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高中生物教学(精选12篇)
抓好高中生物教学 篇1
随着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的逐步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 社会各界对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于是, 如何抓好高中英语教学, 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1. 保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贯穿整个课堂, 课堂效果通过师生交流体现。语言教学中, 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语言, 因此, 有效提问往往是学生迅速、主动给出相关或完整回答的关键。相反, 如果学生的反应是长时间的沉默, 或只有个别好学学生回答, 或回答过于简短, 那么提问就是失败的。建议课堂提问有效性有以下标准值得借鉴。
1.1 明确性:
学生是否完全明白提问的内容及教师期望的回答形式。
1.2 学习价值:
教师应审视提问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所学知识, 学生的回答是否能引出下一步的学习课题。
1.3 兴趣:
问题所含的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 是否具有挑战性, 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这一点从学生的表情、言语的反应便可感知。
1.4 可获得性:
如果问题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可以回答则不具有可获得性。对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只要给学生少许考虑时间或略微提示, 便可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共鸣并参与进来。
1.5 延伸性:
提问应鼓励多样或延伸的回答。因此, 应尽可能使用开放式提问, 以激发学生思考。
1.6 教师反馈:
教师应用正面强化, 即用肯定和赞扬的方法给学生一种成就感, 激发其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反馈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在平时学习英语时多问“为什么”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就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对其他学生的回答多问为什么, 同时通过多种途径, 让学生对教师课堂中讲述的内容, 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题多问为什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又能使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回答和争论的问题, 并且多问为什么, 就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过程, 教的时候可以这样, 那么学生学的过程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当然可以。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 或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 可以在课堂上提, 在作业本上提, 也可以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提。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回答, 作业本上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回复, “留言板”上的问题, 教师可以到网上回复。当然在回复时, 可以不要正面回答, 而是只给予一些提示, 让学生通过回复的提示, 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目前中学阶段还回复不了的问题, 就在鼓励的同时, 介绍一些有关的书籍、资料和网站, 让学生在今后通过自主学习解决, 就是目前解决不了, 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探究”的种子。这样不但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而且可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长此以往, 学生会养成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思考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自己的维习惯得到培养, 思维的品质得到提高。
3. 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
所谓教学设计, 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计划和安排,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设计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和原则, 但是总的原则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 (教学目标) 创造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并安排好相应的学习外部条件。根据这个解释, 教学设计应关注的细节或教师应回答的问题主要有: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按照加涅的观点, 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 知道多少;学生应该能够做什么, 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哪些领域、哪个层次 (或水平) ?掌握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知识、技能和情感。我国课程改革纲要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虽然不同, 但本质是一样的。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学习层次, 比如在知识领域, 最低水平的学习是“识记”, 接下来依次为“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共6个层次。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必须以低一级层次的学习为基础。进行目标的细节设计, 不仅要统筹设计目标领域, 还要具体思考目标水平。
在实践中,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以下词汇和短语”等。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适的, 理由如下。
3.1 目标大而笼统——描述的是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诚然,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们应以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指导。然而, 仅仅了解总目标、总任务是不够的。目标设计还必须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目标, 再根据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 把学期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阅读, 是通过阅读学习词汇、语法, 还是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阅读后理解大意、细节还是推断作者的意图、文中人物的意图?理解多少算达到了教学目标?
3.2 行为主体错位——“培养”、“教”都是教师的教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学的行为。
这些都是细节问题, 但是, 无视这些细节, 教学目标就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 教学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 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4.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围绕教学目的, 重新整合教材
每个单元在开始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个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考虑到师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合理地制定出各个课时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 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 设置了若干板块,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 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 却未标明顺序, 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 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 贴近生活, 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 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 结构更灵活, 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抓好高中生物教学 篇2
李秀英 10.6.30
内容摘要: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文体模糊的问题,例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说是议论文,引述举证的叙述性文字繁冗累赘,甚至整篇文章用一个长长的故事作论据,只是首尾点明一下观点而已;说是记叙文,要素不明,故事不完整,描写几无,并动辄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评价一番;还有在一篇文章中均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人很难确定文体。现状需要老师在写作教学时就要重视文体分练,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本文从两大方面来谈如何抓高中作文的文体训练问题。
关键词:文体 文本 章法 技法
目前高考作文题大多有这么一宽泛的要求: “文体自选”或“文体不限”。我们平时搞作文训练,常常拿过一个现成的题目就让学生写。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下,对文体,思想认识上较模糊,写作实践中易混淆,很容易出现难以确定文体的作文。 例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说是议论文,引述举证的叙述性文字繁冗累赘,甚至整篇文章用一个长长的故事作论据,只是首尾点明一下观点而已;说是记叙文,要素不明,故事不完整,描写几无,并动辄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评价一番;还有在一篇文章中均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叙述,第二段介绍说明,第三段抒情,第四段记叙兼议论,第五段又议论抒情……到底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散文?让人很难确定。
因此,现状需要老师在写作教学时就要重视文体分练,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在写作训练中明确基本文体的写作要求,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训练学生能写出文体规范的文章,坚决杜绝各种文体一锅烩现象。怎么去抓高中作文的文体训练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管窥之见。
一、紧扣考纲,明辨两类重要文体
《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体。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文章体裁是由运用那种表达方式为主来决定的。人们要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经过,就有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人们要对人物、景物等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使读者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感受,就有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举出理由或事实,对人和事发表主张或见解,就有了“议论”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成因、原理、用途等进行解说,就有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喜怒爱憎等感情,就有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在、称作记叙文;议论为主的文章叫议论文。
记叙、议论这两类文体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本文主要谈这两类文体的训练。
1、一般地,记叙文分为写人、叙事和状物三种,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另外,我们还要搞清楚记叙文的根本用途和本质特点,那就是故事和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就是故事性。好的记叙文,故事性就强。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抓住了故事性,就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从古典到时尚,好的记叙文,故事性都强;不好的记叙文,故事性一定很弱。不仅记叙文是这样,小品、故事片、电视连续剧等任何一个记叙性的艺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悬念重重,才能引人入胜。如果故事性没抓住,这部作品肯定不成功。不信,我们随便读几篇文章、随便看几部电影、电视剧,就能检验出来了。比如电影《阿凡达》、电视剧《亮剑》那么火爆,都在于他们有强烈的故事性,从而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震撼力!
2、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完整的议论文要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在论证时,常采用例证,引证、喻证等等方法。
一般的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是有区别的,议论性散文有议论的因素,它要表达一种观点,或表达对某一事物、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它不需要严密 的逻辑去论证它,整篇文章不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论证过程,它比较“散”,比如《现代散文选读》之“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专题的鲁迅杂文《春末闲谈》、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等。
二、立足文本,开展有序训练
1、备好教材,使作文教学有计划性,训练有序列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在五个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增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它首先是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时间里作文训练的教材,同时它也是“文体”专项训练的好教材,当然,使用起来需要作些整合。这十九个专题有的介绍某一文体的写作要点,有的介绍某一表达方式,有的介绍某一写作技巧,显然,其编排缺乏序列化、系统性;使同一文体的几个训练点之间也无渐进式的训练关系。整合按文体编排,自成体系,对考纲要求掌握的各种文体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编排目录如下:
记叙文
第1练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第2练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第3练 要有描写意识
第4练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第5练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议论文
第7练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第8练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9练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10练 学会分析
第11练 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2、抓章法训练,做到因文变法,以章法来显现文体。
章法是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就是组织安排结构层次的法则。不同的文体表达主题的方法不一样,它要求采用的章法自然也不一样。议论文要求以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的章法去突出中心;记叙文要求以构思新颖,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苏教版必修三、四的《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课文就是有“章”可寻的议论文。而必修五第三、四单元的小说又是最典型的记叙文,他有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节,精到的环境描写,这些都是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的。可以重点学习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值得揣摩分析的有几个精彩片段,如“不准姓赵”的描写,“被儿子打”的描写,“斗王胡”的场景,“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的场景,作家从多个角度成功刻画了阿Q形象,用笔细腻传神,正是我们学写记叙文的典范。
通过章法训练,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可提高学生因文变法的能力。
3、抓技法的运用,做到因技巧凸显文体。
所谓“技法”,即技巧与方法。特定的文体往往有与其相匹配的特定的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比如记叙文有个讲究:叙事贵曲,因而常常采用悬念法、抑扬法、一波三折法、伏笔法等,又更注重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议论文呢,总离不开一定的论证方法,如因果分析法。
因而,在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抓好某些技巧的运用,来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具体地说,对记叙文,可着力于把文章写得有波澜,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故事性),兴波澜的方法很多,如运用倒叙手法(属于悬念法),抑扬法等。“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学生作文不佳,我们总是埋怨他们积累不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才会显得平庸乏味。可见,指导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
对议论文,首先要加强几种常见论证方法的实践运用,诸如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其次,论点的提出也有个技巧:①迅速及时。或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或者借助于最为简短的材料(名言、故事等),切不可使之羞羞答答,成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其位置在第一段,或安排在第二段独句成段,以强调其地位的重要性。②论点的表述要简明。从正面表述,避免使用否定句。能用单句则不用复句。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思想内容。
写文章适当的运用一定的技法,就等于给文章贴了某类文体的标签,使文体特征更鲜明。
我们手中的教材是编写者花费了大量心血精心设计、全力打造的文化精品,内容广博,蕴含深厚,唯会读、会用者能得其精髓、悟其真谛。教授者的重要使命就是很好地利用教材,带着学生去充分汲取其养料,领悟作文之道。
抓好高中生物教学 篇3
1 根据当地经济建设需要,制定生物实验教学新目标
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不同于高中的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教学,因为生物学科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自然等方面联系密切,特别是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相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对生物实验教学,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冬暖式大棚的发源地,因此,蔬菜种植与生产就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如何结合蔬菜生产,做好生物实验教学就成为研究的新课题。在认真学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蔬菜的生产、管理、种植以及蔬菜品种的结构特色,及时增减生物实验数目,不断扩展生物实验教学新领域,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组织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习生物培养目标和调查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校和实验室的现有实际条件,分章节、分重点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和增减生物实验项目;第二,在认真学习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成若干小的实验指标,并与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实验紧密相联,渗透到生物课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此指导各年级的生物实验教学;第三,根据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和学校实验条件,制定出生物实验改革目标,并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同步进行。
如观察蔬菜植物生长的习性,虽然不是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但结合生物实验教学实际,结合当地的蔬菜大棚种植情况,组织学生或集体或个人,到自己或者邻近家庭的大棚内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比较记录,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实验教学。
2 发挥生物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实验指导与实验教学组织工作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对实验教学或者动手能力培养的最有力的描述,也是做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准则。做好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分析与研究到什么,需要如何去做,实验的探究目的是什么,等等。因此,在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时,必须充分发挥生物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生物实验教师的专业性指导,达到让学生亲临其境的学习效果。
每次的生物实验教学前,生物实验指导教师都对每个实验的实验环节、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和实验中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好全面的准备与分析,特别是对于实验的环节,做到逐一实验验证、逐项查排,为指导学生的实验而做好理论、实践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比如,要做一个动物习性的观察实验,为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惧怕现象,影响到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先组织学生观看网络影视片段,观看已有的生物实验教育资源片,并结合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物实验观。然后,实验时,生物实验教师边对各个小组进行实验技能指导,边结合生物观察要点进行点评,边对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做好指导。这样,一方面为学生全面做好生物实验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又为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拓展实验教育能力进行了实时的实验教学改革。
3 针对生物学习目标和特点,反复强化训练,以取得实验最佳效果
心理教育学家普遍认为,重复是学习之母,练习是学习强化之路。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深深体会到:要把生物理论及生物实验结果应用到学习中去,也必须走反复训练、强化训练之路,这对于全面实现生物实验教学,获取生物实验的最佳效果,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可信度和时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师在实验讲解与示范之后,都及时发放与学生实验相配套和对应的实验材料,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等,对于特定的实验步骤和过程,都做出重点的指导,以取得实验的最好效果。
当学生获取上述实验内容后,在掌握了本实验的特点、方法、步骤和实验过程后,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实验中去,并按照生物教师的指导与材料,结合生物实验的特点,反复强化训练,步步实验验证,严谨实验过程,积极进行实验探索。这样,学生的生物实验不仅会取得一个的理想效果,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验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熟练、有序的实验理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
例如,在实验的过程中,生物实验教师可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相互检查,互相纠错,互相学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学生的姿势、动作和操作要领,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共同磋商的良好风气。在实验的指导过程中,生物实验教师也可针对不同学生操作和实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并做出示范;或将实验的基本要领编成顺口溜,要求学生对症下药,提高整体实训水平。
4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巡回指导
生物实验指导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训练和操作等做好观察与检查,对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恰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行为和动作,随时给予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基本生物实验技能。否则,学生生物实验学习中的错误操作方法、实验动作一旦养成习惯,就不容易改变,这将大大影响正常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生物实验教师人人建立实验指导记录本,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操作中的问题不仅当场做好指导,还要记录在册,以备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加以注意,寓实验指导与课堂生物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每一次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每一组、每一单元都要建立生物实验指导示范组,以便于教师在指导中做好个别指导用。
5 针对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写出生物实验总结,以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实验总结是巩固课本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过程,是总结实验经验,制订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在每次的生物实验结束后,都组织全体学生和生物实验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并结合总结重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体会。同时,通过生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加强生物实验的效果教育,方法很好。这样,高中学生就能学会总结,学会应用,学会发展,学会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以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立体式、全方位改革与建设。
高中英语教学要抓好六个环节 篇4
一、兴趣的培养。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情趣的语言环境,精心设计多种交际活动,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创造性地发挥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习惯。
1.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有一本好的工具书。
2. 预习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做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预习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课前预习单词时,不光要识记单词,还要查词典,记例句,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
3. 整理错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4. 阅读课外书和摘抄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阅读,做好摘记。
三、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模块的内容进行筛选。
特别是有选择地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教学过程中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词汇语法的掌握,并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方面,首先要教给学生泛读、查读和精读的策略;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复习背诵模块的单词,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并坚持每节课课前进行小测;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避免“中国式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五、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单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好单词、短语,才能看懂句子和题目和文章,才能连词成句,行文流畅,而没有掌握好单词、短语的学生是很难运用好英语的。
六、创设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
1.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待学困生,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增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于优等生,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2. 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与学生沟通, 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而且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并加以改正。
抓好常规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篇5
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王琼芳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平时也只是抱着要做什么,就要做好的信念来做事。我接下来要谈的也只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
我非常重视课前的备课。备课是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备课时我会先分析这节课要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一般同一个课题我会从网上搜索几篇教案,然后看教学情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哪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作业的巩固环节更有针对性等,就选择哪部分,从而组合成一篇比较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案。有时候我也会参考自己购买的《常规课教案集》等。我觉得教案是不是完全自己设计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是有选择性地参考,再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教案更能服务与学生就可以了。
二、上课
我上课追求的目标是:精讲,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精选题尽量在课内完成。我觉得“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
为了尽可能达到40分钟的高效率,我一般会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我觉得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如果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直接进行新课的教学。
第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除了尽可能地在学生还比较专心地时间教授新课之外,为了让课堂始终更有质量,我不会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中,而是会向学生提问。
提问,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我不会只提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也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网上,或者自己购买的资料,有个别学生身边也有一些好的作业资料都可以选择,题型好的针对重难点的题目,我一般会采用3题左右,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放在我上课的课件当中,让学生在新课授完后马上进行练习,并马上反馈。
这几道题目的反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让班内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讲,如果他们能讲出来了,我便不再过多强调。如果他们有困难,我就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再讲一遍,这样听的和讲的学生都马上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差不多30分钟我的新授过程基本能结束,还有10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做《课堂作业》或者《每课必练》一页。当然不是简单地布置第几页就算好了的,而是在上课之前已经选择好哪几道题目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因为每一面当中总会有几题是比较复杂的,我会让全班学生先自己读题思考,落后的学生通过引导找到解题思路,这样就不会因为不知道切入口而漫无目的地乱做一气。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去完成。其余基础性的题目如果课堂上没什么时间完成,课后去完成大多学生也没什么问题了。
三、作业
班级里每个小组我都设有数学小组长,数学组长不是光负责作业本的发放工作,而是要对自己组内的成员进行适当地监督,尤其对组内成绩较差,动作较慢的学生要在课后经常催促其认真去完成。每次的作业都要限时,渐渐地学生也不会那么拖沓。
作业的批改不仅是对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要及时并且仔细。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或者不仔细,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仔细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我坚持做到人人清、日日清。
作业本也是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字迹端正作业质量又好的可以画个笑脸,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写上些评语或者鼓励性质的话,这样和学生用心的交流,他们会期待作业本也或多或少有努力的方向。
四、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不管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数学,计算训练不能停顿。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每天早上我让负责计算的班干部都会在小黑板上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三四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让学生订正。
五、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我都会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复习的每道题目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象一些拓展题就可以允许不完成,换给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抓好高中生物教学 篇6
音乐特长生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往往是外向型的,活泼好动,爱打爱闹,爱说爱笑,有使不完的精力。但是,一谈到他们的纪律与学习、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就不是很好了,他们基本上都很聪明,然而在学习的时候却稳定不下来,不能认真听讲,不能认真完成作业,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学习。教特长班的教师都很困惑,甚至有的老师由于不能处理好与特长生的关系,还会与学生发生冲突。每年到高考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达到文化课与专业课成绩双上线,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都知道,很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了音乐专业,并不是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十分特别的天赋,而是出于对孩子实际考学情况的考虑。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考本科大学没有希望,如果孩子对音乐方面有一定的兴趣,家长就会让孩子上音乐特长班,这样考上音乐学院或者其他本科大学未尝不是一个出路。在此情况下,很多高中学校开始着力招收音乐特长班学生,这样可以扩大生源,增加本科大学的人才输送数量。一个不乐观的现实是,大多数高中学校为了招生,往往忽视了音乐素质高的学生的选拔与挑选,降低了标准,从而造成了高中音乐特长班的学生总体素质并不高,甚至很差。面对这种现实,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如何抓好音乐特长生的教育呢?
第一,要抓住音乐特长生的特点,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音乐特长生活泼好动,往往纪律性差,班级管理有难度。作为音乐特长班的班主任,首先要抓住每个学生的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帮助他们树立集体荣誉感。音乐特长生虽然个性十足,但普遍讲义气心理很重,教师只要多做思想工作,是会成为一个团结的统一体的,这为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多的方便。对一个有影响力的班主任,学生会心服口服接受领导,另外,一个好的班主任可以协调好其他教师与本班学生的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要不断地关注他们的动态,及时地制定对策以解决音乐特长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特长生活泼顽皮的性格,使他们总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及时做出反应,才不会错过对学生的教育,才能避免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第三,对音乐特长生要奖惩分明,并且用爱来感化他们。音乐特长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用严厉的态度来进行批评、处理,要让他们彻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能自觉地克制自己,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在他们表现优异的时候,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有自豪的感觉。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这种激励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有一次课上,我无意表扬了一位同学作业完成得非常好,视唱很准,后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更加用功了,在这以后的检查中,他总是能够完成得非常好,经过三年的坚持努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某音乐学院录取。这个例子充分地反映了鼓励与表扬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要多深入学生的生活,通过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了解、分享他们的苦与乐,与他们站在一条阵线上,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对教师有一种信赖感。这样,班级管理的问题就轻易多了。
第四,对于学生的态度要端正,要做到一视同仁。在教育中,“偏”这个字是千万要不得的,偏向一个学生,你将会失去其他学生的心。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反省自己,用端正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和事,用“公平公正”四个字来树立自己的形象。一个小小的批评或者表扬,教师虽然可能没有在意,但是学生会深深地记在心里。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与错误,光批评了他,没有批评别人,这是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师生感情的。同样,一个学生表现好了,受到了教师的表扬,另外一个学生有了同样的好表现,也要进行表扬。教师教育学生,不能靠自己的喜好,而要凭一颗赤诚的良心。尤其是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我的班上曾经有个学生学习基础特别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上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好像上课与他无关。对于这种现象,我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声明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人,所以我不会偏心,提问问题时会随时叫到任何同学,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好好准备要回答的问题。开始是按座位顺序轮流回答,第一次,这个同学没有回答上来,我叫其他同学回答了,然后让他重复,他没有说上来因为他根本没有认真听。然后,我又让另外一位同学重复了一遍,他终于复述出来了。之后,每当遇到同样或者相似的问题,我都会找这位学生回答。最后他终于会了,每次上课的时候,他都能够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终于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第五,注重教师形象,重视微笑教学,幽默是法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是上完课就完成了任务,什么也不用想了,毕竟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与感情,教师上课如果死气沉沉,学生即使不睡觉也会没有兴趣听课。因此,在课上,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进入教室的时候让学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特长班学生是特别注意自己外部形象的,同样他们也会关注教师的形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大方、得体的外表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样也可以感染特长班学生形成美感。另外,教师如果能够在课上多用直观的实际例子,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引导深入,学生就能够听的津津有味。教师的微笑与多变的表情胜过语言,学生不喜欢冰美人与冷帅哥,他们喜欢的是容易接近的重视他们的教师(虽然他们可能并不要求自己,但是对教师的要求是苛刻的)。他们喜欢教师,就爱上教师的课;爱上教师的课,就会慢慢养成听课学习的好习惯。只要让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学生就会逐渐爱上学习,加上教师的经常鼓励,他们会越来越用功,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这几方面注意得不好,往往会造成恶性循环,以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高中物理教学应当抓好的几个环节 篇7
一、懂得探究的价值
探究,顾名思义,探讨与研究的合称,物理教学,要构思精微,每次教学活动均要审慎安排,宇宙的奥秘探究起来无穷无尽,事物的本源追溯起来有滋有味,带领学生进行探究,追寻万物的奥秘,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达到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素质。学习需要感悟,获得很高的综合素质的过程十分艰辛,需要不断地研究,积累经验,而且做不到一劳永逸,它是一个拥有多层次的、逐渐加深的动态过程,遇到问题以后,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也就能不断地累积经验。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最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们一般缺乏经验,只要有教师的激发,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积极响应和投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对知识掌握得八九不离十,继而在下课前要做到,胸有成竹般地把该课堂前半部分的探究过程在头脑中回放、推敲、反思,以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获得更深层次的感知。教师作为导师,点燃大家的学习热情,以创设的物理情境为载体,掌握物理学习的真谛,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提升其学习动力。天长日久,就容易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好奇心,同时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还要启发学生,发现了问题之后,必须注意信息的收集,从而迅速地解决问题。职是之故,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恰当的物理情境,让课堂有探究的气氛,为学生的探究铺路搭桥,给学生创造反思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学习目标,指导问题的原因所在,保持清晰的思路,多和同学们沟通,对问题做细致的探讨,从而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创设情境的环节
这个环节要注意巧妙设疑,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南宋张载说过一句名言: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给学生巧妙地设置疑点,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探究角色。只要有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创造出来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了如指掌,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就会促使他们有强烈的探求心理。根据以往的经验,从而对问题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假设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是很清晰,甚至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可能他们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不慌不忙,审时度势,旁敲侧击,让他们换角度思考,不断论证。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我如是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准备两张不同的纸片,一张稍厚,较硬,另一张稍薄较软,手持纸片同时从高处撒手,观察两张纸片下落的情况,得出结论———轻的物体下落缓慢。
1. 将稍薄较软的纸片用力揉捏成团,再次同时将它们从高处撒手,观察下落的情况,得出结论———轻的物体下落也有快的时候。
2. 把体积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桌面———让大家仔细倾听,结果:
只有一个声音,说明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
这些情景,非常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产生好奇心,实习的动机有了,再加上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三、探索问题,引疑导学
问题出现了以后,下一步就是启发学生如何去查找信息,怎样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做试验,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善于质疑,要开动思维,对事物的现象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要经过逻辑性的推理,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学共同的研究,争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善于发现矛盾,挖掘深层次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不限于简单的一个为什么或者是什么,而是要掌握它的原理,探究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源所在。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们的思维进展情况和思考方式,赞叹他们具有不同的见解,顺着他们的思路和他们一起进行分析,这样的好处多多,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质疑习惯,使师生在思维进程上达到共鸣,真正实现物理探究的功能。物理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质疑的解决过程,物理学上的很多巨大的成功,无不来源于质疑。我们仔细研究科学史发现,解决问题没有提出问题重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只是一次科学试验,可能一个普通的科学家能够完成; 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有无数人去研究去解决,问题的提出,需要更聪睿的头脑,标志着科学的路途上的里程碑; 问题的提出者,需要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往往都是科学界的巨擘。因此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精神,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勇敢的质疑。比如说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自由地畅想,自己多做几次实验,和同学之间进行更多的分组探讨,然后比较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同,哪种试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通过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以此提高学生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给同学们展示宇航员们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讲述人类登上月球从想象成为现实的历史,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的无限激情。
四、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不断反思总结
在这个环节中,要学会温故知新。提出了新的疑问,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要仅仅从刚刚学过的知识下手,所有学过的知识都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够灵活地运用,达到熟能生巧,充分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让他们的思维展开翅膀自由地翱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有效地促进助长性迁移的发生。迁移的过程当中,深刻的理解新知,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让新旧知识紧密结合,桴鼓相应,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条理化。不断地养成这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极有帮助。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认识,顺利地从感性到理性过渡。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设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让大家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处理; 让学生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告诉学生物理学的价值,学会知识,要将它们用于生活,提高生产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从以上环节可以看出,疑问是教学成功的出发点。前人的经验、总结汗牛充栋,我们的教学要引领学生做到“再探索”和“再创造”,这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如影随形,彼此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心底萌发科学的种子。
摘要:从学习物理要懂得探究的价值出发,解读了怎样注重创设情境、探索问题引疑导学、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不断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方面的问题,一蠡之测,分享同仁。
如何抓好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 篇8
一、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存在的问题
1. 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如IP地址、网址及邮件地址, ROM与RAM,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等等;课本中的一些“小知识”、“小实践”、“想一想”等内容没有认真地去看、去做、去想, 如传输速率bps、文件传输协议ftp、文件的类型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注意到, 如“回收站”、“URL”等, 直接导致相关题目的得分率下降。
2. 基本操作技能不熟练。
在Windows操作题中, 将“复制操作”做成“移动操作”, 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时字母输入错误, 只会创建文件夹而不会创建文件, 等等;在Excel操作题中, 单元格的正确选定, 数据的正确筛选, 按要求在正确的位置建立图表, 在分类汇总前应该先进行排序等操作不够熟练;在Internet的学习中, 能直接上网操作的学校较少, 模拟练习做得也不多;网页制作的基本要求还没有达到, “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行”这一题的得分率很低, 其他的操作技巧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 学生在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操作, 更不用说达到熟练的程度, 导致考试时操作失误较多。
3.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的学习比较教条、僵化, 书本上的知识稍加灵活运用, 考试时就无从下手。例如某软盘已保存了1000kB的数据, 有29%的考生不知道该软盘中还能存入约多少大的文件;一段最简单程序的运行结果都不会分析, 有一题除了一句输出语句外, 其余的都是赋值语句, 竟有51%的考生做错。在试题中要稍加分析的题, 得分率均较低。例如大写字母A的ASCII编码为1000001, 则大写字母C的编码有42%的考生没有选1000011这一项。
从考试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学校对这部分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 而没有重视操作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2010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对策
我国基础教育界于1983年开始对高中生实施与高考互补的会考, 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偏科,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促使每一个高中生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从评价的要求来看, 它是一种最低标准的过关性测试, 只要达到这一标准, 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有了最基本的信息能力, 而并不是要所有的学生在未来都必须成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从根本上说, 信息技术会考是用来测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信息素养水平的考试。另外鉴于新教材的改进、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其变化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 端正心态, 正确对待会考,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信息技术会考依据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来命题,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 尤其是操作能力的考查。由于学生水平与各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 会考可能给很多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我们应该统一认识, 认识到会考是水平考试, 注重考查学生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会考, 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会考的信心, 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争取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分层复式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学生, 尽可能会考复习和能力培养两手抓;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则应注重“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
2. 明确复习目标, 有目的、有计划的复习。
在复习中, 教师应分析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力求抓住主要的、基础的东西。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 教师应要求学生落实课本上课后的习题, 针对学生水平差异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 不必为了考试而补充很多, 导致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 认真分析以前会考试卷, 把握复习层面和难易度。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主要是操作的方法或结果, 一要重视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不能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二要把握知识联系, 灵活应用知识, 学会运用一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4. 进行学优 (学困) 生辅导计划, 注重各个层面的考生复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讲到具体的操作, 因硬件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某些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 自然如鱼得水;某些学生接触机会很少, 就只能束手无策, 从而形成很大层面的优差生, 教师对优生应进行提高性的知识扩展,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高要求、高技能。而针对基础较差的这部分学生应对基础知识部分辅导教学。另外, 在会考来临之前应定期开放机房让他们上机练习, 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5. 结合学科特点,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机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心要环节, 上课时要提高上机效率, 现在会考都是采用上机操作, 平时上机时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学习, 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而不是由教师讲授标准答案, 学生被动记忆。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布置科学的研究、操作任务, 做到有的放矢;其次, 可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 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最后, 对于教学中学生一学就会、时间一长就忘的知识与操作, 应适当加强巩固训练, 特别在考前要多加练习。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教材变动大, 内容更新快。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断地钻研教材和会考标准, 不断地改进教法, 以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信息技术。同时, 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题型、新的考试评价方式, 以更有利于对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核和复习也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会考是全面检查和认定学生是否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会考成绩是学生能否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会考相对于一般考试的特殊意义, 因此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 教师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平时教学打好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教学工作。本文根据近几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今年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若干对策, 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李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第一版.
[2]魏雄鹰, 陈承灿.2003、2004年浙江省高中会考试卷分析——信息技术.
抓好化学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篇9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序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理由。
另外,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抓好知识衔接 强化生物教学 篇10
虽然初中生物学知识是基础, 但不是所有初中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习中都会用到.多年的初、高中生物教学, 笔者体会到以下初中知识对高中生物教学有着重要影响:
一、生物类群知识
1.初中相关知识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群.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植物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于每一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都有介绍.
2.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共同的结构基础是指除病毒外, 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病毒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首先是病毒的分类, 初中知识根据病毒的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动、植物病毒从名称上可以确定, 而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如果没有这些知识, 学生就会连最简单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选不出.其次是关于病毒的特点, 尤其是专门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特点,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病毒虽无细胞结构, 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结构
细胞依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属于原核生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属于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有细菌、真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等, 属于真核生物的有绝大多数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哪些生物属于细菌, 哪些生物属于真菌是判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难点.细菌的命名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从名称上即可判断, 而酵母菌、霉菌、蘑菇属于真菌, 霉菌中常见的有根霉、曲霉、青霉、毛霉等, 这些都是初中的基础知识.
二、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果实种子的形成及种子的结构
1.初中相关知识
被子植物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花药中有花粉粒, 花粉粒中可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精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 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 胚珠由珠被和胚囊构成, 胚囊中有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花发育成熟后, 花药中的花粉粒散落出来并被传到雌蕊的柱头上, 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产生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将精子送到子房, 进入胚珠内的胚囊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将来发育成胚, 一个精子同时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 同时珠被发育成种皮, 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结构的主要部分是胚, 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其中胚芽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 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
2.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在花中进行, 理解其有性生殖过程必须具备花的结构、传粉、花粉的萌发及受精作用过程等初中基础知识.而有性生殖是指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只有具备种子结构及胚的各部分发育的知识, 才能理解胚是新个体的幼体, 被子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产生了新个体.
(2) 植物遗传方面
集中体现在植物的基因型及植物性状的表现型方面, 如果皮、种皮、子叶、胚乳的表现型及基因型, 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子房壁、珠被是母本的一部分, 其遗传物质与母本相同, 故果皮、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一致, 表现型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子叶是胚的一部分, 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是新个体的幼体, 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父本的精子和母本的卵细胞, 其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决定, 表现型是子代的表现型.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受精极核是来自母本的两个极核共同接受一个精子形成的, 其遗传物质组成与子叶不同, 故基因型与子叶不同, 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这些问题是植物遗传方面的难点, 如果没有初中相关知识作基础, 学生很难理解, 更不用说运用它去解题了.
三、人体各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初中相关知识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相关系统之间功能上的联系等.
2.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1)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与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
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 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在组织细胞中发生各种变化, 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又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肺及肾脏等器官, 由不同途径排出体外.人体通过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 完成体内的物质代谢及能量转化.如果没有初中关于四大系统的基础知识, 学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2)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联系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关于神经调节, 高中课本只简单介绍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和反射弧的组成, 重点讲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 另外简单介绍了高级神经活动.那么, 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什么是兴奋?什么是神经纤维、神经元?什么是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神经元和反射弧之间有什么关系?脑和脊髓之间又有什么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神经系统如何来支配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活动而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这些知识是学习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础, 而这些知识都是初中生物知识的重要内容.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某些有分泌机能的细胞分泌的, 是对身体有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体内含量极少, 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却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各种激素的功能可通过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来证明, 其中的重点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初中课本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激素的失调疾病及其症状表现.
抓好化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化学教学 兴趣 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序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理由。
另外,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的宗旨却是不变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都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把提高课堂效率放在首位。
1. 充分备课,研究并挖掘教材,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既要备知识,又要备学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内容的讲授顺序,增减例题,详略得当,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和思维规律,深度和广度要适宜,且要科学、准确、严密,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注意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连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结论,还要使学生能够记牢并熟练运用。这就需要变式练习,它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而单一重复的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产生厌倦,所以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精心设计问题,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练习中都有所得,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能力和方法。
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要想把这个戏演好,必须有一个指挥全局的导演,这个导演就是教师。一个老师要做一个称职的导演,就应把课堂组织得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并且始终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上下功夫,使课堂教学不再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富有活泼性、新颖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而现代化教学也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在课堂教学中用好学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具体形象,如把抽象的知识演变成形象具体的东西,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便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分析、观察、思考的能力。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转化为直接的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强大动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悬念,激起欲望,引起认知兴趣;巧提问题,促进思考,产生探索兴趣;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学习乐趣。二是创造机会,促其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中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定理、公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索、发现、论证,从而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知识的发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创造,而且开启智慧的大门。
4.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开展发散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构造新方法,还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标新立异,引导学生乐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在想象中创新。如同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几何方面、三角方面、代数方面、坐标向量方面寻求答案。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就是通过教学培养发散思维,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5. 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勇于创新。
数学是学好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基础, 适当渗透相关学科知识, 既可体现数学的基础功能和工具作用, 又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刚刚进行过改革的新教材改变了繁、难、偏的状况,内容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与各门学科都有相互融合的地方,这就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地邀游题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学习和锻炼,是解决其它学科甚至生活问题的工具,是名副其实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知识的运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周围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边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从而感到亲切、自然、有趣,把数学学习活动转化为一种自我需要,产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体验成功运用数学知识的喜悦,激发再创造的欲望,增强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目的和任务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和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抓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佚名.如何评价一堂课[J].教师博览, 2009, (7) .
[2]陈国华.教学授课的举例艺术[J].教学与管理, 2000, (8) .
【抓好高中生物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抓好实验环节提高实验质量教育论文11-03
抓好课堂教学05-12
抓好课堂、提升教学10-04
抓好有效的作文教学08-02
抓好英语的起步教学12-09
抓好化学重点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08-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抓好教学秩序10-22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08-26
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 文档08-26
抓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几个环节,建构有效课堂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