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2024-11-06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通用11篇)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1

传统语文教学说教多于启发, 其实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恰当地应用CAI这一技术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教学也就能充分显示其基础学科的优势。

●●运用CAI导入课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今, 语文课如何吸引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议论文的教学, 方式、方法值得研究。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将CAI技术引入语文课堂, 或能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涉及最需要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斗争, 对此文感兴趣的同学不多, 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导入课文效果就不一样。可以先安排一段电影《林则徐》片断, 通过英国侵略者大肆发动鸦片战争的罪恶, 禁烟英雄林则徐的爱国热情, 割让香港的耻辱等画面刺激学生视听感官, 吸引学生, 接着将香港 (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 的地理版图通过画面介绍给学生, 告知学生,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人民一直在为使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而努力, 同时将邓小平同志会见撒切尔夫人的画面切入, 让伟人的声音响彻在整个教室, 学生被深深感染;这时抓住时机, 让画面上出现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主权交接场面, 雄壮的国歌声, 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激起了学生的一腔爱国热情, 学生反应极为强烈, 对文章的理解又快又透, 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 还渗透了德育。

●●运用CAI比较课文, 帮助学生参透课文

语文教学任务繁多, 然而长期以来, 人们过多地关注语文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而对情感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 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 但由于学生现有的基础及舶来文化的充斥, 他们很少、也难以理解这些名篇的精髓, 尤其是作者融于其中的审美情感, 然而在课堂上教师单凭一张嘴, 一支粉笔很难将作品的美妙, 思想之崇高传授给学生, 有时甚至感叹“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这就要求我们另辟蹊径, 寻找更为合适的讲授方式。

笔者尝试以CAI技术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置身于特定氛围中, 体验“我”就是作者的感受, 获得真情实感, 使教学过程化繁为简, 事半功倍。

再以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在学生的概念中, 春天是美的, 掷铁饼者是美的, 而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却无论如何也与“美”搭不上边。这是课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这时不必忙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一段清幽、空灵的古琴曲《良霄引》的伴奏下, 媒体上出现一片凝碧般的田田的荷塘, 响起《爱莲说》, 朗诵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戛然而止, 画面上出现“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字体定格, 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原来“莲”美在一种自然与朴素, 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 原来托翁之墓美在“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土丘, 无人守护, 无人管理, 没有十字架, 没有墓碑, 没有墓志铭, 连名字也没有”的一种朴素美。利用CAI, 不仅帮助学生对新教材的参悟, 也巩固了旧有知识, 延伸了课外知识, 可谓一举多得。

●●运用CAI指导写作, 创设想象的空间

一篇作文能否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新意, 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需根据中学生知识水平, 思维水平的实际情况, 利用适当时机,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训练, 突出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 而使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学生能一下子适应新作文的要求。这时我们就利用CAI进行辅助, 化无形的想象为有形的感觉实体中, 再由动感的实体训练学生自由的、合理的想象。

例如, 关于《“0”的断想》, 画面上的“0”可将其制作成一只静止的卡通鸡蛋, 随着画面的滚动, 鸡蛋在缓缓前进中变成一滴晶莹的水珠, 珠光莹莹, 映照出一轮徐徐上升的太阳, 画面逐渐加快节奏变幻成一个方向盘, 一泓清池, 一张笑脸, 神奇的画面变化, 使学生的思维慢慢地被激活, 有的同学说“0”是生命的起点, 甚至有的同学说是一条变幻莫测的时空隧道。

CAI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方式较灵活、实用, 起到了“思接千载”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效果也会因不同的内容而不同, 多媒体合理地将这一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所谓运用, 就是不能因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上述优点而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应是教师的语言美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如在教授诗歌时, 教师应力求能范读, 感染学生, CAI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在朗读时配以音乐、画面,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再别康桥》, 可配以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朗诵, 开篇舒缓、柔美的“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无奈、柔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激越的中篇将“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天上虹”各种物语形象亲切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配以康桥的照片, 将景物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 作者寻梦历程清晰、完整, 完全融进学生心田, 师生达成共鸣, 沉浸在徐志摩的寻梦世界里, 这是一次CAI与教师语言美的完美结合。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2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四川 刘文东

(一)在导入新课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方法多种多样。如果采用音乐的形式开头,那么对激起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将有一定的作用。

朱自清的《背影》,融合着作者丰富的、深挚的感情,文章朴实、凝重,充分体现了父对子满怀热望的慈爱之情。在讲课时,我先请学生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接着讲道:“同学们,这首歌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父亲还是母亲对子女都充满着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发自内心的。”然后教师范读,学生看着课文,听着声情并茂的朗读,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

(二)寓教于乐、巩固知识

课堂求活忌沉闷。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和操作。学生学习兴趣高了,才会积极地参与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如《〈白毛女〉选撤中的杨白劳父女间的深情厚意,如果单是讲解分析,就显得缺少滋味没有波澜。这时可先让学生集体唱一曲《北风吹》,再找几组学生来一首《红头绳》的对唱,学生会兴趣大增,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是不是对该掌握的知识都记得住呢?一节新课下来,学生大都有些疲倦,这时若能让他们唱或听一首优美的歌曲,既可得到美的熏陶,解除疲乏,又巩固了新知,真可谓一举多得。如在讲完高四册毛泽东的《词二首》后,可为学生播放歌曲《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在动人的歌曲声中,学生既受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又顺利地记住了这两首词的内容,而且印象尤深,久久不忘。

(三)增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语文课中,特别是在赏析文学作品时,适当地播放些相关音乐,把教学内容和乐曲意境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

比如教《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穿插播放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封建压迫憎恨、反抗的中心,与《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长,或强烈或轻柔,高低起伏变化不一,与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有机地结合。在讲到长诗的结尾部分时,长笛的华彩旋律,结合着竖琴的演奏,把音乐带入了神仙境界。再加上在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独奏小提琴重新奏出了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双双化成彩蝶,翩翩起舞,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憧憬着自由美好的.生活。由此,师生们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又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时,学生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鸳鸯相向鸣、彩蝶恋花舞的美好景象,师生们又驾驭着音乐联想的翅膀,眼前浮现出林黛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毛女、王贵、李香香、林觉民……

妙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篇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始终强调语文教学要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究竟怎样贯彻落实课程目标和课改精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笔者在教学实践的点滴中感悟到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重视朗读训练,这既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能对其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谈谈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妙用。

一、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培养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朗读是读的典型形式,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像画画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主体。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语文教材里华美的语段很多,老师讲解固然很必要,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美的。朗读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意境美。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文章很多,或明朗、或朦胧、或恬静、或悲壮,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体会其中蕴涵的优美隽永的意境,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美,从而活用教材,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中主题为“送别”的《渡荆门送别》(李白),学习时就可以请同学回忆诵读上册中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及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等诗作,这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朗读,诗歌的不同意境自然就深入学生内心深处了。再如《犟龟》中犟龟那句“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犟龟决心之坚定,对该篇课文的分角色朗读也使学生明白了文章语句的表现力。至于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均为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中选文)那更是历来可以让学生美美读,美美享受的佳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就这样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下来。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语文教师要活用教材,用好教材。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时间“挤”出来精讲多读,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培养训练语感。

二、朗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具有魅力。阅读是通过视觉来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或意境,而朗读则调动学生听、说、读的多种审美功能,使作品的遣词造句妥帖流畅、高雅平实、含蓄明快、凝练奇巧诉诸于听说,让学生受到双倍的感染,从中可以看出朗读的美育作用。丰子恺的《白鹅》的“傲慢”有趣,确实可以点缀庭院,“慰我寂寥”;郭沫若的《石榴》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日本作家江口涣描绘的《鹤群》,“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而最壮丽的,是鹤群抵御苍鹰,救助受伤同伴时的合作美、亲情美,是那样令人牵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更让人体会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美,在朗读中与学生不期而至了。

在引导学生朗读时,眼睛感知文字,耳朵听到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读,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这样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成了感受美、体会美的有效途径。例如丰子恺《山中避雨》一文写作年代距离学生有些遥远,情节较为平淡,语言又十分平实,课前询问部分同学,他们认为此文没有意思,不感兴趣。于是布置预习时有意让大家去找文中提到的《梅花三弄》《渔光曲》来聆听和感受一下,课堂中,笔者请四位同学(小组推荐的)依次朗读前4段,在他们朗读时笔者播放古筝曲《梅花三弄》,悠扬的乐曲激发了朗读者的情感,也激起了听者的兴趣,这时笔者说:“听到大家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上一段,这最后一段,就让老师也来感受一下吧。”于是乐曲声中师生完成了朗读合作。初读感知以美美的朗读代替,笔者并没有做过多讲解分析,可是学生们却很快抓住了文章主旨“乐以教和”,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使彼此之间更和谐,用在语文教学中,恰与朗读相得益彰。最后,全班一起在音乐的陪伴下,美美地朗读了课文,就连平时最不愿意开口读书的同学也陶醉其中。在悠扬的音乐中,学生品味了本文词语的精妙,思想感情的变化,并实实在在引起了共鸣,很快便理解了“乐以教和”这个比较抽象的内涵。如果本文单纯只讲字词句,那就味同嚼蜡,浪费了一篇美文了。

三、朗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动力之源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多么好,在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例如‘是可以有五十种说法,‘不是也有五百种说法,可是写法只有一种。”说明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能把作家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得体,处理得有水平,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的学习历来是学生的一大难题,虽然老师讲解容易(字词解释、文章结构、思想意义等),学生理解起来却不容易——年代距离遥远,语言艰深难懂,记住这里忘了那里,以至错漏百出。这个时候,老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评析其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时,让学生朗读课文:分析初始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一边读一边想,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体会句子的语气;反复品读阶段,两人一组,一个读一个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调、重音、语速快慢等,从而理解文章内涵;最后熟读成诵。比如教学《口技》一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使学生所学单元知识有个巩固施展的地方?笔者让琅琅读书声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朗读中学生很快划分了段落,因为口技者表演前的准备中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人表演的精彩场面是那样扣人心弦——梦中惊醒又渐入梦乡,突然却火起群乱,学生们感受到了那些繁杂逼真的声音,反应和满座宾客一样;“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原来那些逼真的声音靠的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者技艺的高超,作者描绘的精巧在反复读书中让学生理解。最后听录音朗读对照语气、重音、停顿等是否拿捏得当,并且要求他们熟读成诵。所以读的过程既培养了阅读、分析、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朗读可以促使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最终使学生通过整体训练,落实到发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上。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中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初一作为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年级,阅读教学肩负着发展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任务,更要教师讲究教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初一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会“复述”,学生已有的语感和感悟力要转化为口头表达能力,并不是我们教给他123他就能照着123的。教学童话《骆驼寻宝记》时,本来复述故事情节并不是笔者的主要教学目的,可是学生的复述实在让笔者吃惊,有的声音小到笔者站其一旁也听不清,有的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废话一堆,有的该复述的重点一言带过,不该复述的内容却啰嗦不停,鉴于此,笔者当即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带入问题中边想边读:都有谁去寻宝了?众多动物寻宝的动机目的是什么?他们寻到宝了吗?骆驼寻宝遇到什么困难经历什么磨难?他寻到什么宝了?等等。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划出该部分重点词句,再用简洁的话复述出来。笔者鼓励那些能大声回答问题的学生,让全班帮助站起来答不出来的学生整理思路鼓励发言,对于能较好回答的同学笔者真诚地表扬。这45分钟浪费了吗?如果你听到学生们精彩的复述,感受到他们思想的火花,就不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了。当然,仅仅靠一节课是不可能马上培养学生掌握复述要领的,既然知道学生仍需要巩固,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坚持对学生进行训练,更多的是片段训练,化“整”为“零”,学生才能在这其中慢慢领会、理解并最终转化为口头表达能力。

不知老师们是否注意到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凡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其作文语病一定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朗读真是“妙不可言”。所以,能当堂朗读的时候笔者尽量不浪费,如果篇幅太长就利用早读时间放录音磁带,或跟读或欣赏,课堂上读重要片段。教师明白这些道理,教学中自然就会想尽办法发挥朗读的妙用。

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我们身处方言区,地方口音的浓重和方言习惯势力是“拦路虎”,但如果以此为由搞所谓的“扬长避短”,扬其他知识技能之长而避朗读教学水平之短,由于“重视不够,训练太少”而使学生语文能力低下,那就很不足取了。试想一下,作为教师,假如我们对朗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认识充分呢?假如我们对朗读不感兴趣,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感兴趣呢?假如我们在朗读方面不肯多下功夫,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多下功夫呢?教师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起码的正确认识,不去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望和兴趣,要把学生的朗读水平以至口头表达能力提高,那只能是空谈。只要我们能认真钻研,摸索规律,朗读教学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妙用导语让语文教学更加绚丽 篇4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教学中, 导入新课是第一环节, 如何在第一环节让你的学生被你的言辞所吸引, 并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 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 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 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你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 每见名山大川, 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 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 情为水发, 锦文华章喷薄而出, 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 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 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 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 情难自已, 于是把酒临风, 挥豪醉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 震烁千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欣赏古人笔下的赤壁, 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这样的导入, 自然而然, 毫无雕饰, 这样的创设, 让你插上想象的翅膀, 穿越时空的隧道, 去领略这首诗的气势恢弘。

二、巧提问题、启发导入

在导语设计中, 我们通过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疑问, 留下悬念, 启发导入, 会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化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 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例如, 学习《孔乙己》一文, 可以这样导入: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 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 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封建社会毒害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 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 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怎样的笔触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 莎士比亚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有道理的。那么, 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悲剧, 往往令人泪下, 然而, 读了孔乙己的悲剧, 眼泪往往向肚子里流, 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学习之后我们可得到回答。这样一步步启发, 学生就会在认真阅读课文中, 积极思索, 好好领会。

三、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前后联系, 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 并结合所讲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的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 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感觉亲切, 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讲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 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初中时, 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我们为毛主席所绘“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 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 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 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 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小学语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提问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需要掌握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一、结合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去提问

有效的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怀疑的态度,而这种心理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加深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绝不能信口开河,而是要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何提问?为何要提此问题?为何是提此问题?这样既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又让我们把握提问的目的和价值。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抓住时机,连贯提问

找准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关键词去提问,关键内容是全篇课文的中心。抓住关键词的字眼去展开教学提问。比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出示课题后既启发学生寻找字眼,抓住“开”字来设疑:盘古为什么开天辟地呢?盘古怎样开天地呢?盘古开天地之后的结果如何?由于抓住了重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会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当时我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会怎样呢?一步一步去进行更深的提问。细节和关键句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有的句子的含义是深奥的,常常隐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些句子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它的味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课时能抓住重点的词句,并且进行适当的综合,设计成问题,找准文章的疑难点。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都是学生难以弄明白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的巧妙设问,深入引导教学,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趁此时机,教师再次提出更深的问题,学生在借助上一个问题的同时,解答出更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不肯离去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着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答案不唯一,但是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了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地驻扎在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起来也能通过想象更加深刻地记住这篇文章,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其他文章中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有效的提问要有深度

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和配合,积极地动脑去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答案,也只有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学生如果不动脑思考、不去创新,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光靠单纯地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中提高,才是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有些教师不注重课文的重点或者教学的重点,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做不到面面俱到,为此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思想中心和语言表达的结合点,使学生进入一个想象的境界,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课堂上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往往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氛围,正确养成课堂上提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在实践生活中发挥想象,使课堂提问变得更有灵活性和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着重提出巧妙的提问技巧和巧设疑问等方式,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在疑问中不断前进。我们教师拥有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6

一、把握有利的时机, 顺势推出小练笔

(一) 学生“情”动, 练笔功成

众所周知, 情动而辞发。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后, 会产生表达自我和情感的强烈需要。此时, 教师适时推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小练笔, 既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又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表情达意的心理需要。

小学语文课本中, 很多文章充满了炽烈的情感。当学生被感染, 情绪达到最高点时, 进行课堂小练笔, 学生心中的情感就会喷薄而出。

(二) 学生思“辩”, 练笔渠成

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这决定很多语文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针对同一个语文问题, 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出现这种情况时, 教师不要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而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学生通过辩论, 会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阐发自己观点的同时, 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学生经过充分辩论的基础上, 教师适时推出小练笔的活动, 要求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 进行文字阐述, 把和同学辩论的缘由、辩论的结果等写下来。这个过程是学生梳理思维、锤炼语言的绝佳机会,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把握三个“要点”, 让小练笔独具魅力

(一) 把握课文的精彩点, 反复诵读感悟练笔

作为教科书的语文教材, 为学生提供的是阅读和写作的范例。通过对课文进行系统的学习后, 学生在深刻理解这些“范例”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诵读、感悟、练笔, 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并巧妙把握精彩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 积累语言, 沉淀语感, 掌握写作方法, 经过不断实践, 提高写作技能和水平。

(二) 注意课文的留白点, 挖掘思维遐想练笔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一些文章常常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留下空白。这给了学生无尽的想象和感悟空间。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课文的留白点给予特别的注意, 根据前后文, 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挖掘其包含的意蕴, 并从中感悟和把握写作的训练点, 适时给学生安排小练笔, 就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 留心课文的细微点, 发掘理解联系练笔

小学语文课本中, 所选文章以“小清新”居多, 这类文章常常伴随着细微的事物和细腻的情感, 如果能够用心地去发掘, 也会显出独特的“风韵”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留心课文的细微之处,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等, 进行分析、理解, 认识其中包含的意蕴和情感, 在学生在深受触动时, 要求学生把对细微点的认识和内心感触, 用笔描述出来, 通过语言训练“架桥铺路”, 从细节中感悟人格魅力。

三、变换训练形式, 让小练笔精彩纷呈

(一) 仿写范例, 举一反三

对范例进行仿写, 是有效的、引导学生领悟作文方法的途径, 每个学生的写作起点相同, 都是进行仿写。最好的范例是,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举一反三。一句话、几个句子, 先是写出一段, 进而慢慢写出一篇。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 简单的模仿会由于知识的增长, 而变得灵活多样, 且开始注意炼词造句, 抒发真情, 从而进行自主写作阶段。

(二) 对话课文, 身临其境

每篇课文的最精妙之处不是体现在词句上, 而是体现在蕴含的真情实感上, 这也是最能拨动人的心弦之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抓住课文最触动心灵的地方, 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 展开与课文的对话,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产生强烈的共鸣。此时, 学生急于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宣泄出来, 而课堂小练笔就成了最好的方式。在此情景下进行的写作训练,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拓展课文, 任意驰骋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 表面看起来简单, 实际上深入挖掘会发现, 拓展的空间很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想象, 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 让学生进行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小练笔, 使学生的灵性不断飞扬。

参考文献

[1]王铁青, 郑百苗.例谈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有效策略[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 (12) .

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妙用 篇7

一、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教学幽默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 易于记忆

幽默往往是通过让人发笑而使人领悟某个观点、某种道理。从教学实践看, 学生们常常是靠了一个幽默而印象深刻地领悟并记住了一个观点、一种道理。这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作用。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我让他们哈哈大笑, 在他们张开嘴巴的时候, 我丢进去一些东西让他们咀嚼。”

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材料, 对学生进行幽默语言的思维训练。有位教师讲《拿来主义》, 他结合改革开放的现实, 给学生出了一道趣味题:我国有位作家随团访问欧洲, 在宴会上, 有位西方记者一边大嚼牛排一边问这位作家:“中国改革开放, 向西方学习, 难道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请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用幽默的话来回答对方。学生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教师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 给出答案。作家说:“这正像先生吃牛排而不怕变成牛一样。”然后, 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答案的不足, 并简要地讲讲幽默的有关知识, 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作家幽默语言的妙处。教师巧妙用幽默语言, 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有一箭双雕之效。

2.能调节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感情

任何学科的教学本身原本就是单纯的认知活动, 并在认知的同时交织着情感。情感是师生间的纽带、桥梁, 而幽默正是将知识渡到对岸的一种形式、手段, 它可以消除师生间过于严肃的紧张状况, 寻找师生间的共同契合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自己怕老师, 其实并不是说老师总是在打学生、骂学生, 而是师生间普遍存在的心理距离。

有一位大学教师到中学去上示范课, 走进课堂, 初中的小同学见新老师, 一个个怯怯的, 顺着眼, 似乎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位教师看到这样的情形, 灵机一动, 指着教室墙上贴着的名言警句幽默道:“唔, 这墙上的名言警句很好啊!这个‘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一听到有鸡吃就高兴地跳舞啊?”初一的同学们一下子都被逗得咧开嘴笑了。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 小同学们一个个都很振奋, 课上得十分理想。课后, 小同学们在写给教师的“听课印象”中说:“刚开始上课, 我们都有一些紧张。听到老师开闻鸡起舞的玩笑, 我就觉得你挺好玩的”, “您一上课就很幽默, 让我们感觉您很随和”……

3.教学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有人说:“幽默是智力的剩余。”幽默确实需要智慧, 幽默总是和睿智紧密相连的。健康的教学幽默, 闪现着机智的灵气。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道:“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 哲学使人思辨, 数学使人周密, 物理使人深刻……”同学们刚刚上了化学课, 于是问:“老师, 化学会使人怎么样?”老师随即幽默道:“化学会使人善变。”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化学使人怎么样, 培根没有说。但这位老师思维敏捷, 反应神速, 既道出了化学的特点, 又不乏风趣、机智。这样的幽默, 对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幽默感显然有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幽默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善于幽默的人必定热爱生活。要学会幽默, 就必须关心社会, 观察社会, 不只是举止谈吐, 还要对影视、体育、轶闻乃至心理学、哲学等都应广泛涉猎。除此之外, 还应熟悉、掌握一些幽默的寓言故事、传说、典故。这些形式本身不一定具有幽默的成分, 但当与一定的内容、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对象联系起来, 就会产生乐不可支的幽默效果。下面介绍两种供借鉴。

1.谐音双关

胡适先生曾在某大学讲学, 一开头就分别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论断并在黑板上板书:“孔说”、“孟说”、“孙说”, 当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反身又写下“胡说”二字。学生一看“胡说”立刻联想到“胡说八道”, 不禁哈哈大笑, 幽默形成了。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 利用一词多义、多词多音或形象相似等有关条件, 体现出“言在此而义在彼”的特点, 达到耐人寻味的意蕴。

2.情境联想

枯燥的东西加上恰当的联想, 会使学生顿悟, 从而印象深刻, 甚至永远不忘。如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将“狼藉”一词写成“狼籍”。我这样解释:请看两个字的声旁, 一个是“草”, 一个是“竹”, 狼不去睡软棉棉的草窝, 而去睡硬邦邦的竹板, 难道不怕将自己的小腰垫坏?

其它还可以采用比喻、夸张、逗引、顶真、插说、曲解、歇后, 等等。当然, 语文教学幽默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 变呆板、枯燥的分析解说为风趣、诙谐的启迪智慧。所以, 切忌油腔滑调、庸俗无聊, 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其实, 汉语是十分丰富的, 其本身就蕴含着很多可以幽默的因素。萧伯纳说, 真正的笑话, 就是我并非说笑话。林语堂说, 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三、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偏颇认识

幽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然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有人认为, 课堂教学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情, 不能搞什么幽默;也有人认为, 课堂的幽默会给人以轻浮、油里油气、不踏实的感觉;还有的人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了分类, 把“幽默”作为“严谨”的相对概念……这样一些认识显然有一些偏见。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它确实应该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也并不意味着教学不可以有笑声。大量的课堂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中的幽默, 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正如生活中的幽默与轻浮、油滑不能划等号一样, 课堂教学中的幽默与“轻浮、油里油气”也根本不是一回事。幽默是高品位高素质的反映, 是睿智、灵气的表现, 一般的轻浮、油滑与其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所谓不踏实”与幽默也绝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可以看到, 在现实生活中, 既幽默风趣又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大有人在。

至于把“幽默”与“严谨”作为教学风格来加以分类, 更是没有道理的。幽默更偏于形式, 严谨更偏于内容, 怎么可以放在一块而加以比较?如果硬要给幽默的教学风格找一个相对的东西, 那只能是“严肃”或“不苟言笑”。而且在课堂教学中, 幽默与严谨完全可以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已经被好多著名的学者及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师所证明。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幽默在广泛地运用并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学幽默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多一分轻松、平添一分愉悦, 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扎实而高效率地学习。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运用幽默, 便能进一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8

一、借音乐理解主题,提高课堂效率

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在讲读中引入音乐,以此促进理解,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七律·长征》、《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等课文时,因为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意境十分相近,都反映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因而在讲读长征诗词课文时,就适时引入两首歌曲,让学生比较、体会二者的内容和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教《听潮》一文时,我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播放了一曲《春江花月夜》。伴着音乐,学生朗读:“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像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学生沉醉在情与景,音乐与画面的感知、联想、想象、理解之中,不知不觉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因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距现在学生生活年代久远,社会背景复杂,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教者语言的描述来了解,这些情况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难度加大,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于语文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同学。仅凭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不过,若巧用音乐,效果就不一样了。

二、配乐朗诵,感悟文本

音乐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节奏性,作用于诗文,可以使诗文增加节奏感。在进行古诗词、现代诗、散文等体裁的课文教学时,配上一曲恰当的音乐进行朗读,对于理解诗文内容和作者感情,欣赏诗文语言美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月光曲》时,配上钢琴曲《月光》,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体味月光的轻柔、飘渺、朦胧;教学《林中乐队》时,配上一曲《寂静山林》,一下子就使学生置身山林的听觉享受,沉浸在溪湍鸟鸣的原始天籁中,人与自然在音乐中和谐统一;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配上《黄河钢琴协奏曲》朗诵,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能越读越激昂,充分感受作者豪迈的气魄和黄河磅礴的气势。

三、课中引进音乐,深化课堂教学的内涵

众所周之,小学生年龄偏小,学习持久性是有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需要不断地被激发。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进音乐,完全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倦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泉映月》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课堂上,在指导学生学习“《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表达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怀”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真切的体悟,化解学习和体验的难度,我适时地打开收录机,播放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让学生直接聆听这首脍炙人口的曲子,以期获得最感官的信息。结果,在悠扬的二胡曲的引领下,学生幼小的心灵很快就与阿炳的心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接下来,他们自然就学得积极,感受得深刻,讨论得热烈。避免了教者口干舌燥的讲解,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音乐促进感悟,指导朗读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指导学生感悟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音乐有一定的作用。音乐的节奏、曲调能为感悟的主体———学生营造氛围,提供契机,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有所“悟”。所“悟”之后配上音乐朗读,学生在文与乐的海洋中畅游,这时,他们朗读的语速、语调会相应地与音乐保持一致,达到理想的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所处的时代与学生已经很久远了,然而,当我播放哀乐,学生低沉、缓慢、严肃的朗读语调体现了有所“悟”,也达到了朗读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人们,从而获得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以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语文教学配上适合的音乐,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在教师营造的民主、宽松、愉悦氛围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

摘要:音乐除了能让人得到放松之外还能够修身养性,成功的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课堂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性情,增加对文本材料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情景教学更为逼真,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文本,本文以此出发,对音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音乐渗透,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乐为.音乐教学中的语文能力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2)

[2]叶瑛.让音乐与语文结伴而行[J].新课程(小学版),2010(9)

[3]陈秋萍.当语文遇上音乐[J].文教资料,2009(31)

语文对联妙用教学 篇9

一、教学情境设计的主要原则

(1)情境设计要以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情境的目的,是让教学内容由抽象转变为具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在设计情境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情境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呼应。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能够接受并且喜欢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情境才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情境设计,我们是要特殊对待的。欣赏古代小说人物形象,就如同“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既要让学生看到其“妍”,还要让学生看到其“媸”。“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让学生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中的每个角色。

(2)“情”要真挚深沉,忌虚假肤浅;“境”要开阔高远,忌浅薄空泛。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给学生以心灵震撼的,而那些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细小的事物。所以,在设计情境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细致入微,重在情感表达的真挚深沉与意境创设的深刻、高远,引导学生走进意境之中,去感悟和体会。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才能带给学生深刻的感受。

(3)情境设计中始终关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比如说,图像、音乐、视频等等,都是起辅助手段。有时候,单纯靠教师的生动描述,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需要借助这些影音材料,给学生更真切的感受。情境化并不仅仅是将内容变得形象,而是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要有效引导学生,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做到“由博返约”。

二、教学情境设计的主要呈现形式

情境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既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的学生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个人都有鲜明的色彩。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异,要尊重这种差异性,挖掘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致力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选用以下四种形式来呈现教学情境,分别是图文展现形式、语言描述形式、表演体会形式、音乐播放形式。

(1)直观图文再现情境。文字和图片相结合,能够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文字是对图片的补充说明,而图片是文字最直接的反映,通过图文来再现情境,给学生更真实的体会。比如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故事情节,我们就可以用相关的图片来展示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经过,也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事件的发展情况,视频能够更加形象系统地告诉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是因为什么。例如,课文中有这样一些情节:林冲误闯白虎堂、野猪林遇险等等。我们可将这些情节剪辑在一起,然后与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时表现出的令人拍案叫绝的精湛武艺这个情节相比较,之后提出问题:林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但是为什么在比武时会一忍再忍,任人欺凌呢?用问题来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通过语言描述情境。情境创设最常用的方式莫过于语言描述,这一情境创设方式也是沿用已久。在过去没有多媒体、没有相关图像资料的年代,情境创设就是靠语言描述来进行的。但是现如今,我们描述情境,已经不单单是只依靠语言了,还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情境展现素材。一般来说,当主要情境画面出现时,教师就可以伴以语言描绘,对认知起到导向作用。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风雪夜山神庙两人打斗的情节,然后在此进行相应补充,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人物背景。比如陆谦曾经深受林冲的恩惠,但是却“恩将仇报”,屡次设计伤害林冲。补充了这些内容后,学生内心产生与人物的共鸣,能够产生一种极强的愤慨之情,更能够理解林冲的所作所为与林冲内心的愤恨和不平。在文章的最后,林教头手刃陆虞侯。这时我们可以提起文中省略的血腥文字的用意,用一句话来概括和总结,以“那一夜我看到了江湖”作为结束语,来引发学生的沉思和回味。

(3)参与表演体会情境。表演体会情境有两种形式:一是进入角色进行假设想象,“如果我是林冲”,那我会怎么样,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态;二是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排练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站在角色的角度去体会,更能够理解角色的内心。

(4)播放音乐营造情境。音乐是心灵之窗,音乐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让人心驰神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在音乐背景的作用下,学生更容易动情,更容易有感而发。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古典乐、现代歌曲、轻音乐等等,音乐也不仅仅局限于播放现成的歌曲,还可以是教师独奏、清唱,也可以是学生演唱,更可以是全体合唱等等。但是运用音乐渲染情境时,要注意一点:音乐的乐感和旋律的基调应该是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有所呼应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上课之前,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齐唱《好汉歌》:“大河向东流,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这一方式来进行课前导入,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林冲被发配充军前与妻子、兄弟话别时,播放一段悲惨凄婉的旋律,令人肝肠寸断,让学生体味英雄落难的酸楚。再比如,一路上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的林冲,在柴进许可下为求重生而放下顾虑、施展绝技时所配的一段诙谐又快意的音乐更是酣畅淋漓,让人拍手称快。师生都不禁在这流畅的旋律中一吐胸中块垒,着实跟着林冲扬眉吐气了一把。

如何让情境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设计一个“求真”“求简”“求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摘要:现如今,在职校语文的课堂教学上,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师来说,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气;而对于学生来说,情境教学能够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用一种“直观”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更容易走进课文中的意境,更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所以说,情境教学法用于职校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好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及妙用 篇10

导语设计秉承实用性、趣味性、精炼性的原则,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从而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一、情境导入法

1.歌曲导入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播放一首歌曲,也可以让学生跟着学唱,来创设一种情境氛围,从而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课堂感染力,学生也能积极、快速地接受教师的引导思路。

在讲解李煜词时,我下载了一系列邓丽君的歌曲《月满西楼》、《相见欢》、《虞美人》等,让学生跟着视频学唱,在美妙的古典乐曲中,学生进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感情通过曲调诗词得以共鸣而传承。由此导入新课。

2.图片、插画等素材导入

语文必修书的插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若是能善用活用,便可取得好的效果。网络、课外书等能搜集到很多的资料,若能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从而导入新课,也会让学生颇有成就感。教《像山那样思考》一文时,可事先搜集一些生态资源被破、野生稀有动物被杀害濒临灭绝的图片,让学生在一片肃穆悲愤中产生心灵的震撼共鸣。由此教师可以顺势提出自己的主题,人类和自然的相处只道,要象山那样深沉的思考。在这种充满感染力的气氛中,让学生主动生发感触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3.名篇名句导入

学生从小到大,对古诗文名句已有一定的积累。中华民族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是历史积淀下来的精华,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前导入,能够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充实文化底蕴,还能充实自身精神世界。语文课也因此更加引人入胜。

在讲授苏轼的散文名篇《后赤壁赋》时,教师会让学生回忆有关赤壁的诗句?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诗文,可以熟练背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等名篇名句。然后教师总结:“在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赤壁不仅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历史意义,还是文人贤士抒发感慨抱负的一个载体,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苏轼,看看从前《赤壁赋》到《后赤壁赋》苏轼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小故事导入

或许有不爱学习的学生,但是几乎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刚上课的几分钟,学生的思维活跃点还停留在课间讨论的话题上,因此故事导入法是吸引学生关注的最好办法之一,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中来。

讲授《留侯论》,教师可先由黄石老人进履受书的故事导入: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步行游玩到下坯桥上。遇到一位老翁,面对老人一再得寸进尺的为难,虽怒火中烧却极力克制,对老人忍耐、尊重,老人最终授予他《太公兵法》,张良在刘项楚汉之争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强大的人物呢,我们就从《留侯论》中寻找答案。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投其所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联系实际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点滴即为语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学生平时谈论的热点话题,并从中分析提炼,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课内外知识相联结,生活和语文互为延伸。

如讲解高考作文《青春不朽》时,可让学生联系自身谈谈青春趣事,并且对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谈观后感,然后导入新课,激活学生的记忆密码。导语设计要切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才能达到促进学生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思考问题的目的。

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教师怎样才能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呢?我认为可以先让学生谈谈旅游所见所闻,交流心得,激起共鸣,然后再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旅途都有独特的风景,这种风景不仅在眼里,更常驻于我们的心底永不褪色,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褒禅山,欣赏他的人生风景。”这样从自身谈起,文章与生活巧妙结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找准切入点,同时,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深入分析课文的教学之中。

四、质疑导入法

“疑”能致“奇”,“奇”能引发新鲜感和求知欲。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在好胜心和求知欲下探求文章,目标明确,效果会更好。比如讲解炼字题时,教师可这样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杜甫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中国诗文中有许多伟大的诗人词人炼字苦吟的经典案例。诚然,一字之差往往成为作品的境界品格高低的分水岭。秦观《踏莎行》说“砌成此恨无重数”,恨往往是无法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的,为什么词人偏偏用“砌”呢?为什么张先凭一联“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被人称为张三影呢?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要学会关注炼字在诗文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便法无定法,所以导语设计也应该依据文章、课型并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堂课有个好的突破口便已经取得成功的一半。

过渡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篇11

一、激趣式过渡语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激趣式过渡语。如教师在讲韵母in和声母b的组合时, 可以说:“in喜欢和b交朋友, 其实还喜欢跟很多声母交朋友。”引出pin、min等音节;在认识并合写un后, 问学生:“你们喜欢蚊子吗?又有四只蚊子 (ūnúnǔnùn) 过来了, 我们认一认它们并一起把它们打掉。”还有位教师在讲《欢庆》一课时, 先范读了课文, 后为了引出本课生字, 教师说:“在这欢庆的日子里, 广场上正在举行放气球比赛。”说完就出示带生字的气球, 很自然地过渡到生字教学, 用这样的引出形式既自然得体,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式过渡语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创设, 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 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自然切换。如教学《庐山云雾》一课时, 我是这样引导过渡的:“庐山除了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 最吸引人的是它那神奇美丽的云雾。今天请大家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领略一番。在乘车登山的路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便快速地进入阅读中, 通过阅读, 他们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 (山间云变成浓雾的奇景) 细细品味了一番。之后, 我又往前推进说:“浓雾瞬息万变, 美景引人入胜, 而牯岭的庐山雾更是神秘莫测, 趣味无穷。它的神秘在哪里呢?”学生简要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 我又立即过渡:“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见?牯岭可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现在, 我们站在‘大天池’处, 来观看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一景———云海, 一路行来, 我们在沿途见到了哪些奇景?”最后我又说:“面对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 怪不得北宋伟大诗人苏东坡要大叹‘不识庐山真面目’, 更难怪清代的一位学者要自称‘云痴’, 恨不得‘餐云’、‘眠云’。”这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 把学生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 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三、衔接过渡语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流畅。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 我是这样说的:“是啊!小姑娘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着, 挣扎着。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 阮恒举起了手, 愿意为她输血。同学们, 老师也献过血, 而且到现在为止已经献了三次。可献血对于年幼的小阮恒来说却意味着死亡, 面对死亡, 小阮恒当时是怎样来抉择的呢?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这样的过渡不仅是对上个环节的总结, 还是下个环节的开始, 这种承上启下的衔接语能让整个课堂水到渠成。

四、悬念式过渡语

一个好的问题, 一个精彩而恰到好处的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思考, 去学习。只有当孩子们有疑问在脑海里时, 他才会迫不及待地去学习, 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 孩子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彼得向妈妈索取报酬60芬尼, 妈妈给了他, 他想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可当他读了妈妈给自己的账单时, 又感到羞愧万分, 最后把钱还给了妈妈。学到这儿, 我是这样过渡的:“是啊!让彼得如愿以偿的是一份账单, 让小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 这究竟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这样的过渡, 不仅给孩子设置了一个悬念, 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两份账单的内容, 而且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学习两份账单的教学环节上来。因此, 预先设置悬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 去理解课文,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 还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语文, 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语文课堂, 就是我们教师带领着孩子走进这丰富的情感当中, 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情感基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语言生硬, 孩子们的情感就像紧闭的铁门, 难以打开;教师语言优美, 充满激情, 孩子们的情感就会像涓涓流水, 不断涌出。过渡语, 是教师教学语言当中尤为重要的一种, 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 对它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上一篇:电网规划评价与决策下一篇:驱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