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2025-01-24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1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读出声音来,读出情感来,读出韵味来。

一、创设情境,激情朗读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活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情境的渲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许多课文都是如诗如画,情境交融的妙文佳作。写得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文章,在导入新课时,着重以情导入。教学时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教师语言特长,创设鲜明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发学生朗读情感之弦。例如教学《二泉映月》一课,先播放了优美动人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然后又富有感情地介绍创作人阿炳的情况:四岁时失去母亲,长大后又失去父亲,二十一岁患眼疾,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通过描述激起了学生的疑问:为什么一个双目失明、命运坎坷的人能创造出如此动人的名曲?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书中去寻找答案,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萌发出学生朗读的激情。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做出正确的引领作用。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使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引导朗读,激发情感

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在感悟中产生情感,陶冶心灵,促进思维的发展,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亲之间的关爱之情,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处处细节的描写。在教学“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这部分细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这一段话,抓住重点词“恬静的微笑”和“紧握着”来体会。接着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这幅感人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然后让学生们先分组试读,再大声朗读,最后让让学生配乐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领悟父母亲之间的关爱之情。

当我问学生:“你的父母亲之间有哪些像这样平淡无奇的真情呢?”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妈妈有时加班回来晚了,她怕黑,爸爸就骑摩托车去厂里接她”;有的说:“爸爸有时候睡到夜里腰疼,妈妈就起来帮他按摩”……从学生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爱如茉莉”的真情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试着做到: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唤起那么多的包含文字中的生活场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老师就要带领学生们去读,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先在教室四周挂上图片,列举讲述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倍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以及帝国主义争夺铁路修筑权的目的,再学习詹天佑为维护祖国尊严,勇挑重任,并以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和才干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为祖国争光。再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詹天佑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就渐渐地鲜活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坚定为祖国美好明天而努力读书的决心,水到渠成达到教学目的。由此看出,通过反复朗读、动情地朗读,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五、个性朗读 ,形式多样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创设情境;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朗读时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领读、范读、赛读、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字词的把握、课文的理解学要读,对整体的感知、语感的培养也需要读。近几年的阅读教学改革,也充分突出了读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那么,怎样才能让朗读更有效、更艺术呢?我在实践中做了如下的尝试——关于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指导的论文

一、“剪枝去叶”激兴趣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靠近朗读,喜欢朗读,爱上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而生活化的对话式朗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在《云雀的心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地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这是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看到沙漠里漫天飞舞的黄沙时的一段对话。在朗读这段对话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小云雀的埋怨、不满以及云雀妈妈的心疼、难过。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拉近学生和小云雀、云雀妈妈的距离,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问学生:“平时你和别人对话有旁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也不应该有。于是我鼓励学生去掉旁白再对话,体会一下两种朗读的不同感受。

在对话朗读过程中,学生们都很投入,有的甚至还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学生们纷纷说这样的朗读,就是平时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对话中的人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更贴近人物的心,更体会到了人物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这种朗读。由此可见,把阅读的内容稍微变个样,“剪枝去叶”,省掉了旁白,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物的动神态、心理,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添油加醋”创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带着自己的切身体验直抵人物心灵,去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朗读才能表情达意,真实自然。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幕独幕剧,方括号主要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间的表情、动作等。尽管课文已经提示学生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公仪休的清正廉明,我准备引导学生将公仪休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化,“添油加醋”加点料。原文如下: 公仪休:恩,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公仪休: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公仪休: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经过商量讨论,课文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原文的基础上更加丰厚了——学生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通过具体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表现出来: 公仪休:恩,刚吃过。(抹了抹胡子,咽了一口口水)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公仪休:(踱到茶几旁,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笑容满面)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公仪休:(这不是明摆着来“贿赂”我嘛!我可得“坚守阵地”啊!)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连忙摆手拒绝)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手捂着鼻子,退到茶几旁,躲开鱼)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作揖,作抱歉状)

有了这些富有情趣的旁白和表演不断地推波助澜,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演得兴致盎然,评得句句在理,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至此,课堂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们形象逼真的神态、具体到位的动作、合理丰富的心理活动马上让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不仅深深印在学生的心里,相信也会感染他们,使他们学到公仪休的廉洁。引导学生“添油加醋”朗读课文,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有了进一步地理解,更能体会到人物的高尚品格。这个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由文化诗”有节奏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是的,诗歌饱含感情,语言凝练、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相对于白话文,更易于让人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小试牛刀,重组文本,变换朗读方式,当一回诗人。

《姥姥的剪纸》里有一段描写姥姥勤于练习剪纸的文字: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一般老师在执教时都会让学生想象着姥姥练习时的情景,自由朗读体会姥姥的勤劳认真。但季瑾老师在执教这一段时,突破了这个常规教法,她把个人朗读转变成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由白话文变成了诗歌:

(师)数九隆冬——(生)剪!(师)三伏盛夏——(生)剪!(师)日光下——(生)剪!(师)月光下——(生)剪!(师)灯光下——(生)剪!(师)摸黑——(生)剪!

学生口中迸出一个个简洁利索的“剪”,正如声声清脆悦耳的剪刀声,清晰地落在学生的心上——学生把握住了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自然有力,恰到好处,不拖腔拉调,矫揉造作,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节奏感。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言简意赅,却又字字敲打着读者的心,让他们受到心灵的震撼,撞击出语感的火花。至此,姥姥那勤劳认真的形象,对剪纸艺术的炽热追求不言而喻。

四、“从诗到文”意境浓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诗中有画,画中融情。如何让学生感悟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汲取古诗词的精粹,这是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如果按照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释题意、知诗人、解诗意、悟诗情”来组织教学,那学生苦苦背诵,而缺乏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与诗人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方法,从图从景从情从文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诗意、悟诗情,演绎不一样的古诗词课堂。以《如梦令》为例:

首先,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并不急于让学生去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而是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囊括了画上所有的景:诗人、小船、酒壶、酒杯、荷花、荷叶、水鸟。

然后,我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画面,发挥丰富想象,让插图的内容丰厚起来,让它变成活生生的一幕情景。当然,学生的已有经验还不足以让画面生动形象,所以,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适时指导,集 “百家”之长,共同描述。因此,有了如下的片段:

瞧!不远处的荷花池中,数不胜数的荷花千姿百态、颜色各异:有的已经完全盛开,像一个清秀可爱的小姑娘,有的刚刚盛开,躲在荷叶的后面,特别迷人,有的还只是花骨朵,好象迫不及待想要展示自己的美丽,正努力地绽放呢„„粉的、白的、黄的、紫的„„像一群爱美的小姑娘在比美呢!那一片片碧绿的荷叶,簇拥着朵朵荷花,我仿佛也成了这其中的一朵,正和它们争奇斗艳!

我划着小船,在荷花池中前行。小船却在不经意中闯入荷花池的深处。我心里着急了,不知所措,急忙击浆寻路。谁知原本栖息的一群鸥鹭由于我的闯入而受到惊吓,拍打着翅膀飞出了荷花池。

最后,稍微对课文进行点拨,加上课文原来的情境,把两个片段连接起来,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展露无疑:

我时常回忆起那个夏日的午后。我坐在溪边的亭子里,观赏着一池荷花,感受着阵阵凉风,畅饮着酣甜的美酒,真是别有一翻情趣!

瞧!不远处的荷花池中,数不胜数的荷花千姿百态、颜色各异:有的已经完全盛开,像一个清秀可爱的小姑娘,有的刚刚盛开,躲在荷叶的后面,特别迷人,有的还只是花骨朵,好象迫不及待想要展示自己的美丽,正努力地绽放呢„„粉的、白的、黄的、紫的„„像一群爱美的小姑娘在比美呢!那一片片碧绿的荷叶,簇拥着朵朵荷花,我仿佛也成了这其中的一朵,正和它们争奇斗艳!真是酒能醉人,景亦醉!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尽兴而归了。可是我迷迷糊糊,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划着小船,在荷花池中前行。小船却在不经意中闯入荷花池的深处。我心里着急了,不知所措,急忙击浆寻路。谁知原本栖息的一群鸥鹭由于我的闯入而受到惊吓,拍打着翅膀飞出了荷花池。这真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啊!相对于学生对诗意、诗情的 “死记硬背”,我想,这种“从诗到文”体、悟了无痕的学习,引导他们个性化的理解,通过细腻的描写、激情的朗读,让原来的画面更形象、生动,让古诗词的意境更加浓厚,学生也更深刻体验到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这就是新课标强调的“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指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诵教学的现状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是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走进初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考试做题的场面,学生朗诵水平每况愈下。因此,正确指导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朗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才能坚持以朗诵为主,并强化朗诵的指导和训练。

(一)课前让学生自己说

传统语文教学重在教师的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堂语文课,学生没有多少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也就不愿积极发言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怕因说错话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其他学生的嘲笑,不敢多说。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原来活跃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就需要将课堂这个舞台真正交到学生手里,为他们创造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以培养他们敢于说话的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围绕教材、旁征博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上让学生充分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三)教师要加强示范朗诵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故在教学中宜用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范读,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

(四)切实做好朗读指导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准确朗读的好习惯,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倒字、不改字,通过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老师在学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

如:《春》文章处处充满着轻松、明快的气息,应带着欣喜的语气去读,语调上扬,整体节奏为轻快型,不时有舒缓型节奏交错,形成文章回环往复的特点。《沁园春·雪》是一首赞美与歌颂的壮词。朗诵这首词,要把握喜悦、抒情,豪迈的语调。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曾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我们一定要将朗读教学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才能使语文课上焕发出异彩。

参考文献:

[1]谢伦浩.如何成功朗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01).

加强朗读训练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篇4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朗读兴趣

语文课上, 我们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学生朗读课文处于被动、消极应付状态, 或有气无力, 或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朗读缺乏活力。兴趣是读书的动力源, 要想激活这个动力源, 我们还是从课伊始或过渡环节的导语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其全身心、全情感地投入读书活动。如教学《船长》这一课时, 我就采用了如下导入新课方式: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精彩片段, 然后面对电影中的惊险镜头, 边引导学生看电影, 边深情地阐述导语:“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 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 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是谁呢?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 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时, 学生的阅读兴致达到了极点, 他们特别想了解故事情节, 更想体悟主人公灵魂的伟大, 教者话音刚落, 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放声朗读起来, 且抑扬顿挫。这样的朗读, 可谓是把书读到了心中, 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爱读书, 就能会读书, 并能读懂书。

二、教给朗读方法, 提高朗读水平

读书, 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要使朗读有特色、有水平, 还须在朗读方法的指导上下工夫, 让学生会读书、乐读书, 做真正的读书主人。朗读是活的, 朗读的方法更是灵活, 不同的课型, 同一课的不同部分, 读法也各不相同。

1. 图文结合法。

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 绝大部分课文图文并茂, 图和文相得益彰。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除了可以把图文结合起来, 为教师讲解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提供捷径, 还可以把图文结合起来, 为指导朗读进行渲染、升华。

2. 配乐朗读法。

音乐能启迪人的智慧, 音乐更能激发人的情感。音乐, 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氛围中得到感情的熏陶,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 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角色体验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 有的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故事或一个生活场景, 教者若能巧妙地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或生活中去朗读课文, 学生自然对朗读乐此不疲。

三、重视示范朗读, 培养朗读能力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时需要教师的范读, 因为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能通过教师范读的语调、节奏、韵律, 把握课文的脉搏, 进行感情朗读再加工, 读出自己的发现, 读出自己的精彩。如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 这篇课文是剧本, 因此人物的性格表现也各具特色, 这就需要教者在引领学生朗读前, 充分把握人物形象, 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向学生展示人物个性, 读出韩勃的责怪和生气, 读出廉颇请罪前, 蔺相如的沉稳和大度、蔺相如的宽容和高兴, 廉颇请罪时表现的真诚、羞愧、后悔。对这三个人物形象, 我都逐一进行范读, 这样, 在学生已完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 进行分角色朗读和排演小话剧便水到渠成了。

毋庸置疑, 教师的范读, 无非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听、可看、可学的读书例子, 现在看来, 有效的范读不仅是一个例子, 它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当然, 有效的范读要建立于教师课前充分备“读”的基础之上。

朗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 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 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朗读是语言实践训练的基础, 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本色, 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朗读, 永远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只有提升读书质量, 加强朗读的实效性, 才能彰显语文课堂的真正魅力。

摘要:文言文教学时, 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后, 以熟知的小故事引领护航, 可以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不断汲取古典文化财富、传承中华文明, 让这些经典的小故事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小故事文言文能力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常用的字、词、句, 而且“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初中语文课本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篇目供学生去学习、思考并感悟人生, 文言小故事正是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有效补充, 让学生能够学习任务。这些小故事可以放在教学的开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还可以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可得益。”在《醉翁亭记》教学时, 上课伊始就出示“六一由来”及“虚心求教”的故事, 学生不仅对作者有了初步认识, 而且从“虚心求教”的故事中获得阅读文本的兴趣,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深化主题

学习文言文, 在初步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最主要的就是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让熟知的小故事

在文言文教学中绽放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苏小艳

举一反三, 学有所用。

一、点缀背景

随着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深入, 学生知识积累越加丰富, 同时也会接触更多陌生的作家名品。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 多数教师都会展示本课的写作背景, 以便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一味靠教师讲述学生识记理解, 这种生硬的灌输方式无疑会增加学生负担, 往往带来反面影响, 学生对作者及作品理解不够彻底。此时, 适当地穿插一些小故事, 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 效果更明显。如《岳阳楼记》教学中就穿插了“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故事, 学生不仅了解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艰难境况, 而且领会其“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 深深地被他的“发愤苦读, 啖粥而读”的精神所感动, 对“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感到惋惜。通过补充这个小事例, 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范仲淹加深认识, 对文本进一步了解, 教师只是借势引导, 无须多言便轻松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二、激发情趣

现代初中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带着学生读课文记翻译, 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 翻译重点句子,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表达。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在一系列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累得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下, 如若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 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出色地完成及表达的感情。仅仅通过文本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是不够的,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学生掌握不够深刻。我们可以出示一些小故事, 对文本内容适当延伸, 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 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引用诸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 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 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四、能力提升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5

——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壶瓶山镇完全小学 饶银银

内容摘要: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做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

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情况与老师作比,激发起他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有了个感性的体会。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

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火烧云》、《五彩池》、《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朗读《望庐山瀑布》,我就是李白„„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

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

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五.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如,鼓励学生课后使用普通话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借说练读的好方法。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由于学生多年来习惯了使用地方方言,所以在刚开始使用普通话交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诸如不好意思、字音和语调把握不准、或过于强调咬音而表达生硬、不自然等现象。这时,就必须要求教师能以准确、流利、自然的口语表达勇做学生学习的典范,无任何时何地都坚持在学生面前使用普通话,同时注意在班内树立学生典型。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不出数月,班内定会掀起学普通话的热潮,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定会在相互倾听、相互纠

正中得到提高。说准确了,说流利了,那么在朗读指导中解决“正确、流利”的难题,也就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

也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篇6

第一单元: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

第四单元: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

第五单元: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第六单元:要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朗读,要读准语气,并注意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六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由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如果对如此明确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课堂阅读教学可能走向偏重分析的讲读,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背叛。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朗读常被讲读所压抑,当然也有许多老师在预设时注意到了朗读环节的设置,但读的效果却不都尽如人意,来看一个案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步骤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录音,思考:词人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

(2)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3)学生齐读全词。

第三步: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1)投影一副《苏轼对月饮酒图》,学生根据词的内容描绘一幅画面。

(2)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第四步:品读文章,探究主旨。

全体齐读一遍全词。

第五步:作业:改写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成一篇散文。

(教师配乐范读自己的范文)

这一节课思路清晰,从整体感知到了解诗歌大意,再到重点感悟,最后探究主旨。其中音乐、图画的出现,包括几次朗读,虽为教学有所增色,但也仅仅只是活跃课堂而已,只是一种教学花絮的穿插。细细地看,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从头到尾,学生都很被动,被动地答,被动地读,被动地被输入情感,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与激荡,更谈不上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能否在上述这些形式的学习中真正获得内部体验,能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是我们所担心的。而朗读形式的单一,老师的评价与指导的缺乏,是这堂课最大的不足。

目前,诵读教学存在的常见误区有这样几条。第一,师生对朗读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第二,教师缺乏指导和评价,朗读方式单一。第三,教师随意性比较大,朗读面窄,时间不充分。在课堂朗读教学中,朗读指导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督促朗读教学的实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造作。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余映潮老师在执教《明月几时有》时,一节课45分钟,几乎读了35分钟。朗读次数有18次。从老师的朗读指导来看,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开头7分钟的知识介绍,正是为了让学生走进苏轼的世界,为第二步骤的朗读作铺垫。结尾的整体概析,正是对朗读的深入理解与感悟。中间有二三、二四节奏的指导,有关于拼音—异读字的指导,有渗透感情的朗读指导,有读好二三停顿里面的“三”的短暂小停顿指导,有为了抒情将句子重复读两遍的指导,有三到四遍的范读指导,有老师的深入浅出的对分析内容的指导。从朗读的评价方式上来看,有鼓励——“节奏读得很好”,有指正——“缺乏情味,有一个字音读错了”,有赞美——“读得多好啊!”余老师朗读指导“情”在词句的“节奏”中,“情”在词句的“反复”里,“情”在词句的“停顿”上。这样的诵读,把词句的音韵、旋律以及词人复杂微妙的心理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顺乎文势,因声求气,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进而品出了苏轼词的“真味”。

余老师还指出了目前朗读指导课上常见的几种形式主义弊端。一是初中学生朗读中常会出现一味激昂慷慨的固定腔调,忽视深刻理解、漠视情感体验而导致的“声”“情”脱节的恶果,老师缺乏重视。二是一节课内机械设定朗读的时间标准,认为读得多,就是好课。其实没有正确指导工作的朗读,往往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兴趣。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反思。

第一,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余老师的课,特别重视范读,效果显著。其实,教师朗读指导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在课堂上经常范读,这样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评委,可以有效促进老师朗读水平的提升

第二,针对不同体裁,选择朗读方法。

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现状下,配乐配图配视频朗读一直很受欢迎。如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读出人物的个性,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先播放电视连续集《水浒传》的主题歌,当学生听到“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歌词时,情绪很快地被调动起来。接着播放电视剧中相关情节的剪辑,通过这一直观形象的辅助手段,学生就容易做到角色定位,朗读时就能把握鲁智深直爽豪迈、疾恶如愁的情态。

第三,建立科学的朗读评价标准。

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赏识评价,要有针对性。明确地指出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强,一方面鼓励读的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告诉了其他同学该怎样读课文。(2)诱导评价,力争形象化。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3)引导评价,要有丰富性。做要兼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作用。(4)主体评价,力争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是学生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亦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交流的空间里,既能表现自我,又能够与同伴们共进,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朗读也可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朗读训练 篇7

一、激趣——乐读

兴趣是朗读的内在动力。学生读书不在乎形式是否多样化, 内容是否好玩有趣, 而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 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激发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不少读得不错的学生在课堂上东张西望, 有口无心, 缺乏朗读兴趣和自信心。为此, 在平时训练中, 教师要想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锻炼, 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时间和舞台,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使他们敢于开口。另外, 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 让他们获得成功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更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同时在课外多开展一些朗读竞赛活动, 小学生好胜心强, 教师应充分发挥竞赛的激励效应,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领悟——会读

近年来,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注意到对读的训练, 并形成了一些常规的朗读技巧指导方法。如给课文或语段加标记:重读、停顿等, 这样做对于低年级或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 也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压抑了学生的情感。因此, 在朗读训练中应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赏, 在读中领悟文意, 在读中体验情感。例如我在教《荷花》一文中第四小节结尾的省略号时, 先让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 想象假如自己就是一朵荷花, 眼前会是怎样的景象?然后指名读。学生会在结尾部分读得较慢。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这里为什么读得较慢, 并且还稍停了一下。学生各抒己见:“因为还有许多别的小动物过来打招呼呢!”“因为小鱼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它的好梦呢!”“因为我还想多做一会儿幸福快乐的荷花。”虽然我没有把省略号的读法告诉学生, 然而学生在自读中感悟到的远比老师要告诉他们的多得多, 美得多。

三、矫正——普读

在让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会读, 但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这时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矫正。

1. 范读纠正

好的朗读能够以声传情, 以声启智。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 教师如果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朗读要领, 学生朗读效果反而不理想, 如教师能绘声绘色地范读, 那么, 哪里该怎么读, 哪里自己读错了, 学生马上就能知道, 并及时纠正过来。

2. 互评纠正

教师范读是一种手段, 另一种手段不可忽视。即以学生朗读为材料, 引导学生予以充分解读, 对同学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议, 好, 要指出为什么好;不好, 要指明哪里不好, 并知道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训练, 不仅有利于语言的形成, 还深入到内容的理解;不仅有利于技巧的掌握, 更深入到感情的体会。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较好的朗读感觉, 大幅度提高朗读水平。

四、培养——爱读

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琅琅读书声, 更需要理解与感悟, 需要学生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所谓“心悟”而后“口诵”, 学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能享受到朗读的愉悦。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语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1. 培养音韵感

进行有效的正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农村小学, 大多数语文教师能自觉地运用普通话教学, 但朗读仍存在不少问题。音准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学生朗读课文时平翘舌音不分, 前后鼻音不分。这样影响了表达, 影响了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在朗读训练中, 要针对这些现象, 重点引导学生发好鼻音和平翘舌音, 注意音变和儿化现象。指导时注意过程, 着重引导学生认真听教师范读, 进行朗读比较, 在语境中细细体会, 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话的规范性和语音的发音美。

2. 培养创新意识

在朗读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在于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的朗读要减少统一, 鼓励求异, 要尊重学生在朗读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 使学生将文章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进而对文章产生“个人”的理解。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8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不添减文字, 不读破词句, 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 与字词多次“见面”, 牢固掌握字的读音, 强化识记字形, 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 读得流畅, 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 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 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对于我们这边的孩子来说, 草原是相当陌生的, 我们的孩子不经常看到草原、牛、羊, 理解起来也相当的困难。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 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 丰富了学生的表象, 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 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课中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理解“铺满新绿”、“远处”, 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等词句。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学生进入意境, 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 感受自然的美。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 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朗读则理解、感动。徐永年说过:“阅读教学是要读, 宁愿让学生跟着我一句一句地读, 也不要多分析, 多讲一句。”所以, 这节课中我让“读”唱主角。作为第一课时, 我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书, 纵观整节课, 两次通读全文, 一次默读全文, 更有多次感情朗读、回读。特别是精读环节。以课后习题4为统领, 让学生先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句子, 再说说感受, 最后把感受带到文中反复体会、朗读、诵读, 用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 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 这样, 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感染学生, 使学生入境入情, 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唤起美的共鸣, 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 诱发他们去想象, 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 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 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 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卢沟桥烽火》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 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文中有大量的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描写我军的有:悄悄地、进发、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暂时退守……描写日军的有:偷偷地、摸来、恼羞成怒、人仰马翻……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 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 在此基础上表情朗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认识, 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 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去判断事物。此时, 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9

在常态课中, 很多老师以“讲问教学”挤掉学生读书的时间。特别是在初读课文时, 学生没读完, 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 匆匆转入下个教学环节, 担心不能完成后面的教学内容。其实, 这对学生理解文本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可以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 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吐字清楚, 读准字音, 不读破句, 特别是自学性朗读,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 匆匆过场, 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进行表达性朗读, 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 通过评议, 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 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二、增加朗读容量, 让学生广泛参与

有些教师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 往往盯住几个尖子, 读来读去, 就是那四、五个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 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 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朗读教学岂不只剩下空口号了。该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 (1) 以强带弱。把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安排到各个小组, 让他们来帮助朗读比较差的同学, 通过小组表演朗读或以组与组竞赛的方式带动他们读起来, 逐渐培养起他们的语感, 培养起他们的兴趣, 培养起他们的悟性。 (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 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 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三、注重理解内涵, 让学生读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 分析前读一遍, 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 甚至根本没去理解, 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学生定会茫然不知所措。诚然, 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古训,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在瞎弄里摸索, 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 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有机结合。如朗读《青松》一课前, 我们先让学生了解了这首诗歌的一些背景资料、诗歌的主要内容。《青松》这首诗歌主要是诗人通过描写青松不畏惧严寒, 在风雪中“挺且直”, 赞美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学生了解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后, 在朗读时, 就会特别注意朗读出青松不畏惧严寒的语气、语调。在朗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精选训练要点, 让学生掌握技巧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 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 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 锤锤敲打, 锤锤有声。我也经常利用多媒体、录音机进行示范朗读, 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感受朗读技巧在朗读中的运用。

五、朗读形式多样化, 让学生入情入境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如果只用一种形式, 一个腔调, 长此以往, 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 做到“堂堂有新招, 篇篇有花样”。教学说明文, 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 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教学散文, 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锻炼口才……

六、反复练习朗读, 让学生熟至生巧

熟能生巧, 只有反复地练习, 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且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不是一用就会的, 要由知道到运用, 由生到熟, 熟能生巧。因此在课堂中, 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 尽情诵读。可独自读, 也可约伴读, 还可邀老师一起读。让学生多读, 从读中掌握朗读的技巧, 从而更好地体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谈课堂教学朗读训练 篇10

下面以教《草船借箭》为例, 浅谈课堂朗读训练。

一、自由通读全文

上课一开始, 我先以题目入手, 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如:“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么样”等, 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 接着安排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其目的是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顺序。学生通过自由读, 大体了解质疑问题后, 再引导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给文章分段。

二、分角色读第一、二段

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的。课文第一段是诸葛亮和周瑜的语言交锋, 句句紧扣, 刻画出两个鲜明’的个性。在学习这一段时, 我先让学生画出人物各自的语言, 接着让他们模仿人物的语气、神态, 分角色读, 以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做到口、目、手、脑并用, 我在学生角色读, 教师导读之后, 出示思考填空题, 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在每句话的提示语中, 添加表示各自内心活动的词语, 即:周瑜 (明知故问) :“……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 (故意) 说:“用弓箭最好。”周瑜 (暗自高兴, 趁势迫逼) :“对……这是公事, 希望先生不要推卸。”诸葛亮 (已有觉察, 有意) 说:“当然照办……”周瑜 (迫不及待地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 (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 (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 威胁说:“军营里不能开玩笑。”诸葛亮 (泰然自若地) 说:“从明天起, 到第三天, 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第二段主要是周瑜与鲁肃, 鲁肃与诸葛亮的对话。这段我与学生共同参与角色的朗读。由于教师的参与, 学生的兴趣更浓。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这段教学我要求边读边想: (1) 周瑜的话暴露了他什么性格? (2) 从鲁肃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3) 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之后, 不仅能够回答以上的问题, 还对文中的三个人物的性格加深了认识。

三、齐读、对比读第四段

学完一、二段后, 我采用了后果反推前因的变序教学法, 先学习最后一段———草船借箭的结果, 再学习第三段———草船借箭的经过。

在学习第四段时, 我先让全班齐读, 目的是渲染气氛, 集中学生注意力。再对比读段中的重点句子。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与课文第一句话“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很妒忌”相互照应, 在学生找同这一照应句子读后, 我出示这样的填空题, 引导学生做:正因为诸葛亮 (挺有才干) , 才遭到周瑜的 (妒忌) , 又因为他有才干, 能 (神机妙算) , 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 使周瑜 (叹服) 。学生再带着问题反对比朗读, 引发了思考欲望, 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 文章的前因和后果加深了理解。

四、细读第三段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 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学习这一段我设计了范读、齐读、指名读、默读等多种朗读方式。

l.范读

“范读”是教师进行朗读训练指导的常用方法。一篇文章写在纸上可见的是文字, 这些文字是平面的、死的东西;但一经教师范式的一读, 表现为有声语言, 它就成为立体的有生命的东西。如果说, 讲解只是对作品进行解剖, 使学生有所知;那么范读就是融会贯通, 表现出课文的精神和生命, 使学生有所感。范读要成为一种朗读训练艺术, 就不能读了就算, 而必须充分发挥的作用, 做足“范”字的文章, 这就不妨以范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充分从“范读中去思考、对照、鉴赏、揣摩, 达到以范读启情之目的。”根据这点在学习第三重点段时, 我出了思考题, 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第三段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分几层写?能否用一个词把各层的意思概括出来?范读后让学生围绕思考题进行讨论。

2. 指名读第一层 (出发)

学习这一层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看书, 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为质疑问难准备。

3. 默读第二层 (佯攻)

利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为什么利用大雾天去借箭?为什么要船头朝西, 船尾朝东, 一字儿排开?为什么要一边摆鼓一边大声呐喊?

默读后让学生围绕思考题进行讨论。默读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也是学生课堂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分组讨论, 可以把问题答案搭成一致。

4. 对比读第三层 (受箭)

曹操的话“江上雾很大, 敌人忽然来攻, 我们看不清虚实, 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 不让他们近前。”和第二层中诸葛亮的话“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通过对比朗读, 让学生认识曹操疑心重, 用兵谨慎, 诸葛亮识人心的特点。

5. 抓重点句子读第四层 (凯旋)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与指导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指导;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39-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与指导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的各种形式朗读中,就会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朗读教学指导方法

1、重视教师范读。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的心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模仿力强,教师更是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成功地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催化剂。因此,为切实加强示范朗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朗读水平;还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究示范朗读的方法。有些教材有些地方可以以读代讲,有些地方则要讲明文意指明读法。范读的水平必须达到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使师生情不自禁共同进入角色。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正确流利地读要求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读正确、流利,要做到严字当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3、指导有感情地读。语言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对小学生来说,正确、流利地朗读是基本要求,但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并非易事。因此,以趣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古诗《鹅》时,教师可出示大白鹅的动画片。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有一只漂亮的大白鹅。你看,大白鹅昂着头从远处慢慢地游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看着听着,同学们会为画景诗情所感染,情绪会被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诗与赏景的多元学习活动中,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5、进行角色朗读。小学是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朗读技术性指导。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如请学生给画面配音;在学生朗读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还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等等。如教学《小马过河》这课时,就可出示生动的图画,让学生试着为图画配音。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就连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都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由于本课对话较多,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在学生配完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解色朗读,他们就可以体会到朗读的乐趣。

三、结束语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篇12

关键词:朗读训练,兴趣,教材,诵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 教学内容部分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诚然, 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教学中又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培养主体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呢?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倘若一个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自然能心力专一, 全神贯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 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一厢情愿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 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 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 没有充分体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因此, 培养兴趣, 让学生想读就成为教师应研究的课题之一。

古人云:“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并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引逗”学生, 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要让学生感到“今天, 我就是主角”。如学习《桃花源记》时, 我先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桃花源人生活的看法, 结果学生毛遂自荐, 畅所欲言。针对学生向往的心理, 我顺势引导“桃源人的生活如此美好, 让我们用优美的语言把它读出来, 以表达我们的向往之情, 同学们认为如何?”一语激起千层浪, 大家都抢着读, 读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紧张而有趣, 活泼而有序,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 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一边出示图片资料, “春草图”、“春画图”、“春风图”等让学生感受春天无穷的活力以及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依据教材, 教学生会读

朗读, 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将文章朗读出来, 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 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 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 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朗读技巧和理解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

朗读时必须眼到、心到、口到, 精神集中, 防止读错, 先慢读, 读得比较熟了, 再加快速度。在这一过程中, 吐字发音要尽可能做到正确、清楚、规范。同时, 朗读时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如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气的变化、恰当的节奏、音色的处理以及各种体裁的朗读处理等等。例如, 朗读诗歌就要求读得响亮, 清晰, 平仄分明, 注意韵脚要稍微拖长, 从而使其产生和谐的音韵美;朗读记叙文时则应尽量使用接近生活中的口语语调, 使听众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我们知道, 写文章是一种创造, 朗读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能再现和烘托文章的思想内容。《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指导朗读, 就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工夫, 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尤其像《静夜》、《背影》、《黄河颂》等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 有感情地朗读。比如《春》的清新明丽, 《沁园春·雪》的雄浑, 《天上的街市》的飘逸, 《观沧海》的豪放, 《登幽州台歌》的悲叹等等, 我都以语流的起伏跌宕把握其情感的起伏, 在听者的心灵上引起同振共鸣, 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经过我的指导, 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感悟文字, 什么才叫感情朗读。自然而然, 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也培养了学生欣赏和鉴别的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 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 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 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只是讲“应该怎么怎么读, 不应该怎么怎么读”, 而不是“应该这样读, 不应该那样读”地亲自示范朗读让学生听一听, 那么学生是很难掌握朗读技巧, 学会朗读的。当然, 教师范读只是起到示范作用而已, 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模仿, 千篇一律地一个声音, 那样只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而拔苗助长, 学生不能主动发展, 更谈不上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 我们必须放开手脚,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从范读中获得直观感受, 并且结合自己的条件,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朗读。

三、反复诵读, 促学生多练

在电视电影中, 大家可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旧时私塾里的老先生领着一帮学生, 闭着眼睛, 摇头晃脑地在读“三字经”, 人们不免要笑他们是“老夫子”。其实, 他们这是整个身心沉浸在文章中了, 他们很可能是在边读边想, 边读边记地朗读。而如今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少有这样的场面。我认为, 这种传统的朗读依然适用于现在的教学中, 尤其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同样,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观书须熟读,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否认, 学习古诗文, 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诗义, 有的诗句本身浅显易懂, 有的诗句对于中学生来说就难以理解, 这时不如干脆让学生去读, 也学一学老夫子的读法, 闭上眼睛, 摇头晃脑反复地读, 成遍地吟诵。久而久之, 你就会发现,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 不但能理解诗文含义, 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我在教《静女》时, 曾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在朗读过程中, 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这幅趣味盎然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功能, 可能也唤起了对美好未来的联想;同时, “静女”的形象也被描绘得具体可感。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在“城隅”约会的情景。不必赘述, 学生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中大胆而炽烈的情爱。

无法否认, 长期的朗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说话、写作、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朗读过程中, 课文语言的逻辑性会影响学生, 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思想;课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会影响学生, 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 从而形成和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平时要敢于让学生大声地读、大胆地说、大量地写。学了诗歌, 可以搞朗读比赛, 可以让学生练习写散文诗, 并且结合比赛结果及时指导他们进行总结, 写体会、写小报道等等。实践证明, 朗读能力强的学生, 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强, 而且将来走向社会后的交际能力、创新意识都要高于朗读能力欠缺的学生。因此, 朗读和说话能力、作文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坚持反复诵读, 使学生陶醉在朗读的情趣中, 漫游在自由自在的写作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轻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下一篇:青年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