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措施

2024-10-12

加强管理措施(精选12篇)

加强管理措施 篇1

临时用电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用电安全、供电服务、企业形象和员工的廉洁作风,是供电企业必须紧抓的一项工作。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是供电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的基础。

1 临时用电管理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修房建屋、水产养殖和季节性抽水等临时用电呈上升趋势,造成临时用电客户增多。尽管供电企业在营业稽查、业扩报装流程和宣传力度上不断增强,但临时用电秩序混乱现象却难以令行禁止,仍有部分客户存在不同程度的私拉乱接或挂钩用电行为,不但造成供电企业电能量损失,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临时用电管理模式和收费标准不一或无表用电等情况,极易引发供用电纠纷和客户投诉,给供电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 管理困难原因分析

临时用电客户难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临时用电客户点多面广且分散,分布范围广;二是临时用电具有隐蔽性,用电时间短、季节性强,容易出现“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管理盲区,难以全天候全场紧盯;三是部分客户为了省事、省钱、图方便,对临时用电业务和管理要求不熟悉以及对可能产生的风险估计不足;四是部分单位营业稽查力度不够,未将临时用电纳入长期用电来监管,认为存在的问题也是短期的,从而忽视了临时用电管理;五是员工责任心不强,廉洁从业意识不高,同时考核制度不健全,造成“用公家电、收私人钱”;六是电力宣传不到位,“客户用电必须到供电企业申请”的知晓度不广、客户意识不强。

3 主要管理策略

3.1 宣传为主,预防为先

利用电视和广播等覆盖率高的传播载体,在重点部位的街道、集镇、园区、圩区和灌区张贴宣传标语,组织供电志愿者到人群密集的街道、社区和临时用电较多的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临时用电安全知识,提高客户重视程度;利用供电营业场所和电费发票自身便利条件,宣传办理临时用电的业扩报装手续、流程和基本条件以及安全用电的益处,引导客户自觉抵制违章用电,从思想上提高其安全用电、依法用电的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3.2 细化业务,规范流程

(1)报装入口关。规定客户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照《县供电公司业扩报装实施细则》中的高低压业扩报装的流程和要求办理,凡是临时用电者必须向当地供电所提出申请,由供电所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定临时用电方案,办理相关业扩手续等,并留存相关记录,严禁客户和管片电工私自接电,违规接电。

(2)合同协议关。对临时用电客户在装表接电前,供用电双方必须签订《低压临时供用电合同》和《临时用电安全协议》,明确双方产权分界点、临时用电期限和安全责任后方可用电,切实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合同。严格按照《临时用电管理办法》收取临时接电费,防范临时用电客户电费风险。县公司、供电所和片区电工签订三级目标责任协议书,明确岗位职责。

(3)计量收费关。在临时用电计量箱上张贴供电所名称、计量箱编号、管理责任人等标识,将临时用电计量箱信息数据输入到SG 186营销信息系统,并为客户建立表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电价政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违规收费,为客户开具统一印制的电费发票。

(4)档案归档关。在营销管理系统中建立临时用电客户档案,并在规定工作时限内完成装表、接电业务,杜绝以往临时用电不建档的现象,做到现场资料、系统资料和纸质资料“三统一”。

3.3 租借设备,节约开支

针对客户临时用电时间较短,购置临时计量装置需花费数百元,待临时用电结束后,造成丢之可惜、留之浪费的现象,县公司应定制成套临时用电计量装置,并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临时用电设备档案,在客户办理临时用电时根据双方自愿原则,客户交付少许租赁费和押金租赁临时用电计量装置,临时用电结束后,再由县公司收回临时用电计量装置。这样,既为客户节约开支,也为客户安全用电提供保障。

3.4 定期检查,督促整改

通过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照《县供电公司低压临时用电管理办法》检查到位:一是检查现场用电容量与申请用电容量是否相符;二是检查现场用电情况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三是检查现场表计参数是否与资料一致;四是检查抄表“三率”是否达标;五是检查是否存在私自转供电、超容、超期和临时用电替代正式用电等情况;六是检查是否签订供用电合同和安全协议,对不符合要求并存在安全隐患的,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停止供电。

3.5 加强指导,入微服务

通过现场技术指导、解答客户疑问等方式,引导客户安全用电,告知客户严禁使用“老化线”、“地爬线”、“蛛网线”和“穿树线”等不合格的导线,并对导线对地距离、档距和线间距离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为临时用电开辟“绿色通道”,客户只需一个电话,供电员工立刻上门服务,客户现场填写申请,现场签订协议,并提醒和消除安全用电隐患,方便客户临时用电。

3.6 加强稽查,奖罚并举

县公司供电区域非常大,单靠抄表维护人员稽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定期组织营销部、用电检查办和稽查中心利用SG 186营销信息系统和台区线损分析系统等进行外查内核。同时,利用依靠与临时用电“朝夕相处”的广大群众参与稽查。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对违法临时用电的行为予以相应经济处罚。涉及到本单位员工内外勾结的,一律对事不对人离岗学习3个月,月度绩效和年度绩效直接按“D”档处理,让违规者得不偿失,杜绝此类行为。

加强管理措施 篇2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存货采用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根据历史指标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制定分解存货资金指标给各关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分管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所属单位和个人,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确保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建立岗位责任制控制

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加强采购、验收与入库的控制 材料采购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是采购部门要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3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订采购合同,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二是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三是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四是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加强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订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以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加强领用、处置与消耗控制

一是建立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三是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四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定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5.强化存货预算管理,压缩库存储备

实施存货管理,预算管理是关键。材料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预算根据销售规模等情况编制,上报决策层审批,同意后及时对预算进行分解。月(季)材料采购预算由采购部门根据各单位项目需求及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结合单位现有的材料库存情况,拟订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即临时采购预算,主要是针对市场预测,对价格可能上涨的大宗材料进行临时材料储备。对临时采购预算需慎重决策,必须在对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以免因超储备而影响资金周转

6.加强存货回收复用控制

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如果材料消耗管理得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复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

7.监督与检查

一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二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五是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依托集团公司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适合我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公司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电网 安全运行 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的改造,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个条件是: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可靠的继电保护;高素质的调度人员。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加强调度管理,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并实时安全告警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一、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

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

(一)“三个管好”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站(所)长抽查,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同时在保护校验后或因异常情况保护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

(二)“三个检查”

1.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断路器确已合上外,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

2.停电后的检查: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

3.事故跳闸后的检查: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二、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一)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

(二)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对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2条线路,或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例也应进行分析。

(三)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

(四)使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实时安全告警系统的应用

随着城、农网改造的结束,大部分地区、县级电网所辖变电站基本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职守,电网的运行管理变成操作队加集控中心方式,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是电网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行管理中,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监视所有的电网设备,在事故情况下处理的事件很多,往往手忙脚乱,所以建立和完善实时监控系统的安全预警、在线提供实时操作预案功能,将不安全和灾变问题解决在孕育阶段,对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有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一)安全告警的分类

1.预告信号分为以下几类:

(1)装置故障预警信号包括: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测控装置、无功控制装置、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直流屏、消弧线圈、智能电度表等智能装置(IDE)装置本体发的故障信号、通讯中断信号等。(2)保护信号预警:保护装置发的预告信号。(3)电压稳定预警:母线线、相电压越限,直流屏控制母线电压、合闸母线电压、交流电源越限及失压信号。(4)其它预警:瓦斯信号、主变温度信号,自动化通道检测信号。

2.事故告警信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重要装置故障告警: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测控装置、直流屏装置等重要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保护动作告警:事故情况下保护动作告警。(3)电压稳定告警:电压严重长时间失稳告警。(4)其它告警:主变温度长时间严重过高、长时间低周、综合分析会引起电网失稳的告警。

(二)系统硬件结构

实时安全告警系统是建立在现有的SCADA/EMS系统量测系统的基础上,以实时数据库中大量的量测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过安全告警子系统,快速识别和过滤错误数据和信息,提高实时信息的可靠性,建立符合电网真实运行的实时模型,同时与实时系统协调运行。

(三)技术实现

在SCADA/EMS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安全告警功能模块:

1.利用SCADA/EMS系统大量的量测数据,筛选重要信息,过滤错误信息,建立实时模型。

2.进行信号安全识别,分类显示预告和事故信号。

3.对量测数据和大量的预告信号进行“会诊”,实现综合预警,在线生成安全控制方案。

四、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指挥停送电操作和处理事故过程中,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调度人员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并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

坚持定期安全活动,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真正吸取教训的目的。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

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调度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胜任本职工作。培训工作应以实用为目标,突出技能训练和注重岗位练兵。

(四)掌握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

加强财会信息管理措施探讨 篇4

1 财会信息的特征

财会信息是企业会计目标实现的一座桥梁, 在企业发展中, 企业制定一定的财会目标, 财会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是有很大的影响。

(1) 财会信息是有着私有性的, 财会信息在使用的时候是公共的, 但是在信息生成的过程中是有着其独特的生成环境, 同时在生成的方式上也是有着独特性的, 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具有了一定的私有性。财会信息在进行提供的时候也是有着一定的隐蔽性的, 财会信息在提供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企业的现金信息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 (2) 财会信息是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 很多的企业在经营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 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产生的时候出现了不平等的情况。 (3) 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 是有一定的过程, 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生成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财会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是对发生过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这样就使得财会信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 可以对财会信息的加工时间进行缩短,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2 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会信息失真

科技信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企业在财会管理方面的变化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收集, 同时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判断。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出现了很多的因素影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为了更好的确保企业的发展, 经常会出现财会信息造假的情况, 同时很多的企业在财会信息透明度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很多的企业负责人为了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 就在财会信息形成的过程中对财会信息进行影响, 这样就会导致财会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不同的企业在财会信息失真程度上也是不同的。

2.2 监管力度不够

企业在发展中, 对财会工作的监管力度存在着不够的情况, 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 或者是出现转移资金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对外进行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的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 存在着约束机制不到位的情况, 同时很多的投资存在着个人因素过大的情况, 这样就导致企业在经营中资金控制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子母公司的情况,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流动情况并不能很好的掌握, 这样就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2.3 资金使用效率低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也是企业可以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资金的流动会使得企业无法在继续经营。很多的企业在经营中, 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营运状况, 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以资金作为核心, 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很多的企业在发展中, 会出现资金监管不力的情况, 使资金的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 这样的情况下, 资金使用效率也会下降。

2.4 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目前, 财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影响财会信息管理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 或者是受到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等的影响, 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 从而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 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

由于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很多, 故对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及其内容、频率以及方式等要求各不相同。因此, 要想提高企业的财会信息透明度, 首先就要做好企业财会信息化工作、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等工作, 再者就是要掌握好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内部控制等的工作。做好财务监督的日常化工作, 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要及时准确的获取财会信息, 从而及时、完整以及准确了解所属子公司的财会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要加强财会监督力度, 从而能够及时实行对所属子公司的会计核算, 以及资产资本运营的监督。

3.2 增强审计力度, 强化财务监管

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审计机构, 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并力争将财务实行监督日常化并建立其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财会岗位轮转机制, 从而加强会计业务的质量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从而通过经常性的会计业务综合考核以及财会信息质量考核管理, 最终提高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防范和杜绝企业内部违纪、违规等现象的发生。

3.3 强化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强化企业资金管理, 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在财务信息管理上就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 再者, 就是要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以及定期清查财产制度, 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 此外, 还要对财产进行真实的记录、进行实物保管、定期盘点以及账实核对等措施, 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企业的财产安全, 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

3.4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财务工作质量的优劣, 因此, 必须要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 思想政治以及心理、身体素质好的财务队伍。要注重财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 打牢思想根基, 要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 要对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合理的安排, 尽量做到人尽其责、量才录用, 对于不适合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 要进行合理的分流和职位安排。

4 结束语

加强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 能够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优先权, 从而为企业的财会管理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由行政干预转为依法管理, 节省时间,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 不仅是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 而且也能使企业对市场上的相关变化有更加敏锐的感触。

参考文献

[1]赵军.浅谈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J].中国中会计师, 2007.

[2]阮驰远.从财会信息特征看加强财会信息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9.

[3]李红, 陈利红.小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J].大众科学 (科学研究与实践) , 2007.

政协加强消防管理建议措施 篇5

根据《政协市第二届委员会关于进步加强全市消防工作的建议案》(临协字〔〕33号,以下简称《建议案》)中对全市消防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职责,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就《建议案》中的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长效宣传机制,进步提高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的建议

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为主线,紧扣公安部“大宣传”主题,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为目标,以消防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活动,夯实消防宣传基础,提高基层宣传队伍素质,构筑媒体宣传阵地平台,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媒体联动、单位负责,突出民族特色教育渗透、全民参与”的多民族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体系。今年2月份,市委宣传部、市公安消防支队联合下发《中共市委宣传部市公安消防支队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宣传工作的通知》,部署实施了“家庭消防安全计划”、“消防安全教育学校示范创建”、“聘任社区消防宣传员”、“全民消防安全隐患自查”、“消防站对外开放”等活动,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法,长期、持续的开展宣传教育,普遍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将区、、凤庆县、自治县、自治县、沧源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在年内建成具有初步功能的消防科普教育馆(基地)纳入《年消防工作政府目标管理责任状》,实施跟踪问效机制,建立完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提升宣传教育质量。

二、关于“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断完善消防网络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议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消防工作机制。紧紧抓住消防安全“责任链”这一根本,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云政发〔〕66号)作为重要内容,逐项细化、量化指标任务,推动工作落实。年3月25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市人民政府与8县(区)人民政府和23个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消防基础设施、装备建设、消防经费保障、火灾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同时,8个县(区)也相继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签订到了乡、村、系统行业、重点单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年4月7日,市政府办制定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市消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临政办发〔〕101号),重点部署和安排了今年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工作,并实施责任倒挂制,纳入年底综合考评。

三、关于“坚持文明、严格执法,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力度”的建议

一是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各县(区)政府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制定方案等安排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认真听取消防工作情况汇报,分析、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联合住建、工商、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展开了“地毯式”的消防安全大检查,逐步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精心组织开展了建设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采取法制、行政、经济、曝光等手段,构建政府督查、部门联动、行业督导、单位负责和公安、消防全警动员、新闻媒介和人民群众共同监督的整治火灾隐患责任机制和长效机制,坚决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今年以来,共检查单位3101个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消防违法行为141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8份,对8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实施市、县(区)级政府政府挂牌督办整改,有效整治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二是全市公安消防部门在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过程中,坚持“公正、廉洁、理性、文明”执法,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前移服务关口,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创新消防管理,完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消防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建设;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消防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创建人民满意执法队伍。

四、关于“做好消防“十二五”规划,统筹协调发展”的建议

五、关于“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防控火灾能力”的建议

全市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消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建设以及基本业务经费保障方面给予倾斜。根据《省公安消防总队关于抓紧落实灭火与应急救援装备建设配套经费的通知》(云公消发〔〕58号)要求,今年全市共配套经费787.51万元用于改善消防装备;镇公安消防中队已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并派驻了现役消防执勤力量;沧源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落实新营区建设用地10亩,县消防大队营房建设用地有望在近期纳入当地总体规划。同时,各地紧紧抓住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大好时机,在水库、城市河流改造项目中设置消防取水平台,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增设、补设市政消火栓;紧密结合农村“五改、三治”(路改、水改、电改、房改、灶改和治脏、治乱、治差)等村庄清改工作,将农村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一并纳入综合实施范畴,全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抵御和防范灾害事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关于“加快我市消防特勤队伍建设步伐,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的建议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篇6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管理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成本观念模糊。有些企业成本管理目的仍单纯为降低成本,片面强调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没有抓到本质的东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会使成本降低,但降低的弹性却很小,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提高效率才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在某些情况下,产品成本可能会导致企业短期效益下降,却能在不远的将来带来长期收益和市场占有率。企业成本本应是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等全过程所产生的费用,但我国却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经营的现象。成本管理缺乏战略管理思维,重视对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略对其它领域的成本管理;重视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略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重视产品本身成本水平高低,忽略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等,这种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壮大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有些企业并没有充分認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和遵守和执行上,侧重于宏观需要,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3.对成本的动态变化认识不足,缺乏市场观念。产品在市场价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成本不能无限扩张,只能在保证效益和持平的区间范围内有限伸缩。如果企业成本超过市场价值,就会出现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企业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片面强调高产量,一旦市场需求已饱和或弹性不大,会造成重大损失,企业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对企业成本管理主体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很多企业都对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存在一个误区,误以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及个别人员的事情,而企业的成本、效益等也都是领导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其它部门和个人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事实上,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每位职工都应清楚哪些成本应该控制以及怎样控制等,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每一位职工,只有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5.成本信息失真。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恰当,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今天,直接人工成本降低,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增加,如仍采用人工工时或人工工资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三是利益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等方面进行人为调整,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6.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虽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而我国现在只有约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生产组织和管理还比较粗放。

二、我国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与考核。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种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以便为成本计算和成本考核、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要加强和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监督管理作用。成本管理应与当前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从而调动全体职工从事成本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企业应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应包括产品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还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成本管理应纳入整个市场环境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和风险控制。

3.增强企业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首先,企业领导及广大职工都应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其次,配备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最后,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自主管理意识,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是最低价有效的管理方式,也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要现代化。现代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不仅节省了核算时间,还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满足了企业管理对成本信息不断提高的要求。对于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更符合现实,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5.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广泛,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网络化阶段。会计网络的目的是通过把会计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对会计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发展,进而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系统,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规避风险。 此外,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利用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

6.保证成本信息的有效性。企业要实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必须保证有真实的、及时的、完整的会计成本信息,必须保证所有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等基本数据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情况。同时,成本核算既是对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成本计划实施进行检查和控制的过程,成本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损益。所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方法。

7.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信息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成本管理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所以,要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综上所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有关重要作用,降低成本必须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只有把现代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使会计和管理适应经济环境的调整,才能科学进行成本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韦汉勋.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09(8)

加强电力配网管理措施分析 篇7

电力能源为我国经济各行各业的生产提供动力,在我经济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配网,即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力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设备以及一些支撑电能输送的相关设备等组成的,在电力生产中起分配电能的作用。配网有着点多面广的特点,给城市里各个配电房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电能质量的高低是经济生产的保证,而电能质量需要配网供电的各个环节有序高效运行。因此,加强配网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 配网建设与改造

我国配网建设科学化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配网的建设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标准,配网自动化水平和发展状况相对比较落后。由于没有实施标准化的规划指导准则,导致多数地方存在配网结构不合理,配网设备老化严重,配网线路私拉乱接严重,配网停电时有发生,影响供电可靠性,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

目前,配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配网结构不合理、配网设备老化、线路过负荷、电能质量不合格、自动化水平低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配网结构不合理。配网网架结构薄弱,环供网络未接入。

(2)电能质量不合格,用电电压波动大。

(3)配电网线路供电损耗高。

(4)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低。

针对配网长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电力企业应以合理、科学、高效的指导思想建设配网,推行“绝缘化、高效率、简明化、节能化”的配网。配电设备选型注重绿色节能,减少能耗。推广高效节能的配网设备,新布局的配网工程,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预留远期负荷容量。通过配网建设与改造,优化配网结构,提高电能质量和可靠性,使配网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对用电的需求,提高配网供电经济性。

电力企业全面执行典型规划设计规范,典型规划设计规范遵照国标典设要求,充分体现标准化建设。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主干线截面和分支线截面应采用统一标准,架空接户线应采用集束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配网电缆的选型及截面参照标准化数据。接户电缆的选择分成单相和三相、小容量和大容量的情况选择最优化的方案。

在负荷大的地区推广“双线路,双接入”接线,如图1所示。当其中一供电线路因故障或计划停运时,通过负荷自动投切装置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供电线路继续供电,减少了用户停电的风险,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对近期规划的配网区域优先进行“双线路,双接入”的建设改造,暂不具备条件按“双线路,双接入”建设的配网供区,在供电方案设计时,预留后期接入的空间、通道及接口。

在选择“双线路,双接入”接线方式时,应根据规划需求和现场实际,供电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区域的配网建设改造和供电负荷集中区域优先推广。

2 配网的运行与抢修

配网的运行应确保配网供电安全可靠,同时应尽可能减小运行成本。加强配网设备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配网的安全隐患。对于条件允许的配网线路,可以探索登杆带电作业,在线路不停电的条件下,实施带电更换线路设施,杆塔的作业项目,尽可能的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加强配网施工安全管理,强化作业现场安全,从计划源头开始管控,以检修作业计划为执行依据。生产单位和主管部门协作,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对作业环境复杂、极易造成重特大人身事故等现场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加强安检查处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管控“死角”。作业人员形成自居遵守规章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积极完善并推广生产现场典型经验,

制定配网故障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当故障发生后,当值负责人应根据配变智能终端系统、生产数据库等各方面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分析,并立即安排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配电站内部的设备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汇报主管领导。

配网抢修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

(1)配电站负荷开关故障。常见故障为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故障、电气连接点烧坏等。处理步骤 :1拉开配变低压侧总开关及闸刀 ;2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或负荷隔离开关 ;3验明确无电压后,挂设高压接地线 ;4按标准化作业卡流程进行设备修复或更换 ;5检查正确后结束工作,恢复供电。

(2)配电站变压器故障。常见故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变压器附件(避雷器等)故障、电气连接点烧坏等。处理步骤 :1拉开配变低压侧总开关及闸刀 ;2拉开高压负荷开关 ;3验明确无电压后,挂设高、低压接地线 ;4按标准化作业卡流程进行设备修复或更换 ;5检查正确后结束工作,恢复供电。

(3)配电站低压配电柜故障。常见故障为安装在配电柜内的各个电气元件(断路器、开关、刀闸、熔断器等)的故障或接点烧坏,处理步骤 :1拉开配变低压侧总开关及闸刀 ;2拉开配电房内高压负荷开关 ;3在低压配电屏两侧验明确无电压后,挂低压接地线 ;4按标准化作业卡流程进行设备修复或更换 ;5检查正确后结束工作,恢复供电。

(4)配电站内有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而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应先隔离故障变压器后对其它设备恢复供电,再进行抢修工作。

(5)预计修复时间大于3小时的故障,隔离故障设备后应采用高压临时环供、低压临时搭接等方式先行恢复配网供电。

3 配网的设备管理

结合配网改造工作进行的同时对架空线路的防雷设施进行优化改造,主要做法有 :

(1)安装架空避雷线。实施配网电力设施改造,对绝缘架空线路安装架空避雷线,提升架空绝缘性线路防雷水平。

(2)安装架空屏蔽线。主要在配网架空绝缘线路上采取安装架空屏蔽线,防止发生线路瞬时故障造成线路跳闸,引起供电中断。

(3)安装间隙绝缘子。主要安装在绝缘架空线路上,使用间隙绝缘子,当雷电闪络引发工频续流时,工频续流通过间隙绝缘子泄导工频续流,从而避免烧伤绝缘子和熔断绝缘导线。在雷雨季节,配网线路仍能够可靠供电。

(4)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主要大量用于保护线路架空开关、杆上电缆、杆上熔断器。

(5)安装支线重合器。主要安装在线路大型支干线上,当支线雷击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的规避掉一部分干线跳闸。

(6)改造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主要做法是,在配网线路上每基杆塔上安装三针接地装置,提高雷击工频续流导入大地的能力。在10k V线路杆塔上拆除单针接地针,由于单针接地电阻过大,就会使雷电流流过之后产生电压过高,逆向反击导线,10k V线路杆塔最好采用杆塔自身接地。

(7)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电网,将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大大减小故障停电范围。

4 配网的基础管理

配网点多面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工作难度高,以前配网的建设相对混乱,没有明确的规划标准和规划方案,配网建设选址不科学,地埋线缆与市政管线交错,给配网供电安全埋下隐患。由于一贯重视主网架管理,忽视配网的管理,因此配网的基础数据管理不到位,配网设备的信息不全或不对应,导致配网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混乱,配网供电可靠性不高,抢修效率低。

以配网信息化系统为技术支撑,基层班组、工区技术组、配网调度三级管控,确保配网设备信息准确完备。调度图形系统在GIS电网设备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电气设备之间的拓扑,采用分层分区的配网自动成图规则,在GIS平台上把复杂的地理电气接线图自动生成符合配网生产需求的供电范围图、系统图以及单线图和开关站图三个层次的调度图形,并且同一馈线、设备能够实现在三个层次图形之间的互相自由切换,可以从不同视角管控整个配网,满足配网生产和调度应用需求。完善配网系统图、单线图、开关站图等图形数据,配网工作班组用户直接调取图形数据进行日常管理,实现配网数据的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生技审核、配调审核等岗位对图形数据正确性管控,及时纠正台账设备命名、拓扑连接错误等主要信息,提升了配网拓扑信息正确性,提高数据质量和应用可信度。

基层班组提供配网拓扑、设备台账、生产业务、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以“线、变、用户”为核心,实现输、变、配、低压电网设备协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高效的管理配网设备的系统图、单线图、开关站图,设备的基础台账,存在的问题,配网供电负荷,提高配网数据的准确性。

5 结束语

因此,配网点多面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工作难度高,加强配网的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配网的基础数据管理,加强配网的运行管理,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使配网安全可靠运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社会用电需求量急剧增长,电力配网作为电能输送的重要环节,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输送电源,其重要性也日益显著。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所阐述的加强配网的管理,主要是配网建设与改造、配网的运行与抢修、配网的设备管理及配网的基础管理这四方面。

谈加强市政管理的有效措施 篇8

从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发展形式来看, 市政管理的难度很大,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市民对政府部分单位的管理产生反感, 使得市政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得不到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甚至产生各种形式的冲突, 近些年, 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频频见诸报端。因此, 加强市政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 提高市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一、中国市政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 中国正处于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 人员流动频率加大, 失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 致使城市管理工作量激增, 难度也随之加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城市市政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 由于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 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 为维持生计, 有的只能在城市道路上摆摊设点。对于市政管理人员来说, 那些法律意识淡薄、对违章行为认识不足的外来务工人员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极大地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而且稍有不慎, 便会引发矛盾纠纷, 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二) 城市规划不合理、公用设施不配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层次的居民对于社区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过去城市规划不合理, 管理不科学, 使得布点不均衡, 门类余缺不一, 建筑与交通不配套, 不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由于各地的城市人口正在急速增加, 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正不断加大, 如水、电、煤气等等, 这就使得过去铺设的线路、管道严重不足, 而频繁的道路施工又给市民出行和车辆行驶带来诸多的不便。一座城市公共厕所的数量及管理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 各大城市建设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 公共场所的厕所数量却严重不足, “如厕难”问题已迫在眉睫。这些都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二、市政管理的优化措施

虽然城市的发展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了发展机会, 同时也给城市管理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优化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

首先, 在市政公共产品上实行差别化价格管理。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政公共产品应遵循不谋利、服务百姓的原则。价格应保持在维持供应单位正常运行的水平上, 而对于面向市场开放, 具有竞争性的市政产品、设施, 应放开价格管制, 吸引市场资本进行投资经营, 使其经过充分竞争后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其次, 对于市政设施的建设, 要充分考虑到管理时所要面临的问题。例如, 在架设交通信号灯时, 可以将其与声音配合, 使得通行时可以协助管理人员起到催促的作用, 等待时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 同时也为视力存在障碍的人士提供便利。最后, 划清政府职能与市场的界限。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市民, 为市民提供基本的保障。对于城市管网的建设需要整体的布局和统一的规划, 因此城市管网的建设可以由国有控股公司承接, 生产出来的公共产品应采取市场化形式经营, 面向市场, 通过竞争获取经营权, 向市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在市政公用产品、设施的整体布局过程中, 应根据居民人数规模规划建设。政府在建设及经营过程中, 应起到监督作用。

(二) 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里, 将市政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首先, 政府过去在行使管理权力时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有损公职机构形象, 而借助信息化治理则不然, 它能有效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 符合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其次, 不但节约资源, 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最后, 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透明制度建设。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的市政管理工作中, 可极大地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作为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者, 政府同时又拥有大量的公共信息, 对公众而言, 它处于不容置疑的信息强势地位, 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和市政管理工作相结合, 利于中国的民主建设与法制化道路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市政管理工作, 应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新形势下, 在划清政府职能和市民权益界限的基础上, 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成果, 进一步做好城市市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窦谷山.在实践中探索, 提升市政管理水平[J].城市管理, 2009, (2) .

[2]阚玉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市政管理和服务水平[J].时代潮流, 2008, (6) :25.

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措施探讨 篇9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营林是息息相关的, 一旦营林发展较为滞后, 则会对林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营林在林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林业的发展中, 需要坚持以营林为基础, 并赋予其新的内容。近年来相关营林政策相继出台, 这不仅有效的推动了林业的发展, 而且也更好的确保了造林质量的提高, 加快了林业资源的更新。

1 林业生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中, 由于种子园在建设上较为单一, 不能及时对母树林进行更替, 而且管理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当前苗圃管理工作中, 不能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效的适合, 无论是造林的质量还是数量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在造林工作中, 苗木成本核算投入较大, 不仅树种结构比例缺乏协调性, 而且在选育、引种和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区, 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造林上存在许多短期性的行为, 不利于集约化管理的实现。

2 林业生产的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工业取得了较快的, 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森林资源不断的锐减, 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生产, 通过营林来有效的提高林业资源的更新换代。加强林业生产, 增加增加树木的栽植量, 确保林木健康的生长, 可以有产的防止水土流失, 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还会起到防风固少的作用, 对净化空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树木的数量和质量增加, 可以有效提高绿化率的水平, 更好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营林, 可以有效的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加强林业生产管理的措施

3.1 遵从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林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营林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 也需要确保营林能够更好的与经济发展规律相符合, 在营林工作中避免利用人的主观意识来对营林工作产生影响。

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 可以根据树木生长的质量来对营林造林的指标进行衡量, 提高树木的生长量及成活量。通过对树木成活率、生长率及保存率的统计来对营林的真实状况进行掌握, 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对林业的规划和营造, 而且还能够避免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及随意性, 可以有效的确保营林的实际保有量。在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衡量时, 需要以其品种和区域来进行, 合理对营林生产指标进行制定。

3.2 造林管理

造林过程中, 对于在栽种第一年的树木, 需要在五月分对树苗进行松土和除草作业, 及时对林地中的杂草进行清除, 避免其影响到树苗的正常生长, 为苗木生长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营养及阳光。同时在同年的七月份还需要进一步对栽种的苗木进行抚育, 这种抚育工作通常需要持续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苗木栽种的第二年, 其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需要指派专人对林地进行看守, 避免牲畜对树苗木进行践踏及吃食, 同时还需要在冬季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避免其发生冻害。

3.3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森林单位应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 加快苗圃走向市场的进程, 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搞活苗圃。企业可通过签定回收合同, 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价格等方式保证造林用苗, 促使林木生产经营者在大面积种植的同时保证林木质量。此外, 还可通过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 以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 激活苗圃竞争机制。

企业要在满足本单位的用苗需求前提下, 允许苗圃另寻客户, 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销售市场。对于闲置的苗圃基地, 可以采用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 培育花卉、绿化苗圃、种植经济作物以及驯化野生植物等, 以提高职工收入, 降低育苗投入。

3.4 提升营林质量

第一, 重新定位营林。营林在林业发展的地位并不突出, 甚至被忽视。这是林业发展的缺失, 需要正视营林在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转变思想, 重新审定营林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林业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 落实责任制。落实每名员工的工作内容, 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 落实责任制, 做到赏罚分明。

第三, 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营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保证造林的质量, 做到造林生产的基本任务。

3.5 以市场为导向, 培育优良树种

对集约丰产林的更新树种培育上, 要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培育高价用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同时, 要在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就设计好木材产品的销售渠道。改变认识, 从提高用材林的林木质量上提高经济效益, 而不是加大初植株数。

随着林木工业深加工的发展, 林业生产加工业已经经历了由传统的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 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三个阶段。原料供应成为我们当前研究林产品生产结构、产品布局、产品规模等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 林业生产应该明确市场需求的变化,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现有的丰产林进行调整, 以适应市场需要, 扩大销售口径。

3.6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工作

在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中, 需要将森林抚育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抓, 这项工作不仅技术性较强, 而且具有较大的难度, 所以对工作人员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定期存聘请这方面的专家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抚育知识的培训和讲座, 确保其在抚育工作中能够按操作堆积进行严格操作。森林抚育工作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森林抚育的重要保障, 所以需要对森林抚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严格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 做到资金使用过程的公开透明。另外在森林抚育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后备资源的培育工作, 根据树木的类型和成长规律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4 结束语

林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林木进行生产管理, 所以需要在林木生产管理工作中, 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树立现代化的营林生产观念, 在营林生产中有效的遵循科学发展观, 确保营林生产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使林区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从而更好的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出来。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加, 林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 林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林业可以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资源, 通过对林业的保护, 可以有效的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 确保林业的可持发展及林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需要加强林业的生产管理, 确保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文中从林业生产管理的现状入手, 对林业生产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加强林业生产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林业,生产管理,现状,意义,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吉林农业, 2010 (12) ,

[2]马景财.关于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1 (12) .

[3]刘波.郭景瑞.对抓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查设计, 2007 (3) .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篇10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措施,管理方式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十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如此大好的发展趋势之下, 我国城乡发展却呈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 这就导致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关键性原因。所以目前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拯救性措施, 来发展农村经济。其中, 保护农村公路, 对农村公路采取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措施就是十分必须要的关键性手段, 同时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保障性措施。因为农村公路在建设之初就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并且在监督和管理中存在着不重视等普遍性问题。而公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因此要想促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 一定要对农村的公路做好养护和管理的工作。

1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国家具体的拨款来看, 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因为公路关系着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农村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因此,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规模独具一定的规模, 可是却在是公路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问题, 摒弃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严重。主要的问题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不高

我国农村线管部门在公路的养护工作过程中, 对养护技术存在着忽视的态度, 并且在养护的各种设备的配比上存在着严重匮乏的问题。而我国一般对公路进行重点性养护的公路类型是沙石路面的公路, 这就使得我国在沥青路面等公路类型的养护中存在着忽视的态度。同时, 因为设备配比不足, 使得公路养护水平机械化程度不高, 并且停留在人力手工对公路进行养护的阶段, 这就使得养护的工作效率低下。

1.2农村公路寿命短

农村公路在养护管理过程中, 许多设备的寿命极短, 导致我国农村公路的寿命也随之变短, 尤其是许多养护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志和路牌, 出现了乱用乱放毫不在乎的现象, 从而导致许多设备和标志的使用时间短, 短时间内就容易出现丢失等现象。

1.3农村公路养护困难大

因为一般的农村只有一条主要的公路干道, 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 因此一旦对于这条主要公路进行养护和维修管理, 就会对人们的出行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 由于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 并且农村人民在出行时负担压力大, 使得公路表面遭受到巨大压力的破坏, 从而导致公路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2针对现阶段农村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2.1提供农村公路管理的标准化, 提高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水平

农村公路养护中主体是政府, 这就要求政府发挥自己的能力来提高整个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 同时调动农村养护管理过程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 更好地促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建设, 从而提高整个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2.2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的配套措施, 加强养护管理队伍的建设

相关管理部门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技术政策, 同时在技术规范和质量方面也能进行具体的要求, 这样能够更好的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同时也能更好的建设相关的信息数据库,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规范化发展。在公路养护方面有专业的养护队伍是非常的必要, 同时也能对养护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证。在加强路政管理方面, 农村公路管理网络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对相关的养护人员可以进行公路养护方面的培训, 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水平。在公路养护方面设备的齐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是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 同时在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2.3发展交通标志建设和发展养护管理技术

在标志性设置的设置问题上, 应该根据农村公路特点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统一规划, 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 从而能够在农村公路的交通中起到引导安全意思的作用, 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行人的盲目形势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适当设置主动发光型交通标志, 来更好的达到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为了防止农村公路的标志设施被盗被损的情况发生, 可以在产品生产或者安装期间统一编号并登记, 这样也可以达到对标志管理查证和信息归类的目的。

2.4发展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和发展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 可以确保农村公路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正常使用。所以要时刻探索发展新的公路管理养护技术。首先可以通过高精度雷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实现人工检测的自动化;通过高科技检测技术来促进工程指令监测以及公路养护管理的智能化;监测手段向无损检测技术方面发展, 进而实现公路质量检测、病害等分析的快捷化。其次, 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第三, 善于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来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而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

结束语

在我国的公路网中, 农村公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 进行农村公路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的时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同时也是公路管理部门在工作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农村公路养护水平进行提高能够更好的在公路养护方面实现规范化, 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保证人们的出行不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韦秀娟.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17) :42.

[2]郑宝平.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J].路基工程, 2008 (2) :166-167.

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措施研究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女工管理;措施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职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女职工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承受随之而来的新挑战。女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电力企业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与问题,这对女工群体的利益以及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

一、电力企业女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文化水平差异明显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普及,电力企业女工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电力企业发展历史比较久,员工更新换代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的青年大学生进入电力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也有部分老员工文化素质不高。一般而言,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女性员工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进入电力企业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引进了大批中专、大专及本科以上的女工,逐渐成为女性员工中的主力军。

2.压力过大

女性在企业中担任着多重的角色,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在许多场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妇女的权力与尊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挑战。女工在福利、职位等方面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损害了女工的切身利益。女工在家庭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压力下还要操持家务,使得本已身心俱疲的女工得不到心理上的安慰,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于女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都是极为不利的。

3.社会活动欠缺

囿于传统观念,女工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参与社会角色的意识比较淡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是由于这种不参与的意识使得女工在社会上不受重视。虽然有机会摆在女工面前,但是迫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权利往往得不到较好的行使,浪费了唾手可得的机会。其次,女工的价值观有一定偏差,自身修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女工往往追求的不是工作中表现出色,不是企业中的优秀,而是更多地在意一些物质方面。日积月累,女工的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符,这不仅影响女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在企业中,女工的修养往往代表着企业内涵,但是女工很难认识到这点,给自身一个错误的定位,不利于修养的提高。

4.分布部门零散、事业心较弱

电力企业的女性员工通常分布在各生产班组、基层供电所、管理部门、营业窗口等岗位,较为零散,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女工相关活动的开展。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女性员工职场意识淡薄,通常都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事业心不强,在岗位技术上相较男职工稍弱、创新能力欠缺。

二、提高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措施

1.鼓励女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追求卓越,努力超越”是公司对于员工的希冀和要求,督促他们提升自我,实现价值。企业要加大对女工的学习培养力度,紧随时代步伐,适应电力发展的新趋势。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的同时不忘学习,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电力企业也要加强对女工的理论知识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帮助女工建立完善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提高女工的整体素质。公司在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原则和要求。电力企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素质的企业,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队伍进行相应的生产营销,这离不开广大的女工的支持,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型的女工团队对于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2.为女工舒缓减压

女工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对女工有足够的重视,构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可以聘请专家对女工进行辅导教育,为她们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确保女工群体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女工的专项活动,如女工技能竞赛、形象大赛等,丰富女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女工先进榜样标兵,充分发挥榜样在群体中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女工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为女工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

电力企业工会女工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尽最大的努力为女工办实事、解难事。第一,工会和女工委员会要从源头上参与集体合同和女职工专项合同的制定,同时依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女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加强女工权益维护的宣传工作,促使女工从思想上认识到维权的重要性,同时掌握维权的方法。第三,完善参政议政制度,提高女工参政议政的人数比例。职工代表大会是维护女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的职代会中女性代表较少,不利于女工权益的维护。因此要加强女工在职代会、仲裁委员会等民主管理组织中的比例,提高女工执政参政能力,充分发挥女工的作用。第四,工会和女工委员会要深入到女工中,听取女工心声,了解女工工作状况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女工解决问题。

4.为女工排忧解难,体贴关怀

对于女职工的工作,企业应从细微处着手,关心女职工工作和生活,真正发挥“娘家人”作用。要结合“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基层职工群众活动,通过座谈走访,深入班组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针对女工所遇到的难题,帮助她们解疑释惑;对女工劳动保护工作常抓不懈,保护女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精心组织开展一年一度妇科体检工作,关注女工身体健康;为女工办理女性团体保险,确保提高女工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女工外出参观学习,增进女工的团队意识,开拓女职工的视野;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一年四季送关怀”的慰问活动,重点倾情困难女工帮扶;经常举办针对性强的女工讲座,关心女工身心健康,为女职工破解心理难题,使之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要分析女职工工作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方法,提高对女职工工作的重视。联系实际,从女职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女职工的工作積极性。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女职工在电力企业的作用,进而推动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小倩.以创新思维,积极拓展高校女职工工作新思路[J].消费导刊.2009(06).

[2]李英.对新时期女工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8(28).

[3]焦桂霞.略论工会女工工作创新[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03).

[4]郭群星.重视女工素质的提升——郑煤集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女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纪实[J].中国职工教育.2007(06).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篇12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随着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面临的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2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的

2.1 利润最大化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员,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企业经营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利润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营所得减去企业生产成本、税收的所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凭借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形成管理经营理念,凭借管理方法从而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对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情况进行判断的依据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建立初期就需要设定好目标,从而围绕目标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是合理的,所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2.2 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作为企业资金的来源,股东资金在企业资本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衡量股东权益大小的标志是股票价格,所以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就需要提高本公司的股票价格。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呈现分离管理的方式,企业的经营者需要对企业的股东负责,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

2.3 企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企业需要通过合法经营来提高企业的潜在价值和预期价值;二是企业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时,还需要保证社会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价值蕴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尤其是对国有制企业而言。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价值与国家社会价值容易出现矛盾的情况,需要企业能够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3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财务管理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是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使许多企业领导没有转变思想观念,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思想,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一些企业领导根本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机制当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2 内容不全面

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即便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实施了管理,但是由于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限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因循守旧的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难以顺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正确对企业财产进行价值评估。另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没有将无形资产资本化,使得无形资产不能及时入账,从而造成企业所有资产价值被低估,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如果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注重内部成本而忽视外部环境,也容易导致成本核算内容不健全。

3.3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就职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具备财务的基本知识,并不具有财务管理的相关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管理项目,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财务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及时顺应社会的发展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不断学习和进步,应用新财务理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4 预算执行不到位

企业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辅相成,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目前许多企业都将二者看成毫无关系的两件事,从业人员普遍认为预算管理和执行的责任主体为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在执行时不彻底,使得预算执行不到位,实际效果与理想相差较大。

4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4.1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只有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不同,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等同看待,要深度挖掘财务管理的内涵。同时企业的领导者也要起带头作用,培养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4.2 完善成本核算方式

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步伐,运用多种智能化体系代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应用会计电算化,及时对企业信息进行核算,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新型技术要与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4.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新世纪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所以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向员工传达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知识,使员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4.4 采用先进的预算方法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所以企业要改进预算编制的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编制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的同时还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寻求解决的对策,全面提高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

5 结论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会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改革力度,促进企业的发展。文章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研究,根据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曹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94-95.

[2]孙广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224,230.

上一篇:陕西教育下一篇:聚醋酸乙烯酯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