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系统

2024-11-21

符合系统(共12篇)

符合系统 篇1

飞机刹车系统是飞机起飞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飞机的安全起降极为重要。民用飞机的特点是安全、舒适、经济、环保,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适航标准是针对民用航空产品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是民用飞机适航审定的基本依据。中国民航总局于2011年11月7日发布了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部的第四次修正版,即C C A R-25-R 4,其中25.7 35条款“刹车”进行了更新,表明局方对刹车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刹车系统概述

民用飞机的刹车系统一般由刹车装置和刹车控制系统构成。刹车装置是指能量吸收装置,现役的飞机多采用碳-碳复合材料,通过多组碳盘间的摩擦来吸收飞机着陆时的巨大动能。刹车控制系统,现代飞机一般采用电传、液压作动来控制刹车装置。

某民用运输机的刹车系统采用电传、液压作动方式,由正常刹车系统、备份刹车系统、停机刹车系统组成,系统为100%备份。正常刹车系统由刹车控制盒、2个刹车控制双阀、液压保险及压力传感器组成;备份刹车系统由备份刹车控制盒、2个刹车控制单阀、液压保险及压力传感器组成;停机刹车系统主要有蓄压器、停机刹车控制阀及停机刹车开关构成。

系统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正常刹车、备份刹车和应急刹车。正常刹车时,刹车控制盒控制刹车控制阀输出预定压力实施刹车。正常刹车系统故障时,启动备份刹车系统。备份刹车系统由备份刹车控制盒控制,也具有防滑功能、接地保护、轮间保护功能。备份刹车系统失效后,可由飞行员通过驾驶舱防滑解除开关切换到模拟模块的应急刹车模式,此时不带防滑保护。

其中收上止转刹车由备份刹车控制盒控制完成。停机刹车为电控方式,停机刹车开通后,刹车控制盒控制正常刹车控制阀输出最大压力后,关闭停机刹车阀,实现停机刹车。

正常刹车采用1号液压系统供压,备份刹车采用2号液压系统供压,当飞机液压能源系统失效时,蓄压器将提供压力,使飞机具有不低于8小时的停机能力。

2 主要适航条款的考虑

CC AR 25.405条款规定:次操纵器件,例如机轮刹车、扰流板和调整片的操纵器件,必须按一个驾驶员很可能施于这些操纵器件的最大作用力进行设计。可以采用下列数值(如表1)。

(1)限于襟翼、调整片、安定面、扰流板和起落架使用的操纵器件。

条款中明确的提到“机轮刹车”操纵器件的操纵力须根据这些驾驶员可能施加的最大作用力进行设计。

机轮刹车系统的操纵器件有: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停机刹车开关、防滑解除开关及刹车脚蹬。其中自动刹车选择开关为多位旋钮开关,防滑接触开关为两位拨动开关,停机刹车开关为两位旋钮开关,均不涉及载荷,涉及载荷就只有刹车脚蹬。当采用人工刹车模式时,飞行员对刹车脚蹬施加力,脚蹬机构中的脚蹬位置传感器将飞行员施加的载荷转换成刹车系统可以识别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刹车盘上的刹车力,达到控制飞机的目的。要满足25.405条款,就要求设计刹车脚蹬机构及传感时,考虑到驾驶员的限制作用力,刹车力度设置既不能太小,让飞行员很容易施加最大刹车力,也不能太大以至于飞行员难以施加足够刹车力。

C CA R 25.735刹车是机轮刹系统的最主要条款,并且CCARR4将其进行了更新,使之与FAR25、CS-25的适航要求一致。这就给民用飞机的适航带来了新的挑战。条款规定有以下几点。

1)批准。

每一包含机轮和刹车的组件都必须经批准。

2)刹车系统能力。

刹车系统及其相关系统必须设计和构造成。

(1)如果任何电气、气动、液压或机械连接元件或传动元件损坏,或者任何单个液压源或其它刹车能源失效,能使飞机停下且滑行距离不超过第25.125条规定的滑行距离的两倍。

(2)无论在飞行中或在地面上,刹车或其附近元件失效后从刹车液压系统泄漏的液体都不足以引起或助长有危害的火情。

3)刹车控制。

刹车控制必须设计和构造成:

(1)操作时,不需要额外的控制力。

(2)如果安装了自动刹车系统,必须有措施如下。

a预位和解除预位该系统。

b允许驾驶员使用手动刹车超控该系统。

4)停留刹车。

飞机必须具有停留刹车装置,当一台发动机为最大推力,同时其它任何或全部发动机为直到最大慢车推力的最不利组合时,打开停留刹车装置后,无须进一步关注就可以防止飞机在干燥的带铺面的水平跑道上滚动。该装置必须放在适当的位置或充分保证避免误操作。当停留刹车没有完全释放时,驾驶舱中必须有提示。

5)防滑系统。

如果安装了防滑系统会有以下情况。

(1)无须外部调整就可以在预期的任何跑道情况下进行满意地操作。

(2)在所有情况下必须优先于自动刹车系统(如果安装)。

6)动能容量。

(1)设计着陆停止。设计着陆停止是在最大着陆重量下可操作的着陆停止。必须确定每一个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的设计着陆停止刹车动能吸收要求。必须通过测功器测试验证,在整个定义的刹车磨损范围之内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能够吸收不少于该水平的动能。必须达到飞机制造商刹车要求的能量吸收率。平均减速率必须不小于10fps2。

(2)最大动能加速停止。最大动能加速停止是在最临界的飞机起飞重量和速度组合状态下的中止起飞状态。必须确定每一个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的加速停止刹车动能吸收要求。必须通过测功器测试验证,在整个定义的刹车磨损范围之内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能够吸收不少于该水平的动能。必须达到飞机制造商刹车要求的能量吸收率。平均减速率必须不小于6fps2。

(3)最严酷的着陆停止。最严酷的着陆停止是在最临界的飞机着陆重量和速度组合状态下的停止。必须确定每一个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最严酷的停止刹车动能吸收要求。必须通过测功器测试验证,在刹车热库达到完全磨损极限情况下,机轮、刹车和轮胎组件能够吸收不少于该水平的动能。对于极不可能的失效情况或当最大动能加速停止能量更严酷时,不必考虑最严酷的着陆停止。

7)高动能测功器停止后的刹车状态。

按照本条(f)要求的高动能刹车试验停留刹车迅速和完全地作用了至少3 min后,必须证明,从停留刹车作用起至少5 min不能发生状况(或者在停止期间不能发生),包括轮胎或机轮和刹车组件的火情,可能妨碍安全和完全撤离飞机。

8)储备能量系统。

如果使用储备能量系统满足本条(b)(1)的要求,必须向飞行机组提供可用储备能量指示。对于以下情况,可用的储备能量必须充足以下几点。

(1)当防滑系统没有工作时至少可完成六个完整的刹车。

(2)在飞机经审定的所有跑道表面条件下,当防滑系统运行时飞机完全停止。

8)刹车磨损指示器。

对于每一个刹车组件,必须有措施保证在热库磨损达到许可的极限时有指示。该措施必须可靠并容易看到。

9)过热爆裂保护。

对于每个带刹车的机轮,必须提供措施防止由于刹车温度升高导致的机轮失效和轮胎爆裂。并且,所有机轮必须满足第25.731条(d)的要求。

10)兼容性。

机轮和刹车组件与飞机及其系统兼容性必须经过验证。

对25.735(a)条款,由于机轮和刹车都是由专门的制造商提供,有较为完善的设计制造标准,由制造商向局方表明其符合性,即可满足此条适航要求。

25.735(b)(1)条要求单一元件的损坏不能降低刹车系统的刹车能力,这一条可以从刹车系统的架构上来说明:由于飞机有两套独立的100%备份的刹车系统,还有蓄压器可以提供应急情况下的液压能源,其中一套刹车系统的元件损坏,即使是核心部件损坏,只要飞机可以及时切换到另一套刹车系统,飞机仍具有100%的刹车能力。

25.735(b)(2)关注的是从刹车泄漏出来的液压油的防火问题。这条可以通过2点来说明:(1)采用的液压油具有阻燃特性,不会助长火势:(2)刹车系统的管路中装有液压保险,当短时间内流过液压保险的液压油超过一定量,即液压油泄漏超过一定量时,液压保险会自动切断液压回路,阻止液压油的继续泄漏。

25.735(c)关心的是刹车控制,刹车系统具有自动刹车模式和人工刹车模式。飞行员通过自动刹车选择开关选定刹车档位后,飞机即进入自动刹车模式,无需其他操作;飞行员通过拨动防滑解除开关,将刹车系统切换到人工模式时,飞行员只需脚踩刹车脚蹬即可进行刹车,也无需其他操作。这样就满足了25.735(c)(1)的要求。至于25.735(c)(2),飞机具有自动刹车功能,通过防滑解除开关可以手动解除自动刹车,可以说明。

25.735(d)飞机具有停机刹车系统,符合“具有停机刹车装置”。至于停机刹车的能力的鉴定,可以通过计算分析和试验来证明其符合性。停留刹车装置即停机刹车开关,布置在中央操纵台后部,并且需要拉起才能够操纵,可以有效的防止误操作。停留刹车没有完全释放时,通过ECAS告警来提示飞行员,这一条可以通过设计说明和实验来证明符合性。

25.735(e)飞机具有防滑系统,此条适用。C(1)要求防滑系统可以自动的在“预期的任何跑道”上进行满意地操作。为了符合此条,需要选定设计跑道,采集跑道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并最终通过试飞行试验来验证其符合性。C(2)要求自动刹车系统要包含防滑功能,这条可以通过设计说明来符合。

25.735(f)是对刹车装置的刹车能量进行了要求,设计着陆停止、中止起飞、临界着陆停止的情况下,刹车装置的能量吸收要达到设计的吸收,由于此条要求的是刹车装置的性能,而刹车装置一般从供应商处采购,供应商制造刹车装置时,根据TSO-C 135a的标准足以满足适航的要求,应由设计单位和供应商共同向局方表明符合性。

25.735(g)首先要求高动能刹车后,停机刹车功能能正常使用并保持3分钟以上,还要求从停机刹车起作用后,至少5分钟没有机轮、轮胎、刹车组件的火情。此条同(f)条一样,可以通过供应商的鉴定试验来向局方表明符合性,必要的话还可能用飞行试验来验证。

25.735(h)储能系统的要求,刹车系统含有蓄压器,在EICAS上,设计了蓄压器的储能指示,可以通过设计说明和试验来表明符合。对25.735(h)(1)储备能量可以满足6次完整的刹车,可以通过先进行分析计算,再通过试验表明符合;对25.735(h)(2)可以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来表明符合性。

25.735(i)刹车装置的附近装有磨损指示条,维护人员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磨损指示条来了解刹车碳盘的磨损状态,以便及时更换,此条通过设计说明和机上检查即可表明符合性。

25.735(j)飞机机轮上装有热熔塞,当刹车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热熔塞融化带走部分热量,同时松开轮胎的阀门放走一部分气体,防止轮胎爆裂,此条主要可以通过设计说明和试验来表明符合性。

25.735(k)兼容性主要考虑的是刹车系统内部以及刹车系统与其他系同和结构的兼容性情况。由于包含内容较广,可以从一些元器件的鉴定试验,环境试验等来说明,并最终通过试飞试验来验证其符合性。

3 结语

刹车系统要满足适航取证要求,除了本文提及的适航条款外,还有25.1309安全性要求,25.1435液压系统等很多通用条款要符合。系统设计时,适航方面考虑得越多,系统就会越完善,飞机也就越安全。

摘要:本文以某民用运输飞机的刹车系统为例,分析了当前民航运输类飞机标准CCAR25部中刹车系统主要适航条款,提出了刹车系统航条款的符合性说明方法和验证思路。

关键词:刹车系统,适航要求,符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航总局.CCA 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S].2011-11-7.

符合系统 篇2

一、通风系统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应坚固,连接应严密,并不得有产生气体滞留的死角;

二、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并应在通风量大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的主电源;

三、在运行中,进入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易燃物质或其它有害物质;

四、在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运行中,其风压不应低于50Pa,

当风压低于50Pa时,应自动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出信号;

五、通风过程排出的气体,不宜排入爆炸危险环境;当采取有效地防止火花和炽热颗粒从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吹出的措施时,可排入2区空间:

六、对于闭路通风的正压型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应供给清洁气体;

七、电气设备外壳及通风系统的小门或盖子应采取联锁装置或加警告标志等安全措施;

符合条件再出手 篇3

企业并购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企业走外部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与新设企业、走内部成长道路的传统途径相比,并购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节省开拓市场、培养人才的时间,形成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效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当代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并购其他企业的过程中成长、发展、壮大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的风潮席卷全球,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4次并购浪潮之后,又形成了第5次并购浪潮。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购始于1984年,河北省保定市纺织机械厂通过承担债务的方式并购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创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并购之先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全国主要城市,企业并购迅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迅猛发展,上市公司以管理层收购和外资收购为主要方式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同期,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国有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整体或部分产权交易的企业并购空前活跃。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通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并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利用并购突围包抄

16岁时她借来3000元开始创业,20多年后她的公司收购了法国知名化妆品牌。24年前,深圳东门的一个美容小专柜旁,16岁的陈丽娟在等待她的第一个顾客。她并不知道,从母亲那里借来的3000元能支撑多久;她并不知道,自己选择的美容行业是否适合国情;她并不知道,还有多少荆棘路在前方等着她……她只知道,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她有一双勤劳的手,她有永远支持她的亲人……

当时,国人对化妆品的概念还停留在雪花膏、花露水上,爱美的女性涂口红、抹指甲油还会被人视为异端,年轻的陈丽娟已把深圳第一支进口口红摆进了友谊商店的柜台。陈丽娟说,她最初的创业灵感纯粹源于女孩子爱美的天性,当时她比其他女孩子都爱“扮靓”,住在香港的亲戚帮陈丽娟带回的一些高档化妆品,常常让她爱不释手。她朦胧地意识到,高档化妆品这一市场空白,潜藏巨大商机。

1983年,陈丽娟从母亲那里借来3000元,成立了“丽兴百货”。陈丽娟眼光犀利地瞄准了当时深圳最高档的消费场所——友谊商场——这是最早一批富裕起来的深圳人和出入境客人最常光顾的地方。陈丽娟在那里开设了深圳市的第一个进口化妆品专柜。

“当时的友谊商场还只允许用外汇券购买商品,但这一管制很快被放开,我的小小专柜很快吸引了更为庞大的顾客群。”陈丽娟回忆起创业最初的岁月,认为当时供小于求、竞争小的环境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快速起步。很快,陈丽娟的“丽兴百货”变成“深圳丽兴化妆品贸易公司”,专门经销来自瑞士、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化妆品。当年,陈丽娟的公司便赚到了100万元,成功掘到第一桶金。

上世纪90年代,护肤美容对于普通人而言已不再是禁区,其产品经销渠道也日渐丰富起来,陈丽娟也将公司的化妆品贸易逐步从经销制转变为代理制,并在全国建立起100多个销售网点。当时陈丽娟的代理囊括了韩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多个高端化妆品品牌。其中由于韩国化妆品价格大众化,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欢迎。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占公司销售额50%的韩国某品牌化妆品企业看到仅仅由陈丽娟代理3年便实现销售的快速扩张,遂提出要将代理销售逐年翻番的要求。尽管当时市场情况良好,但翻番的要求仍然太过艰难。“当时那个品牌实际上是有自己另起炉灶的想法,对我们则是采取‘逼宫’的做法。”在陈丽娟拒绝苛刻的代理条件后,代理权被强制收回。

“那段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时光,由于这个品牌是主打代理产品,我们在全国的100多个专柜很快便唱起了‘空城计’,而仅在广州友谊商场的柜台一个月的租金就是4万元,100多个专柜光租金就可以把我压垮了,何况还有人员工资、公司运营等其他方面的开销。”

“在代理经营中,网络是最有价值的。”陈丽娟的销售网络全部是自筹资金、自设专柜、自聘人员,虽然这一网络在代理品牌的封锁下一时举步维艰,但仍然是让陈丽娟最有底气的资本,在困难时候,她不计成本地保住了自己的网络。陈丽娟说,吸取了这次教训后,她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自主经营及选择可靠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惨痛教训使陈丽娟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公司今后的走向。由于当时公司和法国的化妆品商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在代理几个法国较有名气的化妆品品牌,她开始考虑进行单品牌运作。

陈丽娟先后4次去法国考察,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代理法国知名品牌依贝佳。陈丽娟是从3个方面考虑的:该品牌有一套完整的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并有专为亚洲人设计的产品研发中心;该品牌重视中国市场,并具有很好的品牌延续性;其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急于在中国获得利润回报,而是在中国做长线投资。

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的对象一般有两种:股权和资产。

在实际运作中,二者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所以兼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统称为“并购”。泛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它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

通常我们将并购一方称为并购企业,被并购一方称为目标企业。

并购的类型很多,按照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按照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承担债务式并购、现金购买式并购、股份交易式并购;按照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整体并购、部分并购;按照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可以分为善意并购、敌意并购;按照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分,可以分为要约收购、协议收购。

一旦企业决定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业务拓展,就需要制定一系列标准识别真正的符合企业战略的目标企业。在目标选择的初始阶段,有一个清晰、确切、而且不会轻易更改的标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寻找到恰当目标的成功率。

由于企业的并购决策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并购标准一般有如下几条:

(1)目标企业及其所处的行业的规模和特征;

(2)目标企业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期望市场增长率;

(3)目标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4)目标企业所面临的竞争;

(5)目标企业的技术状况及其竞争者取得或模仿其技术的程度;

(6)目标企业服务的竞争优势;

(7)并购者所需要的投资及其收益率;

(8)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在股票市场的表现;

(9)目标企业在位的管理层、技术人员和其他关键人员的状况;

(10)并购者获得和保持目标企业业务的能力;

(11)并购方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

《科学投资》认为,选择目标企业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要求,每一个并购方都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状况和自身的实力去选择。一般情况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较宽的范围选择并购的候选目标;

2、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和要求的资产;

3、选择符合自身管理和经济实力的目标企业;

4、选择有盈利或有盈利潜力的目标企业。

每个企业组织结构都是与企业本身发展的行业特性、企业规模及产品特性相关联的,并购意味着对原有企业生产经营,乃至于对企业的行业特性、产品特性作深刻调整,必然会对原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即合适的产业、合适的企业规模或产品特性,是关系到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是否顺利的关键问题。

在独家品牌代理的道路上,陈丽娟越走越有信心。1997年,经与法国依贝佳品牌经营者协商,陈丽娟收购了法国依贝佳95%的股份,迈出化妆品代理商跨国并购代理品牌的第一步。

2001年,随着知名度逐渐在全国打响,针对消费群体仍然集中在高端市场的现象,陈丽娟萌生了从法国引进技术,在深圳建立生产线,减少进口化妆品的关税等经营成本,攻打中档市场的念头。由此入手,位于深圳平湖,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颖莱”国际现代化化妆品生产线正式投产。

江南春的财富增长模式

同样是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出路,江南春比陈丽娟要显得魄力十足。

“分众传媒两年来的几次收购都是比较成功的,2005年底收购框架媒介,2006年初合并聚众传媒,之后收购凯威点告,今年3月收购好耶网络广告公司。未来,我们在各个领域展开并购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只要符合并购标准,我们一定会坚决展开并购!”

的确,如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的CEO江南春显得意气风发,势不可挡。

2005年7月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一夜之间,持股39.7%的江南春身价倍增到2.14亿美金,分众传媒成为近几年来融资最多的中国概念股。分众传媒创建4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市值40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龙头企业。

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江南春利用资本的魔棒,不惜巨资,又接连大手笔收购了4家企业。

1973年出生于上海的江南春从小就显示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中学时代,江南春在文学上锋芒毕现,在高中期间获得过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1991年,他被免试保送进入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4年,还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江南春开始了自主创业。7月,江南春自筹资金,凭借着此前兼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创办了永怡传播公司,主营广告业务,江南春任总经理。此后,一系列的户外广告业务让江南春掘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永怡的年均收益已经达到500万元左右,而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江南春已经拥有了50万元的存款,而那时江南春还不到22岁。

1996年到1998年,江南春的公司几乎垄断了上海IT业的所有客户和IT广告市场。1999年,永怡传播已经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95%的份额,营业额高达7000万元。2000年,江南春又涉足了互联网,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业务。但也恰恰由于互联网,2001年,伴随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永怡也遭受了重创。

2001年,江南春在经历了痛苦之后逐渐意识到,广告代理行业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必须改变经营途径。从那一年开始,江南春开始了从广告代理行业向媒介策略服务商转变的尝试。2003年,江南春的工作开始向分众传媒倾斜。

某一天,江南春外出办事的时候被一张电梯门口的招贴画吸引住了。大家抱怨电梯很慢,等电梯时间往往很无聊。等电梯人的一句话提醒了江南春,如果有电视,人们在等电梯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聊了,效果也会比招贴画好很多。江南春一下子被自己的创意吸引了,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说服了第一批40家高档写字楼。2003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显示屏装进了上海50幢写字楼的电梯旁。2003年5月。江南春正式注册成立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分众从此开始走上飞速发展之路。

此后,分众传媒开始了一系列圈地、并购活动,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最终一发而不可收。

如今,在分众传媒行业里,江南春已经找不到更强大的对手。江南春说,分众传媒已经过了当初“跑马圈地”的时代,如今,他要不断保持“创意”的经营思路,为分众传媒找到更加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今年2月28日,分众斥资3.25亿美元价格取得聚众传媒的100%股权。此前,分众传媒曾在2005年10月收购框架媒介(超过1亿美金);2006年1月收购竞争对手聚众传媒(3.25亿美金);2006年3月以约3000万美元(现金+股票价值)收购北京凯威点告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收购,分众传媒涉足商务楼宇液晶电视、卖场广告网络、公寓电梯海报市场、无线广告市场、户外LED彩屏和电影院线媒体等,基本实现覆盖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时空。

按照江南春的思路,分众传媒对好耶的全资并购,可视为是分众传媒一次战略性的并购,以解决分众传媒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级城市市场的楼宇广告占有率已接近100%,如何开拓新业务,继续保持规模增长。

成功收购好耶后,江南春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江南春称,进军互联网广告后,实现中国最大“生活圈媒体群”理念的时刻也就到了。如果以营收的角度来看分众的互联网广告份额,今年会占到分众收入的20%,明年大概是25%,互联网和手机广告业务的比重将会日渐扩大。

对于未来的并购,江南春称,分众在各个领域展开并购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对于并购,有3点标准,只要符合,分众就会主动出击。第一,也是核心标准,这个并购可以对股东创造价值的,是增值的,而不是稀释的。第二,是符合分众的两大战略,更广泛战略(MoreCoverage)、更深入细分(MoreSegmenta-tion)。第三,是符合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的,也就是分众常常说的4大原则——能通过高科技手段使媒体的表现力和打动力得到巨大的提升,是分众化的,是创造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的,能达到强制性收视的。“只要这些都符合,我们一定会坚决展开并购。”

江南春的模式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对于并购方企业,认真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尤为重要:

1.合理的企业规模级差。企业组织结构设置时,应注意考虑企业管理跨度,由于并购有可能对原有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变革,这时,如果形成新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过大,将会使管理效率下降。一般原则下,目标企业规模比并购方企业规模应相对较小,同时,目标企业为单层组织结构时便于管理。

2.目标企业与并购目标协调性。进行并购时,对目标企业加盟后并购方的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要有合理设计和选择,一般要遵守扩大主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主业转向这几个原则。

符合系统 篇4

注射用水 (Water For Injection, 以下简称WFI) 系统是由发生装置 (多效蒸馏水机) 、储存-分配系统等部分构成, 本文仅涉及储存-分配系统的内容。

WFI储存-分配系统 (WFI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是由储罐、输送泵、不锈钢管路、换热器、用水点阀门以及一些检测设备等构成。系统在设计上应能有效防止微生物及细菌内毒素的滋生和污染, 便于系统灭菌, 满足无菌生产用水的要求。

2 WIF储存-分配系统整体设计要求

WIF储存-分配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

(1) WFI系统采用循环式管路设计, 整个WFI储存-分配系统的温度最低点不得低于70℃。

(2) 循环管路的设计应在满足各个用水点生产要求的前提下, 始终保证回到储罐的WFI流速不低于1.0 m/s。

(3) 系统的设计应避免产生死角, 盲管至少符合“3d”标准, 以防止水滞留而滋生微生物。

(4) 系统的设计应能实现完全排空 (最好能配有压缩空气装置进行管道吹干) , 水平管道应保证0.5%~1%的斜度 (视水平管道的长短而定) 。

(5) 始终维持系统相对正压。

(6) 系统能实现灭菌功能。

(7) 系统在回水电导率超标、TOC值不合格时, 管道有自动排放的功能。

(8) 系统应有可靠的保温措施, 保温材料应该是非纤维性的材料。

(9) 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ISP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国际制药工程协会) 和ASME BPE—2009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机械工程协会、Bioprocessing Equipment/生物加工设备) 的相关规定。

3 WFI储存-分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建造要求

3.1 WFI储罐

3.1.1 储罐容积

储罐容积的确定主要取决于3方面的要求:

(1) 兼顾制水设备产水速度和生产不断变化的用水量, 保证足够的缓冲余地。

(2) 确保制水设备在大部分时间内能够连续运转, 避免因为制水设备的频繁开机和停机而降低各公用工程系统的利用率, 使设备受到不良影响。

(3) 在产水设备发生故障或因系统消毒而不能产水时, 可以提供短期的储备水量。在确定储备余量时, 应考虑能够足够完成一批产品、某一工作周期或其他的适当的需求。

3.1.2 储罐形式

储罐的形式主要有立式罐和卧式罐2种。

立式罐的优点是可使用的容积 (有效容积) 大、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内部易清洁排空、喷淋球的设计相对简单。

卧式罐的优点是外形低矮, 受水站房间高度的限制小。但其占地面积大, 内部清洁用喷淋球的设计难度大, 一般至少安装2个喷淋球。

具体选用立式罐还是卧式罐, 要结合水罐设计容积、场地面积和房间高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如果不考虑空间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 储罐容积在10 t以内选用立式罐, 容积超过10 t宜选用卧式罐。

3.1.3 储罐材质及表面处理

与WFI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罐体及部件的材质均需使用经供应商鉴定确认的AISI 316L不锈钢材质, 其对应的国标牌号是00Cr17Ni14Mo2。

罐体内表面需要经过电解抛光处理, 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同时所有与WFI接触的表面应该没有任何可能妨碍正确清洗的裂缝和尖锐的边缘及缝隙。

罐体外包的保温材料效果可靠, 保温材料应该完全密封于保温层内, 外表面覆盖AISI 304不锈钢板, 厚度应不小于1.5 mm, 其对应的国标牌号是06Cr19Ni10。

3.1.4 储罐温度和压力

WFI储罐设计温度为0~135℃, 设计压力不低于0.4 MPa。WFI储罐是应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的相关规定, 并有第三方检测证书。

3.1.5 储罐附件

3.1.5. 1 呼吸器

呼吸器配备0.22μm的疏水性PTEF滤芯, 能够在位灭菌, 有完整性测试接口, 配备电加热装置使其能时刻保证滤芯的干燥。

3.1.5. 2 喷淋球

喷淋球的设计要能够保证喷淋到罐内每一个部位, 供应商在交货前需要做核黄素喷淋实验, 提供有关清洗效果的验证文件。

3.1.5. 3 爆破片和安全阀

罐体上必须安装爆破片或安全阀。爆破片和安全阀均采用卫生型设计。在WFI储罐上推荐使用爆破片, 对于今后的维护相对简单。

3.1.5. 4 液位计

目前WFI储罐上长用的液位计主要有3种, 分别是静压式、电容式、压差式。无论哪种形式的液位计均需满足卫生型设计。

静压式液位计显示结果误差太大, 因此不推荐使用。电容式液位计的安装对房间高度有要求, 因为如果房间太矮而储罐又很高, 则一旦储罐就位后液位计就再也不能从罐上取出, 造成今后维护困难。但电容式液位计价格较低, 如果储罐容积较小则适合使用电容式液位计。压差式液位计读数准确, 且不受安装空间的限制, 虽然价格略高, 但最适合WFI储罐使用。

3.1.5. 5 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

WFI储罐上需配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 均需有信号输出功能, 且属于卫生型设计。

3.2 循环水泵

3.2.1 技术要点

WFI水系统一般使用离心式水泵, 且必须选用符合卫生型结构设计的产品。

水泵的材质采用AISI 316L的不锈钢, 经过电解抛光并钝化处理。

水泵自润滑, 不额外添加润滑剂, 密封垫能够耐受系统灭菌的温度 (121℃) 。结构上能排净泵头内的积水, 在安装时泵出口应该斜向上45°, 以避免出现气穴现象。

水泵的卫生型设计在结构上最重要的2点是全开式叶轮 (图1) 和卫生型设计的特殊O型圈密封槽 (图2) 。

3.2.2 雷诺数和回水流速

为保证WFI管道内形成湍流, 从流体力学角度考虑, 雷诺数Re一般的设计值在4 600左右。雷诺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d———管道直径 (m) ;

w———流速 (m/s) ;

ρ———密度 (kg/m3) ;

μ———流体黏度 (Pa·s) 。

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 由于雷诺数不能进行测量, 因此还是以回水流速作为表征来评定WFI管路内的湍流情况。

WFI储存-分配水系统对最大用水量时的回水流速是有要求的, 至少不应低于1 m/s。由于用水量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WFI系统的水泵必须配套变频控制器, 根据回水流量计的信号来不断调整水泵的频率, 控制水泵的转速, 始终保证WFI系统的回水流速在设计范围之内。

3.2.3 备用泵

目前有的药厂使用在线布置备用泵的做法, 即将2个水泵并联或串联安装, 本文不推荐这种方式。关于在线安装备用泵的做法, 也值得商榷。因为当运行的水泵出现故障时, 直接将管道连接至并排安装的备用泵, 虽然确实可以节省系统维修排除故障的时间,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符合GMP要求的。因为当系统接入新的水泵时, 为保证整个WFI无菌安全生产的质量要求, 必须对整个WFI储存-分配系统进行清洁、灭菌处理, 因此车间停产时间并没有缩短。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WFI系统内配置质量优秀的、无故障运行时间长的水泵, 并在每年的停产检修时做好水泵的维护、保养工作, 尽早发现故障隐患。

3.3 热交换器

新版GMP要求WFI水系统有检测换热器泄漏的装置或方法, 为满足此规定, 选择双管板换热器是很好的选择, 图3为双管板换热器的局部特写。

双管板换热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图4为双管板换热器剖面示意图, A和B是2块不锈钢圆板, 无缝不锈钢管与B板胀管密封, 与A板焊接。WFI走管程, 冷却水走壳程。万一无缝不锈钢管和B板间密封处发生渗漏, 则冷却水会由此处渗出, 绝不可能和管程内的WFI相混。即使无缝不锈钢管和A板间的密封处发生泄漏, 则WFI会从此处渗出, 也不会和冷却水相混。所以双管板换热器为WFI系统提供了最安全的换热解决方案。

双管板换热器的缺点是换热效率低, 而且由于加工难度高, 双管板换热器的造价非常高。由于实现同样的换热能力双管板换热器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 因此在项目建造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3.4 不锈钢管路

3.4.1 管材要求

不锈钢管材必须采用AISI 316L不锈钢管材。按照ISO2037标准或ASME BPE标准, 管道内壁要求电解抛光, 表面粗糙度为Ra≤0.4μm, 并做脱脂、酸洗和钝化处理, 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所有管路的材质证书。

3.4.2 系统设计要求

系统设计压力不小于0.6 MPa, 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水压测试, 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并至少维持30 min, 试压所用的水应不含氯离子。

整个管道系统设计上应考虑至少0.5%的坡度, 设置系统的最低点保证能够将水系统中的存液完全排净。

WFI管路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出现“盲肠管道”, 如不能避免, 要符合阀门中心到主管道外壁的长度≤3d的原则 (图5) 。

3.4.3 管道安装要求

WFI系统管道尽可能使用TIG自动轨道焊接安装, 尽量减少手工焊接和卡箍连接。每个焊点都必须刻码, 并绘制焊点布局图, 经过检测的焊点位置要在图上标识清楚。

焊缝总量的至少20%要做彩色内窥镜检查;当使用手动焊接时, 100%的焊缝要做彩色内窥镜检查, 所有结果拍摄制作成光盘, 焊接标准应参照ASME BPE—2009的标准。

焊缝总量的至少10%做X射线探伤检查, 具体的抽样位置由供应商提出, 并且必须由需求方确认, 并在最终的焊点布局图上标明。

WFI管道外壁需要保温, 保温材料应该完全密封于保温层内, 外壁有水流向标识。净化区内的保温采用AISI 304不锈钢的管套管结构, 要求美观大方、密封可靠。

3.5 阀门

3.5.1 阀体材质

WFI储存-分配系统的所有阀门必须使用AISI316L材质的卫生型隔膜阀。

3.5.2 阀体形式

隔膜阀体有锻造和铸造2种形式, 价格相差近3倍。WFI系统的运行压力不超过0.3 MPa, 因此属于低压管路, 选用铸造隔膜阀足矣。另外, 用锻造隔膜阀还是铸造隔膜阀并不是GMP关注的重点。

3.5.3 膜片

3.5.3. 1 硅胶膜片

硅胶膜片价格低廉, 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制药厂水系统的隔膜阀上使用最广泛的膜片。但其耐热性相对较差, WFI需要高温循环、定期灭菌, 因此硅胶膜片容易老化, 需要经常更换。

3.5.3. 2 EPDM (三元乙丙橡胶) 膜片

此种膜片的弹性、耐温性和耐老化性能都比硅胶膜片好, 比较适合WFI系统使用。但其实这种膜片最适合使用在纯化水 (Purified Water, 简称PW) 这种常温运行的制药用水系统中, 目前国外的制药企业在纯化水制备、储存和分配的各个环节均使用EPDM膜片。

3.5.3. 3 EPDM+PTFE复合膜片

PTFE (聚四氟乙烯) 有塑料之王的美誉, 有耐高温、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老化等诸多优点。但其缺点是硬度太高, 延展性和弹性太差, 因此不能单独作为隔膜阀的膜片使用。国外开发出一种新做法, 将很薄的PTFE膜片 (约0.4 mm左右) 和正常厚度的EPDM膜片复合在一起 (图6) , 使之兼有了EPDM的弹性和PTFE的耐高温性能, 性能十分优越。目前, 国外制药企业的WFI系统均已普遍使用这种复合膜片。

3.6 在线电导率检测仪和在线TOC检测仪

3.6.1 在线电导率检测仪

根据新版GMP的规定, WFI系统必须按照在线电导率检测仪实时检测储存-分配系统内WFI的水质变化。在线电导率仪应该安装在WFI回水管路进储罐前的位置, 这样才能全面地检测整个管路系统内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在安装电导率的管路后面应该装有不合格水排放阀门, 当WFI水质异常, 电导率值超标时, 控制系统PLC应该在HMI上报警, 同时自动关闭WFI进罐阀门, 打开旁通的排放阀, 使不合格的WFI能够及时排放至系统外, 且不会污染到储罐内的WFI。

3.6.2 在线TOC检测仪

总有机碳TOC (Total Organic Carbon) 是反映水质中有机污染物总量的指标。相比于传统的化学需氧量 (COD) 的测定, TOC技术简单、快速。TOC分析仪的分析时间一般为4~6 min, 如果是在线检测仪可以24 h不间断地对WFI水质进行监测。

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WFI的TOC检测为强制检测项目, PW的TOC检测为可选项目 (易氧化物或TOC任选其一) , FI与PW的TOC合格限为500μg/L。

虽然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在线监测TOC与离线实验室测定TOC都是允许的, 但是药典同时也指明了离线检测可能带来的污染, 指明了在线检测的优越性:“在线监测可方便地对水的质量进行实时测定并对水系统进行实时流程控制;而离线测定则有可能带来许多问题。由于水的生产是批量进行或连续操作的, 所以在选择采用离线测定还是在线测定时, 应由水生产的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

在线TOC检测仪应该安装在WFI回水管路进储罐前的位置, 原因跟在线电导率检测仪一样, 因此通常情况下它们往往会安装在一起。

当WFI水质出现异常、TOC值超标时, 和电导率值超标时一样, 控制系统应该报警, 关闭WFI进罐阀门, 同时打开排放阀, 使TOC值超标的WFI能够及时排放至系统外, 而不会污染到储罐内的WFI。

4 结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符合新版GMP要求的注射用水储存-分配系统的建造实施细节, 从工程角度出发对系统建造实施的关键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解决方案, 希望能为制药用水企业的项目制造和实施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

[2]制药用水及制药用蒸汽指南[S]

[3]GB24511—200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S]

[4]Alfa lava-Centrifugal Pumps卫生型离心泵[S]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 [S]

[6]钱应璞.制药用水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符合系统 篇5

1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在楼内(外)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系统应对受控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并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系统的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宜有防尾随措施。

3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在授权的情况下修改。

4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联动。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接,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慢牛符合市场最大利益 篇6

近期内地股市继续高歌猛进,尽管金融股在持续上扬,但人们仍担心市场随时到来的突发调整。

首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来自央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风共同造就的本轮牛市。羸弱的实体经济是本轮飓风的暴风眼。

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疲弱倒逼央行宽松、金融体系流动性淤积、产业资本重配,形成股市的增量资金。

另一方面,宏观疲弱反而可能有助于改善企业盈利,因为需求疲弱迫使企业减少投资和产能扩张,对资金、原材料等投资要素的需求萎缩,导致原材料价格下跌和资金下降,同时企业自身也更注重压缩成本,共同导致企业的成本端下行,推动企业盈利改善。当然,如果经济出现崩溃式下滑,需求端下滑过快,企业盈利也无法单纯依靠成本端的下降来实现改善。

但新常态下,中央将会加杠杆托住经济底部,使经济增速平稳下移,并在托底的过程中深化改革,这样一来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辑就可以成立,在风口之下,市场也获得了基本面支撑。

加杠杆是这一轮牛市最重要的催化剂,这种杠杆基础上的牛市易涨也易跌。

以伞形信托为例,一般的伞形信托会针对不同的杠杆率设置不同单元净值亏损的强制平仓线,这意味着当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将随时面临追加保证金和强行平仓的风险,而大量的抛压容易形成践踏效应,加速市场进一步下跌。

因此,风究竟能吹多久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管理层在寻求经济去杠杆化的同时希望避免硬着陆,在中国经济的风险中,信贷紧缩引发的影子银行违约,或资本外流、外部冲击,带来的商业信心走软、房屋销售进一步下滑、美国利率上升等系统性风险可能让经济增速大幅跳水。

其二,三种催化剂可能扰乱信贷供应,使其增长下滑到4.5%。它们包括:影子银行部门发生大面积违约;房价短期暴跌10%;美国加息,资本外流,银行流动性收缩。

其三,房屋需求下降而供给增加将对中国经济构成风险。就像在美国一样,更清晰、更广泛的房价下跌预期可能发生。购房者可能撤离,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开发商投资放缓。如果投资者真的相信价格会下降,允许他们加大杠杆或者放开限购都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

符合系统 篇7

一类仪表着陆系统 (CATⅠ) , 在能见度为800 m时, 引导飞机进近到离地60 m的高度。

二类仪表着陆系统 (CATⅡ) , 在能见度为400 m时, 引导飞机进近到离地30 m的的高度。

三类仪表着陆系统 (CATⅢ) , 在能见度为0米时, 引导飞机进近着陆直到接地。

传统三类A级仪表着陆系统建模只考虑地理学和几何学关系。一些飞机系统的设计, 特别是自动着陆功能的设计对仪表着陆系统建模的仿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 高仿真度的仪表着陆系统模型可以降低系统研制风险和成本, 提高系统研制效率。本文参考一系列的飞机机载和地面真实设备的性能规范, 建立了一套满足行业标准性能、满足其他系统设计需要的三类A级仪表着陆系统模型。

1 系统建模

1.1 标准几何模型

本文首先从几何学的角度, 建立仪表着陆系统模型。模型的初始化参数为跑道入口的地理坐标LLA (Longitude, Latitude, Altitude) 和方位角、下滑台相对于跑道入口的安装位置、航向台相对于跑道入口的安装位置;模型的输出为飞机相对于理想下滑道和航向道的偏差角。模型的输入输出接口如图1所示, 模型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

已知跑道入口的地理坐标LLA为:

跑道进近方位角为, 飞机地理坐标为:

µ, l, h分别为纬度、精度和高度。以跑道入口为原点, 跑道进近方向为轴建立跑道坐标系, 由地理学和几何学知识可求解飞机在跑道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步骤1:求取飞机AO和跑道入口RO在EC EF坐标系下坐标OAECEF和ROECEF (EC E F坐标系是随地球自转的非惯性坐标系。x轴沿赤道平面指向0度经线;z轴沿自转轴指向北极;y轴按右手定则与xz平面垂直) 。

其中:λs为当地平均海平面高度:

rs为地表半径:

f为地球扁率:f=1/298.257223563

R为赤道半径:R=6378137m

步骤2:求解飞机在跑道坐标系中的坐标OAR。

步骤3:已知下滑台和航向台在跑道坐标系中的安装位置ORGS和ORLOC, 分别求在飞机在下滑台坐标系和航向台坐标系的坐标OAGS和AOLOC:

步骤4:已知下滑角W, 求下滑偏差角ΓGS和航向偏差角ΓLOC

则下滑道偏差:

航向道偏差:

1.2 地面台性能模型

地面台性能模型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将偏差的单位从角度偏转为DDM (调制深度差) , 并加入换下滑台和航向台的性能误差, 其接口如图3所示。本文仅以下滑台为例推导模型的建立过程, 航向台的模型完全类似该过程。

根据ICAO相关标准, 三类A级下滑台的DDM应满足如下图所示以下的标准结构。在DDM=0到DDM=±0.0875范围内, DDM应随偏差角线性变化;在DDM=±0.0875到DD M=±0.17 5范围随偏差角近似线性变化, 如图4所示。

因此可得到精确的DDM模型:

根据ICAO标准, 三类A级下滑道结构的性能应以95%的置信度满足以下误差范围要求:

覆盖区边缘到A点:0.035 DDM;

A点到B点:从0.0 35 D D M线性下降到0.023 DDM;

B点到T点:0.0 23 D DM;

其中, ILS“A”点指沿进近相反方向, 在跑道平面上距离跑道入口7500m处的点;ILS“B”点指沿进近相反方向, 在跑道平面上距离跑道入口1050m处的点;ILS“T”点 (基准数据点) 指沿进近相反方向, 在跑道平面上距离下滑道高度15m处的点。如图5所示。

因此, ILS A、B、T三点在GS坐标系的横坐标为

已知飞机在GS坐标系的横坐标为xAGS, 通过下面的插值表可得到在该点的误差∆DDMGS要求如图6。

由95%的置信度要求, 可以利用正态分布建立误差模型:

1.3 机载接收机性能模型

机载接收机性能模型在地面台性能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机载接收机的性能误差和动态响应模型, 其接口如图7所示。本文仅以下滑台为例推导模型的建立过程, 航向台的模型完全类似。

(1) 精度模型。

根据RTCA DO-192对三类A级下滑道接收机的最低性能标准要求, 其精度保持在5%以内, 因此可以利用平均分布建立误差模型:

(2) 动态响应模型。

根据RTCA DO-192要求, 机载接收机的阶跃动态响应应满足0.6 s时达到67%稳态值, 且超调不超过2%。因此, 可用二阶低通滤波器模拟这一动态响应。利用简单的线性搜索法, 可得到满足上述指标的二阶低通滤波器阻尼比和自然频率:

2 结论

针对传统三类A级仪表着陆系统建模只考虑地理学和几何学关系、模型仿真度不高的缺点, 本文首先建立三类A级仪表着陆系统建模标准几何模型, 依据ICAO和RTCA的相关标准规范, 在几何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的性能模型, 该模型提高仪表着陆系统模型的仿真度, 能够帮助其他需要该模型的系统设计降低风险和成本, 提高研制效率。

参考文献

[1]大气和空间飞行器坐标系统.AN SI/AIAA r-004-1992.1992.

[2]ICAO附件10航空通信, I卷-无线电导航设备[M].5版.1996.

符合系统 篇8

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针对生产作业各环节相关的安全法规逐年增多,对企业安全法规的落实及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是指从安全法规系统中全面准确辨识安全生产责任并加以落实,将落实情况与法规要求对比评估并加以改进,并定期做好符合性保持。作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及满足政府监管要求的重要途径[2],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也正逐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Dahai You[3]提出的基于电力行业法规的风险评估研究,张玉梅[4]等对企业适用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的问题的研究,向玉芳[5]关于企业如何开展HSE体系法规符合性评价的研究,Georgios A Papadakis[6]关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欧盟安全标准管理体系的研究,高建明[7]等关于我国的安全法规体制存在适用性和衔接性差等问题的研究,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1体系或QHSE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评估[8,9,10]。但就整体情况看,目前开展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研究大多采用检查表简单对照的方式,评估过程涉及包括安全法规内容、评估项目、评估信息在内的诸多资料信息。由于评估信息的收集、转移、处理和存储基本靠手工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此外,评估所需的大量安全法规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更新,在评估过程中易出现重复和遗漏。可见纯手工的收集处理方式影响了评估的效率。

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有了实质性的改观。特别是Web作为网络上使用最广泛的分布式应用结构,可分享分布在网络上各个Web服务器中所有互相链接的信息。若将安全法规信息存放在服务器端,不但完整性和准确性有了保障,并且可借助网络及时更新。客户通过浏览器就可查询和使用信息,众多重复性的工作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样,安全评估人员可减少事务性工作,将精力转移到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决策等创造性工作中。由此可见,开发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将是实现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的有效途径。

1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设计

通过建立基于Web模式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企业可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特点在服务器端安装和维护安全法规数据库,评估人员及一般工作人员可通过网络访问,查看相关内容,进行安全法规符合性的自评和他评。该系统应包含企业常用安全法律法规,方便对各种文件、标准及评分要求的管理和综合利用,为客观、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安全法规符合性提供便利,同时也降低企业评估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法规识别及符合性评估的效率。

1.1 系统需求分析

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的核心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法规条文查询和符合性定量评估两部分。安全法律法规是开展安全符合性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实现安全法规条文的查询可使评估有法可依,使企业有章可循。法律法规数据库应是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与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该数据库可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企业规定的层次将安全法规分类,以便实现评估过程中的快速查询。此外系统应能够保证法律法规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从而保持其时效性。

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应能够直观体现企业的法规符合性水平,定量评估是指用一个客观的分数表示评估的结果,量化后分数即可作为依据。项目被评估后,系统应能够自动计算、记录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的得分及不满足安全法规符合性导致扣分的原因,并自动生成带有评估得分和扣分原因的评估报告。得分可比较不同单位同一时期的法规符合性水平或者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法规符合性水平,并且能够根据扣分项提供整改建议,从而为企业监察安全法规符合性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

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的核心需求及web模式下通用的功能模块,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分为三大模块,即安全法规数据库模块、法规符合性量化评估模块、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管理模块。各模块具有以下功能:

(1)安全法规数据库:提供快速检索、法规更新、评估参考等功能。大量法律法规的收集本身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且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常用法律法规输入数据库并提供快速检索功能可为以后工作提供便利。同时,我国正处于加强安全法制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安全法规的大量出台及更新要求系统能及时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法规符合性评估依据的准确性。

(2)法规符合性量化评估:提供法规符合性量化评分、自动生成评估报告等功能。安全法规符合性量化评估能够直观体现企业的法规符合性水平,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两种,方法一:辨识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逐部法规、逐条条款评估。此方法有效避免了遗漏且简单、易操作,评估结果直观可信;但评估过程会出现大量重复,缺乏系统性。方法二:综合分析已辨识的法规清单,对法规要求归纳分类,去除重复后形成本企业综合要求。此方法较为系统,在划分指标的同时按照指标的重要性分配权重,可提高符合性评估效率。

项目被评估后,系统自动计算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得分,记录不满足安全法规符合性导致扣分的原因,自动生成带有评估得分和扣分原因的评估报告。以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降低评估人员的劳动强度。

(3)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管理:提供账户权限管理、多人同时登陆、最新动态显示等功能。通过账户不同权限设置,对登录人员的操作进行限制。系统维护人员可对系统的法律法规数据库和评分细则进行维护及修改;评估人员可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可对评估结果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修改。一般人员可查询系统的全部信息,但无录入和修改权限。分权限管理可使系统使用覆盖面更广,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同时也保证系统工作的秩序性。

考虑到整个评估系统评估指标多、内容繁琐的特点,在评估过程中可邀请多位专家分指标评估以实现多人联评功能。评估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改变常规方法专家聚集到一起评估的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此外,遇到大量录入或修改工作时多人同时登陆以提高效率。

由于评估系统具有海量信息,为方便用户查看系统的最新动态,法律的更新、修改或删除及项目的评估状态会自动显示在最新动态中。评估过程中评估过和未评估的考核要点可用不同颜色显示,评估状态清楚、便于人员查询。

综上所述,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应具有的所有设计功能详见图1。

1.3 应用终端设计

根据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的使用地点,进行系统应用终端设计。考虑到该系统用于对生产现场的法规符合性进行评估和信息的更新查看等,其使用地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生产现场、办公室资料评分、企业各科室。办公室资料评分和企业各科室通过一般的互联网登录即可

远程访问服务器,开展相应的工作,如远程预评估、安全法规录入、评估项目查看等。基于评估与生产现场紧密关联特点,可通过具备Internet访问功能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PDA等在生产现场评分,以保证评估过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移动设备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发展至智能手机,逐渐趋于智能化和便携化,也使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可以实现现场办公。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的终端构架见图2。

2 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开发实例

2.1 系统开发平台

系统设计采用开源MVC框架[11],使用JavaBean来实现。视图由JSP页面和ActionForm Bean组成,并采用Hibernate作为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2.2 系统模块简介

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的主页面左侧显示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五部分:动态信息、法律信息查看、项目评估信息、项目信息查看、个人账户。下文简要说明各模块的功能。

“动态信息”模块具有查看本系统最新动态的功能,包括法律信息和评估项目两方面的更新信息。如图3所示,点击“显示”按钮即可查看该项法律的PDF文档。

“法律信息查看”模块具有查看所有法律信息的功能,可实现法规的检索以及法规的添加修改删除。例如,以“测井”为关键词相关标准的检索结果如图4所示。

“项目评估信息”模块是系统的关键模块,通过具体操作能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定量评估。评估步骤主要有以下五步:选择评估项、选择考核要点、参考法律和具体要求、评估规则选择及确定该项的扣分和扣分原因。本实例中,对辨识的测井行业三百七十多部安全法规的条款分要素归类,合并重复条款,确定各要素考核评分细则,同时按照要素的重要性分配权重。要素的设置需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如常设的要素包括“安全生产目标”“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等。评估专家可

在现场将各考核点与企业现状进行对比,采取自动评分或手动输入方式扣分,并将评分结果储在数据库中。笔者以“生产设备设施”中某要素的评估为例,展示系统功能,如图5所示。

“项目信息查看”模块具有查看项目详细信息的功能,包括对项目的评估得分、评估状态等内容的查看。如图6所示,对于已经完成的评估项目,相应的点击“产生报告”或“下载”即可生成、下载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中各评估指标的考核要点、扣分小计、扣分原因等内容清晰显示,企业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以测井一公司评估为例,通过评估扣分后,换算为百分制得分86.2。其中,以“操作规程”指标为例,法规要求和扣分原因如图7所示,报告中其余指标评估结果形式与此类似。

2.3 系统实施效果

该系统发布于某测井企业信息中心服务器上,应用于公司安全法规符合程度自评、各分公司的安全法规符合性情况考核、对承包商预评估以确定合适承包商等多方面的工作。实践证明,通过该评估系统的应用,可提高评估效率,有助于企业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落实安全法规的水平,创新安全管理考核方式,同时使企业内部的管理目标更加清晰,管理更加规范。

3 结语

落实安全法规所规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面对大部分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中信息的收集、转移、处理和存储基本靠手工处理,难以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现状,笔者开发了一种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实现了安全法规符合性的定量评估、自动生成评估报告、法律法规数据库的查询及更新等功能,并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该评估软件能够实现基于Web的多个专家同时评估的功能,为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估企业的安全法规符合性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且随着移动终端客户端开发技术的成熟,使用移动终端现场评分也将大幅度提高系统的适用性。评估过程的便捷化,将使Web模式下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Maohua Zhong,Tiemin Liu,Yunfeng Deng,ConglingShi,Tairan Fu,Xueyi Hu Safety evaluation.Importantsafeguard of work safety for enterprises in China[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6,19(6):762-768

[2]Xunpeng Shi.Hav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mprovedworkplace safety?A test of the asynchronous regulatoryeffects in China's coal industry,1995-2006[J].Journal ofSafety Research,2009,40(3):207-213

[3]Dahai You,Qingqiang Chen,Xianggen Yin,Bo Wang.A study of Electrical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Systembased on Electricity Regulation[J].Energy Policy,2011,39(4):2062-2074

[4]张玉梅.浅谈企业如何做好合规性评价[J].啤酒科技,2010,(2):10-11ZHANG Yu-mei.Discuss on how to carry out conformityassessment of enterprise[J].Beer Sci.Tech.,2010,(2):10-11

[5]向玉芳.浅谈企业如何开展HSE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8):17-18XIANG Yu-fang.Discuss on how to carry out HSE regu-lations conformity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J].SafetyHealth&Environment,2009,9(8):17-18

[6]Georgios A Papadakis.Assessment of requirements on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EU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hazard pipelines[J].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00,78(1-3):63-89

[7]高建明,刘宝龙,恒川谦司,等.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201-204GAO Jian-ming,LIU Bao-long,Kenji Tsunekawa,et al.Counterm easures on national legislation of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201-204

[8]王秀香,施红勋,牟善军,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HSE管理绩效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3):98-103WANG Xiu-xiang,SHI Hong-xun,MU Shan-jun,et al.Study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HSE man-agement based on AHP.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1,7(3):98-103

[9]Cherdvong Saengsupavanich,Nowarat Coowanitwong,Wenresti G.Gallardo,Chanachai Lertsuchatavanich.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n industrial portand estate:ISO14001,port state control-derived indica-to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17(2):154-161

[10]张兆陵.中油测井公司项目QHSE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S1):49-55ZHANG Zhao-ling.QHSE management research on log-ging company of CNPC[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9,(S1):49-55

符合系统 篇9

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装置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开关装置。GIS具有占地面积小、故障率低等优点, 已成为高压开关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3]。GIS技术的应用, 使得其核心电力元件——SF6断路器的检修更加困难, 所以必须对其中的断路器进行在线状态监测才能做到维修量最小和维护费用最低[2]。

以实现互操作性为首要目标的IEC 61850是迄今最为完善的变电站自动化的通信标准[4]。IEC 61850标准代表着未来变电站发展方向, 其把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断路器状态检测装置属于过程层设备, 其与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的通信通过光纤以GOOSE (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报文的形式实现, 本文针对监测量建立符合IEC 61850标准的模型, 介绍了GOOSE的通信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硬件平台。

1 断路器监测量简述

根据SF6断路器自身运行的特点, 其必要监测的量包括:机械行程、振动信号、分合闸线圈电流、开断电流、主回路电流、主回路电压、导电接触部位的温度、绝缘状态、GIS气体密度、SF6气体微水含量、分合闸状态、弹簧储能、电机过流和失电。上述量值包括了机械量、电气量、状态量, 能全面反映断路器的运行状态, 下面对各监测量作简单介绍。

1.1 机械行程

断路器动触头的行程-时间特性是表征断路器机械特性的重要参数, 据此可计算以下参数:动触头超行程、最大速度等, 提取动触头运动过程中各个事件发生的时刻, 根据事件时间来诊断断路器机械部分磨损、阀的缓慢动作等故障, 因此它是断路器机械特性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5]。

1.2 振动信号

在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过程中, 由于操作机构、连动机构、动触头等运动和撞击, 将产生一系列振动信号[6]。断路器机械状态改变将导致振动信号变化, 因此可以根据振动判断断路器运行状态。

1.3 分合闸线圈电流

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波形中包含了很多信息, 可以反映电磁铁本身及所控制的锁闩或阀门以及连锁触头等在操作过程中的工作情况[5,7]。

1.4 开断电流

监测开断电流可以得到断路器触头电磨损。而电磨损是影响断路器电寿命的重要因素, 是状态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5]。

1.5 其他

监测触头温度是为了监测触头的发热情况、磨损情况[8]。

对高压断路器外绝缘状态的监测主要指的是对支撑绝缘子外绝缘对地泄漏电流的监测[9]。

由于SF6断路器以具有一定压力的SF6气体作为绝缘、灭弧介质, 因此监测SF6气体密度是监测SF6断路器运行状态的必须手段。

气室中微水含量对断路器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测断路器触头位置状态, 是断路器在线监测的基本功能之一[10]。

监测弹簧储能是否正常以及电机是否过流、失电对于判断断路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2 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模型

应用IEC 61850对实际智能电子设备 (IED) 进行建模, 首先要把这些IED抽象成不同的逻辑设备 (LD) , 再按功能把LD分解为若干逻辑节点 (LN) , LN是IEC 61850中能实现某一具体功能的最小抽象单位, 一个LD中可能包含若干LN, 同一功能的LN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LD中。LN包含数据 (DATA) 和数据属性 (Data Attribute) 。

针对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要监测的量, 要用到的逻辑节点包括:LLN0、LPHD、XCBR、SIMG、GGIO、CALH[11]。具体说明见表1。

表1中逻辑节点LLN0, LPHD是IEC 61850模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逻辑节点。XCBR、SIMG、GGIO、CALH是实现SF6断路器监测功能的逻辑节点。

符合IEC 61850标准的SF6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模型如图1所示。逻辑节点中包含的数据, 有些是必选的, 有些是可选的,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进去。以XCBR为例, 具体断路器实例的名称、路径、本地操作、操作计数、开关位置、跳闸闭锁、合闸闭锁、断路器操作能力是必选的, 而外部设备健康度、外部设备铭牌、充电电机使能、开端电流总和、定向分合能力等可以根据需要配置。

本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合理地利用了GGIO节点。GGIO节点作为面向对象建模的一种补充, 用来描述无法用特定逻辑节点进行描述的通用信息, 在上节中提到的行程、开断电流、电机过流失电等信息在IEC 61850中并没有专门的节点与之对应, 可以归纳到此节点中。组织方式可以按监测量的输入形式是交流量、直流量、状态量分类, 也可以按监测量是用来判断电寿命、机械寿命、运行状态分类。考虑到各输入量是由监测装置的交流板、直流板、状态开入板输送到CPU板的, 采用前一种分类方式更利于信息管理, 同时有很好的数据扩展性。

3 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GOOSE通信

3.1 GOOSE通信机制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并行电缆连接被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串行通信网络所代替, 这种通信方式又称作过程总线通信[12]。跳闸命令是过程总线上数据通信最为重要的信息。

IEC 61850标准定义的GOOSE模型提供了变电站事件 (如命令、告警等) 快速传输的机制, 可用于跳闸和故障录波启动等[13]。GOOSE采用发布/订阅模式, 报文延时不得超过4 ms。为保证其快速传输, 其传输只采用TCP/IP协议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数据链路层。GOOSE报文在应用层通过ASN.1把应用程序生成协议数据单元 (PDU) , 表示层遵循ASN.1的基本编码规则 (BER) , 对PDU编码以适合在以太网上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遵循以太网协议。

GOOSE报文是事件驱动性报文, 设备上电或添加新的设备时, 要向间隔层保护设备发送GOOSE报文;断路器正常工作时, 采用刷新的方式, 隔一定时间发送一次报文;当有事件触发时, 采用变时间间隔重发方式, 即在事件发生后, 报文立即发一次, 隔很短的时间 (不超过2 ms) 再发送一次, 以后每次重发时间间隔加长, 重发若干次 (建议总发送次数不超过4次) , 确保报文可靠传到后, 再恢复到正常工作时的刷新工作方式。图2以跳闸命令传输为例演示了GOOSE传送时序。

3.2 Go CB配置

报文传输的通信过程由发布者的控制模块 (Go CB) 进行控制。其需配置的信息见表2[13]。

3.3 GOOSE报文的以太网组帧

交换机是过程层网络通信的一个关键设备, IEEE 802.1Q定义了基于端口的虚拟域网 (VLAN) , IEEE 802.1P定义了报文传输优先级, 如果交换机不支持IEEE 802.1Q和IEEE 802.1P, GOOSE报文的以太网组帧格式如下:

如果根据实际需要支持IEEE802.1P和IEEE802.1Q, 报文帧要在以太网类型后面加个tag, tag占用2个字节, 其中3 bit用来标示优先级, 1 bit作为帧类型标记, 12 bit为VLAN标签, 此标签唯一标识了这个以太网帧是属于哪一个VLAN。

如果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第一字节的最低位为1时, 即为多播地址。交换机接收到多播帧后, 将该帧转发到交换机的所有端口, 接收端的网卡可根据自身的多播地址列表决定是否接收该多播帧。GOOSE报文所用的多播地址范围:01-0C-CD-01-00-00到01-0C-CD-01-01-FF (6个字节) 。以太网类型值0x8100。GOOSE报文类型0x88B8。GOOSE报文传输支持由数据集组成的公共数据的交换, 其数据集的数据对象可灵活定义。

4 断路器在线状态监测硬件结构

根据上述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的特点, 装置设计如下:装置由输入板、输出板、CPU板、电源板、显示板组成。其整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

输入板根据上述输入量的输入形式, 分为交流板、直流板和数字开入板, 均采用插件的方式同母线板相连。行程、温度、SF6密度、微水含量、泄漏电流、分合闸线圈电流为直流量, 在输入板经过滤波、放大转换成适合于处理器处理的信号。振动信号、主回路电流、电压是交流量在交流板经过滤波、放大、调理转换为适于处理器处理的信号。分合闸状态、弹簧储能、电机过流及失电等状态量经过防抖、光电隔离转换为数字量。

输出板通过继电器控制断路器的跳合。输出信号经过功率放大驱动继电器, 控制断路器的开合。

CPU板负责与间隔保护、测控设备之间的GOOSE通信以及数据处理。为了与现有通信模式兼容, 装置保留了串口通信、并口通信及CAN总线。核心处理器由DSP和ARM构成, DSP与ARM之间通信可以通过DSP的HPI直接实现。DSP由于自身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主要负责对各输入量的运算处理。ARM主要负责GOOSE通信、扩展CAN通信、串口通信和输出。为确保GOOSE通信的可靠传输, 过程层网络配置为双网冗余结构, 所以CPU板中留有两个光纤口。

5 结语

本文在分析SF6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的基础上, 建立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 通过合理利用节点GGIO, 建立的模型有很好的数据包容和可扩展性。

符合系统 篇10

1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1.1 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联合国层面:于2009年发布了《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GHS制度》第三修订版。从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3个方面对物质和混合物建立了危险性分类标准。

美国:于1976年发布的《有毒物质控制法》 (TSCA) 。该法规涵盖工业化学品及其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管理, 对化学品从原料产出、应用到废弃物处理实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 特别是在环境无害化方面作了许多规定。

日本:于1973年日本颁布了《化审法》。《化审法》是世界上首部对新的化学物质制定事前审查制度的法律, 该法规建立了基于新化学物质的危害性管理其生产、进口和使用, 目的是防止由这些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欧盟地区:

(1) 2007年6月1日, 欧盟《关于化学物质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 (简称“REACH法规”) 正式生效, 这是一部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法规, 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8]。

(2) 2008年12月欧盟批准并颁布了《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条例 (EC-1272/2008) (CLP) 》[1]。CLP法规为欧洲化学品管理署 (ECHA) 维护的注册物质的分类和标签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相应规则, 填补了REACH法规具体化学物质分类及标签内容的缺失, 并与其相辅相成, 共同构筑欧盟抵御危险化学品的绿色壁垒[2]。

1.2 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2002年, 国务院通过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和管理进人了新阶段。此后,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继实施。2005年,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项标准。目前我国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已达40多部。我国通过十余年的发展, 在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技术指南文件, 但目前尚未有一部法规能够为化学物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提供系统地指导。

2 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分析

2.1 危险化学品的生命周期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生命周期, 包括生产、运输、经营、使用、废弃物处置等, 必须切实加强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 才能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欧盟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前, 随着欧盟化学品新政策 (包括REACH法规、CLP法规) 正式实施, 在新管理体系下, 欧盟将对约3万种常用化学品通过注册、评估和许可这三个环节实施安全监控。此外, 欧盟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废弃环节也颁布了新的管理法规和指令, 从而建立了从进口、生产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法规体系 (表1) 。

3 建立我国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的紧迫性

目前, 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与欧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针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研究较多, 但普遍停留在对单项法规和指令的理解, 没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欧盟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和标准, 更没有把法规层面的内容转化成可以操作应用的管理软件工具。同时, 国内相关的文献还未见到“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方面的研究和报道。总之, 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与国外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 在欧盟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法规各个阶段的信息量和应用层面等方面亟待提高。从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法规符合性和公共服务平台, 并结合我国进出口危险品现状已非常迫切。

4 结论与展望

在进行了国内外、特别是对欧盟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分析后, 在今后我国借鉴欧盟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先进经验中,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立法:我国当前的安全立法是参照国外的科学体系而建立的, 其标准与现实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一方面健全立法, 形成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 另一方面又保证不会造成标准虚高, 不切实际, 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2) 管理模式:国情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不可能直接套用国外当前的分散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办法, 而应当采用集中管理, 政府指导, 扶持相关产业, 适当引进竞争机制, 逐步过渡到市场化运作。

(3) 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国外已经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化学品管理制度, 对我国的化学品出口而言, 是又一新的集技术性、环境性和社会性贸易壁垒于一体的新型贸易壁垒。因此, 建立全生命周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 进而研究分析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特别是对欧盟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最后,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欧盟,全生命周期,危险化学品

参考文献

[1]姜南.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案获得通过[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9, (03)

“经济不过热”不符合现实 篇11

我们不是没有通货膨胀,而是通货膨胀游离到统计数据之外了。

当前中国经济有两个问题在反复争论:第一,经济是不是过热,说过热有理由,说不过热也未必没有根据;第二,中国的生产能力过剩,说生产能力过热有大量证据,反驳方则认为相应的政策在逻辑上讲不通。我认为,GDP增长10%以上不热,那增长多少才算热?另外,投资率高到45%-50%,不止是一年、两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高的投资率,这不过热,什么叫过热?

宏观政策无所适从

就像盲人开车

许多产品产能扩张,从增长率上是说不清楚的。比如钢铁,产量是美、日、俄的好几倍。其他的供应比如电力,一年新投产的发电机装机量相当于法国总的装机量,我们一年装一个法国,这样快还不热吗?不同的判断导致的政策结论截然不同。宏观政策长期无所适从是非常危险的,就像盲人开车。

今天我们做分析判断的时候,要做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的、多经济一体化的分析。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2000多亿美元,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当年跟日本发生贸易摩擦的时候,也比这个数字也小得多。美国毫无疑问需求大于供应,所以,长期的贸易逆差。这和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带来的美国人消费习惯有关。中国1000多亿美元的顺差主要来自于欧盟和美国,这种环境下,单说中国是过热还是过冷,说不清楚了。

把美国和中国的需求加在一起看通胀问题

中国这几年的投资是中国历史上空前、人类历史上空前,建设的速度之快也是空前的。哪一个城市都有开发区,从上到下比比皆是。如果说不热,也不符合现实。我们把美同和中国的需求加在一起,再看热不热,肯定是热的。

热了以后,是不是有通货膨胀呢?没有!这又怎么解释?我的解释是:在美国,有大量廉价的中国产品替补美国国内的需求差额和空间,所以,那儿保持着价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通货膨胀?有,因为一部分需求游离到我们的统计数据之外了。八年前上大学交多少钱,现在交多少钱,这个价格的变化就是通货膨胀。房价1999年是多少钱,现在是多少钱,还有医疗,交通等,这些在我们的消费价格指数CPI里面基本没有被包括进去。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通货膨胀,而是通货膨胀游离到统计数据之外了。 全球有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没有,那么石油价格的狂涨怎么解释?还有中国的股市狂涨怎样解释?这靠我们简单的数据是无法说明的。经济学看的是经济现实,不仅仅看统计数据。

这样格局下的通货膨胀,有没有坏处呢?当然有。有没有好处呢?当然也有。只要通货膨胀不是不可控,就没事儿。如果把美国和中国合在‘起看通货膨胀问题,在中国看到的是一部分非贸易品,特别是服务产品,比如人学教育、医疗、住房价格上涨非常快。同时,传统的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消费品价格涨得慢,还有出口到美国、欧洲的商品价格也涨得慢。

资产运营要符合现实环境 篇12

对于出身于物流咨询师并自认为满脑智慧的曹总,从他一直控制着固定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更倾向于使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在实际过程中,城捷快运公司也是这样执行的。

但问题出现了,就如案例中所说,堡垒客户长发集团丢了,因此也引发了企业内部长久积累起来的矛盾,各个部门相互指责,都有理由,似乎都没有错,但企业确实是出了问题,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那问题出在哪?这个皮球又踢回了原点,也是企业创立的初衷,同时还是曹总最自信最引以为强项的资源整合,难道轻资产运营的战略错了吗?

轻资产运营的物流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物流资源,降低资本投入,提高资本回报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和行业渗透能力,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同时轻资产运作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尤其是现金流,与以自有资本经营相比,可以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与更持续的增长力。但轻资产运营的每一个项目的成本都是基于外包供应商的成本,在市场不成熟,外包供应商可供选择少或不优质的情况下,都会给轻资产运营企业带来致命影响,同时,还受制于仓储、运输、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重资产运营的物流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自有资源的掌控能力和调配能力,不受外界的影响,稳定性非常强,当由于投入较多,资金占有压力大,扩张和规模发展都受限,利用自身的条件反而并不能满足客户的最大利益,运营效率也受到影响。同时运输车辆、物流装备等资产的贬值速度很快,需要承担折旧成本,一台车辆放在场地不用,依然要为其承担成本,这类重资产拥有的越多,对企业的掣肘就越大,相反,而轻资产运营的物流企业则不担心这些。

就本案例来说,城捷快运应该避开这样的问题,不要被这样的问题左右而影响了视线,轻重资产的运营模式的根本在于市场的成熟度,国内物流市场正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期,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又有所不同,客户群体的偏好也存在极大差异等等,中国物流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问题是多解的。正因为如此,城捷快运不必在轻重上进行死究,而要在优质资产上进行定夺。

城捷快运企业不必苛求于企业是否是轻资产企业,抑或是重资产企业,也不必苛求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多少算重,多少算轻,这些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资产中,哪些是优质资产,哪些是差的资产,对于优质资产,越多越好,而不去管这些优质资产是属于轻资产范畴,还是属于重资产范畴,因为在中国物流在变革过度的阶段中,严格区分这些是毫无意义的。

从企业的管理角度,选择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应该看这个企业的定位,或者说他的业务发展规划,不同的业务类型对于资产的要求度是不一样的。为客户所关注的领域展开,要么是成本领先,要么是服务优质,要么是关系资源,而这些吸引客户的优势,是由3PL的综合能力产生的,轻重资产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项,重资产并不会直接决定成本领先、高服务水平或差异化、关系人脉优势,反之,轻资产也亦然。所以,重资产或轻资产并不会直接输出“竞争优势”。

上一篇:旅游影响下一篇:课堂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