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跨越(精选3篇)
后发跨越 篇1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跨越”就是要跳过先行者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展、产品生产中的曲折过程, “抄近路”, “走短程线”, 用比先行者少的时间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跨越式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或发展领域, 站在高起点上, 直接对当时最前沿的进行赶超, 用最新的方式和较短的时间,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跨越式发展从策略上讲就是强化横向差距的比较, 要比别人“跑”得快一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科技的创新和积累, 即获取“核心竞争力”, 这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哲学的角度上说, 跨越式发展是科技生产力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质变或飞跃。
跨越式发展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多方面紧密联系的发展概念,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跨越, 在一次现代化 (工业化) 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启动二次现代化 (信息化) 进程, 不是等一次现代化完成后再启动二次现代化进程, 而是在一次现代化发展的一定基础上, 在推进一次现代化的同时, 加快启动二次现代化的进程, 从而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其二是产业发展重点的跨越, 改变传统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梯次推进路线, 跨越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升级的过程, 或是更大程度地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 有重点的直接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其三是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 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瞄准现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关键性、前沿性、带动性的技术, 通过抢先引进先进技术和政府的有效扶持引导、培育、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 推进技术由点到面的突破, 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四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跨越, 改变传统现代化的推进方式, 在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任务的同时, 跨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生态农业、建设绿色城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学的后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跳跃式理论认为, 工业化进程的后来者具有先行者不具有的后发优势, 这种后发优势表现为:其一是技术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以吸收和引进先行者的最新技术开发成果, 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其二是资本的后发优势, 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多,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大, 后发者不用像先行者那样进行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 可以吸收投资, 直接扩大生产, 而先行者由于有市场利益可图也乐意投资;其三是劳动力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不必发大力气办大学培养人才, 而可以直接靠借鸡下蛋式的培训, 节约劳动力培养费用;其四是制度的后发优势, 后发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 包括制度经验, 从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节约制度成本;其五是结构后发优势,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 不一定非走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老路;其六是资源的后发优势等等。
二、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提出
2000年8月,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考察西藏, 在西藏期间的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 西藏的发展需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走出一条不同于内地省区的发展之路。自治区党委领导也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 支持和论述了这一战略思想。2001年5月, 在西藏自治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明确提出:在新世纪要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援, 通过思路创新, 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 在大开放, 大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1年6月党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仅仅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藏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良好机遇, 着眼于西藏的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 集中力量解决事关西藏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 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即:“一加强, 两促进”的历史概括。会议认为, 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强调了中央关于绝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 也绝不能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的两个绝不能之后, 江泽民同志指出, 跨越式发展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够实现的, 但像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是有可能有条件实现的。江泽民同志说, 在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地区和战略部门, 通过国家和各地的支持, 直接引进、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 集中力量推动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必须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这不仅对西藏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藏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
“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超越某些发展阶段或发展领域, 站在高起点上, 直接对当时最前沿的进行赶超, 用最新的方式和较短的时间,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是指:西藏在国内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等基础上, 超越西藏建立在薄弱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演化过程, 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按照非均衡的发展思路, 积极提高人口素质, 开发人力资源, 大量引进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 缩短发展历程, 以超常规的经济增长带动非均衡经济结构高级化, 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当前, 西藏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主要体现几个方面:其一西部大开发机遇, 世纪之交, 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 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基本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即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 党中央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带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由于地理、历史等制约, 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内地兄弟省区,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西藏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其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机遇, 2001年6月召开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举措, 是西藏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议总结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七年来的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一系列政策部署;这次会议确定的援藏资金与项目之多, 政策上宽松倾斜是前所未有的, 这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财政与政策支持。其三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机遇,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藏自治区党委采取了“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强基固本、主动治理”的方针, 坚决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 制止了拉萨等地的骚乱破坏活动, 对寺庙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削弱了达赖分裂主义势力的社会基础, 实现了全区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良好态势, 这为西藏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其四青藏铁路开通的机遇, 2006年7月,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青藏铁路的贯通大大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 对西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具体表现为: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西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青藏铁路的开通, 打破了西藏的交通运输瓶颈, 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青藏铁路的开通使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安全、舒适, 有利于西藏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经济的交流与联系, 优势互补, 有利于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
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经济学的后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跳跃式理论认为, 工业化进程的后来者要实现超越先行者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分析, 西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 其后发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然资源的后发优势
西藏的自然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及旅游资源。水资源:西藏水资源总量4482亿立方米, 水能理论蕴藏量20056万千瓦, 均居全国首位;森林资源:西藏森林总面积717万公顷, 占全国的5.84%, 活立木蓄积量208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6.2%;矿产资源:西藏已发现的矿产近1000种, 已探明储量的有36种, 其中铁、铜、金、硼等1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生物资源:西藏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特有珍稀动物, 如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黑颈鹤、雪豹等。有药用植物1000多种, 其中常用中药材400多种, 较著名的有天麻、虫草、贝母、三七、大黄、党参、灵芝丹参等;旅游资源:西藏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最大的热水湖———羊八井、世界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有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历节、宗教庆典活动、古老的城镇及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西藏的自然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种类多、数量大、空间组合状态良好等特点, 是我国拥有后备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省区之一。这些资源具有开发和开采的资源条件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但当前开发和利用程度低, 今后必将成为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 中央政策的后发优势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原因, 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兄弟省份, 为了促进西藏人民全面小康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备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注, 为此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在总结历年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采取了“分片负责, 对口支援, 定期轮换”办法, 从内地有关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对口支援西藏。2001年,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将对口援藏工作延长10年, 并加大了支援力度, 扩大了对口支援的范围。这些政策条件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 是今后西藏跨越式发展, 赶超内地兄弟省区的后发政策优势。
(三) 技术的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科技的创新和积累, 即获取“核心竞争力”, 这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西藏传统工业少, 工业基础薄弱,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既是劣势又是优势, 其优势是直接采用最新技术的包袱少、负担轻, 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直接发展现代信息等高新产业, 借鉴国内的经验和教训, 避免简单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缩短常规发展的时间和过程,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的发展。
(四) 制度的后发优势
20世纪80年代, 内地兄弟省区开始了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探索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省区的成功发展模式, 但内地兄弟省区探索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即制度成本。西藏作为改革开放的后发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 借鉴内地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减少探索改革开放道路的代价, 节约制度成本, 从而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 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超常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6
[2]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J]2005.10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9
[4]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蓝皮书 (2006) [R]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牛治富西藏跨越式发展研究[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王代远等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
[7]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8]马云泽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异与融合[J]南通大学学报2007.4
后发跨越 篇2
美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知识化演进得益于如下因素:一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和竞争的宏观环境。运用经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调整和消除妨碍企业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行政法规,运用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确保美国企业的利益,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通过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政府与学术界、产业界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计划,加速联邦政府技术成果的转移,充分挖掘技术成果的商业潜力;帮助企业开发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技术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构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坚实基础。三是加大政府对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国家标准化的研究制定,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四是培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和人力资本队伍,始终保持其在高新技术上领先全球的竞争力,为美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创造条件。2.技术进步与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的方式
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方式一般有两类:一是模仿式跨越转换,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引进和移植先发国家的成熟产业技术或成熟的产业,通过引进模仿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转换,省略或缩短产业结构转换的某些阶段。这一方式实际只是产业结构比例快速重置,反映国际产业结构演进时序向量在空间结构上的布局调整,并非实质上的技术跨越,更为严重的是,易使本国经济陷入依附性和边缘化,形成与先发国家“轮与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自主创新式跨越转换。在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契机,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行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培育知识化的主导产业,促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前启动产业结构知识化进程。在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能力长期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变革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内在机制是从模仿到创新的技术战略实现过程。
3.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效互动: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有效路径
知识的不断更替与创新,使产业关联的知识因素不断升级,由此引起产业结构变动,为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提供可能,同时又促使产业关联技术趋同,降低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技术准入标准,使产业结构转换可以越过循序渐进的转换过程实现跳跃式转换,进而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程序或省略转换的某些阶段。高新技术所具有的高度渗透性,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模糊和融合;知识产业的全球化趋势造成的产业分工开放化,为产业结构转换实现跨越提供了所需基本要素甚至是整体产业植入的良机,使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成为现实。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其知识化变革是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程。这一进程并非要全部淘汰传统产业,也并非要将其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而是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渗透、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部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产业,其关键技术的进步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如煤炭、钢铁产业;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传统产业,由于注入了高新技术而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的平台和支撑,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石油化工产业;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传统产业,由于自主创新导致核心技术的突破,其自身也将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关联效应的促动下,将聚合为主导产业群,牵引传统产业整体质量跨越,如汽车制造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始终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具有强大而持续的牵引力。
二、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基础条件
1.全球技术变动新趋势带来的新机遇
首先,全球化进程中一个技术创新的国际网络正在形成,对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与创新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成功的创新依赖于对该领域最新动态信息的获取能力。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主要角色,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指导下形成以母公司R&D机构为核心、各海外R&D机构为支点的技术创新网络;国际间各类组织在技术领域普遍建立合作关系,缩短研究周期和提高成功率,缓解组织对R&D投入的承受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型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共同行为而组建企业技术联盟这一高层次的战略协同组织,使得产业的知识密集度大幅度提高,联盟将相关企业聚合为强大的创新团队,在团队内充分利用彼此的创新能力和R&D费用,对外则设置提高该领域的技术壁垒,扩展团队的整体竞争力;世界贸易产品的技术密度持续提高,以国际专利联合开发和专利许可方式进行的国际技术转移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上,一些新兴市场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战后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构成了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最重要机制之一。技术创新全球网络的形成,为后发国家参与全球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提升自身技术势能、实现产业跨越创造了条件。
其次,知识经济与全球化交互中的企业战略正在调整。企业全球战略演变的动因缘于全球经济的根本变化。仅仅专注于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已经难以为继了。过去被视为竞争优势的高效率、低成本只是进入全球市场的初始条件。知识和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日益增强,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知识要素以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中的知识取向日趋明显,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非连续的动态竞争环境,导致企业与其价值链或产业链上的上下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大加深,当互为对抗和竞争的组织之间在其一方面或某些利益上存在一致时,就具备了合作的基础,组织某一方面的合作团队,其竞争力和获得的利益都要比独立作战时强,双赢的结果将是可预期的,这为后发国家整合产业链、创新产业流程提供了契机。
2.主导产业(群)的知识化演进: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直接动力
实现产业跨跃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知识和产业技术植入主导产业,形成新兴主导产业群。一旦由知识创新所推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将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产业间因技术、物流等紧密联系而构建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保持其对主要竞争者的优势。主导产业群通过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实现知识化跨跃发展。
3.产业空间聚集: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有益探索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非均衡是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经济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群)。当新技术系统内的通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的产品和工艺中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创新。由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影响,各种创新之间往往存在普遍的技术连结,创新的扩散将引致创新集群产生。资本和技术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其实质是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一特定经济空间上的.聚集。对于较强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能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Porter,1998)。
传统产业集聚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过分简单地强调区际流动的两个要素――劳动力和资金,以此对区域
或城市的空间增长进行分析,却忽视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知识和文化;二是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以技术和知识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
新产业区是由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所组成的本地化网络,是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下的企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新产业区的柔性和弹性取决于企业间的竞争和协同态势。成功的区域是有创新性的区域,区域的发展依赖于区内企业持续的创新。新产业区的形成依赖于区域产业分布、技术结构层次、文化和制度因素,而其基础则是产业集聚:在一定制度背景下,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纵向)和属于同一产业的若干企业(横向)在特定经济空间的集聚,并且相互间持续地进行产品交易、信息交换、文化交融和学习交流。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在产业效率的驱动下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竞争优势主要由竞争的充分性和产业集聚程度所决定。
由此可见,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产业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并创造竞争优势辐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这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社会进程中产业发展的外部表象,而产业集聚衍生为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内在驱动力则是产业集聚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
三、促进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制度保障
1.正视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阶段性
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转换能力,经济成长阶段通常取决于阶段性的创新成果作用于结构转换的力度和把握这种结构转换机会的能力。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是一个动态过程,从逻辑上大体可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其次,调整传统产业布局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再次,再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长为主导产业。这三个阶段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在不同经济区域可能同时并存,其实质是产业结构中知识因素的逐渐生长积累过程,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密集型产业成长的演进过程,关键是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
2.以高新技术促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根基
正视转轨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布局结构,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问题是首要环节。第一,提升传统产业知识含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深入到某项技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强大的技术势能使其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融合性。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纳米技术在家电产业、基因技术在食品产业和纺织产业中的成功移植等,实质是知识因素的乘数效应极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附加值。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扩散并从整体上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能力,就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打下了扎实的根基。第二,延伸传统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产业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产业创新是企业应对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突破结构固化的产业范式约束,运用高新技术和组织变革成果变革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主要是拓展产业链和强化产业关联度,同时政府应适时实行“技术创新援助政策”,从而延伸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前者是在产业链枢纽或关键节点植入高新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打破固有的产业链;后者是强化专业化生产,充分整合自身的产业技术优势,利用产业间紧密的关联性,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第三,创新传统产业运转流程。“蝶翅效应”和“生态链效应”生动地揭示了流程上游微小的能量变动会引致流程下游惊人的突变。创新传统产业运转流程,是以动态、柔性、灵捷的组织运筹、工艺再造和系统整合,达到提高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其主要突破口是流程上游和瓶颈环节,从而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理顺脉络,大幅度提高其运转效率,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第四,调整传统产业布局结构。我国传统产业布局中,国有经济仍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国有资产过度分散,国有经济在传统产业的集中度过低,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总体上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同构化、空洞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部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未能体现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提高传统产业、尤其是基础性产业和关键性产业的集中度,是实现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重要举措。
3.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牵引力
转轨时期,在促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跨越性突破,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内生型和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必然成为实现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支柱,同时也将促成经济成长阶段的发展水平产生内质性变化。第一,夯实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基础。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促动下,社会生产将围绕知识创新――传播与扩散――商业化应用这一极为复杂的系统过程而展开,产业间围绕创新知识的生成和成果的价值实现而形成经济、知识(科技)的紧密联系。创新成果内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包括系统输入(创新成果的生成)、系统传导(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系统输出(产品、信息、产业等,本文指产业或产业群)三个环节,具有鲜明的自组织性和自组织机制。坚持以创新导向为主、紧密结合市场导向的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将是系统演进的有效途径。第二,变革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方式。政府对特定产业活动的干预,是后发国家市场组织发育不充分、治理机制不健全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倘若采取提高贸易壁垒、进行技术和产品市场保护等传统的消极保护的扶持方式,不仅无法阻止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渗入,反而会阻碍和损害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经过残酷的竞争是无法壮大自身实力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由稳定的政策支持的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及一个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制度背景。政府应当担当起一个变革的和更灵活的角色,经济政策旨在协调和建立市场竞争规则,建立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消除市场失灵。第三,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转机制。由于知识的流动性,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迅速地复制,因此,新的核心能力需要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即需要将单一的、分散的或脱节的个体组织整合为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商业化应用为核心的一体化组织。一种有效的知识资本化过程或创新成果的新型生产模式需要有一种能跨越多种分化(differentiation)、分隔(segmentation)的领域和利益的组织。为使这样的组织在一个有效而又协调的体系内运转,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整合。在若干发达国家,创新体系(尤其是国家创新体系)分解和整合为各种不同的功能,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资本市场以往是分别运作,而如今却日益融合运行,并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螺旋型联系,构建全新的科研―产业共同体,这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收稿日期:2003.04.15
【参考文献】
1.戴尔・尼夫等.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M].新华出版社,1999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明之.论科研―产业共同体构建的动力机制[J].科学技术与辩
证法,2002(6)
4.Linsu Kim,Richard R.Nelson.Technology,Learning,and Innovation.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Paul 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No.5.
6.Porter.M.Clusters & 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1998
★ 完善制度保障
★ 制度与方法
★ 语文版《山米与白鹤》
★ 民间规范与人权保障
★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论文参考
后发跨越 篇3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如果说, 先发展国家的先发优势是指它们拥有尚未开拓的广阔的世界市场, 拥有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 经济和技术上的势差;那么后发展国家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过程中, 可以通过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 大量引进国外资本, 选择使用国外在付出巨大代价才获得的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 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 直接采用新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后发优势的实践操作
首先,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 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无需进行大量的原创性尝试, 直接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经成功的技术路线与产业结构, 避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这使得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目标明确, 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的成熟技术中, 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我们知道, 先发展国家的许多技术及其现代生产力, 是经过大量的尝试才逐步形成的, 付出了巨大的资本、劳动和代价。例如, 在移动通讯的发展过程中, 发达国家开发了两大通讯系统, 一是铱星电话通讯系统;二是蜂窝式移动通讯系统。后一种技术方案符合市场需求而得到大发展, 前一系统由于得不到市场支持而被淘汰, 摩托罗拉等大公司对铱星电话通讯系统高达6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和近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而我国则可以直接利用蜂窝式通讯系统, 发展移动通讯产业。再如美国和前苏联的载人航天飞行,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 耗费巨额资产, 而中国在借鉴其成功经验与技术基础之上, 通过自主研发, 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就把中国第一代航天员送上太空。此外, 早期工业化国家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 资源危机, 经济危机等, 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可直接采取其成功技术, 而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 可以大量利用国外资本。资本注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也是现代生产力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资本的来源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依靠本国的积累, 二是国外资金的注入。经济落后, 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 通过自我积累又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发达国国家的资本可以缩短国内资金积累的时间, 增加投入生产领域的资本总量, 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之一。从1979年到1999年底,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4595.6亿美元,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059.2亿美元, 批准建立的外资企业达21.2万家, 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了20%。[1] (81) 我国的对外旅游收入早已成为国家外汇的重要来源。在加入WTO之后, 我国对发达国家资金利用的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并为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第三,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鼓励外资直接开办企业, 直接引进其先进制度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配的司法制度、银行制度等, 不但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 还要进行实际的试验, 是一项费时又费力的工作, 而通过借鉴和移植国外行之有效的先进制度则会简单许多。在现代生产过程中, 管理越来越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领域并贯穿于生产力的具体结构之中,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的状况, 发展和提高, 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把管理看成是生产力由潜在、可能变成现实的条件。因而直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同样可以促进本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 后发展国家旧产业结构的包袱较小, 可以采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 使民众享受到当代最先进的耐用消费品。我们知道, 今天困扰着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一大因素, 就是他们早期采用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已经过时, 这些软件和系统曾经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但现在它们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一个沉重包袱。例如发达国家的有些消费者还在使用旧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使新产品市场难以开拓, 有些企业仍然使用一些旧的设备而难以使其生产和管理更新升级。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未实现当时水平的现代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未必是坏事, 因为它使我国的旧资产包袱较轻, 可以轻装上阵, 从最先进的现代技术入手, 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 (P30-31)
决于本国的劳动力数量,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 即高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而高科技人才主要来自哪里呢?一是国内培养, 二是国外引进。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 美国是得益于科技人员移植的最好例证。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分享了当时德国的许多优秀人才, 而随后世界各国一流人才涌向美国更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人员的移植就更为关键了, 在后发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也必将起着重大作用。[3] (P41)
摘要:谈到跨越, 很多人都会提出疑问, 跨越能否可能?如何可能?怎样可能?这些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曾经为“跨越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怀疑是应该的, 但绝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全盘否定跨越的可能性。在世界历史形成的条件下,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是其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祝.中国经济:后发优势与赶超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