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支持

2024-09-09

工作—家庭支持(精选12篇)

工作—家庭支持 篇1

工作与家庭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两大主要领域, 员工既希望通过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又期望在家的港湾收获幸福。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 组织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员工需要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与此同时, 员工的家庭结构与工作价值观也都发生着悄然变化:一方面, 双职工家庭已成为常态、单亲家庭数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 员工已不仅仅将工作作为谋生手段, 在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家庭生活, 以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根本出发点。家庭主要成员和组织员工的双重身份使员工肩负着来自组织与家庭的双重压力。由于时间、精力有限, 使其难以正确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从而产生角色冲突。纵观以往学者对工作与家庭的研究, 可以发现对工作-家庭冲突关注较多。近年来, 随着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 学者们逐渐将视角转向两者间的积极影响, 研究重心也由工作-家庭冲突转向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家庭促进。

1 工作家庭关系的演进

正确处理工作家庭关系对员工身心健康、企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都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 使学者们逐渐摒弃以往消极的观点, 更加关注两者间的积极关系。梳理以往研究结果可以发现, 工作-家庭关系的嬗变主要历经以下过程: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家庭促进。

1.1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的本质是一种角色间冲突, 即来自员工工作中的角色压力与来自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角色压力在某些方面不能兼容而产生的角色间冲突。前人的研究一般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包括两个方向: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工作对家庭的冲突是指工作对家庭的侵入和干扰, 而影响其家庭成员角色的发挥;家庭对工作的冲突是指员工因履行家庭责任而影响其工作任务的完成, 或者给其工作角色带来负面影响。

Greenhaus et al (1985) 又基于时间、压力与行为将工作-家庭冲突具体划分为三种形式:工作-家庭时间冲突、工作-家庭压力冲突、工作-家庭行为冲突。基于时间的冲突是指员工将时间投入一个领域, 则自然会减少对另外领域时间的投入, 而难以满足其要求;基于压力的冲突是指员工在一个领域的负压和紧张状态会给另一个领域产生消极情感, 从而对在另一个领域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基于行为的角色冲突是指一个领域的角色行为与另一个领域角色行为无法兼容, 并且员工无法及时在不同领域间进行角色行为的调整。

以往研究发现以上三种形式的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与家庭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还使得员工在与同事和家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感。

1.2 工作-家庭平衡

随着人们工作与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家庭的日益重视, 组织和员工已不再将工作与家庭看作相互冲突的领域, 而是积极寻求两者间的平衡。工作-家庭平衡是指员工将工作与家庭视为同等重要, 平等地参与工作与家庭活动, 将两者间的冲突降低到最小, 并尽量将工作与家庭的功能发挥到良好, 达到满意的心理状态。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作-家庭时间平衡, 即员工花费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的时间相等;工作-家庭投入平衡, 即员工对工作与家庭的身心投入相等;工作-家庭满意平衡, 即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角色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满意度相等。当以上三者都处于较高水平时, 则说明员工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家庭冲突相反, 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则能够显著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

1.3 工作-家庭促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 家庭远程办公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 使工作与家庭形成融合与支持的态势。学者们逐渐从积极视角关注工作与家庭间的相互促进与支持。工作-家庭促进是指员工在一个角色中的经历会提高其在另一个角色中的表现, 即员工对工作与家庭的同时投入会有利于员工工作发展与家庭生活的和谐。工作-家庭促进作为一个双向概念, 既包括工作对家庭的促进, 也包含家庭对工作的促进。工作-家庭支持作为工作-家庭促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体现了员工不仅能够获得组织对其家庭生活的支持, 也可以从家庭获得对其工作的支持。研究表明工作-家庭支持能有效降低员工工作倦怠感和离职倾向, 增强其工作与生活满意度。

2 如何兼得“鱼和熊掌”

上文从“鱼和熊掌”间的冲突、平衡到促进等方面论述了员工工作-家庭关系的演进历程, 那么如何实现”鱼和熊掌”的兼得呢?本文认为可以从组织与家庭两方面努力。

2.1 组织方面

(1) 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工作-家庭冲突问题。

员工倘若深受工作-家庭冲突的折磨, 则会导致其注意力下降、缺勤等不良现象, 最终引发离职行为。所以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员工当前存在的工作与家庭问题, 并进行心理疏导。

(2) 组织应为员工提供各种信息、适当减少员工工作负担, 减轻其压力。

一方面, 企业应努力为员工提供包括政策信息、工作角色职责以及一些满足家庭生活的各类信息, 以降低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由于角色模糊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 企业应该适当减轻其工作负荷, 减少员工的加班频率和出差任务, 为其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活奠定基础。

(3) 组织应实施家庭友好政策。

一方面企业应实施弹性工作制, 为员工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灵活的工作安排, 使员工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 自主安排工作进度, 从而便于处理家庭事务, 履行家庭成员角色义务, 实现工作-家庭平衡。另一方面, 企业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建立托儿所和老人护理中心, 减轻员工工作中最大的牵挂, 为其消除后顾之忧。

2.2 家庭方面

(1) 家人应给予员工情感性支持。

当员工在工作中遭遇烦恼时, 家人应当设身处地为其考虑, 充分理解员工心情, 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2) 家人应给与员工工具性支持。

家人除了给予员工必要的精神鼓励外, 还应在生活上为员工提供帮助与支持, 如当员工工作比较繁忙时, 家人应主动承担员工的家务, 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晶晶.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01) :57-59.

[2]Greenhaus, J.H., &Beutell, N.J.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 :6-88.

[3]赵娜, 李永鑫.冲突、平衡与促进: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历史考察[J].心理科学, 2008, (06) :1468-1470.

[4]李永鑫, 赵娜.工作-家庭支持的结构与测量及其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 2009, (09) :863-874.

工作—家庭支持 篇2

一、区域家庭农场发展状况(结合向农业主管部门、工商主管部门调取资料及对区域内典型家庭农场的样本分析获得)

1.区域家庭农场的政策实施情况

主要包括区域内农业主管部门、工商主管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对家庭农场的定义、政策支持、政策保障等情况。

2.区域家庭农场的分布、发展规模及特点

主要包括区域内家庭农场数量、规模、区域分布、主要种养殖农产品等统计分析;区域内家庭农场业务发展特征、发展规模、处于产业链上的经营特点等研究分析;区域内地域条件、土地流转状况、租金特点、劳动人员数量等因素产生的区域内家庭农场经营特点。

3.区域家庭农场的成本效益情况

结合不同生产规模的实际案例(不少于3个)分析区域内家庭农场的成本、效益情况,延伸分析影响区域内家庭农场效益情况的重要因素。

4.区域家庭农场的政府补助、补贴、农业保险情况

分析区域内家庭农场享受的政府补助、补贴等财政支持情况,以及对农业保险补偿效应进行分析。

5.区域家庭农场的政府推动情况

主要分析区域内地方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推进情况,包括家庭农场的登记、资格审查、业务管理、推动策略等。

二、区域金融支持家庭农场业务状况(主要结合我行和金融同业的信贷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1.区域农信贷支持情况

①业务发展情况。经省分行准入的家庭农场客户数量、经营规模情况等;已经审批发放的客户数量、贷款金额、不良贷款余额、主要资金投向等。

②推进策略。主要包括区域农行信贷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支持方式;业务推进的整体原则;业务推进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体现等。

③营销策略。对家庭农场摸底研究情况、客户库的建设情况;对家庭农场的营销思路情况;对家庭农场的调查层级和调查方式等。

④客户选择策略。区域农行如何选择客户,如何结合产业链定位家庭农场客户;客户选择上通过哪些要点分析客户生产经营能力。

⑤风险防控策略。区域农行如何合理控制信贷资金规模、如何做好合理约期、如何实现担保、如何做好用信管理(受托支付)、如何进行贷后管理、如何进行资金监控、如何现场检查、如何进行业务催收、如何进行信贷风险监测和防控等各环节的操作策略和操作要点。

⑥长效发展策略。区域农行如何实现业务发展可持续性的分析和尝试。

2.他行的信贷支持情况

①业务发展情况。他行已经审批发放的客户数量、贷款金额、不良贷款余额、主要资金投向等。

②信贷策略情况

区域内金融同业对家庭农场信贷业务的推进策略、营销策略、客户选择策略、风险防控策略、长效发展策略等(具体内容同上)。

区域内金融同业支持家庭农场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文件、典型案例等。区域内金融同业支持家庭农场信贷业务的主要担保方式和担保的创新点。区域内金融同业信贷支持家庭农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如何进行化解、处置。

三、金融支持家庭农场中存在的困难

逐项、逐环节阐述区域金融机构在信贷支持家庭农场中存在的困难。(如

总、分行信贷政策、客户分类和分析、财务分析、业务营销、客户调查、信贷审查、用信管理、贷后管理等各环节存在的困难)

四、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策略建议

浅析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 篇3

关键词: 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困境;正式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混合福利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5-0081-06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是脑部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种临床表现,婴儿在出生后通常伴有运动功能、肌肉和姿势异常等。[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1世纪新生婴儿脑瘫的患病率已增至5‰,其中我国新生婴儿的脑瘫患病率约为1.86‰~4‰,农村地区尤其严重,脑瘫儿童的患病率达到了5.6‰。[2]在宁夏地区的G村,脑瘫儿童家庭不仅照顾着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而且是康复治疗的陪护者。和G村的脑瘫儿童照顾者聊天时,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看着自己的孩子提前离开人世,我这辈子最挂念的是这个孩子,如果我走了,留下孩子太受苦了……”对于很多脑瘫儿童家庭来说,脑瘫儿童的亡故是悲痛的终结,是件幸福的事情。文中选取的G村是个回族聚居村,这里的回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经典。《古兰经》指出,人有现世和后世两个世界,现世的生活比较短暂,而后世的生活是长久的,也是最重要的。人们认为脑瘫儿童的一切不幸都是真主降临给孩子现世的磨难,亡故之后会进入天堂的。在后世孩子不会接受任何惩罚,而是享受天堂生活,所以大多数脑瘫儿童家庭希望孩子提早离开人世。然而,面对脑瘫儿童病情的长期性和特殊性,脑瘫儿童家庭在孩子康复过程中面对的困境远远超出健全儿童家庭。虽然我国东南沿海城市逐渐建立了脑瘫儿童康复机构,让脑瘫儿童家庭看到了希望,然而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关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机构,脑瘫儿童病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和康复。此外,农村的保障水平较低,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康复资源缺乏,脑瘫儿童家庭长期面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依然承受着沉重负担,因而农村脑瘫儿童家庭更加需要来自于社会的支持。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困境与社会支持做出相关研究,并将脑瘫儿童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将两者结合为一体,构建一种混合福利体系来探讨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发展路径。

一、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困境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笔者家乡,笔者对家乡的民俗、语言等方面非常了解,而且曾在当地的民政部门实习过,因而可以去民政部门查阅当地G村脑瘫儿童的家庭情况。2015年2月—4月,笔者走访了当地的民政部门,采取主观抽样法选取六组比较典型的脑瘫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通过整理访谈资料来梳理脑瘫儿童家庭在儿童康复过程中面对的困境。

(一)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基本资料

本文尝试探讨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面对的困境和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因而脑瘫儿童家庭基本信息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将选取的六组脑瘫儿童家庭基本信息汇总如表1,其中包括脑瘫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其他成员情况、家庭收入来源以及家庭年收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脑瘫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偏低,且家中兄弟姊妹较多,家庭收入来源大部分是依靠打工或者务农,父母年收入均低于五万元,这会导致脑瘫儿童没有足够的经济帮扶。家中兄弟姊妹较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宁夏地区的农村回族有所宽松,有些家庭为了生男孩子都超生好几个女孩;第二是回族人的宗教信仰以及思想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终究要嫁出去的,所以养老只能依靠男孩,更重要的是父母年老亡故之后,孝敬这件事完全要依赖男孩子,如祭日那天请阿訇念经、坟头的诵经等。

(二)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困境

笔者通过整理与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的访谈资料发现,脑瘫儿童家庭在孩子康复过程中面对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生理、经济、精神和社会方面。

从生理方面来看,脑瘫儿童家庭中的照顾者通常患有腰部、脊椎、失眠及头痛等病症,这主要是由脑瘫儿童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所导致的。脑瘫儿童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还伴有感知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3],这不仅制约了脑瘫儿童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而且对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生理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脑瘫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远远超过健全儿童家庭,本文将脑瘫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分为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其中,直接经济负担指的是脑瘫儿童在康复过程中接受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间接经济负担指的是家庭照料脑瘫儿童的日常费用、择校的教育费用和康复机构的康复训练费。访谈资料显示,脑瘫儿童家庭的直接经济负担非常沉重,体现在昂贵的医疗费用方面。但是间接经济负担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日常照顾费用。在农村脑瘫儿童家庭中,母亲是患儿主要照顾者,那么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亲,这与健康儿童家庭相比就缺了一份劳动力。此外,还要在患儿择校和康复方面花费一部分费用,有些家庭也因此陷入了极度贫穷状态。

从精神方面来看,脑瘫儿童家庭陷入绝望、焦虑、孤独、自责和愧疚之中,尤其是脑瘫儿童的父母。婴儿呱呱坠地本来是件非常喜悦的事情,然而当孩子被诊断为脑性瘫痪后,这个原本完美的家庭突然破裂了,尤其是对于农村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来说,盼星星盼月亮生下的儿子患有脑瘫,家人会陷入绝望。有时候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使得家人到处求医治疗,而且孩子康复效果不太明显,需要长期陪在身边照顾时,脑瘫儿童家庭照顾者会表现出无比的焦虑和自责。当村里的同龄孩子成家立业了,自己的孩子还如同一个婴儿般需要照顾,患儿父母就会更加自责,自责自己是否对宗教信仰虔诚以及生活中是否对他人做过亏心事。

从社会方面来看,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里,脑瘫儿童家庭的社会困境主要指的是社交压力比较紧张。对于宁夏地区G村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来说,健康的孩子是真主给世人恩赐的最好礼物,反之患有各种缺陷的孩子则是真主对家族的最大考验,所以脑瘫儿童的家庭遭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患儿的病态行为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羞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脑瘫儿童家庭的社会困境。

总而言之,脑瘫儿童家庭在孩子康复过程中存在生理困境、经济困境、精神困境和社会困境。这些困境不仅造成了家庭经济上的贫穷和精神上的匮乏,更关键的是不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

二、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现状

本文选取社会支持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从社会支持理论概念的认识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由于众多学科领域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因而对社会支持的概念认识是不统一的。研究者将社会支持概念分为两类,分别是客观的支持和主观的支持。客观的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得到的一些实际可见的、物质的支持,主观的社会支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安慰和关注等。[4]社会学界的学者林南和他的同事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后,提出了社会支持的定义,认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能够意识到的或者实际上工具性或表达性的帮助。”[5]然而对于社会支持来源的阐释,学者们根据社会支持来源的不同,将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本文也是采用这一分类方法,其中宁夏地区G村脑瘫儿童家庭的正式社会支持主要是指乡镇政府、医疗机构、公立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等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家庭和亲人、乡里邻居、朋友、清真寺(哲马尔提)和民间社团组织等非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

(一)正式的社会支持

从正式的社会支持层面来看,乡镇政府给予脑瘫儿童家庭的支持主要是一些福利政策的实施,体现在经济方面的帮助,如部分基金组织基金的发放,脑瘫儿童家庭获得低保户和残疾补贴,节日期间送去一些生活物品如米、面等。可见,乡镇政府的支持不够专业化,其将贫困户和脑瘫儿童家庭的救助混为一体,而且救助金额较低,救助类型比较单一。医疗机构给予的支持更多的是患儿病情的诊断、治疗以及后期的复查。然而这些支持是外地城市给予的,当地的医疗机构设施不够完善,无法给予这些支持。公立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给予的支持主要是针对患儿病情的康复训练、文化知识的教授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脑瘫儿童家庭在市区和省城获得的,当地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

(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

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层面来看,家庭和亲人以及乡里邻居的支持主要是经济上和实际物质的帮助,如借钱、帮忙照看患儿、帮衬家务活等。朋友的支持除了经济的帮衬以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站在宗教角度去鼓励脑瘫儿童家庭,认为脑瘫儿童是真主对这个家庭现世磨难的考验,但是真主在其他方面会恩赐这个家庭的。

清真寺(哲马尔提)对脑瘫儿童家庭的支持主要是免交天课(则卡特)、宗教基金(外格夫)的发放和精神上的鼓励。天课是每位成年穆斯林必须缴纳的费用[6],但是,《古兰经》中提到那些贫困和弱势群体是免交天课的。[7]宗教基金是穆斯林奉真主之名捐赠给清真寺的用于慈善事业的财产,因而对脑瘫儿童家庭的支持是发放一定数额的基金。[8]清真寺对脑瘫儿童家庭精神上的支持主要是针对脑瘫儿童的亲人,他们在清真寺礼拜、念经和封斋,以求真主在现世和后世的恩赐。民间社团组织对脑瘫儿童家庭的支持主要是节日期间的慰问、衣物和钱财的寄送等。

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发现,脑瘫儿童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尤其是正式的社会支持严重缺乏,如农村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福利保障政策的缺失,农村所属管辖的乡镇没有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仅在市区有一所康复机构,而且康复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机构占用面积比较小,容纳儿童数量非常有限,指导脑瘫儿童专门康复训练的人才非常稀缺,康复训练技巧过于基础,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相比正式的社会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的作用更为凸显。但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稳定性不强,不能够持续长久地提供支持。因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是基于情感而建立的支持网络,与基于理性制度建立的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不同。此外,农村脑瘫儿童家庭思想观念比较滞后,担心被外人知道孩子患病,患儿家长们使自己的家庭封闭起来。部分街坊邻里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小孩跟脑瘫儿童玩耍,有些健全儿童家庭甚至不愿意与脑瘫儿童家庭来往,从而使脑瘫儿童家庭被村里的人们孤立起来。

三、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发展路径

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生活处于边缘状态,是当地的弱势群体。在患儿康复的过程中面对来自生理、经济、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困境,然而这些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非常微弱,且大部分是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严重缺失。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是脑瘫儿童家庭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是解决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困境和社会支持匮乏的必要充分条件,缺一不可。为此,笔者认为,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发展路径是将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结合为一体,构建一种混合福利体系,有效地将社会支持来源的多元主体组合起来,从而缓解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压力。

在混合福利体系的构建中,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微观资源的调度,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则是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目标是对脑瘫儿童家庭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是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助人自助,服务对象是那些因多方面因素而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人、团体、社区等。脑瘫儿童及其家庭自然便是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服务的对象。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农村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脑瘫儿童相关福利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宝贵建议。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发掘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的潜在资源,增强其自信心和抗逆力,从而促进脑瘫儿童的康复。

(一)逐步平衡城乡之间的资源供应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格局,这导致城乡之间的资源严重失衡,尤其是医疗和教育资源。这种户籍制度固化的差别将农村居民变成了弱势群体,[9]农村的脑瘫儿童家庭更是处于生活的边缘状态。从脑瘫儿童的生命周期视角出发,脑瘫儿童的早期诊断和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一定的医疗资源和专业的康复机构。通过访谈发现,乡镇医院的医疗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稀缺,甚至没有一所专门的康复训练机构,因而无法对脑瘫儿童做出及时诊断和后期的康复训练。当地政府部门应制定政策平衡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对乡镇医院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使得乡镇医院引进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加强脑瘫儿童的早期筛查。

脑瘫儿童早期的康复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李宗桦的研究显示,脑瘫儿童进入康复训练时的年龄越小,康复的效果越明显。[10]因而,当地政府应该借鉴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机构发展的经验,尽快帮助乡镇建立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使脑瘫儿童尽早进入治疗过程中。当然,在建立机构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拨款、康复设备和社会工作者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脑瘫儿童获得康复机会。然而,脑瘫儿童想要过上健全儿童的生活,受教育的问题不容忽视。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教育机构应开办脑瘫儿童学校,增加脑瘫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其实更早介入脑瘫儿童的教育,病情轻微者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病情重者则会自理,不至于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文盲。

(二)逐步完善脑瘫儿童未来的就业养老和家庭需求制度

随着脑瘫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就业和养老问题凸显。当地相关部门应协调努力,解决脑瘫儿童的就业问题,如举办一些基础的技能培训班,让脑瘫儿童掌握一门技术,并向相关单位引荐有特殊技能的脑瘫儿童。对于脑瘫儿童的养老问题,当地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如家庭养老制、机构养老制等。在实施家庭养老制方面,减免脑瘫儿童家庭税收,定期发放现金补贴和生活物品等。机构养老制方面,政府应扶持相关部门建立养老机构,达到一定年龄的脑瘫儿童生活全部由机构负责。

对于脑瘫儿童家庭需求制度的建立,民政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的需求做出评估,制定需求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需求计划。这种基于实践和不断修正基础上的家庭需求制度才能保障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让他们也能享受健全儿童家庭的那份欢乐。

(三)逐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农村脑瘫儿童家庭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兴起于欧美国家,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发展为半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11]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社会工作起先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发展,偏僻落后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引进优秀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投入到农村脑瘫儿童康复领域。在构建农村脑瘫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混合福利体系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提升脑瘫儿童家庭的权利意识和认知水平。访谈资料显示,脑瘫儿童家庭对于政府、医疗机构等正式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且对脑瘫儿童的病情认识不够。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脑瘫儿童家庭,可以提升他们的权利意识以及对脑瘫儿童病情的认知,让他们由被动接受政府的救助转向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其次,社会工作者运用优势视角发掘脑瘫儿童家庭的潜在力,增强脑瘫儿童家庭的自信心。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等)的,疾病和创伤具有危害性,但它们可能是机遇和挑战。[12]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要立足发现脑瘫儿童家庭的优势和资源,协助这些家庭去积极面对患儿的康复。例如,宁夏地区的G村村民信仰伊斯兰教,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伊斯兰教“拜主行善”的价值观发掘脑瘫儿童家庭的资源。

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推动自助团体组织的建立。自助团体是一群有相同问题和困难的人的自愿性结合,成员间通过彼此经验的分享,互相鼓励支持以解决共同的问题。[13]自助团体以自助和互助合作作为价值基础,其成员参与是免费的或只需较少费用,这在农村是比较可行的。由脑瘫儿童家庭组成的自助团体可以讨论脑瘫儿童的治疗与康复计划、互相鼓励学习康复训练技巧以及家庭照顾者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和困惑。

总之,解决脑瘫儿童家庭在孩子康复过程中面对的困境和社会支持现状问题,要构建混合福利体系就必须充分发挥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职能。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自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正式社会支持层面主要是政府部门关于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微观资源的调度。而非正式社会支持层面则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社会工作者运用优势视角多方位发掘脑瘫儿童家庭的优势和资源,改变脑瘫儿童家庭在患儿康复过程中的悲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抗逆力,让家庭看到希望的曙光,使脑瘫儿童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王辉.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4(2):85-87.

[2]彭宇阁,刘晓丹.脑瘫患儿获得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4):4-9.

[3]蓝群,刘敏,奚颖,等.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干预手段[J].中国临床康复,2004(33):7494-7496.

[4]闫广芬,袁继红.妇女社会工作[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43-46.

[5]黄耀明,陈景亮,陈莹.人口老龄化与机构养老模式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61-163.

[6]李国强.略论伊斯兰教经济思想中的济贫思想[J].回族研究,2014(1):98-99.

[7]马海成.伊斯兰慈善思想与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12-115.

[8]马平.试析伊斯兰教的公益问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0-82.

[9]王思斌.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83-91.

[10]李宗桦.生物统计方法应用在脑性麻痹病童的研究[D].淡江:淡江大学,2000:2-5.

[11]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56-57.

[12]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178-180.

工作—家庭支持 篇4

职外绩效是在绩效行为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职外绩效不在岗位说明书的正式描述中, 不被组织正式的奖惩系统所识别;但它构成组织的社会、心理背景, 能够促进组织内的沟通, 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促进工作活动的开展与完成, 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随着扁平化组织的兴起, 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在集体中的合作、互助、首创精神和工作干劲, 职外绩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工作和家庭两者关系密切, 如何处理人的社会属性与家庭属性之间的关系, 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职场, 双职工家庭不断增多, 2014年2月,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 77.6%的女性渴望事业与家庭平衡。女性投入工作, 对家庭的贡献相对减少, 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职责, 无可避免的给他们的工作和家庭平衡带来了困扰。虽然工作-家庭的消极方面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也不可忽视工作-家庭的积极方面, 即工作-家庭增益, 指工作和家庭为个体提供各种资源, 如尊重、收入和其他有助于提升个体生活中表现自我的资源。

根据Kottke等人的定义, 主管支持指员工对主管关心自己福利、重视自己贡献程度的总体感受。当员工感受到来自主管方面的支持时, 会提高对主管的忠诚度, 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回馈主管, 产生更多的职外绩效。大量研究探讨主管支持对职外绩效的直接效应, 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却不得而知。Wayne认为当有高水平的工作参与或职业角色认同时, 工作-家庭增益会对职外绩效产生影响。因此, 本文探讨主管支持、工作-家庭增益与职外绩效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检验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2 文献回顾与假设

2.1 主管支持与工作-家庭增益

Kottke等人提出了主管支持的概念, 它不仅强调员工对主管的忠诚, 还包括主管对于员工的利益交换基础之上的承诺, 体现员工与主管的相互承诺。Greller等人研究发现, 员工在与工作相关信息的获取上, 对主管的依赖程度要高于组织, 说明员工偏好并重视从接近的人那里得到反馈与支持。

Greenhaus&Powell (2006) 认为工作家庭增益是个体在一个角色中的经历能够提高他在另一个角色领域的生活质量 (包括绩效和情感) 的程度。工作-家庭增益是双向的, 包括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和家庭对工作的增益。工作对家庭的增益是指个体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可以提高其家庭满意度;家庭对工作的增益是指个体从家庭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能提高其工作表现。

唐汉瑛 (2008) 研究发现, 主管支持和同事支持均可以显著预测工作-家庭增益, 且主管支持要比同事支持的影响力更大。在工作资源中, Wayne等人 (2006) 的研究发现非正式的组织支持 (如主管支持) 远比正式的组织家庭支持 (如弹性工作时间) 更能预测工作-家庭增益。因此, 提出假设:

H1:主管支持与工作-家庭增益显著正相关

H1a:主管支持与工作对家庭的增益显著正相关

H1b:主管支持与家庭对工作的增益显著正相关

2.2 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

职外绩效指员工表现出的、一切愿意帮助组织或团队的行为, 如自愿承担额外工作等。Borman等研究显示, 职外绩效包括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两个维度。工作奉献是如遵守规章、努力工作、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自律行为;人际促进指有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人际取向的行为, 这些行为能够营造提高士气、鼓励和支持任务绩效完成的组织任务、氛围。作为角色外行为, 职外绩效在通常的工作职责范围中并没有明确列出, 但能够改善组织内的沟通, 降低紧张的情绪反应, 并对任务绩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

Shanock等人研究下属的主管支持与角色外绩效之间的关系, 发现两者显著正相关。Wayne等人研究表明, 当员工感到自己与主管之间的互动良好时, 会知觉到较多的主管支持, 基于互惠原则, 员工会想要报答主管, 从而产生更多的角色外行为。根据上述分析, 提出假设:

H2:主管支持对职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2a:主管支持对人际促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2b:主管支持对工作奉献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2.3工作-家庭增益与职外绩效

根据Greenhaus和Powell (2006) 的工作家庭增益双路径模型可知, 工作家庭增益通过两条途径发生:一条是工具性途径;一条是情感途径。Ruderman等人 (2002) 对女性的研究认为来源于个体生活中的技能和态度 (如人际关系技能、处理多任务的能力等) 可以提高她们的管理效率;Rothbard (2001) 研究指出, 专注于一个领域, 会通过积极的情感增强其参与在另一个领域。如, 个体怀着积极的心情离开工作将会更积极的与他/她的家庭成员交流, 增强他/她作为父母或配偶的情感和绩效。这些研究结论支持了工作-家庭增益可以直接影响职外绩效, 因此, 提出假设:

H3:工作-家庭增益对职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3a: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对人际促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3b: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对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3c:家庭对工作的增益对人际促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H3d:家庭对工作的增益对工作奉献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

2.4 工作-家庭增益的中介作用

前人研究证明主管支持缓解了工作-家庭冲突, 从而为工作-家庭增益提供可能。周明建 (2005) 认为员工感受到的主管的支持不会直接带来工作产出, 而是首先影响员工的内在心理态度, 然后才带来工作产出。O'Driscoll, Brough and Kalliat (2006) 发现导致工作-家庭增益的主要变量可以转化为工作相关的资源, 当一个角色中的资源是可挖掘并可以并运用到另一个角色时, 工作-家庭增益更容易发生。本研究认为, 主管支持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员工职外绩效的提升, 而有可能是工作和家庭的增益参与其中, 通过工作家庭增益促进职外绩效。也就是说, 主管支持通过工作-家庭增益对职外绩效产生影响。因此, 提出假设:

H4: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H4a: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H4b:家庭对工作的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通过E-mail和实地调查等形式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江浙沪等地企业的员工, 被试员工公司性质包括国有、外资、合资等企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 共回收239份, 最终有效问卷为221份, 有效率为88.4%。样本中男性为42%, 女性为58%;平均工作时间为3.55年, 下属的平均年龄是28.68岁, 主管的平均年龄35.86岁。

3.2 变量测量

主管支持:采用Kottke等人开发的16题项“主管支持感问卷”, 包括“我的主管重视我对我们部门福祉的贡献”等。此量表已被用于中国情境下,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 量表信度系数为0.90。

工作-家庭增益:采用Calson (2006) 所编制的18题量表, 该量表分为两个方向, 即工作→家庭, 家庭→工作, 包括“工作上的技能对你在处理家务事时有所帮助”、“家人对你的爱和尊敬使你在工作时感到很自信”等。采用Likert-5点评分, 量表信度系数为0.94。

职外绩效:采用VanScotter和Motowidlo (1996) 设计的15题量表, 包括“同事取得成功时, 对其予以称赞”、“工作格外努力”等。采用Likert-5点评分, 量表信度系数为0.92。

4 研究结果

4.1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量表的内容效度, 量表的选取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 采用SPSS19.0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所有因子的Cronbach’sα值均超过0.7, KMO值均大于0.7;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均高于最低建议值0.5, 各变量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均超过52.788%, 量表效度检验通过 (表1) 。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总结了变量的平均值、方差及相关系数。从表2中我们看到, 主管支持与工作-家庭增益 (r=0.28, p<0.01) 、家庭-工作增益 (r=0.39, p<0.01) 及工作奉献 (r=0.39, p<0.01) 和人际促进 (r=0.21, p<0.01) 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 工作-家庭增益与工作奉献 (r=0.30, p<0.01) 和人际促进 (r=0.48, p<0.01) 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工作增益与家庭增益与工作奉献 (r=0.41, p<0.01) 和人际促进 (r=0.47, p<0.01) 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注:N=221;**p<0.01, *p<0.05。a性别: (0) 男; (1) 女;b婚姻: (0) 已婚; (1) 未婚。

4.3 假设验证

本研究主要采用层次回归方法来进行假设验证。

主效应:假设H1、假设H1a、假设H1b和假设H2、假设H2a、假设H2b提出主管支持对工作-家庭增益和职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3、假设H3a、假设H3b、假设H3c、假设H3d提出工作-家庭增益对职外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验证这三个假设, 首先将工作奉献 (人际促进、工作-家庭增益和家庭-工作增益) 设为因变量, 然后将自变量 (主管支持) 放入回归方程。层次回归结果在表3中。从表3中, 我们看到, 主管支持与工作-家庭增益 (M1, b=0.28, p<0.01) 、家庭-工作增益 (M2, b=0.23, p<0.01) 、人际促进 (M4, b=0.23, p<0.01) 及工作奉献 (M6, b=0.22, p<0.01) 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工作-家庭增益与人际促进 (M4, b=0.33, p<0.01) 、工作奉献 (M7, b=0.32, p<0.01) 及家庭-工作增益与人际促进 (M5, b=0.47, p<0.01) 、工作奉献 (M7, b=0.19, p<0.01) 具体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因此, 以上3个假设获得了数据支持。

注:N=221;**p<0.01, *p<0.05

中介效应:根据Baron和Kenny (1986) 建议的分析步骤, 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来验证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层次回归的结果在表3中。从表3中我们看到, 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工作-家庭增益后, 主管支持对人际促进 (M5, b=0.05) 和工作奉献 (M7, b=0.11) 的影响力不显著, 而工作-家庭增益对工作奉献 (M7, b=0.32, p<0.01) 和家庭工作-增益对人际促进 (M5, b=0.47, p<0.01) 及工作奉献 (M7, b=0.19, p<0.01) 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 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支持了假设H4a。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主管支持对工作-家庭增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在工作上感受到主管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 更会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积极性, 并促进工作-家庭增益的产生, 有利于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在主管支持的影响下, 员工感受到工作-家庭关系更加平衡, 经历的工作-家庭冲突也相对减少。

(2) 主管支持对职外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员工感受到越多的主管支持时, 员工会表现出更多的组织认同和个人主动性。员工感受到主管对他的利益方面的关系, 就能促使他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

(3) 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职外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 工作-家庭增益在主管支持与工作奉献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角色平衡理论认为, 个体经历越多的家庭-工作增益, 将会增强其在工作中的投入。工作对家庭的增益越多, 员工感受到越多的主管支持, 会改善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5.2 建议

(1) 重视主管对员工工作和家庭的支持。主管支持要兼顾对员工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支持。为了留住员工、吸引新员工, 企业应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支持, 协助员工达到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发展。如, 鼓励并给予员工较为自由的工作空间、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当员工因家里的紧急事情而使工作受到干扰和影响时, 能够理解等。

工作—家庭支持 篇5

一种支持多网络协议的家庭能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华强 张震 高超 戴聿雯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第24期

摘要:为了实时监测家庭用电设备的用能情况,进而对家庭用能进行便捷、智能的管理,在此提出了一套支持多网络协议的家庭能效监控系统方案。该系统由居民智能交互终端、主站系统、居民智能家庭网关、智能插座和智能电器设备组成,对用能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和分析后的数据通过居民智能交互终端和主站系统进行展现,并实现对智能监控设备的远程控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了解家庭能耗,达到家庭节能的效果。

关键词:多网络协议; 居民智能家庭网关; 居民智能用户终端; 智能插座

工作—家庭支持 篇6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器质性精神障碍之一,属于老年神经精神病学的范围。所以老年痴呆不仅仅需要生理上面的护理,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精神上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慢慢治疗慢慢恢复。所以精神护理和家庭护理是老年痴呆患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相关资料

痴呆患者在以下的精神利益中至少有3项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认知。患者通常具有的特征:一是患者呈现痴呆综合征,且记忆丧失。二是至少有一个非记忆的人之区域的损害,且除外其他潜在的痴呆原因。三是可预期的逐渐进展的病程,如:隐匿起病。进行性恶化或持续性智能衰退。在痴呆患者的护理中不论是患者本身、医护人员以及家庭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

二、护理方法

(一)精神护理

由于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精神病,所以精神护理是一项最要紧的治疗的瓶颈,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尽情地温柔关爱”确认其记忆,让其学习。

首先我们要跟患者进行交流慢慢地走进患者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其本身自己幻想出来的一个自己渴望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然后了解到病人的愿望,或者是精神需求。他们总是沉溺在往年的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和一直期待的事情,他们总是希望当年他们没有做那些让自己一直后悔的事情,他们想要得到那些一直想要得到而又得不到的事物。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到他们的愿望和期待,然后尽量地去帮他们实现,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实现我们应该婉转的表述那些事件,像跟孩子说话一样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不要因为没能实现而过分伤心,在这件事情上让他建立另一个价值体系,不过切忌语气不可过硬,不可以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摧毁,有时候留给痴呆患者一点点的不同于常人的臆想也不是很坏的事。

对于痴呆患者的记忆能力、工作能力下降,学习新知识困难,生活中容易闹矛盾,然后自己就越来越不自信,但是总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的赞许他们,帮他们恢复自信心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建立被感激和尊敬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更加相信他人,觉得自己很安全别人都是爱他的,然后这样那些生活中的小矛盾都能尽量地避免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够跟痴呆患者斤斤计较,因为其实他们也不是真正想伤害我们的,他们只是属于一种过分的保护自己,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得过且过就好了。

(二)家庭护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家里有一个痴呆患者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本就应该出一份力的,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有心去护理痴呆病人,更要知道如何护理,这样找对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有益于病人早点恢复。

我们要注重于他们的情感交流然后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在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的时候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他们觉得被尊重了,他们就会尊重别人,然后表现地更加的同平常人一般。我们要经常用温柔的抚摸的动作和亲切的语言给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因为很多时候痴呆病人的精神世界很单纯,就像2、3岁的小孩一样,当我们非常体贴的关爱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能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喜爱,然后他们会信任我们,想要做一些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想要的到我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以及赞同。就像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总会希望爸爸妈妈说做的很好,然后得到一两个糖果奖品,当他们在品味这样的战利品的时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味蕾感受到了甜滋滋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那样的甜甜的微风轻轻地拂过他们的心田,他们的心就暖暖的了。

当他们跟我们不停的讲话的时候我们不要不耐烦,即使是一些琐事,即使他们要把所有没有意义的细节一点点的叙述给我们听。因为他们只会跟最信任的人才会进行这样的交流。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邀请着我们走进他们的记忆和精神世界。当他们叙述的时候我们要偶尔给他们一个支持的眼神让他们继续,偶尔要微笑一下,证明他说的事情很有趣。偶尔也要安慰她一下,因为别人的行为总是那么容易让他们那脆弱的心受伤。

三、日常生活安排

在家我们要时常关注他们,防止意外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陪伴在他们身边,更不要轻易让他们外出,最好能在他所穿的衣服中放一张关于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的安全卡片。

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差,所以我们要像照顾婴儿一样对他们体贴入微,尽可能多的想到一些对他们不便的事情,并且为他们安排好。比如饮食起居要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他们已经能做的事情,在培养他们应该能做的事情增加他们的自豪感;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安全的氛围,让他们在家里面放松,并且不过分的防御;要经常跟他们交流,聊聊一些开心的事。

所以我们要辅助医生给患者做康复训练(记忆,思维,注意力和集中力,视觉空间障碍;失语,睡眠倒错)。在照顾的层面应该做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房间整齐,妥善保管危险物品;避免其他伤害,病人外出要紧随,增加交流,消除疑惑,转移他们不好的注意力,不用疑问句,而用委婉的陈述句)。

四、结论

工作—家庭支持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我科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70例, 男42例, 女28例, 年龄15~83岁, 所选对象均神志清楚, 记忆力正常, 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在血透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

1.2.2 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治疗费用来源、职业、单位或亲戚朋友是否经常关心、单位或朋友是否经常经济资助、家庭和睦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 (父母) 同住。

1.2.3 采用KDQOL-SFTM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同样的健康教育、饮食调理、心理指导, 比较促进社会及家庭支持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别。

KDQOL-SFTM量表包括一般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SF-36) 和肾脏病与透析相关生存质量 (KDTA) 两部分, 本次重点研究KDTA部分, KDTA分为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肾病对生活的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社会支持、医护人员的支持、患者满意度及总体健康评估。

1.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 (±s) 表示, 前、后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调查结果

本调查发放问卷70份, 回收有效问卷70份。调查对象年龄15~83岁之间;性别:男42例, 女28例;文化程度:小学20例, 初中26例, 高中20例, 大学以上4例;家庭收入:每年少于5 000元的40例, 10 000~15 000元的12例, 15 000~20 000元的10例, 20 000元以上的8例。治疗费用来源:农村医保的51例, 城镇医保12例, 职工医保6例, 离休干部享受全额报销的1例;职业:农民48例, 工人8例, 公务员2例, 学生3例, 无业人员9例;单位或亲戚朋友是否经常关心:回答是的38例, 回答否的32例;单位或朋友是否给予经济资助:回答是的29例, 回答否的41例;家庭和睦程度:和睦31例, 一般的18例, 紧张的16例, 独居的5例;婚姻状况:已婚52例, 未婚18例;与子女 (或) 父母同住63例。

2.2 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3 强化相关护理措施

3.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MHD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终末期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并发症及预后, 建立患者对本病的正确认识, 促使他们学会对疾病的自我监控, 提高其依从性, 配合医生更好地控制病情[2]

3.2饮食护理

多数患者缺乏全面的营养知识, 个别患者对营养状况没有引起重视[3]。指导患者进行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 改变患者家庭膳食结构。根据肾脏病营养治疗的饮食习惯, 为每例患者量身定制营养餐, 每周了解其饮食情况[4]

3.3 心理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终身依赖透析, 治疗费用高, 后期并发症多, 社会压力大, 导致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 对治愈感到悲观。应尊重、关心、体贴患者, 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 适当向患者讲解病情, 介绍透析经过, 解除心理负担。

3.4 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5]。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成负相关, 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并可进一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6]。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 是全面提高QOL和实现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7]。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亲友抽空探望或陪护患者来院透析, 使患者享受亲情和温暖。

4 讨论

尿毒症患者, 常规每周透析两三次, 另外, 还要纠正贫血, 控制血压, 治疗并发症等其他方面的费用, 大部分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部分患者家庭负债累累, 患者忧郁、悲观, 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的负担加上疾病的折磨, 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差, 尽管他们已经接受治疗, 但在透析中和透析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 这些都限制了他们的社交活动。

2011年12月15日以前, 患者医疗费用支付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主, 有些患者报销以外的费用都难以维持。之后, 江西省率先推出尿毒症患者免费 (每周2次) 透析治疗, 解决了绝大多数患者的经济负担, 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压力得以缓解, 心理负担减轻了, 对生活充满了期盼, 战胜疾病有了信心, 从而影响到透析效果,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社会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经济支持, 并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回归社会。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家庭对患者的精神和物质关心、支持程度, 与MHD患者的QOL呈正性相关关系。加强和家属的沟通, 引导他们多关心、体贴患者, 鼓励家属、亲友陪护透析和按时接送, 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心的照料, 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 体现自身价值, 帮助患者坚持治疗, 缓解压力, 提高免疫功能, 改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 (HD) 患者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状况以及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 进行调查。结果:MHD患者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得分高低对其总的QOL有影响 (P<0.05) 成正性相关关系。结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直接影响MHD患者的QOL。应帮助MHD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 帮助改善透析治疗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会支持,家庭支持,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Tell Gs, Mitte lmark MB, Hylander B, et al.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black and white dialysis patients[J].ANNA J, 1995, 22:301-308.

[2]谭金燕.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4) :77.

[3]罗春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5) :50.

[4]邓秀梅.叶晓青.王饶萍, 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宣教[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5 (6) :72.

[5]卢祖询.社会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37-138.

[6]姜乾金, 主编.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93.

工作—家庭支持 篇8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家庭支持,残疾观,优势视角

残疾儿童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治疗和训练,帮助身心存在某种缺陷、不能正常从事某些方面活动的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减轻缺陷带来的障碍,恢复或重建其缺失的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最具紧迫性与回报性的选择。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0 ~ 17 岁残疾儿童504.3 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6. 08% 。除小部分被遗弃的残疾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大部分都在原生家庭。残疾儿童的生存、康复、发展,一方面,与国家政策相关,另一方面,与家庭密切相关,即使在同样的社会政策背景下,不同家庭残疾儿童康复差异依然存在。本文重点在微观层面上探讨家庭支持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无锡市18 户残疾儿童家庭作为访谈对象,发现其中6 户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这三对案例儿童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基本类似,符合案例对比研究的要求。个案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1. 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入户观察和深度访谈。观察残疾儿童家庭环境、受访者态度、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了解残疾儿童确诊后家庭生活的改变和残疾儿童日常照料及康复情况。

采用案例对比分析,从家庭支持视角探索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家长的支持程度与残疾儿童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 1 访谈和观察的主要结果

访谈发现,当家庭出现残疾儿童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觉得“怎么可能呢”,“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种情况”,“不会是医院搞错了吧”,在心理上排斥和否认残疾;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是情绪激动、悲伤无助,“家里的人每天以泪洗面”“觉得天都塌下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责怪”“觉得自己很不幸”“老天为什么这么惩罚我们呀”,“当时家里乱套了”“家里人都没心思吃饭,更别提烧饭了”“我们当时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残疾儿童家庭开始进入面对期( 即努力解决期) 。访谈发现,残疾儿童家庭的分化大多在此阶段形成。此阶段的经历和过程,直接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

2.2残疾儿童家庭支持对儿童康复影响分析

2.2.1家长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同为听力残疾1 级,案例7 和案例18 选择了不同的康复方案。案例7爸爸说“家庭在孩子做不做耳蜗这件事情上很纠结,我们实在不想让孩子开刀受罪”。但案例18 妈妈回忆道: “当年人工耳蜗手术还不普及,孩子爸爸听了一次讲座,说北京有个手术成功的女孩恢复和正常孩子一样,我们马上就下定决心去试一试,开始借钱”。由此可见,虽然都是为孩子着想,一个是不忍心孩子开刀受罪,一个是追求长期效果,但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孩子呢? 从目前康复的效果来看,前者说话还不甚清楚,后者已经正常上学考学,差异比较明显。

2. 2. 2 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第一,家长的坚持。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和信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康复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访谈中发现,家长为更好地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的效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是花多少钱( 有富裕的家长,肯花钱购买仪器,但不花心思进行康复教育,因此效果不好) ,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第二,家长掌握的资源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康复效果不太好的家庭尝试寻求帮助,或与其他家长交流,或网上找到残疾儿童家长QQ群寻求心理支持和康复信息,但信息不能代替实际操作; 案例7 家长说“我们按康复老师的建议进行训练,但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发声,我们也没办法”。

案例6 爸爸是体育老师,当时关于唐氏综合症的康复治疗非常少,爸爸“觉得只要平衡能力好,孩子的发展就好。因此,力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由爸爸自己做,他自己设计运动处方实施”; 案例18 和案例6一类的家庭,他们不仅接受建议进行医学治疗,还会根据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结合残疾孩子的身心条件主动探索适合康复发展的训练。

2. 2. 3 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孩子的疑问( 为什么我要带助听器,你们不需要?) ,案例7 爸爸表示“没办法解答”; 而案例18 妈妈则轻松回答“就像妈妈带眼镜一样”,因此孩子也非常乐观,“不介意头发剪得短短的露出助听器。春节放炮,孩子摘掉助听器,开玩笑说可以屏蔽噪音”。由此可见,家长的积极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和建议

研究发现,有残疾儿童家长面对残疾事实都悲伤,绝大多数居家残疾儿童得到了救治,但是康复效果不同; 有家长为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结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仅是花多少钱,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家庭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家庭所持有的残疾观,对康复效果的信心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二是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不仅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医学治疗和康复计划,还充分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发挥家长本身具有的优势主动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康复训练; 三是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

妇科手术病人家庭支持与护理干预 篇9

1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

妇女在生理方面月经、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特殊性,躯体状况变化大,患病持耐受性差。学由于几千年来妇女地位较低,一些妇女形成多疑、多虑、多愁善感的心理特征。妇女疾病涉及生殖,加上父老传统道德的影响,患病后常产生害羞生理、压抑心理和恐惧心理等[2]。子宫肌瘤、卵巢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而手术切除子宫和(或)卵巢又是治疗这些疾病常采用的方法。手术作为应激事件常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反激反应。冯秀英等[3]对200例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其症状。研究显示,对照组(性征部位暴露组)有88.0%病人有焦虑症状,10.0%人有可疑焦虑症状。符白菊等[4]对65例即将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结果76.9%病人存在焦虑。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害怕疼痛、影响日后性生活、易衰老。对焦虑病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后,病人的焦虑症状可明显缓解。对邓敏等[5]发现,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的恢复还与病人心理有密切关系。有半数以上的病人术后对性生活有明显焦虑和抑郁心理,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可见,妇科手术,不仅关系到病人,还关系到其丈夫。担心丈夫会不会嫌弃自己,影响家庭和睦,担心会加重家庭经济负责,担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等等。有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心理因素[6~8]。而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子宫切除术本身对妇女的性行为影响不明显,而与病人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指导,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5,9~11]。余利萍等[10,11]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丈夫的态度是决定日后性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主张手术前后对夫妻双方实施心理干预,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合理指导,对女性功能保护尤其重要,对于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满足妇科手术病人的家庭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人,尤其是当个体面对压力时,需要与社会面员交往,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12]。Blumenthal[13]将社会支持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社会支持是病人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会支持,均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的心身状态。王斌全认为[14],护理学作为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关怀人更应成为首要任务。护理对人的关怀,首先表现在给予病人以及时有效的护理。祛除其身体上的生理疾病,给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和行为上的指导。作为正在经受病痛折磨妇科病人,因其身心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向医护人员倾诉,更渴望得到家属尤其是丈夫的充分理解、支持以及充满爱意、温馨的呵护。这样有利减轻病人术前焦虑,稳定情绪,有较强的应对能力,提高挫折耐受力。因此,作为整体护理提供者,护士应明白病人是患病的“人”,更有情感的需求,需要人文关怀。除了精湛的技术,还要善于同病人沟通,富有爱心,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在理解病人需求方面护士处在最前沿,通过满足需要,护士将有助于改善妇科手术病人及家庭应对能力。

3 护理干预的方法

(1)鼓励病人家属多探视,让病人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重视和悉心的呵护,而非“冷落”,从而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使之尽可能适应手术,并促进术后躯体和心理康复。

(2)加强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使病人及家属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消除病人诸多疑虑。同时密切了医患关系,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医疗气氛,提高服务品质。满足病人爱与归属的需要,在患病时不仅消失,尤其安全感得到保证时,这种情感的需要油然而生[15]。要学会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病人的需要。如有人主张分娩时丈夫在场,儿童摘除扁桃体时母亲在场,等。同样也适用于妇科手术病人。因为,此时病人更需要来自丈夫的理解、支持、关系体贴。

(3)加强对病人家属的教育,对病人的家庭成员进行适时评估。如果丈夫比病人更恐惧和不安,则可以在术前与病人一起进行教育,表现良好才能作为病人的坚强后循。因而要加强对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手术前后有关知识教育,改变其对手术的认识偏差,给予生理现情感支持。消除心理障碍,稳定家庭,促进妇女身心健康。王文茹[16]报道,为家庭成员提高有效的社会支持,对维持家庭的功能和病人的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会产生害羞、压抑、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发生心理障碍,而影响夫妻性生活,影响家庭和睦。因此,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认知治疗法、心理指导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这一强烈的生活事件,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状态,还可提高家庭稳定性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妇女的健康。

摘要:综述了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家庭支持,尤其是丈夫的态度及认识对病人产生的影响。提出满足妇科手术病人的家庭需要、体现人文关怀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农村家庭教育的学校德育支持 篇10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指导是学校的工作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我国已经把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的工作职责, 学校不仅要搞好家校联系, 而且要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估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 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目前学校对家庭教育帮助的效果也因师而异、因校而异, 具有不规范、不系统的特点。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 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 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出现单亲家庭子女, 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 独生子女, 不良家庭子女等现象。这些农村家庭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亲情和关爱, 性格古怪, 不喜与人交往, 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

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现象, 家长与学校沟通少, 孩子与父母沟通少, 造成教育责任缺失, 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认识消极, 对子女不合理期望或教育方法不正确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存在诸多误区, 主要表现在言行不一、不符合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忽视子女权益、歧视、重智育轻德育等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娇惯型”“控制型”“放任型”“过急型”和“功利型”等情况, 或几种情况交叉出现, 兼而有之。

二、学校德育支持的途径

1. 家长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农村家长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没有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培训, 举办的活动仅限于有限的几次家教知识讲座。针对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 家长学校应当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设, 还要邀请部分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推动农村家长素质的提升。

2. 家长会

每学期一至两次的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的主要渠道。目前家长会的形式以学校讲、家长听为主要模式, 由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讲话、学生或家长代表讲话三个环节组成。家长会的主角是学校, 配角是家长, 教师是“演员”, 家长是“观众”。这样的家长会仅仅发挥了教育信息传递功能, 很难平衡家庭教育指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使指导工作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 也难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手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书面的家校联系方式。其优点在于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客观地交流孩子的教育信息, 因为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流, 所以信息的提供比较全面、真实, 而较少顾虑对方尴尬难堪。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使老师不堪重负, 从而造成工作敷衍塞责的现象, 表现为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套话, 没有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和分析, 失去了家校联系手册的实际效用, 也无法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4. 校讯通等信息平台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家校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教育信息平台的使用推动了家庭教育信息的普及和宣传。以我校为例, 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向家长发布通知、传递消息。家长还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活动, 有利于家校及时沟通。但是, 目前校讯通仅被用于发送通知信息, 存在着传递信息的单向性问题, 家庭教育信息量较小,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有限。

5. 家访

家访是指老师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 给家长提一些解决孩子学习、品德等方面问题的建议, 也了解一下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看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 老师的工作量增多, 家长缺少空闲时间, 家访成了难得一见的现象。家访往往涉及到家庭隐私, 与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更愿意选择学校作为沟通交流的场所。虽然家访所反映的家庭状况更加真实准确, 有利于老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 但目前看来这种工作方式实施难度比较大。

6.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 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 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感恩教育、梦想教育, 以绿色低碳生活、家庭美德建设为主题举办各项实践活动, 并邀请家长参加, 教育成效显著。

三、学校德育支持的意义与不足

1. 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农村家校关系日益紧张, 农村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支持, 不仅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 而且能有效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使农村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态度有更多的了解, 从而减少家长对农村学校工作能力与责任心的指责;其次让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规律有更深的理解, 避免家长盲目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次使农村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帮助和支持, 缓解个别事件在家长中引发的对立情绪, 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2. 増加农村家庭教育的资源供给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学校要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来保证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达到学校带动家长, 家长培养好人才的效果。充分发挥家庭本身的互助能力。不同家庭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异, 在经济、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 发挥热心家长的家庭教育能量, 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在家庭教育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的水平与能力。

3.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平

关系密切、持续时间较长的家校联系才能达到较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老师较为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 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态度, 从而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建议。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家庭教育指导由简单的信息传递与方法介绍变成家庭教育个案分析与讨论, 这既有利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 也提高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能力。

4. 学校德育支持的不足

学校对家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虽然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与期待, 但在实践中往往无法抗拒学校注重学业成绩的工作取向, 把提高成绩作为家庭教育的努力方向, 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丧失了家庭教育的精神内核, 这也可能带来弊端, 因此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明确各自的界限。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学校担负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 但现实反映农村学校缺少支持家庭教育的相关资源。虽然学校拥有大量的教育工作者, 但他们熟悉的领域是学校教育, 对家庭教育并不擅长, 尤其是针对家长的指导, 老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支持家庭教育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 而目前农村学校在资金上比较匮乏, 很难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家庭教育的支持质量, 这导致很多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没有深入开展, 无法获得预期效果。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备受关注。从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入手, 阐述了学校德育支持的几大途径: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校讯通等信息平台、家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最后提出学校德育支持具有改善农村家校关系、增加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等意义。同时指出农村家庭教育的学校德育支持存在弊端和不足。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学校,德育,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文静.近三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 2013, 25 (4) :120~125.

[3]郁琴芳, 林存华.家庭教育近三十年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10) :20~23.

工作—家庭支持 篇11

【关键词】 唇腭裂 心理支持 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76-01

统计资料表明,在每800个新生儿中,大约有一个唇裂、腭裂或两者兼有的新生儿,唇腭裂的发生率一般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男婴高于女婴。唇腭裂疾病给患者及家人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众多问题,因此通过“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服务计划”对唇腭裂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干预。我科于2008年4月—2012年8月在传统护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支持服务,对2284例唇腭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2008年4月—2012年8月之间,我科对2284例年龄在4个月—55周岁的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实施康复手术,纳入病例的患者均排除有心肺疾患、发热、感冒、咳嗽、腹泻等病史。

1.2方法 云南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同学在唇腭裂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介入关注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以病房探视,个案追踪,主题小组活动等专业社会工作手法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服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让患儿及父母了解先天性唇裂患儿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释患者的凝难问题,消除他们顾虑。向患儿及家属介绍唇裂预后情况,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和心理创伤,积极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2.2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进食品种多样,营养丰富食物。唇裂患儿术前3天停止母乳或奶瓶喂养,改用汤勺或滴管喂养的方式,便患儿逐渐适应,以便术后患儿适应这种进食方式。腭裂患者术后10—14天内进食流质,以后逐渐改进流质,1个月后进软食,3个月内应避免骨刺、鱼刺等硬物。

2.3术前、术后护理

成人术前4~6小时禁饮食,婴幼儿术前4小时可进食葡萄糖水或糖水100ml~150ml。反复向家长强调术前禁饮食的重要性,说明麻醉前保持胃空虚可减少呕吐误吸的危险,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患儿在术后全麻未清醒前,应使患儿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全麻患儿清醒后4h,可给予少量流质或母乳,应用滴管或小汤勺喂饲。唇裂术后第一天即可去除唇部创口包扎敷料,任其暴露,如创口表面已形成血痂,生理盐水清洗,以防痂下感染;正常愈合的创口,可在术后5~7d拆线,均应嘱咐家属防止患儿跌跤,以免遭致创口裂开。腭裂患者术后保持口腔清洁。

3心理支持服务

3.1首先社会工作者病房探视拉近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通过亲切交谈,了解患者家庭基本情况和主要需求。倾听和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以助人的态度和责任来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3.2走进其它病房,邀请关心唇腭裂群体的人士参与小组活动。由患者的父母延伸至亲属,由唇腭裂病房延伸到其它病友的病房,从医院延伸到患者的家乡,建立同病房、同老乡、同患儿病情家长之间的支持系统。为唇腭裂群体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心理支持平台,减少外界对唇腭裂群体病情歧视。

3.3走进医护人员办公室,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随着服务的深入,医护人员会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工作压力,而社会工作者也会把患者的一些心声传达给她们,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

3.4走访社区村寨,扩大宣传范围,为回访服务对象开设了唇腭裂知识普及和家庭教育的座谈会。进行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唇腭裂疾病的宣传册有奖问答,鼓励社区村寨居民加深对唇腭裂疾病的认识,并呼吁正视和关爱唇腭裂群体。

4小结

工作—家庭支持 篇12

2013年,中国社科院人口预测专家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14亿左右,2015年将达到1.76亿。而在不幸失去唯一的孩子之后,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很难再生育一个孩子了,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的同时,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可能在瞬间转变。失独家庭成员精神都较为敏感,易出现极度悲伤不能自拔者、严重更年期综合征者、抑郁者、精神失常者,情节严重的还会厌世。除此之外,有些人认为自己现在的悲惨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有厌恶政府、仇视社会的心态。

失独家庭的问题在近几年来逐渐引起了国家、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失独群体数量的估算、失独家庭风险模型的建立、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体系、失独家庭的救助机制等几个方面。失独家庭这一问题提出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补助措施的正式实施,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等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失独家庭的探讨,最初只局限在人口学界,也没有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对于经济支持和扶助的研究要远远多于人文精神方面的研究等。本文选取广州市荔湾区街道的5个失独家庭个案,对他们从失去孩子到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构建失独家庭精神支持网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失独家庭精神困境分析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而失独家庭在失去唯一的孩子之后,失去了情感寄托,绝大部分开始进行自我封闭。孩子离世使整个家庭面临着无价值感、无存在感、无目标感的困境,为了保护自我,大部分人在孩子离世的最初,切断自己的关系网络,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有些父母在孩子离世十几年仍然无法走出心理困境,甚至有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离痛苦。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下面对失独家庭的精神困境进行分析。

(一)失独家庭内在精神困境

1. 家庭纽带断裂。

对于中国家庭而言,亲子关系往往是最亲密的感情关系,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之后,家中的独子/独女几乎是整个家庭的中心,他们身上寄托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幸福,而独生子女的离开,使得父母在长期高度伤心和压力之下,情绪受到严重影响,在本次访谈的5位父母中,在孩子刚离世的时期都有抑郁倾向,表现为不相信事实、责怪自己、出现幻觉甚至精神恍惚。而独生子女作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他/她的离去,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会导致婚姻关系的破坏。

C1:72岁的迪叔小时候因为高烧导致聋哑,家中有个独生女,不幸的是,女儿幼年时也因疾病变成了聋哑儿童。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因男朋友家人极力反对而分手,后迪叔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不出门也不跟别人接触,暴饮暴食导致体重超标,后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身亡。女儿去世后,迪叔跟妻子日日难眠,他们认为女儿过世是因为自己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生活在悔恨当中。

C2:红姨今年55岁,在儿子没离世之前,红姨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红姨儿子跟父亲在小区的篮球场打篮球,扣篮时篮板意外跌落,砸到了孩子头上,当场死亡。红姨的老公因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长期失眠,偶尔入睡也是噩梦连连,必须靠安眠药才能安然小睡一会。孩子的爷爷奶奶天天以泪洗面,拒绝与外人接触。红姨当时已经45岁,身体情况不允许再生育一个孩子,红姨想了许久,提出了离婚。

2. 工作关系断裂。

独生子女离世后,其父母普遍比较自卑,不愿见人,更不愿他人提及孩子,他们通常选择不与他人交往来逃避显示,脱离社会,长期以往陷入恶性循环,有的独生子女父母从此一蹶不振、整日愁容满面,不在外出、不去工作,结果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C3:白姨中年时丈夫就因车祸意外去世,她跟女儿相依为命,感情一直很好。七年前女儿因长期加班突发疾病意外身亡,白姨一直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情绪几乎在崩溃的边缘,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因为精神状况出了问题,白姨向单位申请了提前退休。因为长期心理抑郁不与外人往来,白姨两次脑中风之后变成了植物人,现在住在医院靠营养液勉强维持生命。

C4:芬姨儿子离世后,每天上班面对同事带着同情的询问,芬姨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好不好,未来的路还有这么长,怎么走下去自己也还没想好,过多的关注成为了她的负担。芬姨以前每天都会去跳广场舞,周末还会约朋友爬山逛街喝茶,现在这些活动全部停止了,她不想面对大家的目光。

3. 亲戚关系疏远。

失独家庭遭遇较为特殊,而且情绪比较敏感,导致亲戚害怕与他们过多的交流,怕不经意之间触动失独父母的伤心处。失独家庭也表示担心给亲戚带来不便,而且看见别人家都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心理也不好受,本能地逃避亲戚,也很少上门走动。

C5:谭叔性格开朗活泼,退休之后跟妻子经常去亲戚家串门,组织活动出去游玩。自从女儿离世,谭叔跟妻子就从亲戚间的聚会消失了。谭叔说,看着别人家三代同堂,热热闹闹,真的不是滋味,慢慢地就疏远了。现在谭叔偶尔跟妻子报团出国旅游,平时也更愿意跟社区中的失独父母来往而不是以前的亲戚朋友。

(二)失独家庭外在精神困境

1. 政府缺乏人文关怀。

失独家庭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特殊群体,近年来,随着失独家庭数量的增加,政府也开始注意到这一日渐庞大的群体,然而到现在为止,政府的扶助重点也主要在经济方面。C5案例中的谭叔在访谈中说,我们是被政府忽视的一部分,近几年开始每个月补给我一点钱,那有什么用,根本弥补不了心里的创伤。由此可见,部分失独家庭对于政府是存在怨恨心理的,而且对于政府目前只重视经济援助的状况不满。人文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及对人的尊严的肯定,人文关怀更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比健康家庭更需要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尊重。

2. 社会支持不足。

社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场景,特别对于已退休的失独父母来说,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生活圈子进一步缩小,社区成了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但是在访谈中,几位受访者都对目前社区的活动开展和养老服务表示不满意。C1案例中的迪叔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乐于与人沟通,他得知家综有开展失独家庭的活动,基本每次都会来参加,但是有时候家综就是借个会议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在里面聊天,迪叔对这种服务挺失望的,他希望社会组织能出头组织活动,有一个主题,这样大家的参与度更高也避免坐在一起闲聊聊起伤心事。

三、失独家庭情感支持网络的构建

独生子女的离开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养儿防老的意义荡然无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几乎失去了老年生活的精神支柱。本文选取的5个案例都是城市失独家庭,他们都有退休金,经济条件也更好,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精神状态普遍不好,态度也比较消极,不愿意过多谈论孩子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后果,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要重视这个群体,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社区应该利用身边的资源给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舒缓情绪;最后,失独家庭本身也应该调整情绪,增强心理调试能力。

(一)完善与失独家庭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

失独家庭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制度后遗症,这些家庭当初积极响应了政府号召,身体力行地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因此当家庭遭遇不幸的时候,国家在一定层面上有义务提供体制和制度来保障他们的生活。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失独家庭制定的法律,因此很多家庭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境地,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慰藉。

政府的号召力是巨大的,一旦政府出头开始关注失独家庭这个弱势群体,社会各界自然会将目光聚焦在这个群体之上,政府可设计“天使计划”“暖心行动”等,将活动制度化,专门为失独者送去温暖。此外,可对此类家庭放宽领养条件,构建专门的失独家庭老人院等。

(二)加强社区对于失独家庭的精神关怀

社区作为大家普遍熟悉的机构,开展活动更容易得到居民的信赖,也更容易被接纳。对于失独家庭而言,依靠子女进行家庭养老的模式已再无可能,因此应该加强社区对失独家庭的照顾,特别是在精神支持方面。社区可在充分了解失独家庭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服务,可以让专业的社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按照其处于的不同精神阶段进行开导和抚慰,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在访谈中,5个受访者都表示社区提供过心理咨询的服务,但是他们对服务并不满意,因为觉得没有很好地缓解他们的情绪,服务开展太死板、太套路。所以,未来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应该给社区拨款,每个社区培养一两个情感专员,为失独家庭提供定期且长期的家庭访谈和精神疏导服务。

(三)提高失独家庭的自我救助能力

失独家庭在经历了丧子之痛后,无一例外都会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来自亲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都很难接受,所有的帮助都必须建立在受助者主观上愿意接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C5案例中的谭叔本身性格就比较开朗,女儿离世后虽然悲痛难忍但是并没有封闭自己,当知道社区有针对失独者的专项活动之后,他基本都会去参加,在社工的帮助下,他学会了用手机微信,方便获取资讯的同时也与同社区的失独父母联系更紧密了。

贺赛平在研究老年人社会支持网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工作关系是只提供极少数的社交和情感支持,邻居提供较少的实际支持和社交支持,亲属是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的主要来源,朋友则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提供者。而失独家庭在面临这一人生的巨大转折时,往往有逃避和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亲戚朋友有更多的走动,但是作为具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大家庭,亲情凝固和维系着特殊的感情,来自亲戚的关怀和帮助对于失独父母的精神支持作用是巨大的。C1案例中的迪叔虽然是聋哑人,但是有两个从小就特别疼爱他的姐姐,家中发生变故之后,迪叔的两个姐姐第一时间赶到身边,给予迪叔极大的精神鼓励。在姐姐的帮助下,迪叔开始接纳来自社工的善意帮助,并且开始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

失独父母的心理波动比较大,很多人由于不能适应而导致精神疾病,应及时关注失独家庭的心理变化,加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慢慢平复心理创伤,积极探索家庭内在亲历的同时,在家庭以外寻求社会和邻里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失独家庭由于子女死亡所引起的精神压力。

摘要:独生子女的离世,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打击,长期生活在抑郁、焦虑和忧伤中的失独父母面临着老无所依的晚年,极易对政府产生怨恨心理,成为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者。在对广州市5个失独家庭的个案进行分析后,发现失独家庭基本都面临着家庭纽带断裂、工作关系断裂、亲戚关系疏远、政府缺乏人文关怀及社会支持不足等精神困境,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构建失独家庭情感支持网络的建议。

关键词:失独家庭,情感支持,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宁.给付行政中心理援助制度的构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15).

[2]方曙光.社会断裂与社会支持:失独老人社会关系的重建[J].人口与发展,2013,(13).

[3]韦艳.空巢余悲与生活困境:失独家庭生活福利弱势性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4,(20).

[4]李晓慧.精神慰藉视角下的失独父母社会保障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4.

[5]贺赛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上一篇:细胞增殖与凋亡下一篇:提高数学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