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与孩子

2024-10-15

环境创设与孩子(共4篇)

环境创设与孩子 篇1

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 一举一动莫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你可以不是天才, 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为孩子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孩子就能迈出成才的第一步。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活动氛围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心理系统。家庭教育中, 最显著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亲子之间。

一、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中父母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为此, 父母应注意: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和修养;坚持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 不武断, 也不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对孩子的感受, 但不贬损孩子;多开展一些亲子游戏, 保持一点童心童趣。

今年10岁的王某, 父母都是工人, 但她经常参加一些演讲, 知识竞赛, 做业余节目的主持人等活动。她的父母并没有着意从语言方面对她进行什么特别的训练, 只不过平时喜欢和孩子交谈, 乐于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无论多忙,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讲故事时, 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听, 并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就这样, 讲述—提问—倾听, 长此以往,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现在是高中生的方某, 一口气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他的父亲是汽车司机, 在他很小的时候, 父亲就带着他到车站玩, 每次看到父亲和师傅们修车, 方某既好奇又羡慕。终于有一天, 四岁的方某回到家, 把父亲买的玩具汽车、小飞机、小手枪, 拆的拆, 摔的摔, 搞得家里一片狼藉, 母亲气得直瞪眼, 父亲起初也想厉声呵斥, 杀杀小家伙顽皮的个性, 可看到方某倒腾玩具的认真劲儿, 他改变了主意, 他和儿子一道修好了玩具。还对儿子修玩具中表现出的机灵劲儿大加赞赏。正是由于父亲的童心, 没有抹杀方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孕育出了创造的火花。

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既能给孩子以鼓励,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有利于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心灵沟通。相反, 有些家长, 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 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 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深入了解孩子。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应该“平视”孩子, 而不应该“俯视”孩子, 不要觉得身为父母, 就可以在家里主宰一切, 想让孩子干什么, 就让孩子干什么。不要过度压制孩子, 身为父母毕竟和孩子成长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 不能机械地拿自己成长、生活的环境、经验和孩子们相比较。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 仔细分析观察现在的世界, 包括电视、网络、报纸、书刊带给孩子的影响, 从思想上、行为上理解外来世界带给孩子的影响。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父母也要听一听, 聊一聊, 尽量多留些时间和孩子们共同度过。

二、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 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 促使其加强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 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 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 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 家长为孩子设计的发展目标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条件, 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小华 (化名) 是个聪明的孩子, 父亲是药剂师, 母亲是大学教授, 从上学开始, 他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 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父母对他的要求很高, 总希望他是最好的。到四年级时, 有一次他考了第二名, 父母责备他:你是不是这段时间没好好学习?从那以后, 小华一考试就紧张, 生怕不小心答错题, 可是越怕越出错, 他的成绩一直下降, 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

小华的问题源自于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本想让孩子更优秀, 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 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 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 学习事物有快有慢, 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 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 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作为家长, 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 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进而再鼓励孩子说, 其实再加一把劲, 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样比较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养成。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更好地面对所有的事情。

大家都读过《母亲给出的答案》这篇文章吧!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 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 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 一样认真地做作业, 可是, 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 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 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 没有回答, 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 孩子考了第十七名, 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 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 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 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 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 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 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 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 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 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 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 不过与过去相比, 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 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 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她指着前面对儿子说, 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 当海浪打来的时候, 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 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 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 然而, 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后来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 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 因为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这位母亲没有为儿子提出过高的期望, 但是他却对儿子提出了恰当的期望。正是这种期望, 使孩子不断进步, 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做父母的, 要善于从孩子这本书中, 看到他们需要什么, 缺少什么, 正像农民知道庄稼该何时施肥浇水除虫一样。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家庭心理环境是关键。

环境创设与孩子 篇2

迎园幼儿园 朱慧敏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把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教师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与产生环境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今年,我带的班级是小班,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班环境创设方面的内容。

一、首先,在创设环境初期确定班级的主色调时要考虑小班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我想: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首先,在色彩上我选择以色彩淡雅的纯色为主。在开学之初,我把我们班的整体主色调定为粉色,在粉色调中再加上天蓝色,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容易和幼儿产生共鸣。

二、其次,创设家庭化的游戏环境对小班孩子来说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家庭、父母有一种依恋感,对于刚入园的幼儿,环境的改变使他们产生焦虑与不安,家庭化的环境能有助于幼儿消除焦虑不安,增进他们对环境的亲切感和信任度,并促进幼儿获得良好情感体验。于是,我们创设了家庭化的游戏环境。

第一、游戏内容凸现家庭化。刚开始创设游戏环境时,我们选择了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内容,开设了两个个平行的娃娃家,幼儿在娃娃家里模仿家人的行为,从而迈开他们角色游戏的第一步。在娃娃家中,我们用替娃娃做了美丽的棉被并在宝宝的卧室铺上地毯,投放孩子熟悉的电脑桌、洗衣机,可爱的床头柜等等,无不制造出家庭的氛围。同时我们的娃娃家格局基本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卧室与餐厅隔离开,幼儿在游戏中几乎身临其境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同时小班的孩子特别容易被色彩艳丽的游戏环境所吸引,进而激发游戏的愿望,因此我们所投放的材料比较真实和美观,这样的家庭化游戏内容让幼儿不仅感到安全,同时又体验到了快乐。

第二、游戏材料凸现家庭化。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以形象逼真的玩具为 主,以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们为娃娃家提供了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锅、碗、瓢、盆、娃娃、奶瓶、围裙、项链还准备了煤气灶、逼真的饮水机、耐用的洗衣机、晾衣架等等;这些玩具都是符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他们喜欢操作,能够模仿的。他们会在娃娃家烧饭、烧菜、喂娃娃喝奶、洗衣服、从饮水机里倒水,体现了他们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

三、孩子的游戏环境要随着游戏情况的变化和主题内容经常更换和调整。

1、幼儿的游戏环境随着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需求不断变化和调整。幼儿的游戏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游戏的水平和游戏需求不断变化和调整,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如初入园的孩子由于对父母的依恋,特别喜欢在娃娃家中摆弄玩具,而且小班孩子有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开设了多个娃娃家,放置了很多相同的玩具,满足孩子摆弄玩具的愿望。随着一次次游戏,孩子游戏水平的增强,我们根据孩子的游戏需求,把其中一个娃娃家改成了“小兔的家”,并在“小兔的家”中提供的头饰和项链等道具满足了孩子喜欢扮演小动物的愿望。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增设了娃娃医院、娃娃小菜场等游戏内容。这些情趣化的环境进一步增进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

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比较缓慢,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根据孩子的游戏发展,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有意识的投入了一些精细动作的操作材料,如娃娃家增设的晾衣架上“挂袜子”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动手理一理,夹一夹,挂一挂,融入了数活动“颜色配对”,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尝试愿望,同时也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小兔水果店里通过制作水果来满足孩子涂鸦的要求,理发店里的理发师服装、让幼儿学着自己穿脱衣服、折叠整理。

2、幼儿的游戏环境随着主题内容和孩子当前的兴趣热点不断扩充和调整。幼儿的游戏环境也随着主题的内容和孩子兴趣点不断扩充和调整。如根据《我的幼儿园》主题的内容我们鼓励孩子自带玩具,开设了“玩具商店”。而在《熊的故事》主题中,我们根据孩子喜欢熊宝宝的形象,为孩子创设了“小熊的家“,并在“小熊的家”中投放大、中、小各种餐具和各种不同大小的玩具熊,使孩子在扮演熊的一家的过程中直接、形象地感受大、中、小不同比例特征,从而获得丰富的感知经验。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们家里都喜欢吃热气腾腾的火锅来 驱寒,孩子们之间也开始谈论家里和饭店里好吃的火锅。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娃娃火锅店”开张了,火锅店里既有丰富多彩的火锅配菜,还有一个个小火锅。面对逼真的游戏材料,孩子们非常热情地投入了游戏中。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绎了“服务员”和“顾客”。

暖和的春天来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在散步的时候,常常会有孩子感叹:老师,这些花真美,我们好喜欢。而随着天气的变热,孩子们家里不吃火锅了,缺少了生活经验,“娃娃火锅店”生意冷冷清清。这时,我们根据孩子的需求开设了“娃娃花店”,提供成品和半成品的花朵和花盆,孩子们一下子又来劲了,花店的生意可好了。

四、除了游戏环境以外,我们还注重主题墙的创设,让主题墙与孩子互动起来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良好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我们布置了一面互动墙――“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幼儿与爸爸、妈妈等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照片。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我们会指着墙面的照片说“宝宝真漂亮,笑得多甜、多开心呀!”,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我们除了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年龄特点来创设环境,还考虑环境与主题课程的统一性和教育性,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创设中。如在《小兔乖乖》一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们把教室后面的主题墙布置成了一个个方形、圆形的山洞”,用树木和小草点缀。随着课程的进行,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点画出一只只雪白的小兔子,组合成了一个“小兔钻山洞”的故事,由于是自己亲自参与布置的墙壁,孩子们乐于观察和观看,从而自然而然地巩固学习了点数和认识图形。在《苹果和橘子》的主题中,我们则把苹果和橘子的生长过程用图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孩子通过观了画面,知道了种子会发芽、会长大„„,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关于小动物的故事是百听不厌,主题墙还可以是一幅故事墙。当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先于主题的开展出现在墙面上,则会吸引孩子们观看,他们会展开想象和讨论,随着主题的进行,孩子们听了故事之后,故事墙会提示孩子看看讲讲画面上的故事。

在布置主题墙环境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到美观,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参与性,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作品大多很稚嫩,用成人的眼光看起来不是很美。这时,就体现出老师的智慧了,在添加了一些小小的装饰物后,孩子的作品马上就会显得很出彩。如在《白天和黑夜》的主题环境中,孩子们绘画出白天睡觉的刺猬和晚上出来背果子的刺猬,我们在刺猬的旁边添上一些小草,一只只小刺猬马上就变得生动起来,显得和整个主题画面融合。在《学本领》主题中,老师在墙面上先画上一只大母鸡,孩子画的小鸡则四散围着鸡妈妈嬉戏,整个画面富有童趣,孩子们可喜欢了。

五、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创设的古诗词阅读环境

我园的特色是古诗词教学,古诗词读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经典,但小班孩子理解古诗词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环境起到暗示作用,让小班孩子也喜欢阅读古诗词呢?我们跟据小班孩子年龄的特点,用色彩鲜艳的图画来代替文字,孩子被画面吸引,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古诗内容的呈现方式则采用图夹文,这样孩子便容易看得懂,通过画面与文字的交互作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古诗词。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和需求来创设的环境,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愉快地交往,快乐地学习,我们也在“环境创设”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环境创设与孩子 篇3

【关键词】环境创设  幼儿参与  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多方面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主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题改革下我们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环境的呢?

一、教师转变观念,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以前,每个学期的环境布置是老师们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总是加班加点、精心为孩子设计、制作和布置,当孩子们进入充满童话色彩的教室时都很兴奋,拍着手说:“好漂亮哟!”这时,老师心中就会倍感欣慰,觉得辛苦是值得的,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孩子们对墙上的布置就漠不关心了。墙饰形同虚设,没有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我们意识到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就是大课堂,它是看不见的老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花园”的主人,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找问题,带着想法和思考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实践,深研教材、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共性和特点,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的内涵。认识到让环境成为教材和幼儿之间的连接桥梁,是教育环境化、环境游戏化,并在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到这一点。

二、 教师转变行为,帮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首先,我们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题墙面的设计主题。如:围绕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我们开展了 “我们居住的地球”、“让空气变干净”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先组织了“地球公公喜欢谁?”的谈话活动,孩子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各种地球公公……喜欢和不喜欢的做法。有的说:“地球公公喜欢花草树木”、有的说:“地球公公喜欢干净的河水”、还有的说:“地球公公不喜欢乱扔垃圾”。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本月的主题,设计主题墙饰的内容。我们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环境创设与幼儿共同制作环保小报、制作节约用水标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其次,我们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的支持与合作者。我们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向家长传递一些教育信息和观念,并将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介绍给家长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教师要通过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按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条件,也就是说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游戏的材料。

在组织幼儿开展“我爱吃面食”主题游戏时,我们不仅向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面食图片,而且发动所有的小朋友从家里拿一种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面食放在展示区中进行展示。小朋友在相互欣赏、交流中了解各种面食的做法。

我们利用班里的一角开了一个娃娃家,在这个区域里有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玩具,也有的玩具是幼儿从家里拿来的废旧物品。孩子们在这个娃娃家里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不僅学会了礼貌待人,团结合作,而且能把平日里学的数学知识运用自如。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游戏顺利开展幼儿真正融入游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平时在路上看见垃圾要随时捡起来扔在垃圾箱,但有时家长嫌脏不让孩子捡,这无形中把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束缚住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班开展了“我是环境保护者”。我们园位于一个相对陈旧的小区里,所以废旧垃圾比较多,我们班组织了这项活动,让孩子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会性。

三、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爱”与被“爱”是每个人的心里需求,每一位幼儿和教师更有同样的需求。作为幼儿园如何营造其乐融融充满和谐的精神环境是每个幼儿园的必修课。人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教师就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核心,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穿着打扮都有意无意地教育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接受老师影响,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提高教师的修养,实际上就是在创设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的技能上下工夫,更应注意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应具有高雅的风度,即使在不言不语间,也应向幼儿示范着一种真善美。例如,一段轻松的音乐、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拥抱、轻轻的抚摸、满足幼儿一个小小的要求、与幼儿共同分享快乐……

总之,精神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精神环境的创设方面只做了初步的探索,但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方面收到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的。我们愿与同行们一起共同探讨幼儿精神环境的创设,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路子。

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三者互动的结果。我们提供给幼儿的,应该是他们兴趣和需要的折射;而我们想给他们的,也应是社会需要的反馈。这种折射应反映在教师的专业水平上,激发着幼儿想要成为未来的主人,引导着幼儿探究无穷的未知世界。让他们真正成为现实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如军.教育理论基础及心理学.幼儿园.2010(1).

[2]刘小青.浅谈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教育导刊.2008(9)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李全华.幼儿园环境创设.2007

环境创设与孩子 篇4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中指出: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是指在对班级内环境进行设计和创新, 从而使之更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成长学习非常重要。

(一) 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班级环境。 在适当的区域内投放适当的材料, 对各种教学工具和幼儿玩具进行合理的设计摆放, 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操作使用, 有利于教师的指导教学, 还有利于幼儿个人的安全健康。

(二) 利于幼儿兴趣的激发。 现在, 幼儿园对班级环境进行创设改变, 不仅是为了进行空间环境的更改, 更是为了将班级环境创设得更加符合幼儿的审美喜好, 符合他们的思维操作和情感代入。 经过合理创设改变的班级环境, 通常会与下阶段的教学活动相配合, 创设良好的情境, 大大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三) 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需要幼儿的全情投入, 这就对教学情境的要求极高。 我们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 会有意参照下阶段教学活动的计划, 使创设环境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方案紧密结合, 最终协助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当前班级环境创设中幼儿自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 教师包揽致使幼儿缺乏实践参与。 目前多数幼儿园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完全由教师进行设计和实施, 所谓的引导幼儿参与只是将幼儿的一些绘画习作或者剪纸手工作品点缀其间。 当然, 教师之所以大包大揽, 只是因为幼儿的动手能力太弱, 他们的参与帮助很难达到教师希望达到的创设水平。 然而, 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宜幼儿的, 我们创设环境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成长, 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可能做得并没有教师一样完美, 但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班级环境的认同感。 同样, 想要让幼儿真正自主起来, 环境创设时的参与必不可少。

(二) 班级环境不贴合幼儿的情感认知。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跟大人是不一样的。 幼儿教师虽然比较了解幼儿的认知和需求, 但毕竟不是幼儿。 许多教师用想当然的心态进行班级环境布置, 可能仅仅能满足教学目的需求, 却并不受幼儿喜欢, 完全没有带入感。 例如, 教师为了方便管理教学, 将区角环境创设得非常开放, 可是幼儿更希望在区角内多一些小“私密空间”。 又如, 教师费尽心思制作了许多惟妙惟肖的“树叶”装饰墙壁, 可是幼儿更喜欢普通的白墙上面印上手印, 等等。 虽然这些教师为了创设班级环境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可是始终没有贴合幼儿的情感认知。

三、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策略方法

(一) 自主设计, 自主构思, 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体。 许多教师认为将幼儿引入班级环境创设就是教师提前规划好环境创设的设计, 然后向幼儿们分配任务, 推动他们顺利完成。 这种方式确实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但在这样的模式中, 幼儿其实只是被动的执行者, 教师依然是班级环境创设的绝对主体。这种方式当然不可取。 我们既然要真正让幼儿自主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 就要从设计构思时起推动幼儿参与, 让他们一起交流设计班级环境的创设, 然后分组负责不同的区域布置, 组内再分配不同的任务。 我曾经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开展过一次班级环境创设活动, 在我“求教”幼儿们如何创设时, 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最后经过互相讨论交流, 决定把教室创造成“车厢”。 最终, 全班幼儿自主分成两组, 一组在教室左侧创设了一节公交车车厢, 另外一组创设了一节火车车厢, 整个环境创设活动进行得非常完美。 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这样, 幼儿才能真正对自己创设的环境产生情感认同, 真正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体。

(二) 情景引导, 兼具趣育, 保证环境创设紧贴教育教学设计。 许多教师担心幼儿们发散性的思维和不成熟的技巧会把班级环境创设变成自己的绘画制作“小课堂”, 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进行环境创设。 这种担心确实很有必要。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必须适当进行情景铺垫, 将幼儿的思维往下阶段教学目标上引导。 比如说, 我们要在之后的几个星期进行一些动植物方面的教学。 那么, 在开展环境创设活动前, 教师就可以向幼儿讲述“神奇森林”的故事, 结合图画向幼儿展示美丽神奇的大森林和动物们家的样子, 启发他们主动思考不同动物应该住在森林的什么位置, 它们的房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们的食物是什么, 等等。 随后, 教师大量准备木、竹、叶等材料, 让幼儿依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创设。 这样不仅拥有丰富的趣味性, 而且能保证幼儿所创设的班级环境紧贴教学设计。 当然, 在幼儿创设过程中, 教师也要仔细观察、及时调整, 防止幼儿的创设活动“跑题”。

(三) 多元材料, 周密思虑, 由教师为幼儿创意行为保驾护航。 既然幼儿成了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体, 那么教师应当如何给自己定位呢? 在这种幼儿自主参与的班级环境创设活动中, 教师的主要身份有两个, 一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 二是环境创设的监督者。 教师在做好情境引导的基础上, 尽量多地向幼儿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的原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常见的大积木、 竹子、木板、绳索、纸张等材料, 也可以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布片、纸盒等材料, 保证幼儿有选择性, 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设计。 同样, 由于幼儿大都欠缺深思熟虑的能力, 教师必须在环境创设前、创设中和创设后仔细观察、不断模拟, 保证幼儿的创设能够长期使用, 保证他们的环境创设不存在隐患。 比如说, 一次“美丽的大山”班级环境创设活动中, 几个幼儿试图用大积木和大积塑做出图片中倒三角石崖的场景, 幸而被我及时制止。同样, 在这次活动中, 几个幼儿用绳索制作树藤, 可是, 在几天之后的活动中, 他们的“树藤”掉下来变成了“绊马索”, 绊倒了好几个幼儿。 总而言之, 教师要保证幼儿在环境创设活动中既能达到创设意图, 又能享受到游戏趣味, 还没有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沈黎激.荡内心, 携手成长——谈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60) .

[2]范晓萍.创设与幼儿对话的班级环境[J].福建论坛, 2009 (7) .

上一篇:中心性指标下一篇:KTV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