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2024-09-22

班组文化建设的正能量(精选4篇)

班组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篇1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只有深入到班组,落实到班组,才有可能真正出成效,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与体系。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对于企业而言,正有类于红军的“支部建在连上”。它之于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都将提供极大的正能量。

但是,如果我们把班组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仅仅局限于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又是很不够的。班组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员工构成的,班组文化建设也要落实到这些个体,其成果也要通过这些个体来体现。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同理,要不是个体的员工都具有文化追求意向,班组文化建设也会成为一种硬性的摊派,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班组文化建设还应当着眼于人,着眼于员工,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应当是育人:塑造新一代企业人的形象。

主体意识

员工的主体意识关系到自身与企业关系的定位,亦即关系到自我身份的确认。是把自己当作企业的积极能动的一员,还是仅仅作为一个雇佣者,被动打工而已,这将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心态,影响到员工的敬业心,责任感、向心力。因此,培养员工的主体意识应当成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的“乐安全、乐工作”首先就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是一般性地对班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技能培训而是着眼于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员工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在企业中的地位。在他们设置的调查问卷中,开宗明义就显现出这一指向,例如“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是否得到单位认可”“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态度”“工作中的归属感”等等问题,对班组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心态和主体意识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而班组员工通过回答这样的问卷,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提升了主人公意识。

大多数员工对这些问题的正面回答,也增强了试验研究所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的信心。毕竟,有了良好的工作心态和主体意识,在工作中就会更注重安全,更注重安全技能的学习、训练,更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快乐。否则,带着很强的负面心理情绪工作,何“安”可依,又何“乐”可言?从主体意识这个源头抓起,正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方向。

励志意向和团队精神

供电局班组员工中青年人较多,不少人还具有高等教育学习背景,他们有很强的奋斗、上进之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提高工作技能,或提高薪酬待遇,或提高岗位级别,甚至成为领导管理层。

“乐工作、乐学习”的一个题中之意,就是通过班组文化建设,提供励志正能量,激励这些青年员工通过工作、学习上的努力,开拓自己的发展前程,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南网梦·我的梦”。同时也利用班组文化建设这个载体,对青年员工进行工作技能和安全措施培训,为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铺垫扎实的基石。

班组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团结互助。在江门供电局试验所的调研报告中,大多数员工都对班组有很强的归属感,对组织有依存性,这表明班组员工是具有团队意识的。不仅如此,在业余生活和文化建设活动中,多数员工也不排斥集体活动,甚至还希望能组织一些活动。

因此,班组文化建设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强化班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凝聚班组团队精神,使员工在和谐的团队氛围中“乐安全、乐工作、乐学习、乐生活”。

审美境界

一提到审美,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观文赏艺,似乎与实际的日常生活颇有距离。实际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审美活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处处展现出生活审美化的图景。审美最主要的特征是带着精神愉悦去欣赏对象,或者是由于对象的欣赏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只要你保持着愉快的心境,乐观的精神,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周围的人和事物,包括你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你就处在一种审美状态之中;当然如果你还能进行有意识的艺术欣赏或创造,那就更上一层楼了。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境界,班组文化建设无疑应当向此努力。

文化不是靠强制推行就能建设好的,它往往是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力量,在无形中影响和陶冶着人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组文化建设,非常忌讳强行的组织,硬性的说教,这样做犹如会场搬家,员工们在业余时间也还要被迫去接受枯燥无味的“教育”,结果使得人们对班组文化建设彻底失去兴趣,甚至十分反感。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在班组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上,作了多种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使班组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运转。

娱乐与育人。

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把班组文化建设的方式确定为“寓教于乐”,采用青年员工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班组文化建设。根据所内条件,他们腾出房间,建立了活动室,摆放各种娱乐器材,吸引员工前去活动。同时,在活动室安放了各种书籍,让员工在活动的间隙能读读书,开卷有益,于无形中得到精神的滋养。此外,他们还辟出一个“乐安全”空间,播放安全生产影像,尤其是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的悲剧,使员工于耳濡目染中自然留下记忆。这种方式很受员工欢迎,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个体与群体。

当代青年一般都有较强的个体意识,不太喜欢强行组织的活动,尤其是业余时间,尤其反感,所以班组文化建设在活动形式上一定要认真考量。一方面,要尊重员工的个体意愿,避免强迫;另一方面,既然是班组文化建设,那么集体活动便必不可少,否则,一味的单个活动,就成为一盘散沙,班组文化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的方式是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内容则在“乐安全、乐工作、乐学习、乐生活”中选择其中一点。为了使集体活动更有吸引力,也更体现团队的凝聚力,也可以邀请家属参加。

自由与规范。

班组文化建设要尊重员工的个体自由,避免强制性,但并不等于没有任何规范。集体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规范性,只是这种规范需要征得大家的同意,并且引导大家去遵守。对此,供电局班组员工已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员工都认可班组文化建设中集体活动的必要性,只是对于是定期还是不定期进行班组活动,不同班组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其实不必强求一律,各个班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既然是集体活动,那就要形成必要的规定,并且实施。

引导与激励。

班组文化建设需要引导,包括建设方向、价值取向的引导,建设内容和目标的确立,班组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的发掘、培养,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探寻,建设过程中的扶持、提点,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建设效果的评估考核等。同时,为使班组文化建设能持续地开展,也还需要激励。引导和激励是领导层必做的工作。班组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在班组员工,但此项工作能否做好,收到实效,领导层负有极大的责任。领导层首先要有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建设,在企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夯实企业的文化底蕴,才有可能抓好班组文化建设。同时,领导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解决他们的切身困难,员工才有热情投入班组文化建设。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景色也是无动于衷的,同样,不受尊重的员工对再好的班组文化建设图景也是不会有兴趣的。搞好企业班组文化建设,需要企业领导和班组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像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一样的班组文化建设实践和经验的出现,班组文化建设一定会开出灿烂的企业文化之花。

班组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篇2

1、即使再苦在累,只要坚持下去,你就看到属于你的风景。

2、如果失去坚持不懈的意志,那么困难就会给你戴上各种枷锁。

3、希望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到,而是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永恒。

4、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

5、在成功的道路上,坚持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要坚持,再来一次。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已经过去,所以在哪跌到了,就在哪爬起来。

6、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如果有,那么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头看看第一个秘诀。

7、无论多高的山,只要坚持往上爬,那么总有一天将会登顶。

8、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9、想达到梦想,就必须有所改变,才能发达成心中所想,所以需要你必须先去行动,并且学会坚持。

10、坚持是什么?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是通往胜利的桥梁!

11、努力会有收获,坚持才能成功。

12、靠着坚持,能够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13、不能因为生活的历程漫长就让你的脚步停了下来。

14、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梦想,也许有的梦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世界正是有了梦想,才有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请坚持你的梦想,哪怕有多么渺小。

15、尝试过坚强的人都经历过无数的困苦,都面临过非常人能承受的恐惧,都避免不了插入心扉的绞痛。正因为这极强的.坚持,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人心,毅力在不断的坚持下愈战愈强,使信念镀上一层百箭不侵的毅力盔甲。

16、世间有一财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似耀眼的剑刺破迷茫的天,如磅礴的水冲开前方的困难,又像崎岖的路,引你走向胜利的彼岸。它就是坚持。只有坚持才胜利。

17、失败和挫折就像是一座座高峰,只有坚持努力攀登高峰的人,才能把它踩在脚下。

18、达到重要目标有两个途径就是努力和毅力。努力只有少数人所有,但坚韧不拔的毅力则多数人均可实行。

19、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

20、滴水可以穿石,不是因为其力量,而是因为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21、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22、人的一生,贵在坚持,重在执着。

23、只有坚持,才能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只有坚持,才会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只有坚持,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

24、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终就会有成果的。

25、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

26、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7、信念虽然不是钢铁,但是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

28、人只有坚持不懈爬到山峰上,才能看到远处那么多高峰。

29、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论微文化生态下的正能量效应 篇3

1 正能量传播的必然性

2012 年, “正能量”稳居“十大流行语”排行榜的榜首, 毫无悬念地成为那年网络最受欢迎、最具有力量的词汇, 更是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力量的呼喊“。正能量”的走红不是偶然, 而是千百年来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正是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过后的一种折光反射, 是中国人普性的一种社会心理, 也是我们中国本身所蕴含一种浓厚的文化史底蕴。这是传统文化的复归, 是中国人民追寻传统道德的呐喊。

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滋生了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一方面价值观发生了偏离, 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 以金钱和名誉标榜着成功的代言人。另一方面,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信任危机、民生问题、心理健康、食品问题、环境安全、民主法制不健全等各式各样问题的涌现, 导致国民普遍出现了困惑、迷茫、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负面情绪。这一切困扰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并逐渐吞噬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充斥这种不健康的情绪终于爆发了。那年, 2012 年, 全球经济衰退。《咬文嚼字》公布当年“十大流行语”“, 正能量”位居榜首。这是中国人潜伏已久迷失内心的呼喊, 这是中国人在对“正能量”的期盼渴望, 这是13 亿中国人的人性回归, 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归的一种祈盼, 这是在呐喊。我们都需要这种力量来激励, 社会发展离不开正能量的引领。

2 正能量传播的积极意义

正能量原始物理和天文的科技术语, 而真正把正能量这个词语引入大众视线的是来自于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 他在《正能量》一书中, 将正能量描述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让正能量迅速走红的确是源于一篇博文———“点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这篇博文讲述的就是一群草根英雄, 参与当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手的活动远渡重洋。这里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江·哈力克, 他资助20 多万元为贫困学生, 还有参与2012 年7 月21 日北京暴雨救援的百余名农民工, 还有“托举哥”等等。这些都是在最为平凡岗位上的最普通的老百姓。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有一股巨大的能量, 并能给予我们阳光, 给予我们力量。

正能量代表一种健康文化, 一种积极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如今, 这个极富时代感的“正能量”已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积极的、愉悦的、充满自信的、乐观开朗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爱心的人和事, 都是“正能量”。不管在什么社会, 我们都需要正能量。不管是我们个体本身也好, 还是社会整个环境也好, 都应该把他作为我们提倡和宣扬的永恒主流风尚。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正能量”。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在经济、科技、军事的前进中我们却忽略了文化方面的同步建设, 精神文明生活滞后于物质生活的现象普遍存在, 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不讲信用、欺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道德沦丧的群体成为社会公害, 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步伐。当今更加需要建立属于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来维系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前进的方向和归属。所谓精神家园, 说到底其实就是国民的信仰问题。毋庸置疑, 公民道德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基本信仰, 公民的道德水平, 就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 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提高公民自身的德性, 引领和示范道德典范和道德榜样, 激励人们弘扬美德、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 是当今社会德育建设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正能量”的流行及呐喊, 使人们追求向善的生活, 加强自身德性的建设, 不是依赖于强制性的规范和法律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而是自觉遵守的一种文明行为。依靠人们的自觉、自律和自身向善的德性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不是通过他律来阻止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 让中国梦早日实现, 温暖整个社会“。正能量”能够激励人们的斗志, 重拾人们的精神。那些敢于与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敢于与社会恶势力做斗争的人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道德榜样, 就是我们前进方向的指路人“。正能量”给予我们力量, 让我们从被动消极转变为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社会文明建设的进步需要“正能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的良性发展, 离不开向上的精神, 离不开正能量的思想引导。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办公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 手机网民的不断增多, 应用网络平台加强思想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正能量”, 正是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使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经验, 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从而推动整个精神文明的建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3 正能量传播的社会效果

正能量的传播关乎一个国家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 关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纵观这几年各类媒体的市场回头, 从“走转改”活动到“我是建设者”身份, 无不在倡导着作为媒体及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首先, 从媒体环境来讲, 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 要坚守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思想阵地, 积极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特别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 不仅有着超庞大的用户群, 而且有着超强的互动性, 抓住广大网友的碎片时间, 把最重要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 让传播正能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

其次, 从媒体工作者来讲, 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要和诣要稳定就离不开以正能量宣扬为主流的环境支援。从近几年各类媒体报道的“最美”现象, 点赞的举动, “草根英雄”和助人为乐的“活雷锋”的宣扬, 暧新闻的报道等等。道德的力量在不断传递和积累, 显然已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正所谓:品德高尚的人, 受人敬仰;文明和谐的社会, 让人向往。国家文明的建设离不开道德风尚引领, 社会的发展少不了道德这股“正能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既要有物质的丰富, 又要有精神的富足。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 看得见的是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善行义举, 看不见的是人们对道德不懈的追求。但应该看到, 我国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 微善聚成大爱, 溪流汇成大海。正能量没有国界, 如果每个人都通过互联网传播正能量, 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大发展, 以“微”字打头概念和现象形成的微文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角, 以积聚的力量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态度、观念, 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一种微文化, 并在这种微文化生态下彰显了正能量传播的效应。

关键词:微文化,正能量传播,道德,媒体

参考文献

班组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篇4

一、篮球运动促进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

首先篮球运动可以使参与者更加健康, 在娱乐的过程中可以解放身心、减缓压力和培养自信心, 并且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 在进行篮球运动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篮球运动项目训练中, 需要做到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在此同时身体的各部分必须要承受更加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 这也就伴随着无形中刺激了各器官系统, 间接地提高了免疫力, 因此篮球运动可以促进参与者更加健康;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 便于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篮球运动时需要调动身体各部分的身体积极性, 比如:手脚的灵活配合、躯干和四肢的合理运用等, 然而我们在进行战术和技术的高效结合时无疑对大脑智力发展也是有利的;在校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会遇到各种压力和困难, 这时完全可以参加到篮球运动中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在新的运动环境中结识新的朋友, 学习其优点, 便于培养自己个性。

二、篮球运动促进大学生体育风尚的形成

大学生的体育风尚指的就是在这所高校中盛行的体育锻炼规律和习惯, 其中包括该高校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大学生的体育风尚的较好的话, 其学校的精神面貌就会高一个档次, 师生之间乐观、开朗、健康、积极向上, 学生学起来高兴、老师工作起来轻松, 也有利于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三、篮球运动有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更好实现

在百度百科中, 学校体育目标的解释是增进学生健康,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明确的学校体育目标, 将给予教练员无限的压力和动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前所未有的运动热情, 而且在篮球运动过程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能力, 可以更加充沛地挖掘属于集体的潜能;广大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体育目标的实现, 这样自身体育目标和学校体育目标相结合, 还能促进校园体育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在篮球比赛中, 比如代表班级参加校、院两级的篮球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篮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大学生正能量

在我平常篮球训练过程或对温州大学现阶段篮球运动学生参与调查中发现篮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学生正能量, 养成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奋斗的顽强品质。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各行业的快速崛起, 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滋生出很多负面的东西, 比如: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会使学生自信心受挫, 如果我们面对这种挫折和失败不能正确处理, 而是逃避或者盲目抱怨, 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就缺乏了主观能动性。篮球运动是作为园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动过程中不仅仅起到基本的健身作用, 而且能造就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在篮球锻炼中学生可以客观地面对运动中的得失, 理性地面对比赛的胜负。参与者在比赛中为了自己团队的胜利可以进行团队协作、激烈对抗, 帮助其造就一种为了达到目标持之以恒的毅力。

五、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遵守校规校级的习惯

篮球运动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 运动员只有在规则范围内展示自己的运动技术和鲜明个性, 裁判员只有秉公执裁比赛才能更加趋向公平和公开。当运动参与者超出规则的红线, 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如:记犯规、罚球, 甚至被驱除赛场, 当大家热爱这项运动在参与过程中就会遵守属于这项运动的一系列规则, 而这潜意识里就培养了大学生在校园生活遵守校规校级的意识, 体会那种有运动自由而不是绝对自由的意识。

六、篮球运动对培养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正面作用

这里主要体现在篮球比赛中, 因为要代表班级或学院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每一个篮球参与者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再加上篮球比赛参加人数较多, 在比赛前期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篮球队员训练, 这过程中怎样有组织、有纪律地组织成一支“亮剑”般的运动至关重要。特别是现在校园中盛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篮球协会等, 虽然依靠团委, 可是更大程度上依靠部分学生对篮球的挚爱和日常篮球习性构建基础。又通过该团队之间良好的默契和集体荣誉感长期生存, 所以, 大学生能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养成大局意识, 在团队比赛中服从组织的安排,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七、参加ZUBA增强了学生集体至上的体育道德

上一篇:医学项目下一篇:智能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