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方案

2024-06-12

抗菌方案(精选12篇)

抗菌方案 篇1

抗菌药发挥杀菌作用需要一定浓度药物作用于靶位并持续一定时间,在药代动力学参数中代表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是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对AUC值的要求应结合细菌敏感性判定,即AUC/MIC比值(AUIC),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由于不易很快与细菌受体结合达到饱和,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因此,预测该类抗菌药疗效的重要指标是血药峰浓度(Cmax)与MIC的比值或AUC/MIC的比值。临床研究证实随着Cmax/MIC的增加,临床有效率增加;Cmax为病原菌MIC的8~12倍时,可获得90%以上的临床有效率[1]。有对院内肺炎的治疗研究表明,在开始治疗后48 h内能使氨基糖苷类Cmax/MIC>10,7 d后白细胞计数和体温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达90%[2]。主张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强化氨基糖苷类给药剂量,以确保达到理想的Cmax/MIC比值。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随着浓度逐渐增加杀菌活性也逐渐增大,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4倍MIC)时与细菌受体结合很快达到饱和,即使继续增加药物剂量也不会显著增加疗效,将组织浓度保持高于细菌的MIC即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即T>MIC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对每一种药物,每一种细菌T>MIC比例各不相同,如替卡西林对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T>MIC期望值分别为60%与20%。β-内酰胺类对常见敏感细菌T>MIC预期值一般为:碳青霉烯类20%~25%,青霉素类20%~35%,头孢菌素类35%~55%[3]。β-内酰胺类的临床疗效与AUIC有关,T>MIC的时间随着AUIC的提高而延长。AUIC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目前AUIC是评价所有抗菌药临床疗效应用最广泛的指标。

1 充分考虑抗菌药后效应

(PAE)也是评价抗菌药疗效、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指标

PAE系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一般情况下体内PAE明显较体外PAE长,因为体内PAE包含有亚MIC的抗菌药抑菌作用,同时细菌经抗菌药作用后,白细胞对其杀灭作用增强,存在抗菌药后白细胞增效作用(PAME)。PAE在不同抗菌药,不同细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且受抗菌药浓度、作用时间等影响。β-内酰胺类对革兰阳性菌的PAE为1~3 h,而对革兰阴性菌除碳青霉烯类有1~2 hPAE外,其余药物几乎无PAE[1]。因此,一旦药物浓度降低至MIC以下,有效抗菌作用消失,革兰阴性菌即刻恢复生长和繁殖。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PAE。根据PAE理论,确定抗菌药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越过MIC或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2 根据抗菌药药效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通常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宜每日1次给药,如氨基糖苷类一般只需1日给药1次,因一次性较大剂量给药可造成较高的Cmax(最大血药浓度),从而获得使Cmax与MIC的比值达到最大的机会,产生最佳的杀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循征医学证实,健康成人静脉给予7 mg/kg的庆大霉素每日1次,峰浓度为20.28 mg/L,即使细菌的MIC为2 mg/L,Cmax与MIC的比率可达到10:1,可达到90%以上的有效率,还可防止耐药菌的产生[1]。氨基糖苷类抗菌药1次/d给药方案除了获得最大的Cmax,取得最佳疗效外,还具有以下优点: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细菌暴露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后,很快出现对抗菌药的杀菌作用暂时的、可逆的不应答反应现象,即适应性耐药,主要见于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动物及临床试验均显示当革兰阴性菌暴露于氨基糖苷类时,在给药后2 h发生显著的适应性耐药,6~16 h耐药性最高,24 h细菌的敏感性部分恢复,40 h左右完全恢复。使用氨基糖苷类采用传统的给药方案,第2次及以后的药物通常以8~12 h间隙给药,而在此时正好耐药性最大,氨基糖苷类的再次暴露,不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而且会使耐药性加强。相反,采用日1次的给药方案,在再次给药时细菌的敏感性已大部分恢复,此时再次给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②延长PAE。氨基糖苷类具有确切的PAE,其PAE是浓度依赖性的,随着药物浓度升高,产生的PAE时间延长。奈替米星在0.5、1、2、8 mg/L时,PAE分别为1.0、2.4、3.9、6.1 h,。处于PAE下的细菌明显地更易受到人体白细胞的吞噬,更利于提高杀菌率[4];③降低耳肾毒性。氨基苷类药物在肾、内耳的蓄积是产生肾、耳毒性的原因。耳肾细胞摄取氨基糖苷类的过程是一个饱和过程,在低浓度时耳肾组织对氨基糖苷类已饱和,增加药物浓度摄取不会增加。1次/d给药时,氨基糖苷类与受体接触的次数和时间更少,在给药间歇低水平药物氨基苷类药物在肾、内耳的蓄积是产生肾、耳毒性的原因。时间更长,有利于药物从耳肾细胞排出。所以1次/d给药方案可获得高的血清峰浓度,但并不会增加还有可能减少耳、肾细胞的药物积累。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与肾皮质及内耳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低及维持时间长短有关。与其他组织相比较,耳蜗中存在由微血管内皮细胞为主构成的血-迷路屏障结构,该屏障限制了氨基苷类抗生素通过的速度,致使内耳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及药物消除缓慢[5]。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可造成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同血浆消除半衰期相比,药物在内耳外淋巴液中的半衰期长5~6倍,当用药剂量的增加和用药时间延长,药物在内耳蓄积的浓度会远远高于其他组织。每日一剂给药方案,可减少内耳药物蓄积,降低AAID(中毒性耳聋)的发生率。现已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肾的蓄积部位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质的溶酶体内,该处药物蓄积超过一定限度时,溶酶体膜破裂,使药物释出而影响其他细胞器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1次/d给药,肾皮质药物蓄积量最低,且10 d后肾功能无变化,而3次/d给药2 d后肾皮质的药物蓄积量即比1次/d给药高两倍,并伴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此外,从给药患者切除的肾也证明每日量一次短程(30 min)输注庆大霉素较之长程(24 h)输注可减少药物在肾脏的蓄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肾皮质对氨基苷类的摄取具有可饱和性,当Cmax相对较高时,肾皮质对药物的摄取并无明显增加,所以1次/d给药时肾皮质药物的蓄积较少;持续静脉给药时,尽管血清药物浓度相对较低,但因维持时间长而有较高百分比的药物被肾皮质所摄取,造成蓄积中毒[6]。以上说明给药方法对氨基苷类的肾毒性作用影响很大,1次/d给药可明显降低肾毒性。

1次/d给药时,氨基糖苷类与受体接触的次数和时间更少,在给药间歇,低水平药物时间更长,利于药物从耳肾细胞排出,有利于药物返回血液中。所以1次/d给药方案可获得高的血清峰浓度,但并不会增加还有可能减少耳、肾细胞的药物累积故可降低肾毒性和耳毒性。

应用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争取在感染部位的药物水平持续>MIC。理想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持续静脉给药,其T>MIC大于静脉分次给药,更大于单次给药。头孢他啶对大鼠革兰阴性菌感染ED50,单次给药所需剂量为持续静脉滴注的65倍才达到持续静脉给药的效果,原因在于后者T>MIC的时间远较前者长[7]。可见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持续静脉给药的疗效优于分次给药,更优于1次给药,还能减少治疗所需的药物用量,对于治疗免疫抑制患者或高MIC病原菌感染的意义尤其重要。采用持续静脉给药效果虽好,但医患双方都不好接受,那么1 d多次(4-6次)给药不适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3 合理的给药方案,对于预防耐药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药药物浓度低于MIC时只能对病原菌产生干扰作用而不能将之清除,并可能产生以变异耐药菌株为主的菌群,并容易从这些具有低水平耐药性的菌群中选择产生高度耐药菌株。因此,应认真考虑采取适当的给药间隔以尽量缩短低于有效浓度的时间,防止产生耐药性。氨基糖苷类适当给药间隔应能使血清峰浓度与MIC的比值维持在高水平,理想的Cmax/MIC比值应大于10倍[7]。β-内酰胺应争取延长高于MIC浓度的时间,以防止产生耐药性。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增加给药次数或采取持续静注可取得比MIC高4~5倍的血清药物浓度。因此,一个合理的给药方案(包括剂量)是预防耐药菌产生的关键。总之,根据抗菌药药效学指标AUIC、Cmax/MIC、T>MIC、PAE等可以帮助寻找更加合理的给药方案。氨基糖苷类杀菌迅速,呈剂量相关性,又有明显的PAE,临床药效学目的是短期内组织药物浓度超过MIC,可采用1次/d给药方案,而β-内酰胺类的药效较慢,为时间依赖性的杀菌药,又无明显的PAE,治疗目的是给药过程中有较长一段时间内抗菌药浓度超过MIC,宜采用持续静注的给药或多次给药方案,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可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肖永红.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药效学研究.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3):127.

[2]Hitt CM,Klesper ME,Nigttingale CH,et al.Pharmacoeconomic im-pact of aonce daily aminoglucosideadministration.Pharmacothera-py,1997,17:810-814.

[3]肖永红.抗生素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国临床药理杂志,2002,5:3771.

[4]李显志,王浴生.抗生素后效作用的研究.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0,11(6):4391.

[5]徐彬,张秀云.氨基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机制研究现况.川北医学院学报,2003,18(2)161.

[6]李金恒许劲秋.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新给药方案.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352.

[7]谭守印,刘莹.抗生素的药效学指标与给药方案优化.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2):129.

抗菌方案 篇2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持续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遵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2012年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根据胶州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胶卫医字【2012】12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工作

(一)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责任

1、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医院工作体系分工,进一步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的组织责任基础。

2、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标和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挥,由院长与各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层层落实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3、由分管药剂与临床管理的副院长会同药剂科与医务科研究确定具体分工,开展2011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认真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为医院制定整改措施提供客观依据。调查内容按胶州市印发的《2012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规定执行。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4、在感染科配备2~3名感染专业医师,责任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5、药剂科设立临床医学工作室,配备3名以上临床药师,指定其中一名药师从事抗菌药物临床药学工作。

6、争取在第二季内建成电子处方(医嘱)系统,电子处方(医嘱)点评系统,开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7、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关于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规定,由临床科主任严格督导本科医师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强化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概念,严格杜绝本科室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现象。

8、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流程,并重申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五)认真落实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9、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规定,建立医院抗菌药物遴选制度,按规定严格控制医院抗菌药物采购品种、品规数量,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向青岛市卫生局备案。

10、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要定期对医院 购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评估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品种和品规,对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

11、严格掌握超规定和特殊治疗需要情况下抗菌药物采购程序,严防抗菌药物采购违规。

(六)严格执行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控制指标

12、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达到以下标准: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2)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

(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严细手术操作改善手术室环境条件,落实好预防手术过程感染的综合措施。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13、医务科组织对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进行监测与分析,对不适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实施干预。

14、药剂科应每月对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并向医院报告,由医院研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相关情况按要求向胶州市、青岛市卫生局报告。

(八)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

15、检验科(细菌室)每季度将住院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耐药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发布抗菌药物细菌耐药预警,按要求向胶州市、青岛市两级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细菌耐药情况信息。

16、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同医务科、院感科根据不同细菌耐药水平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第四条的规定,研究采取相应措施。

17、以临床科室为单位,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80%。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18、由医务科与药剂科组织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规范化管理知识培训、考核。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

(十)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

19、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每月一次组织感染专业医师和临床药师对抗敏药物处方(用药医嘱)实施专项点评,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消化科、重症医学科以及Ⅰ类切口手术的病例,每名医师不少于50张处方,点评结果作为对科室和医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20、医院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6个月的抗菌药物处方(用药医嘱)权。

21、药师未按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用药医嘱)或者发现处方(医嘱)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为正当理由的,取消其6个月的药物调剂资格。

(十一)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制度

22、由药剂科负责每年一次向胶州市、青岛市两级卫生局报告非限制使用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半年一次报告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十二)完整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

23、医院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列入对科室、医师、药师的奖惩条件,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理办法和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奖励力度,引导临床科室及其医师摒弃不合理用药的理念,营造合理用药氛围。

(1)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视情形依法依规的通报批评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行政处分与相应经济处罚;超出医院处理权限的,交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处理。

(2)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院视情形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的行政处分与相应经济处罚。问题严重的,对科主任进行诫勉谈话;仍无改进的,予以相应组织处理。

二、活动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5月至6月)

根据市卫生局整治方案确定的活动内容,组织力量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认真开展调查,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各临床科室的自查整改报告务必于6月10日前报医务科。由药剂科负责完成调查报告,医务科负责完成自查整改报告,两报告于6月15日前报市卫生局。

(二)迎接督导检查阶段(2012年7月至9月)

在持续抓好整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连接胶州市、青岛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和重点抽查的准备工作,连接上级的督导检查。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按照市卫生局的相关规定,对上级行政部门督导检查中提出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不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全面实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控制指标,形成基本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10月10日前形成医院的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送市卫生局。

三、工作要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院各级领导与全体医师、药师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提高对专项政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医院各级要加强对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保证活动的顺利落实。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医院与各部门、各临床科室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各自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制定切实的应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和解决,保证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注重宣传,强化培训。要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加强对社会公众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宣传,强化对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说明告知,纠正社会公众与患者对抗菌药物作用的不正确认识,引导社会公众与患者理解、支持、配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患纠纷。要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医务人员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综合能力,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抗菌香皂能抗菌吗? 篇3

不少家庭主妇喜欢选购抗菌皂——保护家人的健康,当然要远离细菌。那么这些抗菌皂真的是好选择么?未必。当今30%的抗菌皂的活性成分为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作为一种广谱抗菌剂,三氯生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学品之中,可见我们几乎天天和它打交道,然而最近科学家指出:想要有效抗菌,你得避开三氯生,因为它未必如我们认为的那样安全和有效。

三氯生并非万能

含三氯生的肥皂并不比普通肥皂更有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长达42年时间里进行了难以计数的独立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相比普通肥皂,含三氯生的肥皂并不能杀灭更多的致病微生物。广告总宣传抗菌皂能有效杀灭引起呼吸和消化系统的致病微生物,而事实上三氯生对引起伤风感冒的大部分病毒束手无策。

相反,三氯生反而会导致细菌变得越来越不可战胜。我们都知道,抗生素不能滥用,在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作为抗生素,使用三氯生除菌时,细菌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会发生随机突变,从而导致三氯生再也没法杀死它们。所以频繁使用三氯生,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长此以往,三氯生便对这种细菌束手无策,而各种耐药细菌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

不可忽视的后果

三氯生杀菌未必万能,可带来的后果却不可忽视。

首先它容易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调查显示,75%的受访人群的尿样中都出现了三氯生。而大量研究发现,以大鼠、青蛙等动物作为实验对象时,三氯生干扰了动物机体的激素调节,所以对人体来说,它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青春期提前、肥胖和癌症。

其次,三氯生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有证据表明,儿童长期接触含三氯生的产品,发生过敏的几率更高——包括对花生和花粉过敏。科学家指出,三氯生能够改变皮肤、口腔和肠道的菌群。而儿童的免疫系统脆弱,当身体菌群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发生过敏。另一项研究表明,三氯生还会损害人体肌肉的收缩功能,影响健康。

另外,三氯生还对环境有害。我们使用的含有三氯生的肥皂越多,就意味着将有越多的三氯生被冲入下水道。有研究表明,即使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三氯生仍在水体中存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经常在溪流和其他水体中发现三氯生。而一旦进入环境,三氯生可以破坏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此外就化学性质而言,三氯生是脂溶性的。也就是说,它容易被动物和人体的脂肪组织吸收,因此科学家担心越往食物链上层,三氯生在动物组织里浓度越高。例如在2009年,美国科学家在南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的海岸调查中发现,宽吻海豚血液中三氯生的水平居高不下,令人担忧。

如何有效抗菌

或许你该问了,不用含有三氯生的日化用品,该怎样做到安全有效地抗菌呢?

医生指出,可以使用不含抗生素的洗手液,比如有效成分为酒精的除菌产品——酒精就能简单地杀死细菌和病毒。

此外,普通肥皂就能有效维护清洁。我们不难发现,医院里的医生通常只用普通的肥皂来清洁手部,这时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么?非也。肥皂能够有效去除手上的污迹、血渍等滋生细菌的温床,从根本上减少手部细菌数量。

抗菌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10例妇科手术病例, 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排除已有明显感染迹象及头孢类过敏史患者。术前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排除了有脾脏、肺脏、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异常。排除合并有血液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妇科合并症状。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51岁 (平均为31.2岁) , 其中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肿瘤行全子宫切除术39例 (70.91%) , 卵巢良性肿瘤8例 (14.55%) , 宫外孕6例 (10.91%) , 其他2例 (3.64%)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3~49岁 (平均为32.6岁) , 其中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肿瘤行全子宫切除术37例 (67.27%) , 卵巢良性肿瘤12例 (21.82%) , 宫外孕4例 (7.27%) , 其他2例 (3.64%) 。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Ⅰ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 min给予头孢呋辛1.5 g, 如手术时间>3 h或出血量>1500 ml, 术中追加一剂, 术后给予头孢呋辛1.5 g, q12 h, 静脉滴注, 总预防时间不超过24 h, Ⅱ类切口术前、术中用药与Ⅰ类切口相同, 总预防时间不超过48 h;对照组Ⅰ、Ⅱ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min给予头孢西丁2 g, 如手术时间>3 h或出血量>1500ml, 术中追加一剂, 术后给予头孢西丁2 g, q12 h, 静脉滴注, 总预防时间为3~6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日均费用 (以药物消耗总金额除以该药的DDDs) 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术后发热率、退热时间等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日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目前有专家指出, 妇科的清洁手术包括未穿透宫腔的子肌瘤剔除术和开腹的附件手术[3], 所以大多妇科手术为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 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感染[4]。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38号文对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对于品种的选择、给药方式、用药的疗程均有了明确规定, 但上述规定特别是用药的疗程明显减少给临床医师带来了很大的担忧。循证医学依据证明, 清洁切口手术和大部分清洁一污染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疗程不超过24 h, 只有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 疗程更长并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5]。国内的很多调查[6,7]显示,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疗程普遍较长。

本研究选取了110例妇科手术病历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实例找出抗菌药物与手术相关指标的关系, 研究表明按照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日均抗菌药物费用。研究中发现, 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 但大多体温在38.5℃以下, 且在48 h内能降至正常, 说明可能为术后吸收热, 由于目前规定中没有明确在何种情况下能延长使用抗菌药物, 所以成为了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盲点。由于经过手术及麻醉等侵入性操作, 大多患者在术后数天内体温会升高, 因此不应将此作为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指征。在研究过程中, 也出现了延长用药时间的情况, 需满足以下条件[8]:术后体温38.5℃以上, 同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或伤口出现炎性分泌物。

总之, 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术后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反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可行的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对妇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Ⅰ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 min给予头孢呋辛1.5 g, 如手术时间>3 h或出血量>1500 ml, 术中追加一剂, 术后给予头孢呋辛1.5 g, q12 h, 静脉滴注, 总预防时间不超过24 h, Ⅱ类切口术前、术中用药与Ⅰ类切口相同, 总预防时间不超过48 h;对照组Ⅰ、Ⅱ类切口手术术前30~60min给予头孢西丁2 g, 如手术时间>3 h或出血量>1500 ml, 术中追加一剂, 术后给予头孢西丁2 g, q12 h, 静脉滴注, 总预防时间为3~6 d。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率、退热时间等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日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使用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可行的模式。

关键词:妇科,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郑观芸, 孙京峰, 蒲兵.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 9 (11) :1077-1079.

[2]王波, 马玉花, 王惠成.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6) :828-830.

[3]刘朝晖.《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解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7) :483-484.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 (3) :230-233.

[5]Twaddle S, Qureshi S.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and Public Health, 2005, 9 (6) :405-409.

[6]傅岩.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分析.中外医疗, 2009, 28 (28) :115-116.

[7]何丽庭, 谭丽蓉, 李伟恩.某医院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14) :119-120.

抗菌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市卫生局办公室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充分发挥二级医疗机构职能。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荆楚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

全院各科室。

四、活动内容

(一)健全组织,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成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附件1),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将抗菌药物预警制度临床应用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负责人,要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二)摸清底数,全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在前 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培养专业人员,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积极培养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为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健全工作制度,推动责任落实,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鼓励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导,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四)分级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切实履行指导本院合理用药的工作职能,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五)把好入口,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够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 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自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及时向市卫生局备案。

本院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时,需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由省卫生厅核准采购抗菌药物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药剂科临时一次性采购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调整后的采购目录抗菌药物总数不得增加。

(六)完善制度,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临床药师制度,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处方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制度。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占药品用量的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40 Definde Daily Dose)以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 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资源共享,切实做好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估

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分析本院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积极配合筹建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医务人员要依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逐步达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大于30%;认真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检验科每月定期向临床科室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完善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八)加强培训,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杜绝临床工作中经验用药或不按规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培训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九)部门协同,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医务、感染、药学等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抽查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妇产科、儿科、NICU等临床科室。要将处方点评制度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相结合,纳入医师定期考核重要内容,认真考核,严格奖惩,推动医师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建立不合理用药警示谈话、通报和公示制度。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暂停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加强监管,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体系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项检查,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

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考核办法》依法依规予以警诫、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交上级行政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药事管理委员会应视情形给予警诫、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提请院党委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全院通报。

(十一)加强宣传,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通过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在门诊、病房等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知识。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台,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向公众广泛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时间安排

各相关科室要根据具体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强科内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并把自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意见上报到医务科。

(二)督导检查阶段

1、专项检查。药事管理委员会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院抗菌药物临床药物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规定完成时限,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并认真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准备。

2、重点抽查。对全市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卫生局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予以严肃处理。

(三)总结交流阶段

各相关科室认真总结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经整理后上报市卫生局。

(四)持续改进和巩固提高阶段

我院要在2011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整改。进一步巩固提高,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是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是保障患者得到最佳疗效、减少耐药菌株、降低医院感染率,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又是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全院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任务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活动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要认真按照本实施方案,把此项活动与“医疗质量荆楚行”结合起来,作为今年重点工作。要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奖惩结合,建立机制

蜂蜜抗菌的秘密 篇6

研究表明,蜂蜜在体外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5%时可有效抑制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布氏杆菌、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椴树蜜和荞麦蜜对霉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人们常常用蜂蜜来治疗烧伤、创伤、胃肠炎、胃溃疡、皮肤溃疡等疾患。

蜂蜜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抗菌效果呢?首先,蜂蜜中糖的浓度非常高,有很高的渗透压。一般微生物适宜生长在渗透压为3~6个大气压的溶液中,仅少数霉菌和酵母菌能在浓度为60%~80%的糖溶液即渗透压为40~90个大气压中生长。而天然成熟蜂蜜在常温下呈现高度黏稠状态,是一种浓度为82.6%左右的糖溶液。若环境溶液中溶质浓度过高,渗透压过大,可导致细胞脱水,使细胞停止生命活动直至死亡。

此外,天然蜂蜜的pH值一般为3.2~4.5,而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多在7.2~7.4,因此,蜂蜜的这种酸度足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蜂蜜中还含有多种抗菌活性成分。有人认为蜂蜜中的抑菌素有两种:过氧化氢和黄酮类成分。最近也有报道,蜂蜜的抗菌作用在于蜂蜜中的溶菌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溶菌酶是一种碱性低分子蛋白质,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造成细胞壁破裂,引起细菌死亡;葡萄糖氧化酶能氧化蜂蜜中的葡萄糖产生过氧化氢,当后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产生杀菌和抑菌作用。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蜂蜜中的抗菌成分,其中挥发性成分对革兰氏阴性芽抱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挥发性物质含量在0.1%~0.2%,色谱分析显示出4个峰,已鉴定出苯甲醇、桉叶油、茨烯等8种挥发成分。

抗菌方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40例行拔牙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了解参加此次研究的利弊,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无抗菌药物过敏史, 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性疾病,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 每组85例。A组患者中男46例, 女39例, 年龄14~77岁, 平均 (39.4±5.6) 岁, B组患者中男45例, 女40例, 年龄14~78岁, 平均 (39.5±5.7) 岁, C组患者中男46例, 女39例, 年龄15~77岁, 平均 (39.3±5.5) 岁, D组患者中男46例, 女39例, 年龄14~78岁, 平均 (39.6±5.8) 岁。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四组患者按照既定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案, 术后3、7、14 d电话回访患者是否出现创口溃疡、红肿等不适症状, 患者自己发现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回院随诊, 电话随访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

A组患者治疗方法:术前12 h口服甲硝唑片 (0.4 g) 和阿莫西林胶囊 (0.5 g) , 术后1天3次, 连续使用3~5 d。拔牙步骤:75%乙醇消毒患者口周, 采取相应牙位的阻滞或浸润麻醉, 麻醉生效后进行牙龈分离, 上牙挺, 拔除患牙, 牙槽窝清理, 牙龈及牙槽骨复位, 局部止血后, 用碘伏棉签牙槽窝及创面消毒, 再以无菌棉球让患者咬紧压迫止血, 交待拔牙术后注意事项。B组患者治疗方法:拔牙方法同A组, 术后口服甲硝唑片 (0.4 g) 和阿莫西林胶囊 (0.5 g) , 1天3次, 连续使用3~5 d。C组患者治疗方法:拔牙方法同A组, 术前12 h口服头孢羟氨苄分散片 (0.5 g) , 奥硝唑分散片 (1.5 g) , 术后头孢羟氨苄分散片 (0.5 g) , 奥硝唑分散片 (0.5 g) , 均为1天2次, 连续使用3~5 d。D组患者治疗方法:拔牙方法同A组, 术后口服头孢羟氨苄分散片 (0.5 g) , 1天2次, 奥硝唑分散 (0.5 g) , 1天2次, 连续使用3~5 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拔牙术后创口感染率比较:A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率5.88%, B组7.06%, C组1.18%, D组3.53%, C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率明显低于A、B、D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A、B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奥硝唑+头孢羟氨苄于拔牙术前及术后使用预防拔牙术后创口感染效果优于其他三种用药方案, 见表1。

2.2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B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D两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奥硝唑+头孢羟氨苄预防拔牙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安全性更高, 见表2。

3 讨论

拔牙是在有菌的口腔内进行, 因为手术时间短, 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手术过程中的病原菌污染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使得拔牙术后创口感染成为拔牙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基于此, 拔牙术后感染的预防成为临床口腔科医师的重要课题[2,3]。分析拔牙术后创口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患牙部位一般都有较为明显的局部炎症, 牙齿拔除后牙槽产生较大的创口, 有些难于拔出的牙齿耗时较长, 且拔牙术过程中产生的牙结石、牙碎片、骨碎片等异物残留或炎性肉芽组织带有大量的病原菌, 侵入创口而发生感染[4,5]。在行拔牙术前均应对患者的口腔状况及身体状况进行严格检查, 掌握好拔牙的指征, 避免在患者有局部感染伤口时进行拔牙, 情况紧急应做感染部位的刮治术, 彻底清除拔牙创口的异物或炎性肉芽组织[6,7]。为了降低拔牙术后患者发生创口感染的概率, 在拔牙前后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8]。

临床口腔科较为常用的预防性用药方案是阿莫西林+甲硝唑[9], 本文采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羟氨苄+奥硝唑分别于术前术后口服预防创口感染, 与传统的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预防创口感染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术前12 h采用头孢羟氨苄分散片+奥硝唑分散片, 术后连续应用3~5 d组患者拔牙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术后使用头孢羟氨分散片+奥硝唑分散片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组患者、术后应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头孢羟氨苄+奥硝唑预防感染的效果优于甲硝唑+阿莫西林, 且术前及术后用药优于单纯性术后用药患者。四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B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均明显高于C、D两组患者, 说明头孢羟氨苄+奥硝唑较甲硝唑+阿莫西林更安全。

综上所述, 奥硝唑+头孢羟氨苄于拔牙术前及术后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创口感染, 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拔牙后是否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0 (6) :706-709.

[2]陈荟忆, 赵胜利.含漱液与抗生素控制上颌阻生牙拔牙术后感染对照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 2011, 21 (6) :635-636.

[3]方颖, 余丹, 王征, 等.拔牙术后应用含漱液与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5) :1247-1249.

[4]马汝逸.碘仿明胶海绵预防拔牙术后出血及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41) :406-407.

[5]曲爱华, 郭艳丽.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17) :262-263.

[6]薛芃, 侯锐, 尚磊, 等.抗菌药物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炎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9 (10) :603-606.

[7]丁恒艳.拔牙术后碘伏消毒预防感染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0, 19 (1) :51-52.

[8]王立新, 李志华, 倪耀丰, 等.不同漱口液预防拔牙后口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4) :981-982.

抗菌方案 篇8

关键词:药动学,药效学,给药方案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在药理学中,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研究被称为药效学,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规律研究称为药代动力学。将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所描述的时间、药物浓度、药物效应三者间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形成了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抗菌药的药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病原微生物、机体三方面, 病原微生物造成机体感染, 抗菌药发挥抗菌作用, 机体对抗菌药进行代谢。因此抗菌药药理学研究有其独特之处, 近年来发现的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 正是其独特之处的表现之一。

1 简要介绍描述抗菌药药效学、药动学和PK/PD模型的参数

1.1 描述抗菌药药效学参数有最低抑菌浓度 (MIC) 、最低杀菌浓度 (MBC) 、杀菌曲线、抗菌药物后效应 (PAE)

1.2 描述抗菌药药动学参数有生物半衰期T1/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4、表观分布容积V、血药峰浓度Cmax。

1.3 描述抗菌药PK/PD模型参数有Cmax/MIC、AUC24/MIC、T24>MIC (指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时间所占24 h的百分比) 。

2 重点介绍PAE的概念、产生原理、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1,2]

近年来对PAE的研究发现, 其也是制定给药方案时需综合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2.1 PAE概念

PAE是指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后, 血药浓度下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对细菌有持续抑制的作用。根据PAE理论, 在制定给药方案时, 可根据PAE大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2.2 PAE产生原理

抗菌药后促白细胞效应 (PALA) 可能是产生体内PAE的机制之一, PALA是指细菌与高浓度的抗菌药接触后, 菌体发生变形, 更易为吞噬细胞识别, 产生抗菌药与白细胞的协同效应, 使细菌修复再生的时间延长, 因而产生PAE。

2.3 PAE的影响因素

PAE受药物品种、细菌种类、药物浓度大小、药物与细菌作用时间长短等影响。不同药物对同一细菌PAE不同, 同一药物对不同细菌的PAE也不同, 同一药物对同一细菌的PAE亦受药物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时间等影响 (表1) 。

2.4 各类抗菌药PAE的研究进展, 见表2。

3 PK/PD模型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研究进展

3.1 根据与PK/PD模型不同参数的相关性将抗菌药物分为2类, 即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与非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或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各类抗菌药物按与PK/PD参数相关性归类见表3。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物抑菌活性随着抗菌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强, 当血药浓度Cmax>致病菌MIC的10~12倍或AUC24/MIC≥100~125时, 抑菌活性最强, 有显著的PAE。衡量其抗菌效应的指标为Cmax/MIC或AUC24/MIC。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指当Cmax超过对致病菌一定倍数的MIC后, 其抑菌作用并不随Cmax升高而有显著的增强, 而是与抗菌药物T24>MIC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 仅有一定的PAE或没有PAE, 衡量其抗菌效应的指标为T>MIC。

3.2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预测其临床疗效的PK/PD参数为Cmax/MIC和AUC24/MIC, Cmax/MIC为10~12时能取得理想疗效。

氨基糖苷类毒理研究结果表明, 耳、肾细胞对氨基糖苷类的摄取具有饱和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毒性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临床报告证明, 日剂量单次 (SDD) 与分成2~3次给药相比, 其药效更好或不变, 但肾毒性及对高频音的听力影响反而降低, 因此SDD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不仅可提高抗菌疗效, 而且使肾毒性及高频耳毒性减少, 国内外均持肯定意见[2]。氟喹诺酮类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AUC24/MIC, 大量研究表明, 当AUC24/MIC≥100~125时其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效果最理想, AUC24/MIC≥40时对革兰阳性杀菌效果最理想, 但药物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限制了临床使用较高剂量[5]。给药间隔时间可参考T1/2、PAE及AUC24/MIC, 多数为日剂量1~2次给药, 对单纯性膀胱炎可采用1次/d疗法 (诺氟沙星800mg、环丙沙星500mg、依诺沙星400mg) [9,10], 对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采用2次/d为佳 (表4) 。3.3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临床研究表明要达到有效的杀菌作用, T>MIC要达到40%~50%[10]。大环内酯类基本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一般高于MIC时间的期望值应为给药间隔的50%, 对半衰期和PAE较长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临床采用1次/d的给药方案 (表5) 。

药物接触浓度都在1倍MIC以上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 已确定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使用1次/d给药方案

4 根据PK/PD参数、PAE、药代动力学原理及数学处理方法, 制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4.1 大多数药物房室模型属于一室模型, 对于一室模型药物, 单剂量静脉给药后, 血药浓度下降至最小有效浓度 (最低抑菌浓度) 时, 所需的时间即为作用持续时间Teff:

即Teff=1/K (ln D-ln Ceff×V) [8]

对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可根据Teff计算公式、AUC24=D/KV及AUC24/MIC=100~125计算一室模型药物单剂量静脉滴注 (单剂量口服可将给药剂量乘以相对生物利用度, 得出的药物剂量即为单剂量静脉滴注的剂量) 的最佳给药剂量和药药时间。

4.2 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其临床疗效与T>MIC最相关, 可查找相关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 据Teff计算公式及T>MIC为40%~50%计算最佳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4.3 以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为例, 依诺沙星属一室模型, 表观分布容积V为3.0 7 L, 半衰期为t为2.35h[6], 最低抑菌浓度MIC=4μg/m L[7], 本院提供胶囊剂 (0.1g, 福建建东药业生产) , 查看说明书生物利用度为90%。假设某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患者 (85%由大肠肝菌引起) , 肝肾功能及免疫力正常, 体质量为55kg, 用依诺沙星给予治疗, 计算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氟喹诺酮类当PK/PD参数AUC24/MIC≥100时抗菌效果最理想 (取AUC24/MIC=100) , 根据药代动力学公式

因此, 单次给药剂量达到402mg时, 依诺沙星AUC24/MIC=100, 可达理想疗效, 所以口服依诺沙星胶囊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单次给药剂量至少为402mg才可达理想疗效。

计算给药间隔:

根据血药浓度和药效持续时间的关系

对于单室模型药物, 当血药浓度下降至最小有效浓度 (最低抑菌浓度) 时, 所需的时间即为作用持续时间Teff:

说明当依诺沙星给药剂量为400mg时, 药物维持有效浓度时间可达21.3h;另依诺沙星当Cmax=6μg/m L时PAE可达2~6h, 因此最佳给药间隔时间为23.3~27.3h, 所以口服依诺沙星胶囊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可用400mg Qd的给药方案。该方案与报道一致[9]。

5 结论

本文根据PAE、PK/PD模型、药代动力学原理及数学处理方法制定抗菌药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 但强调一点, 此方法只适用于一室模型的药物且肝肾功能及免疫力正常患者, 对于二室模型的药物, 其体内过程和数学处理方法都非常复杂, 而对于肝肾功能及免疫力不正常的患者, 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随肝肾功能及免疫力变化而变, 两种情况笔者暂未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肖永红.抗生素药药效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2, 18 (4) :310-316.

[2]李景苏, 蔡长春, 冯超英.抗生素后效应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合理应用[J].医药导报, 2004, 23 (1) :58-59.

[3]胡晋红, 范颂华.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研究的临床意义[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4, 4 (3) :193-196.

[4]钟诗龙, 黄民, 赵香兰.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J].中国抗化疗杂志, 2003, 3 (3) :178-181.

[5]王海生, 孙德清.氟喹诺酮类最佳给药方案的选择[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 24 (2) :33-34.

[6]肖永红, 王其南, 钱无恕, 等.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994, 19 (3) :17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8]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68-311.

[9]朱齐兵, 陈慧君, 辛学俊.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药业, 2006, 15 (4) :11-12.

抗菌方案 篇9

目前,由于我国对各类抗菌剂抗菌性能的测定方法与抗菌效果评价标准还不够全面、统一,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和对外需求,因此,本文从无机、有机、天然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较权威的抗菌测定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地对比、研究与总结,以便为更多新型抗菌剂在抗菌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的使用提供指导作用。

1 抗菌剂的分类及特点

抗菌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微生物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下,可起到抑菌作用。抗菌剂主要分为无机、有机和天然三大类别,其类型与特点见表l。

2 抗菌剂的性能测定

2.1 无机系抗菌剂的抗菌性能测定

2.1.1 定性测定方法

定性测定 方法主要 有国外的AATCC TestMethod90《Halo Test,琼脂平皿 法》、AATCC-30《抗菌剂材料抗霉菌和抗腐烂性能的评定》、JISZ2911-1981《抗微生物性实验法》以及国内的GB/T20944.1-2007《抗菌性能的评价:琼脂扩散法》等[5]。定性测定方法就是简单地在抗菌剂上接种供试菌,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生长状况。优点是成本低,耗时短;缺点只局限于定性测定,且测定结果也不精确。

2.1.1.1 国外定性测定法

AATCC-90测定法是根据抑菌范围幅度来定性抗菌活性的方法。原理是用含抗菌剂的样品紧贴已接种供试菌的培养基,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抑菌圈的大小。此法优点是处理量大,操作简便快速,周期短;不足是无法判定供试菌液浓度,也不能定量评定抗菌活性[6]。

对AATCC-90测定法的改良有AATCC-90喷雾法和AATCC-90比色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不适用于无琥珀酸脱氢酶的试验菌。

无机抗菌剂抗菌性能定性测定法还有欧洲的EN ISO 20645-2004《抗菌活性的测定琼脂扩散木片试验》、EN ISO 20743-2007《纺织材料抗菌成品抗菌活性的测定》、EN 14119-2003《织物检验微真菌作用的评价》等。

此外,对含抗菌剂材料抗霉菌和抗腐烂性能的评定方法有JISZ 2911抗霉菌测定法和AATCC-30测定法。JISZ 2911抗霉菌测定法是依据霉菌的长势来判定抗菌剂的抗霉菌性能。AATCC-30是根据抗菌剂对霉菌的耐受度,来评定抗菌剂抗菌性能的有效性[7]。

2.1.1.2 国内定性测定法

GB/T 20944.1-2007《抗菌性能的评价第1部分:琼脂扩散法》,是国内制定的定性测定无机抗菌剂的一种方法。培养皿内下层为无菌培养基,上层为接种培养基,加试样培养,根据细菌繁殖的程度,定性评定试样的抗菌性能[8]。

2.1.2 半定量测定法

无机抗菌剂抗菌性能半定量测定法中应用较多的是平行划线法,可相对快速、方便精确地定性测试抗菌剂的抗菌性能,取代了复杂、耗时的AATCC-100。AATCC-147可半定量分析抗菌剂的抗菌性,事先用供试菌接种液在琼脂平板培养皿中划线,然后将抗菌剂试样滴加于培养皿划线处,用划线周围抑菌区的宽度来表征抗菌剂的抗菌能力。

2.1.3 定量测定法

定量测定 的标准主 要有美国AATCCTestMethod 100《菌数测定法》、ASTME 2149 -2001《固着性抗菌剂抗菌性的动态测试法》,日本JISL19028(1998)《定量测试法》,我国FZ/T 02021-1992《改良的奎因 (Quinn) 测试法》、GB/T 20944.2-2007《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等。定量测定方法较定性法更加科学、准确,不足是周期长、成本高。

2.1.3.1 国外定量测定法

AATCC Test Method 100测定法,能对抗菌剂的抑菌、杀菌效力进行定量地测试。原理是将供试菌分别接种于待测样和对照样,离心并分离出活菌,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测菌浓度,计算出待测样上菌的减少量[9]。该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大多数无机抗菌剂试样的性能评价。缺点是处理量小、时间长,菌液营养过于丰富,实验条件苛刻,容器太大,不易操作[10]。

ASTME 2149-2001是一种振荡测试法,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含抗菌剂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材料的测试都非常适用[11]。

日本标准制定研究中心在美国AATCC Test Method 100的基础上,对JISL1902-1990测定法加以改进并完善,提出了JISL1902-8(1998) 测定法[12]。

2.1.3.2 国内定量测定法

FZT 01021-1992( 简称FZ/T法 ) 抗菌剂抗菌性能测定方法,是我国推出的定量测定标准,通过对比待测样菌液前后的变化,来计算菌的减少量。

改良的奎因 (Quine) 测定法,在含抗菌剂的待测物上滴加供试菌液,观察比较菌落变化情况,判断其抗菌性大小[13]。

GB/T 20944.2-2007《抗菌性能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是国内制定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将供试菌接种于待测样与对照样,依次淋洗,对洗脱液中的细菌计数并算出其减少率,来评价抗菌能力[14]。

2.2 有机系抗菌剂的抗菌性能测定

2.2.1 有机抗菌剂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有机抗菌剂抗菌性的评价指标有直接计数法、抑菌率和抑菌圈法。抑菌率和抑菌圈法是常用的评价指标,其中抑菌率是定量指标,公式R/%=(A-B)/A×100%,R为抑菌率;A为对照样品上的平均菌落数;B为抗菌试样平均菌落数。

2.2.2 有机抗菌剂抗菌性能测定方法

2.2.2.1 抑菌圈法

抑菌圈法[15]是检测有机抗菌剂抗菌性的定性方法,抑菌圈的大小可表征抗菌效果的显著。该法是将抗菌剂涂布于特定供试菌的琼脂培养基内成立体状扩散,抗菌剂抑制供试菌繁殖,就会在其周围出现透明圈,通过抑菌圈大小可评价抗菌剂抑菌活性大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重现性差、准确性不高。

2.2.2.2 贴膜接触抑菌法

该法是测定有机抗菌剂抑菌性的定量方法,能够说明有机抗菌剂的接触抑菌机制和抗菌功能。将待测样与对照样溶于平板培养基,分别滴加供试菌液并覆盖灭菌薄膜,培养一定时间后洗脱菌液,测菌浓度来评价抗菌性能。

此外还有浸渍培养法,适用于表面粗糙的纤维制品和树脂成品中抗菌剂的抗菌性能测定。接触法或包埋法,适合于抗菌材料抗菌性的进一步探究,但不能作为定量检测,且测定时间较长。

2.2.3 抗真 ( 霉 ) 菌的测试方法

2.2.3.1 接触法

与贴膜接 触抑菌法 一致,国际上ISO 846、BS1982Pt.3-90、ASTMG21-96、JISA2911-81、DIN53793等标准都采用此方法。

2.2.3.2 暴露法

是把试样暴露于霉菌生长的场所过后再测试样长霉的情况。国家标准GB 242316-1991、GB/T4768-1995等采用此方法。

2.3 天然生物系抗菌的剂抗菌性能测定

生物抗菌剂抑菌活性测定方法有琼脂扩散法和连续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包括滤纸片扩散法、管碟法、挖沟法和打洞法,其中滤纸片扩散法中抗菌剂在纸片上的装载量小,管碟法和挖沟法对仪器要求较高,打洞法抗菌剂的装载量过大,扩散效果不容易控制,灵敏度较低[16]。一般对天然抗菌剂活性的研究建议采用灵敏度较高的管碟法或挖沟法。

2.3.1 管碟法

管碟法作为法定的生物抗菌剂检定方法,已被各国药典广泛采用。管碟法就是利用有一定体积的不锈钢制的小管(牛津杯),将生物抗菌剂溶液装满小杯,一定时间后,可产生透明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衡量抗菌剂抗菌性能,将已知的抗菌剂标准液先制成标准曲线,比较标准液与待测抗菌剂的抑菌圈大小,就可算出待测抗菌剂的抗菌性能[17]。

2.3.2 平板打洞法

将抗菌剂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过滤除菌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在灭菌过的培养皿内注入相应菌种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吸取供试菌悬液到培养平板上。用打孔器在培养基上打出一定直径的孔,每孔加入适量的抗菌剂溶液,以无菌蒸馏水作空白对照。抗菌剂溶液扩散,使其周围的测试菌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18]。

2.3.3 试管法

将平板打洞方法中刚刚出现阳性效果(有抑菌圈)的抗菌剂,在液体培养基中设置多个浓度梯度;取一定量各菌悬液,分别加入到含有各抗菌剂的液体培养基中,摇匀培养。培养结束后,进行平板的涂抹培养,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判断抑菌能力[19]。

此外还有梯度稀释 - 活菌计数法[20]和滴下法[21]。梯度稀释 - 活菌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再分别加入到抗菌剂药物中,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数计数,从存活的细菌数量计算出抗菌剂对试验菌的致死率,从而判断抗菌剂的杀菌能力。滴下法用于具有吸水性的抗菌剂食品检测。

3 前景与展望

本文从无机、有机、天然三方面,对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抗菌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归类与总结,这将对更多新型抗菌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验方法、评价方法、测试标准等的使用过程中都能给予一定的指导作用。

抗菌方案 篇10

将纳米科技与纤维制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发出了纳米抗菌干法腈纶纤维及纳米抗菌拉舍尔毛毯。利用纳米材料作为纺丝添加剂, 解决了由于添加物颗粒大纺丝时易堵塞喷丝孔的问题, 添加量小即可使纤维赋予高性能的抗菌防臭功能, 添加的功能助剂 (纳米材料) 属绿色化学品。所研制的抗菌纤维及抗菌拉舍尔毛毯, 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 对纤维及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无不良影响。目前, 纤维及抗菌拉舍尔毛毯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抗菌拉舍尔毛毯已得到日本客户的认可。

纳米抗菌腈纶纤维在干法腈纶厂可生产, 在拉舍尔毛毯生产厂家可生产纳米抗菌拉舍尔毛毯。

市场预测

该项目研究了纳米干法抗菌腈纶纤维的纺丝、纺织及染整加工技术, 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污染。抗菌腈纶及抗菌腈纶拉舍尔毛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纳米抗菌腈纶纤维效益分析

普通干法腈纶纤维成本:14316元/吨;普通干法腈纶纤维销售价:16750元/吨;纳米材料成本:4000元/吨;纳米抗菌干法腈纶成本:18316元/吨;纳米抗菌干法腈纶销售价:22000元/吨;以每年生产销售1000吨计;工业产值:2200万;利税:500万元。

2、纳米腈纶抗菌拉舍尔毛毯效益分析

以每年生产销售纳米腈纶拉舍尔毛毯 (150cm×200cm×1.6Kg) 60万条计:普通腈纶拉舍尔毛毯成本;64.45元/条。普通腈纶拉舍尔毛毯销售价:68.26元/条。抗菌腈纶拉舍尔毛毯成本;67.96元/条;抗菌腈纶拉舍尔毛毯销售价:82.28元/条;工业产值:4936.8万元;利税:1000万元。

纳米抗菌干法腈纶纤维及拉舍尔毛毯的开发, 填补了国内空白。包含该项目研究内容的“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开发”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高技术科技发展项目。纳米抗菌干法腈纶纤维及纳米抗菌拉舍尔毛毯的开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转化方式

技术入股或一次性转让。

单位:青岛大学科研处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抗菌药物“专业概念” 篇11

微生物(microbe)

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细菌(germs)

指微生物中一大类能独立在外界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直径一般在1微米左右。细菌对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敏感。

病毒(virus)

指一种体积微小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绝大多数病毒小于150纳米,小的病毒可小于50纳米。用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大多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见。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对抗菌药物不敏感。

病原体(pathogens)

指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即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在体内与人体相互依存,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如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称为条件性病原体。

免疫力

指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

抗感染药物

含义较广,包括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抗菌药物

系指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注、静注、静滴等,部分也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吡咯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等化学药物。

抗生素

原指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现在将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抗肿瘤、抗寄生虫等作用的微生物产物,以及抗生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等也统称为抗生素。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试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抑菌药

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作用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杀菌药

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微生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抗菌谱

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窄谱

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如异烟肼、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等。

广谱

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等。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

耐药性

细菌对药物的对抗性。

固有耐药性

由细菌接触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

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变化,改变了代谢途径而产生的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MDR)

指某种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

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其它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预防作用

针对有或无潜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包括无感染指征但有污染的伤口、伴有免疫缺陷疾病或严重合并症、手术操作可能污染(如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受损严重,各种介入性操作等)以及老年人、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及长期进行放疗、化疗的人。

治疗作用

指使用抗菌药物医治细菌性感染。即病原学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性质和诊断(如外科伤口感染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等以及感染的伤口存在)。

序贯序法和替代疗法

序贯疗法 急性、中重度感染,经短期静脉投用抗生素,感染基本控制后,改用同类或同种抗生素的口服制剂。这种疗法称为序贯疗法。

替代疗法 基本同序贯疗法,但静脉与口服抗生素不是同类药物、同种药物。

抗生素轮换

抗生素轮换是在某一预定时间里对某一用药指征患者采用某一治疗方案,之后的某一预定时间里对于同一用药指征患者换用另一种治疗方案。用于轮换的治疗方案至少有2种或2种以上,并交替使用。抗生素轮换的出发点是新治疗方案会有助于降低前一方案的耐药性,恢复初始抗生素治疗价值,使之在将来的治疗中更加有效,减少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

升阶梯疗法和降阶梯疗法

升阶梯疗法 对于轻型感染患者,医生根据临床经验,估计病原菌,初始治疗选用窄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作为最后选用,若体温持续高热不降,临床症状无改善,再换用高一级抗生素,是种“逐步升级”的治疗方法,习惯称作为“升阶梯疗法”。

降阶梯疗法 对于危、重型感染,在病原菌未明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先用广谱、“高档”(效力强大)的抗生素,以覆盖可能引起感染的所有致病菌,待感染有效控制、病情好转、稳定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改用窄谱抗生素。即所谓“降阶梯疗法”。

联合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严重感染及耐药菌株感染,特别是医院内感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以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补充单一用药抗菌谱的不足,防止单药治疗中出现的耐药性。这种治疗策略称之为“联合治疗策略”。

短程治疗策略

依据抗菌药物药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优化治疗方案,部分感染的常规疗程可明显缩短,其效果与标准化治疗一样有效,细菌学清除率并没有差异。更重要的是可减少多耐药菌的出现。另外,对围手术期短程抗生素冲击疗法预防术后感染也具有很大的优点。

国外众多学者研究了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感染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疾病短疗程和常规疗程的临床疗效,证明差异并无显著性。如呼吸喹诺酮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3~5天疗程和社区获得性肺炎5天疗程与标准7~10天疗程一样有效。呼吸机相关肺炎(只要不是铜绿假单胞菌等发酵菌感染),8天疗程与15天疗程疗效相当。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3R”原则

所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3R原则,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righttime)、针对合适的患者(rightpatient)、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rightantibiotic)。执行“3R”原则对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起到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讲,可以起到减低细菌耐药发生率的作用;而对于整体社会来说,可以减轻患者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二重感染

即菌群交替症,是指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新的感染,常为耐药细菌感染。其发生与抗菌药物抑制敏感细菌造成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外来菌侵入有关。病原体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真菌。

赫氏反应

青霉素治疗后6~8小时,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症状,一般于12~24小时消失。

抗菌方案 篇12

关键词:抗菌药,医院, 儿科,治疗应用

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临床滥用现象时有报道, 主要包括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率高、用量大、使用强度高、抗菌药物种类多、用药结构不合理等现象[1,2]。抗菌药物滥用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 同时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增强[3,4], 严重影响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长此以往易造成临床中无药可用的困境[5]。为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原卫生部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疗行动”, 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管理。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我院儿科在2012年8月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1年8月—2012年7月 (专项整治前) 和2012年8月—2013年7月 (专项整治后) 的处方及病历, 对其中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通过Excel软件对我院儿科2011年8月—2012年7月药物使用数据和2012年8月—2013年7月药物使用数据加以统计并进行排序, 统计内容为各种抗菌药物的名称、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 将各项内容逐一录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指标展开对比分析, 其中限定日剂量 (DDD)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发布的抗菌药物分类和规定日剂量表加以确定。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量从整治前的916385 DDD降至306952 DDD, 整治后的2012年8月—2013年7月用量排名前10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硫脒、头孢曲松钠、氨曲南、青霉素钠、红霉素, 详见表1。

2.2 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

经专项整治后,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从整治前的4436.2万元降至2632.1万元, 销售金额排名前10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阿莫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硫脒、头孢地嗪、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 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临床研究显示, 在诸多疾病临床治疗中, 通过对抗菌药物予以合理、有效应用, 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 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 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6]。然而近年来,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7,8], 同时也导致耐药菌生成量逐渐增大, 因此对临床中抗菌药物应用予以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9]。

为响应卫生厅与卫生部关于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应要求, 促使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我院儿科在2012年8月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专项整治前, 我院儿科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具有较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抗菌药物应用强度较高:在专项整治前,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强度相对较高, 主要是因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预防性用药疗程太长等原因所致。 (2) 适应证选择不严格:对于部分未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 或未明确感染指征的患者给予抗菌药物。 (3) 用药方法不当:用药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应用抗菌药物时, 在无实验室检验结果及临床症状等依据支持时, 对所用药物随意进行更换, 且每次给药剂量及用药次数不合理。 (4) 所用抗菌药物的档次过多:门诊及住院患者所用抗菌药物含有较多限制应用的药物, 甚至部分特殊应用抗菌药物在应用时并未注明使用理由, 且缺少相应的会诊记录。 (5) 用药疗程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术预防用药的时间过长, 部分患者甚至从入院开始一直到出院时, 一直使用抗菌药物, 甚至在出院后还带有口服抗菌药物。

我院儿科在2012年8月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 抗菌药物总用量从整治前的916385 DDD降至306952 DDD, 整治后用量排名前10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 且排名前10的抗菌药物DDD数及所有抗菌药物使用总量均比整治前有明显下降, 说明我院儿科中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而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从整治前的4436.2万元降至2632.1万元,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销售金额比整治前的任何一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都高, 且氨曲南的销售金额高于专项整治前,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我院儿科临床中所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明显减少, 药物可选择性降低, 导致临床用药相对集中所致。然而从总体上来看, 专项整治后所有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与专项整治前相比有明显降低, 这说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销售金额之和均显著低于整治前,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渐趋合理, 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规范。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法实施效果, 我院儿科应加深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总结, 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水平, 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念加大宣教力度, 同时制定明确的奖惩办法, 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为合理、规范, 从而大大提高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为广大患儿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崇静, 罗放灵, 李翠红, 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13, 19 (4) :36-39.

[2] 张文双, 沈叙庄, 王艺, 等.五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后抗菌药物消耗情况的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 5 (6) :404-411.

[3] 沈勇刚, 陈吉生, 吴红卫, 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4) :4-7.

[4] 荆会玲, 杜巧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安全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9B) :139.

[5] Ison CA.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the developed world:implications for rational treatment[J].Curr Opin Infect Dis, 2012, 25 (1) :73-78.

[6] 卫生部.关于公开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通知[Z].2011-08-03.

[7] Kambaroundis AG, Papadopoulos S, Chritodoulidou M, et al.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intra-abdominal surgical infections[J].Surg Infect (Larchmt) , 2010, 11 (6) :535-537.

[8] Lieber M.The problem of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The important role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mutagenesis, its relevance to a new paradigm that may allow a solution[J].Theor Biol Forum, 2011, 104 (1) :91-102.

上一篇:农民城镇化下一篇:紫荆山公园