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

2024-09-27

生育保险(精选12篇)

生育保险 篇1

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妇女就业、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保险中的一些问题已开始显现。

1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小

目前,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实行两种制度并存,一是建国初期延续下来的传统生育保险制度,其依据是1988年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另一种是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制度,其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无论哪一种都是针对有单位缴费的“职工”,对于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非正规就职、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等就业模式及农村劳动者都被生育保险制度排除在外。正是由于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过窄,成为制约女性劳动者自由、合理流动的“瓶颈”,导致部分女职工的生育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 生育保险受益面小

以2011年为例,全国1.389 2亿人参加生育保险,而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仅265万元,受益率仅为1.9%。此外,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职工个人不需缴费。既然是按工资总额缴费,其中包括男职工,而男职工在生育保险方面却没有享受到什么待遇:首先,男职工只有在办理了独生子女手续后才享有护理假津贴,如果想要二胎或再婚生育都没有休假和津贴;另外,男职工未就业配偶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女方在必须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且不在等待期内的条件下可报销规定限额的医疗费。2014年,我市未就业配偶生育享受医疗费最高2 000元,而在职职工最高可达4 500元,一样的企业缴费,一样的生育,却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这对有单位的男职工来说是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对等,也是基金的“宽收窄用”。

3 相关立法滞后

我国的生育保险从五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完善,但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是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历经20年的时代变迁,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急需新的法律规范去适应。有些法规的规定相互矛盾,如《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参加孕情和宫内节育器检查、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结扎、输精管结扎、皮下埋植避孕剂和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等项目的服务。所需经费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列入财政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受各种障碍的影响,职工根本没有享受到免费服务。再有,国家大法颁布后,地方细则迟迟不能下达,造成有法不依的现象,也使一部分能享受利益的人受损。

4 支付方式不科学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大多数省市都实行定额支付,这样的好处是控制了医疗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超标收费和搭便车的现象,坏处就是由于每个生、节育的人员实际面临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对急难险重的特殊情况,定额支付难以实现对保险职工的生育保障,违背了生育保险的目的。生育医疗费实现院端结算较原来的先个人自付,事后再到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是一个进步,但前提是,需个人先到定点医院的医疗保险部门备案,由于现有医院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人都选择医院等级较高的医院就医,由于就医人数多,职工的时间有限,造成许多职工为了尽快结束就医而不得不放弃备案,费用自己负担。其次,参保职工或企业在领取生育津贴时,由于生育保险部门要收各种材料,使个人常常往返于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会加重企业的事务性负担。另外,生育津贴由企业统一到当地生育保险部门结算,这就存在企业是否会全额将津贴发放到职工手上的问题。此外,生育津贴的结算都在休假结束后才结算,使得生育者无法及时享受待遇。

5 一些生育保险项目流于形式

根据生育保险政策的规定,保险项目主要有生育津贴、检查费用、手术费、住院费用、医药费用等。据调查显示,某些地区只将生产时的顺产或者是难产作为其标准,也就是说生育津贴需要由企业来承担。由此看来,有些生育保险项目是空的。再加上,有些医院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严重的“大处方”现象,这样一来,便进一步加重了生育者的负担,与此同时,给生育保险制度的运行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6 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程度还比较低

社会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以服务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在生育保险的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公众对生育保险的实际需要,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方式向参保职工提供高质量和便利的服务。目前,我国已在养老、医疗保险多年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应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参保职工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以便加大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咏芳.生育保险制度构建理念之基本取向探索[J].东岳论丛,2012(3).

[2]覃成菊,张一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演变与政府责任[J].中国软科学,2011(8).

[3]林绿梅.简论我国生育保险的历史沿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

生育保险 篇2

生育保险是五险的一种,是由单位为缴纳,个人无需缴纳,职工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那么,如何查询个人生育保险?有哪些方法可以查询个人账户生育保险,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般登录参保地的社保局网站通过在线查询生育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明细等,方便快捷。

个人生育保险有如下几种查询方式,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查询个人账户生育保险缴费明细。生育保险只有单位才可以缴纳的,个人的名义是不可以缴纳的。

一、电话查询

最快速简洁的查询方法就是拨打12333,提供身份证号和社保卡号进行人工查询。

二、社保局查询

消费者可到自己参保所在地的社保局大厅进行业务查询。

三、在线查询

职工生育保险,您买了吗 篇3

为解决上述问题,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在今年7月审议通过了《河南省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已于9月1日在全省正式实施。至此,包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在内的五大社会保险体系在河南建立。

作为我省首个涉及生育方面的省政府规章,《办法》具有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不仅保障了在、离职女职工的合法利益,还第一次体现了对参保男职工的权益保护。

什么是“生育保险”?

答: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延迟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滞纳金以及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生育保险基金数目巨大,相关部门是否能有效管理?

答:《办法》专门规定:生育保险基金要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门用于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等方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哪些人需要缴纳生育保险?

答:根据相关规定介绍,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要为其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谁来缴纳?

答:由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统一缴纳。

《办法》指出,用人单位必须如实申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按月、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以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不得超过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1%。

国家机关和其他由财政负担工资的用人单位,生育保险缴费比例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0.5%确定。

休产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由谁来发?

答:女职工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在法定产假期间由领取工资改为享受生育津贴。

妊娠满28周以上生产或者引产的,享受90天的生育津贴;难产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的生育津贴;晚育的增加90天的生育津贴。

妊娠满12周不满28周流产、引产的,享受42天的生育津贴。

妊娠满8周不满12周流产的,享受30天的生育津贴;妊娠不满8周流产的,享受15天的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日标准按照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计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前工资水平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国家机关和其他由财政负担工资的用人单位的女职工生育、终止妊娠,不享受生育津贴,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发放。

参保后,是不是所有的生育费用都可以报销啊?

答:据了解,女职工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内,因生育所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生育医疗费用,均可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符合规定的女职工因生育引起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在产假期间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产假期满后需继续治疗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办理。

除了正常生育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可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外,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也可以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其中包括:实施输卵(精)管绝育手术的;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实施输卵(精)管绝育手术后,又实施复通手术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不符合国家或者本省计划生育规定,不符合本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因医疗事故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生育保险基金将不予支付。

另外,生育保险医疗服务实行定点医疗管理。除急诊、急救外,职工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应当到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就医。

假如职工在参保后失业,又恰恰在此时需要生育,该怎么办呢?

答:参保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者,失业一年内可享受“报销”医疗费用;参保满三年者,终身享受。

参加生育保险三年以上的女职工,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就业,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男性参保有何意义?

答:配偶生育可领补助。

为保护参保男职工的利益,《办法》规定: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生育补助金。

生育补助金标准为男职工所在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上年度按规定支付的人均生育医疗费用的50%。

此外,针对参保地和生育地不在同一区域的现象,《办法》还指出,女职工异地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其享受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参保的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待遇标准支付。

假如单位不参加或不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或无故拖延缴纳时间,职工该怎么办?

答:用人单位未按 《办法》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享受生育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

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后未按时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在欠费期间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支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时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生育保险基金。

用人单位欠费3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补足全部欠缴的生育保险费后,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

异地借鉴:

北京:企业不参保,也要支付职工生育保险

在北京,企业若没有参加生育保险,并瞒报工资额或者参保职工人数,不仅要支付职工的生育保险费,还要遭受高额罚款。

据相关规定,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企业欠缴生育保险费的,欠缴期间职工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此外,企业若瞒报工资额或者参保职工人数,还将被处以瞒报工资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高额罚款。

重庆:男性做结扎手术也有补贴

据重庆媒体报道,早在2005年,山城重庆便出台了《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凡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若生小孩,将获得7000元左右的生育补贴。

另外,女职工如果做计划生育手术,引产将获得500元补偿,流产补贴200元。男性做计划生育手术,如结扎也会有相应的补贴。

通辽:女方无工作,可使用男方医保证

据了解,在通辽市,女方如果暂时没有工作,可使用男方医保证到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我国生育保险覆盖面达90% 篇4

生育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从2005年到2010年,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由5408万人增加到12336万人, 增长1.3倍, 全面完成《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提出的覆盖面90%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8000万人参保的目标;受益人数由62万人增加到160万人, 增长了1.6倍;参保人员人均基金支出由56元增加到95元, 增长70%;生育保障范围不断拓展, 各地将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支付范围, 一些城市还开展了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工作。

——摘自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4月7日在全国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生育保险 篇5

意,这 1189 是最低基数,在 1189 之上还有最高基数, 南京今年的最高基数好象是 8000 多,具体我也忘记了, 反正如果你的工资每个月在 1189 元以下,单位也必须按照 1189 元为你交 1189×41.3%= 491 元,而你自己每个月最少 也要交 1189×19%+10=236 元,这个就是 1189 作为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意义之所在了:哪怕你一个月拿 1000 或者 800 块,你每个月最低也必须要按照这 1189 交钱!但是如果你工资比 1189 要高,比如你一个月拿 3000 块,那单位去劳动局给你交保险的时候(你单位和你缴纳的社 保费用都是劳动局扣的喔~)就应该对劳动局说:“ 呀呀,我们这边有位同志一个月拿 3000,请按照 3000 块钱的标准来扣 社保费”.那么劳动局就会以 3000 块为缴纳基数来扣你单位和你的钱然后打到你的社保帐户上,你单位这时候每个月 就应该为你交 3000×41.3%= 1239 元,而你个人每个月就该交 3000×19%+10=580 元 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在 1189 元以下,那么每个月你就按照 1189 交;如果你的工资在 1189 元以上,那么每个月你 就按照你的实际工资交,除非你的工资比最高基数还要高,如果你一个月拿 10000 而最高基数是 8000 的话,你和你单位 就都按照 8000 交 在这里要揭露一些公司的无耻做法, 这些公司每个月可能给你好几千的工资,但是他们去劳动局申报你的基数 的时候并不会按照你的实际工资去报,比如你如果每个月拿 3000 块,他们去劳动局可能说你只拿 1189 块,然后劳动局 每个月只扣你 1189×19%+10=236 元,你恐怕还高兴的很,因为你觉得扣你的钱少,你实际拿到手的钱多错!如果这样 你的公司就太无耻了!因为公司缴纳的钱是你的 2 倍多,所以你交的越少他们也交的越少!如果按照你的实际工资 3000 来算,他们每个月该给你交 3000×41.3%=1239 元的社保费,而按照 1189 来算的话,他们每个月只为你交 1189×

41.3%=491 元!所以实际上你吃了大亏!正规的公司只会按照你的实际工资去劳动局申报然后扣钱!只有那些下作的公 司才会不管你工资多高都按照最低标准给你交!千万别以为每个月你的社保费扣的越少越好!可能你已经被公司无 耻地欺负了而你还完全不知情!!要确定单位为你到底缴纳的基数是多少很简单:如果你每个月扣 300 块的社保, 那你的基数差不多就是 300÷19%≈ 1578 元,你看看你工资是不是这个数,如果你工资明显比 1578 高,比如每个月你其实拿 3000 或者 4000,那肯定你已经 被公司给欺负了,被欺负以后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告你单位,一般一告一个准,不过最好在离职的时候把证据(比如工资条等)找好了再告,否则你告了以后在公司一般混不下去了--+ 要再次说明的是,各个地方的社保构成比例不一样,如果你不在南京那你的缴费比例

例很可能不是 19%,但是肯定不会差 太多,比如你的基数可能是 20%或 22%,但绝对不会是 30%或 40%!所以虽然 19%是南京的比例,但是外地的同学也可 以靠这个大概算出自己的基数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社保费具体是什么情况以及该怎么用 前面已经说了,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先说说养老保险好了 这个保险一般都要交满 15 年以后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同学请务必在自己退休 之前的 15 年以前就开始交,这个在南京以外差不多也是这样规定的 如果你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 15 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的 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 那你会问,单位给你交的 21%到哪里去了? 这个你就别指望国家会交给你了,你退休把你个人的钱拿走之后,国家就把单位为你交的 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 老统筹基金里了,从此这钱就和你再也没有关系了 你也许会说:我靠!那是我的钱为什么不给我 因为国家就是这么规定的 退钱的时候只退给个人他自己扣的个人交的钱,单位为他交的钱全部都为国家做贡献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你退休时候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 养老金的算法很复杂,因为国家每年都会把缴费基数变一次,举例来说好了:如果你现在 30 岁,你现在的缴费基数 是 3000 元,而退休年龄如果是 55 岁的话,那你必须在你 40 岁以前就开始交养老保险了,而如果你现在从 30 岁就开始 交,交到 55 岁是 25 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养老金了,其次,如果 25 年后你交的 3000 块的缴费基数已经变成了 6000 块(我说的是如果),那你 55 岁的时候首先每个月可以拿到 6000×20%=1200 块的基本养老金,这是国家给你的,此外你 的个人帐户上的钱在 25 年里也积攒了不少,把缴费基数平均一下好了,(3000+6000)÷2=4500,那么你这 25 年里个人帐 户上应该有 4500×8%(你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个人比例)×25 年×12 个月=108000 元钱,那么除了之前的 1200 块以外你 每个月还能拿到 108000÷ 120=900 块,这样你 55 岁开始每个月起码可以拿到 1200+900=2100 元的养老金,当然每年 国家的基数还在往上涨,这样每年除了你自己的 900 块,你退休以后每个月都会拿到比 1200 块更多的钱,那你的养老 金当然也会越来越多的 所以说交养老保险交得越多越好,你交得越多你退休以后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国家每年调整基数以后你拿的钱也 会越来越多,现在交 1000 十年之后拿 1500 都是有可能的这里要介绍一个变态的政策,就是不管你在哪里交社保费,等 你退休的时候你都只能回你的户口所在地享受当地的退休待遇,这么来看,在基数高的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回基数低 的地方享受养老金
的人那就亏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举个例子,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在南京工作,交了 20 年的社 保然后退休了,但是如果你的户口在黑龙江,那你必须回黑龙江享受养老金.如果你在南京交了 20 年的平均基数是 3000(我说的是如果),而当你退休的时候黑龙江的缴费基数才 1000(我说的是如果),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只能享受 1000 的待遇!这是很亏的!一句话,如果你在富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的时候回穷地方享受社保,那你一辈子交的很多但是享 受的很少!交 3000 块可能只能享受 1000 块!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国家就是这个政策,所以请所有目前户口 在西部等基数低的地方但是在北京或上海等基数高的地方工作交社保的同学注意了,你要么就在西部交社保,要么就 在退休之前把户口迁到北京或上海,否则你就是在做人生一笔巨亏本的买卖 那也许你会说,如果我的户口在南京,那我在黑龙江交 20 年不就好了嘛,在基数低的地方交钱,退休的时候回基数 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错!你以为南京市劳动局会随随便便就让你享受么?!一般这种情况下南京会找个理由直接拒绝 你转入!到时候你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在黑龙江享受不了,在南京也享受不了!不过有些地方对这样的情况有了一些缓和的规定,比如南京允许你在退休前 5 年从基数低的地方转回南京,再在南京 继续交 5 年南京的高基数,之后它才允许你回南京享受养老金.这个政策各个地方估计都不一样,今后打算转的同学最

好现在就去你当地的劳动局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免得退休时候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意外!下面说说医疗保险 这个险国家的政策还算不错,重要的是住院报销的不少之前说了单位每月给你交的医疗保险是 9%,你个人每月交的 医疗保险大概是 2%外加 10 块钱的大病统筹,这个大病统筹不管别的只管你住院,而那 11%里国家每个月会往你的医 保帐户上打属于你自己的 2%,如果你每个月按照 1189 元的最低基数交社保,那么 1189×2%=23.78 元就是国家每个月 打给你个人的钱,这个钱你可以积累起来直接刷卡去买药或者看门诊,剩下的 9%国家就拿去算到医疗统筹基金里了 按照南京的规定,如果你从 2007 年 1 月开始缴纳医疗保险,那么从 2007 年 2 月起你就可以刷卡买药或者看门诊 了,从 2007 年 7 月起你住院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报的还蛮复杂的,举例说好了: 如果你 2007 年 8 月 1 日住院了,住的是南京市最好的三级医院,住院期间用的都是医保范围内的药,手术+住院等 费用一共花了 5000 元,那么报销的时候医保中心首先扣除 1000 块,这是起步价,剩下的 4000 块医保中心可以报销 4000 ×86%=3440 元,你个人只要付 4000×14%=560 元就可以了,加上之前的 1000 元起步

生育保险 篇6

【关键词】生育保险;局限性和问题;探索

0.概述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妇女劳动者怀孕和分娩期间暂时中断劳动时, 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在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高人口素质,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保证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为企业公平竞争和妇女平等就业创造条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现行生育保险政策的问题和局限性

1.1保障对象单一

现行生育保险政策,享受待遇的对象主要是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已经参保的男职工因其配偶无工作单位,难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为扩大受益面,部分地区调整了生育保险办法,将无工作单位的男职工配偶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生育补助金,体现了男女职工共同缴费、共同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公正性、合理性和社会共济性。但是,这一做法并未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全国推行。

1.2按单位参保的做法有失公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现行生育保险主要以各类用人单位为参保主体的做法已不适应各种非正规就业、自由职业、个体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的需要。一方面,按单位参保的做法将那些缴过费又脱离用人单位的育龄妇女“拒之门外”,使她们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显得不公平;另一方面,对那些一直在非正规就业岗位或一直从事自由职业的妇女,却因没有用工单位而一直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机会,也显得不公平。

1.3待遇支付范围较窄

待遇支付存在缺陷,患者医疗保障水平不高。一是待遇享受条件单一,我国生育保险要求享受对象必须是合法婚姻者,即必须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按《婚姻法》规定办理了合法手续,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二是各地生育医疗费的支付方式不统一。目前大体分为两类:实报实销法和限额支付法(或定额支付法)。实报实销法对保障生育期间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医疗机构会出现超标收费或者设置不必要的诊疗项目,从而使费用难以控制。而限额支付法,各地生育医疗费按照是否剖宫产以及几级医院就诊等支付标准差距较大。三是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过窄。目前,我国生育保险主要用于对女职工的生育医疗费用支付。由于各地主要采取限额支付方法,其中生育医疗费按剖宫产、顺产、多胎、人流等实行定额支付, 并未考虑生产过程中是否产生并发症及合并症。

定点医疗机构在生育医疗服务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行为。由于生育保险个人不负担医疗费的特点,虽然定点医疗机构理应按照协议的内容为生育女职工提供医疗服务,但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检查和治疗项目和次数的扩大化; 二是过多地使用和重复收取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费用:三是降低出入院标准,任意延长待产时间和产后住院的时间。

2.我国生育保险政策的新探索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但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改革进程,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形成巨大约束。要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进行深入改革和完善就十分必要。

2.1坚持社会统筹方向,逐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其统筹层次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我国生育保险的实施范围应包括全体妇女劳动者。在我国劳动者之间,只存在着社会保险缴费数额和享受水平的不同,而不应在享受生育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别。当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覆盖所有劳动者的生育保险制度很明显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只能逐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在保证现有生育保险对象范围不缩小、保险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将非工资劳动妇女、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等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妇女以及广大农村的女性劳动者逐步纳入生育保险的享受范围,从而起到扩大覆盖面、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就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广开门路,积极筹措生育保险资金。其主要措施是通过法律手段消除少数行业和企业的系统内自我统筹系统,使其参与基本保险,努力变行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当然,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不同,我国也应允许少数企业和行业在基本保险外根据其需要和实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补充保险。

最终,我国要将生育保险资金的统筹层次由目前的县级水平提高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层次和水平,要让所有的育龄妇女及其相关人员都能享受到该保险。

2.2建立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较优厚的生育保险制度在国外,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产假、生育补助金(产假工资)、生育津贴、医疗保健等内容

从其现行待遇标准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已达到或超过国际《生育保护公约》的规定,生育待遇标准优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确定生育保险待遇时不能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而应在综合考虑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以及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的基础上确定生育保险的待遇标准。具体来讲,在生育保险对象的资格认定方面,应规定最低缴费时限和工作时限,以体现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在生育产假方面,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适当延长妇女产假,并体现出男性在生育保险中应享受的一定时期的带薪假期的权利。

2.3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的保障项目

一是进一步做好生育保险项目扩展、待遇优化和保障水平提高等工作,扩大参保女职工免费妇科体检项目、增加“两癌”筛查等新的体检项目,提高基金使用质量和生育保障水平。二是调整生育医疗费用,如生育、计划生育手术费及葡萄胎、妊娠高血压、异位妊娠等。三是建议新生儿至学龄儿童阶段可不缴费,随参保父母直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将儿童病种相应纳入生育保险报销范畴,父母一方参保的可享受一半待遇,双方均参保者,可享受全部待遇,7周岁以后可直接参加中小学生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黄润光.我国“生育保险”的现状及前瞻[J].人口与经济,2002,(5):76-79.

[2]潘锦棠.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J].人口研究,2003,(3).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维护女工权利 篇7

一、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概况

1994年为配合《劳动法》的贯彻实施, 维护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对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形式、标准等给予规范, 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妇女既要从事社会生产活动, 又要负担生育子女的重任, 建立有利于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 可以减少女性就业障碍和缓解女性工作的压力。

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基本保险待遇主要有生育假期、医疗保健服务、生育津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生育假期是职业妇女在分娩或者流产期间依法享有的假期, 产假一般明确划分为产前和产后两段, 并根据生产过程的难度和产出婴儿的个数分为正常产产假、难产产假和多胞胎产假几种。生育医疗保健服务是通过孕期、分娩和生产后所需要的各种检查、咨询、助产、住院、护理、医药等一系列保健服务, 以保障母婴健康。生育津贴是对职业女性生育期间工资损失依法给予的现金补偿, 目的是为生育妇女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

二、实施生育保险的意义

在许多发达国家, 生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 而是为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行为。生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补偿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实施职工生育保险的过程, 实质是由企业的“自保型”生育保险转变为“社会型”的互助互济的生育保险制度, 有利于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恢复, 有利于人类健康繁衍和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 对平衡企业负担、保障女职工的平等就业权、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 缓解了企业之间生育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

生育保险实施之前, 根据计划生育政策, 女职工的生育费用由企业进行实报实销。结果一方面, 女职工较多的单位, 负担沉重。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很多女工的生育费用长期得不到落实, 致使保护女工权益成为一句空话。实行生育保险后, 生育费用由社会统筹进行, 统一由社会合理负担。这不仅使保护女工合法权益能真正落到实处, 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由于女职工过多所带来的负担过重问题。

2. 企业参加生育保险, 直接促进了女性就业和竞争上岗

实行生育保险使一些企业生育期间的产假工资不按规定发放、产期基本医疗费不能定额报销的状况得到改变, 维护了女职工合法权益, 从根本上保证了女职工生育期间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服务, 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实行生育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提高了人们对妇女生育社会价值的认识。由于生育费用由统筹基金中支付, 一些行业不再因经济问题而拒绝招收女职工, 从而拓宽了妇女就业岗位。

3. 实行生育保险, 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实行生育的社会保险, 生育费用社会统筹的具体办法是, 企业不论男女职工比例多少, 按照统一费率 (最高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 缴纳生育保险费, 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职工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实践证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生育费用社会统筹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对于切实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权益, 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工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生育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女性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正处于从企业统筹向社会统筹的过渡阶段, 各地的制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现行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不仅阻碍一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影响了女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生育保险实施范围的局限性, 给女职工维权带来新课题

我国目前生育保险的享受对象主要还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企业等企业所辖的职工, 那些从事非企业个体经营、家庭保姆、钟点工、临时工等非正试工工种的女性得不到社会生育保险的保障, 占生育妇女80%以上的农村妇女离这项保险就更远了。在覆盖面小的同时, 我国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在城镇, 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对生育保险实行了系统内或企业内部统筹和管理, 大多数省区仍停留在市、地、州、县范围内统筹。

2. 影响妇女的平等就业权益

由于保险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成为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保企业中, 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险费与本企业育龄女职工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呈负相关关系。这种状况不利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和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 损害部分企业和部分妇女合法权益。女性职工少的企业, 更希望通过企业保险而少缴保险费降低企业成本, 女职工多的企业希望通过社会统筹, 来分担企业的成本。效益差的企业甚至破产的企业会放弃生育补偿严重损害妇女权益。为了规避这种风险, 有些企业尽量减少对妇女的雇佣, 甚至不雇佣。这样就出现了有些企业在招聘女性的时候, 增加一些附加条件如, 工作期间不准结婚、生育等, 使妇女的平等就业的权益受到侵害, 使劳动力市场畸形发展。

3. 原生育保险办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可操作性差

相比于养老和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无论从主要立法上还是从配套法规上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没有法律、法规作依据的情况下, 部门立法、地立性法规做出强制措施的权限有限, 致现行生育保险规定缺乏强制力。受传统生育观的影响, 整个社会对生育保险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 妇女针对生育这一事件的维权意识也还不够强, 没有给生育保险立法提供足够的促进力。《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多年来一直停留在试行阶段, 其中有些条款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如参保范围涵盖面窄, 只限企业;对参保对象缺乏强制性措施, 面对非公有制企业较快发展而参保率很低、改制后企业退保率上升的形势显得束手无策;对违反《试行办法》的行为缺乏制约和惩治措施《试行办法》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有关待遇规定不一致。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 生育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为100%, 而《试行办法》规定, 生育女职工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发。这种待遇规定的差距及生育医疗费缺乏统一规范的界定标准等都在实施中遇到一些问题, 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 由于生育医疗单位与生育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缺乏应有的协调, 一方面, 医疗单位生育医疗费用在持续上涨, 另一方面, 生育保险经办机构采取低水平一次性定额给付, 最终利益受损害的还是企业和生育女职工。

四、完善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对策思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必须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制度建设, 维护现代妇女的合法权益。

1. 我国应扩大生育保险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所有制体制的转变,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下, 劳动力市场必然发生转变, 除了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女性职工之外还出现了个体工商户、不定时工作者、家政保姆在内的妇女, 而雇主为了减轻责任和降低成本, 往往忽视其应当享有的生育权益。另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妇女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丧失工作岗位, 她们的生育权益未能得到重视。覆盖范围主要有城乡劳动妇女、城镇非正规职业妇女 (包括失业女职工、未就业妇女、自由职业女性、个体妇女劳动者、家政服务者以及大学结婚的生育女大学生)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这部份妇女的比重越来越大, 倘若不加以重视, 不仅是社会的不公正, 更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另外男性是构成社会家庭的一部分, 与女性共同承担生育责任,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把男性也纳入生育保险的范围。妇女的生育行为保证了劳动力的再创造, 不论任何妇女的生育行为都是无差别的, 因此, 为了体现生育保险法律制度的公平性, 应覆盖所有妇女。

2. 加快企业自保向社会统筹的过渡

在我国, 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系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隶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筹集生育保险基金, 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 通过互助互济的方式, 将发生在少数人员或单位的风险, 转移到多数人或多数单位共同分担。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可以实现生育保险的社会化, 增强基金的调剂功能, 使生育保险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在企业改制转轨的今天, 生育保险实行企业自保的形式不但加重了企业负担, 而且无法保证保障的稳定性。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加快向社会统筹过渡的步伐, 是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由雇主、个人和政府三方面分担生育保险费用的成功做法, 将生育保险统筹费用由目前的企业承担转变为三方分担, 不但要保障参保人员的利益, 也要保证企业的生存。在市县级统筹已经比较成熟的地区, 要考虑向更高一级的统筹层次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生育保险的接续问题, 才能使参加生育保险的受保人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流动时也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在统筹水平提高、条件成熟时, 也可以考虑建立生育保险异地转移机制。当然, 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正处在从劳动保护向社会保险过渡的时期, 不可能一步就完全实现社会统筹,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该尽快转变观念, 认识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履行其在生育保险改革的过渡阶段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3. 加强生育保险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

目前生育保险的给付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实现社会化的管理网络, 生育保险金还不能直接给付被保险人, 而是先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保险待遇拨付给企业, 由企业发放给职工本人, 这种方式极易造成生育保险待遇被克扣, 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在这方面,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将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与生育保险改革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根据我国的立法传统和现实状况, 生育保险在制度上作为单独险种可以继续存在, 但在管理上可以与医疗保险进行统一管理。目前, 上海、广东等地已进行了将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管理的尝试, 即对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实行统一参保、统一征缴、统一管理, 分别确定费率。

基金分别立账, 待遇分开支付的方法, 充分利用医疗保险较成熟的推进机制和管理系统, 实现生育保险的快速发展。这种做法既提高了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程度, 又资源共享降低了成本。在费用结算时, 要按两项保险与定点医疗机构各自的需求和服务标准进行, 防止人为扩大生育保险的医疗服务项目。与此同时, 建议生育保险实行社会化发放方式, 独立于单位之外, 逐步做到生育医疗费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直接结算, 使受保人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在监督主体上, 要将生育保险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分开;在监督手段上, 要建立生育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完善生育保险基金投资监控制度, 建立基金投资信托制度;在法律保障上, 要完善生育保险基金法律责任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在基金管理上, 要对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长期预测和分析, 确保收支平衡, 从而使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行处在国家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国内外生育保险现状综述 篇8

1 目前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制度存在主要的问题

1.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村人口缺乏社会保障, 计生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更为严重

国家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小, 主要涉及城镇职工, 享有养老保险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仅为7%左右。农村虽然实行了新型医疗合作医疗, 但由于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 大部分家庭无力出资参加保险, 仍然自己负担医疗费用, 经济困难家庭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1.2 计划生育保险过分依赖商业保险公司而陷入困境

目前计划生育保险早已停滞, 造成了原有的保障中断。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缓慢, 覆盖率极低。同时, 由于现行计划生育保险仅仅是针对从怀孕到孩子出生1年期间提供的风险保障, 相对于计划生育家庭所面临的生活风险, 可谓杯水车薪。计划生育家庭需要应对教育、养老、疾病、生活照料等多种生活风险, 现行计划生育保险因保障范围有限而无法发挥更大的分担风险和保障作用。

1.3 其他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的风险保障制度发育不足, 作用有限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 国家对人口计划生育的风险保障机制能力有限, 还很不健全, 如果将来不从制度上提供有力的保证, 很有可能动摇人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信念, 放松生育行为的控制, 导致低生育水平的反弹。

2 目前国外生育保险研究现状

2.1 覆盖范围

少数国家或地区对享受生育保险的资格没有规定限制条件, 只要该妇女是该国公民, 就有资格享受。但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享受生育保险的女性作出了限制规定, 具体有以下一些情况:一是只对居住权有一定要求, 如冰岛规定有常住权的母亲, 可享受生育保险;卢森堡规定受益人必须在该国居住12个月以上, 且夫妻两人必须在该国居住3年, 才能享受生育保险。二是只要从事受保职业的就有资格享受, 如日本、波兰、危地马拉、丹麦等国家。三是要求从事一定时间的受保职业, 如阿根廷规定产前连续受雇10个月或从事现职工作1个月并在从事现职工作前的一年内受雇不少于6个月的才能享受。四是要缴足一定时限的保险费后方可享受, 如墨西哥规定受保妇女生育前12个月内, 必须已缴纳30周保险费才能享受生育保险;一般规定生育前12个月缴纳保费l0个月。

2.2 待遇标准

国外生育保险的主要待遇, 包括产假、生育补助金、生育津贴、医疗保健、儿童津贴等5项内容。产假期限较长。60%以上的国家达到3个月, 20%以上的国家达到4个月到半年, 瑞典和德国长达1年半。有些欧洲国家还在产假期满后有半休假8年 (瑞典) 、5年 (比利时) 、3年 (法国) 的制度。有些国家从培育未来劳动力的角度考虑, 认为仅仅给生育假期是不够的, 还需要给婴儿的抚育假期, 因而延长了产假时间。如比利时从1981年至1995年期间, 产假时间从14周延长到24周, 德国从32周延长到78周。生育补助金比例较高。生育社会保险的收入补偿, 在社会保险的所有险种中是最高的, 相当于女职工生育前的工资标准, 大多数国家规定为原工资的96%。这主要是由生育行为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所决定。出于平衡待遇的考虑, 有些国家若规定的产假很长, 则收入补偿也相应减少。如芬兰, 产假为33周, 较大多数国家都长, 但其收入补偿仅占女职工原工资的55%。还有些国家生育行为的收入补偿, 按疾病保险的待遇发给。生育津贴较普遍。在一些国家, 生育社会保障除了使女职工享有收入补偿外, 还给予一定金额或实物的补助, 这种补助具有社会福利的色彩。

2.3 立法与管理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密不可分, 两者在性质以及标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为使生育保险基金更具实力, 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大多数国家将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立法合并实施。在管理上一般采取国家集中关系下的区域负责制。例如在英国, 健康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地方办事机构, 管理疾病与生育保险费和补助金;通过国民保健系统全面管理医疗服务;全国大约有15个区域性卫生主管当局和各地区卫生当局, 管理国民保健服务工作。在德国, 国家保险协会监督全国健康保险, 州保险协会负责疾病与生育法规的实施, 疾病基金会管理保险费和补助金。这是由于考虑到生育前后的过程如同患病、生育和医疗保险密不可分, 两者的给付在性质以及标准上有一定的近似, 同时也使生育保险基金更具实力, 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大多数国家给女职工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办法, 通常在生育照顾方面也沿用 (一般包括产前、助产和产后的照顾) 。医疗服务一般也向受保男职工的妻子提供。

3 目前我国生育保险研究现状

目前, 我国生育保险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工作是伴随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开展起来的, 尽管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 但对计划生育事业的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有学者较早的着手研究建立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靳红梅, 刘甘栗, 2001) 。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潘锦棠等, 在其《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中系统的总结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 并且初步探讨了了在生育保险中的女性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2003) 。国内目前对于生育保险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和国外生育保险制度的对比分析方面。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入手, 对区域内的生育保险进行研究, 例如《山东省农村妇女生育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 (刘冬梅等, 2002) 、《山东省农村妇女生育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 (徐拥军, 刘冬梅等, 2002) 、《山东省农村生育保险状况和发展前景》 (袁长海、孙明章、刘冬梅等) ;《山西三县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调查与思考》 (谭克俭、颊慧琳等) 。由此可见, 我国对于计划生育保险的研究, 尚属起步阶段, 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制度存在主要的问题, 对国内外生育保险现状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国内外,生育保险,家庭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谭克俭, 颖慧琳.山西三县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调查与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6.

[2]姚静, 李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 2000 (5) .

生育保险 篇9

关键词:生育保险,男性生育角色,男性权益

1 引 言

生育保险制度是女性劳动者因生育而暂时中断劳动, 由国家或单位为其提供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有关生育保险的规定, 到1995年实施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试行办法》) , 再到2011年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保证女职工及其下一代的身体健康, 维护生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在保障女性权益的同时, 却忽视了男性生育角色和男性权益。

2 生育保险中男性生育角色及男性权益的现状分析

男性生育角色即男性 (丈夫) 在 (妻子) 生育过程中应该享受的权利及应尽的一系列义务。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生育保险制度都强调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作用, 而男性在生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根据我国的《试行办法》, 男性在生育保险制度中要履行的义务集中表现在生育保险费的缴纳。根据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男职工承担了缴纳生育保险费的义务 (尽管是单位为他们代扣代缴的) , 理应具有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权利。然而, 生育活动中的男性并没有成为生育保险的对象。

从目前来看, 生育保险制度在性别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盲点。一是表现在男性缺少生育假期,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父育假”。“父育假”也称带薪护理假, 是指母亲产假期间的父亲育儿假。目前全世界约有36个国家规定了“父育假”, 如丹麦规定父亲有2周假期, 卢森堡有8周。可以说, 男性享受“父育假”已成为国际趋势。然而, 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滞后, 不管是《试行办法》, 还是刚实施的《社会保险法》, 在此方面均未提及。

二是表现在男性缺少生育津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都是给予母亲的, 父亲基本上享受不到。在不少国家, 不仅参加生育保险的妇女, 而且参加生育保险的男子也可领取生育津贴。例如, 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规定妇女生育小孩后如果回原单位上班, 可将生育津贴转发给在家照看新生婴儿的男子, 补助最高达到产妇原工资的100%。而在我国, 生育津贴多是以女职工 (母亲) 的名义发放和领取的, 对男职工来说, 只有领取了《独生子女优待证》的, 才享有领取3~30天的假期津贴的权利。

虽然近年来, 在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中, 有些地方法规也涉及“父育假”和男性生育津贴的问题, 如《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2008) 第15 条规定:已参保的男职工按规定享受的看护假假期津贴 (10天) , 以所属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内蒙古自治区、广州市、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陕西省等地, 也制定了类似的“父育假”和“男性生育津贴”。但是由于不是全国立法, 大部分城市还没有此规定, 而且现有地区制定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鼓励晚婚晚育。

3 强化男性生育角色, 保障男性权益

2011年7月实施的《社会保险法》明确将“职工未就业配偶”纳入适用范围中, 规定“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这样一方面将部分非职工女性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内, 扩大了生育保险的受益者数量;更重要的是这样也考虑到了男性的生育角色, 男性职工不再因为配偶未就业而使家庭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男职工缴费的积极性, 而且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男性权益。我们应该抓住《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的这一良机, 强化男性生育角色, 进一步保障男性权益,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3.1 转变观念, 强化男性生育角色

由于女性在生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主导角色, 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 使得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生孩子主要是妇女的事情。在这种观念下, 女性在现实生育活动中承担了大部分责任和义务, 并因此影响到她们的工作。其实, 生育是一种社会行为, 男性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享受生育保险不能仅仅以参保女性为对象, 而应以家庭为单位, 将女性的生育看做家庭人口的再生产, 参保者无论男女, 都有同等享受生育保险的权利。只有在人们的头脑中, 保险受益从女性本位实现了向家庭本位的转变, 生育保险制度中体现男性生育角色才有可能。

3.2 在立法中赋予男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权利

《社会保险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男性的生育角色, 但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的完善。首先, 在法律上确立“父育假”。现行法律只规定了女职工产假为90天, 并且近日, 国务院法制办又参考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 拟将女性职工产假90天延长至98天 (14周) 。而对于男职工, 立法上还是空白, 应该将“父育假”也写入《社会保险法》中。其次, 男职工还应有权领取生育津贴。可将《社会保险法》中职工享受生育津贴中的三种情形增加一种“男职工在其配偶生育期间依法享受父育假”的情形。从而在法律上肯定男性的生育角色, 增强男性生育责任, 同时保障男性在生育保险中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姚宏.医疗与生育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2]刘娟, 黄柳梅.生育保险中的男性权益比较[J].中国社会保障, 2011 (10) .

[3]刘文明.男性生育角色与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 .

[4]冯祥武.男职工生育保险待遇问题的探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3) .

[5]蔡凤梅.欧盟成员国生育保险制度简介[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 (5) :41.

职工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10

1.1 对生育保险认识不到位

一是职工对生育保险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处于非生育阶段的职工认为缴不缴纳生育保险与自己没有关系, 自己也不能从生育保险中得到补偿, 只要缴纳了养老、医疗等保险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处于生育阶段的职工对其自身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特殊权益缺乏了解, 很多妇女认为生育孩子是自己个人的事情, 用人单位能够给产假已经很不错了, 根本没有考虑企业还应该为其参保生育保险, 也不奢望在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二是参保单位对生育保险认识不到位。生育保险在五大保险中无论从资金规模上还是从受益对象上都属于“小”险种, 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认为养老保险保障了其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医疗保险解决了职工患病的部分医疗费用;工伤保险为企业降低了风险。而生育保险只对生育的职工有一定的补偿, 其他职工没有享受到实惠。加上职工本身也认识不到位, 对参加生育保险要求不强烈, 就形成了重养老、医疗、工伤, 轻生育的偏见观念, 只缴纳其他社会保险, 不缴纳生育保险, 或只为部分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局面。

1.2 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偏低

生育保险待遇保障水平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合理制定生育保险待遇的支付标准, 逐步提高支付水平, 切实保障生育妇女和家庭的医疗需求和基本生活待遇。目前, 生育保险科目相对单一, 结构不够合理, 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无论是生育保险知识普及, 还是生育保险待遇的优化等方面, 生育保险工作仍然大有潜力。

1.3 生育保险金结余现象严重

“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是生育保险基金运行的基本原则, 即需要支出多少待遇, 就收入多少基金, 基金收入由支出来决定, 而从生育保险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目前生育率处于逐年降低趋势, 但生育保险基金提取比例却多年保持不变, 伴随工资总额的增长, 生育保险基金提取数额不断增加, 而待遇支付水平偏低, 导致生育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多, 参保单位负担过重。

1.4 生育医疗费用给付控制难

生育医疗费用给付控制是目前矛盾比较集中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医疗体制不甚完善, 各类额外的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 社会保险部门事实上很难对生育医疗费用进行控制。目前, 生育医疗费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给付方式:

一是按照诊疗项目审核报销的方式, 由于对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社会保险部门审核扣除的各种不合理费用都转嫁到了参保职工身上, 一定程度上给参保职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进而影响了职工对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认可程度。二是一次性定额支付方式。即以顺产、难产为标准, 定额支付一定数额的生育医疗费。这种给付方式易于操作, 能够控制生育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但是难以应付特殊情况下 (如高危妊娠、产时大出血以及有妊娠合并症) 对生育妇女的保障, 不符合生育保险的目的。三是生育医疗费由社会保险部门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这种给付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生育医疗费的不合理支出, 减轻参保职工的不合理负担。但是如果对医疗机构的考核、管理、监督措施不到位, 他们为参保职工所提供的诊疗服务质量有可能打折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 另外, 确定科学合理的、“医保”双方都能接受的生育医疗费结算标准难度较大。

2 改进生育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2.1 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

加大宣传力度, 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生育保险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宣传参加生育保险对国家、企业及职工的重要意义, 提高职工对生育保险的认知度, 纠正重养老、医疗、工伤, 轻生育的偏见观念, 加强对企业法人及企业劳资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力度, 使其了解和掌握生育保险的政策法规, 消除其对生育保险存在的偏见, 避免逃避参保以及其他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将企业全体员工及从事自由职业的育龄妇女全部纳入生育保险的保险对象, 从事自由职业的育龄妇女, 可以以个人名义向社会统筹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针对年轻人流动性频繁, 就业不稳定的实际, 出台生育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解决因流动而发生的“断保”现象。

2.2 逐步提高生育保险保障水平

(1) 逐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一是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已缴纳过生育保险而又失业的妇女, 只要她曾参加过生育保险, 就应当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二是重视男职工的生育保险权利, 逐步建立“男职工育儿假”, 给予男职工一定的生育补贴和待遇。三是适当调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 考虑到非婚怀孕、生育现象的增多,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适时将非婚怀孕、非婚生育的参保人员, 纳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范围;缩短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参保时间, 为防止用人单位投机性参保, 可将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参保时间规定为6个月左右, 参保时间不足的, 按比例支付生育保险待遇。

(2) 合理确定待遇支付项目, 提高支付标准。

在生育保险政策启动之初, 生育保险待遇支付项目及支付标准, 根据基金收缴情况, 量力而行是正确的, 但是, 生育保险基金有了足够积累时, 应当将生育保险的功能扩展, 不应该一成不变, 应当将与生育有关的婚检费用、不孕不育治疗费用、保胎治疗费用、新生儿医疗费用、哺乳期医疗保健、陪护费用等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生育保险应当向产前、产后倾斜和延伸, 尤其是产前检查和生殖保健项目的增加, 进一步提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补助标准, 用完善的生育保险政策、高水平的生育保险待遇来提高企业及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积极性。

(3) 建立科学的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体系。

针对生育保险基金结余逐年递增的实际, 一是需要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定量分析, 确定影响基金结余量的具体因素, 严格按照“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的原则管理基金的收支, 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和支付标准;二是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基金, 在扣除生育保险基金实际支付额、社会调剂金、风险备用金后, 当年有结余的, 由社会保险机构按实际结余额予以全额返还给企业, 降低基金结余率, 减轻参保企业负担。

(4) 规范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

针对生育医疗费用给付控制难的实际, 逐步制定合理方便的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以确保参保者既能充分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又能有效杜绝生育保险基金的不合理开支。目前, 国际上通常采用的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有: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等, 每种结算办法各有利弊。因此,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是解决生育医疗费用给付控制难的关键。比如我们油田现行的生育医疗费用“双定”办法 (即女职工到定点医院生育,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实行定额结算) , 虽然达到了简化手续、方便生育职工就医, 控制生育医疗费不合理支出的双重效果, 但是在科学合理的测算生育医疗费结算标准、定点医疗机构生育诊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考评体系及监督监管制度建设、定点医疗机构公开招标等方面, 还需要进行完善和规范, 产前检查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 还未纳入“双定”办法范围, 因此, 要加快制定、完善和规范符合实际的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保证生育医疗费用及时、准确给付, 保障生育保险有序、健康、稳定地发展。

一个地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对生育行为提供保障的范围、对象、项目内容和保障水平, 都将通过生育保险制度具体体现出来, 对于生育保险制度出现的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和漠视, 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去应对, 尽快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育保险模式, 规范生育保险管理行为和职责, 确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自80年代中期至今, 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不断完善, 生育保险的覆盖面有了较大扩展, 基本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 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 在新的制度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护女工权益, 保障女工健康, 不断加强生育保险的有效利用, 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结合工作实践, 对当前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加以研究和探讨, 是推进生育保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工,生育保险,对策

参考文献

[1]邓蕾.责任保险和人身保险并存的理赔问题[J].中国市场, 2011 (27) .

“保险”不保险 篇11

“比如有人向你买10000元的保险,你这个月可以得11500元的月薪。就算你这个月没有跑到一项业务,也能拿底薪1500元。你认为如何?你敢挑战自己吗?”

我一听可高兴了,这比我在工厂上班赚多了。我早就不想到车间上班,早就想出来闯一番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我问了一些关于保险公司的情况,接着就写简历表,跟工作人员到保险公司面试。我相信他们说的话,从不怀疑。

公司很大,很气派,员工也很多,但个个都死气沉沉,趴在工作桌前睡大觉。我好奇地问:“你们公司的员工怎么不出去跑业务,个个在这里睡大觉?”一名男子解释说:“出去跑业务很累,在这里休息休息。”

经理面试来了,只随便聊了几句话,把两名男子的话重述了一遍,就让人带我去报名了。我随他们走到报名台前,工作人员告诉我参加培训必须交75元培训费,还要找一个本地人担保。我一听就感到奇怪,过去进的那么多厂都没有涉及培训费和担保人的问题。

“我不认识什么本地人,也没有钱。”我说着就想走,一名男子一把拉住我说:“你不进我们公司会后悔的,这么好的公司上哪找?你只要找个本地人来担保人格就行,如果找不到本地人,我可以为你担保,但你必须给我500元保证金。”

我被他们拉着根本无法走,只好耐着性子听,心里很害怕。在家里我就听叔叔讲过这类骗局——打招工的牌子,玩骗人的把戏。他们把人骗到贼窝,让你交钱。如果你身上有钱他们就放人,没钱就让你家人拿钱来。

心里再害怕也要想办法离开,我小心翼翼地对他们说:“我今天没带钱,出门找工作谁会带那么多钱在身上?”他们显然有些迟疑,我把身上的口袋掏出来让他们看,又把鞋子脱了让他们瞧。我索性把袜子也脱了,晃了晃,臭气熏天,熏得他们快要呕吐。“你到外面把鞋子袜子穿好再说,要不我们公司不要你了,快!”其中一个人说。

我连忙走到门口,但门口竟守着两个人。我把熏了几天的鞋往他们那里甩,熏得人受不了。我趁他们不注意,快速向前冲,直跑到看不到贼窝的地方才敢停下脚步。

现在好工作難找,他们用高薪做诱饵,说得警惕性低的我心痒痒,而我刚才差点被绑架了,以后找工作得小心啊!

关于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篇12

一、生育保险的现状

龙岩市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 企业用人单位按其职工工资总额的0.5%, 按月向生育保险经办机构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费。职工生育、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 且在分娩、妊娠终止、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前连续缴费满12个月 (含当月) 的, 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 (含生育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龙岩市长汀县2015年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3048人, 占应参保人数19435人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的67.14%, 生育保险费收入为210万元, 生育保险费支出为114.39万元 (其中:生育津贴支出69.52万元, 生育和计划生育医疗费支出为44.84万元) , 占生育保险费收入的54.47%, 当年结余95.61万元, 结余率为45.53%。享受待遇人数165人, 占参保人数的1.26%, 占应参保人数的0.85%。

二、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导致职工参保率过低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表面上看, 因职工个人不缴费, 应该能够达到全员参保, 且国有企业也确实能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达到全员参保。但是, 现在的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 节约成本支出、追求最大利润是他们的经营目标。业主们在支付社会保障成本时, 大都是只考虑内部职工的需要, 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开支, 而不会将社会责任包括在内。他们认为, 并非人人都有机会生育小孩, 尤其是在生育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已经生育过的人群, 在生育时没有享受到生育保险待遇, 将来也没有机会再生育, 对这部分人来讲, 是在缴纳根本不受益的保险费, 这与《社会保险法》“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立法原则是矛盾的。所以, 部分企业因职工多为男性职工或已过生育期女职工, 企业认为参加生育保险对其企业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不愿为职工参保;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职工人数多, 生育保险费成本大, 只愿选择性地为处于生育期或有生育需要的女性职工参保。长汀县2015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率仅为67.14%, 尚有6387人由于企业原因未能参保生育保险。

(二) 生育保险费率过高, 影响企业的参保积极性

生育保险的筹资原则是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但是长汀县2015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基金当年结余率达到了45.53%, 明显超过了收支平衡的范围, 这还是在很多私营企业未将男性职工和没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职工纳入参保范围情况下的基金结余率。如果私营企业也和国有企业一样达到全员参保, 基金结余率将超过60%。如此高的费率, 无凝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影响了企业的参保积极性。

(三) 制度设计与经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 导致职工生育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 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这些法律条款,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来说, 都比较容易执行到位。但对于私营企业, 特别是其一线工人, 却很难执行到位。因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业主们不会因为女职工在怀孕期而为她们调整工作岗位, 也没有备用工人为她们顶岗。最终, 怀孕女职工不得不选择自己辞职。辞职后生育保险缴费中断, 导致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这从享受待遇人数偏少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长汀县2015年出生人数为10035人, 人口出生率为1.85%, 出生人数占就业人口 (21至60岁) 的比例为2.88%;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享受待遇人数仅为165人, 占参保人数的1.26%, 占应参保人数的0.85%。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四) 制度覆盖范围不全, 存在政策的死角

职工生育保险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也就是说, 只有单位职工才可以参加生育保险, 灵活就业和失业人员不能参加生育保险。而灵活就业和失业人员如果参加了职工医保, 又不能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这部分人群既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又无法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而职工医保待遇又不包含生育医疗费项目, 只能由他们自己负担。按规定, 职工生育前连续缴费满12个月 (含当月) 的, 方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是, 目前大学生在学校谈恋爱很普遍, 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结婚, 到生育时双方参加生育保险未满12个月, 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医保也不能报销生育费用, 因参加了职工医保又无法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费用在城乡居民医保也不能报销, 只能由自己承担生育费用。这部分人群成了制度覆盖的死角, 没有体现《社会保险法》“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

三、关于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 取消生育保险制度, 将生育医疗费用并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进行报销

随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育医疗费用都已经列入了城乡居民医保的支出内容, 职工也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生育保险, 可以将职工的生育医疗费用也并入职工医保的支付范围。

(二) 取消生育保险制度, 以失业保险金替代生育津贴

上一篇:增加就业机会下一篇:游离前臂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