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2024-06-21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共12篇)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1

设立和建设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是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德州学院从2007年启动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以来, 先后经历了“四位一体”理念探索与形成 (2007.7-2008.12) 、创业教育实验班试运行 (2008.7-2009.7) 、“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确立 (2009.9-2010.7) 、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创新 (2010.9-) 、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全面融合 (2012.3-) 等五个发展阶段。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从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 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1]。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2]。显然, 教育理念是一个解释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性问题。1998年10月,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了首次高等教育大会, 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 首次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高等教育理念[3]。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即“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4]。

现实中, 高等学校三种权力的际遇是不同的, 行政权力一直以来高高在上, 学术权力地位逐渐上升, 而学生学习权力几乎被忽视。学生学习权力主要表现为教育选择权。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说白了, 就是把教育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高等教育, 确立一种适宜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调试、自立自强的教育理念, 是倡导创业教育的高校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是德州学院2007年以来, 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 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试形成的教育理念, 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但显现的活力和效果是突破性的。

所谓“四位一体”, 就是把创业教育内化为素质选拔、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就业指导相互渗透、互为依托、浑然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 学生在这个教育体系中享有比较充分的教育选择权。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

二、“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 素质评价系统建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探索创业型人才素质评价和选拔机制是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主要包括如何建立创业型人才选拔系统、如何搭建在校大学生入区 (创业教育实验区) 通道、如何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创业教育实验区等机制问题。实验区的做法是, 大学第一学期, 面向全体新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 培养创业意识, 宣传创业知识和观摩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运行;同时, 基于高考成绩的智力评价, 对志愿新生进行智商、财商、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等一系列素质评价。事实上, 不管教师还是学生, 都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都受到生理、认知、动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因此, 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天赋”素质、是否适合入区开展创业活动, 在决策之前很难做出最优判断和决策。因此, 实验区把大学生入区渠道分为选拔通道和绿色通道, 对于不能通过素质选拔进入实验区的学生, 如果个人意愿强烈并能够展示出某种“偏”“怪”“特”“奇”才能, 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区学习和创业。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由创新创意实验区、产品 (创意) 研发实验区、创业计划设计实验区和创业企业孵化区四个部分构成。实际运行中, 四个实验区不仅仅按照流程对大一入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 其他各级在校生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实验区学习和活动。有时, 实验区还会到相关系部邀请学生入区参加活动。譬如, 产品 (创意) 研发实验区在遇到技术攻关和科学难题时, 会主动聘请电子、化工、机械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指导和参与研发设计;创业企业孵化区经常邀请工商税务、市场营销、客户经理、校友会成员、亲朋等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指导工作。所以, 在入区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建设中, 实验区遵循着创新、开放、务实和多样化的原则。这一原则为实验区知识学习系统、能力训练系统和就业指导系统提供了全面、高效的支持。

2. 知识学习系统建设

实验区创业知识学习采用了创业案例与实训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三种施教模式。实验区独立主编了《创业基础》和《创业案例与实训教程》两部通用教材。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讨论。这些案例都来源于现实创业活动和新闻报道, 学生先行阅读、思考、查找原因,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讨论。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使学生在别人的经验中获得知识, 第二方面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案例教学还大大缩短了大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实际的场景出发, 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 从而增强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将创业项目 (有现实的, 也有虚拟的) 设计成问题, 围绕项目由管理、财务、营销、技术、工程等专业学生组成项目小组, 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创业项目从环境、初创、拓展、攻关、困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着眼于学生有目的的、灵活的专业知识学习, 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项目进行小组学习。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及调整工作计划, 组织讨论会, 最后以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在小组集体开展项目论证和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很好地锻炼了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主要针对产品 (创意) 研发实验区和创业企业孵化区学生。新产品研发和创业困境是这一学习的动机与牵引力。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创业中的问题。例如“学院微啤坊”所酿啤酒“苦感”的技术问题、“太阳能扑蚊器”营销对象问题等等。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不仅对学生是学习, 对教师来讲, 既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丰富、充实, 又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调整和重构, 也是教师教研和科研课题项目的重要来源。

3. 能力训练系统建设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少华总结义乌创业者特点时说, 凡是勤快的大学生, 没有理由不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少之又少呢?关键是大学的教学机制与创业能力的获得机制是不一样的。[5]德州学院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把学生能力训练系统分为课程实验系统、岗位实训系统、科技文化竞赛系统和创业企业孵化系统来进行建设。

课程实验系统利用全校理工科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 实验区学生开展了大量的基于项目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 既助推了本专业的学习, 又促进了创业项目的研发。岗位实训系统分为实验区实训系统和自助实训系统, 实验区提供了包括20多个财务与会计岗位、无限量的市场营销岗位和不同专业的技术操作 (如电子设计、数控机床、微生物等) 岗位。自助实训包括电子商务、商务咨询、家教、企业打工等岗位能力训练。科技文化竞赛系统重点围绕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中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与创业”大赛两项赛事展开训练。创业企业孵化系统目前仅有3个在校大学生注册企业在运行, 容纳20多名学生接受岗位能力训练。同时, 实验区分别与国力集团、华诚公司等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合作孵化基地。2003~2005实验区规划中, 孵化创业企业将达到20个以上, 基础运行中保持接纳300名左右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任务。

4. 就业指导系统建设

实验区就业指导教育系统于2012年初启动。实验区为学生设计了先就业后创业、以项目促就业、就业创业一体化、团队创业和自主创业等五种创业带动就业模式。以先就业后创业模式为例, 如如图2所示。

图示路径有两条主线:一主条线是在第一次就业单位就找到了归宿感, 那么, 最终成为公司高管人员, 或者企业在自己的创新管理下取得新成就, 或者创办出一家新企业。另一条主线经过一次或者多次跳槽而最终创办一个新企业。这两条主线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点, 那就是首先要成为一个单位的业务骨干。否则, 创业在很大概率上意味着失败。

以项目促就业是实验区学生在就业时, 带着创业项目寻找就业目标地区、单位和就业岗位。就业创业一体化是带着创业项目寻找就业岗位时, 附带创业条件, 即就业企业 (集团公司) 同意投资支持创业项目, 并给予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保障, 学生甚至可以谈判要求占有一定比例创业项目 (子公司) 的股份。团队创业和自主创业的不同点在于创业主体是毕业生团队还是个人, 即使是个人创业, 也需要从其他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组建团队创业。

三、“四位一体”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成效

通过素质评价与选拔机制建设、创业知识学习内容与方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系统化管理和创业带动就业模式探索相互交融, 整体优化, 德州学院“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实验区在建设任务书中明确提出了五年建设目标:适应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的需要, 充分利用和发挥德州学院的资源优势和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和方法, 探索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努力, 将本实验区建设成为山东省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力争成为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典型示范区, 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做出突出贡献。

几年来, 实验区承担各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15项, 其中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出版“四位一体”理念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9部;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实验区涌现出一批热爱创新、热心创业、成功创业的典型学生。近三年, 德州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比赛中, 获得国家级奖励138项, 省部级奖励1055项, 获奖层次、数量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和山东省普通本科院校前列。德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做法, 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同。2009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学校的创业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 学校获得“山东省创业示范院校”称号。2012年“基于四位一体理念的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摘要:创业教育是集素质评价、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就业指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基于这一理念, 德州学院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对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与选拔机制、创业知识学习内容与方法、创业能力训练系统和创业带动就业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理念,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参考文献

[1]陈秉公, 陈卓.21世纪的人应该这样塑造[J].21世纪, 1999 (6) :16-18.

[2]王冀生.试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4) .

[3]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J].上海高教研究, 1998 (12) :1-8.

[4]曹胜利, 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9.

[5]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74-76.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2

制造总监自我鉴定

作为一个企业的制造总监,应该具备统筹兼顾的能力,不但要考虑本季度的生产工作,更要提前思考下面季度的生产工作。为此我做了以下总结。

首先,我们小组在目标制定上是做得非常好的,我们可以基本上很准确的制定出下一季度或者下一的产能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而每一次的广告投入也是基本合理的。只是由于我们采取的是谨慎保守的发展战略,所以我们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其次,我们小组在运营第二季度的盈利过后,由于在第三季度,出现了一点差错导致再一次的亏损,甚至连亏两个季度,直到最后第二季度才追了回来。

通过此次的创业实训课程,让我对创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操作接触,确实从中学到好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首先,我们小组的工作完成是非常高质量的,我们经历了大起大落,成绩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次的课程中,我们拥有最团结的团队,最认真的队友,最谨慎的决策、最积极的配合;其次,在实习中我深切感受到市场是一具瞬息万变的地方,如何做好市场预测和生产销售计划是公司成败的关键问题。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小组采取了稳健的发展策略,步步稳扎稳打,虽然后期来不及壮大,但我相信如果能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我们的企业将会发展的更好,因为我们企业在后期已经呈现上升趋势;创业实训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实习的机会了解企业运作过程。而现实中做企业也不简简单单就是赚钱,建立良好的企业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间关系都至为重要。做企业要有战略长远规划,不能到处树敌,成为众矢之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的长远;最后,此次的模拟实习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无论是思维还是行动,都让我们更早的了解到了即将面对的职场生活,我相信,这一次的历练会为我们的以后提供很多的帮助。

财务总监自我鉴定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为期五周的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我们班一共分为八组,我所在的是第二组。我们组一共有五位成员,分别担任CEO、销售总监、财务总监等等,我担任财务总监一职,主要负责有关与公司财务的事项。

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担心究竟该怎样经营下去,才不会让企业破产,正式操作的时候又是困难重重,由于经营规则理解的不透彻,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到后来,每一步的操作都要确认好几遍才放心。在开始的几个季度,我们小组一直是在亏损的,资产总额一直在减少,我们一直担心会破产,但最后两个季度我们企业开始盈利了。事实证明,实践和理论相差还是很大的,我们这些习惯啃书本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还需要更多的磨练与实践。

在六个季度的经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资金不足、生产能力不足或过剩、如何进行市场开发和产品转产、如何合理投放广告接生产单等一系列的问题。每当发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小组都会积极参与讨论,商量怎么解决,这让我们有了善于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在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顾全大局的整体意识。

作为本次实习中的财务总监,我也有不足之处。在预算上的错误,导致公司资金匮乏,运营不顺畅,在最后还向银行借款了,但好在最后两季销售情况提高了。

我们组最后得了第四名,但相比结果我们更享受过程。企业由一开始的濒临破产到扭转乾坤,里面凝聚了我们的快乐与焦虑,凝聚了我们每个成员的思考与努力。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团队意识,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与本组成员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经过这次创业模拟比赛,我们每个人都会端正态度,认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因为实验中出错可以重来,人生却没有彩排。

市场营销经理自我鉴定

这次创业模拟实训中我的职务是营销总监,我所负责的主要工作是:

一、做出市场开发决策。

二、确定销售计划;

三、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方向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决策;

四、根据公司产能来获取订单以及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完成订单,最终实现交货,以免出现违约的现象。

营销工作对企业的运营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且作为营销总监必须准确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和熟悉市场规则,我们四个与CEO并肩作战,商讨市场开发、定位以及新产品开发决策,我必须与生产总监有效的沟通,听取生产总监的规划方案,然后进行营销规划,还要与财务总监商议广告费用等支出同时还得对各个市场上的产品需求量预测进行分析。在第一季度经营中由于不熟悉操作造成了经营上的困境,但是我利用了空余的时间与其他组员一起商量下一季度的对策与方案,虽然我们公司依旧未盈利,但每个季度,我们全体成员都一起讨论并决定对策与方案,也许我们的方案不是最佳的,但我们都尽力做到最好,实现全体成员意见一致。最后两个季度我们企业开始盈利了。虽然没有过多的盈利,至少我们通过不断的分析及预测让我们拿到了保本的成绩。毕竟,初次运营一个模拟公司,这期间错误的决策也是在所难免的。

总而言之,这次的创业实训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教育,让我对企业各个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深了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可以把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展思维、得到提高。另外,我觉得作为公司的一份子,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和其他部门和同事多联系和沟通,加强团队合作。毕竟每一个公司都是一个整体,各部门配合得好的话,就能很好地发挥公司团队整体的优势而达到更高的业务水平。

CEO、人力资源自我评定

为期五周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已经结束,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企业运营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沙盘模拟实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直接参与模拟企业的运作。我们共模拟了6个季度的手工沙盘,以下是我对我们组的经营状况的总结:

第一季度内,我们对运营流程都不是很熟悉,操作起来比较吃力,计划不够周到,目的性不强。我们买了最大的厂房和最好的机器设备,资金一下子花开大半。同时由于广告投放情况不佳,我们没有抢到大单,这直接导致资金入不敷出,所以第一年只是使我们对企业经营流程有所了解,熟悉操作。

第二季度开始我们着重开发方面,同时研发了三种产品,广告投放较上一年有所提高,但是订单还是不怎么大,销售收入依然不高。而且,由于粗心,我们给顾客的订单在数量上有了缺失,支付了一笔违约金。

第三、四季度,开始投产产品,并投资ISO资格认证,但在第四季度由于上季度的疏忽导致材料不足,不能生产足够的产品。

第五、六季度,在第五季度的期初,我们总结了前四季度的经营经验,在这两季度的广告投放和财政支出都做了严谨和精致规划。因此,在这两季度里,我们的广告投放少,订单拿到好的情形。

作为小组的CEO,我经过反思,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教训:

1.工作中要总结经验,确立更好的计划。每一个策略跟每一季度,每一年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要善于利用报表数据,并且从中提炼出真正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好点子。

2.要考虑经营长远战略,目光要放的长远。

3.要重视财务预算及季度规划。财务、生产以及销售无疑在本次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而我们在整个过程中都太过忽视了一个财务预算的问题,没有在各季度度推演开始之前,进行季度的生产线投资、产品研发以及变卖等情况,使得在推演的过程中考虑的不够周全与完善。当然,这些也有时间太紧不足的原因在里面。经过这次沙盘模拟,我对于商战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懂得了团队之间的协作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明白到目标要放长远,不要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眼光要看远,从大局出发。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那么这才能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最后,感谢所有小组成员对我的信任让我得以出任小组CEO,以及在我任职期间对我本人以及小组所做出的贡献及帮助;感谢老师几天以来耐心的讲解及帮助

研发总监自我鉴定

本学期开的创新创业课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方面,企业结构和管理的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

在这次沙盘模拟中,我担任的是研发总监。以前总以为研发就只是开发一下新产品就可,应对企业将来的市场需求。但是经过此次的沙盘模拟,我觉得研发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这些。研发制约着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开拓、ISO资格的认证、广告费、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购买等无不与研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

通过本次ERP沙盘模拟,我有了以下深刻的感受:

作为一名研发总监,首先必须有研发产品的意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方向、有目标。治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直接影响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是面向市场的,而市场是多变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可猜测、布满危机的,企业可能会因此陷进困境,进退维谷。这就要求治理者要有良好的企业家素质,具体包括危机意识、责任心和抗压能力。企业的正常运作,包括了生产、销售、财务、会计、研发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治理者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治理者才能从杂乱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团队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一个良好的团队能完善企业的经营治理。独断专行是危险的。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紧接着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都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适应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高职实验课教学状况

(一)在“讲”与“授”方面。(1)实验课是由教师讲完理论性内容在到实验室做实验,其内容为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简单,主要是记录实验数据电压、电流或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验证书本中理论性的原理和结果。讲授过程更多的偏重于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实验课课时偏少,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是松散式的实验或走马观灯看看模式,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3)现行的高职院校在招生上有两种招生渠道,一个是参加全国统一招生的生源,一个是由当地招生考试中心组织的几所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的生源,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吃不够,能力差的听不懂,教师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难以均衡。

(二)在“学”与“动”方面。(1)“学”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动”。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中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上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实验课上不愿意动手操作,有的甚至故意损坏实验仪器或设备,达到不能做实验的目的。(2)“学”的主动性不强,懒于“动”。由于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的分数和成绩,所以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高于实验课,认为实验课只是验证性的实验,理论搞懂就行了,与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使得部分学生实验课上应付差事,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动手、不动脑,课后也不复习,甚至有抄袭实验数据、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

二、“双创”形势下高职院校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转换“角色”,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用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启发式、与学生互动式,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转换“教”与“学”角色的互换,引导了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和犯法进行学习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意识创造设计问题情景,组织学生研究探讨,教师扮演的是启发诱导的角色,以学生为主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点,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创新思维是以打破成规、与众不同、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为特点。现行实验室的设施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实验室人员投入、实验室设施的投资建设和改进实验室的设备。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期间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完成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不能发挥实验室“实验”的作用。全面开放实验室改进传统的陈旧的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不足的弊端,增设一些实用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三)分层次教学、加大实验课的考核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行的教学思想上应向实验教学倾斜,对于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打破固有的传统思想理念,加大实验课的考核力度,以往实验课的成绩只是平时成绩30%的一部分,主要是实验课的出勤、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现采取期末单独考试的方式、平时占20%、理论和实验各占40%,期末在实验室现场随机抽题,从以往的实验中任意抽取。以此来评价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程度,考试之后必定会有部分学生挂科,直接影响他就业应聘的机会,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通过对传统的实验课改革,依托校内有利资源,以实验与理论为双重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4

基于此, 目前我国各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大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过程中, 需要运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卓有成效的考核方式, 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1]。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室是衔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开拓、深入研究、创新兴趣的主要阵地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3]。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就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匮乏。

从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属于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 都偏重理论教学, 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只注重课堂教学, 实践性环节占的比重偏小, 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受重视。而且高校实验教师在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 还必须进行科学研究,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非常重要的职责。这就导致实验教师不会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也不会花精力、心思去接触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工作, 虽然拥有高学历, 但缺乏企业经历、缺乏实际经验, 缺乏创新创业实战训练, 这就很难把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衔接并贯穿于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来, 更不用谈培养学生创新创思维、创业能力。

(二) 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数量短缺。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很多都是由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兼任, 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认为是就业工作的延伸。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是少之又少。而且现在学校在招聘实验教师方面, 学校为加强“内涵”建设, 在选聘教师时过于注重应聘者学历、职称和科研能力, 这就直接把一些行业经验丰富、具有创业经验的人拒之教育门外[4]。结果就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和数量短缺。

(三) 管理及考核制度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制度的支持与保障[5]。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致使其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很多高校没有独立的研究管理机构, 也未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或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较混乱, 和实验实践环节脱节, 难以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兼职实验教师, 在评定职称时, 申报的是专业技术职称, 而创新创业教育对他们职称的评定没有多大的帮助, 导致了这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而且很多高校一直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倾向, 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个人考核中。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及奖励激励措施, 实验师资的创新创业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实验师资队伍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为国家输出符合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培养创业型、复合型人才, 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6]。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高校实验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熟悉实验技能和操作, 还必须要驾驭理论知识体系,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会设计开发实验项目, 有过创业经历或参与过创新创业专业培训, 具备把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衔接并贯穿于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明确创新创业实验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高校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融入其中, 要制定实验师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 明确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针, 制定出能把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衔接并贯穿于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培养目标, 加强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科学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二)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数量短缺, 存在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应制定相关政策, 吸引有过创业成功经历、有过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热爱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专业扎实的高学历和高职称实验教师充实到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行列, 并及时补充勇于创新、工作踏实负责的青年教师进来, 以老带新,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模式。鼓励理论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理论教师同时参与两个教学环节, 能够深化教学内容, 设计新的丰富实用的教学实验, 做到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 更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我院实验中心即采取理论教师兼职参与实验教学, 效果很好。

(三) 加强“双师型”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积极的与社会和企业联合, 加强校企合作。可挑选富有创新精神、创业动力的优秀青年实验教师, 送出去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进修培训, 并定期送到企业取得企业实践经历, 参与并学习企业的管理、运行、投资等。同时鼓励优秀青年实验教师结合所学知识技能开展创业活动, 然后把经验融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中来,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还应制定相关政策, 允许从社会各界和企业聘请政府官员、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公司高管、技术专家等作为兼职实验教师, 这些人员既有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 又懂企业经营及运作的流程, 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实际的政策知识、创业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等。同时, 为应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风险规避和防范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管理、风险投资、法律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作为大学生创业长期顾问, 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

(四) 完善管理及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管理及考核制度, 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制定一系列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的科学的管理及考核制度。让创新创业教师在职称晋升、培训深造机会、项目申报、考核考评等与个人各方面利益相关的问题上, 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甚至稍微倾斜的待遇, 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的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

四、结语

目前,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 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方针, 制定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培养目标, 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建设途径, 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 建设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具有鲜明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

摘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建设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实验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态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实验师资队伍的新要求, 并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为高校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汉东, 于洋, 郭雪松, 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以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 2015, (6) :49-50.

[2]丁娇.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 12 (5) :205-208.

[3]梁韵妍.对共建共享模式下协同创新建设实验技术队伍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4) :116-117.

[4]刘红红.高校营销专业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3, (6) :256-256.

[5]王贤芳, 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 :118-120.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5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在当前形势下,就业形势仍旧很严峻。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临就业难的困扰。大学生已就业人数少,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之一。据教育部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小。随着新农村建设及相关政策的完善,新的就业市场形成,这无疑给了大学生新的出路。

(二)调查目的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大学生是重庆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必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同时,支持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史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政府必须在政策导向上下功夫,努力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平台,建立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扶持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科教文化水平、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有助于社会的 和谐发展。为此我组成员经协商决定,通过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进行调查,希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带动更多的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调查小组成员:

(四)调查时间: 第一阶段:组员学习2011年10月18日-2012年1月18日 第二阶段: 分析评议 2012年1月19日-2012年3月19日 第三阶段:具体调查 2012年3月20日-2012年6月20日 第四阶段:撰写报告

2012年6月21--2012年9月21日 第五阶段:项目验收 2012年9月22日----2012年10月18日

(五)调查地点: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院庄村、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天星村。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已返乡创业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农民、相关政府单位

(七)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实地调查加以运用,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返乡创业的意愿和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等问题进行调查;二是就已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采用访谈

法的方式与其交流了解返乡创业的信息;三是与新农村的农民访谈交流,向其了解相关创业信息和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看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13份,其中有效问卷310份,占99%。并对8名常驻村民和5名返乡创业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返乡创业意愿 对政策的关注度 57.3% 23.4% 50% 18.5% 61% 31% 52% 27.4%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在校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有不同观点,仅14%的人认为是成熟的表现,4%的人认为返乡创业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是逃避的表现,而70%的人保持中立,认为适合自己就行,最主要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调查显示,大学生返乡创业困难重重。大学生返乡创业17.4%以上是为了改变家乡的旧貌,改变家乡的传统产业,期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父老乡亲发家致富。而返乡创业大学生一般都具备某一种技术,或在某一领域具备较高的造诣,有可能带领父老乡亲利用新技术改变落后面貌,提高农民收入,但是现实中却还存在很多制约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

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要障碍 缺乏经验 资金问题 缺乏创业知识 政策支持不足 32% 32% 21% 15% 35% 25% 28% 22% 12% 28% 12% 48% 42% 13% 19% 26% 其一,阅历不够,经验不足。其二,创业融资难。其三,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其四,政府对返乡创业大学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未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重庆大学学生,比率高达48%。返乡创业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大军中所占的人数并不多,地方政府部门对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创业还没有足够重视,企业制度、人事制度、投资制度上也未见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多给予政策优惠,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1、从对已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主要几点:

(1)、在访谈过程中,他们普遍表示,从开始创业到现在,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不后悔创业,他们仍以高度的热情回答我们的问题。(2)、受访谈的大学生提到有知识、有眼界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优势,同样的创业项目在大学生的手里做起来就会显得更加有品位,返乡创业最重要就在于大学生自己。(3)、随着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政府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优惠扶持政策。重庆云阳凤鸣镇创业的王先生在访谈中给我们说到,创业并不是赛跑,想跑就跑,它必须具备诸多条件后才能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创业的魅力所在。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富有理想的群体,但往往过于理想化,使他们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缺乏市分析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易忽视潜在的风险,考虑不周全,社会人际关系也较为缺乏。实际上,创业靠团队,靠社会大环境,创业初期必须得到扶持,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返乡创业必须考虑多方因素。

2、对常驻村民进行访谈时,我们观察发现,新农村农民渴望大学生返乡创业。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扶持,返乡创业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考虑,而且受到国家重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重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资源的引进是不可或缺的要求。这对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选择。大学生返乡创业促使更多的当地人在家门口打工,既避免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缺乏关爱等社会问题,更解决了就业问题,繁荣了县城经济,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调查期间,我组成员走访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并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帮助扶持,称已意识到政策还不完善,但会继续改进。本组成员邓姣在暑假带薪实习中,对江津区珞璜政府信访办就此次课题向政府相关人员多次了解政府关于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的政策帮助方面的信息。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从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起。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提出:“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我们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在很多的方面都对大学生开了绿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2003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于6月11日下发了《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本组其他成员也都在自己家乡政府去了解关系政策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帮助等问题。国家针对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制定了优惠政策,各地政府紧跟着国家的步伐,为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例如:重庆根据国家优惠政策也制订了相关扶持帮助政策,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培训辅导以及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方面的支助。另外,上海市政府也出台文件表示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对策及分析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讨论研究出以下: 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 在全国范围内,各个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基础的公共科学,除了学习专业专科知识外,也引导对大学生了解科学的创业基金。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 大学生返乡创业往往存在资金不足问题,这也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没有资金,再好的创业项目也难以生存下去,更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初始阶段给予大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缺少资金是制约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瓶颈,也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热情的主要原因。要想走出高校创业教育当前的困境,就必须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险基金,这是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的成本。优化政府政策扶持 在最近几年,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政策,但由于一方面政府所指定的政策过于空泛,造成创业行政手续复杂,门槛较高,使许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无法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快速获知政府的扶持政策,没能及时扶持和继续帮助的创业大学生。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制度,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更快速、便利地获得政府扶持。宣传并发挥我国农村存在的不同优势(1)环境的优势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环境好于城市,我国的部分城市已很难再见到向农村那样蔚蓝的天空。农村远离都市,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农村环境优美,潜藏着很大的旅游资源。不仅如此,农村的空气清新,更有助于人们的健康。(2)劳动力的优势 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各大城市去打工。这是无奈之举,谁也不想远离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到外面去打工。根本原因在于当地没有赚钱的路子可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所在的村子几乎60%以上的住户都有人出去打工。如果大学生选择在家乡创业,就能充分运用这方面的优势。(3)搞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优势 种植业和养殖业如果搞好了,在农村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从我们调查的同学口中得知在他们的家乡有的人包了很多的地大搞种植业,多的上百亩。一年到头,收益相当可观。还有的搞养殖业,我们村就有好几户养猪专业户,而且目前的收益也都说的过去,只是缺少一些专业的先进技术。大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较快,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附表一:关于重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查问卷 大学生创新实验报告调查问卷-----关于重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查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是重庆三峡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课题研究,主要是关于重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调查。希望听取您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情况的宝贵意见,恳请得到您的配合。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谢谢您的支持!学校 : 专业: 年级: 性别: □ A.男38% □ B.女62% 1 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A有67% B 没有33% 2 如果您选择创业,您希望到哪里进行创业?()A 回家乡35% B珠三角等地方40% C 东部沿海等较发达地区 20% D 西部地区5% 3 您家乡目前的经济状况是?()

A 发达 5% B比较发达21% C一般30% D比较落后35% E落后9% 4 您是否了解家乡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A 经常关注,很清楚14% B不愿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 3% C 一点也不知道 20% D不关心31% 5 您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态度是?()A支持,是成熟的表现 35% B 反对,认为这是自身能力不足的表现22% C中立,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就行43% D其他15% 6 如果您要返乡创业,那么选择领域和项目依据是?()

A与自身的专业结合20% B与家乡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40% C当今热门的方向 19% D预计收益高,盈利好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 21%

7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成为自己选择返乡创业的动力?()A 家乡竞争压力小20% B国家政策支持,家乡社会资源丰富37% C 人际关系,亲朋好友多,容易成功38%

D 回报家乡 5% 8 您认为本(专)科生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A 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 21% B 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 41% C 要考虑继续升造6% D 亲人的反对32% 9 您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是?()A 十分了解4% B 一般了解37% C 仅限于听说28% D不知道29% 10 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知识?()A老师授课26% B活动加训练35% C亲身实践39% D其他3% 11.您对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和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如何? A满意9% B基本满意48% C不满意43% 12.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可多选)?()

A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支持

B社会化专业化治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C 政府支持 D 政府不应该支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 13 当您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您会?()A相政府部门申请资金 B向银行贷款 C 吸引风险资金 D向亲朋好又借钱 E自己积累 F其它

您对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有什么建议? 15.学校是否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假如学校开办创业指导课程您希望从中了解到哪些? 16.在返乡创业的道路上,您认为具有什么优势?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配合我们完成此次问卷调查。最后,祝您学习进步,生活幸福!附二:国家关于所有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的优惠政策 国家针对所有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1)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2)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全国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 5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地政府为了扶持当地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

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例如: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附三:重庆市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重庆市现在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有关的扶持政策:

一、在支持大学生创业培训辅导方面(1)为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每年市中小企业局委托重庆市电大企业管理学院举办创业者培训班,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按照国家创业培训标准课件对创业者进行免费培训,并邀请成功企业家介绍创业经历,结合学员自身创业规划进行创业项目研讨,专家进行点评,使创业者具备创业所必备的知识,掌握创业所必备的流程,增强创业所必备的能力。每年培训时间通过市内各大媒体发布,若想参加,请将你的欲创业所涉及的行业和方式的方案策划书交到报名点,通过专家审核后即可参加培训学习。(2)我市劳动就业主管部门受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委托每年将举办syb培训班。syb(缩写含义: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是siyb体系(中文译为“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的一个模块,siyb体系是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积极倡导的专门为创业者、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目的是以创业促进就业。该培训班为不定期举办,具体开班时间和地点请向你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对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每人1000—1500元标准补助。

二、在大学生创业资金支助方面 重庆市在具体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帮助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具体如下: 小额担保贷款。办理贷款额度:

1、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原则上在2万元以内,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两人以上,贷款额度可放宽到5万元;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6

关键词:IPv6; 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引言:据官方数字,基于IPv4的现有互联网,用于标识全球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地址约有40亿个,目前已基本分配完。IP协议是互联网存在的基础,由于现版本协议IPv4地址数量不足,用IPv6替代IPv4成为全球共识,因此,IPv6的研究与应用日益重要。由于IPv6与IPv4两者并不兼容,所以IPv6技术是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政府、企业构建下一代网络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对IPv6的支持与推广,学生在IPv6知识方面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其专业知识体系与就业。因此,培养具备IPv6知识的高素质网络专业技术创新人才迫在眉睫[1]。

一、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验教学不能只是理论课程的一个辅助,IPv6实验教学改革应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

根据社会对网络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我们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四大类[2-4]。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实验部分和应用部分并重,使学生在掌握实验的同时能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我们还在实验内容中增加“思考与总结”环节,在每做完一个实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写出相应的实验总结,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做完实验不知道操作结果说明了什么,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空间,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引用仿真软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的发展,虚拟实验室的产生和发展正好弥补了传统实验室的不足,给实验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虚拟仿真实验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受实验设备、实验时间和实验空间的条件限制,只要有计算机,用网络实验仿真软件就能模拟各种网络实验。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实验仿真软件有Packet Tracer、Dynamips、Scapy、GNS3,这几款软件有各自的优缺点。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Dynamips是用于模拟CISCO7200?IOS的模拟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一台PC机上模拟多台CISCO7200路由器。GNS3是一款优秀的具有图形化界面可以运行在多平台(包括Windows, Linux, and MacOS等)的网络虚拟软件。Cisco网络设备管理员或是想要通过CCNA,

CCNP,CCIE等Cisco认证考试的相关人士可以通过它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模拟操作。同时它也可以用于虚拟体验Cisco网际操作系统IOS或者是检验将要在真实的路由器上部署实施的相关配置。Scapy是一款强大的交互式数据包处理工具、数据包生成器、网络扫描器、网络发现工具和包嗅探工具。它提供多种类别的交互式生成数据包或数据包集合、对数据包进行操作、发送数据包、包嗅探、应答和反馈匹配等等功能。

利用这几款仿真软件做虚拟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几种网络实验仿真软件,又掌握了一门先进的实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结束语

IPv6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践环境,引导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提高IPv6网络应用能力,以适应将来职业的需求。通过近几年对IPv6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很大收获,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今后的IPv6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完善实验教学平台,为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网络应用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钱文昆. 地方高校校园网IPv6 升级途径探讨[J]. 丽水学院学报, 2009,(2): 78-81.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7

1 实验体系设计

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因此实验教学体系[3,4]设计要遵循实验项目由小到大、实验步骤由简到繁、实验组织由独立到协作的原则。

由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复杂[5], 涉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根据实验性质不同, 整个实验体系[6]分为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四大部分。

验证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基本实验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设计型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并完成实验。

综合型实验主要体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综合性, 突出综合实践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整体的知识运用和综合分析设计能力。

创新型实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项目分析设计、实验、提交报告等环节, 突出一定的创新性、探索性,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很有必要。

以上实验类型根据课时安排又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两块。课内实验主要以验证型和设计型实验为主, 在规定的实验课时内完成, 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实验主要以综合型和创新型为主, 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Á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项目 (2011KC0003)

详细的实验体系设计见表1和表2。

2 实验平台构建

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实验平台的构建采用虚拟机软件和网络仿真模拟软件来设计, 实验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虚拟机可以模拟真实实验环境, 为学生学习和实验提供软硬件保障。虚拟机软件采用VMware Workstation, 利用普通计算机安装真实的操作系统, 虚拟出各类计算机和服务器, 反映真实计算机的各种行为。

网络仿真模拟软件使用Boson NetSim、Cisco Packet Tracer直接模拟网络设备的操作配置命令, 主要仿真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 GNS3软件则是在计算机中虚拟出网络设备并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 模拟真实路由器的行为, 也可以和VMware建立的虚拟机进行联合仿真。

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既可以用Packet Tracer等模拟实现, 也可以使用VMware+GNS3组合来实现。

3 实验教学方法改进

3.1“任务驱动”的课内实验教学

课内实验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任务相结合。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掌握整个教学活动流程, 组织、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 内容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实验内容安排在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指导来解决问题。任务的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创建合适的任务情境, 适时进行师生交流,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把实验任务以“任务书”形式下发给学生, 并把实验教学内容细分为一个个“小任务”,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组织实施。让学生积极思考, 在实验室利用现有软硬件环境, 找出解决办法进行实现。学生要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 教师根据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实验任务效果评价。如路由器的使用与路由设置实验, 首先提供特定的资讯创设任务情境, 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对实验任务进行任务分析 (决策) , 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计划 (任务1路由器基本配置;任务2静态路由基本配置;任务3动态路由基本配置;任务4PPP协议基本配置) , 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任务实施, 教师对学生的实习任务进行检查和规律总结, 并进行互动交流, 让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促使学生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探索新的问题, 使思维不断深化, 对实验任务进行拓展提高。最后通过对实验任务的思考和训练对实验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3.2“创新创业导向”的课外实验教学

课外实验教学以创新创业导向为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为手段。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 可以根据兴趣选做多个实验, 每个学生承担不同角色, 主动查阅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共同配合完成实验任务。采取教师集中指导、学生分散实习的方式, 使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强化实验过程管理, 定期检查实验进度,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 检查学生实验情况和收获。实验过程强调合作与交流, 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同时, 发挥实训、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在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的优势, 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作用、结果导向作用。将课外实验教学项目与学生社会实践、短期专业实训相结合, 与大学生网络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竞赛相结合, 确立创新创业导向, 并纳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资助体系, 使项目获得更充足的经费资助、细致的教师指导, 并取得一手实践的资料、一手实践的数据, 确保创新创业项目的时效性。

4 结束语

实践表明, 通过课内外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蔡久评, 黄建华.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124-128.

[2]肖媛娥, 康永平, 贺卫东, 等.网络监听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的实现[J].煤炭技术, 2011, 30 (2) :195-196.

[3]林元乖.创新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12) :174-177.

[4]丁美荣.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的计算机网络研究性实验教学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5) :163-166.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 (第5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6]王盛邦, 李晓宁, 陈立文.计算机网络实验案例体系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10) :125-128.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业项目,人才培养

今年5 月, 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 号) , 指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创业教育, 通过开设创业课程、讲座等, 普及创业知识,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热情;二是创业训练, 通过学科竞赛、创业竞赛或创业模拟等, 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 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三是创业实战, 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 让学生面向市场, 真正从事创业工作, 在实战中获得创新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如何找到一个落脚点和纽带, 把这三个阶段贯穿起来, 形成一个体系完整而又操作性强的实践平台, 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载体意义和纽带功能, 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构建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以落实和推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一、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项目是创新创业的具体对象, 无论从创业的一般角度还是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殊性角度而言, 项目在创新创业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项目及其优势是创业的“根”

创业过程中涉及众多因素, 纷繁复杂, 赵延忱从自身实践和理论思考的角度, 将纷纭复杂的创业现象归纳为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从创业主体而言, 即创业者的本事, 一是从创业主体的对象而言, 即项目的优势。创业者的本事是创业的“魂”, 项目的优势是创业的“根”[1]。“主导创业开始、过程和结果, 决定创业成败的首要、主要和决定因素, 是创业者的‘本事’和项目的‘优势’。”[1](4)

创业能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的对象——项目, 项目有优势, 其根就深, 项目就有生命力, 就有发展前景, 反之, 如果选择不当, 项目没有优势, 其根就浅, 项目就做不大, 甚至可能失败。“根”是项目的“生命基质”, 是项目构成要素的核心。生命基质的有无决定着这个项目能否生存, 这个基因的质量决定它能长多大。它是创业项目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 是项目所包含的一切有形无形要素的根本, 故称资本之根。理论表述为:“有质量的生命基因, 可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资源;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1](2)因此, 创新创业中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意义, 科学、审慎地进行思考和抉择。

(二) 项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点

认为项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点, 这是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其特殊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殊性表现在四个方面:时间紧、能力弱、条件差、要求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一般都是在中高年级开始, 只有两到三年时间, 加上其间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 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间非常之紧。很多学生都是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之后, 才点燃创业激情而从事创业的, 是第一次吃螃蟹, 因此虽富有激情和梦想, 但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创业需要很多条件支持, 如资金、场地等, 虽然很多高校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支持, 但那仍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很多创业还是要白手起家的。要求高, 这一点最为显著, 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同于社会创业的地方。因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创新创业, 其创业是要求有创新这一特质的, 因此要求是相当高的。时间紧、能力弱、条件差而又要求高, 在此背景下创业, 要想取得成功, 项目的意义就更加突出, 项目必须是一个小但又是很坚实的支点, 依此支点能撬开一条创业的通途, 能建起一座创业的大厦。实践中, 才能通过项目化教学, 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经营与运作, 在“干中学”, 以获得创业理念与技能[2]。

对于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国家也充分认识到并高度重视, 2012 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 (2012) 5号) ,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对三类计划项目的立项、建设、评价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希望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通过几年的实施,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提升项目质量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确实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项目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涉及学校、社会以及资金、场地等众多因素, 但最根本的是项目本身, 是项目之优势, 因为资金、场地等这些外在因素最终都是依托项目发生作用。赵延忱是有着丰富创业实践的创业研究专家, 其对项目的认识可谓真知灼见, 但在高校的创业实践中, 对项目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 选择的项目往往质量不高, 优势不明显, 生命基因匮乏。此外, 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殊性, 支点的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项目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一) 项目生命基因匮乏, 质量不高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生命基因匮乏、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表性。浅表性是指项目没有很好地与专业学习和研究结合, 项目的技术含量低, 创新性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 学生选择的项目很多为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太密切的商业或服务类项目, 如网店、餐饮或一些咨询与服务项目等。

虚拟性。虚拟性是指项目多是尝试性的, 缺乏真实性, 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范围和认知选择的项目, 没有面向真正的市场和真实的社会生活。有的项目学生虽然做过一些市场调查, 但没有经过模拟运行, 真实性也很难保证。

宽泛性。宽泛性是指项目的预期目标不够具体, 运行程序和盈利模式等不清晰, 指向性不强, 可执行性差, 有的涉及的资金量还较大, 风险不可控, 如“书吧”“大学生旅行社”等项目。

单一性。创新创业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需要从跨学科、专业的角度选择项目, 对创业主体——团队的结构有着特定的要求, 成员的学科专业背景、人生成长经历都要合理配置。但实践中, 跨学科、专业的项目和团队较少见, 项目的单一性明显, 复合性不足。

局域性。受学习、生活范围的局限性, 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一般多以自己学校学生或大学生群体为对象, 地点一般也是选择在校园或校园附近, 不能很好地拓宽视野, 从自己所学专业的服务面向方面进行选择, 带有明显的局域性特点。

(二) 项目间缺乏关联性, 体系性差

高校中项目种类繁多, 可以说是高校生存样态的重要表现形式。项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如:课程项目、专业项目;学期项目、学年项目;课上项目、课下项目;平时项目、假期项目;校内项目、校外项目;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教师项目、学生项目;一般项目、重大项目;理论项目、实践项目;教研项目、科研项目;纵向项目、横向项目;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等。如此种类繁多的项目, 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 使之成为一个与专业学习和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项目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实践中, 这些项目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 存在关系交叉和多头管理现象, 项目之间往往缺乏有机联系, 显得零散甚至纷乱, 以下几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随机性。创业项目的选择具很强的自主性, 学生可依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来进行选择, 但自主性选择的同时也带来选择的随机性问题, 项目类型多样, 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的项目规划或项目库, 则这种随机性更为明显。

暂时性。因为在校生这一特性, 学生选择的项目一般都以自己在校期间能运转、实践为基准, 不能很好地放眼毕业后继续创业或行业发展, 因此项目一般都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毕业后项目也就结束了, 下一批学生则另起炉灶, 重新开始, 项目的连续性和长远规划性不足。

断隔性。断隔性是指项目没有社会的参与, 没有市场的融入, 与外界是断绝的, 是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时空内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断隔性是项目选择中的一个重大缺点, 一个没有行业企业协同、一个没有社会资本参与、一个没有市场接纳的项目注定是虚弱的, 最终也不会成功。

赵延忱告诫说:项目“在选择上要舍得花力气, 这样, 才能在干的过程中义无反顾, 才不会左顾右盼, 心猿意马”[1](6)。因此,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方面要牢牢抓住项目这一根基不动摇, 另一方面又要努力理顺关系, 使项目成为一个生长体系。

三、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创业实战阶段还是真刀真枪地“战斗”, 创新创业必须依托项目, 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一) 准确把握创新和创业两个关键节点

要理顺项目之间的关系, 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和创业这两个关键的节点。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密切, 既具有区别性, 又具有同一性,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业指开创新的事业的活动, 包括公司内部创业和创办新的企业, 本质上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加上建立新的组织, 换言之, 创新加上建立新组织。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在不少情况下, 创业的成败依仗创新的程度”[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 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这为把握高校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指导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指明了方向。“创新引领创业”,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 如果进一步展开,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创业以创新为基础, 创新以创业为指向。也就是说创业要有创新的特质, 创新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创新和创业之间兼具正向的矢量关系和逆向的反作用关系, 这也正是高校创业不同于社会创业之处。

(二) 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上述创新、创业之间关系的明确, 对于高校建立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有重要的意义, 纷繁复杂的项目可以整体归为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两大类。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的实际, 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结构见图1。

该实践平台内涵如下。

(1)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结构。结构区分为性质不同的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两部分, 项目是根基, 也是两者沟通与联系的纽带。与创新平台相关的有创新管理、创新教师、项目资助和孵化基地等关键支持因素, 其运行的范围主要在校园内。与创业平台相关的有创业管理、创业导师、项目资金 (资本) 、产业园区等关键支持因素, 其运行范围超越校园, 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 延伸至广阔的社会。

(2) 创新创业项目运行路线。校园中各类项目多元并生, 以创新为导向, 符合“创新项目”要求的遴选进入“创新项目”方阵, 予以资助建设;以创业为导向, 对进入“创新项目”方阵的项目进行遴选, 符合“创业项目”要求的进入“创业项目”方阵。进入创业方阵的项目前期进行创业训练, 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的项目, 提供资金 (或获得投资) 进行创业实践, 最后有生命力的项目进一步市场化, 获得资本支持, 成长为企业。

(3)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管理。创新创业教育中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重要问题, 创新平台与创业平台要素和功能有相对的界限:创新项目管理可以按科研的方式进行, 创业项目则须按企业运行的规律进行管理;创新指导教师主要以校内教师为主, 而创业导师则必须是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创新项目资金主要是学校资金资助, 而创业资金则与之有质的不同, 是创业资金甚至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可以由投资机构、企业和学校等资本组成, 这些资本承担风险, 也参与收益分配;创新项目主要在学校实验室、孵化基地完成, 而一旦项目成熟, 具备创业条件的, 则须进驻产业园区, 真正开始企业化的运作和经营。

因为项目的纽带作用, 创新项目平台与创业项目平台密切相关, 组织机构可以是一套班子分开管理, 教师可以是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创新创业基金, 专项管理, 孵化基地、产业园区可以合作、协同建设。

(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位置。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核心而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独立自成体系。另外, 创新创业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连接校园和社会、融合教学和实践, 因此,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也可以作为学校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在此体系中发挥主体或协同作用。

四、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意义

以上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以项目为根基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这对于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瓶颈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起来, 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

(一) 突出了项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项目是创新创业的具体承载, 资金、团队等因素都因项目而存在而发挥作用, 项目的质量和生命力决定了创业能否成功、能否做大做强。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的浅表性、虚拟性、宽泛性等生命基因匮乏、质量不高, 以及项目之间缺乏关联、体系性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甚至使大家丧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和信心。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遵循高校创新创业的规律, 依托学校原本有的众多项目, 充分突出了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根”和支点的意义。在实践中, 要大大强化项目的选择和评估, 实行项目化管理, 抓住关键链, 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4]。

(二) 形成了体系性较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对创新和创业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本文将创新和创业切分为两个相对明晰的阶段, 从创新、创业之间的正向生成和反作用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 创业以创新为基础, 创新以创业为指向, 勾画了从各类项目到创新项目到创业项目到企业生成的不断淘汰和优选的递进的生长路线, 使纷繁复杂的项目及其管理归于有序。遵循项目选择到企业生成的路线, 以项目为根基和纽带, 搭建了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两个平台, 并描述了两个平台的结构要素、功能及项目的运行路线。李家华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延伸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 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受教育者磨练意志, 积累经验, 增强能力, 铸就品格。一般而言, 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包括校内校外两个平台的建设,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模拟的市场是有限的, 但真实的市场却是巨大的。”[5]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 贯通了校园和社会两极, 使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由有限的校园模拟市场延伸至巨大而真实的市场。

五、结语

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紧紧抓住项目这一创业之“根”, 并从企业生成发展的角度理清其根源和根系, 这对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混乱和生命机制问题, 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相信是有益的。实践中, 各高校要抓住项目之根, 建立“创新”和“创业”的评价标准, 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和评估制度, 不断扬弃或修正, 使有生命力的项目能真正生根发芽, 走向成活, 实现成功创业;立足项目建立教学体系, 模拟公司运营, 使项目成为铁打的营盘, 不因一届届的学生毕业而中断项目之成长, 从而不断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档次。

当前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高等教育要提高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需要积极开门办学, 面向社会和市场, 因此, 以项目为根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和研究, 不仅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要积极以创新创业为引领, 密切关注创新创业, 思考如何由创新走向创业, 以提高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价值, 思考如何在创业的基础上创新, 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延忱.民富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2]许朗, 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9) :213.

[3]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 2007 (2) :27.

[4]汤力峰, 赵昕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链”及价值[J].教育探索, 2012 (8) :88-8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篇9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创新概念。他指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利润。从这一定义出发, 说到创新, 可以是技术方面的创新, 可以是营销方面的创新, 也可以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等。

那么什么是创业呢?所谓创业就是识别和抓住商业机会, 创建企业和发展企业。创新与创业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新办企业, 如果没有任何创新, 只是一味模仿, 很难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大企业如果不能容纳和鼓励创新, 则有创意、有想法的员工很有可能会离职去创业, 大企业本身的发展就会停滞下来。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 只有通过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这个载体才有可能。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来说, 大多缺乏雄厚的资金和物质基础, 他们在资金、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劣势, 而年纪轻, 接受新事物比较快, 条条框框的约束相对较少, 不容易循规蹈矩, 这正是他们的优势。用创新的思维去创业, 用创新的技术提供产品与服务, 创业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而没有创新, 失败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这些正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经常要放在一起讲的重要原因。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思维和精神, 其次就是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技能, 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使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 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建设者。有条件的学生在毕业后立即创业当然也可以, 但更多的学生可能是工作若干年之后, 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行业知识积累才去创业, 这更应是常态。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 课程定位出现偏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就提出:“高等学校, 必须将创新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现在的导向似乎与此有偏离。1998年, 全国高校招生108.3万。2014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随着这十几年大学的普遍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教育部于2010年5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更看重各种创业赛事, 比赛拿奖似乎更能给学校争光。而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若干年的情况来看, 拿奖的似乎最后也没把企业真正做成。

2. 师资力量薄弱不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 很多教师都是原来讲授经济类、管理类课程转过来的, 也有少数是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师转过来的。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 大家都还在逐步摸索中。比较有名的是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承办的大学生KAB (Know About Business) 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 还有南京审计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等, 这些都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方面教师的培训做出了贡献。但与其他课程相比, 创新创业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可能更强调实践经验, 而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 在企业从事过几年工作再来高校的很少, 而对创新创业确有感悟和心得的就又是少之又少。加上很多学校表面上是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实际上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却是很多骨干教师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的“偏门”, 这些都使得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规范

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偏重于创新, 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则偏重于创业。偏重于创新的, 可能在如何开发创新潜力方面讲得较多;偏重于创业的, 可能在如何组织团队、如何进行营销、如何编制商业计划书方面讲得较多。对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 有些高校把创新管理设为必修课;对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 创新创业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的, 而这些课有很多又与创业大赛等有关比赛挂钩, 似乎了解和撰写商业计划书成了选修课的核心内容。

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1. 真正从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到今天, 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是浩如烟海, 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比较全面地掌握。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 一个人即使不知道某一个知识点 (即使是其所学专业领域内的) , 假如需要的话,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区论坛、网络视频等途径比较迅速地学习。所以, 在当今时代, 掌握存量知识的重要性相比三四十年前已经大为下降。发现新知识, 有所创新, 已经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标志。从另外一个方面讲, 创业的活跃程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从微软到facebook, 很多卓越的企业都是年轻人从小企业做起发展而来的。创业实际上比一般的找工作就业需要更高的素质和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耐挫折能力。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应是当代高等教育无法忽视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 不要把眼光过多地放在创新创业赛事上, 好像不拿几个奖,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没什么成绩一样。

2. 建立骨干教师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育人,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所说:“大学首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大家对大学的定位有一个误区, 那就是过于强调创新成果、论文数争创一流等, 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给忽略掉。”现在的高校招聘, 过于重视学历与论文, 而从企业实务人才中引进教学人员太少。如果自己有过成功创业经历或者在较大企业做到中层, 而又愿意花较多时间来育人, 会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而另外一方面, 如果一个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强调论文导向, 那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付出较多心力的教师可能在论文发表方面不太突出而吃亏, 从而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 就是以模块化思想方法为指导, 将创新创业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 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 然后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 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至少应包括思维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法规等几个模块的内容。如果一个教师能胜任所有模块的内容, 那自然很好。如果每一个教师只擅长讲某一个模块, 那么如何分工协调就成了影响整个课程质量的关键。当然, 如果能经常请校外的创业成功人士来举办励志性的讲座, 也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之外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将给学生提供多元化成才道路的选择, 如能有效推广必将大大提高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注册、融资、税收、培训等诸多方面, 我们相信未来十年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创业的高峰期。

摘要: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明确规范, 课程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真正从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建立骨干教师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必将有力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开展,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定位,模块化

参考文献

[1]陈劲、郑刚编著.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4~25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10

创新人才的培养, 重在以人为本, 重在创新意识建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特质, 并培养其主动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事业相结合的能力。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走上创业之路的主要前提, 也是制约其能否创业成功关键的内在因素。在一个人的创新创业过程中, 首先需要其具有超越传统的勇气, 也要具有调动自身智力和潜力的能力。创新会有风险, 这需要大学生具有面对风险不退缩的胆量与果敢。创业可能失败, 这需要创业人具有面对失败不气馁的坚毅与勇气。这一切都需要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调整负面心理的能力。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促进心理健康, 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 其重要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调整能力。因此要创新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整能力实施培养。

1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正确认知能力

大学生在年龄上看似已经成熟, 但是因为久居“象牙塔”中, 对社会生活缺少足够的了解与认知。这样就会导致对自我、对环境认知与定位的不完全、不准确, 甚至形成不良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可对自我能力、特点进行全面合理的认知, 产生相应的自信心。有些大学生创业理想过高, 面对真实的环境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而有些大学生定位较低, 认为创新创业是极其优秀的人才才能完成的事业, 使自己过早地与此事业分离。这些自我认知与定位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要经过对环境和自身的科学分析, 给自我一个合理的定位, 并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创业计划。在这个计划中, 要相信自己是最适合最理想的执行者, 既不盲目地制造风险, 也不惧怕危机。通过合理的自我认知后, 创业的大学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 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战胜这样的困难。

大学生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创业伙伴进行认知。创业不是单打独斗就可以赢得胜利的, 团队的支持与付出永远强于个人的孤军奋战。正确认知同伴们的特点, 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信任队友、包容他人, 发挥各自的优点与才能, 促进事业的成功。

(2) 坚守高尚道德情操, 培养开朗乐观情绪

创新创业注重团结与合作。大学生坚守社会高尚道德情操是社会契约关系发展的基石, 是社会人与人互尊互信的前提。在创业过程中, 先做好人再做好事是众多企业人秉承的原则, 也是创业者能否受到团队内部以及同行业对手尊敬的重要因素。创业中会出现胜利的喜悦, 创业人要学会以开朗的心态去接受、去增强自信、去与合作人分享;创业中也会出现困难, 创业人要学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去总结, 不要怨天尤人, 更不能做损害合作人、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事。

(3) 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坚定的意志与绝不放弃的品质

挫折教育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要。目前的高校大学生是“90后”,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在和谐社会中, 受到家长与老师的加倍呵护, 缺少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机会, 这样容易对困难产生理想化的思想, 而当困难真正来临之时又会感到加倍的打击。令大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挫折, 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切实掌握知识并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 培养坚定的意志和绝不放弃的优秀品质。事实证明, 真正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创业者, 才能更加勇敢地去挑战风险, 更加深刻地理解成功的含义。

(4) 重视自我教育, 调动创新创业的兴趣与积极性

创业者通常是具有强烈自主意识、自控能力的人, 这是促使他们成功的优秀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他们创新创业的创造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把创新创业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和学习生活中的追求。总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是要培养出具有合理的创业目标、健康乐观的创业情感、坚定顽强的创业意志、积极强烈的创业动机的优秀大学生创业者。

2 提升心理调整能力

(1) 提升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学习心理危机排解技巧

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职场, 环境的变化会使得创业者处于心理波动状态, 会产生诸如焦虑、抑郁的情绪表现。创业者在压力下产生的这些心理问题, 也会转化为他们的行为表现, 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要学习应对这些心理问题的技巧, 提升心理状态调整能力。首先要仔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当心理问题出现时, 自己可以有效地判断, 不会产生自我恐慌, 也不至于使事态失控。另外, 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危机排解技巧, 可以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负面心理问题带来的影响, 使自己迅速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重新面对机遇与挑战。

(2) 加强创业实践教学, 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高校应多联系社会资源, 为大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创业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 高校专业老师、心理老师应及时进行跟踪与辅导, 指导创业者体验创业过程。这样可以使大学生脱离传统学业教育的束缚, 开拓视野, 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强化自强自立能力, 增加大学生对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对其心理影响的免疫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途径

1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创新与挑战的创业文化, 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高度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心, 培养学生开朗乐观、果断勇敢、坚定顽强的心理素质, 这与社会主流企业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这样的精神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者在面对机遇的时候果断把握, 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气馁,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百折不挠, 最终成功拓展市场、赢得客户、战胜竞争对手。因此, 融入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出高思想素质的大学生, 也可以培养出高心理素质的创业人。

2 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体, 如, 广播、电视、报刊、海报等进行创业素质的介绍, 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同时, 要研究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积极开发应用受学生欢迎的新媒体, 如, 网站、QQ、微信等, 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宣传中, 除了要普及基本心理健康知识, 还要着重针对具体案例教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创业心理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创业心理问题, 从而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创业意识的同时, 也培养出优秀的创业素质。

3 做好毕业生心理排查工作

毕业生是特殊群体, 要做好毕业生心理排查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也要高度关注有创新创业抱负的同学, 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创业伊始, 大学生都会意气风发, 当遇到困难时, 他们可能会出现紧张与焦虑等情绪。辅导员及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帮助并指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辅导方式可采用团体辅导为主、个体咨询和朋辈辅导为辅的策略。“团训”可涉及抗挫折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多方面。通过培训可培养创业大学生积极心态, 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增强他们成功就业的自信心。

4 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建设, 可以营造出健康、积极、务实的校园创业氛围。这样既有利于培养适合高水平科技创造的研究型大学生, 也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业型大学生。良好校园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 也可使大学生获得舒适的心理生活空间, 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主性强、精力充沛的特点, 使他们能真正从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找寻到快乐, 在提前感受社会压力的情况下, 学会抗压、减压、排压, 并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需做到从上到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领导要在办学理念上融进创新创业的概念, 教师教学中要更多地结合社会的最新创新信息。院系要多组织创业实践、模拟项目运作等校园活动, 使同学们增强创业意识。

国内一些重点高校以及特色学院已经在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上做出了众多有意义的尝试。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促互进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养与实践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校园与科技园共融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以及受到李克强同志称赞的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校园文化。这些校园创业文化对国内其他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梅.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06 (2) .

[2]干旭.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增刊, 2005 (5) .

[3]韦光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拓展与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4]王鑫明, 张艳沁.创新创业文化与思政教育对接的综合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7) .

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地” 篇11

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高校、社会、家庭、创新创业者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扮演合适的角色,光靠高校唱独角戏,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就高校而言,第一,要开好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只有解决好这一首要问题,才能避免学校着急、学生冷谈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第二,要完善政策,做好帮扶。解决好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如使休学创业、创业可兑换学分、创业后回学校读书等政策在程序上便利化、可操作化;同时尽可能设立学校创业孵化器、创业园或创客空间,帮助有热情有创意但缺乏活动地方的团队蓄电、增血,也就是常说的“扶上马”再“送一程”。第三,要聘好创业导师。给创业学生针对性强的创业指导。校园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很重要,大学中的创业课程学习也必不可少,但创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创意都需要具体的“一对一”式的专业指导,而这些只能由富有经验的企业界专业人士来完成。聘好创业导师,一条管用的经验就是首先要重视并利用好校友资源。

@孙冬梅(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在众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因素中,笔者认为以下三个因素需着力解决好:一是加强创新精神的培育。我们所说的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因此,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精神的培育融入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二是着力营造成熟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应该把产学研密切合作培养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环节,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环节的无缝对接。实行弹性学制,可以确保有创业意愿和潜力的学生对创业项目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三是完善有关促进师生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这样可以培养和吸引更多具有成果转化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四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应开设团队形成方法、获得技术支持和资金筹措途径及技巧等实务课程内容。

@邱晓飞(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今年中国社会的热词,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高校首先应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非直接帮助其创业。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教育,其依然隶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不能仅仅看作是创业技能的传授,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创新性人格的塑造。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依托专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研讨、课题汇报和课程实践等专业教育各个环节都应该成为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根基和载体,高校要着力研究专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其次,搭建创新创业的综合教育体系,如创新思维课程、创业大赛、众创空间、企业家论坛和创业服务工作坊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帮助学生产生不断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在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实践中塑造其创新性人格和企业家精神。需要指出的是,高校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急功近利地以短期内学生参与创业数量来评价自身的教育成果。

@铁 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 篇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越来越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实验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型人才除了应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外, 还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实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然而, 目前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 使得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这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 对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增加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成绩在整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基础实验课的成绩占整门课成绩的比重较低, 会使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实验课, 认为只要理论课能过关, 这门课基本上就能过关了, 于是不重视实验课的课前预习和思考, 实验过程不求甚解, 不会做或做不下去就抄别的同学的实验数据, 最后蒙混过关, 实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把实验课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一定程度, 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 从而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实验。

二、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应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种主要形式, 这两种形式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两者都不可缺。

1.重视验证性实验, 增加学科前沿知识。验证性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最基础的部分, 也是和理论教学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如果连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都没有很好的完成, 所谓创新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空谈。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方法, 熟悉了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和电子电路连接的基本过程, 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才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智慧的火花, 才能完成难度更大的综合设计项目。在教学中要重视验证性实验, 同时增加一些代表本学科前沿领域或从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实验,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2.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设计和调试的电路规模较大, 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例如设计简单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简单的交通信号灯、简单数字频率计等综合设计项目,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独立进行设计与安装调试。学生接受任务后,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构思设计总体方案, 然后进行基本单元电路设计,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计算参数, 设计原理图, 最后进行安装和调试。实验整个过程中,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综合设计性实验虽有一定的难度, 但很受学生喜欢, 能使学生从应付实验变转为主动参与实验,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1]。

3.增加集成电路应用实验。当今社会, 集成制造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体现这一科技发展新水平, 并且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要求, 在实验的安排上, 必须删除一些陈旧、单一, 且与实际发展脱节的实验内容, 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合进实验内容中。体现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上, 就是要增加集成电路应用实验, 减少分立元件电路实验。如在做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时, 可以将“串联直流稳压电源”、“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实验等以二极管、三极管分立元件为主组成的实验内容, 代之以“集成稳压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等集成电路元件为主的实验内容。通过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学生拓宽了视野, 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全面施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实施方法的开放和实验场地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设计课题的多样性, 学生可自选课题或自命课题进行设计和实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实施方法的开放是指实验中不强求教学进度和实施方法的一致性, 而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场地的开放采用定时定向开放、定时开放和定向开放3种模式。定时定向开放是指为确保基本教学内容的有序实施, 由教务部门统一计划定期向有关教学班开放;定时开放是指在计划时间外的空档时间对所有学员进行预约开放;定向开放是指实验室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放[2]。实行实验场地的开放充分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安排和支配时间。

1.实验指导改“细”为“粗”。以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提出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启发中观察和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设想, 结合实验进行探讨, 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

2.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开设实验专题,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专题查阅资料、确定方案, 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路装配、调试、数据测量和数据处理, 最后写出有分析的实验报告,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这里结合实际情况, 列举我校一项典型的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它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 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 提高创新能力, 本科各年级均可申报。以四川大学为例, 2015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共计约2000项左右, 按项目级别来分, 其中国家级项目100余项, 省级项目200余项, 校级重点项目200余项, 校级一般项目400余项, 校级项目900余项;按项目类别来分, 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100余项, 创业训练项目100余项, 创业实践项目10项, 科研训练计划项目800余项。所有立项项目涉及的学生人数多达数千人, 他们都是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不仅如此, 项目的涉及面也十分广泛, 可谓包罗万象, 以笔者所在的电子信息学院为例, 如“基于2F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演示系统”, “WIFI智能LED一体化路灯”, “基于DMD的多元探测成像系统的设置”, “‘Myflycycle’———自行车电子手环感应锁”等, 都是集多样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典型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 相信学生不仅在综合实践能力上会获得提高, 更重要的是能够借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电子科学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高校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及实验场地软、硬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使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回归其应有的地位, 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使其将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竞争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能力的必修环节, 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作者通过切身的教学体会, 从引起学生足够重视,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三个方面对改革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焕然一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在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 胡敏.对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3 (2) :83-86.

[2]杨义军, 李素文, 陈红丽.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开放式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22 (1) :124-126.

上一篇:动态适应理论下一篇:医院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