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精选11篇)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1
0 引言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扩大,学科融合趋势增强,以及跨学科、开放性、培养主体多元性等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诸多问题日渐凸显[1]。生师比过高、学位论文选题多样化与导师专长不一致等矛盾越发突出,传统的单一校内导师制已成为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瓶颈[2]。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培养面临多方挑战,多学科融合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通过初步探索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何兴利除弊、切实发挥导师组优势,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 传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全国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建院10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深入,我们越发认识到传统单一校内导师制已无法满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正面临多方挑战。
1.1 来自导师方面的挑战
根据国家要求,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教师(导师)的配备应按1:1:1比例分配,即校内导师应包含院内专职、院外高校兼职以及校外企事业单位兼职三部分,且所占比例相当。
兼职导师部分。占导师总人数的2/3,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等诸多优势。然而,这些导师只能在完成其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实践及论文。而且,兼职校内导师对学校(院)的教学管理、培养要求等不能及时全面掌握或领会不足,很容易滋生诸多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专职导师部分。受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等影响,院内专职导师的精力一般集中在教学、科研、行政,以及对工学博士、工学硕士甚至本科生的指导。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不在校、基础弱、选题各异等诸多不利指导的因素使其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而且,部分院内专职导师因侧重于学术研究,从事应用开发的实践经验不足,学生被“学术化”现象明显。[3]
1.2 来自工程硕士自身的挑战
相对于工学硕士而言,绝大多数工程硕士为在职学习,具有离校时间长、家庭负担重、学习时间紧、工作压力大、专业基础差、不进实验室等特点。普遍存在与导师见面少、交流不足或沟通不畅等问题,为校内导师指导工作平添层层障碍。
1.3 学位论文选题多样化引发的挑战
国家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明确,应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学生论文选题通常由其所在单位或岗位确定,与校内导师关系甚微。然而,导师一般只在一两个专业方向上具有较深的造诣。面对专业背景各异、选题多样的工程硕士,在知识高度分化融合、更新迅速的软件工程领域,导师指导工作仅限于宏观层面的现象并不罕见。由此,学生论文选题的多样化与导师个人知识专门化就成为矛盾的诱因,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制约学生培养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1.4 新兴专业引发的挑战
软件工程下设的专业方向多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产物。例如,我院目前开设的数字体育、数字艺术、技术转移等。按常理,各专业方向导师应该是该方向的专家。比如,数字体育方向的导师,不仅是软件工程领域方面的专家,还具有体育领域方面从事训练与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却鲜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这样的专业方向必定会集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导师。如何使导师间更好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出满足要求、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研究生,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切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1.5 导师指导均衡引发的挑战
在目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下,为控制合理的生师比,多数院校对导师的遴选不得不放宽条件,致使目前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导师指导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不罕见。而且,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程度差别越大,越易使学生感觉不平衡、滋生不满情绪。为此,在加强导师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应辅以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逐渐避免。
1.6 青年教师发展及作用发挥引发的挑战
软件学院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有些还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然而,在被聘为研究生导师之前,因不能直接指导研究生而直接影响其融入学院的速度,更不利于其科研等任务的完成。而在获得研究生指导资格之后,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磨合,客观上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仅靠青年教师个人独立成长有较大弊端,迫切需要学院采取某种机制,由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师或专家进行传、帮、带、导。
2 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践
自2010年10月,针对上述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果断进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率先在数字体育班、烟草系统行业班试行导师组培养模式后,陆续在本部导师间、数字艺术、技术转移、电子政务以及同方等行业班试行。相继完成调研报告、问卷统计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导师组培养模式管理办法等文件。目前,《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施办法》正在紧张制定中,将于近期在全院正式推行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改革。
与其他高校导师组模式不同[4,5,6],我们提出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是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际出发,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采用责任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一主多辅、分工合作,多学科融合的动态导师组培养模式。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师生多元性、学科新兴化等相适应。
2)重点指导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学位论文撰写。
3)导师组成员由学院专职导师、来自兄弟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校内导师组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实现导师组价值最大化。
4)配置导师组秘书负责师生沟通与事务性管理。不但能合理分担指导教师的事务性工作,还能有效提高自身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为其日后指导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5)导师组工作主要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关键节点的报告会形式为主,辅以必要的沙龙、研讨等活动形式,平时借助邮件“一件多发”(即学生发邮件给自己校内导师的同时抄送组内其他导师。任何导师的意见反馈该生的同时抄送导师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沟通。
3 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给我们带来重要启发。从目前看,软件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趋势增强,如何面向实践,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导师组培养模式为开展这方面工作迈出颇有成效的一步。两年多的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收效明显。
3.1 师生受益
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即便于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导师亦可各展所能,及时发现学生论文工作的亮点与不足,有效提升培养效果。仅以数字体育班为例,该班学生于09年9月入学,共有41名,均为体育教师,部分是运动员出身,培养难度可想而知。首次论文开题仅有3人通过。学院当即决定试行导师组模式,将来自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共12位导师分成两个导师组,并设有导师组秘书。通过组织多次研讨、沙龙等活动,学院导师、体育总局专家通力合作,至2011年3月,学生的开题通过率显著提升,而且论文选题紧密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如《武力使用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在我院严格的论文质量关把控下,目前该班仅5人因个人原因尚未开题,12名学生已顺利获得学位。
3.2 学院受益
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专、兼职导师作用,实现学院师资价值最大化,而且对新兴专业拓展、学科建设、团队意识等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促进。单从管理角度看,之前仅学位论文开题等各环节的报告会安排,为保证每位拟参加学生的导师都到会,需根据几十位相关导师的申请,按专业方向等为导师们分组、逐一与每位导师沟通确认报告会时间等一系列工作。现在则只需根据导师组组长申请落实报告会地点即可。直接避免因分组等引发的矛盾以及报告会时间确认方面带来的烦扰,而且学生对各环节审核意见不一甚至相左、以及对导师不及时反馈意见等方面的投诉也几乎杜绝。
3.3 社会受益
通过搭建导师组平台,交流中师生间、导师间以及学生间思维的碰撞,不仅有利于师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且有助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比如,在学院体育班师生间的交流研讨中,就曾促成导师组成员与学生间深化合作的雏形。
4 实施导师组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其积极效果毋庸置疑。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导师组培养模式亦不例外。如何使导师组培养模式兴利除弊,切实保证其作用发挥,需要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4.1 导师层面
采用导师组培养,并不表示学生的培养工作就交由整个导师组来负责。即具体到某个学生的培养,既定校内导师是依然指导该生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起主要指导作用,其余组内导师则主要起辅助培养作用。导师组作用真正发挥的关键在于导师组成员能及时有效吸收导师组集体的智慧来培养自己所指导的学生。
4.2 学生层面
导师组模式的采用,为学生搭建了宽厚的知识平台。但是,要注意学生在研究方向上的迷失。学生不能只顾博采众长,要学会综合导师组成员的意见,结合自己课题(项目)实际情况,及时与自己的校内导师沟通,明确改进方向,准确定位不迷惘。
4.3 学院层面
首先,导师组的建立要切合本单位实际。比如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设立导师组,因学科交融趋势增强、学生的选题多样化特征明显,所建立导师组就应该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而且是多学科融合的,允许个别导师跨导师组。成员组成方面,也应有一定的要求。如在成员数量方面,人员方面注意老中青、院内外、专兼职搭配等,以保证成员间优势互补、导师组作用切实发挥。
其次,要注意充分发挥导师组组长作用。导师组组长在导师组相关工作的组织、内部矛盾协调、成员考核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其工作好坏直接关乎整个导师组的实施效果。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在津贴奖励、工作量核算以及职称评聘等方面,以充分调动导师组组长的积极性。
最后,要明确导师组成员权责。避免职责不清,造成无谓的消耗。对导师组成员参加导师组活动次数、质量等均要有要求,有效的机制可切实保证导师作用的发挥。
5 结论
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不仅适应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际,还能有效解决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增进师生创新能力、实现学院师资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很值得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推行。
参考文献
[1]张海英,韩晓燕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5-19
[2]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9-10
[3]陈立章,刘光连,宋招权.工程硕士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51-54
[4]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73-376
[5]靳遵龙,陈晓堂.本科生导师组制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39-40
[6]谢瑾峰,欧阳润清.“博士生指导小组”提高博士质量的新举措[J].科教文汇,2009(32):1-2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2
阅读次数:879添加时间:2008-12-1
2导师责任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何嘉鹏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210009
当前高层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剧增,国家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特别是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而研究生培养质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模式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手段,日益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规格质量,对作为受教育对象的研究生所采用的各种教育措施的总体方式,研究生培
[1]养模式是一定时期内呈相对稳定状态的研究生成才的类型形式。因此,现
在许多高校都在努力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制度,导师对研究生自始至终都起着引导和督促作用。研究生导师负责制明显的特点就是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使得研究生从一入学到毕业的培养都得到了保证。导师的理论基础、学术造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道德都是研究生的楷模,研究生也能从长期与导师的接触中,学到导师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一、导师责任制的意义
1、导师责任制的内容
研究生导师岗位责任制的内容首先应该包括对导师的思想素质要求。应该要求研究生导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事业心,把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与我国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生导师岗位责任制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对导师的业务素质要求。中国有句老话是“严师出高徒”,这个道理无不适应于研究生教育。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支持研究生研究自己从未研究过的新课题,导师首先要紧密关注国内外科技前沿的动态发展,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学识处于科技发展前沿;此外,研究生导师应承担有适宜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任务,并具有开展研究工作和培养研究生所必需的科研经费。
2、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导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所以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它贯穿了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而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经验的传授、研究方向的引导、科研课题的指导、学术论文的审核, 更主要的是导师自身的价值思想、学术素养、治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对研究生造成的隐形影响。导师是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引导者, 是知识领域的先行者。在导师指导下, 研究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其创新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加强。综合起来, 导师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是指导性的, 主要是指点、引导、解惑。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不是课堂灌输而是指点方向, 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主要是适时引导、排疑解惑。而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实现, 一是导师通过直接手段提升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课程设置、文献检索、论文选题、项目参与是导师直接指导研究生的主要途径, 通过这些手段丰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导师通过间接方式提升研究生的智力水平和人格魅力。在智力水平提高上, 除通过直接方式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外, 以导师的示范作用, 间接引导研究生提高其工作中的专注力。通过直接沟通、交流和间接的价值观、人格魅力影响, 提升研究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培养其独立能力和坚韧品格, 塑造其创新型人格。
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和科研的指导教师, 首先是研究生学术追求的现实标杆,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直接成为研究生的比照对象, 这种榜样作用能为研究生在知识结构的完善、科学思维的塑造等方面提供直接目标和有效途径, 同时也可能形成研究生部分复制导师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局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另外,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 其自身的价值观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存在潜在的深远影响,[2]而这种影响也包含着教师的榜样因素和指导因素。
3、导师责任制下的师生关系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一些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总感到导师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与导师有一种隔阂感,感到来自导师的压力比较大。而实际上,导师的有些语言和行为是无意的,只要研究生多与导师沟通和交流,在熟悉导师的同时让导师尽快地了解自己,许多压力都会消失,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就能够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6]。而实际上研究生与导师的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过程,只有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交流顺畅,师生之间的指导与学习关系才能融洽和发展。
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构建良好学术氛围,对促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一方面, 导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讲座、学术报告与交流、专题讨论等,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能使研究生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 这有利于他们进行创造性研究。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通过吸引和推动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挖掘学生个性发展的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在这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中, 研究生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导师的指导协助下制定、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 并可随时就某个问题与导师进行对话和沟通交流, 积极参与导师和学校的科研课题, 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3]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和研究合作者, 提高创新技能, 丰富实践经验。
二、导师责任制的思考
1、优化导师业绩制度
目前,高校对教师业绩的审核评定已经到了非常细化、量化的程度,但是,这种评审制度忽视了两个问题:学术科研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前者容易使得高校的教师成为科学管理下的高效率生产工人,过于强调产出而创新乏力;后者使得教育在导师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而长期使用的按研究生数量而非质量计算的绩效制度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因此,在导师业绩评定制度上,应该将其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
2、优化导师责任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对培养质量的监控主要由管理部门而非其导师来实施。由于管理部门面对的是众多特征差异显著的研究生,所以制定的制度往往“一刀切”,既不公平也无效率。所以,应该把监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责任落实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的调整相匹配,才能杜绝诸如“放羊型”等不良师生关系的存在,真正形成以导学关系为主导的师生关系。
三、导师责任制的实践
1、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个特定的培养阶段,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应该有一个较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工科研究生大多书本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着重就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一些探讨。
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手段,各种发明和创造的成果,大部分都在实验中产生。经济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也需要利用实验手段来解决。研究生必须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次安排一名硕士研究生去做一组“空心墙体热工实验”,要求研究生完成砖料准备、砌墙养护与热工测试工作。该名研究生因来自大城市,自小未干过重体力劳动,于是提出能否用他的助研费请农民工帮忙完成前两项砖料准备、砌墙养护工作。我没有同意,同时要求他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工作,碰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再来找老师。此后整整九个月埋头实验室超额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发表7篇论文(其中2篇国际会议,4篇核心期刊)。后来该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是老师要求我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工作,我很难取得今天的成绩。我问为什么?同学回答说如果没做前两项砖料准备与砌墙养护工作,从自己专业角度只会关心墙体的热工性能,而不会关心墙体砌块的施工性能与经济性。该同学在2008年的硕士论文答辩中获得专家好评,并立即被答辩委员会主席邀请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
另一次安排一名硕士研究生做“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的评价”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需建立“专家系统”以确定安全疏散影响因素的权重参
数。一段时间后我检查该生的工作情况,同学汇报说研究无进展,因图书馆和网上均缺乏该领域的“专家系统”。我问该同学是否等着天上掉“馅饼”,你难道不能自己建立“专家系统”吗?后来该同学自己设计了“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影响因素权重调查表”,通过对消防管理、安全工程、建筑设计、物业管理等行业的众多专家的调查,建立了“专家系统”,在此基础上撰写发表5篇(其中1篇Ei检索,2篇核心期刊)。该同学在2008年的硕士论文答辩中获得由多个领域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的好评。
2、跨学科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量急剧增加,单靠个人掌握的知识难以取得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单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现在各国为能培养出符合科技高速进步要求,而且推动社会进步的复合型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中纷纷采取措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与科研。
本人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师,同时也招收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那么在给研究生布置研究方向时思考两个专业的最佳结合点应该在哪里?通过反复对比两个专业的知识点,认为建筑火灾的烟气扩散与控制研究是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于是让一名硕士研究生尝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很快取的较好的研究成果,二年级时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获2005年时钧奖学金2等奖,并优选直博。目前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4篇Ei检索,2篇ISTP检索,4篇核心期刊),作为第3完成人完成的“城市地铁与高层建筑火灾时的烟气控制与安全疏散评价”获“南京市2007年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
3、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导师与学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格关系,它可以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导师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利于研究生对科学的追求与探索。好的导师对研究生影响很大,学生对导师会没齿不忘。而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常与自己的导师接触、交流,学生碰到各种问题易寻求自己的导师帮助。因此,师生之间的这种深厚感情容易建立,而这又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在交流中,导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弄清事实真相,并且激发各自的兴趣,以便他们能独立地获得客观的成就。这一方面促进了相互的信任,,另一方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3
“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建设旨在将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助、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有机结合。对与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来说,不仅仅力求做到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很大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热爱学习,积极进取,迫于经济困难的压力,他们虽然有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是在求学的道路上屡屡受挫。而且据数据统计,在2014-2015学年中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学生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60%。基于60%的比例数据,切实增强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更需要通过建立立体助困帮扶体系,帮助、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提高认识,开发潜能,提升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经济困难学生更要做到助学与育人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行一对一的专门培养,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途经上,有研究项目的硕士生导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采取经济困难学生进入研究生导师的课题组(研究组),在导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索的途经、方法,提炼科学问题、开展科学问题的研究、得出科学结论并以论文形式进行总结。
通过经济困难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实践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从而推进学风建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时提升学生的沟通、学习能力。在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与鼓励下,摆脱经济贫困的压力,不放弃求学的梦想,坚定自己的目标。
二、研究项目开展方案
(一)前期基础
交通工程学院已经尝试了2年研究生导师与经济困难学生的结对培养尝试,戢晓峰教授、陈铮教授、陈贵升博士均开展了尝试。从大二开始,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经济困难学生就进入研究生导师的课题组,研究生导师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激发出他们在科研方面更大的研究生所具有的潜力,培养出对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探索浓厚的兴趣。结果显示出较好的成效,对于论文的撰写方法,学生已经得到一定的认识,并参与了实验室的课题项目研究。
(二)实施方案
1.结合实际,引导和教育经济困难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建立比较详实的学生信息档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多管齐下,对学生做好教育与引导。
2.通过学院宣讲活动、宣传活动等选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学习成绩优良的28名经济困难学生,2名非经济困难学生。然后再通过遴选活动、成果展示等竞争环节,对这30名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选择学习能力、可塑造性较强的10名学生(其中包括1名非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核心培养对象,这10名学生需要在研究生导师的培养下,参与学术论文的撰写,并参与课题项目研究;选择学习能力、可塑造性一般的10名学生作为次重点培养对象,这10名学生只需要参与研究生导师的课题项目研究;选择学习能力、可塑造性较弱的10名学生(其中包括1名非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支持与鼓励对象,研究生导师需要对这10名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
3.将选择的30名学生分年级、分阶段与研究生导师进行对接,有计划的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并为每个本科生指定一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联系与指导,研究生导师鼓励学生与在读研究生积极地交流学习,探讨学术问题,沟通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4.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了本科学习计划制定、对科研兴趣的培养、科研项目的具体参与、课外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等,并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等。
三、研究成果
(一)预期成果
1.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最明显的是经济困难学生更加愿意和更加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交流,并且语言组织能力得以明显的提高,面对生活更加的乐观与自信。
2.培养出经济困难学生对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探索浓厚的兴趣,摆脱经济贫困的压力,不放弃求学的梦想,坚定自己的目标。
3.激发出经济困难学生在科研方面更大的研究潜力,参与实验室课题、项目等方面的研究报告;推动和吸引课题参与者中的优秀学生报考学院研究生;对于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发表。
(二)示范效果
在经济困难学生与本科生层面形成示范效应,鼓励学生与研究生导师广泛结对学习、交流。
四、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1、该项目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本科生层面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形成助学与育人相结合,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鼓励与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压力,不放弃求学的梦想,坚定自己的目标。
2、侧重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综合素质[4],切实增强资助育人工作实效。以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入手,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搭建专业技能训练平台,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组建互助组织,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在读研究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强沟通和组织能力;加强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3、为辅导员和同学之间提供交流平台。通过项目活动的开展,促进老师与同学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
4、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种方式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模式的探讨。
五、深化研究实施的思路和建议
本文基本按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去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经过理论成果的提炼和总结,为进一步深化项目实施,提出以下深化的思路和建议:
1、设置畅通有效的反馈机制。针对项目开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做到在开展前及时了解参与的经济困难学生切身需求,每个阶段完成后通过参与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及座谈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及对活动和模块的改进意见,为完善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组织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骨干队伍,继续研究、推广研究生导师与经济困难学生结对的培养模式,将此培养模式做深做久。
3、以自信心為根本,培养经济困难学生“亮剑”精神。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他们人格,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措施,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成为学习上、或工作上、或生活上、或活动中的成功者,在面对困难时都有勇于拼搏的“亮剑”精神。
4、深化项目成果,各学院均能够实施,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良好的学习基础,继续研究生学习。同时,供下一步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优化我校的优秀研究生生源计划提供参考。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康向上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生导师与经济困难学生结对的培养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冯灿. 体育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教育管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牛春瑜. 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资助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
[3]孙冬梅. 基于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质分析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8(1):133-134.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4
经济全球化趋势迫使国内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市场, 对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实行转型升级, 这就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 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使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十二五末期, 我国将实现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规模相当。近年来, 在国家研究生教育政策引导下,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要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 更对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 尽管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存在争议, 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主要涉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内容。其中, 指导教师在培养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单一导师制起源于德国, 其特点是每一研究生由一位导师独立指导, 类似于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1]。这种单一导师制弊端明显, 已基本被淘汰。为解决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在探索研究培养模式中经历了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转变[2,3,4]。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 (学位〔2014〕17号) 要求, 将在5年时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的合格评定[5]。这无疑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每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单位都必须认真对待。因此, 本文言说的双导师组制正符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正如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所指出, 必须强化导师的指导责任, 增加导师的指导投入, 使研究生在全程学习、研究中得到所需的指导[6]。
二现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采用了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种导师制一般是由来自高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对需要实施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培养[7]。校内导师是具有硕导资格的专业教师, 校外导师则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校内导师侧重理论教学和学术指导, 校外导师侧重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但现行导师制在运行实践过程中, 表现出以下不足。
1缺乏制度规范
有的培养单位在形式上倡导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 但缺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校外导师仅仅是挂名作摆设,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根本没有得到校外指导;有的为应付校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临时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线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 最后让企业在学生实习报告上盖章存档了事;有的聘请了校外指导教师, 但没有出台校外指导教师的相关薪酬待遇规定, 从而挫伤了校外导师的积极性。除上述情况外, 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认识不足也妨碍了双导师制的实施, 一是部分企业在开展联合培养工作时主要考虑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收益, 而是企业自身认为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其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义务, “教育”功能被弱化;二是部分企业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不愿意让学生接触核心技术项目, 学生很难对产业背景和新产品研发有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 主要归结于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重视不够、校企之间在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合作双赢机制, 直接影响着现行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2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 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影响,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实。目前, 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培养大体涵盖校内+校外导师、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三个系统。整个培养过程基本以毕业论文答辩为考核目标, 教学过程往往过分强调课堂教学, 以至我们的学生懒于动手, 不愿参与工程实践;实习过程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安排, 注重形式, 很难真正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理念只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哲学概念, 要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 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中心, 为学生打造一个校企合作的培养平台。首先, 应在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实践训练、过程监控与组织管理等方面, 始终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 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其次, 应积极探索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实现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导师、选实习单位的培养机制。第三,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和激励机制, 以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导师和教学管理者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指导学生, 践行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真谛。
3学术型学位培养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近年来, 高层次应用人才在就业大潮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专硕研究生人才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类型。然而许多专硕学位点培养单位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制订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兼任专硕研究生导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专硕研究生指导过程中, 校内导师仍然沿用原有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模式或方法, 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能力, 不太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只负责企业实践环节, 没有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 不了解甚至不参与校内培养环节。特别是, 许多高校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工程实践的的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等制度, 致使通过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 其培养成效也就难以体现。
三“双导师组制”的构建
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已有十余年的培养经历, 其中“化学工程”是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近年来, 我校对“化学工程”专硕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笔者所在的“化工新材料”导师组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导师组运行机制──“双导师组制”。这种“双导师组制”坚持“以校内+校外责任导师培养为主”的原则, 围绕每位研究生指导, 组建“校内导师组+校外导师组”的结构模式。
在校内导师组组建方面, 围绕每位研究生培养, 除了通过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确定1名校内责任导师以外, 还配备1-2名副导师和1-2名导师助理协助指导。副导师应具有硕导资格, 且具备基础理论雄厚、知识视野开阔、学术思想活跃的特点, 主要协助责任导师指导项目研究方案、学位论文撰写、工程实践等。导师助理应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指导能力, 但条件上又未能达到硕士生导师遴选标准的年轻博士教师。导师助理可担任研究生重点课程和学位课程的主讲教师, 参加学术交流、访学和带领研究生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等。导师助理不纳入硕士生导师的管理序列, 但需上报研究生培养所在二级学院备案。对于进入导师组的导师助理, 二级学院在职称晋升、人事任用方面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校外导师组建立方面, 以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为平台, 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 企业根据校内责任导师的研究背景和与企业的项目合作研发情况, 为每位研究生确定一名具有较强实践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作为校外责任导师, 并配置1-2名项目共同研发工程师作为导师助理。其中, 校外责任导师是学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导师, 享受学校发放的相应薪酬待遇。每位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研发内容直接相关。校外导师组除负责企业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外, 还全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校内培养环节。
四“双导师组制”的实践探索与优势分析
近年来, “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属的“化工新材料”导师组与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知名企业合作, 对“双导师组制”的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1“双导师组制”有利于校企导师资源的共享
“化工新材料”导师组利用学校科研团队优势、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省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条件, 通过科研技术合作与企业导师组密切合作, 为川南地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 技术推广等服务。由于校外导师组中的责任导师是我校正式聘任的兼职教师, 享有相应薪酬待遇, 借助他们在企业的工作便利条件, 对专硕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训练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在校内培养环节运行期间 (前2学年) , 以校内导师组指导为主;校外实践环节 (第3学年) 则以校外导师组为主;所有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中全程参与, 各有侧重。导师组成员具有不同院校毕业背景, 使得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维方式, 从而大大拓宽研究生的科研视野, 促进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
2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 有利于校内外导师间的真诚合作
目前, 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而言, 大部分高校主动积极, 而企业显得十分被动。我校“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 通过与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合作, 让校内外导师们组成若干课题组, 既为校内外导师之间搭建了合作平台, 又兼顾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宗旨, 而且研究生可以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得到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锻炼。例如, 近年来, 我们与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校企横向合作等项目中联合申报、合作研究、共享成果。2011~2014年, 共有8名研究生参与这些项目研究, 并在该研究设计院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既推动了研究院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又借助项目研发完成了工程实践锻炼环节。最近, 我们正联合中昊晨光、自贡硬合和中橡碳研院等十余家川南知名企业, 积极推进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川南纳米新材料基础科研服务平台”建立。可以预见, 未来几年借助于该基础科研服务平台, 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的“双导师组制”, 将继续坚持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 以校企双赢、平等合作为基础, 协同完成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设置导师助理岗位, 有利于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导师组锻炼
目前, 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双导师制中, 大多数学校要求导师组成员具有导师资格, 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导师组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难以实现“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导师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在“双导师组制”的实践探索中, “化工新材料”校内导师组目前吸引了5名36岁以下的博士青年教师担任导师助理, 形成了包括正高、副高和中级等不同职称和学历层次教师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这种年龄结构合理的成员结构, 既发挥了老导师的经验优势, 又考虑年轻教师的活力。因此, 围绕“双导师组”制, 在校内导师组中设置导师助理岗位, 吸纳青年教师进入导师组锻炼, 不仅可以让青年教师接受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 还可以进入导师组的学术团队参与课题研究, 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导师助理的学历和研究能力, 目前“化工新材料”校内导师组有1名青年教师正在川大读博进修, 1人在国家炭黑材料研究中心高级访问, 另1人获得“西部项目”教师出国留学计划资助。
4“双导师组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就业难题
近年来, 通过“双导师组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校“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其中2013-2014年有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3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 1人获省优论文, 申请发明专利6项, 11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工程实践锻炼期间的积极表现获得了企业的好评。例如, 2012级研究生付晓燕在成都拓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为期1年半的工程实践锻炼中, 全程参与了校企合作项目“改性硅酸盐胶粘剂的研制”, 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学位论文。通过工程实践锻炼期间的工作和生活, 研究生们发现地方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施展个人能力提供了实践舞台, 一些研究生表达了毕业后留在实践单位工作的意向。例如, 2014和2015年, 各有1名研究生与中昊晨光化工院和中橡集团碳研院签约留在单位工作。正是这种校内、校外“双导师组”制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 从而有效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和实践能力上同步提高, 同时还可以为实践单位提前考察人才, 并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
五结语
在未来几年, 国务院学位办将陆续对全国专硕学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这必将促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其中导师组的构建与运行实践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双导师组制”在笔者单位的实践来看, 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 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有机结合, 是保障校企合作框架下导师组制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周欣, 张志毅, 倪超.医学院校以导师组模式培养研究生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 :112-114.
[2]耿相魁, 王慧.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可靠保障[J].决策咨询, 2015 (1) :88-92.
[3]赵庆华, 熊倩, 谢莉玲, 肖明朝, 王富兰, 刘智平.导师组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J].护理教育, 2015 (2) :190-192.
[4]高久群, 郑华, 余全红.交叉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 2015 (2) :98-101.
[5]杨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4 (10) :36.
[6]姚利民, 朱黎旻.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11) :55-59.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5
摘 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近些年来引起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者以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之一。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广东省政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建的“粤新合作”示范性院校,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工厂”下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合作的重要成果。本文重点论述学校数控专业,探索实施了“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工厂 双导师 培养模式 探索实践
示范校建设期间,笔者学校基于“教学工厂”创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预期成效。
一、实施背景
广东省惠州市装备制造业发达,技术工人缺口很大。笔者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存在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教学不能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大、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在学校建立机械“教学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二、工作目标
一是建构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弥补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的短板;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五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
三、工作过程
1.建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通过对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进行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一起,基于“教学工厂”建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案,经由专家评审、试行、修订后正式实施。
2.建设“双导师制”教学环境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环境即“教学工厂”,由笔者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投资兴建,具有生产、实训、教学、研发、培训、鉴定、竞赛和创业等功能,于2011年6月正式投产,厂房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拥有360余台机械设备,总价值近6200多万元。拥有钳工、车工、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CAD/CAM、检测等实训室,实现各工种的实训能力。并拥有像美国哈斯五轴加工中心、南通机床厂出品配套西门子系统的五轴加工中心、南通机床厂四轴加工中心、辛辛那提加工中心、辛辛那提车削中心、南通车削中心、沈阳机床厂的斜床身数控车床SL50等一批高端、精密的设备。采用“两个平台、四个中心” 的运作模式,“两个平台”就是基本功训练平台和综合训练平台,“四个中心”就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中心、设计中心、制造中心、数控机械加工中心。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在“两个平台、四个中心”同时进行生产性教学。
3.开发“双导师制”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开发《车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数控车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铣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数控铣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和《CAD项目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教材、“项目式”合作案例书等,汇编了基于“教学工厂”的生产性实训案例集。
4.优化“双导师制”教学过程
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学工厂”基本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为期35周共七个模块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来源于工厂的生产任务,并由工厂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生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根据志愿分别进入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设计中心和制造中心进行5~10周的综合技能训练,由教师和师傅“二带一”指导学生实训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5.创新“双导师制”质量评价
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生产能力进行定级定岗,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进行互评,学生对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进行评价。
四、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保障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成立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小组,下设各个子项目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
2.制度保障
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实施管理办法》《教学工厂项目式校企合作管理规定》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根据建设需要制定有关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资金保障
预算总投入5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40万元,地方财政专项配套资金23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1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每年引进项目合作企业,累计投入100万元用于设备维护保养。同时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五、成果与成效
1.主要成果
(1)完成“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见下图。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工厂”为主要教学环境,以“精加工、善维修、会管理”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与评价,注重教师、师傅的教学经验、育人理念和企业经验、企业理念的修养。
(2)完成“教学工厂”升级改造。达到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技术工人、一流的培训方法、生产一流的产品”的建设要求。
(3)建成“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学校教师在知识面的拓展、加工理念、工艺优化等方面提升变化显著增强。教师以企业项目为案例,撰写论文16篇。合作企业选派的导师全程参与教学。
(4)刷新技能大赛及学生培养业绩。师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7项、市级奖项27项。在第43届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学生陈新兴获广东省第四名、全国第八名;在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广东地区选拔赛中,学生王伟亮和高硕分别获得四轴加工中心学生高级组第三名和第五名,赖茂青获数控铣学生高级组第七名;李永周获数控铣职工组第七名。教师陈懋、张长卢获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一名,并在全国数控大赛决赛中荣获第三名,刷新惠州市在该项目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2.主要成效
(1)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学校在2012年和2013年荣获广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学校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社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2)赢得企业更加信赖。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缩小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吸引12家企业主动来学校洽谈合作并签订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普利司通(惠州)轮胎有限公司为制造工程系设立企业奖学金,每年为制造系捐资10万元为学生颁发奖学金。
(3)辐射带动他校发展。建设期间总计接待了惠州市惠东县技工学校、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等省内外学校达到160多所、500多人次。
六、体会与思考
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虽取得突出成效,但目前还局限于企业需求量大、操作性强的机械、电子、汽车等工科专业。此模式能否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尚需组织教师、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骨干等进行充分论证,研究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应用范式。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双导师制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强调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统分统配逐渐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这些制度改革以及近些年我国高校大众化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1992年,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率先推出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是给在校学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通过校外实习导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随着“双导师制”在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当中的应用,“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很难真正实现双导师的人才培养,因此现在更多的研究人员正在系统地研究双导师制的应用与实践。
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这与我们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高素质创业者人才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较差,这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双导师”培养体制可以有效的解决毕业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对“双导师”培养体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双导师制”培养方案能够解决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如何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被社会所接受,如何在短期内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根据我国教育部“卓越计划”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同时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需职业素养、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及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总结已有校企合作培养经验,通过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及综合能力,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有效采取 “双导师制”,结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校企联系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具有专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技术领域扎实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设计、 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现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以应用型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完成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和一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相关行业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以及工程项目的实施、运行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卓越计划”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加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具体工作的动手能力以及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的能力,在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中引入“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基于双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使学生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第一,基于双导师制进行应用型本科“卓越计划”课程模式改革
(1)改变传统的实习方式, 提高实习效果。改变应用型专业传统的实习方式是以统一安排为主,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为辅的方式。双导师制下,校外导师的实习单位可以向学生随时开放, 不受实习时间的限制, 并且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 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加学生对实务的感性认识。传统的上课方式是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讲课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双导师制则由校外导师参与理论教学,课堂上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实际岗位上由校外导师进行实地教学。
(3)改变传统的论文选题与答辩方式,提高论文的实用价值。双导师制则增加选题的内容,来自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的选题选题的针对性较强,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能够思考现实问题。
(4)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增加过程监控措施。传统的考核方法局限在校内的课堂上,考核的侧重点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含量。双导师制可以通过校外导师了解学生与校外导师的联系情况,学到了什么内容,掌握了什么技巧,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过程考核的侧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及沟通能力,监测学生走出校门的效果。
第二,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双导师实施方案。校内导师以进行专业引导,专业课教学开始增加校外导师,配合校内导师进行专业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校外导师的选聘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以及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部门主管。 本科四年中有两年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学生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和相应运行机制的保障,较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把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满足了“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三,选择良好的双导师实施方法及实施计划。双导师制培养方案中的校外导师根据本科生教学计划进度对本科生进行长期、系统的综合指导,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在长期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的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之间建立起较为密切的联系。校内导师也由此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渠道,为收集和撰写教学案例、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平台。
总之,为实现“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研究恰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恰当的学校联合企业,选配适宜的企业人员作为校外导师,确立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基于双导师制度下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以此达到“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晓波等.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六大原则.教育探索.
[2]王海良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师资队伍及实训平台建设.价值工程.
[3]罗晓曙等.构建“3+1”培养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卓越电子与通信工程師”培养计划.教改创新.
[4]吴玉峰.基于校企实训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职业规划.
[5]姜群华.工科类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6]康福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价值工程.
[7]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嘉兴学院学报.
[8]严瑜筱.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
[9]刘春媛,张莹.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的实施.教育论坛.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7
长期以来,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即由导师组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一种学徒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选定导师开始, 到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培养计划制定、选题、论文设计直至毕业答辩都是由导师安排。这种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的责权明确、清晰,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自2000年以后,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以20%—30%的速度增长, 而研究生导师数量却没有快速同步增长, 导致师生数量比例失衡问题突出。通常一个导师指导数个研究生 (多则达到6个以上) , 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让导师指导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没有保障, 培养质量明显滑坡。再者,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爆炸性增长, 各专业 (学科) 的交叉、渗透日益突出, 专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 对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挑战, 也就是对传统导师负责制带来了挑战。由此看出, 我国传统的“一对一”单导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研究生的教育形势, 推行团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导师团队不是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简单叠加, 而是由不同年龄、性别、职务、学缘背景、知识结构、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的功能小组, 从而起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指导效果。
一、团队式导师的组建模式
(一) 团队式导师成员构成
团队式导师是由一个校内主导师、一个或多个副导师 (考虑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不同需要, 其中副导师可以来自企业) 、一个或多个助理导师组成的三级指导体系。主导师和副 (助理) 导师共同组成的团队式导师负责制度, 强调主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 副 (助理) 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协助主导师指导研究生。副 (助理) 导师主要职责是协助主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研究生, 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或科研经费, 参与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 为研究生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等。遴选导师团队成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考虑主副导师的学科背景、学历及职称层次, 以及年龄结构等因素。导师团队在学科和专业构成上, 强调以本学科专业的教师为主、以相近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为辅;在学历层次上强调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相结合;在职称层次上以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 组成一支在知识结构上相互补充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在年龄问题上, 考虑老中青的结合, 充分考虑年长者的经验优势和年轻者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与传统导师制相比, 团队式导师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开拓思维, 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二) 导师团队组建合作模式
导师团队组建模式主要分为校内导师合作模式、校际导师合作模式和校企导师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
1. 校内跨学科导师合作模式。
校内跨学科导师合作模式适用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这一模式可以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在推进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选择合作导师的研究方向, 可以是与主导师的研究方向相连接的方向, 实现研究上的强化和升华;也可以是主导师想做但又刚起步,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体现一种互补与合作。这种方式下, 可以既有导师的合作, 又有学生的合作, 如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个导师共同指导来自不同学科的几个学生, 把导师和学生捆绑在一起,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 推动资源的共享和学科交叉。
2. 校际导师合作模式。
校际导师合作模式即与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导师模式。该模式旨在利用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特别是优秀导师资源, 如通过学生互访交流项目, 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 聘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老师, 讲授若干门基础课程和前沿学术报告等活动, 使研究生具有在不同大学、不同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同时, 校所际之间实施研究生的多导师模式, 不仅丰富和提高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也推动本校导师和学院与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对提高本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校企导师合作模式。
校企导师联合模式, 主要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根据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背景, 聘请相关学科的知名企业的专家作为研究生合作副导师,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组织论文答辩, 并推荐研究生到该企业实习, 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校企导师合作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校企导师合作模式, 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企业生产和科研任务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 也为学校的科研课题在生产一线开展提供解决途径, 架起了学校与企业的桥梁, 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实践
团队式导师制是本着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 由研究生首先选择导师团队, 然后在所选团队中选择主导师和副导师, 最后导师选择学生的双选机制。
(一) 培养计划修订
培养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系统性、全程化的设计理念, 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 根据学生未来职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计划, 根据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所长, 以基础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掌握并重为目标, 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重点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修订大纲。根据学术型和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目标, 对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按照学科研究方向进行整合, 然后按照基础知识、技能知识、辅助技巧等标准对课程进行分类。这样避免相同或者相近课程的重复设置, 避免同一学科的研究生选修课程不一的问题, 实现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的标准化。
(二)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
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团队, 推选一名助理导师负责研究生团队管理。导师团队成员分别从该研究领域涉及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投稿等方面对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进行培训。同时, 以学生自主申请和循环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研究进展汇报, 导师团队和研究生团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每周一次研究小组会议, 组内研究生轮流或申请汇报自己最近的研究进展、研究心得、学术前沿动态等情况, 并展开讨论交流;每月一次实验室会议, 每个研究小组汇报最新的研究进展、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每新学期初开展一次上一学期研究课题的总结、汇报和交流活动。
(三)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 在完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之后, 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由企业副导师推荐或向学校产学研合作企业/基地申请, 以横向课题分段实践或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等多种方式, 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这种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 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同时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 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不同专业学位特点的选题要灵活确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 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三、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
团队式导师对于缓解教师资源短缺, 加强学生培养过程管理, 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解决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一) 分权式管理
主导师专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素质) , 这既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 同时也是一种软能力。单导师制正是由于导师花费大量时间给学生传授技能 (怎么写论文, 怎样使用计量软件, 等等) , 而让研究生培养的中心任务变得边缘化了。这种情况在团队式导师培养模式中通过导师指导任务的明确分配进行改善。副导师不一定只有一人, 如果需要可以选择2人以上, 如来自图书馆的副导师负责学术论文规范、写作及投稿指导;来自数学学院或计算机学院的副导师负责计量软件教授。这样各导师各施其职, 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导师的专长。
(二) 评价与激励机制
从学生角度对团队式导师培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毕业论文规范和质量 (含优秀论文比例) 、竞赛获奖级别和数量、就业和升学质量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低于标准线的导师减少招生名额。另外, 通过学生技能测评的方式对主导师, 尤其是副导师是否履行职责进行考评, 并通过绩效薪酬增减以示奖惩。
摘要:针对研究生单导师制日渐不能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带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问题, 分析了我国高校推行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导师团队组建和课程体系整合, 重点总结了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培养模式,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沛清, 崔德刚, 赵罡, 等.研究生创新实践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2 (9) :27-31.
[2]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5) :73-77.
[3]夏士雄, 王志晓.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1, (1) :65-67.
[4]庄永达, 陈飞飞.体育学研究生团队式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0 (2) :118-120.
[5]王世杰, 郑鹏, 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4) :373-376.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8
1 导师制的分类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根据导师的人数和作用的差异,导师制可分为单一导师制、小组导师制以及联合导师制。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中,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联合导师制是指由大学和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目前在医学领域中联合导师制的应用较为罕见。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国外导师制模式的特点,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集中讨论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的发源、优缺点及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2 单一导师制
单一导师制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每一研究生师从单独一位导师,导师拥有充分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权。导师主要对研究生学习过程及论文答辩进行指导,包括指导论文选题、科研实验、论文撰写、论文评审、论文答辩及论文投稿发表等[2]。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就是采取这种一师一徒的单一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在培养医学专业性人才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学学科发展的细化和学科交叉程度的深化,单一导师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单个导师的知识面及思维方式不足以适应学科渗透的趋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分化综合的不断加剧,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每个导师由于其知识构成及研究方向不同,长期以来在某个领域或方向上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和经验,在其他领域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其专业知识结构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单个导师的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很难适应当前跨学科发展的要求,更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扩招对导师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研究生招生人数逐步增加,导师资源日趋紧张。如果一个研究生师从一个导师,一个导师只负责数个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对师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同时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在改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优化了导师师资资源。
从研究生的角度分析,在师承一人的教学方式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极大地取决于导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和思维方式。单一导师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从其他导师处学习和汲取知识的机会,近亲繁殖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容易成为导师的复制品,不利于研究生学术造诣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单一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很难成为学术合作伙伴,研究生容易被动的成为导师变相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硕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导师的数量不能满足研究生增长的需要。在一些研究性大学中,导师由于忙于繁重的科研任务,精力有限,师生接触密切程度大大降低,导师给予研究生的直接指导明显减少。
从整个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看,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必须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科的总体科研水平。一个导师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由于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难以独立培养出具备多个学科综合知识的高级人才,也会导致整个学科建设不能与时俱进,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由此可见对不断扩大发展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而言,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已日益显示出其弊端。采取小组导师制进行集体培养的教育方式,成为了医学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的一个必行方向。
3 小组导师制
小组导师制,也称一主多辅的导师制,该导师制度源自美国,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最先采用了这种导师制,是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2]。目前,这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形式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校所采用。小组导师制的导师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学科群体但不同资历的导师组合起来,另一种是在导师组中引入不同专业的导师,通过跨学科科研项目培养跨学科的专业人才。由于医学学科的高度融合和交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导师组合在国外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备受青睐。与单一导师制相比,小组导师制有以下一些优点。
多个导师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发挥集体优势,解决了单一导师知识面单一和思维方式单向的问题。导师组的成员,可以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充分实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以集体智慧提升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同时,通过聘任社会名流、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导师,发挥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一流名师的优势,可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为研究生博采众长、跨学科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和进行有效的指导。
小组导师制有利于导师资源的共享。面对研究生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的矛盾,学校可根据导师需要的数量和学科队伍的实际,吸收校外学术界的优秀人才作为研究生兼职导师,弥补导师队伍的不足,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兼职导师长期在科研、管理、生产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一个导师可以参加几个导师组的工作,使研究生能共享导师和实验室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某个学科教学和科研硬件条件不足带来的培养问题。
在导师组的集体指导下,有利于学生科研视野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研究生分阶段培养的特点,组建不同的导师小组,导师组成员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和分阶段的指导,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导师组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学生参加的课题越多, 方向越广, 所受到导师指导的层面也就越广,大大的扩展了科研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使培养工作更有针对性,比如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及科研实验工作阶段由不同导师负责指导,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师资间及学科间优势互补,能够促进研究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开发型的人才。
小组导师制有利于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及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形成导师组,凝聚多学科的力量,发挥多学科联合的综合优势,攻克医疗和科研上的难题和重大课题,不仅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利于提高学科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年轻导师通过参与到导师组中,不仅可以接受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导师对他们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参与到重大课题的研究,提升他们自身科研及带教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为日后在科研及教学上独当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导师组的所有成员在攻克课题的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学术探讨和学术交流,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开阔学术视野。通过形成稳定的课题研究小组,保持良好的课题成员结构,有利于实现学科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4 结语
小组导师制在日常应用中还需密切结合学校及学科的具体情况进行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如要控制学科带头人研究生招生的总人数,也要控制整个导师组成员的总人数以及每位导师参加的导师组数等。合理、有效地发挥每个导师组成员的作用,避免小组导师制趋于形式化。同时也要在课题组实行不定期专题讨论制度, 解决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妥善的处理和协调不同导师之间学术观点的差异。
总之,导师队伍建设在整个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立并保持一支优秀的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改变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3],贯彻小组导师制的指导方向,方能确保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摘要: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导师制可分为“单一导师制”及“小组导师制”两种模式。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单一导师制”暴露出了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病,而“小组导师制”具有诸多的优势,值得在国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教育,导师制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Kilminster SM,Jolly BC.Effective supervi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settings:a literature review[J].Med Educ,2000,34(10):827-840.
[2]李静茹,薛彦华.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C].河北师范大学,2006:1-5.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9
为适应当前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逐步完善我国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施行办法》,并在2006年底经过遴选和实地考评,确认了一批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2]。2010年2月,上海市卫生、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率先探索了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上海全市实行统一标准规范和考核评估,规定上海市新参加临床工作的医生须完成三年统一标准的住院培训。
由此看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新模式正在不断被优化和完善[3,4];反之,现阶段的住院医师管理模式也需要作不同的改良和尝试性的探索。如何对现今踏上临床岗位的住院医师进一步规划培养方向;如何让“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住院医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并进一步跟进培养步伐,本调研从“住院医师导师制”培养模式这个角度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1 调研背景
过去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培养过程流于形式;多人无序管理容易变为无人管理;临床医生带教意识模糊;缺乏有效可行的考核机制。从而造成住院医师成长缓慢,临床能力出色但在科研、教学能力上十分薄弱[5]。
我院是上海一所专业的公立妇产科医院,一系列健全的培训制度有效地保障了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住院医师通过对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儿科等亚专科历时5年的严格有序的轮转,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但现阶段在住院医师的培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住院医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欠佳,特别是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待加强,而且由于妇产科住院医师的培养必须有一个严格的不同科室间轮转过程,往往存在住院医师每到一个科室的开始阶段有一个不适应期,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使住院医师的管理更富有针对性和个体化,自2008年开始我院在住院医师培养中选择性地引入了“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所谓导师制,英文为“Tutorial”,即被称为导师的教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最初源于14世纪的英国,当时由牛津、剑桥率先提出并实施,以后逐渐在伦敦大学及其他许多高校推广。由于它吻合了因材施教和追求能力专长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特征,因而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目前,在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导师制已经得到了深入、全面地开展。然而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引入导师制还在探索阶段。
2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我院“住院医师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一些总结和探索,为现有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建议;发挥“导师制模式”的优势,有效提高“新规范化培训”医师的毕业后质量;进一步向本区域兄弟医院作有效推广与交流。
3 调研内容
调研方式及时间:本调研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式,调研时间为3年(2008年-2010年)。
调研对象及分组。实验组:凡医学院校本科或临床医学硕士、博士,或从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经我院考核后列入导师制培养目标者共计15人(临床科室9人、医技科室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对照组:经我院考核后未列入导师制培养目标的住院医师共计62人(其中临床科室45人,医技科室17人)。
住院医师的分组管理。实验组:凡纳入“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医师,尊重师生双方的发展意愿,实行双向选择,并签订《培养学习协议书》,在带教模式上严格按照“导师制”培养,在临床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日常工作、科研课题等相关任务。3年培养期间,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中期考核、年度考核及师生交流会等。3年期满,对其工作态度、医德医风、服务规范、临床技能、病历书写、医学理论、专业外语、科研能力、带教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对照组:凡未纳入“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医师,按照个人发展意愿及方向参与临床工作,3年期满后,同样对其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实验组进行比对分析。
导师的选拔及管理。导师资格认定: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及基础知识,坚实的业务和科研水平。具有上述资格的人员自愿报名并经医院专家委员会审核后确认资格。导师的职责:导师依据要求并结合培养对象和临床实际制订培养计划。对实验组医师进行全方位的督查和指导,包括落实其诊治一定量的病人、督导其掌握常用的临床操作技能、指导其阅读临床相关专业的中英文教材文章、修改医师的综述及论文等。同时,导师应随时了解、检查、督导实验组医师计划执行及完成情况,关心其思想、生活状况,培养敬业精神,负责医师的工作考核,对存在问题作及时指导和梳理。导师的考核:专家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导师的考核工作。日常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定期检查导师带教计划落实情况,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将实验组医师定期考核及阶段总结结果与导师的工作业绩、晋升相挂钩,对学生评价差、带教能力不佳的导师予以取消资格。
4 调研结果
4.1“导师制培养”使得人才素质有提升,结构得到优化
三年培养期间,2人被光荣吸收为中共党员;8人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8人获得手术权限晋升;3人分别被选拔为区卫生系统人才培养计划;12人分别获市、区、院级荣誉称号,人才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4.2“导师制培养”使得人才技能有提高,作用得到发挥
经过三年的培养,学生的业务理论水平、专业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有2人被选送三甲医院进修;在区卫生系统“三基”比赛中获得诸多优良成绩。在多例危重病人抢救中,培养人员在主任带领下沉稳应对、有条不紊,急救能力得到锻炼,特别是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其手术操作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同级同类人员。
4.3“导师制培养”使得科研能力有突破,水准得到提高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我加压,努力探索,3年里,科研能力有了全新的突破。获得1项市级课题,占全院25%;4项区级课题,占全院21%;18项院级课题,占全院37%;发表论文14篇,占全院19%。
4.4“导师制培养”使得岗位锻炼有进步,能力得到肯定
在三年的培养期间,医院对实验组对象加大了岗位锻炼的力度,3人通过考察培养进入管理岗位(医务科、区卫生局)参与行政管理工作;3人积极报名承担援川、援滇及修水医务志愿者工作。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磨练,行政和业务管理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信在今后的人生规划中,医院这样的培养和锻炼模式将使得他们终身受益。
4.5“导师制培养”使得带教指导有重点,责任得到落实
“导师制培养”中带教导师们从医院发展、学科建设、专业重点出发结合实验组学生的发展潜力因材施教,他们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为学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还创造机会给予学生技能操作及基础管理的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外出进修、交流,支持学生参与轮岗锻炼,促进学生用心、用脑去做事、做人,让他们借梯登高,开阔眼界,积累经验,提升能级,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5 结语
如何对现今踏上临床岗位的住院医师进一步规划培养方向?如何让“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住院医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并进一步跟进培养步伐?
“住院医师导师制”培养无疑是在新形势下住院医生培养的新途径和有效方式。通过回顾分析我院三年里实施“住院医师导师制”培养的模式和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培养的范围和人数,同时与兄弟单位相互借鉴,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基本功扎实并具有一定科研思维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Daneshgari F;Novick AC.National urology resident pre-ceptorship program in female pelvic medicin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J].The Journal of Urology,2005(4):1.
[2]卫生部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moh.gov.cn/newshtml/19770.htm.2007-08-09.
[3]吕航,侯静波,刘宏宇.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23-24.
[4]张良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03-304.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10
1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跨境电商人才需具备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运营的“双重技能”, 企业招聘到的人才很难直接胜任工作, 而企业培养的成本很高, 因此, 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3]。目前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 并未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在现有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都是先介绍电子商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流程, 然后通过模拟软件做实训, 老师缺乏跨境电商运营的实战经验, 因此指导学生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实训室一些虚拟软件上, 长期如此, 一定会影响电子商务教学质量水平, 培养的人才也大打折扣,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 跨境电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从外贸企业及51job、国际人才热线等招聘网站调查显示, 跨境电商相关的招聘岗位95520个, 从岗位要求来看,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具备电商操作能力和外贸知识, 熟悉国外客户网络购物的习惯、需求和当地文化习俗, 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关规则和营销技能;熟悉国际货代、国际物流、报关、退税操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跨境电商的两种主要业务模式:“直购进口”与“保税进口” 模式[4]。而对于运营过国内电商的熟手来说, 转战跨境电商首先面临“语言关”, 以及国际贸易的一些知识。综合来看, 从事跨境电商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1) 外贸跟单技能。跨境电商业务员在跨境平台操作过程中, 会涉及产品英文详情描述、营销软文写作、函电处理、在线交易沟通、商品询盘、售后服务和纠纷处理等问题, 这些需要具备相应的外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跨境电商运营技能。目前, 我国中小外向型企业80~90%的业务是通过国内一些大家熟知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的, 跨境平台的操作技能主要涉及跨境网络销售平台操作规则、店铺转化率提升、SEO搜索引擎优化、站内外活动策划及管理、销售数据及后台数据分析等技能。
(3) 跨境网络营销技能。跨境网络营销基于网络广告、网络推广和网络搜索的全球化、多元化、立体化。前期要做好国际市场调研, 然后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营销活动, 熟练运用跨境平台销售和推广工具、店铺页面板块布局和策划、线上活动和创意专题的策划。
(4) 国际物流管理技能。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熟悉国际物流网络节点, 还要了解小包进出境的国际物流程序, 对比各种物流方式的报价、制单要求, 了解各个国家的海关通关规则, 结合不同行业掌握选品技巧, 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SKU和货品组合等知识。
在为期两年的教学实践中, 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3 “双导师”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中的导师制最初起源于英国, 并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方式。导师制之所以能够普及是因为它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谓“双导师制”, 即一个学生有两个导师,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 在教学过程中, 他们各司其职, 学校导师负责其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企业导师负责为学生的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详尽的指导[5]。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 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交易总额的七成, 目前在国外几个大的电商平台, 如亚马逊、ebay上, 广东省中山市有不少企业已经冲刺到分类销售中的前列, 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6个, 无论是北部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布局, 抑或是南部的跨境电商系统建设, 都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行“双导师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构建了双导师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3.1 校内导师课堂植入企业实战项目, 创新教学内容
校内导师在学生入校后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就业方向, 全面讲解专业知识体系, 在理论教学中, 植入企业项目或学生创业项目, 结合真实的案例讲解理论知识, 增强课堂内容的实用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任务驱动教学, 以企业真实案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 对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跨境电商实训教学, 培养综合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学校导师理论知识扎实, 系统全面, 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 但是, 项目实践经验明显不足, 这就需要企业导师的弥补, 这也就体现了双导师制的优点。
3.2 企业导师引领项目实施, 贯穿学生实训和实习
企业导师一般是企业里面的行家里手, 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 在实训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企业, 了解公司文化、各部门工作流程、熟悉跨境电商项目运营流程及技巧, 从简单的任务入手, 逐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利用学校的区域优势, 引进周边一些跨境电商优秀企业, 根据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要求来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室[6]。发挥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优势, 建立“教学工作室”在校内形成“干中学”的实战环境, 优化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企业导师还协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就业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上岗前培训成本。
3.3 双导师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并给予及时评价与指导
在实际项目运营中, 双导师全程跟踪, 企业导师在学生中具有权威, 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 更容易令学生信服, 对团队建设有丰富的经验。学生通过分工合作, 把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按时按量地完成。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不断地完善自己, 相互交流好的学习经验, 共同进步。老师的每一次中肯的评价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在老师的建议中不断改进。虽然每一次做得不是最好, 但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做到很好。
4 结语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 以技能培养为本位, 吸引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和技术高手走进学校, 进行双导师人才培养, 创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实训、实习、实战、创业的学习环境, 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不但可以解决中山乃至广东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企业快速培养并精选合适的人才, 免去了招聘的麻烦, 节省岗前培训成本;同时, 也有助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及创业, 学生在校内积累了丰富的跨境电商实践经验, 达到真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鄂立彬, 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3) .
[2]闫岩.跨境电商人才供需失衡[N].国际商报, 2015-06-05.
[3]何梓源.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供需状况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4]张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消费市场, 2014 (20) .
[5]郑雪英.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商论, 2014 (11) .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 篇11
一新形势下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要求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依据人才成长及医学教育工作规律, 将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作为中心, 积极迎合医学领域交叉整合的趋势, 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1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于培养其应用相关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与医疗卫生职业领域紧密相连, 他们除应具备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及人文科学知识外, 还应熟练掌握各科临床技能,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及职业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训练及职业素质教育等培养环节, 使得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高素质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操作能力和职业思维方式。因此,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 教育部和卫生部提出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这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着重突出医学专业研究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和评价考核体系, 重点培养医学专业研究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也要求培养学校不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鼓励建立临床各科间以及与基础学科间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切实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汇聚、综合实力较强的办学优势, 大力推进医学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 促进医学院校与各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统筹发展, 提升医学教育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能力[1]。
3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培养模式
卓越医生的培养是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为保证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们必须拥有一支能胜任卓越医生培养工作要求的指导教师队伍。我们要根据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特点, 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相关领域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高效组合, 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 加强导师间的彼此合作与交流, 不断创新和提高研究生培养工作形式。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是针对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层次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通过发挥学科间交叉融合以及协同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的深层次、紧密性、高水平的符合医学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培养模式, 教学相长, 相互促进, 促进相关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为研究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培养工作环境,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卓越医生培养机制前提下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积极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新需求, 我们积极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推进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职业导向及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的培训, 不断强化其研究生带教工作水平。
1导师团队式培养模式的构成
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是由专业主要负责导师、副导师和 (或) 协助指导教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体系。主导师要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 副导师则是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协助主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完成研究生指导工作。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组成应根据研究生个体具体情况来考虑团队成员的具体成员的组成结构。为保证研究生专业工作能力工作的培养, 研究生指导团队成员在专业结构方面应强调以本学科专业的老师为主、以相关学科专业的老师为辅, 在人员结构层次上以教授、副教授及讲师间搭配组合, 在团队构成方面考虑老中青三方面的结合, 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中年长者的经验优势和年轻者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2]。
2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组建合作模式
校内学科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这是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的主要模式。根据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特点, 这种模式的导师团队指导教师主要从二级学科层面来确定, 也可以是与研究生所在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师。以主导师为核心来组织校内学科教师参与组成相对固定的导师团队, 并依据教师年龄、学历、带教经验等标准形成梯队, 分工协作, 优势互补, 共同来完成本专业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我们也根据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求, 从二级学科层面来安排团队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的轮转培训工作, 而研究生专科能力培训则由主导师所在科室团队成员来负责完成。指导教师团队成员间各司其职、发挥各自所长, 共同完成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校际间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这主要是利用国内外大学及医疗科研机构的临床教育教学平台资源, 尤其是其他高校或医院的优秀指导教师这一重要资源, 通过采取研究生交流互访、定期培训, 或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授专业前沿课程或学术报告等活动, 使研究生具有在不同大学、不同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这样不仅丰富和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视野, 也推动本校教师与国内其他大学或医疗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提高本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生导师团队模式建设的保障措施
(1) 完善管理制度, 优化管理体制。为保证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带教模式的顺利实施, 我们首先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导师团队带教工作的相关规定, 对导师团队组成人数多少、导师遴选的标准、职称年龄及学历层次构成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并积极倡导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加入指导团队, 从而形成梯队式导师队伍结构。同时, 制定完善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带教实施方式、检查考核与交流制度等, 确立导师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考核聘任方式。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从整体上来把控各导师团队成员总人数以及每位导师参加的导师组数, 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和能力。导师团队由主导师来整体负责协调整个导师组的工作, 定期进行工作交流, 落实每个成员的责任和工作范围, 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的指导。
(2) 加强监督检查, 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学校定期组织对导师团队成员的各方面培训工作, 让其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方案、考核办法、考核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要对研究生各阶段的任务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 及时掌握研究生临床工作、学习及课题研究方面情况, 严格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培养环节的工作, 做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学校方面也加大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阶段检查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情况、科室轮转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出科考核记录、专科技能培训情况、科研工作完成情况等。如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达到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对于轮转及考核工作的要求, 培养记录不全或临床技能训练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则需要教研室、科室及导师进行整改, 从而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质量。
(3) 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加强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 也是卓越医师培养工作的中心内容。我们积极将学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求, 建立和完善临床轮转考核监控指标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对研究生临床工作量、临床诊断能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3]。
研究生导师团队按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结合研究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研究生临床轮转培训及专科培训方案。导师指导团队中设立研究生培养工作秘书, 具体协调处理研究生临床培训各环节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每月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间的培养联系工作会议, 研究生报告月度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积极开展典型病例诊治进展方面的专题讨论, 培养研究生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导师团队各成员也结合自身职责分工进行总结阐述, 与研究生们共同商讨解决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布置落实下阶段培养计划任务。
(4) 完善科学合理的导师考核机制。为切实保障我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们不断完善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机制, 主要从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及培养工作业绩方面给予研究生团队指导教师相应的考核评价。在研究生团队指导教师考核工作中注重将年度考核和聘任考核相结合, 尤其强化导师聘后工作业绩及职责管理。为此我们对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出下列考核要求:一是所指导研究生培养质量状况的考评工作。通过对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情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率、临床科研工作情况、医德医风方面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以此来反映导师团队成员的研究生带教工作成绩及不足之处。二是建立团队指导教师培养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让研究生指导团队各导师对自己过去一年来的研究生指导工作情况, 尤其是毕业年级研究生指导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并在各教研室研究生指导工作会议上统一汇报, 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再将各成员教师的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汇总形成报告后交学院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5) 建立和完善导师队伍培训和督查管理机制。我们通过研究生教学督导对各导师带教工作情况进行同行评估以及研究生网上评教反馈评价等方式, 定期对导师指导团队带教情况进行考评, 考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临床工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带教工作水平等方面, 从而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学校对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开展定期培训, 包括专题报告、交流问答、考核评价等形式, 向研究生指导教师介绍国家研究生教育教学政策的最新动向、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新规定新要求以及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要求等方面的情况, 加强导师与学校以及导师间的相互交流, 倡导好的教学方法方式, 提供研究生教学与管理方面的好建议, 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流程, 增强导师群体的政策敏锐度和业务能力。
三导师团队带教模式的意义
我校根据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 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新的培养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对研究生的医德医风和学风教育, 课程设置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应用, 以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 积极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积极加强与国际、国内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国际化视野、医学职业精神和临床工作能力。
通过构建实施导师团队指导模式, 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掌握水平、临床思维及临床科研工作方面相对传统导师指导模式明显提高。临床技能考核情况、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档次及数量水平以及学生就业率方面都取得长足地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教学模式较传统培养模式有优势: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研究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专业优势、学术背景、学历层次及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互补性, 能给予研究生更高效、更全面的指导;导师团队中的主、副导师及协助指导老师可给予研究生更宽广的临床实践训练及科研工作平台。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创新思维意识, 强化研究生临床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也更加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特点及要求, 更好地按照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要求培养医疗机构所需要的临床高层次专门人才;使研究生个性差异得到体现, 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能使研究生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 实现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临床科学研究、医德医风培养及个人思想生活方面能有专人负责给予指导;研究生导师团队带教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各成员导师的积极性, 实现对研究生更全面地指导, 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4]。校内外研究生指导教师也可通过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这一平台, 促进彼此间临床工作及学术方面的交流,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提升了研究生指导工作水平;通过这种学科之间的合作培养模式, 有助于学科间师资和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有利于导师在临床研究方向的延伸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获取更有利的平台, 从而不断提升学科科研水平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通过实施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一方面实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一批具有研究生带教经验的优秀年轻教师。通过把优秀年轻教师吸纳到研究生导师团队中, 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各学科专家交流, 了解学科前沿信息, 增长实践经验, 加快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通过参与研究生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积累带教经验, 弥补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足, 从而为我们建设一支知识年龄结构层次合理、凝聚力强的导师队伍打下扎实的基础。
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相对单一导师带教模式来说具有诸多优势, 但对于这一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这其中对于研究生导师团队各成员导师间的责权划分机制、团队成员的评价激励机制、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等问题还需去不断完善。针对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如何更好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求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如何更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带教工作,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
[2]孙政荣.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6 (1) :87-89.
[3]周欣, 张志毅, 倪超.医学院校以导师组模式培养研究生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 :107-108.
【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推荐阅读: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07-2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11-12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模式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07-27
产学研培养模式研究09-09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07-01
研究生导师鉴定12-02
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论文07-23
导师和研究生关系10-20
研究生导师鉴定范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