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论文

2024-10-04

自由之路论文(精选11篇)

自由之路论文 篇1

“自由”一直是萨特思想的中心, 他的哲学研究、文学活动所关注的始终是自由问题, 自由甚至是他介入政治的一个原则。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反映了萨特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自由的曲折过程。小说分三部:《不惑之年》 (1945) 、《缓期执行》 (1945) 及《灵魂之死》 (194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自由之路》这部小说是萨特思想历程的一个缩影。

《自由之路》三部曲描写了巴斯德中学哲学教师玛第厄所经历的个人、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 揭示了人们为追求自由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不惑之年》的主人公玛第厄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 不参与政治, 不随波逐流, 一心追求个人自由。但此时与他交往七年的玛赛尔怀孕了。为了保证自己的自由, 玛第厄开始积极筹划打胎事宜。经过一系列的纠缠不清, 最后关头好友丹尼尔出手相救, 并宣布了两个消息:一是他将和玛赛尔结婚, 二是他是个同性恋者。至此, 妨碍玛第厄自由的障碍似乎都一一得到清除, 但他却只是觉得“孤单”, “并不比以前更自由”。于是他对自己说:“没有人妨碍我的自由, 是我的生活吸干了它。”

《自由之路》第二部《缓期执行》记叙了《慕尼黑协定》签定前八天发生的断断续续的故事。如果说以前玛第厄还能不参与政治, 现在他却发现自己身不由已地被卷入到这场政治动乱中, 陷入了深刻的困惑和迷惘中。他自称自己是个介入者, 却不知道该如何介入, 最后他得出结论:“战争是一种疾病, 我要做的就是像忍受疾病那样忍受它。没有目的, 没有道理。”尽管如此,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自己是自由的, “这自由就是我自己, 我即我的自由”, 只是这种自由在“世界之外, 历史之外, 自身之外”。

到《缓期执行》结束时, 玛第厄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解决自由问题。事实上, 前两部小说只是在为第三部《灵魂之死》作铺垫。这两部书中的人物在第三部中将会表现出英雄主义行为。

《灵魂之死》中纳粹德国占领了巴黎, 法国人失掉了战争。此时玛第厄和他的战友们正在洛林的一个村庄里, 大家对法国兵败如山倒感到耻辱却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接受。这种被动让一向冷静的玛第厄大为恼火, 此时的他已有介入的念头。当一小队敢死队出现时, 玛第厄受到鼓舞, 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村中钟楼最高的平台, 并在德国兵出现时向他们开枪。在萨特眼中, 玛第厄所开的第一枪是他真正“介入”的标志。在疯狂的射杀中他终于理解了自由:“自由就是恐怖。”在最后的十五分钟, “他是纯粹的, 是强大的, 是自由的”。

古今中外, 无数人谈过“自由”这个抽象的概念。那么萨特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事实上, 他的《自由之路》三部曲并没有彻底解答这个问题。但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萨特从绝对自由主义走向了相对自由主义,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而引起这种转变的是战争。萨特在《七十岁自画像》中说:“我在自己生活中看得最清楚的, 是有一个断痕。这道断痕把我的生活分为两截……” (1) “使这一切分崩离析的, 是1939年9月份的一天, 我接到应征令, 不得不到南锡兵营报到。……只有等到我通过应征令遇到对我自身的自由的否定, 我才意识到世界的重量, 以及我与所有别的人和所有别的人与我的联系的重量……我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社会, 转向社会主义。这是我生活中真正的转折点。” (2)

在《自由之路》的《缓期执行》中, 萨特借玛第厄之口说出了以上这番话, 这不仅再次证明玛第厄某种程度上是萨特本人的化身, 而且表明《缓期执行》是表现萨特思想过渡的一部作品。《缓期执行》作为一个分界点, 在它之前的《不惑之年》主要表现的是萨特对绝对自由的追求, 自己仅仅看作一个个体, 完全看不到个人的存在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 因此, 他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却是没有目的虚无的东西, 只是一种无约束性的体现, 而这种无约束性并不是萨特从小追求的自由。因此, 当我们在《不惑之年》结尾看到玛第厄关于自由的自白时, 我们能够明白, 这部小说的结束对萨特来说标志着一个时代———绝对自由主义时代的结束。但他并没有马上从绝对自由主义转化为相对自由主义, 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即《缓期执行》所反映的迷茫、彷徨、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前进的时期。如果说在《不惑之年》结束时玛第厄感受到自己“不比以前更自由”, 那么在《缓期执行》中他逐渐认识到: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总有一些东西———比如战争———超越了我们, 即使我们不选择, 它们同样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逼迫我们被动地接受。尽管如此, 他仍然没有探索到自由的真谛, 最后更是无奈地发出“自由在世界之外, 历史之外, 我自身之外”、“自由便是放逐”的感叹。

经过战争的洗礼, 他开始认识到“一个人, 不管是什么人, 人们只有把他看作一个社会存在才能理解他” (3)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 具有政治性, 所以个人只能在社会中获得自由, 只有介入社会运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在《自由之路》第三部《灵魂之死》中, 主人公玛第厄终于明白人们不可能单独获得拯救, 他介入并参加了抵抗运动, 最后成为了一个英雄, 完成了从绝对自由到相对自由的转化。

因此, 萨特所说的自由不是一种静态的自由, 而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两者的区别在于, 静态的自由将自由作为行动的终极目标, 即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 而选择的自由或者说行动的自由就是选择或行动本身, 这种自由属于人的存在。如果说萨特的自由观经历了从绝对到相对的变化, 那么自由选择观是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在绝对自由主义观时期, 他的自由选择也是绝对自由的, 即选择是没有条件没有依据的, 任何一种选择都是合理的。这显然同绝对的自由主义一样荒谬。当萨特的自由观发生转变之后, 他的自由选择观也发生了变化。他看到个人是在社会中的人, 个人的选择必然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个人就要为他自己的选择及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负责, 选择于是有了依据, 这种依据便是人道主义和正义感。这样他将自己的“自由选择”约束在一定程度内, 成为了一种相对的自由。在《灵魂之死》中, 玛第厄最终选择介入,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人道主义和正义感, 他行动了, 而且承担了行动的后果, 即死亡。这一刻, 他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他在行动中获得了自由, 尽管最后的行动有恐怖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嫌。

直至《自由之路》三部曲结束, 萨特仍然没有给我们指明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到底是怎样的自由, 到底哪条路是他所谓的自由之路。对此, 沈志明先生曾经说过:“总之, 萨特阐述‘自由之路’时, 并没有向读者指一条具体的通往自由的道路。……萨特的书不提供自由, 因为自由是不可提供的。他描述的自由, 是一种需求, 不是某个‘已知项’, ……自由就是道路, 前人未走过的道路, 等待开辟的道路, 永无尽头的道路。萨特让他的萨特式人物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求索, 任其在焦虑、困惑、挫败中经受考验。他不作结论, 不勉为其难地为他们制造结局。萨特说过:‘人注定是自由的。’但他没有说过, 人注定获得自由。但他一再强调, 没有勇气去寻找自由之路的人, 必定永远得不到自由。” (4)

《自由之路》三部曲发表之后, 很多人攻击萨特, 认为他的小说流露了一种悲观的无政府主义情绪。萨特本人也承认:“我始终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5) 但小说宣扬了人要积极融入社会, 用行动追求自由, 这种思想在二战结束后鼓舞了许多法国年轻人, 陪伴他们走过艰难的岁月, 因此, 它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昌龙.萨特评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12.

[2]柳鸣九.萨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 1981, 10.

[3]丁世中.不惑之年[M].香港:中国文学出版社/科文 (香港) 出版有限公司, 1998.

自由之路论文 篇2

“你已经探索很久了。现在放弃探索,学习如何收获吧。”

第一章: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为什么日进斗金,却负债累累?

作者分别从社会环境、作者经历、读者情况三方面来介绍现在的财务环境。

1)社会环境

政府是反面教材,大量的举债,同时通过提高税收支付越发高涨的国家债务利息;教育体制也没有进行财商教育,回答“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变的富有”;我们周围得到关于创造财富的建议微乎其微,社会倡导过度消费、透支信用、提前消费;朋友圈缺乏这方面的良师益友,大家或许会有学业和职业导师,但很少有财商导师。

2)作者经历

作者说,他6岁那年,一个经历改变了他对于金钱的看法,他父亲因为肝硬化住进医院,他要在医院里待上1年,因为需要绝对的静养,医生也要求他尽量不要看书。但后来医生发现不断有人前来看望他的父亲,甚至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忙的病人,事实上他老爸是个律师,他所见的人都是他的客户,他其实一直在工作。

这段时间作者在陪床,听到他们聊的所有内容都指向了一个词,钱,主题都是金钱焦虑、金钱焦虑、金钱焦虑。听的他都快要吐了。他觉得所有的麻烦和不幸都是因为没钱造成的。于是这个场景激励着他,一定要战胜金钱对于幸福的束缚。

作者下定决心,在30岁之前一定要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当然这是在当年的德国)。但天不随人愿,他在25岁的时候还负债累累、体重超重、对自身充满怀疑。他很绝望,明明日进斗金,怎么还负债累累?

作者很幸运,26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高人,他通过正确的方法,让自己走上了溜光大道,到了30岁,他真的可以靠利息生活了。

3)读者情况

作者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个人财产在过去7年发生了什么变化。7年前,你认为将会得到晋升,认为”这“不是全部,认为会比现在挣得更多,认为变得富有只是时间问题,但思考的结果往往使人失望,也切中要点。你可以把它写下来,如果发现这一切都没有改变,那么就危险了,你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舒适区,你要努力把自己挣脱出来才行。

2、希望是一种绝妙的自我欺骗

作者一时间也没想到这种结果,后来逐渐明白过来,是自己太乐观,没有深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乐观主义是让人看到事物的积极面,自信是战胜事物黑暗面的信心。乐观主义经常被当做自信。确实乐观主义是一种正面的品质,会帮我们看到所有事物的积极面,但如何只有乐观主义而不具备其他品种的话,也不会发挥很大作用。

当我们有财务问题的时候,金钱变的尤为重要。我们当然希望财务情况会变的更好,事态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如果只是徒有希望而不做努力的话,那什么都不会发生。

希望是一种智能镇定剂,一种绝妙的自我欺骗,格言有”所有的傻瓜都生活在希望和等待之中"。

3、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

人生不光有财务问题,还有健康,关系,情感和人生意义,这五个问题就像是五根手指一样。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其中财务的那根手指被掰断了,你会表现出无所谓吗?会说我至少还有四根手指吗?显然不会,你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转移到疼痛之上,这就是财务的意义。

财务健康的作用在于让你能生活的更幸福,去感受其他人世间的美好,而如果你要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总说视金钱如粪土,钱就是王八蛋。那么对不起,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力,最后你的视野里就只有钱,为了钱你会失去健康,失去亲情,失去梦想,失去一切一切。

作者后面4年能够靠利息生活,是因为梦想、价值观、目标和策略很快的保持一致。

这其中计划是关键。很多人安排个度假计划,研究个飞机票旅游攻略能研究上个把月,但对于人生规划基本上毫无想法。作者说如果你不认真安排你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将由别人来安排。没有计划的人生,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使偶然成功也必然是最后一败涂地。

所以人生需要计划,尽管结果可能跟计划有很大出入,但起码方向会是基本一致的。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这个梦想你需要多少钱,赚到这些钱你有需要完成什么目标,这些目标跟你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比如你想致富,但你肯定不想很快就累死,也不想因为诈骗被抓进监狱。所以,那些你能干,你想干,还能赚钱的方式,就是价值观和目标统一的地方,你打算怎么实现这些目标,最后事实的策略是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你离财务自由就进了一步。

当然这四个支柱作者后续会花大量的篇幅进行系统探讨。

我的自由之路 篇3

虽然简单,但却似乎遥不可及,该怎么做完全没有头绪。当时国内登山的人,要么是以此为业,靠组织商业活动或是担任向导教练谋生,而我不愿让爱好沦为谋生的职业;要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余登山者,每年挤出几周或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登山,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能够投入登山的时间精力太过有限。似乎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是按我梦想的那种方式在生活,只有摸索着自辟蹊径了。

2005年夏到2006年秋,是我在迷茫中左右尝试的时期。首先要赚钱维持生计。我试过去应聘泰安三夫户外的店长,发现闷在小城市做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出路,干了一个多月就黯然离开,不久后泰安三夫干脆倒闭了。我在北京家报社做过一个月实习,每周上三天班,结果坚定了“上班这种事情完全不适合我”的结论。在泰安,我在网上接过一系列软件说明书英译中的活计,一周多的努力换来八千多元进账,于当时的我算是笔大钱了。这笔钱多半被我买了技术攀登包、冰爪、高山靴、安全带、头盔、快挂等装备,因为我知道要想自己去登山,拥有自己的整套装备是最基本的前提之一。

之后我开始不定期地做一些翻译任务,内容五花八门:新闻报道、生物公司的技术文档、古钱币收集册、ISO国际标准文本……这些活计让我能够维持生计,每个月还可以省出几百到几千元来买装备,或是支持跟攀登有关的活动。2005-2006年的冬天,我在桃源仙谷泡了很长时间,找各种机会练习攀冰。我的攀爬天赋很差,尽管这样爬,水平上却没什么长进。2月北京的攀冰季结束,5月初我个人去了雀儿山。

之所以一个人去,既是因为根本没有合适的搭档,也是因为我想尝试一下Solo的感觉,没指望登到多高,更别提奢望登顶了。结果是在5300米裂缝区开始的地方,我看着那绵延的亮冰和裂缝心里没底,就选择了撤退,在山上一共独自扎营三天,其中有天是在冰川上。现在回想起来,这次根本没谱的攀登其实于我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是我第次自己走出去、花自己的钱、用自己的装备(除了冰镐是从清华登山队借的)、自己找山去登,之前我从未去过四川,也算是种探索吧。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我第次尝试自由登山。7月份倒是有缘登顶了两次雀儿山,分别是跟清华登山队和上海交大/复旦登山队,这两支队伍之间的反差还成了我斩断对清华登山队感情依赖的契机,个中细节则是另一个故事了。回到北京,我陷入了新一轮迷茫:像这样一年登不了几次山,并且也难有足够的资金和装备进行大的攀登,要过多少年才能达到我梦想中的那个境界?就在我一边继续翻译糊口一边迷茫的时候,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珠峰奥运火炬集训队从各高校登山社团招队员了。这正是我需要对外扩展眼界、对内沉淀反思的一个时期,火炬队的集训提供了一个稳定、相对封闭、衣食无忧的环境,刚好是我最需要的。我实在很幸运,尽管已经毕业一年多,还是靠清华团委的一纸介绍信混进了集训队,通过了2007年火炬测试活动的选拔成为2008年正式队员,最后有幸成了被允许冲顶珠峰的三名高校队员之一。然而在当时,我对这份宝贵的馅饼并没有应有的感激,而是怀着一肚子不满:集训只有单调的体能训练,几乎完全没有攀爬与技术训练,训练方法陈旧而不够科学,集训队里弥漫着功利性的竞争气氛,攀登中的关键决定完全要看领导的脸色……我觉得窒息!

集训队里还有个人跟我样感到窒息——周鹏。2007年火炬测试活动之前,我跟出身农大峰云社的他还不太熟悉,彼此没什么交集。2007年秋季集训再度开始之后,我们被分到同一间宿舍,很快就发现彼此原来颇有共同语言。每天的训练结束后,我们在宿舍里畅想着自由攀登的感觉,讨论着技术细节或是将来的打算,经常不知不觉聊到深夜。2008年4月底在珠峰6500米前进营地,我们在帐篷里聊着《极限登山》这本书,感到热血澎湃,于是约定火炬活动结束后成立自己的攀登组合,去体验两个人搭档的自由攀登。攀登组合的名字是我想出来的,叫“自由之魂”。我们拟了一个“七峰连登”的计划,幻想在夏天花一个月左右连登七座国内有名的技术山峰。火炬活动转眼就结束了,周鹏回到学校,我则回归之前那种北漂状态,所谓的“七峰连登”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11月,我们实在憋不住了,就带着装备去了成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打算到四姑娘山区一带看看哪些山可以爬,随机应变。在成都中山户外店,我们意外邂逅了李红学,他马上要去幺妹峰并同意我们同去。虽然这次尝试不成功,队伍靠修路也只到达5600米左右,但也让我们体验到这样的路线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凭我们自己至少可以试试,并不是连机会都没有。从幺妹下来我们顺便就去了双桥沟,之后绕道理县去了半脊峰。从公路尽头的游客接待站出发,天内(13个小时多)登顶半脊再撤回接待站,我们终于真正体验到了两个人搭档自由攀登的滋味。

回到北京,周鹏去了中登协培训部,我继续翻译的生计,只有项转变:我不再把翻译视为生活方式稳定下来之前暂时糊口的权宜之计,而是开始意识到,翻译是一件我喜欢做而又擅长做的事情,收入还算可以,时间和方式又自由,为什么不把它干脆认作我的职业呢?

为了弥补我跟周鹏之间攀爬天赋和能力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造成的我在心理上对他有所依赖的局面,接下来的多半年里,我尽量多给自己创造登山的机会:4月一个人去了趟西藏,侦察羊八井以南东雄峰一带的情况,7月跟何浪去尝试阿妣山西侧路线,9月去登希夏邦马——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做商业队客户的感觉,我想大概也应该是最后一次。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我得到个很特别的机会,跟BruceNormand和Guy McKinnon在西念青山域进行了12天的攀登。Bruce(老布)之前曾经无氧登顶过K2,2009年夏天在雪莲西峰北壁参与开辟了后来获得金冰镐奖的“白玉之路”。Guy則是新西兰最著名的solo登山者。12天的攀登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六座6000米以上山峰,登顶了其中五座,包括从公路上就能遥遥望见的金字塔形的6614峰。

如果要问我经历过的哪次登山最让我大开眼界,毫无疑问就是这次了。我见识到了世界级的登山者在山上是什么样子,见识到了原来登山探险可以是在片山区中间扎下大本营,把周围的山头扫荡遍,可以从高难度的壁面路线登顶,再从相对平缓的山脊下山,可以下午两点去冲顶,傍晚七点多登顶,深夜一点多回到营地,完全不考虑所谓的“关门时间”。

于是当我从拉萨直接奔赴成都,跟请了假出来的周鹏一起再度去尝试幺妹峰时,尽管在攀爬能力上仍有差距,但我知道至少在主动性上,我们终于可以对等了。这次尝试的结果非常成功,我们完成了幺妹峰中央南壁路线的首攀,把这条路线命名为“自由之魂”。这次攀登成了国内登山媒体一时间的关注热点,也让我们得以签约成为The Noah Face赞助运动员。

自由之路论文 篇4

这完满的人生, 始于人作为存在的无限可能性。

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 是一个过程;他不仅是一个现存的生命, 在其发展过程中, 他还有意志自由, 能够主宰自己的行动, 这是他可能按自己的愿望塑造自身。

由于这种过程中的本质未定, 人就好比一只刚刚起航的船, 此时是可能向任意方向行驶的。因此, 在这个最开始的关键时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避免扼杀这一宝贵的特性, 切勿以我们的价值观为其做好决定, 为其确定好一条既定的路。由于这样的选择并非出于其自身意愿, 我们无法保证是否真的对其未来是有益的。另外, 外界给受教育者做好决定意味着受教育无需或无法做出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受教育者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并且也失去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思考自身的机会。外界无法每次都为受教育者做出决定, 同时也无法保证每次的决定都不会对受教育者的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 正是这种未定性, 才使人的自由有了可能。他不是一出生便被决定好了并且是无法改变的。教育要时刻警惕保护好这种自由的天性, 给受教育提供自由实现的空间。

给学生贴标签也是学校里时常出现的, 这似乎是教育者无法避免地受生活常识的影响所致。我们的身边, 常常有能够从小时候孩子的品行看其一生行为的说法。这种说法因其古老而常常具有迷惑性, 让教育者无意识中便产生了这样的行为:在印象里给学生划定特性。这里提到表扬这一行为, 不管是出于良善的本意其实也暗藏着某种危险性。当儿童在老师不断地提及中, 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某一特性时, 这一特点便变得异常突出而掩盖了儿童的其他特性, 而这些特性原本也能成为“可能”。作为教育者, 划分儿童特性的依据也很值得怀疑。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 其特质再稳定也是存在改变的可能性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并不能为所有人所意识, 而教育正是要唤醒人的这种意识, 以使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要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教育则要导向人的自我教育。雅斯贝尔斯说,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 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人首先意识到自己是有这种选择与实现的自由。继而才能保证其所为是出于其本心的。这种自由选择同时也要求人的独立性。在选择过程中, 一切是你自己去决定, 你最了解自身的存在, 你要有信心进行自我的选择。

独立性与自由选择一定程度上呼唤着某种勇气。放弃可能的既定的道路而选择另一条可能的路, 伴随着的是可能的成功与可能的失败。而这两种结果都需要他独自承担。教育要允许儿童犯错, 正是在错中, 他们领悟到了他们所拥有的自由, 这时候才真正能够开始反观自身, 从而思索其人生的本质。

为了进行自我选择, 人不能仅局限于自身, 通过与其他存在的沟通才能最终达到超越自身。在与其他存在交流的过程之中, 获得自身爱的方式的生成、价值定向与精神的构筑。教育正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与教育者之间的爱的交流。我们发现, 目前的教育中缺少这种爱的交流。首先表现在没有活力的课堂。尽管目前进行了许多改革, 中小学课堂已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满堂灌模式,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 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但对这种多方面能力的重视不是也反映了一个深层的观念, 即教育仍是以那些能力为目标的。纵然起初这些能力的重视也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但当这些能力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呈现出来时, 思考的角度便不再是从人的发展考虑转而为实现这些目标考虑。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涉及到关于人生存的根本问题, 对儿童精神之培养的影响没有太大的影响。其次, 师生如何能够成为平等的存在进行平等的交流?传统的师生观与课堂这一特殊场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平等交流的实现。课堂是作为教学计划实现的一个手段, 其本身就与自由之实现相矛盾。教学计划作为教师单方面拟定的结果, 在一开始就使课堂中的师生为实现这一计划而拉开了距离。

有人对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自由有所怀疑, 认为在这样的自由之中, 有某种难以接受的不近常理的成分。这种自由也是一种不讲“科学”的自由。雅斯贝尔斯不是一个正面意义上的教育家。他不干涉、不铸形, 不强施影响。他只是启发。当人们想受教育时, 他不是作为一个给人帮助的教育家出现, 而是作为一个保证人, 向人们保证, 教育是可能的, 并且指出这种教育的开端是:“不要追随我, 要追随你自己!”

一个超越其时代的观念在人们看来总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即是是现今, 雅斯贝尔斯的自由教育的概念在我们看来还是没有“科学性”。但是, 雅斯贝尔斯在当时多提出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吗?我们依然对此有意识吗?就从大学来看, 最应该具备自由精神的大学课堂之中, 大多数也是充斥着简单的知识灌输, 师生间缺少爱的交流, 学生几乎是进入学校便确定了方向, 走上了一条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道路。

此外, 我们也应该看到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权威”这一概念。他肯定了权威的必要性与历史性——根本就不能存在这样一种立场, 人们似乎可以通观一切权威, 却超然于权威之外, 这种超然于外的立场实质上就意味着, 人们立足于虚无之中, 而且是盲目无知的。在团体之中, 总是需要这样的权威。人在年轻之时, 总是不成熟的, 对许许多多的事情。若其无法借由某一权威了解到前人重复走过的路, 其永远难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权威并不与“自由”想违背。人具有选择自己所意愿的某种权威的自由。通过这种权威之下的自由, 完成了人经由权威返回自身, 在权威中长大成熟。雅斯贝尔斯并非不讲“科学”, 而是因为其尊重人的自由, 强调一种发自本心的改变与选择, 重视最终达成人的“自我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育要保护儿童自由之天性、避免给其贴标签、培养其独立性、锻炼其自由选择之勇气以及与其他存在的爱的沟通几点出发阐述笔者理解中的自由之教育, 试图描绘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通向完满人生之路。

关键词:存在,自由教育,权威

参考文献

[1]萨内尔著:《雅斯贝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篇5

低估值+定投指数基金是钉大一直研究和推荐的投资方式,适合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各类基金和特点,通过各种案例和他自己的经验带告诉我们该如何制定计划,配置家庭资产投资,是一本干货满满特别适合新手的书籍。

年假期间,断断续续看完后,又一边翻看一边做笔记,先生看我的笔记说你是在抄书吗?我不想跟他辩解,我试了很多方法,我本身看书比较慢,之前对这类书籍更是看不下去,我想办法怎么才能让自己加深印象,慢慢渗透这些理论,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方式,何况现在是刚入门,如果这些理论不知道,那后面该如何继续呢?

我没有理他,继续我自己的方式,一直贯彻实践中慢慢修缮的思路。

结合书中内容,我准备按照钉大的方法做一个定投计划表,首先我得清楚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说实话,之前我从来都是不管家庭账本的,我跟先生默认划分,他还房贷我管生活费,小孩的学费培训费轮流出,没钱的时候互相给,这几年一直这样过来也没管。

自由之路上的蓝莲花 篇6

严冬冬在大一时开始接触登山,登山释放了他灵魂深处对自由的渴望,随之成为生命的主题。大学毕业时,如何自由自在地去登山成为了他最大的难题。迷茫中,他发现“上班这种事情完全不适合我”。凭借打短工翻译挣得的一些钱,他购买攀登器材,开始尝试梦想中的自由登山。很快他陷入新一轮迷茫,幸好在珠峰奥运火炬集训队中遇上了志同道合的周鹏,确定了他们这对攀登组合日后的名字—自由之魂。珠峰回来后,他意识到翻译不再是“暂时糊口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件我喜欢做而又擅长做的事情”。在收入尚可,时间自由的生活方式下,他再次开始四处攀登。2009年11月,在陪同Bruce Normand这样的世界级登山者在国内短期登山时,他终于见识到自己梦想中的自由攀登—以快速、轻量化的阿尔卑斯方式挑战难度路线。兴奋的他立刻与周鹏再次去尝试攀登幺妹峰,于是完成了国内登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幺妹峰中央南壁“自由之魂”新路线。这次攀登获得了2009年度金冰镐奖最佳技术攀登奖提名和第四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

他一直向往的“自由自在地去登山,自由自在地安排生活”的梦想,就这样变成现实,他可以用想要的方式完成那些想要的攀登。2010年2月与李兰完成的五色山南壁“另一天”新路线,2011年10月与周鹏完成的贡嘎山域嘉子峰西壁“自由之舞”新路线,让他蝉联了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贡嘎山攀登之后,他说:“这是朝着自由的境界又迈出一步的感觉—再没有什么感觉能比这更美妙了。2012年会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西藏、新疆的未登峰上,可能会是一些相对人迹罕至的区域。”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况且是在不断挑战各种难度的高山路线,但他对登山的风险认识得很清楚。深圳山友彭晖回忆:“2010哈巴雪山,他和孙斌上去救完遇难的两个人,我问他:冬冬,你害怕吗?他淡淡笑着跟我说:‘有一天可能你听到山难消息,走过去扒开人群,看到那个人是我。’”而他自己在4月28日搜狐博客上发布的对“身后事”的免责宣言,表现出一个理智、冷静、纯粹、谦虚的攀登者的负责态度。

这是一名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道德信仰越来越堕落的现实世界里,依然执著追求自由登山梦想的年轻人。他曾说:“登山是一件让我真正喜欢,值得我把生命投入其中的事情。”赔上生命,于逝者,求仁得仁,亦复何怨;于生者,他的接近国际水平的攀登已为国内阿尔卑斯式攀登树立起醒目的标杆,他的26本译著中有五册攀登技术书籍,让中国的攀登技术教科书从《登山圣经》阶段进入到更具个性、活力、丰富的阿尔卑斯式攀登阶段。

2012年夏季,我们送别了一位不满28岁的追梦人,他心中自由的世界,清澈而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

逝者安息!生者莫要淡忘梦想!

自由之路论文 篇7

在证券投资领域,交易心理决定帐户结果,智商不是关键先生。如果智商成为决定因素,股票市场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经济学家赚博士的钱,博士赚硕士的钱,硕士赚学士的钱,学士赚低学历者的钱……显而易见,这是荒谬可笑的推测。果真如此的话,交易倒变得简单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用功念书即可获利。在交易场上,无论智商高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都一样的根深蒂固,而书生意气的“高智商人士”在心理承受能力上也许反而不及一般草根股民,这也是证券交易的魅力所在。

自从踏进交易投资这扇沉甸甸的大门,没有谁能够避免经历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第一阶段,希望并相信在这个行业能轻松发财。这显然是最初级的阶段,我们沉湎于财经报道中的一些极端暴发的案例,幻想可以同报道里的主人公一样成千上万倍的获利,然后携手家人,徜徉地中海,滑雪阿尔卑斯,悠闲自得地享受人生。殊不知“一将功成百骨骷”,一个横财暴发的例子后面,是多少失败者痛苦心酸的泪水。更何况,这个成功的灵魂能够走得多远,在下次极端的行情里能否幸免,只有苍天知道。幸好踯躅在这个原始阶段的朋友不会太多,也不会太久,因为市场很快就阴沉着脸教育我们“风险”的真正内涵。

于是乎,我们自觉进入第二阶段:寻求神奇操盘方法。经历了最初的市场洗礼之后,我们承认自己距离成功还差很远,但是我们固执地相信,那些在交易行业中能够生存下来,掘得一桶一桶金子的高手,一定有一套秘不示人的百战百胜的方法,公式,或者软件。很自然地,我们花费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寻求心中的“圣杯”。这段跋涉,无疑将持续很久很久。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坚持下来,不是途中绝望离场,就是途中力竭倒下,连盔甲撞地的回响,也没能听见。其中的凤毛麟角,在沧海桑田之后,醒悟到世界上本来没有圣杯,我们孜孜以求的原来只是海市蜃楼。

极少数交易者,终于到达彼岸世界,领悟到交易的精髓:建立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在概率的基础上取得长久稳定的盈利。交易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心理控制,资金管理和技术策略。三者密不可分,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心理控制是需要首先介绍的部分。因为,离开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不仅交易不会成功,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就。更可怕的是,在交易中,不懂自我控制的你,看着行情,敲着键盘,晃晃悠悠,糊里糊涂,其本质是通过自己的手把自己的帐户里的金钱输入到别人的帐户中去。

在高杠杆比例(期货,外汇)交易中,许多输家认为:只要再多一点资金,我就可以避免爆仓,继续持有直到获利。确实,在输家死扛不住,无奈出局之后,市场往往朝着他原来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们习惯把失败归咎于资金不足,其实失败是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如果过度交易,没有妥善的资金管理,不论资金多寡,出局是必然不是偶然。

许多投资者在交易时的表现无异于一个赌徒。弗洛伊德认为,赌博确实具有普遍性的诱惑,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曾经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赌博。赌博能够给人带来重复性的刺激,难以抗拒的欲望,令人上瘾的愉悦与一丝丝罪恶的感觉。同样,在证券交易中,可以让交易者享受到类似赌博的快感与高潮,而且金融市场上的赌博显得富有内涵与学问,更易让人沉湎。没有受过良好心理锻炼和交易培训的交易者,极易用赌徒的心理特征进行交易,导致交易失常。

很不幸,或则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交易中的思维能力和状态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帐户结果,这种直线型的因果关联是其他任何行业不可比拟的。在其他行业,经常会出现“运气”“贵人”弥补能力和思维的实例,在交易圈子,从长远来看,绝无侥幸可能。在交易这个行业,没有贵人相助,只有你自己。

赢家和输家在交易时的心理截然不同,我们必须学会赢家的思考方式。当然,彻底改变自己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人类的思维习惯在交易中天生符合输家的特质。但是想到自由交易能带来的一切,舒适,稳定,安全感,自由自在,被人尊重,不必出卖灵魂,这样的学习和改变显然物超所值。

下面的14点心理控制内容是作者在长期交易过程中总结提炼的精华,可谓字字是泪,句句是血。每次爆仓,作者反思整理几条教训,爆仓多了,便构成了完整的内容。于是不再爆仓,能够稳定地盈利,以交易为生。这里全部呈现给读者,万望细心玩味,充分体谅。

◆利润是风险控制的产物,不是欲望的产物。成功的交易者就是成功的风险控制者。切勿念念不忘利润,发财。心中常存风险,懂得风险控制,甚至完全忘却盈利。利润反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如沐春风,扑面而来。

◆交易为生可以避免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不能避免自己和自己的反人性较量。

人性中天然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心理倾向,这些倾向在交易中是有害无益,需要克服的。

努力倾向:我们都知道要成功就要努力工作,抓住一切机会。在金融交易中,这种心理状态却是大错特错的。在交易中,需要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若即若离,可有可无,心无挂碍,坦坦荡荡,才能够避免诸如:抢单,急躁,焦虑,顾此失彼,铤而走险,孤注一掷等等错误行为,才能抓住真正的市场机会。实际上,真正的市场机会往往在你“努力”过后才来临,让你扑空。

获利时保守,亏损时冒险的倾向:当价格朝有利于交易者发展的时候,人性中的天然倾向往往希望把盈利尽快确定下来,所谓“落袋为安”。当价格不利于交易者发展的时候,人性又往往希望奇迹发生,不忍尽快止损,认输离场。这是致命的人性弱点。华尔街有句名言: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实际就是反人性的提炼:输的时候要快速认赔,赢的时候需要忍住性子,克服心理波动,让利润自然奔跑。这样才能够达到“资金管理”里面强调的:回报风险比大于2,甚至大于3。

赌徒谬论倾向:赌徒往往在连续输了几局后下更大的赌注,而在连续赢了几局后下很小的赌注。赌徒总是认为:在连续的输局后,赢局会在某个角落等待你。连续的赢局后,输局必然而至。这是错误的博弈心理。根据资金管理原则,连续输局后,交易者的资金总量会减少,即使保持同样的风险百分比,由于总量的减少也应该降低赌注。按照赌徒的作法,在一生的交易生涯中,只要遭遇连续输局后继续连续输局的局面(这其实很容易发生),交易生涯就会终止。资金管理原则同样适用连续赢局,因为连续赢局后资金总量增大,即使同样的风险百分比,赌注也应该增加。

当前交易必须成功倾向:交易者在确定某次交易的时候,事先往往是花了功夫的,技术面,基本面,消息面一个都不能少。这就容易导致一种心理偏向:这次交易是不应该错的,错也不能轻易认错。实际上,交易是一个概率心理游戏,应该以概率的眼光处理交易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具体的某次对错。每次下单,都假设是错的,输了正常,盈利是惊喜。这才是正确的心理状态,才能避免死不认错,小错成大错的悲剧。

◆把正确的交易方法重复1000遍,等于成功。交易不是走秀场,不需要太多的花俏招数。“样样通,样样松”的结果只能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记住玩保龄球的启示:职业高手永远以一种固定的手法和姿势击球。

◆不求暴利,但求稳定的赢利能力。暴利背后一定蕴藏着致命的操作风险,犹如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就会爆仓。世界上不存在稳定的暴利交易能力,如果存在的话,贩毒,集团走私,抢劫银行等恶性犯罪便会自行消灭。犯罪集团只须运用庞大的财力和影响力寻求到这样的方法和操盘手即可。但是“短期暴利”是存在的,而且令人炫目不已。其操作手法无非是赌博式的:行情突破止损点,非但不严格止损,而且加码补仓,融资借贷。这样在短期运气极佳的牛市可以获得暴利。但是由于其一贯如此投机,行情真正转向,形成头部时必遭致命一击。利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自欺欺人,浪费生命。暴利实在等同于“爆力”。

◆交易是概率心理游戏。以概率的眼光处理交易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具体的某次交易。交易是心理游戏:许多朋友在模拟交易中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一旦回归实战,却时常一败涂地。说明实战心理的巨大影响力。交易是基于概率思想的心理游戏:偶然性蕴含在必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交易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连续进行的游戏,掌握了良好的方法,盈利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尽管我们未必能够事先完全把握哪次是盈利的,哪次是失利的。不要执着于某次具体的交易,输赢都是可能的,输了就止损,赢了就止赢,在资金管理的基础上顺其自然。

◆成功的止损要接受,失误的止损也同样必须接受。理解止损就必须理解错误的止损。如果止损都是正确的,就不需要止损了。“成功的止损”是指:止损后行情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失败的止损”是指:止损后行情向有利方向发展,如果不执行止损指令,反而能减低损失。最低级的选手对成功的止损都是耿耿于怀不能接受的。中级交易员有了进步,成功的止损后,能够心怀坦然。但是多次面对失败的止损,会产生强大的心理挫折感,甚至完全放弃止损,导致满盘皆输。实际上,“止损”作为一种平仓操作,必然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所有失败的止损,对于交易都是作出贡献的:他们保证了每次“成功的止损”能够被执行。为了抓住每个坏人,有时须要误伤一些好人的。更何况,如果你的止损每次都是成功的,说明你对行情拐点的把握100%的正确,还需要什么止损呢?成功和失败的止损,好比秃鹫的双翼,保证了其展翅翱翔的能力。

◆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资金管理进行交易,输赢顺其自然。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资金管理的模式。

资金管理,也叫风险管理,是交易系统中决定每一次投入多少资金,承受多少损失的部分。在一次特定的交易中,我们经常关心买什么品种,什么价格买入,什么价格卖出,但很多人没有真正懂得另一个重要的因数:买多少。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40个博士做一个投资游戏,初始资金10000元,可以投资100次。每次投资若赢,投入资金翻倍。若输,投入资金全部损失。假设赢的概率略高于输的概率。这应该是一个不会输的系统,既然赢面略高于输面,只要一次下注不要太大,而且等值,比如每次下注100元,永远等值下注,盈利是无疑的。但是结果40个博士只有2个获得了最后盈利。这说明看似简单的资金管理原则,没有被大多数人掌握。

资金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呢?我们介绍一个职业选手常用的风险百分比模式:将每一次投资的风险控制在规定的百分比内。

举例:一个50000元的帐户,规定每次投资的最大风险必须在4%以内。如果以10元的价格买入了某只股票,而将止损点设在8元,那么最多只能买1000股。因为:50000x4%=2000元,每只股票最大损失2元,所以,2000/2=1000股。

风险百分比模式是专业投资者最常用的模式,也是作者推荐的模式。这个模式确定了一次交易中的两个要素:买多少,最多损失多少。

美国一家权威金融研究机构,研究了一位资深职业投资者的操盘系统。这个系统积累了多年的完整股市交易数据。研究显示:使用同一个良好有效的操作系统,如果每次投资的风险百分比不同,即使用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会导致投资业绩的巨大差别。

下面是该项研究得到的结果:

举例,见图表中第五行,如果每次投资的风险百分比为1%,那么使用该投资系统最后可以获得的净利润为110790元,平均年投资回报率为7.2%,而在整个测试阶段,该帐户出现的最大缩水率为13.2%。(缩水率:一个帐户最高价值点—最低价值点/最高价值点。)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同样使用同一个良好有效的操作系统,但如果每次投资的风险百分比不同,即使用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得出的结果将会有巨大的不同。

我们注意到,当每次投资风险百分比提高时,虽然最后得到的总赢利大幅增加(这是因为这个交易系统是良好的),但是投资帐户出现的最大缩水率也同样大幅度增加。

比方,如果每次投资风险百分比为10%,该帐户年盈利率高达70.20%,但是会出现72.7%的缩水率。而如果每次投资风险百分比为35%,则使用该交易系统(尽管是良好有效的)就会遭遇彻底的失败,在测试时间段内,帐户内的所有资金都会赔完(缩水率100%以上)。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资金管理的规律:对于一个良好有效的交易策略,风险百分比越高,盈利率越高,但是帐户的最大缩水率也就越高,爆仓可能也越大。长期的实践结果显示,2%-5%的风险百分比数值,可以作为每次投资的参考数值。

对于资金管理,我们必须介绍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回报风险率(RETURN RISK RATIO) 。回报风险率是指:一次交易的可能的回报值/可能的风险值。比如:一次交易的可能风险百分比为2%,可能的回报百分比为6%,则回报风险率=3。比如:一次交易的设定止损值是500美元,而获利值为1500美元,这次交易的回报风险率=3。

为什么必须了解这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交易不是一次性赌博,而是一种连续进行的概率游戏。利用回报风险率可以量化地计算出长期交易的帐户的每次平均盈利能力。

每次交易的平均赢利能力=成功概率*回报风险率*R—失败概率*R (R=风险值)。举例说明:一个交易系统,成功率为50%。如果每次盈利与每次亏损值之比为2.0,即回报风险率=2.0,从长远看,这个交易系统的每一次交易的盈利能力为:50%*2*R-50%*R=0.5R (R=每次交易的风险,即止损值)。

说得通俗一点,你的交易都是盈利一次,失利一次,再盈利一次,再失利一次。。。假设赢2000元,输1000元,回报风险率=2.0,每2次就盈利1000元,平均每次交易盈利即是500元。也就是0.5R, R=1000元。

◆入场后,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是不要大输,其他小输,小赢,大赢都是可以接受的。控制不要大输就是控制自己。只要不是止损点之外的损失,其他局面都是可以而且应该接收的。

◆正确的交易会赢利,也会亏损。正确的交易是指:严格按照合理的交易策略,良好的资金管理方法,并辅以稳定交易心理保证执行的交易。就连许多资深交易员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定义误区,认为只有盈利的交易才是正确交易,亏损的交易等同于失败的交易。其实,对于某次特定的交易,正确的交易可能盈利也可能失利。然而,从长期角度观察,正确的交易必然稳定盈利。

◆决不补仓。补仓可能在一次,两次挽救你,从长远,概率的角度看,补仓必死。补仓对于交易无异于糖衣炮弹,表面香甜,内容致命。假设一生交易1000次,999次使用补仓的方法解套,只要一次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股灾,比如:战争,地震,持有的股票退市等等,一生心血将付之东流。而且灾难出现越晚,越发难以弥补,万劫不复。因为补仓的操作习惯,早已酿成了前因后果,爆仓并非历史的误会。任何补仓法门,都是灾难的渊源。

◆连续亏损后,充分休息再操作,切不可急于翻本。连续赢利后,切不可飘飘然,也要充分休息。

◆每次开仓,都假设是“错”的。输了正常,赢利是惊喜。每次开仓前的准备,技术面,基本面和消息面,一般都是充分的。然而,这种“充分”与盈利无关,只和“信心”有关。在信心的作用下,一旦出现意外,行情突破止损点位,很容易措手不及,放弃止损。职业选手的心理控制绝活是:每次开仓前假设已经输了,一次一次地问自己:这次5%或则8%的损失,你能够接受吗?有的职业选手还会计算自己的帐户,在这次失利后,资金缩水到什么水平。这样风平浪静了,内心已经波澜不惊。到了止损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反倒是能够长久地风风火火闯九洲。日本人的一本关于剑道的书中说,以剑作战的前提是:当你进入剑斗之中,立即想象你是一个已死亡之人,因此你不必担心被杀,你须要考虑的全部只是作出适当的动作,这样你的生存几率反而大大提高。

◆甘心情愿错过一些交易机会,就是稳定赢利的状态。实际上市场会给你充分的机会。

◆准确率的提高必须以损失一定的可能盈利机会为代价,这是交易者为了长期生存必须心平气和接受的。

以上14条交易心法,旨在帮助投资者破除“贪嗔痴”,建立“戒定慧”。王阳明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信夫!请记住交易的本质:在无法100%精确预测后市的前提下,采取尽可能正确的策略,立于不败之地。绝非以回顾目光判断此前动作,追求盈利最大化。若以回顾目光判断,追求盈利最大化,此前所有交易动作都是错误的。

上面介绍了心理控制和资金管理的基本内容,下面结合技术策略,讨论如何融会贯通地运用。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控制和资金管理能力,你可以做到一次止损,两次止损,三次止损,第四次仍然挥刀止损,恭喜你,你具有成为赢家的潜质,然而,目前你还是输家。这是因为你的技术策略没有过关,反反复复止损过程中,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介绍传统技术分析的书籍汗牛充栋。对于传统技术分析方法,作者觉得合适的态度是:1,不要视而不见。因为这些经典的分析方法是许多大师对于集体交易心理的总结,而且一定程度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2,不要盲目迷信。这些路人皆知的秘密,很可能被主力反其意而用之,成为猎杀散户的陷阱。

传统技术分析方法,均可以作为交易技术策略,只要获胜概率略高于失败概率,并严格风险管理,完善心理控制,一样可以稳定盈利。一条均线,一个K线形态,一串财务数据,飞花摘叶,无招有招,皆可制敌。

一个最基本的技术策略包括:入场信号,止赢信号和止损信号。

举例说明:如果选择短线交易,你可以运用一条10日均线,若均线向上,在均线附近做多,价格不利的话跌破均线某个百分比止损,价格有利的话上升到某个百分比止赢,力争止赢空间高于止损空间,而且盈利几率大于失败几率。

如果选择基本面投资,你完全可以认准一个基本面数据,在出现入场特征时买入,出现出场特征时平仓。

一个有趣而发人深省的现象值得说明:甲乙两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同一价格,买入同一股票,可能一方是正确的交易,另一方是错误的交易。比如甲方的交易信号为短线10日均线,乙方的长线交易信号为某个财务数据。此时,10日均线向上,甲方在均线附近的价格买入,买入后短线下跌,甲方如果及时按照交易规则止损,则甲方进行了一次正确但失利的交易,若甲方不及时止损,任由价格随意飘荡,则甲方进行了一次错误而且失利的交易。若此时,10日均线已经向下,甲方在均线附近的价格买入,买入后短线上涨,无论甲方随后获利多少,甲方进行了一次错误但盈利的交易。反观乙方,若此时基本面数据符合信号要求,乙方买入,短线下跌,不能说明乙方的操作错误,乙方的这次操作盈利与否需要观察长线走势才能确定。若长线盈利,则为一次正确而盈利的交易,若长线失利,则是一次正确但失利的交易。若乙方买入时,财务数据信号尚未出现,即使短线上涨,也不能认为乙方的交易正确。

但是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技术策略(交易信号)的设置,不是主观人为的,应该在统计意义上得以完成。主观客观必须一致,你认准的出入场信号应该确实具备不错的胜率以及盈利空间。否则出发点固然优秀,无奈实战效果不给面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是存在缺陷的,股市没有铁律,如果有,股市本身将被消灭。但是,你有怎么样的思维状态,即会导致怎么样的帐户结果,这里的因果关系确是实实在在,屡试不爽。掌握一个高胜算技术手段作为交易策略,对于交易者的心理控制的能力要求降低很多,交易也相对简单易行。这是高胜算策略的唯一价值所在。

一个优秀的技术策略应该具有如下特质,并且以统计学方法确认:1,可重复的高胜算率:同样的信号条件下,相同或相似的高胜算表现。2,可证伪的低失败率:能够被很清晰地判断信号成功或则失败,同时,失败率低。波浪理论永远正确,错了可以换一种方法数浪,但是永远没有价值,因为无法确定止损点的位置。3,符合一致性原则:什么信号买入,什么信号卖出,没有半点含糊。有朋友常常技术信号买入,吃套后对自己说这个股票的基本面不错,就放着吧。这样的后果,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一次邂逅变成老公。千万使不得使不得。“可重复性”,“可证伪性”是判别一种理论“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志。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讲治理一个国家就象煮一条小鱼一样就可以了。问题来了,小鱼该怎么煮?有人认为需要反复翻炒,鱼肉才不致焦糊。有人认为不能反复翻炒,否则鱼肉容易破碎。这样的言语,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象万金油一样抹来抹去。然而只有思辨意义,没有操作意义。

假设你能够构造一个技术策略,设计成功率在85%左右,设计回报风险率为2.5左右(即做100次交易盈利85次,每次盈利500元,每次失利200元),并且经过统计学意义验证,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个交易系统的盈利能力。

理论上,如果严格按照风险百分比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交易,每次交易风险值(即止损值)为R,则这个系统的每次平均交易盈利能力为:85%*2.5*R—15%*R=1.975R。

假设你有一个5000元的帐户,每次交易你的止损值(R) 为帐户总值的4%=200元。用这个系统交易,长远来看,你的每次交易的平均盈利能力为1.975*R=1.975*200=395元。

假设你每周交易1次,每月交易4次。每月的盈利率为:4*395/5000=31.6%。

当然,以上是单纯概率意义上的理论推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交易者必须严格按照风险百分比模式进行资金管理,以概率游戏的角度看待每次交易过程,完善心理控制能力。这样,实际操作才能够向理论意义上的盈利能力逼近。

高胜算技术策略的构造方法可以参见作者博客:http://laojy blog.sohu.com/作者使用这个技术策略进行了100次左右的公开实战演练,符合预期数据。

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包括:技术策略,资金管理和心理控制。一个合格的交易者是对良好交易系统的实践者和掌握者。交易如人生,怎样的思维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交易成功的关键是把握你自己。

自由之路论文 篇8

图书馆是吸收知识财富的主要支柱之一, 是人们查询的文献支撑和保障体系。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日益加大, 而公共图书馆就是满足人们“知识欲”的直接源地。文中阐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那就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应该向着研究型的道路跨进。研究型图书馆除了要具有一般图书馆所具备的教学科研服务外, 还要具有支持社会进行高水平、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

1.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关于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 各种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从图书馆收藏文献的构成和范围出发, 把研究型图书馆定位成科学研究机构的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研究型图书馆是为某一系列学科或某一个学科提供或收藏所需文献资料的图书馆”, “其特点是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比其他图书馆专深, 并为研究者提供种种便于研究的条件, 包括提供有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及开展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另一种观点则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出发, 认为研究型图书馆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所谓研究型图书馆, 就是为科学研究服务或以科学研究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图书馆。其所谓‘科学研究’是广义的, 包括为从事生产、创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专家服务, 也包括为与国民经济、科学、教育与文化等各方面有关的专业人才服务。”本文将研究型图书馆定位为:利用科学、合理、完整的文献收藏体系, 为读者和用户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一切读者所需的信息服务和资源的现代性图书馆。这种研究型图书馆不仅跨越了标准化的图书馆类型, 如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以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 它还跨越了专科性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的界限。研究型图书馆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能为科学研究服务, 而不在于其规模大小和藏书多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研究型图书馆具有其他图书馆没有的职能, 能够提供其他图书馆没有的服务。

2.研究型图书馆的职能。

(1) 进行完整级研究级的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全国文献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型图书馆, 其对于国家信息资源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建立效率高、效果佳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需要各级研究型图书馆的协调和合作。研究型图书馆要承担国家或地区建立文献保障体系的部分任务, 同时还要构建科学的、实用的和适宜的藏书体系, 满足各级读者的科研需求。同时,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开始进入了数字时代, 电子出版物应运而生, 研究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也逐步发展到了虚拟馆藏与现实馆藏相结合的信息资源建设, 这种新兴的具有动态随机性和广泛共享性的信息资源, 是研究型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特有服务。

(2) 帮助读者和用户完成科学研究。研究型图书馆的另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帮助读者和用户完成科学研究的任务。在当今的数字时代,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研究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面向本馆的固定读者, 还面向整个社会。它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是国家和社会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同时, 研究型图书馆也是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场所, 它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学术性色彩。这种氛围为读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 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愿意去进行科研, 乐意去进行科研。

二、关于学术自由

1.学术自由的内涵。当前世界各国对学术自由的理解是颇不一致的。有人认为, 学术自由是学者的特权;也有人认为, 学术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种, 是所有公民共同具有的一种普遍权利。在中国, 当前有两种特别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学术自由就是自由化, 搞学术自由会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 这其实是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延续;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术自由是绝对的, 社会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干预, 就是出现滥用学术自由的情况, 社会也应该听之任之。这种种观点孰优孰劣, 需要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深入地研究学术自由的实质所在。“学术自由”是一个现代词汇, 它以古代思想为基础, 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费希特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曾具体阐述过学术自由的内涵:学术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师在专业上享有自由发现、探讨、教授和出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发现的真理的权利, 并且这种自由不听从任何权威的指挥, 不受任何限制, 任何政治的、社会的和党派的舆论不得加以干涉, 这便是教的自由;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方法指导下, 在专业学习上享有怀疑、探讨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 有选择学什么和选择教师的权利, 在教育管理上享有参与评议的权利, 这便是学的自由。

2.追求学术自由的必然性。应对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效的措施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其中, 在近年来, 我国政府提出了较为响亮的口号, 那就是“重视学术自由”, 这样才能够使整个社会的学术氛围非常浓烈, 能够真正地使人们了解学术、认知学术并充分掌握学术的概念。这就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品味, 也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 追求学术自由是时代的进步, 是历史车轮不断向前辗转的主要动力。因此, 当前时期下, 社会非常有必要追求学术自由, 尤其是作为传递知识的发源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更要从这个方面加以考虑。人们只有通过不断追求学术自由的公共图书馆获得宝贵的知识, 才能够真正地充实自己, 得到学术上的上品。

三、研究型图书馆构建学术自由之路

研究型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对于发挥社会公共图书馆职能, 完成图书馆在教育、经济和科研发展中的文献保障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另外, 由于研究型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机构, 它本身就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因此, 研究型图书馆具有自身的特殊职能, 它对于构建“学术自由”的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构建学术自由的道路上, 研究型图书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研究型图书馆要打造学术自由之路, 首先就要加快文献资源的购置, 另外还要有一流的服务水平和文献保障。这些文献资源不仅要满足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还要考虑为更高学术要求的人们学习服务。这就是公共研究型图书馆的两个重要职能。研究型图书馆购置的文献资源不仅要包括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 还包括专业的图书, 如建筑、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图书, 这些资源往往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专业性, 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同时, 研究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 注重学术性、研究性和多元化, 不要一味地求大求全, 不要以收藏量为考核指标, 要以引领专业学术发展为导航。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学术自由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免受外界不合理的干涉和打扰, 这就要求公共的研究型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为学者提供舒适、温馨的服务, 使他们不受外界干扰, 一心一意地致力于科学、学术以及人文研究。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 情报量的增长、情报载体的多样化越来越显著, 这给研究者筛选信息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 研究型图书馆要根据学者的研究方向, 分类集中收集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专业期刊、数据库和专业图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等, 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分类, 并开展信息的二次、三次开发, 使大量的信息更加高效、简洁和专业, 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进行“知识充电”的需求。

3.建设信息共享中心。信息共享中心是研究型图书馆为适应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能综合使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和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设施, 在技能熟练的计算机专家、参考咨询馆员、指导教师和多媒体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 为读者和用户的学习、研究和讨论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整合研究型图书馆多媒体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和数据服务部的功能, 将读者的期望和需求纳入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去, 从而能够促进读者的学习、协作、交流和研究。建立起信息共享中心, 将会很好的促进学术自由的实现。

综上所述, 加强当前时期下我国创建学术自由的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加强当前我国创建学术自由的研究型公共图书馆, 是现代社会对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二是加强当前我国创建学术自由的研究型公共图书馆, 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上创建学术自由的氛围, 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学术;三是加强当前我国创建学术自由的研究型公共图书馆, 能够增强公共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综合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文骏.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

[2]黄丽华.省级图书馆应属综合性研究图书馆门[J].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2 (4) .

[3]张丽霞, 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特征的分析[J].图书馆学刊, 2008 (2) .

自由之路论文 篇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的舞台。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和知识已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重要力量, 我国企业要保持竞争力, 就必须将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到战略地位上来, 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带入企业培训中来, 探索实现企业培训的变革与创新之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产生的E-learning (数字化学习) 模式的广泛应用, 是企业培训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而技术革命总是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近几年, 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正在蓬勃发展, 它们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使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 这就是M-learning (移动学习) 。如果说E-learning突破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那么, M-learning则将企业培训带入了一条更加自由之路。

一、M-learning:风靡全球的全新学习、培训方式

M-learning是Mobile learning的简称, 在国内, 通常被翻译成移动学习。所谓M-learning, 就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 (如移动电话) 、个人数字助理 (PDA、Pocket PC) 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M-learning是在E-learning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全新感受, 是基于D-learning和E-learning的一种更便捷灵活、更及时有效、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模式。由于这些显著的优点, M-learning迅速在全球各地风行, 成为企业和员工培训的重要手段。美国、欧洲、甚至在非洲, 都可以看到M-learning在各行各业的成功运用。

美国:M-learning让学习无处不在

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开发出移动学习模式, 让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使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让学生可以把“时间空余”利用起来进行学习。该移动学习模式的初始模式选择以外语学习作为移动教育的课程内容, 让用户练习生词、做小测验、查阅单词和短语的译文、与现场教师实时交流并将单词存储到笔记本中。并初步假定, 移动设备能在一个安全、可信、个性化以及即时需求的环境中提供复习、练习的学习机会。

欧洲:为条件不够的年轻人带来学习的福音

欧洲在M-learning方面有专题的研究及产品开发, 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来为其提供信息与学习内容, 帮助不能参加教育和培训的16-24岁的年轻人完成终身学习目标, 学习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如足球、音乐等以及能够发展他们语言和数学能力的活动上。

非洲:移动学习惠及农村

非洲农村的移动学习, 既是一个项目, 也是南非普里多利亚大学领导的一个正常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农村学生通过这个计划学习教育学士学位课程、高级教育证书课程和特殊需求的课程。这个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参加学习的学生没有P D A, 也没有E-mail和其他数字化学习设施, 他们中99%的人拥有的工具就是移动电话。

世界著名商业公司:联手推进移动学习项目

爱立信、Insite、Telenor Mobil与IT Fornebu Knowation联合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项目, 旨在研究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通过在“3G应用入门”的教学中将移动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方式, 发现需要将传统课堂学习、E-learning和M-learning这些学习模式综合起来并进行彻底、全面地规划。作为学习模式之一的M-learning, 移动技术是实现人们之间信息分享和通信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M-learning与E-learning的比较优势与不足

E-learning和M-learning都能够借助自身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多角度、多层面支持人们的学习, 有效促进企业培训活动高质有效的开展。M-learning作为E-learning的延伸, 与E-learning相比较, 在企业培训中还具有E-learning不具备的优势。

便捷性。

M-learning使用的学习支持设备是手机等无线设备, 简便易带, 突破了有线连接的束缚, 将培训人员从一般网络教学的空间中解放出来。培训者无论是在排队等车的间隙、飞机旅程中还是其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都可以自由学习培训内容, 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方式。

灵活性。

企业培训的对象多为在职员工, 而在职员工由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角色, 具有来自工作、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压力, 他们参加正式培训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同时, 在职员工来自工作的挑战和对知识更新的需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M-learning解决了员工的时间性矛盾, 企业员工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 使培训更加自由。只要实现电话的无线通信连接, 就可以推进培训计划的进行。

及时性。

知识爆炸、信息激增, 知识经济对员工的知识更新提出了严峻挑战。E-learning模式下, 企业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及时更新信息和资料, 使员工能够紧跟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 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其工作或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发展动态, 抢占企业在竞争中的速度优势。

有效性。

即学即用是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企业员工的学习要求。基于问题驱动的培训模式下, 员工具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意愿, 也更容易掌握知识并理论联系实践, 促进生产和工作。员工可以通过移动通讯设备随时进入移动教育网络, 进行相关查询、浏览、提问以及与其他学习者交流, 从而快速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广泛性。

M-learning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 无论是办公室中的销售经理, 还是一线的操作工人, 只要拥有移动通讯设备, 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训。M-learning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和成长的环境, 帮助企业广泛培养员工, 提高企业整体的人才竞争力。

在具有这么多优点的同时, M-Learning同时也存在着缺点。首先, 由于M-learning的学习者在许多情况下是移动的, 周围环境可能不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其次, 移动学习者经常进行的是“片状式”的学习, 如何开发这种类型的课程是M-learning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 由于手持移动设备的交互条件有限 (无键盘、屏幕小等) , 部分多媒体信息无法在其上显示, 而这些信息对于学习者理解知识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此外, M-learning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用户, 这些用户的终端设备不一样, 运营商不同通信协议也不同, 如何统一协议规范, 将有限的资源作无限的表现, 这也是M-learning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M-learning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对策

与E-learning相比, M-learning在企业培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在以后几年, M-learning将引导企业培训的发展模式, 带领企业培训走向更加自由之路。

对M-learning项目进行投资收益分析是企业引入M-learning培训平台的前提。

企业若想在培训中引入移动学习平台, 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引入M-learning项目具有诸多优势, 但是, 并非M-learning一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事实上, 从传统学习过渡到E化学习期间所发生过的困难, 都会再次出现在E化转变至M化的过程中, 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此, 企业应该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建置标的, 确定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投资收益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开发模式, 避免盲从M化发展。

建立支持M-learning平台的网络系统是实施M-learning项目的必备条件。

在技术方面, 企业在引进M-learning项目时, 应考虑到M-learning平台的建立不仅需要良好的无线网络环境、较高的宽带以及稳定的网络状况, 而且需要保证员工的移动终端配置齐全, 并掌握使用系统和网络知识的能力。

小型模块化的学习资源是企业进行M-learning应用的有力支持。

在内容建设方面, 不仅要考虑课件内容的来源, 确定购买还是自建以及两者的比例, 而且要考虑开发的标准以及课件开发技术及工具, 确定选用开放式的标准还是基于某个特定公司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 要设计与M-Learning相适应的学习资源。移动学习中位置的移动性和学习时间的片段性, 要求其学习资源建设应注意开发方便易得、适应于短期学习的小型模块化的学习资料。在内容建设方面, 根据“知识模块化分割”的思想, 把内容按“小模块”的形式相对独立地设计出来, 由点带面, 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

酝酿适宜M-learning的企业学习文化, 为M-learning成功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在企业文化方面, 企业需要分析文化对系统实施的影响, 并制定应对策略, 建立良好的学习文化, 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及时解决企业员工在使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避免员工对平台产生厌倦, 影响企业培训的效果。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建立“终身学习”的学习价值观, 将此观念根植于每个员工的价值观中, 并在企业内部形成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 提高员工学习的自主性;第二, 将M-learning纳入企业考核的绩效体制中来, 把员工的学习培训任务融入工作中来, 按照学习程度体现在绩效考核中。

自由之路论文 篇10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之一,几十年来哈耶克的思想一直处于西方思想界的风口浪尖之上,其世界性的声誉也是伴随着经济、政治等时代的变化经历了几度起落才正式确定的。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其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提出之初并不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甚至与主流的凯恩斯政府干预主义背道而驰,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滞胀”这种宏观经济现象的出现,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抛弃,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重新被广为接受,成为西方各国政府施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在二十世纪后二三十年,其思想理论的影响力也并不局限于西方世界,而是迈出了西方,来到了东方,影响了世界。纵观二十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可以清晰地看到哈耶克思想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的转型、苏联的解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哈耶克政治经济思想的前瞻性、正确性、指导性。可以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哈耶克理论在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挑战,虽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左翼的社会主义倾向思潮总是伴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而会被人们重新提及,并被没有被人们完全遗忘,但长期来看、整体来看,哈耶克所提倡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思想,基本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有鉴于此,笔者从哈耶克的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出发,通过梳理其写作的逻辑脉络来把握其政治思想的整体径路,希冀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个人和个人主义

哈耶克的政治思想秉持着主流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贯立场:以个人为根本,从个人展开其政治思想的论述。与个人视角相对应的是集体视角,即以集体为最小分子,从集体展开政治思想的论述。两种视角在西方传统政治哲学中都有体现,甚至集体视角的政治哲学出现的更早,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那里。笔者想说的是,两种视角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它们仅仅代表了两种观察政治生活的切入角度。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事物就有所差异,最后得出的结论就必定不尽相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结论可能有正确错误之分,但视角不会。个人视角与集体视角就是这样一对相反但并无正确错误之分的范畴,如果硬要把它俩做个比较,只能说集体视角的命题更加宏大,个人视角则更加细微。

从个人出发,就决定了哈耶克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的。如何让社会公民正确地理解个人主义,一直是个人主义哲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个人主义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误理解,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个人主义基本上是持贬义的、否定的态度。哈耶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首先,哈耶克澄清了一个问题,即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也不等于自私自利。他没有像通常的个人主义哲学家那样在前提上假定人是利己的或自私的,这种前提更多的是一种概率上的伦理假设,缺乏科学论证,并不让人信服。利己或是利他只是因人而异的一个随机表象,它并不能作为划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确定因素。换句话说,个人主义也可以对他人表示关爱、为他人利益着想;集体主义也可能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其次,哈耶克指出了个人主义确立的基本前提,即人的局限性。个人主义哲学并不从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利己或利他出发,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之上,即人是有局限性的。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决定了任何人都只能考察有限的领域,认识有限的事物,这并不以他是利己还是利他有所区别。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个人的能力范围和个人之间的认知差异,使得个人只能决定和自己有关的事务。他人即是另一个世界,你无从知晓他人的情况、也无从知晓他人所奉行的价值准则,所以你无法为他人作出好的选择,你只能为自己做出抉择并对自己负责。最后,哈耶克提出了个人主义立场的真正实质,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人应以自己的意图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他自己才是其目标的最终决定者。因为人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所以个人在面临选择决定时,应遵循自己的价值准则,并且“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1]。在笔者看来,哈耶克笔下的个人主义就是在承认人的局限性这一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渲染个人在处理自己事务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核心就是“自己”: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个人这个概念的出现在人类史上应该是比较晚的,人类在认识这个世界时,一定首先认识到自然,其次认识到集体(社会),最后才认识到个人自身。这条认识的进化之路是一条抗争之路,也是一条人性之光不断扩大的闪耀之路。在某种程度上说,个人主义就是在自然与社会中走出一条自己之路。

二、市场经济

个人主义政治哲学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市场经济,这是奉行个人主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哈耶克由此将个人主义政治哲学引入了经济之中。市场经济强调主体平等、意思自治、个人决策、追逐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认为除了市场和主体自身,没人能左右其决策,即使是政府也不行,政府在奉行个人主义的市场经济中仅仅被赋予了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几乎为零。在西方经典政治经济学中,政府只是扮演一个“守门人”的角色,这与信奉集体主义政治哲学的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在哈耶克的论述中,首先,市场经济是由现代条件下劳动分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使得计划管理根本难以实现。因为由一个人或一个机关充当计划者来对复杂的经济事实进行观察和计划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基本就是痴人说梦,计划的理想性和现实的复杂性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思的是,秉持计划经济观点的思想家们也是由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为依据展开论述的,他们认为劳动分工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整个经济过程获得充分的了解越来越困难,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意识的分配和计划,才能避免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状态。这两种观点由同一个原点出发,却迈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笔者更倾向于前者,现实经济生活的复杂决定了计划的理想性和低效率,在面临转瞬即变的市场浪潮时,只有个人才能最快地作出最利益、最理性的决策,管理者的计划只能显得笨重而且效率低下。其次,市场经济要求分权和协调。因为市场经济没有计划者统一调控,相反,它是依靠各个主体的独立行动展开的。这就使得权力的分散成为必然,权力由计划者下降到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这种权力的下降和分散是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前提,否则他无法进行决策,更无法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分权一旦实现,下一步就是协调。每个市场主体都有权力做出自己的决策,但必须让他们各自的计划、决策相互协调,否则就可能导致盲目的投资和资源的浪费。这种协调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有意识地控制,它是通过信息的有效传播影响市场主体的决策以适应他人的决策来进行的。信息的有效传播主要依靠有效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既是一切市场主体决策的结果,又是所有市场主体决策的参考。

笔者认为,人或者说人的认知、意识是有局限性的,分权、协调的市场经济承认这一点并以此为前提,它极力剔除人为因素的控制,追求一种各个主体的独立行为通过法律框架和价格机制的协调所达到的“无意”的整体和谐状态。总的来说,分权决定了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主体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活动;协调即各个主体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来调整各自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的市场协调。分权与集权相对,协调与计划相对。在现代工业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面前,市场经济的分权和协调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与之相比,计划经济的集中管理则过于笨拙、原始和狭隘。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在哈耶克看来,计划经济违背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不仅在实际效果上远逊于市场经济,更有可能导致公民自由的丧失和专制国家的出现。在此,引出了哈耶克最重要的观点,即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

三、市场经济与政治自由

从个人到个人主义,从个人主义到市场经济,从市场经济到政治自由,这便是哈耶克的思想脉络。如何从市场经济引入到政治自由,经济与自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哈耶克看来,自由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经济自由,一种是政治自由。这是自由在两种不同维度下的体现。经济自由并不是计划经济下,计划者允诺的使个人免于解决自己经济问题的麻烦,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计划代替了市场,计划者的计划代替了个人的自由选择。真正的经济自由,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根据市场信息的调控,自发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且承担因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由也并不是免费的,想要拥有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承担起因自由所带来的选择的痛苦和自由选择所导致的责任。那经济自由是如何像哈耶克所论述的那样决定政治自由的呢?计划经济下,个人的一切选择权都被计划者的计划所替代了,这就意味着计划者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事实上计划者并不可能满足社会中所有人的意愿,当面对整个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同需求时,计划者实际上是在对不同阶层人的需求进行筛选和衡量,他有权决定哪种需求需要满足,哪种需求不予满足。这种对不同阶层人的需求的审查权力是最重要的,这种权力表面上只是在经济领域解决经济问题,但实质上,它已暗含着对个人的审查和安排,个人已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计划面前他已被物化,并被拿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由于此种垄断性的权力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所以此种权力之大,令人咋舌。它不仅可以决定可供支配的商品和劳务是什么、有多少,而且可以决定商品和劳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只要它乐意,它甚至可以决定在不同阶层之间实行任意程度的差别待遇。一切都可以,只要它乐意。人们将不可能像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里那样转向另外的选择,在这里,你别无选择;你也没有拒绝的权力,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

面对这种权力,个人不仅会丧失经济生活中选择、决定的自由,也会丧失政治生活中的选择决定权。你无法对抗计划者,因为你没有财产,个人的财产积累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是横跨在社会个体和政府之间的两个天然鸿沟,也是保障个人权益不被政府随意侵犯的两把利剑。但在计划经济中,这两者都荡然无存,因为一切经济事务都由计划安排,一切财产在本质上都属于计划者所有,你的所得并不取决于你的劳动,而是取决于计划者的给予,你只能得到计划者想要给你的。私有财产在这里名存实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也就不会存在。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唯计划者是从,计划者就是这样通过安排经济事务攫取到了实际上可以掌控一切的权力。

所以,哈耶克认为,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看似是两个维度下的命题,但实际上二者紧密不可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人为的对经济和政治进行分离实际上是在造成一种假象:经济与政治毫无关系,公民们大可放心把经济事务的决定权拱手让给当局者并且同时还享受着与之前同等程度的政治自由。这种假象是如此的危险,一旦相信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个人就会一步步滑向哈耶克所说的“奴役之路”。笔者认为,经济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前提,真正的经济自由不是那种所谓的免于经济事务劳心的“自由”,相反它意味着可为、能为和敢为,它意味着选择的风险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一个船手只有不畏海上的风暴才能欣赏到大海的壮阔,对于一个公民也同样如此,自由从来不是依靠懒惰和畏惧就能获得的,只有无所畏惧、敢于作为、勇于承担的人才能体会到自由之美。

四、自由与民主

由个人进而市场经济进而政治自由,当到达这一阶段时,在哈耶克看来就是一个良序社会的应有状态了,但哈耶克并没有止步于此,相比于西方传统经典政治哲学家,他把讨论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即自由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并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且深刻的见解。在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讨论中,一直有人认为,民主是最高的价值目标,也是最终的价值追求。哈耶克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价值衡量的天秤上,自由要远远大于民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自由而非民主构成了终极价值。

在哈耶克看来,“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装置”[1]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民主的属性,相较于自由而言,民主更像是属于工具层面而不是属于终极价值层面。作为保障自由的工具,民主本身并没有正确错误、积极消极之分,关键是看它掌握在何人手中并在何种程度上被如何使用。换句话说,作为工具的民主与作为工具的菜刀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菜刀本身是中性的,不同的人使用它会赋予它不同的性质,它可以被厨师拿来切菜,也可以被杀手拿来杀人,不设前提地单独讨论菜刀的本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的本质随着用途的改变而改变,民主也是如此。想要作为一个良序社会的终极价值,就必须具备稳定不变的“善”的属性,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因其具备的积极意义而指引着人们的奋斗和追求,民主显然并不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把民主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进行追求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它也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集权主义政权之中,而独裁和暴政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暴政并不是只能以君主专制、领袖独裁的形式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在历史上也并不罕见,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之死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避免对民主的迷信,权力的最终来源即使是多数人的意志也可能是专横的,而要对权力进行限制、对权力来源进行限制,最根本的还是要确立自由的终极价值地位。虽然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工具,但反过来说,自由也是民主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充分实现了个人自由,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主,而不是以民主之名,行暴政之实。

总的来说,哈耶克将自由与民主二者放在价值天秤上进行了衡量,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哈耶克并不是否定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他更像是一个预言师,当大家都还在讨论一个事物的好处之时,他已经前瞻地指出了一个好东西被不恰当使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小结

哈耶克的思想脉络清晰、富有逻辑并且一以贯之:把个体作为自己政治哲学的最小分子,从个人出发展开论述,将个人与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为自己的讨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依据,由个人主义进而延伸到经济领域,便引出了市场经济的讨论。市场经济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投射,坚持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就意味着在经济领域中坚持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反过来又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经济自由决定政治自由,没有竞争的计划经济只能带领公民通往奴役之路,最后,哈耶克又强调了自由与民主相比的终极价值地位,一个社会只有重视个人的自由,保障个人的经济自由,才是真正的良序社会。笔者赞同哈耶克的观点,把他的思想脉络展示出来,希冀能对我们产生有益的启示,笔者相信,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哈耶克所说的那样:“在社会演化中,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1]

参考文献

自由之路论文 篇11

第一步,循着词汇的“核心价值”前行

中学起始阶段正是英语学习关键的基础阶段,但往往由于初始阶段学习内容相对简单,难度低,教师容易被“朵朵红花”蒙蔽而忽视了学生单词记忆能力的培养,结果三年后不少学生还是靠各个字母拼读的老办法来记生词。效果显然很差,造成英语学习不能“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常在开学第一节课讲词汇的重要性并通过有关词汇的故事来加以强调。

譬如故事:泰晤士报是英语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有一次该报报道了维多利亚女王为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桥剪彩。第二天人们发现文章把passed(走过)错写成pissed(小便),结果由“女人从大桥上走过”变成“女王在大桥上小便”。这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第二步,意义在“方法”中彰显

记生词的方法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掌握的。但在开始,首先让学生牢记的是记忆单词要做到口、耳、眼、手并用,即又说、又听、又写,且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记住单词,读得准、写得出、听得懂、用得活。只有在此基础和共识上其他方法才能奏效。我的做法是:

一、 复习音标,归纳拼读规则,强化训练

要学好英语,先要突破语音关。学生正确的发音、辨音、拼音、标音等方面都离不开音标,有人把音标称为英语学习的拐杖,不无道理,让学生每天早读时花五分钟根据读音规则大声拼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对音标的复习、归纳和强化,绝大部分学生能按读音规则记忆单词,并能使单词的音、形、义同时进入大脑,这样学生拼得准,记得快,记得牢,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学习生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 重视构词规律,教学构词知识

教英语就要像教汉语一样,要教学生一定的构词知识,要学生说文解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其实,构词法是学生深刻理解单词、熟记单词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方法。学生懂得构词法,就能“解析”一个单词,轻而易举地记住更多词,达到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效果。如wallet这个词,我跟学生做如下分解: wallet = wall(墙) + et(小),即钱夹(wallet)是由两堵小墙构成。这样一讲解,既生动形象,又易懂易记。类似的还有cigarette = cigar(雪茄) + ette (= et)(小),即比雪茄小一点的烟是香烟。再看Antactica一词,它是由antarctic + a(名词后缀)组成的,而antarctic由ant(相对的) + arctic(北极的) + 构成,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南极的大陆,即南极洲。

常见的构词法有:

1. 派生法,即将词缀(前缀和后缀)加在词根上,构成新词。

常见的词缀有:

dis, (disagree, disabled, disappoint, disappear)

un, (unimportant, unforgettable, unexpected, unhappy, unfold)

2. 合成法,即把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的词合并构成一个合成词。如: space + ship = spaceship, black + board = blackboard, well + known = wellknown.

3. 缩略法,即用原词的首字母或截取原词的核心部分构成机关报词。如, UN = United nations, phone = telephone

4. 同根词,教学中,特别是总复习时,把已学过的同根词列出并作比较,这样就能记住一串词,如: attend-attention-attentive等

三、 抓住同源词法的变化规律,辩清词性

同源词不同于词缀变化,而是语音和字母的变化,他们也有规律可寻。如: fill-full, feed-food, bleed-blood, sing-song等

四、 加强联想归纳,构建词汇网络

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按某种方式归类。同类词联想学习方法很多,主要有单词网络法和情景联想法。单词网络法是把同类词按照意思的层次关系设计成一个网络状。情景联想法是把日常情景中有相似之处的一连串动作或相关动作进行集中学习和复习,借助联想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标。如: look, watch, notice, observe, stare, glare等。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把相关内容集中或联系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对单词分类就是把意思或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学习,二分类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因此,学习某个单词时,用同义词解释或反义词对比都可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五、 利用单词的字母重组,激活学生思维

这一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字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活学生思维,达到巩固生词的目的。在复习时应用效果更好。如对character一词的字母进行重组,可得到以下单词: at, chart, act, react, chat, rat, art, are, hat, cat等。

六、 讲究科学记忆,提高生词的记忆效率

上一篇:空调负荷调控下一篇:做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