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效能论文

2024-06-29

德育效能论文(精选5篇)

德育效能论文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峰,这就是人的自尊心。”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从一个人的心理、生理发展来看,也是他们心理定势形成的不可替代的时期,这正是一个人生长高峰期、心理转折期、受教育的最佳期、违法坠落的危险期。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可以使人终身收益。所以我们每位班主任必须努力挖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尊心、自爱心,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主动向上的动力。

德育的核心是育人,它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德育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充满爱的有效交往过程。要提高德育效能,班主任必须成为爱的艺术家,给学生施以爱。因为师爱是理解教育奥妙、开辟学生心灵的钥匙,能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并使学生产生爱的能力,进而升华为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所以爱的教育是爱国主义基础情感教育。

一、师爱———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世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和师爱,只有这两种爱是无私奉献、一无所求的。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情感和心灵的融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学生只有对班主任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会向其敞开内心世界,班主任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德育效能,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能。前几年我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除数学外其余科目都不及格,我想利用这“闪光点”来调动他的积极性,请他帮班上数学成绩差的同学补习,目的是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不料,我刚刚讲完,只见他绷着脸讲:“你说得多好呀,我为大家,谁为我?”一边说着一边打着口哨走了。他为什么这样?我连续进行多次家访发现,原来,他三岁时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一起生活,但父亲性情暴躁,很少给他关心爱抚。针对了解的情况,我决定用我的一颗慈母之心给以爱,使他情感上得以安慰,理智上得以调整,自尊心获得补偿,用集体的温暖让他重拾“家庭”的欢乐。有一次他的脚扭伤,我陪他去医院回来的路上,他竟扶着我的肩上哭了,他说:“老师,人家都说世界上母爱最伟大,可我从小失去了她。今天,我才真正得到这比母爱更伟大的老师给予的爱,这种爱使我树立信心,对生活充满勇气,老师,我一定用你给我的爱去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在全体任课教师帮助下,他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切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后进生的心里同样有着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须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面对我们的学生,决不容许有被爱“遗忘”的角落。

二、师爱———最能挖出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潜力

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在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信任时才会调动起内在的自我教育力量,才会对自己的言行有责任感,才会使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从小性格孤僻、自卑又自傲,往往以自己的方法对待社会、评价自我,以自己的情绪对待学习。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体会到师爱必须从疏导启迪心灵入手,调动其内在的自我教育潜力,因为教育心理学指出:调动人与人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如果教师既对学生投射殷切的希望,又能根据学生的成功发展的可能提供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可以转化他的自信心,成为推动他前进的动力。

我给那个学生讲了很多古今中外奋斗者成长的过程,让他知道人的一生不都是平坦的大道,而面对生活中的崎岖小路应如何做,面对前进道路上坎坷不平又应如何拿出勇气去战胜,我告诉他“强者是创造机会,弱者是等待机会”,要学会主宰自己,永做生活的强者,让他明白自卑就是自我埋没,要做进取者,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拿出100%的努力来争取。我为他创设各种机会让他在学习生活中增强信心、勇气。还利用他字写得好这一条件,让他担任黑板报编辑,在开家长会时,由他在黑板报上写大标语、画图案。当这一切得到家长、教师、同学的肯定时,他内心表现出欣慰喜悦之情。他开始主动接近教师、同学,能畅谈自己的思想。这一切使我深深体会师爱可以挖掘出内在潜力,使师生间心理距离贴近,使学生产生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力量。

三、师爱———最能抓住教育契机,创造互爱环境,使师生感情共鸣

按心理动力场分析: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空间进行,这种空间可以是父母的爱护,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互爱环境,这样才会使德育产生效应。

我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学校的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各种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集体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催人奋进的环境里,让每个学生获得向上的动力,师生间的美好的心灵相互映照,以赤诚的胸襟相互温暖,以坚定的信念走向明天,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价值的人,从而体现出人生的真正价值。

无数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学生没有感到受教育却受到终身难忘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事实又同样有力地证明了德育的无声渗透———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持久的教育效果。我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使爱的情感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上升,使学生从爱父母、爱同学到爱事业、爱祖国,爱的情感一层一层升华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活动主题鲜明,让学生唱主角,让他们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不仅增强才干、增进友谊,而且使师生间、同学间心理相容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不留教育痕迹时都受到终身难以忘却的教育。

摘要:本文对师爱的德育效能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要提高德育效能, 班主任必须成为爱的艺术家, 给学生施以爱。

关键词:班主任,师爱,德育效能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实用工作方法100例.

德育效能论文 篇2

一、关注生活体验,谋求认知和体验相结合

儒家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识事明理”,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人们的“识事明理”能力要靠体验。在中国古代,“学”和“悟”本来就是相通的。东汉学者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解释道,“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就是说,学就是觉悟,而悟是用心去体验。

政治课教师应从高中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入手了解其在日常实践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是有疑问、有困惑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矛盾,使其能够正确地理解社会现象,作出正确地判断。有的教师上课时为了避开被诘问,往往避实就虚,从大处着眼,进行抽象的教育,对学生关心和急于了解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下课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样的政治课是毫无效率可言的,对高中生的人格发展和信仰的选择是不利的。因此,教育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其在实践生活中对理论和原则的真实体验,对其正确的意识进行鼓励,不正确的想法进行引导和纠正。

同时,应创造和丰富能让体验者置身其中的各种关系和情境,引起体验者丰富的实践体验。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受,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切实有效。因为受教育者总是在主体所参与的实际情境中接受影响的,作为教育理论的外部因素只有成为学生的体验对象时,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作用,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所以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思想感情等因素,从而引导其接触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影响,并创设情境使其体验实践关系,促使其提高判断能力。

二、学思并重,坚持教育引导和学生自我修养相结合

儒家不仅强调“学”,而且注重“思”,主张学和思结合起来。“思”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是修养的重要一环,其包括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为了阐明“思”的范围,孔子提出了“九思”的基本原则,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即是要求思考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孔子又说:“见贤思齐者,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这是说,看到贤人,应该考虑向其看齐,遇到不贤者,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其类似的错误。如果通过深思,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那就应该持之以恒。虽然儒家提倡学思并重的修养方法有不少的封建糟粕,可是其将学和思结合起来,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性主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识的内在规律,是值得称道的。

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不同于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其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智力水平迅速提高但主观片面性较大,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相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抉择时,很容易因为缺乏主观理性的引导而迷失方向,这也是一部分高中生选择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中反映出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样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高中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德的教化。这是一种认识误区,说明很多学生不了解宗教大部分时间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另外,“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名词,都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

三、重视身教,坚持人格直觉和理性启迪的有机结合

儒家尤其重视身教示范。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身教示范作用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荀子曾经在《荀子?修养》中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命题,点明了教师身教的崇高责任。

身教示范作为一种教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约束和激励,以其自身形象和素质引导受教育者,为理论内容的灌输增加正面的范例和积极的影响,使高中生确立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德育效能论文 篇3

1.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客观因素,一为主观因素。

就客观因素而言,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德育是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的,但家庭教育受家长意志左右,很难与学校德育内容保持一致。其二,社会德育环境的不足。在信息膨胀的今天,大众传媒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影响了社会德育环境。

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德育工作的基层管理者和实施者的自我意志左右。例如班主任教育观念中存在较强的功利性,这是我国当代教育中过度竞争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其二,班主任自身德育理论水平的限制。高中班主任多兼任科任教师,在德育理论上可能仅处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经验阶段,缺乏深入研究,对德育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

2.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教育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高中教育更多地是为高考服务,学习被很多学生、家长、老师当作一种考入名牌大学、考入重点院校的工具,学习文化知识的真正意义被忽视了。班主任是高中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的实践人,是塑造高中生人格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要提高高中生的道德水平,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的思路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与思想来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和思想,以此来提升德育工作效能。

第一,要坚持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德育工作本身是一个系统化、长期性的工作,其工作方法、目标都随着社会文化、思想趋势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产生影响。但不管如何变化,教师都应当坚持德育的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过早接触社会事物的同时也能够及时掌握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

第二,始终坚持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以学生的需求为引导,由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班主任应当灵活运用教育学方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到德育工作中,以育人为本质,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第三,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前文也提到,德育工作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保证工作的效率和频率,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具体建议

第一,深化德育工作的观念。首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德育观念,强化责任心,狠抓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水平。其次,要多做德育研究,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对学生针对性教育的实效性。再者,要完善班主任的个性品质,克服教师个性中的消极因素,提升个人魅力。最后,要注重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应用,辅助提升德育工作的实践效能。

第二,完善德育目标。首先,要坚持传统德育的基本内容,重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其次,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问题是当代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毅力等。最后, 要重视时代精神的培养。

第三,探索新型的高中德育方法。笔者从实践角度提出以下三种应用方案: 其一,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例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道德模范的生活作风,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和建立自身的思想观念;其二,弱化传统的说教模式,强化隐性教育,即以心理引导、熏陶、激励等形式进行隐性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与需求,规避说教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三,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本身所解决的矛盾重点是信与不信、行与不行,这类矛盾解决的最佳途径是亲身体验,只有学生自身参与,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德育效能。

本文整体探讨了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的问题和提升策略,提出观念改善、目标明确化、教育方法创新三个建议,希望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就目前我国高中德育现状来看,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出适应社会现状、教育现状的方法和策略,以此提升德育效能。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高速变革期,大众的思想观念差异化明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和西方文化传播背景下,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很难满足当前人才培养中的“德才兼备”的要求。由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效能的思路和具体建议,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策略与参考。

德育效能论文 篇4

一、合理组合团体成员,统一行为规范

在中职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中,为了让团体辅导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必须首先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分组与组合,统一团体成员的行为规划,这样才能激发团体动力,增强团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说,团体动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成为影响人际互动和团队力量的关键因素,是团体辅导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性格气质等特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一个班级的中职学生划分为4-6个小组,从而在每个小组内部和小组间都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团体内部的成员在团体活动中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例如,在一个团体内部,有外向型的成员,也有内向型的成员,有具有领导力的成员,也有执行力强的成员,这样更有助于在团体内部实现优势互补。此外,为了有效约束团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制订所有成员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这样能够有效保障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选择团体辅导的活动主题,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对团体辅导活动的科学选择,是实现团体辅导活动德育功能的重要基础,所以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科学选择团体辅导活动的主题,增强团体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改善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职学生人格素质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对于团体辅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实际需要,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而确保中职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多从中职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活动中面临的德育问题来开发和选择团体辅导活动,深入贯彻和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增强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性格品质的不断改善。例如,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减少中职学生沉溺网络、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和开发不同的团体辅导活动,如“善待周围的人” “相亲相爱一家人”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团结就是力量”等团体辅导活动,可以使中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下增强个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有效的人际交往中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帮助他人以及征求他人的帮助。

三、做好团体辅导的过程监控,提升团体辅导活动的效能

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过程是否规范与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中职学生德育活动中的效能,所以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加强对于团体辅导活动开展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确保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要积极创设友善、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做团体辅导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在各个活动环节要多对学生进行关爱和引导。其次,随着团体辅导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每个团体内部,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和冲突,这时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调节,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与行为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再次,教师要重视对于每个中职学生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态度、感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及时发现学生道德素质缺陷,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例如,对于“欣赏自己与他人”的团体辅导活动,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监控班级所有学生的自信心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势,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善自身行为方式,并逐渐树立起积极的情感,实现自尊心、自信心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为了让团体辅导活动更好的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服务,不断提高团体活动的组织水平和质量,教育工作者还要重视对于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尤其是要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开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团体辅导活动中都可以获得认知、情感上的升华,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成功体验和快乐体验,在相互竞争与分享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集体评价,进而在整体上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团体辅导活动是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在德育中引入团体辅导活动,能够有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增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从而积极的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效能论文 篇5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中职学校的生源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多为中考的失利者, 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欠缺。针对以上情况, 德育课教学需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相统一。但目前, 大多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采用“成人化的标准, 知识化的形式, 课堂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 重理论轻实践,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空洞的理论说教多, 尊重学生个性和实际生活少;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以课堂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忽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缺乏有效的、针对德育教育设计的活动, 教学效能低下;这些原因导致了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失去了吸引力,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也不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针对目前德育课程面临的各种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德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 结合省、市每年开展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以开展社会实践项目为形式, 通过申报课题、开展实践、结题报告等活动, 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能。

二、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现实生活、精神世界与科学世界交流的活动, 是学生将所理解的科学转化、体验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习、生活态度转变和精神提升的过程。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通过发现和提出疑问并在解决困难与矛盾的过程中发挥其聪明才智, 从而深化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培养探究能力。

(二) 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实践中加强对科学认识和技术的掌握

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多种发明创造、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青少年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 将各学科的知识与前人的理论融会贯通, 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和方法的真本领。

(三) 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青少年掌握学习的技能, 领悟学习的方法, 从而具有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 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综合思维技能的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活动从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技能的训练, 激发了青少年极大的科学热情与兴趣, 从而使他们从中受到探索求知的教育, 形成创新意识, 激励自己去发现和再发现。

三、科技创新活动在德育课中的实施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社会实践项目, 既是一种科技创新的活动, 又是一种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学习体验活动。笔者将其做为德育课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开展, 主要由申报项目、确定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含举办主题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评价等环节组成。活动时间原则上是一学年。

(一) 申报项目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印发科技创新活动资料以及讲授科技创新技法,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四周内, 各班完成活动小组的分组, 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 各组限报一至两个主题, 使用申报表进行书面申报。

(二) 确定主题

各活动小组上报项目后, 指导老师将依据项目主题需体现的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要求, 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创造性要求选择的主题, 必须是那些前人没有提出来或者前人已经提出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指导老师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查新, 来确定所选的主题是否具有创造性。科学性要求选择的主题要有事实根据, 实事求是。可行性要求选择的主题必须可操作性强, 立足现有的或经过努力可能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三) 开展调查研究

主题确定后, 各组制定出活动计划表, 开展约一学期的调查研究,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活动开展过程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中, 主要由学生完成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总结整个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 发挥创意,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包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宣传手册、创建论坛和发起微博等。

(四) 撰写调查报告

在调查结束后, 各组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整理调查数据就是将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制成表格或图表, 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背景、目的、实践方法、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和实践结果等。

(五) 总结评价

调查活动结束和报告撰写完毕后, 就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自评就是学生评价自己通过此次科技创新活动, 在思想方面得到的启示, 在知识方面得到的收获, 在能力方面得到的提高。互评就是学生评价小组内的其他成员, 包括评价组员的协作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师评就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 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团结协作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等。

四、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德育课教学效能

(一) 结合活动主题,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开始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时, 教师将结合德育课的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选择关于国计民生的课题, 通过了解活动主题的背景和确立活动目的, 学生就能深入地了解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望、公民的责任。如开展“关于社区老年人文体生活现状的调查”时, 学生在研究活动背景时, 就深入了解到本市老年人对文体生活的迫切需求与活动设施的现状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需“关注老年人文体生活, 营造温馨和谐社会”的呼吁, 表达了对社会的关爱。而在确立课题研究目的时, 也可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如在开展“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时, 学生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目的的讨论, 进一步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出了要“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了自我的责任感。

(二) 通过调查研究,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尊重科学、尊重事实, 在实践中获取科学的数据。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调查资料。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调查, 近距离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很好地培养了中职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在开展“中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念的调查”时,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 就深入地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 从而导致部分中职学生无法顺利就业。通过调查, 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从而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的就业能力, 不会存在过高的择业期望值, 并通过改变就业观念来拓宽就业渠道。实践证明, 参与该研究课题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都比较顺利。

(三) 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根据活动主题, 发挥创意, 设计并组织各种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宣传手册、创建论坛和发起微博等形式的活动。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总结等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提高了组织能力。通过参与活动, 学生尝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实践中形成了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体验和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如在开展“中职学校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时, 就举行《快乐社团, 伴我成长》知识竞赛活动, 举办《弘扬社团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竞赛活动, 举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论比赛, 进行《走进社团文化》的专题采访活动, 创建《中职学校社团建设情况调查》的论坛等, 这些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通过总结及撰写报告,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结束后, 通过及时归纳总结,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 将实践结果升华到理论高度, 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在完成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科学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学生通过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支出进行调查, 然后整理调查数据, 进行分析归纳, 最后撰写调查报告《树立正确消费观, 引导学生科学理财——关于汕头市中学生理财情况的调查》, 提出家长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校应进行理财知识的普及, 学生自身需养成良好的消费观, 从而科学理财的建议。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 需要学生运用“调查、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要求学生善于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 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五) 通过小组合作,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科技创新活动是以个人兴趣为引导的团队活动,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 从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开展主题活动、整理调查数据到撰写调查报告, 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集体协作, 这就要求成员们必须具有团队精神, 懂得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与合作。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让每个成员都融入团队, 一起构想方案, 一起解决问题, 一起克服困难。如开展“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时, 就举办“爱心送关怀”系列活动——汕头市福利院爱心探访活动, 该活动包括“捐爱物, 献爱心”活动, 成立了爱心小组、“爱心送关怀, 倾听爱的声音”活动这三个部分。而在号召本校学生捐物, 与汕头福利院联系并探访孤儿等活动的策划与开展过程中, 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小组内的成员面对困难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最后终于使问题迎刃而解, 该活动得到福利院的表扬, 而爱心活动也引起学生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得到提高, 培养了企业最重视的团队协作精神, 从而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六) 通过总结评价,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 对成绩考核不能只注重结果, 而忽视过程。为了更好地达到德育的目的, 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通过自评, 学生可以如实地评价自己, 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从而扬长补短, 增强自信心。通过互评, 学生可以学习其他组员的优点, 而避免犯相似的错误。通过师评, 指导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 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将德育课堂延伸至社会实践, 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创作, 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 更培养了其勤业、乐业、敬业的良好职业品德, 培养了吃苦耐劳、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提高了德育课的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张群林.青少年环境科学创新实践活动——德育的新平台[J].科教论坛, 2005 (7) .

上一篇:加氢精制下一篇:巷道断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