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之路

2024-11-07

CPA考试之路(共5篇)

CPA考试之路 篇1

摘要:CPA考试在我国已年满18岁了。在这18年中经历了很多改变, 这些变化正推动着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考试由4个科目改为5个科目, 再由5个科目改为现在的两个阶段7个科目, 每一次改革都体现出市场、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曾让“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简称注考) , 有人称为“中国第一考”, 亲身经受过考试的人, 多年后再度谈起注考时, 仍不免声声慨叹:难、难、难!

CPA考试历程

1991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悄无声息地举行, 那年全国报名2万多人, 参试1万多人, 考试试题浸透着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 分行业、分制度的特征很突出。比如, 《会计》试题就被划分五部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会计。1993年的第二届注会考试, 报名者近6万人, 参试近3万人, 试题定位于工业制造业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化操作, 从此, 一年一度的注考逐渐演变成颇具影响的执业资格考试。1995年起, 《税法》从原《经济法》剥离独立, 注考5科奠基。1998年开始, 试题难度全面升级, 计算量大增, 跨章节、跨教材的题目出现。自2004年以后, 试题难度趋向稳定, 单科通过率通常是百分之十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伴随着深、沪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加, 市场经济的高歌猛进, 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量日增, 名声也大振, 相应地, 注考热也迅速升温。“考注会”一度成为青年人有追求、有理想的代名词, 1999年就有45万人报名、26万人参试, 之后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03年颠峰时期, 报名者68万人, 37万人赴考场。此后从2004年~2008年, 注考每年稳定保持50万的报考人数。大浪淘沙, 注考开考以来的600多万报考大军里, 成功者固然不少, 赶潮儿更多, 尤以在校生、社会上的人员居多。前者旨在加重就业筹码, 后者则为晋升、转岗、再就业而忙碌。于是, 注会考试人员日趋大增。

一、CPA成为“管理大师”

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审计技术的提高, 期间, 审计起点有3次大的变化。首先是以账簿为起点的详细审计, 也称查账, 那时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是具备会计、审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即可。其次是以内部控制评价为起点的制度基础审计, 要求注册会计师先对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针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及控制缺陷点决定如何实施实质性程序。这个阶段要求注册会计师除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外, 还应当具备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能力, 也应当掌握相关内部控制知识。最后是以风险评估为起点的风险导向审计, 也就是现代审计, 要求注册会计师先对企业及其环境 (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形势、企业内部环境) 进行评估, 识别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程序。这时候, 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但要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和相关法规等知识, 更要具备风险评估能力, 要掌握风险评估、组织和企业的知识。这时候, 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 应当是一个“管理大师”。针对这种审计环境及审计技术的变化,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中增加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 是适当的, 也是必须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科目核心是考察考生的组织和企业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如何组织、如何筹资、如何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针对增加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 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当学习并熟练掌握经济学、商业环境、公司治理、金融市场、定量方法、组织行为、管理和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等知识。

二、CPA提升实务操作能力

职业特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注册会计师以鉴证业务为主, 需要利用其已有的知识和相关技能评价客户的信息质量, 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实践中可以发现, 有的新注册的注册会计师, 其专业知识很扎实, 但没有适当的专业经历和处理实务的经验。本次考试制度改革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 增加了综合阶段, 增设了《综合测试》考试科目。通过《综合测试》考试科目, 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为此, 需要考生在完成第一阶段考试后, 通过独立审计实务经历或会计实务经历或理财实务经历, 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以顺利通过考试。

三、CPA人才保障行业飞跃

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 实现提升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目标, 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和质的飞跃提供了保障。考试制度改革, 为发现和培养行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事业要发展, 拼的是人才。在智力密集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表现尤为突出。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 为注册会计师人才选拔提供基准, 也能够发现和培养更多的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公司管理、企业风险评估知识且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考试制度改革, 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了人才保障。事务所做大做强靠的也是人才。通过考试制度改革, 提升了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胜任能力, 为事务所吸纳高级人才提供了资源。同时, 也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了人才保障。考试制度改革, 为注册会计师国际化提供了保障。随着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通晓国际会计审计惯例、熟悉国际经济环境、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考试制度改革无疑是解决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最有效的途径。

CPA考试感悟

CPA考试已经结束, 本文拟就一位成功通过CPA考试人员的经验及感想, 予以总结整理。

今天终于拿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回想起注会考试之路, 虽然可能与其他人注会之路并没有什么不同, 都是通过辛劳和坚持才得来的, 但是还是想把我的注会之路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来可以给后来者作个参考, 或许还可以让他们少走一些些的弯路;二来可以总结自已在过去四年的注会之路。

一、复习时间安排

从4月15日开始到9月15日, 一共153天, 这就是我复习的时间。我把时间分成了三段:第一段熟悉教材并做一遍章节题目, 时间从4月15日到7月15日, 同时这段时间我还要上课, 复习期末的考试;第二段熟记应该记忆的东西, 同时对所做的题目进行一次总结, 进行有针对性的题目, 重复题目, 时间从7月16日到8月31日;第三段是模拟考试价段, 按考试时间的安排做摸拟题, 同时继续记忆要记下来的东西, 这段时间是9月1日到9月15日。具体各科的时间安排又根据自已的优势和弱势来安排, 比如审计我比较不熟, 我便安排在上午, 因为上午记忆好而且时间比较长;而对于财务管理, 我比较具有优势, 便安排在下午, 因为下午记忆力不好, 而且时间短;会计我安排在晚上, 因为会计要做比较多的题目, 晚上时间长。最后就是每天的时间安排了:早上六点半起床, 去到课室七点半左右, 七点半到九点为早读时间, 但并不是读英语之类的内容, 而是读审计和经济法, 并且是放声的读。中午十一点半安排吃饭休息, 一点半起床到课室二点左右, 下午五点半吃饭, 六点半又回到课室。晚上十点半回去洗澡休息。这样一天就有12到13个钟在课室复习了。就这样我坚持了整个的复习过程, 中间从没有间断过。

二、各科学习方法

关于各科的学习方法, 主要是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方向有问题要马上找出原因, 并解决问题。会计, 实际说来很简单。会计有会计准则, 规定好了出现哪种情况要怎样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只要的记好了准则的有关内容和一些特殊的、不合常理的处理方法, 再加上日常的题目, 那么要拿下会计就不成问题了。对于会计我主要通过做题目进行复习, 在做题目中记忆, 同时发现自已未记忆的东西, 从题目到教材再返回题目。要想通过考试必须做大量的题目。现在的考试不像以前, 记住了就可以通过。即便记住也未必会通过, 就像经济法, 考试时好像很道题都会, 都懂, 但就是不合格。主要原因还是题目做少了, 对答题不熟练和没有题感, 有时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多做题是非常必要的, 不但可以通过题目进行记忆 (特别记忆能力差的人) , 而且可以提高速度。但便这里说的多做题不是说题目的数量, 而是说做题的次数。对于同一道题目可以重复的做三至四次, 直至答案与参考答案完全一样为止。做错十道题不如重复做十次对的同一道题。一旦题目做多了便会达到这样的程度:当你拿到没有做过的题目时, 便会一眼看出这道题目与你做过题目相同的知识点和相似之处, 同时会想到怎样来完成这道题, 从而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在这个大题量的考试年代这是非常必要的。

审计, 对于审计我觉得考试时没有太多的经验。有人说想要过审计需要一定的审计工作经验。其实但凡考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的无非是一些通过理论的东西假设出来的例子, 所以只要理论掌握了, 再通过一定的题目, 通过任何的考试都不成问题, 当然非纸质考试除外。审计是有记忆性的东西, 因为考试时我从对书本中有些内容还不是非常的理解, 所以有些内容是硬记下来的。早上对审计进行早读, 就像读英语一样, 大声朗读。同时我也做了很多的题目, 通过题目又记忆了很多的内容。审计是需要和会计一起考的, 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因为审计加会计并不等于两科, 而是等于1.8科左右, 所以会计和审计同时考可以少费一点功夫。同时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和其他报告的模板是一定要默出来的, 这是每年必考的东西。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学文科, 逻辑思维不强的人心中永远的痛。如果数学学得好, 那么通过财务管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于财务管理你只要记住公式和一些必要的原则就可以了, 然后是大量的做题目。在五科考试中财务管理是最容易考满分的科目。请记住:记住那些公式和一些必要的原则, 多做题目就可以拿下这一科。

税法、经济法, 对于这两科需要记忆。如果时间不够, 税法可以只抓住重要税种, 比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只要这几个税种熟练了, 其他的选项择题会做这样便可以拿下60分就可以了。关于经济法一定要在会做题目的情况下, 一定要按教材的内容回答, 不要以理解但是以自已的语言回答, 这样是拿不到高分的。

此外, 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报考者的工作岗位不同, 对辅导材料学习和理解的深度也不同, 但不其考卷的标准和要求都是样的。考生所必备的知识, 不能因为自己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 就死啃书本, 使理论知识抽象化。否则, 书本上知识稍加变换出现在试题中, 你就有可能“书到用时方恨少”, 既措手不及, 又难以应付。新的知识非学不可。一般说来, 学习或考试, 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将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因此, 对于辅导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 是非学不可的, 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很有可能是必考的内容。难度过大, 大胆放弃。在参加同一档次的应试者中, 文化层次不一, 实际水平各不相同, 每人应根据本人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程度, 适当调整学习方法。对极为陌生, 难以理解, 且难度又特别大的问题, 不如干脆放弃, 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易学易懂的问题上, 并力求在考试中不失分。从考试的角度来说, 对特别难的部分一般涉及不多, 即使不答也失分不多。

三、考前准备

考前要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试卷要做10套以上。不要把以前考试的难度当作是现在的难度, 因为考试是一年比一年难的。以前的试题作个参考就可以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模拟题可以做到70分以上, 那考试是没有问题的。对于考试, 相信只要是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 经历的考试次数应该不会下万次的。遇到不会的就过吧, 毕竟考试60分就可以过了, 100分与60分的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决定了要通过注会考试, 那么就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试。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注会带来什么, 但最起码会带来一段美好、自豪、让人回味的记忆和一种可以永远保留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CPA考试《会计》试题评析 篇2

(一) 客观题试卷评述

单项选择题

1、20×8年10月12日, 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 支付价款100万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 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9年3月15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9年4月4日, 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 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是 ( ) 。

A.100万元B.102万元C.180万元D.182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18×10=180 (万元)

(2) 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55.50万元B.58.00万元C.59.50万元D.62.00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4+ (157.5-102) =59.5 (万元)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2、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 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 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 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5%, 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3题至第4题。

(3)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 ( ) 。

A.1050万元B.1062万元C.1200万元D.1212万元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050+12=1062 (万元)

(4)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120万元B.258万元C.270万元D.318万元

【答案】B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100×5%×2+ (12×100-1062) =258 (万元) 。注意:12×100-1062=138, 为初始购入时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 根据期末计提利息的分录:

由上可知, 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两年确认的应收利息金额+初始购入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 (持有至到期时利息调整的金额摊销完毕) , 因此本题无需计算实际利率。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3、甲公司20×8年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因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 (2) 因处置固定资产产生净收益30万元; (3) 收到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60万元; (4) 因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短缺净损失10万元; (5) 管理用机器设备发生日常维护支出40万元; (6) 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摊销300万元; (7) 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 (8) 因存货市价上升转回上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5题至第6题。

(5) 甲公司20×8年度因上述交易或事项而确认的管理费用金额是 ( ) 。

A.240万元B.250万元C.340万元D.350万元

【答案】D

【解析】管理费用=10+40+300=350 (万元)

(6) 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8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是 ( ) 。

A.-10万元B.-40万元C.-70万元D.20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8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额=120-10-40-300+60+100=-70 (万元)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1章“管理费用和营业利润”知识点, 属于比较基础性的知识。

4、甲公司20×8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6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 计提与担保事项相关的预计负债6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与上述担保事项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3) 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 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7题至第8题。

(7)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答案】D

【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选项BC不正确。

(8) 甲公司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 ) 。

A.-35万元B.-20万元C.15万元D.30万元

【答案】B

【解析】递延所得税费用= (60-140) ×25%=-20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60×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资本公积, 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9章“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知识点。

5、20×8年2月, 甲公司以其持有的5000股丙公司股票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台办公设备, 并将换入办公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所持有丙公司股票的成本为18万元, 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万元, 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8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25万元。乙公司用于交换的办公设备的账面余额为20万元, 未计提跌价准备, 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5万元。乙公司换入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拟随时处置丙公司股票以获取差价。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因素, 回答下列第9题至第10题。

(9) 甲公司换入办公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 。

A.20.00万元B.24.25万元C.25.00万元D.29.25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的核算如下:

(10) 下列各项关于乙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换出办公设备作为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B.换入丙公司股票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换入丙公司股票换出办公设备的账面价值计量

D.换出办公设备按照账面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答案】A

【解析】持有股票的目的是获取差价, 应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选项B不正确;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的价值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选项C不正确;换出设备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4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 通过这种方式考核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知识点。

6、20×6年12月20日,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 (每股面值1元) 。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 这些高管人员自20×7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 即可于20×9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20×6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 20×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20×7年2月8日, 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 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 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20×9年12月31日, 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 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1题至第12题。

(11) 甲公司在确定与上述股份支付相关的费用时, 应当采用的权益性工具的公允价值是 ( ) 。

A.20×6年12月20日的公允价值

B.20×6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C.20×7年2月8日的公允价值

D.2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

【答案】A

【解析】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该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12) 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增加的股本溢价金额是 ( ) 。

A.-2000万元B.0 C.400万元D.2400万元

【答案】C

【解析】回购股票: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8章“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知识点。

7、20×7年2月5日, 甲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建议管理层将一闲置办公楼用于出租。20×7年2月10日, 董事会批准关于出租办公楼的方案并明确出租办公楼和意图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当日, 办公楼的成本为3200万元, 已计提折旧为21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 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20×7年2月20日, 甲公司承租方签订办公楼租赁合同, 租赁期为自20×7年3月1日起2年, 年租金为360万元。办公楼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 2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640万元。20×9年3月1日, 甲公司收回租赁期届满的办公楼并对外出售, 取得价款28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3题至14题。

(13) 甲公司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点是 ( ) 。

A.20×7年2月5日B.20×7年2月10日

C.20×7年2月20日D.20×7年3月1日

【答案】B

【解析】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点应该是董事会批准相关的议案时。

(14) 甲公司20×9年度因出售办公楼而应确认的损益金额是 ( ) 。

A.160万元B.400万元C.1460万元D.1700万元

【答案】C

【解析】因出售办公楼而应确认损益的金额=2800-2640+[2400- (3200-2100) ]=1460 (万元) , 具体的核算如下:

自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处置”知识点。

8、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交付承建商建设一条生产线, 生产线建设工程于20×8年1月1日开工, 至20×8年12月31日尚未完工, 专门为该生产线建设筹集资金的情况如下: (1) 20×8年1月1日, 按每张98元的价格折价发行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30万张, 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 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5%。利息于每年末支付。在扣除手续费20.25万元后, 发行债券所得资金2919.75万元已存入银行。20×8年度末未使用债券资金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0万元。 (2) 20×8年7月1日, 以每股5.2元的价格增发本公司普通股300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在扣除佣金600万元后, 增后股票所得资金15000万元已存入银行。已知: (P/A, 6%, 3) =26730; (P/S, 6%, 3) =0.8396。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5题至第16题。

(15) 甲公司发生的下列有关支出中, 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 。

A.公司债券利息B.发行股票的佣金

C.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D.发行公司债券的手续费

【答案】B

【解析】借款费用核算的范围包括借款利息、溢价或折价摊销、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和借款辅助费用。发行股票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 选项B不正确。

(16) 甲公司20×8年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是 ( ) 。

A.120.25万元B.125.19万元

C.170.25万元D.175.19万元

【答案】B

【解析】资本化的借款费用=2919.75×6%-50=125.19 (万元)

本题的实际利率为6%, 因为:3000×5%× (P/A, 6, 3) +3000× (P/S, 6, 3) =600×2.6730+3000×0.8396=1919.75。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7章“借款费用”知识点。

9、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年2月28日, 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 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3月6日,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万元。4月10日, 设备开始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 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0.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 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万元, 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万元, 市场价格 (不含增值税) 为6.3万元。设备于20×9年6月20日完成安装,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7题至第18题。

(17) 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 。

A.127.40万元B.127.70万元

C.128.42万元D.148.82万元

【答案】A

【解析】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4 (万元) 。

(18) 甲公司该设备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 ( ) 。

A.6.37万元B.6.39万元C.6.42万元D.7.44万元

【答案】A

【解析】20×9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 (万元) 。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5章“固定资产”知识点, 考核了动产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19) 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2000万元, 按照当时估计已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20×9年2月20日, 甲公司获悉乙公司于20×年2月18日向法院申请破产。甲公司估计应收乙公司账款全部无法收回。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8年度账务报表于20×9年4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减少20×8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是 ( ) 。

A.180万元B.1620万元C.1800万元D.2000万元

【答案】B

【解析】减少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2000-200) × (1-10%) =1620 (万元) 。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23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知识点。

(20) 下列各项关于现金折扣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B.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C.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财务费用

D.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销售费用

【答案】A

【解析】收入的金额不扣除现金折扣, 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因此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点评】本题目考核的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1章“现金折扣”知识点。

多项选择题

1、甲公司从事土地开发与建设业务, 与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0×5年1月10日, 甲公司取得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一宗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取得时, 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5600万元, 地上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上述土地使用及地上建筑物供管理部门办公使用, 预计使用50年。 (2) 20×7年1月20日, 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为900万元, 预计使用50年。20×7年2月2日, 甲公司在上述地块上开始建造商业设施, 建成后作为自营住宿、餐馆的场地。20×8年9月20日, 商业设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共发生建造成本6000万元。该商业设施预计使用20年。因建造的商业设施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甲公司于20×8年5月10日收到国家拨付的补助资金30万元。 (3) 20×7年7月1日, 甲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为1400万元, 预计使用70年。20×8年5月15日, 甲公司在该地块上开始建设一住宅小区, 建成后对外出售。至20×8年12月31日, 住宅小区尚未完工, 共发生开发成本12000万元 (不包括土地使用权成本) 。 (4) 20×8年2月5日, 以转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 实际成本不1200万元, 预计使用50年, 取得当月, 甲公司在该地块上开工建造办公楼。至20×8年12月31日, 办公楼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 实际发生工程成本3000万元。20×8年12月31日, 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办公楼建成后对外出租, 该日, 上述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 在建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甲公司对作为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采用直线法摊销, 对作为固定资产的地上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的预计净残值均为零, 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3题。

(1)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土地使用权会计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土地使用权限得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无形资产

B.商业设施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C.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D.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

E.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董事会决定对外出租时按照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答案】ABD

【解析】选项C, 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 即使过了好几个月再对土地进行开发,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也应计入开发成本;选项E, 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故不能在出租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点评】本题考核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2)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地上建筑物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地上建筑物确认为固定资产

B.股东作为出资投入的地上建筑物20×8年计提折旧60万元

C.住宅小区20×8年12月3日作为存货列示, 并按照12000万元计量

D.商业设施20×8年12月31日作为固定资产列示, 并按照5925万元计量

E.在建办公楼20×8年12月31日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列示, 并按照3000万元计量

【答案】ABD

【解析】选项C, 存货的计量金额还应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价值;选项E, 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尚未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故期末不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列示问题。

【点评】本题考核地上建筑物的处理。

(3)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政府补助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B.收到的政府补助于20×8年9月20日开始摊销并计入损益

C.在建办公楼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20×8年12月31日按照1200万元计量

D.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地建设期间的摊销金额不计入住宅小区开发成本

E.商业设施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建设期间摊销金额计入商业设施的建造成本

【答案】AB

【解析】选项C, 在20×8年末董事会做出决议之前, 应该作为无形资产摊销, 因此20×8年末土地使用权不应按照1200万元计量;选项D, 住宅小区开始建造时, 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转入开发成本, 不再摊销;选项E, 商业设施所在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额不计入商业设施的建造成本。

【点评】本题考核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处理。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 10月5日, 购入A原材料一批, 支付价款702万元 (含增值税) , 另支付运输费、保险费20万元。A原材料专门用于为乙公司制造B产品, 无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 (2) 12月1日, 开始为乙公司专门制造一台B产品, 至12月31日, B产品尚未制造完成, 共计发生直接人工82万元;领用所购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万元;发生制造费用120万元。在B产品制造过程中, 发生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20万元。甲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B产品的实际成本, 并于发出B产品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3) 12月12日, 接受丙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 来料加工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至12月31日, 来料加工业务尚未完成, 共计领用来料加工原材料的40%, 实际发生加工成本34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完成来料加工业务时确认加工收入并结转加工成本。 (4) 12月15日, 采用自行提货的方式向丁公司销售C产品一批, 销售价格 (不含增值税, 下同) 为200万元, 成本为160万元。同日, 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并向丁公司收取货款。至12月31日, 丁公司尚未提货。 (5) 12月20日, 发出D产品一批, 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 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5%收取代销手续费, 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 收到戊公司的代销清单, 代销清单载明戊公司已销售上述委托代销D产品的20%, 销售价格为250万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4题至第6题。

(4) 下列各项中, 作为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的有 ( ) 。

A.尚未领用的A原材料B.尚未制造完成的B在产品

C.尚未提货的已销售C产品D.尚未领用的来料加工原材料

E.已发出但尚未销售的委托代销D产品

【答案】ABE

【解析】C选项, 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转移, C产品不再属于甲公司的资产;D选项, 不是甲公司的资产, 甲公司只需备查登记。

【点评】本题考核存货项目包括的内容。

(5)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存货确认和计量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A原材料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算

B.领用的A原材料成本按照个别计价法确定

C.发生的其他材料非正常损耗计入B产品的生产成本

D.来料加工业务所领用本公司原材料的成本计入加工成本

E.为制造B产品而发生的制造费用计入B产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ABDE

【解析】选项B正确, A材料是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货, 应该用个别计价法;C选项不正确, 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点评】本题考核存货的确认与计量。

(6)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34万元

B.A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240万元

C.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

D.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E.来料加工业务形成存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答案】CD

【解析】B在产品的账面价值=620×60%+82+60+120-20=614 (万元) , A选项不正确;

A材料的账面价值=620×40%=248万元, B选项不正确;

E选项, 领用的来料加工原材料160万元 (400×40%) 不计入甲公司的存货成本。

选项C, 委托代销D产品的账面价值=600×80%=480万元, 正确;选项D, 应收戊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250×1.17-250×5%=280万元, 正确。

【点评】本题考核资产负债表日资产项目的列示金额。

3、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建造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建设一条高速公路, 合同总价款80000万元;工期为2年。与上述建造合同相关的资料如下: (1) 20×7年1月10日开工建设, 预计总成本680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 工程实际发生成本45000万元, 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预计还将发生工程成本45000万元;工程结算合同价款40000万元, 实际收到价款36000万元。 (2) 20×7年10月6日, 经商议, 乙公司书面同意追加合同价款2000万元。 (3) 20×8年9月6日, 工程完工并交付乙公司使用。至工程完工时, 累计实际发生成本89000万元;累计工程结算合同价款82000万元, 累计实际收到价款80000万元。 (4) 20×8年11月12日, 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合同奖励款400万元。同日, 出售剩余物资产生收益250万元。假定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甲公司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其完工进度。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7题至第8题。

(7)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建造合同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追加的合同价款计入合同收入

B.收到的合同奖励款计入合同收入

C.出售剩余物资产生的收益冲减合同成本

D.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金额作为存货项目列示

E.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部分减去已确认合同损失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损失

【答案】ABCDE

【点评】本题考核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

(8)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利润表列示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20×7年度营业收入41000万元

B.20×7年度营业成本45000万元

C.20×8年度营业收入41400万元

D.20×8年度营业成本43750万元

E.20×7年度资产减值损失4000万元

【答案】ABCE

【解析】20×7年的完工进度=45000/ (45000+45000) =50%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000×50%=41000 (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90000×50%=45000 (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90000-82000) ×50%=4000 (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400-41000=41400 (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 (89000-250) ×100%-45000-4000=39750 (万元)

【点评】本题考核建造合同收入、成本确认等对报表项目的影响。

(9) 20×7年1月1日, 甲公司与租赁公司签订一项经营租赁合同, 向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为3年, 租赁期开始日为合同签订当日;月租金为6万元, 每年末支付当年度租金;前3个月免交租金;如果市场平均月租金水平较上月上涨的幅度超过10%, 自次月起每月增加租金0.5万元。甲公司为签订上述经营租赁合同于20×7年1月5日支付律师费3万元。书籍租赁开始日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98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经营租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为签订租赁合同发生的律师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C.经营租赁设备按照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

D.经营租赁设备按照与自有固定资产相同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E.免租期内按照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采用合理方法分摊的金额确认租金费用

【答案】ABE

【点评】本题考核承租人经营租赁的处理。

(10) 下列各项中, 应作为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有 ( ) 。

A.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

B.因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支付的补偿款

C.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而支付的体检费

D.因向管理人员提供住房而支付的租金

E.按照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

【答案】ABCDE

【点评】本题考核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 客观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CPA会计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1所示:

二是2009年CPA会计实务多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2所示:

三是2009年客观题的设计特点。 (1) 客观题颠覆样卷。2009年客观题的出题方式与2008年如出一辙, 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2009年财政部公布的样题是大部分传统客观题, 只有两个“变态”题, 事实再次证明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宗旨:“只有想不到, 没有考不到”。纵观全卷, 客观题部分只有两个传统客观题, 其余全是“变态”题型, 与其样卷正好相反。单选题部分被分为9个主观题, 前8个主观题各自分解为2个题点, 最后一个主观题解为4个题点, 共计20个小题, 每个1.5分, 共计30分。多选题分为3个主观题, 前两个各自分解为3个题点, 最后一个主观题弄了个“变态”加“传统”的超级变态题, 即一个建造合同收入的变态题分解为两个小题点, 再加上两个传统多题题构成最后一个主观题。一个测试的是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原则, 一个测试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之所以称其为超级变态题, 是因为在一个大的题目中居然塞进了3个谁也不挨谁的知识点, 恍惚之间以为出题人大脑出现了“短路”, 令所有的师生大跌眼镜。 (2) 客观题主观化。相比2008年的实务题式的客观题, 2009年沿袭并发展了此考试模式, 即通篇全是主观实务, 再也见不到小而全的客观题目了,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应试的广度和难度。如果把四个计算题和一个综合题加在一起, 这张卷子上就是17个主观题, 其工作量相当繁重。 (3) 题目的覆盖面较2008年宽。2009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20个, 分解到了九个主观实务题中, 涉及九章内容, 相比2008年增长了80%, 全书覆盖面达到50%,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2008年过偏的出题方式。2009年多选题共设计了10个, 分解到了三个主观实务题中, 涉及十一章的内容, 占全部章节的55%, 再加上单选题, 占到了全书知识点的90%。几乎作到了章章有题, 充分体现了测试的广度。 (4) 测试内容回归传统。相比2008年较为生僻的知识点测试, 2009年的试卷大大强调了测试知识的基础性特征, 其内容涉及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所得税、财务报表、收入和金融资产的传统基础会计处理, 未出现生僻的知识点, 这就大大地提升了考生通过的信心。相信在来年的测试中此种非常理的出题角度会有继续保持, 以期完成中注协对第一阶段测试的基础化要求。

二、计算题试卷评述及命题规律解析

(一) 计算题试卷评述

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为一家电生产企业, 主要生产A、B、C三种家电产品。甲公司20×8年度有关事项如下: (1) 甲公司管理层于20×8年11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该业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从20×9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50人, 除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等50人留用转入其他部门外, 其他200人都将被辞退。根据被辞退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因素, 甲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 补偿支出共计800万元;C产品生产线关闭之日, 租用的厂房将被腾空, 撤销租赁合同并将其移交给出租方, 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将转移至甲公司自己的仓库。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0×8年12月2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 并于12月3日对外公告。

20×8年12月31日, 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尚未实际实施, 员工补偿及相关支出尚未支付。为了实施上述业务重组计划, 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广告费用2 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

(2) 20×8年12月15日, 消费者因使用C产品造成财产损失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560万元;12月31日, 法院尚未对该案作出判决。在咨询法律顾问后, 甲公司认为该案很可能败诉。根据专业人士的测算, 甲公司的赔偿金额可能在450万元至550万元之间, 而且上述区间内每个金额的可能性相同。

(3) 20×8年12月25日, 丙公司 (为甲公司的子公司) 向银行借款3 200万元, 期限为3年。经董事会批准, 甲公司为丙公司的上述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12月31日, 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 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 判断哪些是与甲公司业务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 并计算因重组义务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 (2) 根据资料 (1) , 计算甲公司因业务重组计划而减少20×8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根据资料 (2) 和 (3) , 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将与这些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如确认, 计算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不确认, 说明理由。

【答案】

(1) 甲公司有关的直接支出有:

(1) 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

(2) 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

因重组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25 (万元) 。

【依据】2009年教材P331表13-1与重组有关支出的判断表。

本题目中发生的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2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均不包括在重组有关的支出中。

(2) 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0×8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25+800+150=975 (万元)

与重组义务有关的直接支出:

(3) 资料 (2) 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 (450+550) /2=500 (万元)

资料 (3) 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因其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在被担保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但本题目中的被担保对象丙公司并未出现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 因此担保企业未因担保义务承担潜在风险, 所以不需要做确认预计负债的账务处理。

【提示】若本题目条件改为丙公司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 甲公司需要估计风险的可能性, 根据情况来判断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

【点评】本题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13章或有事项中重组义务的相关计量问题, 难度不大。

2、甲公司为一物流企业, 经营国内, 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由于拥有的货轮出现了减值迹象。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相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国内货物运输采用人民币结算, 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美元结算。

(2) 货轮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 预计使用20年, 预计净残值为5%。20×8年12月31日, 货轮的账面原价为人民币38 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为人民币27 075万元, 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 925万元, 货轮已使用15年, 尚可使用5年, 甲公司拟继续经营使用货轮直至报废。

(3) 甲公司将货轮专门用于国际货物运输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甲公司预计货轮未来5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假定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 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末) 如表3所示。

(4) 由于不存在活跃市场, 甲公司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5) 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货轮特定风险后, 甲公司确定10%为人民币适用的折现率, 确定12%为美元的折现率, 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 10%, 1) =0.9091; (P/S, 12%, 1) =0.8929

(P/S, 10%, 2) =0.8264; (P/S, 12%, 2) =0.7972

(P/S, 10%, 3) =0.7513; (P/S, 12%, 3) =0.7118

(P/S, 10%, 4) =0.6830; (P/S, 12%, 4) =0.6355

(P/S, 10%, 5) =0.6209; (P/S, 12%, 5) =0.5674

(6) 20×8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以后各年末的美元汇率如下:第1年末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第2年末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第3年末为1美元=6.70元人民币;第4年末为1美元=6.65元人民币;第5年末为1美元=6.60元人民币。要求: (1) 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2) 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 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3) 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 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第一年的现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 (万美元)

第二年的现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 (万美元)

第三年的现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 (万美元)

第四年的现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 (万美元)

第五年的现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 (万美元)

(2) 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 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 (380×0.8929+342×0.7972+324×0.7118+354×0.6355+372×0.5674) ×6.85=8758.46 (万元) 。

由于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所以其可收回金额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 758.46万元。

(3) 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货轮的账面价值是10925万元, 可回收金额是8758.46万元, 所以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是:10925-8758.46=2166.54 (万元) , 分录是:

(4) 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因为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 所以净残值可以判断为零, 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8758.46/5=1751.69 (万元) , 分录是:

【点评】本题考核的主要是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第8章资产减值中现金流量的计算及减值的确定, 难度不大, 需要考生细心计算。

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20×6年至2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1) 20×6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2) 20×6年5月31日, 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 甲公司以20×6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是, 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 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 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7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20×7年5月31日, 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 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20×7年6月1日, 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3) 20×8年9月25日,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以20×8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4) 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6年度为36 000万元, 20×7年度为54 000万元, 20×8年度为40 000万元。 (5) 甲公司股票20×6年6月至20×6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20×7年1月至20×7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6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 计算甲公司2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 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答案】

(1) 20×6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6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 (万股) ;

基本每股收益=36000/82000=0.44 (元/股) ;20×6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12300×6/10) ×7/12=287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6000/ (82000+2870) =0.42 (元/股)

(2) 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300×7/12=89175 (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54000/89175=0.61 (元/股) ;20×7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12300×6/10) ×5/12=2 05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54000/ (82000+12300×7/12+2050) =0.59 (元/股) 。

(3) 20×8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20×8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82000+12300) ×1.2=113160 (万股) ;20×8年基本每股收益=40000/113160=0.35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 (元/股) ;20×7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12300×1.2×7/12=107010 (万股)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4000/107010=0.50 (元/股) ;20×7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12300×7/12+2050) ×1.2=11070 (万股) ;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54000/ (82000×1.2+11070) =0.49 (元/股)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包括认股权证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发放股票股利重新计算以前可比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4、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甲公司20×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 1月1日, 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归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 支付价款9 500万元, 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 每张面值为100元, 票面年利率为6%, 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 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20×8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乙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 甲公司估计所持有乙公司债券的本金能够收回, 未来年度每年能够自乙公司取得利息收入400万元。当日市场年利率为5%。 (2) 4月10日是, 购买丙公司首次发行的股票100万股, 共支付价款80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 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标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12月31日, 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3) 5月15日是, 从二级市场丁公司股票200万股, 共支付价款920万元, 取得丁公司股票时, 丁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 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12月31日, 丁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2元。相关年金现金系数如下: (P/A, 5%, 5) =4.3295; (P/A, 6%, 5) =4.2124; (P/A, 7%, 5) =4.1002; (P/A, 5%, 4) =3.5460; (P/A, 6%, 4) =3.4651; (P/A, 7%, 4) =3.3875。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 5%, 5) =0.7835; (P/S, 6%, 5) =0.7473; (P/S, 7%, 5) =0.7130; (P/S, 5%, 4) =0.8227; (P/S, 6%, 4) =0.7921; (P/S, 7%, 4) =0.7629。要求: (1) 判断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编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收益,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判断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20×8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并说明理由。如庆计提减值准备, 计算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判断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编制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确认所持有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5) 判断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别, 说明理由, 并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丁公司股票确认的损益。

【答案】

(1)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因为“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账务处理是:

(2) 本题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 计算过程如表4所示:

600× (P/A, r, 5) +10000× (P/S, r, 5) =9590.12

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r=7%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收益=9590.12×7%=671.31 (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3) 20×8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00× (P/A, 7%, 4) +10000× (P/S, 7%, 4) =400×3.3872+10000×0.7629=8983.88 (万元) , 此时的摊余成本是9590.12+71.31=9661.43 (万元) 。因为9661.43>8983.88, 所以发生了减值, 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金额=9661.43-8983.88=677.55 (万元) , 账务处理为:

(4)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因为持有丙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 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5) 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因为“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4.2×200-920+200/10×0.6=-68 (万元)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包括金融资产的分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二) 计算分析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CPA会计实务计算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5所示:

二是2009年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1) 题型传统, 内容略显生僻, 计算难度不大。2009年设计的第一题或有事项是从企业重组角度进行的测试, 此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 也不是授课老师所关注的重点;第二题是以外币表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减值额的计算及减值后折旧额的计算为主要内容, 结合资产减值和外币业务的跨章节题。难度不大, 但计算起来较为繁琐, 通常此知识点被设计为单选题, 但在这却被扩充为一个计算题;第三题再次测试了每股收益, 强化了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难度, 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考生的预期测试范围, 而且2008年已经测试了此知识点了, 2009年又来一次, 在这点上感觉到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诡异特征, 即今年考过的, 明年未必就不考;第四个测试的是金融资产, 自从2007年出现金融资产章节以来, 从未认真地在卷面上测试过, 2009年总算光顾了一次, 不仅在单选题中测试了4分的题目, 在计算题这又来了个9分的题目, 此章共测了13分的题目, 实实在在地当了回“主角”。整体来看, 除或有事项略显生僻外, 其他部分均属正常重点, 所涉计算除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稍显复杂外, 一概非常简洁, 无2008年“绵延不绝”的计算特色。 (2) 所涉知识点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2009年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一个跨章题, 即第二题涉及资产减值和外币折算两章知识点, 其余题目均规矩于一章, 甚至一节。如第一题测试的是或有事项的最后一节, 第三题测试的是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两个基础指标的计算, 第四题测试的金融资产的三个主要项目的会计处理, 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三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三、综合题试卷评述及命题规律解析

(一) 综合题试卷评述

综合题:

一是为扩大市场份额, 经股东大会批准, 甲公司20×8年和20×9年实施了并购和其他有关交易。 (1) 并购前, 甲公司与相关公司之间的关系如下: (1) A公司直接持有B公司30%的股权, 同时受托行使其他股东所持有B公司18%股权的表决权。B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 其中A公司派出6句。B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2) B公司持有C公司60%股权, 持有D公司100%股权。 (3) A公司和D公司分别持有甲公司30%股权和29%股权。甲公司董事会由9人组成, 其中A公司派出3人, D公司派出2人。甲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上述公司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 与并购交易相关的资料如下: (1) 20×8年5月20日, 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B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C公司60%股权;以C公司20×8年5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值为基础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甲公司以定向增发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普通股和一宗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支付给B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数量以甲公司20×8年5月31日前20天普通股的平均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上述股权转让合同于20×8年6月1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B公司、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20×8年5月31日, 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1800万元。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 甲公司除向B公司提供一宗土地使用权外, 将向B公司定向增发8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作为购买C公司股权的对价。20×8年7月1日, 甲公司向B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800万股普通股, 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2元。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手续和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亦于20×8年7月1日办理完成, 当日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成本为2000万元, 累计摊销6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376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 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系由以下两项资产所致:一栋办公用房, 成本为9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3000万元, 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一项管理用软件, 成本为3000万元, 累计摊销1500万元, 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上述办公用房于20×3年6月30日取得, 预计使用1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述管理用软件于20×3年7月1日取得, 预计使用1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直线法摊销。20×8年7月1日, 甲公司对C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 改组后的C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 其中甲公司派出7名。C公司章程规定, 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2) 20×9年6月30日, 甲公司以3600万元现金购买C公司20%股权。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成。

(3) 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起到20×8年12月31日期间, 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 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2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 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实现净损益外, C公司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后, C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

(4) 20×9年6月30日, 甲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构成为:股本8000万元, 资本公积12000万元, 盈余公积3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5200万元。本题中各公司按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本题中C公司没有子公司, 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影响。要求: (1) 判断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类型, 并说明理由。如该企业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应当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计算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 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的成本,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 判断甲公司购买C公司2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 并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 (5)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 计算C公司20×9年1月1日至20×9年6月30日期间的净利润。 (6) 计算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答案】

(1) 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48%的股权, 只能派出6名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没有超过2/3, 所以不能控制B公司, 因此也就不能通过间接控制D公司进而控制甲公司, 因此甲公司和C公司不属于同一企业集团。

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的商誉=5.2×800+3760-12000×60%=720 (万元) 。

(2) 因为甲公司取得C公司60%的股权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所以初始投资成本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5.2×800+3760=7920 (万元) 。会计分录是:

(3) 甲公司购买C公司股权20%是不形成企业合并的, 因为之前取得60%C公司的股权已经形成了企业合并, 所以这里再次购入C公司股权20%的话, 是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是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600 (万元) 。所以账务处理是:

(4)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年12月31日期间的净利润=1300- (8000-6000) /10/2- (3500-1500) /5/2=1000 (万元) 。

(5) 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 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20×9年1月1日起至20×9年6月30日期间的净利润=1000- (8000-6000) /10/2- (3500-1500) /5/2=700 (万元) 。

(6) C公司资产、负债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12000+1300+1000- (8000-6000) /10- (3500-1500) /5=13700 (万元) ;

所以调整分录中时由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调减的资本公积金额=3600-13700×20%=860 (万元) ;

所以20×9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金额=12000-860=11140 (万元) ;

盈余公积的金额=3000 (万元)

未分配利润=5200+ (1000+700) ×60%×90%=6118 (万元) 。

【点评】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判断企业合并的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企业合并以及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的核算和会计处理、调整分录以及合并分录处理对相关项目的影响。

(二) 综合题命题规律解析

一是2009年注册会计实务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 如表6所示:

CPA考试英雄志(第二季) 篇3

虽遍地荆棘

却无法磨灭那心中的执念

无数次梦梦醒醒

纵韦编三绝

亦非只获那一纸证书

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现任职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

江湖人言,注册会计师考试,难考也,个中艰辛,酸甜苦辣,言语难表。

历年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者数以十万计,能一次通过考试的考生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2009年,又逢新旧制度之变,新制度下加增“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并且两日之内连考六门。车轮战下,难度可想而知。

中华会计网校(ww w.chinaacc.com),会计类考试培训素成绩斐然,享誉海内。毫无意外,2009年注册会计师新制度考试,共有二十多名网校学员一次通过了专业阶段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六科目的考试,诚可谓“名门辈有人才出”。

天赋?抑或运气?还是勤奋?

细细探究,这些青年才俊,勤奋律己、善于规划、信念坚定、心态积极,他们的成功秘籍,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小编此处不再赘言,且看CPA考试英雄志第二季。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我主要分三轮学习,第一轮通读整本教材,通常用2-3天时间一口气看完单科,不要用考试和死记硬背的心态来看,期间注意对教材逻辑性的把握,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第二轮是精读教材和做习题,这个阶段我一般是两门课一起看,单科不会连续做题和学习超过两个小时,注意劳逸结合。第三轮是强化巩固,我是通过“重”做《梦想成真》的综合题和简答题,以及每科后面汇总的综合题来完成的。冲刺阶段主要翻书和做模拟卷。

各科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会计比较强调做题,建议多做分录,后期的企业合并的综合题也需要反复练习,做题时,必须要把分录写下来,不能只在脑子里想;审计主要还是做题,尤其是历年考题,最好联系会计处理,同时从流程、风险、控制的角度自己多思考;经济法考点多,建议多思考为什么法律会这样规定,这样规定有什么益处,可以帮助记忆;税法跟着叶青老师学,一般所有必要的东西就可以掌握了;财管以理解为主,需要多做题目练习,简答题、综合题可能需要多做几遍才能熟练。公司战略考点其实很多,审计和财管均有所涉及,普遍预期不会难。除了经济法相对独立外,单科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几科同时准备也有事半功倍之效。至于是集中精力攻克一两科,还是遍地撒网就要视时间、精力等自身情况量力而为了。

◎小编煮酒

王兆卿,一名文科语言类本科生,在准备考CPA之前上过一门学校会计的通选课,除此之外没有接触过会计相关的课程。

无疑,他是善于学习的,善于把握核心内容,也善于有效利用时间,2月中旬开始准备,5月收到教材后开始集中学习,每周学习时间约30小时,对于同时准备六科来说,时间并不太多。然而,他首先对六科能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各科的逻辑联系与特点,能够迅速掌握各科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他对各科实质的认识深入,其方法亦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此等备考秘籍,大家何不借鉴参考?

广西师范学院会计专业自考,现任职于广州智合会计师事务所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我平均每天坚持7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并将学习计划贴在书房最显眼处,每天提醒自己。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行。真正用心,专心去学习,并持之以恒。

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每门课程的学习一般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通读全书,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第二阶段是精读书本,理解透彻,全面掌握,并进行习题练习。第三阶段是抓重点并进行强化记忆,做适量试题。

三、抓住重点,对于每年必考的章节,比如合并报表和长期股权投资,类似这些重点的章节一定要弄懂弄透。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就是千万不要死读书,多去理解,多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当你真的理解时,我想离考试通过就不会太远了。

◎小编煮酒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陈菊华非常自律,有条理,有计划。她为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之。备考CPA,或者寻找成功之路,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执着信念。

学习是一个富有成就感与痛苦的漫长过程,我们不能奢望能一步登天,运气永远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相信自己,相信天道酬勤,坚信努力就会有进步,坚持必定有效果。

执着不等于蛮干。学习又是一个讲究方法的过程。要多思考,多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理解字面背后真正实质后,你会发觉豁然开朗,CPA考试或许真不过尔尔。

现供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CPA成绩

◎英雄秘籍

很早就听说CPA考试很难通过,那时的我还真有些不服气,于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一次报六门。当然我心里清楚,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没有辛勤的付出是不可能的。事务所的工作比较繁忙,我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看书,听网校老师的授课。在备考CPA时,看教材是至关重要的。看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要讲究方法,看书要有一定的连续性,不急不躁,看它到底要我们学什么,要多利用且善于利用网校资源,不懂的地方,可以多听几遍课,或者隔三差五回来听听那些不懂的疑难知识点。要详细研读新教材: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看到,看明白,抓住每一个知识点,可以在书中作标记,以便后来加快看书的速度,一定要注意新增或者有改动的部分,因为这些新增知识点每年考题中基本都会涉及到。复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也要合理,一般在新教材出来时开始,我们可以边看教材边做练习,这样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比较容易消化,也更容易把握住重点。

◎小编煮酒

准备CPA考试,看教材至关重要,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把教材读懂,那便是成功的基础。李飞元将其读教材的秘籍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您掌握了吗?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拥有了自信心,目标就完成了一半。自信+努力=成功。为了不要心惊胆颤地上考场,不要忐忑不安地等待成绩公布,不去承受失败的痛苦,总的原则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一定要尽早地达到胸有成竹的程度。这样,我们才可以轻松地走上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收获自己的理想。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学士、遗传学硕士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我是一个零基础学员,报名中华会计网校注会辅导班之前从来没有学过会计,更不知会计上的借、贷为何物。单凭自己在家啃书本,我绝对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六科考试。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基础班和答疑板,其次是冲刺班和模拟题。网校名师考试辅导经验丰富,讲课深入浅出,能帮助我很快抓住每一科的重点和精髓,轻松突破难点。

个人感悟:早期学习中要以考100分为目标,以考100分的精神来学习,注会考试难就难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深入练习才有希望通过;考前3天,再调整心态,想60分万岁。不要神话任何模拟题和所谓的重点,模拟题的作用是帮助你了解出题风格套路、训练解题思路和检查你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效果、漏洞,如果不整体系统复习,就算把模拟题倒背如流也别指望通过注会。

◎小编煮酒

杨立敏的秘籍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急于求成,重视平时的扎实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充分利用参加网校辅导的各种资源,在基础夯实的平台上积极进取,成功不再遥远。

其次,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杨立敏曾说,既然报了名就要参加考试,看着空荡荡的考场,能出考就已经说明你比那些人强了;考试时感觉不好也不要紧,毕竟神人很少,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你觉得难的别人也觉得难,坚持考完也许奇迹就会发生。

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应用金融专业,现就职于某基金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我主要是通过中华会计网校相应的讲义进行自学,不懂的地方再着重听课件,讲义十分有用,老师总结概括的十分好,基本考点都触及了。其实有了好的资源,关键是要每天抽时间看书,时间是挤出来的。我的时间安排是基本每天看书4小时以上,周末基本是排除干扰,一切以读书为主,看完一章做一章的习题,难题做记号,下次复习时再看,应试指南题目我基本做了2遍以上,再加上网上课程的每章练习题也做了2遍。8月起开始做最后六套模拟题及网站上的模拟题。

考前一个星期,最好能请假,在家调养身心,集中精力备考。注意一定要保持睡眠,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在这一周,主要是查漏补缺,建议平时把一些难点、重点写在一张纸上,这一个星期主要看这张纸。

◎小编煮酒

别人优秀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我们都看了不少,然而,仅仅看过而已,真正能“拿来主义”坚持长期为我所用却并不多见。我们多数人都是工作之余备考CPA,工作、生活的疲惫与压力,总是能成为我们“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借口。时间是挤出来的,就如邱雷所言。任何好的学习方法,都是建立于一定时间付出之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勤习内功,方能有朝一日打通任督二脉。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我从2009年2月正式辞职在家学习,5月考完中级会计职称后,全力学习注册会计师新制度6门课程以及参加考试,每天的学习时间为早8点至晚9点,前后共进行了六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在听课的同时,将重点在书上划出,以便以后的学习阶段总结、复习;第二阶段:将所有的重点分门别类的全部总结出来,以便以后的学习阶段复习;第三阶段:做习题,并且将错题特殊标出,以便以后再次练习;第四阶段:做模拟试题,并且将错题特殊标注,以便以后再次练习;第五阶段:听冲刺串讲,再次总结重点;第六阶段:将每门课程的教材反复看3遍以上,重新做一遍所有的错题,最后,考试前将所有总结的重点以及教材再浏览一遍。

◎小编煮酒

张帆很有破釜沉舟的魄力与勇气。树立坚定的目标,按自己的设想与计划去追求成功,掌握其节奏,安排成功的进度,决不急功近利,踏实前行,一步步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有时,我们艳羡他们的成功,必须看到背后的付出。备考CPA,是一个枯燥的持久战,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细致学习,夯实每一知识点,有所付出,必有所枳累。

2008年本科统计学专业毕业,现就职于某会计师事务所。

CPA成绩

◎英雄秘籍

注会这一路走来,我发觉自己一直默默地低着头在坚持着。放弃的念头不时干扰我的准备,更多的是在准备的后期,经常想采取通过放弃某几门来确保其他各门的通过,最终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考试时更需要坚持,我已不记得第一天考的是什么了,反正第一天我有两门没有做完就被强行收卷了,当时我也很失落,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心想付出那么多,放弃能对得起谁呢?

关于复习方法,教材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搞懂了它们,你就拥有了通过注会考试大门的钥匙。少量的辅助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将帮你加速搞懂教材。各科之间关联很大,所备考时应当将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复习,一定要打足十二分的精神,要特别关注共同之中的不同。

◎小编煮酒

祝顺阳的成功,我们可以归纳几个关键点:

1. 坚持,坚持,还是坚持

2. 良好的心态

3. 自助者天助之

4. 良好的方法+十足的付出

CPA考试之路 篇4

一、试题总体特点

一是能力等级决定出题形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制定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 大纲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样题、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 (表) 、参考文献, 为新制度下的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及测试能力等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考试大纲列出了能力等级, 共分三级。一级是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二级是基本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 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 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 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三级是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 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能力等级与后续的测试内容直接对应。在大纲的“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部分, 测试内容实际是教材各个章节的目录, 每个章节都对应一个能力等级, 这是对考生提出此章节的学习要求。根据各部分要求的能力等级, 可以界定出题的主要形式。原则上, 能力等级要求高的内容, 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也应当是考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应出现分值较大的计算题和综合题。从试题内容的来看可以说明这一特点。二是教材中凸显税法理论内容, 每个实体税法均有关于该税种研究性的原理概述。三是知识更新较快, 如增加了2009年新流转税内容, 企业所得税的新政策等。四是知识体系更新明显, 新制度税法涵盖了实体法、程序法、税务服务、国际税法、税收原理;新增了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而国际税法、税务代理、税务咨询和筹划等, 则进一步重视构建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研究与中介的知识体系。

二、题型题量分析

一是客观题分析。取消了判断题型;客观题量为四十题, 分值为50分;以上变动实际降低了试题难度, 部分试题主要侧重税法理论的考察, 相对往年考试, 考生得分率会有一定提高。二是主观题分析。计算题为5题, 分值为30分;计算量仍然较大, 但分税种出题, 总体难度适中, 回顾往年试题, 对印花税与土地增值税的重点考核应属正常;考题继续分层提问, 有利于考生作答和寻找得分点;综合题为两题, 分值为20-25分;第一题主要考流转税和城建税及附加的处理, 考点基本在把握之中, 并不偏题;综合题第二题企业所得税知识, 主要考财税差异调整和现行所得税扣除及优惠政策, 兼有部分流转税内容, 难度亦适中, 但出题形式较新颖。三是考点分布依然广泛。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惯性特点, 各章均有考点分布。但各章的比重不同, 同时由于对各章节专业能力掌握要求不同, 影响了出题类型。四是试题类型由能力型测试向专业知识型测试变化, 但今年变动并不明显.从新制度样题和考题来看, 题型与分值分布将进入持续性的固定模式。

三、重要考点分析

CPA考试之路 篇5

(一) 分析依据

一是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审计) ;二是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三是中注协正在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全面修订 (会协[2009]75号、会协[2009]83号、会协[2010]3号、会协[2010]6号) 。本次修订有两方面的主要变化:一方面是对15项准则的内容进行实质性修订 (2006发布的与治理层沟通准则是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制定, 与明晰化后的国际审计准则无实质性差异, 因而本次不属于实质性修订范围) , 并制定1项新的准则;另一方面是对全部准则按照新体例进行改写。本次修订共涉及38个审计准则项目。修订后的审计准则计划于2010年6月正式发布, 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参见表1:准则修订情况一览表)

(二) 分析原则

一是与时俱进原则 (参见表2:2010年度大纲及教材变化表) , 二是“二八”原则 (参见表3:能力等级与分值对比表) 。

二、重难点分析结果

(一) 审计试题与考试目标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 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 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二) 审计试题与测试目标的关系

2009年度审计试题注重体现了考试目标和测试目标的规定。首先看具体体现在2009年度审计试题测试目标、准则编号测试内容与题号、分值对照表中的情形, 如表4所示。

2009年审计辅导教材分为8编内容, 与测试目标中所列示的内容完全一致:2009年度审计试题, 除测试目标8中“其他相关业务”未出题外, 其他测试目标均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审计基本原理测试比重约占25%, 审计测试流程测试比重约占22%, 二者小计47%,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和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测试比重约占38%,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度审计试题测试目标的体现, 如图1所示。另外, 审计科目考试大纲在描述测试目标时同时强调:“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相关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构成《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 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该规定也在试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9年度审计试题中体现《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容, 除独立性和审计循环实务的试题外, 约占80%, 许多题目实际上就是准则原文的再现。

(三) 重难点项目分析

一是大纲中“测试目标”要求: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相关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构成《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 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是大纲中“参考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1993年10月31日)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财会[2006]4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 (2007年版, 会协[2007]89号)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 (2006年) ];《企业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 (财会[2006]3号)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财会[2006]18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财会[2007]14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财会[2008]11号) 。

(四) 重难点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 考虑准则修订因素, 按照把握重难点的原则:不考虑1级能力要求, 同时考虑准则修订, 80%考分所涉及的重难点准则和篇章分别如表5和表6所示。

三、重难点学习方法

(一) 一看:将教材当小说

以能力为本位, 按能力等级看教材。对于1级能力的章节, 通读1遍;对于2级能力的章节通读2遍;3级能力的章节通读3遍。由表4和图1可知, 2009年度审计科目试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难度适中并略有降低;二是注重体现考试大纲的各项规定, 二八原则, 1-2/4.1/5.4/10.1/11.1/11.4章可忽略;其他章节通读1遍。

(二) 二听:将网络当助手认真听课, 反复听重难点。

(三) 三背:将准则当圣经背诵2、3级能力中的相关重要的准则原文。

(四) 四写:将做题当考试

上一篇:伊曲康唑口服液下一篇:室内装饰光污染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