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2024-08-10

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精选7篇)

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篇1

摘要:本文就抗滑桩的作用、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影响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就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叙述,希望通过以下叙述,能与各位同仁相互交流。

1 施工准备

1.1 测量定位放线

检查、复核抗滑桩设计坐标,检查无误后,并根据设计提供的桩位坐标和已建立的控制网,用全站仪对抗滑桩进行定位放线,作好每桩的护桩。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进行抗滑桩的施工,并在施工范围内设置好对滑坡变形、移动的观测设施。

1.2 材料试验

工程混凝土采用施工段拌合站集中搅拌,首先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原材料经检测合格,提供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报告,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用于施工;对进场钢材母材及连接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力学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和批量加工。

2 抗滑桩施工方法

2.1 抗滑桩桩孔开挖

抗滑桩平面位置应按图纸放样,开挖中应核对滑面情况,如其实际位置与图纸出入较大时,应通知设计进行处理。实际桩底高程应报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单位现场检查确定。

整平孔口地面,做好桩区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孔口搭雨棚,除留倒渣一侧外,其余三侧在距地面1.2m高度内用木板全封闭,并在锁口面上用混凝土再加筑50cm高的围埂,且将孔口周边80cm内用混凝土全部硬化,以防止土、石或杂物掉入孔内。

每排抗滑桩均采取每次间隔2桩跳槽开挖,从两段沿中间开挖,待桩身强度大于75%以上时再开挖邻桩;开挖时分节开挖,每节高度为1m,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为0.6m~2.0m,挖一节立即支护一节。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适当调短。分节不能在土石层变化和滑床面处。

孔下操作人员不超过两人,必须戴安全帽,开挖采用手持式凿岩机及水钻配合人工开挖,挖出的土石方随挖随运,装土采用铁皮吊桶(尺寸Φ560,h=450mm)。每桩井口设置0.5t电动卷扬机及吊架,用于垂直提升装土吊桶(开工前进行试吊,经确认安全可行后方可进行开挖吊土)。吊桶吊至井口后,再用人力运至井口一米外堆放;井下作业、上下人员通过钢筋爬梯上下,禁止乘吊桶下。

随时测量孔下空气污染物浓度,每十分钟用空压机向孔内送风一次,每班作业前井下应放小动物检查井底气体是否有毒,观察半小时,如小动物活动正常侧可开始作业,如小动物有异常表现侧应立即对孔内送风稀释空气,以至对小动物无影响为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如桩孔太深,孔内采用36V低压灯照明。

2.2 支护

护壁支护,用就地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岩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清除,护壁混凝土的浇灌要求人工对称下料,每次浇灌下料高度不超过500即振捣一次。振捣时要求勤打棒,但不得打重棒、过棒,适可而止,避免护壁侧模承受砼单边侧压力过大而变形。打棒时可梅花形布置振捣点,不允许漏棒,不允许一次下料太厚打懒棒。

在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在承受较大推力的护壁和孔口加强衬砌的混凝土钢筋应加密;施工中如因土层较弱、松散或地下水作用等引起局部塌孔时,立即进行护壁支护,在塌孔处填砌片石防止继续塌孔,护壁混凝土适当加厚、钢筋适当加密,浇筑护壁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方可拆除支撑。

护壁混凝土模板的支架于灌注后24h拆除,开挖须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终凝以后进行。在围岩松软破碎和有滑动面的节段,在护壁内顺滑坡方向用临时横撑加强支护,并注意观察其受力情况,及时进行加固;当发现横撑受力变形、破损时,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

2.3 桩身混凝土浇筑

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桩位、桩孔断面尺寸、竖直度及桩长等各项指标均合格后,凿毛护壁,将孔底彻底清理干净,做好安置钢筋的放样。

在开挖桩基的同时,进行钢筋骨架的制作,钢筋骨架制作成型后,按设计图中声测管的数量、规格、位置进行声测管的焊接、封底及定位。主筋接长采用搭接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按2.0m间距把加强筋摆在同一柱面上,对称点焊四根主筋,以固定加强筋的位置,再分区对称点焊其它主筋。最后把已调直的Ф10或Ф12钢筋按设计要求固定在主筋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也可在桩孔内搭接,搭接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钢筋笼制作、搭接接头采用焊接,在接头处的35d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得大于该截面钢筋的25%,各项指标按设计及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控制。

用吊车起吊、安装钢筋骨架时,避奂钢筋骨架撞击他物或起吊不当落入地上,引起骨架变形。钢筋骨架安放在孔中部,并在加强筋位置,对称点焊四根Ф12的凸形钢筋,凸形钢筋应顶位护壁砼,以固定钢筋骨架,防止砼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发生位移。

混凝土采用施工段拌合站集中搅拌,用专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至现场浇灌,拌合站距施工现场5km,运至现场只需15分钟,运输途中不会对混凝土造成影响。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如因特殊情况导致混凝土施工中断,其施工缝面必须进行处理(凿毛、加连接钢筋等);严禁施工缝在滑动面上。

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浇筑时采取挂串筒,浇筑时边浇边取,串筒距混凝土浇筑顶面不超过2m。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每浇筑40cm振捣一次,不得漏振和过振,将气泡基本排出,混凝土不下沉为止。砼浇筑过程中,会同监理按每个台班不少于两组,每桩且≯100m3不少于一组制作砼留盘试件,并对砼入泵坍落度进行抽检。砼浇筑后12h,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3 质量保证措施

3.1 组织措施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做到质量管理的组织落实。制定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分解质量管理目标,将分解指标落实到各级管理者及管理部门。直至基层生产班组。形成质量责任制网络。认真贯彻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的监控力度,加强事前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及事后的检查验收。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培养,重用质量意识强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参与重要部位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定质量奖励制度,激励管理人员及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及敬业精神。管理人员须有技术职称和上岗证书,特殊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

3.2 技术措施

制定质量规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质量要求,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计划性。准确地、全面地调整现场情况,认真分析施工图的技术难点,制定符合总体进度。质量目标,满足施工环境,有针对性解决技术难点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充分发挥技术力量的管理优势。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和进场材料、半成品的检查及复验。提前作好技术准备。提前进行技术交底,提前消化施工图纸疑点难点。抓好关键部位的“样品”段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总结。确保工序的施工能力。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设立现场实验站,为强化进入现场材料检验,工序质量监控,及时提供管理信息。

4 安全技术措施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观点。为优质、安全、按期完成工程项目,采取以下措施。

4.1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要体现到工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4.2 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施工负责人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应随同施工方案向施工作业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须交待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使作业层作业人员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什么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应有针对性、实用性,把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及其防范措施都要细致认真考虑周到,并作好记录。做到确认制。

5 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抗滑桩施工的因素有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类似的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春梅.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抗滑桩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

[2]余治武.抗滑桩施工技术在边坡处理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施工,2010(5).

[3]徐建新,武骏娟,王程.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8).

[4]高璐煜.浅谈抗滑桩的施工方法与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

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篇2

摘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保证措施。在实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坚持 “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守质量标准,格守职业规范,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控制方式,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

l.技术标准

(1)设计文件,如工程设计图纸、说明书、设计洽商、设计变更等。

(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2.管理标准

(1)管理标准,如ISO9000。

(2)施工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3)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工作规定。

3.合同约定

(1)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签定的工程施工合同。

(2)工程项目部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

4.其他相关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有关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l.人的控制

对人的控制应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充分调动、发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又要努力避免、纠正人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失误。

2.材料控制

通过对材料(包括施工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控制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3.机械控制

主要内容是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和操作三个方面的控制。

4.方法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的各类计划与保证措施的控制。

5.环境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的控制。

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机构

工程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全面负责。

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时,工程项目经理应根据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联系接口与方法。一般使用组建由工程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承担并协调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成员应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资质。

根据工程质量方针和目标,对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进行职能分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和权限,规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内容、控制措施以及工作间的衔接方式。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到单位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系统控制过程,在实施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按照“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项目质量计划”的程序来进行。

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按照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项目经理部应着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技术准备

(1)图纸的熟悉与会审。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工长等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发包人协商解决并办理相关变更洽商手续。

(2)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组织准备

(1)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度。

(2)集结施工队伍,签订劳动合同。施工人员应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良好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作业的观念。

(3)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情况、质量目标,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关键部位、质量保证措施等。

(4)对施工队伍进行人场教育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针对目前机房工程施工队伍组成多以农民工和季节工为主的现象,人场教育应以组织原则、纪律、操作标准和安全规范为主。

3.物质准备

(1)工程材料、购配件和半成品准备。

(2)施工机械器具准备等。

4.施工现场准备

(1)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情况,清理障碍物。

(2)“五通一平”。

(3)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等。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前,在施工设计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向参加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在执行前应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的控制重点是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进行验收;采取妥善的措施对施工材料进行保管和存储;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领用相发放;监督检查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回收施工剩余材料等。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都有直接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的规范维护和维修等方面。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妥善保管,精心保养,预防各类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重点。在管理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施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序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5)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发布变更通知后,方可组织实施。

(6)成品保护控制。建筑成品或半成品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7)环境保护控制。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杜绝使用有害成分含量超标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由工程项目经理或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整理汇总各类工程档案资料,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竣工图纸。

(3)组织以预算人员为主的工程结算小组,编制竣工结算。

(4)组织技术、质量、施工、合同和预算等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自验,并对自验中发现的施工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5)在自检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落实工程竣工验收的时间、程序和组织等。

(6)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活动。

(7)组织人员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七、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含原材料、购配件、成品、半成品)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正常施工的必要条件。

机房工程实施材料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材料的供应管理

1.施工材料的供应机制

除合同约定由用户提供的材料外,对于工程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和统一核算的方式,通过企业层的材料机构进行采购;项目经理部只负责采购企业供应计划外的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这是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

2.施工材料供货商的选择

通过对质量保证能力的评定选择施工材料的供货商。供货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合同的约定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2)施工材料的供应周期是否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施工材料的售后和技术支持等持续性服务能力。

(4)施工材料的价格因素。

(5)其他涉及履约能力的评定。

3.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

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质量鉴定水平,格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和各项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

(1)工程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施工材料用量和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在机房工程施工中,因为场地面积的限制,很少有条件设置施工材料单独存放的区域,合理的施工材料进场计划既可避免影响施工作业,又可避免施工作业造成材料的损失。

(2)严格执行施工材料的进场检验制度,对进场施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和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

(3)对于验收合格准予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材料,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的进度要求,妥善的予以存放与保管,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损坏等措施。

(4)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材料浪费。

(5)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材料的进场、保管、使用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主要的检查内容有核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及进场手续;施工材料的存放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施工材料的领用和发放是否规范;施工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

(6)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回收台账,按规定对施工作业中的余料进行回收。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责任

工程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领导责任者,施工项目经理部主管施工材料的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施工班组料具员负责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材料的领、用和退的控制。

八、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对施工机械设备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选用。

(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是工程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运输和保管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定》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与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水平技术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避免因为技术的不熟练、违规操作等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

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台账,落实专人进行保管,并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掌握现场使用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不因设备原因影响工程施工。对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应立即组织新的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九、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严格施工工序管理,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只有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预防为主”方针的实现。在进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

(2)以工序质量为目的,对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如人、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质量责任制办事,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是实现工序质量的保证措施。

(3)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守工序质量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专职检验)制度,保证不合格工序末整改前不进人下道工序,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做好记录并定期上报。

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探讨 篇3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58-02

道路施工建设是将图纸上所描绘的现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现代社会的道路施工除了会给予道路其特有的功能之外,还有着其他的艺术内涵在其中,而这些艺术内涵毫无疑问地将会加重道路施工的难度,而这也就给道路施工人员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让施工人员了解,道路施工质量永远是道路施工亘古不变的重要前提。

1 道路施工的特点

在道路施工时,要能够彻底地控制道路施工的质量,首先必须了解道路施工的特点。不同的道路在施工时,其道路施工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文将以城市道路施工和山区道路施工为例,对其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了解。

(1)山区道路施工具有协作性。在山区间进行道路施工时,因为山区的复杂地形,使得道路施工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在山区间进行道路建设,一般都是比较重大的工程,因此所涉及的道路施工单位也是比较多的。这个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道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就需要与各方面的施工建设单位进行合作,充分地发挥协作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城市道路施工的内容多而繁杂。在城市进行道路施工,与在宽阔而人烟稀少的郊区道路施工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需要注意对人行道、天桥、排水孔、电力、通讯、燃气以及其他的基本设施建设进行注意。因为城市道路施工一旦对这几项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损害,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工程量比较大,各方面制约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与各部门,例如电力部门、燃气部门或是通讯部门等进行协调合作,这样能够在保证区域群众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 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施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砂砾施工、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以及道路设施最容易损坏的部位。

(1)砂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摊铺、撼沙的厚度以及其陈中层稳定的程度。首先在将砂砾进行摊铺和碾压时,如果摊铺的层次不清,那么在成型之后就会出现砂砾松散的现象;其次撼沙的时候的厚度一定是要控制在30cm以上,并且还要分批进行摊铺,如果摊铺的时候厚度不够,也就是一次性将所有的砂砾进行摊铺,那么就会产生砂砾密实度不够的问题;最后是砂砾陈中承重层的问题,对底层的撼沙进行施工的时候,除了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按照要求进行施工,还需要在碾压后对砂砾的高度和厚度进行控制,如果高度和厚度没有控制好,那么就会造成道路的密实度不够,无法达到道路的基本水平。

(2)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在这里主要以纵向裂缝为例。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发现道路出现了一条纵向的裂缝。如果对裂缝不管不顾,那么在工程收尾的时候将是一个大问题。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在道路施工前,对于路基没有处理好;第二点就是道路在施工中因为道路的构筑宽度不够,而后对道路的边缘进行补筑,从而导致出现了纵向裂缝。见图1。

(3)道路设施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最容易造成损坏的就是道路的下水管道、井底座。首先在道路施工结束之后的回填过程中,如果下水管道周围的土体没有采取一定的夯实措施,那么小水管道就很容易造成沉陷,在施工结束后,路面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其次,在道路施工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井的底座是不是按照设计图进行设计,并且要根据道路的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在调整尺寸的时候,出现了一点点的误差,那么就会造成井盖的盖座出现变形的情况。

图1 纵向裂缝

3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3.1 道路施工质量准备控制

施工质量的准备控制主要是分为三点,分别是组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以及材料管理。

3.1.1 组织管理。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重视对施工组织的管理,是整个道路施工中所需要的中心灵魂。道路施工是由人来带领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领导团队,是道路施工成功的关键。道路施工人员的配备首先就必须根据承建方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技术强硬、思想素质高、具有领导能力的多项职能组,也就是施工技术组、设备调度组、财务组以及安全协调组。见图2:

图2 组织管理

3.1.2 机械设备管理。在上文了解到,不同的地段,采用不同的施工设备。因此根据道路施工工艺的基本特点以及技术要求,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盲目地使用,除了按要求在特定的地段选择不同的施工设备,还需要在使用过后认真地将其进行保养,从而确保机器能够长久地使用。

3.1.3 材料管理。在道路施工时,离不开的是材料,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道路施工的质量。首先原材料控制部门就必须给道路施工单位八号材料选购这一关,严格地根据道路施工的要求,选择材料的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因为只有合理、正常的材料,才能够确保工程正常施工。

3.2 稳定砂砾施工

在上文中了解到,在道路施工时,如果对砂砾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稳定,那么就会造成道路在施工后出现龟裂的现象。因此在砂砾施工时,要做的就是稳定砂砾施工。首先,在进行大面积施工时,严禁边挖土边进行摊铺砂砾;其次,对于设计图中所规定的标高,要注意松铺的系数,为了能够随时进行检测,工作人员随身要带好检测工具。

3.3 针对易出现损坏的部位采取的措施

下水管道和井底座都是道路施工中最容易疏忽的地方,而这些易疏忽的部位往往是影响广大社会群众正常生活的主要方面。首先在进行土基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检查施工周围的土体是否坚实,当压路机无法进行碾压时,就需要人工地进行夯实;其次,井底座的高低是直接影响道路施工结束后是否平整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检查井盖是否用的是砂浆进行坐浆,如果不是要立即进行更换,当强度一旦达到后,就要用沥青将其固定,并保证其高度与周围地面的高度一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施工时,不单单只是埋头苦干,还需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灵活的变通。对于施工质量要进行阶段性的控制,对每一阶段的质量都进行把握,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才能够真正地修建出一条服务于广大社会群众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书彬,靳卫东,毕海鹏.公路工程施工定额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3).

抗滑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篇4

抗滑桩作为一种治理滑坡的主要措施, 现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内涵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 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 (锚固力) 平衡滑动体的推力, 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抗滑桩选用何种桩也会因不同条件而不同, 依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可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等。抗滑桩一般是呈现排状布置, 该布置在滑坡体中下部的阻滑段, 或在受保护对象的下部, 而桩轴线与滑坡的主滑动方向垂直。抗滑桩深度依滑面的埋深变化, 一般中间深, 两侧浅, 剖面上呈锅状。抗滑桩是一项阻滑支撑工程, 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挖孔, 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桩, 该策略可以带来众多的优点 (破坏山体少、施工方便、工期短、省工省料等) , 同时缺点是施工条件艰苦, 危险性大等。本文从抗滑桩的概述出发, 重点介绍了抗滑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1 抗滑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锁口施工

桩基开挖

支护壁模板

浇筑护壁混凝土

安装简易提升架、吊桶、照明、水泵及通风等

逐节段往下循环操作, 将桩孔挖至设计标高, 验收孔底

抗滑桩钢筋制作安装

安装串筒

灌注混凝土到桩顶以及检测、验收

下面对以上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是桩位放线和施工场地整平工作。通过桩位的大致放线, 从而确定出施工场地的位置, 在确定位置之后, 将施工的道路和场地用装载机再加人工辅助的方式整平, 方便车辆出行, 保障材料, 机械能够顺利地进入场地。

1.2 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 桩位坐标进行复核。根据批复的附和测量成果, 准确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的四个桩心控制点, 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

1.3 锁口施工

锁口护圈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 钢筋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 测量孔口护圈顶高程。根据孔口护圈高程及桩底高程确定挖孔深度。锁口护圈浇筑时高出地面5 0cm, 宽度为50cm。护圈浇筑完成后复测桩位, 在护圈顶面确定桩的四角位置。

1.4 桩基开挖

挖孔采用隔桩施工法, 以保证土体的稳定。每节段的开挖高度为1 m, 挖孔过程中做好原始记录。桩孔内遇有岩层须爆破时采用浅眼弱爆破方法爆破, 电雷管引爆。

1.5 支护壁模板

护壁模板通过拆上节, 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模板采用三块钢模板拼接而成, 模板须有足够的强度。

1.6 浇筑护壁混凝土

每挖完一节后, 应立即浇筑护壁C20快硬性混凝土, 厚度为20 cm。采用人工浇筑, 混凝土用吊桶运送到孔内, 人工振捣。

1.7 安装简易提升架、吊桶、照明、水泵及通风等

在安装简易提升架时, 保证吊桶和井壁之间留有适当安全距离。孔内照明应采用低于36 V的安全电压。电路系统设置三级漏电保护装置、防破电线, 带罩的防水、防爆照明灯。孔口周围设置围护栏。

1.8 逐节段往下循环操作, 将桩孔挖至设计标高, 验收孔底

监理工程师要做好整个过程的记录工作, 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要及时进行沟通, 商量解决方案。另外, 成孔后在自检的基础上, 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1.9 抗滑桩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制作一定严格安装要求进行加工, 不得偷工减料, 影响质量, 另外, 钢筋在施工场内分段绑扎, 然后使用吊车进行吊装。

1.1 0 安装串筒

安装串筒也是重要的一环, 它的目的是进行浇筑空气环境中的普通混凝土。串筒的要求是, 当高度超过3 m时, 应用串筒, 串筒底部离孔底及混凝土面不宜超过2 m。

1.1 1 灌注混凝土到桩顶以及检测、验收

开始浇筑时, 孔底积水不宜超过5cm, 浇筑速度应尽可能的快, 防止地下水渗入孔内。不得随意中断桩身混凝土浇筑。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停止浇筑时, 需要进行像凿毛、加连接钢筋等的处理。另外,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对桩身进行无破损检测。

2 抗滑桩质量控制措施

分析了以上抗滑桩施工工艺之后, 得出如下抗滑桩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锁口工作一定要在开挖桩身之前做好, 同时在此基础上, 也要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 以防止地表水流入桩井口。另外, 锁口做好后, 孔口应采用砖砌筑1m高的墙, 为的是防止施工过程中井口重物坠入井口, 有利于施工的安全。

第二:对于抗滑桩桩身开挖工作, 扰动地表覆盖物和破坏基岩岩体结构和完整性是完全不允许的, 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附近重要构筑物的安全。

第三:细化护壁工作, 做到护壁每1m一节, 每开挖完1m井身后及时施作护壁, 护壁节长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 另外, 护壁应深入稳定基岩面1m, 以保证安全。

第四:要求桩顶标高与地面齐高, 但是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适当的调整。另外, 挖方平台抗滑桩, 桩顶标高与平台标高齐平。

第五:桩身主筋配置长度应根据施工时完整基岩层面确定, 并将抗滑桩主筋面布置在靠山一侧。

第六:不得随意中断桩身混凝土浇筑。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停止浇筑时, 需要进行像凿毛、加连接钢筋等的处理。

第七:桩身钢筋的割断与焊接应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3、总结

抗滑桩施工条件艰苦, 危险性大, 施工比较困难, 并且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滑坡治理效果, 是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好各项施工要领, 严格遵守各项规范, 各部分相互配合, 协调, 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滑坡治理的效果, 才会创造较好的企业效益。

摘要:本文从抗滑桩的概述出发, 重点介绍了抗滑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得出: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各项施工要领, 严格遵守各项规范, 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关键词:抗滑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验收

参考文献

[1]韦信续.浅谈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联合支护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9, (04)

[2]贺常伟, 罗世毅.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在滑坡治理中的综合应用——以某高速公路路堑滑坡治理工程为例[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5, (01)

[3]赵卫楚, 何丕元, 徐变.抗滑桩治理赣定高速公路龙南互通古滑坡[J].公路交通科技.2005, (S2)

[4]刘颖, 覃仁辉, 李先光.边坡工程中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的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盛士刚, 王芳.路基工程中的石方路基质量控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 0 0 9, (03)

[6]朱建华.合肥市某路膨胀土路基处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1)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及自检流程 篇5

针对现场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解决施工工程存在的问题,达到项目部质量控制要求,规定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及要点,具体如下要求。

一、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1、分单体、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楼层施工段进行验收;(1)单体划分:

C1地块: 1#公建式公寓、2#公建式公寓、3#公建、4#地下车库; C2地块: A1#住宅、A2#公建、A3#地下车库;

C3地块:C1#公建式公寓、C2#住宅、C3#公建、C4#公建、C5#地下车库; C6地块: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基坑支护。(2)分部划分:现阶段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

(3)分项划分:现阶段基础分项工程包括有支护土方、桩基、地下防水、钢筋、模板、混凝土;主体结构分项工程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等。

(4)楼层施工段:按楼层、后浇带划分施工段。

2、现场质量控制工作通用流程:

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施工队质检员、项目部技术干部过程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进行整改;每工序施工完成,由施工队质检员,不合格施工队整改,验收合格后,报项目技术干部验收;项目部技术干部验收,不合格施工队整改,验收合格或整改后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及质监站验收。

3、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总体要求

(1)每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数量规定;

1)钢筋工程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10点(柱、梁各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4块);

2)模板工程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10点(柱、梁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5块;电梯井全数检查);

3)混凝土工程按施工、现浇结构两大项;混凝土施工全数检查记录;现浇结构分柱、墙、梁、板四项,主控项目全数检查,一般项目点数为8点(柱、梁、独立基础各为4个构件;墙为3间;板为4块;电梯井全数检查);

f、大截面主梁调整起拱高度,且需设置单独立杆支撑间距1.2~1.8m; g、支撑立杆只能在一端用顶托,严禁两端用顶托,且顶托与钢管应同心。(2)、梁底、板底受力主楞、次楞铺设检查 a、主楞采用双钢管或双方木,且需到板边; b、次楞采用方木,间距200mm,立放; c、主楞、次楞横平竖直;(3)铺设梁、板底模

a、检查工作面整洁、构件预检、模板面清扫、刷涂脱模剂 b、模板接缝处加设双面胶条,模板使用时,短边不小于150mm; c、模板大跨度起拱后,接缝处用双面胶带堵缝; d、模板标高检查,应比设计高3-5mm;

e、模板平整度检查、固定,重点部位梁底及梁中加固,逐步淘汰步步紧; f、穿梁板的穿线管预留孔应采用与预留穿线管尺寸一致的钻头开洞; g、模板支设完成后及时清理垃圾,后续施工较慢的模板,应在下道工序施工前,重新检查标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清理垃圾,且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mm;

(4)铺设梁侧模

a、检查梁侧模加固情况,梁高大于700加设一道对拉螺杆,梁高大于1000,加设两道对拉螺杆;

b、梁、柱接头,侧模与底模、侧模与柱模、侧模与顶板模接缝处粘贴海棉条;

(5)墙柱模板

a、模板底部与结构面接触部位、模板与模板间拼缝部位应设置海棉条。b、对拉螺栓位置、间距、数量检查。c、垂直度检查,采用线锤吊测。

(6)上述工序完成分段,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工区技术主管;(7)工区技术主管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报监理,不合格记录不合格项由施工单位整改后,工区技术主管验收;

(2)、钢筋工程自检

2)、施工过程

a、墙柱底楼层施工缝采用同标号砂浆湿润; b、砼到现场,配合试验室检查坍落度、和易性;

c、现场技术主管全过程旁站,重点混凝土振捣,不得将振捣棒碰触钢筋、模板;

d、收光养护; 3)、拆模

a、采用同条件养护砼试块,必须放置在楼层处且与楼板同时养护,采用同样的养护方法;

b、外观尺寸验收,包括截面尺寸、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表面垂直度; c、外观质量缺陷检查,缺陷内容包括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

d、缺陷处理:拆模后及时检查,经技术主管同意后,进行处理,外观缺陷检查可以拆模后检查,也可在工程例会召开前集中检查,并将问题汇总并处理。不合格项,经工区技术主管同意后方可修补;

三、验收过程其他事项

1、自检、专检:自检合格后,专检,如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整改到位及时的可以自检与专检同时进行,尺度现场技术主管控制;

2、现场技术主管职责划分,专检前工作(1)、督促落实各项要求:

程序为:口头整改要求、书面整改要求、书面整改要求加罚款、向工区经理反映整改要求、项目总工现场开反面整改会议、项目经理督导。

(2)拒不整改的:原则上现场整改,不整改或拖延整改的,事后或事中暂缓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班组全员、队负责人、队技术负责人参加项目总工主持的施工要求、工艺培训学习会,通过学习该队负责人、班组长能复述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控制要点的可以施工,负责暂缓施工,继续学习,直至到达项目部的要求;

3、测量室与现场技术主管工作职责划分

桥梁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篇6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建设也长足发展,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及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解决这些质量问题,分析其成因采取具体的策略对这些质量通病加以防范和控制,对保证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桥梁裂缝

1.1 成因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混凝土桥梁裂缝是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该问题涉及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基本特性、构造特点、施工技术和外力等各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裂缝的成因主要有:(1)温度应力不适宜。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因水泥的水化热都积聚在内部无法散去,从而造成内部温度相对较高。拆模之后温度骤降,因温度变化而形成的内外温差使内外热胀冷缩程度不同,此时,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膨胀应力。而在浇筑的初期,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一般都很低,一旦因温度差异而形成的表面拉应力超出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极限,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发生。(2)混凝土振捣不足。桥梁施工中,腹板内部的预应力管道相对密集,在向腹板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局部尤其是预应力管道下方位置混凝土振捣不足的问题,出现欠振或者是漏振等不同的现象。(3)有效预应力不够。预应力管道施工中,因放线的精确度不够往往会造成预应力管道局部微段发生弯折或者是圆润度不够等问题的出现,使预应力筋实际位置和设计位置出现偏差,进而引发该处径向预应力突变。

1.2 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以上对桥梁裂缝的成因分析来看,要对目前我国桥梁建设中的裂缝问题加以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以下三方面问题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1)控制好入模温度。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控制,做好分层浇筑并设计和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控制好温差。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是草袋,通过这样的保温和保湿手段来降低温度变化,避免因温度差异而引起桥梁裂缝。(2)保证振捣的充分性。要保证振捣的充分性,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力度,保证在振捣的过程中对腹板之内预应力管道分布相对密集区域做到不欠振、不漏振,保证浇筑的密实度。

2、钢筋锈蚀

2.1 成因分析

相比于桥梁裂缝来看,钢筋锈蚀问题的成因相对简单,钢筋锈蚀主要因原材料、环境、施工以及包含钢筋应力状态在内的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材料因素主要包含钢筋、水泥、拌合用水和外加剂等; 环境包含酸雨、海水、除冰剂和尾气等; 施工则主要是指水泥用量控制、水灰比控制、外加剂选用与使用量以及混凝土质量等施工要素。

2.2 控制策略研究

钢筋混凝土锈蚀的机理相对复杂,因而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钢筋防腐控制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从本质上看,钢筋锈蚀的本质是外界水侵入,与混凝土内钢筋的表面发生接触,而后发生相对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所以要对钢筋锈蚀这一问题加以控制和解决,核心处理策略就是隔断外界水与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的接触。而要实现这种阻隔,需要利用隔断外界水与侵蚀离子侵入、对浸入桥面的水进行排出以及增加足够的内部保护层及保护层厚度的方式进行内外治理。具体来看,应主要从钢筋表面处治防护和既有钢筋锈蚀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2.2.1 桥梁钢筋表面处治与防护

要对钢筋表面进行处治防护,避免钢筋锈蚀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可进行的处理主要包含钢筋防锈和电化学防护。a.钢筋防锈。在进行钢筋防锈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钢筋上大做文章。结合目前常见的钢筋防锈技术,应用相对广泛且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选用涂层钢筋,在钢筋的表面添加防腐涂层,利用防腐涂层将钢筋和腐蚀性的环境分隔开,进而实现钢筋防腐、防锈的目标。b.电化学防护。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如果钢筋所携带或者是能够及时获取到足量的多余电子,那么不管电解液所提供的pH值环境是怎样的,钢筋都不会被腐蚀,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2.2.2 既有桥梁钢筋锈蚀防治

所谓既有桥梁钢筋锈蚀防治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防治处理行为,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避免高速公路桥梁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持续性的钢筋锈蚀问题。目前,对于既有桥梁钢筋锈蚀的防护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是无破损防护,另外则是破损性防护。无破损防护主要采用电化学的方式进行防护,而破损性防护则需要将桥梁原有的铺装铲除之后,在其表面敷设刚性的防水剂或者是柔性的防水层。

3、碱蚀问题

3.1 成因分析

碱蚀是一种因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桥梁质量通病,混凝土中的硅酸钙遇水之后则会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硅酸、游离钙和氢氧根。碱蚀问题刚刚发生的时候都是以水迹的形式出现,而后才会在逐渐的发育过程中成为碱迹,最后发展成为碱蚀。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但基于施工材料本身的质量限制以及使用环境和工程设计上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桥梁中存在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混凝土结构中,碱蚀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具体来看,造成碱蚀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1)边梁挑檐位置未进行防止雨水倒流装置的设置,雨水倒流引起碱蚀;(2)桥梁设计中没有在桥面进行防水措施的设定,或者设定了防水措施,但不全面;(3)桥梁泄水孔周边混凝土碾压不密实,防水层处理不到位,或者是泄水管的选择与使用不合规;(4)桥梁伸缩缝若发生漏水情况也会引起碱蚀病害的发生。

3.2 控制策略研究

对我国桥梁建设工程来讲,碱蚀病害一直是一个影响桥梁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的质量通病,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碱蚀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因“水”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所以要对这一病害加以控制,就必须有效降低混凝土与水的接触,或者是通过相应的添加剂来阻止硅酸钙与水的反应。这就要求桥梁建设必须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环节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桥梁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与“水”的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以避免碱蚀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寿命。首先,对于碱蚀问题的预防,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在施工表面涂设防水涂料。要保证防水涂料有效性的长期与可靠,在认真做好施工表面防水准备的基础上,施工人员应用刷子或者是喷枪在已经进行充分湿润的桥梁构件的表面涂刷选用的防水涂料,其防水涂料的涂刷一定要保证均匀,而间隔24h之后,还需要进行二次涂刷。

4、结语

桥梁施工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对桥梁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桥梁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斜屋面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 篇7

1 屋面防水难点分析

(1)由于别墅的设计风格为欧式,屋面造型复杂,由多块坡屋面组成,阴阳角多且工程栋数多。混凝土浇捣困难,如若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造成屋面渗水。

(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方面:如施工时用水量过多,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由于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收缩,这些空隙连在一起便形成毛细孔隙,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从而引发裂缝产生。

(3)施工方法方面:斜屋面的坡度在30°以上时,如仍采用板底支模法灌筑,则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事故,如局部板厚不满足设计要求,致使结构出现裂缝;钢筋配置不到位,负筋很容易被踩低,无法和混凝土一起抵挡弯矩而使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也是屋面渗漏的隐患。

(4)屋面的阴阳面多也会给屋面的防水层施工增加了难度。

2 屋面防裂抗渗施工措施

2.1 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捣的一贯性,避免留下施工缝,决定采用泵送混凝土浇捣方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泵送劑,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添加聚丙烯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选择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强振捣。对已灌筑好的混凝土斜板,应在灌筑10~12h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连续养护期不少于15d,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强度及抗裂性。

2.2 保证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质量

(1)提高模板质量。模型板采用双面支模灌筑混凝土斜板,并将模板支撑牢固,以防走模。

(2)保证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和板的厚度。施工时认真校对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防止错用,每隔500mm放一个50mm×50mm×l5mm的混凝土垫块,与板筋绑扎牢,或采用特制的塑料垫件,尤其是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预埋管的下方,要优先保证垫件的数量;负筋采用Ω形的钢筋凳,每隔 500mm放一个,与负筋绑扎。

2.3 加强防渗措施

(1)在结构层上严格按构造要求做好预留洞口边的板筋、板负筋、加强筋等钢筋的制作和安装。

(2)增加一定高度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配筋反口,反口的高度为150~200mm,并且与屋面的混凝土同时浇注,提高结构层的防水能力。在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按屋面泛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

(3)处理好混凝土基层,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防水涂料施工。

(4)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排风道、管周与屋面交接处迎水面部位做高出面层30~50nm的分水线,按照设计图纸涂刷2mm 厚高分子水泥基防水涂料,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浆。

3 主要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3.1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1)选用收缩性较低的水泥,合理搭配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关系。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粗骨料中针片状石子严禁超标,细骨料不能使用细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尽量选用收缩率小的骨料。夏季骨料温度高时,采用洒水等降温措施,减缓混凝土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2)为了保证工期进度,在工程的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浇捣采用泵送的方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100~140mm,而由于别墅屋面斜度大,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太大,就容易流淌,无法在模板上成形。于是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就考虑加入混凝土泵送剂,掺入适量泵送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防止混凝土离析、泌水,可降低混凝土坍落度,并具有较优良的保坍能力,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水率达17%~25%;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10%~20%。

(3)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和混凝土配合比中又加入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效果,从而大大减少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内部孔隙率的降低,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水分腐蚀性和化学介质,氯盐等的侵蚀、渗透减缓,也就是说,需要由裂缝提供的使破坏性、腐蚀性作用逐渐渗透并扩大的渠道,由于裂缝的大量减少,而变得微乎其微,对结构主筋的锈蚀的危害减少,从而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3.2 混凝土施工控制

(1)浇筑自下而上从坡脚处开始向上浇筑,振捣时先用振动棒振捣,振点均匀,快插慢拔,为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再用微型平板振动器从下到上按l/3搭接振捣,直至表面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为防止浇捣混凝土时下滑,沿坡屋面每隔1.5m加一道横向方木,浇捣时安排一个工人看护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并处理好施工缝,加强施工中的混凝土坡度控制。

(2)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特别是7d内的早期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严禁养护期间上人和在其上进行作业。做找平层时先清理基层,涂刷水泥浆一遍,再用1:2防水砂浆作为找平层进行施工,厚度10~20mm,局部找平厚度偏大的部位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避免空鼓的产生。

3.3 屋面防水施工控制

(1)防水基层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排水坡度按设计要求,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阴角部位应作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2)涂膜防水施工前,将基层表面杂物清扫干净,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及排水口等部位重点清理,做到牢固,干净,无明水。

(3)所有管道、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件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按设计2mm厚高分子水泥基涂料,分4遍成活。先涂刷底涂,在第一度涂层完全固化后,用无纺布加强粘贴,再涂刷第二层(一般间隔6~8h)。根据涂层固化程度再涂第三层、第四层。

(5)涂刷方法按“先低后高,先重点后整体”的原则进行,第一层涂层不宜过厚或过薄,以盖住基层,使基层没有暴露点为准。大面积部位可采用滚涂,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位可采用漆刷刷涂。

(6)涂刷要求平直、均匀、满涂、无起泡翘边、气孔和破损,不可过薄或过厚,漏刷露底,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次垂直。在天沟檐口处应顺一方向涂刮,尽量减少搭接。涂刷最后一遍前,应先在伸缩缝、落水口、女儿墙泛水、透气管、排气道等细部节点铺设无防布增强材料,进行密封防水处理,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搭接缝相互错开,收头处理应多遍涂刷或用油膏密封。

(7)加强成品保护,在涂膜未干前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其它作业,涂膜层上不得直接堆放物品,涂膜防水材料完全干固成膜后,按规范进行淋雨或浇水试验,检查涂膜厚度及防水质量,合格后,再进入泡沫挤塑板及屋面瓦铺设工序的施工。

4 施工效果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后,经过几次的连续降雨过程,所有的别墅屋面均未发现渗漏水现象,得到了公司和建设、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

上一篇:学风工程下一篇:冷链物流的困惑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