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应用

2024-08-01

抗菌素应用(精选12篇)

抗菌素应用 篇1

抗菌素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在控制与治疗畜禽感染、多种传染病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极大地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抗菌素的不规范应用, 如:抗菌素的盲目使用 (不论什么病“一刀切”上抗菌素) 、剂量的不断增加、配伍不当、错误的给药途径如青霉素G饮水治疗感染等给畜禽带来不良反应, 同时造成治疗的失败, 如:抗菌素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耐药性的产生及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 同时给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害隐患, 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也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抗菌素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控制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1 严格掌握抗菌素的适应症

正确诊断是选择抗菌素的前提, 有了正确的诊断结果才能确定其致病菌, 从而选择对其病原菌高度敏感的抗菌药物。由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 选择抗菌素药物较为简单, 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可考虑联合用药, 由病毒及真菌引起的疾病则用抗菌素无效。

2 了解抗菌素的特性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不同的抗菌素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 其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不同, 用法及用量也各有不同, 因此在临床用药时要根据药物的剂量、给药的途径、疗程及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对抗菌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效果, 剂量太大可造成浪费, 严重者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者剂量应增大, 磺胺类药首次量应加倍, 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用量。

抗菌药物的治疗疗程应充足, 一般细菌感染可连续用药3~4d, 症状消失后再巩固1~2d, 以防复发, 磺胺类药物可达7d左右, 对于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病、猪气喘病应延长疗程。临床用药时应考虑它所作用的靶器官。如治疗肺部感染可选用蒽诺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等, 而脑部感染应首选磺胺类药。

合适的给药途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严重感染及全身感染者可进行注射给药, 消化道疾病以内服为宜,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3 避免产生耐药性

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 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单一耐药性发展到多重耐药性, 由动物耐药性发展到人类耐药性,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细菌的耐药性, 决不滥用抗菌素。

属于可用、不可用的尽量不用, 对于发热原因不明和病毒性疾病不可应用抗菌素。

用一种药物能治疗的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严格掌握适应症, 用量要足够, 疗程要适宜, 对于慢性传染病需长期投药的可交替使用不同的敏感药物。对于耐药菌株感染的应进行药敏实验。

4 防止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各种抗菌素和磺胺类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肝肾、造血系统等方面。反应的程度与药物的用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如长期或大量使用四环素、链霉素、新霉素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 大量使用庆大霉素、磺胺类药时可导致肾功能紊乱, 刺激性药物注射易引起局部炎性反应。

过敏反应:某些抗菌素如青霉素类、氯霉素、先锋霉素可导致动物出现过敏反应, 在临床应用中应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二重感染:多发生于应用广谱抗菌素或多种抗菌素联合用药时。

防止影响免疫反应:某些抗菌素如氯霉素和磺胺药对活疫苗的主动免疫产生干扰作用, 因此接种疫苗特别是活菌苗接种前后7d不宜使用抗菌素。

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期限及停药期:每种抗生素都有一个使用期限和停药期, 掌握它们的停药期有利于指导我们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药物残留。

5 抗菌素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强疗效, 减少毒性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但不注意抗菌药物的理化特性, 也可能出现拮抗作用,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5.1 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临床症状

病因不明、病情危急的严重感染或全身败血症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需长期用药为防止耐药性可进行联合用药。

5.2 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相互间的作用

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增强作用如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合用。速效抑菌药与抑菌药慢性联合应用可获得相加作用, 而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作用明显减弱如青霉素和氯霉素的合用。

5.3 在联合用药中应注意配伍禁忌

在混合使用药物时应注意配伍中出现的反应, 它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及药理等方面的反应。以观察是否出现沉淀、变色、变质等现象。如青霉素不宜与四环素、磺胺类、庆大霉素混合使用。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混用易引起中和反应等。

5.4 临床应用抗菌素时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结合对症疗法, 加强护理, 增加营养补充体液等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滥用抗生素对人类的健康危害

食源性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威胁。

药物残留可引起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如使用氯霉素、痢特灵等。

引起中毒反应, 如使用含盐酸克仑特罗、苏丹红等药物饲养的畜禽可引起急性中毒, 危及人体的生命安全。

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儿童食用激素类动物产品可促进性成熟。

污染环境, 绝大多数药物排入环境会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虫造成影响。

7 合理使用中草药

加速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 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酶化剂、中草药及植物提取物等。某些中草药具有抗微生物和抗应激, 促进生长作用并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品质, 如大蒜、白头翁、黄芪、马齿苋、黄连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黄酮、萜、挥发油、多糖等多种中草药活性成分有明显抗病毒作用, 如黄芪多糖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白头翁等对细菌性痢疾有明显的疗效。

抗菌素应用 篇2

及整改计划

妇产科主要以孕产妇及妇科应用抗生素,主要以预防和抗感染为主的应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抗菌素的选用不合理,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合理选用抗菌素,比如:头孢曲松钠只用于严重感染的疾病,我科用于剖宫产术后。产科抗菌素的应用主要为预防性用药,不存在感染的,不需要用此抗生素。

2抗生素的疗程不合理,术后抗生素应用3-5天即可,无需一直用到出院

3在使用一种新的抗生素前,不去查看药物说明书,比如,药物的半衰期,副作用等。

4认为价格昂贵的抗生素就是有效的。5对于有感染的非感染的疾病,都用抗生素 整改计划:

1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尽快及时改进,正确合理使用抗菌素

2应用抗生素必须掌握适应症,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3根据病情,合理优先选用一线有效药物,也可选用联合用药 4在使用一种新的抗生素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

抗菌素应用 篇3

【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抗生素的应用状况以及葡萄糖球菌的耐药情况,并对儿科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数据库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结果: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平均使用率达9096%,而且某些单品种抗生素使用较多,微生物送检率达9129%;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性可达880%以上,对万古霉素尚未产生耐药性,辛内吉及呋喃坦啶耐药性较低,低于10%;抗生素二联用情况也比较常见,占3583%,三联及以上联用情况尚未出现。结论:儿科抗生素使用率比较高,而且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也较为普遍,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此引起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保证疗效的同时,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葡萄球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4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ediatric antibiotics and resistance of glucose cocci, and the pediatric antibiotic use rational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results.Method Retrospectively analyses the antibiotic application status and staphylococci resistant to different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By the table we can know that pediatric antibiotic had a high usage,it can up to an average rate of 9096%,and some single-species had a higher usage; Submission rate of microorganisms was 9129%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to antibiotics ,such as penicillin, erythromycin, was up to 880%,it did not show resistance to vancomycin,Furadantin resistance is low, less than 10%;combined with two antibiotics situation is more common, accounting for 3583 %, more than triple conjunction with the case and has not yet appeared.Conclusion Pediatric antibiotic usage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situation is more common, clinical staff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to ensure efficacy while enhancing the preven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Keywords: pediatrics; antibiotics; staphylococci; resistance

抗生素自从诞生以来为世界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儿科抗生素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儿科抗生素有被乱用情况,导致一些耐药性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为了指导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且对葡萄糖球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实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数据库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住院人数5380例,儿科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历823份,其中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历4847份,葡萄球菌来源于儿科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葡糖球菌(血液、尿液、痰液、咽拭子、穿刺液、脑脊液等),同一患者同部位选取其耐药性最强的一株。选取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2作为质控菌株。

12方法利用数据库统计以及数理软件对儿科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试验,菌株的分离与培养严格地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配套鉴定板和药敏板实施鉴定以及药敏试验。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构成比。

2结果

21儿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儿科抗生素平均使用率为9096%,且主要是二联应用,微生物平均送检率为9129%。具体见表1~4。

22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情况临床标本中分检出642株葡萄球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5078%,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性可达880%以上,对万古霉素尚未产生耐药性,辛内吉及呋喃坦啶耐药性较低,低于10%。具体见表5~7。

3讨论

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儿童占儿童死亡率的63%,而死于感染后滥用抗生素的比例逐渐增高,已占死亡的第4位[1]。而且我国儿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处方率高,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加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普遍存在[2]。儿童在临床中属于特殊人群之一,其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成年人更为敏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潜在的危害更大[3],抗生素在儿科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了细菌广泛耐药性情况的产生,并且浪费了医药资源、使抗生素的有效的使用年限被迫缩短,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耐药性的产生,将会导致新抗生素的研发生产,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损失,而且有可能副作用更大,并且加重了患者医疗经济负担。总而言之,抗生素的滥用,会诱发许多细菌耐药性,从而导致机体的二次感染,继而引发社会危害。对于儿童而言,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衡,破坏儿童免疫器官生长发育,使儿童自身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对新生儿,更应该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4]。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五个正确为依据进行用药,包括正确地选取抗生素种类、正确地确定用法用量、采取正确的给药途径、选择正确的疗程及正确判断治疗终点[5]。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状况以及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由调查表可知,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还是相对较高,平均使用率达9096%,而且某些单品种抗生素使用较多,微生物送检率达9129%;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尚未产生耐药性;抗生素二联用情况也比较常见,三联及以上联用情况尚未出现。

综上所述,儿科抗生素使用率比较高,而且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也较为普遍,而且调查中发现静脉给药情况还普遍存在,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此引起重视,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自身特异性,按照口服>肌注>静脉注射的顺序合理应用抗生素,保证疗效的同时,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明成,王立霞,李素环,等.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及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650651.

[2] 谢红,周娟,刘芳,等.儿科抗生素使用与常见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9):8,10.

[3] 王娅能.儿科抗生素应用在药师干预前后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91.

[4] 田刚.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47148.

[5] 洪永星.加强合理用药规范儿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29822983.

抗菌素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20例择期手术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上消化道疾病160例,包括:贲门癌72例,胃癌72例,胃溃疡8例,胃神经纤维瘤8例;其中男112例,女48例;年龄31~68岁,平均(53.7±10.76)岁。下消化道疾病160例,包括:直肠癌64例,结肠癌48例,溃疡性结肠炎40例,回肠平滑肌瘤8例;其中男80例,女80例;年龄42~67岁,平均(54.00±8.88)岁。

1.2 方法

分别统计每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给药途径、剂量、用药起止日期、总用药量、联合用药及用药前的相关标本送检率等。以WHO或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一般最大日剂量作为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判断标准评估每种抗菌药物应用频度的合理性。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术前给药139例占43.44%,使用1种抗菌素36例占11.25%,联合使用2种抗菌素216例占67.5%,联合使用3种抗菌素68例占21.25%。

2.2 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及用药时间

给药方式为急诊手术前后静滴4~8d,后改为肌注或口服给药,下消化道手术术前肠道准备口服给药3~4d,择期手术后静滴3~4d,后改为肌注或口服给药。

2.3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及用药频度

氨苄西林/舒巴坦静滴261例占72.19%,氨苄青霉素静滴153例占47.81%,庆大霉素静滴19例占5.94%,丁胺卡拉静滴9例占2.81%,头孢呱酮静滴92例占28.75%,头孢他啶静滴26例占8.13%,头孢呋辛静滴144例占45.00%,甲硝唑静滴或口服265例占82.81%,氧氟沙星静滴43例占13.44%,氟罗沙星静滴30例占9.4%,头孢克罗口服139例占43.44%。

2.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参见《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判断标准》。

3 讨论

本组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0%。可见,手术后用药时间偏长,用药时间4d以上占80%以上,主要是不能分辨术后是吸收热还是感染发热,该停用时未能果断停药。本组使用频率最高的均是β2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因β2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的特点,且β2内酰胺类的青霉素因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在本组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抗生素档次最高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常用于较严重的感染。本组没有因抗生素的使用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预防和疗效基本满意,使用抗菌药物基本是合理的。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减少用药剂量和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延迟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多以二联为主[1]。临床的多数感染用1种抗菌药物即可获得控制,应尽可能应用窄谱,以减少细菌产生耐药的机会[2]。本组使用了2种以上抗菌药物占67.5%。3种以上联合用药占21.25%,明显存在联合用药范围过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普外科根据不同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选择相对应抗菌谱的抗菌药物。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有无易感因素、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以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做到合理选择药物。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选用抗生素时还应以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和药物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为依据[4]。如肾功能不全,对肾脏有毒性的氨基苷类应减量或避免使用。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针对1种或2种最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进行预防,在应用预防性感染药物时应要注重:高效杀菌力;抗菌谱广;维持组织内有效浓度时间长;组织渗透力强;毒副反应小;价格低廉。

摘要:目的调查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20例择期手术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式、用药时间、应用品种及用药频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20例消化道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为β2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d以上占84.96%,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联合用药范围过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王峰,黄万象.感染病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90.

[2]李大魁,盛瑞媛.澳大利亚抗生素治疗指南[M].第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3]李广森,吴俊霞,翟少军.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9):1093.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篇5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考试题(2012年)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接受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不低于

和。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

,一般应_________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

3、I、Ⅱ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手术开始前____________给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_________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__________小时。

4、《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明确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手术患者原则上不得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5、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应调整给药方案。A.青霉素 B.头孢呋辛 C.阿米卡星 D.左氧氟沙星 E.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2、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A.青霉素 B.磺胺药 C.氨基糖苷类 D.左氧氟沙星 E.万古霉素

3、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中,氟喹诺酮类属于()。A.A类 B.B类 C.C类 D.D类 E.X类

4、新生儿应用磺胺药及呋喃类可引起()

A.灰婴综合征 B.骨骼发育不良 C.新生儿溶血 D.软骨损害 E.肾、耳毒性

5、不能作为手术切口浅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是()

A.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B.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C.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SSI D.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

E.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

6、下列属于特殊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噻肟 B.头孢地尼 C.头孢西丁 D.头孢匹胺 E.法罗培南

7、下列属于限制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A.克林霉素 B.头孢唑啉 C.头孢克洛 D.左氧氟沙星 E.磺苄西林

8、某些抗菌药物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代谢路径受阻,导致在体内蓄积,出现戒酒硫样反应或双硫仑样反应,下列药物不属于此列的是()A.阿奇霉素 B.甲硝唑 C.氯霉素 D.头孢哌酮 E.头孢他啶

9、MDR(Multidrug Resistance)称为多重耐药,请问同时对几类药物耐药可称为MDR()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E.≥5类

10、下列抗菌药物不需要避光静滴的是()

A.氟罗沙星 B.培氟沙星 C.加替沙星 D.两性霉素B E.头孢硫脒

三、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由下列哪些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算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A.真菌 B.支原体、衣原体 C.螺旋体、立克次体 D.病毒 E部分原虫

2、乳汁中分泌量较高的抗菌药物有()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氟喹诺酮类 E.四环素类

3、需要一日多次给药的抗菌药物有()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氟喹诺酮类 E.克林霉素

4、新生儿期禁用的抗菌药物有()。

A.氨基糖苷类 B.喹诺酮类 C.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 D四环素类 E.氯霉素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6

【关键词】抗菌药的合理用药;生理病理情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0-02

1 明确病因,针对性选药

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度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前提。对患者患细菌性感染,在临床症断的基础上预测最有可能地致病菌,根据其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与耐药的变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經验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对各种条件标本进行图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在需要时做联合药敏与血清杀菌实验。故经验治疗不佳者,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然而,任何实验室检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微生物检查更是如此,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完全拒绝,必须结合临床实际。

2 依据药动学/药效学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2.1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与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时间的长短有关,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速率并无明显改变,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可重新生长繁殖,此类抗菌药物抗菌后效应较弱,如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部分大环内酯类。该类抗菌药采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静脉滴注),是延长其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重要办法,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2 浓度依赖性药物 即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药物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此类药一般具有首剂效应。在最小中毒范围内通过提高药物的给药剂量,即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较一日多次给药可获得更大的峰浓度,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

3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合理用药

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生理与病理状况不同,抗菌药在其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也不同,使用抗菌药品种、剂量、疗程亦有所不同。1、新生儿因肝药酶发育不全,肾脏排泄能力差,应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并避免肌内注射。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等应避免使用。2、妊娠期选择抗菌药物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母婴毒性的药物,可选用β-内酰胺类。3、老年人因肝、肾等器官功能减退,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老年人组织器官退化及免疫功能降低,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避免应用毒性大的的氨基糖苷类,重视整体情况,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4、肾功能减退及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药物对肾脏毒性大小,肾功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故应据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其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次数,选择主要经肝、胆排泄的药物。5、肝脏是大部分药物代谢器官,肝功能减退时,对药物的代谢灭活能力下降,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故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虽然由肝脏代谢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反应,仍可应用或减量给药如大环内酯类(除了酯化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对肝功能减退肝脏代谢减少,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包括利福平、四环素类、异烟肼、磺胺类、酮康唑等。肝功能减退,药物由肾脏清除,则不需调整药物剂量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万古霉素类等。

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的适应症,随便应用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有时反有促进耐药菌株生长和导致二重感染的危险,甚至掩盖症状和延误诊断及治疗的时机。因病需作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应用抗菌药预防手术后感染,一般在术前和术中给抗菌药物各一次,术后继续用1-2日。若仅术后应用则对预防感染的效果较差。

5 防止和杜绝抗菌药滥用

限制和禁止抗菌药物在缺乏用药指征的情况下应用,是防止和杜绝抗菌药滥用的重要措施之一。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喉炎、气管炎往往只是病毒感染,则不需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春季流行性腹泻多有病毒感染所致,不能随意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应及时就医对症用药。2、发热原因不明者:对于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宜用抗菌药物,以免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延误正确诊断和治疗。3、一些腹泻、肠炎者:痢疾和部分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确诊后的细菌感染,应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然而,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制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甚至胰腺癌等原因引起的腹泻,没有细菌感染,不应选用抗菌药物治疗。4、皮肤和粘膜:除专供皮肤和粘膜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外,尽量不在皮肤和粘膜局部应用其它抗菌药物,尤其青霉素应禁用,头孢菌素应慎用。防止局部用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过敏反应。

6 防止联合用药的滥用

6.1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 (1)原因未明而又危机生命的严重感染,可采用扩大抗菌谱的经验治疗方法,联合用药控制重症感染,一旦有细菌培养结果则停用不必要的抗菌药物。(2)混合感染,此类感染常涉及需氧菌和厌氧菌,选择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应覆盖绝大多数已知或可疑的致病菌,目前亚胺培南等广谱抗菌药的出现,减少了此类感染的联合用药。(3)减缓耐药的产生,如结核病治疗,临床通常采用二联、三联用药,防止长期用药耐药菌的出现。(4)降低毒副作用,有时联合用药是为了减少药物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5)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如吞噬细胞功能缺损者,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利福平,使药物分在细胞内、外同时发挥抗菌作用,增强抗菌效果。

6.2 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亦存在严重的滥用问题。联合应用的药物越多,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药物联用不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另外,不合理的联用有时还会产生拮抗作用。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严格控制。

参考文献:

抗菌素应用 篇7

1 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

过量的铜堆积在细胞内会产生严重的毒性[1], 而细菌在铜表面也不易形成保护性的生物膜[4], 铜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 导致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表明:很多病原体微生物在接触到含铜表面后会被杀灭, 铜对细菌、酵母、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6], 含铜抗菌不锈钢正是利用了铜的抗菌性进行杀菌。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对抗菌制品具有抗菌性的标准规定, 抗菌率大于90%即认为该制品具有抗菌性能。含铜抗菌不锈钢对多种细菌的杀菌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100%, 其抗菌性能具有长效、广谱的特点且具有生物安全性[9]。

2 抗菌模式

目前, 研究者们对铜的抗菌机制存在争议。Macomber[10]等人认为, 铜杀灭细菌的过程不需要有氧的参与, 它能阻断氨基酸合成, 而且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中重要位点上的锌等其他金属离子竞争, 从而能够破坏细菌蛋白, 导致细菌死亡。但多数研究表明, 铜杀灭细菌的过程中需要有氧的参与, 铜在有氧的情况下极易催化相关反应产生极具活性的氧化物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 主要包括超氧化物阴离子、过氧化氢、羟基、纯态氧 (单一氧) , 它们能对细菌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物质直接产生损害, 具有较强的灭菌能力[5,6,7,8,9,10,11,12,13,14]。

然而, 细胞接触铜离子后死亡即被称作“接触式杀灭” (contact killing) 的过程也还存在着争议, 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迄今主要有两种假说。Warnes[4,11]认为, 铜离子穿透细菌细胞膜, 先与DNA发生作用, 导致其降解、退化, 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但是, 2012年的研究发现[14]:大肠杆菌在与铜接触15 min时开始进入快速死亡期, 而其DNA接触到铜30分钟后, 才开始快速、大范围地降解退化, 这说明细胞凋亡要先于DNA降解[6]。而且, 遗传物质的降解退化产生的是没有特定攻击靶点并且是随机大小的DNA片段。因此, 当细菌接触到含铜合金表面时, 铜离子最先作用的是细胞膜, 引起细胞膜损伤而非DNA损伤, 进而导致细胞凋亡[1]。为了进一步验证铜离子的攻击对象是不是细菌的DNA, Santo[12]采用耐辐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该细菌能重组碎片样的基因组片段, 对DNA损伤剂具有极强的抵抗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与铜接触后, 它与其它细菌一样也很容易被灭活。因此, Santo认为:细菌接触了铜以后, 细胞膜而非DNA最先受到损伤, 而后细胞膜电位消失, 细胞呼吸停止, 被杀灭细菌的DNA是否受损取决于细菌和铜离子之间的作用模式和时间[7]。

含铜不锈钢可以阻止金属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13], 但它们作用于细胞膜的何种特定成份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铜合金表面的“接触式杀灭”是由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的主要成份) 的活性氧化物 (ROS) 催化的非酶过氧化反应所介导的。ROS的作用对象是细胞存活所必需的基本成份:细胞膜蛋白、脂类, 尤其是细胞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14]。

3 影响抗菌效能的因素

尽管铜对细菌的杀灭机制存在争议, 但实验中已经发现影响含铜金属表面“接触式杀灭”能力的因素主要如下:

(1) 表面含铜量。由于铜是抗菌不锈钢中的主要抗菌元素, 因此, 不锈钢中的铜含量越高, 则细菌的杀灭率越高、所需杀灭时间也越短, 杀灭细菌的能力越强[1,15]。

(2) 接触时间。时间是影响细菌杀灭率的关键, 对于不同的细菌和不同的接触方式, “接触式杀灭”的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分钟甚至数十秒不等。在杀菌过程中, 金属接触表面的颜色甚至会随时间发生变化[16]。

(3) 温度和相对湿度。为了能让金属表面释放出铜离子, 需要有合适的相对湿度。如将溶液中的微生物细胞放在含铜合金的接触表面, 它们在数小时内被杀灭, 但将微生物放在干燥表面时, 大部分细菌在数分钟内被杀灭[1,4]。在较高的相对湿度 (>90%) 、较高的温度 (35℃) 时, 银具有很强的灭菌效能, 但在典型的室内环境下 (如相对湿度24%, 20℃) 其灭菌效果并不显著, 而含铜合金却在能在典型的室内环境中表现出很好的灭菌性能[2]。

(4) 细菌所含的化学成份。含有脂质双分子层 (或是脂质含量高的) 的细菌对铜合金表面比较敏感、容易被杀灭[17], 而细胞壁偏厚或者产孢子细菌则需要更长的杀灭时间[12]。

(5) 微生物自身的铜自平衡调节系统。虽然细胞内铜的堆积并非是“接触式杀灭”过程中的最关键的原因, 但它起了一定作用。铜自平衡系统减缓了细菌在铜金属表面的接触式杀灭过程, 但不能阻止细胞被杀死[14,16]。

4 医院获得性感染与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应用前景

医院获得性感染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 , 是医疗机构的一个主要威胁[1], 尽管有严格的感控措施, HAI依然是医院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3]。一些病原微生物在普通不锈钢表面能存活数周, 产孢子细菌能够存活数月以上, 有的甚至能存活360 d[3]。因此, 医院中常见的物体便成了院内感染中传染性细菌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被污染的表面变成院内感染的源头。采用抗菌不锈钢制造这些接触表面, 将极有可能降低HAI带来的风险。

爱尔兰St.Franc私立医院是全世界第一家使用铜质门把手的医院[6]。研究表明, 把铜覆盖在医疗环境中的塑料、木质、不锈钢以及其它材质表面, 可以降低其表面细菌含量的90%[12], 为医院患者、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减少被感染的风险[3]。与常见的改善感染控制的流程不同, 含铜表面物品的抗菌能力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训练和监管。它不需要改变现有的清洁操作习惯, 或者由于运用紫外线灯或者是双氧水等而增加每年的环境清洁成本[3]。

外科植入物引发的感染难以控制, 因为血清蛋白容易在植入体表面聚集, 促进细菌在其表面附着和繁殖, 附着的细菌会产生一种生物保护膜对抗菌素产生抵抗作用。因此, 它需要应用较长时期的抗菌素、反复的外科手术程序, 这给患者增加了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含铜抗菌不锈钢可以阻止金属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减少种植体引发的细菌感染, 将它用作外科植入材料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

此外, 在食品处理加工领域, 常规的化学试剂 (氯、过氧化氢、有机酸、臭氧等) 不但难以彻底清除细菌病原体, 而且易产生致癌物。因此,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许多含铜金属表面, 它们能够减少细菌以及保护性孢子的数量, 从而降低病原体感染、食物腐化或食物中毒的风险[5,18], 含铜合金表面在该领域的应用是对已有清洁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19,20,21,22]。

摘要: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 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 添加一定含量的抗菌金属元素铜, 可以赋予不锈钢的抗菌性能。因为这些铜元素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 在接触细菌后可对其产生毒杀作用。因此, 含铜抗菌不锈钢可在保持普通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的同时, 还具有抗细菌微生物性能。本文综述了含铜不锈钢的抗菌机制、抗菌模式、抗菌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前景。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篇8

1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2005年至2007年的儿科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共计3620张, 统计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销售金额, 计算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 单用、联用的使用率, 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中的使用情况。

2结果

2.1 用药情况

调查的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468张, 占所调查处方总数的68.18%, 可见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单用率为97.8%, 联用率为2.2%, 见表1。

2.2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统计中儿科门诊常用抗菌药物共五类, 其中青霉素类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有: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有:庆大霉素, 其他类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使用频率前五位的是: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钠、红霉素、青霉素。给药形式为口服和静脉推注, 静脉推注为主要给药形式。见表2。

2.3 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排序

使用数量 (瓶/盒) 前5位的是头孢噻肟钠、青霉素、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红霉素, 见表3。

3讨论

调查显示抗菌药物单用频率较高, 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7.8%, 联合用药占2.2%, 其中三联使用频率很低, 占0.2%, 单用与联合用药相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经济负担少。儿童患者通常感染较单一且程度较轻, 也是单一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本院在儿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问题上非常谨慎。

统计结果表明儿科应用的14种抗菌药物中多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在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首选药物应该是β-内酰胺类, 其属繁殖期杀菌药, 起效快而强, 毒性低。头孢噻肟钠是出现于儿科处方中最多的药, 用药频率占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的一半之多。头孢噻肟钠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部分厌氧菌具广谱抗菌作用,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但应用本品治疗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 快速静脉注射可能引起致命性心率紊乱、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罕见的粒细胞缺乏症, 尤其是长期治疗。因此疗程超过10 d者应监测血常规 [1], 根据细菌学检查的结果、药敏试验、抗茵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用药。另外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严重, 有耳毒性、肾毒性。年龄越小其肾功能发育不全, 对药物排泄缓慢, 血浆药物半衰期 (T1/2) 较成人长, 常可造成药物性肾炎和听神经功能障碍而致耳聋 [2], 故本院3例口服使用庆大霉素者应该慎用。

在联合用药中有29例头孢噻肟钠与罗红霉素联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其联合应用为经验治疗。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外, 还具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 能以高于细胞外20~30倍的浓度在巨噬细胞内聚集, 待巨噬细胞迁徙至炎症部位后再释放, 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十分有利。同时利用头孢菌素类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破坏敏感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胞浆膜的完整性, 影响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 保持大环内酯类在菌体内的较高浓度, 从而有利于杀灭细菌 [3]。也有部分是β-内酰胺类之间的联用, 如青霉素+阿莫西林, 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 其因作用机制相同可增加毒性反应或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作用, 故不宜合用 [4] 。

儿童用药的给药方式主要是口服和静脉推注, 其中以静脉推注为主, 因为儿童感染细菌较快, 静脉推注显效快, 且婴幼儿口服给药较困难, 故选择静脉给药。

统计显示头孢噻肟钠的用药金额排在第一位, 占总金额的52.11%, 其次为阿奇霉素, 占总金额的19.78%, 阿奇霉素用药量仅排在第七位, 说明此药价格昂贵。而青霉素用药量排在第二位, 用药金额仅占总金额的2.36%, 头孢唑啉钠用药量排在第三位, 用药金额占总金额的4.72%, 说明这两种药相当经济。

总的来看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本院科处方中的主要药品,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本院用药考虑到患儿的临床指征及经济状况。儿科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86-48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515-4520.

[3]程书权, 孔淑敏.大环内醇类抗生素在某些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世界临床药物, 2005, 11 (26) :332-333.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篇9

正常情况下, 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 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 联合用药日趋增多, 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患者具体分析,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 临床上不宜用抗菌药物的几种情况

1.1 病毒感染的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如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等, 实际在临床上常见到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各种抗菌药物, 并且往往一个患者多次反复用抗菌药物, 结果病情不但未好转, 而且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

1.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

因发热通常由于病原体感染而引起, 也可由机体免疫反应、异体蛋白、药物等引起。例如现在常注射的儿童预防疫苗, 往往会引起发热。一般来说, 发热不太高时, 机体的白细胞增加, 抗体生成增多, 因此发热是机体与病原体进行斗争的防御性反应, 它可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故在未确诊前切记滥用抗菌药物, 以免掩盖症状。

1.3 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因抗菌药物局部使用易于致敏, 同时若大面积局部应用还可以产生全身中毒反应, 因接触细菌的药物浓度不高, 易于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1.4 严格控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因预防性应用常不能阻止感染发生, 而易产生抗药性, 一旦感染, 致病菌常高度耐药而使感染更难控制。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2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4类:繁殖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联合应用预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2.1 联合用药适应证

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抑制水解酶的细菌感染;需较长时间应用抗感染药, 且细菌对其易致抗药的 (如结核杆菌) 。

2.2 临床常见联合用药

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 可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旦药敏试验出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用抗生素。 (1) 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 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如红霉素加氯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 肠杆菌感染因易耐药常采用氨基糖苷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西林或氧哌嗪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加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 。 (3)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黏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 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 联合应用氨苄西林。 (5) 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效果很好。

2.3 抗菌药的配伍

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 如在体外混合, 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 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头孢类与青霉类相同, 在溶液中稳定性低且易受p H值影响, 严禁与酸性药物 (如维生素C等) 或碱性药物 (如氨茶碱、碳酸氢钠等) 配伍。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 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若采用静脉给药时, 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 于0.5~1h内滴完。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 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 如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滞增强, 氨基糖苷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 可使耳毒性增强, 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

3 抗菌药物监测与最佳给药方案

3.1 抗菌药物监测的指标

(1) 最低抑菌浓度 (MIC) 监测, 保证用药有效性。 (2) 联合药敏试验, 以制定2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后, 属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的相互作用。 (3) 血清杀菌效价 (SBA) 这一指标可反映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综合指标。峰时≥1∶8, 或谷时≥1∶1, 临床可获较好的疗效。 (4) 抗生素后效应 (PAE) , 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 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一段时间抑制的效应。以上工作为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 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3.2 最佳给药方案

成功的抗生素治疗, 还必须了解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规律, 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 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 氨基糖苷类国外主张每天1次大剂量给药比多次小剂量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下降。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 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 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 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还要强调一点, 要考虑药学经济学, 即医疗费用问题, 做到治病的前提下, 选价格低的药物, 减轻社会和患者负担。

4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苷类损害第8对脑神经, 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可致神经肌肉阻滞, 表现为呼吸抑制。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2)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3) 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 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血胆红素值升高。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类和抗肿瘤抗生素引起肝脏损害。多黏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4) 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 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5) 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 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可引起二重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伪膜性肠炎最多见, 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临床较多见, 以β-内酰胺类、链霉素、氯霉素为常见。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

5 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

(1) 无明确应用指征; (2) 用法、用量不适当, 如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剂量过大或过小; (3) 不注意配伍禁忌, 不合理联用; (4) 药物更换过于频繁; (5) 把抗菌药物作为退热药和不适当的预防性用药。

6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后果

(1) 造成药物和经济浪费; (2) 造成治疗失败; (3) 增加了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4) 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各国包括我国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 必须尽快采取对策, 以防止耐药性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10

抗菌药物应用是否正确、合理, 基于两方面:有无指佂应用, 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①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方有指佂应用;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③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药物: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和人体药动学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 特点不同, 各有不同的适应证;④抗菌药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制订治疗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用;②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③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 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者初始治疗应给予静脉给药, 以确保药效, 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尽量避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不可局部耳滴;④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 杀灭感染灶病原菌, 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⑤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 对特殊情况, 应妥善处理;⑥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佂:单一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效治疗感染, 不需联合用药。由于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 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

2药物的选择

2.1 明确诊断

确定是否需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选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 但病毒感染时选用抗菌药物就没有必要。咽炎、喉痛及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为病毒引起, 应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可是普通感冒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比比皆是。

2.2 明确治病菌

同一种细菌可引起几种疾病, 如葡萄球菌可引起阑尾炎、蜂窝组织炎、气管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而同一种疾病也可由几种细菌引起, 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由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因此, 有抗葡萄球菌作用的青霉素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和明确的致病菌, 选用药物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3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选择药物时应将用药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选择具有合适抗菌谱的药物的同时应了解该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癫痫患者或有癫痫史者应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因可能诱发癫痫) , 孕妇禁用有胎毒性药物。

3用药的疗程

应用抗菌药物时疗程要足, 以免感染复发。一般认为, 抗菌药物最短疗程是5~7 d, 对一般急性感染, 在体温恢复正常, 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 d。

4联合用药原则

4.1 没有明确的指佂不宜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伤寒或副伤寒单独选用氯霉素, 肺炎双球菌感染单用青霉素G等都会收到好的疗效。

4.2 协同药物的选用 联合用药时要符合用药适应证, 选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一般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即可,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没有必要。治疗细菌感染, 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最普遍, 该联合具有最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 可提高疗效。

5严格控制预防用药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符合利大于弊的基本原则, 应有明确的指佂。应用时, 应选用杀菌药物且疗程要短 (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慢性病例除外) 。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针对所要预防的感染菌而选择药物, 做到有的放矢;最佳预防给药时机是在麻醉诱导期或作切口前半小时 (静脉给药) , 使在组织受细菌感染时, 患者血中及组织内药物浓度已达高峰。因此最适当的给药方法是手术切口前30 min静脉给药。预防性用药一般≤24 h。预防性用药一般只需一种药物, 多数不需联合用药。

6合理用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6.1 氨基糖苷类的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1日1次用药已日益被广泛采用, 其依据为: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与药物在肾组织中的积聚量成正比, 每日给药剂量同时, 1次给予较大剂量者其肾组织和内耳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分次给药者低, 提示减少给药次数适当加大单次给药量可能减少药物在上述组织内的积聚量, 从而减低耳、肾毒性。②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 , 故可延长给药间期。③细菌对该类药物的适应性耐药。

6.2 β-内酰胺类给药方案

β-内酰胺类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 其抗菌原则是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时间, 而不必增大每次剂量, 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每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

6.3 氟喹诺酮类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

本类药物在幼龄动物中引起的软骨损害限制了儿童患者使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类药物不宜用于18岁以下骨骼生长发育尚未完全的患儿。

6.4 药理拮抗

头孢唑啉纳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罗红霉素片, 两者合用疗效可能下降。原因是前者是针对微生物繁殖期的杀菌药, 后者是速效抑菌药, 两者合用罗红霉素可降低头孢唑啉的效价产生拮抗作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克林霉素胶囊, 作用机制相试, 均竞争细菌同一靶位, 而拮抗同类药物。

6.5 注意特殊病理, 生理状况患者的应用

①肾功能减退患者,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②肝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

浅谈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应用 篇11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因此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那么特殊人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显的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关于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应用。

1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也见减退,一旦罹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1 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按一般常用量接受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藥物时,由于药物自肾排出减少,导致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容易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

1.2 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同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2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其生长发育随日龄增加而迅速变化,因此新生儿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2.1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

2.2 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参见表1.3)。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2.3 新生儿期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2.4 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3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3.2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3.3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3.4 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4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4.1 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4):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4.1.1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4.1.2 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1.3 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

4.2 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抑制,磺胺甲噁唑等可致核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抗菌素应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 包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同时, 抽取整治活动前后涉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整治前后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整治活动前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63.07%下降至整治后的22.69% (P>0.05)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7%下降至整治后的2.11% (P>0.05) 。

2.2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2。由表2可见, 与整治前相比, 无病程记录、无副高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无选药依据、无联合用药依据、无换药依据、无会诊意见等不合理现象构成明显下降 (P>0.05) 。

2.3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整治活动前后,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见表3。由表3可见, 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术前2h内给药、用药天数限定等方面的合理率均较整治前有明显提高 (P>0.05) 。

3 讨论

物的合理性方面不合格率较高。但是本次专项整治过程中, 医院以培训考核、分级授予处方权、派驻临床药师进科室为推进手段, 动态监管、及时反馈、绩效跟进, 同时通过培训、教育、质控、干预四个手段增强临床科室医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使临床医师真正认识到开展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面有了大幅提高。

抗菌药物的管理已初见成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 医院还将着力促进该项工作, 将不合理的预防用药降到最低。严格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的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管理体系, 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4];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及临床药师的作用, 绩效考核及时跟进, 建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科主任问责制。通过专业监管、绩效跟进和行政介入, 以巩固取得的成绩。

某院在开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 从完善制度、健全组织, 建立信息平台入手, 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明确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某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2.48%降至整治后的

表1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2整治前后临床医师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表3整治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P>0.05, 与整治前比较

参考文献

[1]庞家莲, 蒙光义.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的思考[J].中国药房, 2011, 22 (30) :2785-2787

[2]王天元.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促进合理用药[J].医药监管, 2012, 2 (8) :128-129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 [2009]8号

上一篇:音乐媒体下一篇:支架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