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通用10篇)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篇1
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当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持续增长,长期收不回来的现状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而且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企业有70%的应收账款成为拖欠款,而且账龄也已经超过三年,难以收回的占24%。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之一。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市场疲软、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差,以及经济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致使企业间三角债或多角债长期存在不能有效解决,甚至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恶意逃债、废债等外部原因外,企业内部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1.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便大量实行赊销。只期望赊销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而对赊销的风险认识不足,未加防范。在事先未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致使大量应收账款的形成,给以后的催款工作增加困难。
2.有关销售的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企业对销售部门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当期销售量、销售收人,对销售人员一般是将其工资、销售费用与销售量挂钩,使得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为完成销售任务盲目赊销。由于对产品销售后长期不能收回货款缺乏相应约束制度,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沉积下来,有的变成坏账。
3.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信息交流
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信用条件,往往由销售部门人员凭经验或个人关系决定,财务部门无权参与并发表意见。财务部门只负责进行销售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没有向销售部门提供有关客户的应收账款账龄资料、客户是否及时归还赊销货款资料的要求。由于部门间信息缺乏交流,可能导致销售部门在向客户提供信用条件时作出错误决定,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监管职能也得不到发挥。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客户档案、制定信用标准、进行账龄分析、定期核对账目、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落实追讨欠款责任人、及时追讨欠款等。但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建立客户档案,工作无标准,不做客户分析,任用销售人员随意,追款责任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或转岗时不追究其应负的追款责任。这也使得一些销售人员有机会利用工作上的漏洞侵害企业利益、侵占销售回款。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措施
1.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负责人、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收不回的风险,认识其危害性。在确定赊销策略时,一定要谨慎,科学测算各种赊销策略给企业增加的收益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要制定销售工作的规范标准,使相关人员按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工作,减少由于工作随意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2.完善销售考核制度和约束制度
企业应改变对销售部门的考核只重产品销售收入的作法,转为考核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款回款额。对销售人员的工资、销售费用采取与有效销售额挂钩的办法。
有效销售额;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增减额折合额
这里,应收账款增减额折合额可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折算。
为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企业要制定销售回款的约束制度,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落实销售责任人的回款责任,提高销售责任人的风险意识,加速销售款的回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指标进行审计,重点对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拖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专项审计,追究责任,实行经济处罚,对侵害企业经济利益、侵占销售货款的责任人还要交司法机关处理。
3.加强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
建立赊销联合审批制度。对提出赊销要求的客户,销售部门应要求客户提供其信用状况原始证明材料(主要指客户开户行提供的信用状况证明材料)。并将材料和客户档案资料转给财务部门审查,财务部门对此并结合从其它渠道搜集的材料采取“信用5C分析法”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并在客户的赊销申请表中签署信用状况审查意见。再由销售部门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根据企业制定信用标准进行审批。为便于管理,企业可赋予不同级别人员赊销额度的审批权限。审批人员不得超权限。审批人员对其签署的意见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评价客户信用状况
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设专人进行日常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对客户销售各种产品所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赊销关系的日期、主要的原始凭证编号及保管人、客户应付款日期、客户实际付款日期、各期与客户对账情况、各期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等。结合档案,企业财务部门可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从而帮助销售部门作出正确决定。
5.加强应收账款的分析与通报
财务部门应为企业开展清欠工作、为企业决策部门制定调整销售策略提供信息,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分析,及时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计算客户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和客户销售贷款回款率,将客户的欠款、还款等重要信息资料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对应收账款的可能出现恶化的客户资料及时向企业负责人通报,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6.定期与客户对账
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账目,确保企业债权的真实可靠。对客户不予确认的款项,一方面要追查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货物发运凭证等与销售有关的文件资料,将文件资料复印存档,作为向客户追讨货款的凭据;另一方面督促销售责任人限期追回货款。定期对账也有助于防止销售人员侵占销售货款的不法行为、并为企业以后采取诉讼程序提供重要依据。
7.加大清欠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企业权益
企业应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对已到期货款及时追回。加强对应收账款诉讼时效的管理,防止因诉讼时效的丧失而丧失诉讼的胜诉权。对长期拖欠贷款的客户,要采取诉讼程序,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权益。
8.规范呆坏账的处理
对呆坏账的会计处理,应先由企业法律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审查欠款单位有关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以及欠款单位财务状况恶化的材料,提出书面意见后,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确认、审批和处理,防止潜亏。使财务报表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若管理不善,就会使一个健康的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应收账款的恶化,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篇2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随着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面临的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重要影响,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2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的
2.1 利润最大化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员,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企业经营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利润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营所得减去企业生产成本、税收的所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凭借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形成管理经营理念,凭借管理方法从而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对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情况进行判断的依据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建立初期就需要设定好目标,从而围绕目标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企业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是合理的,所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2.2 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作为企业资金的来源,股东资金在企业资本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衡量股东权益大小的标志是股票价格,所以为了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就需要提高本公司的股票价格。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呈现分离管理的方式,企业的经营者需要对企业的股东负责,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需要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
2.3 企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企业需要通过合法经营来提高企业的潜在价值和预期价值;二是企业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时,还需要保证社会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价值蕴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尤其是对国有制企业而言。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价值与国家社会价值容易出现矛盾的情况,需要企业能够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3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财务管理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财务管理的观念是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使许多企业领导没有转变思想观念,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思想,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一些企业领导根本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机制当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2 内容不全面
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即便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实施了管理,但是由于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限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因循守旧的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难以顺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正确对企业财产进行价值评估。另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没有将无形资产资本化,使得无形资产不能及时入账,从而造成企业所有资产价值被低估,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如果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注重内部成本而忽视外部环境,也容易导致成本核算内容不健全。
3.3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就职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具备财务的基本知识,并不具有财务管理的相关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管理项目,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财务知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及时顺应社会的发展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不断学习和进步,应用新财务理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4 预算执行不到位
企业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辅相成,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目前许多企业都将二者看成毫无关系的两件事,从业人员普遍认为预算管理和执行的责任主体为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在执行时不彻底,使得预算执行不到位,实际效果与理想相差较大。
4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4.1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只有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不同,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等同看待,要深度挖掘财务管理的内涵。同时企业的领导者也要起带头作用,培养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4.2 完善成本核算方式
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步伐,运用多种智能化体系代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应用会计电算化,及时对企业信息进行核算,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新型技术要与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4.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新世纪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所以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向员工传达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知识,使员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4.4 采用先进的预算方法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所以企业要改进预算编制的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编制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的同时还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寻求解决的对策,全面提高企业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
5 结论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会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改革力度,促进企业的发展。文章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研究,根据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曹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94-95.
[2]孙广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224,230.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篇3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管理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成本观念模糊。有些企业成本管理目的仍单纯为降低成本,片面强调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没有抓到本质的东西。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会使成本降低,但降低的弹性却很小,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提高效率才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在某些情况下,产品成本可能会导致企业短期效益下降,却能在不远的将来带来长期收益和市场占有率。企业成本本应是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等全过程所产生的费用,但我国却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经营的现象。成本管理缺乏战略管理思维,重视对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略对其它领域的成本管理;重视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略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重视产品本身成本水平高低,忽略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等,这种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壮大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有些企业并没有充分認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和遵守和执行上,侧重于宏观需要,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3.对成本的动态变化认识不足,缺乏市场观念。产品在市场价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成本不能无限扩张,只能在保证效益和持平的区间范围内有限伸缩。如果企业成本超过市场价值,就会出现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企业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片面强调高产量,一旦市场需求已饱和或弹性不大,会造成重大损失,企业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对企业成本管理主体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很多企业都对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存在一个误区,误以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及个别人员的事情,而企业的成本、效益等也都是领导和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其它部门和个人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事实上,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每位职工都应清楚哪些成本应该控制以及怎样控制等,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每一位职工,只有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5.成本信息失真。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恰当,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今天,直接人工成本降低,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增加,如仍采用人工工时或人工工资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三是利益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等方面进行人为调整,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6.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虽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而我国现在只有约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生产组织和管理还比较粗放。
二、我国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与考核。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种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以便为成本计算和成本考核、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要加强和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监督管理作用。成本管理应与当前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从而调动全体职工从事成本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企业应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应包括产品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还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成本管理应纳入整个市场环境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和风险控制。
3.增强企业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首先,企业领导及广大职工都应提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其次,配备有胜任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最后,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自主管理意识,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是最低价有效的管理方式,也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要现代化。现代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不仅节省了核算时间,还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满足了企业管理对成本信息不断提高的要求。对于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更符合现实,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5.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广泛,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网络化阶段。会计网络的目的是通过把会计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对会计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发展,进而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系统,有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规避风险。 此外,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利用这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
6.保证成本信息的有效性。企业要实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必须保证有真实的、及时的、完整的会计成本信息,必须保证所有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等基本数据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情况。同时,成本核算既是对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成本计划实施进行检查和控制的过程,成本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损益。所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方法。
7.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信息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成本管理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所以,要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综上所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有关重要作用,降低成本必须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只有把现代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使会计和管理适应经济环境的调整,才能科学进行成本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韦汉勋.关于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09(8)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篇4
【摘要】供电可靠性的水平是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的直接反应,而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不仅是县级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企业优化供电服务,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县级供电企业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及加强可靠性管理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可靠性管理,限制因素,措施
1引言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可以直观的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也反映了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中电能需求的供给程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对城市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早已超过了仅供照明。此外,创建社会主义一流供电企业必须达到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不仅是电企确保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前提,而且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重要工作。因此,加强县级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2县级供电企业加强可靠性管理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工商业、居民用电需求显著增加。虽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紧跟时代脉搏迅速发展,并且电网结构趋于合理,提高了安全性,但是,目前的电网并不十分完善,任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电网建设迟缓;线路和变压器的超负荷运作,导致出现局部停电的问题;无功电源配置器和调节手段达不到满足电能质量的要求,导致因电器设备损坏而停电的事故发生等。尤其是在夏季对电力需求量最大的时候,人们因为停电而叫苦不迭,投诉连连。近年来,大规模停电现象在国内外均有发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这些案例的发生,正是对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运作发出了警告,提醒人们要切实加强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逐步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经济设备安全平稳运行,为用户提供安全持续的供电。此外,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集中体现了电网建设、技术、管理和服务的水平,而且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和用户评定供电服务质量的主要参考指标。提高供电可靠性,是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的规划,制定规范合理的可靠性指标,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仅是供电企业利益的核心所在,而且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供电企业的竞争力。
3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的限制因素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正在加强可靠性供电管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限制供电可靠性增强的原因。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限制。其一,网架方面的限制因素,主要体现为:线路环网化率、分段数、大分线用户数的限制、装置标准的制约及网架改造本身受耗费“时户数”的限制。其二,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管理,不能确保与安全管理一样做到真正的全员化。配电网可靠性与管理只有企业领导层在重视,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对可靠性管理的概念较为薄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靠性管理基本是贯穿全过程的主线,所以,整个流程都需要全员参与其中。其三,管理网络限制。虽然,不少供电企业都建立了可靠性管理网络小组,但由于缺乏管理人员,往往出现可靠性专职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发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可靠性外的工作占用。此外,对于事后的统计计算和分析,缺乏事前谋划和事中控制。其四,考核体制的制约。一些供电企业,只考核了10kv线路的市区供电局作为可靠性指标,没有把影响可靠性因素的其他单位列入考查范围。其五,用户的制约。目前,用户业扩工程十分繁重。而供电企业对用户业扩有承诺服务的时限考核,而仅仅为单一业扩使得主干线路停电,显然会损失不少“时户数”。
4县级供电企业加强可靠性管理的措施
4.1 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下属员工的关心以及各个部门之问的协调分工与密切配合。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专门成立一个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合理分配层层落实,全面实施电企供电可靠性的程序化管理。首先,操作人员需要按时编制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形成电网企业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并定时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形成的报告作为下一个阶段工作的指导依据。第二,采用综合断电模式合理安排停电开关,有效地降低非故障停电的频率。第三,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制度措施的有效实施,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制度,并由专人写出并上报可靠性分析总结。
4.2 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大量事实可以证明,采用优质的设备可以大大降低了停电的可能,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停电几率,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以及自动装置,都会因设备故障问题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正常供电。提高设备的运作水平,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有效方法。此外,增强变电操作人员对巡视工作的责任心,及时了解每天设备的最新状况,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处理,了解设备运行周期及其薄弱环节,认真执行设备巡视标准卡,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起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4.3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安全运行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执行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近年来,电力企业的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供电企业应及时修订新的作业运行规程,实行自查并及时完善各项记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严把质量关,确保供电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此外,抓好安全检查质量是决定检查成功与否的关健所在。在检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认真查找问题,理清症结根源,提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安全检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4.4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县级供电企业应增强变电应急能力,建立全面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储备工作,通过演练使员工熟知事故隐患,提高员工应急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提示化管理,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其次,加大变电站外部环境的清理整治力度,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确保运行值班人员能够及时找出危险点,增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危机排查能力,防止由于技艺不精及作业流程不熟悉而引发的事故,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4.5 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增强技术水平和管理措施的执行,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围绕供电可靠性目标,制定并严格执行最佳用户停电时数,优先执行带电作业和倒运行少停电方式,避免倒负荷时采取临时供电的技术措施。严格遵守由变电站运行部门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所规定的设备日常巡视周期。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施工部门,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值班人员应及时跟进现场工作进度,为送电做好准备工作,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好送电工作。
5结束语
供电可靠性是考核一个供电企业管理综合实力的关键,应结合城网改造及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全面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由
此,不但减少了停电造成的损失,而且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庆丰.论如何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措施[J]广东科技,2010,(24)
[2]钟志东.加强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探讨.广西电业,2008,3.
加强交通管理的措施 篇5
但是由于老校区建设预见性不足,停车位设置不够,以及社会问题影响,导致高校车辆乱停乱放,产生交通隐患。
解决高校停车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交通;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高校教师私家车的保有量已经出现暴涨的局面。
许多高校,特别像武汉大学这样的百年老校,由于规划预见性不足,停车位设置不够,以及高校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进出校园的车辆也与日俱增,机动车停放问题对学校校园安全管理有着重要影响,随意停车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安全隐患之一。
车辆随意停放在校区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挤占人行道,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有的甚至停放在消防要道上,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解决高校停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校校园停车状况分析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导致外来停车增多
武汉大学于由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等四所大学合并而成。
原武汉大学校区现为武汉大学文理学部(一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为武汉大学工学部(二区), 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为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三区)、原湖北医科大学现为武汉大学医学部(四区)。
目前,由于“八一路”下穿隧道完工,武汉大学的文理学部、工学部与信息学部已完成了无缝链接,三个校区不用出校即可相互穿行,而医学部不在同一地理位置,相隔较远。
武汉大学地处二环线上,校园周边有著名的华中地区电脑批发城,紧邻广阜屯商圈、楚河汉街万达商圈,中南医院与医学部仅一墙之隔,校园地理位置优越。
7月湖北省颁布停车新规定:车辆进入停车场时间不足15 min的免费,其中,医院、高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属停车场内,停车不超过30 min的免费。
新规还明确指出,机动车停放服务经营者对停放于停车场内的收取停车费的车辆负有安全保护的责任,并要求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停车费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停车场的设备设施、服务条件、服务功能等因素,按照补偿合理经营成本、依法纳税、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
根据该规定指示,武汉大学对外来车辆施行30 min内同门进出免收停车费;超过30 min,每小时收费3元;18元封顶的规定。
但是因为地处商业中心,周边商圈普遍收费较高,导致校内外来车辆停车增加,抢占校内停车资源。
1.2 生活水平提高,教职工、在校学生私家车增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有车一族”迅猛增长,校园机动车辆也在急剧增加,导致高校“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以武汉大学为例,截止,该校教职工和在校学生登记在册私家车数量为10 553台。
1.3 校内合作单位用车,增大停车压力
现行高校为了服务师生,配套设施相当完善。
例如,高校内有超市、银行、餐厅、酒店、快递公司等等,特别是有家属区的高校,由于家属区和高校未分开,生活配套单位更多。
这类单位往往都要用到车辆送货,单位职工也驱车上班,这些都增加了校园停车量。
1.4 校园停车位不足
高校车辆迅速增长的同时,校内停车位却没有跟上车辆增长的速度,这既是校园停车位相对不足的一个原因,又说明了高校在校园停车这一问题上没有做到长远规划。
许多高校建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建校规划时缺乏对小汽车发展的预见性,没有规划停车场或只有极少量的停车泊位,造成高校车辆增加需要停放与学校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
1.5 高校停车执法空白
大学校园里停车秩序混乱,主要原因是停车管理存在空白点,对那些交通违法者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高校是没有执法权力的交通管理部门。
检验科加强科室管理的措施 篇6
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临床服务,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检验科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拟采取以下措施和管理办法。
一、进一步完善科室相关制度,科室管理才有章可循,检查、监督、约束科室人员遵纪守法,实行制度化管理。
二、成立科室管理小组,以科室主任为组长,各专业组长(负责人)为成员。管理小组主要参与制定科内各种规章制度,讨论并处理重大事件,协助科主任监督检查各个制度的执行情况。
拟执行办法: 1.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胡静云
副组长:林永恩、陈善昌
组员:陈栋、龙丽娜、李胜欢、彭凌、梁立全、任丽萍、何茜
主要职责:制定和编写程序性文件、操作手册、质量管理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各组室内质量控制以及室间质量评定情况分析工作,并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工作人员实验操作,并纠正不规范操作;定期收集临床科室对本科室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1)组长负责组织质量管理小组的监督、检查、考核等活动。
(2)质量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期抽查检验质量,内容包括检验报告单质量、室内质控开展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情况等。(3)质量管理小组每月组织一次会议,提出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定期的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加以评价,对于作出突出成绩的实验室或
个人提出奖励,对出现质量差错事故或质控完成较差的实验室提出批评,必要时进行经济惩罚。
(4)听取临床科室对检验科各方面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解决加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需要。2.成立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胡静云
副组长:林永恩、陈善昌
组员:龙丽娜、陈栋、李胜欢、彭凌、梁立全、任丽萍、何茜 主要职责:
(1)由科主任、科副主任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在科主任带领下工作,主要负责本科室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安全特点特别是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制订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2)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考核
(3)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按照SOP操作,严格遵守科室制定的安全制度。3.成立设备管理小组 组长:胡静云
副组长:林永恩、陈善昌
组员:龙丽娜、陈栋、李胜欢、彭凌、梁立全、任丽萍
主要职责: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设立大型仪器设置专人管理机制。
(1)检验科主任对重要仪器的使用人员进行授权,并指定一个对应的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管理。
(2)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负责编写仪器作业指导书,检测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和保养,仪器设备责任人负责监督仪器的日常保养和周期性保养维护。
(3)仪器设备的授权使用人员必须先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机操作。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校准活动由仪器工程师执行。一般使用人员不得随意改变仪器设置或参数,必要时设置权限。
(4)建立设备使用流程图,任何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必须检查仪器的状态和环境条件,做好日常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并做好记录。
(5)仪器的日常保养,校准、定期维护保养以及故障维修等均应记录。4.科教管理小组
主要职责:制定教学管理程序,科学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型的团队,为进修生及实习生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1)检验科主任负责科学配置人员、合理设岗,并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2)各组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本组员工的技术培训及考核工作。
(3)各实验组应将各类培训内容及考核成绩进行记录;参加外出学习、培训、进修的人员,培训结束后应向检验科负责人汇报并上交相关资料存档,必要时举办小讲课传授新知识新进展,并将学分记入个人技术档案。(4)制定的科内讲课计划时间表,每个组轮流讲课,讲课内容和讲课人由组长指定,要求科室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都参与,讲课课件需记录存档。
三、成立纪律管理小组,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执行考勤制度。1.由科主任、科副主任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组长:胡静云
副组长:林永恩、陈善昌
组员:龙丽娜、陈栋、李胜欢、彭凌、梁立全、任丽萍、何茜
2.拟执行办法:实行上下班打卡进行考勤,考勤人员提前10分钟到达科室,严格执行科室考勤制度,考勤评定直接和绩效挂钩。
实施方案
(1)迟到、早退5-10分钟每次扣当事人10元;11-20分钟,每次扣30元;21-30分钟扣50元,30分钟以上扣100元。
(2)设立出勤奖。每月考勤无迟到、早退30分钟以上,奖励500元;累计不超3次(含3次),奖励300,不超5次(含5次),奖励100,每月考勤迟早、早退累计超过5次,扣发出勤奖。龙丽娜负责统计,将统计结果如实上报科主任。
(3)考勤安排:从2015年6月8日起至林永恩下乡回来之前,按以下人员轮流执行考勤工作:胡静云→陈善昌→陈栋→李胜欢→彭凌→梁立全→任丽萍
四、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并定期考核。
拟执行办法:实行各专业组组长负责考核制度。各专业组组长要明确规定每个岗位每天要做的每一件事及每个细节。建立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岗位职责人手一份,并定期检查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职责是否熟悉,定期考核纳入科室处罚和奖励条例,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岗前培训和考核、具体工作分配任务,不服从岗位安排或未按照要求完成岗位工作的,考核评定结果直接和绩效挂钩。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 篇7
1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分析
1.1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可通过规范企业经济行为, 促使其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当前, 部分企业之所以经济效益低下, 其管理不规范、不到位, 特别是资金管理的不到位往往是主要原因。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资金管理需要, 确保资金安全, 使企业资金成本和运作风险不断降低, 还有助于资金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改善, 对全面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规范企业经济行为, 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2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能有效缓解企业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 是企业扩大资金规模的有效手段。目前, 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感到资金捉襟见肘较为紧张, 却有大量企业资产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尤其是存量资金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闲置浪费资金问题十分普遍, 分散重复的资金运营过程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若将上述闲置资产进行重组, 使之有效盘活, 并聚集起来加以利用, 这就等同于企业资金投入增加, 对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是大有裨益的。可见, 进一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能够加快资产的积聚, 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可进一步改善企业资金环境,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资金管理不利, 就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开展, 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就有可能因为资金问题而化为泡影。而只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资金管理, 就可以通过改善企业资金状况, 保证企业生产持续经营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 而且, 加强资金流转等环节的管理, 也能够促进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对降低财务成本、增加利润也是有帮助的。
2现代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应采取的切实有效措施探析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企业管理方面进步明显, 水平不断提升。而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工作, 应采取如下措施:
2.1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力度, 对资金流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预算作为企业控制管理机制的一种, 是一个制度化的程序, 对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预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系不断完善的外在体现。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要不断拓宽预算覆盖面, 尽量把所有资金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轨道当中, 坚决杜绝计划外资金运行。具体做法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在企业中构建和完善资金结算中心体系, 统一货币资金的收付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对可能对生产经营任一环节的资金使用和运行均应实施预算编制、分析和考核, 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资金收支等所有环节纳入到预算管理程序当中;还应对企业现金流强化监控措施, 严格限制预算资金的支出, 特别对大额资金支出要进行跟踪监控, 严格控制企业现金的流入与流出, 确保企业具备应有的支付及偿债能力。现代企业要把现金流量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方方面面, 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支付风险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2.2加强对购进材料和设备价格的管理
现代企业资金使用时, 绝大部分是用在材料和设备的购进上。因此, 采购价格合理与否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需要购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物资, 采取措施降低采购材料、设备的费用无疑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 企业应设立比价采购小组, 在明确职责、权限和采购程序的前提下, 在确保采购物资质量需求的基础上, 货比三家, 用相对更低的价格采购到生产经营所需物资。若是大宗物资最好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 这样往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2.3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 确保资金及时回笼
现代企业在尚未收到销售货物全部货款前, 应将销售资料作为催收账款重要依据进行有效管理。同时, 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催收方式, 不断完善账款催收方法。首先, 应采取多样化的催收方式, 如通过委托专业的追账机构进行催收、企业派员直接催收等不同方式开展, 当然, 在必要时也可考虑采取起诉或是仲裁方式, 以合同法为依据开展账款催收。其次, 对刚刚发生逾期的账款, 催收方式不宜过激, 应采取温和、委婉的方法提示客户。若无效, 则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客户情况展开调查, 根据具体情况再选择相应的催收方法, 从而确保销售资金的及时回笼, 以免因发生坏账损失而影响企业现金流, 甚至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4通过内控和审计的加强, 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与完善
首先, 应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从风险节点上予以控制, 从合同签订到执行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切实增强资金风险防范意识, 对生产、销售、库存等重要风险节点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详尽分析, 正确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把资金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其次, 企业要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这也是资金管理重要环节之一, 是强化监督约束, 确保资金预算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措施。内部审计应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及年度预算, 对企业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的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监督, 从而确保资金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3结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只有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才能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提升竞争力, 进而使企业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彦朋《关于企业资金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2 (8) ;
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措施探讨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女工;管理;措施
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思想文化也越来越开放,女性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各个行业中,女性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在不少企业中,女性比男性更具优势。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女性员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营业窗口的工作人员大多以女性为主。但目前电力企业在对女性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电力企业要获得更健康的发展,就需要积极采取的措施来使管理更加完善。
一、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女工特殊权益的维护
虽然如今女性地位不断提高,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甚至不少地方对女性还比较歧视,例如有个别企业在招收员工时会特别注明只招男性员工;不少企业内只有少数女性能够参与到行政管理当中;有些企业没有为怀孕生孩子的女性提供福利等等,因此,电力企业加强女性员工的管理有助于保护女工的利益,激发女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与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应积极对女性员工进行培训,让女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交流与文化活动,调动女工参与的热情,让女性员工在企业内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二、电力企业女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处理好女工在电力企业内的压力
电力企业中,女性员工虽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因为传统观念而经常受到各种歧视,不少女工的权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伤害。很多企业没有为女性员工的基本权益提供有效的保障,导致女工在遇到医疗、生育等方面问题时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且大部分女工缺乏维权意识,无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使得不公平待遇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在家里,女工也要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工作中的压力以及家庭中的压力越来越重,却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危害了女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女工在企业内的发展。
(二)女工参与社会活动的管理不够完善
如今社会上不少人仍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大部分女工不愿意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也导致在不少社会活动对女性的重视不够。即使不少女性有机会参与,但却因为保守的思想而选择放弃。另外,女性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素质也不够高。不少企业内的女性员工将重点放在追求形象方面,而不是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违背,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女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女工继续教育管理不当
在不少企业内,女性员工总体上学历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因此,企业应积极为女工提供继续教育以及自学教育的途径,但不少女性员工缺乏学习的意识,不愿意继续学习,或者是学习能力比较差,无法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不少企业内,女性员工能够参与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若本身又不愿意去积极争取,就无法发挥出培训的作用,阻碍了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开展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今社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才成为社会新的选择。因此,电力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女工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环节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伙伴,有助于提高企业内的销售额。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让女性员工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让女性员工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应有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尊严,这有助于提高女工对企业的信任,为电力企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强女工团队建设
女工要弥补自身的劣势,就需要积极参与到培训与继续教育当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让自己更符合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女工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让自己更好的面对各种竞争。电力企业也应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来提高女工的工作能力,为女工营造出和谐的健康的氛围。在电力企业内,可以举办各种技能比赛,并鼓励女工积极参与,从而激励女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其它行业相比,电力企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需要一支高质量的员工队伍,所以电力企业应加强建设女工团队,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保证女工身心健康
电力企业应对女工提高重视,积极完善福利制度来保障女工的权益。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员来针对女工的身心特点开展相对于的教育活动,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女工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在企业内,还可以举办符合女性特点的相关活动,例如各种技能比赛、形象比赛等等,让女工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身体和心理的压力都能得到舒缓。还可以为女工树立榜样,让女工在榜样的带领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应正确认识到女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女工对工作的热情,切实维护好女工的基本权益,为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施晓洁.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的措施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
[2]曹玮.浅谈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女工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18).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篇9
摘要:指出了木材检验工作是国有林场生产管理中基础性工作之一,贯穿于木材生产、贮存、销售、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的重要依据,其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质量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探讨了加强木材检验管理的有效手段及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材检验;管理措施;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8002
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较为匮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国有林场的经营者既要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又要考虑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木材检验工作是国有林场基础性工作之一,贯穿于木材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的重要依据,其工作的质量,关系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质量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拟从加强木材检验管理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国有林场经济效益问题。加强木材检验管理措施
2.1 提高木材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木材检验工作是国有林场进行生产管理及在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国有林场财务结算的最原始数据来源,是确保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提高木材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木材检验人员的思想政治、廉洁自律,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教育,树立检验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诚信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二是加强木材检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的培养工作,举办培训班,请有经验的检验员授课,通过言传身教,提高木材检验队伍的业务水平,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检验队伍的产品质量意识,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加强检验队伍建设,提高木材检验员的管理水平和诚信服务意识。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检验员给以奖励,对不负责或弄虚作假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给林场带来更好的效益。
2.2 加强作业伐区木材“造材”质量检验管理
木材检验工作不单是简单的清点、检量,而应是伐木量材造材的设计师。合理的设计能弥补木材的瑕疵,实现木材低消耗、高质高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产品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1)伐区采伐作业前?e办造材技术及安全等培训班,对伐木队实地进行造材技术培训,并在各伐区派驻量材和造材指导员,组成木材检验组在各生产工序之间进行交接验收,从一根木材抓起,从山上到山下,推行各工序间有交接,有人负责。
(2)抓好伐区作业过程中的造材管理。一是坚持先设计后造材原则,即优先设计特级材、后普通材,先长材、后短材,先优质、后劣质;要量材造材、量尺标准、材尽其用,不要粗制滥造、超长短尺、浪费木材。二是在砍伐山场检量木材时,正确处理好不规则原木,做到合理造材,摸索和总结本地区原条病腐规律,视外腐与内腐缺陷树种的不同情况造材。三是以市场为导向“造材”,根据市场需求、客户需要指导造材,适时调整生产成本、降低管理费用。如对市场价高的畅销材优先生产、及时下运,使生产始终与市场销售价格高峰同步,实现林场效益最大化。
(3)由于伐区山场条件和作业人员水平有限,所造的木材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合理的产品,可成立二次造材领导小组,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实行二次合理造材,以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最大化,增加林场收入。
2.3 强化木材下山、进仓与出仓检验工作的管理
按照福建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木材检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下山、进仓、出仓三道木材检验,同时执行岗位轮换制,避免混岗作业。把好下山木材质量检验关。木材检验员必须持证上岗,二人为一小组,一人检码、一人记码、作好标记、现场检验;码单填写要清楚完整、加盖号印、钢印。下山检验集材时,装一根检一根,开单起运木材,检尺员要将装载的根数和材积通知承运人或对方管理员双方签字确认。集材到货场的木材经货场仓管员及检验员验收复查后方可入库,减少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木材出仓检验原则上坚持原码出仓,若确需要改码的木材须报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经仓管员、检验员、管理人员现场检验签字确认,减少检验员因工作不认真、马虎而造成林场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4 强化木材检验监督制约机制
“挣钱不挣钱,全靠检验员”,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检验工作与监督制约的重要性。一方面检验数据是林场结算生产费用及收入的最初原始数据来源,另一方面检验员手中有一定的权利,容易滋生弄虚作假现象。现实中有些检验员玩忽职守,利用工作之便,以降低木材等级、放松尺码等手段,来达到一己之私,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形象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强化对木材检验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尤其重要。
第一,要明确岗位责任,逐级签订经济责任状,职、责、权、利紧密挂钩,岗位轮换,层层制约,实现“三道”木材检验的有机统一。第二,加强木材检验环节的监督检查,指定专人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复检抽查检查制度,如林场指定专人挂职在林政资源科,专门负责木材检验的复查抽查工作。第三,建立木材存货的永续盘存制,定期进行存货的清仓盘点,原则上每半年一次,标准是根数不能有误差,材积误差不过正负1%,盘点结果以书面形式说明盈或亏情况,使仓储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第四,单位负责人、科长要经常到伐区和货场,进行不定期抽检,督查伐区与货场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相符,以防止检验员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林场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5 推动木材检验信息化管理
应用计算机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管理,下山初检数据分伐区、分车按根输入计算机,根据林场林政资源、生产经营所需要求统计计算数据,一是做好林政资源与生产经营管理台帐的统计工作。按入库数量、入库时间先后,结合货场、楞场存放秩序、存放要求以及树种、规格、口径分类、销售调拨出库情况。二是做好仓管台帐和销售台帐的统计工作。进入货场入库木材一楞一账,分树种、规格逐级编号登记进入电脑统计平台,实行微机管理,序号跟踪,日清日结。三是及时做好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核对,如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木材销售数量,货款到账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堵塞产销中的漏洞。结语
通过加强上述木材检验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木材检验的作用,提高了木材产品质量,使伐区造材趋向市场化、合理化,达到了低消耗、高质高产的经营目标。同时通过效益化检验造材,很好地解决了木材产销中的供销矛盾,提高了木材销售价格。完善检验制度及对木材动态的监督管理,防范了林木资产流失,实现了林场林木价值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了林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篇10
丁慕青:实战派TTT培训!世界500强讲师
16年培训经验。曾担任过外企500强企业内训师、法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特聘讲师;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 2009年华人500强讲师,2011年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讲师团特约讲师; 中华培训讲师网讲师 品牌课程:
团队管理与团队建设 高效能时间管理
中层管理者能力提升训练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医疗质量已涉及工作效率、费用控制、服务态度等多方面,成为医务人员素质、技术服务水平、设施环境条件、医疗费用高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现代化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是突破单纯医疗技术和生物医学效应的质控,而成为与经营管理、科技管理、医疗业务管理有机结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从而使质量管理提高到医院发展战略。由于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终要通过医疗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这套考评体系应结合个别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院级质量控制及综合质量控制来制定,并把全程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和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和科间控制相结合,最后精心组织考评工作,确保考评不流于形式。运用以病例为质量单元的管理评价方式,建立具有选择性、实用性、即时性、可操作性的病例分型指标模式,将效果和过程、质量和费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科学地评价。实行“临床医师综合评价”法,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工作态度、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8项内容,每名被评价的医师最终都有一个综合得分,在科室内部和全院相同职务范围内进行排序,让每个人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定位。
2、合格的管理人才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
医院应有专业化的医疗技术管理者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者。医疗技术管理者要把握所在医院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行政管理者要负责做好医院内部行政、后勤等各项管理,做好保障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经济等新经济理念和格局,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引入强大竞争,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文化内涵建设,面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人员政策、技术、协作、商业、控制等综合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而我国现行的医院管理者非职业化的现状难以胜任。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已不单纯只是决定医院的质量水平,而是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决定我国卫生事业改革成败和现代化进程。所以,尽快实现医院管理者职业化势在必行。
3、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是医院竞争的手段
医院要适应市场变化,对社会需求高的项目要扩展、强化;对社会需求少,正在萎缩的项目,要坚决压缩、合并;要结合实际,开展具有特色专科、专病门诊或新技术、新项目,以特色吸引病人,以特色培育新的增长点,激发医院生存的活力。医院要在不增加病房、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院的成本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要实现此目标,医院必须对可用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及时发现潜在的瓶颈,并通过平衡流程中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大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实行医疗服务流程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使医疗服务处于动态的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可以在低谷时不浪费医疗服务供给,在高峰时增加服务的提供量,构建高效、精干并充满活力的新型医疗机构模型。
4、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20多部卫生法规,数百部卫生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法规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强化了对医院的质量监管,保证了患者利益。要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使医疗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卫生法律手段为卫生法制建设,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武器,为医院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竞争的公平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行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净化医疗机构队伍,塑造卫生系统良好形象。
5、实施全面监控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保障
(1)全员监控:人人都是监控接受者,人人又都是监控实施者,使医务人员始终处在认真自控和自觉互控之中。(2)全岗监控:门诊、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医疗行政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质量指标和具体的监控措施。使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都在严密监控之中正常运行。(3)全项监控:检诊、治疗、护理工作中各项质量达标情况,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所有质量项目都在监控之列。(4)全日制监控:对医疗质量实行24h跟踪监控,全天候监控。在医疗质量监控上没有节假日;不论上级检查或检查过后,质控工作都不放松;不论总结评比或平时,质控工作都无空档。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1、成立CQI(质量持续改进)小组
以临床诊疗技术质控为重点质控方法研究,通过“临床路径”研究,按相同病种若干病例自始至终的检查、诊断、治疗(含处置、处方用药、手术等)、护理、膳食等医疗全过程的技术和服务项目、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登记、统计、分析、比较和评价,以确定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不仅要由管理人员承担,更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广泛参与,组成超越学科界限的质量控制小组(QC),开展专题立项的质量改进研究。这种群众性的研究改进活动,将与临床科研工作同步进行,持续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同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进医药科技发展[6]。医院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包括:评估现状、建立改进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方法,测量、验评和分析结果。具体表现在对医院考核指标的有效评估后,从而保证考核指标对医院全面管理的改进与提高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2、实行全程、全方位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全面质控,包括临床各科、医技科室和医疗功能达标、“三基”培训、系统化整体护理等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加强三级医师查房、护理查房、手术、急救等医疗技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医技专业的室内质控,狠抓单病种质量管理,采用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和带动医院各方面的工作质量。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护理质量管理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体系。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病理、营养及麻醉等专业将普遍采用质控技术,并完善各专业质量体系。要以病人为中心,其中医疗技术质量是内在质量,优质服务则是医疗服务的外在质量。如果只有医疗技术的全面质控,而忽视医疗服务作风、服务态度的重要性,是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的。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减少纠纷是医院全方位医疗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医院经营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杜绝片面追求医院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医疗服务质量必然全面滑坡。控制医疗成本,就是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消耗和医疗费用,用较少的医疗费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3、加大人员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力度
坚持不懈地抓好人才培养,抓好学历教育、在职教育及岗前培训,提高全员素质。要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对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要不断地派往国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充实和吸取先进技术,支持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医疗工作。强化基础训练,定期开展理论讲座,普及危重病抢救知识;坚持以自学为主的原则,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的主动性;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促进双向交流。分阶段组织考评小组,进行授课后的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其评分将与年终医疗综合水平考核评估挂钩,促使医务人员的学科知识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加大医院质量管理社会监督制约的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将针对工业产品和服务行业的质量问题建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医疗服务也不例外。这种监督制约将逐渐从软制约(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向硬性制约发展(法律和经济制约),从而使这一社会制约层次具有群众性、法制性和经济赔偿的性质。
5、加大医疗质量分级督导工作的力度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推荐阅读:
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之措施08-18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07-24
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05-28
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规定11-25
加强制革厂的企业管理08-31
加强企业物资管理05-09
企业管理加强11-18
浅谈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07-15
企业加强成本预算管理10-21
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