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剖宫产术(共7篇)
急诊剖宫产术 篇1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的最常见的妇产科手术,在有些特殊紧急情况下,如脐带脱垂、胎盘早剥、先兆子宫破裂、急性胎儿窘迫、横位、频发晚减等,需行紧急剖宫产术,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及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有很多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引入到急诊剖宫产手术中,观察其手术护理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剖宫产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20~45岁,体重为50~86 kg,其中急性胎儿窘迫33例,臀位20例,巨大儿13例,子痫前期7例,骨盆狭窄7例,宫缩乏力13例,脐带脱垂7例;对照组年龄20~44岁,体重51~85 kg,其中急性胎儿窘迫34例,臀位19例,巨大儿15例,子痫前期7例,骨盆狭窄6例,宫缩乏力12例,脐带脱垂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出现病情变化时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所预见的问题主要有产妇恐惧焦虑心理、器械药品的准备是否合格、急诊术中人员管理、麻醉配合、产妇病情观察及新生儿窒息等问题。
1.2.1 术前预见性心理护理
急诊剖腹产手术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和家属心理非常恐惧和焦虑。术前,当产妇进入准备室后,护理人员积极热情地与产妇沟通,向产妇讲解麻醉的方式及麻醉后的感觉、手术的体位摆放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语调轻柔,态度和蔼,消除产妇的思想顾虑。
1.2.2 术前器械药品的预见性护理
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准备好剖宫产术用的器械,备好呼吸机、氧气、气管插管及急救药品,检查产妇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手术床的调节功能是否正常、急救药品是否齐全、血源是否充足,以防紧急情况发生、延误抢救时机。
1.2.3 术前护理人员的预见性管理
手术室是一个各科协作、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手术过程中各类人员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组专门成立了急诊剖宫产手术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织协调医师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确保急诊手术过程中紧张有序及护理人员各项操作快、准、稳。
1.2.4 术前麻醉配合的预见性护理
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工作,严密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学氧饱和度、动态心电图情况,观察产妇是否有头晕、胸闷、心悸等反应。由于麻醉阻滞导致动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会引起血压下降,护理人员应预见性地在上肢较粗静脉用18#套管针提前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用药。为保证体循环内有足够的循环血量维持麻醉的血压平衡,术前给予扩容液体输入。由于林格液是人体的等渗液,行钾离子、500 ml林格液静脉滴注预防低血压。对由麻醉平面过高、手术刺激及迷走神经牵拉等引起的恶心呕吐,可采取相应的升压、吸氧等措施缓解,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吐药物处理。
1.2.5 手术配合的预见性护理
巡回护士帮助患者取平卧位,下肢稍抬高,这样有利于静脉血流回心脏,在麻醉后将手术床向右倾斜约15°,将妊娠子宫向左推移避免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术中失血、失液及环境等因素容易导致产妇低体温的发生,术中巡回护士应注意对非手术部位的保暖,保持术中布单、敷料的干燥,加盖U形保暖被,将输入或冲洗的液体加温至37℃时使用。
洗手护士要有强烈的急诊观念,熟悉手术步骤,积极配合主刀医师,动作快、准、稳。术前清点好器械、纱布、敷料,并在缝合子宫前严格查、再次清点,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1.2.6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及时擦净口鼻的羊水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新生儿氧气面罩、简易呼吸气囊及抢救药品,根据娩出后Apgar评分情况,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和呼吸状况。尽快处理好新生儿脐带,包裹好抱被,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避免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哭声及皮肤颜色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将满意度评价分为3个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2.0±5.8)min,对照组为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低血压13例,呕吐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93例,一般7例,满意率度93%;对照组满意60例,一般27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只有60%。观察组的不满意度为0,而对照组的有13%,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不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剖宫产多以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多胎、瘢痕子宫为主要指征,而这些因素往往造成紧急剖宫的发生,这要求医护人员适应这种变化,在这些情况发生前预见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应对措施,将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预见性护理是近几年为适应外科手术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计划以前及实施过程中,预测患者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定护理目标,提前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有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护间的默契,从而提高了手术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之间配合的默契,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模式比常规遵医嘱护理模式更能有效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满意度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模式比常规遵医嘱护理模式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有效地规避医疗纠纷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莲英,李雪清,羽云燕,等.剖宫产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的改进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82-83.
[2]谢帆影.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4):252-253.
急诊剖宫产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 术前均经阴道试产而不成功。产妇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为 (28.94±6.35) 岁;体质量52~91kg, 平均体质量为 (66.58±7.25) kg;孕周37.5~41周, 平均孕周为 (39.75±0.84) 周;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28例。
1.2 护理方法
急诊剖宫产手术时间紧迫, 需要争分夺秒以赢得抢救时间。巡回护士向产妇简明扼要地介绍手术流程、麻醉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嘱产妇放松情绪, 对其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 尽量缓解其恐惧、紧张的情绪, 取得其配合。询问产妇术前进食时间和进食量, 并做好记录[1]。
备好手术器械、急救药品, 检查各种监护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并请儿科医师到场, 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 既要保证术中用药, 又要保证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的需要。协助产妇摆好麻醉体位, 尽量保持产妇意识的清醒。麻醉完成后将产妇恢复成仰卧位, 以免腹肌松驰使子宫失去腹肌撑托而压迫下腔静脉, 引起回心血量骤减, 导致低血压综合征。当产妇发生恶心、呕吐时, 指导其深呼吸, 并将头偏向一侧, 以防发生误吸。必要时请医师暂停手术操作, 以减少牵拉反射[2]。
术中严密观察产妇意识、面色、尿量,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给予面罩吸氧, 氧流量维持在5~6L/min。手术室保持室温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 注意保暖, 尽量减少非手术部位的暴露。手术过程中注意产妇的反应, 手术开始后由专人陪护产妇, 握住产妇的手给予精神支持和鼓励, 以增强其安全感。手术过程中及时向产妇告知手术进展和胎儿情况, 鼓励其勇敢地克服恐惧情绪,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如发现宫腔渗血时应加快补液速度, 以防发生失血性休克, 同时注意监测产妇的心肺功能, 以防因补液过多、过快而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3]。
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缩宫素以防止产后出血。立即擦净新生儿口鼻处黏液, 尽快吸尽口鼻咽喉处的分泌物, 防止新生儿吸入黏液或分泌物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如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窒息等异常情况, 立即配合麻醉师和儿科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吸氧、吸张肺等处理措施, 同时遵医嘱给予强心、呼吸兴奋等药物。观察新生儿呼吸, 皮肤颜色等, 尽快处理新生儿脐部, 妥善包裹棉被, 注意保暖。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冷静, 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手术完成后清点器械、敷料, 保证数量准确无误,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4]。
新生儿娩出后评分良好者, 应抱与产妇作早期皮肤接触, 并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性别和一般情况。如新生儿情况较差或已死亡时, 不可立即告知, 以防引起产妇情绪剧烈波动, 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5]。
术后将产妇送回病房, 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术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护3h, 直至生命体征平稳。确保各种管道畅通, 告知产妇术后吸氧、保暖的重要性。嘱其进行全身情况的自我观察, 及时发现有无产后出血、泌尿系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嘱产妇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 以促进身体的恢复[6]。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比较, 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 其中发生大出血9例、子宫切除1例,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33%, 未发生一例产妇死亡等严重后果。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7例、窒息2例, 新生儿并发症为5.70%。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价患者情绪状态。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产妇SAS评分明显下降,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注: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P<0.05
3 讨论
由于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的特殊性, 急诊剖宫产情况危急、变化迅速, 如处理不慎可影响到母婴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果断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是每位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应做到紧密配合、有条不紊, 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成功率, 改善母婴结局。
由于急诊手术的时间紧迫, 产妇往往不能做好心理建设, 情绪处于剧烈的波动状态, 尤其对于初产妇而言, 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安慰产妇, 稳定其思想情绪, 可调节其神经体液处于良性状态, 提高产妇对突然来临的手术的耐受力。
孕妇因胎儿发育的营养需求和经阴道分娩的体力需要, 常大量进食以补充能量, 故在急诊行剖宫产手术时常处于饱胃状态。而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影响、腹部牵拉、低血压反应等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使其发生误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如胃内容物反流后被误吸入呼吸道, 可造成呼吸道阻塞、缺氧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术中由专人陪伴, 及时帮助产妇清理呕吐物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实施优质护理, 母婴结局较好,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丽嫦.心理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与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2) :279-280.
[2]上官小影.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4 (3) :315.
[3]倪丽虹, 马美琦, 褚林芳, 等.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 :89-90.
[4]高瑞珍.56例急诊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1, 25 (9) :2515.
急诊剖宫产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0例剖宫产产妇, 其中365例为急诊剖宫产, 作为观察组, 年龄20~34 (26.7±4.3) 岁, 孕周37~42 (39.4±1.7) w;535例为择期剖宫产, 作为对照组, 年龄21~35 (26.5±4.4) 岁, 孕周38~41 (39.8±1.4) w。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硬膜外麻醉, 采取腹膜内剖宫产术。即在产妇子宫下段作横切口, 取出胎儿。子宫下段是子宫峡部的延长与伸展, 且子宫下段的宫壁具有弹性、韧性也好、肌层薄及伸展性也较好, 同时血窦少, 肌层为交叉分布。切口比较容易扩大, 撕拉时切口出血较少, 子宫壁层腹膜以疏松结缔组织与子宫下段肌层相连, 比较容易分离, 且患者术后愈合好。子宫切口具有腹膜覆盖, 减少了术后与大网膜、肠管、腹壁等粘连, 术后并发症低。患者再次妊娠时, 子宫破裂率较低, 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取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和, 取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征对比
观察组手术指征占前四位的是头盆不称、宫缩乏力、活跃期停滞、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手术指征占前四位的是宫内胎儿窘迫、骨盆狭窄、臀位、瘢痕子宫,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71%较对照组的16.07%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相关数据表明, 我国剖宫产几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市级以上的医院剖宫产几率已高达40%~60%, 远超过发达国家[2]。其主要原因在于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引起剖宫产指征被放宽, 麻醉、抗生素的应用、急救等手术步骤的简化, 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 降低了并发症几率, 提高了安全性, 由于产妇过分紧张, 待出现规律宫缩时或产程有异常时, 对疼痛的恐惧及担心等, 使其不愿意试产, 便要求剖宫产[3]。
择期剖宫产具有很多优点:安全性较好, 并发症少, 适应证广泛。不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医源性早产、剖宫产儿体液免疫影响等。因此, 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在临床上, 急诊剖宫产并不少见, 在进行胎心监护时发现胎儿窘迫, 评估难以纠正时, 应立即剖宫产[4]。本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指征占前四位的是头盆不称、宫缩乏力、活跃期停滞、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手术指征占前四位的是宫内胎儿窘迫、骨盆狭窄、臀位、瘢痕子宫。两者手术指征的区别在于择期剖宫产是产妇在分娩前甚至在孕前便存在的, 例如骨盆狭窄。而急诊剖宫产是产妇分娩开始后出现的情况。由于急诊剖宫产较为危急, 多数均得不到纠正[5]。
本研究中, 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切口感染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0.14%, 较对照组的16.07%差异明显, 此结果说明, 急诊剖宫产具有更多的危害性。笔者认为在产妇临产或待产过程中, 如果产妇或胎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且短时间不能够阴道分娩时, 应选择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 以保证母婴安全。而临床上应果断处理, 一旦做出决定, 应立即实施,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6]。
综上所述, 急诊剖宫产比择期剖宫产对产妇的危害更大, 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尽可能减少急诊剖宫产几率, 同时也要果断及时处理,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刘振.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25 (21) :102-103.
[2]黄隶.剖宫产手术的时机的选择判断[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16 (5) :25-27.
[3]贺茂莲.妊娠预产期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4 (52) :12-16.
[4]章朝霞, 王先荣.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 2012, 18 (31) :114-115.
[5]欧阳谦, 易旺军.选择性剖宫产与急症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5) :43-44.
急诊剖宫产术 篇4
1方法
全身麻醉实施方法[1]: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 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常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手术者术野消毒、铺敷完成后, 静脉依次缓慢推注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08~0.1 mg/kg、芬太尼0.2~0.5 μg/kg麻醉诱导, 面罩紧闭手控呼吸, 呼吸频率28~32次/min, 潮气量250~300 ml/次, 同时环状软骨处加压, 气管插管时嘱术者开始手术, 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潮气量8~10 ml/kg, 频率12次/min, 吸入浓度为0.8%~1%的异氟醚, 静脉泵入异丙酚2~3 mg/ (kg·h) 复合维持麻醉。麻醉诱导期至分娩期 (I-D间期) 控制在10 min以内, 胎儿娩出后, 给予芬太尼2~3 μg/kg静脉滴注。术中间隔30~40 min加用维库溴铵1~2 mg, 术毕前30 min停止吸入异氟醚, 异丙酚泵至术毕前5 min停药。
2讨论
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的管理, 既要避免不良应激反应对产妇、胎儿的不利影响[2], 又要考虑到麻醉诱导药物本身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特别是对胎儿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所以, 此类患者全身麻醉的关键在于对药物的合理选择上, 既要保证产妇的安全, 满足镇静、镇痛、肌肉松驰等, 又要保证胎儿安全, 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同时避免在药物通过胎盘屏障的高峰期取出胎儿。与手术者密切配合, 尽量缩短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的时间, 减轻全身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可在手术医生铺巾时开始诱导, 对预计插管不困难者, 在行插管时嘱术者开始手术。Checks等研究了全身麻醉药对窘迫胎儿的影响, 认为1%异氟醚不会抑制胎儿对缺氧的生理反应, 胎儿脑血流﹑氧供及脑低代谢水平均可维持, 异氟醚可增加脑血流, 降低大脑代谢水平, 使大脑氧供与需氧量基本保持平衡。临床研究也证实吸入浓度为1%异氟醚对窘迫胎儿无不良反应, 用于剖宫产较为安全。异丙酚为水溶性乳剂, 可透过胎盘, 大剂量使用 (用量超过2.5 mg/kg) 可抑制新生儿呼吸。此药静脉注射诱导起效快, 诱导平稳, 苏醒迅速平稳, 无肌肉自主运动, 无咳嗽呃逆等不良反应, 小剂量使用 (用量≤2.0 mg/kg) 对母体、胎儿、新生儿没有明显影响。芬太尼为麻醉性较强的镇痛药, 小剂量单次静脉注射作用时间为30 min, 对循环影响轻微, 起效快, 时效短, 易控制, 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迅速, 但大量重复使用易产生蓄积作用, 易产生延迟性呼吸抑制, 且芬太尼易透过胎盘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 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给药方式、剂量、用药时间。维库溴铵为非去极化肌松药, 用于全身麻醉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的肌肉松驰, 且无肌颤, 维持时间30~90 min, 无阻断迷走神经作用, 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临床剂量的维库溴铵对胎儿并未显示副作用。目前也有文献报道氯胺酮和硫喷妥钠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术, 氯胺酮可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 影响的程度与使用的剂量有关, 此药有催产、消除镇痛、增强子宫肌张力和收缩力的作用, 对新生儿无抑制, 偶可引起新生儿肌张力增强和激动不安 (有的占2%) 。硫喷妥钠可迅速通透胎盘, 大剂量使用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故剂量不超过7 mg/kg, 但该药维持时间较短, 当I-D>5 min时往往需追加用药。
饱胃患者行急诊手术比较常见, 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麻醉风险大, 处理不妥可能出现严重后果[3]。在实施麻醉前, 备好吸引器, 在正确评估孕妇的气管插管条件后, 选用异丙酚、维库溴铵、小剂量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 且在面罩给氧时, 予高呼吸频率、低潮气量手控呼吸, 同时按压环状软骨压迫食道口以预防返流及误吸。药物起效后迅速插管, 插管成功后即气囊充气快速控制气道, 尽量缩短麻醉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至气管插管的时间[4]。
在手术医生完成消毒铺敷后开始诱导麻醉, 气管插管和手术同时进行, 控制I~D间期在10 min以内, 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满意, 产妇术中镇痛肌松好, 子宫收缩满意, 顺利、安全完成手术。但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相对禁忌证较多, 如肥胖、妊高症、饱胃急症、气道管理困难。因此, 麻醉医师应在孕妇安全、胎儿利益及手术要求三者中权衡利弊, 选择有利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麻醉,管理,剖宫产
参考文献
[1]明安绍.硬膜外和全麻的比较.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85 (6) :112.
[2]王明安, 周昌苟.产科麻醉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2:210.
[3]李仲廉, 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 :119.
急诊剖宫产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0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 所有产妇中不包括妊娠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传染病以及精神异常等。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 产妇年龄21~34岁, 平均 (27.5±6.9) 岁, 其中初产妇28例, 经产妇22例, 平均孕周 (39.1±1.2) 周;对照组, 产妇年龄22~34岁, 平均 (27.8±6.2) 岁, 其中初产妇26例, 经产妇24例, 平均孕周 (39.2±1.1) 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 采用硬膜外针穿刺, 并将腰穿针置入到蛛网膜下腔, 并注入2.5 ml 0.5%布比卡因, 退出腰穿针, 硬膜外穿刺针向头侧3 cm备用[2]。
1.2.2 对照组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采用硬膜外针实施硬膜外穿刺, 同时向头侧方向3 cm置管, 将4 ml 2.0%利多卡因注入, 根据产妇的实际反应情况选择是否追加用量[3]。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和差三种, 其中优:产妇在术中没有感觉到疼痛;良:产妇在术中出现了轻微的牵拉疼痛;差:产妇在术中感觉到明显的疼痛, 需要继续进行麻醉;优良率= (优例数+良例数) /总例数×100%。 (2) 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恢复知觉时间。 (3) 麻醉前与胎儿娩出后产妇的血压、心率。 (4) 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恢复知觉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不同时间产妇血压、心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麻醉前和分娩后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产妇麻醉前和分娩后的血压、心率方变化较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观察组产妇中出现1例呕吐, 1例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产妇中出现2例呕吐, 2例低血压, 3例心率缓慢, 4例在术中出现寒战,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5, P<0.05) 。
3 讨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 许多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妇女都准备生二胎, 针对高龄孕产妇这一社会现象, 剖宫产手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胎心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伴广泛出血、宫缩无力等异常情况需要进行急诊剖宫产实施治疗[4]。剖宫产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需要对产妇实施麻醉处理, 但同时又和其他常规手术存在着不同, 麻醉方式不当不仅会对产妇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同样也会造成影响, 因此在临床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该谨慎选择麻醉方式[5]。
剖宫产手术常规麻醉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方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在术中可发挥一定的镇痛作用, 在剖宫产术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6]。但是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统计, 会出现10.0%~25.0%的骶部神经阻滞不全, 产妇在术中会感觉到手术操作的牵拉疼痛, 而且在麻醉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麻醉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延长产妇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延长以及患者出现的牵拉疼痛均需要连续使用麻醉药物, 无形中使得麻醉药物的用量增加, 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的也会提高, 产妇需要承受的痛苦也会增加[7]。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则是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有效地结合到一起, 这种麻醉方法不仅可以继续保留硬膜外麻醉方法的优点, 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经腰麻的优点也融入其中, 这样的麻醉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麻醉作用, 阻滞效果更加全面, 同时具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8]。对产妇实施麻醉后, 在很短时间内可发挥麻醉作用, 便于尽早开展手术, 减少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风险, 同时由于其麻醉药物用量相对于常规的硬膜外麻醉药量减少,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会降低[9]。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此外, 观察组产妇的心率、血压变化方面不太明显 (P>0.05) , 对照组变化较大 (P<0.05) , 这可能是因为对照组产妇在麻醉中麻醉效果较差, 产妇承受的痛苦较大, 会在手术中出现不自主的战栗, 使得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这些产妇生理指标的变化会不同程度的对产妇的生命安全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安全性较低。不过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也会引起部分产妇出现血压下降, 因此, 不管是那种手术麻醉方法, 在术中一定要做好相关指标的监测。
综上所述, 对于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在麻醉过程中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不仅麻醉起效时间快, 而且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较为稳定,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诊剖宫产手术效果的影响,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的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0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麻醉诱导时间、产妇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麻醉前和分娩后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产妇麻醉前和分娩后的血压、心率方变化较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在麻醉过程中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不仅麻醉起效时间快, 而且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的相关生理指标较为稳定,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剖宫产,麻醉方式,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1]邓永富.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可行性探讨[J].当代医学, 2015, 21 (2) :150-151.
[2]黄文欢.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9) :150-151.
[3]黄丽洁.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麻醉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21) :277-278.
[4]刘国强, 高保柱, 华伟.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3) :421-423.
[5]王志刚, 曹观海.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9) :96-97.
[6]吴文书.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2, 18 (16) :96-97.
[7]吴丽娜, 高翔, 陈彪.2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 (5) :784-785.
[8]关军, 于振峰, 高志红.不同麻醉方法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 (5) :135-136.
急诊剖宫产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产妇2 156例, 行急诊剖宫产手术619例。产妇年龄18~43岁, 平均年龄 (25.6±4.2) 岁, 初产妇481例, 经产妇138例。手术均在硬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根据产妇手术日的单双日将619例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4例和观察组29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按传统的手术室工作流程, 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 按手术需要准备常规物品、器械及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 在手术室门口接待产妇, 核对一般资料并做好交接, 与产妇短暂交流, 简单询问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等。术中嘱产妇配合手术, 做好相关记录, 术后将产妇送回病房。
1.2.2 观察组护理
制定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计划, 将计划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为: (1) 术前访视:接到手术通知后, 一名手术室护士按手术需要准备常规物品、器械等, 另一名手术室护士迅速到病区做术前访视, 在病区做好手术交接。访视重点包括做自我介绍, 获得产妇信任;查阅病历了解产妇的婚育史、孕期孕周、既往史、手术史、有无产科合并症及药物过敏史等;观察产妇身体一般状况、体型、肢体活动、产程情况、有无胎膜破裂和胎盘早剥及胎儿情况;向产妇介绍手术室位置及环境条件, 详细解释手术麻醉方法和手术麻醉体位;嘱产妇放松情绪, 配合手术, 并护送产妇到手术室。 (2) 放置舒适体位:巡回护士用身体拦挡产妇, 协助产妇摆放麻醉和手术体位, 随时询问产妇要求, 要求动作轻, 尽量减少隐私部位的暴露, 或尽可能缩短暴露时间并适当给予遮挡;在产妇的臀部、踝部、上臂部等处垫上海绵垫, 以减轻身体不适。 (3) 心理舒适护理:采用一对一方式, 护士始终陪伴着产妇, 随时与产妇沟通, 鼓励表扬产妇做母亲的伟大;告知产妇麻醉穿刺可能产生的不适, 转移其注意力;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表情、生命体征, 触摸产妇额头, 握握产妇的手, 按摩颈部, 询问产妇需求, 告知手术进程;取胎儿时帮助产妇做深呼吸, 放松身体以配合手术;胎儿取出后, 用录音笔记录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第一时间拍照留念, 告知产妇孩子性别并让其辨别, 让胎儿与产妇脸贴脸、手牵手进行初次亲密接触, 并祝贺产妇的伟大, 夸奖孩子的可爱和“赤子”的漂亮。 (4) 手术结束时的舒适护理:手术结束时用温水纱布擦净产妇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 为产妇整理好衣服, 盖好被单注意保暖, 告知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护送产妇及孩子回病房, 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向家属告知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1.2.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术后第一天由专人到床旁对产妇进行回访。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产妇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询问剖宫产手术的心理状态。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 /总例数×100%。
1.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情况、既往手术史、产科合并症、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情况均具可比性, P>0.05。两组产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两组产妇手术中心理状态见表2。
注: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χ2=27.138, P<0.01。
注:两组产妇手术中心理状态比较, χ2=30.164, P<0.01。
3 讨论
舒适护理既是一种护理理念, 又是一种护理模式,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2,3,4]。舒适护理模式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为病人着想, 对待病人要有充分的耐心、爱心及细心, 尽可能使病人身心愉悦[5]。急诊剖宫产手术多因出现胎儿窘迫、滞产等特殊情况需紧急结束分娩的一种应急手段, 其特点是时间紧迫, 产妇常常缺乏思想准备, 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产妇往往担心自己或胎儿有生命危险, 惧怕麻醉手术的疼痛和危险, 担心手术后遗症。再加上突然面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和服务人员的更换更加重心理负担。针对急诊剖宫产手术时间紧迫和产妇心理压力大, 手术室护士能否为产妇提供更有效的护理, 使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得到有效的缓解, 提高产妇对手术的满意度。作者医院从护理人员配备、术前访视到术中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做了初步尝试。本组资料显示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达91.53%, 与对照组的83.33%相比, P<0.01, 差异有显著性。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P<0.01, 差异有显著性。作者认为急诊剖宫产手术施行舒适护理是可行的, 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基层医院有效开展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舒适护理, 关键在护理部统一协调下, 转变护理理念, 设计护理流程,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人员配备, 接到手术通知后护理人员的及时介入, 护理方法应从产妇的实际需求出发, 换位思考, 因人而异, 最终以产妇满意度为评价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急诊剖宫产手术619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324例和观察组295例,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急诊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中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达91.53%, 对照组为83.33%, χ2=27.138, P<0.01, 差异有显著性。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χ2=30.164, P<0.0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诊剖宫产手术开展舒适护理是可行的, 能改善产妇手术中的心理状态, 提高产妇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剖宫产手术,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宏, 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 (6) :409-410.
[2]高月林.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1, 9 (2) 上旬版:321-322.
[3]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4) :21.
[4]胡星兰.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8) :30-31.
急诊剖宫产术 篇7
关键词:麻醉, 硬膜外,麻醉, 产科,剖宫产术
剖宫产是难产的主要解决手段, 在其手术过程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1]。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急诊剖宫产患者, 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36例初产妇, 32例经产妇;年龄22~39岁, 平均 (25.6±4.1) 岁;孕龄37~43周, 平均 (40.2±2.3) 周;孕次1~3次, 平均 (2.1±0.8) 次。产妇所采用的剖宫产术式均为低位横切口术式, 肝肾功能均正常, 胎儿情况均良好;排除传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症、有畸形胎、死胎等产妇。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 均对其Sp O2、血压、ECG进行常规检测, 在对其实施面罩吸氧之后即可开放静脉通道。其中对照组患者在L2-3间隙穿刺, 将2%利多卡因4ml从硬膜外进行注入, 如果5min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即可继续注入9~15ml, 以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维持。观察组患者则在L3-4或者是L2-3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 穿刺于蛛网膜下腔, 同时将2ml 2%葡萄糖溶液和3ml 0.5%布比卡因注入, 之间时间间隔为25s, 等药物注射完毕之后, 即可拔除腰穿针。经硬膜外将硬膜外导管针头向患者外腔内进入约3.5cm, 并采用针刺法对其阻滞范围进行确定, 依照其手术时间和麻醉平面给药。手术完毕后, 将硬膜外导管和镇痛泵连接2d, 选用6mg吗啡、35ml利比卡因以及6mg氟哌啶溶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作为镇痛液。两组患者如果麻醉效果不理想, 可以给予少量麻醉辅助药物。
1.3 效果判定
患者完全无痛, 腹肌松弛, 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辅助药物, 为优;患者镇痛效果良好, 其腹肌较松弛, 牵拉具有轻微疼痛或者略感不适, 为良;患者镇痛效果一般, 腹肌紧, 疼痛感明显, 需要使用麻醉辅助药物, 则为差;患者疼痛明显, 无法实施手术, 则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定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手术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剖宫产是急诊常见手术, 其对于麻醉效果的要求是起效快、腹肌松弛性好、能够迅速将胎儿取出, 同时能够对胎儿宫内窘迫症状进行控制, 确保母婴生命, 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总体来说其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比较高[2]。近些年, 在急诊剖宫产产妇麻醉中最常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虽然两种麻醉方式失败率均比较低, 同时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条件, 但是其中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临床应用中, 普遍存在阻滞不全、起效慢、肌肉松弛性不好等缺点, 其麻醉效果满意率较低[3]。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并且用药少, 产妇腹肌松弛性好, 对胎儿产生的影响比较小, 因此其应用效果也更为显著[4,5,6]。
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最佳时间为进入活跃期, 即产妇宫口开大2~4cm时进行较为合理, 产妇分娩早期进行腰硬联合麻醉, 会造成宫缩频率减小, 减弱宫缩强度, 等到产程活跃时, 采用椎管内麻醉会对产妇子宫失去应有的效用。如果应用过早, 也会造成宫缩抑制, 应用时间过晚, 就已经失去了无痛分娩的临床价值。在研究中发现, 在产妇宫口扩张到3cm, 即活跃期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 镇痛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和采用普通麻醉的对照组比较, 活跃期明显缩短, 在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两种麻醉方式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7]。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定优于对照组, 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亚军, 冯宇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急诊剖宫产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6) :14-15.
[2] 任海雪.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 2012, 33 (6) :1179.
[3] 涂艳琴, 郭会敏.237例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并发症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5) :114-115.
[4] 余小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0) :63.
[5] 方浩然.探讨硬腰联合麻醉无痛分娩200例局麻药停药适当时间[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20 (13) :162.
[6] 孙秀静, 宋雁.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活跃期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 2008, 23 (1)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