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2024-11-12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通用10篇)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1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培养越来越多的高层次、高学历、有创造性的人才,已成为我国迫切的任务。在研究生教育中,学校的管理与政策、导师队伍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素质等诸多因素中,导师队伍无疑是关键的因素,因为指导教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研究生教育活动的主体。建立并保持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影响的重要保证。客观地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不能不予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一、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各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导师的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校教师的评估系统,注重教师的课题和科研成果,科研成果与导师本人的职称评定、工资福利、个人奖励等直接挂钩,导师压力大,为了通过考核和提拔晋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显性的科研成果上;由于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扩招,导师带的硕士研究生数量比较多,往往导致精力不足,对于教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习和撰写论文等不够重视,应付推诿;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严重影响了培养的质量。

另外,有些导师虽然具有博士或教授的头衔,但在思想品质方面却有所欠缺,在名利面前斤斤计较,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有些导师由于历史的原因,知识结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知识老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对于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知之甚少。这些教师安于现状疏于改进,失去了导师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和事业心,并给学术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有着极为不良的导向”①。

(二)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错位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师承关系,常常又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但其本质属性是“导学关系”,即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从事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的一种教学关系。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日渐疏远、陌生。导师把跑课题、拉经费作为工作的重点,而对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不闻不问,忽视了对研究生基础研究的指导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甚至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也指导不力。有的研究生一个月见不上导师一面,有的导师一个学期仅上一两次课,以至于在学位论文答辩会上认不出自己所带的学生。

有的导师面对市场经济,经不起各种诱惑,丧失了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为了个人利益,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贵,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只知道如何赚取外快,甚至利用学生来为个人谋取利益。学生称导师为“老板”已经非常普遍,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研究生成为其廉价的劳动力,而研究生却敢怒不敢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教育体制、高校体制进行改革,推进了高教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作用力的影响往往使某些教与学变成了经济行为,进而师生之间在知识商品交换中的卖方和买方的关系替代学术关系、伦理上的道义和责任关系,师生作为“经济人”,彼此之间形成功利化的经济关系,导师的指导力也以经济利益多少来体现。严重扭曲和恶化的师生关系,会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

1.研究生导师遴选中的问题。首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计划缺失。目前,虽然各高校相继实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但往往只重视申请人基本条件的审定,而忽视对导师计划的审定,导致学科之间发展不协调。其次是遴选标准单一,缺乏灵活性。目前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标准都比较相似,用统一的标准、方法遴选导师,而没有考虑到学科间的差异,造成了学科导师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导师梯队结构的不合理。

2.研究生导师培训中的问题。研究生导师培训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易被误解成仅是岗前培训。目前各高校都对新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且培训内容都大致相同,形式也较单一:聆听经验、学习规定、相互交流。长此以往,导师不仅对培训感到厌烦,还会成为一种负担。同时,只针对新导师培训,而忽视对现有导师的培训,就会导致他们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把握学术前沿问题,难以解决在科研和指导学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另外,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培训只是毫无针对地进行统一培训,而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过程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的导师进行的培训,导致培训流于形式,成效甚微。

3.研究生导师评估中的问题。首先导师评估指标体系不是十分完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要确保其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客观情况。另外,评估目标不明确。评估的目标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导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研究生导师队伍得到不断发展。可现实中的评估,“由于对评估的误解,认为它仅仅是一种评价手段,因而导致评估中流于形式,引起硕士生导师对评估的厌烦”②。

二、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硕士生导师的指导能力

硕士生导师的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理论观点对研究生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指导教师不仅应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深入学科前沿;而且要有明确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并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建树”③。一个导师没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是不可能担负培养研究生重任的。导师肩负着“指”和“导”的责任:“指”,就要求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在宏观上为研究生把握和指明科研方向;“导”,要求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引导启迪研究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导师的指导能力,也就是教育能力。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中,导师主要起着指引、引导的作用,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发展。

具体来说,导师指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指导学生学习,“就是指导研究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实践经历、研究的兴趣和方向等来制订学习计划(也就是培养计划)”④。研究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围绕学位论文研究的问题自主地学习需要的知识和研究的方法。

2.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科研。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习学术规范,学习各种研究方法及运用。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过程。从选择研究范围到明确选题,从文献综述、辨析问题到确定研究的真问题,从寻找研究的切入视角到选择好研究的方法,从多方思索到提出假设,从调研实验到数据结果的处理,从描述论证到结论的提炼,直到论文的完成,每个环节和过程都需要导师的指点和研究生的实际探索,从而也培养了研究生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会做人,立业先立人。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历来强调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研究生导师的神圣职责。导师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优秀的品质感染学生引导研究生的人格、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导师的指导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二)营造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同导师共同完成的,研究生群体是个复杂的集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师生双方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一种合作关系,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关系其实是科研共同体,一起开展研究活动和学习。新型的师生关系中的导师不仅给学生提供高的职业相关支持,还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方面的支持,导师与研究生互相尊重,尤其是在人格上。处于和谐型师生关系中,不仅硕士研究生会取得更多的学术成就,形成健全的人格,导师同样也会在这种关系中取得长足进步,双方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契约。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进了教育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也使某些教与学变成了经济行为,进而使师生关系成为知识商品交换中的卖方和买方的关系。师生关系要建立和保持学术的伦理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师生的关系也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自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目前师生关系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科学管理的制度,规范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师生的学术、伦理关系的发展。

(三)推进硕士生导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对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推进硕士生导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导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强调硕士生导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发展职业能力,自主地发展专业化水平。加强硕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硕士生导师,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审计制,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对已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进行比较全面的审核,学历、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人品等符合条件的授予导师的资格。二是课题认可制,只有教师申请到课题才可以带研究生,如在美国,教授或是副教授,甚至是助理教授,有课题和经费的才可以带博士生,导师用课题费作为奖学金,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我国从研究生培养初期就开始采取审计制,为了克服终身制的弊病,不少大学已实行每年审核,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停招,这是保持导师队伍生机的必要措施。同时,高校应注重课题认可制,没有课题的(视学科的不同)不列入上岗导师的行列,对激励导师积极参与科研、把研究生带到学术研究的前沿是有积极作用的。

2.抓好新任硕士生导师上岗培训。重点是让新任导师对指导硕士研究生工作的流程、管理规范,以及导师的职责义务、研究生的义务和权利等有个比较全面、明确的认识。对于刚进入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年轻导师学校要组织岗位培训,对他们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了解国家和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熟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自觉接受规范的研究生管理程序;同时聘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导师对他们进行辅导或召开导师经验交流会,以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为年轻导师提供各种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建立导师组制度,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发挥全体导师的作用,并提高整个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另外,学校可以将学术高深、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优秀导师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举行优秀导师先进经验交流会,实行导师“互导制”,指定德才兼备、有经验的导师对新导师进行指导、监督,举办导师论坛等学术活动和研究生教育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导师的师德风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等各种方法,让每位导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去指导研究生。

3.“建立健全学术假制度”⑤。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提供和创造合适的条件,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导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得以发展和提高。对于课题和经费不多的新任导师给予补助,让他们以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提升研究能力。有条件的,让导师到国外先进的研究机构短期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接受新知识和学术思想。让导师在国内进行访学,到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开展学习和研究,及时接触学术研究前沿的东西,丰富指导研究生的资本。对有经验的导师,要鼓励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短访讲学等,了解国际发展的前沿和潮流,扩大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明确研究的方向,从而提高学位论文的创新水平。

4.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学相长。我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历来重视师德,在教师的评价、晋升、奖惩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硕士生导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科学道德意识和修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持良好学术风尚,坚持教书育人。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教育,让导师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导师是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和结构的设计者和建构者,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监控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导师要注重个人的思想修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术、科研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注意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严把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起责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也将卓有成效。建立并保持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确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上影响的重要保证。

注释

1李明.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邵新春,宋园园.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

3胡建华.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4谢安邦.提升指导力推进导师队伍制度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2-25.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2

篇一:研究生导师评语、推荐

推荐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该生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该生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平时生活中,该生为人处世和善、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

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以及工作都是优秀出色的,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作为该生的导师,我愿意推荐班无能到贵单位工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其所能。

导师推荐信

推荐人姓名:

推荐人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人工作单位:

推荐人与申请人的关系: 博士导师

推荐人电话:

推荐意见:

某同学于**年考入某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立场坚定,能够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钻研进取,学习成绩优异。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具有较强的科研素质。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科研工作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善于与老师和同学合作,乐于助人。

完成**论文课题期间,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研思路进行实验设计,熟练掌握了****(自己相关专业)等技能,并能够熟练的应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文献查阅、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资料整理、论文等系统培养,该同学已获得了较好的科研工作能力。

该同学具有*****资格,攻读***学位前有******(工作经验)。在既往临床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己具备的能力)。

该同学有大学本科课程教学经验,能胜任教学工作。

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完成临床工作和博士科研课题以外,还注重总结临床经验,撰写论文4篇,其中在****(论文情况)发表论文2篇。

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和锻炼,该同学已经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临床、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

作为该生的**导师,我愿意推荐该同学到贵单位工作。

谢谢!(推荐人姓名、盖章)

(推荐日期)

篇二: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评语

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评语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她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她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时生活中,她为人处世和善、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上她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以及工作都是优秀出色的,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篇三: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导师评语

研究生导师评语大全

【导师评语一】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学习方面,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认真研读了课内外有关书籍,查阅专业文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在生活中为人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取得更大的成绩。

【导师评语二】

xx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牢记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立场坚定。在专业课程学习上,认真学习了软件工程的核心课程,所选课程全部达到国家要求。在科研实践中,广泛阅读有关博士、硕士论文和大量的外文文献,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学习之余,该生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曾代表学院参加了武汉大学足球赛并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平时也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身心,还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胡光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望该生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导师评语三】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他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她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加了多次省级以上论文学术交流,口才与演讲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在平时生活中,她为人处世和善、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上她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以及工作都是优秀出色的,并得到了多项荣誉证书。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导师评语四】

该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掌握了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具备从事电子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能力。

该生在论文研究工作中,查阅和分析了相控阵天线测试诊断领域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撰写中所引用的资料真实可靠、研究方法正确、所得数据详实、写作规范符合要求、文章结构逻辑性强,达到了学位论文的要求。该生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 和会话能力。

【导师评语五】

该研究生在**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敏于思考,勤于创新”的专长,刻苦钻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特别是在认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合作,具备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注重心理咨询理论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比较出色地承担了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

该研究生的英语已顺利通过CET-6,并在GRE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中表现出色。

行业导师谈出版专业硕士培养 篇3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并能适应多种出版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产物。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业界对出版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作为人才培育基地的高校应该敏锐、准确地洞察业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总编辑王伟认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出版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他指出,出版业及其细分子行业最大的苦恼就是人才匮乏问题,缺乏独当一面且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这常常使企业发展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他谈到,作为四川出版业的“智囊库”和人才输送中心,四川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现代出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从源头上解决行业所需的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紧缺问题。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随着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人才匮乏使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中处于劣势。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今出版社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史哲以及与出版业务对应的专业领域,而在给出版业带来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方面,人才相当匮乏。特别是那种既懂内容,又熟知市场、营销、数字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出版单位资金短缺,难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的大量资金,只得依赖第三方技术公司进行内容的数字化。而获得巨额利润的往往是处于垄断地位的技术商与渠道商,内容提供商则常常陷入高投入低收益的境地,这就意味着出版社在产业链价值生产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出版社亟须搭建自身的技术和投送平台。因此,业界亟须高校培养出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带动出版社自身搭建技术和投送平台,满足行业市场需求。

二、出版专业硕士生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到2015年,通过高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国拟引进、培养及培训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人才18万人。其中,数字出版与传播人才8万人,动漫游戏出版人才10万人。因此,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专业硕士生要提升自身竞争力,缩短从校门到企业之间的距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川出版集团副总裁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张京就业界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他指出,编辑要有复合知识,做到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既要知识面宽,又要学有专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将学生培养纳入行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今后从事该职业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新华文轩的行业导师们给出版专业硕士生提供了丰富的岗位实践机会,包括大量接触各种传播媒介,参与书物书稿的策划、设计、编辑、校对,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如全国图书订货会、全国及地方书市、国际图书博览会等),让同学们充分融入各种行业实践环节。

2 需具有多学科归总的能力

中华书局编辑张萍重点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人”的问题。她提出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同时兼具“文、理、工、医”四个方面的潜质:一是文科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富有文化底蕴与闪光点的策划和创意;二是理科扎实的论证能力,系统、有逻辑的思维能力;三是工科的求真务实,这也是一个合格编辑人的必要潜能,纯工具理性的技术训练必不可少;四是具有医科的严谨细致、锲而不合、循而不拘的精神。编辑既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喜恶为标准作出有失公允的评判。要打牢哲学、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挖掘整理优秀文化素材。

3 需具备获取版权,筛选评价、营销、选择合适媒介的能力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庆国从微观方面指出,要实现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那么在当今这个媒介综合与媒介分化并存的时代,专业硕士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四项能力。第一,获取版权的能力。同学们要深入研究国内外的著作权法,明晰著作权法修改的细微变化,要能明确对数字版权的界定等。第二,筛选、评价的能力。同学们要能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挖掘出信息的内容价值和市场价值。第三,推荐、营销的能力。第四,将多种内容分配到不同媒介的能力,即因势利导,根据特性将不同的内容归总到剧本、网游、电子书等不同媒介中去的能力。

三、数字出版给高校的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外,出版专业硕士生也需要时刻关注新媒介、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前有虚拟化技术,后有云出版、云计算、二维码应用的爆炸性增长。对待这样的变化,四川新闻网副总编辑、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魏翔宇高屋建瓴,对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1 重视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网络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多变性、低门槛以及角色扮演的随意性,容易造成角色行为失范以及“越轨”现象的发生,虚假信息、侵权信息的流窜鼓噪则加剧了网络社会的信任危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连续发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呼吁,通过立法将网络变得规范而有序,使其不再成为脱缰之马。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清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弘扬先进网络文化是构建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nlc202309032103

2 培养学生不断发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

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封闭的媒介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蓝海,其技术、介质以及内容等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性,为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平台的精准化、互动化、社交化、技术化特点,培养学生不断挖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做到“内容为王,平台制胜”。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产业发展问题

目前,对出版领域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出版内容上,而对产业方向的研究相对不足。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加强高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对新媒体产业、文化产业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这既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厚度与深度,又能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出版行业的媒介传播范围,传统出版媒体和新兴出版媒体相互交融渗透,中国出版产业已然进入了“大出版”的时代。在产业化导向下,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4 加强用户服务意识和用户调查能力的培养

受众概念从以前的“读者”到现在的“用户”,有很大的差别。“用户”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概念,注重用户不仅是名称上的转变,更是服务意识的养成。用户调查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决定性步骤,这就要求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并完善用户的动态数据库,深度分析用户信息,不断推出适合他们的新内容、新产品、新服务。用户需求决定出版方向。因此,数字出版时代回归用户本位是一项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四、高校业界如何建设双向多元的互动培养模式

新闻出版总署孙寿山副署长曾就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生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高校与出版传媒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出版传媒企业的行业导师们要为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硕士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总署支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产业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与高校联合开发教学培训教材,支持高校建立各种层次的出版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举办出版专业硕士生班、在职研修班、专题研讨会以及学术交流会等进一步强化在职出版人员的理论素养的培养。

为此,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路径应是业界与学界多元互补的合作机制,而非谋求全能型的单一学校教育。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直接对接、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使用相结合,应是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思想活跃、充满想象力的复合型莘莘学子是未来出版事业的中坚力量。业界和学界应将培养学生作为共同的任务,整合力量,拓展资源,积极行动,致力于探索有利于造就未来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政策和完善合理的激励措施。学校可通过出版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与整个四川媒体乃至全国媒体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行业交流对话平台,共同教学,充分利用行业的实践性培养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到广泛的出版实践活动中去。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学校教育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这样学生才能起点高,才能与时俱进,成为能力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敏捷,既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又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经营管理才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迎来了大出版时代,高层次应用型出版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新时期对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的探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应积聚势能,联合出版传媒企业共同挖掘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出版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路径来。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4

关键词: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多学科、多专业、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撑的系统性教育培养工作。在这样的复杂教育工程中, 教育硕士导师队伍起着核心主导作用。研究生指导教师是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其思想道德素质、学术水平、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是高校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最基本的学科建设, 建立一支教学水平一流、科研能力很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科学合理、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 对提高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生导师多偏重于学术型

多数高校对教育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时间不长, 指导教师中大多数是由本校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组成。大都指导教师习惯用培养学术性硕士的方式培养教育硕士, 他们更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科研究能力, 而忽视了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将教育硕士按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 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与相应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其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的实际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另外, 部分高校教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了解不深, 脱离了基础教育实际, 也没有深入到中小学去做教学培养方面的调研, 只是简单地运用传统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新课程改革认识和研究不足、不深刻。

(二) 建立和实施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已成为各高校培养单位培养教育硕士的普遍模式, 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双导师制”的优点在于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高很快, 能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率;但在“双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 校外导师的课程大多安排在周末或晚上, 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正常的周末休息;对校外导师考核与管理办法的难以做到严格和高效率。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建设和管理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议

(一) 采取多种符合实际的有效措施和管理办法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教育硕士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能力水平, 保持教育硕士教学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 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建立一支教学水平一流、科研能力很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科学合理、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有重要意义。

1. 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律, 结合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成立学科带头人岗位, 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负责制的中青年教师组组成的学科教学专题研究团队, 共同完成学科教育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构成思想道德素养高、科研水平强、年龄和职称结果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梯队。同时增加经费来培养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有目标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或进修, 使其开阔学术视野,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2. 严格执行导师遴选高标准,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导师遴选应在以思想道德素养好、科研水平高为前提下, 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下进行。坚持淡化学术科研水平要求, 强化对教学教改方面的科研水平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结合高校实际遴选那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对导师进行审核。对达不到学校要求的导师要停止招生。

3. 组建教育硕士校外导师队伍。

校内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理论科研水平较高, 但多数缺乏中小学实践教学经验;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 教学手段方法多种多种, 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能力, 因此, 可采取校内导师与校外兼职导师组成导师组, 校外导师应从教育硕士教学实践基地中的中小学中遴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遴选出。来共同完成对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共同承担教育硕士论文课题选题和指导工作, 共同参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导师负责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生日常学习管理, 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二) 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制度巩固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 保障教育研究生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

1. 明确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和研究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科教育研究生的“核心”工程。常态化抓教育硕士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最基础工作, 也是最重点工作。加大教学工作条件、导师组办公条件的投入;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加大校内校外导师的引进、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教学奖惩制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加以解决, 来巩固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 保障教育研究生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

2. 完善对管理岗服务人员、导师组和研究生的考核管理激励制度。制订并完善《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指导教师考核奖惩办法》和《研究生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 明确教育硕士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负责任的导师组要进行奖励, 同时对不负责任、不认真指导教育硕士的导师组相应的惩处、甚至取消资格, 使教育硕士导师也要“能上能下”。

3. 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对评教结果低的教师, 组织专家组进行改导师各个教学环节检查评估, 对他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避免学生恶意的打击报复教师。对符合实际的导师进行限期整改或进修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教学能力差的导师转岗或取消教师资格。

综上所述, 由于多数高校教育硕士专业招生培养工作时间不长, 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有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有些是我们管理人员重视不够造成的。但是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需要我们加强制度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人员思想道德素养好、科研水平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 真正地做到为基层教育服务,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家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和意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11) :7-11.

[2]杨欢进.研究生社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报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3) :108-111.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硕士研究生就业推荐导师评语 篇5

姓名分数排名

蔡申6224913

李俊伟6352501

牛涛623

胡冰涛619

张志峰620

王学川623

吴昊634

任华620

汪思琪636

毛东翔619

杨致远573

符文杨632

桂太媛620

何阳633

李玉杰626

硕士研究生“流动导师制”的构建 篇6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导师制的弊端

(一) 生师比例失衡, 导师指导精力受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但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导师规模的增长速度, 导致师生比例失调严重。在某些高校的热门专业, 具有一定名望的导师同时指导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频频发生。很多导师不仅需要完成学校硬性规定的教学工作, 又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 甚至有些导师还同时兼有行政职务, 工作压力很大。这使得导师们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对所培养的研究生进行认真指导, 于是很多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长此以往, 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 单导师制难以满足研究生对知识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科知识已经进入到整体化发展阶段。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相互融合, 边缘学科的迅速发展, 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理科、工科、文科的结合与交融使得学科的界限日益模糊。而这已然成为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 研究生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才能迎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很多高校依然采取单一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导师独自承担研究生的指导和个人科研方向的探索, 缺乏与其他导师及所指导研究生的交流。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导师和研究生的思维空间与学术视野,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也会导致整个学科建设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

(三) 导师队伍发展失衡

近几年, 很多高校为满足当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缓解因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培养压力, 降低了导师的遴选标准。新增的导师大多数学习经历丰富, 但缺乏实践经历, 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不多, 与企业联合申请项目、合作攻关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显然会影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要求, 特别是缺乏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②另外, 有些导师由于身居行政要职, 不得不忙于行政及社会事务, 无法投身于学术研究之中, 更不用提传授学科前沿知识, 亦没有时间和精力对研究生的学业进行指导, 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硕士研究生“流动导师制”的设计理念及主要内容

(一) “流动导师制”的设计理念

为了弥补单导师制的弊端, 本文提出“流动导师制”的构想。“以人为本, 双向互动”是“流动导师制”的核心理念。通过制度的构建, 主要针对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指导量与指导方式无法满足学生期望、指导形式单一、指导内容受限以及师生之间互动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 进而提升导师指导效率, 达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目的。在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新性, 培养学生自由、完整、全面而和谐的人格。基于此, “流动导师制”通过对研究生进行轮流形式的指导模式, 推动师生之间交流, 使师生在“流动”的过程中紧密衔接, 有效互动, 从而提升了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 “流动导师制”的内容设计

“流动导师制”即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流动式指导, 而非传统的固定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单导师制。“流动导师制”强调导师的“流动性”, 可以将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 并在不同阶段布置不同学习或科研任务, 安排不同的导师有侧重的对研究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 以弥补单导师制的不足。具体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

1. 导师与学生:设定固定沟通时间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深入了解, 是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固定沟通时间的设定, 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深化师生之间的理解, 使得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当前,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主要集中在学术方面, 对其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有些研究生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可一旦步入社会, 就会在在人际交往上产生困难, 无法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节奏当中。对此, 应对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时间做硬性规定, 以保障导师了解研究生在学术和生活等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培养, 以及尽量满足研究生的合理需求。因此, 规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 满足研究生对导师指导量的需求对研究生的指导、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 导师与导师:设定相互交流时间

导师往往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专业人士,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较高的造诣。然而, 一个人的精力与水平毕竟有限, 无论是谁, 只有不断通过相互的学习, 才能逐渐取得进步。由此, 各导师之间应设定固定时间或限定一段时期内的最低交流次数以进行沟通。这样以来, 每一位导师都会成为受益者。导师们可以与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同僚相互切磋,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资深的导师可以向年轻的导师介绍教学、科研经验;年轻的导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且思维敏捷、敢于尝试新的科研与教学方法。通过交流, 二者可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行互补、共同进步。这样以来, 导师们可以了解各领域内的最新资讯, 增长见识、交流经验、升华自我。此外, 通过导师间的相互沟通, 还可以全面掌握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 并根据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 学生与学生:设定集体讨论时间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研究生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这时, 集体讨论的形式就会显现出优势。首先, 应在一周内至少保证有一次的集体讨论时间, 在谈论之前, 应提前布置讨论的主题或个人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其次, 当涉及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时, 也可邀请相关专业研究生加入到讨论当中。这样, 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参与者既能够与大家分享学习经验, 解决各自的难题, 还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 学生更容易产生新的观点与见解。

(三) “流动导师制”的预期效果

在构建并实行“流动导师制”后, 应要达到以下预期效果:首先, 增强导师指导的针对性。研究生应对每一位导师的专长有所了解, 进而可以有侧重的帮助自己选择并接受合适的指导。此外, 导师也应该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活动;其次, 促使师生沟通全面深入。作为导师, 应深入发掘学生的个性, 并适当满足其化需求, 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这样, 不仅能够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还可以使学生的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三、“流动导师制”保障措施的建立

欲确保“流动导师制”的顺利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则必须针对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 以避免制度形同虚设。

(一) 建立完善、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导师不仅应该具备高校教师应有的素质, 还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在建设导师队伍的过程中, 无论是导师的遴选制度、培训制度亦或是导师的激励制度、评价与考核制度都要“逐层把关”。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此外, 导师队伍应由来自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更要强调相关学科的之间的交叉融合。唯有这样, 才能满足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才能保证导师队伍乃至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工作评价体系

为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 合理、科学的导师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应适当对导师的工作做出量化要求。例如, 以每周或每个月为单位, 规定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时间, 在每学期的期末, 根据导师实际付出的工作时间与应该付出的时间换算出相应的比率作为到时评价的参考。其次, 使导师的工作与职称评定相关。在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可以规定拥有不同的职称等级的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最低工作量。也可以适当的把导师的工作量作为导师职称评定的参考条件。最后, 把导师工作的效果同教师行政职务晋升和评奖评优挂钩。例如, 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在相关级别的学术和竞赛活动中如果获得了奖项名次, 相应导师所作出的贡献也应以合适的方式加以表彰体现。③

(三) 加强对“流动导师制”的管理

1. 明确导师职责

为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指导教师应该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角度, 认识研究生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的按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并认真履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职责。导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1) 研究生入学后, 导师应及时了解所指导研究生的全面情况; (2) 导师应承担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并及时将学科最新成果融入教学当中; (3) 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并帮助研究生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4) 导师应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 为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5) 导师应在研究生思想素质方面起积极作用等等。

2. 恰当处理各导师之间的学术分歧

在导师队伍当中, 无论是资深的导师还是年轻的导师, 在学术面前,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对学术观点的同等发言权, 这也是追求真理的前提条件。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的学术观念与思维方式, 各导师之间要充分尊重彼此的不同学术观点与立场, 应对异己的学术观点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 杜绝行政机关或权威人士以行政手段或“学霸”作风为学术争论做结论的做法。④

参考文献

[1]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军.研究生导师制改革:反思与推进[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3) :34-38.

[3]王浩.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1) :73-74.

[4]刘新民等.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创新体系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 :88-93.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7

研究生导师既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计者,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者,更是研究生事业和生活的指导者,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作者作为该专业导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对怎样提高临床硕士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谈点粗浅体会。

1 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难点

研究生自身临床能力较弱。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1-2年的年轻医生、基层医疗单位和部队卫生所等小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这些生源由于入学招考制度偏重于理论考试成绩,不少学生缺乏扎实的临床规范化的培训。部分来源于小医疗单位的学生,由于医疗条件的局限,缺乏严格规范性临床训练的机会。少数应届本科毕业生未获得职业医师执照,入学后难以在临床得到充分的实践。因此,研究生入学前临床能力较弱成为入学后培养方式的难点之一。研究生入学后,为保证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导师需强化研究生临床培训,严格按规定轮转临床二级学科,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始终贯彻以临床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

培养和考核方案重科研轻临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专业学位的培养仍然受到学术型学位教育习惯的影响,导师在培养方案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临床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重科研轻临床,科研选题重基础医学轻临床医学,忽视了对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仍然是与他们的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的理论知识,而临床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无法满足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务主管部门侧重于最后答辩的通过,而对临床培养具体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以致部分研究生临床轮转未完全达到要求,部分学生临床技能水平无明显提高,实际上仍然是科学型学位。

导师指导临床实践时间不足和方法单一。由于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个别导师研究生人数达5个或更多,加之临床和科研工作繁忙,研究生和导师见面频率缩减,研究生达到一对一的临床指导和交流时间相应减少。部分导师知识教育方法单一,重使用轻培养,重知识轻方法。进入课题研究后,个别导师存在“连拖带抱”和“撒手不管”的两个极端现象,未能发挥导师的有效指导。研究生初出茅庐,临床和学术相对稚嫩,需要导师的悉心知道,让他们穿越学术迷宫,少走弯路,如果导师没能认识到导师的作用核心,不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科学指导学生,不能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那么一个不好的结果是,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不会有多大程度的提高,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临床科学的真谛。

2 导师指导的三个核心

带到临床知识的前沿。临床知识的前沿主要是指临床专业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最新进展和研究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由于随着基础医学、诊断学、影像学、药物学以及医疗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更新,临床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飞跃发展的阶段。如出现新的疾病禽流感、SARS等;新的诊断技术如免疫、遗传基因疾病、病因诊断、诊断技术等;新一代如CT、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均显著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只有大量阅读有关学术期刊和论文,才能掌握学术动态和某个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更新知识,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融进临床的实际和课题之中,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和领悟临床前沿知识的价值和先进性。

提升临床诊治水平。临床诊治水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三基”掌握情况,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能力、诊断治疗、临床技能、决策能力等内容,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诊疗过程实际上是“三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相结合,经过反复、缜密的分析整合,最后得出诊断及治疗方案并将其用于疾病诊治的过程。临床医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临床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临床实践。导师应该全力增加研究生的临床实际操作机会,采取典型病例、疑难和危重病例讨论等方式强化他们的知识,从事临床操作时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科室轮转期间要指定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带教,要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要求强化“三基”培训,更新相关学科知识和临床技能知识,以达到独立处理二级学科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的培养要求,以使他们的临床诊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临床科研是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研究,其目的是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进行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临床的研究问题从哪里来?首先是从临床实践中来,再带着问题去查阅文献,分析和评估文献后才会有科研问题的产生。因此,导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对未知和难点未解问题提出思考,形成问题。问题形成后,又要进行临床科研方法的指导。随着近年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循证医学兴起和应用,临床科研正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临床科研不单是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的方式来总结临床经验,而更多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交叉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诊断试验、医学序贯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临床问题,因此,导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研究生选题、设计和方法等研究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保证临床课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3 导师指导的有效方法

3.1 病案讨论

病案讨论教学法是病案教学法的重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病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查阅参考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提出正确处理意见,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讨论式教学法。临床病案讨论主要包括典型病例、疑难和危重病例讨论。病案讨论教学法的好处在于可在短期内较全面地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这教学法有如下的优点:①可把最新的疾病诊治指南运用到病例讨论;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加快、两肺广泛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奔马律等,哪些症状反映了患者疾病危重程度?左心衰竭发生肺淤血或慢性肺淤血的原因是什么?最新的认识和治疗措施有哪些?怎样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针对这此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对于多学科参与的全科和全院疑难和危重病例讨论,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查阅相关诊断和治疗的文献资料,踊跃发言,锻炼自己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从多学科的角度拓展临床视野和全科临床实践能力。

其次,病例教学还能增加导师的知识储备,拓宽导师的知识面。因为教师在准备病例问题讨论时,必须要准确地掌握和熟悉病例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刻苦钻研,精心准备,扩大知识面,对导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3.2 文献检索

医学文献是生命科学重要的信息载体。要了解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就必须学会查阅医学文献,这是每位生命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很多研究生缺乏这一技能,不会应用文献检索去更新自己的临床知识,选出的临床研究课题也不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当遇到一个不熟悉的疾病,遇见不懂的临床表现或治疗方法,碰到现有知识不能解释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检索文献,通过文献可以知道现有的临床诊治现状,他人的认识、经验、成果,最新的临床诊治指南和今后的研究热点、难点和方向,通过这一工作更新了知识,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对于尚不能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就成为临床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

对于临床硕士专业研究生,检索文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临床诊治现状和进展;②搜寻循证医学证据;③查找临床科学研究的立论依据。因此,导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在病案讨论、课题开题、撰写文献综述和论文时加强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对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通过文献检索,让他们能有效地检索生命科学文献,提高筛选、阅读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将最新的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和科研将使研究生的诊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3.3 循证医学

David Sackett教授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 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EBM的基本思想就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临床科研所取得的最佳证据,即无论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专家确定治疗指南,都应依据现有的最佳证据进行;它强调最佳证据、高素质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研究生临床实践中遵循EBM的原则与方法,不仅可使临床诊治策略和措施达到一流的前沿水平,同时,又能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学思维、观点与方法,造就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EBM重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因此,要鼓励研究生跟上国际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索,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其次,对尚未知晓和未解决的问题,可作为临床研究课题,开展新的临床试验,获得新的研究证据。例如,我国侯凡凡教授带领的团队展开了“贝那普利治疗晚期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安全地降低晚期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风险。该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说明我国临床医生同样可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另外,EBM虽然强调遵循证据的临床实践,但并不否认专家的意见,如果专家意见是基于大量科学的临床活动而非主观臆断,那么就值得推崇。EBM并不能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和临床资料,证据的获得离不开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因此,导师要提倡和鼓励研究生向老专家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临床技能。EBM除了力求给患者给予最佳治疗外,还要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循证的过程不单是一个纯粹的检索过程,而是一段人文关怀的过程,在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综合索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导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临床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既往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多围绕制度和研究生本身因素展开讨论,但对有关导师指导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由于导师对临床研究生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指导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重科研轻临床、重使用轻培养,重知识轻方法等原因造成指导质量下降。只有导师把研究生带到临床知识的前沿,提升临床诊治水平和提升临床科研水平,注重病案讨论、文献检索和循证医学的指导,并致力于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保证研究生的临床专业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成长。

摘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是一代名医的重要摇篮,导师的有效指导是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围绕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难点,浅析了临床硕士专业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核心和有效的方法,以期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成既具有良好的临床专业能力,又具有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和人文关怀的高级医学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卢家凯,张京岚,卿恩明.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8):843-845.

[2]陈茂伟,伍伟锋,程鹏,等.新时期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51-1153.

[3]黄云剑,赵景宏,聂凌.如何指导初级医师/进修生查阅医学文献[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29-1631.

[4]钟南山.临床医师与临床科研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8):681-682.

[5]唐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90-91.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8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金融硕士等在内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有40种类别。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实践环节的锻炼。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各高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般采用两年制,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学年进行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其中,与传统学术型硕士最大的区别便是至少有半年时间在校外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导师的指导,所以说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实践导师的作用密不可分。安徽财经大学作为首批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单位之一,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也率先开展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但实践导师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对实践导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本文基于此进行如下阐述。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 马斯洛需求理论。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要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2. 赫兹伯格“双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诸如组织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等外界因素,此类因素的满足会消除人们不满,反之则会招致不满的发生。激励因素则是令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多属工作本身内含的诸如成就、认可、晋升、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这些东西如果能得到满足,则可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 费罗姆“期望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费罗姆提出,激励作用大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即激励力量=期望利率×目标效价。目标越明确越具体,激励效果也就更显著。

三、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作用

1.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

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产生是基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引进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开辟“双导师制”,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实践导师的建立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它调动了校外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到生产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的人才发展需要。

2. 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架构。

高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方位、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空间局限、思维方式较为传统等因素,研究方向和指导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必将致使整个高校学术水平的倒退。实践导师的存在恰恰能弥补现有导师架构的不足,他们能将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到高校和研究生中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增强科研的实用性,明确理论的指向性。

3. 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导师数量和指导水平就显得远远不够,大大制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拓宽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实践导师的加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向企业实践层面拓展,即提高了导师数量,又保证了指导的实用性,而且拓展了研究生教育的固有思维,是对传统教学指导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四、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导师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 基本情况。

安徽财经大学作为安徽省内老牌高校,在2010年率先开展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开设专业主要包括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旅游管理硕士(MTA)、法律硕士(JM)、审计硕士(MAud)等在内的10个专业。我校专业硕士累计招生规模达1200余人,毕业人数1000余人,平均在校人数300人左右;与此同时,我校专业硕士校内导师163人,校外导师约350人左右。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的数量与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有关。由于经济金融的发展以及我校会计和金融的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在近些年的招生占比中一直位列前茅,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一般年均招生80人和40人,相应的这两个专业的校内导师一般为31人和28人左右,校外实践导师与现有招生人数相持平,相比庞大的招生规模,校内导师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校外导师很好地补充了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拓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教育质量。

我校实践导师在社会地位、地域分布、所在行业等方面体现着硕士实践导师的共性和学校学科的独特性。首先,实践导师来自于企业或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等,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与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其次,实践导师工作单位一般位于本地或本省,以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当然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实践导师的范围到江浙等周边城市,一线发达城市北上广等领域也有所分布。最后,我校实践导师一般是现有专业领域的行业精英,涉及到金融、会计、保险、法律、财政、旅游等诸多领域,且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践导师还发展到大数据和电子商务领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真谛。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校自2010年实行专业硕士招生与培养以来,实践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实践导师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很大一部分学生与实践导师之间并没有很好地沟通和交流,相应的也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和实践锻炼,实践导师资源大大被浪费。如何激发实践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大难题。从现代激励理论中,可以简要概括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实践导师需求层次把握不够。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等低层次需求之后便开始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实践导师一般来自各领域的精英,一般的低层次需求早已满足,出任学校导师一般是希望获得育人成才的尊重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我校在实践导师的聘任、评估、激励、和反馈各环节都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仅没有提供基本的物质报酬,而且对于实践导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激励都存在严重缺陷。

(2)专业硕士对实践导师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大多数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践导师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他们在研究方向、论文写作甚至是在工作选择中主要依赖的还是校内导师。一方面是校内导师较为专业,能在学业生涯中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因为授课等原因,校内导师离学生较近,利于沟通。而实践导师一般在企业或者单位,工作较为繁忙、擅长领域各不相同而且思维习惯与学校大有不同,所以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诸多不便。学生一般很少与实践导师联系,只有在学校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才会硬着头皮去联系,而实践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主动联系学生,这对师生关系的交流和培养是不利的。

(3)校企之间建设缺乏科学的合作机制。实践导师一般来源于各个企业的科学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是各个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出任学校实践导师有的只是一个社会兼职或者学校挂名而已,自己的主业还是在企业或者公司,对指导学生缺乏动力。实践导师若想发挥作用,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学校指导效果评估工作绩效,约束导师指导行为。但是目前我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共赢发展机制,这也是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

五、安徽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措施

1. 完善学校内在评估与外在激励机制。

首先,我校在实践导师问题上应该完善目前的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在源头上筛选负责任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践导师,及时更新淘汰实践导师队伍。目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实践导师管理暂行办法还是2009年提出的,只是对实践导师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遴选和聘任、考核及管理提出了大概要求,没有具体的跟进措施,在导师质量和渠道来源上参差不齐,导师评估和激励措施未完善,权利和职责未明晰。我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践导师聘任制度,将流程落实到实处,本着本人自愿申请的原则,学院、研究生处层层把关,对实践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优秀且富有责任感的实践导师,而且要签订聘任合同,事先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且在官网上公布实践导师聘用名单。

其次,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处设置专人专岗和专项资金,负责各学院实践导师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对接工作。启用对学校工作熟悉且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人来负责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安排工作,联系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导师进学校讲座交流,完善实践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定期接收学生反馈等等,为打造安财专业硕士的实践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系统。

目前我校专业硕士实践导师基本是零报酬,虽然他们不在乎一般的物质报酬,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我校应该利用专项资金和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定科学合理的报酬体系,为他们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或企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使得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其次,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论”,学校更应该注重人才的管理艺术,定期进行导师反馈,给予实践导师充足的尊重和社会荣誉。学校应该每年定期举办实践导师聘任和优秀实践导师授予仪式,以物质和荣誉的方式共同激励,同时还提供了机会,加强了校企之间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 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

激励分为正向和反向,正向激励为鼓励和支持,而反向激励则是惩罚和淘汰,换言之,是一种约束机制。要想充分发挥实践导师的作用,就必须采用正向激励与反向惩罚相结合的机制。学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进行评价,学院对实践指导打分,学校根据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和企业反馈综合评估实践导师的指导效果,对积极参与指导的实践导师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延长聘用期限,给予优秀实践导师表彰;对懈怠和不负责任者提前解除聘用合同,以此来督促和约束实践导师的指导行为。

3. 导师激励措施与企业绩效管理接轨。

根据费罗姆的“期望理论”我们知道,实践导师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励措施没有与他们工作直接挂钩,不能带来目标效价,只有在校企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导师的指导评价直接与他们在企业的绩效相挂钩才能激发他们的指导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实习基地签订实践协议,将实践导师的指导成绩与企业业绩和职位升迁相挂钩,指导合格者可以在企业绩效评估和职称考核中加分,除此之外,合格以及优秀的实习基地和机构单位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4. 加强专业硕士的实践管理制度。

实践导师作用的发挥光靠激励实践导师还是不够的,所谓交流指导是相互的,只有受众也即我们专业硕士充分体会到实践导师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挖掘和利用实践导师这一丰富资源。学校要联合各学院制定完善的专业硕士实践管理制度,将专硕实践活动以及具体工作流程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学校应将学生实践学分计入培养管理的一部分,实践期间要确定适当,既不耽误校内理论学习,又不耽误最终的工作寻找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定在专业硕士第一学年末的6月-11月比较合适。在这期间既具备了一般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能够在实习实践中寻找工作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还能够为最终工作的选择提供实习经验,而且充分利用了暑假的时间,一举多得。专硕实践锻炼的最后评价除了写实践总结报告之外,还应进行实践答辩,结合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评价该学生的实践成绩,将实践的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应与实践相结合,建议以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具有实际效用的论文形式进行写作,促使学生主动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心得,获得就业必备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将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实践导师紧密联合,防止只挂名没有实际指导的行为发生,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质的发展。

六、结语

实践导师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在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实践导师效用最大化发挥,需要学校学院、企业导师以及专硕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实践导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共同进步,才能将实践导师资源最大化发挥。

摘要: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目前我校实践导师面临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作用有限。本文详解我校的专业硕士及实践导师情况,针对实践导师激励缺陷提出了由内而外、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阿利.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2]李占华,罗英姿.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29-30.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9

然而,在本刊此次《物流人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显示,物流人平均幸福指数为2.85,这个数字对于那些即将步入物流圈子的准物流人或者刚刚走进物流企业的新人来说是不是前景暗淡了?为此,记者采访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洪杰,请她谈一谈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物流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从基层做起循序渐进

兰洪杰教授认为,物流这个行业肯定有很大发展前途,但并不是学了物流管理之类专业的人就有很大发展前途。因为专业只是理论知识,重心还应该放在实践中。她说:“从这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些物流企业受到波及,前两年就业情况不是太好,从去年开始情况出现好转,我看,今年就业应该会达到小高潮。我一直都在告诉我的学生,在从事物流工作时,要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也需要从基层员工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管理层。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有所突破。同时,期望值不要太高,从学校步入社会差异很大,循序渐进慢慢适应企业环境才能有所作为。”

兰洪杰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学生就业后的生存现状。从总体上看,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但是由于缺少工作经验,需要在基层历练一段时间,然后慢慢走向管理岗位,在这个期间,他们首先应该定位准确,摆正自己的心态。她介绍说:“比如,我的一个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京东商城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月薪八九千元,而且工作压力特别大,这个收入在北京的生活水平也就算一般吧,如果想在北京买房还要再等上几年,他的工作幸福指数嘛,我看也就是3(有幸福感)。在我看来,男生在物流业的优势更大些,从这几年的就业情况看,男生的就业机会比女生多,但男生的生活压力要比女生大。同时,一般高学历者期望值都比较高,特别是研究生他们都希望学历与薪酬成正比,反而造成幸福指数不高。”

兰洪杰教授说,物流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未来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虽然学校培养的多是物流管理人才,但企业每年对管理型人才的招聘很有限,一般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操作人员里提拔的。因此,物流操作员在每年的企业招聘中格外受宠。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正逐步向零库存迈进,这不光对物流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也要求一线的物流操作员需要有更强的工作能力。相对于物流管理人员,目前物流操作员需求量更大。因此,受过专业物流操作培训的毕业生凭借上手快、胜任物流各个环节操作,而被相关的用人单位抢先录用。

社会急需物流专业人才

就目前就业形势来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很好。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会更加吃香。

面对现在学生择业认名企、抢“铁饭碗”的现象,兰洪杰教授则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非要去知名的大公司,也可以去一般企业,比如物流商贸、咨询公司等企业工作。一般企业里的物流岗位有仓库收发货、仓库保管员、采购、运输管理等等,物流企业里岗位主要是操作、销售、客服等,都是物流行业的基础工作。物流企业类型也有很多,有做运输的、有做报关的、有做货代的、有做仓库的、有做物流咨询策划等等,这些企业需要大量人才,能够为今后从事物流工作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就业平台。

谈到物流行业的未来趋势,兰洪杰教授介绍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了物流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现在,很多地方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市政府在这些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经过几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深圳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天津从2003年到2010年,每年拿出100亿元的资金用于物流基本建设,把物流产业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势推进。

在这种趋势下,物流人才的含金量也更为重要。兰洪杰教授向记者介绍说:“随着物流业的大发展,今后物流人才的素质也将大幅提高,虽然物流的基层工作,比如搬运、运输等工种没有学历要求,但我相信,物流行业的整体素质会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也会有所增加,幸福指数会不断提升。”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 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他们的年薪最高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兰洪杰教授还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物流将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篇10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扩大,学科融合趋势增强,以及跨学科、开放性、培养主体多元性等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诸多问题日渐凸显[1]。生师比过高、学位论文选题多样化与导师专长不一致等矛盾越发突出,传统的单一校内导师制已成为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瓶颈[2]。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培养面临多方挑战,多学科融合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通过初步探索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何兴利除弊、切实发挥导师组优势,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 传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全国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建院10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深入,我们越发认识到传统单一校内导师制已无法满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正面临多方挑战。

1.1 来自导师方面的挑战

根据国家要求,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教师(导师)的配备应按1:1:1比例分配,即校内导师应包含院内专职、院外高校兼职以及校外企事业单位兼职三部分,且所占比例相当。

兼职导师部分。占导师总人数的2/3,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等诸多优势。然而,这些导师只能在完成其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实践及论文。而且,兼职校内导师对学校(院)的教学管理、培养要求等不能及时全面掌握或领会不足,很容易滋生诸多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专职导师部分。受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等影响,院内专职导师的精力一般集中在教学、科研、行政,以及对工学博士、工学硕士甚至本科生的指导。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不在校、基础弱、选题各异等诸多不利指导的因素使其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而且,部分院内专职导师因侧重于学术研究,从事应用开发的实践经验不足,学生被“学术化”现象明显。[3]

1.2 来自工程硕士自身的挑战

相对于工学硕士而言,绝大多数工程硕士为在职学习,具有离校时间长、家庭负担重、学习时间紧、工作压力大、专业基础差、不进实验室等特点。普遍存在与导师见面少、交流不足或沟通不畅等问题,为校内导师指导工作平添层层障碍。

1.3 学位论文选题多样化引发的挑战

国家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明确,应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学生论文选题通常由其所在单位或岗位确定,与校内导师关系甚微。然而,导师一般只在一两个专业方向上具有较深的造诣。面对专业背景各异、选题多样的工程硕士,在知识高度分化融合、更新迅速的软件工程领域,导师指导工作仅限于宏观层面的现象并不罕见。由此,学生论文选题的多样化与导师个人知识专门化就成为矛盾的诱因,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制约学生培养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1.4 新兴专业引发的挑战

软件工程下设的专业方向多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产物。例如,我院目前开设的数字体育、数字艺术、技术转移等。按常理,各专业方向导师应该是该方向的专家。比如,数字体育方向的导师,不仅是软件工程领域方面的专家,还具有体育领域方面从事训练与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却鲜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这样的专业方向必定会集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导师。如何使导师间更好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出满足要求、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研究生,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切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1.5 导师指导均衡引发的挑战

在目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下,为控制合理的生师比,多数院校对导师的遴选不得不放宽条件,致使目前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导师指导流于形式的现象并不罕见。而且,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程度差别越大,越易使学生感觉不平衡、滋生不满情绪。为此,在加强导师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应辅以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逐渐避免。

1.6 青年教师发展及作用发挥引发的挑战

软件学院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有些还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然而,在被聘为研究生导师之前,因不能直接指导研究生而直接影响其融入学院的速度,更不利于其科研等任务的完成。而在获得研究生指导资格之后,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磨合,客观上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仅靠青年教师个人独立成长有较大弊端,迫切需要学院采取某种机制,由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师或专家进行传、帮、带、导。

2 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践

自2010年10月,针对上述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果断进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率先在数字体育班、烟草系统行业班试行导师组培养模式后,陆续在本部导师间、数字艺术、技术转移、电子政务以及同方等行业班试行。相继完成调研报告、问卷统计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及导师组培养模式管理办法等文件。目前,《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施办法》正在紧张制定中,将于近期在全院正式推行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改革。

与其他高校导师组模式不同[4,5,6],我们提出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是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际出发,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采用责任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一主多辅、分工合作,多学科融合的动态导师组培养模式。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师生多元性、学科新兴化等相适应。

2)重点指导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学位论文撰写。

3)导师组成员由学院专职导师、来自兄弟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校内导师组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实现导师组价值最大化。

4)配置导师组秘书负责师生沟通与事务性管理。不但能合理分担指导教师的事务性工作,还能有效提高自身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为其日后指导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5)导师组工作主要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关键节点的报告会形式为主,辅以必要的沙龙、研讨等活动形式,平时借助邮件“一件多发”(即学生发邮件给自己校内导师的同时抄送组内其他导师。任何导师的意见反馈该生的同时抄送导师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沟通。

3 工程硕士导师组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给我们带来重要启发。从目前看,软件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趋势增强,如何面向实践,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导师组培养模式为开展这方面工作迈出颇有成效的一步。两年多的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收效明显。

3.1 师生受益

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即便于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导师亦可各展所能,及时发现学生论文工作的亮点与不足,有效提升培养效果。仅以数字体育班为例,该班学生于09年9月入学,共有41名,均为体育教师,部分是运动员出身,培养难度可想而知。首次论文开题仅有3人通过。学院当即决定试行导师组模式,将来自学院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共12位导师分成两个导师组,并设有导师组秘书。通过组织多次研讨、沙龙等活动,学院导师、体育总局专家通力合作,至2011年3月,学生的开题通过率显著提升,而且论文选题紧密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如《武力使用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在我院严格的论文质量关把控下,目前该班仅5人因个人原因尚未开题,12名学生已顺利获得学位。

3.2 学院受益

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专、兼职导师作用,实现学院师资价值最大化,而且对新兴专业拓展、学科建设、团队意识等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促进。单从管理角度看,之前仅学位论文开题等各环节的报告会安排,为保证每位拟参加学生的导师都到会,需根据几十位相关导师的申请,按专业方向等为导师们分组、逐一与每位导师沟通确认报告会时间等一系列工作。现在则只需根据导师组组长申请落实报告会地点即可。直接避免因分组等引发的矛盾以及报告会时间确认方面带来的烦扰,而且学生对各环节审核意见不一甚至相左、以及对导师不及时反馈意见等方面的投诉也几乎杜绝。

3.3 社会受益

通过搭建导师组平台,交流中师生间、导师间以及学生间思维的碰撞,不仅有利于师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且有助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比如,在学院体育班师生间的交流研讨中,就曾促成导师组成员与学生间深化合作的雏形。

4 实施导师组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其积极效果毋庸置疑。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导师组培养模式亦不例外。如何使导师组培养模式兴利除弊,切实保证其作用发挥,需要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4.1 导师层面

采用导师组培养,并不表示学生的培养工作就交由整个导师组来负责。即具体到某个学生的培养,既定校内导师是依然指导该生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起主要指导作用,其余组内导师则主要起辅助培养作用。导师组作用真正发挥的关键在于导师组成员能及时有效吸收导师组集体的智慧来培养自己所指导的学生。

4.2 学生层面

导师组模式的采用,为学生搭建了宽厚的知识平台。但是,要注意学生在研究方向上的迷失。学生不能只顾博采众长,要学会综合导师组成员的意见,结合自己课题(项目)实际情况,及时与自己的校内导师沟通,明确改进方向,准确定位不迷惘。

4.3 学院层面

首先,导师组的建立要切合本单位实际。比如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设立导师组,因学科交融趋势增强、学生的选题多样化特征明显,所建立导师组就应该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而且是多学科融合的,允许个别导师跨导师组。成员组成方面,也应有一定的要求。如在成员数量方面,人员方面注意老中青、院内外、专兼职搭配等,以保证成员间优势互补、导师组作用切实发挥。

其次,要注意充分发挥导师组组长作用。导师组组长在导师组相关工作的组织、内部矛盾协调、成员考核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其工作好坏直接关乎整个导师组的实施效果。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在津贴奖励、工作量核算以及职称评聘等方面,以充分调动导师组组长的积极性。

最后,要明确导师组成员权责。避免职责不清,造成无谓的消耗。对导师组成员参加导师组活动次数、质量等均要有要求,有效的机制可切实保证导师作用的发挥。

5 结论

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导师组培养模式,不仅适应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实际,还能有效解决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增进师生创新能力、实现学院师资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很值得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推行。

参考文献

[1]张海英,韩晓燕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5-19

[2]孙阳春,王富荣,李瑨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9-10

[3]陈立章,刘光连,宋招权.工程硕士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51-54

[4]王世杰,郑鹏,王洁.以规范的导师组架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73-376

[5]靳遵龙,陈晓堂.本科生导师组制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39-40

上一篇:原料处理下一篇:企业集团化的财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