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状

2024-09-25

历史与现状(精选12篇)

历史与现状 篇1

1 引言

紫檀是名贵的木质材料, 相关文献将紫檀归于檀香一类, 檀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黄、白、紫三种颜色的檀香使用较为广泛。紫檀成材需千年, 其直径最大的仅为20cm左右, 木质较为细密, 且木材份量是最重的, 盛产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原始森林之中, 色调较为深沉, 材质稳重且大方。小叶的紫檀还能作为一种中草药, 据相关文献记载, 紫檀具有止痛、止血等特效, 能调节气血, 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 加之人为赋予的特有价值, 使得紫檀成为最为珍稀的物种之一。

木材市场上的紫檀多种多样, 名称也不尽相同, 但略懂木材知识的人, 对紫檀有相关了解的人都知道, 紫檀的种类只有一种, 那就是小叶紫檀。小叶紫檀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紫檀, 很多其他种类、冠以紫檀名号的木料, 像大叶紫檀等, 只是单纯借用紫檀二字, 营造出一种树种本有的高贵感, 增添名称的响亮性。紫檀的生长周期较为缓慢, 原产于印度和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区, 归类于常绿乔木, 新采伐的乔木中心呈红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 心部逐渐变紫或黑紫, 且多呈中空状态, 由于紫檀的质地较为细密, 且得来较为珍贵, 因此, 很多紫檀被用来做成名贵的家具, 或由名家大师做成雕饰。评判紫檀品质的好坏有些外部评价标准, 例如人们常说的“金星紫檀”与“牛毛纹”:紫檀摆放时间长久, 其内部会凝成金色的亮点, 俗称“金星”;心材部位可能带有一些似牛毛状的裂纹, 称“牛毛纹”, 这些物质所含越多, 则表明紫檀摆放的时间越久, 紫檀也越名贵, 木质也更加细密。

2 紫檀的发展

2.1 紫檀的应用

在古代中国, 就有诸多紫檀的应用记载, 《诗经》中就有关于紫檀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 紫檀被用于制造车辆, 古代人早已发现并利用紫檀木质坚硬的特点。随着时代的演变, 唐宋时期, 紫檀多被制作成乐器, 苏轼有词写到:“借君拍板与门槌。”这便是紫檀应用于乐器制作的最佳证明。元代时, 紫檀的乐器制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檀木甚至可以制成槽板的琵琶。明清时代, 紫檀的应用得以进一步扩大, 被制作成家居用品, 家具、桌椅、床、柜子等都应用了紫檀这种材质, 紫檀不仅因其实用价值而应用广泛, 还因为是具有高贵身份的代表, 很多官宦人家为了提升品质, 追求高贵而使用紫檀材质的家具。随着对紫檀实用性价值的深入挖掘, 紫檀的观赏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紫檀纹理细腻、色泽鲜明, 成为一种家具典范, 不断受到热爱生活品质人们的热烈追捧。紫檀珍贵难得, 很多紫檀都呈中空状, 这类多被制成笔筒, 而用紫檀制作器物, 往往表面会被打磨千次, 使其表面如镜子般通透光滑。紫檀的独具特性和珍贵价值, 不仅是紫檀本身所孕育的, 也是人工多增加至紫檀之上的。

中国的云南、广东等地也产紫檀, 紫檀与檀香属同类木料, 为常绿灌木。中国最早认识并使用紫檀的历史源于东汉末期, 晋代时期便有史料对紫檀木进行记载, 载文为紫檀木, 出扶南, 色紫, 亦谓之紫檀。紫檀的大规模使用和其砍伐量的增加都由于皇家对紫檀木的重视。中国古代开展过无数次的对外交流与对外贸易, 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 伴有一些名贵木材的交换, 紫檀便是名贵木材之一, 因此常被作为中外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外贸易的物品。古代的郑和下西洋, 以及明朝的政府官员远赴南洋进行采办活动, 都包含着优质木材的交流。在中国历史上, 曾有一段时期, 紫檀几乎被采伐殆尽, 因此, 很长时间, 紫檀都是较为枯竭的木材, 这段时间, 紫檀的珍贵度也在不断提升。

紫檀木的重视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在使用初期, 紫檀只被当做一些制作细小物件的材料, 但是其具体良好的物理特性, 逐渐被宫廷内部所应用, 其价值也在不断攀升。而到明晚期, 很多文人喜爱用紫檀制成的文房工具, 紫檀的雍容华贵之美得到他们的青睐。紫檀有一个特点:被打蜡磨光后, 不用油漆便会呈现出如绸缎一般的光泽。紫檀的应用面广泛, 不仅被文人所青睐, 一些贵族家庭的家居用品也采用紫檀制品。清代时期, 紫檀木采伐严重, 木材紧缺, 皇家甚至花费大量的钱财从私商手中去购买紫檀, 很多官员都要遵从宫廷规定, 遇到紫檀便要悉数买下交由皇家。

紫檀的发展也遭遇过打击, 由于中西方交流的密切度不断增加, 一些欧美的传教士对檀木喜爱有加, 并多加宣扬, 外国人士多方收买中国的紫檀制品, 转送至本国, 用于装饰陈设。清朝时期, 圆明园的装饰多使用檀木, 加之袁世凯时期的使用, 使得中国檀木几乎消失殆尽, 很多专家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真正的紫檀木已经步入绝迹的状态, 一些专家甚至误以为紫檀木为蔷薇木。在时代发展后期,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的贸易部从印度洋岛购置了紫檀, 才证实紫檀并未绝迹, 紫檀至今发展态势仍较为良好。

2.2 紫檀的名称由来及其产地

很多国内外学者都参与对紫檀的研究与探索, 但仍有很有问题亟待解决;紫檀的研究历史较为久远, 但对紫檀的相关问题, 很多专家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植物分类细化, 豆科紫檀属类植物约70余种, 而檀香紫檀当属这70余种的一种。在中国古代宫廷制造家具上, 所使用的种类几乎皆为檀香紫檀, 剩余的在商品名称上称之为花梨木。多数冠以紫檀名的, 实质上却不是紫檀, 而是被人们称为紫檀的花梨木。更有甚者, 一些树种既不属于紫檀木, 也不是紫檀属一类, 却被人们冠以紫檀之名, 如较为常见的大叶紫檀, 其既不属于紫檀木, 也不在紫檀属中。关于紫檀的产地, 很多相关研究人员都为此做出重要研究, 也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据我国木材学家以及植物学家的研究成果, 紫檀木的主产部为印度的西南部及偏南的地区。除了印度多产紫檀外, 像越南、泰国、老挝、印尼等地也是紫檀的产地。这些地区生产的紫檀与我国明清使用的紫檀家具还有些许区别, 印度自然环境缺陷, 水分流失多, 不利水分保存, 在此地生产的紫檀, 成材期达到500年以上。紫檀在我国引种后, 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 紫檀在材质、纹理、色泽上与印度地区差异很大, 我国的紫檀心材为紫红色。由于紫檀稀少奇缺, 因此十分高贵, 且走私现象严重, 我国的紫檀存量也不多, 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知, 提高对紫檀的重视度与保护度, 不断增强对国家重要材质的保护力度, 切不可对重要物质造成浪费。

3 新时期紫檀所面临的状态

紫檀现已归为国家濒危树种,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历史上, 由于对该树种的长期采伐, 导致紫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极其罕见。资料表明, 在我国现存的紫檀也多为早年人工培植栽种的。由20世纪40年代从印度、缅甸等地引入我国的紫檀, 多种植于庭院、村寨、庙宇之中, 数量有限, 且地区资源条件不足。紫檀的授种率是极低的, 很难见到饱满的种子。在当前紫檀所面临的情况下, 很多相关机构都采取了积极拯救紫檀的措施, 我国也开展了很多保护濒临动植物的活动。为保护濒危紫檀, 保护机构要了解种群数量, 探讨人类活动以及生物多样性对紫檀习性的影响, 定期对紫檀的种群进行检测, 扩大种群数量, 有效保护紫檀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4 结语

紫檀的发展是有史证可依的, 在我国不同的发展时代, 紫檀的应用于发展形势也不尽相同, 但由于紫檀独特的物理特性, 十檀九空, 成材期长, 且内部材质细腻, 木材高贵典雅, 加之人工的雕琢, 使得紫檀的价值提升百倍。紫檀在中国历史的实用价值是极其珍贵的, 为提高对紫檀的重视度, 加大人们的保护意识, 国家必须积极宣传紫檀知识, 提升人们保护意识, 为存留珍贵物质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2]冯倩, 冯志舟.紫檀[J].百科知识, 2012 (12) :51~52.

历史与现状 篇2

萧力争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政府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安化410128)摘要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安化也曾是全国产茶最多的县份之一。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独特。“安化千两茶”被誉之为“世界茶王”,安化黑茶已畅销西北地区500年。安化县发展黑茶产业具有自然生态、品牌、文化、品质、功能、技术、产业基础、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安化黑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提升,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关键词安化黑茶 历史 文化 产业 现状

一、安化与安化茶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面积4950平方公里,人口98万。安化古称梅山,是古老神秘的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安化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北宋熙宁5年(1072年)建县前,境内已有了茶叶生产和经营。建县时,“崖谷间生殖无几,惟茶甲诸州县”。明朝嘉靖三年(1524)以前,安化始制经杀青、渥堆、松材明火干燥等独特工艺生产的新型黑茶,此后,安化黑茶畅销西北地区500年。清代咸丰初年,红茶生产技术传入安化,自此安化红茶崛起,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红茶产销中心之一。1886年,安化红茶出口达40万箱(1.2万吨),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2.1%;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安化一直是湖南产茶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产茶最多的县份之一。1985年,安化有茶园25万亩,产茶8500吨,居当年全国之首。茶叶对安化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安化黑茶的产销历史

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安化茶农采用炒青,揉捻,渥堆,七星灶松柴明火干燥等工艺生产黑茶。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独特,使之成为中国茶叶中极具魅力的一类。明末清初,安化黑茶已逐渐占领西北边销茶市场,为我国边销茶的主产地。在此期间,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办茶,最盛时,安化资江沿岸各集镇,茶行、茶号林立,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繁华景象。

安化黑茶的产品类型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花卷等紧压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篓装茶,通常称为“三尖三砖一卷”。清朝道光年间(1820年)陕西茶商安化创制“百两茶”,同治年间(1862年),晋商在安化组织加工“安化千两茶”和芽尖、天尖、贡尖等产品。1939年,由彭先泽先生创办的“湖南省砖茶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黑砖茶,1953年,白沙溪茶厂生产出湖南第一块茯砖茶,1958年白沙溪茶开始生产花砖茶。其中的“安化千两茶”,因其古朴大器的外形、特殊的生产工艺、独特的成茶品质,被称之为“世界茶王”、“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其制作工艺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解放以后,湖南作为边销茶的主产省,占全国黑茶总量的50 %左右,安化是其主要的产地。近年来,黑茶产品的耐贮藏性和良好的保健价值获得了人们的全新认识,黑茶消费热潮兴起。湖南省、益阳市和安化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安化黑茶产销量迅速增加,产品已销售到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省(区),部分品种销往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

三、安化县发展黑茶产业的主要优势

1、自然生态优势。安化地处湘中偏北武陵山脉宜茶区域。安化境内群山起伏,溪流从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质肥沃且酸碱度适中,富含硒元素,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优质茶叶的生产,是湖南省17个茶叶基地县和国家118个茶叶基地县之一。

2、品牌和文化优势。安化黑茶生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产品畅销我国西北和蒙古、俄罗斯达数百年,是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优质品牌产品。

3、品质与功能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特异的品种资源,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和显著的保健功效。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安化黑茶的保健功能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其健胃消食,降脂减肥等功效获得了有力科学证实,也为广大消费者的验证。

4、工艺和技术优势。安化黑茶加工技术独特,其中安化千两茶、茯砖茶的加工工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化黑茶生产从初制到精制技术与其他茶类查差异明显,这是其独特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

5、产业基础优势。安化现有茶园面积16多万亩,各类茶叶加工企业40多家,拥有湖

南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中茶旗下的湖南安化茶厂、怡清源茶业等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2万吨以上,产品在新疆、内蒙、青海等边销茶市场占有领导地位,内销和外销市场发展很快,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6、科技优势。安化茶叶示范场、湖南安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等安化本土企业,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就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紧密结合,系统地研究黑茶加工理论,40余年未曾间断,其很多理论成果已编入了大学教材。近年,湖南农业大学与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等合作,在黑茶与人体健康、黑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项目已列入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这为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四、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安化县委、县政府把握黑茶市场升温的机遇,提出把茶产业,特别是安化的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支持和投入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安化黑茶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

1、安化黑茶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县政府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在扶持茶园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扩大品牌宣传,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安化县每年投入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均超过1500万元。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6.8万亩,产茶2万吨、综合产值达5亿元。

2、安化黑茶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几年,通过挖掘和弘扬安化黑茶文化,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宣传安化黑茶,参加国内各种展会,安化黑茶品牌名度不断提高。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媒体对安化黑茶的关注度增加。已注册了“安化黑茶”和“安化千两茶” 两个证明商标,安化千两茶和益阳茯砖茶的加工工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授予益阳市“中国黑茶之乡”;“安化黑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即将获得批准。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使安化黑茶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3、安化黑茶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通过巩固边销市场,大力发展内销市场,积极开拓外销市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安化黑茶营销网络初步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省内主要城市为重点的内销市场扩展非常迅速。

4、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大大提升。通过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倡导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环境,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大大提升。

5、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为满足黑茶产业快速发展和现代茶叶加工要求,安化黑茶的龙头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开发,生产出黑茶生产出新一代机械设备,正在逐步实现安化黑茶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通过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紧密配合,几年时间内,各黑茶生产企业相继开发出上百个安化黑茶新产品。

作者简介

羌族民歌的历史与现状 篇3

关键词:羌族民歌 艺术特色 危机 建议

一、羌族民歌的历史

羌族民歌又称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唱腔之一。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原生态特色,加上富有历史和传奇色彩,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致总结起来,流传至今的羌族民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情歌,主要为羌族青年所唱,特点是善用比喻,男女对答,以此表达互相之间的爱慕之情。二是山歌,主要为长年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羌族人在劳动或休息时所唱,流传广泛,数量很多。如割麦时、赶牛耕地时,上山割草时,均有民歌流传。据考证,在传统唱词中,诉说困苦生活和不幸命运的歌比较多。1949年建国后,羌族人编唱了许多新山歌,有的婉转优美,有的起伏跌宕。三是风俗歌,包括婚嫁歌、酒歌、耍山调等。四是时政歌,是表达羌族人民对旧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态度,也诉说羌族人当地统治者压榨下的生活,反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及奋斗精神。五是酒歌,是在节日期间按羌族传统习俗,用“咂酒”宴请客人时,由主客轮流演唱的歌。节奏徐缓,曲调高亢。六是劳动歌,种类较多,有犁地歌、收割歌、打场歌、撕玉米壳歌等。有的节拍规整,接近于歌舞曲;有的节拍自由,近似于山歌。

总体上说,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唱词结构和调式独特。羌族民歌的唱词结构有四言、七言诗体两种,四言诗体较常用。采用调式以羽、徵调式为主,多用五声、六声音阶,偶尔也有用四音音列或七声音阶的。二是表达方式多样。羌族民歌在表达的时候,不受场地限制,无论在田间还是山上,在野外还是家中,都能听到羌族人在唱歌。三是语言丰富。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的含蓄、深沉,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抒情,有的伤感。充分运用了语言中的音、律规律,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四是表现手法多样。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朴实、自然、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幽默等的精神风貌,羌人还在民歌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比兴、烘托、白描、铺陈等等,不一而足。

二、羌族民歌的现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守了几千年传统的羌族聚居地也受到了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甚至侵袭,他们的聚居地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和独立的社会结构,流传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羌寨,也在逐步接受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原始的集体劳作正逐渐减少。民歌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正在逐步瓦解。

大多数受了时尚和流行元素影响的羌族年轻人也不甘心一辈子守在信息闭塞的羌寨,纷纷走出深山,外出学习、务工。尤其是“80后”“90后”,早已不再热衷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而是更倾向于大众化的、时尚的流行音乐。

此外,由于羌族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那种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受到巨大挑战,真正的民歌继承者越来越少。这一流传数千年的文化瑰宝正面临绝唱危机。

更令人惊心的是,“5·12”汶川大地震也让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民歌遭到打击。地震中,一些知名的羌文化研究专家、民歌研究专家、羌笛吹奏传人不幸遇难。这些人的离世,无疑给羌族文化尤其是民歌的抢救和传承带来困难。

三、几条建议

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羌族文化资源,把这一罕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好地保留下来、流传下去,最终促进羌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和社会采取如下措施: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篇4

信息科学的研究者更关注学科中的争议部分,有争鸣才会有进步。信息科学教育者,需要引导大家更多关注信息科学的共识点。共识是学科教育的基础。

——闫学杉

信息科学在国内的研究概况

武健: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较多,但对信息科学的了解较少。闫老师能否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讲一讲信息科学是什么?

闫学杉:什么是信息科学?大家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从微观方面说,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信息科学部的资助方向为例,信息科学是由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科学、电子与信息系统、光学与光电子学、半导体与信息器件五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那么,信息科学除了计算机、通信、半导体、自动化外,是否还有其他部分?

高校对信息科学的理解比较多样化。清华大学的信息科学学院是以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自动化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研究部门主要有三个:一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它以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为主要内容, 下设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早期研究模式识别,后来转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目前研究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很多时间简称为“信息科学”。二是数学学院的信息科学系,其主要方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其他学科中的信息问题,如信息论、生物信息学中的算法理论等。三是信息管理系。早期为图书情报系,欧美国家对应的称谓是图书馆信息科学系。在出版图书、杂志时也往往直接简称为 “信息科学”。北京大学虽有三个研究信息科学的单位,但彼此之间互不往来。

武健:我们在上大学时就有这样的疑惑:大专院校的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发展而来的,两者有什么区别?而到了中小学开始教信息技术课时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的,那么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关注信息科学。

闫学杉:是的,信息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研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的关系很难说清。接着前面的话题说。除了前述的几个研究单位之外,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信息学”是从国民经济中的信息管理入手,同时负责为全校开设计算机通选课。北京师范大学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把与信息相关的信息管理与技术系、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三系合并起来成立了信息科学学院。由于院内的三个系缺乏共同的科学语言,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分开。 到目前为止,信息科学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没有变化,而信息管理与技术系后来被转移到了政府管理学院。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科学理论研究可能是做得最好的,但北京邮电大学毕竟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的工科院校,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不会成为该校的核心。

这些高校的情况在国内是具有代表性的,代表着国内大专院校的一些认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确在信息科学发展历史中起着推动作用,但不是信息科学的全部。北京中关村地区对信息科学理解的混乱,正是国际信息科学研究现状的一个缩影。

武健:因此,从“科学_技术”的视角来看,在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解上,大专院校与基础教育都有类似的问题,即对“信息科学”了解很少且不到位。虽然计算机科学与通信科学等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但信息科学技术不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等学科的简单组合。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反映着上上下下对信息科学的普遍理解,而信息技术的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更正这些理解。

信息科学在国外的研究概况

闫学杉:针对“信息科学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再说一说国际的情况。如今,大多数世界级的科技领军人物均出现在美国,但在信息科学方面,美国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却并不领先。他们一般认为,信息科学就是由计算机信息科学和图书馆信息科学组成的,上下各层面的思考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欧洲的信息科学研究者对信息科学的理解比较前卫。其中德语区、法语区、英语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欧洲的区域差异,体现了更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科学的思考,产生了很多新思想,而且不被类似美国的那种旧观念束缚。欧洲的信息科学家们特别关心信息概念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一些新思路推动了信息科学核心理论的建设。

中国、美国和欧洲在信息科学研究方面各具特色。而日本,尤其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在信息科学研究整合方面做得最好。俄罗斯的信息科学研究,受1990年之后的休克疗法影响严重,但在上世纪60、70、80年代,俄罗斯的信息科学研究自成体系,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从整体上看,欧洲与中国在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是在国际上靠前的。在中国信息科学家们的研究中,钟义信教授的信息科学理论是一个自洽的体系,这在国际上是其他国家根本没法相比的。

这就是信息科学在国际的研究现状。不同区域的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区域受计算机发展影响较大,有的区域受 “科学_技术”工程体系中的工程思想影响较大,有的区域受哲学研究传统影响较大,各自都有着自己比较关注的内容。到了今天,信息科学的学科内容还没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科学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复杂,更加难预测。

武健:我开始关注信息科学研究后发现,中国的信息科学研究者和信息哲学研究者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例如,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老师的《信息科学原理》、西安交通大学邬焜老师的《信息哲学》等,这些著作构成了中国信息科学在世界上的不同地位。也希望您即将完成的《信息科学:概念、体系与展望》,能够早日出版与读者见面。

闫学杉:谢谢!

一般信息科学与专业信息学

武健:您提到统一信息科学是不同专业信息科学的共性所在,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吗?在这些联系中,信息科学的内容更综合。 从您的个人角度上看,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闫学杉: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研究的边缘在哪里?这些都是信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信息科学研究的足迹需要跟着信息概念应用的脚步走。信息概念走到哪个学科或领域,信息科学研究者就需要把足迹跟向哪里。 把那些信息学科中的一系列信息规律和原理综合起来,然后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就构成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而信息概念的应用几乎是所有科学都有的,这是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之前的信息科学,其基本概念主要产生于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图书馆学等学科。除此之外,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新闻学、文学等人文类的学科也都在使用和讨论着信息;而社会科学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也大量地应用到了信息概念。甚至有不少学科直接称自己为“某某信息学”或“某某信息科学”。因此,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科学。各学科关注到的基本信息问题,信息科学应理所当然地给予关注和研究。信息科学不应仅仅关注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图书馆学等学科,还应当关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各种信息问题。

同时,信息科学与各学科都有着互动发展的特点。最近二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信息概念在自然科学方面激起的火花。美国优秀天体物理科学家惠勒在1989年提出“万物源于比特”的理论,其含义是万物是由信息构成的。惠勒的话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进一步思考。在化学科学中,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莱恩在1987年就提出,由于超分子化学的出现,化学科学将变成一门信息科学。与之类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胡德在1990年也提出,生物学是一门信息性的科学。现代生物学中的遗传学、神经学、内分泌学和免疫学是生物学中信息问题比较集中的四个分支。

与自然科学界的提法相对应,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不少学科也在强调自己的信息性,各种以“某某信息学”命名的学科也在不断地出现,如教育信息学、艺术信息学、经济信息学等。

武健:信息科学与各类现代科学和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各学科的交融点。这对信息科学家来说有利有弊。对于信息科学研究来说,就需要学习和涉猎更多、更广的学科,之后才能形成研究的基础。信息科学研究者的准入难度可想而知。但这同时也是信息科学研究的优势。研究成果会对诸学科有促进与帮助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大众教育和基础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闫学杉:信息科学涉猎的交叉学科太多了,准入难度确实很高,知识面较窄的人理解起来确实有很多困难。尤其是目前核心并不明确,但将来肯定会有自己的研究核心和基础。不过,在大众教育或基础教育中,可能不一定非要涉及这些问题。

在信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生物科学,甚至物理学等学科,它们对信息科学的建设有很多贡献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处于学科交叉位置的信息科学的发展。另外,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研究也对信息科学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计算机科学的出现推动了信息概念的流行;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促使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信息科学。同样,信息科学也会逐步对各类信息学的进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促进作用,尽管现阶段的信息科学理论还很单薄,还缺少能够指导其他专业信息学科研究的统一的信息思考工具和方法。

信息科学中的共识与争论

武健:对各门类信息学进行相似与不同的归纳,现阶段能够看到一些共识的信息问题,如信息获取、传递、反馈、处理和加工,以及信息响应这些典型的信息过程。这些基本内容是否已经成为公认的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内容?

闫学杉:大体是这样,但也不尽然,这方面没有见到过太多的争论。在世界前沿的信息科学研究方面,没有人对此明确地表示反对,但也没有人能够通过思辨或者实证,来证明它们就是信息科学的基础问题。对于科学家和研究者来说, 争论较多的是围绕着其他一些问题展开的。例如,用数学方法来描述信息量和信息过程时,争论最多的是在数学方面,其中包括熵、不定性等。其他还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信息的存在方式是什么,信息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在哪里,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等等。

在信息科学研究中,用完全归纳法来构建信息科学理论, 这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能力。想证明它的成立,就需要对所有的专业信息学,如生物、天文、物理、化学、心理、经济等学科中的各种信息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涉猎每个学科,然后才能去证明学科交融部分的信息科学内容。这恰恰是交叉类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种实际困难。

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共识点与争议点共同存在。虽然信息科学有各种研究难题,但各个专业信息学仍然都在期待着一门统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问世,期待着信息科学对本学科有着更多的启发,对自己的研究起到更多的指导作用。

武健:如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飞速地发展,它们推动了信息科学的不断深入。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的?

闫学杉:对于那些不怎么关注信息科学理论的人来说,信息科学就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科学的混合物,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而对于那些关注信息科学理论的人来说,信息科学与各专业信息学的边缘并不十分清晰。由于历史的原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科学与技术对信息科学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一门我们期待的统一信息科学正处于酝酿过程中,它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通信科学与技术的指导作用还根本谈不上。所以,大家的认识并不统一,甚至说还很混乱。

武健:按照我们的理解,信息科学的弱势和优势是一体的。信息科学与很多学科有着交叉,正是由于这种交叉点太多,造成了信息科学研究上的难度。但是,也正是有了这些交叉、辐射、互联,我们才可以期待未来的信息科学能够对很多学科起到影响,反过来也会促使自己更加精彩。

闫学杉:是这样的,信息科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相比,边缘不清、彼此交叉是其最大的特点。将来能够形成一门统一的信息科学,并能够在大学里正式讲授,它对和信息概念密切相关的学科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信息科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落实

武健:信息科学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如“控制_反馈”、信息的典型过程等在基础教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帮助儿童对技术社会、信息社会、现代社会的理解。在教育中既要考虑理论,也要考虑可操作性。您对我们未来的信息科技课程的教育实验有什么建议与希望?

闫学杉:其实一门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往往只有很少的几个,不过扩展与推演就很广泛了。例如,理论物理学与应用理论学的关系。信息科学的具体应用其实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科学”与“技术”两个概念是否应当连在一起,叫“信息科学技术”好,还是叫“信息科学与技术”好?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而在中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中,信息科学理论的落实都是与技术工具相连的。 其中信息技术通常是从信息工具中体现出来的。信息工具,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成是计算机、手机这类的工具。毕竟从历史上看,计算机、通信对信息科学有着促进作用。而从信息科学的整体和宏观角度来看,信息工具会更加多样, 像您提出的教育信息学中的“软工具”概念,就可能属于广义信息工具的范畴。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需要落实到信息工具,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发展思路,是一种以信息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和工具为落实的发展方向。

信息科学家与研究者首先关注争议点,没有争议点就没有研究,就没有学科的发展。而对教育者来说,需要关注的是学科中的共识。那些争议较少的内容其实是学科中最稳定、最基础的内容,是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关注方向。

信息科学进展中出现的新理念,如“控制_反馈”这些概念,以及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们提出的自己的学科和信息科学的关系,对中小学生的思维肯定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不排除一些理念会塑造学生们未来的人生。中小学的学生求知欲非常强烈,信息技术会激起他们的动手能力,信息科学则会引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武健: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到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课程的发展会引入更多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引导课程向“科学_技术”体系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希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更充分地把中国信息科学的优势引入到教育中。

闫学杉:我同意您的观点,并会尽自己的努力促进这一事业。

对话印象

书中的闫学杉老师

信息技术教师对科学家的认识往往是从学科专著开始的。2009年底,我第一次看到《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在书中认识了闫学杉老师。

这本书是200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的论文集。如同姜璐教授在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我们国内研究信息理论的人相对少一些。大家看到了信息概念的重要,也看到了信息科学研究的困难。”《信息科学交叉研究》一书体现出了信息科学中不同观点的碰撞,体现了学科研究的热点,甚至是争论的焦点。有观点交锋,就说明学科有着研究上的热点,学科正处在发展期。同样,如果能够沉下心来对书中的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品味,也能发现其中的共识——在学科的名称、内容的结构关系等方面,信息科学家们争议很少。

我喜欢书中的文字。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信息科学对信息技术有着理论指导作用。虽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远一些,但是经过思考、加工、整理后,你会发现理论对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与解释作用。我更喜欢书中的编排体例。每篇论文之后都有名家点评,即使是对苗东升老师、钟义信老师这样的大教授所写的文章也是一视同仁。点评者的言语犀利,毫不客气, 直截了当地阐明文章的优劣以及自己的读后观点。这种对文章、对观点的直接评议,有看法不遮不挡、不藏着掖着的作风是我所钦佩的。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科学家们的范儿。

书中的“导论”部分仅收录了一篇论文,就是闫学杉老师写的《信息科学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文章回顾了信息科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他各学科对信息科学研究的贡献。然后按照工程信息科学、自然信息科学和社会信息科学的分类,对信息科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闫学杉老师将信息科学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三足鼎立阶段、部门信息学阶段,以及跨学科研究和统一研究阶段,同时提出了未来信息科学研究的难点与要点。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特别关心书中所描述的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近几年,我接触了一些科技教育的工作,从科学与技术相互关系来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从计算机课程发展到信息技术课程,再走向信息科技,这是课程深化可能的发展路径之一。

对信息科学发展的回顾,是对信息技术教师深入理解学科内容的最好支持。分析现状,搞清“科学_技术”、信息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这是大多数一线教师依靠自身学习难以达到的。因此,这是课程研究中需要完成的工作。

大部分教师对信息科学了解不够,而信息科学家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上。如何从信息科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寻找到学科的共识,这是中小学教师学习信息科技的任务之一。以《信息科学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这篇学科综述性文章为基本轴线,结合其他科学家的理论,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信息科学已经具备的结构与体系了。

虽然,闫学杉老师描述的信息科学体系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邬焜老师对信息科学体系的描述, 在外形上不太相同,但内容却非常类似。从下图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信息哲学、信息科学、门类/分支信息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信息学)的学科脉络和相互关系。这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虽然类似的内容在文章中比比皆是,但这种量级的综述性文章只有对本学科有着深入了解,并且是领域研究的带头者才能写得更加深入。就像在 《信息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的点评中车宏安老师所说:“这是一篇力作,搜集的资料全面翔实,显见作者做过多方面的交叉研究。”

身边的闫学杉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期待着能够面对面地请教闫学杉老师。初次见到闫老师,是在一次中外信息科学家的交流活动中。

闫学杉老师主持会议

2013年10月,国际信息学会副主席马里胡安(Pedro C. Marijuan) 研究员和雅恩(Robert Jahn)秘书长以信息科学家的身份来中国访问。 访问期间,在北京大学作了一场“当代全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演讲,之后与中国的信息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闫老师正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信息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它正在发展之中,研究热点较多,因而,中外信息科学家的讨论也是少有的激烈。科学家间的观点交锋是激烈的,甚至有拍案而言的场面出现。

面对着火爆的活动现场,闫老师微笑地协调,不愠不火,不紧不慢。从马里胡安研究员的生物信息学收敛到信息的一般理论讨论,他综合大家的观点,一步步地引导大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正是这样的中外科学家交流活动,使我感受到中国的信息科学家们在信息科学一般理论的研究方面,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严肃、温和而有内涵,这就是我身边的闫学杉老师。他坚守学术观点的精神、温文尔雅的态度,也是我接触到的很多中国信息科学家们的特点。本次在对信息科学家的系列采访中,能够与闫学杉老师面对面地访谈,这也是我这位一线教师的一种荣幸。

——武健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 篇5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历史久远的慢性传染病,科学家们从发掘出的早期人类骨骼中发现有驼背的脊柱,这是结核病的病征之一。

中国在2100年前埋葬的尸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在埃及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对于

结核病的描述可以回溯至公元前460年。有趣的是,结核病经常出现在描述都市居民生活的古代著作中,而在圣经或描述乡野居民的作品中却十分罕见。现在我们知道,早期记载的身体各个部位的一些不同的,看似无关联性的疾病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结核病。比如:寻常性狼疮是皮肤结核病、痨病是肺结核、而波特式病是脊柱结合。淋巴结核是颈部淋巴腺体肿大的流浓的一种结核病,在过去十分常见。借助显微病理学和细菌学的近代科学,使我们知道所有这些疾病的过程都是结核病的不同表现。“结核”这一名称并非来自该病的外观特征,诸如身体的消耗等,而是指独特的结节,这是最基本的细胞结构,能完全反应出疾病发生时的特征性组织变化。病理学家借助结节就可以知道结核病的发病过程。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其严重流行的本世纪初,全球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只是到了医学发达的今天,在得到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结核病才不再属于绝症,其治愈率也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世界上感染结核病,并因此而丧生的人数直线上升,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流行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现在结核病已成为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的主要致死因素。结核是艾滋病患者唯一主要的“机遇性感染”,很容易向大众传播。像常见的感冒一样,结核通过空气传播,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感染。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说,由于结核迅速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传播,所以结核病例将有增无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染上结核的可能性是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的30倍。结核和艾滋病病毒同时传播业已成为世界范围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困顿的人群成了结核病的温床。而且是当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鼠疫”。许多当年杰出的人物罹患结核病: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和勃朗特姐妹等。结核病的流行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淑女们常被描写为纤弱、无声气的,极容易昏倒而且有阵发性咳嗽。甚至连当时的服饰也反应了结核病的流行,例如男士们穿的高领衣服,好象就是为了隐藏颈部的结核性淋巴腺炎。

在1993至1996年间,全世界结核病例增加13%。死于结核病的人数比死于疟疾和艾滋病的人数总和还多。全世界去年结核病患者超过700万,近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包括10万名儿童。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现有17.22亿人感染了结核病菌,每年有900万新结核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这一数字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年,那一年全世界约有210万人死于肺结核。目前,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现在许多国家内肺结核病例直线上升,20年内将增加10亿结核病患者。

全世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结核病。专家预测今年将有100万妇女和10多万儿童死于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结核病,但如果防治措施及时得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曾警告说,全球又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但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肺结核病菌可通过空气传播。由于目前全球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远远大于以前,因而患结核的危险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大。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亿人受感染,其中十分之一患病。由于宣传不够,一些人对结核病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及时就医而延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刚一好转就不按疗程坚持服药,致使自身产生抗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专家称,治疗一个产生抗药性结核病人的费用是治疗普通结核病人费用的100倍。这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病人来说无异于被判了死刑。目前,全世界这样的患者有将近5000万人。肺结核病是青壮年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肺结核病例及百分之九十八的死者在发展中国家。贫穷、人口众多、营养不良以及防治措施不力是肺结核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应对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标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专职老师不多,遇到疑问或者想教研,做不到共同探讨;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如:课时的计算、评优、职称等得不到保障,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忽视方法的培养;忽视与社会的联系,造成历史学科与社会严重脱节。好多教师仍是拿着新教材,使用老方法教学,一言堂式讲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对历史学科的厌倦和不重视

首先,学习激情不足。背着包袱学历史,学习上缺乏一种激情和钻研精神,只是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结果学得很死、很苦。其次,历史“副”课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歧视、非专业人员充任历史教师等。

二、应对措施

1.掌握网络平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网络聆听专家理论指导,和同行一起交流常见的难题;学习别人高超的教学手段,精妙之方法;体会和高手的差距,建立学习的榜样。

通过网络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3)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2.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及教学要求,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深化职业理解,优化职业心理

转变教学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性格健全的人,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历史是人文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不应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努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本源。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联系的观点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努力达到运用所学解决历史问题和类似历史情境的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一句话,让学生感觉学历史有用。

4.具体做法

(1)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应有一种“甘为学生谋发展,不拘一格用方法”的精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

坚决反对满堂灌、一言堂,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教学相长,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这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可以避免最坏的。

加强学法指导,其实,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不会学,这里有老师的原因,有教材的原因等,关键还是自身的原因。我们研究新课标、教法,更应该研究学习方法。

(2)历史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计划再好、方法再有效、没有积极负责的教师去执行,最后就很难保证学习效果的真正有效。包括一些历史教师都认为,历史无关紧要。如果连教师都不能认真负责,则可能导致学习全军覆没。教师的认真负责主要体现在:首先,转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其次,努力争取提高学校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保证充足的课时,积极寻求班主任的配合;最后,做好教师分内的事,不能怕烦怕苦,不能流于形式!

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才会使我们历史教育做得更好。

福建南音二弦的历史与现状 篇7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弦管、南管、郎君乐等,南音音乐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它是流传于福建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及其所属各县以及台湾省各地、香港闽南籍居民中的一个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并随着华侨足迹也在东南亚一带传播。南音古朴幽雅、深沉柔美,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在闽南一带,南音习者人数众多,传播广泛,城镇乡村常可闻丝竹管乐之声。福建南音二弦是南音上四管 (又称洞管) 中唯一的拉弦乐器,它与横抱弹奏的琵琶、吹管乐器尺八(洞箫)、小三弦构成南音上四管乐制。南音乐器演奏有其规矩,琵琶是先生,起指挥乐队的作用;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鸣”;而洞箫与二弦的关系,洞箫为主,二弦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另有拍板和之,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与汉相和歌的表演形态极为相似。南音素有弦管、南管之称,从龙彼得先生的《明刊三种》中可知,南音在明代就被称为“弦管”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弦管”一词被做为乐种的指代的只有福建南音,从《精选新锦曲》的扉页图片上有一副插图,图中有三位仕女,分别在吹箫、弹曲项琵琶、拉二弦,说明弦管在明代的主要乐器有箫、琵琶、二弦,因此可以说南音是继承了相和歌的汉时建制。[1]在“上四管”﹙简称“四管”﹚的演奏中,琵琶、三弦主要弹骨干音,二弦与洞箫则必须在琵琶、三弦弹奏的骨干音基础上加花装饰,使骨干音演化为起伏有序、优美的旋律。南音二弦音色柔和、甜美,总是以一种含蓄幽雅、平静柔和的形象来烘托潇洒流动自如的洞箫,即所谓“二弦入箫”,它与其它三样乐器相辅相成烘托唱腔,因此历代南音弦友有句薪传不息的古训:“二弦入箫,箫入唱”,这是南音二弦以及其他南音器乐演奏与伴奏的金科玉律,短短的七个字,形象地勾勒了乐队与演唱之间的地位与关系。南音二弦只有在琵琶、洞箫、三弦共同演奏下,才能完美地表现其艺术特性,而南音音乐也是在四大件共同参与和乐之下才能充分显现出其丰富的艺术魅力。

福建南音二弦除之加用千斤和马尾弓毛外,其形制与唐、宋之奚琴,几乎完全一致,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右侧,可能是遗制,为全国汉族地区仅见。而其乐器的样式也正是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戒坛圆柱上端的木雕飞天所持的二弦,泉州开元寺建筑于唐朝垂拱二年 (明代又重建) ,由此可见南音二弦之古老、珍贵。有关奚琴的由来,刘再生在《中国音乐史简述》中曾写道:“奚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水上游,汉时称乌恒,北魏时自号库真奚,隋唐时称奚。奚琴即由奚族传入中原。它的形制特征是圆形琴筒,有两根琴弦,以竹片为弓夹于两弦间,奚琴后来也叫嵇琴,后世胡琴的形制特征与它基本相仿”。陈旸《乐书》记有:“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鼓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诗》中写道:“竹引嵇琴入,花邀载客过。”在宋代欧阳修的诗中也曾对奚琴有相似的描述“奚梦水皿奚人乐,奚虏弹之双泪落”。(欧阳修所说的奚琴是弹拨乐器,可能是当时奚琴泛指奚部乐器,包括弹拨和拉弦。)奚琴的特点是擅长演奏表现抒情的曲调和长章,因此,自它出现后逐渐被乐队吸收而成为乐队的一员。宋代奚琴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具有一定演奏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在教坊中演奏奚琴的人数己超过了演奏琵琶的人数。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奚琴演奏家,如徐衍,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乐律》中对他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述:“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徐衍在琴弦断了一根的情况下,还能有仅存的另一弦奏完全曲,可见其技艺高超,已掌握了拉弦乐器的换把演奏技术,也说明了当时奚琴的演奏技法之成熟。黄忠钊教授在其《福建南音二弦的形制及其演奏特色》一文中也引用了“奚琴在唐代已出现在我国北方,宋代流传于民间”之论点[2]他在文中还谈到了“自南宋以来,由于中原战事不断,一些唐宋时期的音乐及其古乐器无法得以保存,逐渐销声匿迹。而随着宋都南迁,作为陪都的泉州,以其繁荣的经济,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兴盛,使得唐宋时期的部分音乐及古乐器,有幸在南国故都泉州得以完好地保留”。根据北宋陈旸《乐书》之所载,许多专家也认为南音二弦是由宋代传入泉州,至今仍保留其原貌,宋代存在着用竹片轧及用弓擦的两种奚琴,是我国弹奏乐器经过从轧到弓擦的一种过渡时代,南音二弦的价值就在于它保留了这个过渡时代的实物,可能是我国古代某种弹拨乐器向弓擦拉弦乐器演变过渡的证明,它为研究中国乐器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3)此外,从宋代传入朝鲜的奚琴,据《乐学轨范》的图片看来近于《乐书》所绘。从其琴杆的竹节数量和马尾弓子的使用以及琴码的位置来看,朝鲜的奚琴与现在的福建南音二弦的形制结构更加接近,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有待深入探讨。

从之前谈及的福建南音二弦的历史渊源中可以得知二弦源于古代奚琴,而根据有关奚琴记载的史料、图片分析,中国胡琴类乐器可能和福建南音二弦一样源于奚琴,他们都是拉弦乐器,形制上很相近,发声原理也相近。南音二弦与中国胡琴类乐器形制上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琴轴用红木或乌木等质地坚硬的材料制成,琴轴细端从右往左插入琴杆,即转动琴轴的把手在琴杆的右方,弦友们认为只有这样,装上琴弦后,弦对面板才有足够的压力,这种琴轴的装置与现在所有其他胡琴类的琴轴一律是由细的一端从左向右插入琴杆、转动琴轴的把手在琴杆的左方正好相反。此外,二弦的琴弦装置的方向也同样与其它胡琴类相反,在琴轴的右方粗的一端转手之凹槽处。装置琴弦时,上轴系内弦,下轴系外弦(此点与二胡相同),绕弦方向上轴下轴一致,均为逆时针由外向内绕。调弦时,上轴下轴均为顺时针向外转动。上述南音二弦独特的琴轴、琴弦装置,正是二弦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古代奚琴形制的最重要特征之所在。[3]

二、福建南音二弦的发展及现状

从上述可知唐代出现的轧筝和奚琴(即宋代的蓁和嵇琴)是我国较早出现的拉弦乐器,之后的一千多年来源于同脉的福建南音二弦和中国二胡都是在演变中形成、发展,只是南音二弦在传承中更为遵循遗制、恪守古训,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音乐的诸多信息,以其历史之悠久、形制之独特、技法之巧异吸引着人们。目前也有部分南音弦友对南音二弦进行改革,比如向现代二胡学习、借鉴,如:因为传统南音二弦选用的丝弦存在易跑弦、低音区音质难控制等不足,所以目前部分二弦琴弦选用了二胡采用的金属弦;目前有些南音二弦为了调弦便利,也像二胡那样装上了铜制微调,只是与二胡不同的是二弦把微调装置在琴筒上的琴码下方的弦上,而二胡一般把微调装在千斤与琴轴之间的弦上;南音二弦的千斤宽度比二胡大,目前有些吸收现代二胡按弦法(用指尖按弦)的弦友,他们就喜欢把二弦的千斤宽度调窄一些,便于按弦;还有人把二弦琴弓做成像二胡弓那样的长度,目前有些二弦弦友也对演奏姿势进行改良,他们改变了原来的持琴法,而像二胡持琴法一样,把二弦琴筒移到左腿仅靠腹部的位置上,琴杆略向前倾;还有他们认为用指肚按弦取音也有一定弊端,因此他们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置于琴弦上方,按弦时以食指弯曲最大,其余逐个递减,这样的做法应该是介于二胡与原来二弦的按弦法之间。这些改良也改变了原来南音二弦的特有的持琴法、按弦法。这些改变、创新也许为演奏提高了方便,但这是否有利于福建南音二弦的传承、是否有利于福建南音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呢?这种改制在我看来是不值得提倡的,南音二弦正是具有那么独特的形制、技法,才会有它独具的艺术魅力,如果对它各方面加以改良,甚至越来越靠近二胡的特点,那么它的特殊魅力慢慢就会消失,也许就变成和二胡一样了,那它存在的价值就会受到质疑,而且像为求得明亮音色把丝弦改成金属弦的做法,可能会影响二弦柔美含蓄的韵味、影响二弦在南音乐队中与其他乐器相辅相成、烘托唱腔的本色。当前,福建泉州南音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我们应该珍惜、保护这些使我们得以了解古代文化传统、和先人进行对话的珍贵遗产,对它们的改变、改革应该慎之又慎,尽可能不要轻易改动。南音二弦做为一种区域性的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乐器,包含着大量的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的信息,为考古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提供了实据。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历经千年能保留遗制至今,委实不易,这是历代弦友遵循古制、严格恪守古训才能保存如此完好,使它始终保留着古朴幽雅、深沉柔美的韵味。为了完整保存南音这份丰富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及对它进行研究,已经有无数“弦管忠臣”贡献了毕生精力。我认为不应该在我们手上遗失它,而应负有历史使命感,更好的去保存、爱护,使它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竞争激烈、工作、生活的压力加大,人们在情感上有回归传统、在传统文化中寻求慰藉、舒缓身心的需要,而且保护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大事,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群体都加大力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这种共识之下,经过全社会的努力,通过对福建南音二弦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遵循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原则,使他们继续得以良好的传承,这样才能留给我们的后代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泉州南音二弦教程》 (吴璟瑜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次印刷)

(2) 、 (3) 福建民间音乐简论》刘春曙王耀华编著p589,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上海第1版

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篇8

一、马匹护理的概念

马匹护理至今尚无明确统一定义,笔者尝试借用人类医学关于“护理”的概念来定义马匹护理。人类医学“护理”(nursing)的概念源于拉丁文,原意为哺育小儿,其含义后扩展为保育儿童,照顾老人、病人以及其他需要照顾的虚弱生物个体。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人类医学中“护理”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护理的定义不尽相同。现在普遍接受的是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 年提出的护理概念: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本文“马匹护理”的概念借鉴该定义,即:马匹护理是诊断和处理马匹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二、国外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1.古代文明中的马匹护理。远古时代,人们医疗卫生水平较为低下,对很多健康问题束手无策。但是,人们依然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原始的医疗保健与护理工作。早在古埃及时代,就有人和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相伴的雕塑。说明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开始有动物保护与护理的意识。公元前1900 年,埃及人就在莎草纸上进行有关治疗动物疾病处方的兽医学记载。在古印度,兽医曾和人医一样兴盛。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 年的吠陀时代,一些经典中有大量以韵文记载的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疾病及治疗方法。中世纪欧洲,最早的《动物保健及卫生学》由饲养员和修蹄匠编写,主要涉及牛、羊及马匹的基本护理保健知识;《动物治疗技术》由牧羊人和屠宰工编写,其中都涉及到马匹疾病治疗与护理的内容。

2.现代文明中的马匹护理。随着社会、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马匹护理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1761年,法国在里昂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兽医学校,培养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治疗与照料专门人才。到1800 年,欧洲有12 个国家建立了20 个左右的兽医学校,培养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治疗与照料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从1822 年,理查德.马丁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开始,英国已经开始关注包括马匹护理在内的动物福利问题。两年后,在伦敦一家咖啡屋里,牧师亚瑟·布鲁姆召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反虐待动物协会”,强调对包括马匹在内的动物提供良好的照料与护理。1850 年,法国也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格拉蒙法案》,美国于1886 年通过了《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这一系列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动物保护运动已经从民间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也标志着维护包括马匹福利在内的动物福利的理念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

3.国外马匹护理现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马匹护理与福利标准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1) 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这是最基本的动物福利,对于马匹管理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保证按时饲喂,使马匹免受饥渴困扰。(2)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在基本的生存得到保证以后,居住环境应当舒适。对于马匹管理来说就是要保证马房和马厩的清洁卫生,使马匹感到舒适。(3)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重视马匹疾病的预防与治理,加强护理,减少马匹各种伤病的可能性。(4)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在马匹护理中,应当了解马匹喜爱运动的天性,保证马匹充分的运动自由,防止马匹由于运动不足而出现各种恶癖,如咽气癖,点头癖等。(5)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在马匹护理中,不粗暴对待马匹,爱护马匹,尊重马匹,减少马匹恐惧和焦虑心情。

现在,在世界赛马运动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成熟和完善的马匹护理体系,为马匹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与福利。如在澳大利亚,每个马场都必须配备兽医护理人员,随时为马匹提供治疗护理服务。较大社区也配有兽医工作站,为周边农场提供马匹治疗与护理服务。大学赛马与骑师专业也必须开设马匹护理专业内容,学生能够系统学习马匹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我国马匹护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1.马匹护理发展历史。我国马匹治疗与照料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世界上最早的兽医记载:黄帝时代的马师皇。据文献记载,马师皇者,黄帝时马医也。知马形生死之诊,治之辄愈。证明其为我国马匹治疗护理第一人。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兽医专著为秦朝孙阳所著《伯乐针经》,是中国兽医针灸现存最古的文献,专门记载马匹疾病及其治疗与护理处方。《司牧安骥集》是中国唐代相马、医马专著。它的内容重点是马病各论,以及选录了9 世纪以前治疗马病的经验效方,是现存最古老的兽病方药专集,其中一些药方至今临床应用不衰,实用价值较高。《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其中也有关于马匹治疗与护理的相关内容。我国的马业发展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代马业逐渐落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马匹治疗与护理开始于1904 年创办的第一所兽医学校———北洋马医学堂。

2.我国马匹护理现状。我国马匹护理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目前,国内开展马匹护理教学与研究的机构主要是武汉商学院和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马匹护理教学与研究的大学,其在2008 年开设我国内地第一个赛马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就包括了马匹护理专业知识。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马匹护理基本概念,掌握马匹护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马匹治疗与护理工作。江汉大学随后于2009 年开设马匹护理专业方向,附属于“运动马匹饲养与疾病防治”专业。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农学专科专业,面向全省中职、高职招生,专门培养马匹护理方面专门人才。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大学或机构尚未开展马匹护理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从事休闲娱乐的愿望日益强烈,赛马产业已成为一种休闲文化活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武汉市成为速度赛马竞猜型彩票的试点城市,这必将极大的促进赛马产业在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发展。赛马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养马业的发展,养马业的发展促进了马匹护理学的发展,马匹护理已逐渐发展成为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科,其研究内容、范围及任务等已涉及影响马匹健康的生物、社会等各个方面。随着赛马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马匹护理学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武夷茶历史溯源、传播发展与现状 篇9

武夷山茶人将武夷岩茶的滋味提升为韵味, 又将优质岩茶所特有的韵味升华为“岩韵”, 再将韵归结到“岩”, 这是武夷茶人品饮史上的伟大创造。“岩韵”广泛应用于岩茶的品评之中。目前对“岩韵”的诠释普遍认为“岩骨花香”, 即林馥泉先生所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 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自古至今, 品尝武夷岩茶已成为一件极富诗兴雅意的赏心乐事, 为广大文人雅士所崇尚, 也正因为“岩骨花香”四个字来诠释的“韵”而醉倒折服了众多的茶人、茶友。

今回顾武夷茶史, 明确武夷山产茶于上古时代, 是乌龙茶的故乡, 红茶的原产地。通过这二大茶类向全世界传播, 更进一步证明中国是茶的祖国, 它对世界茶发展史的深远影响。当今, 武夷茶是中国的“国饮”、“国粹”, 也是“世界性饮料”;武夷岩茶, 它最具文化魅力, 保健功能和资源财富, 陈椽教授曾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 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制作技术, 无与伦比, 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今天, 就让我们重振雄风, 续写武夷茶史, 迎来武夷茶更辉煌灿烂的明天!为民族文化,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人类身心健康多作贡献。

1 武夷山产茶始于何时

武夷茶始于何时, 今已无从指出具体年代。据范仲淹“斗茶歌”所载“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栽”, 推测武夷茶发现于上古年代。据胡浩川考证, 武夷菜茶由野生种演变而来。庄晚芳教授认为武夷茶早为古人所栽, 或可能引自浙江乌龙岭。今历史考查, 武夷山发现和利用茶始于夏、商、周 (公元前2000--公元前256年) 之前的神农时代 (据周玉璠、冯廷佺“闽茶概论”) 。又有文字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代 (公元前104--公元前91年) , 见“史记”“封禅书”所载“汉武帝得下官进贡武夷茶后极为赞赏, 祀武夷君用乾鱼”。目前, 根据武夷山汉城遗址发现数以万计的大量陶器茶具, 也证实汉代先民已有饮茶习惯。

至南北朝, 著名文学家江淹 (444--505) 任吴兴县令 (今福建省浦城县) 时撰文对武夷山的赞美词为“碧水丹山”。今天, “碧水丹山”这四个字也广用为对武夷山的代称或对武夷茶的赞美。

茶圣“陆羽” (733--804) 著“茶经” (780) 之“八之出”中载有“岭南生福州.建州......其味极佳....”, 建州即今之建瓯也。唐代文学家孙樵 (约825--855) 撰写《送茶与焦刑部书》中, 曾将武夷茶拟人为“晚甘侯” (作者按:晚甘侯原为唐代贤德文人) 。北宋诗人苏轼 (苏东坡) (1037--1101) 撰就《叶嘉传》一书。此书原是古代研究茶史的文稿。吴觉农评此文后说“苏轼把武夷茶取名叶嘉, 寓意其嘉美, 实际上苏轼是以拟人的词句来赞美武夷茶”。

2 武夷山原产绿茶, 武夷岩茶由绿茶脱颖而出

早年武夷山人种茶采叶, 只简单供作食用、药用或泡饮。文字记载至唐宋年代产制蒸青绿茶团饼茶, 颇得朝廷欣赏成为贡品。至元大德六年 (1302) , 在武夷山四曲溪畔兴建“御茶园”, 雇佣250户, 派人坐园监制大量精美龙团凤饼作为贡茶。直至明嘉靖年间 (1557) 才废除。武夷茶入贡长达255年。鼎盛年代占全国贡茶额的四分之一。贡茶制虽罢, 但贡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传播世界的枢纽, 一直为茶叶界所重视, 至今武夷茶仍有贡茶之称。

元代制茶已从蒸青发展为晒青, 仍以蒸青为主。直到明代朱元璋颁发“罢龙团改制散茶”诏令, 才由蒸青块茶改制为晒青条形散茶。至明代后期, 引进安徽松罗炒青绿茶制法, 这是一大进步;陈椽教授对此的评价:“炒青绿茶发展, 是制茶领域里的大革命。明代许次纾 (1549-1604) 在《茶疏》一文中也赞曰“于今贡茶, 惟武夷雨前最胜”。

至明代后期, 由于炒青工艺的经过连续演变, 竟使岩茶制法脱颖而出, 原因是受武夷山地域生态条件影响, 时有鲜叶采摘后未能及时运回付制;或因小气候多变使制作绿茶加入了发酵因素。见清陆廷灿著《续茶经》引清·王草堂著《茶说》 (1717) 一文记述“茶采而摊, 摊而摝” (作者按:“摝”是摇的意思) ......香气发越......即炒即焙......”。这与当今乌龙茶制法相符合。吴觉农先生和茶界多位专家均一致认为王草堂的《茶说》是乌龙茶 (岩茶) 起源于武夷山的力证。其制作工艺诞生于明末清初, 距今有三、四百年历史。

自清末至民国, 岩茶制作工艺渐趋成熟, 向省内外传播, 也开始输向国外。后因清末政府统治的无能和印度、锡兰 (今斯里兰卡) 红茶崛起等原因影响武夷茶生产步伐。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1918) , 兵灾频繁, 产业一度陷于困境。但中国茶毕竟传承历史久远, 特别武夷岩茶拥有仙境般丹霞地貌, 独特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为世界各国所同嗜, 永远是一张击不败的品牌, 即使一度受挫, 也仍保留一定销路, 见《崇安县新志》载:“印, 锡虽竟销, 也终未能攘而夺之”。

抗战期间 (1937--1945) 在崇安县成立全国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 从事武夷茶的生产科研, 大批茶叶界学者专家荟萃于当时日寇未及践踏的武夷山, 包括张天福、吴觉农、蒋云生、王泽农、庄晚芳、李联标、庄任、林馥泉、尹在继、吴振铎等茶业界有影响人物, 他们于1940年创办福建示范茶场 (厂) , 1942年筹办崇安茶叶研究所 (今武夷山茶场 (厂) ,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前身) , 专家们齐心协力, 孜孜奉献于茶事。他们对武夷山土壤、地域、植被、生态、茶树品种、栽培技术、制作工艺、岩茶品质、泡饮技艺、人体保健等方面进行探讨。随后, 大批学术论文面世, 将岩茶品质与生态、工艺过程的研究上升为理论。茶叶界一致确认为这阶段是武夷茶发展史的关键, 它对今日武夷茶产业基础奠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红茶由武夷岩茶工艺演变而来

如上述武夷山先有绿茶, 后有岩茶, 随后又演变为小种红茶或工夫红茶。

小种原是武夷外山茶没焙干的毛茶, 堆压发酵, 入锅炒干而成。正如《莼浦随笔》所述:“红茶先晒, 乘热复以布, 色变红, 再晒不过火”。此小种茶由福州茶行出口至北欧, 称烟小种。工夫茶也导源于武夷山, 据清《闽茶录异》记述:“闽诸群皆产茶, 以武夷为最, 最细为奇种......次为名种......为小种......火侯不精色黝而味焦, 即泉漳人所称工夫茶”。另见证于张天福先生的《福建茶史考》指出:“乌龙茶 (岩茶) 继绿茶后 (始于16世纪) 。红茶继乌龙茶 (岩茶) 之后, 开始发明是正山小种 (亦称星村小种) 的制法 (出口约始于18世纪) ”。程启坤先生《中国茶经》《红茶的产生与发展》一文所载:“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 发现日晒代替杀青, 揉后叶子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是由崇安小种红茶开始的......演变为工夫红茶......传播到安徽、江西等地......1875年安徽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 将福建红茶带回, 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祁门工夫红茶”.....后中国红茶出口......印度等国将此发展为红碎茶......”。

以上史料足以说明, 当今世界产销量最大的茶类------红茶起源于武夷山, 在茶发展史上武夷山又作出的一次伟大的贡献。

4 武夷茶的传播与发展

武夷山为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当地茶树有性群体武夷菜茶由野生种演变而来。最早人们采摘茶树鲜叶食用, 饮用或药用, 直至唐代除日常饮用外, 还蒸制块状饼茶作为相互间馈赠礼品。从宋代开始以贡茶形式进行传播。

武夷茶、对外贸易从明代起已有文字记载。早年出口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38年派人到武夷山, 以下梅村为起点, 运茶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转运欧洲。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晋商万里茶之路”, 与早年“丝绸之路”同享盛誉。到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 将武夷茶从厦门出口至英国, 扩展到美洲。1757年, 英商运茶又采取陆海兼运;从武夷绕道江西省抵广州再出海至欧洲。五口通商后, 中国茶外贸量剧增, 开辟福州、厦门为主要港口, 福建省茶叶外销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二分之一, 其中主要是武夷山的茶。

从十六、七世纪开始, 武夷岩茶风靡欧美市场, 饮茶成为各阶层集会的高尚礼节, 也成为欧美各国普遍饮料;有许多西欧人因喝了武夷茶才知道有中国;因武夷茶誉满全球而轰动了学术界, 引起植物分类学家和生物化学界的重视;如1908年瓦特watt和1919年可恩司徒Cohen.Stuart分别将茶树分为四个变种。其中之一均为武夷变种 (Var.bohea) , 作为中国茶树的代表, 1981年庄晚芳教授根据茶树植物亲缘关系, 把武夷亚种 (SSP.bohea) 和武夷变种 (Var.bohea) 列入了茶树分类系统。1840年美国人乌克斯著《茶叶全书》《茶之化学》篇, 指出“从茶叶的茶单宁中分离出一种名为武夷酸的物质”, 后证明这武夷酸即为没食子酸。

除此, 中国武夷茶的美誉也引起国外医学和文学界的青睐。如荷兰著名医师尼拉斯.迪鲁库恩在1641年出版的“医学论”中说“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茶, 由于茶的作用, 饮茶人可以从所有疾病中解脱出来, 并且可以长寿.....”。英国文学家迪拉利评论说;“茶颇似真理的发展, 始则被怀疑.....及传播渐广, 则被抵毁, 最后乃获胜利, 使全国自宫廷以迄草庐皆得心旷神怡”。又文学家诗人萨尔丑斯对乌龙茶的芳香韵味极为赞赏。1663年诗人瓦利曾为饮茶皇后卡特琳作诗, 其中一句“月桂与秋色, 美难与茶比.....”。

至19世纪初期, 我国茶叶量出口急剧增加, 至1860年输英茶叶占输出总量的90%;至1876年, 输美国的茶叶量在各不同国家中又独占鳌头, 据厦门海关年度贸易报告:至1877年, 厦门乌龙茶输出量达5425.68吨的最高记录, 但在这以后, 因受国内生产困境和国外市场竞争, 武夷茶对外贸易逐年跌落。直至新中国建立, 茶叶外贸得以恢复且迅速上升。目前福建武夷茶远销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新、马、泰、英、法、德、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港澳等。

武夷茶内销始于明末清初。开始有闽南商人到武夷山学习工艺并带走茶籽。传播到安溪、漳、泉、永春、粤东潮汕等地, 以后转向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各国。今安溪铁观音等乌龙茶、台湾包种、漳州水仙、永春佛手、广东凤凰水仙等制作工艺均师承武夷岩茶。

5 今日武夷茶

新中国建立后, 武夷茶产业得到恢复发展, 尤其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产步伐加快。截止2013年全市植茶面积13.8万亩。产量达7300吨。全市茶叶大小加工厂137家。茶叶 (岩茶) 研究所25所。茶叶机械化采摘面积达80%以上。综合做青机普遍推广使用。近些年来, 由企业、科研、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 开创了许多制茶机械和新工艺产品;如智能化电脑控制操作综合做青机, 快速萎凋机的研制投入使用和新工艺岩茶紧压茶的创制;目前大红袍、水仙等系列紧压茶产品已批量生产销至省内外各地。

纵观当今武夷岩茶已成为国民经济、农业旅游业的支柱产业, 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归纳分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5.1 品质优化, 产品得到国家保护提升

自1986--1997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连续9次由农业部、商业部等授于优质奖、金奖。2002年在广州茶博会上, 20克“大红袍”拍卖18万元。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制作肉桂茶于1989年获得农业部优质产品奖, 2000年在凯捷杯茶王赛中荣获“肉桂王”和“水仙”、“毛蟹”品种金奖。2001--2013年幔亭岩茶研究所又连续多次获得优质奖或一等奖。

2002年武夷山岩茶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武夷岩茶 (大红袍) 制作工艺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制定武夷岩茶国家质量标准, 制定实物标准样茶, 创建实物防伪平台。

5.2 茶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武夷山为世界旅游胜地, 茶文化、茶事活动的不断强化, 交流丰富了旅游的“娱”“购”内涵;在旅游促销上茶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如在举办茶事活动, 接待或外出等场合, 以茶为媒, 以茶为礼;藉以推动茶产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5.3 科技开发旅游资源, 丰富旅游景点内容

武夷山拥有颇具文化特色的景点, 是以科技力量所创建的, 如“御茶园”和“印象大红袍”等。

早在20世纪80年代, 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元代“御茶园”遗址建立“御茶园名丛观察园”, “武夷岩茶传统工艺初制厂”, “御茶园茶楼”, 并修复元代御茶园标志性实物---“通仙井”。

“名丛观察园”是武夷山市科技人员发动群众从全市各产区的名丛中挖掘选育出来的。历经二年, 对菜茶有性群体通过剪穗育苗共征集到216个, 后又从中筛选出165个名丛, 定植于新建立的“名丛观察园”。

2010年, 由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为张艺谋导演《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提供培训场所。并对首批表演者担任传统工艺的技术指导, 取得圆满成功。

上述景点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观赏, 对继承传扬武夷文化很有意义, 是明智的举措。从以上景点再配合其他景点如“大红袍线路”、“九曲溪碑林”、遇林亭 (宋代兔毫盏) 、宋街茶观、仙人一啜等地游览, 往往会给人一种实地实物展现,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武夷茶深厚根基、文化内涵的理解;许多游人通过“茶楼”、“仙人一啜”等地品茶活动, 对武夷岩茶的特殊生态、特殊品种、特殊工艺产生兴趣, 并对岩茶品质特点和泡饮技艺也有了基本概念, 并能将此概念转化为具体形式, 学会操持小杯、小壶、嗅香试味, 感受活甘清香, 从而达到释躁平矜, 怡情悦性的精神境界。

5.4 品种选育有效促进武夷岩茶品质优化

品种是优质基础。近三十年来, 武夷山茶农和科技工作者对品种选育作出很大贡献。除了大红袍、水仙、肉桂三大当家品种外, 主要指保护和开发利用武夷名丛资源和新品种的引进。

武夷菜茶及其各类名丛群体, 是历史形成武夷岩茶独特品质风格的保证因素之一。名丛资源在上世纪40年代“五大名丛”基础上, 1981年武夷山市科研人员通过征集, 并在御茶园遗址上建立起拥有165个名丛的“御茶园名丛观察园”, 以后于2011年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又从中筛选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武夷白牡丹、武夷金桂、金锁匙、北斗、白瑞香等“武夷十大名丛”。并编撰了《武夷十大名丛》一书。另外, 1980年武夷山市综合农场的科技人员开展了“武夷名丛选育”课题研究, 在九龙窠、霞宾岩设置“名丛、单丛资源圃”。经多年的观察、示范栽培后筛选出70个名丛。同时, 将这70个名丛的原产地特征、特性等以图文结合形式整理出版《武夷岩茶名丛录》一书, 为人们了解和利用名丛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武夷山早年从外地引进品种有黄旦、毛蟹、梅占、本山、佛手、桃仁、八仙茶、凤凰水仙、奇兰等, 多数为中芽种。本世纪初从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引进一批新育成杂交新品种, 有黄奇、金观音、黄观音、紫玫瑰、黄玫瑰、金牡丹等, 都为早芽种 (紫玫瑰为中芽种) 。上述不同时期引进的茶树品种, 栽植面积约占武夷山总面积的30%, 其余70%的面积所栽植的是肉桂、水仙、大红袍三大当家品种与各类名丛。它们绝大多数为晚芽种, 仅少数为中芽种和特晚芽种。

茶叶科技界的学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做好现有品种和外来品种合理搭配, 是保持和发展岩茶产品风格多样化的前提。今后应尽量利用现有品种资源, 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武夷名丛资源的同时引进适制乌龙茶具特殊花香韵味, 不同品质风格的新品种, 做好品种搭配, 缓解采茶季节高峰, 整体提高武夷岩茶品质, 对促进武夷茶产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天喜.武夷茶经.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孙威江等.武夷岩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年.

[3]张天福等.福建乌龙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

[4]陈德华.中国武夷岩茶十大名丛.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2011年.

[5]罗盛财.武夷岩茶名丛录.科学出版社, 2007.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10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承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而且还担负着塑造现代公民的重要使命。然而, 目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甚至十分堪忧。如何有效地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焕发活力, 是每一位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1. 对历史教学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得到推行, 但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坏及教师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尺, 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一些农村中学为追求升学率, 有意增加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时数, 很多教师则将历史课当做可有可无的“副课”, 随意挪用历史教学课时。如, 一些带语、数、外主干课程的教师因课时不够, 通常会占用历史教学课时, 历史课变成了“优惠券”、附属品。

2. 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部分农村中学常常以进入高一级学校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激励教师的依据, 奖惩政策只针对“主课”教师, 与历史等“副课”教师毫无关系。这严重挫伤了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历史教师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教学中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3. 部分学校师资匮乏且教师素质低下。

在当前农村中学中, 有部分学校历史教师匮乏但又未及时配备, 历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带。这些教师或因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或因精力不济等原因, 对于历史学科教学难以胜任。

4. 升学考试机制不完善。

历史学科被排斥在中考科目之外, 为了准备中考, 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集中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备考。每周仅有的两课时历史课被“临时”取消, 被用来讲ABC等。

5. 教学设备不足。

部分农村中学在历史教学设备上投入甚少, 有些学校不要说历史录像资料, 甚至连最起码的历史挂图都残缺不全, 更谈不上多媒体的运用了。

6. 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 一些不良观念影响着农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不少农村学生家长见到孩子对历史学习稍感兴趣, 不是谆谆教诲, 而是厉声相向, 如此的环境, 怎能让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呢?

二、对策

1.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从国家的前途、青少年的未来着想, 树立和强化素质教育观念, 依法治教, 规范办学行为,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学课时的规定, 开足开全历史课, 不应以任何理由取消、挪用历史教学课时。要建立健全历史课程的上课、测评制度,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要尊重历史教师的劳动, 关心、支持并指导历史教师的工作,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一不合理现象, 改变以往学校成为“应试教育”练兵场的错误做法, 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制定考评制度上, 学校要同等对待“主课”与“副课”教师, 应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3. 加强历史教师配备。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让科班出身的历史教师充实到教学的第一线。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 应充分认识到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改变照本宣科的不良教风。

4.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学校应以学生为纽带,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 鼓励他们关心子女的兴趣和特长, 注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 加大对历史教学设备的投入。

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中学,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购置历史教学设备的资金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之中, 为实施现代化历史教学提供切实的保障。历史教师应积极自制教具, 并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6.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考改革。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与改革途径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而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等。这三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和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作用。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困境

1.理念的缺失。人们虽然知道读史可以明智,了解历史是把握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所必需的源泉。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认为历史学是“无用”的学科。尤其在当今市场化时代,人们往往以经济利益作为评价事物是否有用的主要标准,历史学因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自然而然的被人们所冷落。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学生不再将历史学作为一门关键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将不再重视历史学的学习。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难题。

2.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不合理。历史教师的素质如果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不适当,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具体来说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缺乏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给中学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中学的历史教学,仍然以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理论与实际结合欠缺。中学历史课讲述的内容,绝大部分离现实社会太远,缺乏时代气息,这也是学生不愿学习历史的原因之一。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历史老师一味地罗列知识,将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厌恶感。例如,在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时,教师没有充分肯定其进步性,而是急急忙忙地指出其局限性及表现,又联系美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的现实问题,指出:美国没有资格指责别人没有人权,它那时存在着严重的人权问题。联系这个现实问题评价l787年美国宪法,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1787年宪法是落后的。实际上,美国1787年宪法在当时世界上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是先进的。再者,我们抨击美国现在玩弄的人权战术,应用当代美国存在的人权问题作依据,否则这种抨击也是苍白无力的。对1787年美国宪法,肯定其进步性是主要的,同时指出它有时代局限性。

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途径

1.充分认识历史课的作用。中学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在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格教育方面的作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中国的人文传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近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心志脆弱、挫折耐受力差、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及敌对行为时有发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信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海洋,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将学科知识教学和青少年的心理教学有效结合,以使中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2.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历史教师在人才培养和历史教学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改善教学方法,以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才。首先,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专多能,由历史学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应搞好教师在职培训。对非专业教师以基本的历史知识培训为主,以利于他们尽快胜任历史教学;对专业历史教师的培训应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科前沿动态为主,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单一方向的讲授和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将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易使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历史教学的学科能力培养功能和人文教育功能丧失。鉴于此,学校和老师应努力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赣南围屋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篇12

关键词:围屋,历史地位,现状,保护意识

0 引言

围屋毫无疑问是客家人的真实文化,是客家文化与精神的浓缩。从客家人的第一次迁移开始,建筑的形式就追随他们祈求安定生活的心态而发展演变着。赣南从安史之乱时期就成为接纳北来客家先民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建筑形式也从明末清初开始逐渐成熟走向形制。赣南的围屋有别于福建的土楼,亦不同于梅州的围拢屋。典型平面为方形,占地多为十余亩,四角构筑突出左右1 m的炮楼,墙体为青砖或花岗石砌成,厚度多为0.8 m~1.5 m。一般为2层~3层,围内必设有水井,以备战时使用。围屋平面有“口”字形和“国”字形两种。

多少岁月,直到民国时期,围屋的建设都从未间断。明清时是其建造高峰期。赣南三大围屋: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和杨村乌石围都建于此时。其中关西新围作为全国最大的方围屋,更享有“东方的古罗马”之美誉。

赣南一直都是客家大本营之一。在赣南,客家的祖祖辈辈所留存的围屋约500座,其中有370多座在龙南县,因保存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称为“客家围屋博物馆”。其余130座分布在大余、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县。如此巨大数量的客家建筑为我们研究客家,了解客家提供了直接信息与答案。

1 赣南围屋研究滞后的原因

引用曹麻茹的观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同一棵树,它的根往下(过去)扎得愈深,它的枝干向上(当代)成得愈高,而它的果子(未来)就会愈来愈丰硕。虽然我们着眼点是树干和果子,但我们不能漠视“根”的作用。

说起对赣南围屋的研究较之其他地域的围楼来说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1.1 研究起步晚,社会关注度不够

对赣南围屋的研究,是从1990年韩振飞先生在《江西日报》发表了《赣南的客家坞堡》之后才开始的。这较之闽西土楼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就被介绍出来实在有些晚了。而对粤东围拢屋和深圳龙岗围屋的关注和研究也早于赣南,并且依托其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进展很快。如今,福建土楼已于2008年7月6日,经在加拿大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从已发表出版的围楼文章和专著看,有关闽西土楼的约占总数的80%以上。而谈到客家围楼人们的第一认识也往往是土楼那巨大的圆形小宇宙这与赣南围屋的悠长历史与庞大的数量是不相吻合的。

1.2 早期政府重视度不够,村民无保护意识

目前,赣南围屋得到保护、开发、利用的只是关西围、燕翼围、乌石围、栗园围等少数的十几座,大部分围屋仍是不为人所知,并且赣南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建筑形态自明朝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悄然消失了,由于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年久失修而濒临倒塌的客家民居因得不到维修而逐渐消失。

1.2.1 早期当地政府不够重视

政府是百姓事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他们高瞻远瞩,应该为百姓的各项事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具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对于如此众多的客家围屋,无疑这些建筑的破坏和消失会逐渐削弱当地的地域特色。长此以往,赣南成为一个没有自己独有风格的地方,那么人们还会去吗,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还会在那召开吗?而相比之下,福建的当地政府对围楼的保护意识要强很多。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他们的申遗工作是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相信这漫漫十年间,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然后才有了今天的果实。

1.2.2 赣南当地的村民没有保护留存围屋的意识

不能否认的是,围屋本身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了。无论是采光通风还是卫生条件等等都无法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足够的舒适度。如今,绝大多数围屋都被废弃,零星住在围屋里的基本上也都是老人和孩子。用当地人的话说,谁都不愿意还住在围屋里,有一点钱的人都搬出去了。他们的离去往往都是义无反顾的,对于遗留下来的屋子基本上都是彻底废弃,完全不管,更难要求他们有修缮保护的念头了。同时,围屋的存在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原因,往往都是建在旷野乡村,人们的信息往来不发达,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关注客家文化,研究客家建筑了。因此,当村民需要重新盖新房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原址拆除围屋,进行新建,这样就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围屋就此消失了。

1.3 资金不足,经营模式滞后

当地经济的不够发达无疑使得保护和修复工作不能如人所愿。不可否认的是围屋的维护和修缮并不是口头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每一幢建筑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它修旧如旧,保持原色,而且后期仍然需要不断的投入去维持。赣南共有约500座围屋,如此数量的围屋所需要的经费是庞大的。如果全靠政府补贴这无疑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又不得不解决的难题呢?答案是全面更新经营模式。传统的模式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需求,必须寻找其他更有效的方式。

2 赣南围屋突“围”

如今,看着福建闽西土楼的名声大噪,粤东围拢屋的风光,无论是当地的领导还是村民们,正在全面的更新他们的观念。改革开放30年,围屋正在奋勇突“围”。那些过往的遗憾已经被许多人认识到了。他们意识到这些客家建筑是宝,是客家的魂。没有了这些建筑,有关客家的历史、文化记忆将会越来越薄弱。所有人都越来越重视围屋的保护和利用了。

在赣南,围屋的保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政府将在未来3年对整个赣南围屋的具体数量进行普查,并且对每座围屋的质量加以评定,以便后期对它们采取合适的修复工作。由于关西新围已扬名在外,因此选定龙南—关西这条线上的所有围屋进行首批修复和保护,打造“一围一品”。如:根据渔仔潭围自古就有酿制米酒的传统习俗,当地政府将其打造成客家酒堡文化。而位于桃江乡洒源村的龙光围是历史上三南游击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该乡正在把这里建成革命教育基地。其他,如将关西新围延续其建筑文化,经商文化;栗园围则定位为官宦文化;隘背围是农耕文化等。这样以点代面,选定了几个保存比较好的围屋,进行先期修缮和利用,全面带动当地的围屋旅游和知名度。

3 结语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乐观的期待。最根本的是,村民和当地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围屋的价值意识决定物质理论决定实践。有了主观能动性比什么宣传都来得行之有效。

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是关键。目前从事客家建筑研究的有建筑院系的师生,或在建筑行列的从业人员,还有历史、地理、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他们研究民居的物理性能,强调继承和借鉴作用;或者关注民居的社会性能,强调文化的演变原因。他们的工作不断推动着客家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使这些老建筑重新焕发出适应当代生活旅游需要的新活力。同时加强与闽粤等地的交流,学其先进,共同进步。

通过对整个赣南围屋全面系统的规划,全面提高客家意识,提升客家关注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突出当地特色,进行形象设计。随着这一系列工作的展开,必将提高赣南围屋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幼楠.赣南围屋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8-35.

[2]荷葆国.“穷山恶水”的乐章——赣南客家围屋[J].民族论坛,2006(11):27-28.

[3]赖锦洪.从龙南围屋变迁看改革开放30年:围屋突“围”[N].赣南日报,2008-07-25.

上一篇:隔震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下一篇:贵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