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共9篇)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篇1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 软件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 复杂度越来越高, 但是软件产品质量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而软件测试则能够发现软件中隐藏的许多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 我们将介绍一些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和策略。
1 软件测试方法
在研究软件测试的方法之前, 先来了解一下传统上对软件测试方法的分类。
根据测试过程中程序的执行状态, 可将软件测试分为静态测试 (Static Testing, s T) 和动态测试 (Dynamic Testing, DT) 。另外, 根据测试过程对具体实现算法细节和系统内部结构的关心情况, 又可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三类;根据程序执行的方式, 可将软件测试方法分为人工测试 (Manual Testing, MT) 和自动化测试 (Automatic Testing, AT) 两类。
1.1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1) 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 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源程序做结构分析、流程图分析、符号执行来找错。静态方法通过程序静态特性的分析, 找出欠缺和可疑之处, 例如不匹配的参数、不适当的循环嵌套和分支嵌套、不允许的递归、未使用过的变量、空指针的引用和可疑的计算等。静态测试结果可用于进一步的查错, 并为测试用例选取提供指导。
2) 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 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 并分析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 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造测试实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1.2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1.2.1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 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 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 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 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 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 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 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 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要通过制定测试用例指导测试的实施, 保证软件测试有组织、按步骤, 以及有计划地进行。黑盒测试行为必须能够加以量化, 才能真正保证软件质量, 而测试用例就是将测试行为具体量化的方法之一。具体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 即程序的输入域, 划分成若干部分 (子集) , 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 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 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3) 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2.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 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 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 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 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 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 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程序变异。其中逻辑覆盖法是主要的测试方法, 逻辑覆盖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 运行被测试程序, 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 判定覆盖 (也称为分支覆盖) :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 运行所测程序, 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 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运行所测程序, 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 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运行所测程序, 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换句话说, 即是要求各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5) 条件组合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运行所测程序, 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1.2.3 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是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 可以这样理解, 灰盒测试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 同时也关注内部表现, 但这种关注不像白盒那样详细、完整, 只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 有时候输出是正确的, 但内部其实已经错误了, 这种情况非常多, 如果每次都通过白盒测试来操作, 效率会很低, 因此需要采取这样的一种灰盒的方法。灰盒测试结合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要素。它考虑了用户端、特定的系统知识和操作环境。它在系统组件的协同性环境中评价应用软件的设计。
1.3 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是指软件测试的自动化, 软件测试就是在预设条件下运行系统或应用程序, 评估运行结果, 预先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自动化测试是把以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化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通常, 在设计了测试用例并通过评审之后, 由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中描述的规程一步步执行测试, 得到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的比较。在此过程中, 为了节省人力、时间或硬件资源, 提高测试效率, 便引入了自动化测试的概念。
2 软件测试策略
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行, 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图3-1标出软件测试经历的4个步骤。
第一步是单元测试, 对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 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第二步是把已测试过的模块集成起来, 进行集成测试, 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 对正确性和程序结构等方面进行检查。确认测试是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 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整、正确。最后是系统测试, 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 与其他系统成分组合在一切进行测试。
2.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 是针对软件设计中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其目的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果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独立地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的内容:在单元测试时, 测试者需要依据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 了解该模块的输入/输出条件和模块的逻辑结构, 主要采用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 辅之以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 使之对任何合理的输入和不合理的输入, 都能正确响应。因此单元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模块接口测试。
2) 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3) 路径测试。
4) 错误处理测试。
5) 边界测试。
2.2 集成测试
单元测试完成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集成测试。软件集成测试主要依据是概要设计文档, 测试主要内容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中相关的部分, 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的要求而选定。集成测试验证各软件单元集成后形成的模块能否达到概要设计规格说明中各模块的设计目标。这里的模块可能是指某个软件部件, 也可能是指某个或某几个子系统。软件集成测试具体内容包括:
1) 功能性测试:指检查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功能, 包括程序单元或模块的功能是否互相产生不利影响、程序单元或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各个程序单元或模块所用到的全局变量是否一致等。
2) 可靠性测试: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中提出的要求, 对软件的容错性、易恢复性、错误处理能力进行测试。
3) 易用性测试:根据软件设计中提出的要求, 对软件的易理解性、易学性和易操作性进行检查和测试。
4) 性能测试: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中提出的要求, 进行软件的时间特性、资源特性测试。
5) 维护性测试: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中提出的要求, 对软件的易修改性进行测试。
6) 可移植性测试: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中提出的要求, 对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被使用的正确性进行测试。
2.3 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效性测试、软件配置复审、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
1) 有效性测试:有效性测试是在模拟的环境下, 运用黑盒测试的方法, 验证所测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列出的需求。
2) 配置复审:确认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配置复审。复审的目的在于保证软件配置齐全、分类有序, 并且包括软件维护所必须的细节。
3) 验收测试:在通过了系统的有效性测试及软件配置审查之后, 就应开始系统的验收测试。验收测试以用户为主, 一般使用实际数据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除了考虑软件功能和性能外, 还应对软件的可移植性、兼容性、可维护性、错误的恢复功能等进行确认。
确认测试的结果有两种情况:
1) 功能和性能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用户接受软件。
2) 功能和性能与用户的要求不一致, 用户不接受软件。
确认测试应交付的文档有:确认测试分析报告、最终的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2.4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通过确认测试的软件, 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 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 在实际运行环境下, 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
3 结语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一个范畴。软件测试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工程性的活动。一个有效的软件测试方法对软件质量的保证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 我们探讨了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技术和策略, 对一些软件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深入的解析, 总结出了软件测试的过程及任务。
参考文献
[1]林天华.软件测试技术及其管理工具的研究和实现.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朱鸿, 金凌紫.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3]段念.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Boris Beizer.Black-Box Testing:Techniques for Functional Testing ofSoft-wareand Systems.美国:W iley, 1995.
[5]http://www.sharera.com/index.php?op=Net MarkHome Item&id=532.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2007.
[6]古乐, 史九林.软件测试技术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7]郑人杰.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8]李幸超.实用软件测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9]韩晓燕.中小企业软件测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2007.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篇2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是我国历代人民调节身心、强健体魄、丰富生活的重要手段。
它集健身性、竞技性、趣味性、民族性、艺术性于一体,具备中学体育教材的特征,有些项目经过改造、整合与提炼,使其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功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以成为中学体育教材。
二、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一)丰富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竞技体育教材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需求等因素,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可以是多方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完全可以作为体育教材内容,这是丰富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需要,也是满足不同个体对体育的需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也各具差异,具体形式有球类、竞速类、技巧类、表演类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发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现在称谓的竞技体育也都是西方国家的民族体育项目,通过学校为媒介发展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竞技项目。
例如,美国的民族体育――篮球运动、韩国的民族体育――跆拳道运动的蓬勃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们都先在学校广泛开展,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随之传播开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后才成为世人喜爱的运动,进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优势
(一)技术动作简单,规则灵活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农牧时代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最初的满足生存需要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丰富生活等,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比赛规则具有灵活性、随意性,便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技术动作、竞赛规则进行改动,使其有利于教学、比赛游戏。
(二)场地器材要求低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体育运动,流传至今的千余种项目中多数项目对场地要求较低,器材简单,随地可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及消费水平或购买或自制。
例如:板鞋竞速、高脚马竞速等传统项目器材,材料易于寻找,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不高,各学校还可根据学校情况对器材的材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要符合教学条件,具备安全等特性就行。
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优点适合在我国各类中学开展。
(三)健身性、趣味性
娱乐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最重要的特点,从我国四年一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来看有竞技项目和表演项目,很多项目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其观赏性、愉悦性很高,深受群众的喜爱。
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中多以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活泼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为主,借体育娱乐形式烘托节日气氛,提高参与面,如:苗族的“跳芦笙”、“反排木鼓舞”、布依族的“刷把舞”等都是融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体育娱乐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趣味性等特点将其开发为中学体育教材是对体育教学的很好的补充,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内容。
四、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基本要求
(一)遵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体育教学的要求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材内容作为体育课的载体,在选择时也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我们祖先千百年的实践,其健身价值不言而喻,特别是其趣味性、健身性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具备学生广泛参与的运动兴趣
体育教材内容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健身的途径,必须要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不能列为教材内容的。
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时,也要把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作为重要依据。
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开展很好,但不一定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所以也不能列为教材内容。
如:“扭扁担”是在扁担上掰手腕的角力项目,作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的项目,其持续性较差,学生做几次后就没有能力继续做,并且对学生上肢力量的增长起不到作用,所以不能作为教材内容。
(三)安全性
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具有危险性,在中学开展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如:抢花炮、射箭、射弩等,不能作为中学体育教材内容。
一些具有不安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器材的改变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如:高脚竞速的高脚马,我们可以降低脚蹬的高度,消除危险,使其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发挥体育教材的作用。
(四)创新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依靠固守传统,而是拓展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目前在各大中小学被采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有的是项目表现形式,有的是项目规则要求,有些项目是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范本祁.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72.
[2]杨雪芹等.体育教学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9.
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中学课堂【2】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它需要课程整合,解决现实问题。
文中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就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中进行了探讨,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得到继承。
关键词:民族体育;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探讨策略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涵、体现民族特色,使学生在快乐的体育课中找到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使其更加珍视民族体育文化瑰宝,并且借助体育课堂把地方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由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历史条件、生产条件、民俗、宗教信仰等条件对不同民族作用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地域性、传统性、民族性、整合性与文化亲和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所面临的现状问题
目前,体育意识薄弱,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缺乏,以及体育师资数量不足、专业水平较低等,是制约民族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场地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日益扩大化,同时进城务工子女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爆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县、市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学校数量,没有扩大学校规模。
一些民族体育运动需要有一定面积的场地才能开展活动,在如此狭窄的校园里,开展体育运动非常棘手,因此,中学的开展民族体育教育是一个很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师资问题。
少数民族体育引进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在我国学校正常而有效地开展,师资是关键。
有些项目对教师自身素质、基本功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如何培养教师也是当前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目前正式出版的少数民族体育专门教材较少,教师开展教学仅凭自己掌握的项目内容,或者请教民间师傅,了解一些技术动作,没有系统而深刻的理论指导,还显得零散、琐碎,不系统,在学校的普及程度还不够。
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的起源、技术、活动形式、器具和规格制造方法都不甚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导致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真实性、教育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项目的挖掘上还有欠缺,民间还有许多珍贵的项目还没有收集到,这需要走出去、走下去才行。
(四)运动器材问题。
少数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并且出自原始人们生活、生存、祈福的需要,所用的有些器具粗大笨重,不规范,有的没有统一的规格,既不利于搬运,又有很大的危险性。
另外,又没有专门制造正规器械的生产厂家,自己做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叫木工制作又很难画出规范的图表,这就让教师想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教学而无法付之行动。
(五)足够的资金投入,学校是否有专项经费也是民族体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将我国优秀而宝贵的,流传在民间的体育活动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创编和实验,改编成适合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工作。
(一)领导重视。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人类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科研室特别是学校领导要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高度去认识民族体育的重要性,从课程设置到经费拨付应纳入学校教科研计划中,加强民族体育人材培训,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如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一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学校校本教材的研讨、制定中就把很多民族体育运动编制入教材,并在经费支出中给予适当的倾斜,让民族体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教材条件开展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要以师资力量、学生基础来度量,教师掌握的技术水平和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天赋决定了此项活动的生命力。
我们在选用项目的时候,选择一些安全系数高、适宜年龄特点而且场地、器材需求较小的项目。
高一年级重点开展如滚铁环等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奔跑能力,而且还可以延伸到课外锻炼。
如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一学每年开展的校运会,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就有两人三足行、武术表演、板鞋、高跷跳竹竿舞等,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校园充满了乐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设计几种练习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之后,让学生分小组创编练习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
最后集中展示学生创编的成果。
还可以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创造性,自己创编一些跳的方法和练习图案。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课堂教学。
(1)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动作技术的要领。
(2)在积极开展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本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及全民健身活动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实践当中不断增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具体的活动方法:教给学生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基本步伐,并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篇3
单元测试在软件项目开发阶段划分上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一点在各种有关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的方法论中都没有异议。一般地,单元测试都是与编码合在一起考虑,即所谓的CDUT(Coding,Unit Test)或把详细设计也包括进来的DCUT(Design,Coding,Unit Test)。这是因为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自己进行的。
软件项目的工作量估算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本和计划。估算方法多种多样,本质上这些方法都是基于项目应用系统最终的规模来衡量的,例如代码行数、功能点数等。关于项目的估算有很多书籍、文献都会论及。
然而,对单元测试的工作量估算却鲜有书籍、文献论及。一些项目中,要么把它混在编码里一起考虑,要么凭经验猜测其工作量或把它按编码工作量的一定比例推算。前两种方法准确度不高,后一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准确度,但也有缺陷。因为项目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成新开发型和维护型。对于维护型的项目,单元测试工作量按编码工作量的一定比例推算,误差较大。
在此讨论的是用传统开发方法开发商业应用软件的情况下,单元测试工作量的估算。传统的开发方法大体上会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验收测试、投产等阶段划分。如果采用新的开发过程,如敏捷方法论(Agile)中的测试驱动开发方法(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
2 估算方法
软件的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有这样一些方法。
2.1 基于软件规模
应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软件的规模作出估算。一般,在评估项目工作量的时候,都会有软件规模的估算。所以估算测试工作量的时候,这个前提是可以满足的。
软件的规模通常用两种方式度量:(1)功能点数;(2)代码行数。功能点数是一种与编码语言无关的度量方法,它把对表的输入、输出按一定的规则折算成功能点,把这些功能点合计后就是应用的功能点数。而代码行数则与编码语言实现有关。有的编程语言代码行数多、有的少。估算的方式有两种:
(1)编码比例法。这种方法首先统计出编码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一定的比例计算出测试的工作量。根据笔者所看到的若干个项目组经验,单元测试的工作量是编码工作量的1.0—1.2倍。这种方法要求软件开发组织需要统计本组织历史数据,维护类似表1的基础数据。
(2)生产率计算法。这种方法要求软件开发组织有自己的测试生产率数据: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测试工作量,单位是功能点或代码行/人日或人时(见表2)。软件规模除以生产率数据即可得出测试工作量。
方法(1)更常用。尤其是日本的软件开发组织更习惯于用方法(1)。日本的软件开发组织在做项目估算的时候,通常首先估算代码行数,然后根据比例,推算出概要设计(外部设计)、详细设计(内部设计)和单元测试的工作量。
通常在统计代码行数的时候,都要剔出注释行,原因是注释的工作量不能与代码相比,工作量远少于编码。根据经验、还有所看到的不同项目组的经验,代码中的注释都比所期望的少。既然工作量很少,为何程序员都不愿写注释呢?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写注释的工作量不比写代码少。大多数程序员都不愿多写注释,这不是因为不重视,而是要花很多时间。而在外包型的项目中,注释还要求用外语编写,难度更高,工作量也更大。在此建议做软件开发的组织应当在统计代码行的时候,把注释行计算在内。只有这样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量,提高程序员写注释的积极性,为今后应用的维护提供方便。初始的设计文档会随着维护的增多变得陈旧,各个组织限于资源都不会去实时更新,但代码中的注释必须是最新的。
基于软件规模的估算方法的优点是:
(1)方法简单。
(2)估算本身的工作量小。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估算的依据因缺少细化的东西难以让他人,尤其是客户信服
(2)估算的误差离散度大,原因是工作量与项目类型有很大关系。
(3)软件开发组织需要保留和统计大量的历史数据确保上述两个表的精确度。
(4)业务逻辑算法复杂度不一样。代码行数不能体现这种差别。
在维护型的项目里,单元测试工作量可能比编码要大很多。例如,在银行应用里,利息计算通常会变成一个公用模块,它集成了活期、定期、定活两便、存本取息等全部的业务利息计算方法。如果要修改这样的模块,可能改动量只有几行代码,但测试时需要把全部可能的业务都要测试一遍。虽然有上述的缺点,但在项目的早期、还缺少足够细节的情况下,这种估算方法还是有用的。另外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验证其他估算方法的结果。
2.2 基于测试案例
这种方法原理是,软件开发组织内部需要有如表3的历史数据。
首先开发人员针对要测试的应用或模块,设计测试案例。其次,根据测试案例数和表2的每个案例所花的时间计算出总的测试时间。
为了保持组织内部数据的准确性,软件开发组织需要不断的维护表3。但这张表要比估算方法一的表简单。在单元测试的时候,测试案例已经体现了测试工作量,因而项目不再需要划分为开发或维护。另外,测试的时候,编程语言不同的影响也比编码时小很多,可以忽略。在前面举的例子中,虽然代码修改工作不多,但测试工作量大。而这个差异已经体现在了测试案例里了:测试案例会有很多。
基于测试案例的估算方法的优点是:
(1)通过测试案例,测试工作量可以比较准确确定,也易于被他人(包括客户)接受。
(2)方法本身可以屏蔽掉实现上的技术差异,如编程语言等。
(3)估算的准确性好,误差离散度小。
(4)测试过程可控:根据完成的测试案例,可以方便地评估测试进展。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因为要编写测试案例,估算的成本增加。
(2)测试案例本身有差异,执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这种估算方法不能体现出这种差异。
2.3 基于任务
这种方法是从任务的角度评估工作量。例如,在一个典型的测试活动中,通常都会有:
(1)制定测试计划。
(2)设计测试案例。
(3)建立测试环境。
(4)根据计划和案例进行测试。
(5)编写测试文档。
评估时,对这些活动的工作量分别进行评估。然后把所有活动所需的工作量合计,就是总的测试工作量。
很明显这种评估工作量的方法最完善,而且能够提供足够的细节让他人审核。缺点是任务很多,估算成本很大。
3 应用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基于软件规模评估单元测试工作量,过于粗糙,这会导致估算误差过大,从而导致进度、费用误差也会加大。一个具有CMMI5级认证的组织通常会要求进度、费用的误差不大于5%,这关系到组织的名声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一个较真的客户一般也不会接受没有细节的估算。
基于任务的估算方法用于单元测试,则又过于复杂。进行单元测试的人员是开发人员自己,测试是在组件、模块一级进行的。所以不需要单独的测试计划,在概要设计书或详细设计书中作为一节列出即可。也不需要建立类似生产环境的测试环境。这种方法更适合于组织内部或者项目组内部有独立的集成测试、系统集成测试人员时的工作量估算。
综上所述,单元测试的工作量估算采用基于测试案例的估算方法更适合。当然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软件开发组织都需要积累、统计历史数据,其他组织的数据和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用于本组织。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管理习惯、软件开发方法论,甚至开发人员的构成、经验都不相同,这些都会对工作量的评估有影响。软件开发组织积累、统计历史数据也是通过CMMI高级别认证的要求。
4 修正
在估算的时候,还可以把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方法应用到基于软件规模的估算方法和基于测试案例的估算方法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PERT方法的原理是,估算的时候要同时估算3个值,最可能的值;最悲观的值;最乐观的值。然后按公式(最悲观的值+4*最可能的值+最乐观的值)/6得到加权平均值。应用PERT方法能够减少估算误差的离散度。根据经验,可以首先估计一个最可能的工作量,然后下浮5%-10%作为最乐观的值,再上浮10%-20%作为最悲观的值。
估算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组件、模块中的表(Table)的数量和算法复杂度的影响。程序中用到的表之间通常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是有联系的,表和表的记录之间是有依赖关系的。往往需要根据一个表中的记录值查找另一个表中的记录。这就给单元测试验证程序功能增加了困难。一般的组件、模块中每增加一个表,总的测试工作量会增加大约1.5人时。增加5个表,几乎相当于增加一个人时。
当程序里有两层甚至三层循环、IF嵌套三层以上而且嵌套部分代码很多时,也会增加测试的工作量。经验表明,有两层循环时,测试工作量会增加2人时左右,有三层以上IF嵌套时,测试工作量会增加1人时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程序逻辑更加清晰,或为了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往往会把多层循环或多层IF嵌套放在不同的模块内,这种情况要识别出来。因为这种设计、编码安排不会减少总的测试工作量,可能掩盖工作量。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沟通、协作的耗时。例如在应用里有异种平台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或者应用了MQ等中间件与其他平台数据交换,也需要考虑人员沟通协作的成本。这主要体现在需要有等待时间。
5 结语
基于测试案例的估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取得估算精度和估算工作量的平衡,适合用作单元测试的工作量估算。
需要指出的是,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方法是项目管理上的需要,不是质量管理的需要。测试案例是否完善、是否能够覆盖所有的测试点,这是另外的问题。测试工作量大并不等于测试质量高。
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也需要有实践经验。同时,软件开发组织也需要积累自己的历史数据分析调整各种估算因子。随着开发项目的增加,软件开发组织和开发人员的能力不断提高,估算精度也才能不断提高。
摘要:讨论了几种单元测试工作量估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对推荐方法的修正。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估算准确度的经验数据。
关键词:单元测试,工作量估算,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参考文献
[1]Chemuturi,M.Test Effort Estimation[EB/OL].http://whitepa pers.technologyevaluation.com/register.asp?wp=6340&id=6340&IDName=Test-Effort-Estimation&view=download&moreWPs=.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篇4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当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倍加关爱和保护。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视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申报、命名和调查材料的存档上,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1、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门多,加之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依存于独物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各种文化艺人、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已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流传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如藏族曲艺《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在我州至今仅存2人,傈僳族的音节文字在渐渐消失。
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如民居、雕塑、民族民间设施、工具、服饰等)有失去原有的文化性和独特风格之趋势。尤其是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认真关注。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引起了重视,但由于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文化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研究、开发工作无法实施。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我州从事民间文化的职业人员,特别是具有一定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相关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搜集整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大,特别是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应有的共识,从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加强对我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实行依法保护,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针对我州当前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最近国务院领导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该保护的要全力保护、该扶持的要扶持到位、该投入的要加大投入、该给的政策要给足。”等有关文件及指示精神,把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1、文化保护与传承,立法先行。如何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纳入法治化管理保护的轨道,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中央、省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保护办法。建议州委、州政府:一是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办法,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做好传承工作。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立文化传承人(继承单位)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艺人命名,帮助扶持、保护等形式,做好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解除传统单一保守的传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做到后继有人,永不失传。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将合理开发利用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把我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利用开发。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我州建设民族文化州、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继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保存历史记忆,加以传承和弘扬。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培养后备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积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并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保护;三是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和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件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的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营造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是缺乏有关法律法规,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要求不够明确。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不清,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珍贵、散落民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缺少针对性管理,同时,对文字、照片、音像等各类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2、是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缺乏上级专业组织的帮助与指导。缺少自上而下的规范管理,基层现有的一些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基层协会组织,缺少本专业干部和专家级人才,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不够,合理开发利用的市场意识和政策条件欠缺。若长此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会慢慢丢失,出现潜在的断层,而且也将丧失一个弘扬民族工艺的文化市场。所以,加强民间工艺的保护,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3、是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品类,从传承人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到位。由于目前的传承处于自觉自愿状态,以及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特有的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等,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另外,一些落后的观念、做法和生产方式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如民间广泛流传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及“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或“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嫁人”等家族式生产的清规戒律,造成一些艺术形式得不到发展。
4、是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近年来,我们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系统教育欠缺,导致一些青少年玩的是韩国游戏、看的是日本动漫、跳的是美国街舞,而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知之不足。一些知识分子在出国留学期间与外国友人交流,方感民族文化的重要和博大精深,回过头来“恶补”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课。
5、是市场意识和规模化生产有待提高。近年来,**区一些民间艺人积极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在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就整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来说,缺少规模性和影响力,还没有进入大市场良性循环领域,仍然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调研结论
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要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在开发时必须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要使传统文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抓住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新奥运”的机遇,充分发挥**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优势,加快保护、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步伐,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使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2008年奥运会文化活动的看点,努力做到“两推动”、“三统一”、“四转变”,逐步构建起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两推动”:通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统一”: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政府及文化事业机构管理与协会组织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个体性作坊性的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转变”:一是民间工艺的交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急需进一步扩大。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对外交往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从单纯活动型向系统管理型转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是政府文化部门和事业机构的一项工作职责,应逐步从单纯组织活动向系统管理转变,特别要尽快建立基础数据库,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三是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全区有一个组织工作系统,成立保护领导小组,下设保护协会,责任落实,规范管理,真正推进。将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文化部门职能,切实落实到位。四是从以活动而保护向以保护传承而活动方向转变。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形成常态管理模式,取得长期工作效果。要对有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应及时纳入搜集、整理范围,加以保护、抢救、改造,使其艺术特色得以保留并健康发展。
2、是加强与**市及其它区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文化行政和文化政策的职能转换,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实际工作的总体考核体系。加速转换职能,并谦虚地学习和接受那些来自海内外学术界的涉及文化及其保护的理念和先行经验。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调查、普及、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保护工作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成为文化部门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搜集、整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根据遗产的不同等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搜集整理中应坚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准确翻译、慎重整理这四个原则。
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大师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如对确立了师徒传承关系的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二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人士的资助。中央、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各地方自治实体、民间社团、企业、法人财团、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和有关的个人等,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一是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二是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引入正规学校教育,是年轻一代认识、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美感,维系民族感情、延续民族信念、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要逐步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使其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和特长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中进行普及和推广。三是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以及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区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恢复和开展有价值的活动。如在钟鼓楼等文物景点、文博系统的博物馆、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及传统四合院保护区开展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力争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期间,使之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京城绝活和百姓生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 篇5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 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 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过程, 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 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所获取的数据一般由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业务、人力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外部数据组成。而实现这一工具则依赖于目前正在飞速发展的数据仓库, 数据分析, 数据展现等方面的前沿技术。笔者所负责的某数据分析平台项目属于一个典型的商业智能项目, 该项目是为契合公司转型和市场转型的内外部要求, 解决总分机构在计划下达、预算管理、资源配置、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困扰, 而决定建设的数据基础工具, 通过搭建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指标体系模型, 建设透明、多维、全面的分析指标展示平台。通过项目几年的建设, 笔者对于商业智能系统的建设也有了一些浅见与读者分享。
2 智能系统数据的获取、整合和分析及差异性
首先, 从需求分析层面看, 商业智能系统需求分析的侧重点是数据的获取、整合和分析, 一般意义的IT系统, 比如银行或电信核心业务系统的需求分析往往关注的是工作流程的实现和业务逻辑的控制, 二者需求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对于BI开发人员来说, 一般不会面对复杂的流程和逻辑, 只要将数据源梳理清楚, 将数据质量做到符合要求, 将分析结果展现到位就可以完成任务, 任务看似简单, 但数据分析的结果是否真的符合业务需求, 很多时候却不像业务流程那样能够准确的把握, 这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客户提供的需求说明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很多没有明示的管理策略和业务逻辑, 这些背景知识和管理诉求往往需要深厚的业务经验才能准确领会, 并且还要能够准确、简明、扼要的表述出来。比如说, 曾经在项目中有一个重要需求, 要设计一套数据指标定期展示给产品线和分支机构, 需求表述的很简单, 就是提取数据并定期更新展示。但是后来在需求落地的过程中, 发现用户群是一个矩阵型的管理结构, 每个分支机构都有产品线部门设置, 总公司也有专门的对口产品线管理部门来监控这些指标的变化, 条中有块, 块中有条。由于各个分支结构面对的市场状况不同, 对于前端业务开拓人员的绩效激励和工作组织模式也不同, 因此总公司对于其考核的要求也不同, 存在很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实现, 然而在提交需求说明的时候, 由于需求方的人员表述能力较差, 很多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东西都没有一一体现, 为后续的设计开发带来了不少问题。面对这样的需求, 在开发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建设这一指标体系的背后的管理意义, 理解为什么分支机构存在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 管理层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期待通过这一功能的实现达到怎样的目标等等, 类似于管理咨询顾问一样的业务访谈和需求挖掘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只有准确的理解用户的管理意图才能为为后续合理的设计做好铺垫和准备。
其次, 由于在需求层面的差异, 导致在具体技术实施的层面上, 一个BI项目的技术侧重点和一般意义的IT业务系统也很不一样。在BI项目中, 往往数据仓库技术、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成型的商业套装软件产品大行其道, 同时因为在业务流程控制层面的需求比较弱, 因此技术框架和功能模块的设计也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开发, 可以用比较成熟稳定的技术框架稍作改造直接应用, 因此工作的重点就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多快好省的使用和操作好现成的软件工具, 将其具备的功能与现有需求做好匹配;二是做好数据模型的分析和开发, 明确分析维度和分析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设计内容尽量的全面、扩展方便的数据结构;三是强化用户界面 (UI) 和用户体验 (UE) 设计, 让用户能方便快捷的获取或者理解数据。由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结论, 一个商业智能系统的开发需要的关键人力资源, 一般可以由商业套装软件应用专家、数据模型构建专家 (一般而言由业务专家和数据分析工程师共同处理) 、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工程师三大类人员构成, 而传统意义的软件设计工程师和系统架构师在商业智能项目里面扮演的角色将不如在生产业务系统里面显得那么重要, 因为在系统架构、流程设计、算法优化等等方面没有突出的设计需求, 很多关键处理都由套装软件自带的功能处理, 属于软件应用问题和二次开发, 比如如何设置定期数据抽取计划, 如何进行数据清洗, 如何模拟excel的网页操作, 如何模拟回归分析等等, 这些需求和功能都是一般大型套装软件必备的功能之一,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正确有效的应用这些功能。同样, 数据模型构建和界面设计等也都属于非核心的软件开发技术范围, 但在商业智能系统里面却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 就是商业智能系统的软件过程模型也有所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传统软件开发。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包括瀑布开发、迭代开发和原型开发等方式方法, 瀑布模型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软件工程方法论,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 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如同瀑布流水, 逐级下落。但是这种开发方法特别要求前期的需求严谨清晰, 因此往往不适合BI系统的开发。笔者所参与的数据分析平台项目, 分析目标由浅入深, 数据范围逐渐扩大, 数据更新频率也是由年到日逐步缩小粒度, 很多新的需求是在应用过程中随时加入, 但用户又要求短时间内在系统上实现, 理想的瀑布模型很不适合这种需求经常变化又比较紧急的情况, 而适当的采用原型快速开发或者迭代螺旋开发的方式, 由简入繁, 循序渐进, 是比较合理的工作方式, 通过原型系统来进一步理清思路和需求, 同时确定软件开发的迭代计划和发展线路, 既能阶段性的看到成果, 然后不断的完善和提升项目的质量。关于原型开发模式和螺旋迭代模式, 本文不再赘述。
3 总结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篇6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 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只有不断地从这些宝贵的现实遗产中, 不断发掘它对当今文化有利的一面, 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适当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的同时, 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在当今的快速发展中, 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 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
2.1 审美价值
中国疆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样, 地形复杂, 人口众多, 拥有56个民族, 文化积淀丰富, 各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多样, 因而传统民居建筑类型丰富, 形态繁多, 具有很高的美学、文化、历史价值。
传统民居强调秩序性、对称性的美学观点。一进制民居以天井院落为中心, 以轴线为对称, 依次延伸出厢房、过廊、前厅。堂屋为实体中心, 院落为虚体中心, 一实一虚, 空间层次鲜明, 秩序性极强。这种既定的空间尺度, 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遵循某种交往尺度, 安定有序的生活。传统民居强调理性秩序的布局方法, 追求一种“礼制”思想。这种形式的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感结合起来, 融入了强烈的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情感。
“院落民居是民居形态中使用材料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 '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1]我国封建礼制文明制度等级森严, 院落式民居封闭而有院落, 中轴对称主次分明, 无疑是等级制度下的产物。院落式民居最早出现于秦汉之际, 木构架与砖瓦筑屋技术、封建农耕家庭模式、礼教文化为这种居住模式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传统民居建筑, 讲究意境之美。化朴实为灵动, 创造出一种如音乐、舞蹈一般的律动之美, 所以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传统民居多采用“先抑后仰”的空间布局方法, 创造出一种含蓄的美。虽然朴实无华, 但又极有装饰艺术之美。脊吻、马头墙、山花、窗棱、隔扇都有雕饰, 虽不精美, 却富有立体感。
2.2 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民居建筑尽可能的顺应自然, 充分利用本土建筑材料, 利用自然温差调节室内温度。这种可持续的生态的居住文化, 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居住观。传统民居的艺术美与实用性息息相关, 并不牵强附会, 增加没有使用功能的装饰。无论是民居中的形态、色彩、质感、光影等, 几乎都是与功能、材料、结构紧密结合的。民居形Abstract:态与装饰因素一开始就是服务于功能需要的, 这就注定了它以人为本, 道法自然的建筑理念。
传统民居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的建筑符号, 从窑洞想到陕北, 从围楼想到福建。城市由院落聚集而成, 院落的风貌与特征构成了一个城市的面貌, 每一个院落都能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可以从墙的高矮、门的大小、窗的风格乃至房间与房间的组合, 想象出这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传统民居建筑, 其物质形态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消亡, 但其散发着富有魅力的浓浓生活气息的交往模式, 应该在今天得以存续。
2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广大农村开始拆旧建新, 古老的传统民居建筑被拆毁, 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二层小楼。殊不知,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古老破旧的房屋, 而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是我们无形的文化财产, 具有宝贵的价值, 亟待保护。但是, 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 我们又面临着许多难题。
传统民居一方面体现该地区传统文化及地方建筑特色, 给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另一方面传统民居有些部分又与人们现代生活及审美情趣相矛盾。因此, 对传统民居建筑应有选择地保留其精华, 改善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在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方面, 应该“树立历史的、发展的、整体的观念来保护、继承、弘扬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从深层次的的研究中揭示传统民居的内在基因合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更好地继承、弘扬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1) 继承历史文脉,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对于拥有古民居建筑较多的有价值的街区或古城镇, 保护时应考虑保存原街区或古城的格局和轮廓线。因为传统的格式布局往往反映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对传统街巷、民居建筑形式、特点、体量、色彩、建筑比例等要保持原来的风格, 原建筑材料可以根据发展和经济的可能作适当改变。另外, 应保证保护区内视觉的完整性。为此, 除保护区外还应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 使周围环境的发展和建设与保护区格调相协调。对传统民居建筑在不改变外部形式的条件下, 内部可作适当更新改变, 以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可将沿街巷的民居建筑改变或恢复成商业服务性质用房, 店铺内部形式要与整个街巷风格相协调。商业服务性质可具有传统特色, 形成完整的传统文化生活场所。
(2) 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重点修复, 还原其历史价值。传统民居建筑现保留众多, 但其完整性受到很大的破坏, 应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体, 进行修复还原, 这不仅是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重建, 使当地的居民对地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3) 传统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应用。传统民居并不是代表着滞后的、古老的民居建筑, 而是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实体。为了满足和适应新农村的发展, 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同时, 借鉴与运用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环境特征,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材料、心理需求、审美观念等因素, 加以创新, 在保持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前提下, 弘扬地域文化, 创造出更适宜居住的新传统民居。
(4) 结合当地经济, 发展旅游新民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返璞归真, 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古村落、古民居旅游日益红火。传统民居发展旅游, 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不错的收入, 同时作为传统民居文化的教育基地, 使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加入到保护传统民居的行列中去。在旅游区中突出保护、修护古民居建筑、营造传统民俗风情风貌, 以日常的生活元素组织乡土意境, 密切联系与游人的互动。
3 优秀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在设计应用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在传统的复古建筑中加入现代设计元素。这种建筑设计无论是在大的院落规划, 建筑布局, 还是在小的建筑装饰、庭院植栽等方面均遵循中国传统的格局营造, 保留大量的中式建筑元素, 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中式建筑。另一种形式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丧失原有的功能性的、具有中式特点的装饰符号, 也称为“现代中式”。这种建筑在布局、建筑造型、建筑工艺以及功能空间设计均体现了一种现代建筑简约、时尚的风潮,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结构主义的手法在细节设计方面融入一些被符号化的中式元素, 是比较难以直接识别的。
4 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而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则是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了解传统民居的价值, 探讨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的良策。
摘要:指出了民居建筑反映了各民族、各区域的历史文化变迁和自然风土人情, 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及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价值的研究, 探讨了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居建筑文化, 使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散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民居文化,传统民居保护,传统民居价值
参考文献
[1]单德启.中国民居[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0.
[2]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业祖润.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弘扬[J].四川建筑, 2005 (1) .
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篇7
保护改造传统街区, 是为适应市民改善社区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相对于历史街区而言, 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受到规划与管理、政策与法律的制约更小, 可供选择的更新模式更为多元。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改造方式,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避免建设性破坏, 都是更新的前提。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传统街区的对传统街区的立法、监管、管理等均较薄弱的现实, 提出论文的核心议题, 有没有更好的制度选择能保障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实效呢?为此, 论文紧扣理论与实践两条线索进行研究, 引入“制度谱系”理论的前沿成果分析得出保护与开发模式理应多元, 且具有均等实效, 继而反思现实困境, 不难发现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难题。从务实的角度出发, 应进一步明确保护与开发的真谛, 通过有限制、有条件的制度选择来保障更新的实效。最后以云南通海为例, 进行实证分析。
二、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制度谱系”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更新模式, 在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同时, 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街区的传统风貌, 避免建设性破坏,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综合效益俱佳。这些似已无须赘述, 要达成公共的外部效益最大化, 即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 (1) , 理论上是否存在?将会怎样?这些问题已涉及到制度选择, 笔者尝试应用制度理论 (2) 的分析研究方法, 进一步揭示保护与开发的模式选择。
制度研究具有广义性, 揭示人类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乃至意识形态, 其中制度与制度谱系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被誉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在其代表作《企业的性质》 (1937) 和《社会成本问题》 (1960) 中阐明了产权、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剖析了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科斯 (1991) 进一步提出不同制度的边际替代原则, 即假定制度的变化是连续的, 在不同制度的交界处, 各自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都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佼佼者, 奥斯特罗姆 (2000) 深入研究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制度形态, 指出一些局部公共产品可以依靠中间制度而不必依赖于政府;威廉姆森 (1999) 则拓展了科斯的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基本原则的制度选择理论, 强调指出存在众多分立的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制度, 并且这些中间制度和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具有同样的相对效率。
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制度选择理论, 建构了朴素的“制度谱系”理论, 破除了制度迷惘, 澄清了制度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优劣。不同的制度只存在于相应的适用范围, 政府可以扮演公共产品的角色, 市场能调动积极性, 企业也会选择适宜的经营模式, 政府、企业、市场以及三者之外的制度选择与组合模式是多元的, 适宜的制度均具效率。依据“制度谱系”的分析, 传统街区理应存在多元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诸如市场、政府和企业制度, 及其之外的中间形态制度等, 且具有均等实效 (见图1) 。
三、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制度争议
制度谱系所构建的理论阐释了不同的制度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优劣, 依据制度理论的分析, 选择“适宜的制度”对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均等实效。然而“适宜的制度”本身表明了制度选择具有限制和约束条件, 具有争议。
与历史街区相比, 传统街区处于更为尴尬的境地。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上, 制度化争议表现在既不同于历史街区的管制, 也不同于一般街区的自由裁量管理, 这给保护与改造的方案制订和实施带来了许多难题, 完全采纳历史街区的制度化管理成本高, 甚至限制发展, 而放任自由, 则又可能导致更新结果与初衷相悖。
制度选择的限制和约束条件还表现在更新的现实困境之中, 其中技术化是传统街区更新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我们应当看到, 市民并非专业人士, 即便对传统文化价值有所认识, 也缺乏具体的保护策略。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 传统街区不能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导致更新结果出现建设性破坏, 这些并非主观上不愿意保护传统, 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技术指导。
此外, 采纳市场开发, 追求短期的经济回报, 开发更易采纳推倒重建的企业和房地产开发, 极易造成破坏。传统街区作为地方居民生活场所, 若不能保障市民主体积极参与到地方的保护实践活动之中, 传统街区更新改造的实效更加难以为继。
如何选择适宜的更新制度, 保障改造更新的实效, 是摆在当前城市更新中的难题。尤其是作为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街区比历史街区分布更为广泛, 保护改造将更具挑战, 更新更具迫切性、普适性。
四、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制度选择
制度选择理应多元, 针对保护与开发的现实困境和制度争议, 应进一步明确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真谛, 有限制地选择多元的更新模式, 积极地调动市民主体参与实践, 提升保护与开发的实效。
(一) 明确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真谛
继承传统街区同样重要, 不仅是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 甚至是潜在的历史街区构成部分, 也是更新制度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前提基础, 在这里通过比较传统街区与历史街区异同来阐释传统街区的内涵与价值。历史文化街区通常也称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 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展示着某历史时期典型的风貌特色, 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管理与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注重对文物古迹、建筑群以及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 以展示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传统街区虽相比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少一些, 风貌完整程度低一些, 但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部分。传统街区具有强烈的生活特征, 具有传统风貌的相对完整性, 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街区构成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指街区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街巷和广场, 及其共同构成的景观环境等, 非物质层面指街区蕴含的民风、民俗、文化等。由此可见, 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规划和政策的制订应以保护为先 (见表1) 。
(二) 提升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实效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要求和规划与管理措施, 拆迁、重建、改建不断蚕食着传统风貌, 传统街区的更新处境更为尴尬, 更依赖于合理有效的引导、控制、监督。
政府、企业、市场, 甚至更为多元的更新模式都是可供选择的制度。无论采取什么制度, 首先要明确保护第一的思想, 以传统街区的历史遗存和价值评价等为依据, 尊重历史文化, 保护传统街区的文物古迹、空间格局、历史文化信息, 不仅要注重保护街区的文化遗产, 还要积极保护其周边环境, 做出有条件、有限制的制度安排。
针对全面制度化管理的难题, 探索适宜地方的模式, 避免政府开发、企业开发和市场开发存在的不足, 积极调动地方社区主体参与, 探索多元的中间制度, 是实现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制度选择的重要手段。从广泛的实践来看, 保护改造的实效并不能令人满意, 从制度选择上, 要保障实施实效, 就要从现实的制度化困境中出发, 制定措施, 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技术化难题, 应加强技术指导, 设计为先。我们应当看到, 现实的更新改造的难题, 很大程度上并非不愿意保护, 而是缺少指导, 甚至大多处于无意。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 技术和专业人员走在前面, 通过建立一套简明扼要的技术规范, 为传统街区更新改造做出示范。此外, 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更新的重要保障, 这是因为单纯依靠政府、企业和市场开发, 由于各个主体具有不尽一致的开发目标, 难于保障更新改造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社会福利。
五、通海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一) 通海传统街区的发展概况
通海传统街区总用地0.5平方公里, 南倚秀山, 北眺杞麓湖, “山—城—湖”城市格局明显。传统街区以聚奎阁为中心, 由东南西北四街、环城路共同构成的“十字形”方城骨架尚存, 历史格局清晰可辨。街区内分布着大量文物与传统民居、院落、街巷,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和聚奎阁, 还有大量的传统的一颗印民居建筑 (3) , 其中保存较好的民居有明代11所, 清中早期16所, 清末民初55所 (4) 。街区的历史悠久, 院落方整, 街巷与院落贯通交错, 有的巷道长300余米, 有的院落达到10余进。
历史上的通海就是通往滇中、滇南的通衢之地, 古城是县城中心, 解放后, 拆城墙、填城壕、拓宽街道等对传统风貌和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改革开放后, 随着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 改善生活条件的新建、翻建、改造不断发生。近些年在传统街区开展的实践更新, 笔者以2000年以后参与实践并收集到基础数据 (5) 为基础, 总结实践与实效 (见图2) 。
(二) 保护与开发模式的选择
1. 政府引导, 企业实施开发
文星街地块位于城南, 用地面积1700平方米, 于2005年实行“招拍挂”方式出让, 以期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 吸纳企业开发, 加快街区更新步伐。企业通过兴建仿古商业街的开发, 对地块进行了单一的、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的开发模式, 兴建两排沿街整齐划一的现代商业仿古街。建成后街道空间平直、立面和门窗样式整齐划一、材料现代, 丧失了历史街道的风貌特色, 与传统街区的整体风貌缺乏协调 (见图3) 。显然, 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指引, 缺少协调传统风貌的控制和引导措施, 实施结果只能造成新开发的遗憾。
2. 政府主导, 政府实施开发
游客服务中心地块位于城南, 紧邻秀山景区, 原为行政单位宿舍楼和党校培训中心 (见图4) 。地块作为秀山景区主入口的前导区, 规划拆除原有破坏建筑, 恢复传统风貌, 改善秀山景区入口环境, 十分必要。规划用地面积约1.5公顷, 拆除5500平方米, 保留改造1500平方米。前期地方政府已于2006年拆除了行政单位的宿舍楼, 对传统民居实施了维修、修缮和再利用, 将其中一幢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利用作为游客服务中心, 拆除后的空地作为秀山景区的前广场和旅游购物商店进行开发建设。后期规划将党校培训中心作为园林宾馆进行改造, 新建广场和园林绿地, 改造大体量建筑, 增加坡屋顶和传统门窗等, 以降低秀山景区山前建筑高度, 协调环境。
3. 政府引导, 居民自建开发
文献里片区紧邻秀山景区, 总用地面积约10公顷, 区内老民居、历史建筑等丰富, 传统风貌较为完整。规划以政府引导、居民自建开发为主导的“渐进式”更新既改善了街区的生活条件和旅游环境, 又提升了街区的环境效益和商业价值 (见图5) 。规划为改善居民生活和旅游环境, 拆除破坏风貌的现代建筑, 改造传统民居, 完善基础设施。首先, 以院落为单元, 明确产权关系, 按产权确定每个院落地界, 并将保留民居落实到每个院落。其次, 以院落为单元, 嵌入式地“织补开发”。以院落产权为基础, 织补的建筑形式多样, 可单院更新, 也可合院更新, 还可成片更新。再次, 以院落为单位, 遵循“有机规划”, 而非“理想规划”。新建建筑受院落和产权边界的限制, 从空间规模上、建筑组合上均实现了街区传统合院民居的肌理再现和形态完整。
片区内文庙街步行街全长300米, 宽度6到9米不等, 沿街房屋多以传统建筑为主, 风格古朴, 但房屋年久失修, 基础设施杂乱无章。为此, 地方政府将线网入地, 保持原有街道宽度, 重铺街道青石板路面, 投资60万元, 拉动200余万元的民间资金参与改造, 居民只要按照地方政府规划要求新建、改造和修缮, 均可获得补贴 (见图6) 。文献里片区的“渐进式”更新, 规划先行, 政府引导, 居民自愿, 地方施工, 并没有采纳大规模开发, 调动了居民积极性, 再现了传统“一颗印”院落式建筑群落, 改善了传统商业街。
(三) 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实效
对比不同更新模式的实效性有所差异, 企业实施开发较适宜于次核心区域和外围, 开发能调动商业资本, 减少政府投入, 提升经济效益。在传统街区内的企业开发, 实施的管控难度大, 甚至造成实施结果偏差。政府实施开发适宜于公共和节点中心, 开发能协调传统风貌, 能快速改善街区环境质量。居民自建开发适宜于居住性街区和风貌保护性街区, 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 采取专家指导维修, 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多方参与, 能切实提升居住和生活条件, 保护街区传统风貌。
可见, 评价不同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实效, 效率与公平均是标准, 虽然理论上存在等效的更新模式, 但实践中显然有相应的约束和适宜条件 (见表2—4) 。
六、结语
论文基于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实效研究, 认为:1.从“制度谱系”认识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实效, 表明模式或制度选择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 适宜的制度具有均等效率。2.保护与开发的制度选择具有争议, 即具有限制和约束条件, 现实困境包括技术化和制度化两个方面。3.为提升保护实效, 要明确保护与开发的真谛, 调动市民主体参与, 有限制地做出制度选择。4.通海的实践表明保护与开发模式 (或制度) 是有限制的, 其中“渐进式”更新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哈里.科斯, 著.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盛洪, 陈郁, 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4.
[2]Oliver E.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M].Beijing:China Social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3]艾莉诺.奥斯特罗姆, 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 陈旭东,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4]郭湘闽.走向多元平衡:制度视角下我国旧城更新传统规划机制的变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5]毛志睿, 陆莹.昆明本土建设设计研究所.本土设计研究2000-2010[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开发“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的尝试 篇8
一、探索“节庆文化”教育模式,形成学校文化氛围
为了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内涵,探索“节庆教育”渠道,我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确立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教材开发及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组织全体教师从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探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为了使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我校搭建了少先队雏鹰争章平台和校园网络平台,让学生徜徉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两全”(全学科、全员)、“两平台”(雏鹰争章、校园网络平台)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开发“传统节日”校本教材,引领教师角色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是校长实施课程领导力的重要阵地。我校在教师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拓展型课程编写组,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制订出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案,确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机制等。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我校经历了教师独立编写——专家与教师合作——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和重建等流程。在实践中,教师转变了“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在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自己的过程。教师从一名“实施者”转变为一名“创造者”。课题组成员选择了传统节日中较有代表性的八大节日作为研究的内容,采取每人一个主题,纵向编写的方法,既展现节日丰富的内涵,又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校本教材编写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与文化的积淀过程,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更是教师技能锤炼与发展的历程。由于教师参与了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他们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认知水平,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长廊中尝试、发现和体验。
三、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科目群,丰富学校课程内涵
学校传统文化特色的创建是一个整体,需要丰富的课程内涵来支撑。《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普及民族文化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仅仅开发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更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不仅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课程执行力的体现。
我校从办学特色出发,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教师的特长,用赏识的态度引领教师挖掘自身的潜能,开发出能显现本人特长,又与学校特色发展相融合的课程。扎染、剪纸、茶艺、舞龙、锣鼓、民族舞蹈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科目应运而生。
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篇9
一、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 羌族传统民歌相关出版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陆续有专家、学者深入羌区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 随着部分羌文化专家及民歌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和民歌生态环境的改变, 音乐工作者更加加快了对羌族传统民歌的保护与研究。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关于羌族传统民歌的学术些辞官的文人雅士等名门望族的府邸, 家族府邸反映了该家族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以及政治身份, 采用的建筑装饰图案不仅仅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同时也起了文化教化的作用, 他们能体现家族家风、门风, 以及发展的历程和方向。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体现, 江南多雨, 装饰图案为配合这种浪漫的情怀, 孕育出不同的图案, 比如外框是桃子形, 内是植物图案;外形是石榴的, 内是梅花图案等等装饰图案精美的漏窗。只有在江南这多雨柔情似水的地方才出现这么自由多题材的装饰图案, 植物图案的有松、竹、梅、柏、牡丹、兰花、菊花、芭蕉、荷花、卷草等。神兽、动物主题的装饰图案, 有龙、龟、狮子、鹿、喜鹊、鹤、蝙蝠等。抽象装饰图案以及文字的装饰图案, 抽象图案分如意纹、云纹、水纹、回纹、冰裂纹等寓意吉祥幸福。还有其他类型图案笔墨纸砚等。苏、锡、常地区的民居装饰图案根据地域特点, 在图案的形式上一定的变化, 但题材上几乎无一例外, 都反映了福、禄、寿、喜这个主题, 同时也反应了时代文人的气质。
综上所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苏、锡、常传统民居受地域的影响, 才有了今天江南水乡民居的文化。从建筑地理位置、空著作、学术论文、曲谱集、音乐专辑等纷纷出版发行。
1. 学术著作
据笔者调研、查阅, 目前已出版羌族民歌著作共计9部。其中, 羌族民歌曲谱集有5部, 即:我国最早出版的羌族民歌集《羌族民间歌曲选》 (收录185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四川卷·羌族民歌部分) 》 (收录108首) 、金艺风等著《中国羌族民歌研究——汶川县龙溪乡乐谱资料集》 (收录127首) 、萧常纬等编著《羌寨无处不飞歌——茂县羌族民歌选》 (收录171首) 、万光治编《羌山采风录》 (收录277首) ;羌族民歌歌词集有3部, 分别是张善云编《羌族情歌300首》、周辉枝编《羌族情歌精选》、张善云编《凤州羌歌三百首》;羌族民歌研究书籍1部, 即金艺风等编著《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另外, 在贾银忠编《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编《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宋显彪编《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等书籍中均有对羌族民歌种类、民歌传承人、民歌特征等方面的介绍。
2. 学术论文
据笔者目前收集、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 以羌族传统民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60余篇。这些论文中, 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有20余篇, 如杨碧娥, 陈远贵《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马宁, 钱永平《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等。针对羌族民歌的类别, 详细、深入系统研究的论文有30余篇。其中, 多声部民歌有8篇, 劳动歌有5篇, 情歌有6篇, 酒歌有2篇, 如樊祖荫《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金艺风《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朱婷《四川阿坝州羌族情歌探考》、朱婷《对羌族酒歌的分析研究》等。关于羌族民歌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研究论文有5篇, 如路瑜, 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金艺风《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的变异及选择性——以松潘县镇坪乡新民村的羌族酒歌为例》等。关于羌族民歌演唱的论文有2篇, 即佐世容《关于演唱羌族民歌的几点思考》、哈红莉《羌族多声部民歌演唱方法初探》。
3. 出版发行音像专辑
近年来, 出版发行的羌族歌曲专辑颇多。其中, 羌族地区较间布局、室内装修装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江南水乡特点, 为后人研究民居发展历程带来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01) .
[2]楼西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 (01) .[3]楼西庆:《砖雕石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04) .
[4]李斌:《江南民居环境中过渡空间的传承与再造》[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1 (06) .
[5]张岩红:《江南传统民居室内虚拟空间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2 (05) .
钟山艳, 生于1976年,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贺丹, 生于1984年,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流行的有中国羌族经典歌曲系列《羌族酒歌》、羌族大型实景歌舞展演《羌山神鼓》、四川音乐学院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羌族歌手陈海元与杨晓芳的羌族歌曲专辑《歌从羌山来》、“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中国西部民族音乐之声》系列羌族歌曲专辑《花儿纳吉》、羌族音乐文化专辑《羌韵》《羌咏组歌——万年火》等。
这些成果的出版、发行和发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 是羌族人民最丰富与最具活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利于羌族传统民歌的有效传承、保护与开发。
(二) 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再创作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众多音乐工作者深入羌区调研考察, 并根据羌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点,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羌族声乐作品。如独唱作品《羌家姑娘绣彩绣》《岷江, 我永远热爱的江》《太阳里走来的羊角花》等;合唱作品《羊角花开》《羌族锅庄舞曲》《羌族酒歌》等;重唱作品《羌山情》《多彩的情歌》《云朵上的山寨》等;表演唱作品《云朵上的纳啧啧》《出嫁》《羌山踏歌》等。这些再创作的声乐作品均是作曲者在把握羌族传统民歌风格的同时, 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或高科技音乐手段, 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创新, 创作出既受大众喜爱, 又不失羌族音乐元素的作品。这样的创作无疑是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另一种延续, 更是其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直接、有效地手段。
(三) “舞台化”的呈现
近十年来, 羌族原生态歌手及热爱羌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视传媒平台、音乐会、音乐剧、歌舞剧、电视大赛等不同方式的“舞台化”呈现, 传播与传承着羌族传统民歌。如在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清逸·佳雪杯CCTV首届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 六位羌族歌手以激扬悲壮的羌族多声部演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与观众, 获得了原生态多声部铜奖;2006年, 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村的两位羌族歌手泽旺仁青和格诺扎西组成的“毕曼组合”, 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原生态唱法铜奖;2009年5月, 一部反映羌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音乐风情史画歌舞剧《羌风》在成都成功首演;2010年3月, 大型羌族原生态歌舞《羌魂》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2012年4月, 由笔者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青年教师陈辉、佐世容共同策划、组织了“花儿纳吉”四川羌歌专场音乐会;同年6月30日, 又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成功首演了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2012年6月, 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策划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在汶川县水墨桃源大剧场举行了首演。这些“舞台化”的活态演出成为了有效传播羌族传统民歌的平台, 同时, 演出的录音录像资料又将成为保护与传承羌族传统民歌的重要载体。
二、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羌族传统民歌在理论研究、探索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境, 如“传承人后继乏人”“缺乏民族自信心”“文化空间与生存空间发生变化”等。
(一) 民歌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且后继乏人
据笔者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三次深入羌族核心区调查及查阅资料统计, 政府机构认定的羌族民歌传承人目前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县、松潘县、黑水县、北川县等地, 共计27人。汶川县3人, 茂县4人、松潘县16人、黑水县2人、北川县2人。其中, 演唱羌族多声部民歌18人, 演唱瓦尔俄足领歌4人, 演唱情歌、婚礼歌、萨朗各1人, 演唱综合性传统民歌2人。民歌传承人男性12人, 女性15人, 平均年龄已达60.6岁, 明显趋于老龄化。
羌族各村寨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量青年男女外出打工, 另有部分青少年在大城市读书、学习。他们除了羌历新年、瓦尔俄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以外, 很少回到山寨的家中, 留守在羌寨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这些年轻人中, 很大一部分没有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民歌的魅力及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也未曾想过要保护自己民族的传统民歌。加之, 外出打工、学习, 远离了自己的母语群和传统文化圈, 接受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洗, 逐渐被汉化、同化。作为羌族传统民歌传承与保护主体的羌族年轻一代很少讲羌语和演唱羌族传统民歌。长期下去, 这些内涵丰富的羌族传统民歌后继乏人, 随着民歌传承人的一一去世, 羌族传统民歌将加速步入濒危的边缘, 甚至消失。这些无疑都给羌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 缺乏民族自信心
羌族传统民歌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依托于羌族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为表现手段, 并以口耳相传作为链接得以不断延续。因此, 羌族人民及其丰富的生产、生活是孕育与培植传统民歌的沃土。但是,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改变, 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羌族青年男女, 大多数对本民族文化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对于口传心授的羌族传统民歌不感兴趣, 不愿意学唱, 更不愿意传承。他们认为羌族的传统文化已不再符合现代羌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观, 导致羌族传统民歌得不到本民族同胞的自觉传承, 羌族民歌传承人长期收不到徒弟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就曾针对这样现象, 采访了9名在成都读书的羌族大学生, 他们中只有杨慧兰、木都2名同学会用羌语演唱传统民歌, 问及其他7名同学为什么不会演唱, 他们告诉我, 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县城, 接触现代文明比较多, 喜欢演唱流行歌曲, 父母很少唱羌族民歌, 也没有教他们演唱羌族民歌的习惯, 他们自身确实也不太感兴趣。那么, 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忽略、遗忘、背弃, 使其“活态的”羌族传统民歌不能在本民族中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三) “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发生变化
羌族传统民歌能从几千年流传至今, 究其根源, 是它存活在羌族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 伴随着群众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是用一种“活态的”方式进行着传承。但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 羌族传统民歌已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有些民歌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离世已逐渐消失。加之,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羌族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均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生活在羌寨的羌族民众纷纷下山到县城生活, 而县城中经济条件较好的羌族民众则选择到都江堰、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买房生活。两个空间的急剧改变, 给羌族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双重挑战。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代表的羌族传统民歌, 也在传承、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三、小结
羌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遗失了传统文字。因此, 传统民歌成为传承羌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羌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近年来, 虽然羌族传统民歌在保护与开发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面临着许多困境与问题。望本文所研究内容, 能对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贾银忠.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
[2]贾银忠.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3]金艺风, 汪代明, 沈惹晓贞, 崔善子.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4]宋显彪.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
[5]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J].大众文艺, 201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