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通用12篇)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1
摘要:生态环境 (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 对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的影响十分巨大而深远;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直接而明显;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因此, 动物医学应将生态环境从宏观上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并在实践中采取综合措施既有效地控制疫病,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动物医学,关系
把现代医学的研究对象由个体水平上升到整个群体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 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 对生命活动和致病因素进行宏观综合研究, 由此形成一门新学科——环境医学。同样, 把动物医学的研究对象由个体水平上升到整个生态环境水平,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和医学一样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动物环境医学。动物的生态环境, 不但包括自然环境, 还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 (主要是牧业生产活动) 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因此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产及疫病防控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1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的影响
1.1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1.1.1 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 由于物种进化的直接原因导致了动物种群结构的不同。
最直接的例子是农区与牧区从家畜家禽的品种、数量及生产性能上就明显不同。仅以牛为例, 西部主要是牦牛及牛, 中东部主要是黄牛, 而南方多为水牛。
1.1.2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如不同的气温、海拔、日照、湿度、植物结构、降水、河流分布等的选择直接影响动物的品种。
1.1.3 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动物及其生命活动的选择深刻地影响了动物种群结构。
不同族群、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选择了动物的进化方向和动物的种群结构。如牦牛和麋鹿的饲养就体现了这种选择的影响。
1.2 生态环境对动物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影响
同一动物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 其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差异十分明显。
1.2.1 同一畜禽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方品种之间的形态、颜色、生产性能差异也巨大。
1.2.2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其内部畜群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人们的生产方式直接干预品种内部的公
母比例、配种过程、妊娠过程、分娩孵化过程及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直接影响了动物的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
1.3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3.1 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影响着动物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我国西北牧区畜群的一个典型现象———“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我国的黄牛从东南到西北,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 从平原到山区其产肉性能、泌乳性能及皮毛肉乳产品的质量差异也主要是这典型现象影响的结果。
1.3.2 人们的生产生活及需要直接干预了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
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直接干预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其影响持续而且巨大。汉唐初期国家为了战争需要, 全国大规模饲养战马;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引进国外奶牛、生猪及家禽, 使我国本地畜禽品种数量锐减甚至个别消失;为了提高产量, 人们大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规模化养殖方式等等技术, 使动物的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受到人为的干预, 其影响和结果差异十分明显。
1.4 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
1.4.1 动物致病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就可以看出直接受
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季节、气候、温度、湿度等影响较为明显。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发生、传播、感染及防治就明显不同。川西北地区网尾线虫在不同的季节绵羊体内寄生数量不同, 在不同地区寄生虫数量不同, 在草地上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其数量变化也很大;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在犊牛、生猪、禽类就表现不同;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的发生、传播及预防就是如此。
1.4.2 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等影响很大。
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动物快速频繁地流动, 导致传染病在传播时间、传播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 我国几次全国性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主要是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 对动物疫病在防疫时间、防疫程序上就应该相应地调整才能更好地防控疫病。
2 动物生命活动及病源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1 动物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生物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 进化论及生态学
都证明了生物链中任何一环的失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例如物种之间的竞争、物种内部的竞争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
2.1.2 动物的个体生命活动、群体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相当深刻。
例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动物的排污, 特别是动物的疾病、死亡及尸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作用是直接而明显的。
2.2 病源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2.2.1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把致病因素作为负面的对象进行
研究, 其实致病因素特别是病源微生物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环, 是微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动物疾病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致病因素在生态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水平上失衡导致的。因此动物致病因素深刻而且巨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使其个体、群体在微观和宏观水平上失衡。
2.2.2 病源微生物对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个体水平上和
微观水平上不突出, 但重大的动物疫病对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整体水平和宏观水平上影响特别巨大。例如: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的发生, 对政府、社会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2.2.3 病源微生物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可影响人类活动。
人们利用牛痘预防并已消灭了天花;青霉素的生产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现在的滥用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3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对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关系的研究, 衍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环境医学, 对动物环境医学研究和利用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1 生产的指导意义利用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
响, 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 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畜禽圈舍的选址、水源的净化、排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过程上都要充分考虑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及需要。使畜牧业经济建设取得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又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存量的最大化, 从而达到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3.2 对临床医疗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上, 防控疾病要从生态
环境的整体水平上进行考虑, 采取综合措施既有效防控疾病, 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3.2.1 在消毒工作中, 要充分考虑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 不能以伤害生态环境作为防控手段。
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 消毒是一把双刃剑, 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是对微生态环境进行损害, 甚至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饮水消毒的同时也是对消化道菌群的重组。因此, 对消毒药品、消毒时间、浓度及消毒方式的选择方法都应该慎重。
3.2.2 对疫病的临床诊治和防控要从微生态环境及整个宏
观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 而不能单纯地从临床症状和疫病预防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诊治方案、疫病预防方案及程序、用药品种与剂量等等, 都应该从生产管理者着手, 根据季节、环境及实际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 达到既可防制疫病又能保护环境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生态环境 (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等) 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传统动物医学的目的是控制并治疗好疾病, 而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的目的是怎样不让动物及其群体生病或尽可能少地生病。因此, 对动物环境医学的研究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动物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把生态环境 (包括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活动、政府政策等) 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 才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综合采取措施, 做到既能防控病症,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畜牧业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畜牧经济存量及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指导畜牧业生产、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最佳的疾病防控目的,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认识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我国一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学难点:会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课前做的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们知道地球上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动植物吗?
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同学介绍。(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朱鹮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战争和环境破坏,到20
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朱鹮已经灭绝了。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秦岭
重新发现7只朱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朱鹮现存248只。)
二、探究过程
1、认识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请学生说出书上图中珍稀动植物的名称,说一说这些珍稀动植物的情
况。
(2)请学生介绍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情况,也可以介绍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3)教师要做好相应准备,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
2、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1)自主选题,可以选珍稀动植物,也可以选本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2)交流调查活动计划。
(3)调查活动安排课后进行。
3、小结。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3
【摘要】笔者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医学病历档案的管理建设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与探讨,阐述了病历档案对医院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病案对如何加强医学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了深刻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病历档案 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病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医学病历档案是指医院临床医学中的档案资料,是对医疗诊断人员对患者检查及诊断等过程的详细记录,对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进行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十分必要。
1.医学病历档案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料库
病历档案是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的原始数据,通过病历檔案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当时患者疾病状况及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说病历档案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料库。首先,在医学教学中,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书,以此来增加医学理论的说服力;其次,它在一定意义上能够真实反映医师的医疗水平及服务态度,是对医师考核与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尤为必要,对医院而言具有多重意义。
2.医学病历档案是医疗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医学病历档案不仅仅是患者治疗的详细记录,更是医师进行科学诊断及治疗的重要依据,对病历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为医师开展医疗工作提供合理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份真实完整的病历档案完全可以当作医疗教学的参考书,它是医疗诊断的真实再现,能够提高医疗教学水平,促进了医疗教学的发展。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能够提高病历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二、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与传统病例档案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以下是笔者结合某市对病历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病历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本文论述中所选取的某市一所保健院的病历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就该市的医院档案管理整体格局而言,其管理方式为多部门进行病历档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因为每个部门在管理中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在病历档案记录中也有所区别,多部门病历档案管理极易丢失部分病历信息资料,造成病历档案的不完整性,阻碍了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建设的脚步。
2.在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医院在病历档案管理中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部分医院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病历档案管理中,只是流于形式,就案例该市中一所保健院的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而言,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在记录管理中并没有过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更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一系列操作,大大降低了病历档案管理效率,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病历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利用较为落后
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虽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相比,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软件系统开发利用较为落后,随着我国病例种类的不断多发,对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医院包括本文案例医院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兼容性与可扩张性,那么在信息化背景下对病历档案管理建设软件系统进行科学升级与更新。
三、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
1.建立完善规范的医学病历档案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建立完善规范的医学病历档案管理体系,应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建立较为规范的病历档案管理档案,运用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存储格式对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病历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及借阅等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病历档案中的作用,提高病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2.强化病历档案信息传输的信息化,实现病案资源共享
传统的病历档案人工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且工作效率较低,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内部建立专门用于病历档案管理的信息网站,通过网络信息传输,及时发布新的病例信息,让医院内部人员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实现病案资源共享,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有效管理病历档案,还极大发挥了病历档案的作用,医师可以随时查看最新病例消息,全面了解医疗状况及医疗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渠道,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及时升级病历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在信息环境下,要提高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水平,就要保持病历档案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相一致,及时升级与更新病历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从而更好的对病历档案进行快速收集、整理、归档等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从事医疗事业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病历档案及资料,确保病历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与时效性。另外要强化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信息化水平,原因在于病历档案需要对多种病案进行详细记录与整理,在管理中吸纳复合型人才,有利于病历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更新及病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医学病历档案管理建设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病历档案的有效收集与整理,并能够准确归纳,对病历信息资料进行合理化分类,提高了病历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另外信息网络技术涉及范围较广,在信息环境下,能够实现病历档案的资源共享,医疗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先进医疗手段及相关程序,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星.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途径研究[J].医学信息,2013,2(31):126-128
[2] 王健.浅谈对加强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1 (10).152-153
[3] 张一楠.浅谈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9(6) :236-237
论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 篇4
1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
1.1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1.1.1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物种进化的直接原因导致了动物种群结构的不同,最直接的例子是农区与牧区在家畜、家禽的品种、数量及生产性能上就有明显不同。仅以牛为例,西部主要是牦牛及犏牛,中东部主要是黄牛,而南方多为水牛。
1.1.2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主要受自然因素制约。如不同的气温、海拔、日照、湿度、植物结构、降水、河流分布等直接选择并影响动物的品种。1.1.3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动物及其生命活动的选择也深刻地影响了动物种群结构。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选择了动物的进化方向和动物的种群结构。如牦牛和麋鹿的饲养就体现了这种选择的影响。
1.2 生态环境对动物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影响
同一动物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其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
1.2.1 同一畜禽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地方品种之间在形态、颜色、生产性能方面差异较大。
1.2.2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其内部畜群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直接干预品种内部的公母比例、配种过程、妊娠过程、分娩孵化过程及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直接影响了动物的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
1.3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3.1 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影响着动物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国西北牧区畜群的一个典型现象———“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就是这一影响的结果。我国的黄牛从东南到西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平原到山区,其产肉性能、泌乳性能及皮毛肉乳产品的质量差异也主要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
1.3.2 人们的生产生活及需要直接干预了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比如:汉唐初期国家为了战争需要,全国大规模饲养战马;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奶牛、生猪及家禽,使我国本地畜禽品种数量锐减甚至个别消失;为了提高产量,人们大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规模化养殖方式等技术,使动物的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受到人为的干预,其影响已然明显。
1.4 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
1.4.1 动物致病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可以看出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季节、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发生、传播、感染及防治具有明显的不同。川西北地区网尾线虫在不同季节,其寄生于绵羊体内的数量不同,在不同地区其寄生数量也不同,在草地上其寄生数量变化也很大;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在犊牛、生猪、禽类都表现不同;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的发生、传播及预防亦是如此。
1.4.2 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等影响很大。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动物快速频繁地流动,导致传染病在传播时间、传播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我国几次全国性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就主要是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在防疫时间、防疫程序上应该相应地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控动物疫病。
2 动物生命活动及病原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1 动物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生物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进化论及生态学证明了生物链中任何一环的失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例如物种之间的竞争、物种内部的竞争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变。
2.1.2 动物的个体生命活动、群体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也相当深刻。例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徒、动物的排污,特别是动物的疾病、死亡后的尸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
2.2 病原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
2.2.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致病因素作为负面的对象进行研究,其实致病因素特别是病原微生物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环,也是微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动物疾病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致病因素在生态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水平上的失衡所导致的。因此动物致病因素深刻地影响着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命活动,使其个体、群体在微观和宏观水平上失衡。
2.2.2 病原微生物对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个体水平和微观水平上不突出,但重大的动物疫病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整体水平和宏观水平上特别巨大。例如: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的发生,就扰乱了社会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2.3 病原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类活动。人们利用牛痘预防天花,最终使得人类消灭了天花;青霉素的生产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现在的滥用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3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就会发展衍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环境医学》,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1 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利用
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可以从畜禽圈舍的选址、水源的净化、排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过程等环节来考虑动物生产及现实需要,使畜牧业经济建设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又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存量的最大化,最终达到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在临床上,防控
疾病要从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上进行考虑,采取综合性措施,做到既能有效地防控疾病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3.2.1在消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不能以伤害生态环境作为防控手段。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消毒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是对微生态环境的一种损害,甚至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比如饮水消毒,其实就是对消化道菌群的一种重组行为。因此,从消毒药品的选择、消毒时间、浓度及消毒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慎重。
3.2.2 临床诊治、防控疫病的指导思路要从微生态环境及整个宏观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单一地从临床治疗和疫病预防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诊治方案、疫病预防方案及程序、用药品种与剂量等都应该从大局着手,根据季节、环境及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以达到既可防制疫病又能保护环境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传统动物医学的目的是控制并治疗好疾病,动物环境医学的目的是怎样让动物及其群体不生病或尽可能少生病,因此对环境医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上应该从宏观角度把生态环境(包括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活动、政府政策等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只有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方式,才能综合采取措施,做到既能防控病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使畜牧业朝着健康、持续、科学的方向发展。
摘要:生态环境(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的影响十分巨大而深远,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及其致病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亦直接而明显,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因此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对控制疫病、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5
贺小云
(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优化发展环境的认识,简要介绍了通过对照发展目标,调整工作思路;对照发展要求,开展自查自律;对照发展症结,创新工作举措实现动物卫生监督与优化发展环境有效对接。并介绍了通过开展“四大建设”,即工作机制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带动机制建设及基层体系建设,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能力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优化发展及畜产品安全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孙瑞彬书记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广播电视大会上号召全市开展一场力度空前的“效能革命”,就是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就是要彻底破除一些陈规陋习,根治一些影响发展的“痼疾”。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为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会议精神,优化提升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发展环境,为“十二五”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证,通过督导、自查、自律,把不适合的、不适应的、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打破,在破的基础上建立能够明显优化提质提效的新制度、新机制,并树立正反典型,以典型带动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努力实现动检事业“十二五”期间机制升级、跨越赶超两大重任,实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抓了几方面工作: 对照发展目标,调整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是:推进“一项改革”(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个机制”,(评价机制和责任机制);突破“二个难点”(产地检疫全覆盖和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引进“三个理念”(过程监管、风险管理和区域化管理的理念);推进“三项工程”(动物检疫全程监管工程、人员素质建设工程、规模饲养场依法监管和科学防控工程);建立“三项制度”(官方兽医驻场包片监管制度、动物及动物产品经纪人“备案制”管理制度和外来兽医服务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四项重点工作(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环节监管及违法案件查处)。明确了今年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省局提出的“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对照发展要求,开展自查自律
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梳理思想观念、工作标准、工作程序、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与我市发展形势及环境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障碍和问题,查找制约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发展的症结。一是在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开展工作调研,将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 1 督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建议和对策作为调研重点,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实际工作现状。二是开展“三查三找三抓”活动,实行自查自律。市所把公开承诺内容下发直属各所人手一份,要求每一名人员熟读牢记,并结合实际开展自查自律,一查工作不足,找工作差距,抓工作落实。主要查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不作为、乱作为、乱罚款等违法行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是否按程序、按规定出证,是否对出栏、出售的动物到场到户检疫,是否出现只盖章不检疫的现象,对屠宰的动物是否做到有宰必检;是否对发现染疫和疑似染疫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是否存在只收费不检疫、开大头票问题;二查工作作风,找存在问题,抓工作纪律。结合对影响发展环境的具体案例剖析,查摆自己过去在工作作风中的问题,摒弃恋年、懒散、得过且过等错误思想,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三查工作思路,找工作方法,抓工作效率。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局所中心工作,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实现重大动物疫病清静态势及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两大任务目标。对照发展症结,创新工作举措
针对制约我市动物卫生监督优化发展的瓶颈,我市将以抓规范、促转变、提素质、上水平为工作导向,重点开展“四大建设”,即工作机制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带动机制建设及基层体系建设,做到“四抓四转四提升”,即抓案件查办,转变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水平;抓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整体素质;抓科技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抓基础建设,转变工作理念,提升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再创佳绩。
3.1 以基层建设为核心,促工作能力上水平。
机构的健全与稳定是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的基础,基层所建设是强化源头工作能力和控制工作隐患苗头的基础。我市一是坚定不移的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督促没有完成机构改革的县(市)加快进度,积极配合局领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人员编制、经费、基础设施和法人资格等问题,争取年底前全部完成体制改革任务。二是加强基层所的建设,以栾城冶河镇基层所为参照,统一标准化建设模板,整体推进全市基层所的标准化建设步伐。三是建立周边县市联防机制及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协作。四是逐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化全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3.2以案件评查为抓手,促执法办案规范化。
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是衡量单位和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标准。我市将组织开展案件评查,从各县(市)区抽调案卷审核评析,评查结果全市通报,并选择优秀案卷进行交流学习,达到“四个一”目标,即抓住一批、教育一批、带动一批、规范一批,实现全市执法办案水平新突破。3.3 以开展人员教育工程为抓手,促人员素质再提高。
队伍素质建设是长久之战,是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瓶颈的关键风险点与控制点,是实现环境优化、政务优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发展的基石。针对人员现状,我市本着学、严、新、亮”原则开展了队伍建设。一是在“学”上做文章,强化培训效果。积极创新学习制度,以考代训,从法律法规、业务及职业道德等综合入手,努力增强干部职工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提升适应工作能力的本领。今年来,我市分五批对全市770名检疫员、监督员进行了轮考,考试成绩全市通报。二是在“严”字上求深入,落实责任管理。班子成员分区包片督导检查,直属单位明细划分人员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岗位责任状,落实责任管理。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定岗定责定考核,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在“新”字上求突破,激发工作激情。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建立奖励制度,对2010年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树立了典型,激励干部职工用超前的思维来判断工作、发现问题、不断提升创新举措,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四是在“摸”字上下功夫,掌握全市人员底数。对全市人员基本情况摸底调研,制作了人员调查表,对人员的数量、性质、专业学历、编制、经费来源等信息进行统计,进一步摸清人员的底数;继续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发现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杜绝各种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生,树立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良好形象,努力实现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新提升。
3.4 围绕影响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开展长效机制建设。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建长效机制,保安全、促发展是我市“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核心。我市结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症结,进一步优化整合系统监管,将质检、动检、行政执法等机构有机结合,紧扣产地、屠宰、流通(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及零售户)三大环节,建立“三位六制一体化”工作模式,即“一证两书”制度、监管人员责任制、监检同步制、定期检测督查制、登记备案制及检测结果跟踪制,落实企业自检责任主体,建立自检体系,严把“四关”,即养殖出栏监管关、屠宰监管关、市场流通监管关及执法处理关,逐步形成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
3.4.1养殖环节全方位监管。
一是对饲养场进行备案登记;二是督促养殖场完善各项养殖、防疫及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记录;三是严格执行产地检疫与“瘦肉精”类违禁品抽检同步制和“一证两书”制度。按规程进行猪、牛、羊产地检疫,由规模饲养场主对其出栏动物进行“瘦肉精”自检,动物检疫人员监督抽检,检测合格填写“瘦肉精类违禁品没有添加承诺书和抽检合格报告书”。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无自检报告、检测项目不全或检测不合格的,不出具检疫证明,并建立完善监督记录,实行动态监管。
3.4.2屠宰加工环节全方位监管。
一是对定点屠宰厂(点)进行备案登记;二是完善监督检查记录,落实监管责任;三是实行企业自检与屠宰检疫、监督抽检同步制度和“一证两书”制度。严格入厂查证验物,凡进入定点屠宰场的猪、牛、羊必须持有瘦肉精类违禁品饲养场自检报告。经厂方自检合格、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检疫和监督抽检合格后,准予屠宰。检测合格填写“瘦肉精类违禁品没有添加承诺书和抽检合格报告书”同检疫证明随行,确保上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3.4.3市场流通环节全方位监管。
一是对肉品经营、使用、贮藏场所进行备案登记,尤其加强对经纪人的管理,对动物贩运人员和经纪人进行全面排查和登记备案;二是落实监管责任主体;三是实行检疫抽测与自检同步制度及“一证两书”市场准入制度。进入肉品交易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冷库、宾馆、饭店等流通环节的动物产品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屠宰企业的自检报告;市场开办者或主体单位责任人按最低3%的比例进行自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抽检,做到上市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必须附屠宰企业瘦肉精自检合格报告;四是监督肉品使用经营场所签订不使用、不经营添加“瘦肉精”动物产品的承诺书;五是监督动物产品经营、使用及贮藏场所建立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入库产品查证验物、出入库登记等制度,严防不合格动物产品流出;严格畜禽产品入市管理,尤其是外埠进入我市肉品的监管,严格换票程序和标准,对没有检疫证明和“瘦肉精”类违禁品检测合格报告的,禁止入市销售,并查明肉品的来源地,通知来源地畜牧主管部门;严格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井陉和赞皇公路检查站执法人员要依法对过往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和消毒,严格查证、验物和登记制度,严格收费标准,发现问题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入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3.4.4抓七项措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运行畅通。
即抓宣传,缔造强势监管氛围。抓排查,动态掌握安全隐患。抓督导,强化信息交流反馈。抓执法,有力震慑不法行为。抓规范,严格监管工作秩序。抓自律,落实责任主体资格。抓沟通,建立联防联控工作体系。通过制度的落实和保障措施的延伸,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稳步运行,全面推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生态动物光电捕捉器 篇6
这些动物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进行人工繁殖?为弄清动物的秘密,研究人员需要一套理想的捕捉器材。为此,我想设计一种更实用、更先进的高科技捕捉装置。
一、设计思路
在装置的底板中央、红外线传感器前放一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当动物靠近时,红外线传感器感应产生微弱的电流。电流经放大后连通继电器,使牵引电磁铁将金属棒吸住,盖子落下,把动物关在里面。
同时,电流通过后报警器发出的声音和光亮提醒人们已抓住动物。笼子前有可旋转的小门,旋开盖子就能用高压棒轻松击晕某些有攻击性的动物。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二、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1.电磁控制器
电磁控制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通过,发生电磁效应。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常闭触点)断开。
2.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其中光学系统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前者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受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进而发生变化,并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
3.电击棒
电击棒用7.2V电源就可产生大于4万伏的瞬间高压,适合击晕有攻击性的小动物。电路原理如图2。
T1和T2及外围元件组成振荡器,产生10Hz左右的直流脉冲电压。这一脉冲电压经T3推动放大,最后进入T4进行功率放大,在升压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中产生一个大电流的脉冲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在次级产生大于4万伏的高压。
电击棒的制作要求:T1为PNP管,要求B≥150,可选用9015、8550等;T2、T3为NPN管,要求 B≥130,可选用9014、9011等;T4为NPN大功率管,B≥25即可,最好选用摩托罗拉的MJE13005,该管的散热片与C极相连。
所有电阻采用1/8W碳膜电阻;采用小型电容;K选用小型按钮开关;升压变压器可购买成品电警棍中的高压棒头,或使用黑白电视机中的行输出变压器;电池用镍铬电池或镍氢电池,为缩小体积,最好用7号电池。
试验时注意自身安全,若通电后按下K,变压器放电端有高压打火现象,即告成功。
三、制作过程
生态动物光电捕捉器的方案设计与制作流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外形设计。考虑到装置的美观及捕捉效率,选择半球体的扇形开口;采用黄色底座、蓝色坚硬外壳,使其更美观。
2.安装电源、电磁继电器、声光报警器、牵引电磁铁等重要部件,完成电路的连接。为完善装置,增加一个红外线传感器。
3.整体调试。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对整个装置进行联调,测试其性能。
四、主要创新点
1.首次将高科技运用于野外捕捉器具上,采用红外传感装置,捕捉灵敏快捷;对生物的影响大大减小,危险系数降低。
2.半圆形的外形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动物入笼率高。
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健康 篇7
微生态制剂不但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与抗生素相比,还有无残留、无污染、高效、价廉等多方面的优点。现将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健康方面的优势及相关基理论作一综述。
1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及优点
1.1 颉颃作用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造就了致病微生物的不利生存环境或将其驱逐出定植地点,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为此,人们提出了优势种群学说、膜菌群或屏障学说来解释这种作用。试验表明给小鼠饲喂微球菌,结果可以减少肠道内的沙门氏杆菌。给雏鸡喂乳酸杆菌能增加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而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数量,阻止大肠杆菌黏附于小肠黏膜上,从而起到了预防鸡腹泻的目的。
1.2 产生杀菌和抑菌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都可以产生多种杀菌物质,如乳酸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对多种潜在的病原菌都有杀灭作用;有机酸可降低肠道p H,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等,这在许多试验中都得到证实。
1.3 防止某些有害物质的产生
有的微生态制剂可以中和或分解有毒物质和腐败物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如喂给特定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氨、胺的产生,产生中和大肠杆菌毒素的物质和分解吲哚类及硫化氢类酶类,这样可以预防腹泻,同时也可以消除环境中的氨和臭味。
1.4 提供酶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微生态制剂中的活菌在宿主体内能产生多种维生素和消化酶,有的可以直接提供这些物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加强了动物体的营养代谢。
1.5 改善动物机体健康状况
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能直接地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或刺激免疫功能而抵抗致病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及白色念球菌等。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1.6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能够防治细菌亚临床感染,这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相同。给予奶牛直菌制剂如酿酒酵母和米曲霉可以提高产乳量和乳脂含量,这是微生态制剂对瘤胃代谢的影响结果;有报导给猪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增重率;饲喂微生态制剂能增加鸡的产蛋量和蛋重,但不是十分显著。
1.7 提高畜禽的抗应激作用
健康的胃肠道有利于产乳酸的细菌生长,而应激会干扰这种作用而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而且应激强度愈大,持续时间愈长,大肠杆菌愈多。供给正常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等有益菌可维持胃肠道有益微生物高质量的生长环境,对畜禽缓解各种应激大有益处。
1.8 减少抗生素用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
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最大优点是减少抗生素用量,避免耐药菌株的形成。Seuua等人发现先用抗生素处理沙门氏菌感染鸡,然后再用正常鸡盲肠菌种培养物补充正常菌群,比单用抗生素或盲肠菌种培养物效果更好,从而的找到了合理利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的途径——先合理使用抗生素杀灭有害菌,再用微生态制剂补充正常微生物菌群,恢复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1.9 改善食物的利用
通过提高固有的消化过程的效率,或是通过促进原本不能消化的物质的消化,如鸡的粪便肠球菌添加物能使鸡能更好地利用维生素。
2 开发和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基础理论
2.1 优势种群理论
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存在一种或数种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的丧失就意味着微生态失调。在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系中,厌氧菌占99%以上,因此肠道里面的优势种群是厌氧菌。很多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成分就是优势种群菌株,其作用就在于恢复和补充优势种群,使失调的微生态达到新的平衡。
2.2 生物夺氧理论
当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失调、局部氧分子浓度升高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培育耗氧微生物,降低胃肠道氧分子的浓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3 生物颉颃理论
正常微生物构成机体内的化学和生物屏障。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乙酸、乳酸、抗生素和其他物质共同组成化学屏障;微生物定植于皮肤、黏膜表面屏障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学屏障。补充微生态制剂可以形成这些屏障,发挥生物颉颃作用。
2.4 微生物群与营养关系理论
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不仅可以帮助营养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合成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有益物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维护机体微量元素的平衡。
2.5“三流运转理论”
机体内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基因流)是宏观生态理论的精髓。部分微生态制剂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分子,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抗体的产生能力;还可以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降解,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泄;维持黏膜结构完整,从而保证了微生态系统中基因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正常运转。
3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根据有关资料的报道,目前在我国将微生态制剂分成三大类:(1)益生菌(Prebiotics),也称活菌制剂,即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2)益生元(Probiotics),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3)合生素(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的制剂。
4 影响微生态制剂作用的因素
4.1 宿主正常菌群的组成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起作用的,因而出现良好作用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应出现一种具有反作用的微生物或缺乏具有这种良好作用的微生物,只有非自然生活方式或病理状态时才需要使用微生态制剂。目前能够获得的微生态制剂中,有的因效果不明显而不能起到应用作用,原因之一是它们太单一,不能准确或完全弥补正常菌群的不足。
4.2 用药程序
用同样的微生态制剂进行不同的用药程序实验,一是连续用药,二是一次性用药,尽管最小使用剂量不清楚,但发现用药停止后,微生态制剂的效应均消失。如在给猪、鸡停药后7 d,动物肠道中已经不能发现服用的微生态菌株。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欲使其所用的菌株在宿主肠道中永久定植,似乎不太可能。
4.3 使用时间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使用,但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作用效果不尽相同。一般在动物幼体时,体内微生态平衡尚未完全健立,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此时引入益生菌,可较快地进入体内,占据附着点,效果最佳。如新生反刍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宿主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而且有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肠道。和其他刚出生的哺乳动物一样,新生反刍动物胃肠道尚未完全发育,但细菌在肠道内的定植相当迅速,出生24 h出现乳酸杆菌和链球菌,1周龄时整个肠道内乳酸杆菌数量达107~109个/g。另外在断奶、运输、饲料转变、天气突变和饲养环境恶劣等应激条件下,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形成优势种群极为有利。应把握好益生菌的应用时机,尽早并长期饲喂,使其益生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4.4 施用剂量
微生态制剂的益生作用是通过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来实现的,其最终效果同施加的益生菌的数量密切相关,数量不够,在体内不能形成菌群优势,难以起到益生作用。根据试验,如果一种菌在盲肠内容物的浓度低于107个/g,该菌产生的酶及代谢产物不足以影响宿主;数量过多,超出占据肠内附着点和形成优势菌群所需的菌量,非但功效不会增加,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微生态制剂用于特定养殖动物所需的菌群数量尚无统一的规定,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0.2~0.5)×107个/g饲料,育肥猪饲料中加入每克含106个芽孢杆菌,每天0.5~0.6 g方可起到治疗效果;而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0.1~0.3 g,一般添加量为0.02%~0.20%。4.5微生态制剂的特异性细菌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宿主特异性,微生态制剂有很多类型,对于某种特定的动物,某一种类型可能比其他类型更适宜,对于猪是一种良好的微生态制剂,对于鸡则不一定效果好。
4.6 与抗生素合用
猪舍小环境与动物福利 篇8
动物的健康主要来自生产环境的影响,生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拥挤、社会结构单调、空气质量差、活动空间狭小等的复合或交叉作用会导致动物个体不适,从而引发慢性应激。长时间则引发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对动物健康是不利的。从动物福利角度看,这是由于环境条件恶化而导致的福利恶化过程。可见,猪舍小环境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良好的猪舍小环境是健康养殖的基础,是实现动物福利的根源。
1地面
地面的好坏直接影响猪的生活环境,对动物福利、健康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在绝热地面上猪生长性能比在金属地面或裸露金属地面上要好; 覆盖板条的地面,板条面积和狭缝面积之比大的地面要比两者之比小的好; 因此,应根据猪舍内环境选择地面类型或材料。好的地面材料应便于清洁,保暖、防寒、防潮,结实、平坦、安全、防滑。
2垫料
在猪舍地板上使用垫料能改善舍内环境,对提高动物福利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猪舍垫料如稻草、锯末、泥炭等具有导热性能差、吸湿力强、柔软等特点, 因此能够保暖、吸潮、增加猪的舒服感。为猪只提供垫料会使其更加活跃,表现出更多的拱垫料和探索行为,避免咬尾、打斗的现象发生; 但使用垫料也存在缺点,如垫料内有害气体含量高,含有较多寄生虫和微生物,对健康不利,因此使用垫料时要定期更换,保持垫料干燥清洁。
3群体结构和混群
3.1群体结构形成
每一群体都有自己的群体结构顺序,一窝仔猪出生后很快就形成了“乳头顺序”,这可能是成年猪群体结构的基础[1]。一般群体结构序列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饲养管理的需要,往往会打乱旧的群体结构序列,建立新的群体结构序列。在这一新旧变更过程中,群体间充满着打斗或竞争行为。如果将同一窝仔猪从出生到屠宰都饲养在无应激、条件适宜的猪舍中,其健康状况、生产性能都较混群后的效果好。打斗和竞争行为会造成猪的生理反应,使激素水平升高,并对肉品质量产生影响。
3.2减少群体争斗行为
混群是造成猪只之间争斗的重要原因,减少争斗的主要措施是在混群前给猪注射镇定剂、提供垫草或使用体嗅掩盖剂等; 此外,群体打斗也与环境刺激有关,提高环境的丰富度会减少打斗。例如,在混群前使用镇静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药物发挥作用后仍会发生打斗现象; 舍内垫草能显著减少猪的争斗行为; 猪释放的化学信号( 外激素) 可以调节同栏个体争斗次数,切除猪嗅球使其嗅觉缺失能减少猪只之间争斗; 提供轮胎、链条和软皮管等玩具可以减少仔猪的打斗。经验表明,有稻草的猪舍或光线较弱的条件下能减少争斗行为和能量浪费。
4气候、光照和噪音
4.1温度
猪能敏锐地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并对低温反应敏感,饲养在寒冷环境下的猪比饲养在温暖环境下的猪需要更多的热量。低温对猪的健康和行为有负面影响,发生咳嗽、腹泻和咬尾的频率都会增加。猪生活中有一个最适温度范围,温度低于热平衡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 温度高于热平衡温度时会导致猪消耗过多能量来散热,而且温度高时,饲料消耗率也低, 并可延迟发情。因此,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对动物福利是非常重要的。
4.2湿度
湿度对猪的福利有很大的影响,高湿对猪体温调节不利,而干燥会导致猪烦躁不安。与其他动物相比,猪更喜欢生活在湿润条件下。高湿度对维持猪良好的呼吸系统是必要的,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下呼吸道疾病会大大减少; 而干燥环境会增加猪皮肤水分蒸发,降低皮肤温度,对猪十分有害。猪舍内的最佳相对湿度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同时,同种动物最佳湿度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控猪舍的湿度。
4.3空气质量
猪舍内通风是非常重要的。气体交换有利于降低猪舍内的相对湿度,减少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及局部气体灰尘等。通风时应当避免气流方向直接对着猪,尤其是仔猪。潮湿加高温是细菌生长的有利条件,在此条件下有机物降解产生氨气,导致严重呼吸道问题。超过50 mg /L浓度的氨气水平将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和性能。硫化氢是影响猪生产性能和造成疾病的主要有害气体,甚至可直接导致猪的死亡。在猪生产中,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动物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干燥、充满灰尘的环境易导致动物情绪浮躁、发生打斗; 灰尘可以将病原带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感染,也会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通风排气是清除灰尘的较好方法。
4.4光照
猪喜欢白天活动,且上午和下午呈现双峰分布。 光照—黑暗的节奏对其饮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连续的光照或黑暗对猪不会造成太大的干扰。光照强度似乎对猪无太大影响,但猪也不喜欢较强的光线。经验表明,为保持猪的安静、避免打斗,较暗的光线是比较理想的,但咬尾概率会显著提高;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光照,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其骨骼肌肉的生长。此外,光照对猪舍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有助于提高猪的免疫力。
4.5噪音
噪音是潜在的应激原,可以是动物自身造成的, 也可能是来源于舍内的其他设备。在饲喂时,猪特别兴奋,会产生大量噪音; 猪舍内的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转时会发出较高的噪音,对动物产生有害影响。连续的风扇噪音会使仔猪在吃奶前后对母猪的奶头摩擦产生负面影响; 处于连续高水平噪音时,母猪产奶量会下降; 当暴露于高频率( 500 ~ 5 000 Hz) 、高强度 ( 80 ~ 95 d B) 的噪音中时,猪的心律会升高。因此, 考虑到动物福利猪舍内的噪音应当控制在低水平。
5畜舍空间
动物的集约化饲养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但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个体的生存空间,动物表达正常行为模式所需的最小空间受到限制。拥挤的空间可导致猪斗争加剧、生理功能反常等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动物福利,因此有必要充分考虑这种限制因素,保证个体的最小有效空间区域。猪舍的空间应满足饲养密度、 采食和饮水宽度、躺卧面积的需要。在动物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6玩具
为猪只提供玩具是改善猪舍小环境的有效途径, 如打结尼龙绳、橡皮软管、链子、橡皮狗和悬挂的金属棒等玩具可明显降低混群3周内仔猪争斗行为的发生频率。饲养在丰富度高的环境中的猪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玩具。缺少玩具的环境中饲养的生猪, 其饲料浪费量要高于有玩具的环境中饲养的生猪,其原因是没有玩具的情况下猪将饲槽当成玩具玩耍,从而浪费了饲料。然而,随着猪对这些玩具的兴趣降低,猪对所提供的玩具具有选择性,因此需要经常提供不同的玩具给猪玩耍[2]。
7小结
我国对动物福利的研究和认识较晚,对动物福利也不够重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动物福利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猪舍小环境与动物福利的关系,阐述了猪场小环境对健康养殖和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为了有效保证猪产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规模化养殖场必须从根本上改善猪舍小环境。
改善猪舍小环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动物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猪舍小环境等于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动物健康生长,实现动物福利的同时也将会增加规模化养殖的利润。如何实现猪场高效益、环境保护与动物福利三者并重的规模化养殖,实现人、动物和环境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积极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养猪生产及其产品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对动物福利和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文章就猪场小环境,即地面及垫料,群体结构和混群,气候、光照和噪音,畜舍空间,玩具五个方面来分析猪场小环境对动物福利的重要性,旨在从根本上改变猪场养殖环境和公共卫生状况,从而促进健康养殖,实现动物福利。
关键词:猪舍,小环境,动物,福利,健康养殖
参考文献
[1]王吉谭.动物福利及GAP对生猪养殖的福利要求[J].饲料工业,2007,28(13):58-60.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9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 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 (ISSN 1006-3617, CN 31-1879/R, CODEN HYZYAZ) 。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 (CA)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UIPD)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CABI) 、波兰哥白尼索引 (IC)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自然科学) [CSA (NS) ]等著名国际数据库所收录。本刊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环境危害因素及其治理, 以及有关职业医学和环境医学的相关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供广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部门, 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等相关人员参考。
本刊为月刊, 80页, 每月25日出版, 定价10元, 全年120.00元。欲订者可向当地邮局 (邮发代号:4-568) 或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 联系人:葛宏妍。电话: (021) 61957507;传真: (021) 62084529;E-mail:zazhi2@scdc.sh.cn;网址:http://jeom.scdc.sh.cn:8081。
生态养猪与动物性食品安全 篇10
近十几年来, 我国由养殖业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发生,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例如2005年3月先后在北京、上海及广东等地从烤鸡腿中检测出苏丹红 (1号) 。2006年11月在河北检测出红心鸭蛋中含有苏丹红 (4号) , 国际上将苏丹红4号列为三类致癌物。2006年9月在上海发生300多人食用猪内脏及猪肉后发生食品中毒事故, 经检查发现是由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及内脏而引发的。2004年8月在浙江台州市从成品油中检出含有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DDT) , 老百姓称之为“毒猪油”。同时在金华火腿中也曾检测出含有敌敌畏。除外, 还先后发生“多宝鱼”事件、“三鹿奶”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及“桂花鱼孔雀石绿事件”等等。另外, 2002年, 我国出口欧盟的兔肉、鸡肉及冻虾被检测出含有多种抗生素残留, 从而被欧盟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性食品。荷兰等国家也从我国出口的鸡腿中检测出农药和化学药品残留。2004年, 我国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和肉类产品全年被检出不合格的批次为477批, 占日本扣留进口食品总批次的43%, 是在各国出口中被扣留批次最多的一个国家。除外, 俄罗斯、阿拉伯一些国家、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先后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牛肉、猪肉和家禽肉类等产品, 致使我国食品及农产品出口世界各国严重受阻。
2 我国养猪生产中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2.1 养猪场的排泄污染物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头猪每天排出粪尿量约6千克, 一年的排出量为2.5吨。一个万头猪场每天排出的粪尿量约为60吨, 一年的排出量为2.19万吨。如果养猪场采用水冲法清除粪污, 则一头猪每天排出量为30千克, 一个万头猪场每年排放的粪尿与污水则为109.5万吨。这些粪尿污水、加上垫料、残留的兽药、消毒剂、驱虫剂、死尸以及其他污染物等, 不经无害化处理, 任意排放到环境中可进入河流、湖泊、农田、果园, 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农作物、污染果菜、污染空气等。
养猪场每天排出的粪尿污染物及其他各种污染物, 不经过无害化处理, 堆积于外界, 这些粪尿和污染物会发生水解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及分解反应等一系列反应, 每天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CO2、氨气 (NH3) 、氯化氢 (H2S) 、吲哚、酚类、粪臭素、甲烷和硫酸类等有害气体, 严重的污染空气, 污染饲养环境, 使地球变暖并发出恶臭难闻的气味, 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强烈的刺激性, 严重的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最终也会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同时, 污染物和粪污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易进一步腐烂变质, 成为蚊、蝇、虻等吸血昆虫及寄生虫虫卵的大量孳生之地, 并造成鼠类泛滥, 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 可诱发猪只爆发各种疫病,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猪只生长和产品质量, 危害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2.2 饲料污染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猪用饲料被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民种植农作物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 如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全世界每年使用农药400多万吨, 实际发挥作用效能的仅为10%~20%, 其余的都渗入到土壤、水体及空气中, 在气象条件和生物作用下可在各环境要素之间循环, 造成农药在土壤、水体及大气中残留。当种植各种谷物时, 农药残留可转移到植物体内并在其中积累, 如果用此类谷物作饲料原料生产猪用饲料, 用以饲喂猪只, 则会危害猪只的健康, 并影响猪肉的品质, 危害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二是在猪用饲料中过量的添加重金属, 如砷、汞、铜、铅、锌、铬、镉等超标, 猪只食入后随粪便排出, 进入土壤中累积还原十分困难, 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当前我国已有1000万公顷土地被重金属污染, 约占全国农业生产用地的10%。从这些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稻米、小麦、玉米、高粱、蔬菜和水果等均会含有重金属超标, 人类食用这些食品后会严重的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三是人为因素, 饲料原料与成品在生产和贮存中保存不当, 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 引发饲料发霉变质, 如黄曲霉菌、镰刀菌及青霉菌等可引起玉米、豆粕、麸皮等发霉变质, 产生各种霉菌毒素;或者人为的在饲料中添加激素、镇静剂、防腐剂、三聚氰胺、克伦特罗以及滥用抗生素等。用这样的饲料去饲喂猪只, 可使其在猪只体内残留。当人们食用这些猪肉产品时, 轻者会发生食品中毒, 重者导致死亡, 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3 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猪体内产生药物残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饲料原料中含有残留农药与抗生素, 以此原料生产饲料用于饲喂猪只, 可造成猪只体内药物残留, 如预混料中含有抗生素, 养猪场长期使用即可产生药物残留;二是养猪场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和疫病治疗时, 大量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任意增大使用剂量、使用次数与使用不正规复方制剂等, 又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致使兽药在猪体内代谢非常缓慢或者不代谢, 造成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滞留;三是非法使用禁止药物 (例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及克伦特罗等) 添加饲喂猪只, 造成猪体兽药残留。
由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得到有效地降解, 形成抗生素残留。当人们食用这些含有抗生素的“有抗肉食品”时, 会引发人体食物中毒, 例如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会发生食物中毒, 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同时肉食品中的残留兽药还会引发人体出现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副作用。滥用抗生素时, 易诱发病原性致病菌变成高度耐药性和适应性的“超级细菌”。当人类食用这些“有抗食品”时, 带有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即进入人体并将其耐药基因传给人体肠道内的细菌, 使它们也发生变异成为耐药性细菌。当这些耐药性细菌出现染色体变异后, 可将耐药基因垂直遗传给后一代, 使后一代成为自然耐药性细菌。这种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菌种之间传递, 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这样不仅给动物和人类疾病的治疗增大了难度, 而且由耐药性菌株引发的人类与动物的疾病, 抗生素无法控制, 最终会导致人类与动物的死亡。
2.4 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目前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常见的病原污染有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冠状病毒及乙型脑炎病毒等 (注意朊病毒即疯牛病) ;细菌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肉毒杆菌、李氏杆菌、布鲁氏菌、结核杆菌等;寄生虫有旋毛虫、囊虫、片形吸虫、弓形虫及附红细胞体等。这些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被人们食用后可引发人畜共患病, 甚至造成使用者中毒, 严重者会发生死亡。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是多方面的, 如使用被病源污染的发霉变质饲料饲喂猪只;饲养环境的严重污染;生猪出售运输过程中直接感染病原体;屠宰加工中的二次污染;猪肉产品保藏不当导致的污染;运送猪肉加工产品出售造成的污染;非法出售病死猪肉等都可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3 动物性食品安全对策
3.1 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先后颁布了《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兽药管理条例》、《兽药质量标准》、《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各地区与各有关部门、各企业, 公司与养殖企业都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严格执法, 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对兽药、生物制品、饲料生产厂家与经营销售单位和公司要加大监管与严格检验的力度, 坚决查办生产企业、经营与流通领域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对生产与销售各种伪劣兽药与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违规的厂家与个人应给予严惩。对兽医诊疗机构与畜牧业养殖场使用抗生素做出严格规范与限制, 确实按照国家标准彻底的解决好饲料中添加剂、兽药质量, 饲养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与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 以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让人们真正的吃到“放心肉”, 喝到“放心乳”。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应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中出现的问题, 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国情, 加快立法步伐, 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覆盖生产、加工、流动与消费各个环节, 使食品安全真正做到法律化、法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3.2 大力发展生态养猪, 走产业化与专业化生产之路
环境保护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重视养猪污染环境的处理, 将会使养猪业陷入恶性循环, 使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因此, 在改变一家一户庭院式养猪方式时, 要建设生态养猪牧业小区, 大力发展生态养猪,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与要求统一处理牧业小区排放的粪污, 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养猪场粪尿污染物中有大量的有机物, 可堆积发酵作肥料使用;或者建沼气池发电照明取暖;作培养料生产食用菌类等。发展生态养猪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养猪与环保相结合:发展养猪业不能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牧业小区建设与粪污处理建设同步进行, 确保养猪业持续协调的发展;二是养猪与种植业相结合:猪场排出的粪尿与污水可先在沼气池中发酵, 进行无害化处理, 菜园和田地循环利用, 既猪-沼-果园、菜园、田地模式, 这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好形式;三是生态养猪牧业小区与规模饲养相结合:实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经营, 以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 以生态养猪牧业小区为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养猪产业化集团生产, 即“公司+基地+农户”的社会化养殖模式。这样不仅能降低农民养猪的成本, 有效的防控疫病的发生, 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 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促使农民走专业化与产业化生产发展之路, 也有利于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与人类的健康。
3.3 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的源头
农业部先后颁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明确禁止氯霉素、激素类、类激素类和安眠镇定类29种兽药用于食品动物, 限制8种兽药作为动物促生长制剂使用。发展生态养猪一定要使用环保型生物饲料和绿色添加剂, 如饲用酶制剂、氨基酸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益生素、中草药制剂、酸化制剂及矿物质添加剂等。农业部已批准30多种益生菌可用于微生态制剂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对动物无毒副作用, 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 而且能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有效的降低氮和磷的排出量, 减少氮气和硫化氢的产生。用这样的生物饲料喂猪只, 从源头做起, 真正“低碳养殖”、“节能减排”, 才能有效的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3.4 加大对抗生素生产与经营市场的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抗生素生产与经营市场比较混乱, 要下决心进行严格的整顿。有的兽用抗生素质量不稳定, 粗制滥造;有的兽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 疗效极差;有的任意改变生产工艺, 组合复方制剂, 在中药制剂中私自添加化学药物, 疗效不确切;还有无GMP生产厂家、无兽药批准文号、无产品质量标准的“三无”产品在市场流动;有的饲料企业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可能还存在禁用抗生素) , 误导用户使用等。因此,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对抗生素生产厂家、经营市场与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 依据国家颁发的《兽药管理条例》与《兽药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 整顿抗生素生产与市场流通秩序。加大执法力度, 从快、从严查处非法生产与销售抗生素, 假冒伪劣抗生素, 以及由此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进一步规范兽药市场秩序, 从源头切断伪劣抗生素进入养猪生产环节, 确保我国养猪生产健康持续的发展, 确保公共卫生与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3.5 大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防止畜产品药物残留
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 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 占全年抗生素用量的46.1%。预计全世界牲畜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到2030年将会上升到67%, 美国每年生产销售的抗生素中约有80%进入了牲畜体内。我国养猪生产中每年使用的抗生素为牛使用量的4倍。后不同的各个生长阶段都要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保健预防, 害怕猪只发病死亡, 把抗生素当做是防控猪病的最好方式。在猪病防控中用的药品, 抗生素是使用最乱的药品, 我们要深刻地反思这种养殖观念, 引导养猪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许多安全, 无耐药性, 无残留的新型生物兽药在不断出现, 如细胞因子制剂、中药制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将可逐步取代抗生素的功能, 这种发展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目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如清开灵注射液、银黄注射液、黄芪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牛膝多糖、人参多糖、灵芝多糖以及板蓝根、柴胡、大青叶、鱼腥草、双黄连、穿心莲注射液等制剂。以及大连三仪集团研发的细胞因子制剂如干扰素、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排疫肽以及生物兽药抗菌肽、溶菌酶、细菌素、植物内生菌等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使用。中药制剂与细胞因子制剂二者联合使用临床效果非常好, 具有协同作用, 已受到广大养猪户的好评与欢迎。
3.6 严把屠宰检疫关, 防止病死猪肉流入市场
要实行定点集中屠宰, 严格按照《屠宰检疫规范》进行检疫, 并持有《兽医卫生合格证》上岗。坚决禁止私自屠宰, 病死猪只一律无害化处理, 不准屠宰加工, 严防流入市场。在肉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准人为的非法使用碱粉、芒硝、漂白粉、香精与色素等, 防止人为的带入有害物质与第二次污染动物食品, 确保“放心肉”进入市场, 以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与消费者的健康。
3.7 进一步完善动物性食品检测技术体系
当前要加大科学研究工作, 进一步完善动物性食品中病原体检测技术、化学污染物与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体系的建设, 包括养猪场的检疫与防疫监督、饲料厂的质量监测、兽医药品厂的质量鉴定, 以及兽医器械质量鉴定与屠宰加工的检疫和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大量培养技术人才, 设置相应机构, 装备先进的技术与仪器, 全方位的开展食品检验工作。对出场上市的猪只要进行产地检验, 屠宰前要监督检查, 健康猪才能屠宰, 宰后要抽查检验药残, 发现药物残留超标产品, 不准上市, 按规定处理。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与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 因为民以食为天。
3.8 建立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
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部门过多, 监管链条过长, 职责分工不十分明确, 结果造成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检疫不严;地方保护, 私利至上;互相推诿, 危害人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统一管理与监督的主管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从食品的源头抓起, 即从饲料加工企业、兽药生产企业、生猪养殖场、生猪收购站、屠宰加工企业, 防检疫部门到经营市场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 坚决依法查处。
动物是环境变迁的风向标 篇11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广西师范大学攻读昆虫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所以自那时起。每个暑期基本上都要带学生们进行昆虫学实习,我自己有时也会到野外采集一些昆虫标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猫儿山。算起来我与猫儿山相识将近30年了。30年来,猫儿山的山青水秀依然如故,变化了的,就是这里的草、木、虫、蛙了。
三十年来我亲眼见证猫儿山的变化,竹林越来越多,而阔叶林越来越少;农药喷得越来越多,昆虫越来越少。这些变化并不是瞬间完成的,就像竹子的竹鞭一样,是一点点的侵入进去,一块块占领地皮的。
昆虫学或动物学的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捕捉和辨认昆虫。一些常见的昆虫当然比较好抓到。也比较好辨认。比如蝴蝶,蚂蚱等等。但是只有让他们找一些相对不太常见的昆虫,才能更好地复习所学的知识。可悲的是,以前这样的机会很多,现在则越来越少了。另外,以前到林子里捕捉昆虫时经常能看到一种无毒的翠青蛇,有时候我会鼓励学生们试着捕捉,以锻炼他们野外工作能力,抓完当然就放了。以前能抓到很长的蛇,1米以上的很多,这几年不仅见得少了,即使能抓到,也都是一些小蛇,最长的不过四五十厘米。蛙类也一样。以前在野外能见到很多虎纹蛙和黑斑蛙,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我先后数十次带领学生前往猫儿山实习,猫儿山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说是历历在目。我认为猫儿山的物种尤其是动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山民捕猎的问题。保护区外围针对一些蛇类、两栖类的猎捕尤其严重。因为当地人喜欢吃。结果是蛇类尤其是无毒蛇的数量迅速减少,蛙类也没能逃脱这一厄运。举个例子,这里有一种花臭蛙。以前人们嫌它臭,一般不会抓。但当其他的蛙类被抓得所剩无几时,花臭蛙也在劫难逃了。我曾经问过一个捕猎的人,如此臭的蛙怎么吃?他回答说这好办,只要用开水烫一下,剥掉皮,就没什么臭味了。
其次是农药对动物造成的伤害。保护区周边山地种植了密密麻麻的毛竹林,为了保证竹林免遭虫害,很多老百姓就往竹林上洒农药。农药粉末洒在竹子上,害虫被杀死了,但是其他昆虫也跟着遭殃。我经常看到撒过驱虫粉末的竹林下到处都是死昆虫。为了高产,竹林下的草丛也经常会被铲掉或者打上农药,这两点都严重影响了昆虫的数量和种类。
第三是竹林的大面积扩张带来的影响。二三十年前,只是在猫儿山山脚有一片竹林,从山脚能够很快地穿越竹林进入阔叶林区。现在竹子扩张到半山腰了,大概蔓延了几公里。竹林扩张使得阔叶林萎缩退化,造成生境的单一化。昆虫为了适应这种单一的环境,多样性也自然下降。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 篇12
关键词:生态学实验,推介,大型土壤动物,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由于生态学理论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态学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理、农、工等各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实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计, 按照研究内容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分子生态学实验、生理生态学实验、种群生态学实验、群落生态学实验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实验等;按照实验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生态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景观生态学实验等;按不同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又可以分为水分对生物影响实验、盐分对生物影响实验、温度对生物影响实验等。
但很多学校对该课程重视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开设生态学课程的非生态学专业, 往往对生态学实验教学不重视, 实验课开出率低, 教学内容陈旧死板, 实验结构体系不合理, 脱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生态学实验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设计, 大多数实验要求的课时数较多、对实验仪器设备要求较高, 对于非生态学专业来说, 很多实验开设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针对非生态学专业实验设备不充足的情况开设生态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既能够反映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对实验设备要求又不高, 又能很好发掘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生态学实验, 即大型土壤动物生态地理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分析实验
(一) 确定实验目的
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 选择几种不同的生境作为大型土壤动物调查的样地, 进行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调查, 从而反映土壤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仪器与设备
铁锨、样方绳、记录本、圆珠笔、铅笔、塑料袋或布袋 (多个) 、钢卷尺、白色塑料布、镊子、硫酸纸 (小条) 、带盖小瓶 (如胶卷盒、药瓶等) 、白胶布、75%浓度酒精、实体显微镜、培养皿、解剖针、分析天平、吸湿纸、土壤动物检索表等。
(三)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分为野外调查实验与室内分析实验两部分。
1.野外调查实验
(1) 野外调查前先确定好要做调查的样地。
样地可以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森林类型、不同土壤类型、一个生态系列的不同部位, 也可以选择不同人为影响程度的3-6个样地等, 并要设计好野外调查实验的出行路线,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野外调查实验。
(2) 带好所需的工具分别对每一样地进行调查
首先对群落生境特征进行记录, 如群落类型、植被盖度、主要植物类型、植物生长状况、地表凋落物厚度;土壤剖面构型、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 如需要可以取土壤分析样品带回室内进行分析实验;地形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
然后挖取土壤动物的样品。对每一样地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面积为50×50 cm2, 每一样方用铁锨分4层次取样, 即凋落物层、0-5 cm层、5-10 cm层、10-15 cm层, 把取的土壤 (或凋落物) 装入塑料袋中, 并用标签标明所取样品的地点及层次。
第三步是手捡大型土壤动物标本。将白色塑料布铺在光线较好、地表较平坦的位置, 将一个装在塑料袋中的样品倒在白布上, 用镊子将肉眼能够看见的动物 (体长大于2 mm) 捡入事先装有酒精的小瓶内 (注意别让一些运动较快的动物跑掉) , 并在瓶中放入硫酸纸签, 标注样地名称及取样层次, 在小瓶外面用白色胶布贴上标签, 同样注明样地名及取样层次, 注意一定要将所有能够看见的土壤动物都捡出。捡完一袋后将土倒掉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捡下一袋。对一个样地的所有样品都捡完后, 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对下一样地进行调查, 直到全部完成。
2.室内分析实验
将野外取回的大型土壤动物样品带到实验室中, 分别对每个样地每一层次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类鉴定、数量统计及生物量测定, 具体步骤为:将一个小瓶中的土壤动物样品倒入培养皿中, 借助实体显微镜, 参考土壤动物分类检索表分别对其中的每一个动物进行种类鉴定, 一般应该鉴定到科, 个别类群可以到目或纲, 对各种类要进行数量统计并记录;对同一类型的动物用吸湿纸吸干体表水分后放入分析天平称量该类型动物的生物量 (鲜重) 并作记录;对所获样品逐一鉴定统计直至全部完成。
三、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是土壤动物群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群落结构研究能够清晰看出土壤动物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 包括分析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 及时间结构等方面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这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分析的能力。
(一) 水平结构分析
土壤动物群落随不同植被、土壤、微地貌与海拔高度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水平差异性分布, 表现为组成、数量、密度及群落多样性等水平方向的差异。
(二) 垂直结构分析
土壤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具有表聚性特征, 即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密度、多样性等指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 不同类群、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土壤动物的表聚性的程度有所差别。但在受到人类影响的地区 (土壤污染、火烧等) , 土壤动物的表聚性较弱, 甚至出现逆分布的现象。
(三) 时间结构分析
主要是研究土壤动物的季节变化, 也包括昼夜变化和多年变化, 目前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需要做长时间段内的连续调查, 由于实验课时间限制, 在时间结构分析方面可以进行昼夜变化的动态分析。
四、大型土壤动物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大型土壤动物在分解生物残体、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种类、数量、生物量等) 与土壤生态因子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大型土壤动物的调查实验所需的设备相对简单, 实验过程简便易行。在高等院校生态学课程中, 设置6-8学时的大型土壤动物调查分析实验, 学生通过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地理调查, 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学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复杂多样, 包括土壤 (土温、土壤湿度、pH值、有机质、土壤容重、凋落物数量、土壤矿质元素及土壤污染物质含量等) 、植被、气候和地形等, 他们构成土壤动物的栖息环境, 对土壤动物的组成与数量、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等均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中一些是要求实验才能够得出, 如土壤有机质、容重、pH值、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等, 土壤动物与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较为适用, 但由于生态学实验课学时的限制, 完成这些实验很困难, 缺少可行性。因此, 实验课上学生做的土壤动物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可以选择相对较容易获取的环境因子信息, 如土壤类型、凋落物现存量、植被盖度、植被类型、地形位置、人为影响程度等, 这些信息在学生取样调查中就可以发现并记录。
(一) 大型土壤动物与土壤类型关系
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 其分布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土壤类型可以通过土壤颜色、结构、湿润状况、剖面结构等方面的定性分析确定, 有能力的学生在实验调查过程中可以比较准确的判定土壤类型, 有困难可以在老师帮助下完成土壤类型的确定。
(二) 大型土壤动物与植被
植被因素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重要因素, 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一点。在实验课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植被群落类型 (如乔木、灌木、草本群落等, 或按不同树种划分群落) 系列来分析其与土壤动物的组成、数量、生物量等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对不同植被盖度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调查来分析植被盖度与其关系。
(三) 大型土壤动物与人类影响程度关系
大型土壤动物对人类影响反应比较敏感, 一般受人为影响小的生境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较大, 而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 人类生产活动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农田耕作活动改变了土壤表层结构, 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等生产活动改变了大型土壤动物的生存环境, 必然干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长发育, 因而造成农田等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密度低。
(四) 大型土壤动物与地形因素的关系
地形因素中的一些指标也是比较容易获取, 如山地的坡向、坡位、坡度等指标, 平原地区的微地貌变化等, 可以通过观察定性描述, 这些地形部位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尺度范围内的水热的分配, 进而间接影响到植被的分布及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综上所述的环境因素在学生进行实验调查过程中可以直观获取或者通过简单实验获取,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验课的实验设计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安排。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