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规划

2024-06-13

保护区规划(共12篇)

保护区规划 篇1

引言

城市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通常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清朝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店宅、民居以及少量的公共建筑是当下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主体风貌的代表[2]。按照职能的不同,它们大多属于居住和商业两种类型。现有个别具有历史、或科技意义的区域,如广州长洲岛,集中分布着大量的革命或工业等历史遗存,它们往往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风貌特色,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将逐步进入保护研究的视野。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建筑和街巷空间是体现历史风貌的空间要素[3],传统的生活习俗是街区“生活真实性”的集中体现[4],而该长洲岛等地区则以各类历史遗存为中心,布局相对分散,强调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除了纪念功能以外,大多历史功能已经衰亡或被其他功能取代。其保护方法和重点也不同于目前常见的居住或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亟待开展相关研究,以丰富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完善保护方法。

广州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陆地面积4.5km2,以革命遗址为主的各类历史遗存类型丰富,分散在岛内的军工企业、部队营地、传统村落及山林园地之中,村民生活水平较低。笔者以长洲岛保护规划为例,探讨革命遗产所在街区的整体保护方法,既保护传统风貌、民俗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延续性,又整合旧的空间结构和现代功能,激活岛上的社区活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质量。

1 长洲岛的价值特征与保护现状

1.1 历史沿革与价值特征

1.1.1 历史沿革

长洲岛是广州第一个以近代革命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进出广州水道的咽喉之地(图1),长洲岛有着300多年的对外交往和军事发展历史。自晚清至解放前,长洲岛以修造船业的发展为原点,依托“长洲要塞”[5],并于次年倡议修建长洲炮台。它与河对面的鱼珠炮台、狮山炮台和蟹山炮台组成广州城珠江水道上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存的长洲炮台遗址依山就势,尽览珠江,远眺城区(图2,表2)。

1.2 保护现状

1.2.1 遗产布局分散,整体风貌混杂

长洲岛发展历程与造船工业、军工企业联系紧密,这些军工企业大多沿用至今。目前,岛上1/4的建设用地为二、三类工业用地。由于军事管理的封闭性和特殊性,大多遗址被人为割裂,外人难以接近。黄埔军校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柯拜船坞、济深公园等重要遗址和景点被黄埔造船厂、兵工厂、海军营地等用地分割、包围,甚至就是厂区、营区的组成部分,布局零散,地区整体风貌混杂。

图3:社会问卷统计(有效问卷393份);

1.2.2 消极被动保护,地方活力不足

解放后,长洲岛长期采用偏重遗产个体的“被动防御”[6]式文物保护理念,过分强调个体物质空间的保存,失去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和功能方面的联系。岛内产业以大型国企及军事工业为支柱,对地方经济反哺有限,再加上对外交通不便,地方经济活力不足。岛内村民生活水平较低,11.5%的受访者下岗失业,90%以上受访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元[7](图3)。长洲岛内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配套设施缺乏,旅游交通不便,游客分布极不均衡。以近几年为例,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长洲岛的游客接待量分别是106.64万人次、166.08万人次和165.01万人次,但是黄埔军校旧址一处景点的游客接量却分别达到了96.92万人次、128.2万人次和110.77万人次,分别占接待总量的90%、77%和67%,而其它遗产大多终年无人问津。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2 长洲岛的整体保护方法

针对长洲岛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亟待构建合理的保护框架,以期实现各类历史遗存的整体保护和有效控制,同时满足当代城市的使用需求,促进地方社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长洲岛保护规划中,我们构建了以军校文化、军工文化、海丝文化和名人文化为中心,以山水格局、历史风貌、各类文化遗产为抓手,并依托用地、产业、配套、交通等外在支持的保护体系(图4)。规划的重点在于,保护以近代革命遗址、纪念性场所为主要特征的历史风貌以及与近代历史事件和名人活动相关的重要历史场所,延续或修复以近代革命摇篮为主的场所精神;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的潜在价值,优化功能,提升环境,赋予地区新的活力。

2.1 融入区域遗产廊道

长洲岛的保护需要强调遗址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在更大尺度的地理环境中保护街区的典型特征和历史价值,以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市体现了自然环境人文化以及人文环境自然化的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城市赋予前者(自然环境)以人文形态,而又以永恒的、集体形态使后者(人文遗产)物化或者外化。”[8]

规划突出“长洲要塞”在广东海防史上的历史地位,融入珠江遗产廊道,与周边的南海神庙、黄埔古港等一起构成广州海丝文化的展示主题,并进一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遗产廊道,为未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支撑。

2.2 保护人工与自然格局

首先,保护由牛牯岭与升旗山共同构成的长洲岛生态绿心,这里也是长洲岛依山面江、中轴对称的近代历史性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周边地区眺望长洲岛的天际轮廓线。其次,依据遗址的分布情况和价值内涵的不同,划定了沿江近代革命遗址片区和长洲炮台片区两个重点保护片区,前者重点保护黄埔军校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依山面江的整体格局、中轴对称的景观序列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保护蜿蜒曲折的道路格局,并结合沿江古树、驳岸、码头等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整治,恢复东西向沿江道路,修复北部滨江地区以近代革命遗址为典型特征的历史风貌展示和体验区;后者则重点保护各炮台本体及其所在山体,拆除山脚的现状建筑,保护炮台之间遥相呼应的视线通廊和景观格局。规划还将南部的果园作为湿地生态维育区,与中部的生态绿心以及环绕的珠江水系共同构成“山水环绕”的自然生态格局,并修复历史水系,保护果林、农田等地域植被,延续岭南特色的自然景观(图5,表3)。

2.3 控制历史性眺望景观

规划重点保护历史格局、岛内景观、防御系统3种类型的空间序列和景观视廊。保护长洲炮台之间以及炮台与北部山体之间的视线联系,以及长洲炮台与对岸鱼珠炮台、狮山炮台共同构成长洲要塞“扼守珠江”的防御眺望视廊。北部沿江地区以孙总理纪念碑为例,控制垂直于纪念碑正面至背景山体制高点之间的连线并延伸至江面的视廊,两侧各保留120m宽的控制区,区内以绿化为主;以视廊为中线左右各偏30°至江面的扇形区域范围内禁止建设妨碍观赏纪念碑的建/构筑物(图6)。

2.4 优化功能提升空间活力

规划提出合理利用长洲岛优越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对接周边大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国际金融城等功能组团就业人群的使用需求,与周边功能组团错位发展,构建广州东部文化展示和休闲服务中心。在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的前提下,置换岛上军工产业用地和驻军用地,为文化创意等现代城市功能的植入提供空间。同时,利用村民经济留用地规划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教育培训等功能,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图7)。

2.5 完善综合交通与展示线路

规划通过轨道、常规公交和水上交通强化对外联系的基础上,规划在金州大道南北两端沿线各设1处交通换乘中心,降低岛内机动车出行比例。尽量保留历史道路的现状线位,并对沿线景观环境进行整治,增设慢行、游憩设施,使其成为展示长洲岛历史风貌的重要景观道路。规划还通过5.5km的文物径串联岛上相对分散的遗址,构建以黄埔军校旧址为中心的近代革命文化博览体系,形成特色旅游路线,并利用14.9km的绿道网将生态资源、旅游设施与文化展示系统串联起来,构建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环境。

2.6 优化规划控制和管理手段

长洲岛整体占地规模较大,遗存类型丰富,布局分散,保护规划注重对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在规划管理单元和规划控制指标方面做了相应的优化,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体现不同地段保护控制和规划管理的差异性。

首先,依据主导功能,将规划范围划分为历史保护、生态维育、民俗传承、优化提升和协调发展5个政策分区,并以此优化规划管理单元边界,明确针对性的管控要求(图8)。其次,将保护规划中定性为主的管控要求转变为定量的控制参数。在控制详细规划中,文物、历史建筑形成独立地块,地块边界不跨越历史文化街区紫线,以便于地块的控制与管理;落实山体、湿地果园、历史公园、街头绿地、广场、古树名木等位置、边界和控制要求;落实历史水系位置、堤岸做法、滨水界面等控制要求;落实历史道路、街巷的走向、景观断面、路名等控制要求。在历史保护管理单元的控制中,将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绿化率”、“建筑后退红线”、“停车位”由规定性调整为指导性指标,将“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色彩”、“其他环境类要求”由指导性调整为规定性指标,并增加“建筑更新改造措施”、“地块更新改造措施”规定性指标。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结语

与居住和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相比,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空间组合和社会功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以遗址为中心组织空间布局,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但历史功能的缺失和强调遗址个体物质空间保存的传统保护理念难以避免街区整体风貌的破坏和经济活力的丧失。本文以长洲岛实例,从融入区域廊道、保护整体格局、控制眺望景观、优化内部功能、改善交通系统、衔接规划管理等几个方面探索了长洲岛的整体保护方法,对同类街区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借鉴意义。

保护区规划 篇2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 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1)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2、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

(1)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在南北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作为各编制单位现状调查研究和编制保护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基础,重点侧重于以下方面:

1、地块划分

结合北京旧城空间形态的特征,以院落为单位进行现状资料调查和规划编制。“院落单位”以现状的门牌编号及其范围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院落的行政区划、产权所属、历史形成、自然边界、院落的完整、出口位置等因素,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

保护规划共划分了15178个院落单位。其中现状保存较完好的院落有5456个,占36%。

2、土地使用功能调整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用地性质分类遵照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应根据功能需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和性质。

(3)保护规划范围内:

居住用地面积由现状的490ha,调整为409ha,占总用地面积的40%;

公建用地面积由现状的247ha,调整为266ha,占总用地面积的26%;

工业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7ha,调整为1.6ha,占总用地面积的0.2%;

道路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54ha,增加到213ha,占总用地面积的20%;

公共绿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9ha增加为97.4ha,占总用地面积的9%;

其他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1ha,调整为51ha,占总用地面积的4.8%。

3、居住人口规划

(1)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现在居民约9.5万户、28.5万人,总人口密度为275人/ha。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住条件,首先要降低居住人口密度,因此,疏散人口是保护规划的目标之一,也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关键。根据居住人口的现状调查结果,居住院落的人口密度共划分为五级。

I 级:指每100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少于2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大于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超大型,情况特殊,应予以保留。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648个,占院落总数的6.4%。

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2至4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25至50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舒适型,可以维持不变。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1640个,占院落总数的16.4%。

III 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4至7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15至25 m2的院落。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经济型,其标准与北京目前的居住平均水平相当,可以维持不变,也可以根据居民要求适当降低密度。

现状调查中,此类院落为3866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I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7至10人,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拥挤型。

V级指每100 m2住宅用地上的居住人口10人以上,这类住宅的标准属于特挤型。

保护规划中需要降低IV级、V级住宅的居住人口密度,使其至少达到Ⅲ级以上标准,以改善居住条件。

现状调查中,IV级、V级院落为3870个,占院落总数的38.6%。

(2)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人口为16.7万人。共需迁出人口11.8万人,占现状总人口的41%。

4、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和更新

保护规划中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是依据现状建筑的质量及其代表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

(1)根据建筑的结构损坏程度,将现状建筑质量分为好、一般、较差三类。

据调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总建筑面积约为613万m2。其中建筑质量好和较好的占42%左右;建筑质量一般的占41%左右;建筑质量较差和差的占17%左右。

(2)根据现状建筑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空间布局与形态、建筑形式,对其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分为五类。

第I类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左右。

第II类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及近现代建筑”。指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9%左右。

第III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一般传统建筑”。指单体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较低,数量较大,需要不断修缮的一般传统建筑,包括传统四合院建筑、近代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6%左右。

第IV类为“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指在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材质、建筑细部等方面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包括仿古建筑等。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4%左右。

第V类为“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主要包括两种建筑:一种是单位或居民近年来自行翻建、改造的建筑,其建筑质量较好,建筑尺度基本符合保护区传统风貌的要求,但其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细部等与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协调;另一种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虽然其建筑质量较好,但对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此类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34%左右。

(3)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对现状建筑的历史文化评价和建筑质量的评价,对重点保护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更新手段;对建设控制区内的建筑则只要求保留前两类建筑,其他建筑均可按规划要求进行更新。

文物类建筑:对已划定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要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此类建筑占7%左右。

保护类建筑:对那些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应以修缮为主,保护外部面貌,其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改造。此类建筑占9.3%左右。

改善类建筑:对于那些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其翻建建筑必须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此类建筑占23.8%左右。

保留类建筑: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此类建筑占7.3%左右。

更新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筑风貌上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差”的危房,可采取更新的手段,对其进行拆除,但更新改造必须要精心设计,使更新改造后的建筑与保护区原有的建筑规模、尺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等保持协调一致;另一种是少数单位近几十年新建的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对这类建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予以拆除,原址复建应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此类建筑占49.2%左右(其中11.2%位于重点保护区内,38%位于建设控制区内)。

沿街整饰类建筑:为尽快恢复和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应对沿保护区主要街道分布,但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及装饰物,其建筑质量的评估分类为“好”或“一般”的建筑进行整饰。再次改造时,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风貌要求进行建造。此类建筑占3.4%。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绿化规划

(1)保护规划把园林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列为“保护类树木”;把现状的各种成年乔木列为“准保护类树木”;规划要求新种植的乔木列为“新种植乔木”。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绿化建设应以街道、胡同绿化为主,不宜大拆大建集中绿地。绿化形式应以种树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3)宅院绿化应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绿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宅院内的绿化形式,应充分考虑传统的植树栽培方式。

(4)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公共绿地面积为97.4ha,占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的9.4%。保留各类树木9600余棵。

6、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原有道路规划红线要求。

(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沿街传统风貌、方便居民出行、改善市政条件为目标。

(3)除城市主干道之外,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尽可能限制过境交通穿过。

(4)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应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解决出行和车辆停放、道路宽度等问题。

(5)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交通组织应充分利用现有不同宽度的胡同系统。特别是7m以上的胡同,更应在规划中充分利用。

(6)适当打通一些尽端胡同,拓宽一些“瓶颈”胡同,以改善区内的交通组织状况。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胡同总长度111km,其具体规划要求如下:

宽度小于3m的胡同:为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6%。

宽度为3~5m的胡同:主要是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同时可以是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的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35%。

宽度为5~7m的胡同:为非穿行性机动车单向道路,为就地居民服务;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26%。

宽度为7~9m的胡同:可以组织为机动车双向道路,除了为就地居民服务外,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穿行性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17%。

宽度大于9m的胡同:适当承担局部地区的城市交通。此类胡同占胡同总量的6%。

(7)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来承担保护区的交通。城市道路的长度为30km。

7、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设施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综合管线规划应以不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为目标。

(2)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市政管线布置,应有效利用规划保留的胡同系统,不拘一格,综合考虑。

(3)应根据各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综合手段,改善保护区内的市政设施条件。如地下管网以综合管沟与直埋方式相结合,能源以使用天然气和用电相结合等。

(4)充分改善和利用现有的市政设施,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次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因基础设施建设是旧城的薄弱环节,且保护区内历史风貌的保护对市政设施的引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故此项工作将进一步深化。

四、专家评价 2000年11月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吴良镛、周干峙、郑孝燮、罗哲文、李准、王景慧等19位著名专家、学者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逐一进行了评审。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在会上做了题为“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们对这次保护规划的组织和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次规划工作根据北京旧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所制定的规划原则、统一标准和要求是合理的和必要的。专家们原则同意所编制的《保护规划》,并希望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后尽快上报北京市政府审批。

与会专家还为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会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专家意见向北京市政府做了汇报,并组织各参编单位积极研究落实专家建议,调整并完善了规划方案。

五、保护规划实施建议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要实现这一规划,必须全市统一考虑,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协调发展。为了推动保护规划的实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下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1)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更新,首先需要疏解过密的人口。重点保护区内人口的疏解与其他地区的危房改造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

2)人口的迁移与房屋的产权交易密切相关,现行的危改、房改相结合的方式在建设控制区内可以借鉴,还需研究专门的房改政策和产权交易政策。

3)应制定房屋管理修缮政策,以鼓励产权单位或居民按照保护要求自行修缮房屋,合理使用旧建筑,达到解危的目的。

4)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定,使其尽快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应在重点保护区内选择一些地块开展保护规划的实施试点。

佛山梁园文物保护规划 篇3

关键词:梁园;园林遗产保护;文物保护规划;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08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5-13

梁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老城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历史上的梁园是佛山梁氏家族在一段时期内于不同位置兴建的私家园林的总称,包括梁蔼如位于松桂里的无怠懈斋、梁九章位于西贤里的寒香馆、梁九图位于松桂里的十二石斋、梁九华建于沙洛铺的群星草堂和梁九图后来兴建的汾江草庐等。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这些精美的建筑和水山相映的庭园基本湮没殆尽。目前的佛山梁园,仅为历史上梁九华、梁九图所建的集宅第、祠堂和园林为一体的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古建筑群中的一部分。198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佛山梁园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梁园周边正在进行梁园历史街区的“三旧”改造工作。如何在三旧改造中保护好文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这是摆在佛山市禅城区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图1)。

1文物保护规划及其作用

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是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文字与图表的方式来分析保护的必要性和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方法。文物保护规划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含对单体建筑、建筑群体的保护,还有对周边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文物保护规划是实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工作的基本手段。

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的目的是使文物本体及其相关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社会作用,促进文化遗产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发展和三旧改造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梁园,佛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将梁园保护规划纳入到了日常的工作当中。本文通过结合编制《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梁园保护规划》(已通过)的实际工作,对如何通过文物保护规划加强古园林的保护、如何在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2梁园文物保护规划针对的主要问题

根据广东省文物局和住建厅联合公布的“粤文物[2008]342号”文件,梁园的保护范围以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城市紫线作为建设控制地带,主要包含梁园文物本体,并将东至松风路,从文物本体范围外缘起向南延伸200m,向西延伸95m,向北延伸83m的范围均设定为保护范围。该区划虽然能对梁园进行有效保护,但是对梁园的发展没有起到作用,梁园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群星草堂、日盛书屋、宅第三座古建筑,新建建筑不属于文物。由于范围较大,而大量调研显示,作为古代园林建筑,梁园的保护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干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三旧改造和文物保护的冲突

在文物法的保护下,目前针对梁园本身的破坏行为很少。但是梁园所处的社区——祖庙街道是禅城区历史文化的主要核心区域,老建筑比较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该区域的“三旧改造”已提升到政府日程。如何在“三旧改造”的过程中完成改造,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要,同时又保护好文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是摆在梁园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2保护规划滞后,相关规定不健全

西北大学对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研究,发现文物保护规划都存在着“编制难、审批难、实施难”的问题,梁园的保护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虽然梁园在1989年就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之后十多年,佛山市均未出台具体针对梁园的相关保护措施。直到2004年,佛山市政府启动了“梁园街区文物规划”,以梁园为主要对象,对包括其周边历史街区在内的范围进行保护,但由于规划面积过大,涉及旧房拆迁、道路改造、环境治理、文物保护等多项难题,最终不了了之。

目前梁园及其周边由于缺乏相关针对性的保护规定,造成了保护工作无章可循,文物保护和城市改造之间无法协调,影响了梁园及其周边的保护工作。

2.3管理力度不够

作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梁园的艺术及历史价值重大。然而目前管理梁园日常工作的梁园博物馆,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挂牌为禅城区博物馆,同时履行禅城区博物馆的职责,这无形中削弱了梁园博物馆的管理力量。

2.4历史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管理不到位,梁园周边已经出现了一批新建筑,这些建筑往往体量过大、风格各异,有些建筑甚至以“梁园作为后花园”为卖点,严重影响了梁园的视觉景观效果,破坏了梁园周边的历史环境。而这些新建筑也阻碍了梁园与周边“适安里”“培德里”两个古建筑群间的交通联系,破坏了梁园存在的历史环境,影响了梁园历史街区的保护。

2.5保护区划的针对性不够

根据广东省文物局和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公布梅州、中山、江门、佛山市全国重点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粤文物[2008]342号),梁园的保护范围即为梁园的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将东至松风路,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南延伸200m,向西延伸95m,向北延伸83m。该区划(图2)虽然能对梁园进行有效保护,但是该区域和相关保护范围的划定是在佛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出的,而该规划主要是佛山市政府对佛山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统一的管理规定,对梁园虽有一定管理规定,但缺乏对其个体的针对性研究,对梁园的发展未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文物本体的认定,缺乏可靠论证,对于周边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过于死板,没有给梁园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nlc202309051752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2005年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指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定要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在各种矛盾和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制定针对梁园本身的文物保护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

3梁园文物保护规划的主要目标

经过上述针对梁园目前问题的梳理,确定了保护规划的主要目标:1)规划保护对象是梁园,所以首先应从保护规划的基本目的出发,认清保护对象,有效保护好梁园;2)规划必须解决梁园周边的历史环境和视线通廊的问题,才能保护好历史格局,为未来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造条件。3)管理是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问题,必须解决梁园管理混乱的问题,为梁园的保护提供法规依据,使管理为梁园保护服务。4)考虑到相关区域的“三旧改造”已经提上日程,该保护规划必须与旧城改造相互融合,使城市建设和梁园保护协调发展;5)调整区划,为梁园未来的发展提供出路。

通过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了梁园保护规划(图3)的主要规划目标:1)有效保护梁园内的文物建筑和构筑物。2)有效保护梁园内的景观元素及园林景观,规划整治梁园周边环境,协调整体风貌。3)为梁园的保护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和工作框架。4)实现以梁园为主体,包括相关历史文化和环境在内的全面保护。5)在保护梁园的前提下,科学合理、适度持续地发挥梁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佛山文化发展和社会综合发展。

4梁园文物保护规划的思路及措施

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规划人员最终确定了“协调发展”和“馆园分家”的规划思路。

4.1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在旧城改造的思路下,协调各方关系,努力构建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双赢的局面,并在旧城改造的思路下,谋求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和存在环境的改善,即完成规划目标中的第1、2、4、5步目标。在这样的思路下,为梁园的保护规划制定了以下措施:

1)结合旧城改造,对空间布局进行保护

在新的规划中,规划人员发现梁园的北侧目前被一条市政规划路切断,故梁园无法往北发展,只能往南发展。而梁园北侧道路和梁园之间的距离正好为旧城改造的范围,经过和相关部门协调,限制了该区域建筑的高度,并调整其景观和建筑风格,使其成为梁园的附属景区,与原梁园共同组成“传统岭南园林游览区”,丰富梁园的景区环境内容,满足了规划目标第1、2、4、5条的要求。

2)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虽然北侧适安里被道路切断,但是佛山市禅城区规划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打造医药馆博物馆的初衷值得支持。通过设置道路减速带和控制道路宽度的方式,减少经过此路段的交通流;采用独立部门管理的方式,将该区域直接设置为相对独立的医药博物馆,既加强管理,又合理利用,充分执行了文物保护方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规划目标5的要求。

3)重新划定区划范围,满足保护需要

2008年广东省文物局和广东省建设厅划定的梁园的保护范围可以涵盖主要文物建筑,但是对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关要求尚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需要,规划人员通过调整区划及管理规定(图4),将该区域的建筑高度和体量风格进行了调整,参照梁园内群星草堂的建筑高度,将一类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控制高度控制在7m以下,将三类建设控制地带的控制高度控制在12m以下,并对地带内的房屋类型和功能进行了控制,使周边环境更加适合对梁园进行保护,满足了规划第1、2、4的要求。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强化可实施性

所谓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最重要是解决好文物保护和建设的关系。而解决好这一关系,最重要是要有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规划时必须结合梁园周边的实际,协调好周边建设和梁园内部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环境。

梁园南侧由于城市建设较少,设立为小型园林游览区,且仅拆除影响梁园景观的个别建筑(图5黄褐色所示),既保护了景观,又不增加城市拆迁的负担,从而增强了规划的可实施性,同时也满足了规划第1、2、5条的要求。

4.2馆园分家

所谓“馆园分家”,即在管理上将禅城区博物馆职责和梁园景区游览和保护的功能分开。

规划人员在规划区域的南侧设置新的禅城区博物馆区域,将管理梁园的职责独立放至禅城区博物馆内的一个部门——梁园管理处,满足梁园日常管理的需要。馆园分家,使禅城区博物馆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和梁园管理工作各自独立,满足了规划目标第1、3的要求。

5结语

目前,梁园保护规划已通过广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省住建厅的专家评审,并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认为“规划先行”是避免文物保护与旧城改造矛盾的有效措施,梁园保护规划即是这个观点的有效验证。

梁园的保护规划实践告诉我们:古园林的文物保护规划应把重点放在对其加强保护、使其协调发展和合理利用上。由于社会发展,古园林文物已无法恢复到以前的规模,故园林规划重点应是保护现有对象,合理利用其周边的历史环境,并预留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这是城市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的一条可行出路。

保护区规划 篇4

在我国海岛保护规划体系中,海岛海岸线保护是重要内容之一。《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和省级海岛保护规划分别对全国和省域内的海岛海岸线管理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根据上位规划,县级海岛保护规划即单岛规划则将海岛海岸线的功能、开发和保护的定位及相关保护措施作为规划重要内容。海岛海岸线纳入海岛保护规划是保护海岸线资源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海岛海岸线资源稀缺、生态敏感、存在地域差异,科学、合理地规划海岛海岸线是重要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在分析我国海岛海岸线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海岛海岸线的规划目标、规划类型和技术流程,并以青岛市海岛海岸线为例进行实例研究,以期为海岛海岸线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1 规划目标

利用和保护好海岸线资源是海岛规划的重点[2],应结合海岛的定位和规划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配置海岸线资源。明确规划期内海岛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定位,提出海岛海岸线集约节约利用的要求,明确保护目标和内容,对受损海岸线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2 规划类型

海岸线的功能定位是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对海岛海岸线进行分类。基于功能用途,可将海岛海岸线在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和保护岸线[3]的基础上划分为8类(表1);基于开发和保护程度,可将海岛海岸线划分为严格保护岸段、适度利用岸段和优化利用岸段(表2)。前者可以清晰地定位海岸线的性质,后者有利于在规划实施阶段对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管理。

3 技术流程

本文基于海岛海岸线功能用途的分类进行规划研究,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从地貌特点、水深条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对海岛海岸线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并在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制定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其次,进行海岛海岸线资源评价,不仅包括水深条件、稳定性等一般性评价,而且需要结合海岸线功能分类对资源利用适宜性和生态保护适宜性进行评估。应根据本地区海岸线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类型功能适宜性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通过适宜性评价根据资源条件将海岛海岸线进行分类、分等、分级。根据生态保护优先、因岛制宜的原则,对评估为生态适宜的海岸线直接确定为规划类型的“生态岸线”。

再次,进入综合评估阶段。生产、生活岸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岸线资源的本底情况,还应当综合考量海岛的功能类型、相关规划要求、规划期内主要目标、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等因素,在海岸线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海岸线的最佳规划功能类型。

最后,提出不同海岸线功能类型的利用和保护要求。

4 青岛市海岛海岸线规划实例

4.1 青岛市海岛概况

青岛市辖海域内自北向南分布海岛共120个,包括有居民海岛7个、无居民海岛113个。其中有居民海岛包括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和沐官岛,面积大于500m2的无居民海岛有67个。青岛市海岛海岸线总长约122.9km,以基岩岸线、砂质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和人工岸线为主。

4.2 海岸线功能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青岛市海岛海岸线基本情况、海岛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旅游岸线、渔业岸线、码头岸线和生态岸线的功能适宜性评估,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4.3 规划结果

根据海岛海岸线评价结果,将青岛市海岛海岸线划分为旅游岸线、渔业岸线、码头岸线、生态岸线和预留岸线等5类功能岸线。规划岸线总长122.9km,其中预留岸线和旅游岸线总长度最长,分别为33.7km和33.6km,各占规划岸线总长的27%;生态岸线次之,总长度为32.0km,占规划岸线总长的26%;渔业岸线总长度为14.4km,占规划岸线总长的12%;码头岸线总长度最短,为9.2km,占规划岸线总长的7%。

生态岸线分布在三平大岛、赭岛等29个海岛上,以海岛生态保护为功能定位的长门岩岛群、朝连岛岛群、大公岛岛群除必要的码头岸线外均规划为生态岸线。渔业岸线主要分布在田横岛、大管岛等有居民海岛上。旅游岸线集中分布在以旅游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的岛群,包括三平岛岛群、田横岛岛群、大管岛岛群、竹岔岛岛群、前海一线岛群、斋堂岛岛群和灵山岛岛群等(图2)。码头岸线主要分布在有居民海岛、规划期内重点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且需要完善陆岛交通设施的海岛上,包括竹岔岛、三平大岛等19个海岛。预留岸线主要分布在白马岛岛群、东央石岛群等保留类海岛、具有资源储备条件和需要的海岛以及规划期内不重点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

5 讨论与建议

5.1 重视海岛海岸线规划,合理配置岸线资源

海岸线是宝贵的资源,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海岸线的自然价值日益增加。相对于大陆海岸线,我国海岛海岸线总量相当,但海岛相互隔绝,海岸线资源相互补充、共享或调配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单一海岛其自身海岸线资源十分稀缺;此外,由于海岛海岸线利用难度较大以及同一区域海岸线同化,优质的、宜开发的海岸线资源较为稀缺。伴随海岛地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频繁且活跃,以大陆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严峻形势和各涉海行业用海矛盾的日益突出为鉴,应重视海岛海岸线的规划,提前进行资源配置和布局,避免海岛稀缺的海岸线资源被浪费和破坏。在利用上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目前利用条件不成熟的暂时不用的原则,在保护上应以自然状态为主、减少不可逆的开发,尤其是在经评价确定为生态敏感地带的海岸线,应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活动。

5.2 积极探索研究,加强海岛海岸线规划的科学性

我国海岛海岸线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海岛海岸线规划既与海洋功能区划、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涉海规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又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海岛海岸线受岸线两侧陆域、海域共同影响,是多种资源的交汇处和承载体,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科学判断。目前在单个无居民海岛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存在仅根据需求导向而不考虑海岛资源特性和长远发展需要的现象,因此应加强海岛海岸线规划类型划分、岸线利用规模和岸线资源利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划分海岸线类型、确定海岸线利用规模,促进完善以海岸线基本功能为核心的保护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梦,岳奇,徐伟.论海岸线的资源属性和特点[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3):33-36.

[2]陈长青.我国海岛规划浅谈[J].中国建设信息,2005(11):35-38.

保护区规划 篇5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市区城镇人口约45万人,市区用水总量5700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澶河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第二水厂地下水水源地和第三水厂地下水水源地为城市备用水源.

作 者:王娅  作者单位:漯河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河南漯河,462000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X-65 关键词:引用水源   保护区划分   保护措施  

★ 爱护鸟类作文

★ 介绍北戴河导游词

★ 作文 游北戴河

★ 游玩北戴河作文

★ 北戴河作文600字

供热规划与环境保护关系 篇6

冬季供热涉及千家万户,是我国北方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之一。如果运行不当, 不仅会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影响供热单位的生产效益与发展,而且影响受供民众的切身利益与生活质量,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因此,供热节能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供热中常见问题

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等组成。节能应从供热系统各个环节入手,分析运行情况,找出能耗簿弱、污染最为严重的环节,尽量减少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热损失,从而实现节能目标。目前沈阳市供热节能中主要问题如下:热源数量与供热需求设计不合理;补充热源缺乏;水力失衡、能耗增加;管理不到位。

沈阳市供热系统的解决措施

热源数量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初步分析。规划大型热源厂锅炉规模在80t/h以上,热效率基本相同,单位热负荷燃煤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基本相同,因此在供热负荷相同、均采用大型锅炉供热的条件下,热源数量的多少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没有影响。经初步模拟计算,在上述同等条件下,热源数量减少,SO2、NO2的小时最大浓度值、日均最大浓度值和年均最大浓度值均有所增加;PM10、一次PM2.5和二次PM2.5的小时最大浓度值略有增加,而日均最大浓度值和年均最大浓度值略有减少,详见表1。因此,总体来说,在供热负荷相同、均采用大型锅炉供热的条件下,热源数量减少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未减轻。

新建热电联产的热电厂。热电厂大型锅炉具有效率高、耗能低和保护环境的优势,因此,应有计划地新建热电联产的热电厂,使用大型锅炉,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热电厂以及候补热源的供热能力,配置尖峰热水锅炉,扩大供热能力。积极开展区域供热,以较大的锅炉取代能耗高、污染重的小锅炉。集中供热锅炉房的建设要考虑将来实行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参与供热调峰的可能。

优化热电厂布局。依据规划近、远期统筹考虑,按热电联产有关要求调整规划新建各热电厂的位置,保证规划新建热电厂之间及与现有热电厂之间距离一般应在10km以上。以沈阳市为例,规划新建的沈海异地热电厂与文官屯热电厂距离约3.2km,规划新建的造化热电厂与现有皇姑热电厂距离约5.1km,规划新建的会展中心热电厂与规划扩建的金山热电距离约3.1km,不符合10km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热电项目的一般要求。另外,供热规划中部分规划热电厂与总规不一致,各相关部门应共同协商确定具体方案,使热电厂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进一步减少热源数量。规划热电联产、大型热源厂与清洁能源的供热比例为60.5:24.6:14.9,这是将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按规划供热能力(分别为10202MW和2510MW)除以规划热负荷(16851MW),剩余部分(4139MW)作为大型热源厂供热计算出来的比例。但实际规划的大型热源厂供热能力为11235MW,是热负荷的2.71倍,偏大很多,主要是从总体上考虑了备用,但供热保障率142.1%偏高。如果按总供热能力计算,则热电联产、大型热源厂与清洁能源的供热比例为42.6:46.9:10.5。若按供热保障率120%计算,则可减少大型热源厂供热能力3725.8MW;若按110%计算,则可减少5824.1MW。因此,供热规划部门应重新选择科学合理的供热保障率,并据此进一步削减独立热源厂的供热能力和数量,富余的供热能力可作为备用。

明确热电联产项目供热范围。规划未给出各热电联产项目的具体供热范围,无法判断规划的独立热源厂是否位于规划热电联产项目的供热范围内。因此,对于新建的热电厂应明确规划热电联产项目的供热范围,在其供热范围内不能再规划其它独立热源和燃煤自备热电厂,只能保留调峰热源和备用热源。

加强热电厂管理、用户端管理。在热电厂加装监控系统和流量控制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供热,采用手动调节、自力式调节或是计算机调节,避免一次水系统失调,合理控制采暖、生活热水、空调系统。在用户端加装流量控制设备以调节流量分配,在管路安装平衡阀,在散热器加装温控阀,控制流量平衡和室内温度,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为调节室温、计量收费打下基础,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如何处理好城市供暖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是当前供热工作中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对于我国来讲,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经济上的制约,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一定会实现绿色供热、环保供热,切实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人民构建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篇7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递增,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环境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保证城市的正常持续发展, 环保必须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就介入, 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整个规划中。

1 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作为市政工作的主要内容, 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中国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并且长期来延续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城市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 城市污染正以与其相同或更快的速度扩展。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震动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自然灾害频发, 人类生存环境已到了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1.1 废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1) 工业废水;2) 生活污水;3) 农用化肥、农药、地面固废经雨水冲刷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据环境部门监测, 全国城镇每天约排放1亿吨未经处理的废水, 全国1200条河流就有850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80%的地表水不适于饮用, 1/3的水体超过了渔业用水标准, 1/4水体超过了农用水灌溉标准, 50%的地下水污染严重, 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都是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引起的。

1.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1) 工业排放的大量粉尘、SO2、CO2、NOx、H2S、HCL、氟化物、有机化合物等;2) 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粉尘、CO2、CO、NOx、碳氢化合物等;3) 加油站汽油泄漏挥发形成的致癌的碳氢化合物;4) 家庭、单位取暖, 小型餐馆燃煤排放的SO2、H2S、CO2、粉尘等;5) 各种喷雾剂的使用增加了大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而造成污染;6) 市政建设和装修排放的大量粉尘、甲醛、挥发性苯系物等。这些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一定浓度会对人体产生致命的伤害, 特别是些有机致癌污染物。排放的酸性气体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酸雨会造成农副产品的减产以及建筑物、桥梁、铁路等露天设施的腐蚀。大量CO2、CFC会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危机。

1.3 噪声污染

噪声主要来源:1) 工业噪声, 如工业机器、车床、空气压缩机、鼓风机等;2) 交通噪声, 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3) 建筑施工噪声;4) 商业噪声, 如高音呐叭、公共娱乐场所的喧闹噪声;5) 生活噪声。高强度的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视觉、听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噪音污染是城市污染,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已成为主要的噪声源。

1.4 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据统计, 目前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物总量达七亿吨左右, 并在不断上升, 约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中。固体废物如不妥善处理处置, 将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甚至危及人的健康。生活垃圾中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如废电池、废弃油漆和过期药物等, 还有检测部门实验室排放的废弃药品也混杂在生活垃圾中, 这些剧毒的化学药品经雨水冲刷一旦渗入土壤、水体就会进入生态系统食物链, 最终危及生命的安全。

1.5 生态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森林及植被覆盖率锐减, 生态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丧失, 资源短缺, 洪水、干旱、旋风、地震、海啸、山崩等自然灾害频发。

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城市的规模、性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根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总方针。环保规划是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只有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完成, 才能做到未雨绸缪。环保规划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规划, 不仅包含通常环保规划所涵盖的环境污染整治规划, 还应从保护和利用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的角度出发, 与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发展规划、有机的城市产业用地结构框架、节能环保的交通规划、城市自然环境资源保护规划、城市文物保护规划、城市减灾防灾综合保障规划、雨污水处理利用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化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等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综合完整的城市生态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现简要从环境污染的五个方面进行分述。

2.1 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环保规划的基础, 主要包括:1) 自然环境, 如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2) 社会环境, 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3) 环境质量状况, 如水、气、声、渣的质量现状及其治理状况;4)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功能区划等

2.2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策略

大气排放规划就是在分析城市大气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划分功能区, 根据既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浓度, 并制定出科学的排放规划。具体整治措施:1) 优化产业结构、工艺和布局:优先发展高附加值、能耗低、排污少的清洁生产型产业和工艺;将污染型产业布设在城市的下风向, 并保留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功能, 将高污染的产业布置在环境容量大的地方, 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段;2) 优先和充分发展节能、高效、污染少的交通系统:禁止销售和淘汰尾气超标车;加快机动车燃料改造, 使用天然气和电能等清洁能源;市区内禁行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及非市区牌号的摩托车;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3) 改变能源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实行区域集中供热、供气, 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或者把煤等污染重的能源集中转换成清洁能源后再使用;4) 减少建筑扬尘:规范市政建筑施工和城市卫生管理;敷设管线要一步到位;增加城市硬化率, 尽量减少扬尘污染;5)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建立城市立体绿化体系:有效利用植物来净化大气环境;6) 强化污染源治理, 控制污染物总量:引进先进治理技术及设施, 尽量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和资源的再利用。

2.3 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策略

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指在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容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其整治措施是:1) 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污水排放量。如加强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雨污水截留管网等的建设, 有效提高城市污水治理率和回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总量;2) 河道的综合整治:河道治污工程量大面广, 需要大量投资, 所以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如生物净化技术对受污染河道进行治理修复, 从而提高其溶解氧水平和河道自净能力已迫在眉睫。人工浮岛生态修复技术是生物净化技术的一种, 它具有成本低, 能耗少, 治理效果好等特点;3)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保障规划工作, 减少灾害来临造成的对自然生态水体的污染危害;4) 污水回用:生活污水可用于农林灌溉;增加工农业用水及其处理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鼓励城乡居民重复利用废水, 以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及污水排放总量;5) 推行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6) 采用先进污水治理设施和工艺, 提高处理效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

2.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策略

固体废物是指丧失了原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弃置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和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其污染整治措施是:1) 建立完善的垃圾清扫、分类收集和储运处置利用及运营系统:一般固废应与危废按特性分类收集、储存与处置, 禁止混合收集、储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危废必须送往有资质的专门处理机构处置。对这些设施、设备及场所的规划应立足长远, 远近结合, 同时要加强管理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拆除固废处置设施和场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场所。储运处置固体废物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他防止次生环境污染的措施。垃圾分类后及时送往相关部门回收, 特别是对已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国家应采取有利于固废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来鼓励固废回收和利用行业的发展;2) 禁止进口列入禁止目录的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3) 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可重复利用产品及易生物降解产品的生产和使用;4)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垃圾本来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分类后资源化利用是最终真正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唯一出路, 如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堆肥制农肥及沼气等等。传统的处置方法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还会造成严重的次生环境污染。因此地方产业政策应该多向这类生态型产业倾斜;5) 垃圾实行谁生产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尽量做到废物的有效利用及资源化, 减少排放;6) 在产业布局上, 将可综合利用资源的产业集中设置, 形成相关产业综合利用有序的“投入、产出”生态产业链。

2.5 噪声污染综合整治策略

噪声污染整治规划是在噪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各功能区划的噪声控制要求, 制定出具体的整治措施规划。其整治措施是:1) 用规划的手段防治:噪声防治必须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 从空间地域避免噪声的污染, 在区域功能布局上, 充分考虑噪声污染的控制要求。各功能区不能混杂设置, 特别是噪声敏感目标必须要远离工业区及交通干道。城市绿化规划也可以有效阻隔噪声的污染;2) 运用法律手段防治:噪声防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先入为主原则、无污染免责原则, 以法律手段规范责任方的行为;3) 运用噪声控制标准手段防治;4) 运用技术手段防治:噪声防治遵循分类指导原则和全过程控制原则, 可从空间地域、施工时间、操作规程和噪声源等方面进行控制。对噪声源可以采用吸声、隔声和减振等手段控制, 如立体绿化和隔声墙就是很好的隔声措施。

2.6 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城市规划项目在选线、选址、组成和内容、工艺技术、施工和运营方案等方面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 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 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 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

3 结论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们在利用地球环境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生态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生态规律的惩罚, 充满生命的生物圈就已不再适合以人类为主体的生物的生存, 资源枯竭, 就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城市的规划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城市规划环保规划必须先行, 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摘要:城市规划领航着城市的发展, 其中环境保护规划对整个城市的后续发展以及环保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如何进行环境保护规划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篇8

城市问题实际是人、城市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 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近年来, 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 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要解决城市问题, 应从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景观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着手。人类已进入21世纪, 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等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目标。因此, 城市生态环境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1 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 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 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此外, 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 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所以, 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 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 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 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 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 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 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 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 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加剧建筑物, 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 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2 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 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 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 850多条受到污染, 在七大水系中, 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 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 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 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 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1.3 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 如采矿业的废石, 工业的废渣, 废弃的塑料制品, 以及生活垃圾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 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 累积量超过64亿吨, 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生活垃圾量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 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 不及时加以处理和利用, 越积越多, 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 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4 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 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 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 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 B, 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 B;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 B。

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 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 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环境景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切、具有活力的城市环境。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 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 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 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 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2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 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 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 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 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烧方式, 提高燃烧效率, 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 提高道路硬化率, 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 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2.3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 范围在扩大, 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 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 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 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 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 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 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2.4 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 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废物量, 及时处理, 合理利用, 变废为宝。应当认识到, 多数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 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被利用。

2.5 噪声综合整治规划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第一, 损伤听力。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 听力就会下降, 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第二, 干扰睡眠。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 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三, 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 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第四, 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 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 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因此, 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 防治噪声污染:一方面依靠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有赖于立法管理和政府的行政措施, 特别是环境噪声源的管理, 对防治噪声污染至关重要。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增强, 保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城市问题的本质就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 由于人类自身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景观恶化, 必然反过来严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城市环境破坏主要体现在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将破坏性开发转变成为非破坏性开发, 使城市的发展既不损坏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 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防止城市污染和破坏, 保障城市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使自然、他人、自身在新的和谐中共存。

摘要:城市问题实际是人、城市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看, 它既是具有不可避免性, 又完全具有可将其调控、限制在一个微小幅度之内的可能性。长期以来, 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 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指出了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的危害和整治, 阐明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篇9

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 有着悠久的历史, 承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 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古村落遗产的保护规划发展, 其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五方面。

1) 历史价值。传统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 综合体现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 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的凝聚。对传统村落讲, 时间价值是最能衡定遗产稀缺性的指标。传统古村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残存下不少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真实地体现在传统村落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从村庄的住宅、古堡、寺庙等遗存现状, 可以看到古代建筑的风貌,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察价值。

2) 艺术价值。许多古民居中的精致雕花、构架, 民族服饰以及传统的文化, 体现出一个古村落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村落集建筑构造、地域特色、传统民俗等于一体,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科学价值。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落, 有其藏传佛教积淀形成的宗教特色。同时, 村落格局的变化、民族信仰的传承, 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演变和地方文化提供了基础。古庙、寺院、祭坛等古堡遗址, 与民居有机结合, 分区明确, 体现出其特有的科学合理性。

4) 旅游价值。古村落是千百年来遗留下的宝贵文物, 它记载了一个时代, 一段历史。认识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是保护发展古村落的重要途径。古村落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优美的自然风景。话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许多古村落都建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里, 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秀丽的自然生态风景对游客是巨大的吸引, 发展古村落的观光旅游, 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有效保护古村落的生态环境;b.体验乡土文化。古村落是乡土文化的发源地, 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多年的群聚式生活,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礼仪形式、传统民俗和独特思想。与城市里的现代化比起来, 显得神秘而独特。在安静祥和的古村落里, 人们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 体验有趣的农家生活, 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c.感受历史的变迁。古村落里有很多历史遗迹, 记录每个历史时期古人的生活方式。同时, 古建筑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及宅院高墙展现了古人的设计智慧, 通过研究他们对风水的了解和地理环境的考察, 对现代建筑的设计是很好的借鉴帮助。

5) 文化价值。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是传统古村落所继承并有效发挥的传统文化特征, 是人们创造自然、认识自然并将对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运用到村落建设中, 并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成为村落的典型特征。

2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 农村经济实现了逐年增长, 但是传统村落却在慢慢消逝。总结起来, 导致传统村落消逝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许多村落建设长期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导致村庄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2) 传统建筑与传统生活方式不被接受。随着经济发展, 广大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小康生活, 对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古建筑遭到破坏, 政府盲目拆迁, 建立楼房等新式建筑。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也渐渐被人遗弃。3) 城市化发展导致农村萧条。经济的发展, 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城里打工, 农村人口越来越少, 出现“空心村”现象。人力资源的缺失, 使农村经济更加贫困。一些宗祠都只是成为了旅游景点而失去了它往日的文化意义。这对传统村落的文脉延续, 是巨大的威胁。

3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原则

1)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规划保护包括村落肌理、空间布局结构、街巷道路尺度、绿化植被特征、文物与保护建筑等历史信息系统各要素的真实性;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 应建立在对本地传统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历史特色。

2) 人文结合自然的整体性原则。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牵涉面很广, 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贯彻综合性的原则。保护内容既要包括实体对象, 还要包括非实体对象, 如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氛围。将传统街巷与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保护;完整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村落景观风貌, 以及与历史典故相关的重要历史场所;整体延续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保持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自然环境背景。

3) 循环互动原则。为了使古村落保护具有持续的动力, 必须确保开发与利用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系统中。在利用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良性滚动, 从制度上保证循环互动的运行。有效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市场导向原则。总体来说, 村落的旅游开发是以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为核心, 必须面向市场, 研究市场, 拓展市场,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优势旅游资源, 通过策划、设计、加工、组合、包装成多元素、多功能的有卖点的旅游产品, 让传统村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之一的徽州民居, 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4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策略

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民间遗产, 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消逝, 这是人类文明的消逝, 也是社会无法弥补的损失。除了悠久古朴的传统建筑, 壮丽灿烂的文化景观, 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古村落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因此, 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策略, 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1) 传统建筑群是重点, 需要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

传统建筑是古村落的核心, 是重点保护对象。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修旧如旧”, 根据村落现状, 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措施有:保护、改善、保留、整饬和拆除五种方式。

a.保护。主要针对重点保护的建筑, 比如庙宇、寺院、古堡等标志性建筑。保护方式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 重点修复等。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 不得改变原有面貌, 即使要进行相应修缮, 也必须尽可能保持文物原貌。做到“修旧如故”, 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b.改善。针对传统风貌建筑, 多是村民自行建造, 历史文化元素较少的建筑。这些建筑时间较旧, 符合人文需求, 但色彩、材料、形式上与传统风貌明显不协调。由于它们对村民很重要, 可以根据空间布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动和修缮。有受到损坏的, 要尽量做到原样修复, 必须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 对原有建筑遗迹做深入的研究, 按照原有形式, 最大限度的接近历史原貌。c.保留。保护区内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新建建筑, 并且建筑质量佳。这类建筑需要采取保留措施。d.整饬。传统村落的建筑应该保持地方风格, 尽量保留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元。对于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对现已建成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 要及时整饬。e.拆除。没有保留价值的, 建筑质量极差的, 以及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 必须拆除重建。

2) 发展旅游业, 同时注重开发保护相结合。

不可否认, 发展旅游业是进行村落保护、发展村落经济的有效途径。开发旅游资源不仅可以继承和发展古村落的传统文化, 而且可以带动古村落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 旅游业也是一把双刃剑, 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过度开发会给传统村落的文化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人流的增加往往也会扰乱村落安静祥和的气氛。所以开发保护传统村落旅游资源时, 不能只在乎眼前利益。必须尊重当地风俗, 保护环境杜绝污染, 尽可能保持古村落原始的淳朴风格。

3) 关注当地村民, 保护村民传统生活方式。

村民是古村落的核心主体, 是村落保护中该优先考虑的。如果只机械地保护传统村落, 完全不管居住在其中的村民, 就会导致人流外失、人口降低, 形成“空心村”现象, 这样只会使古村落慢慢走向毁灭与消亡。村民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

4)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a.建立法治保护,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只有相应法规政策的管制和约束, 坚持依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才能长久地进行下去, 人们的保护意识才会慢慢建立起来;b.加强科学管理, 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c.加大宣传力度。应该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活动。教育部门更有必要将非物质文化中体现民间特色的精华部分适当编入有关教材, 开展教育活动。对村落文化必须发扬光大, 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外地人理解喜爱。皖南民居作为中国名村, 就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例子。培养村民保护意识, 不得对村庄随意开发改建和污染;d.完善档案记录。古村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必须有详细的记载和介绍, 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的记录,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完好无缺地保存流传下来;e.借鉴他人经验。学习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 再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建设符合该村落的保护制度。

5结语

保护区规划 篇10

1 渔文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及规划方法

渔文化是指人们在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传承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4], 主要有生产活动中的渔文化如网、钩、叉、船等品种繁多的捕鱼工具及其制作技艺, 根据鱼类的活动规律、自然季节的变化总结的捕鱼节气时令;日常生活中的渔文化如独具特色的鱼皮衣饰, 因鱼各异的烹饪技术, 适应渔业生产的人生习俗[5];建筑遗存中的渔文化如临水而居的渔村, 择水而栖的船塘;宗教信仰中的渔文化如鱼龙同族的图腾龙, 开洋、谢洋等仪式;文学艺术中的渔文化如渔民生产生活的典故、传说、故事、渔谚、渔民画、渔民剧、渔歌等, 内涵十分丰富[6]。

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渔业生产、渔民生活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 对渔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 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渔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的特定区域, 其中渔业是基础, 渔村是聚落, 渔民是主体[7], 为人、渔、环境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8]。

规划以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保护、活态传承、民众主体为主旨, 首先普查和整理, 征集、收集、整理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及资料, 完善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完善四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体系, 建立渔文化数据库。其次判定特色, 系统梳理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对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 找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再次确定保护格局, 根据渔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及等级、分布密度、存续现状等, 采用数理模型和聚类分析法, 划定文化核心区、文化传播区、文化影响区和文化传播路线, 确定渔文化的展示、传承、传播的重点区域和文化空间。再次分类保护, 针对不同类型的渔文化遗产名录特点, 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 分别提出抢救性保护、群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的分类保护方式。再次合理利用, 促进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发展, 实现活态传承。最后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提出渔文化生态保护区限制性开发措施, 保护水乡、渔村和船塘。

2 丨图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布图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rrent distribution map

2 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价值评估和特色

经过普查, 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目前共收集2228条非遗线索, 五百多个非遗项目, 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7项, 其中省级6项、市级32项, 县级49项。 ( 图2)

2.1 特色

洪泽湖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环境, 使得洪泽湖渔文化个性鲜明。

2.1.1 多元、融合是洪泽湖渔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清中后期, 洪泽湖水位相对稳定, 水浅滩多, 鱼虾等水生物尤为丰富, 以致引来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湖北等地13省的68个县的渔民涌入洪泽湖以捕鱼为生, 这不但促进了洪泽湖渔具、渔法和渔业生产的发展, 而且外乡渔民涌入洪泽湖的同时, 也将外来的文化元素融入本土文化, 湖区人民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 岁令礼仪在社会交往中得以相互影响, 成为洪泽湖渔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崇尚传统、包容并蓄成为洪泽湖渔文化显著特征。以民歌为例, 南腔北调, 黄梅戏、河南梆子、山东吕剧、江苏淮剧、杨柳青等传统的民间传统戏剧唱法并存, 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质。

2.1.2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洪泽湖渔文化的形成基础

洪泽湖鱼类丰富, 据调查, 湖区鱼类有67种, 底栖动物39种, 种群多、数量大, 适合渔业生产和捕捞, 千百年来生活在洪泽湖区的渔民靠水吃水, 以湖为生,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 形成了相对和谐与平衡的渔文化生态系统。

民俗传统彰显洪泽湖区域特色。端午节吃用洪泽湖特产烹饪的八鲜粥, 传统技艺以洪泽湖渔船渔具制作、湖鲜烹饪为主, 仅渔具一项可分为六部17类80余种 , 洪泽湖属平浅型湖泊, 为开花浪, 容易导致翻船事故, 为缓解浪花对船体的冲击力, 洪泽湖地区所造的船舶就形成体宽、底平、吃水浅、力求航行平稳的特点, 适应了洪泽湖的独特的自然环境。洪泽湖饮食文化十分丰富, 酸汤鱼圆、活鱼锅贴都具有较高的湖鲜烹饪技艺。洪泽的传统舞蹈与渔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岔河高跷》是木匠修理渔船时, 将高跷绑在腿上, 修船工跟随修船敲打的节奏行走, 发展成独特的《岔河高跷》;《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渔民将驱邪、祈求平安的“跳神”, 加上渔民欢乐吉祥、庆祝渔业生产丰收的动作演变而来。

2.1.3 洪泽湖变迁是洪泽湖渔文化形成流变的基本主题

洪泽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壳断裂形成凹陷, 始于汉唐以前的小湖群, 为自然因素影响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黄河夺淮扩大湖水面积, 将原有的小湖群连成一片, 为受自然灾害影响因素的发展阶段;三是修筑洪泽湖大堤保漕运, 使洪泽湖湖面扩大, 最终成为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为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形成阶段, 湖、水、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并成为这里的渔民共同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洪泽湖大堤在修建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溃堤的情况。湖区人民敬畏水神、敬畏自然的情感由此产生了洪泽湖独有的文化生态现象 , 人们经历了与洪魔斗争的艰辛和水患带来的痛苦, 期盼有一种神圣的力量使他们摆脱洪涝灾害, 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 便在思想上寄托于神灵, 于是就有了《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九龙湾的传说》、《白马湖打夯号子》等民间传说和舞蹈。

在当代洪泽湖渔文化正在产生新的变化。产业化、规模化、综合化的渔业养殖和水产品生产使洪泽湖渔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也改变了洪泽湖渔民的捕捞、养殖、生产和生活方式, 洪泽湖渔文化还将产生新的流变。

2.2 价值评估

从文化价值和特色价值这两大属性对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价值评价,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将文化价值分解为文化创造力价值、文化影响力价值、文化代表性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四个子因子, 文化创造力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适应时代以实现自我更新, 不断传承发展的价值;文化影响力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以自身为传播核心继而影响周边文化的凝聚力;文化代表性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能代表洪泽湖渔文化传统的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认知度。将特色价值分解为地域特色价值、技能水平价值、历史传承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四个子因子, 地域特色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能体现洪泽湖区乡土人情的文化传统;技能水平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较好的体现当地手工技能的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系洪泽湖渔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价值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根据评估决策的需要, 将评判等级标准划分为“很好, 较好, 一般, 不好”四个等级, 采用主观经验判断法、层次分析法和优序图法相结合来确定各评估项目的权重系数子集, 在权重配比方面, 突出洪泽湖渔文化的地域性和与渔的关联性, 赋予文化创造力价值、地域特色价值、技能水平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较高权重。评估结果为各子集权重 (一级权重) :A =[0.12, 0.14, 0.12, 0.13, 0.12, 0.12, 0.13, 0.12]。即文化创造力价值、文化影响力价值、文化代表性价值、地域特色价值、技能水平价值、历史传承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所占的得分比例分别为12%、14%、12%、13%、12%、12%、13%、12%。按得分对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排序和聚类分析, 分为极高、很高、高、较高等四类。

3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格局

保护区内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 以村为单位, 选择数量、等级、密度、存续状况等因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空间量化分析。其中, 数量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 等级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密度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度, 存续状况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

建立评价模型B= ∑Xi FI。其中, B为以村为单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指数; Xi为因子的权重值; FI因子的分值。邀请专家对数量、等级、密度、存续状况这四个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确定对各因子的权重A= (0.3, 0.2, 0.1, 0.4) 。运用K平均值算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综合评价, 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以村为标记量, 每个标记量的综合得分为变量, 分为5个聚类。 ( 图3) 以向高分段聚集区为重要保护的区域, 低分段的为次要保护的区域, 并根据所得结果划定“一区、两线、三节点”的保护格局。 ( 图4)

核心区整体保护。四镇均为洪泽湖古镇, 按渔业生产文化、渔民生活文化和治水文化分类保护, 保护洪泽湖大堤、龙门滚水石坝等渔文化生态空间, 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环境, 建设洪泽湖水釜城、渔文化博物馆等展示渔文化, 朱坝活鱼锅贴烹饪技艺传习所、高良涧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传习所等传承渔文化, 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依存环境的整体保护[9]。

文化节点保护特色。岔河文化节点保护渔文化场所空间, 保护水乡、渔村、船塘等文化空间, 西顺河文化节点保护渔文化生活空间, 展示渔民婚俗嫁娶, 岔河文化节点保护渔文化社会空间, 传承传统节庆、祭祀活动、传统集会等。

文化线路传播渔文化。治水漕运文化线路南起三河西口三河闸, 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端, 是承载和见证洪泽湖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发展的重要线路。建设水釜城风景区、渔人湾风景区等文化空间, 承载和传播洪泽湖治水文化。航运商贸文化线路西起老子山镇, 顺着三河东至洪泽县东南边界, 通过修复龟山遗址、安淮寺等文化空间, 建设三河闸水利文化风景区、老子山安淮寺庙会等展示基地, 建设洪泽湖渔鼓舞传习所、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传习所等传习所, 传播洪泽湖航运商贸文化。

4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点, 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 提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保护方式和措施, 分类保护。

4.1保护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提出抢救性保护、群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的分类保护方式。抢救性保护针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或与现代经济衔接困难、难以依靠自身能力进行再利用保护的项目的保护方式, 如水漫泗州城传说和巫支祁传说等。群体性保护针对由民众所创造和拥有, 通过民众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的风俗礼俗、岁时节令等项目, 如基灵寺庙会、越城庙会等。生产性保护针对生产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的保护方式, 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制作工艺及生产过程。整体性保护针对渔文化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 实行整体保护, 如一区、两线、三节点的保护。

4.2保护措施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存续状况, 采取保存、传承、传播相结合的保护措施。保存是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研究, 重在认定、记录和建档, 建立渔文化数据库。传承是指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生产中的传承, 借助传统节日群体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建立传习所, 在蒋坝镇彭城村建立洪泽湖渔具制作传习所, 在朱坝镇建立朱坝活鱼锅烹饪技艺贴传习所等。传播是指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出版成果, 加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措施 , 将渔文化保护知识纳入本地教育体系,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

5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合理利用

在保护洪泽湖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将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 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 实现活态传承[10]。

5.1与文化产业结合

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类、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 利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渔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金高坤民俗文化剪纸、苏明英民间绣品工艺等传统美术项目, 进行生产性保护, 建立高良涧镇泥塑传习所、文化馆剪纸传习所等。选择共和蒲草编织技艺、西顺河柳编制品工艺等传统手工技艺项目, 进行生产性保护, 建立共和蒲草编制传习所、朱坝活鱼锅贴传习所等。 ( 图5)

5.2与文化旅游结合

规划一条渔文化旅游线路和六个渔文化遗产体验区, 一条旅游线路为沿洪泽湖古堰的水陆渔文化旅游线路, 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分别为老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高良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朱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蒋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岔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和西顺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 , 让游客在旅游行程中体验渔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文化。 ( 图6)

6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维护湖泊生态平衡和渔业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保护洪泽湖地区的水体, 维系洪泽湖渔民生产生活环境, 整治洪泽湖、白马湖、浔河、三河水环境, 控制湖区渔业养殖规模;清除淤泥, 合理收获水草、放养和经济底栖动物;保护湖区湿地, 通过湿地功能调节水质, 控制和治理污染[11]。

保护水乡、渔村和船塘。恢复老子山镇、岔河镇和西顺河镇原有水乡的水网格局, 保持濒水而居, 临水而栖的水乡特色 , 保护刘嘴村、龟山村等传统渔村, 美化村容村貌 , 整治蒋坝船塘、四坝船塘等 , 在船体颜色、船面装饰方面进行统一设计。 (图7)

7结论

(1) 渔文化是指人们在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传承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主要有生产活动中的渔文化, 日常生活中的渔文化, 建筑遗存中的渔文化, 宗教信仰中的渔文化, 文学艺术中的渔文化等, 内涵十分丰富。

(2) 渔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渔业生产、渔民生活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 对渔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 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渔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的特定区域, 其中渔业是基础, 渔村是聚落, 渔民是主体。

(3) 通过建立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判定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特色及价值, 指出多元、融合是洪泽湖渔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洪泽湖渔文化的形成基础, 洪泽湖变迁是洪泽湖渔文化形成流变的基本主题。

(4) 利用空间分析技术, 确定“一区、两文化线路、三节点”的保护格局, 洪泽湖大堤及高良涧镇、东双沟镇、三河镇、蒋坝镇核心区整体保护, 治水漕运文化线路、航运商贸文化线路突出文化传播, 岔河、西顺河文化节点保护特色。

(5)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点, 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提出抢救性保护、群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和保存、传承、传播等保护措施 , 并合理利用, 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 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

(6) 维护湖泊生态平衡和渔业生态环境, 保护洪泽湖地区的水体, 保护洪泽湖渔民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水乡、渔村和船塘等文化生态空间。

摘要:渔文化是指在渔业生产、渔民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传承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对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渔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的特定区域, 洪泽湖区是渔文化生态的典型区域, 在文化生态资源分析基础上, 指出多元、融合是洪泽湖渔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洪泽湖渔文化的形成基础, 洪泽湖变迁是洪泽湖渔文化形成流变的基本主题。通过价值评估, 选择数量、等级、密度、存续状况等因子进行空间量化分析, 确定“一区、两轴、三节点”的保护格局, 提出相应的保护方式和传承措施, 合理利用,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

关键词:洪泽湖,渔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勇,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J],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6) :95-96

[2]薛增亭, 洪泽县水利志[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

[3]杨斌, 李倩, 朱友光,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洪泽湖渔文化保护思路, 淮阴工学院学报[J], 2013, (4) :49-50

[4]Gunda Bela, The Fishing Culture of the World:Studies in Ethnology, Cultural Ecology and Folklore[M], Budapest:Akademiai Kiado, 1984, 61—76

[5]ANITA BAGCHI and PRITHWIRAJ JHA, Fish and Fisheries in Indian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Pisciculture in India, 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J], 2011, 19 (2) :85-118,

[6]谭杰, 赫哲族渔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J], 学术交流, 2012, (3) :65-67

[7]刘魁立, 文化生态区保护问题刍议[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 :10-11

[8]刘红梅, 我国渔文化保护和发展探析, 农村工作通讯[J], 2013, (5) :56-58

[9]Marilena vecco, A defini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tangible to the intangible,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J], 2010 (11) , 321-324

[10]励东升, 朱小敏, 传统渔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型, 海洋经济, 2012 (6) :21-22

王永耀:科学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 篇11

王永耀告诉记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问题,2008年就报到国家了,后来2011年调整了一次,在贺兰山划定了19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实际上占了14.6万公顷。当时对自然保护区的理解与现在不一样,所以划得比较大。但是现在看,自然保护区里面有丰富的资源,有煤炭、沙石,还有铁合金和电石等资源。这些都是石嘴山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而石嘴山能够建立起现在的工业体系,也都是这种资源长时间稳定支撑的结果,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现在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就要求自然保护区里面所有的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都停止下来,而且要求在今年6月底全部停下来。这样对石嘴山的影响非常大。

王永耀说,希望把自然保护区尽快调整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第一是有114个企业处在贺兰山保护区里,这些企业原来都办过正常手续,如煤炭开采,现在还有些没到期,如果不让开采,原来他们交的资源价款就要退还,大概要20亿元。

第二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这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差不多有80亿元,按相关要求还要进行整治,又需要20亿元。这些钱从哪来?

第三是分流职工怎么安置,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事关和谐稳定大局。

第四是这些企业在石嘴山的工业增加值当中占比达24%,一旦停下来,经济增长将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对稳增长也不利。关停这些企业,要减少800多万吨煤、200万吨左右的非矿产资源以及石英石、铁合金和电石等原料的供应,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以外的企业生产。

王永耀又告诉记者,希望国家能尽快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规定是隔五年才可以调整一次,上次调整是2011年,到今年正好5年,符合调整政策。从长远发展来讲,现在城市规模已经扩大了,需要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里种草种树,使之成为石嘴山大武口区的自然屏障,可是现在也没法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里面还有很多可开发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石嘴山调整产业结构一个关键的重点,所以想把它调整出来。我们想把贺兰山岩画、归德沟里面原来的军事设施都利用起来,搞一些开发性的旅游资源,在发展三产上加以利用。这有利于石嘴山这个资源扩建型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

王永耀最后告诉记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煤炭资源、矿石资源,还有石英砂、石灰石和生产电池的铁合金资源,储量都很大。煤炭从1958年开始开采,大部分企业手续都是齐全的,而且他们在自然保护区划定之前就已经在开采了。2016年1月19日接到环保部的约谈通知,要求3月底必须拿出整改方案,6月底必须全部停下来,然后进行整治。现在已经3月份了,所以我们非常着急,借这次会,就想提一提。希望国家能够进行规划上的调整,拿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问题。

保护区规划 篇12

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隶属于黄山市,东北毗邻黄山风景区。按旧府志记载,黟,自秦时建县,在宋时徽州地区建立的一府六县制①中,黟县是徽州府所辖县中最古老的县之一,明清时城市建设趋于鼎盛(见图1)。

今天,黟县城区②就如同大多数的中国中小城市一样,在一轮接着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中,逐渐走向趋同。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被拆除,城墙和城门仅保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此在1986年黟县仅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与其城区历史悠久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称(见图2)。

然而,黟县县域境内仍保存有大量的徽文化遗产,黟县城区周边分布着众多古村落,其中既有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们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偎依在黟县城区周围(见图3),而黟县城区作为周边文化遗产集群化分布的主体,其保护规划的编制就要求从全局的视点对黟县城区进行总体上的控制。所以本文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四个方面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特殊背景下黟县的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问题。

二、区域空间特色

从区域空间特色的角度来说,对黟县城区周边各个村落的保护和整体区域空间的保护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对这种特色区域空间的保留应该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规划在常规的三个层次之外,增加了区域空间总体保护层次。在今天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下,从区域角度出发更多地保留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群,应该作为保护规划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种集群式分布的现象③,就像环太湖流域的历史名城群和沿京杭古运河的文化遗产群一样,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新的特征。

这种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是以文化遗产整体效应为原则,从区域、宏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一种新的保护规划系统。各个村落内部的保护、村落和村落之间的协调,各个村落与整体的发展都应该是这个系统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有利于城镇整体化和协调化的发展。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先天条件,所以在制定宏观区域规划的同时,需仔细研究其具体的分布密度、规模等级、交通网络、功能协调等因素,达到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形成系统的保护规划模式,进而提高文化遗产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地理环境保护

黟县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9%。黟县水系丰富,南部为新安江水系,分支诸河,汇入横江,新安江水系分支——漳河总体南北走向环黟县历史城区,山多水丰,群峰竞秀,碧波辉映,佳木葱茏,自然生态环境绝佳。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环境的有机利用是黟县历史城区的重要特色之一。历史城区居县域南部一直径约15公里的盆地中,地形东低西高,历史城区的布局与形态受堪舆之说影响颇深,城西依东岳山而建,城南引漳水为护城河,河水像绿带一样环抱古城,这正符合我国古代风水理论所追求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选址模式,原城墙呈圆形布置,在原徽州地区所有古城城墙布置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地理环境保护规划中,深刻挖掘山水格局的重要环境特色,提出“一核、两廊”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整体上维护“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的黟县环境风貌(见图4)。“一核”:以城区中历史建筑保护区为核心,维护徽派建筑群的原真性;“两廊”:沿漳河的开放空间景观走廊和环东岳山的生态绿色走廊,形成环绕历史城区的绿色项链。把黟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未来城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极具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传承了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

四、历史文化传承

黟县历史城区中至今保存着较多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街道,体现了皖南地区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现存的徽州古民居中保存较好的绝大多数为明清遗构,集中体现了徽州民居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惟妙惟肖的徽州三雕成为徽派建筑不可磨灭的印记,参差不齐的马头墙成了徽派建筑的典型标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徽派建筑仍主导了黟县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

黟县历史城区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见图5),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处。通过对历史城区内建筑风貌与质量以及建筑高度进行评估,划定了三个层次的保护区和建筑控高区域(见图6):主要以东岳山、漳河为主脉,以四街(东街、西街、郭门街、麻田街)三里(杏墩里、桂墩里、名贤里)两弄(费家弄、余心六弄)一沟(横沟弦)为骨架,确定保护区的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要划分为桂墩里、杏墩里保护区等六个重点保护区。从整体上维护具有明清风貌的传统街巷、建筑及历史地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留。外围建设控制区的划定形成对保护区的缓冲,力求从整体格局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维护历史城区依山枕水的优美形态。

在划分完三级保护区以外,我们额外增加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设计指导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从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院门、屋顶、外墙等方面制订了建筑设计的图式指导原则(见图7)。不但是历史城区保护区范围内原有建筑的整修,还是建设控制区内新建筑的建设都可以以这个原则为指导,其作用不仅从整体上维护了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而且鼓励公众参与了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协调发展。

五、旅游发展构想

黟县是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的皖南风景旅游中的主要景区之一,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云山和太平湖之间“文化遗产走廊”上的重要城市。黟县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等众多的旅游资源,迄今为止,黟县境内仍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200多栋。

依托强大的旅游资源,黟县旅游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逐步繁荣。黟县作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可以说旅游业是黟县的支柱产业,然而黟县历史城区的发展却未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产业的联动、从现状情况来看,出现“村落热、城区冷”的现象。虽然目前各个古村落的旅游配套服务较为齐全,但仍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开发程度低等现象,面对越来越多的旅游团队,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面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黟县城区周边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且都在城区一小时都市圈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这样既防止了周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激活了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规划建议将旅游发展规划与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的同时带动城区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黟县城区而言,旅游发展规划应以人文旅游为主,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注重对特色文化内涵的发掘(见图8),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重点恢复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比如将城门遗址改造作为公园,解决历史城区居住密度过大活动场地较少的问题(见图9);重点整治漳河两岸的建筑,开发为旅游服务的特色景观步行街,延长游客在黟县的停留时间。建立由政府引导,以居民为主的自助性“游、吃、住、购、行、乐”一体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的旅游发展体系。

六、结语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本着原真性、发展性、整体性和特色性四大原则,建立合理的历史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城镇格局,寻求具有整体和长远意义的城镇功能、规模、空间衔接、交通和保障体系,从宏观上合理制定区域性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发展战略,从微观上处理历史城区内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矛盾,在历史城区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指导下,做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时间为2007年,当年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正在付诸实施中,规划说明书中的强制性内容现已成为黟县城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旅游业的兴起和商贸的繁荣让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以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为案例。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四个层次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对黟县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行纵深的思考,提出集群式保护的区域规划策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潘谷西陈薇.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建筑创作.2006/9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

[3].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小城镇建设.2002/6

[4].赵中枢胡敏.徽文化背景下的绩溪名城保护——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探索.城市规划通讯.2007/4

[5].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

[7].歙县人民政府编.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介.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姚士谋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就业帮扶体系下一篇:合同执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