模使用3DS MAX 2010。

系统主要实现了语音模块、3D虚拟人模块、知识库模块,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语音模块实现了语音输入、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文本阅读功能。3D虚拟人能够随着用户输入的问题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 同时做出不同的动作手势, 回答问题时能够保持口型和语言的一致。知识库存储大量的景区旅游信息, 能够根据用户提问实现智能搜索, 进行景点介绍, 景区路线导航, 同时提供酒店信息和天气预报服务。

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用户操作界面中包括3D虚拟人的显示与控制, 文本输入输出, 语言操作控制、景点与景区路线展示、酒店信息和天气预报等;

2) 智能咨询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用户和虚拟人之间的交流, 用户可以用文本或语音的方式提问, 虚拟人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后, 到知识库中智能搜索出相应的答案, 然后以语音或文本的形式进行回答;

3) 3D虚拟人承担了旅游咨询员的职责, 通过三维建模构造的虚拟人, 实现了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控制, 如挥手、摆手、点头、微笑、烦恼等。动作表情与回答问题的内容相匹配, 口型与语言相一致;

4) 知识库中存储着泰山的旅游信息, 例如景点介绍、景区路线、宾馆餐饮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方便于智能问答, 易于知识扩展。

2 系统实现

2.1 语音模块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计算机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输入的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过程, 也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类的语音。语音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语音识别 (speech recognition) , 一个是文本转换语音 (Text to speech) 。微软提供的Speech SDK提供了关于语音技术处理的一套应用程序接口 (API) , 系统通过调用这些应用程序接口能够实现相关的语音功能, 包括语音识别和文本阅读。

语音问答模块是建立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基础上, 把通过麦克风输入的音频通过语音识别引擎转换成文字。虚拟人根据用户用语音输入的相应指令, 完成不同的动作, 例如对整个软件的操作、对泰山旅游相关信息的了解。本模块中主要使用的是:Speech Lib, 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两个接口。首先, 引入Speech Lib命名空间, 然后实例化一个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对象。在方法中构造一个语法器, 语法器中附加一个事件处理程序, 以便接收语法器发送的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事件, 将语法器加载到识别器中。之后识别器开始监听符合该语法规则的语音。当识别出符合语法的语句时, 调用Sp Share Rec Context Class事件处理程序。

2.2 虚拟人模块

3D虚拟人的建模采用3DS MAX 2010的Poly多边形建模制作完成, 包括人物的头部, 躯干, 衣服。人物骨骼使用Biped系统实现, 蒙皮使用Physique修改器实现了骨骼动画。表情动画采用Morpher变形器控制实现了眨眼、口型、微笑、皱眉等表情变化。应用程序中导入虚拟人模型使用了XNA技术, XNA是微软公司基于Direct X的游戏开发环境。在窗口中显示3D虚拟人模型需要通过XNA的pipeline来实现的, XNA拥有两种3D模型的导入方式, 可以分别处理.FBX文件和.x文件, 其中.x文件主要应用在Direct X 3D的程序中, 而.FBX文件主要应用在3DS MAX的模型导出中, 本文采用.FBX文件作为3D模型的载体。首先创建一个模型对象, 在Load Content方法中实例化该对象, 之后在Draw方法中调用Draw Model来完成3D模型的显示。

3D虚拟人承担了系统中旅游咨询员的职责, 虚拟人可以通过文本、语音、动作和表情灯方式与用户进行交流, 能够用语音或文本的方式回答问题。同时实现了虚拟人挥手、点头、微笑、皱眉等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控制, 并且动作表情能够与回答问题的内容相一致, 口型与语言相匹配。

2.3 知识库模块

系统的知识库中包含大量的旅游资源数据, 包括关于泰山景区的旅游小知识, 泰山的历史文化知识, 景区附近的宾馆, 酒店等旅游知识, 可以让游客更好体验旅游。用户可以根据路线查询功能, 查找两个城市的最佳路线, 查找泰山中两个景点之间的路线, 查看泰山中景点的图片, 根据地区、价格、级别查找酒店, 查看泰安以及其他城市的天气情况。

该模块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对知识库进行操作或管理。管理员可以执行对知识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一般用户只能浏览知识库提供的信息。

3 系统功能测试

通过语音识别, 要能正确识别文字, 并且可以从知识库中提取正确答案。语音朗读能正常运行, 朗读设置正常。3D虚拟人动作要与语音相互配合, 完美结合, 使智能交互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3D虚拟人动作、功能、语音三者之间要配合的天衣无缝, 使其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天气查询能够准确查出泰山和其他城市当天的天气, 并可获得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路线查询能够准确查找每两个城市的最佳路线以及路线的详细情况, 而且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查询。酒店查询能够通过地区、价格、级别准确查找出酒店, 并且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朗读和选择。泰山地区的地图查询能够查询出两个景点之间的路线, 而且还可以查看相关景点的图片, 并且可以进行语音交互。能够通过对语音设置进行调速, 调声等操作。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泰山旅游3D智能咨询系统的基本实现过程, 系统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三维动画合成、多通道交互以及知识库等技术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3D虚拟人, 用户通过语音和文本等方式能够与虚拟人进行全方位的交流。系统实现的TTS朗读器和3D虚拟人, 加强了文本, 声音与图像的处理, 提高人机交互的能力和操作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肃, 杜军平, 高田.多媒体旅游智能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南大学学报, 2009, 40:335-340.

旅游咨询中心 篇10

本文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出发, 以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为界定标准, 探讨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等级, 优化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

一、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 区域研究概况

本文研究环渤海区域范围界定为:由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威海、日照、潍坊、滨州、烟台、东营、大连、沈阳、唐山、秦皇岛、锦州、盘锦、营口、葫芦岛、丹东19座城市组成的区域。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逐步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旅游发展迅速。2009年旅游总收入逾6000亿元, 区域旅游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前列, 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自1985年在大连举行的渤海湾经济圈协作研讨会上提出环渤海地区开展旅游合作以来,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在诸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已先后达成“京津冀旅游合作共识”、“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等合作协议。环渤海各省市竭力实现旅游合作发展, 但与达到环渤海区域无边界、无障碍旅游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与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 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 研究方法

根据区域旅游中心地、中心城市内涵与特征, 本文以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界定标准。对于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的测度, 本文首先引入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 从此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出发, 将每一城市与其余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指数中位数值作为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指标, 并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测度某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的差异程度。

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为:。式中, R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P、V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某种测度;D为城市间距离某种测度;K为经验估计系数。

二、结果与比对分析

(一) 环渤海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运用上述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模型, P、V分别为环渤海各城市2007年、2008年、2009年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均值, D为城市间实际交通里程, 将数据代入模型计算, K取值为, 结果如表1。

数据来源:2007—2009年各省统计年鉴、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 旅游中心城市体系

由于数据样本量为19, 每一城市均有18个联系度值 (除与该城市本身外) , 在计算中位数值的过程中, 应选取每行、列的升序或降序排列中间两值均值作为中位数值, 即Ti= (ai9+a10) /2。环渤海各旅游城市在区域中作用影响力指数如表2。

注:表2中按城市作用影响力指数大小进行降序排列。

以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指数, 将环渤海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分为四大层次。

第一层次:北京, T指数达到0.9471。北京是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交通、旅游、信息和文化中心, 在环渤海区域中北京影响最大。其良好的区位、资源、发达程度等对外界具有极大吸引力, 为环渤海区域国家级旅游中心城市。

第二层次:天津、青岛、大连、沈阳为省域级旅游中心城市。天津作为直辖市的政策优势、优越区位条件、便捷交通, 受到北京辐射效果, 成为环渤海区域中仅次于北京的旅游中心城市。青岛和大连凭借着现代化城市风貌、特色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强城市经济实力, 旅游发展迅速, 成为省域级旅游中心城市。沈阳作为辽宁省政治、文化中心以及便捷的交通优势, 与天津、青岛、大连成为环渤海区域内的省域级旅游中心城市。

第三层次:唐山、秦皇岛、烟台、威海、济南、锦州为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唐山、秦皇岛与北京邻近, 在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作用下, 旅游业获得较快发展。烟台、威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 政治中心, 交通便利。锦州作为辽西主要城市和沟通关内外的交通枢纽, 和唐山、秦皇岛、烟台、威海、济南成为区域级旅游中心城市。

第四层次:潍坊、日照、盘锦、丹东、营口、葫芦岛、东营、滨州为地方级旅游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或受旅游业发展规模的限制, 或受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城市环境和交通通达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对其他城市而言, 旅游影响力较低。

从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分布来看 (如图1) : (一) 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分布未呈现明显圈层结构。相比长三角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圈层空间分布结构, 环渤海区域中只有京津冀板块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圈层空间分布特征, 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分布未呈明显圈层结构; (二) 亚区域中呈现明显的空间结构分布。山东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空间结构分布, 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双核心的空间结构分布, 京津冀板块呈圈层结构分布。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旅游中心地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试图有所突破, 以环渤海19座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 利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定量化研究环渤海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环渤海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差异化程度较大, 高层级的旅游中心城市对低层级中心城市的辐射效果不明显。密切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 促进各个城市旅游合作, 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多层级联动发展。

本文有几方面今后仍需作补充研究: (一) 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方面说服力不足, 对结构体系合理性需进一步探讨; (二) 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与旅游流聚散、旅游产业集聚等交互作用影响。

摘要:本文从区域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计算出城市在区域中旅游作用影响力, 以此构建环渤海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 优化环渤海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等级结构体系, 实现区域旅游多层级联动发展。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殷柏慧, 吴必虎.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J].旅游学刊, 2004, (6) .

[2]李超, 曾坚.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7) .

[3]何调霞.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职能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06.

[4]黄细嘉.创新区域中心城市旅游联动发展模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6) .

[5]郭庆胜, 闫卫阳, 李圣权.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近似性划分[J].武汉大学学报, 2003, (5) .

[6]陈才.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J].人文地理, 1999, (2) .

旅游咨询中心 篇11

埠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地提出建议和优化对策。

皖北地域广阔,人口密集,资源多样性和历史文化悠久性相统一、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成长性相协调。皖北旅游是全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皖北旅游业崛起的战略部署。而蚌埠是皖北的中心城市,蚌埠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高度的认识。蚌埠市《十二五旅游规划》中指出,在“十二五”时期,蚌埠要基本建成皖北旅游中心城市,而建设皖北旅游中心是实现蚌埠创建旅游集散中心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

一、背景

基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背景和资源丰富、交通枢纽的区域背景,从当前蚌埠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现状入手,进一步梳理、凝练蚌埠市打造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的优势、劣势,突出评价蚌埠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及其优化的理论问题,对蚌埠市打造皖北旅游集散中心更为必要与紧迫,对提升蚌埠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皖北旅游经济崛起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同时也为皖北其他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二、对蚌埠市打造成为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地进行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自然资源丰富:枕于淮河的蚌埠,虽不似苏州杭州那样的山水园林城市著名,但也算是有青山有绿水。市内湖龙子湖及周边景点联合而成的龙子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风景区内青山碧水相连,人文荟萃,物产富饶;禾泉农庄景区则是安徽省第一家有机认证农庄,是周边居民农家乐首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沱湖风景区则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鱼蟹资源十分,产于此地的中华绒毛大闸蟹更是闻名于世;荆涂山景区内的千年不涸的白乳泉号称“天下第七泉”,泉水似乳,芬芳甘甜。

人文资源丰富:涂山禹王宫、垓下古战场以及明皇陵都依次代表着蚌埠的历史长河中的4000年前大禹文化、2200年前楚汉文化以及300年前的明文化,甚着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其载体——双墩遗址属于早期新时期时代,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可以与长江文化及黄河文化相较量;蚌埠玉文化也同样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传说战国时期楚国和氏璧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从那之后蚌埠就有着造玉的历史传统,如今蚌埠的光彩玉器大市场更是名扬省内,代表着中国玉文化发展的一方特色。悠久的人文历史,将有山有水的蚌埠赋予一层文化面纱。

区位交通条件:蚌埠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北接江苏徐州,南临合肥、芜湖等省内大城市。交通发达,已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在此经过,形成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格局,是我国铁路重要枢纽;公路四通八达,京台高速、合徐高速、蚌合高速等已全线通车;2014年新建成的军民两用机场——仁和机场民航已经全面开始运营,大大便利了蚌埠市与周边经济圈如长三角经济圈的联系;蚌埠位于南北划分中国的淮河岸边,蚌埠港是淮河第一大港,其通航运载量十分可观。诸多交通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得蚌埠的区位优势更娇明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可进入性。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1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4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接待国内游客193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5万人次。全市星级饭店(宾馆)21个。旅行社47家,分社4家。A级风景名胜区21个(其中,4A级风景名胜区4个,3A级风景名胜区5个,2A级风景名胜区12个)。截至2013年7月底,全市在建、新开工5亿元以上旅游项目27个,总投资609.1亿元,年度新增投资额32亿元,旅游大项目的数量和新增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劣势分析(weakness):

蚌埠市旅游发展的品牌意识欠缺,品牌效应较为混乱。针对蚌埠市目前大力开展建设的旅游项目工程(包括大明文化产业园、花鼓灯文化节、大禹文化产业园等)来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重点,无法树立整体的蚌埠市旅游形象,对外容易造成本市旅游发展较为混乱的第一印象。究其根本还是蚌埠市旅游品牌管理缺乏科学性与长远性,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和目标不明确。

其次,蚌埠市虽然是皖北皖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对皖北地区的游客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是鉴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人们的出游的人次和频率不是很高,因而蚌埠市的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较为局促。

再者就是蚌埠市旅游发展起步总体较晚,现在虽处于上升阶段,但各种宣传和推广机制运行还不规范,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只能普及到邻近地区,对于稍远的客源地还需大力推广,而且各种宣传媒介如杂志、期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都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文化旅游开发不彻底。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蚌埠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史前文化、大禹文化、楚汉文化、明前文化等,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但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大都处于建设初期,投入力度也较为欠缺,缺乏打造同类中国文化旅游项目之最的信念。

机遇(opportunity):

《旅游法》的出台。2013年10月1日出台的《旅游法》是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律,它的出台,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活动都做出了明确的法制化规定,意味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蚌埠市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应该严格贯彻遵循《旅游法》,依法建立本地区的旅游市场规则,健全地方旅游运行机制,促进皖北地区区域旅游的法制化发展。

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转型,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也已经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政府的旅游职能在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出了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多种优惠政策,蚌埠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善于把握和利用国家加快旅游发展的政策,推进建设进程。

技术的发展。高铁、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和普遍使用,使得皖北地区的结合更加紧密,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流能够在区域间快速的流通,方便了旅游集散中心与周边的信息传递和反馈。

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农村的建设,使得乡村向城镇转化,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强,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向城市居民靠拢,出游人次明显增多,频率也在增大,蚌埠市旅游集散中心发展要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大力的宣传拉动农村旅游经济和城市旅游经济联动发展。

威胁(threats):

竞争压力较大,淮南在2008年前就提出了打造“皖北旅游集散地”的口号;2010年,亳州也将旅游目标直指“新皖北旅游中心城市,相对于以上两个城市,蚌埠提出打造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的口号较晚,起步点较低。

客流吸附力不强,安徽省省内著名景区主要集中在皖南,游客出行较容易忽视皖北旅游景点,游客在蚌埠停留时间不长,很难对蚌埠的旅游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三、对于把蚌埠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评价与优化

综合评价:蚌埠市是皖北最大的城市,而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也有了一定发展,为打造成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奠定了现实基础。同时也存在着旅游产品品牌效应不强,宣传不足以及客源市场不充分等劣势。

优化:

加快本市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面深入的开发本市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形成具有蚌埠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区。

加大宣传投入力度,普及蚌埠市城市旅游形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的推广蚌埠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同时注意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将宣传渗透到农村,增加客源市场。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立游客引入和输出联动机制。不仅要关注皖北旅游客源地,还要建立起从蚌埠到江苏,长三角等热门旅游地的便利渠道,方便游客的转移输出。

旅游咨询中心 篇12

一、无锡和上海两地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概述

无锡市旅游集散中心成立于2004年8月8日,是由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根据市场变化运作,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为基础、集服务性与盈利性于一体的新兴旅游服务企业,旨在整合旅游资源并解决游客出行问题,现由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经营。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位于无锡北广场的无锡汽车客运站一楼,周边配套城际铁路、长途客运站、公交、地铁等交通枢纽,发挥着交通与旅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无锡市民和外地来锡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旅游服务。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建于1998年5月,由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设立,是上海市旅游局直接管理的为旅游者提供自助旅游服务的城市旅游基础服务功能机构。上海地处长三角黄金地段,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之一,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成功的解决了散客短线出游的组织问题,其主要业务就是接待上海本地和其他地区来沪旅游的散客游者,利用“旅游专线车”从上海向周边地区集散游客。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立志于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服务功能、完善票务系统、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二、无锡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比较分析

本文着重对无锡与上海的旅游集散中心进行三大方面———管理体制与资源配置、经营模式与运营状况和宣传方式与网络建设的对比分析,以期找到借鉴经验,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对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管理体制与资源配置比较

1、管理体制方面

无锡旅游集散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8日,初期是由无锡政府引导牵头,由无锡市旅游局和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双方合资控股经营;而在2010年时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全资购买之后独立控股经营,自负盈亏。这一点是无锡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根本性质上的不同;2012年年初,企业进行内部整改,与康辉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其主要业务都由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委托无锡康辉旅行社进行管理。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始建于1998年5月,是上海市旅游局直接管理的事业性单位,其本质是为旅游者提供自助旅游服务的城市旅游基础服务功能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上海本地市民和外地来沪游客出行的问题。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调管理、以市场为本的经营方向、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是上海集散中心成功的基本保障。

2、资源配置方面

无锡:

(1)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由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全资控股,隶属于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利用客运公司内部车辆资源共享,车辆内部使用,无需租用,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2)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内部工作人员隶属于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内部人才资源共享,旅游集散中心的员工都是客运有限公司的老员工,经验丰富,同时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负责各类旅游线路的制定和旅游活动的策划;

(3) 2012年初,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与无锡康辉旅行社合作,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由无锡康辉旅行社托管,负责经营,强强联合的有利形势为集散中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

(1)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与上海市锦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巴士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上海大众交通集团、上海锦勤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作,解决出行问题,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长期合作,为各方取得了各自的利益;

(2)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成立初期在全市公开招标并选中5家企业中标,市政府出资1800万用于前期准备。以后逐渐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单位,实现保本微利并不断发展壮大。开业头两年还分别成立“上海一日”旅行社和旅游集散站两家运营公司。“上海一日”作为上海集散中心的配套工程,提供全程导游服务,成为自助游线路的补充。

(二)经营模式与运营状况比较

1、经营模式方面

无锡:

(1)运作上支持基本的旅行社功能: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一大职能即为采集旅游和客运信息,方便游客出行,其次为游客节省出行费用,提供物美价廉产品;再次为游客精心制定出行线路,为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会优化各类资源配置,符合需求并协调市场矛盾;

(2)作为一个独立的交通枢纽,对本地旅游景区进行推广宣传,提升无锡当地景区形象并吸引更多游客,同时提供到达服务方便游客出行;

(3)提供景点专线直通车,与其他地区的景区进行合作,如常州嬉戏谷,提供直通嬉戏谷的客运车辆;

(4)利用无锡汽车客运中心的客运班线,以“车票+门票”(购买景点门票送车票)的优惠方式提供方便游和自助游,在经营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客户需求进行常态化发班。

上海:

(1)基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优势,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成为本地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出游的首选,不仅本地知名度高,同时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也被各地作为本地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的标榜;

(2)为游客提供交通支持与旅游服务功能,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与本地知名的客运公司合作为游客提供景点到达的交通服务,在游客外出的同时整合优化旅游资源使得“交通+旅游”更加便捷;

(3)对旅游高峰期的人流量起到分流、缓和作用,同时有效发挥了组织游客的功能。上海市人口基数大,人流量密集,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对拥挤交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多个集散点提供了游客集散的平台;

(4)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公共服务的平台作用。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发展优良的国际化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益显著,成绩可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方面,旅游集散中心正逐年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同时由于政府领导的性质使得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公共服务性质更为明显。

2、运营状况方面

(三)宣传方式与网络建设比较

无锡———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主要通过报纸、户外宣传为主,在《江南晚报》《无锡日报》上有固定的宣传版面,利用乐途进行户外宣传,并与无锡当地的惠山旅游景区合作进行宣传,有限度地投入以控制宣传成本,但在控制宣传成本的同时,也削弱了宣传力度,在市民以及游客中知名度不高,在出行游客间的影响力不够;而网络建设方面,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官网建设还在日益完善当中,网络建设还不是很成熟,可选择的路线也有限。现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官网(www.wx96123.com)已经支持部分旅游景点网上预订业务,若要实现全部旅游线路的网上订票业务,还需要一段时间。

上海———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注重营销传播投入,积极培育旅游服务品牌。一方面,通过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在上海市3星级以上的饭店发放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宣传单;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上做广告,每年用于做广告费用超过200万,最高达到400万。同时,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也深知网络建设的重要性。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官网(www.chinastbc.com) 2001年建立了电脑票务系统,并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利用其销售网络进行旅游套票的预售。游客可通过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网、上海旅游网、买票网订购旅游票。电脑票务系统的开发,既方便了广大游客就近预售,同时又增强了集散中心、各车辆运行公司用车的计划性,增强结算能力,提高了科学管理的水平。

(四)无锡的优势及与上海的差距总结

综上所述,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既定发展主要得益于无锡客运有限公司的规模化经营,而与无锡康辉旅行社的合作为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隶属于无锡客运有限公司的旅游集散中心能够充分利用客运公司的车辆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无锡本土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故无锡旅游集散中心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可利用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与上海相比,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度不高,无政府相关政策支持,自负盈亏,同时宣传力度欠佳,网络建设不完善。

三、针对无锡旅游集散中心提出发展意见

通过上述三大方面的对比,得出无锡自身存在的优势,比较出无锡与上海存在的差距,从而针对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现状,对其提出长远发展的建议。

(一)依托现有的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

规模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的规模扩大而使单位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行为,其实质是生产要素的进一步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旅游业是一个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的行业,而旅游集散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官方化的旅行社。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现为无锡客运有限公司所有,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客运公司的车辆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售票处、候车厅,在一定空间可容纳规模上,绝不会因为单位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明显的成本。旅游专线车按照固定的发车时刻表按时发车,并不会因为车内只有两三个人而停止发车,此时,司机的工资、车辆的维护费用、单位里程的耗油量等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反过来,即便车达到了满载或是超载,这些费用也不会大大增加。所以在这个散客需求扩张的市场,旅游集散中心的规模化发展不仅具备了必要条件,也是必然的趋势。

(二)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日益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无锡正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可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推行网上交易。

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现阶段对其网络建设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对其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都不甚理想:网站版面建设不齐全、信息更新不及时、网上订票业务不成熟等等。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对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应用将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电子商务的应用有助于拓展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网上业务,增加交易量,而物联网的配合使用不仅快捷高效而且低成本,更易于以规模扩张来降低经营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三)与利益相关者合作,达成共赢

在竞争中谋求合作,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这是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旅游集散中心之间应结成战略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客源互流,共同推动区域旅游发展。例如:上海、杭州、苏州三地的旅游集散中心正按照“资源共享、线路共建、市场开拓、信息互通、双方互利、多方共赢”的原则在互为宣传、赢送客源、延伸服务、网络互通、集团采购、应急救援、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3]。

据调查所得,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与常州嬉戏谷有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签订了一份长期合作的协议,由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开通至常州嬉戏谷的直通车,为常州嬉戏谷输送部分无锡地区的客源;同时,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定时发班,如若自身获取的利润未到达一定数额,则由常州嬉戏谷给予补贴以达到预期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利益。无锡旅游集散中心与常州嬉戏谷的合作充分展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两者合作所带来的共赢局面。

因此,借鉴于上述经验,无锡旅游集散中心大可以继续利用自身的资源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如其他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当地景区及外地景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为无锡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促使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漪, 梁健爱.上海、杭州和苏州旅游集散中心运营模式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 2007, (11) :101-104.

[3]熊燕舞;涂佳琪.散客旅游服务的优秀范本——专访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主任姚伟荣[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0, (11) :66-69.

[4]薛莹.论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与发展[J].旅游科学, 2004, 18 (2) :43-46.

上一篇:结合行为下一篇:高校教材的发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