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的支持(精选3篇)
经济上的支持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不仅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当前也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研究详细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属性方面的差异, 同时也运用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等因素进行了解释。已有研究充分证明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 [1,2]但国内研究在考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时, 关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 [3,4,5]有关成年人群体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前还很缺乏数据。有学者指出, 由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居民社会支持的类型和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 如配偶的作用更加重要、同事的作用在下降等。[6]持续变化中的社会支持状况对居民尤其是成年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会遵循何种模式目前尚不得而知。基于此, 本研究拟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调查数据, 研究成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西方的学者发现,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 社会网络的规模和社会支持的提供对象对生活满意度影响都很显著。[1,2]
有学者发现社会支持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因提供社会支持对象的不同而不同。[2]支持水平的均值分析表明个体倾向于更多地从某些人那里接受支持, 例如已婚母亲觉得配偶的陪伴支持最重要, 朋友的陪伴也很重要, 而已婚父亲觉得配偶的情感支持和朋友的信息支持最重要;二者都觉得上辈老人的情感支持同样很重要。并且, 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取决于社会支持的提供对象, 例如已婚母亲的高满意度更有可能来自家庭的支持, 而已婚父亲和单身母亲则更看重外来的支持, 这可能与他们更高的劳动参与有关。
国内针对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对香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研究发现, 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因性别而不同, 社会支持对女性更重要;并且对女性而言, 不论何种婚姻状态下, 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所有因素中, 社会支持都是最重要的解释因素;但对男性的影响并不重要, 并且对丧偶男性没有影响。[3]
国内更多研究进一步细化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研究发现, 老年人所得到的实质性支持、情感支持和可期待得到的情感支持与实质性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影响。[5]对农村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家务帮助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但生活起居帮助却有负面影响。[4]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回答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成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否存在, 以及如果存在又如何影响成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三、数据与方法
(一) 数据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Survey, ISSS) 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 2010年全国正式调查数据。在选择样本时, 根据居民的受教育经历和就业史, 选取1968~1997年开始初职工作的人群, 去掉统计模型中所用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极少数案例, 最终有11633个样本进入模型。
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是北京大学设计并实施的一项全国性家庭跟踪调查计划, 旨在通过跟踪搜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 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 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数据为目标的重大社会科学项目。 (1) 2010年4月~9月,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采用内隐分层的、多阶段的、多层次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式, 首次在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海南省之外的2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全国调查, 并于2010年11月~2011年2月对村 (居) 、家户、家庭成员三个层次的拒访、因不在受访地址发生的未访等进行补访, 最终获得包括6个独立样本框在内的总计9594户家庭数据和21572份成人数据。[7]
(二) 变量选取与样本基本信息
自变量为社会支持。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测量分情感支持来源和可能得到的经济支持来源两类。情感支持来源通过询问被访对象“你平时与谁聊天最多”获得, 选项从配偶、父母、儿子、媳妇等家人到亲朋好友、邻居等总计16个选项, 根据选项分布将其合并为7类, 分别为配偶、父母/子女、朋友、邻居、同事、其他人、无人解决;可能得到的经济支持来源通过询问被访对象借钱时的求助对象“如果您需要借数额不小的现金, 最先找谁解决”获得, 选项和情感支持对象一样共计16项, 根据选项分布将其合并为5类, 分别为家人、亲属、朋友、其他人、无人解决。
控制变量为基本信息。变量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婚姻状况和户口 (见表1) 。
因变量为生活满意度。原问题选项1~5依次代表很低到很高。为分析方便, 将“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2项合并为1项, 将“满意”和“非常满意”合并为3项:不满意、一般、和满意。具体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三) 统计分析
1. 居民的社会支持状况
首先来看居民的社会支持状况。本研究数据中, 居民经常聊天的对象以配偶居多, 44.1%的居民经常聊天的对象是配偶, 其次是邻居, 接下来是父母/子女。而在工具性的支持中, 亲属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将近一半居民在借钱时的求助对象首选亲属, 其次是家人, 然后是朋友 (见表1) 。
本研究数据中, 配偶在情感支持中的作用最为重要;而十几年前的研究数据中, 配偶提供的情感支持却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远在其他人之后:城市居民的同事提供的情感支持最多, 并超过接下来的朋友、兄弟姐妹、配偶以及其他人, 农村居民的邻居提供的情感支持最多, 接下来是朋友、兄弟姐妹、同事、配偶以及其他人。[8]本数据和已有研究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对情感支持的测量不同, 本研究选用的情感支持为平时聊天最多的对象, 而已有研究中的情感支持是“当有心事时, 会向谁倾诉”。[8]两种情感支持的含义不同, 前者是日常性的, 后者则是特定情形下的。日常性的情感支持可能更看重支持的可获得性, 在本数据中, 不同关系类型的排名顺序基本遵从可获得性的方便程度, 配偶是居民日常聊天最容易接近的人, 父母/子女、邻居等均有地缘上的可接近性;特定情形下的支持即居民有心事时倾诉的对象则可能更看重支持对象和居民自身的相似性及互相了解的程度, 农村居民的邻居和兄弟姐妹及城市居民的同事和朋友更可能了解他们, 因此更可能成为他们有心事时的倾诉对象。
本研究数据中, 亲属在经济支持中的作用最为重要, 这个发现跟十几年前对天津城乡居民的调查结果一致。[8]这说明, 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亲属关系在社会支持中的重要作用依然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 在经济支持中, 有13.4%的居民选择“无人解决”, 在情感支持中, 也有4.2%的居民选择“无人解决”。本研究关注居民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提供对象的有无以及有支持情况下不同的提供对象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接下来对此进行分析。
2. 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表2和表3是两种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交互分析, 卡方检验表明不同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象对居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相比于无人解决的情形, 聊天对象为配偶、父母/子女、朋友、邻居、同事等人的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都较高。借钱对象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则与前者有所区别, 借钱对象为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高于无人解决的情形, 但借钱对象为亲属的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却低于无人解决的情形 (43%VS.44.5%) 。为了详细考察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满意度影响, 还需要控制其他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将通过逻辑斯蒂序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注:***p<0.001。
注:***p<0.001。
表4是序次回归模型的统计结果。表4考察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可能得到的经济支持来源和情感支持来源对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相比于无人聊天的情形, 有经常聊天的对象能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从模型估计的系数来看, 经常聊天对象为配偶者生活满意度最高, 其次是其他人, 再次是同事, 而邻居与朋友/同学、父母/子女等差别不大。
前文提到国外的学者发现已婚母亲认为配偶的陪伴支持最重要, 朋友的陪伴支持也很重要, 已婚父亲则认为配偶的情感支持和朋友的信息支持最重要。[2]跟国外的研究相比, 本研究关于情感支持来源的统计结果倾向于肯定配偶、同事、邻居、朋友、家人等所有重要关系的情感支持, 这些来源的情感支持均对他们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其中配偶在精神支持中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社会关系, 并且该发现跟国内关于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均保持一致。[3,4,5]
表4中可能得到的经济支持来源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显著, 这与国内研究的发现一致。从统计结果来看, 相比于无人解决的情形, 需借钱时求助对象为家人和朋友时, 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亲属、其他人和无人解决的情形;但需借钱时求助对象为亲属或其他人时, 跟无人解决的情形之间差别不显著。根据表1可知, 经济支持来源于亲属的比例为49.1%, 比例远高于其他关系类型, 这也说明亲属这一类别内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而亲属关系这一经济支持来源对满意度影响与无人解决的情形差异不显著, 原因可能是较为复杂的, 就目前的数据尚无法做出解释, 留待将来研究进行完善。国内已有研究中有关经济支持对生活满意度起正面作用的结论均针对老年群体, 并且在老年群体中经济支持的来源往往为子女或配偶。[3,4,5]本研究发现, 除了家人之外, 经济支持来源于朋友的情形也对成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这对已有研究仅限于老人、经济支持来源仅限于子女或配偶的结论做了进一步补充。
3. 控制变量的影响
模型纳入的控制变量中, 基本信息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见表4中模型1和模型2) 。女性、自评健康及已婚的居民生活满意度更高, 这些与已有研究一致。[9,10]本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
3个年龄段的居民中, 50~64岁年龄段居民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40岁以下年龄段居民, 但40岁以下居民与40~49岁年龄段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往研究认为年龄与满意度的关系为正U型曲线关系。[9,10]这些研究认为, 中间年龄段的居民由于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生涯中又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 正值中年危机的时期, 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压力相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较大, 因此满意度较低。但本研究的发现与上述研究不太一致, 本研究样本中40~49岁年龄段居民生活满意度与40岁以下年龄段居民生活满意度差别非常小, 而且也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 虽然40~49岁年龄段居民面临的工作压力、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压力都很大, 但由于市场化的推进, 40岁以下年龄段居民所面临的职场竞争、住房需求方面的生活压力更大, 所以显得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更低。考虑到不同样本中居民所面对的具体的制度背景和工作生活压力, 年龄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不同结论均有合理之处。
注:***p<0.001、**p<0.01、*p<0.05、+p<0.1, 括号内为标准误差。
受教育程度对生活满意度也有显著影响。大专及以上学历居民对生活感到更为满意。有学者认为随着知识的价值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 文化程度将越来越大地对主观生活质量产生正面的影响。[11]本研究对此做了初步证明。农村户口居民相比于城市户口的居民, 对生活感到更为满意, 这可能跟城市户口居民职业类别的分化程度较高, 参照群体标准较高有关。
四、小结
本研究首先考察了成年居民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现状, 并对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在此基础上, 研究详细考察了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成年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有情感支持对象相比无人解决的情形对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而不同的情感支持对象影响则有所不同, 来源于配偶的情感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有最为显著的影响, 其他关系类型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也有正面影响。经济支持来源于家人和朋友对居民满意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但来源于亲属和其他人则与经济支持无人解决的情形差异不明显。
研究证实了社会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影响。并且, 文章将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群体扩展至成年就业群体, 证明来自配偶、父母/子女、同事、邻居、朋友等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 及包括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成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都有重要影响。
进一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第一、本研究对情感支持的测量使用“平时聊天最多的对象”, 是一种日常性的情感支持, 未来应该尝试将特殊情境的情感支持如“如果你有心事需要倾诉, 会选择谁”测试对满意度的影响。第二、社会支持对象的关系划分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亲属关系是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 在数据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细化, 以明确不同类型的亲属关系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类型以及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0年的数据, 考察成年居民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发现, 情感支持中来自配偶的支持最重要, 而经济支持中来自亲属的支持最重要。研究通过统计模型发现, 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 不同来源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方式不同, 来自配偶的情感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最明显, 而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经济支持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正面影响最明显。
关键词: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
经济上的支持 篇2
2014年06月03日08:30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去年7月份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融十条”)落实情况的汇报,指出,“金融十条”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薄弱环节、健全金融体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5月31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同时发布有关数据,详细介绍了“金融十条”出台以来金融部门在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快转型与调整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明确了下一阶段“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货币金融环境的工作重点。
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介绍说,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并完善工具体系,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并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建立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有序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1%扩大到2%。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13.2%。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7.1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79万亿元,同比多增2413亿元。
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加快转型调整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银监会召开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座谈会,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人民银行出台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加大对服务业、科技文化、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严格限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等的信贷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9514亿元,同比增长34.4%;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2013年末回升1.8个百分点;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3年末回落1.6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投放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绿色信贷余额为5.2万亿元。
整合金融资源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据了解,金融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2014年新增额度500亿元。拓宽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务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融资300多亿元。进一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将盘活的资金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应用机制,已有577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0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获准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4年4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0和2.2个百分点。
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介绍说,银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研究制定《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规范银行服务收费,继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有关要求。开展全国商业银行收费检查,严厉查处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等违规收费行为。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及配套定价目录,完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机制。通过持续努力,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持续增加,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连续五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
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4月25日起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两个和0.5个百分点。将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9个省(区、市)的1494个县域支行。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继续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渠道和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至15%。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完善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扩大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涵盖林权等符合条件的各类资产,在重庆、湖北、黑龙江、安徽、浙江等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开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认真做好家庭农场、农村扶贫开发等金融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工作。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地区人人有卡、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大力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助农取款服务,部署开展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在浙江丽水、福建沙县、安徽金寨等地开展多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积极发挥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的典型示范作用,为8.4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21.98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27.2%,比2013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110家。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2009年以来,累计解决1249个乡镇金融机构空白和708个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24个省份实现了机构服务“双覆盖”。
优化消费支付环境 支持企业“走出去”
据介绍,金融部门十分注重优化消费支付环境,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一是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新增沈阳、合肥、泉州、重庆、西安等10个城市参加试点,允许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合格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二是完善银行卡服务功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下调幅度总体超过20%。三是积极满足消费信贷需求。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套房贷款需求,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积极满足宽带入户、家电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金融需求,支持农民改善生产生活。四是改进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信用档案,开辟就业、消费、返乡创业和困难救助等贷款“绿色通道”。
人民银行不断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通过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资金支持。全面铺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以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据统计,2014年前四个月,全国累计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2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支付额250亿元,同比增长1.8倍。截至2013年12月末,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已批贷款项目余额1041亿元,贷款余额402亿元。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债券6.8万亿元。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到交易所发行金融债券,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引导银行理财等集合性资金规范进入银行间市场,规范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完善债券发行定价机制,推进债券预发行,倡导招标发行。创新债券柜台交易,增加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规范非上市公司监管。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期货衍生品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目前已挂牌企业达739家。
在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方面,去年以来,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保险工作、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13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超过10亿亩,约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为2.14亿户次农户提供1.4万亿元风险保障;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外贸企业近3万家,累计承保余额3148亿美元。
严密防范金融风险
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简化核销程序,完善呆账核销与责任追究机制,加快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加快推进以市政债为主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范同业业务经营行为。继续做好金融稳定压力测试,稳步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
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表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既面临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下行的阵痛,但同时结构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也逐步显现。
关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篇3
一、关于鼓励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鼓励其向农产品加工、种植业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拓展,并走向规模化经营,在企业经营范围表述和集团登记等方面予以扶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健康养殖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三农”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农产品、种植业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拓展,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为了鼓励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意见明确在经营范围表述和集团登记条件上作适当放宽。
二、关于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 1
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三农”工作的通知》规定,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将来各项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关于鼓励、引导和扶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工商部门作为各类经营主体的登记机关,应当立足于职能,服务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登记。
四、关于加快培育、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和经纪组织,农村经纪企业登记不受执业经纪人人数的限制。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经纪人作为联结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的桥梁,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近几年来,在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努力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已培育出了上百万的农村经
纪人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则对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上海市经纪人条例》规定,设立经纪公司,应当有五名以上执业经纪人。设立合伙经纪企业,应当有两名以上执业经纪人。设立个人独资经纪企业,应当有一名执业经纪人。意见对设立农村经纪企业在执业经纪人人数上作了放宽,规定对在本市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并取得上海市执业经纪人协会考核颁证的农村经纪人申请设立农村经纪企业的,不受执业经纪人人数的限制,降低了农村经纪企业的准入门槛。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三农”工作的通知》规定,允许农民季节性地从事经纪活动。因此,意见明确对于农民季节性或临时性从事经纪活动的,由属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备案,符合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登记条件并申请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登记发照。
五、关于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确认为一种新的市场主体。作为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理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首先,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免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费的规定。其次,本着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对在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强制重新登记,如申请人自愿提出的,则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规范登记;最后,充分考虑2007年7月1日之前已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形成的名称字号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业务连续性的需要,对其中债权债务承继清晰的主体延续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字号的继续使用给予支持。
六、关于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一律免予工商登记和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费。
如何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行服务型工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解决农民生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民免予工商登记的范围,即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免予工商登记,对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予工商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监管执法工作的需要对从事经营活动但依照有关规定免予工商登记的个体经营者进行备案,记录其基本经营情况。
七、关于认真做好服务“三农”工作,清理农资市场经营主体资格。
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农资市场经营主体的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把好农资市场经营主体的准入关,严格按照国家前置性行政许可规定和企业登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规范登记。
八、关于农产品商标培育和推展工作。
商标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极大的增值潜力。一个高知名度商标就是生产力,它所带来的高额附加值将会为社会创造无穷的财富,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实施商标发展战略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农民提升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支持农民进一步实施商标发展战略,整合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资源,挖掘和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植和发展一批有潜力、有市场竞争力、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推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九、关于加强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济上的支持】推荐阅读:
经济支持08-31
支持地方经济10-09
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08-11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09-01
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07-06
人才保证支持经济发展10-14
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10-10
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09-24
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